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明矾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6-25 17:2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中明矾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化学中明矾的作用

篇1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化学课堂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所以,初中教育阶段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化学实验自身具有的变幻性、神奇性等特点是充分激发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水的净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课堂展示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导入:河水、井水、雨水、自来水、纯净水、蒸馏水。教师需要询问学生:“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河水较浑浊,而其他水较澄清。”自来水与纯净水比较,纯净水更澄清,自然水怎样才能变成比较澄清的自来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水的净化。教师需要将一杯泥水静置一段时间,实验现象:水中杂质沉到水杯底部,上层水较澄清。此时,教师需要提问:“经静置后,水中的杂质能全部沉到水杯底部而水特别澄清吗?”不一定,这与时间长短有关,与杂质种类有关,随后,教师在泥水中加入明矾,搅拌后静置。静置的时间越短,上层水却越澄清,这也就说明了明矾有吸附作用,明矾溶于水后产生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通过对教学实验的操作,学生经过观察得出科学合理的化学结论。教师这一做法不仅强调了实验在化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

二、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初中教育阶段中的化学学科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十分深奥,但是比较实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生活四周比较熟悉的事物与教学内容融合,以此作为化学实验教学行为的亮点。例如,在教学“粗盐提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最为熟悉的粗盐作为实验用品,用量筒量取约10mL水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取约4g粗盐,将称取的粗盐逐渐加入烧杯里的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余的粗盐,用滤纸和漏斗制作一个过滤器,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等待蒸发皿中的固体冷却至室温后,称量所得固体重量。经过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细致观察,对与粗盐提纯这一教学内容也有了比较具体形象的理解。通过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一边实验一边讲解,学生可以感觉到自身的学习行为不会再受限于课本教材中。初中化学学科中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会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化学实验探究精神。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2

摘 要: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巨大动力。如果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化学教学工作将会由难转向易,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知识。主要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激发;化学;兴趣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初中化学虽然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但是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以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我的教学经验来说,个人认为,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一、通过讲故事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把化学故事运用于教学中和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就是一种方法。例如,在讲《燃烧和缓慢氧化》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引用农村的废秸秆长期堆放在室外,就会变得很细,种庄稼时就可以用来做肥料;家里使用的铁制品会生锈;“鬼火的故事”;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事件等故事,把课程所要把握的“着火点”“缓慢氧化”“自燃”等主要概念都融入故事和现实生活中进行传授,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学会

知识。

二、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f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门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长时间地、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学习。每节课能否吸引学生,我认为课前导入很重要,方法以故事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温故法、实验导入为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碱的化学性质》时,我这样设疑导入,课前用一张白纸,在上面用酚酞试液写字并晾干,上课时提问:“这张白纸上有什么?”学生回答:“什么也没有。”然后往上喷氢氧化钠溶液,从而出现红色的字,思考: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设疑恰当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发思维,让学生在问题中产生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想象的。通过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每节课中,如果能通过设计一个实验把学生要学的知识给学生展现出来,那么本节课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化学课上要合理、适时地用好实验。例如:在教学《溶液》时,有学生就成功制取了较大颗的明矾晶体,在学习《酸和碱》时,有学生制取了叶脉书签,等等,他们把实验成果拿到班里展示,营造了学习化学的氛围,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几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氢氧化钠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容易掌握。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如在讲授《原子》这节课时,由于微观世界的分子和原子极其微小,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我们先播放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动画过程,然后播放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两个更小的粒子。这时提出问题:分裂成的微粒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就自然而然得出分子、原子的概念。再如:化工生产过程和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认识,不仅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我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每个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化学课堂;水的人工净化;化学味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4C0049C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一节山东省初中化学学科德育优秀案例展评课,课题是“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该内容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1节第2课时,内容包括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天然水的人工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三部分。听后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都悄然发生了很大改变,课堂教学关注探究、联系生活、注重生成,学生活跃、师生关系融洽、知识学习水到渠成,给人以春风扑面之感,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化学味。

1 “化学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授课教师关注实验探究、重视知识建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过程性体验:一是改变实验形式,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变学生“观看实验视频”为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学习过滤操作时,教师往往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只能观察实验,受实验仪器、药品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往往观察不到或观察不清教师的操作及实验现象,授课教师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增大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改进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对于实验效果不佳的实验,教师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优化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如除去滤液中的颜色和异味,教材上的做法是向盛有滤液的小烧杯中放入一个活性炭包,充分搅拌静置,但实验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授课教师没有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进行实验,而是将活性炭放入一支大的针筒中,将针筒(装有活性炭)内的活塞轻轻拔出,倒入滤液,慢慢推动活塞,将液体推入试管中,改进后的实验效果明显、效果增强。三是增补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建构知识。除去天然水中中的悬浮颗粒,需要加入明矾,但加入明矾后,效果缓慢,现象十分不明显,为帮助学生了解明矾的作用及净水效果,教师将课前做好的实验录制成视频,课上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教材没有给出实验,教师增补了分组实验,让学生取相同体积且少量的蒸馏水和过滤后的天然水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同种肥皂水,观察现象,学生通过实验对比,根据实验现象很容易判断,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蒸馏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借助实验轻松完成了对硬水和软水的鉴别。

