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25 17:2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篇1

一、比较学习法

比较学习法是指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分为二种情况:一是寻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寻找出同类事物之间的不同处,即同中求异。

在生物学习中,比较一般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方式。

一是横向比较法。例如,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特征的对比;人体4类组织特点的比较;动脉血和静脉血特征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有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纵向比较。例如:植物6个类群(藻类、菌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主要特征的比较;脊椎动物“五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特征的对比等等。通过这些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而且还可以为讲授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和规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分析综合法

分析综合法是指把一个整体事物分解成几个部分来进行研究,然后又把分开的各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综合一般同时进行,边分析,边综合。当然也可以先分析,再综合,或先综合,再分析,这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而定。

例如,在讲到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时候。教师问:“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那些?”学生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教师又问:“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如果在没有外界干扰下,它会怎样发展呢?”学生答:“它自身可以调节,使得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成分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师又问:“如果我们现在大量砍伐树木,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学生思考答到:“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分析总结说:“森林破坏后,使得一些动物无处藏身,使得一些动物无处觅食。最后,这些动物要么被大量扑杀,要么被活活饿死。进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又由于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加巨,环境污染现象等生态危机出现。如此恶性循环,最终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可见,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成分必须维护相对稳定,如果人为加以破坏,就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造成我们的生存危机。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以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先分析了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连接关系,进而由这些关系得出如果森林破坏就会影响整个生态平衡,从而总结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必须保存持相对稳定,我们必须加以保护的结论。这样边分析例子,边总结结论,显得自然而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大为有利。

三、实践应用法

这是指把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或用实例说明理论知识的一种思维方法。生物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如:在学习了循环系统一章后,教师不妨举例问:“如果我们遇见车祸,看见伤者的下肢伤外暗红色的血液成涌流出,我们应怎样帮助他临时处理伤口?”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思考、讨论出结果。教师应提示到:暗红色血液涌出,应是伤到了下肢静脉,我们不应象平时处理毛细血管出血一样用手压住止血,而应用纱布或布条捆住伤者的出血处远心端才是。然后立即送医院治疗。又比如说,在学习了传染病一章后,让学生自己调查我们平时生活中存在着那些易染上的传染病隐患,我们应怎样消除它们。这样多举例,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其多学多思的学习习惯,进而增强思维能力。

四、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由大量已知的事实做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例如:通过对各种细胞的研究,归纳出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通过各种花的结构的学习,归纳出花具有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的一般结构;通过对各种鸟类动物的学习,归纳出鸟类动物的体表被有羽毛、有翼、恒温、卵生并能在空中飞行的主要特征等。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即从一般结论出发,去认识特殊现象的方法。例如: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但鸭嘴兽虽是哺乳动物,却是卵生的;双子叶植物种子多无胚乳,而胡萝卜、蓖麻、烟草、桑、是双子叶植物,但它们的种子里是有胚乳的;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是具胚乳的;但慈菇、泽泻是单子叶植物,它们的种子里却没有胚乳。

通过归纳和演泽,可以把多而杂的生物知识有条不絮的掌握,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严整的生物知识体系。

五、系统归类法

系统归类法:是指把相关事物或材料,按照一定的标准出发,把它们的本质特性抽取出来,以区别于具有另一种特性物体,从而系统的掌握这些事物或材料的本质的方法。

自然界内,事物万千,各色各样。我们正是运用了系统分类这样的方法,才使得它们虽乱而有序。如:我们从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进行区分。把自然界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大类;把生物又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病毒等几大类;而在每一类中,又依据不同特征分为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这样,系统的反映出各种生物的本质特性,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掌握。

篇2

关键词:城市湿地;生态恢复1 城市湿地的主要特征

与自然湿地相比,城市湿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人为因素对城市湿地形成较多干扰,大于自然过程。城市湿地与城市建筑、道路等互相镶嵌,其在形态结构上就表现出面积小、孤立分散等特点,景观上为湿地斑块,且斑块之间的连接度相对较低,内部生境破碎;在水文特征方面,受人为控制因素影响较大,不过水源补给比较容易,水文波动性较小;在生物特征方面,主要是基于人工意志的多样性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不过其生物多样性价值远远不如自然湿地。另一方面,城市湿地具有相应的生态服务功能特征,包括供应、调节、文化及支持四大类,其中供应是指从生态系统中获得诸如粮食、燃料等产品,调节服务则是获得诸如水文调节、气候调控等服务;文化服务则是可以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精神享受、审美享受等;支持服务则是从生态系统中获取诸如水循环、生物栖息等支撑效益等。

2 城市湿地的生态恢复措施

2.1 生态恢复原则

首先要遵循地域性原则,结合城市实际的气候特点、湿地类型、结构要求等条件,因地制宜的制定与城市需要相适应的湿地生态恢复策略,采取适当的技术途径;其次遵循生态学原则,在进行生态恢复重建过程中要分步骤、有计划的进行,要适应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最大程度上满足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来进行生态结构及生物群落的构建,保证物质循环及能量转换实现最优化配置,最终实现水文、植被、动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恢复目标。

2.2 城市湿地生态修复措施

针对不同的城市湿地类型采取适用的生态修复措施,具体如下:首先天然湿地,主要有森林、湖泊及海岸带湿地,针对这类湿地主要在水文及土壤合适原样的地区进行生态修改,采取种植适应地域条件的植被;以现有林地为基础进行绿化建设,湿地四周的非湿地在没有其它项目的前提下可以种植乡土树种;改造覆盖率低的林地;针对树种结构不合理的林地则进行合理的树种配置等。其次,盐沼湿地,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化进程中损失了大量湿地,而剩下的湿地要将其调蓄洪水、净化水质及滞纳沉积物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针对盐沼湿地进的形态、位置及规模进行重新调整;对水系岸线进行整治,以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水系,满足各类生物对生息环境条件的需求,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再次,滨河湿地,这类湿地最易受到污染,因此针对滨河湿地要尽量降低洪水的危害,并采取措施净化其水质;主要措施包括疏浚河道、河漫滩湿地等提高湿地的自然化程度,增加水流,保持其持续性,将污染源彻底切断,防止沉积物进入。最后,湖泊湿地,通常湖泊属于静水水体,虽然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可以恢复其原有面积,但是其水质修复却十分困难,相对于动态的河流而言,静态的湖泊自净作用十分微弱,水体特别是底泥中的有害物质不会自行消除,湖岸带水生植物群落布局零散、景观效果相对较差,因此除了要采取点源、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外,还要采用生物调控技术及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还可以通过建造湖岸带景观化人工湿地生态工程去除受污染湖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等。

