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成果展范文

时间:2023-06-25 17:1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教学成果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教学成果展

篇1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2018年度教学成果展演暨师生新年联谊会。首先,我谨代表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关心、支持和帮助市老年大学发展的致以美好的祝愿!向为老年大学辛勤付出的全体教师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全校的学员朋友们们表示美好的祝福!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40年来,老年教育的从无到有,老年大学的初创到发展,全靠改革开放的正确思想指导和改革创新的有效举措。在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我们的呼伦贝尔老年大学宣告成立。

我校自1998年成立以来,如今已走过了20个春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0年积极探索,20年稳步发展。一步步摸索前行,一步步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进了每一位学员的心里。“看今朝,旖旎风光秀。”今年九月,我校顺利搬入位于伊敏桥下的新校址, 多平方米的教学楼使我校风貌焕然一新,为我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我市老年教育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我校开设了32个专业,89个教学班,现有教师41名。2018年,各位学员在任课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在各自学习的专业上有了很大提高。在学期结束之际我们举办这场联谊会,希望老年朋友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唱出晚年幸福生活、舞动夕阳美丽风采、奏响师生和谐篇章。

今年1月,呼伦贝尔市政府印发了《全市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我市老年大学工作开展的目标与具体做法。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呼伦贝尔市老年大学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新环境、新起点展示出新风貌。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观;形成发展;影响因素;教育方式

一、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形成发展过程意义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融合、大包容的社会,当然在这之中也有不少的缺陷和矛盾在里面,这就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在形成良好的政治观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的阻碍,甚至有少数的大学生直接形成了一些错误的政治观。良好的政治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降低他们误入歧途的几率,而且好的政治观更会是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发展中获益匪浅。在了解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后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他们的政治观的形成倾向,进而能够达到良好教育的效果。

二、影响大学生政治观形成发展的因素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即是哲学上说的外因,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外部环境。它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方面的环境。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已经脱离父母独自生活,因此,家庭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外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而学校的教育作用则日益突出。一个人从懂事起就在不断地受着周边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作为一种外部信息刺激虽只起着一个外因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教育非常关键,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可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政治观。

2.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即哲学上说的内因,就是常说的内部因素,就是人的主观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主要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人们的思维宽度和广度等等。在这些内部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连接和相互渗透的作用下就会形成人的一个大致的政治思想框架,这将直接影响着人的政治观的发展和形成。一个人的政治观形成的内部因素中道德认识是前提和基础,因此,大学生的政治观的发展和形成的问题关键在于道德信念的建立。

三、大学生政治观发展过程展现

1.主体与客体因素平衡协调发展

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其过程十分复杂,但不失协调。在大学生的政治观形成的过程中,具备一种主体和客体的协调统一性。不管是在日常的社会实践还是在平日与他人的交往中,这种主客观两方面的在社会实践和交往中,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都在不断地进行协调和统一,最后并逐渐地形成大学生的一种稳定的政治观。在大学的日常教育中,大学生对同一种教育方式方法以及教育结果会形成不同的观点。

可见,大学生的政治观的形成主要在于自己也就是我们说的主体,而外部因素,即我们说的客体只能起到影响的作用,而最终大学生政治观的真正形成则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统一发展。

2.在教育的环境中形成和完善

教育是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最好的剂,他们在现实的社会实践和交往中不断地协调和平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教育环境就会在这个协调和平衡起到一个的作用,使得他们所接受的政治观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以逐步达到政治观的理想境界。当今大学生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和影响,因此,要想让他们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政治观就必须了解他们在政治观点上的差异性,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

四、教育方式建议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政治观的发展和形成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他们即将面对的社会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期间的教育方式显得尤其重要。

1.注重主体教育

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很重要,这可以使学生充分地相信自己,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心智潜能,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政治观取向。同时,通过主题性教育可以很好地提升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正确价值观取向的能力。

2.注重开放式教育

政治观的形成并不是教授学生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接受政治道德上的驯化,而是让学生在开放式的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不断地进行认知体验,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个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3.重视自律教育

自律,是一个人形成良好政治观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在这种品质的约束下,人们才会自觉地抵制那些不符合常理的政治道德观点。大学生处于政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应该注重自身自律,而学校也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自律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正确地评判自己。

4.隐性教育不可忽视

隐性教育换句话说就是间接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它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之中自觉地接受身边的一切可以接受的事物。因此,隐性教育不可忽视,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将正确的政治观输入到大学生的脑袋和心灵。

参考文献:

[1]张建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5).

