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25 17:1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教学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教学建议

篇1

通过对高校健美操课程学生方面的调查,在健美操认知上,很多学生能够从自身选修课程中来分配健美操学习时间,能够结合健美操知识来强化对自身体质及运动习惯的培养。然而对于健美操运动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还有些缺乏。对于健美操课程的喜好分析中,广大师生都将健美操作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不仅仅是由于健美操对器械要求较低,更多的是学生从集体健美操运动中,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心理调节,增进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然而,对于徒手健美操主流化的发展,相对简单的大众化健美操运动也使得运动显得单一。如对于女生来说多以形体健美操为主,如拉丁健美操,这些可以从自身气质和形体塑造上满足其需要,对于男生多喜欢搏击性健美操,能够从力度和对抗性上增强其肌肉力量。从学习动机上来看,男生与女生在健美操学习上具有一定的区别,女生多侧重于减肥、塑身、娱乐,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可以看出,在健身运动中更加注重对自身健康与个性的体现。

在健美操选项课程的学生性别比例分析中,女生所占比例较大,其内容开设多以满足女生的需求为主,同时在教授者方面多以女性教师为主,而对于男性健美操教师则相对缺乏,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对健美操学习者性别比例的扩大。体育教学离不开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构建,特别是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其现状主要表现在:对于专业健美操教师的需求加大,而健美操师资队伍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较大,在学历特征上,以本科学历的师资为主,而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健美操师资较缺乏,再加上课程主修项目多以大众健美操为主,对于竞技性健美操的参与与学习者较少,在人员构成上多以女性教师为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性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另外,在高校健美操师资队伍中,多以讲师为主,拥有教授职称的师资较少,从而暴露出师资组成及性别结构等方面的不足。

二、总结与建议

篇2

关键词:高校;教学秘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88-02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秘书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职位,在加强教学管理、维持教学秩序、、协调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教学秘书在工作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工作体会对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深入思考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一、四大作用:高校教学秘书岗位功能分析

1.辅助、参谋。院系教学秘书的工作主要是对教学计划的实施进行管理,包括常规教学管理、教学日常管理和教学档案的整理保存,其主要职责在于协助分管教学院长及其他院、系领导做好本学院的教学管理辅助工作及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协助分管院长开展教学、教务活动,使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2.沟通、协调。教学秘书还负责向全院教传达学院及上级主管部门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任务;传达各类教学管理文件;征求和听取教师对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将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等工作。这既为院系领导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也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课程进度、教师调停课、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的意见和建议、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都通过教学秘书来联系和沟通。

3.监控、督查。教学秘书对领导做出的教学决策,负有检查、监督、催办、落实的职责。这就需要教学秘书了解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协助领导检查教学质量,分析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所反馈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这就需要不仅在教学管理中形成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使教学管理工作取得新进步;同时为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意见建议,以确保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管理、育人。教学秘书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在承担教学管理任务的同时,又直接参与学生的考试安排、成绩管理、信息反馈等环节,因此工作中与学生联系较为广泛,接触频繁,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联系,多给予学生督促、帮助和指导,从而在育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四个失衡: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现状调研

1.劳动强度与价值认同失衡。教学秘书的工作大部分是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事务,工作繁重、劳累,短期内看不到具体、直接的结果。对于教学管理人员来说,教学正常运转,没有教学事故的发生就是教学管理人员的成绩,这些方面很难对工作的业绩进行考核。因此,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不被认可。在领导看来,教学秘书只是一个服务者,地位、职责远不如专任教师;在普通教师看来,教学秘书仅仅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认为教学秘书无非是做一些简单的、机械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只需被动地完成上级的任务,不需要创新,因此,大部分人认为,教学秘书学历层次不需太高,只需能处理日常性的文字和工作即可。

2.人员配置与工作总量失衡。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教学秘书的工作任务也随之加重,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教学秘书的工作几乎涵盖了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工作量大而烦琐。大部分学校,一个院系即使有上百名教师和上千甚至几千名学生,也仅仅配备一名教学秘书,加班加点往往成了工作常态。从工作时间来说,笔者对山东某高校26位教学秘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中有20位教学秘书,每天的工作量远远超过8小时。虽然整日在这些繁杂具体的事务中忙忙碌碌,但仍然得不到认可,也看不到成效,有时还备受怕出差错的心理煎熬。从心理上来说,大部分教学秘书都患有严重的强迫症和焦虑症。就拿考试来说,为保证考试的有序进行、不出差错,他们会经常对全院甚至全校的考试安排、监考安排进行详细核实,对长达几十页的安排表一遍又一遍核对,相当机械。由于对考试安排出现差错而引起的教学事故的恐惧,经常会出现明知已经核对过多次,却还要再行核对的现象;存放试卷的房间,明明知道已经锁好,但还会多次查看,越来越没有了自信,因此长期处于谨小慎微、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从身体状况来说,由于长时间从事电脑相关工作,不少教学秘书虽然很年轻,但已患有严重的腰椎、颈椎疾病。

