工程设计管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6-25 17:2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设计管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勘察设计投资控制的现状
就我国高速公路工程的勘察设计阶段而言,目前此阶段工程投资控制管理手段相对不完善。在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中,除了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过大致规划外,我国目前几乎没有其他标准来衡量勘察设计的方案及材料选择是否合理、相关的工程造价是否合乎标准。很多施工团队在勘察设计阶段都会存在重视技术的先进和合理程度,而忽视了该项施工所应遵循的成本标准的问题。很多设计人员虽然具备了完成工程施工设计的能力,但却相对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没有做到大胆的在多个合理的设计方案中选择所需成本最低的,而是比较倾向于设计较为传统,造价却相对较高的方案。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设计者不能准确预估设计风险的问题,以至于对投资控制工作带来麻烦。
1.1 设计工作的时间问题
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完善,必须给予设计工作人员足够的工作时间。以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为例,国家相应部门规定60km的高速公路的初步设计时间要保证在6个月,而施工图的设计时间应保证在9个月。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国家发展和人们生活的迫切需要,施工团队往往迫于压力而对施工周期进行压缩。另一方面由于相关审批工作的不够完善,也导致了设计周期被迫缩减。这会对施工团队的施工造成极大的压力,进而使设计施工工作不够完善,频繁出现细节方面的问题。这些细小问题的不断出现,将会导致施工频繁做出调整,而不得不增加相应投资。
1.2 审查工作不够严谨
科学、严谨的设计审查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减小不必要的投资。设计审查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按照已有的对工程的规定和施工标准规范,对工程的设计方案、材料选用、施工措施等进行严格的提前把控。只有严谨地做好审查工作,才能在施工之前就确立好工程的正确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超出预算的问题,进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确保工程顺利完工。而在实际工作中,虽然相关审查人员都明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审查工作的时间问题、细节问题等因素,没有很好地完成审查工作,这也会导致工程所用资金严重超出预算。
1.3 设计质量存在问题
设计工作是连接工程从准备施工到施工完成的一条重要线索。设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才能够确保施工团队按照工程的各种规定来完成施工任务。目前,我国各单位在引用设计人员时虽然已经加大了考核标准,但却忽略了对设计团队的团队精神培养。是实际设计工作中,设计团队普遍存在着成员不能很好的配合、出现问题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设计工作的完成,进而影响整个工程。
2 勘察设计阶段工程投资控制管理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勘察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而把控制工程投资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的建安工程款结算上。这就导致勘察设计阶段存在了上述一系列的弊端。显然规范和改革勘察设计阶段管理体制,提出投资控制管理思路和措施很有必要。
2.1 做好?目总体规划,保证合理的设计周期
合理的设计周期是确保设计任务质量的前提,可保证设计单位充分理解设计任务,合理安排技术人员,细化现场调查和勘察设计工作,加强内部审核和审查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上的缺陷,提供优质的设计产品,尽量减少后期变更等不利于投资控制的影响因素。因此,应做好拟建项目的总体规划,为设计阶段提供合理的工作周期:(1)有条不紊的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及时完成审批工作;(2)结合社会需求,做好项目建设计划,尽早确定开工建设和通车计划,避免仓促确定开工建设时间而不得不压缩设计周期;(3)有序开展设计招标工作,有利于设计单位尽早开展工作,争取更多的勘察设计时间;(4)特别要加强初步设计管理工作,保证设计单位提交满足审批要求的设计文件,并做好其他相关审批数据准备工作,争取初步设计早日审批,以便及时开展施工图设计。
2.2 加强设计文件审查,把好设计质量
关根据相关规定,交通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都应通过设计审查,初步设计审查由负责审批的政府部门组织,施工图设计审查由项目业主组织。设计文件审查既包括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外部审查,也包括设计单位的内部审查。设计文件的审查,切实起到了提高设计质量的目的,但审查工作普遍对设计的质量与安全性较重视,而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审查不足。基于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2.3 完善设计合同,督促设计单位切实履约
业主与设计单位通过设计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对设计任务、质量和工期均有明确要求,并有设计工作考核相关规定。但从各项目设计合同执行情况看,设计质量和设计配合仍有诸多问题,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并导致不合理的投资。对此,建议在将设计考核相关条款纳入设计合同的同时,细化下述相关条款。
2.4 引入设计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强化业主反索赔意识
实行设计职业责任保险的作用不仅在于经济补偿,而且能有效分散风险。国际上一些国家在设计责任方面的保险已较为成熟,如澳大利亚在法律上要求咨询工程师在承揽工程设计、监理任务时都要进行保险。我国经过多年的工程设计保险方面的探索,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深圳、山东、大连、安徽、陕西等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工程设计责任保险的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并作为强制性要求推广实施。从各省建设系统设计责任险实施情况来看,一方面有效预防了设计单位的风险,另一方面针对建设工程投资规模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当因设计原因导致工程损失时,为业主向设计单位经济索赔提供了保障。从国内外工程设计职业责任保险的实施经验和效果来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普及设计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已是刻不容缓之事。
篇2
[关键词]机电排灌;体系;建设管理;问题及建议
1广东某镇机电排灌设施基本概况
机电排灌设施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单单是排涝抗旱、增产增收、解决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经济作物、水环境、村镇供水、第三产业、航运事业依赖的资源。本乡镇共有10寸泵以上的机电排灌站70座,其中有25座排涝站,45座灌溉站。排涝站属于镇级管理,灌溉站归属村级管理,各自承担排灌经费。
2机电排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面积与成本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传统的农业土地面积在逐年减少。据统计,全镇各村的农田灌区面积越来越少,有的村仅有几十亩的灌溉面积,造成亩均排灌造价增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能灌溉千亩土地的设施,现在只有灌溉几十亩,这样造成了成本提高,加上各级政府要承担排涝(灌溉)设施的电费和维修保养费等费用,增加了各级政府资金的压力。
2.2种植结构调整的矛盾
最近几年很多地方对种植结构进行很大调整,从大田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导致原有的机电排灌沟渠失去应有的功能,直接造成灌溉费用和灌溉时间不均衡,倘若干旱现象发生需要灌溉时,灌溉浪费现象就会发生,因为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灌溉方式和用水量不一样。
2.3技术力量不足
随着农村生活的提高,一些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青年人,已经不想从事季节性强、工资低的排灌站管理工作,这样造成技术人员缺乏。现在从事该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知识,根本不熟悉设施的保养维修,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基于资金短缺,机电排灌设施管理人员年龄较大、又不是本地人、没有受过培训、相关的技能不具备,所以发生很多操作的安全问题。
2.4管护人员薪酬过低
当前社会整体的工资水平提高,各项管理成本也相应升高,但排灌水费却收取不高,而且缴费率很低,出现运转资金难度大的现象。同时,基于电灌运行时间集中的特殊性,导致管理人员薪酬过低,影响工作积极性。
2.5运行经费短缺
由于收费管理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导致排涝灌溉费用收取不到位,造成涉及排灌等相关的各项费用得不到解决,呈现严重的运行经费短缺,影响机电排灌工作的有序进行。
2.6设备老化的问题
鉴于泵站多数建于20世纪70年代,极其低的设计标准,装机容量小,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机电设备严重老化,大部分机械都磨损严重,工程效益更是不佳。同时,泵站泵房以及建筑物地质条件不好,基于当时极差的条件限制,基础处理上更是质量欠佳,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很明显,另外基于这些年没有进行必要的加固修缮,建筑物的裂缝和沉降严重,导致一部分泵站和机组不能正常运行,这样的状态下已经不能进行正常的排涝抗旱和灌溉。
3改善机电排灌设施的措施与建议
3.1提高排灌站的管理责任意识
对排灌站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是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的最佳途径,只有机电排灌人员的责任管理意识认识到位,才可以严格操控和监控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确保机电排灌设备发挥真正的效益。
3.2争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
