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时间:2023-06-25 17:2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灾害防治教育 初中地理 自然灾害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如何通过灾害防治教育减少灾害的损失,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场所,其在灾害教育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因此,中学地理课程担负着灾害防治教育的重任。初中地理灾害防治教育在提高学生灾害意识,增长灾害知识,培养防灾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较为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灾害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忧患意识、环保意识、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一、培养学生防灾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地形多样且山地居多,气象、地质、地震、洪涝、海洋等自然灾害都十分严重,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除现代火山灾害之外,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都有发生,分布广,全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发生频率高,1998年发生了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和四川发生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1]。自然灾害损失的不断增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如何控制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是我国及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我国政府为防灾减灾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活动,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减灾目标的实现,减灾任务的落实、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救助技能的普及与推广,都离不开教育。因此,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技能,是地理教育向应用学科发展的组成,是贯彻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的重要体现[2]。此外,课程标准中关于《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课的内容标准,也规定学生应该对其达到相关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素养。
二、学生防灾能力的培养
(一)学习灾害地理知识。利用地理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高效率的学习灾害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从对灾害的表面印象深入到对灾害概念、分布规律、发生机制等深层知识的掌握。例如:利用地图法,结合地图讲授,有利于学生自我分析,掌握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训练他们的读图能力和地图思维。讲我国的气候类型时,当学生学习了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之后,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结合地图找到其在我国的分布区,从而可以找到我国的季风分布区也是我国频发水旱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分析完毕,可以结合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这一实例进行分析,带领学生讨论分析可以得出,长江流域正好处于季风气候分布区,因此该地区容易发生洪灾,因此预防洪灾是这一地区的防灾重点。对于长江上游河道的整治,可以提高抗洪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利用发现法,可以训练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灾害地理的兴趣。最后,利用板书笔记法加强学生对灾害地理规律性知识的记忆。
(二)学习灾害地理知识,掌握技能、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动手,从而促进学生对灾害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地震灾害时,可以先利用演示法,放一段地震发生时的视频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到地震模拟实验室,感受一下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知该种灾害的发生、发展特点,然后利用发现法,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在这种灾害来临时,人类该如何躲避,从中学习到防灾技能。最后,让学生写出自己遇到这些灾害时的逃生方案,并以作业的方式呈现。
(三)帮助学生掌握灾害自救技能。在灾害地理教学中,利用课本、地图结合的讲解法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利用多媒体、图片资料可以促进学生的现象能力,并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程度的提高;利用小组合作法,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的交际能力等。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技能[3]。
(四)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贴切、自然、巧妙、潜移默化的灾害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全球的观念,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灾害知识的兴趣,由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积极的、长期的、稳定的,它对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发展智力,能起积极地促进作用。从而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4]。
通过搞好灾害防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具有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未来建设者。
三、存在问题
(一)防灾意识低。以本人所在城市为例,乌鲁木齐很多学校防灾意识薄弱,对于学生的灾害知识的传播比较缺乏,但随着重大灾害的频发,各个学校也逐步引起重视,不断加强中学生的防灾知识的普及。
(二)防灾技能有待提高。学生对防灾技能的掌握水平还比较低,具有逃生意识,但受到生理年龄和心理素质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确认自己在灾害来临的表现,有具体的防灾技能训练,但训练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对突发事件处理方式的锻炼。
(三)学习态度不够认真,重视程度不够高。学校虽然已经将消防演习和地震演习常态化,但对于学生来说认知不够充分,总认为只是演习,又不是真正灾害来临,所以反应比较慢,个别学生态度不够认真,三三两两,手拉着手,有说有笑,严重影响了演习效果。
(四)有关灾害的基础知识了解不足。很多学生对各种灾害一知半解,获取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缺乏全面性;有些是因为没有专门开展知识讲座,老师在传播灾害知识时也是通过各章节渗透的,缺乏系统性;对于学生认为考试考灾害方面的知识少,同时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所在的区域不会发生以上灾害,重视程度不够。
(五)获取信息多为图片、视频、缺乏体验。学生获取有关灾害的知识多为讲座、报纸、电视、网络和视频资料,虽然图片信息和视频资料很直观,但缺乏真实感受性,如在地震灾害中会出现纵波和横波,由于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不足[5]。
四、建议
(一)重视灾害教育,提升抗灾能力。结合书本知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传授有关各种灾害的形成原因,结合各种灾害自身特点,有效抗灾,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转化成灾害来临时的逃生技能,教师应意识到灾害教育是生存教育、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地理灾害教育是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防灾技能也是地理教师的重要责任。
(二)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开展灾害教育。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特征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的影响等,使得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且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应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有效地开展灾害教育。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临近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该地区多地震灾害,因此对于该地区应加强地震灾害教育,学校应开办地震墙报、宣传地震知识,开展地震知识讲座、进行地震演习,这样对于我们这样的多地震地区可以起到有效的防灾减灾作用。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全面开展灾害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专题讲座、学生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灾害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老师讲解与学生动手相结合,从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灾害地理教学。
(四)加强防灾演练教学活动。防灾演练教学活动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灾害教育方式,学校与社会、家长联合,开展防灾演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式活动,增强自身防灾技能,提高灾害教育学习效果。日本在每年的9月1日的国家防灾日,举行全国防灾大演练活动。我国在汶川地震后,也有专家建议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我国的全民防灾日。学校防灾演习包括课堂的防灾演习和课余的防灾演习。演习可以长期开展,从而锻炼学生的身心和活动能力,形成自我的防灾技能。尤其是地震灾害,由于其爆发突然,很那预知,是比较适合用这样形式开展教育的。
(五)建设学校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库。收集灾害地理教科书、灾害地理教学用图,灾害地理教学模型和标本,灾害地理图书资料、开展灾害地理学习兴趣小组等。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源学习知识,从而运用知识减灾防灾。
参考文献
[1]陈霞、朱晓华.试论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灾害学
[2]《中国的减灾行动》2009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3]于秀丽.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东北师范大学
篇2
【关键词】自然灾害 雷电灾害 风险评估
1 风险基本概述
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中发生的.能造成生命伤亡与财产损失的事件。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这些事件发生的频率,扩大或减小其危害及影响范围,改变生命财产的受灾损失率及其抗灾性能。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干旱、风暴潮、海啸、地震 、台风、滑坡、沙尘暴、雪暴、雷电等。
雷电灾害:雷电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威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危害公共服务。雷电灾害已被联合国十年减灾委员会确定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1.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