3.工作投入与薪酬待遇失衡。由于教学秘书在高校不被重视,所承担的工作、责任与所得到的报酬往往不平衡。近年来,由于各高校招生计划的不断扩大,教学秘书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教学管理的基础工作都要教学秘书处理,他们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理应得到较高的薪资、职务待遇和发展空间。但现实不是这样,教学秘书的付出和回报往往不成正比。从工资待遇上看,教学秘书的工资普遍偏低,他们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繁杂事务,成绩难以量化,往往得不到认可和重视,从而造成了与教学科研人员横向比较中的收入差距。

4.业务成绩与发展空间失衡。从自身晋升看,教学秘书的职称评定和职务升级均不占优势,由于忙于事务,工作量比一线教师低,科研成果不如一线教师高,管理系列优秀难以划定。从长远发展看,高校普遍重视一线教师的发展,教学秘书却很难获得业务培训、进修深造的机会,使得原本缺乏系统培训的教学秘书们倍感前途渺茫,与高校一线教师的差距越拉越大。

三、四条建议:高校教学秘书职业持续发展

为了激发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学管理工作更为健康、更为有序地进行,学校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为教学秘书明确和规划一条适合教学秘书职业发展的路径。笔者在此提出了“四条”建议,以期保证高校教学秘书的全面、自由发展和高校日常教学管理的平稳、健康运行。

1.树立人本理念。在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做到尊重教学秘书的人格,重视教学秘书的工作,树立“人本”理念。首先,要给予教学秘书以人文关怀,肯定其工作中的成绩,包容其工作中的失误,凸显其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提高教学秘书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使之切身感受到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是统一的。以“人”为本,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秘书的重要性,重视教学秘书的选拔和培养,充分肯定教学秘书的成绩和作用,制定符合教学秘书的考评体制,提高教学秘书的地位和待遇,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用激励的政策留住人,用支持的政策发展人,从而保证队伍的整体素质及工作热情、积极性。

2.灵活人员配置。目前,二级学院的教学秘书要管理1000~2000名学生,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工作内容杂乱琐碎,因此,配备充足的教学管理人员是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进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必要条件。二级学院应根据办学规模、师资队伍、专业数量、学生人数,配备相应的教学管理人员。规模大的学院不仅应配备专职的教学秘书,还可以请青年教师兼任助理,或增设各系、各专业的教学秘书岗位。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专职教学秘书的工作量,减轻工作压力,使之更多地加强业务学习的时间,以更好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还可以使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在工作的同时,更好了解了教学管理的各个流程,更快地熟悉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还可以使青年教师引发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配套晋级政策。学校可像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样,出台专门的适合教学管理系列的职称评审制度,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以调动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学校可建立教学管理系列,在实际工作成绩与教学管理研究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下,重点考察工作业绩,合理地评定职称。针对职务晋升难的现状,学校也可根据高校基层教学秘书的任职实际年限及本人工作的表现,确定相应的级别,根据从事工作的年数逐层地确立行政级别,为他们的发展前途开拓一条有效通道。

4.鼓励科研创新。教学管理也是一门科学,值得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和改善。高校重视基层教学秘书的研究,第一有利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也有利于高校教学秘书的个人发展。应该像教师搞科研、抓教学一样,也应鼓励并带动教学秘书在认真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针对教学管理中出现的焦点、难点、重点问题展开研究,在研究中提升管理水平,将科研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教学管理。

总之,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岗位。要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就必须足够重视教学秘书这支队伍。学校各级领导及学院应正确认识教学秘书的工作性质、职能、任务,为其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并且结合学校实际建设好这支队伍,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当然,作为教学秘书自身,也应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教学管理素质、信息化管理素质和综合专业能力,以人为本,灵活地运用和理解原则,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服务,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以此来胜任不断提高的岗位要求。学校重视与自身提升相结合,这应该是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建议

