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25 17:2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音乐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音乐教学

篇1

关键词:传统音乐;音乐教学;制约因素;幼儿教师

一、幼儿传统音乐教育的制约因素

(一)“小学化”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当即学前教育中的巨大问题,“小学化”教学模式不符合幼儿自然发展规律,也无法真正提高幼儿专业水平,这种重前期教学效益,而忽略长期学习发展的教学方法对幼儿未来发展极为不利。例如在一次《拍胸舞》活动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了《拍胸舞》视频,让幼儿感受其中的韵律、舞蹈热情,并引导幼儿学习舞蹈顺序与动作。这部分教学无可厚非,能够为幼儿奠定舞蹈基础,但紧接着教师开始采用示范教学,进而带领幼儿进行学习舞蹈动作,这种“知识灌输”型教学方法,会逐渐摸去幼儿的积极性,“小学化”教学模式会让幼儿逐渐丧失对传统音乐与民族舞蹈的兴趣,最终把学习当成了任务。

(二)幼儿传统音乐教学过于表面化

幼儿传统音乐教学主目的是为了让幼儿了解传统音乐的内涵与魅力,因此在传统音乐中必须要实施深入教学。但在当今幼儿教育中,很多教师在进行传统音乐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教学环节,让幼儿学习一系列的传统音乐歌曲,对于传统音乐鉴赏环节涉及非常少,使得幼儿往往只能学习到传统音乐表面,无法深入到传统音乐中。表面化传统音乐教学与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相同,无法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无法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制约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教学结构不合理

传统音乐教学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保障音乐课程的合理性,传统音乐内容既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如果传统音乐内容过多,会显得音乐幼儿音乐教育过于片面化;如果传统音乐内容较少,会无法彰显传统音乐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法掌握好适量搭配的“度”,在教学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无法凸显出幼儿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无法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二、幼儿传统音乐教学的突围方式

由于幼儿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必须要以幼儿作为教学出发点,根据幼儿的兴趣、审美来设置相应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一)加强幼儿对传统音乐的认知深度

任何文化艺术都具备开放性特点,之后开放艺术才能够跟上时展潮流,音乐艺术同样如此。对于传统音乐来说,其含义、表现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实现多元化传统音乐才能够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幼儿对本土文化认识,打开幼儿的感官心灵,切实的能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并通过自身对传统音乐的理解进行表达。实践证明,幼儿的天生特征注定了幼儿对音乐、舞蹈具有强烈兴趣,幼儿在面对传统音乐的时候会有与众不同的感觉,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表达出自身的观念,进而形成课堂讨论,实现知识共享,进而加深幼儿对传统音乐的认知深度。

(二)拉近幼儿与传统音乐的联系

与现代音乐相比,传统音乐具备率真、通俗、活泼、生动、淳朴的特点。可以说传统音乐是切切实实的来源于生活,与商业联系甚少,能够切实反映生活气息,体现不同民族对生活的渴望,能够拉近传统音乐与幼儿生活的联系,进而培养幼儿的艺术气息。对于传统音乐教学来说,幼儿学习知识不应该是被动的学习,而是要能够主动融入到知识当中,并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到音乐知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教师不仅是音乐信息的传递者,更是引导幼儿体验传统音乐魅力的辅导者。

(三)合理配置传统音乐结构,实现游戏教学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其最大的驱动力,能够激发幼儿精神上的需求。在传统音乐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幼儿在初次接触某类传统音乐时,会对传统音乐的音色、民族打扮、舞蹈动作非常感兴趣,并在其中感受的快乐,这不仅是幼儿兴趣爱好的体现,更是幼儿内心深处的“审美反射”,对传统音乐的认同。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传统音乐教学。例如在《扒龙船》教学中,我组织幼儿展开“双簧”游戏,一幼儿扮演龙船“后脸”,并演唱《扒龙船》童谣,再挑选一个幼儿当龙船“前脸”,进而俩俩搭配,“前脸”幼儿做动作、对口型;“后脸”幼儿唱《扒龙船》。游戏刚开始的时候,两个幼儿还在磨合,容易出现不协调现象,但5分钟之后,两个幼儿似乎找到了感觉,完美的完成了“双簧”游戏。通过这次游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参与度也非常高,并且能够通过游戏情境让幼儿更深层次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进而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完成教学目标。