3.2.1多元化的资金注入传统的机电排灌工程资金投入主要以政府为主导,但目前新形势下的机电排灌工程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注入机制是势在必行。包括: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制定相应的配套资金管理措施,严格遵循“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县、镇、村三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制度,实现资金投入的多层次化。另一方面,完善社会资金投入机制,遵循“受益者进行负担”和“谁投资、谁享受”原则,引导和鼓励受益的农民组建小型机电排灌站或承包效益不错的小型机电排灌站,政府可以为建站者或承包者提供资金补助、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提升农民自行排灌的积极性。3.2.2拓宽财政预算渠道当前情况下,乡镇的机电排灌站运行费用由三个部分组成:维护保养费、电费、人员薪酬,几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排灌需求,建议当地政府要进一步提升保障比例,切实加大管理人员薪酬的保障力度,确保排灌站工作人员的薪酬及时而足额地发放,确保他们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另外,要切实保证排灌站各机组的冬修冬检费用和机组平时运维资金的足额到位,从而确保机电排灌站的机电能发挥效益,保证农民增收。
3.3机电排灌用水新形式的探索
乡镇的机电排灌站的宗旨是服务当地的农民,提供生活和生产中水资源的帮助,实现增产增收。与此同时,要构建起机电排灌站的用水新形势,比如根据情况引导构建“种植人户+承包小型机电排灌站”新形式,进行项目的融合,大大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特殊效益。
3.4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管理机电排灌设施的工作是十分复杂而且具有很强技术性的工作,因此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规程规范,熟悉机电设备的性能,具备保养维修设备的所有技能,严格杜绝违章操作。工作人员上岗必须经过上级的主管部门进行综合的培训、考核,对取得合格证后才可以进行上岗。同时,要制定培训计划,适时更新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另外,建议上级的水利部门要划拨一定的经费,进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并且定期组织比赛。要创造人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不同形式的激励措施,从而调动基层机电排灌站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5增加政府投入
机电排灌设施是保障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经济增长、人民保家安民的关键环节。因此,政府要真正重视机电排灌设施的建设,把机电排灌建设与城市规划放到同等的地位进行统筹规划。市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把目前被乡镇管理的中型机电排灌泵站,在适当的时机逐渐收归,由市级水利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同时,全面核实收归的机电排灌泵站的运维情况,对需要维修或改造的泵站立即进行维修或改造,提高机电排灌泵站的工程效益。
3.6加大宣传力度
河道的畅通直接影响机电排灌泵站的真正效率,因此建议政府作主导,向社会公开采购承包企业,建立一支河道保洁队伍,负责对辖区内的河道进行日常的保洁工作,同时要引导、鼓励、规范村民进行河道保护,增强村民自愿保护河道的意识,杜绝随意向河道乱抛垃圾的陋习。另外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是结合河长责任制的实施,把河道的管理规范到河长管理行为当中,对管护进行专门设置,建议“河长”每月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河道进行巡逻,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河涌顺畅。第二是结合目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建议聘请当地贫困户作为河道看管人,负责对河道边的垃圾管理、巡视、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河长”进行处理。第三是结合义工服务队,建议组织义工服务队,定期对河道开展以“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亲子活动或公益活动(包括到河道边清理垃圾、亲子护河活动等形式),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强化群众对河道的保护意识,加大社会爱护河道的宣传力度,从而保证河道通畅,确保机电排灌泵站能发挥工程效益。
3.7建立维修基金
具体的形式是以当地政府为单位,核心主体是协会,利用“受益户分摊”的模式,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合理地提取维修养护资金,主要用于河道日保护和机电排灌泵站的运作及对设备老化、机组损坏的机电排灌泵站的日常维修和管理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农业生产中水利工程设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而对水资源的综合整治、有效利用,机电排灌设施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而看似简单的机电排灌建设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系统的相互配合。想真正实现机电排灌设施的经济、安全运行,就务必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保证机电排灌设施时刻处在良好的状态,这样才能在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更可以保障城镇的防灾减灾和居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月军.关于切实加强农村机电排灌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排灌机械,2004.22(4):415
[2]向礼荣,陈爱民.机电排灌工程管理之我见[J].江西水利科技,2001.27(1):78
篇3
中图分类号: U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起步晚,旧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还在运行并对束缚着监理制度的发展,对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与质量监督的关系模糊,关于工程建设监理的法规制度不完善,监督引导机制不健全,对工程监理的作用、意义和监理人员的条件理解片面等原因,使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工程建设实行监理的必要性
1.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过去几十年建设活动基本是由建设单位自己组织进行,如此运作,弊端很多,一部分人员刚熟悉项目管理业务,还没有巩固就又改行干别的,另一部分却又要从头学起,严重影响了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人才浪费和管理费用的浪费,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不能配套。
2.从工程建设质量保障的需要。工程建设监理是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建设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它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并要对工程的投资、进度、合同管理及建筑安全等进行监管,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3.从适应市场经济、改变政府职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建设监理是从国外引进的,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成果,它虽然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同样适用于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实行全面、全过程的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监督管理是社会进步趋势。
二、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现状
1.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起步晚,在制度方面存在诸多缺陷
近年来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但有了监理后,有些业主忽视了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多以挂靠形式出现,表面看资质等级符合要求,实际现场技术管理能力欠缺。目前监理单位的工作权限仅限于进度和质量的控制,但随着工程管理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监理单位行使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往往处于有职无权的尴尬局面。
2.监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主要反应在:一是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二是监理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监理工作需要;三是监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
监理工程师是在具有一项专业技术知识和有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增加管理和法律知识后复合型的管理人才。目前,我国的监理人员来源比较广泛,主要来自勘察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基建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他们即使获得监理工程师注册,但由于缺乏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因而在监理工作中不能有效地发挥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难以取得监理成效。监理队伍中既有兼职也有专职;有经过监理培训的,也有未经培训;有取得监理上岗证的,也有未取得上岗证、更有没有通过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的;有退休外聘人员、也有刚出校门的学生;甚至有些是单位下岗编外人员,经过短期监理培训就从事监理工作。从而使得监理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3.工程监理招标导致恶性低价竞争
自从工程监理招标实行最低价中标以来, 价格竞争似乎成了最重要的手段, 工程监理费的收取普遍低于收费标准。很多建设单位不是以考察监理单位的资质和人员的素质作为优选条件, 而是以最低的工程监理费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部分监理单位为了能得到监理业务, 互相压价, 从而致使恶性低价竞争。 导致监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 服务质量普遍下降, 严重影响了监理工作的质量, 从而影响了整个监理行业的形象。对工程建设监理乃至整个建筑市场的规范化都非常地不利。