风险评估是认识和评价风险的有效方法,也是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准确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决策依据。
1.2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现状
(1)可借鉴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在教育、医学、环境、农业、军事等行业,风险评估已经获得了较成熟的发展,形成了许多评估理论、方法和模型,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2)国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现阶段。QX3-2000是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其中有雷击电磁脉冲(LEMP)对气象信息系统造成损失的风险的评估方法。
GB50343-2004雷电防护分级规定:
①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应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划分为A、B、C、D四级。
②雷电防护等级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划分:
a.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所处环境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b.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3)存在问题:
可靠性差:这些雷电灾害风险的评估模型存在定量化不足和缺乏选择性等不足之处,参数的选取大多以经验为主,取值不连续而且很难达到比较高的精度。
可操作性差:对风险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对评估原则和评估流程的说明不够清楚,没有重用户的参与,评估体系复杂而且可操作性差。
2 风险的几个概念
2.1 风险
(1)风险定义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或者具有不确定性的可能损失。
(2)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它是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用数学公式表示为R = f (P,C)。
(3)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处理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2.2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经济单位判断其所面临的风险、引发风险事件的原因,以及确认风险单位的带有综合性质的技术。
(1)风险特征: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主体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潜在性(可能性)。
(2)风险分类:
按风险的存在性质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
按风险的对象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按风险的产生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
按风险的承受能力分为:可承受风险和不可承受风险。
(3)风险来源:不同的风险具有不同的风险来源,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雷电灾害风险的来源(IEC62305)可分为S1、S2、S3、S4等4类。
S1是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
S2是雷电击中建筑物附近的地面;
S3是雷电直接击中引入设施;
S4是雷电击中引入设施附近的地面。
(4)风险识别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检查表法、潜在损失一览表、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对照分析表、资产――损失分析表、关键路线法、工作分解结构法、事故树分析法。
2.3 风险态度
风险态度是指风险主体对风险的看法和观点。分为风险爱好型、风险中庸型和风险逃避型等3种类型。
面对风险,应正视它并认识它,寻找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或让风险产生效益。风险评估就是人们处理风险的一种常用措施。
2.4 风险意识
影响风险评估结果的因素:主要有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与评估参数,其中评估主体的风险态度是很重要的而又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风险处理的前提和基础。风险评估对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使风险管理者和风险预防者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最有效的或者最好的风险处理措施。
3 风险评估的要点
3.1 损失频率的评估
损失频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风险事件,即损失发生的次数。
具体的评估方法有定性分级和概率测算两种。
3.2 损失程度的评估
损失的程度常以货币价值来体现:既要评估潜在的直接损失,也要估计潜在间接损失和财产修复期的净收入损失。
3.3 年总损失额的评估
年总损失额的概率分布反映经济单位来年可能出现的每一种损失金额及相应的概率。
4 雷电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内容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实现系统防雷为目的,运用科学的原理方法,对系统可能遭受雷电灾害的概率及雷电灾害产生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提出相应技术防范措施。
篇3
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因素使其成为我国发育最多、规模最大、类型最全、频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大省。四川地理环境复杂,山区广布,平原狭小,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多变,新构造运动活跃,加之暴雨、地震以及人类工程,灾害规模也较大,危害严重,其主要的灾害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等,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同时也享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在近几年的自然地质灾害中,地震灾害最为突出。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破坏力强、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久的地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四川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高校普遍缺乏预防灾害培训
虽然我国高校主要分布在各大中城市里,城市具有一定的规划基础,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并且绝大部分高校新生在入校时参加由校方组织的如何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应对知识。但这只是属于新生入校中的常规安全教育,且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实际上是高校的应急安全教育并非全部纳入教育的考核指标体系中,目前的预防教育全凭各高校的意愿来进行,而绝大部分高校很少会重视这样的教育和训练,大部分高校只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而且举行消防安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方的消防系统在推动次教育。而高校自觉、长期地举办预防灾害的培训很少,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大部分是以讲座、宣传展示栏、观看影像资料等枯燥理论形式进行,并且参加讲座的学生也只是少数部分,未能使全体新生接受良好的安全教育,因此大部分不具备预防灾害的能力。很少有高校积极主动组织学生结合实际参加演习,这就使高校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学生的应对能力不强,不会常见的自救技能,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时,后果将不堪想象。
三、如何落实高校防灾培训
现代高校主要位于各大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在防灾和减灾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并且高校选址时已充分考虑到防灾的因素。这对于高校进行日常防灾培训提供了硬件支持。从硬件方面有了一定的条件基础,如果高校能够关注并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软实力,从而使大学生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为最低。加大对大学生防灾和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预防意识,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防灾知识和减灾技能,建议各高校把安全教育纳入课程教育体系,成为选修课或有条件的高校将此课程列为必修课,使学生从态度上认真对待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校方应定期、大力举办各种丰富形式的安全主题教育,号召同学们亲身参与此类活动当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篇4
在“二期课改”中的一项改革是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让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体验成功的喜悦。随着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我们师生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而逐渐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随着英特未来教育培训在中国迅速展开,英特未来教育的教育理念普遍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而这种理念又恰恰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在此我便运用了这种教育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高二地理下册的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
【教材情况】:
高二地理下册的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自然灾害的特征、世界自然灾害的分布,然后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以及我国自然灾害区划。根据教材的特点,其中我国有多种主要灾害,而课本上的介绍比较条理化,而且在课本中灾害的直观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但在网上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资源比较多,所以“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这部分知识非常适合学生在网上进行查寻学习,而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可以分组进行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情况】:
由于英特未来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先设计有关学习计划,完成一个学习计划包,然后学生根据学习计划的要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选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查找资料,制作相关的网页或幻灯片并进行交流和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计算机这一辅助工具,因此我选择了我校的电脑教学实验班——高二(9)班的学生实施教学。该班学生属于我校扩招生,学习基础较薄弱,与其他平行班在各门学科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学校为该班配备了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并加强电脑教学,意在配合在其他学科中大胆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全班30位学生,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较强,其中几位学生还在区级以上的电脑作品设计与制作中获奖,他们在高一年级时也开过类似的研究性学习汇报课,在课件制作方面我对他们充满信心,但在内容的选择和组合以及汇报时的表达方面我比较担心。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形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情感方面,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的了解,激发学生防治自然灾害的思想,并对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反思;同时在小组研究时发扬团队精神,分工合作完成专题学习,体验成功。