3 城市湿地保护措施

除对已经受到损害的城市湿地进行修复,针对现有未被破坏的湿地要加强保护,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立法,为城市湿地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基于法律法规的角度从湿地开发、利用、居民日常生活行为等各方面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予以保护,保证城市湿地资源在开发、利用的整个过程有法可依,在保护湿地的同时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提高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充分研究现有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最大程度上保持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人为干扰与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再次,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联合专家学者建立城市湿地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实时监测其生态波动情况与环境变化情况,保持其生态稳定性,逐渐由被动的恢复重建转变为主动的协调控制;在广大城市居民中展开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其对湿地、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全面树立其环保间识,引导其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城市湿地保护工作中来。最后,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对于城市湿地系统而言,城市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因此要在城市水系规划与管理中纳入城市湿地开发与利用等工作内容,对水资源的生产、应用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城市湿地水资源的污染控制与防治,提高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篇3

近百年来,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生态问题不断恶化,人类福祉遭受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因此人类社会迫切需要管理生态系统的科学信息[1]。生态系统服务就是生态学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提出的联系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旨在为完善对生态系统的管理,确保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进而提高人类福祉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提供科学信息,目前它已经成为国际上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2]。本文主要是针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与分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特征,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需求与消费,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与评估这4个基本问题进行论述,以期能为我国今后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提供参考。

2 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与分类

2.1 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

生态系统服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学界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学术界广泛引用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主要有3个:

(1)生态系统服务是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组成物种得以维持和满足人类生存的条件与过程。它们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产品(比如海产品、草料、木材、生物燃料、天然纤维,以及许多医药和工业产品及其生产原料)的生产[3]。

(2)生态系统产品(比如食物)与服务(比如同化废弃物)是指人类直接或者间接地从生态系统功能当中获得的各种收益[4]。

(3)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收益[5]。它们包括生态系统在提供食物和水等方面的供给服务,在调控洪水和疾病等方面的调节服务,在提供精神、消遣和文化收益等方面的文化服务,以及在养分循环等方面维持地球生命条件的支持服务。在这3个定义的基础上,许多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又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定义。

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Wallace基本认同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简称MA)提出的定义,但在具体理解上却存在一定的分歧。作为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收益,Wallace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管理设定的目标和预期取得的成果,应当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组分定义生态系统服务[6]。Wallace定义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包括食物、水、木材,以及文化价值等人类直接消费的生态资源。他强调生态系统过程不是生态系统服务,而是生态系统服务的生产方式,生态系统管理正是通过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干预来获得预期的生态系统服务。对比可知,MA定义的调节水资源和调节气候等调节服务以及光合作用和土壤形成等支持服务,大多不属于Wallace定义的生态系统服务的范畴。

从构建环境核算与绩效体系并且最终建立绿色GDP的角度,Boyd等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核算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的收益的合适单位,但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外延过于宽泛,因而提出了“终端生态系统服务(final ecosystem services)”,并把它定义为“人类为创造福祉而直接使用或者消费的自然组分”,“终端”的含义是指生态系统的最终贡献[7,8,9]。他们强调终端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使用或者消费的自然界的最终产品,主要包括2层含义:

(1)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的最终产品,不包括大量的中间组分与过程,这一点与Wallace的观点相似。

(2)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产品,不包含劳动力和其他非生态要素,因此它又不同于人们通常消费的经济产品。另外,和Costanza、MA以及Wallace的观点不同,Boyd等认为生态系统服务不是收益,它们只是收益的生产要素。

从制定决策的角度,Fisher等认同Boyd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应当是生态事物的观点,但不同的是他们认为不管是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还是生态系统过程,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只要是创造人类福祉所使用的,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可称为生态系统服务,即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为创造福祉而直接或者间接使用的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10,11]。

综上可知,生态系统服务是以生态系统对人们的收益而定的,学术界对它的认知并不完全一致。根据不同的角度,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收益,有的学者认为它不是收益;有的学者认为它包括生态系统过程,有的学者认为它不包括生态系统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把生态系统服务定义的比较“严格”,就可能忽视或者漏掉对于人类的长远福祉更加重要的关键的生态系统过程,而如果定义的比较“宽泛”,就可能增加操作的难度。因此,在使用生态系统服务这一概念的时候,应当根据具体目的给出明确的定义及内涵。

2.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和定义生态系统服务的情况相似,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也存在多种不同的形式。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包括:

(1)De Groot等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他们把生态系统功能定义为“生态系统的自然组分与过程提供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并把生态系统功能分为4大类和23项具体的功能,进而划分了和每项功能相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12]。

(2)MA的分类。MA是把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4个一级类别,30个二级类别和37个三级类别,它是主要根据生态系统功能但同时也考虑了人文收益等因素,具有综合分类的特点[1]。

(3)谢高地等根据我国民众和决策者对生态服务的理解状况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他们是将生态服务划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社会服务4个一级类别,初级产品提供、淡水供给等14个二级类别,以及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等32个三级类别[13]。

(4)Wallace的分类。他是根据和特定的人文价值相对应的各种需求进行划分的,也就是基于人文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它属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范畴,因此没有考虑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内在价值。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分类中与社会文化价值有关的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上是从MA的分类中借用过来的,它们的组织与安排尚需进一步探讨[6]。