4.部分工程监理企业内外部形象差
有些监理人员急功冒进, 不认真分析工程施工现场的现象与本质, 能力不足以服众, 与施工单位发生抵触; 有些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哥哥弟弟一团和气, 不能体现工程监理的严肃性, 不能令行禁止; 有些监理人员奇装异服、散漫自由, “ 吃、拿、卡、要”。还有些监理企业现场和公司办公环境零乱, 资料不齐全,由施工单位代做监理资料等不规范行为。一个监理工程师体现着一个项目监理部的形象, 一个项目监理部的形象体现着一个监理企业的形象, 形象的缺失意味着企业无形资产和信任度的下降(监理合同是委托合同。信任是委托的前提)。
三、对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存在问题的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监理组织体系。监理工作是在总监理工程师领导下,明确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每个工程项目都由副总监―项目监理―现场监理3级分工负责。项目落实到人,保持相对稳定。使监理单位形成了上下内外协调、高效率快节奏、有条不紊的运行机制。
2.加强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一方面, 从全方位、全过程监理的要求来看,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还不能与之相适应, 迫切需要加以提高。另一方面, 由于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 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也不断更新,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这些都要求建设工程监理从业人员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这样才能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3.加强对监理人员的教育,维护监理人员的公正、客观、科学性
业主与监理人员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 监理人员与承包商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监理要始终维持自己独立第三方的位置,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对业主和承包商做到“不吃、不收、不要、不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手软、不嘴短,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质量,维护自己的声誉,赢得双方的尊重,赢得客户。
监理单位要建立监理人员学习与培训制度,对监理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监理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使监理人员有与监理工作相应的知识理论水平, 有较强的责任感,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有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气魄,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教育监理人员热爱监理工作,维护监理单位的形象。
4.要吸引招标单位,力争中标。中标后企业要有合理的利润。报价过高过低都不好,报高了会降低中标概率,报低了企业利润就少了,因此必须寻找一个较为合理的报价。要做到这一点,投标人在投标报价前应确定一个投标小组,小组成员必须是懂技术、经营成本核算、招投标法律法规的综合性人才。投标人员在报价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图纸等,并深入调查工程所处的地理条件以及材料的来源和价额,并确立工程的重点难点,再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5.加强施工监督管理。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速度、降低成本。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因此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才能确保达到施工质量的目的。
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 监理现状, 管理措施
所谓的建筑施工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依照相关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以及设计方案和施工合同,对于施工单位的建设时间、施工质量与各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从而保障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但是在建筑施工监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以促进国内建筑及监理行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一、目前影响监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1、监理单位的体制问题。
目前,我国监理单位的性质,基本上都是股份制的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的组成,是股东与雇员的关系,除了股东和在该公司注册的监理工程师能相对稳定在一个单位里执业外,其他监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有的工程一个施工周期,会调换多个监理人员。
2、承揽监理业务的不恰当竞争。
工程施工周期、监理取费费率以及监理人员的素质,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协调的。但自从工程施工招标实行最低价中标以来,监理招标、监理业务的承揽也实行最低价承包。在监理业务竞争时,很多建设单位不是优先考察监理单位的资质、人员的素质,而是以最低的监理取费标准为选择的唯一标准。
3、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实行监理行业准入制度以来,我国监理队伍的相应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监理工程师,从全国执业考试中获得;近年,部分省、市,经过主管部门考核,很多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获得监理工程师的职业资格。但是,从整体素质而言,仍然还不能适应监理市场的需要。
4、部分监理人员事中、事前控制的能力偏差,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监理旁站到位不到“点”。
二、加强管理,提高综合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一)加强对监理企业的宏观管理。
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给各地企业的流动、竞争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外来企业的名不副实的进入,不但不会促进竞争,反而会影响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在对外地企业的监管上,一是准入等级制度,重点要核查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等执业注册人员是否一致;二是强化对监理执业人员的管理。省、部级控制监理工程师的注册。市(县、市)建设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等应对监理上岗人员进行备案登记管理,规定在一个单位的最低执业期限、流动报备管理等,减少或避免过于频繁的流动,保持监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性。三是建立、健全连带责任制。公司领导对总监,总监对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一般监理人员,不仅要负管理上的连带责任,而且要负技术上的连带责任,提高业主和施工方对监理单位的信任度。
(二)、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制止不正当竞争。
建筑产品是承包商生产出来的,监理业绩和信誉是靠规范操作建立起来的。监理操作的内容很多,当前特别要重视规范监理取费标准。市场竞争激烈,每一项工程都会有七八家甚至更多的单位竞相投标,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的单位为了达到承揽工程的目的,采用一些不规范不正当的手段来提高竞争力,排挤别人,当前最突出的方式是主动压低取费标准。这种行为,虽能揽到监理业务,但却给工程监理的实际操作留下隐患。要知道,没有良好的成果最终是得不到业主的认同的。低价的代价基本上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给所在单位的长远发展设下了绊脚石。所以,合理取费标准是规范监理的基础,它能为项目实际监理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加强对执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是提高监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监理人员的素质是企业形象的窗口,企业要重视、加强对所属人员的培训。从监理在施工现场反映的情况看,监理企业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及时、适时及做好施工图的熟悉、审阅工作。
监理单位在收到全套施工图纸后,监理公司要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审阅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图纸细节,明确工程监理的关键部位,对控制目标进行分解,编制分项工程、关键部位监理旁站规划及实施细则。在施工图审阅和监理时,要克服和消除“施工图是经过审查的”、只要“按图监理就可以”的思想。要领会、理解设计说明中“未尽事宜按有关规范、标准施工”的深层含义,要善于在“纸上谈兵”时,事前发现诸如楼梯梯段净高不足、楼梯平台净宽不足等违反强制性标准、不符合规范规定且影响使用功能等设计疏忽,并在工程施工、隐蔽前发现、协调处理。
二是适时做好从业人员的不定期培训。
当今是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在各行业应用速度极快的时代,不断更新思想,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是各行各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不更新就意味着倒退,就意味着等待淘汰。当国家对建筑业有新的法规、政策出台时,当某种现象已经成为行业的通病或顽疾时,当某工程质量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影响极大时,当国家对建筑新材料的使用、推广应用新操作技术,对规范、图集作较大调整时,监理企业要适时对从业人员进行短期的强化培训,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业人员要克服通过行业准入关就可万事大吉的思想,要及时、主动、尽快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从业的基本技能。