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课堂处处焕发出浓浓的探究味。

2 “化学味”是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味”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从化学视角寻找切入点,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识,增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2]。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授课教师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载体,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入手,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课前教师播放视频,通过观看“比尔・盖茨体验粪便中提取饮用水的视频”把学生引入水的世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水的净化方法的思考,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过滤知识时,展示了生活中的各种滤网:豆浆滤网、茶滤网、漏勺、带孔水果盘等,让学生回顾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归纳这些不同生活用品具有的相同用途――能够对物质进行分离,初步形成对过滤的认识,教师趁机植入“过滤”概念;学习过滤的概念、体验过滤操作之后,教师又展示了防尘口罩、淡化海水的离子膜等物品,引发学生思考它们的“工作”原理;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矿泉水瓶、小石子、砂子、棉花、木炭制作简易净水装置,既拓展应用知识、提高对生活用品物品再利用,又体现学以致用原则;学习吸附知识时,教师展示冰箱去味除湿专用活性炭、除醛卫士――汽车专用活性竹炭、活性炭鞋垫、家用净水器活性炭滤芯等用品,体现活性炭的用途,展示活性炭的结构,思考活性炭的作用;鉴别软水和硬水时,取用蒸馏水、井水、矿泉水进行实验;介绍硬水的危害时,展示布满厚厚水垢的烧水壶、输送自来水的铁质管道;讲解物质的分类时,联系书店的书、医院的药物、超市的物品等分类摆放,让学生感知生活物品的分类摆放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便利,初步建构分类的思想。

生活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化学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化学学习理念,化学课堂时时焕发出浓浓的生活味。

3 “化学味”是融入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味”

篇4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从新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新课程强调在化学学科的教育中更加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怎样恰当地在化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实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是目前每一位化学教师必须探索实践的课题。化学教学活动中蕴涵着无穷的教育时机,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式,熟练驾驭教材内容,寓人文教育于化学教学中。

一、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化学史是化学家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创造发明的奋斗史,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在化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正是许多杰出的化学家从事科学活动,探索科学真理,努力创造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给人类留下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进行化学史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责任心。中学化学教材史实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展示了化学知识在人类历史进化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体现了化学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中科学的思想和思路,高尚的人格和品格。例如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印刷、造纸、火药到“候氏制碱法”的研究成功以及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他们对科学勇于探索和献身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国家、民族的高尚情怀,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崇高理想。这些都会深深地打动学生,使学生从思想上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从而产生为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与毅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而这更是学生终生受用的宝贵品质。

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化学中的化学美学是化学与人文学的结合点。它是用美学的眼光来审视化学问题,从而为化学提供人的价值尺度和情感指向,给化学插上了诗意和灵性的翅膀。化学中处处存在美,只要我们潜心去挖掘,就会发现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学资源。像海水一样湛蓝的明矾,像雪一样雪白的食盐,红色的铜,紫色的碘是化学中的色彩之美;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耀眼的白光,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时放出的火的景象令人惊叹,“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水中生火”,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神奇的现象令人瞠目;溶洞中千奇百怪的钟乳石,节日夜空五彩斑斓的焰火,人们身上漂亮的服饰等都是化学美的创造。在化学教育教材中结合学科知识适当地引入一些关于化学美的内容,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人文内涵,而且可以使抽象的化学知识生动起来。通过教师解释和挖掘化学潜在的审美功效并在课堂上创设美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化学之美,体验化学之美,创造化学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每一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化学正在以其惊人的速度发展、创造着新的世界并继续在未来发挥其中心学科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给人类原本和谐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黑臭的污水、讨厌的烟尘、难以处置的废物和各种各样的毒物,这些情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积极倡导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增值,提倡文明适度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有关的知识,例如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防止温室效应等,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化学教学之中是中学化学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从远期的世界公害事件到最近的淮河流域的严重污染,从挪威的海洋油轮污染事件到中国的“非典疫情”;到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南联盟战争的近百万枚贫铀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威胁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环境事件,同时,结合教学进展,贯彻绿色化学的思想,开展绿色化学、新能源开发等专题讲座、图片展览和科普活动,使学生带着化学知识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关注生存环境,倡导人文关怀。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以人文精神驾驭化学知识,为创造山川秀美、富有诗意的家园而努力。

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并非是对以往化学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新时期形势下化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完善。它应该着眼于化学教学观念的更新,着眼于将化学作为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一种工具,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教育,着眼于化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化学教育本体功能的育人过程着眼于用真善美塑造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感情,砺炼高尚、纯洁的人格。

篇5

一、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为了保证实验工作正常运转,使实验室能够更好的进行实验教学,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三里屯一中化学实验室使用规则》《三里屯一中化学教师使用化学实验室的规定》《三里屯一中学生实验规则》《三里屯一中实验室安全守则》《三里屯一中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责》等。做到在使用中逐步完善;在完善中自觉执行,一切按制度办事、运行,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矩可守。这些制度使得工作更有计划性、条理性,严格管理,杜绝了仪器流失,避免了仪器的损坏、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化学仪器和药品的科学管理