(5)张彪等提出的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他们是首先把人类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安全需求和精神需求3个层次,然后划分了和这3个层次的需求相对应的3类和12项服务[14]。此外,Boyd等根据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收益(通常包括消遣、美学享受、商业型和自给型的收获品、危害规避、人类健康,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享用等)提出了一个示例性的分类,他们是分别划分了与各种收益相对应的终端生态系统服务[8,9]。受篇幅限制,本文仅给出MA的分类作为示例(见表1)。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作者认同Fisher等的观点,即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应依据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特征以及研究目的而定,因此不会存在适用于多种情境的普适性生态系统服务分类[11,15]。每一种分类都包含特定的动机并有特定的适用情境,比如De Groot等的分类紧密结合生态系统功能,适用于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机理研究;MA的分类和谢高地等的分类具有综合性,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更加适用于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教育和传播知识。

3 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特征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关乎人类福祉是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特征。但除此之外,生态系统服务还具有一些生态与经济方面的重要特征。

(1)复杂性。生态系统是具有反馈、时滞与嵌套特征的复杂系统。对于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变化,人类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16]。首先,对于有些生态系统服务,目前还不能直接测定,而是使用一些指标[11]。比如,对于森林提供的碳蓄积服务,还不能直接测定蓄积的碳的数量,而是一般使用森林面积来代替。由于森林类型、林龄以及结构的差异对碳蓄积过程具有显著影响,从而使得仅由森林面积得出的碳蓄积服务不够精确。第二,受随机因素、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存量或者流量具有变异性[5]。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异性,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预测的,但是一旦超过某一临界阈就会变得难以预测。比如20世纪90年代早期,加拿大纽芬兰渔场的鳕鱼资源由于过度捕捞突然枯竭,从而导致开发经营了数百年的渔场被迫关闭[1]。临界阈现象是生态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但由于其复杂性这方面的进展似乎并不顺利。抵抗力和恢复力是目前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异性的2个常用指标,前者是指生态系统服务的生产与供给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之前,对干扰的最大承受能力;后者是指在干扰去除之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产与供给恢复到干扰之前的水平所需要的时间。第三,生态系统服务一般具有不确定性[17,18],比如河流上游生态系统对下游的洪水调节,这类服务与洪水的发生与否、级别大小以及受益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具有很大关系。再如,海滨湿地的防护服务与风暴的发生概率以及海滨地区的人口与经济社会状况有关。

(2)尺度特征。生态系统服务的尺度是指生态系统服务在空间与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一方面,生态系统服务来源于不同的空间与时间尺度上的生态过程或者生态系统。Costanza指出,根据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特征可以把文献。因此,尺度分析对于揭示生态系统管理中不同利益方的利益所在,进而制订各利益方都能接受的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3)公私物品特征。在经济学中,竞争性和排他性是描述公私物品特征的2个重要指标。所谓竞争性是指一方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使用或者消费会降低或者减少另一方的使用或者消费;而排他性则是指一方可以排斥另一方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使用或者消费,比如一家在自己田地里种植的作物,另一家未经允许就不能收割。Fisher等指出,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可以把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4大类[11]:第一类是私有物品,比如粮食和木材等,它们的使用或消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第二类是公共物品,比如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等,它们的使用或者消费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第三类是公共资源,比如公海的鱼类等,它们的使用或者消费虽然具有竞争性但却不具有排他性;第四类是俱乐部产品,比如申请了专利的生物信息产品,它们的使用或者消费虽然不具有竞争性但却具有排他性。

事实上,一般物品都是不同程度的公私混合物品,生态系统服务也不例外,而且公私性质会随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一般情况下公海的鱼类资源是不具有排他性的,但是,可以想象在有些情况下国际社会也可能会通过制度与技术壁垒排除某些利益方对公海鱼类的捕捞。另外,有些生态系统服务在低水平的使用阶段可能不具有竞争性,但是当使用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也可能会出现竞争,比如在低水平的捕捞阶段或者可持续的捕捞阶段,沿海的鱼类资源是不具有竞争性的,但是,当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大量减少时就会出现竞争[11]。再如,农业生产上的灌溉用水,在水资源充裕的情况下是不具有竞争性的,但是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竞争。在生态系统管理中,通过市场机制和权属制度已经对属于私有物品的生态系统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但是,对于属于公共物品、公共资源和俱乐部产品的生态系统服务来说,目前却尚未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导致了对许多生态系统服务的过度消费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或者破坏。

(4)收益依赖性。从构建绿色GDP的角度,以及从制定决策的角度,Boyd等对“服务”和“收益”这2个术语的含义作了严格区分[7,8,9]。他们认为生态系统服务仅是收益的生产要素,服务不等于收益;除了生态系统服务之外,人类获得的收益往往还包含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等其他资本的投入。比如,人们通常认为“消遣”是一类生态系统服务,但实际上“消遣”是一种收益而不是服务 ,因为在消遣当中除了生态系统提供的美景与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技术与资金等方面的投入,而且消遣的效果与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关系很大。虽然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把“服务”等同于“收益”,但是生态系统服务的界定却对收益具有直接的依赖性,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与过程究竟是不是生态系统服务,这要以人类得到的具体收益而定。比如某一偏远的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洁净水,如果没有人使用就不是生态系统服务,但如果有人抽取这些洁净水用于灌溉或者饮用,那么就是生态系统服务,而且抽取的灌溉水或者饮用水就是受益者从中获得的收益。另外,Fisher等还把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2类。比如对于一个湿地生态系统来说,人们可以从中得到洁净的饮用水,在这一收益当中,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属于间接的生态系统服务,而生态系统提供的水源则属于直接的生态系统服务。

自然界中,同一生态系统往往可以为不同的利益方提供多种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比如上面提到的荷兰的De Wieden湿地,既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芦苇,同时还可以为自然保育者提供珍稀的鸟类。因此,在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核算中,认真地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收益依赖性至关重要。

4 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需求与消费

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需求与消费是联系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的3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生态系统服务是由生态系统生产的,它的供给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结构与机能,而且往往受到人类活动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人工生态系统更是如此[13,20]。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福祉的源泉,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就是人类为了创造福祉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要求。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耗、利用和占用,它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比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价格、收入、偏好、替代品以及人类的需求等,而且由于种种原因通常具有过度利用与滥用、利用不足,以及无偿利用等特点[13,21]。