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众多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是极富表现力、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是经过成百上千年文化发展的影响而产生的。历史对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可以从舞者的动作、韵律中看出整个民族的生活习性、文化、艺术、社会发展以及对美的鉴赏力、价值观、信仰等。

一、提升舞蹈教学教材的水平

一份好舞蹈教材,不仅能够在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帮助舞蹈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个民间舞蹈教学催化剂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帮助各高校培养当代舞蹈人才,有效地为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蓬勃发展打好基础。以民间的舞蹈教学工作为例,在舞蹈教师选择舞蹈教材时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舞蹈教学模式以及相应的重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例如以少数民族舞蹈为中心的高校,教师就应该将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素材作为选择重点,可以适当借鉴现代舞等其他类型的舞蹈教材,取其精华,进行有机的结合。除了选择教材的内容之外,也要根据学生们实际舞蹈水平选择难度适宜的教材,不能拔苗助长,也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们的实际水平和理想目标为基准的原则进行教学。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舞蹈教学也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教师们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一些与我国当代社会中领先发展的方向,顺应社会发展最新动态的观点等等,让各个高校培养出的民族舞蹈人才能够适应当代的社会特点,借助舞蹈来推动社会文明超理想的方向稳步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跃的社会要点,增添时代气息。当然,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也不能忽略了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当前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普遍出现着教师们有些注重舞蹈技巧而忽略了舞蹈理论的特点,这就导致毕业的舞蹈人才专业素养较强但欠缺一些人文素质。

二、深化民族民间舞蹈的观念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祖祖辈辈的努力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厚的文化遗产,民族民间舞蹈也是遗产中的一项。由于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在历史的洪流里孕育了自己的特色,这使得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精彩纷呈、丰富多彩。学生们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不仅仅只是希望具备一种舞蹈技能,更希望的是将蕴含在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下去,让日后更多的人能够被民族舞蹈中蕴藏的情感和文化所感动,这也是民族民间舞蹈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一位从事民族舞蹈艺术的人心底都应该有一份责任,将自己学习的民间舞蹈传承下去,因为这种民族舞蹈代表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历史特点,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民族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世界的文化,如果存在一种舞蹈能够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或轰动,那必定是吸收了丰富民族文化的传统舞蹈。想要让中国更好的走进国际,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名族,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传承者我国千百年来的悠久历史。不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们都应该将这份责任放在心里,努力学习并传承下去。

三、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开展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工作,本文为广大高校民族舞蹈教师提供了集中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可以采取组合教学法,将舞蹈元素、动作、短句组合在一起来完成多套舞蹈动作,这样的小组合更加灵活,能够将更多种民族舞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舞蹈情节进行适当的调整,培养学生们在舞蹈编排方面的创造意识。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感性教学法,由于舞蹈在很大程度上是舞者情感的表达和流露,要让教师们将教学重点从技巧转移到情感方面来,就必须要从学生们的精神层面入手,让学生们学习民族舞蹈的文化背景和该民族的风情特点,帮助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更好的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让观众们更容易感受民族氛围。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即兴创作法,由于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创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只有具有了强大的创作能力才能够使得我国民族舞蹈文化流传至今。因此教师应该锻炼学生们的舞蹈创编意识,让他们将十分的热情投入到舞蹈学习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为民间舞蹈带来新的活力。

四、结语

总之,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五千年来文化传奇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舞蹈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对于学生们精神层面的培养,让他们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更能体会到将舞蹈文化传承下去的这份责任,让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永远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唐怡.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16,23(6):60.

篇4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校教学;教学改革

一.完善高校教学环境和管理体制

政策是否到位,制度是否配套,都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学环境和管理体制,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实现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1]。

(一)完善教学相关设施,提供有效教学媒体

一切理想都是依托一定的物质来实现的,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离不开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场地、教育设备等物质条件。高校要加强各种实验室及设备、图书馆等相应的助学场地的投资,以促进现代教学方法的实施运用。同时要增强教学设施建设,教学方法的创新,必然涉及到方法创新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创新方法的应用环境问题。必须结合教学的长远发展规划,配备必要的教学方法创新的硬件,以及新教学方法使用的环境。因此完善教学设施,提供有效教学媒体,是保障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措施。

(二)加强师资力量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依赖于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才能和教师的素质。高校在引入师资时,要严格把综合素质关,选拔有真正学时、有能力、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进入教学第一线。同时,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相关培训,提升教师教学理念。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基地,是知识创新的中心和源泉。首先要强化人才引进机制,其次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养提高[2]。学校可以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培训班,开展上岗教师试讲、示范课观摩、教学培训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并采取校教学督导团整体监督与老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积极进行教师校本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师生的交往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现场教学与实验教学等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三)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