仪器、药品的摆放要本着科学、美观、取用方便的原则,根据各种仪器、药品不同性质、性能和要求分类存放、定位入橱。做到存放整齐,取用方便,用后复原;同时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磁、防腐、避光等工作。

1.化学仪器的存放、管理和洗涤

(1)仪器的存放和管理

化学实验中所需要的仪器数量较大,规格也较多,存放时要从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安全和取用方便为原则。可以根据规格、类别分开存放,备用仪器和常用仪器分开存放。

首先应对橱进行编号,以便取用和清点。然后将部分仪器与药品分室存放。如天平、铁架台、铁夹、三脚架、坩埚钳、螺旋夹等金属仪器。很容易生锈,在酸、碱、盐的玻境中,更容易被腐蚀、损坏、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所以要让这些金属仪器与药品分室贮存,并且要擦干净,放在通风处。而其它的玻璃仪器,数量较大,规格也较多,同类仪器根据容积和大小,分格存放。不同类的应分橱存放。玻璃仪器存放时应注意要清洗干净后存放,并且滴定管、分液漏斗上使用的磨砂玻塞不能任意组合,存放时应该在塞上瓶口时垫上纸片,用橡皮将其和仪器绑在一起。瓷制仪器可按加热和不加热分类存放。对于配套的演示实验仪器,可以存放在演示仪器橱内,每个演示实验的玻璃仪器和小配件放在一个水槽内,以便实验时使用,省时、方便。另外如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架、废物桶等常用实验用品可以固定摆放在实验台。这样做我们实验员准备实验既省时又省事。

(2)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化学实验经常使用各种玻璃仪器,而这些仪器是否干净,常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仪器的洗涤是实验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洗涤玻璃仪器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和沾污的程度来选用不同方法和试剂。

玻璃仪器一般自然晾干就可以了,对于急用的仪器可以采用烤干法和有机溶剂干燥法。但要注意的是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因为它会影响仪器的精密度。

2.化学药品的存放和管理

药品的存放和保管,以科学、安全,不变质和取用方便为原则。初中化学实验室的药品可将一般药品、易变质药品和危险药品根据各自的性质妥善储存。因此,需要管理员熟悉药品的性质,按一定规律存放保管,并贴上标签。为查找和取用提供方便。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需的药品大多是无机物,有机物很少。一般化学药品可按物质的分类规律,将有机物、无机物和危险品分橱存放。

(1)一般试剂的存放和管理

无机物首先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其中钠、钾、镁粉、红(白)磷、硫粉属于危险药品,应单独存放。盐的种类很多,有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等,其中硝酸盐属于氧化剂应单独存放。还有像石蕊、酚酞等指示剂和品红等检测剂也应单独一类存放。初中阶段有机物使用较少,可适当分类集中存放。

(2)易变质试剂的存放

为防止化学药品在储存过程因保管不当而变质,必须依据药品的性质不同,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妥善保存。挥发性物质(如硝酸、盐酸),易升华的碘晶体,必须严密紧盖塞子,且不要和氨水放在一起。易吸湿药品(氢氧化钠、无水醋酸钠、无水氯化钙、无水酒精、浓硫酸、氧化钙)、易风化药品(明矾、绿矾、碳酸钠晶体)、易氧化药品(硫酸亚铁)和易碳酸化药品(氢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钙)也都要密封紧盖。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且有毒,应保存在盛水的塑料瓶中。对于这些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要根据性质不同采用不同方法(如蜡封、油封、水封等)认真密封。光照和受热易变质的药品,如浓硝酸硝酸银、氯化汞、双氧水、氯仿和甲醛等,都要用棕色瓶盛装,并存放在阴凉处。

(3)危险药品的储存

易爆、易燃、强氧化剂和,必须存放在存放危险药品的专用安全橱。初中可能用到的危险品有遇水或空气自燃的金属钠和白磷;易燃液体有酒精、汽油;易燃固体有红磷、硫黄、镁带;强氧化剂有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有汞盐和钡盐等重金属盐类和白磷。危险品储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应与氧化剂、酸类、易爆炸试剂隔开存放;②强氧化剂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酸类隔开存放。③安全橱应备锁,管理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取用和使用。

3.常用试剂的配制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虽然所需试剂种类多,需要量大,需随时配制及时补充,并且浓度要适合实验需要。但这些溶液配制起来也相对简单,只要浓度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即可并不需要太高的精确度。如:酸的浓度: 硫酸、盐酸、硝酸1:4;碱的浓度氢氧化钠溶液需稀溶液;石灰水制成澄清饱和液等。须注意的是指示剂的配法:一般来讲配制石蕊试液:取10克石蕊,溶于500毫升水中,静置2小时后过滤。在滤液中加300毫升95%的乙醇,再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配好溶液后应验证一下石蕊遇碱的显色,浓度不合适会造成蓝色不明显,若浓度不合适可加酒精或石蕊进行调整。配制酚酞试液:取1克酚酞,溶于1升90%的乙醇中即可。经常使用的量大的液体试剂,如稀硫酸、稀盐酸和用量大的盐溶液,可以多配些存放在2500毫升(或3000毫升)的大细口瓶(或下口瓶)中,以便随时补充分组实验消耗的试剂。