3、在技术方面,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信息的查寻,并把研究的成果制作成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进行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研究性学习阶段 交流评价阶段
[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阶段:教师设计教学方案,“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学习计划的设计,以及制定多媒体演示评价量规,并发放任务表。
学生准备阶段:组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研究学习的内容,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及任务分工。
[研究性学习阶段]:
1、教师安排一节课让学生集体上网搜索自己小组所需要的网上资源,并在教师机上“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的文件夹中建立相应的小组文件夹,把所需的资源下载保存在里面。
2、小组成员根据分工,或继续查寻资料,或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讨论交流的形式以及内容的编排,完成交流所用的幻灯片或网页的制作和美化工作。
[交流评价阶段]:
1、教师简单地介绍本次学习的设计思路和目的,回顾师生共同已经完成的学习过程,强调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研究的过程,而非知识的本身,这一点我们已经完成了,而现在的交流评价只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但可以反映出我们研究性学习时的态度、我们学习的技能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以及团队精神的发扬,对于这些我们进行评价并予以表扬。
2、学生分小组用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就研究的知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向展示的小组进行提问、质疑,而展示的小组进行答辩、释疑。
4、其他小组对展示组按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5、教师对本次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进行总体评价,并公布小组评价的结果,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
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我国的水旱灾害”
“我国的沙尘暴”
“我国的水土流失”
“我国的荒漠化”
“我国的地质地貌灾害”
【教后反思】:
〖存在的问题〗:
1、分组没有打破原来的小组形式,选题仍局限于课本上的标题,有些学生没有进入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小组中去。
2、有的小组任务表留于形式,大部分工作基本由组内2~3人完成,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3、本次交流为了体现小组的氛围选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没有利用网络教室的交互性。
4、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和网页中,有些在内容的编排上不够合理。
5、交流时学生由于基础的问题,对研究内容外的知识缺乏自信,所以相互间很少提问,回答有时也不尽如人意。
〖今后的计划〗:
在下一届班级中,选择一个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的班级再次实施该学习计划,避免本次实验中存在的弊端,与这次的实验进行比较,不断地改进,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真正地参与和体会研究性学习,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殿堂上空。
篇5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寸
《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学习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块,且相辅相成、勿论主次。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由于急功近利思潮的泛滥,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从而导致学校管理者及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贯彻与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形同虚设。在这种课堂教学熏染下,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畸形偏颇,精神遭受蒙垢失落,甚至与正常的社会道德背道而驰。春秋先贤管仲曾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课程、课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素质教育的步履逐渐加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在日常课堂中频现踪迹: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或旗帜鲜明、掷地有声;或刚柔并济、张弛有度。但是,近期笔者在观摩了几节地理课之后,内心可谓愁云惨淡、涟漪不断:部分地理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分寸的把握,有待商榷,甚至可以说是走向了误区。笔者现将管窥所思归纳如下:
一、蜻蜓点水 忌言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诸多细微之处,往往蕴藏着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契机,我们教者要适时、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细节信息,优化处理,牧养心灵。可能是出于自身能力、阅历所限,抑或外界种种藩篱枷锁的制约束缚,有些教师缧绁自己真实的内心,不会言、不善言、不敢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总是游离、飘忽、孤独于本质之外。
2013年暑期,笔者在江苏省启东中学聆听了若干地理公开课。其中有一节课课题名称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者扎实的基本功、灵活多变的方法手段、大方亲和的教态着实令人钦佩,从自然灾害的含义、产生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等娓娓道来、一气呵成。在课堂临近结尾时,教者联想到发生在菲律宾的洪涝灾害,谈及我国给予菲律宾大量物资和人力上的援助,以此作为切入点,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一番热烈探讨之后,得出结论: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平等的,生命至上,我国给予菲律宾援助,正是体现了人类的大爱精神。诚然,教者所实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细细深究,是否仅仅局限于此呢?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一些官方媒体所坦言,我国给予菲律宾援手,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出于一种外交策略、一种权谋,“上兵伐谋”,古来有之,无需讳言。我们教者,“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勇敢无畏直面客观事实,努力挣脱外界的掣肘,为受教者提供正确的是非观。换言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绝不能言不由衷、言之无力;不可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抓本质、把好度;要会言、善言、敢言。
二、信马由缰 妄言
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应极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能被自身一些负面、消极、极端的情绪所左右或牵绊。教师虽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但更应高屋建瓴,运用理性的目光审视、驾驭整个课堂教学。
2013年岁末,南通市区三校联合开课,其中一堂课的课题名称也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笔者抱着“同课异构”的心态,观摩了这堂课。可以看出这堂课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师生的互动环节等,近乎完美。临近末了,教者同样没有忘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教育,然而正是这个临终环节,有画蛇添足之嫌,饱受听课者的诟病。教者抛出“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的人生阅历,谈谈当自己面对日本发生这种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做?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大灾面前,人人平等,生命至上”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慷慨解囊的义举……但是,其中也夹杂着些不和谐的声音――让所有日本人都被淹死!教者让发此言论的学生阐述理由,面对教者的质疑,听课教师的诧异,学生一时惶恐、不知所措。也许是为了救场,教者随即大谈“日军昔日,如今企图篡改历史”、“日本与我国领土的争端”、“日本首相朝觐靖国神社,军国主义的复苏”等,转而言及“因果报应轮回”之说,大有视在日本大地震中丧生的生命“轻若鸿毛、贱如草芥”之意,且呈怒发冲冠、义愤填膺之状。显而易见,此时教者已经不自觉地受到自身情绪的左右,进退维谷,身陷泥淖。不可否认,“不忘屈辱的历史,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倘若仇恨蒙蔽了良知、丧失了理性,大灾面前漠视生命、人性冷漠,只会让学生迷失自我、泯灭善良,从而偏离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及初衷。以此为鉴,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客观、理性、公正地看待一切事物或现象,杜绝随心所欲、口不择言的陋习怪癖,还课堂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芬芳天地。
篇6
【关键词】巨灾保险;保险体系;再保险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目前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巨灾损失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推动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增强中国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我国应该如何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尽可能减少和预防自然灾害给老百姓和企业带来的财产风险等进行探讨。
一、巨灾保险体系的基本概念
巨灾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损失,对区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事件。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与海啸、特大洪水、特大风暴潮。
巨灾保险是指对因发生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保险形式,分散风险。
巨灾保险体系是发挥商业保险公司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辅助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多支柱的巨灾保险及风险处置体系,以实现多方共担风险。
二、我国巨灾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巨灾保险存在的问题
1.投保率低,保险覆盖面积小。
由于人们的保险意识还比较薄弱,而且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参保的个人和企业较少,这就导致投保率低,保险覆盖面积小。
2.从保险产品的角度看。
对于寿险的意外险而言,未将因地震引发的保险事故列入除外责任条款,所以赔付情况较好,而对于财产险的家财险和企财险产品,并不包含地震责任,少数特约的地震险往往是以主要合同的附加险形式出现,且收费较高。而且,针对巨灾风险的农业保险也处于不断萎缩的状态。