营造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所需要的良好环境,需要合理的教学管理,需要高校教学管理层的努力。据调查,阻碍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和开展教学方法创新的可能性途径,大多与高校的教学管理有关。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学方法创新的物质支撑条件问题及教学与科研难以协调的问题尤为突出。就教学与科研而言,高校的教学领导者应处理好两者关系。大学教学应体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同样,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有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

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更需要加强教育学、教学方法等理论学习,提高教学理念。教师要突破传统角色,做好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倡导者,发挥表率作用。同时,高校教师要随时发现新思想、分析新思想、接受新思想,做好运用的准备。高校教师不仅要熟知自己学科领域的信息,也要关注学科领域外的世界变化对本学科的影响,这样会使自己在教学时有更多更新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课堂就会有时代感和广博的魅力[3]。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很高的育人责任感。

(二)保持专业能力的发展

教师要保持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只有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才可能走在学生的前面,起到启发、引领学生的作用。教师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力量,必须努力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首先高校教师应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其次高校教师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成为知识构建和知识创新的探索者。教师还要具备并实践基本的组织教学等相关技能。在使用现代教学方法时,除了需要现代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外,还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组织能力,这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地实践和敢于创新。

(三)加强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是一种职业,这就需要教师要具有相关的职业道德素养。在职业道德方面,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仅是其与学生交往的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而且是教育职能的要求之一。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相应的师德[4]。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

(一)树立正确学习观

高校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和改变自己,一个人的学习观念对其学习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身处以终身学习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社会形势,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来指导大学学习和未来的学习生活。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的重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各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大学新生的学习方式和转型教育。在教学技能策略上,教师要注重实际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加强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主动追寻问题答案,使他们具有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包红刚.试论大学教学方法及其改革.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1

[2] 刘秀岩.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7):119-120

篇5

[关键词] 公共英语;专业英语;教学衔接

一、引言

英语很多年来一直都是世界性的通用语言,我国在引进之初直到现在一直都是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的。这给我国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发展障碍,我国整体的英语环境和氛围都不够好。到了大学阶段,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我国英语教学分为公共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来说,高校的公共英语课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历程,我国各个高校也已经针对公共英语进行了多次改革的尝试和推进,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仍然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然而,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对于大学生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它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就是如何实现高校公共英语从精英到大众,从单一的学科式学校教育到多层次、全方位的素质型教育,从学术到实用,从研究到产业化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把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事实上,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也已经开始呈现出专业化教学趋势。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来实现高校公共英语的专业化教学模式呢?

二、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虽然已经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实验,但是,根据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提出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当前,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资水平以及评估体系上:(1)从教学模式来看,当前的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仍然以大班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我们不能说无一是处,它能够增加学生们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高校的不断扩招,这种教学模式日益显现出劣势。公共英语教学人数众多,每个人的基础不一,造成了教师授课的难度增大,课程秩序也很难控制,容易造成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被慢慢消磨掉。

(2)就教学手段而言,当前的公共英语教学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即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学生主要是倾听者和参与者。虽然,我们已经喊了多年的口号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英语课堂的教学,但是,真正做到的为数不多。现在,几乎所有高校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但是,真正起到积极作用的不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高,日积月累的结果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日趋淡漠,这严重影响了公共英语的教学效果;(3)就英语教师队伍而言,当前高校公共英语师资质量不够硬,相对于扩招以后的大学生人数来说,教师队伍仍然偏少,还有教师的水平也存在不小的差异性。高负荷的工作使得教师的培训和深造机会少之又少;(4)公共英语教学的评价手段还不够合理和科学,目前,最为常见的评价手段就是把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结合起来,各占不同的比例,然后再得出一个最终的分数最为学生的公共英语成绩。这种评价手段显然不够全面和灵活,尤其是一些学生上课表现优异,而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的话,根据那种简单的评价方式来结算分数的话,显然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