三、结语

传统音乐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发现幼儿传统音乐教学的制约因素,进而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来突破瓶颈,保障传统音乐的积极作用,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金美琳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程英.幼儿教师对民间音乐教育的态度及其实施情况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14,10:42-46.

篇2

音乐,对儿童的思维活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音乐中成长的孩子,能敏锐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优美、崇高的情感特征,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事业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音乐素养是孩子们可以享用一生的财富。

音乐对于儿童素养的提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助力作用:首先音乐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日本著名音乐家铃木镇一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请一些刚生过孩子的母亲给婴儿听一些古典音乐中的作品,循环反复的放给婴儿听,不断的给他们讲解。直到婴儿5个月时,又进一步实验,把一些他们没有听过的曲子夹在已经听熟的曲子中放给他们听,当他们听到那些没有听到的曲子时,婴儿脸上带着惊讶和不安的神情,而听到那些熟悉的曲子时,他们则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其次,音乐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国外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组5岁的孩子中,每天听一首儿童古典音乐。过一段时间后,在测这些孩子的注意力,这些孩子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未经过训练孩子的4倍。儿童的注意力不仅短暂,而且很容易转移,所以选择极具亲和力的音乐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持续增长。曾经有位权威医师说过:"音乐有助于头脑和神经肌肉的发育,使脑神经精细,脑力发达"。通过正确而长期的音乐训练,不仅可以使孩子情感丰富、情绪开朗、性格趋向于和平稳定,而且对孩子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以及个性产生重大的影响。音乐潜能需要科学的开发和培养,要让孩子们置身于良好的艺术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只有让孩子们从心底热爱音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

在我们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音乐学习理论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为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同一时期,西方现代流行音乐艺术受到了人们的疯狂追捧,人们纷纷对音乐的学习方法及练习技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领悟到音乐艺术的真谛。受到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很多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注重把握音乐学习中的技巧问题,认为音乐艺术只有建立在技艺训练的基础上,才能表现出真正的美感,从而体现音乐价值,且只有充分把握音乐技巧才能提高音乐素养和学习水平。

音乐是心理与生理相结合的一门艺术,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二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学中少须注重生理和心理有机结合的训练。儿童发声中,器官的协调和调节会影响情感的表达,且始终爱心理感受的支配。发声不仅是发声器官的工作,也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殊形式之一。深刻的心理感觉是表达丰富情感的。影响歌唱者的情感的因素众多,共中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产生的心理感受是最根本的因素,这种理解是基于对声乐作品的音乐感受和词语感受之上的,这就是通常所称的“乐感”和“语感”,二者是心理感受的是了基本要素。心理体验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感知及感知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它不仅是心理感受的内容,而且是心理感受的方式。

结合这些基本的音乐教育学理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音乐教育的切入点,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熏习,通过中国古典“乐教”理念的更新应用,将中国传统“乐教”与西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机结合,必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乐教”的内容要有选择,M善尽美是基本标准。善,体现的是内涵,是正能量,是政治标准。而美,体现的是一种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是艺术标准。而西方儿童发展心理学则由内而外的系统阐述了儿童心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音乐教育 孔子提出来的“乐教”有“正民心,敦风俗,助人伦,成教化”的功能。“乐教”的本质特征在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孔子所说的“乐”是广义的,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等等,与今天的文艺大体相当。而现代的音乐教学,也恰恰包含了这些因子。“乐记”认为,禽兽知“声”而不知“音”,普通民众知“音”而不知“乐”,只有受过良好教育而有文化的君子才能知“乐”。“乐”起源于人的情感,是人心受到 外物刺激有感而发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是自然东南部物中最为复杂的高等动物,感性,又有理性。