3.巨灾风险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巨灾损失理赔额偏低
我国巨灾风险处置的现状是巨灾风险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商业保险还没有成为自然灾害风险补偿的重要手段,重大自然灾害中保险赔付率低,仅有少部分灾害事故损失能够通过保险获得补偿。如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 111亿元,保险业已给付赔款约50亿元,保险赔款占损失金额的4.5%;汶川地震截至6月28日,导致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 000亿元人民币,截至7月12日,保险公司已赔付保险金3.86亿元,预付保险金1.16亿元,保险赔款仅占损失金额的0.5‰。
(二)导致巨灾保险体系难以有效建立的原因
1.缺乏法律支持。
目前我国公民巨灾保险意识普遍较弱,强制性的保险法律制度也相对薄弱,使巨灾保险在推进过程中缺乏法律支持。从国际巨灾保险的成功经验看,为了确保巨灾保险的覆盖面,包括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法律强制性保险制度,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应的法规。
2.缺乏经营技术和水平。
经营巨灾保险涉及地质、地理、气象、土木工程等多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培训巨灾保险专业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还比较欠缺,保险公司无法对地震、风暴、洪水、冰雪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对准确的衡量和把握,致使保险公司无法开发、设计出种类丰富的巨灾保险产品,对经营巨灾保险业务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
3.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应对巨灾事故的保险制度,应对巨灾风险的职能机构分散,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存在很大障碍,且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责任没有与一般风险责任加以区分,对保险费率的厘定未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政府对巨灾保险的保费连同其他保费一起征收营业税与所得税,巨灾保险管理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和积累制度。再保险制度也还未完善,仅靠其自身的偿还能力根本无法解决巨灾保险的问题。
三、国外构建巨灾保险体系的经验
(一)美国
美国和中国的自然环境比较类似,对于巨灾损失分担,美国政府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去分担巨灾损失。比如,美国国会分别在1956年和1973年通过了《联邦洪水保险法》和《洪水灾害防御法》,提出了关于洪水保险的详尽计划,将洪水保险作为重要的救灾措施,并规定计划由全国洪水保险人协会具体管理;1938年,美国建立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为超过农场主控制能力的自然情况引起的全部损失提供保障。
(二)日本
作为地震多发国,日本早在1966年就制定了《地震保险法》,并根据这一法律逐步创立了拥有自己特色的地震保险制度。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特点是:企业地震保险由保险公司提供;家庭地震保险则由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参与。
(三)新西兰
新西兰对地震风险的应对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分属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新西兰巨灾保险的核心是风险分散机制。首先,当巨灾事件发生后,先由地震委员会支付两亿新元;其次,如果地震委员会支付的两亿新元难以弥补损失,则启动再保险方案。
四、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
中国的自然灾害损失基本上在政府和受灾者间分摊,其中政府在制度上扮演了风险第一承担者的角色。目前亟需建立由政府、商业保险机构和行业互助组织共同参与的巨灾保险体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
(一)灾前预防机制
1.从政府的角度。
目前,我国每当巨灾发生后,政府都成为了风险第一承担者,但这并不有利于政府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巨灾保险制度。
(1)设立国家地震及巨灾保险制度,制定一部有关巨灾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从而确立巨灾保险的政策性地位,明确巨灾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和巨灾保险的强制性,规定各商业性保险公司把地震、洪水、冰雪、台风等列为综合性保险的承保责任。同时,国家应对巨灾保险的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
(2)建立一套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地震保险。比如对地震保险保费提供适当的财政补贴,对地震保险保费提供税前扣除优惠,对采取抗震防灾的保险标的提供费率折扣,对申请国家财政信贷支持的项目可考虑要求投保地震保险等。
(3)加大科技投入,整合地震、地质、水利、海洋等各方面力量,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联系及巨灾分布规律与发生条件,提高巨灾监测、预测、预报水平;开展全国巨灾风险调查,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并不断完善巨灾预警、防御体系。
2.从保险公司的角度。
因为保险公司在核保、核赔、定价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无疑能为巨灾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所以建立巨灾风险管理机制需要商业保险公司的大力参与。
(1)大力开发关于巨灾风险的保险产品,比如寿险可以开发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伤害保险产品;财产险可以开发专门针对巨灾风险的巨灾保险产品。
(2)对于不同的险种可采用不同的运作模式。例如:家庭财产巨灾保险可以采用以政府统筹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政策性保险模式,由政府对居民家庭财产提供基本的保险保障,对于超过基本保障额度以上的家庭财产保险可由商业保险提供,政府可对购买巨灾商业保险的居民进行补贴;企业财产巨灾保险可以采用以商业保险为主、政府间接参与的模式。
(3)从承保方面来说,可以采用地理承保方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保险标的进行风险评估和损失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以及巨灾的出险频率、损失程度来厘定承保条件和费率。比如,制定一个基础费率,以基础为前提,根据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和发生频率来调整费率。具体到地震险的保险费率可根据房屋的抗震水平差别对待,不同的抗震标准享受不同的保费优惠政策,从而加强当地的防震措施。总之,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巨灾风险在经济发达地区先行试点,慢慢积累经验。
(4)从理赔角度来说,应做好一些基础性的技术工作,比如建立巨灾损失模型,有了这些信息资料后,就可以制定更科学的理赔标准。对于巨灾保险来说,在出险后,还应灵活运用理赔标准,必要时可以采取通融赔付。
(5)保险公司可以将巨灾准备金列入成本进行核算,从而便于形成积累和公司财务状况的长期稳定。
(6)建立巨灾共保体。单独一家商业保险公司是无法抵御巨灾损失的,所以保险公司应联合起来,组成巨灾共保体,共同承担巨灾风险。当然,共保体的经营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并且必须在国际市场购买商业再保险。
3.从再保险的角度。
再保险既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更要发挥向全球分散风险的制度和技术优势。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一个国家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应建立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体系, 利用再保险扩大巨灾保险计划的承保能力。再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险公司出于控制损失、稳定业务经营、扩大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有利于改善经营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保险机制。积极培育发展国内再保险公司,大力培育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活跃再保险市场。同时,应进一步开放我国保险市场,引进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技术精湛、经营经验丰富的国际知名再保险公司和组织,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地震风险分担机制。这种分担机制包括国内保险业承保地震风险,向商业再保险公司分保,由国内外商业再保险公司作为再保险主体;对于超过再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以上的部分,由政府管理的地震风险基金提供再保险。
4.巨灾债券。
发行巨灾债券,分散保险在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巨灾债券是一种场外交易的债权衍生品,是保险公司或者再保险公司通过直接发行公司债券、利用债券市场来分散风险的风险证券化形式。通过巨灾债券可将巨灾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增强社会危机处理能力,增强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5.巨灾风险基金。
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其资金来源可以从四条渠道筹集:一是通过国家财政,每年按照当年GDP的一定比例直接拨付,此项拨付应该优于其他需要;二是商业保险公司,从每年收取的保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提取的部分可以参照保险保障基金的方法进行管理;三是利用财政拨付和从保险公司提取的资金进行投资,以促进资金的保值增值,该部分资金的投资宜集中于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领域,诸如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其他低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四是国家可以利用财税杠杆,实施减税政策,降低现行保险公司的营业税税率或者对巨灾险部分不征或减征营业税。
(二)灾后救助的补充形式
建立社会救助制度,当发生巨灾风险时,充分利用社会救济途径募集资金,用于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等。社会救助有两种途径为灾区筹集救助资金:
1.企业、事业单位、各种社会团体、组织、个人通过自愿的方式向灾区民众进行捐款,这应该是社会救济的主要方式。
2.可以发行赈灾福利彩票,将所募集资金捐献给灾区。
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增强社会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建立巨灾保险体系时不可忽视的社会救济的力量。
巨灾来临,遭受损失的主要是公民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以及社会团体和企业的财产。而这些受灾群体又恰好是投保主体,因而巨灾保险体系的健康运行也对投保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提高公民个人及企事业团体对巨灾的认识以及发生自然灾害后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其投保意识;在投保时,应向保险人如实告知、提供保险标的的相关资料;在平时应提高管理水平,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在发生风险时,投保人应主动、积极地进行恰当、正确的自救,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我国巨灾保险体系应是一个由多主体参与、多层次立体化的结构。在这一体系中,当保险事故发生时,首先由巨灾风险基金进行赔付,对此应设立最高赔付限额,比如将房屋赔付的最高限额设定为10万元,将屋内财产赔付的最高限额设定为2万元。然后由保险公司负担超过限额部分的赔付,由再保险公司承担超过保险公司赔付限额的部分责任。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救济途径募集资金,用于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等。当这些民间救济手段不足以弥补损失时,由政府最后买单,相信此时政府所承担的责任应该不会很大。
【主要参考文献】
[1] 米建华,龙艳.发达国家巨灾保险研究――基于英、美、日三国的经验[ J ].安徽农业科学,2007,(21).
[2] 杨宝华.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机制[ J ].上海保险,2008,(2).