专业英语,又被称之为专门用途英语。其中,用途指的就是出于工作需要或者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两种。高校里的专业英语往往指的是职业英语和学术英语。我国高校的专业英语开始的时间并不长,是在上个世纪末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出。一般认为,专业英语是公共基础英语的延伸,是一门把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运用英语进行专业领域的交流。总体上来说,我国专业英语教学起步较晚,教材也多种多样,还没有较为成熟的专业英语教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觉得难以接受,从而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具体来说,(1)对于学生而言,专业英语教学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无法真正使得高校英语教学从公共课向专业课过渡。专业英语课占用的课时较少,得不到学生应有的重视;(2)从教师方面来说,专业英语往往由专业课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的语言教学方法不一定到位。通常的情况是专业英语课变成了简单的翻译课和阅读课,与语言学习的本质严重脱离,使得专业英语教学达不到教学目的。有些学校也由英语教师来教授专业英语,但是,这又导致了这些教师不熟悉专业知识而影响专业英语课的质量。

三、高校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的实施办法

鉴于以上高校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认为,只有把公共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有机融合起来,在进行公共英语教学的时候,就有意识的融入专业化教学模式。这样,我们高校的英语教学才能更为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原因在于:公共英语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专业英语教学又是公共英语教学的延伸,它们是互为补充的关系。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来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和链接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和尝试:

1、首先,我们要端正英语教学态度,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公共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高校的公共英语课教学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专业英语教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我们要深刻理解专业英语的内涵,就是说它是以英语语言教学为主、专业知识教学为辅的与各个专业有关的语言类教学和语言应用课程,它的核心依然是语言教学,只不过是某个领域的专门英语,是公共英语的扩展和延伸,是英语基本能力向技能转变的重要阶段;

2、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之间有着共通性,但是,区别也是较大的。我们要调整当前的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和要求,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方向重新制定出不同的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和要求。由于很多学生在学完了公共英语课以后,学习英语的动力不足,因此,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就要先于专业英语进行教学,还要适当的与专业英语教学进行穿插,让学生具有了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并夯实了英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为专业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要走专业化模式,其中的教材是核心内容之一。当前的公共英语教材基本上较为成熟了,还配套了多媒体课件等,可以应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针对专业英语教材普遍存在问题的现状,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公共英语教材编写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考虑下各个不同专业的培养需求,选择具有各有特点的教材内容,针对文科生可以偏向于听、说、写能力的培养,对于理工科学生,可以重视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总之,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本质上都是语言教学,只是教学的层面不同而已。针对当前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脱节的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公共英语教学阶段就有意识的实施专业化教学模式,使得表面上脱离的两个层面的英语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出相辅相成的作用。我们可以分类、分组做好师资的街接,以实践为导向,做好教学模式的街接,结合职业需求,做好教学内容的街接,比如说结合专业扩展词汇,补充常识,介绍文体等。只有这样,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实现了专业化教学模式,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才真正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桂影,顾维忱.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7(1):111-112.

[2]戴艳阳,钟晖.专业课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之探讨[J].高教论坛,2006(3):96-97.

篇6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趋势 建议

如何培养出大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大学生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积极进行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乃至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从宏观上顺应新时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进行分析,才能把握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1 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1.1 体育教学以终身健身为指导思想

终身健身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是现代体育教学重要的发展方向,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强调健康第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改革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终身健身思想为指导,增强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使之在进入社会后都具有健身意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独立自主地坚持身体锻炼,视健身活动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 体育改革向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我省高校体育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了学习气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日趋成熟,世界观、价值观正在逐步确立,并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规范,有着较强烈的独立意识,具有较高智力发展水平,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1.3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是大家喜欢的、有利于全体同学参与的、适合群体性锻炼的体育项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感触或枯燥无味,或望而生畏。对此,高校体育有必要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重新建构教学体系。如:丰富教学内容;注重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保持或更新原有的竞技体育内容:在继续加强传统的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竞技体育项目教学的同时,将乒乓球、游泳、羽毛球、网球、武术、健美运动、体育舞蹈等竞技体育项目,充实到高校体育教学中。

1.4 调整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省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巨大变化。长期以来,体育专业教育都是以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为主体。这样的专业分布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调整高校的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加强体育经营管理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加强基础学科和实用学科的建设,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并提高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扩大选修课的比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潜能,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志向进行自主学习,这对发掘学生的潜力,实现终身体育都有重要意义。

2 对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2.1更新观念,确立大学生健康发展培养模式

我省高校体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深刻领会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上级主管部门除制定完善的学校体育评估标准外,还应组织学校主要领导和体育教师认真学习教学改革的精神,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教学是一门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基础课程,是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2.2 改革教材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某种有效的形式、手段来达到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教学方法上,长期以来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因此,在教学上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和满足,从而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3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授课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我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重视学科梯队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对部分思想素质较高,有一定学术造诣,肯于钻研和善于团结人的中青年体育教师,充分培养与扶持。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带领中青年教师切磋教学技艺,营造重视教学的良好风气。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分批期定向培养,加强教师的进修与深造。

