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大全范文
时间:2023-06-25 17:2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大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两件自制教具作品简述
1.电流做功演示器
(1)简介
该教具是将相关器材固定在木板上,规范整齐,成为一件整体的物理教具(如图1所示)。通电后电流表、电压表示数明显,钩码被缓缓升起,之后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和钩码升起速度都发生明显变化(如图2和图3所示),以此说明电流可以做功、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功与电压、电流、通电时间成正比的物理规律。
(2)主要用途
该自制教具在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第八章《电功率》第一节《电功》中做教学使用。
(3)科学原理
①电流可以做功;②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③电流所做的功和电流、电压以及通电时间成正比;④电功公式W=UIt。
(4)使用的主要器材
小玩具电机、木棍、滑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钩码木板(50 cm×36 cm)、导线。
(5)制作过程
将以上器材固定在方木板上,用导线按照实验演示操作的电路图连接好,绳子端系上钩码。
(6)演示操作步骤
①将以上器材固定在木板上,按照顺序排好,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起到调节作用,改变电压和电流,连好电路。②给小电机通电,转起并将钩码提起,说明电流可以做功,电能转化为机械能。③演示中,钩码被提起得越高,表示电流做的功越多。保持相同的通电时间,用变阻器改变电压和电流,电压和电流越大,那么钩码被提起得越高,表示电流做的功越多。④通过以上操作演示得出结论:电流可以做功,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电流所做的功和电流、电压以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进而总结出电功公式W=UIt。
(7)创新点和改进点
这件教具是将器材整齐规范地固定在一块方木板上,成为一个整体的仪器,简洁美观,操作方便,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家庭电路常用元件示教板
(1)简介
该自制教具在八年级第二学期讲授家庭电路各种元器件时,作为方便、直观、简洁的示教板(如图4所示),用于向学生介绍各种家庭电路常用器件。
(2)制作背景
在人教社旧版的初中物理教材第十章《生活用电》第一节《家庭电路》中介绍了各种常用的家庭电路元件,在新课改教材第八章《电功率》第六节《生活用电常识》中也介绍了各种常用家庭电路元件。为方便教学,搜集身边的各种元器件,将其固定在木板上,贴上名称,作为演示教具使用。
(3)使用的器材
木板1块(60 cm×45 cm)、保险(380 V 5 A)、保险(380 V 10 A)、 螺丝扣灯座2个、卡口灯座1个、三孔插座及三孔插头1个、拉线开关1个、按钮开关1个、空气开关1个。
(4)用途
作为八年级第二学期家庭电路各种常用元器件介绍的演示教具使用。
(5)应用的科学方法
通过固定各种元器件进行直观展示的方法。
(6)操作步骤
教师通过演示法,将其作为示教板逐一介绍该教具上的各种元件。
(7)创新点和改进点
将各种常用元件固定在木板上,贴好名称,作为一个整体教具,取用方便,方便识别,演示直观形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两件自制教具作品的视频截图
1.奥斯特演示器演示操作视频
2.声控、光控开关演示器演示操作视频
三、开展自制教具活动给物理教学带来的变化
1.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极好手段,它对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自制教具正好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它不像正规教具那样“正规”,它是教师和学生们自己的创意作品,是自己的劳动果实。当课堂上师生们利用它来完成教学或是课后对它“品头论足”时,激发了学生们对物理的浓厚兴趣,有时一件成功的物理教具的演示,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2.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易于突破重难点
物理教材中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其中就包括由教师和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直观、明显地显示物理规律,达到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3.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朱正元教授提出的“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名言一直是我们积极进行自制教具活动遵循的理念。就地取材,随时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就在自己身边,研究物理学并不神秘,从而减少对物理学习的恐惧心理,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让学生们认识到生活和物理的紧密联系,生活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物理知识的支撑,实践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4.制作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掌握知识,增强学习更多物理知识的信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制教具时,肯定会用到一些没有学到的物理知识,需要询问教师或查阅资料,这本身就是一个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尽管这些知识暂时还没有学到,但通过在自制教具中的前期了解和学习,会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学习过程和动手实践的过程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刘济昌.教具理论研究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 张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演示教具设计[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2001.