[3] 李文富.我国巨灾风险保障机制运作模式探析[ J ].中国保险,2008,(3).
[4] 马莉.巨灾债券与巨灾保险风险分散[ 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1).
篇7
关键词:乡愁;乡土情怀;地理问题;探究
故乡是人生的根,乡愁是血脉的情。乡愁不仅寄托了人们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思念,也承载着对故乡人文地理的记忆。新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基于“乡愁”的地理问题探究,是对家乡山水的眷恋,是对“身边地理”的关注,是贯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体现。笔者生在西海固、长在西海固,又在西海固从事了二十多年中学地理教学,虽然今天行政概念上的“西海固”已经不复存在,但在笔者心中,“西海固”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在地理上却带着不可磨灭的人文痕迹和乡土情怀。“西海固”是笔者的乡土空间范围,是“乡愁”地理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
一、野外考察
野外考察是地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地理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深入掌握地理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乡土地理野外考察,不仅能获取乡土地理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能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获取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提升地理素养。
探究一:如何保护六盘山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
2015年9月29日,在六盘山西麓、隆德县东南5千米处的一石料厂发现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保存完整、特征清晰。据专家鉴定,这是蜥脚类恐龙在湿度、粘度、颗粒度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足迹所形成的化石,它们能够反映恐龙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以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为古地理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和珍贵资料,具有恐龙骨骼无法替代的作用。除了科学价值外,恐龙足迹化石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家乡六盘山发现白垩系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的消息,引发多方关注。笔者与几位同仁也到实地进行探访,此事还被微信公众平台“固原大城小事”以“地理爱好者登上六盘山西麓寻找弥足珍贵的恐龙足迹”为题予以报道。恐龙足迹化石被发现后,当地有关部门已停止石料厂生产,但将来怎么进行保护,各抒己见。于是可适时在地理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问题探究]如何保护六盘山西麓恐龙足迹化石,主要有两种意见:主张原地保护并建立古生物化石保护地;主张易地保护。你赞同哪种主张?请说说自己的看法。
笔者采用辩论方式将“乡愁”引入学习,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由于问题贴近实际,辩论又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究的平台,很受学生欢迎,课后许多学生意犹未尽,表示还想再展“辩”功。教学实践表明,这种积极探索乡土地理案例的开放式教学活动,会使地理课堂更丰富多彩,更能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
二、课外观测
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要求“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人人都有乡土情怀,多从生活和身边现象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观测探究,更易引起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情感。地理经纬度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地理特征之一,每个学生都很想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点。
探究二:探寻固原的地理坐标(经纬度)点
选择某日(最好是二分二至日),准备好长度为1~2米的直杆一根、卷尺一把、石英表或电子表一块、计算器一个、白纸和粉笔若干等观测用具。在学校操场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北京时间、地方时差的含义及相关计算原理和规律,简易测定固原的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并通过这些活动达到理解和巩固相关知识,培养和训练地理能力的活动目标。
[问题探究]写出完成这一测定任务的主要工具等;写出计算固原二中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表达式;写出计算固原二中经度的表达式;写出计算固原二中纬度的表达式。
结合学习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一章“行星地球”,可开展对本地经纬度测定的实验,因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关系,所涉及的原理和规律也是本章重难点。因此,结合相关内容开展该实验观测,让学生“立竿见影”,不仅对活化教材知识、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贴近学生生活、学以致用的很好例证。
三、文献查阅
留心查阅本地的地方志,借阅图书馆乡土书籍、阅览室报刊论文,以及浏览互联网等各种本地相关的地理信息,搜集、整理、挖掘和开发乡土地理的相关资料,可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地理校本素材。如笔者就保存有《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1、2期宁夏专辑;《环球人文地理》2015年第9期,(主题文章为“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世界遗产地理》2015年第10期宁夏专辑等杂志,便于随时查阅。
探究三:西海固的自然灾害
西海固,史称“苦瘠甲天下” ,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它地处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西吉、海原、原州等六个国家级贫困县(区)的统称。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向北部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包括六盘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地表以黄土丘陵为主,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200~400mm之间,且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蒸发量却在1 000mm以上,植被匮乏,森林覆盖率不到9%。1920年12月16日20时,西海固大地陡然剧烈震动,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震级8.5级,主震区震中烈度12度,时称为“环球大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20余万人之巨。
[问题探究]说出西海固所在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灾害?分析黄土高原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原因?你认为应该如何利用和开发西海固地震遗迹资源?
篇8
关键词:除险技术;水利水电工程;自然灾害
一、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状况
我国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程度已经居世界前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设备投入到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当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水利水电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一些状况的发生,常常阻碍了工程的进展,有的还能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甚至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为了减少经济上的损失,保障相关人员安全,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技术的研发和开展也就势在必行了。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将要面临的负面情况,整理了以下几个引发的方面:
1.排水系统的故障
水利水电工程是受季节和天气影响较大的一种基础设施工程,在洪涝灾害频发的季节,水利水电工程将要面临极大的考验,一些洪涝的发生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排水系统也会遭受破坏进而使得整个工程排水不畅,由洪涝引起更大程度的影响和损失。严重的可能会形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慰飧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除了由河流为主体的洪涝灾害外,地质因素为主体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影响,而且由于灾害发生环境和内容的不同,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往往具有更大程度的破坏性,对于灾后的重建工作也更加的困难,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影响极大。
3.对于江河等堤坝的质量问题
质量永远是一个水利水电工程及设施永远值得强调的地方。少数工程的建设中存在着,为了追求效益,使用劣质建筑材料或者直接在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偷工减料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中各设施对于发生自然灾害时的防御能力的降低。降低了工程的安全性,在发生灾害时更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
4.水利水电工程中开关站及输电设备方面的隐患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开关站和相关输电设备的使用是必须要进行的。同时,开关站和输电设备方面,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也导致了这两方面的相关设备在自然灾害的防御方面相对较为薄弱,容易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从而导致相关电力事故或者工程施工的发生。同时,因为设施本身的原因,容易受到人为的破坏,也是导致相关设备发生事故的原因。
5.传统土石坝在工程中的局限性