2.4 创造积极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营造愉悦的教育情境与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进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心理认同,使他们通过积极参与、体验乐趣、感受效果和享受成果,养成爱好体育,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并将“终生体育”思想落到实处。因此,注意创造积极的教学情境和学习环境,是教学改革中应予重视的重要内容。

2.5 努力改善场地器材设施,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条件

运动场地、器材不足是当前我省大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从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渠道解决实际困难,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让课程改革能健康实施。一方面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加大改善场地与器材上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争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开展学生喜爱的体育特色活动。争取行政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增添一定的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等,确保体育活动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管理;高校 

 

一、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秘书是系级教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实施者,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安排者,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系与系教学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渗透教学计划管理、运行管理、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因此其地位独特,作用不容忽视。 

1.助手参谋作用 

教学秘书直接管理教学事务,获取信息快捷而可靠,可以尽快纠正教学过程中执行任务的偏差,不仅协助系主任处理系里的具体事务,如教学工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落实与检查、评价与改进等,还应该积极调查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方案、采取新措施,主动为领导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必要的情况下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系领导的决策创造条件,起到参谋的作用。 

2.组织协调作用 

教学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在这个蓬大而又相互牵连的网络中,教学秘书处于枢纽位置。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教学工作,教学主管领导的工作一般是决策性、全局性、统筹性的,而面向广大师生的、具体的工作却由教学秘书直接管理和落实。如排课、调课、征订教材、落实教学计划、安排各类考试、学生成绩管理、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管理、核算教师工作量及教学津贴等等,都要由教学秘书组织完成。同时,由于教学管理的许多活动呈现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教学任务的完成是由许多部门共同完成的,教学秘书也是教师、学生和教学职能部门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具有上传下达、协调左右、互通情况、沟通信息、改善关系、合理统筹的作用,其协调职能发挥得好坏将对系(院)的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协调不好,就会造成混乱,或者导致矛盾,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服务保障作用 

管理也是一种服务。教学秘书从事的工作是教学行政管理即教学管理,是对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系(院)级教学秘书的一项日常性的工作,也是教学秘书工作的重点所在,其主要目的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秘书扮演的是“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角色,应该加强与教师、学生的沟通,主动为广大师生着想,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真正把服务落实于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中,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如:教师的教学工作进度、课堂教学的考勤和质量监控、教学工作量的核算、教研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的及时记录;学期中和学期末做的教学工作总结,考试后的教学质量分析等,教学秘书都必须熟悉掌握,并组织力量,合理安排,切实实施。 

二、关于做好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教学秘书不只是“收发员”、“通信员”、“勤杂工”,必须认识到其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有人说:“教学秘书是半个系主任”,此话不无道理。因而,作为教学秘书不应存在自卑感,要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学秘书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创新理念,提高认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理念创新就是指从事教学秘书工作的人员要冲破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偏见,热爱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系教学秘书放弃了所学的专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管理工作上,与同期从事专业的教师相比,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部分高校的领导缺乏对教学秘书工作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轻视教学秘书在基层教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学校在教学秘书人员配备、业务学习、岗前培训、工作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不够重视,在客观上造成从事教学秘书工作的人员有自卑心理,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也不安心自己的工作,寻找机会离开原工作岗位去谋求自身的发展。这种境况要求在学校解决其自身存在问题的同时,高校教学秘书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认清自己从事的工作在高校生存和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忠于职守,在教学秘书岗位上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真正担负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担,通过出色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 

教学管理既是行政管理,又是学术管理。教学秘书首先要熟悉本单位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熟悉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才能及时协助系领导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当好领导的助手、参谋。其次,要学习管理科学知识,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专门知识,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建立紧跟时代脉搏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内行”管理。最后,教学秘书要协助领导管好教学工作,除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必须不断地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数据库操作、文字处理技术等,以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3.创新工作方法 

篇8

Wang Haihu;Wang Haiying

(①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咸阳712000;②宝鸡文理学院,宝鸡721013)

(①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②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13,China)

摘要: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结构,为学生参与锻炼增加了途径。只有不断的提高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认识,解决好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新兴教学模式才能进一步在我国发展并得以推广。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odel of college sports club enriches the course structure of college sports and increases exercise way for students. Only unceasingly upgrading the awareness of teaching model of college sports club and resolving the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can the new teaching model be further popularized in China.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 教学模式