孟于在《尽心上》中所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他认为单纯的说教不如音乐能深入人心,从而产生理为深厚的感动、教育作用。实际生活也证明,无论是欢快的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和振奋,还是悲哀的音乐给人带的伤感和沉思,都能深藏若虚深地打动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正因数如此,“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产品。

在“乐教”的内容上,尽量选择中国经典的古典音乐,并适当引入故事背景。尽管理解不了古典音乐的人数不胜数,却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在故事的指引下,古典音乐笼罩着甜美的梦幻色彩;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孩子们的智力、心性和修养都将得到大大的提升。我们由衷地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感动和启迪,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音乐传递的快乐和美丽!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音乐文化都是艺术的精髓,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些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其审美情趣,锻炼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学习,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对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二、将传统音乐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方法

    1.情感体验式教学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由于语言习惯、生活习惯、民族风俗等存在差异,在民歌的表现手法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所以,我国的传统民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感染力。对于高校声乐教学而言,融入传统音乐,首先要从情感出发。如《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民歌,学生一听就知道属于情歌,所以教师要首先对该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这首歌创作时的生活背景和音乐背景,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首歌曲产生兴趣。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会在情感的引导下对音乐的走向进行合理分析。同时,教师也要对民族音乐的唱法进行讲述,在每一个学生的训练中,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嗓音,唱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2.感知能力的运用

    由于每一个学生个体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在对民族音乐的感知方面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对民族声乐的感知上也出现了多样性,不管是何种感知,都是对美的体验。民族音乐没有对美的限制,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感知去体会民族音乐的美。在欣赏民族音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提出一些问题:如民乐的唱法、感情体验、文化背景等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演唱和讨论。在实践、教学、感知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对歌曲的意境和气韵把握之后,要培养学生对音高、节奏、音色、速度、力度、调性、调式等技术要素的把握。通过课堂指导,让学生理解音乐深层次的含义。此外,对于学生来说,对民族音乐的艺术影响进行感知,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3.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

    一支具有民族音乐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对于高校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首先,教师要能够向学生介绍民族音乐的背景和唱法,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音乐课中多一些文化元素和中国本土元素。因此,作为声乐教师来说,具备一定的民乐理论知识非常必要,对民乐的声腔、旋律要有深刻的认识,要能够对不同类的民歌准确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演唱诸多的民歌作品。此外,戏曲作品和说唱音乐也非常重要,如豫剧、京剧、越剧、秦腔、评剧等,都是我国璀璨的曲艺瑰宝。总之,作为声乐教师来说,自己首先要喜欢民族音乐,才能在教学中将民族音乐的魅力展现出来。

    4.利用多媒体设备

    对于声乐教学来说,音响资料必不可少,随着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成为可能。如在《山路十八弯》的演唱时,可以利用多媒体配合优美的图画衬托出弯曲的山路,保留方言的发音,演绎出山路的美和人民的心境。通过影像资料的使用,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讲解,学生在欣赏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学习演唱的技巧,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

篇4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中职;声乐教学

一、传统音乐文化对中职声乐教学的作用

(一)弘扬民族文化

传统音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倘若学生了解传统的音乐文化,对整个民族文化也会产生大体的认识,教师应将传统音乐文化与中职声乐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各种音乐知识会更好的被学生们消化理解,文化也将会获得合理的传承[1]。因此,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本民族的文化会获得合理传承,而且中职声乐教学会呈现积极发展的趋势。