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通常将土石坝用作承载整个工程的作用。土石坝本身在施工中有着工艺简单,施工便利等优点,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对于洪涝灾害防御能力较为薄弱,在对于大型水域灾害发生时排水等措施通常是不能满足排险效果的,因此,土石坝也常常是制约着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建设的一个不利因素。
二、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出现的险情进行分析探究
只有对险情的出现进行探究,分析出险情发生的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出险情的发生规律,才能更好的进行研发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和相关的方法措施。为今后水利水电工程上对于险情的预防和应对,创造出理论上的依据。
1.险情发生具有突发性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一般来讲险情都是突然发生的,这与自然灾害中存在的突发性是有一定程度的关联的。由自然灾害引起的水利水电工程事故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在事故的预防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自然灾害给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影响都比较严重,加之防范等原因,常常使得破坏程度再一次被加深。
2.险情的复发性
在险情发生后,可能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再次出现相同,或者不相同的险情。而且两次险情之间很难对于第二次出现的险情进行有效防范,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可能对于第一次险情进行了有效的方法,却无法阻止第二次险情的发生。这是十分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除险工作的。
3.我国当前除险技术的主要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施工人员应该对水利水电工程极容易出现险情的地方进行提前的标注,分析其容易出现险情的原因,在施工的过程中,对这些地区的施工材料一定要严格把关,对此地方的建设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防御能力,专业的除险人员还应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设施情况以及水利水电工程所处的周边环境、地质因素有一个全面的掌控,对水利水电工程容易出现的险情类型进行分析,以保障在特殊的自然灾害在来临之前能够做一定的预防,以降低险情对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水利水电工程快速抢险的施工方法。抢险人员必须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周围的环境特征来选择合理的抢险方法,例如,将气候特征、水文特征以及交通特征等方面作为主要因素。
(2)抢险人员要对除险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鉴于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应用具有高度复杂的特征,所以要求除险人员必须要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以便于其可以及时掌握整个除险施工中的技术要点来确保其顺利开展。
(3)保证除险施工过程中指挥的高效性。除险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施工中必须按照管理人员的指示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在进行除险施工作业中,保证施工作业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在除险工作中进行管理的人员指挥进行施工工作,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中不同方面进行安排,在全局范围内进行规划,确保整个除险工作能够在指挥人员的控制下快速进行。为了更好更有效率的完成除险工作,在除险工作前期,指挥人员还要对出现工作中可能会使用的物资、工具设备进行科学的统筹,确保在进行出现工作时物资使用的流畅。
同时要纠正管理人员存在的“重效益,轻安全”的侥幸心理,对于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给予坚定地清除,在进行除险指挥的过程中,管理要全面,确保二次险情的出现引发的姻缘安全事故。对于工程项目内存在的设备,要针对不同灾害形成的不同破坏现象做出不同预案,以求能够在险情来临时,更大程度地发挥除险技术的工作效果。
三、结语
有鉴于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自然灾害对于工程有着极高的破坏性,而且灾害往往具有不可预料的突发性。因此,应当把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的研究纳入到今后水利水电工程工作的重点中去,在进行除险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端正态度,争取做到进场迅速,工作合理。以保证除险工作能够在实际中发挥出越来越高的价值,为祖国的水利水电事业的建设做出保障,为祖国的繁荣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春敏.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
篇9
关键词 西南旱灾;农业;影响;原因;对策
近年来,我国频频遭受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通过对西南旱灾的损失结果分析,笔者充分认识到旱灾对我国农业的危害性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从而尽可能地降低旱灾所带来的损失。
1西南旱灾对农业的影响
自2009年9月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市、自治区遭遇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气象干旱,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100年一遇。截至2010年3月23日,西南5个省耕地受旱面积643.6万hm2,作物受旱473.13万hm2, 1 805万人、1 01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旱灾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人畜饮水困难
越来越多的群众的基本生活受到影响。云南省742万人饮水困难,缺粮人数也达700多万人;贵州省受灾总人口1 728万人,有557万人、26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需要口粮救济的人数为312.9万人;广西有218.12万人、111.1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需要送水才能解决生活饮水的人数为31.86万人,其中百色市18.89万人,河池市12.97万人;四川省受灾人数828.8万人,184.9万人饮水困难,全省138.2万人需救济;重庆有94万人出现饮水困难。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西南干旱地区的人民的基本生活受到影响,面临着重大的生存危机,政府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解决受灾地区群众目前的饮水困难。
1.2农业减产严重
冬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绝收或大幅减产,春播、春种难以进行,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备耕和生产受到影响。据有关数据显示,云南旱区逾200万hm2农作物受灾,小春作物基本绝收。农业部门预测,粮食产量将下降50%,甘蔗将减产20%;贵州省的农作物受旱面积82.97万hm2,约占夏收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其中重旱28.95万hm2,干枯11.83万hm2;广西农作物受旱面积75.092万hm2,其中轻旱48.92万hm2,重旱23.90万hm2,干枯2.27万hm2;水田缺水15.18万hm2,旱地缺墒33.88万hm2,因旱灾而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66亿元;四川省农作物受灾面积51.1万hm2,成灾面积24.8万hm2,绝收面积5.7万hm2;重庆市农作物受害18万hm2,其中重旱4.33万hm2、干枯6 000 hm2、水田缺水15.33万hm2、旱地缺墒10万hm2,42万头牲畜临时饮水困难。
1.3当地物价上涨
部分地区受干旱严重影响,农业作物的产量大范围的减产,粮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量严重不足,因此大部分地区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另外,干旱造成水电发电量减少,一些地方用电偏紧。旱灾既影响生活、生产,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正常秩序。
2造成干旱损失重大的主要原因
2.1全球气候变暖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20世纪50年代多5倍。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区域平均气温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变暖趋势,尤其是2001—2006年,云南区域气温增幅达到0.64 ℃,升温的幅度大于全球及北半球的平均值。而1961年以来,云南区域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同时极端降水事件开始增多。分析1961—1976年全球偏冷时段及1987—2006年全球偏暖时段云南平均年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发现,偏冷期的秋季、夏季及年降水量比偏暖期多,而且这种差异十分明显。可以得出,气温变暖使云南的降雨减少,进而导致干旱。
2.2政府投入力度不够
西南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在面临着这次特大旱灾时,西南地区抵御灾难的能力却远远不足。在对四川省凉山州的调查中发现,凉山共268座水库,但只有1座大型、1座中型,其余都是小型水库,目前凉山州小型水利缺口在50%以上。在攀枝花市的一些资料中显示,2010年2月全市水利工程共蓄水10 633万m3,比2009年同期减少3 268万m3,减少23.51%。攀枝花市仅有4座中型水库,由于该市地处山区,每个水利工程能覆盖的区域有限,而其他的小型和微型水利工程抗旱作用小,其中一些水利工程长期处于病险状态,缺少及时的恢复修建。缺少抗旱骨干工程,已有水利工程抗旱保障率低。大部分受灾地区都属于贫困地区,财政能力有限,自身无足够的财力修建高质量的水利工程。而国家在对这些老边少地区水利投入又不足,导致在旱灾面临时,这些小型的水利工程设施不能发挥抗旱作用。
2.3防范意识淡薄
早在2005年,云南就遭遇了此前5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初夏干旱,那时因旱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超过42亿元、工业经济损失近80亿元。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的水利工程处于老化失修、不能正常运行的状态,地方群众和干部缺乏及时修理这些工程设施的防范意识[1]。水库的蓄水量在不断减少,如整个云南省水库蓄水量仅为11亿m3,不足常年的1/2。另外,灌溉利用率低也是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之一。目前,大部分地区灌溉方式落后,田间工程不配套,水库灌区只有干渠和少量支渠,再加上土地瘠薄,导致水、土、肥流失严重。缺乏科学改造灌区节水方式的意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完善相应的设备,导致该区在面临灾难时力不从心。
3对策
3.1解决当前应急问题