谢高地等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和生态服务研究积累的理论成果,提出以生态服务生产函数、生态服务成本函数作为生态服务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以生态服务消费函数和生态服务效用函数作为生态服务消费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13]。这一构想为今后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与消费指明了方向,但是它的实现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产函数,生态学界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们通常是以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地质因素以及土地利用等人文因素作为输入变量来模拟生态过程,比如土壤侵蚀模型和生产力模型等。但是,生态生产函数的模拟结果只是生态过程或者生态产品,而不一定是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人们需求与消费的生态过程或者生态产品,这一点通常被人们所忽视。因此,在生态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还应当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消费状况,比如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消费人群,他们的地理分布与社会经济状况等。

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需求与消费事关生态保育和社会公平等重大问题。在生态保育方面,当地居民通常偏向于消费或销售从自然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产品,从而获得直接的短期收益;而国家或者国际上的利益方则偏向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间接的环境服务[19]。在社会公平方面,通常情况下是采取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以高昂的局地成本提供重要的环境服务,而有些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付出的局地成本相对较低,但是,他们却也同样享受主要由其他国家和地区实施的保育政策所产生的环境收益[22],这是有违公平原则的。案例研究表明,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测算与评价成本较高,仅依靠市场途径难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配置,为了保护公众的利益,许多情况下还必须依靠精心设计的政府干预措施[7]。因此,为了实现生态保育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应当结合前面介绍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特征,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需求与消费开展综合研究,了解生态系统服务在社会不同群体中的分布及变化,从而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系统全面的科学依据。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自然资产”研究项目开发的“InVEST”模型在综合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需求与消费方面已经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20]。目前,“InVEST”模型已经具有了模拟木材生产、非木材森林产品的生产、水电与灌溉水源等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需求与消费的能力,同时研究人员仍在开发模拟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模块。但是,它的应用在许多地区面临着数据缺失与质量问题,因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尺度差别较大,比如昆虫的授粉服务大约为方圆1.5km的范围,对空间数据的精度要求较高,而森林的碳蓄积服务则为全球性的,对空间数据的精度要求较低[20]。因此,要想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需求与消费开展综合研究,除了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之外,基础数据资料库的创建也是一项急迫的任务[22]。

5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与评估

价值是指某事或某物对使用者设定的目的、目标或者条件的贡献[5]。不同的学科、哲学观点和思想学派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的认识各不相同[24]。目前,人们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一般包括效用价值和非效用价值2类[5,24]。

5.1 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用价值与评估

效用价值是根据价值的效用理论提出的,它是建立在人的需求与偏好的基础之上的。根据效用理论,生态系统服务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人们可以从生态系统服务的实际利用与潜在利用中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得一定的效用,从而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与偏好。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用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2类,使用价值又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人们为了满足消耗性目的(比如对食物、薪柴的利用)或者非消耗性目的(比如对美景的欣赏)而直接使用的生态系统服务所具有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为满足人类直接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生产提供条件的那些生态系统服务所具有的价值,比如土壤形成和光合作用等;选择价值是指为了本人、他人或者后代在未来能够选择利用某些服务而对其采取保护的价值,有时也叫做遗产价值。非使用价值通常也叫做存在价值,它不涉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直接的或者间 接的使用,而是指单纯从某些生态系统服务的存在中获得的满足。比如有人从来没有亲眼见到过北极熊,而且今后也从未打算要去参观北极熊,但是他(或者她)仍然能够从得知北极熊的确实存在中获得满足,这就是他(或者她)赋予北极熊的存在价值[24]。

关于效用价值的评估,一般是根据经济学中的支付意愿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用进行评估。目前,学术界已经提出了揭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的许多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24-30],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需要强调的是,各人从生态系统服务获得的效用取决于他(或者她)的需求与偏好,效用价值与个人需求关系极大。目前,在计算社会获得的效用时一般是按照等权重原则将社会中每个人获得的效用进行合计,对于评价民众并不熟悉的生态系统服务来说,这一做法已经引起了部分学者的质疑。但是,除了等权重之外究竟应当如何确定社会中不同成员的效用权重着实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24]。

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用价值评估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已经开展的评估大多是对特定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的评估,而对边际价值的评估较少[24,25]。事实上,对于有些生态系统服务的管理来说,边际价值的意义或许比总价值更加重要,比如作为濒危物种的栖息地,自然保护区的边际价值的变化对于确定保护区的范围大小至关重要。此外,以往对特定生态系统提供的一系列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全面评估,以及针对特定生态系统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变化所开展的评估相对较少,但恰恰正是这些类型的评估才能为局地、国家以及全球层次上的决策者提供权衡利弊的相关信息[22]。因此,今后应当加强以上这些方面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用价值评估。

5.2 生态系统服务的非效用价值与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的非效用价值主要包括生态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内在价值[5]。生态价值来源于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某一物种或组分在维持其他物种或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存方面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与过程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与偏好,而且在维持自然界的生命支持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植被在控制侵蚀方面的作用,微生物对废弃物的分解在养分循环方面的作用。在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保护区的选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利用的最低安全标准的确定,都需要生态价值方面的有关信息[5,17,19]。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价值主要是通过生态学上的有关指标进行评估,比如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完整度,以及表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等。

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文化价值是指许多人根据不同的世界观或者伦理、宗教、文化和哲学方面的自然观与社会观,把他们生活和依存的生态系统作为其社会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认为这些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5,25]。比如,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承载着厚重的炎黄文化。社会文化价值的评估一般是通过审议式的或者“群组”式的意愿调查价值评估程序,把相关利益方的民众或者代表召集在一起,根据经济价值评估的原则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文化价值进行审议和评估[5]。但是,由于涉及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因此一般的效用方法并不能估算出真实的社会文化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在价值是生物中心论者提出的独立于人类需求之外的价值,是生态系统服务本身内在固有的、不因外在于它的其他相关事物而存在或改变的价值,它是建立在许多文化世界观和宗教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5]。比如在美国一些印第安人的文化世界观中,他们认为动物和植物以及自然界的其他事物都具有亲缘关系,来源于共同的母亲(大地)和父亲(天空),因此它们和人类一样具有内在价值。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在价值来说,虽然不能采用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但是可以根据社区、国家或者国际层次上的有关法规以及宗教的教规对违反者的有关处罚或者制裁进行评估。比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的处罚与制裁的严厉程度,可以作为不同级别的野生动物的存在价值的评价依据。