三、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措施

在化学实验室中,经常要接触到容易燃烧的物质、强氧化剂和有毒物质,管理不善或操作失误,容易引起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要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加强预防,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守则》保证化学实验室安全无事故。做到以下几条:

1.每一学年的学生第一次进化学实验室时,请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实验室安全及管理方面的常识,以便于以后的实验室上课管理。

2.实验室备有《学生座位表及实验须知》,请教师组织学生在第一次进化学实验室时学习,并实施。

3.化学实验室里上课时,要特别注意师生的安全,由任课教师强调这一点。有些实验需要用到有毒性的试剂,要特别注意;有些实验会有燃烧或爆炸的可能性的,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实验步骤,操作要规范,仪器的连接和安装要稳固,取用药品要适量,接通电源,点火加热,接触药品时要注意安全。实验时如发现异常现象或仪器损坏等情况后,立即停止实验并及时向教师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5.用电结束和加热完毕时要及时切断电源,熄掉酒精灯和其它火源,实验结束时要清洗容器,清理实验用品并摆放整齐、遇有损坏、丢失仪器时应及时报告,听候处理。废液一定要倒入废液缸,严禁将废液倒入水槽中。经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6.强化以下常见常发生的注意事项:

(1)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许直接接火,以免酒精溢出引燃。

(2)酒精灯用完后,用灯帽盖上,切忌用口吹灭。

(3)使用易燃品和易爆品时,应远离火源以免发生事故。

(4)用试管加热药品时,管品不准朝向任何人,以免药品喷出伤人。

(5)任何药品不能触及皮肤,不准用手抓取,不能直接闻味,不得入品尝试。

(6)未经允许,各类药品不得随意掺和或研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或发生爆炸。

(7)稀释浓硫酸时,切忌将水倾入浓硫酸中,以免喷出伤人。

(8)实验进如有毒气或特殊气味气体发生,应将实验装置置于通风橱内或移至窗外,演示实验在通风橱内作,以免危害身体。

(9)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实验完毕,必须将手洗净。

(10)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以免破损造成伤害。

化学实验室中易发生火灾、割伤、烫伤等,除做好预防之外,还应做好相应应急预案,常备应急处理所需物品和药品。做到尽可能无安全事故,一旦有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从容处理,将危害降到最低。

四、实验教学的管理

实验室的建设,仪器的配备和管理都是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在管理好物品的同时,还应该努力为一线教师服务,实验教学的管理是落脚点、是重头戏,必须深入细致的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1.实验准备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的准备好实验,实验员应充分学习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学进度,提前就准备好教学可能所需的仪器和药品。任课教师在实验前两天,填写实验报告单(见表1)送到实验员,实验员接到任课教师的实验报告单,再具体的按照需要准备仪器和药品,并进行预演,出现问题及时找原因,调换试剂或仪器,效果不理想时改用别的办法再实验,直到成功。实验改进后及时记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办法,并将改进及时告诉任课教师。

2.实验管理

(1)演示实验的管理

为了更方便、更快捷、更准确地准备演示实验,我们设计了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员会根据进度和教学要求在教师填写报告单前就准备后续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教师都会提前三天填写此报告单。实验员在根据此报告单中所需仪器和药品来调整、配备实验用品。这样一来大大的提高了实验准备的速度和准确性。

另外对于一些成套的演示实验装置,例如气体的制备、电解水等,这些实验室每年都会做,而且仪器都需组装,那就将组装好的仪器成套分类放置。随用随取,不需再良性准备,大大方便了教师使用和准备。其次,所需药品要及时配制补充。将药品和仪器交给任课教师前一定要预做实验,留心演示实验准备和预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总结经验和教训。若出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并改进,并不断钻研如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效果,如利用实物投影和自制教具等。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自制教具,增加可见度,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组实验的管理

分组实验室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实演探究思想等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然而分组实验的实验前准备和实验后整理工作量都很大。且学生要亲手进行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实验员一定要在准备分组实验所有物品的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想并制订相应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进行分组实验准备前,任课教师会提前一周填写分组实验报告单,见表2。

这样可以给实验员留出充足时间准备和调整所有物品,有力的保障了实验教学。

在认真做好分组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实验后的检查工作。并填写好实验室使用记录,见表3,做到责任到人。这样为以后的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我们在准备时在实验台上将仪器和药品按类排列顺序摆放,并教学生简单的分类摆放知识,让学生观察实验前仪器药品的摆放位置,实验后依据所学知识和实验前位置将其复位。实验结束要求学生收拾整理实验台,再由小组长进行检查。这样,第二个班级的学生实验环境良好,缩短了整理的时间,提高了实验的质量,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分组实验前实验员也要进行预做实验,寻找实验中的问题,及时改进实验,提高实验成功率。