[3] 韩怀君.高中物理实验大全[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4] 闫新民.初中物理探究实验[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5] 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6] 王兴乃,罗国栋.初中物理实验大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篇2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六节中电阻定律的编排确实是无违初衷。为了让学生能容易理解和掌握电阻定律,教材编置了两个探究实验:1.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2. 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两个探究以第一个为主要,它得出的数据正确并准确时,定律的架构就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搭建并确立起来;再通过探究实验2的测量比较得出表达式中的比例常数,从而导出电阻定律及表达式。
由于配课实验欠缺科学性,误导了任课教师,致使新课材使用以来,该节课时上课的效果欠佳。究其原因应为:探究实验1的定位欠缺科学依据,也就是说单纯用电压表不可能直测导体电阻;用比较的方法也不可能比出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因此,课堂上想用配课实验提供的装置,按照实验的定位完成电阻与影响其因素的定量关系是不可能的;只能用直测电压比较量值来引导学生从定性方面认识和掌握导体电阻与长度及截面的比例关系。或者,从另一角度来看,能按示图装置多个电阻线串联的大规模装置,设定按欧姆定律定量解释――整个串联外电路的电流强度相等,由于电源的不稳定性等系统原因,也不可能得到电阻与影响其因素的定量关系。再者,按《教师用书》中提供的方案,让学生参与,达到探究的目标,由于仪表内阻的因素及其他人为的原因,也不能实现定量分析(以下是相关实验过程及实测数值)。
实验(1),按下图,以电阻定律演示器(T2359),演示电表(T0401)1台,低压电源(T1201或1201-1)1台,滑动变阻器(T2354-1.50Ω,1A)一个,连接电路(说明: A、B、C为同规格的镍铬丝,D为同规格的铁丝),完成演示实验。
1. 导体的电阻和长度的关系。
(1)测量取值:电源是直流2伏档,调节滑动变阻器,使A~D的两端接近2伏,改变镍铬丝的长度,取值。
(2)列表
(3)作图
从图像出现的偏差可以看出:测量过程中,电压出现波动不可预知,也不可能调整使其始终保持一定量值不变,所以出现测量值的误差。
2. 导体的电阻与截面的关系。
用连接片把其中两条镍铬丝并接起来,保持原来的串联电路。此时,长度同样1m,截面面积是原来的两倍。再进行测量,结果由于仪表内阻标准的问题,加上表头的最小量值为1伏,表针满度偏转,得不到测量数据。
结论:只能理论解释。
几年来,由于教材是新课程配备的教本,其权威效应可想而知;每到课期,任课教师都要求按照教材提供规格准备实验装置,并期望以定量方式来完成电阻定律的授课过程,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本人认为,该节课时的配课实验的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不予以采用。可以另选用《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推介的间接测量法――“伏安法测电阻”来完成引导教学过程。其效果众所周知,并且此演示实验真正实现定量确立定律的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既简洁又明了,也不乏学生参与探究的环节。
实验(2),器材:电阻定律演示器(T2359),演示电表(J0401)2台,低压电源(J120或J1201-1)1台,滑动变阻器(J2354-4,50Ω,3A)1个,单刀开关等。
方法:
1. 导体电阻跟长度的关系(镍铬丝),始终保持电压为2伏不变,改变长度,测得:
明确立论:证明R与L成正比。
作图(如下图)
2. 跟截面面积的关系。
用连接片把镍铬丝并联起来接入电路,长为1m,截面面积为原来的两倍,保持电压2伏不变。
测得:
比较并明确立论:R与S成反比。
3. 金属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
方法同上(注意:铜线的良导性能),A用0~5A,电压要求小于0.45V。测出量值,列表如下:
明确立论:长度及截面面积均相同的金属导体,因材料不同,其电阻也不相同。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历经多年的教育教学探索,《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展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物理实验的描述,完全不像原来的教学大纲那样单一,过去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甚至随堂实验、学生小实验等,在《标准》中都以“通过实验”、“通过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术语提出要求,没有界定哪些是演示的,哪些是学生做的。《标准》做这样的处理,一方面是要求每节课都要做实验,同时又在原则性的规定下,为教学的因地制宜和为教学探究活动的选择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条件。事实上,《标准》要求做的实验比以前大大增加,然而实验的形式,实验用的器材,实验的具体安排却是灵活的。
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周围的许多教师中,由于教学思想上的惯性,残留在部分教师头脑中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不能立即消除,仍然妨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具体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做、并且有条件做的许多重要实验,因嫌麻烦而被人为取消,或者只在“黑板上做实验”,造成学生“听实验、背实验”。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造就大量高分低能、缺乏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学生。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而创新是能力的灵魂,我国在现阶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目的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因此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身为一线的物理教师,必须大力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那么,在新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途径──勇于质疑