综上可知,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效用价值和非效用价值方面的多重价值属性。在生态系统服务的管理决策中,效用价值和非效用价值具有相互补充与制衡的作用,比如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效用价值方面的成本与收益是否合算,而且还要考虑是否违反物种与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内在价值方面的有关法规。因此,生态系统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应当构建和使用多准则的综合价值评估体系。

6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生态系统服务是以生态系统对人们的收益而定的,学术界对它的认知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使用生态系统服务这一概念的时候,应当根据具体目的给出明确的定义及内涵。

(2)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复杂性、尺度特征、公私物品特征和收益依赖性等重要特征。结合案例深入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这些特征,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测定、模拟、价值评估及管理决策至关重要。

篇4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

A.蜻蜓点水 B.种子萌发 C.森林着火 D.人的呼吸

2.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

A.大气圈的上部 B.大气圈的底部 C.整个水圈 D.岩石圈的上层

3.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陆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4.在下列影响兔子生存的环境因素中,哪种不属于非生物因素( )

A.阳光 B.温度 C.狼 D.水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

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追逐

6.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哈维 C.林奈 D.沃森和克里克

7.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观察法

8.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

A.阴暗、明亮 B.潮湿、干燥 C.温暖、寒冷 D.食物多、食物少

9.苹果、梨等果树不能在热带地区栽种,主要受下列哪项因素的限制( )

A.温度 B.湿度 C.阳光 D.水分

10.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因此适于生活在( )

A.极地 B.水中 C.荒漠中 D.高山上

11.下列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适宜的温度 B.土壤中的微生物 C.水分 D.阳光

12.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

A.温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北方针叶林 D.南方阔叶林

13.玉米和水稻不能间作套种,起限制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14.影响小麦产量的生态因素不包括( )

A.阳光和温度

B.植物高度和开花时间

C.水分和土壤肥力

D.害虫和田间杂草

15.骆驼背上的驼峰是骆驼的一个重要标志,其驼峰的形成说明( )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的结构与环境没有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

16.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多方面的,如绝大多数生物的生活需要吸人氧气,呼出_________;生物能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_________作出反应;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17.生物有别于非生物,即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生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8.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_________、_________和实验等。

1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并提出_________、作出_________、制定并实施_________、得出_________和表达交流等重要步骤。

20.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同时蚯蚓的生命活动过程又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人们在沙漠中植树时,必须选用耐干旱的树种,否则难以成活;当沙漠上的树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使一定区域内的气候有所改善。请分析回答:

(1)影响树成活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该事实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必须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正常生存。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22.生物学是一门_________。19世纪初,法国学者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_________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

23.环境中影响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24.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三、连线题(6分)

25.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线连起来。

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合作关系

猫捉老鼠 竞争关系

蚂蚁搬家 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共生关系

海葵与蟹互惠互利

四、实验题(6分)

26.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

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七年级生物(上)第一单元测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C 5.A 6.D 7.B 8.A

9.A 10.C 11.B  12.B 13.C 14.B 15.C

二、填空题

16.二氧化碳 刺激 细胞

17.应激性   生长 繁殖 新陈代谢

18.调查 分类

19.问题 假设 计划 结论

20.适应环境 影响环境

21.(1)水分 适应环境

(2)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22.自然科学 拉马克 生命

23.形态 生理 分布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24.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连线题

25.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合作关系

猫捉老鼠 竞争关系

蚂蚁搬家 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共生关系

海葵与蟹互惠互利

四、实验题

26.(2)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光影响鼠妇的分布)

篇5

关键词: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357-01

1 引言

近年来,信息生态领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信息生态被正式提出以后,信息生态系统也相应的被人们挖掘、利用和完善。但是,在过去人们对信息的分析仅局限于信息本身和信息在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里的研究和探讨,而忽视了信息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信息究竟在信息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1998年,李美娣定义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自身与生命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还有学者认为,信息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由于信息交流关系而形成的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笔者认为,信息生态系统就是信息主体与信息生态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体又叫信息人,它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和信息消费者。信息生产者主要是指原始信息的生产者,它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信息的生产是信息生态系统循环的基础,是系统循环中最基本的要素。信息传递者是指传输信息的各种媒介或信息通道,主要指广播、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各种传播媒体。信息分解者是指对信息加工选择、整序,剔除无用信息的个体或机构,如网络管理人员、信息咨询机构、图书情报单位、科技信息中心等。信息消费者是指接收并利用信息的个人或群体,主要包括各类企业、管理决策部门、研究人员等。

2 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

在信息生态学中,有学者认为,信息生态是指一个组织中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文化、政治等子系统组成的信息环境,这些子系统决定了组织的信息生产、流动和利用。信息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由于信息、交流关系而形成的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根据生态系统、泛生态系统、生态链、泛生态链的概念,结合信息生态系统的特点可以认为,信息生态系统就是信息人之间、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信息人就是需要信息并参与信息活动的单个人或由多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在信息社会中,没有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组织不需要信息,不进行与信息有关的社会活动,事实上,信息人包括所有的个人和所有的社会组织。信息生态环境是指对信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信息人、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时空、信息制度等。现代社会以信息的收集、开发、传播、利用为主要特征,并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种领域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获取、开发、加工、利用的对象,没有信息就不可能有信息主体与信息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人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信息人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开发、加工、利用能动地改变着自己、改变着信息环境乃至整个社会。显而,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信息生态系统离不开信息而生存。

3 信息是信息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

信息生态环境是指对信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信息因素的总和。包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技术和方法,以及信息政策、信息法律和法规。信息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经过人类加工而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它体现了自然、社会、科学技术间的交互作用。信息环境的优劣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并影响人们的信息消费与生活质量。人总是处于一定的信息环境中,并与其不断地进行着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人从其所处的信息环境中获取与利用信息,通过实践活动改变信息环境,同时信息环境又对人起着一定的影响与制约。