五、正确处理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必须予以重视。实验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实验教学服务的,讲得具体一点,是为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服务的,凡是任课教师教学需要的实验设备,都应该认真、及时、仔细的作好充分准备。当然,为使实验教学顺利开展而制定的有关制度还是要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务必落实。

篇6

一、农村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的现状分析

连续调查了三年初三学生在家完成家庭小实验的情况,除了几个非常自觉的学生能完成比如用醋去除热水瓶、茶杯、地砖上的污渍之类的实验外,其他实验几乎都不会去做.造成农村学生不去完成这些家庭小实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在学生动手方面的教育引导缺失.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数忙于生计而选择打工,而且相当一部分家长外出打工,他们在工作完了回到家,很少会顾及到自己子女的学习.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这些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很少,这造成了农村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诚然,还有一小部分家长也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各学科学习抓得比较严,忽视了对孩子动手实践的引导和培养.

2.初三毕业班学习的压力和其他学科对化学的“挤压”.化学作为一门起始学科,在初三才开设.初三是毕业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课外有较多作业要完成,学生根本没时间和兴趣去完成看上去与“学习无关”的家庭小实验.化学学科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大学科”、“传统学科”相比,在学生心理上已然与政治、历史学科“划”到了“同一级别”上了,在学生思想中重视度不够,就连平时的化学作业都要排在数学、英语、语文、物理之后才完成,更别提课外的化学实验了.特殊的年级阶段,特殊的学科教学要求给化学的教学带了了很大的压力.

3.化学教师自身的认识不高,指导督促力度不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活动较多,在日常的教学中,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以至于产生了将学生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将重点实验变为了“简易实验”,甚至将演示实验变为了“讲解实验”,实验教学成了课堂教学中的“鸡肋”.这样的状况导致了学生在思想上忽视化学实验的作用,不清楚化学实验的“功能”,教师对学生在开展化学实验时的指导力度不大,在课外督促学生完成实验的力度不大,这些在学生开展实验过程中“人为的”造成了许多的障碍.

二、提出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的有效对策

1.通过组建化学兴趣小组,建立课外化学实验的“联络人与合作者”.由于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比较容易和畅通,大多数家长不介意学生之间的往来,有的学生与化学兴趣小组成员的家离得很近,这为他们之间“合作”开展化学实验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合作完成家庭小实验的方式,可以有效开展的较大范围内的化学家庭小实验活动.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首先是一些具有较强化学兴趣的学生,其次他们的学科知识也非常好,他们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去帮助别的学生去完成家庭小实验,不仅可以起到有效指导的作用,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同时也能起到“反监督、反督促”的作用,也给予了他们自觉做实验的习惯.

2.化学教师加强开展化学实验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从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的实验室图片说起,介绍拉瓦锡的著名实验,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创造条件开展实验对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讲述一些科学家如牛顿,一位学习成绩不好,还经常受到歧视的人.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李时珍、达尔文、爱迪生这些镌刻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名字,以及他们背后金子般的成长启示.通过这些故事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自信心,使他们获得开展化学实验的强有力的“内驱力”.学生的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成长与教师有目的、有针对的引导教育是分不开的.