(四)、落实旁站制度,保证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工程质量。
监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事前控制,这是监理职能的要求。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隐蔽、施工,监理人员要实行旁站、巡视或平行检查,不能等到即成事实,待施工质检报验后,才“秋后算帐”。因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一旦形成,轻则做返工处理(如钢筋尚未隐蔽)影响工期,重则违反强制性条文,留下工程质量隐患或永久缺陷。一旦出现需要采取事后补救的情况,虽然主要责任在施工方,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监理的业务水平、监理的深度、事前控制等方面能力的不足。所以,制定针对性强、符合所监工程特点的监理旁站计划,并在实际监理活动中予以落实,更好地体现监理企业综合水平和现场监理人员管理良好素质。
(五)加强监理市场的约束与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为了保证监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与进行,必须加强监理市场的约束与管理。特别是对于各种监理市场行为要严格规范,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尽量避免采取单位内部监理的形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应根据合同条款和相关要求,严格约束监理单位的权利和义务,避免监理单位之间出现不正常竞争现象,对于监理单位存在的违规操作行为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监理市场的稳定性。另外,在建筑施工监理中,应加强对于监理单位及工作人员的管理,使其保证端正、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切实履行自身的施工监督与管理职责。
(六)、 加强管理,严格验收程序。
监理是受项目业主的委托,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的社会组织。无论从隶属关系还是从合同关系上监理都不应为施工单位承担质检工作。不能让施工企业的自检流于只作资料的形式。监理每次验收时,只要发现其不合格分项超出抽检允许数量,就不要继续往下进行验收,要求其先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再次验收,监理除验收首次发现不合格项整改情况外,对所报验收段重新全面抽验。以此类推,直到抽验合格为止。这样可以避免施工单位只改正监理提出部位,而对其他部位不预检验及整改的弊病,从而督促其质检员认真验收。
三、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施工监理中,为了有效提升监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对于其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从而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以促进监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工程项目的保质保量完成。
参考文献:
[1]黄春华.当前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J].经济管理论坛.2005,(04):33-34.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管理
一、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的内容
建筑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总体规划,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质量问题。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确定好建筑标准、建筑物空间、结构形式、建筑物平面布置、建筑群的安排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资金、环境、技术等条件,最后要针对上述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论证,并相应的编制设计文件从而对该工程进行初步定型。一旦在设计阶段出现失误就很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因此对建筑工程设计进行风险分析十分重要,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规避施工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然而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并不能够完全被规避掉,只能通过一些合理的手段来尽量减少风险的发生,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风险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事实上,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的主要内容是风险成本,不仅是指设计的直接成本与预防,也包括了资金的流动控制。所以工程单位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管理手段来有效的控制风险成本的发生。
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工程建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结算超预算的现象发生,在这些情况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因为建筑工程设计出了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对对整个工程的建筑方式,设计的错误会直接影响设计成果的美观度,更会给建筑带来不该有的质量威胁。一般来讲,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关键在于施工前的两个阶段———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目前工程项目经常出现的“三超”现象———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现象,也主要是因为工程设计人员缺乏足够的经济理念导致的。
二、我国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现状
众所周知,对于当今高速发展的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企业工作而言,由于现今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设计单位是不承担由于设计失误带来的损失赔偿,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使得我国的建筑设计工作存在以下风险:
( 一) 为了自己的经济,不顾建筑设计的质量。
这种现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现今的《合同法》规定,工程设计单位不承担任何的设计失误带来的算是赔偿,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现今建筑的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完全不按正常的程序与规章制度进行设计,完全是自己凭空想象的设计成果,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使得我国的设计图纸出现质量问题,许多设计图纸并不具备任何的开发前景。再加上,现今建筑工程企业的开始发展,建筑工程任务量一时增多,使得有些设计者为了更多的追赶下一个设计图,往往没有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就进行绘图,使得设计图纸的质量大大下降。
( 二) 设计图纸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该现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现今建筑工程设计的工作人员大量短缺,而引进的设计图纸的工作人员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会使得其设计的图纸的质量不高,增加了设计风险。因此,建筑工程设计部门和政府部门一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一定的改变与调整,从而增强设计单位的风险意识,找出设计中会遇到的风险因素,构件风险评价体系,提高其项目管理的水平。
三、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管理
建筑风险评价方法,就是最大程度的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规避的一种方式手段。评价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清楚评价的范围,讲究适当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风险的计算方法要有科学的依据,风险评价要有重点,风险评价将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将伴随项目开展的每个阶段。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管理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 一) 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把握。对于该原则而言,其是根据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特点制定的。由于建筑设计具有的特点,我们在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最大程度的进行全面性评价,借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其存在的各种风险的发生率,以免建筑发生延误工期的事情发生。
( 二) 指标层次把握评价。对于该评价而言,其是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个的风险层次分析,使得设计的每一个步骤都具有更加完善的管理方式,以免出现任何的管理上的欠缺。另外,在管理中评价人员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有利于项目的管理层及时准确的获知项目内部存在的不足及各项目之间横向的比较,从而决定取舍。
( 三) 指标把握性操作原则。该原则主要是指,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立好评价指标体系后,根据每个建筑工程自身具备的特点,进行的设计、建设过程以及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有效规避的一种手段与原则。