信息环境主要由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政策与法规四个部分组成。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环境的基础与支撑,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信息产业建设、信息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建设等。信息资源是信息环境的核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信息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资源的建设程度,即人们可以获得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信息环境的关键,人们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同时也通过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获取、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能力,促进信息环境的改善。这些技术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和信息标准化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突出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信息政策与法规是信息环境的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信息市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冲突、矛盾、挑战与机遇。所以必须意识到信息政策和信息立法的必要性,通过正确的信息政策与信息立法规范、调控人们的信息行为。

显见,信息作为信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构成要素,它是信息环境的核心,是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信息政策与法规服务的对象,同时它也促进和规范着信息生态环境其他要素的发展。

4 信息的变化引起信息生态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

信息在信息生态系统中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物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技术、人和社会信息环境构成了信息生态圈。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构成了信息循环链。

信息由信息生产者制造出来,或经过信息中介(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到达信息消费者,或直接到达信息消费者。信息可以经由信息传递者提供给信息分解者,而信息分解者将加工、整序、剔除后的信息提供给信息消费者。也可以由生产者直接到达信息分解者,再提供给信息消费者使用。信息主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反馈,形成互动、双向的信息循环,它们之间既有明确的角色界限,又相互寄生、转化,在不同的阶段和场合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信息的时效性决定了信息的生命周期,不能适应变化的、无用的信息将被淘汰,最终失去生存空间。当生态圈的建设和发展到达成熟阶段时,各类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信息的流量趋于稳定,信息生态系统达到平衡,这也是系统内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的表现。然而,圈内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某类信息生产太多,或链中的某一要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系统的失衡,影响信息的流动。因此完善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比例是系统建设的关键。

信息的变化引起信息生态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信息的变化导致信息主体对信息获取、开发、加工、利用的变化。例如,法律是信息生态环境中的敏感因素,对维护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虽然已颁布了《出版法》、《广告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规范了信息主体合法合理的生产和利用信息,杜绝了一些不合法的犯罪行为。另一方面是信息的变化引起信息主体间以及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间的传递变化。例如,信息生产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制造了大量垃圾信息,这就需要高素质信息分解者能够对垃圾信息进行剔除和筛选,然后再传递给消费者。

综上,在整个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的变化引起信息生态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因为,信息不仅以某种方式维系着各信息主体间的联系,而且还是连接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的桥梁,信息既是信息人获取、处理和利用的对象,又是信息人之间沟通的纽带,还是改变信息人知识结构、优化信息人的各项决策的良方。信息可以改变信息主体的知识结构,成为信息主体的源动力。信息还可以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促进信息主体优化各种决策,改进信息技术,规范信息政策、法规等信息环境。

参考文献

篇6

1.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2.森林锐减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本文由收集整理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hm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3.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4.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低碳经济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愈益认识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载体。现代林业的发展就是按照林业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的双赢目标。通过发展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充裕的物质基础条件;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又促进林业潜能的循环释放,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和保障。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

发展林业,增加林业生物质能源供给,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修复生态系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

5.林业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

所谓林业低碳经济,是指在林业经济活动过程中,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 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森林碳汇功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 万亿t的co2,其中1.15 万亿t 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 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为碳汇,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潜力。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减排,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林业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6.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发展的建议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

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 林业可持续发展 建议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绿色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森林既是吸收碳汇,也是排放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减缓和适应双重功能。保护森林,减少毁林,提高森林质量,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林业部门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深入学习挖掘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促进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1.林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低碳经济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愈益认识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载体。现代林业的发展就是按照林业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的双赢目标。通过发展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充裕的物质基础条件;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又促进林业潜能的循环释放,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和保障。 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

发展林业,增加林业生物质能源供给,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修复生态系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

二、林业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

1.林业低碳经济的内涵

所谓林业低碳经济,是指在林业经济活动过程中,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 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森林碳汇功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 万亿t 的CO2, 其中1.15 万亿t 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 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为碳汇,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潜力。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减排,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林业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1.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木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被提到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是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因此,应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大力开发与森林相关的生物质能源,建立新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据统计,我国每年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生物质废弃物约14亿吨,林木修枝等产生的生物质有1亿吨,树木果实和天然树脂有200余万吨,若能将这些资源的50%开发成能源,可以替代6500万吨的石油能源。一种新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可解决国家现存森林生态补偿融资难、负担重等问题,对理顺森林生态补偿的渠道和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为林业发展创造新的商机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 程序:生物质能与节能减排及低碳经济[J].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09,17(2)

王春峰:低碳经济方兴未艾:低碳经济下的林业选择[J].世界环境,2008(2)

篇8

一、天保工程中的森林防

火工作更加重要仟务更加艰巨,应进一步加强对防火工作的重视,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综合投入。造成我圈乃至世界性的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各种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对森林的超负荷、无限制的大掠采;另一个就是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破坏,后者又以森林火灾最为严重,有关惊人的数字在此勿需赘述。在实施天保工程以前,一个森企业的主要经营可分为j大块:一是营林造林,二是木材采伐生产,j是森林保护,即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当然,木材的采伐更为霞要,以至有些失控,形成了滥砍盗伐无度的局面,导致了天保工程的实施。天保工程实施是以对天然林的分类经营,对天然林的禁伐限伐为主要特征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控制采伐,控制无度的溢伐。天保工程启动后,造成森林资源大规模减少的只瞻是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猖獗。而这两者义互为果有密切的联系,以森林火灾最为严莆。因此,天保]-工程的最终日的是天然林保护能甭实现,一方面是采伐能否禁止或减下来,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森林火,灾,防止象“5.6”大火那样对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大破坏力、杀伤力的火灾发牛。冈此,天保丁工程中防火工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抓住天保工程实施的机遇

仔细分析防火工作新形势下的特点,用新技术装备防火队伍,将森林火灾控制在天保:[工程目标范围内。森林防火的主要工作包括:火源管理,可燃物管理、林火监测预报、林火扑救等。天保工程的实施,使林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原有的防火丁工作模式必然有所影响。因此,要仔细分析天保工程对防火工作的具体影Ⅱ向,以便制定出正确得当的措施。