篇7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下列实验只能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检验是否是O2 B.铁丝浸在硫酸 C.证明H2比空气轻 D.倾倒CO2铜溶液中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 B.医用的生理盐水C.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D.雪碧饮料3.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物质的总排放量有关。这种气体物质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天然气4.重要文件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书写时使用:( )A.铅笔 B.碳素墨水笔 C.蓝墨水笔 D.圆珠笔5.“天然益力,焕发生命力。”在“益力”矿泉水瓶上标有一些矿物含量,如右图,这里的“钾、镁、钠、钙”指的是:(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6.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气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氧化物 7.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这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它是由60个氮原子构成的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g D.它属于单质8.矿泉水一般是由岩石风化后被地下水溶解其中可溶部分生成的。已知某岩石(钾长石)的化学式为:KAlSi3O8,则该岩石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9.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C.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它们依次表示原子、离子、离子10.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水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大量的肥皂泡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滴管取用液体 B.过滤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给液体试剂加热12.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磷原子 B.氧原子 C.磷原子和氧原子 D.五氧化二磷分子13.下列实验现象或从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A.将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立即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某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可以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14.右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示意图。下列关于从此图中获取的信息的描述不对的是:( ) A.原子不能构成物质,只有分子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裂成原子15.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催化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 D.木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16.如下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式:() A.H2SO4 B.O3 C.H2O    D.NO17.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 )A.P+ O2 PO2 B.4Fe + 3O2 2 Fe2O3C.CH4 + 2O2 CO2 + 2H2O D.C + 2CuO 2Cu+CO218.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B.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结果如下, 物 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6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 g C.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0.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A 食醋与酒精 闻气味B 空气与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C 水和双氧水 看颜色D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19分。2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2)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硫分子是: ;(3)2个氧原子: ; (4)氧化铝: ;22.(8分)(1)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2)烹饪鱼时通常将鱼煎过后,再加少许食醋和酒,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每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在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 ;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g 。23.(3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初中化学涉及到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很多,请任写一个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2)向装有某无色溶液A的试管中加入固体B后,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请写出符合该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4.(4分)以下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四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③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属于 (填“金属元素” 或“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该微粒的符号为 ;(3)由②与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25.(6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你讨论下列有关问题:(1)政府组织了人工降雨活动。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填序号) ①食盐 ②干冰 ③面粉 ④木炭粉(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的作用是 ,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4)为了防止水的污染,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我们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 。26.(15分)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 ,b是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而小明认为该装置有一个小问题,请你帮助他: ;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4)小强想用4.9g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克?(5)小明要制取少量CO2,其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制取该气体的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选用该装置的理由是 。 (6)C装置中a的作用是便于 。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仪器a中逸出,必须使a仪器 。27.(7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三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2)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填序号)①装置气密性好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红磷过量或足量 ④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 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3)B实验中,由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现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4)实验时,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并着火,可用湿布覆盖,其灭火原理是 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28.(7分)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某实验小组用塑料矿泉水瓶和集气瓶收集了若干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准备了一些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小花,进行如下实验:Ⅰ.在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小心加入1/3的蒸馏水,拧紧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变扁;Ⅱ.取Ⅰ中瓶内液体喷到紫色的干燥的小花上,小花立即变红;Ⅲ.变红的小花放在酒精灯上方小心烘烤片刻,红色小花又变成紫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中同学们一致认为塑料瓶变扁的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在进一步思考气体变少的原因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可能是: 或 ;(2)针对实验Ⅱ小花变红的事实,同学们提出三种猜测:①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 ②水使石蕊变红;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能使石蕊变红。于是设计实验,最后证明使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而是它们反应生成的一种新的物质,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使石蕊变红的不是水 使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3)实验操作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9.(6分)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某同学为了验证氧化铜(难溶于水)是否能做过氧化氢(H2O2)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设计实验如下:【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是否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1.在试管中加入2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1.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2. 2. 实验一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实验二】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待实验一第2步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二结论: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没有改变在实验后,该同学将反应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量。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g。实验三结论: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实验结论】综上所述,说明了氧化铜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请写出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篇8

2 配备学生“实验箱”,让学生分组实验“微型化”

微型化学实验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Dana W.Mayo博士首先提出的。微型化学实验的核心是使“实验药品微量化,实验仪器微型化”①。 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实验操作技术是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所需的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它具有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节约实验材料和时间、减少污染、安全、便于携带等优点。在微小型的仪器中,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进行实验(一般为常规量的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因为只有仪器微型化了,才能减少试剂在器皿上的附着量,同时还应尽可能减少中间产物的转移过程,以减少试剂在器皿上的附着,当然就可以减少实验的费用。[3]所以,微型化学实验不是常规实验的简单微缩,也不是对常规实验的补充,更不是与常规实验的对立,它是在绿色化学思想下用预防化学污染的新实验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一些验证性的实验需要的药品少,我们可以用药片的塑料穴膜板,洗净晾干做白色滴点板用,“点滴板”使验证性实验的“点滴化”,这样既节约了药品也使实验仪器简单化。再者,成套微型仪器价格便宜,购买微型仪器使学生人人拥有自己的“实验箱”,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就有仪器的保证了。

大部分演示实验,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是看不清楚的,只能“听”实验。由于老师的“代劳”,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配备初中化学学生“实验箱”就是在M.L.仪器的基础上,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微型化学实验,并将所需要的全部仪器和药品 (除浓酸等危险药品外) “实验箱”里。学生手提“实验箱”进入课堂,将大部分实验改为边学边做实验,条件很差的学校可以分组实验,这样能大大增加学生的实验动手机会,有利于通过M.L.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开展。

3 拓展课堂实验,将化学实验“家庭化” 

家庭实验[4]使化学实验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养成探究的欲望,乐于实验,并使化学实验伴随学生的生活。家庭实验比演示实验的优点是: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家庭实验比学生实验的优点是:家庭实验是学生未见过的实验,所以学生做家庭实验不象做学生实验时走过场。学生在做家庭实验时由于感官和手脑并用,可以提高感知的成效,能加深记忆,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弥补农村中学化学实验的开设不足的缺陷。因此,在化学课本每一课题后都应尽可能提供一些与学生生活、生产紧密相联的家庭小实验,从而使学生增加实验动手机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奥妙,了解化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化学知识。例如,当学生学过酸碱盐一章后,可增加“鸡蛋跳舞”的家庭实验,学生可在家庭实验的兴趣中,加深对碳酸钙与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记忆。 在“物质的变化”一节课后的碱面或小苏打与食醋反应的家庭实验。家庭实验使农村中学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生活中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培养观察、思维和操作能力。

4 使用录像或光盘,让化学实验“简单化”