(四)工程设计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工作主要是要在工程施工前确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潜在风险,并确定这些风险是否会对未来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威胁。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识别:第一,专家调查法。此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该领域及相关领域专家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来找出工程的潜在风险;第二,工程分解法。该方法主要将工程项目分解成一份份更易管理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小块的分析来识别风险;第三,事件分析法。就是将之前了解到的相关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并这些事件进行逐步分解,从而分析潜在风险。
(五)风险评估
通过各种风险分析技术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的方法就叫做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主要是将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排序,并反映出不同风险对该工程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工程需要找出解决这些风险的方法。风险评估是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实现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决策树法。即用树形结构图来分别标出各种风险出现的概率,并以此估算风险大小;第二,专家评估法。即将以前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风险进行罗列,并请专家们根据自身的经验对风险的严重性进行评估和打分,从而确定这些风险的的重要程度;第三,等风险图法。即将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风险后可能产生的结果作为标杆,且设定为纵坐标轴,以概率为横坐标轴,通过对不同发生概率和后果相乘,在坐标轴上标出结果相同的点,并将这些点连成曲线,并以此表示风险分布的一种经济学方法。
(六)风险应对
进行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识别和评估风险,规划并选择出合理的风险方法措施,尽可能的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应对设计风险:其一,风险转移。主要包括工程保险和合同转移,即通过一些合理手段将风险转嫁给其他单位及个人;其二,风险分散。即将工程风险分散到利益各方,甚至是与工程无关的单位身上,从而达到共同承担风险的目的。例如,联合投标就是多个单位参与,共同承担风险。
四、结语
由上可知,随着我国建筑事业与道路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分析及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是其仍具有众多因素,仍是亟需相关及人员去解决的,这些问题一旦发生故障,势必会对建筑工程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如何适当合理地增加整个建筑工程企业中的风险意识与管理措施,就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建筑工程企业如果想要有效的防范设计风险,就需要提升企业设计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并根据市场的发展找到自身定位,从本质上促进设计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康玲.浅谈建筑设计风险管理相关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4)
[2]高云莉.工程项目集成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8
篇6
关键词: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路桥工程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施工中大型机械的应用数量也持续增多,因此,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格外关键。可由于机械设备应用阶段具备风险性,怎样最大限度的使用机械的功能,提升机械的应用效率和成果,确保机械设备安全稳定工作,防止由于大型机械设备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已经是当前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的主要研究对象。
1路桥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无法科学应用工程施工器械
工程器械装备属于路桥工程的关键构成,其对总体工程的影响较大,可路桥工程施工器械同样需要科学应用,各类型的工程机械装备均有对应的施工目标。规格与型号存在差异的工程机械装备,其适合应用的范畴与目标也存在差异。可当前大规模路桥工程施工阶段,诸多施工人员通常会轻视此类关键方面,因为其对路桥工程施工设备的熟悉程度依然较低,此举之间造成了路桥工程机械设备功能下降,很大程度导致工程机械设备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工程机械设备无法科学的应用,工程施工阶段自然无法顺利开展,如此情况导致路桥工程施工质量随之下降。因此,路桥工程施工器械设备科学的应用对使用者和总体路桥工程均具备着无法替代的影响,可诸多建筑公司通常都会轻视此方面。
1.2针对工程机械装备检修方面重视程度不足
全部工程机械设备均有使用年限,其中定期进行修复能够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诸多路桥工程施工阶段,针对工程施工器械的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针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只是走形式,因此设备的功能则无法实时进行修缮,时间稍久,设备内部则会出现问题,之后的工程施工阶段则极易造成系列的故障。同时,诸多建筑公司对工程设备的应用阶段缺乏科学的规划,应用时限方面存在反复和不确定性,导致工程设备在需实行养护的时候不能顺利实行养护工作,提升了工程设备需正常养护的时间间隔。此外,因工程现场的管理团队与施工团队侧重施工进度,轻视路桥工程设备的维护工作,很容易造成工程设备的使用性能无法切实得到发挥,但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设备的性能是非常关键,万一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性能出现改变,则很大几率引发安全事故,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情况。但此类原因的根源即对工程设备的维护比较轻视而造成的,因此,路桥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设备维护工作的轻视是造成当今工程设备使用问题的主要原因。
1.3工程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
施工现场中,工程设备的使用人员专业水平低下,属于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存在的情况。路桥工程中,相当一部分的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低下,一些人员未参加专门的操作教育,甚至有时会发生允许施工现场一般工人实行暂时性设备操作的情况。此类操作人员专业水平低下,进行路桥工程设备的操作必定有诸多问题,且此类人员的安全认识不足,当安全事故出现时,无法正确冷静的应对。与此同时,建筑公司针对工程设备操作队伍的专业水平设定的标准较低,造成一些专业水平不足和职业能力低下的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操作,因此,工程施工阶段发生的诸多问题难以实时消除,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手段
2.1强化工程机械的科学分配工作
工程设备的科学分配是工程设备管理的关键部分。工程设备的总体分配,需针对机械设备的应用功能与施工效益实行归纳研究,应对设备配置与否,配置数量以及配置方式提高重视。为确保路桥工程设备应用的安全性,强化工程施工设备的科学配置极为关键。工程项目初期,针对全部设备状况实行检查,充分明确设备技术情况。安排高专业水平和高责任感的操作人员应用设备,且安排操作人员对设备实行定期维护。同时,科学安排工程设备的工程施工组织规划,明确主施工设备,且明确配套设备的类型、规格与数目。针对此类问题均需实行细致的分析,全方位规划所有的工作目标,方可最大限度的提升工程设备的工作效率,并减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工程机械的科学配置针对总体工程施工均具备非常关键的影响,所以,工程施工阶段需提高重视程度,保障所有方面的工程设备科学应用于施工过程中。
2.2针对工程现场设备实行定期维护
工程设备在路桥工程施工阶段具备极佳的性能是工程施工阶段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所以设备的定期维护格外关键,是施工安全的主要工程。为确保工程机械的最佳性能,需科学配置且有计划的应用工程器械,确保工程设备维护时限的正常化。与此同时,工程现场需科学布局,保证工程现场设备工作条件与工作阶段的设备彼此间距,且于工程现场建立对应的安全施工宣传与安全防护设备。因整体路桥工程设备繁多,种类繁杂,所以针对工程设备定期养护需具备严格计划,大力确保工程设备的养护时间不出现矛盾,不发生部分设备疏漏的情况,尽量确保全部设备均可以定期维护,尽量确保设备性能最佳。
2.3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安全教育
工程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安全认识较低是路桥工程中的主要缺陷,因工程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其使用工程设备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施工安全认识也相对更低,这类问题均会主观或客观的造成工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路桥工程施工中的操作队伍,需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建筑公司需严格控制,工程设备操作者需具有优良的上岗资质,上岗前需实行对应的施工安全培训,通过考试,符合标准后才可以正式进行操作。且建筑公司需定时针对操作队伍实行技术教育和施工安全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在安全事故出现时可以冷静的应对安全事故,第一时间的进行精准的评估,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害。
3总结
尽管路桥工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工程施工造成许多问题,但认真细致的施工准备,可以尽可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工程中应用的设备类型和数目均较多,若出现事故,则会给建筑企业造成无谓的损失。因此,强化工程设备的管理工作,能够避免出现事故,确保施工人员与工程设备的安全使用,还能切实减少路桥工程的成本投入。
参考文献
[1]吴龙.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04):81.
[2]王海生.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的选用与经济化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4(16):156.