(二)确保声乐教学的多样化

现今中职声乐教学的发展水平较低,教学内容处于形式化的模式中,部分教师对声乐教学不具有较高的重视度,造成学生们的声乐素养不断下降。目前,中职声乐教学的教学体制具有较多的不完善之处,教学模式会延用西方的形式,教学模式过于古板,学生的音色等会受到基本的训练,但是教师未将音乐中的核心思想传授给学生。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声乐教学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保障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需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着西方的特色,又要体现着中国的特色,在此基础上,传统音乐文化将会被积极的继承,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三)丰富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发生变化,招聘单位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传统音乐文化中包含着众多优秀的内容,学生如果充分掌握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民族自豪感也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也将会获得变化。最终,学生的综合素养显著提升,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中职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

职业学校中的教师多为艺术学校毕业,依然运用传统的说教模式进行教学,过于追求让学生掌握较多的声乐学习技巧,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学生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在单一的教学形式的影响下,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不能形成良好的感知,教学效果直线下降。现今国家重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想理念较为僵化,教学效果不能被全面的保障[2]。

(二)学生不具备主动的学习理念

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理念较为被动,并未认识到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中职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学生会被动地进行学习,自身不会形成良好的感知能力,学生的学习热忱不会被充分激发,最终的学习效果不能被全面的保障。主动的学习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对学生进行良好引导,才能保障最终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模式中。

(三)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

在中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性的作用,学生则是处于被动的学习模式中,在教师主导的情况下,学生会形成死记硬背的模式,师生间不能进行良好的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断降低,不能合理的掌握各种声乐演唱技巧,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获得全面的凸显[3]。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现今教师并未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全面说教,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会被提高。

(四)教师评价不合理

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不会综合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等各项指标,教师与学生间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反馈机制。教师仅会对学生进行片面的引导,学生的心理状况等教师也未了解,从而学生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学评价应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应该多维度的对学生进行考量,现今教师的评价模式较为单一,不会综合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多数学生都未能获得充分发展。

三、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中职声乐教学的措施

(一)进行情感教学

传统音乐文化中具有较多的情感,教师需注重情感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注重情感体验的情况下,向学生介绍每一种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学生将会对作品形成合理的感知,最终,情感教学的作用将会获得全面的凸显。音乐与情感间会产生紧密的连接,教师应将每种传统音乐文化作品的时代背景理清,学生才会产生情感共鸣,教学效果显著。音乐是人们传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学的地位,需向学生讲述每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从而最终的教学效果才会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迈上崭新的台阶。因此,教师应该自身对音乐作品进行良好的感知,且培养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能力,掌握音高等知识,最终,学生的情感体验会不断的提高,音乐素养获得质的飞跃。

(二)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

每一名学生的个性都会存在差异,教师可以使学生欣赏各种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在参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再向学生抛出各种问题,如你从民族音乐作品中感知到了什么?在经过一系列流程的基础上,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会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会被深入的提升,对待各种声乐知识会产生积极的认知。为使学生的感知能力获得进一步的优化,教师需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方式来讲授课程,在视频展示的基础上,学生将会对音乐形成全面的感知,视觉上受到较大的冲击,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会不断提升。

(三)加大师资与教学设备的建设

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效果间会形成紧密的联系,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需对民族文化的异同产生合理的认识,才能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学校的服务意识也应该不断增强逐步更新各种教学设备,在形成良好的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学生的声乐知识将会大幅度的提高。传统音乐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获得教师的高度重视,不仅能使传统音乐文化获得弘扬,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也会被极大的提高。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讲述京剧的一些知识,其会与现代音乐形成强烈的反差,学生会对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文化的不同点产生合理的认识。

篇5

关键词:初中音乐;优秀文化;教学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最近几年,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初中音乐教学也要积极地做出改革和创新,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来避免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初中音乐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那么该如何做好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呢。我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今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学校以及教师对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初中学校以及教师对音乐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对于初中音乐学科的本质和特点来看,由于该学科在中考当中并未涉及,所以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实施具体教学内容的时候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文化课程教学,比如一些初中校园在课程安排上一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音乐课程,并且这两节课程也会时不时地被文化课程霸占。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音乐教学无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也影响了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由于学校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敷衍的现象,更别提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了。