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中学物理教学理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权威挑战。做到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评。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只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促进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光的传播”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想:“光的传播路线怎样”、“你平时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吗”、“怎样才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尽管学生立即就会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些是意料之中的,有些是意料之外的,不管学生的猜测结果是否符合教师的意图,教师都不要过早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要把结果交给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通过这种设疑、释疑的实验活动,不断激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模拟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让学生逐步掌握探索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把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大胆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科学地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建立起“引导探索实验掌握”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由于教师具有较高的实验技能,再加课前的充分准备,实验结果一般能达到预期目标,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迷信权威”的思想,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只在旁边作一些必要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及实验技能,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相符合的结果,极易引起学生对教材结论的“怀疑”。在进取心的驱使下,为了确信自己的实验结果,他们必定会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只有当自己经过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验证后,才会消除怀疑心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更加自
[1] [2]
由地进行各种自主探索实验。
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的安排,也不要局限于现成结论,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可以有意识地将一些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设计型的探索性实验。这样既可以增加实验的创造成分,又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探索性”。
三、加强探究过程的思维多样化训练,活化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多样化,就是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① “发散法”,即面对一个问题,尽量提出多种猜想,多种答案,扩大选择余地;②“换元法”,即灵活地转换影响现象和过程的诸多因素中的某一个,从而产生新的思路;③“转向法”,即思维在某一方向受阻时,马上转向另一方向;④“优选法”,即用心比较,寻找最优答案。以前的学生实验,一切都是按照确定好的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学生也只是依样画葫芦,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思想方法。我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将部分测量或验证型的实验改成设计型实验,允许学生使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使之达到不同层次创新能力的目标 。而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手、脑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实验过程中对所得信息进行仔细筛选,使学生经历思维多样化训练,活化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做好创新示范,营造实验创新的氛围
由于初中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有限,要想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创新,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学习的榜样,为他们的实验创新起好表率作用。为此,我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在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中尽可能体现创新意图之外,还与当前的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课程相结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大量的现实问题,培养他们在自主创新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总结、表彰部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等优秀作品,以点带面,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创新的活动中。并通过介绍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如伽利略、爱迪生等人不畏权威,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以及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平台,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真正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
参考资料: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学物理教学》阎金铎山东教育出版社
篇4
〔关键词〕商务日语;跨学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15)05005205
一、引言
广义的跨学科指把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知识统一体。如今,跨学科主要指突破学科界线建立一套研究策略,该策略适用于涉及两个以上学科问题的研究工作。例如,通过量子力学、基本粒子学、固态物理学和宇宙大爆炸模型,自然科学获得了知识上的统一[1]。
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的进程和步伐加快,市场对外语水平扎实、知识丰富的跨学科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已经不能与时俱进,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日语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因此,应在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日趋完善的基础上,谋求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外语+专业”模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为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跨学科培养无疑是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探究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日语课程改革,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和增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跨学科教育的发展历史