篇7
1.设计质量内容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既包括技术质量、实现技术,也包括经济质量及服务质量。此次我们所说的设计质量包括建筑外观是否新颖,功能是否合理,各专业设计文件的在内容上是否协调一致,图面有无碰、缺、错、漏等现象,对建筑功能性、安全性、可信性、经济性、可实施性、时间性、适应性进行评价。
2.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设计质量,具体来讲主要是人、工程材料、设计技术、设计理论方法和设计大环境这五大方面。(1)人:对于设计人员建筑行业实行的是资质管理及持证上岗制度,这些制度是一个设计人员需首先具备的硬件。设计人员不仅要有技术水平还要有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如果技术人员工作不到位,不认真,不仅会对工程造价起到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威胁人身安全。(2)工程材料:工程材料质量同建筑工程结构强度、刚度有直接关系,直接影响工程的外表及使用功能。(3)设计技术:工程设计技术同建筑质量息息相关,设计技术会随工程发展不断提高,且社会生产力技术会决定建筑设计风格及质量。(4)设计方法:不同设计方法下工程成本、功能及质量不同,可以说设计方法是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工艺及操作的前提基础。(5)大环境:设计单位整体文化氛围,以及经济、政治环境都会对建筑工程的设计产生影响,要确保工程设计质量必须对设计大环境加强把握和分析。
二、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意义
对建筑工程来讲,项目设计的质量需严格遵照国家技术标准执行,在遵守国家标准规范基础上,对相应的费用、技术、环境、资源等条件正确协调处理,让工程设计项目能够满足业务需要的使用功能及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工程设计的质量目标是让项目设计与业主的投资意图相符合,满足业主使用需求。资金限额、资金来源可靠性、设备材料的充足程度、设计技术可行性、设备工艺先进性、社会环境对项目建设利弊等对设计质量起到了一定约束。设计质量基础是要遵守国家规程及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城市规划、防灾抗灾、环境保护、建筑安全等众多方面。
三、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实施
我国工程事故统计资料表明,因设计质量导致的工程事故占事故总数的40.1%,因此在设计阶段必须加强质量管理,确保设计质量。
1.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目标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目标为:(1)确保设计图纸的优良率达到95%以上,顾客满意,合同的履约率达到100%,顾客零投诉。(2)确保工程的设计方案达到下列标准:①满足可研报告、规划要点、设计任务书内的设计要求;②满足相关技术法规及标准规定;③工程设计满足建筑布局及使用功能需求,建筑需同周边环境相协调;④设计需同现场、施工实际条件相符合;⑤要求施工需满足设计深度要求;(3)确保设计方案同业主要求相符合,对业主所需功能及建筑约束因素间的矛盾,能用质量目标对设计成果进行检验。
2.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质量管理评定依据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评定依据为:(1)国家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如建设用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程质量监管、“三废”治理等法律法规;(2)工程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如设计标准、规程、规范,设计参数定额指标,建筑节能等等;(3)建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报告及项目评估报告;(4)能体现业主建设意图的设计合同及设计纲要;(5)项目建筑过程中所需的设计资源及设计技术等;(6)设计文件需按国家规定注明合理的使用年限,满足设计深度要求,建筑材料、设备质量满足国家标准;(7)设计图纸需具备相关印章,包括国家批准的出图章、注册建筑师执业印章等,并对图纸按审图程序严格审查。建筑工程设计各阶段都需要严格遵照上述评定依据进行,各专业按规定完成专业计算书,并由各专业总工程师完成对设计质量的评定。
四、建筑工程设计各阶段技术质量的管理
上面我们对建筑项目设计质量重要性有了清晰认识,设计单位需在国家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下对项目工程各个阶段设计质量进行有效管理。
1.设计、开发、策划阶段
为保证建筑设计质量,各级工程在方案设计前需做好设计策划,策划中确定项目组的人员、职责等,制定策划单,对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的目标进行确定,提出各专业质量要求,对设计原则、策划内容进行制定,保证工程设计方案质量符合建筑需求。
2.方案初步设计阶段
方案在初步设计后需要对方案设计的可行性通过会议的方式进行评审,找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改进对策,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业主需求。初步设计方案评审需由相关部门领导组织各个专业专家进行综合评审。
3.施工图设计阶段
(1)设计开发的输入阶段。要确保设计中输入内容更准确有效,需对设计内每项任务下的“设计输入”都进行统一的管理。设计输入文件要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编制,并将其传递给设计人员,确保各个设计人员手中设计图同甲方提供内容都一致,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各专业的审核人员还要对设计文件做好评审,确保输入的内容更准确全面。(2)设计制图。在制图过程中需要遵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严格执行。(3)设计验证。设计完成之后,主要程序都要按照审查程序进行严格验证,验证的程序为:“设计人自查~设计校正岗位进行校正~审核人审核~总建和总工进行验证”,对各专业做好纵向自查,确保设计阶段的输出同输入要求相符合,为业主提供更满意的设计成果。(4)设计会审。设计验证完成之后,项目主持人需组织并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填写好质量控制表单,将会审过程中出现的专业问题进行记录,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设计人员要按照修改意见做好修改。项目负责人按各专业图纸的落实情况将会审记录交付给审定人员进行审定。这样可以确保设计各阶段内信息能正确传递,避免图纸出现碰、漏现象。(5)设计输出阶段。设计图纸在出图前需严格审定批准,填写好相应的表单,对修改问题备注处置意见,并对修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设计全过程在控制能力上同输入要求相符合,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各专业的设计质量都满足相关合同及计划书要求,且设计图纸需印章齐全,在确保文件齐全之后对产品进行交付及存档。(6)设计确认。设计确认指的是建设的主管部门对施工图纸按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严格审查,对施工图纸中涉及到的公众安全问题进行审查,看图纸是否危害了公共利益,对工程建设内的强制性标准内容严格审查。这是做好设计质量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建筑项目进行基本建设的一个必要程序。工程的建设需在相关方都确定后严格贯彻执行。建设单位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需将施工图的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审查。(7)设计服务。项目负责人还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交底,在施工现场提供服务,协助施工单位对施工中所遇到的设计问题进行协商解决,确保设计的综合质量符合要求。(8)设计更改。设计更改指的是对原设计的内容进行完善修改的过程。设计变更多由这些因素引起:①施工图在审查中给出了审查意见,需要更改;②施工图进行设计交底需要变更;③业主需求改变需要进行设计上的更改;④施工现场服务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设计上的更改。工程交付之后如出现需要变更的情况需填好变更单,并将其留档保存。且为保证设计质量,设计单位还要对设计变更重新审核、验证及批准。如设计需要多个专业共同变更时还需要各专业负责人对设计进行共同校正及审核,审核通过后,同时更改。
五、结语
篇8
关键词: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工程项目随之不断增多,财务管理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其质量优劣关系重大。然而,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工程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当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财务监督控制作用的发挥,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借此,本文就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浅谈。
一、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部门未全程参与项目管理
由于企业领导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过于重视,而轻视了财务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从而导致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未获得充分发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工程前期阶段,财务部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未能主动参与到工程可行性研究、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当中,由此很容易导致预算不合理、超预算等问题的发生。二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未对财务部门的权责加以明确,致使其事中控制与监督作用未能获得有效发挥,从而导致工程成本增加,甚至还造成了一定的资金浪费。三是竣工验收阶段,因财务部门的管理缺位,使得资产管理不到位,加之效益分析工作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投资决策考核与评价。
(二)建设资金管理不到位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建设资金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工程进展情况,因此对建设资金的管理是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存在,致使未能对建设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使用自筹资金或是预算外资金进行项目建设时,未严格依据资金专户存储的规定要求将这部分资金直接存在基本账户当中;二是未按合同的规定要求及工程实际进度的需要进行付款,导致质保金无法预留;三是工程进度款支付过多,造成工程无法正常结算。
(三)会计核算欠缺规范性
会计核算规范性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科目乱用,由此影响了各类成本的归集;二是没有对付款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导致付款方式与合同规定要求不相符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还存在错付、漏付等情况;三是未对发票的审核工作进行严格把关,使得经常会出现以不合规的结算发票入账的现象,如发票上所盖的印章与合同中施工单位的印章不符等;四是对有关凭证的审核不到位,错将报销当成工程建设项目的凭证处理,引起工程建设成本虚增。
(四)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工程建设中涉及的环节较多,与之相应的核算工作也比较复杂,且与日常核算差异较大。然而,很多工程项目的财务人员都是由日常生产财务人员兼任,虽然他们也都有着较为丰富的工程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但实际的工作经验却比较缺乏,这就造成了在一些难度较大的事务处理上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这极不利于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实施全过程财务管理
1、可行性研究阶段
财务部门应当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现阶段财务状况及投资能力,对工程进行详细的测算和评估,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拟定最佳的投资方案;参与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估算审查,加大对投资估算的审查力度,看相关财务指标是否与规定要求相符;应加强对前期费用的管理,对前期费用支出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专款专用。
2、设计阶段
财务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到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概算审查当中,借此来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升设计概算质量,为后续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应加强对建设项目资金的拨付管理,并参与资产处置费用的核实,看相关的资产处置费用是否与财务规定相符,这样能使工程成本管控前移。
3、招投标阶段