(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和方法不正确除了学校和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之外,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所采用的方式不正确。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比较注重歌唱技能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中会带领学生进行歌唱,或者是让学生跟着音乐进行歌唱,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学方式单一,长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不仅无法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甚至还会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仅如此,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渗透中所采用的方式不正确,比如只是讲述了一些表面的知识,对其中蕴含的道理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渗透无法取得实际的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应该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当然,初中音乐教学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此外,在音乐教学中一方面有很多著名音乐家的故事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等等,这对增强初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促进初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是实现现代化教育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有效方式想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培养出更多的现代化学生,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展德育教育,因为当今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高技能、高文化,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出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此外,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既可以拓展音乐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新课程教育改革和现代化教育[1]。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想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这就需要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也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开展初中音乐教学。这样就可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做好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进而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初中音乐《我的祖家是歌乡》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我国不同民族的舞蹈、服饰以及节日习俗等,通过展示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来帮助学生感受族56个民族的大团结,从而在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魅力等。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习俗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样既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渗透了传统文化教育,进而使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1]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拓展教学内容,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还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拓展性教学,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和文化素养。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初中音乐《瑶族舞曲》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展示瑶族的舞蹈和音乐,也可以展示瑶族的服饰以及节日饮食习俗等,从而使学生对瑶族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也可以引入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开展教学,比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这都是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再比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等,这些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通过拓展性讲解,使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进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另一方面拓展了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因此,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有效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注重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首先,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搜索网上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和课件进行稍微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成为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课件,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从而实现在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初中音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搜索网上的和课程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比如教师可以讲述该歌曲歌唱的地点,然后根据该地点搜索相关的传统文化。比如本歌曲属于陕北民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搜索陕北的民族风情和习俗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以此来帮助学生感受陕北文化风情和传统文化,进而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3]。

篇6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音乐更是十分丰富多彩。但在我国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却普遍比较看重学习欧洲的演唱技巧,很少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其中。近年来关于传统音乐的融合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识,只有积极地对此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地促使我国的传统音乐得到传承和发展。

一、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音乐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一直以来都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当中无一不能体现出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利用音乐的方式能促使人们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和情感,同时也代表着我国的文化特征。甚至有很多的优秀音乐文化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对促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

2.有利于声乐教学发展

我国长时间以来在声乐教学上都偏向于使用欧洲的音乐技巧和方式实施声乐教学。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在音乐教育上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发展历史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利用传统文化和音乐之间的融合能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上丰富其内容和资源,这对教育的发展来说将起到奠定性的作用。将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声乐教育之间进行结合能促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对高校的声乐教学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人才素质培养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发展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流传的,这也说明了传统音乐文化中所包含的精髓和文化底蕴。代表着我国音乐发展中的不同时期不同特点,这些内容将有利于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更加能促使学生的情感上得到更多的体验。将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之间进行结合能真正地帮助提升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对学生的素质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途径

1.积极利用情感体验

我国历史发展悠久,民族色彩丰富,每个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惯和语言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些给我国的音乐带来了极为重要的资源,促使我国的音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在高校实施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利用情感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在进行《在那遥远的地方》教学中,学生听过之后大多数能理解这是一首关于感情的歌曲,因此教师可以实现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背景铺垫,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在良好的情感基础上,声乐教学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从而帮助学生在声乐中更多的展现出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嗓音条件和特点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曲目,尽量的让他们的个人特点能得到展现,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2.教师素质提升

教师的个人素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当重视起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尽量的让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价值,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对此,学校可以组织音乐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使教师能在传统音乐文化方面有更多的认识和见地。此外,学校方面还应当保证教师的入门门槛,坚决杜绝出现低素质教师进入学校的现象,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基础上的保障。