根据对甘肃省陇南和天水两地的调查显示:在化学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有 11.4%的化学教师对于这类实验采取放弃的态度;在实验教学中对于不容易成功或较复杂的实验有70.5%的化学教师是画出装置,讲解反应和操作原理,但不做实验;对于学校不具备一些实验条件,作为任课教师79.5%在课堂上讲解实验内容。由于受实际条件的限制,这些实验都不能有效的开展,在学校实验条件下,如果实在不能进行实验的实验,不能以讲以练替代实验,我们可以购买的有关于化学实验的录像和光盘,可以解燃眉之急,可以让学生感悟到实验过程和结果。而且光盘还可以在多个班级中轮流使用,用完后下一年级的学生还能使用,这样既可以节约实验资金,又能来弥补实验仪器和药品的不足。

5 结合农村实际,使化学实验“情景化” 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资源。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农村学生的知识体系相对薄弱,农村中学化学教师要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与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并使用这些化学知识来指导他们的生活,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在农村中学,由于受仪器和药品等条件的限制,好多化学实验只能是教师的“说实验”,学生无法感受实验的氛围。为此,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学生创设化学实验的情景。

例如,农村的不少说法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但是有很多说法是不科学的,而且这些说法大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就像人们常说的“鬼火”现象,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和原因,有意识的将这些现象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白磷的自然现象,而且也是一次破除迷信思想,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机会。再例如,在学习铁的性质和铁制品的生锈问题时可以联系农村的实际情景: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锄头、犁等农具在不用时都放在什么地方,化学教师可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从而引导学生探究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了解铁的性质。

6 创设“第二课堂”,使化学实验教学“开放化” 

“第二课堂”就是除学校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所谓的“开放化”课堂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的,它的基本特点是,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和学习内容的多样性[5]。“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在农村中学开展化学“第二课堂”是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它的形式多样,可以通过化学兴趣小组、自制化学实验仪器等各种竞赛和在社会上产和生活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而获得直接的、现实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得到的生动鲜活、直接而实用的社会技能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完成相关实验体会到实验教学的好处,同时改善了农村学校缺“仪”少“药”的实验条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农村中学化学教师要根据农村接近农业生产、贴近社会实际的情况,创设多样化的“第二课堂”,使化学实验的教学更加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朱建卫.农村初中实施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教师,2009,(09)

[3] 农惠霞、奉辉光.降低实验成本,改善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J].广西教育,2010,(08):57

[4] 邢月坤.偏远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点滴策略[J].新课程,2010,(06):23

[5] 李世海、高兆宏.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86-388

注释:

① 姚志强、王彤.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三个动向[J].学科教育,1996(06):18-20

论高职高专教师管理需要人性化

黄 为 

(湖北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4)

【摘要】对高职高专教师管理是高职学院管理层的重要工作,对高职教师队伍的管理的过程中应采用人性化的指导思想,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内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师的敬业爱岗,在岗位中成长和成熟,促进高职高专的学院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职教育管理;内涵实施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20-02

1 提出以人为本管理思路的原因

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下,企业已经由过去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越来越重视利润的创造者——人的因素。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已经取得显著的绩效,这样的选择是促进企业发展,同时也是符合时代变革的潮流,符合管理创新的趋势,符合企业管理的本质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经营管理方式是现代化企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是依靠人、尊重人、激发人。首先,要依靠的是人。在高职高专学院的教学活动中,所拥有的物质资源是可以购买,但是起决定作用是人力资源——教师。没有教师的智能工作就不可能把学生转化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实现为社会创造高素质人才的可能。

处在当今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融入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产品都是具有高附加值。高职高专学院只有对符合办学特色的知识的占有是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的保障,这也是对高职学院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质资源可以花钱购买,但是学院聘用的教师能否发挥聪明才智,并不是唯一依靠金钱能决定的。因为人是知识的特殊载体,人所具备的知识能够把高职高专学院教学物质资源有效的配置到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没有教师运用教学物质资源,那么它将一文不值。

1.2 其次,在实际工作中作到尊重人,对每一位教师,不论其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学院管理以都保持不变地尊重作为行为准则,这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基本保障,这是其中学院管理中最基础,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准则。因为尊重人是行为规范中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的基石。同时也是进行管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1.3 最后,高职高专学院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目的是激发人。企业内部蕴藏着极大的潜能,教学用地的器设备技术含量可以花钱够买,但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其蕴涵的全部能量。让教师在高职的教育舞台上能够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和责任感,让教师能够以最大的热情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去。这样作法对高职高专学院的发展和长远利益起到至关重大的作用。

所以说,高职学院教学活动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充分认识到人性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按照人性的规律来管理教师,利用和发扬人性中积极的因素加为管理和发展服务,同时对人性中不利的因素要给予引导和规避,弱化人性所具备的负面影响作用。采用人性化方式管理教师,尊重教师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及其发展。不是简单地把学院的的理念强加于教师和每一个员工,达到约束和限制教师的言行,单方面认为可以做到规范教职工地行为。这样的作法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结果往往会事得其反。在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有实现高职学院利益和教师利益取向一致的前提下,不靠非理性的强迫、强硬的制度约束和一成不变的规定进行对教师队伍的管理,适当地给教师合适的放松,在一定的教学活动空间里安排自由活动。