财务部门应当做好招标文件、投标方资质的审查工作,可将审查的重点放在标书内容、标底、投标资质等方面,同时,还要做好商务条款中与财务有关内容的答疑解惑工作。此外,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评标过程,开标时,财务人员可以按照评标办法对商务条款中与财务有关的指标进行计分,并在合同会签时,及时收取履约保证金。
4、工程实施阶段
财务部门应联合其他业务部门,对工程执行概算的情况进行审核,以此来降低工程超概算风险,并加强工程资金的审核及支付管理,确保工程始终处于财务监控之中,防止投资风险的发生。此外,应对工程财务资金进行统筹管理,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融资计划,然后拟定多套融资方案,从中选取最佳方案,降低融资成本,这样能够减少资金的机会成本,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5、竣工验收阶段
财务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工程验收方案的编制,做好资产的清点及移交工作。若是竣工验收时,仍有未建设完成的工程,财务部门应对这部分工程量进行核对,确定其真实性,并为其预留出相关的费用支出。6、竣工结算与决算阶段在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结算,财务部门应参与竣工结算审核,发挥财务监督作用,并做好结算文件的会签工作;在决算阶段,财务部门应当认真核对应收和应付款项,确认工程成本,这有助于现金预算管理准确性的提升。同时,还应编制详细的竣工决算,并办理正式转资。
(二)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为了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应当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首先,应依据建设单位会计办法的要求,对工程建设资金进行专户存储,并确保专款专用。所有列入计划的建设资金应当统一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拨入到建设单位账户,减少拨款环节,以免资金被挤占和挪用。其次,要对资金拨付进行严格把关,进度款的支付必须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进行,同时要预留出足够的质保金,避免工程决算前因进度款支付过多施工单位拖延结算时间的情况发生。再次,要确保充足的资金供应,应当对建设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并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加大资金管理力度,避免供给不足的情况发生,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三)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为有效解决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首先应对会计科目进行规范,确保其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会计信息。其次,可将工程项目建账归入到单位账当中,并进行统一核算,使建设投资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到一起,由此能够防止企业将工程项目账务作为利润调节工具的现象发生。再次,要健全相关财务制度,为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如发票审核制度等等。最后,要做好纳税管理,可指派专门的会计人员进行此项工作,对符合规定要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规范管理,并在及时认证的基础上,完成抵扣,这有助于降低企业税负。
(四)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在当前的形势下,要让财务人员紧跟时展的步伐,多了解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确保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对于工程建设的财务人员而言,除了要掌握与财务有关的知识外,还应当结合工程特点,学习工程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结算和决算等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胜任相关的业务工作。其次,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并将培训的重点放在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内容上,提高财务人员的个人能力,为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建设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投资多等特点,一旦某个环节或是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财务管理是工程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不但会使工程建设受阻,而且还可能导致收益降低。为此,必须发挥出财务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监督与控制作用,确保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这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杜炽杰.企业基础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务工作研究,2011(10):38-40
[2]李泓泽:郎斌.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N].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77-79
[3]李树海.在项目管理中如何协调质量、进度、成本的关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3):57-59
[4]王春峰.基于全过程管理的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6):121-123
篇9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需要,我国电力设施建设在“十二五”期间进入了一个。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做好现场的安全、可靠,在继续做好传统的有效管理方法的同时,我们还要针对工作中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如何加强管理和完善,创新管理方法,保证又好又快地完成各项工作。
1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1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要完备
大多数电力建设施工现场是一个多工种作业的群体,涉及到各专业多工种配合作业,健全完善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是搞好施工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管理思想应该是:职责分明、预防为主、把握重点、有始有终、封闭管理。要能指导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各种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的管理,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都明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职能,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要改变在安全生产中只注重物资的投入,转变为在管理资源开发上投入,通过安全策划,从人、物、料方面制定预防措施,由事后处理改变为事前控制,真正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合理分配和明确各级部门、人员的权限,制订出各个节点的控制。
1.2 应急预案要完备
在施工现场编制预案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对施工人员的伤害能够迅速得到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员的伤害程度,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组织的紧急救治在电建施工现场中,制定的主要预案应该包括;①伤亡事故应急预案;②机械设备应急预案;③ 火灾事故处置应急预案;④ 防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的编写内容和格式要按国网公司下发的格式进行规范(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程序文件、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等),要保证应急预案编写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专业审核,并在审核各签字页处签字。应该指出的是,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进行组织抢险救援行动的指南。所以,对制定的应急预案要有演习计划,定期组织演习,验证应急预案及响应的有效性。
针对预案还要建立相应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队,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要落实具体部门和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做到拿出就能用,保证救援工作的实效性。
1.3 危害因素辨识程序库内容要完备
加强施工现场的危害辨识,职业安全和环境保护因素,利用现场标准作业指导书和施工现场“三措一案”,形成工作现场危害辨识库,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评价其风险程度,判定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确定主要危险源和主要环境因素,给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有效控制。危害辨识主要包括:人的行为和物的管理。根据施工过程中工作内容、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对可能造成施工现场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产生影响的所有危害进行对照分析,确认其危害。
1.4 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要完备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运用技术手段,改善劳动条件,避免失误,清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一份完整的技术措施是保证安全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在编制技术措施之前,要根据工作的不同性质、工作内容等,加强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面的研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做到工程项目从措施的编制、审核、批准、布置、交底、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使作业执行层便于执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项目施工技术措施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应做到同时编制同时审核同时批准、同时执行。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必须编制单项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2 电力建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2.1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企业由于自身素质与能力问题,可能无法独立完成施工,就分包给别的单位,收取管理费,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又失于管理,以包代管,造成了不应出现的工作失误。例如变电站改造工程中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地未接线;二次回路接线不规范造成接地;直线塔基础面不平导致直线塔倾斜的,转角塔基础没有预偏导致铁塔向内角倾斜的,不按图纸施工导致导线对地距离不够的,铁塔螺栓未紧好就紧线导致铁塔弯曲的,不打反方向对消拉线紧线导致铁塔横担变形的等等,各种工程质量问题令人担忧,为设备投入运行留下安全隐患。
而监理单位时常缺位,重要施工现场旁站不到位,基本问题特别是隐蔽工程中的问题很难被及时发现,给工程管理造成了很多不必要麻烦,本应在监理过程中能发现并要求处理到位的却到业主验收才发现,解决难度大又耽误工程投入使用时间,例如原材料型号与设计不符、未按图纸施工、隐蔽工程没有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施工,造成线路投运后杆塔接地电阻不合格等问题。
2.2解决问题的方案
(1)加强施工前管理,首先要健全竞争有序的电力建设市场,实行全过程招投标制,促进公平竞争,技术进步,选取优秀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并将其名单、资质、参与过的重大或主要工程名称在媒体及有关部门予以公示。同时,加大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黑名单的曝光力度。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明确各方职责权利,并在合同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工作:督促落实,承包合同的签订。任何一项工程,不管它的资金流量有多少,都要有具体的经济合同来约束。没有合同的签订,任何经济关系都不具备法律效力。