3.激发学生潜能

不同的学生在个性和兴趣等方面也都会出现不同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于传统民族音乐的认识也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但无论是哪一类的学生都能对传统文化产生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这是一种对音乐所产生的美好感知。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文化,那么就需要从学生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的感知潜能。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听一些传统民族音乐,同时教师要根据音乐特点来设置出一些相应的特色化问题,例如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或者当中展现出了什么样的情感等。通过这样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这种情况下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演唱,那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就能将更多的情感投入,从而体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

4.积极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在现代教育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通过对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感知,这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含义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实施教学能将多媒体的??势展现出来,将一些风土人情和优美的旋律进行播放,更加容易烘托情感,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当中的内涵和情感。因此,在进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使传统音乐文化能更好地融入到声乐教学中去,提升教学质量。

篇7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思想体系和本质

中国传统音乐的本质是“真”“善”“美”,是人们内心真性情的表达。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著作中都有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哀有哭泣,乐有歌舞”;“乐而不,哀而不伤,尽善尽美”的记载,主张音乐要“善”和“美”; 汉代音乐美学:“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主张音乐是人的内心对事物真性情的表达;魏晋时期的音乐美学:“声无哀乐;音声有自然之和,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主张音乐美的本质表现为自然性情;隋唐以后音乐美学:“悲乐在于人心,非由乐也,此时无声胜有声”、“淡则欲心平, 和则躁心释,发于心情,由乎自然”,主张唱歌兼唱情,是情感自然的流露。这些古代精辟的论述都在阐述同样的观点:音乐从实际出发,通过声音来表现情的,而情来自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美好的音乐是应使用使人内心和谐平静,而这种平静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得到升华。

二、高职音乐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高职生大多数是在高中阶段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行为自制力也比较差,缺乏专业学习的思想,对知识的深层理论理解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对高职生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更显得重要和迫切。根据现状调查,高职音乐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很多职业学校被认为是技能教育、次等教育,学校也缺乏对音乐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高度的重视;缺失对学生精神素养以及艺术潜质的培养力度;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音乐课程,音乐教育形同虚设;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过度理性化,只追求技巧,声乐教学更注重发声方法部位而忽略了歌曲本身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音乐教学索然无味。

三、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对高职音乐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加快转变高职音乐教育的传统理念

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情商的社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的工具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同时又是时间的艺术,是声音在时间中的艺术展现。一个人一生的岁月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懂得欣赏聆听歌唱也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手段之一,学校音乐教育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要获得这种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发掘和培养每个学生内在的音乐艺术潜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感受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外还能完善自身审美的能力,从高职音乐的现状可见,不管是哪种现象,转变现有课堂教育教学的理念是必然的结果。

篇8

(一)传统音乐能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丰富的人文文化,传统音乐资源非常丰富,因为各地区间的地域条件、社会风俗、语言等等不同,所以音乐风格差别很大,这就形成了传统音乐的多元化。这样丰富的多元化传统音乐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在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对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某一音乐文化的差异与局限性,这样才能更加直观地进行思考辨析,才能逐渐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快的发展,培养其人文精神。

(二)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能给予大学生精神滋养

中国传统音乐包含了几千年来的许许多多优秀品格,在传统音乐中渗透了几千年的思想文化、艺术道德、人文修养等各个方面的精髓,是通过积累沉淀的,它反映出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是民族智慧、情感意志的体现。在高等教育中加入传统音乐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反观自身,使大学生了解并且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

二、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在教学中运用传统音乐进行渗透,能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笔者认为将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把人文精神渗透到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中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需要欣赏者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是人文信息交流的方式和过程。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提高欣赏者的人文修养,增加文化气息,使学生在传统音乐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开启智慧,健全人格,逐步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切身体会到声音的高低婉转变化,深入享受到传统音乐的韵味,从而培育和健全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用多元的音乐文化培养大学生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音乐引入国内,而且网络的日新月异,大量流行歌曲、通俗音乐遍及校园。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将高雅与低俗音乐从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等多方面进行对比,打开思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思辨,让大学生会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着力提高他们的欣赏品味。