2 如何实现人性化管理有效途径

2.1 管理与教师相结合。曾经有一句话是“制度第一,经理第二”。这样的口号无疑表明制度在高职学院管理层在教学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人性化管理是保持管理的科学性为前提,突出管理的艺术性。理性和制度化的管理是强调管理的科学性,人性化管理必须强调与理性和制度管理相结合起来,这样才是最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在合理的和科学的制度为前提条件,制度是钢性的,然而人性化管理是柔性的。钢性制度是基础,要想制度运作更有效、更科学,则要有更好的管理艺术的柔性加以配合。衡量一所学校的经营管理水平高低,我们更应该看重高职学院管理层所具备的综合运用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艺术性及其发挥程度差异。制度是理性化的体现,而保持弹性与灵活则是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所以高职学院的管理层及其所处的职能部门在把握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方面既要保持基本的刚性,同时更有一定的弹性,且又要将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能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和谐统一状态。

2.2 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要在一定程度上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它是在个性基础上的集合性统一。在要求一定程度的共性特征,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共性的存在不是以放弃高职高专教师合法权利作为代价。只要教师愿意工作在高职高专的教学岗位上,学院就应该允许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个性化。全体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是由某几个人的意识所决定,因为每一位教师的都有各自不同的自我意识取向。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而自由的精神表现为创造”。高职学院的管理层在为高职教育事业未来发展谋划时,要求所有教师的共性统一的同时,一定还要注意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存在。即不失个体精神的自由冲动,同时为了共同目标,形成教师和高职学院管理层之间保持志同道合,同舟共济的状态。

2.3 重视和加强对高职高专学院中非正式组织的的管理。在高职学院工作的教师不能采取强迫的手段要求从事教学及管理活动。在全院教职员工的过去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等多种原因,形成了一定的非正式组织。这些群体的存在同时间接影响着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行为表现。如果在学院的教学管理的活动之中,简化组织中等级的差异,更重视教师的个性满足,淡化管理意识,不以强制手段进行强迫管理。高职学院管理层尊重教师的个性化差异和个性化的需求,真正地实现人人平等。学院内教师们彼此之间有轻松自在的工作感受,学院管理层与教师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同时尊重教师的基本个人情感,为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共处的工作氛围,团结所有教职员工为学院的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2.4 实现生活化的工作的状态。高职高专的教师把教学活动的完成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让教师的工作结果逐步摆脱谋生手段的“阴影”。在这样的学院氛围中,高职学院管理层和教师们都会感到的轻松和愉快。在现实的工作中,如果教师个人的情绪不当传达给学生,既会影响教学活动,还会给教学工作带去负面影响。在过去,高职高专学院的管理层往往要求教师都采用压抑情感方式对待。这样的作法结果是收效甚微。采用“堵”的方式会阻塞,不如采用“疏”的方式更有意义。高职学院的管理层在工作中根据情感的需求来统筹兼顾,最终达到用真诚的情感来促进每一个教师更好地工作。

3 实现人性化管理具体操作

3.1 由于各个高职高专的学院具体条件不同,人性化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很难形成统一的模式。需要高职学院的管理层具备较高的素质来把握不同的办学情况,实践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管理,这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构筑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高职高专学院的校园文化。

3.2 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竞争机制,施行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人才的激励要做到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达到激励和约束机制并存状态,用来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活动时的工作行为。引入人才竞争机制,激发教师个人潜在动力,通过严格而科学的奖励和惩罚,达到评判公平、标准公正、过程公开评价教师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让教师从内心认可学院的有效评估活动,自觉调整言行举止,确保规范的教学活动顺利持续开展。

3.3 通过强化培训的手段,把高职高专学院建立成为坚持学习型的组织。通过不断地提升高职高专教师的自我素质来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完善,从而起到自觉激励的作用。建立沟通的渠道,引入高职学院管理层和每一位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尊重和认可的前提条件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3.4 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的管理所形成的独特的高职教育文化。这样校园文化逐步形成的目的是培育人性化的管理,形成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让高职管理层的管理行为更有人情味,同时更加有个性化,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借助与高职学院长期坚持不懈地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实现对高职教师队伍的规范化引导和激励。并且让教师的职业认知中对高职学院能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让教师更加积极主动为高职高专学院进一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以此达到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的预期目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做到人人都能追求上进,使高职高专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加强,确保高职院校的日常运行保持健康、和谐和有序。

4 结束语

相信高职高专学院的管理者及其领导层能够逐步做到以人为本,走人性化管理为取向的学院未来发展道路。对教师队伍实现尊重人的价值,做到以正确目标引导人,以科学的流程管理人,以完善的机制激励人,以战略眼光培养人,以优秀的企业文化熏陶人,建立一套完整的高职高专教师自我控制、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用人动态管理机制。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増强高职学院的凝聚力,这样才能不断提升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高专学院战略发展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人本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4.

[2]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罗帆,孙泽厚.组织行为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