Key words: college sports club;teaching model

中图分类号: 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199-01

0引言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还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限制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因素,本文通过对这些限制因素进行分析,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1现状分析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切实推进纲要的实施,各个高等院校都在不同程度的对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纲要的要求,特别是近些年西方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我国开始推行,体育课程改革显得越来越急迫,在借鉴了发达国家在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上的成功做法后,又结合了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高校体育俱乐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泛受到重视的。但在现实实施过程中,由于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认识不足,只重视形式和名称,有的甚至把高校体育俱乐部等同于职业体育俱乐部,让一些基础较差,但锻炼热情很高的学生望而却步。由于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不了解,很多学校没有在经费上给予倾斜,主管教育部门也没有专项的资金注入。

2主要限制因素

2.1 认识水平有待提高现行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是“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中心”,片面追求课程的组织形式名称;大多数“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习式”、“灌输式”等陈旧的教学管理方法。这些典型现象说明,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还缺乏认识。

2.2 教学目标不够清晰现行的高校体育俱乐部,大多是按照项目的技术特点,遵循职业体育培养的轨迹,有序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尽管选项课考虑到个体的兴趣,较之以往的普修课有明显地进步,问题的关键不在教学形式的变换,而在于教学的目标是否明确:是让学生掌握和提高常用的运动技巧和技能用于练身,还是让学生掌握难、新动作,把教学的难点、重点作为教学的重心。

2.3 教学目的与教学方式的关系倒置体育俱乐部教学方式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方法和措施。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各校制订的各项运动技能测评标准等常作为评价学生体育能力的手段,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目的与动机均无可非议,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流于形式。目的是教学的重心,方式是为目的服务的,如果方式的地位被抬高,忽视教学的目的,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消退。

2.4 缺少外延现行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基本上固定在学校内部,作为一个单纯的教学方式存在,没有利用本身,师资、场地等优势条件进行社会化服务于教学,没有服务于全民健身活动。

2.5 资金短缺我国高校体育资金来源都是由本学校按照学生的总人数下拨的体育维持费,维持费的标准是按照过去体育教学的模式来预算。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个新生的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资金的需求量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大,所以造成体育维持资金紧张的局面,加之没有外来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参与,资金问题一直是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个发展的瓶颈。

2.6 场地器材不足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专项性要求,高校体育俱乐部在专项体育设施建设上标准比以往的体育教学需要的标准高,场馆设施面积、器材规格与数量基本上不能达到开设的需要。

3建议

3.1 提高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认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名称,也不同于职业体育俱乐部,它是高等院校为拓展体育课程设置结构,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而出现的新颖的、有实际操作性的教学新模式。建设高校体育俱乐部,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要通过世界各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比较研究,系统的研究我国高校体育的理论体系,构建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理论与实践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引导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

3.2 教学的混乱和不清晰原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课程设置结构的变化,这种结构的变化,不能以忽视和牺牲原有教学目标为前提,在坚持原来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作为普修和选修体育课的一个补充。

3.3 不能因为采取了新颖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的目的。方式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再好的教学方式偏离了目的,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强化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中教学目的,保持整个体育课程教学目的指向性一致。

3.4 要充分认识加快体育俱乐部发展的重要性。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趋势,可以改变过去形成的主要由学校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状况,更好地发挥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从根本上解决体育在学生中长期没有组织网络的局面,促进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学校群众文化生活。

3.5 加大生均体育维持费,吸引校外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到高校体育俱乐部中来,采取校企合办高校体育俱乐部,保证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资金充足。

3.6 加大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器材供应,提高生均场馆面积,保证高校体育俱乐部在活动场地,器材保障上的要求。

4结束语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丰富的课程的结构。只有在认识上进一步提高,保证资金的投入、场地器材的保障等,才能把这一新生的教学模式发展并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关于2002年在全国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通知[S].2002,10.18.

[2]罗达勇,汪海燕.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3):372-374.