(三)创造好的校园传播环境,多方面多形式的传播传统音乐

篇9

1根据实际学生的情况出发,歌曲还没有学会就不要过渡到拓展环节

现在的音乐课的确不是很好上,往往有人误认为课上得形式多样才是好课。因此,音乐课出现不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从老师巧妙的构思、设想出发,一节课中画旋律线、画图谱、做声势、拍节奏、用打击乐器、表演和游戏等全部设计进去,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歌曲的学唱、情感的处理、音准的要求都放松了,更有甚者,一节唱歌课都已过去多半,才刚刚进入学唱环节,还没唱几遍,下课铃就已经响了,老师匆匆完成了自己的设想,没有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没有根据学生的情况去做指导。还有的老师为了完成自己近乎完美的设想,在歌曲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歌曲还没有学会就急不可待的进入到拓展环节,给人留下不扎实的印象,饭都没有做熟又哪能做的出香味呢?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更多的思考你设计每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你所设计的每个环节?阶段目标达成的效果会如何?有没有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预见并提出几种预案,这样教师在充分的备课后课堂上进行就能有序而不乱。只有做到这点,我们的音乐课才能平实、自然;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得到情感的体验、知识的获得以及能力的提高。

2教学中要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不能复杂化

教唱中的问题不要夸张解决,要把握度。有些教师在教学难点的把握上不够准确,在解决的方法上又总是在求新、求异,往往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学生也仿佛在云里雾里愈发的迷茫。比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小动物唱歌》这一课时,首先确立了这课的难点是弱起小节的演唱,继而把相当大的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唱准弱起小节上,因为这首歌曲是四四拍,因此她设计了一个数数的游戏,让学生从一数到三,在第四拍的时候进入演唱。这的确是解决演唱弱起小节的一个比较新颖独特的方法,但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实际操作时还是出现了问题,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数着数着就乱了套,学生学的费劲,老师教的着急,其实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按节奏朗读歌词来淡化这个难点的解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另外,如果在音乐课上发现学生的演唱音准有问题,老师可以用听琴法、听唱法,结合手势帮助学生唱准音高,教师不宜用夸张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在歌唱中出现的问题;有时在教学中遇到长音,有的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唱足时值就在演唱中加上了数拍子;用夸张的方法和数拍子的方法对歌曲的演唱效果是有较大影响的。

3教学设计要认真构思,追求完整性、流畅性和趣味性

教师的教学是不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不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节课的设计是不是完整、统一,教学过程是不是流畅、自然。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够从完整性、流畅性和趣味性方面选择好的手段和方法来为完成教学服务,这样的课一定能够使学生学习轻松愉悦,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一位教师在做《拔河》这节课就比较完整,前后统一,做到了流畅性、趣味性。开始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揭示课题之后,通过设计一个空手拔河的游戏,引导学生从动作和表情上去体验拔河的感觉,并由此引出加油号子的练习及让学生体验一领众和的效果。没有让学生用绳子去拔河而是让他们“空手拔河”的目的是因为用真绳子可能会干扰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到歌曲的教学。

设计这个环节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把学生带入到了拔河的情境中;二是不留痕迹地解决了“一领众和”以及八分音符与四分附点音符组合成的前短后长的节奏等教学难点问题。接着利用听唱法学唱歌曲,通过教师领唱,学生齐唱,学生领唱,学生齐唱等形式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唱歌曲并进一步体验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在学会歌曲后利用学生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进一步营造歌曲中所表现的热烈欢快紧张的气氛,最后在分组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了一场采用真正绳子的模拟拔河比赛,请同学们设计了跺脚、拍手、喊声、打击乐器等声音为自己的队员加油助威,从而使本课教学在中结束。学生非常投入地边歌唱边表演,不仅能把握歌曲的情绪、风格,还巧妙地加入了人声及打击乐器的伴奏。