Wraga和Hlebowitsh[2]对美国跨学科课程的建立及发展历史进行了概括总结,将跨学科课程的建立及发展历史大致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末,美国在初中教育中导入“跨学科”这一术语,指单纯地将学科进行拼接的课程。1895年全国赫尔巴特协会(National Herbart Society)的成立标志着跨学科课程的诞生。第二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跨学科课程迎来兴盛期。此前,在杜威及赫尔巴特学派的研究中围绕儿童与课程出现了“相关性”、“协调”、“集中”和“关联”等术语,不过推动20世纪30年代跨学科课程兴盛的是那些试图在可行范围内探究课程的研究团体。这些团体开始整理概念模糊的相关术语,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提出“相关性”、“融合”、“广泛领域”和“精髓”等术语,这些术语与“跨学科”几乎意思相通。第三阶段为20世纪中叶,为应对学生人数的增加,开始实施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可以提供共通的经验知识,关注学生的个人或社会需求,被认为是一种跨学科整合的教育。第四阶段为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的基础课程(或称核心课程)运动时期。基础课程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传统学术课程的知识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并以该缺点作为前提,将基础课程定位于“对于所有学习者共通的由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市民、社会需求构成的学习经历”。第五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交叉课程时期。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回归本原运动和冷战的影响,教育经费削减,致使跨学科课程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尽管如此,在传统课程组织扩大的背景下,在中学开展的将两门或多门传统课程进行关联、结合和融合的跨学科课程的T・T得以延续。第六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是跨学科课程最新的兴盛期。关于跨学科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个学校总结以往经验,积极推进跨学科课程的建设。然而不得不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针对美国学校教育中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而采取的重视课程的标准化政策与关注学生实际生活的跨学科课程的试行形成了新的对立。
三、建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
在创新立国战略的背景下,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需要在丰富专业内涵的同时拓宽专业口径。而建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恰恰是落实这些政策的有效办法,为高校优化学科建设和推进专业改造提供了契机。
2有利于提高复合型人才的质量
当今就业市场面临“就业难”和“招人难”的两难窘境。高校应将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跨学科的发展原本便是适应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需求。同样,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更新,为应对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就必须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提升自身教育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有利于整合高校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跨学科教育摒弃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固有思想和教条观念,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弱化“专业”的单一性特质,外语专业要突出“外语+专业”的多元化特质,充分利用高校多方面资源,增强学科间的交叉互动。
4有利于促进日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向国际商务日语专业顺利转型
与商务英语专业不同,目前我国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尚未正式设置商务日语专业。商务外语作为外语与经济学、管理学相交叉的跨学科专业,其性质决定了必须围绕跨学科问题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尝试。在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跨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可以为专业转型提供理论基础和可行性保障。
四、商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
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应创新教学内容,依据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结构需求,将人才培养与日语专业设置标准进行学科复合建设,在专业负责人带领下,组织专业教学师资队伍进行研究与修整,指定专业教学计划,实施专业教学管理,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对课程模块的设计、安排与实施达到语言专业技能、语言专业知识、经济专业知识和金融专业知识协调发展,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能力的综合化。目前,许多高校的商务日语专业都开设了市场营销学(日语)、国际贸易(日语)、日本社会与经济(日语)、日本商务礼仪和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教学内容融入了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讨论稿规定:专业特色课程由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师资力量等灵活设置。因此,各高校也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修改适合本学校的教学内容。
高校日语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下的课程设置应在巩固必修课的基础上丰富选修课。适当合并内容重复或相似度高的课程,并对实训课程统一授课。
1 选修课程方面
东北财经大学在日语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将选修课程(包括学科基础选修和专业选修)按照类型进行了语言能力拓展、跨学科和专业任选三种定位,如表1所示。因为日语专业招收的是零起点考生,大学一年级是学生奠定语言基础的重要时期,为了给学生以充裕的时间集中精力夯实基础,所以不设置其他选修课。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逐渐增加可供选修的课程,开设中文授课的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跨学科课程。而在中高年级阶段,逐步把日语和跨学科的课程整合起来,开设国际金融(双语)、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商法、日本商务礼仪、跨国公司与企业文化、商务日语谈判、市场营销学(日语)、基础会计(日语)和中级财务会计(日语)等实用性强的课程。