一是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对旱区的缺水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饮水解困方案,落实供水措施。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各类抗旱设施[2],尽可能多引、多拦、多蓄水。严重缺水的地方,要动员社会组织力量去打井找水并配合组织运水、送水,缓解当前的人畜饮水困难。二是扎实做好春耕备耕。2010年西南地区干旱,小春作物减产已成定局。应采取有效措施,从春耕备耕做起,扎实落实各项农业生产措施,努力克服灾害和不利天气的影响。加大春季田间管理的力度,落实越冬作物促弱转壮的技术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做好化肥、农药、种子等供应,宣传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努力扩大春播面积,努力夺取农业丰收。受旱严重的地区,要通过调整结构、推广抗旱技术,化解农业生产难题。根据不同作物的受灾程度,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受灾较轻的小春作物,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受灾特别严重的,要及时改种。依靠科技力量改变种植结构和模式,引导群众扩大旱育秧面积和旱粮播种面积,搞好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的备耕。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补,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持续的干旱使旱区的森林火险长时间处在高危险等级。一定要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宣传,加强火灾隐患排查,严密监测火情,完善应对预案,努力避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定。保证灾区粮油、肉类、蔬菜等市场供应,搞好重要商品物资的运输调度,政府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避免出现春夏粮荒和因旱致贫。西南旱区贫困面较大,有些地区一次旱灾就可以致贫。相关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灾民生活救助方案,加大对受灾群众特别是重点旱区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3.2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旱田节水灌溉耗资巨大,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失去物质保障。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旱区抗旱救灾资金物资的支持力度,加快应急水源等项目建设;并且建立相关的资金管理制度,合理分配。抗旱救灾资金要落实到对灾区地区,起到实际的效果。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预报和灾情监测,适时开展人工增雨;粮食、商务部门要根据灾区市场变化,加强粮油等的调剂、调运,及时做好储备粮油、商品粮周转库存的出库,保证灾区粮油和各种生活品的供应和价格稳定;工商部门要加强市场秩序管理,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的行为;电力、石油等部门要优先保证抗旱用电、用油;铁路、交通等部门要优先保证粮油等基本生活用品以及各种救灾物资的运输;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受灾群众的救助力度,妥善安排好灾区困难群众的生活[3-4]。同时,各受灾地区更要自力更生,继续增加抗旱投入,细化各项抗旱救灾的方案和措施,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3.3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受灾地区河流很多,常年雨量也不少,水资源总量排在全国前列,但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旱灾仍然列自然灾害之首。其主要原因是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源工程不足,灌溉设施不配套。要吸取先前的教训,下定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水利建设。大中小水库统筹考虑,水库、塘坝与水窖统筹考虑。做到有水存得住,没雨时用得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水利建设要重点抓好3个方面[5]:一是加强控制性骨干工程建设。这有利于提高供水能力,提高抗灾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解决城市及其他人口稠密地区的用水问题,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改善都有好处。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二是加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这次旱灾暴露了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问题,也激发了农民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强政策支持,通过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形式,鼓励农民大力兴办小型水利设施,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要优先安排农民群众要求最迫切、最急需、效益最显著的工程。三是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全方位加大节水力度,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鼓励农民发展集雨节灌等。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创新节水机制和节水模式。
3.4增强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面对自然灾害,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缺乏科学的危机管理意识,缺乏正视灾害的态度,一旦出现问题就不知所措,导致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随之扩大。一是各地方政府要克服侥幸心理,树立灾害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思想,随时准备应对,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同时面对灾害发生,要建立起一支能够迅速正确决策、迅速调集各方力量、迅速调动各方物资的抗灾救灾机构。二是政府要有预防判断灾害发生的能力,积极领导对自然灾害进行预防评估。对于旱灾来说,开展对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同时开展对干旱地区不同土壤结构的含水量进行监测,加强乡镇雨量站的降雨监测,增加各站点的天气加密观测,加强灾情调查和普查,开展科研工作,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和抗灾救灾服务。三是在预防旱灾可能发生的同事,政府要提前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科学合理地分配水源。同时,政府要加大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培养民众的抗灾能力。4参考文献
[1] 徐雪高,沈杰.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现状、成因及应对机制[J].天府新论,2010(1):62-66.
[2] 付林,周晶晶.浅议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J].商业经济,2010(2):24-25.
[3] 赵庆昱,杜菲,王宇.林甸县旱灾成因分析及抗旱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3):250-251.
篇10
【关键词】志愿者;灾害救援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39-01
前言:
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严重损害。而迄今为止,人类依旧无法对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行准确预测以减轻或避免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如何在灾害发生之后将人民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重大自然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后方的医疗救援点工作繁重,工作人员任务多、压力大。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救助点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志愿精神,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本文拟通过重大自然灾害中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的服务必要性、实际志愿服务内容分析探讨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
一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服务的必要性
1. 救灾
“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医疗点内志愿者服务有效协助医疗救护的实践经验证明志愿服务对于救灾、医疗点、志愿者以及社会均具有极大意义。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且其破坏性极大,因而在灾害发生后的救助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大学生志愿者具有身处当地、灵活、反应快速的特点,可以在第一时间到达医疗点展开救援,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1.1 契合医疗点以及灾民的需求
后方的医疗点医务工作人员需要对伤员进行伤情分级、紧急抢救、快速分诊等工作,灾害伤员病情以外伤为主,伴有大失血、水电解质失衡,意识模糊等较为严重的症状,病情进展快,伤员人数多,医护人员工作量极大。
后方医疗点多为综合性医院,内部构造相对复杂,病人及其家属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地文化背景,很难快速了解医院的就诊、检查措施,会在登记、寻找检查地点等琐碎项目上耽误大量时间。
大学生志愿者具有较高的文化背景,前期培训时使其医疗点的布局有了足够的了解,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家属进行相应的登记,安排患者进行有关检查,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患者检查结果,最大限度赢得了治疗时间。同时,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始终陪伴灾民及其家属,尽己所能安抚他们内心的不安,使之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对于灾民尽快康复回归正常社会具有极高价值。
1.2 补充抗震救灾力量
“在应急救援阶段,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一个公共组织的力量无法单独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所有需求。”志愿者自发主动的组织形式,与政府自上而下的救援恰好相互补充,加强抗震救灾力量。