篇9

关键词:地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分析实验原理,体会实验成果,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理论知识的内涵,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要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地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弊端逐渐暴露,不利于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必须对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一、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死板

当前,很多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实验开始前,教师对当天要做的实验做细致讲解,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为了防止学生实验过程对设备造成损坏,或者设备可能具有安全隐患,教师通常都会提前把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组装好,整个物理实验变成了学生按部就班地验证实验结果,完全]有给学生思考和创新的空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样不仅没有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内容陈旧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容很多还是一些传统的、经典的实验,几乎每一届学生都会做同样的验证性实验。时代的进步要求学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传统实验进行验证的阶段,这样不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还会阻碍物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3.考评方式单一

很多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考评方式依旧是通过实验报告来判定的,这种方式本身就存在很多弊端。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经常会出现抄袭他人报告的现象。通常,教师会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实验,而每组的数据不同,这样一来,有些学生养成了坐等实验成果的坏习惯。每组只有个别学生真正参与实验过程,而其他学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抄袭同组人的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不但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

1.创新教学方式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到实验成果带来的满足感。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要尽可能将课堂留给学生。上课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要做的实验,研究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实验注意事项,然后就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互相讨论,教师进一步引导,鼓励学生自主钻研、大胆创新,使之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2.优化实验内容

实验教材是大学物理实验课顺利开展的基础。教材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接受什么样的知识,陈旧的教材内容、方法和技术与当前时代的发展不符。因此,相关教学研究人员要对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进行优化,既要保留传统经典实验项目,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也要加入与当前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新技术、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完善考评方式

实验考核是检查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手段。教师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直接影响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评制度是必要的。因此,物理实验课应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例如,理论知识以笔试的形式,实验模块以动手操作的方式。教师也可以编制多套试题,将这些试题存储在计算机上,让学生随机抽取,促进实验考试方式的多元化。

总之,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方式死板、课程内容陈旧以及考评方式单一等问题,不利于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须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优化实验内容及完善考评方式等措施来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得到完善,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促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一、高校管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具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双师型”教师既能胜任实践指导工作,又掌握丰富的实践教学理论,但现实是,高校“双师型”教师占整体比重小,大量年轻教师一毕业即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训练,自身尚不是行家里手,自然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课轻实践”难以避免。

(二)教材体系和配套课程体系建设落后

管理学专业课程教学除了自身主干课程教材外,还需要相应的配套课程体系给予支撑。许多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诸如课时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选材脱离实际,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陈旧等问题依旧制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效果的实现。

(三)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或管理落后

一方面,一些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没有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教学基地功能单一,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高校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评估和激励手段不足,导致基地运行效果欠佳。

二、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育主管部门强化管理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

为了提高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的效果,建议相关教育部门从政策层面尽快制定强化管理学人才培养责任的有关框架指导和细则界定,充分调动管理学教学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法律支持,通过这种保障机制来改善运作机制,促进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建设相关机制迅速形成。

(二)高校方面需要积极推行相关举措

1.优化管理学教学建设管理制度。成立管理学教学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领导任组长。学校配备专(兼)职管理干部,建立一支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熟悉实践教学规律,一专多能的实践教学与管理指导队伍;此外制定并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搞好企业服务,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实现管理学教学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2.完善管理学教学基地建设的合作机制。高校应当制定合作单位选择标准,选择具有健全培训机构和完善管理体系的企事业单位,保障教学实习的正常运转,顺利完成实践教学任务;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应当创新合作形式,采取共建教学基地的形式,双方共同出资,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还可以面向社会,为其他企业培训人员,转换实践教学基地的市场价值,这种良性合作机制形成了“共建”各方利益共享的持久力和有效合力。

3.积极改革实践教学配套体系建设。高校要改革现有的管理学课程体系,立足在课程改革中突出应用性。从总体而言,为适应管理学教学的需要,高校应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核心,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应用技能与特殊个性化需求等因素,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训课的形式对现行课程体系重新整合。整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挖掘和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平台作用。

4.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关键是要建立和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需要根据需要选派校内教师到生产现场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培训,了解熟悉企事业单位,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取得相应专业职称证书。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学校及校外组织的继续教育,在专业理论及实际操作能力等力面迅速得到提高。此外,高校可以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指导实训教学。

5.健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激励机制。高校对教师要提出实践教学工作的要求,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实习、实训的指导。一方面,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广大教师参与实践性教学,激励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实践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鼓励教师通过兼职、培训等途径,强化自身经验背景,构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团队。

(三)具体教学单位需要落实细化教学环节

明确管理学教学理念,规范管理学教学内容,对管理学课程知识点进行分层分类。根据单纯记忆的基础知识、需要理解掌握运用的提高类知识、需要实践运用的升华类知识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设定教学目标。改革管理学考核方式,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不仅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管理学类的考试应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要把平时成绩、写作、讲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与创造能力都融入考核范畴。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扩大开放性试题设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