4注意教学的规范性与细节方面

比如:教师的书写要规范;学生在听音乐时教师不要在课堂上走来走去;弹琴也要注意,要坐着弹琴,在新歌开始学唱时伴奏不宜过于华丽;教师范唱要准确;教学中尽量用音乐的要素来讲解分析作品(如:力度、速度等);课件的制作要注意实用性,不能太动画,要有静止的时候,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学中注意发挥自身的特长(声乐、舞蹈、乐器),平时要加强基本功的学习;教师在教唱时要把握好歌曲的风格,一首歌中不宜采用多种风格,音乐教师要学会指导学生唱好并表现好歌曲。

综上所述,上好一节音乐常态课,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鼓励学生,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去享受民主、探究、体验、创造。教师要用音乐来引领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实现现实意义上的音乐常态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曹理.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3]《音乐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朱则平.《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0

(一)严峻的发展形势

我国传统音乐存在上千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由于其自身不可隔断的传承性,导致我国传统音乐一直处于在社会变迁中求发展,在社会进步中求传承的发展情况。近几年来西方流行音乐的闯入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西方流行音乐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这对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培训机构也几乎没有关于传统音乐的培训学习课程和资料。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的传统音乐目前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处境,必须要想办法将传统音乐传承发展下去。

(二)学前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的传承作用

学前音乐教育是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前音乐教育这个课程,能够使得更多儿童提高对传统音乐进行系统性的接触和学习,并逐步在社会上扩散开来。此外学前阶段是人们最易接受新事物的时期,在此期间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音乐培养,有利于他们接受民族音乐语言的熏陶伴随着音乐成长;传统音乐的教育是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本适合对幼儿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标准题材,西方音乐的闯入也让人们对于民族音乐进入一个冷淡期。为了能让我国的传统音乐得到良好的发展,我们在吸收西方音乐的同时更要注重我国传统音乐的交流与发展,从幼儿时期开始便努力培养其民族审美观、民族精神等,让民族传统音乐教育成为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前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民族传统音乐对于学前音乐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前音乐教育要想发挥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就必须要考虑到民族传统音乐的特点和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认真推选出符合学龄前儿童的民族音乐来进行教学,才能确保民族传统音乐能在这里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分析民族传统音乐的特点,对应的融入学前音乐教育

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音乐发展类别中属于音乐的集大成者,对于学前音乐的教学具有指点性的作用。因而在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中,教师要做好对民族传统的特点分析工作,确保两者能在大部分地方相融合,同时保证学前音乐教育能够在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中取得成效。针对此现状,对民族传统音乐的特点有着充分独到的分析见解很重要,这是保证民族音乐能够得到有效传承的保证。

(二)合理选择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

关于学前音乐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要求是既要保证民族传统音乐的特点有所保留,还要保证民族传统音乐能够满足学龄前儿童身心所需,做到合理选择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融入音乐,为实现学前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做好准备。

(三)重视对民族传统音乐的总结

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因而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不定期的总结有利于掌握住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进度,从而及时对学前音乐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和改进。这不仅是提高学前音乐教学水平的措施,更是延续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办法,让民族传统音乐仍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

(四)优化学前音乐教育的课程

1.学校里要开设民族传统音乐的鉴赏课,这是对幼儿进行最基本的民族音乐学习,不仅能培养出幼儿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其民族精神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能帮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把握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为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做好基础工作。

2.学校里要开设民族传统音乐的演唱课程。在进行完最基础的鉴赏课之后,教师要逐步引导幼儿进行相关民族传统音乐的部分演唱。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或者是将部分歌曲进行改变,在教幼儿进行演唱的过程中要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感受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思想与感情,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与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3.学校尽可能提供民族民间乐器。在进行学前音乐教学时,可以引导幼儿对笛子、葫芦丝等民族民间乐器进行初步的探索与研究,幼儿正处于身心发育期,这类实操教学很容易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各种乐器音色、音调、旋律等方面的不同会促进幼儿对发音原理的理解,让其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有利于从小培养幼儿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