要严格设计审批(审查)制度,设计审批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①工程设计审查是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环保”建设方针的重要措施,也是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完整,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工艺技术是否可靠先进,结构、消防是否安全可靠,投资、环保能否保证可持续发展等大事。②工程设计审查是保证设计质量,促进设计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通过审批,一方面可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另一方面,鼓励设计人员创优秀设计,把压力变动力,促进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通过审查,确定设计的收费标准,使设计成果与经济效益真正挂上钩,体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完善设计变更手续,严肃设计变更流程。
(2)加强施工中管理,要循规为纲,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施工过程要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以检查督促落实,分级管理,不越级指挥,责任分清。要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和江西省公司关于规范基建施工相关管事规定,按程序办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必须按要求一一落实,每道程序都不放松。对监理单位的项目部人员到位情况,监理大纲编制情况,人员基本素质及责任心问题,都要逐一落实。施工单位、材料器具、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状态,人员到位情况是否受控,还是形同虚设,是以分包代管还是完全不管,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保障能力。进入施工工地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考试合格后,考卷归档,人员方可进人工地。特殊作业持证上岗。
(3)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理管理,增加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人员接受交底的签字项目栏,使工程项目时刻处于可控、在控、受控状态,做到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落实、有人监督,有人负责。
篇10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通信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同时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给通信工程带来了全方面的发展机遇,故通信工程在通信行业中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机会。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不但与通信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紧密联系着我国信息化的工程进步,所以提高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并对其进行全过程管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作用。本文就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对其构成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加强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提出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通信工程;有效措施;全过程管理;
通信工程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与新兴产业之一,其建设水平高低代表了国家在经济信息时代中发展的能力与否,且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与通信网络系统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息息相关。
一、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对通信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建设项目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意识,推动其更新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并进行管理知识的专业学习。在此基础上,能够推进所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第二,在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能够形成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建设规划体系,并能为此提供有力的证据。特别是在通信工程的建设前期,以计划为实施的工程管理,能够有效地分解工程的大规模工作,使整个通信工程的工作质量能够进一步提升,最终构建一个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通信工程建设基准。
第三,能够合理利用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知识体系,并在工程实施监控与执行时期,对工程项目的各方面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起到预防的作用,最终以便于管理人员实现监管和控制。
二、影响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人员
通信工程建设的主体主要是管理人员,同时还有工程建设中的参与者、施工者、劳动者和操作者,所以其自身素养、综合水平的高低与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高低息息相关。而就我国现阶段通信工程建设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的管理人员缺乏了全过程管理的意识,并未按照规定的标准与程序来进行管理工作。同时因为施工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不同,且高层管理人员的现象仍然存在,所以在劳务费的发放中容易出现问题。
(二)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
通信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好坏直接决定了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特别是施工材料,如果使用的施工材料达不到原有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则不但会对通信工程项目的性能发挥产生一定阻碍,而且会严重浪费施工的经济成本,大力提高了全过程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外界条件
外界条件,主要是指施工的外部条件会对通信工程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全过程管理中质量因素方面有着较大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通信工程主要有覆盖面积广、环境复杂且施工难度大的特点,所以对于外界条件中偶然发生的事件难以控制,如施工材料在质量上与规格上存在差异性、施工人员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设备仪器发生故障或者建设过程中发生人身意外等。
(四)施工质量
通信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而施工质量是通信工程建设的主体依据,如果施工质量达不到通信工程某项目的要求,不但会阻碍到通信工程建设的时间,而且会损耗一定的施工成本和劳动力,所以施工质量极大程度上会对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加强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培养高素质人才
因为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管理认知会对通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适当培养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有以下几个做法:第一,提高全过程管理人员的思想和政治意识。在通信工程项目正式建设之前,可以对全过程管理人员组织多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第二,增加全过程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训练及活动,使其充分理解并有效运用全过程管理的方法和综合手段,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第三,在建设期间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建设全过程管理工作的讨论活动,并根据通信工程建设的实施情况,要求管理人员多提出宝贵的意见或者有效的对策,最终达到提高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目标。
(二)提高施工材料和设备质量
为了提高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有效增加通信信路的使用时间,故必须在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提高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第一,根据建设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所需设备及所用设备的价格、规格和性能等各种参数做出详细的分析并管理,已达到建设的目标。第二,管理人员要仔细检查好建设材料的性能问题及使用寿命,对比好各项材料与设备的参数数据、规格数据,并针对将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与设备检查是否具备正规的出厂厂家和出厂合格证。除此之外,还要对相关的使用材料进行必要的实验,来保障建设材料和设备的各项参数、性能能达到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三)设计通信工程建设施工方案
对通信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管理时,应该考虑到施工质量对管理工作的影响。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好建筑方面的专家仔细论证好通信工程建设的目的、达到的性能和实现的作用等问题,并结合基础通信工程建设的经济成本,制定出详细、合理的施工方案及管理方案。二是以不同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性能数据为基础,对不同施工方案的经济投入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三是结合通信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地理环境和外界条件等,设计好通信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案,以此来达到通信工程建设的高质量,最终为通信工程全过程管理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
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针对质量、成本和进度方面。通信工程的管理人员应当要提高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监控和控制,特别是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等问题进行严格把关,最大程度上地避免有不良物品或者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最终被运用到工程建设中。其次,还要在经济成本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工程管理人员应制定好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的成本控制方案c施工设计方案,以来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并确保好通信工程的建设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且施工难度较大,不仅仅是靠施工单位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管理人员在对全过程进行管理时应当充分考虑好影响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即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外界条件和施工质量,并对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即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施工材料和设备质量;设计通信工程建设施工方案和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的最终经济效益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瑜.试论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及有效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4,05:52.
- 上一篇: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大全
- 下一篇:初三化学大概念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