专业化培训使志愿者掌握了熟练的技巧,可以快速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后方医疗点的志愿者在培训中明确自己的服务内容、掌握服务的技巧。对于服务内容的熟悉使志愿者有清晰的服务定位,工作细致,可以做到有效协助医护人员、加快病人分流。
2. 志愿者
对于象牙塔内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志愿救助服务使大学生志愿者得到了特别的社会实践机会,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救助活动有机融合,深入基层,实践生命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
2.1 体会生命价值,升华对生命的理解
灾害救助活动中志愿者参与挽救灾民生命,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使其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价值至高无上,尊重、珍惜和敬畏生命。志愿者和灾民沟通接触,通过共情产生思想共鸣,灾民的伤情使志愿者意识到个体健康成长,生命质量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所在。
2.2 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感、自豪感
后方医疗救援点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医学生志愿者为主。救援过程深化志愿者生命责任意识,明确并强化医学生自身成长目的以及方向,加强医学生学习动力,有助于自身成长;也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影响医患沟通形式以及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在救援工作中展现的快速反应,冷静判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超强体力与精力震撼着一同工作的志愿者,产生一种职业归属感与自豪感。
2.3 提升社会责任感
社会的急剧变迁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导致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问题日益凸显,人际交往中利己主义、实惠主义不断滋生。灾害救助活动具有社会性,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平台,通过了解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灾害救助活动与一般志愿活动不同,目的性明确、社会意义明显,志愿者积极性高,自我定位清晰,造福社会,得到他人与社会的尊重,具有较高的自我认同感,较好地实现了志愿活动的教育功能,提升了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
3. 改善社会志愿文化氛围
当代社会因志愿服务了解度低、接受度低缺乏志愿服务氛围,造成志愿服务开展难度较大,群众受益较少。大学生群体文化程度较高,对志愿服务接受度较高。灾害救助活动中志愿者对活动认识度较高,社会意义明确,对志愿服务有清晰的认识。这部分意识改变可在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持续影响对于志愿服务的态度,从而逐步改善社会志愿文化氛围。
二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服务的实际情况――――以华西临床医学院“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为例
华西临床医学院“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参与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以及2013年“芦山地震”医疗点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建立了一套有专业培训、与医护人员配合良好的应急志愿者体系。
1. 志愿者体系和培训制度
华西临床“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于2008年建立了“杏林风”《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志愿预案》。并建立起一支应急志愿者分队。应急志愿者分队成员接受专业医疗救援培训,学习掌握在医疗点有可能使用到的专业救护知识以及心理救护知识,并且通过向高级中学学生、社会服务人员等授课反复巩固,以达到熟练掌握,随时准备上岗的要求。灾害发生时,“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自动转化为应急指挥部,利用应急志愿者为骨干力量,组织并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医疗点的救助活动。
2. 医疗点志愿工作内容及意义
医疗点救援具有专业、紧急、变化快等特点,在医疗点的志愿服务以不干扰正常救援为前提,协助救援为目的,通过对华西临床“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参与救援情况的观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工作内容依据是否需要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分为专业和非专业:
2.1专业
2.1.1急诊接应
协助分诊检伤涂片清创,处理病员衣物,登记并详细采集病员信息,护送完善检查,等候检查结果,办理入院手续,打印实验室报告,分发影像报告。该部分工作平时由护士完成,而灾害发生时医护人员均任务繁重,志愿者接手该部分工作,整体病人中转周期缩短,加快急诊科病人病情判断、分流入院,保证急诊科病人周转空间。
2.1.2 心理干预
依据对象可以分为对伤员, 地震儿童伤员进行个体及团体心理治疗;对需要截肢的伤员进行截肢前、后心理干预;对伤员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对其他志愿者进行心理干预。灾害幸存者心理变化与一般伤员存在明显差异,且更为严重。平时医疗点并不配置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相关心理干预工作,故而志愿者填补心理干预部分,可使幸存者积极配合诊疗,避免意外伤害出现,同时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伤情的恢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2.1.3国际援助翻译
服务外国地震伤员,接待外国记者,国际友人及港澳台同胞。此类志愿服务仅在汶川地震时出现。因地震灾情严重程度,国际救援力量是否参与,幸存者中是否存在语言不通者可考虑安排相应志愿者。灾情严重,国际救援力量参与,幸存者中有国际友人时,此类志愿者解决了因语言不通而导致的救援迟缓,伤员无法与亲友取得联系等紧急情况。
2.2非专业
2.2.1 陪护服务
照顾伤员基本生活,提供基本外科护理及复健,对伤员及家属进行简单的心理干预。该类工作通常由病人家属进行,但灾害发生后常常出现病人无法与家属取得联系,无人陪护的窘迫场景。志愿者对病人的陪护保证病人基本生活顺利完成,减轻护理负担,使医疗资源高效配置。且此类工作专业要求较低,后期可由社会志愿者接手。
2.2.2电信服务
提供免费报平安电话,手机充电,发放免费充值卡,提供饮用水。此类志愿工作针对灾害发生之后通讯不畅,幸存者现金有限或是通讯设备电量不足等无法与亲友取得联系的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对于缓解灾害幸存者的焦虑、不安情绪,营造相对稳定的治疗环境也有一定帮助。
2.2.3 服务
维护医院内部秩序,避免拥挤及堵塞通道,维持院外急诊通道畅通。此类人员在实际志愿活动中任务量较小,需求较小,灾情特别严重或者灾民大批拥堵在医疗点时可适当安排,一般不做特殊要求。
2.3 志愿者安全保护
医疗点人员复杂,情况多样,救助过程变换迅速,灾害救助志愿服务较之普通志愿活动在自身保护、心理沟通等方面有着更多不容忽视的细节。
2.3.1志愿者与患者、家属、医院环境有密切的接触,在志愿服务中时刻注意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发生后及时上报可有效保护志愿者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患者之间、志愿者与患者之间感染,避免灾害后次生疫情发生、爆发。
2.3.2志愿者与灾害幸存者直接接触、沟通,而幸存者经历灾害心理发生变化,症状表现为“灾害症候群“,此时不恰当的语言和干预措施会对灾民造成二次伤害。故而,志愿者应在日常培训中,志愿服务时谨慎措辞,以恰当的方式帮助灾民宣泄情绪,并通过倾听、陪伴等技巧安抚灾民。同时也应注意避免灾民因可以在志愿者身上获得安慰、帮助产生移情,对志愿者个人产生特殊情感。
三大学生志愿者在重大灾害后医疗点救援活动发展方向
我国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纳入志愿者起步较晚,发展很快,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欧美国家应急救援体系较为完善,志愿工作有系统的培训以及保障机制,可以为我国志愿者参与到重大灾害医疗点救援提供参考。
1.1建立志愿者相关法律规范
将应急志愿者工作纳入应急救援体系,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管理、后勤保障、激励制度等多阶段多方面的政府组织、应急志愿组织作用和责任分配,明确志愿者权利义务,最大限度维护公民参与救灾志愿服务的热情,有利于营造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扫清志愿者参与服务的障碍,才能充分发挥志愿者积极性、动员快速等特点,提升社会整体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德国针对应急志愿者建设的单行法有《灾难救助法》、《联邦技术救援志愿者法》等。美国于1988年制定了《斯塔福特救灾与应急救助法案》明确规定了志愿者在应急救援中的任务。
1.2 严格规范培训
为保证志愿者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反映,积极响应应急志愿者管理需要,真正做到“招之即来,来之即战“的需求,需要在平时对志愿者进行系统、专业培训。志愿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志愿者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经验和反应力,着重点应在长期化培训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上。在这一点上德国对志愿者进行基础性和强化培训的架构层次值得我们参考。同时加拿大应急管理学院通过室内课堂的桌面演练和室外灾难现场的救援模拟等形式的实际操作训练也值得我们参考
1.3 完善的激励机制
志愿工作非营利、不索取并不意味着一无所获 。因此,对应急志愿者的激励,不仅注重精神上的鼓励,而且还可以有物质上的激励,甚至金钱上的回报,只不过这些报酬的兑现是用特殊的形式而已。完善的激励机制将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如现行的德国、韩国通过一定期限的应急志愿服务可以免除兵役,志愿工作中工资照常支付,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学金支持等形式建立了针对应急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志愿者奖项以鼓励人们参与应急志愿服务。
参考文献
[1] 艾春霞 李秋林等人,汶川地震中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青年志愿者工作[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 8(7): 499~501
[2] 杨洁,胡子祥,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救助中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No. 9 2010,serial. No.197。
[3] 张磊,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德国模式及借鉴,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 3.
[4] 宋劲松, 王宏伟, 美国应急志愿者管理制度及其经验借鉴,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