1.火源方面。主要是人为方面,由于禁伐或减少采伐,采伐工作业造成的林火发生次数将会显着减少。但由于林区职l丁要进行转业和再就业,在某种工程度上多种经营开展得更加广泛,上山人数可能会有所增长,这义增加定散量的生产火源。因此,分析“天保”工程中的火源情况是做好防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2.禁伐和减少采伐量方面。林中采伐剩余物基本没有或数量很少,在一定工程度上降低了林木的燃烧性。如何做好封山育林区域的可燃物管理,是防火部门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要弄清楚其消长规律、燃烧性并找m减少整个林区可燃物负荷餐的有教方法。

3.林火监测方面。特荆是封山育林区域,如何加强对这些地方的林火预报、监测也是肪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对天保丁工程投人很大,利用其中部分投入.将H前的高新技术应用到防火工作中去,是做好“大保”工程中防火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防火有关的高新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的普遍应用,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气象测定、卫星技术等。其中,应用自动气象冈子测定设施,卫星监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加强林火的预报与临测,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相应的遥感技术的进步,使火场移动通讯、火场监测准确度进一步提高。利用这技术设施,可以完全实现我们的扑火方针,打早、打小、打了,将火灾消灭在早期弱小阶段。抓住此次天保工程的机遇,提高森林防火队伍的设备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造,提高林火控制扑救水平、实力,必定能够使防火1工作上一个台阶,将火灾发生的次数及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天保工程要求允许的范围内。

三、深入研究林火生态规律

篇9

【关键词】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策略

一、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的价值目标分析

在20实际初,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为了满足工业化生产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较多的尝试。最为著名的就是引导学校采用了“工厂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组织结构。希望能够通过此种活动,在短期内培养出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适当缓解当时社会人才短缺矛盾。无论这种策略实施的情况如何,都充分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制度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就引发我们对传统高校教育的M织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其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的人才输出。例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没能对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进行及时更新,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由于在现代教育中,教学主体之间的合作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因此,以共同发展为基本目理念的学校组织结构,更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对高校教育的需求。

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理念的提出,满足了信息化时代对于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这种理念指导我们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去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努力将高校课堂打造成为一个从教育有效性角度出发的新型生态模板。生态学的学术主张,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主张内容:

首先,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理念中,对于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超越了之前单纯以“教”或者“学”为课堂中心的片面认识。师生之间的关系变成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关系。主张“教”与“学”的双方都对教学效果直接负责,这正满足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使得高校课堂教学走出封闭性的怪圈,走向开放式、自由式的发展状态。

其次,共建式课堂生态理念当中,主张为学习者创建一个民主平等、协调发展、互助共利的学习环境。在师生互动当中,实现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对课堂教学效果负责。在学习共同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中,提升学习者与教师的热情,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主体责任,实效高效课堂。最后,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理念主张教学要回归课堂,在自由式、开放式的课堂中,自觉担负起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能力的责任。让课堂每个参与者,在生态环境中,得到个人能力的提升。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不断追求知识储备的增长,以及实践创造能力的提升。使得高校课堂成为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场所。

二、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

我们在对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理念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下,以及在对影响环境价值发挥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建立有效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的基本范式。以下简单分析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

(一)整体性与协同性统一的原则

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要自觉遵循整体性和协同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生态学的理论当中,任何一种生态性质的环境,都是由复杂的生态因子构成的。在这种复杂的系统当中,生态因子会根据不同的现实特征,展现不同的属性特征。但是无论是何种系统,追求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发展都是基本方向。为了最终实现这样的目标,系统就要通过有效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办法,激发自身的协调功能。使得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统一,保持环境整体的整体性,处理好生态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就是整体性和协同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生态系统当中,内部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的支撑,才能够使生态系统维持整体特征;其次,生态系统层次结构的等级性表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组织性和有序性特征,表现在系统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最后,表现在生态系统发展的动态性上。在基本状态下,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时空的有序性,以及时空结构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会通过物质、信息的不断流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是当前从环境方面对人才培养策略的构建,同时也具有微观生态系统的特征。因此,在使用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时,要自觉遵守整体性和协同性相统一的原则。充分重视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促进内部结构的优化,实现课堂教育整体价值的发挥。

(二)交互性与共生性统一的原则

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也要严格遵守交互性和共生系统的统一性原则。不断促进高校课堂教学的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维护。教师与学生对环境的维护,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是教师施展人生价值的场所,是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平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促进师生能力共同提升的纽带。

(三)依存性与自组织性统一的原则

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自觉遵守依存性与自组织性统一的原则。对于这种理念的理解,我们可以以生态系统为例进行说明,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时常会呈现出一种平衡与非平衡状态。高校课堂也时常会呈现这种状态。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对于课堂的控制能力,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营造出一个开放式、自由式、动态式的高效课堂模式。促进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在自组织原理的指导下,学习的参与者都会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与其余的学习主体分享自己获取成功的经验。即使课堂出现暂时的不平衡状态,课堂的各个参与生态因子也会为了维护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充分发挥各自的协调能力。

(四)和谐性与可持续性相统一的原则

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要自觉遵守和谐性与可持续性相统一的原则。高校课堂与一般工厂生产线上不同,学生并不是运用同一种模型进行制造的产品。学生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化思想的个体。因此,在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当中,我们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同时,维护学生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其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高校课堂要求我们维护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保障发展机会的均等,为班级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不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专业技能和智力的增长,还要不断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注重调查对象的全面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要充分关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把握。在当前时代,大学课堂必须要坚持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原动力,为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优化策略

(一)坚持和谐共生的教育理念

课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具有生命活力的、不稳定的生态系统。这是从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的角度对高校课堂的定义。如果我们在⒂虢萄Щ疃时,已经形成了用生态学审视高校课堂教学的习惯,就会注重察觉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参与中扮演的子生态因子的角色,主动观察出课堂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模式,以及相互作用的影响,正确认识教师――学生――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将教育看做是一个整体性的生态系统,一种自然的有机的过程。从而会自觉遵守两个原则:一个是生命原则,即学生、老师看做鲜明的有机体,环境是具有协调性的有机系统;二是生活原则,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看做是教育的唯一主题,生活是教育的根本来源。在实际生活当中,形成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式,是实现人类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我国高校要树立正确的课堂生态理念,帮助高校课堂提供完善的生态教学设备,并运用丰富的中华文化色彩做基调,用严谨的自学态度,扎实的专业功底,高效的教学手段,来创建一个物理、心理、文化等和谐共生的课堂生态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师生民主平等、互利共赢的生态关系。使整个课堂中充满人文关怀,有效解决人才培养的生产性与生态性之间的矛盾。为学生提供展现优势,挖掘潜能的机会。