通过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一览表可知,日语专业自大学二年级开始逐渐增加可供选修的课程。大学三年级以专业知识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为主,跨学科课程所占比重明显加大。但在目前东北财经大学日语专业性质定位的限制下,跨学科课程皆为选修课。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安排以就业和考研为导向的课程,如跨文化交际和跨国公司与企业文化属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如表2所示。
2实训课程方面
在课堂讲授式教学之余,应特别注重实践课的培养。在大学一年级实践课中,指导学生设置并使用日文输入法,浏览日本网站,获取日语自助学习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资料收集能力,就某一话题整合网上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从而增强语言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根据调查得知在软件外包工作中大量应用到Excel软件,应在培养计划中加入“Excel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Excel高级应用”等课程。在大学二年级实践课中,进行情景模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关于公司内部接打电话的方法,从影视作品中截取相关视频,并将内容按照请求、约定和询问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打电话的礼仪、寒暄的方法和表达技巧。
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是将日语语言教学(即听说读解译的教学)与商务礼仪、经贸知识和IT知识融会贯通的课程。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中,把提高语言技能与提升专业能力并重,推广研究型教学理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将商务日语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需要增强教师的外语专业跨学科教学意识,转变教学思维。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等教学方法,关注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各种实践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付诸于实践教学体系内,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在该课程培养方案下,选修课的比重,尤其是跨学科课程的比重较以往明显增加。在保证语言基础教育、注重实践活动和大力推动跨学科课程的新培养体系下,《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3-4]规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课程学时没有缩短,但在专业实践和跨学科课程上却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新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类中的语言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指精读和听说类等。其中具有实践教学特点的语言技能训练课占有较大比重,如翻译和写作等。另外,还增加了有较强实践性的日本商务礼仪和情景日语等模拟实践课,专业知识类课程保留了语言、文学和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增加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日语)、市场营销学(日语)、国际金融(双语)、国际商法和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
五、商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
1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内容更生动、形象,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目前,音频、视频和PPT等多媒体的运用已经很普遍,但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最关键的是缺乏创新性与互动性。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力度,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2005年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天空教室”建立起在线教学系统,经过不断充实和改进,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该网站提供了日语精读课的所有教学材料、详实的阅读文献和视听说材料。网络课堂24小时开通,学生可以通过Email与教师讨论和沟通,也可以在讨论专区通过留言的方式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和教师均可参与讨论。基于现有网络课程平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网上资源,包括课件、模拟试题、文化背景介绍、精品课录像、新闻时事和讨论区等内容。
2研讨式教学法的导入
大学日语专业通常招收零起点学生,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日语水平,教师往往采用“注入式”教学法,讲授过多和灌输过多使得课堂缺乏探究活动和理性互动。这种单项教学过程导致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因而谋求一种由单项教学过程向交互式教学过程转变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研讨式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促进大学日语课程由单项教学过程向双向教学过程的转变。
研讨式教学法适用于围绕一个具体问题寻求普遍性解决方案的情况,而不适用于必须通过实证研究提供信息的情况。在大学日语课堂中,教师担负着指导发音、讲解语法和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责任,同时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并使其充分认识且牢记。巧妙采用研讨式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更正错误和深刻记忆。但并非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所有环节都适合导入研讨式教学法。因此,需要对大学日语教学各个环节按照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分类,分析各环节的特征和目的,如该环节属于寻求普遍性解决方案还是通过实证提供信息。在对各教学环节有了清晰认识之后,再探讨是否适合导入研讨式教学法以及适合导入哪一项或哪几项要素。切忌忽略可行性分析,盲目照搬西方教学法的“拿来主义”做法[5]。