(二)营造一个舒适开放的物质环境

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以生态心理学为基本理论指导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课堂环境的布置、屋内教学设备的陈设、教室布景、教室光线情况等,都会对教师与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提倡采用小班化教学的方式。人数最好控制在30人以下。这样的小班不会超出教师的情感关怀范围。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及高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总结,我们预计小班化教学将会是今后高校开展综合性教育,激发课堂主体自觉能动性的必然趋势。这种小班化教学能够有效控制课堂规模,防止出现资源过度使用的状况。建立一个资源节省型,师生互动型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有效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对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尊重,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

(三)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人际关系

长久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育影响深远。部分高校仍然过分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状况,教师的教学等都围绕着让学生获取更高分数的目的进行。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是处于被压迫学习状态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只能屈服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高校课堂本身应当是极具智慧色彩,和轻松愉悦的生态系统,变成了一种身份高压下的被动知识输入过程。从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和视角来进行分析,高校课堂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应当是非此即彼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从本质上来讲应当是没有地位区分的平等关系。因此,教师并应当将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与自己的角色对立化。相反地,老师应当与学生站在同一的阵营,共同发挥子生态因子的作用,共同维护课堂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共同感受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环境中,民主、和谐、开放和平等的氛围。

(四)创建清新高雅的文化品性

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倡创建清新高雅的文化品性。这里的清新高雅指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文化品性,同时也是参与课堂的学生的品性。班级文化是一个将教师、学生、环境包括在内的综合性的体系,体现了在特定环境中人们展现出的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等。通过共同创建和谐的交流活动,形成不同的班级文化特色,对参与其中的主体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每个大学生都有不同的文化品性,但是教育者更应当关注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从而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分析客观事物的规律,对现实社会发生的事情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我国高校在加强课堂文化生态建设的同时,体现出了对民主、自由、开放的新时念的推崇。开放式、自由式文化生态氛围的构建,为以文化为载体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契机,实现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高校在面对社会主流思潮的变化时,要采取客观分析的态度,提升教师和学生对于文化品性的分辨能力,用理性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同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参与主体的人生信念、行为习惯等进行引导。主张运用先进、客观、诚信、上进的理念对对待课堂学习中的挫折,用宽容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缺陷,才能充分激发出个人子生态因子的价值。

四、结语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涌向社会的人才基数不断增加。导致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我国高校教育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专业知识的教学,用开放式、自由式的理念去关注课堂教学生态环境的创建。一次不断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使得高校教育的发展重心转移到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锻炼上来。然后在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为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赢得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从而不断提升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及人才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学习共同体内涵重审:课程教学的视域[J]. 卢强. 远程教育杂志. 2013(03)

[2]论教师的生命实践[J]. 齐敏,任永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3(02)

篇10

关键词:生态河道治理;问题;措施

水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要想有效利用水资源,就要加强对生态河道的治理。

1治理生态河道的基本原则

在开展相关生态河道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人为本,明确人类作为主体对于河道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践中要以生态治理的主要特征和实际操作为原则,开展各种有效的工作。

1.1综合治理原则

河道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和引水,对其开展各种生态防洪工作,可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对此,在实践中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理,进而提升其整体功能与价值。

1.2协调性原则

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融入相关美学特征,对于河道沿线进行系统的设计,提升环境与河道的自然与统一。

1.3自然性原则

在对河道的修复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应用自然的修复方式与手段,同时要适当的应用人工修复模式,充分提升河道自身的修复能力,促进河道的良性发展。

1.4经济性原则

在实践中要从经济的角度进行河道治理,对此,在治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促进自然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2现阶段甘肃省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水污染严重

在甘肃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河道产生的影响也更为严重。近年来,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的污水排放到河道之中,这种问题直接降低了河道自身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河道的净化作用,导致甘肃省的水质降低。

2.2用水缺乏合理性

甘肃省有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因此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要想改善现阶段甘肃省的用水状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就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从长远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分析,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甘肃省水河道治理状况。

2.3缺乏必要的河道治理经验

河道治理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工程。从整体上来说,甘肃省的工业相对稳定,其经济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一些污水治理问题却没有得到良好解决,污染物排放较多。同时,由于甘肃省处于西北地区,发展落后于东南沿海城市,所以在河道治理上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导致一些河道成为各种污染物的聚集之地。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重视对污水的处理,针对甘肃省的实际状况,制定各种有效措施,提升其生态河道的治理能力。

3治理生态河道污染的主要措施

3.1运用先进技术加强对河道污染的治理

3.1.1水质净化技术的应用在实践中主要分为河道曝气充氧、水上浮岛净化以及砾石接触氧化几种技术手段。3.1.2生态修复技术在实践中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河道周边发展植被,通过对乔木、灌木、周边草坪的优化与完善,在河道底部种植芦苇、葛蒲等具有优化性质的水生植物,构建优质的绿色生态系统;二是水生植物净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水生植物自身的自然净化功能对河道进行生态净化;三是适量配置水生动物。在改善河水质量的同时,在河道中适当放养适合区域河道生长的鱼虾以及各种浮游动物等,进而构建一个相对和谐、统一的水生动物生态系统。

3.2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

当前,要对甘肃省的河道治理工作以及水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科学系统的规划,同时在相关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要优化思想,转变模式,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进而构建一个具有生态性、前瞻性的甘肃省河道治理模式。

3.3提高对截污纳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实际的河道整治工作中,要加强对各种污染源的控制,做好截污纳管工作。对此,要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把沿岸自排河道中各种生物污水进行系统的截流处理,并将其与市政污水管理工作统一起来,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待符合既定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对于一些没有统一管理的地区,要做好对河道的截污治理工作,建设简易的污水处理中心,提升对污水的初步处理,从而在根本上控制河道污染物的排放量。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