3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方式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辟日语第二课堂。在华工作的日本人成立了日本人会,日资企业的多数高层皆为日本人会或日商俱乐部的成员,邀请此类人员到高校为学生做人才需求和企业文化相关报告,为学生搭建了解行业现状的平台。另外,加强与软件外包公司的往来关系,介绍学生进企业实习,使在课堂和实践课上学习的相关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加深理解和提升水平。与戴尔、埃森哲、IBM、惠普、东软和简柏特等公司保持联系,力争借助对方平台建立固定的实习对口岗位。邀请软件外包企业高管做企业文化和员工素养要求等方面的讲座,让学生在与公司近距离接触的同时,了解社会需求和公司需求,明确学习目标,激发求知欲。联合日资企业和软件外包相关企业,筹划建立实习基地,在假期或大学四年级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基地的学习掌握实战经验,同时也有利于今后的求职活动。为学生创造并提供良好的第二课堂,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即在实践中提升学习效果,在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鼓励学生与日本外教和日本留学生交流。组建日语协会,积极开展日语角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佳能杯”、“中华杯”和“天地杯”等日语演讲比赛、配音大赛和作文比赛;普及茶道、花道和香道等日本文化知识;积极筹建日语口语教学实训室,实训室的布局具有日式风格,包括日式饮食店和日式办公环境等,让学生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日本社会、企业文化、饮食文化和人际交往之道等[6]。
六、结语
《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日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日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能从事涉外工作、语言服务和日语教育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国际化、多元化外语人才。在此背景下,对高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方面的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授课规范和教学效果检验等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水平,为向社会输送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一定的见解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有利于学生掌握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教师宽泛地组织教学;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有利于整合高校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提高人才的质量,为高校创建了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传统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已经不适应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本文以商务日语专业的跨学科课程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国际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测评和反馈等研究方法,全面探讨和论证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问题,并结合辽宁省多元化教育优势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方案及解决对策。
在商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改革课程体系,拓宽研究方向。我校日语本科专业(国际商务方向)在2014年重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开设的主干课程除了日语精读、日语听说、商务交际日语、商务日语阅读、商务写作、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日语)、市场营销(日语)、日本社会与文化(日语)、基础会计(日语)、中级财务会计(日语)、市场营销、中国经济、国际商法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课程设置由语言文学研究型课程逐步转向综合研究型课程,由单一学科发展为多学科和跨学科。
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首先,改变教师“讲授型”的授课方式,避免“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师应活用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推进互动式教学。其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音频、视频和PPT等多媒体教学。再次,导入研讨式教学法,促进大学日语课程由单项教学过程向双向教学过程转变。最后,积极采用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方式。与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和外贸公司等合作。
我校日语专业进行了跨学科课程改革的探索。在2014年重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日语精读、日语听说、商务交际日语、商务日语阅读、商务写作、 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日语)、市场营销(日语)、日本社会与文化(日语)、基础会计(日语)、中级财务会计(日语)、市场营销、中国经济、国际商法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培养方案在保证语言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实践活动,大力推动跨学科课程的发展。新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类中的语言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是指精读、听说类等。其中具有实践教学特点的语言技能训练课占有较大比重,如翻译和写作等。另外,还增加了有较强实践性的“日本商务礼仪”和“情景日语”等模拟实践课,专业知识类课程保留了语言、文学和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增加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会计和商法等课程。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金迪斯,萨缪・鲍尔斯 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来自桑塔费学派的看法[M]汪丁丁等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Wraga, WG, Hlebowitsh, PS Annual Review of Research for School Leader[M]New York: Leadership Policy Research,1996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胡伟 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4,(5):204-205
[6]陆红娟浅谈高职高专服务外包日语听说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157
[7]姚绚文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0):193-196
[8]周光英高校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周林娟商务日语大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10]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1-3
[11]李明秋,郭艳玲跨学科外语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718-720
[12]皮细庚大学日语专业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