篇3

2013年,是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建校55周年,是学校开启职业教育30周年。经过代代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从一所普通的乡村中学发展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全面总结55年办学的成功经验,弘扬学校精神,传承学校文化,更好地展示办学成果,进一步凝心聚力,扩大影响,争取支持,实现更大的腾飞,近期,昌平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昌平区教育委员会、昌平职业教育集团与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共同主办了“昌平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展暨校友联盟成立大会”,来自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昌平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国际友人及校友代表等800余名嘉宾参加了大会。

此次活动以“凝聚 传承 创新 发展”为主题,由论坛研讨、专业建设与师生技能展示、校史展览和文化传承4大内容组成,遵循“节俭办会、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昌平区职业教育在资源整合、内涵提升、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成果,集中展现了昌平职业学校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展示昌平职业学校建校55年来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变化、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鲜明特色以及发展前景。

会上,段福生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社会各界给予学校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表示了真挚的感谢,对广大校友重回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学校将继往开来,继续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朝着“树国内一流职教示范,创建国际一流职教品牌”的学校愿景迈进!

伴随着“我骄傲,我是昌职人”的一声声呐喊,学校顾问刘崇光、校友代表昌平旅游委副主任张凤英、飞来国际花式调酒培训学校校长唐秀与在校生一起共盖昌职印,启动了校友联盟暨“梦想合伙人――我的最美昌平”创意设计大赛。与此同时,大会对忠诚职教奖的10名教师代表、12名改革创新奖获得者、与学校合作的12家协同创新奖单位进行了表彰。 (特约记者 张养忠)

篇4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4]8号)文件,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日前揭晓。自治区5项教学成果榜上有名,其中1项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基教类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代表了当前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水平,每4年评选一次,奖励等级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授予证书和奖金,包含基础教育(含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

设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区此次获奖的教学成果,既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结合民族特色、高校实际,充分展现了我区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代表了目前我区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

■1724名大学新生受助希望工程 白向群出席助学金发放仪式

9月27日,2014年共青团内蒙古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暨“国酒茅台 国之栋梁”大型公益助学活动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举行,1724名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受到资助。

自治区副主席白向群出席了助学金发放仪式。

2014年,内蒙古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共筹募捐款657.6万元。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自2005年在内蒙古实施以来,已经累计筹集资金3719.2万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10800名。

白向群勉励受助学生代表,要珍惜大学时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加强锻炼、强健体魄,全面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乡、感恩社会、报效祖国。

据了解,内蒙古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资助低保家庭大学新生政策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未达到社会低保救助水平,但家庭确实困难的学子身上,争取成为政府在困难家庭学生帮扶工作方面的一项有力补充。

■ 著名作家曹文轩称赞呼和浩特市大学路小学书香校园工程

“我走过许多小学,大学路小学的读书氛围可以说是最浓的。”9月24日下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呼和浩特市大学路小学举办的“踏上阅读之旅感受文学魅力――名家进校园”讲座对现场的师生和家长代表如是说。

曹文轩现场讲述了自己投身儿童文学创作的感受,探讨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和写作的技巧,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并现场赠书。

“名家进校园”活动是大学路小学打造书香校园的系列工程之一。据大学路小学校长刘景平介绍,书香校园工程始于2012年,内容主要包括硬件的打造和软件的塑造。

■自治区强化农村中小学校交通安全教育

内蒙古农村交通安全示范校创建工作现场会于9月26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与会人员听取了关于农村交通安全示范校创建工作汇报,观看了学校小交警手势操表演。据介绍,本次现场会旨在推动内蒙古农村中小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建立中小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提升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会议要求,内蒙古农村学校继续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和交管大队长期联系,不断创新宣教模式,促进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自治区将建设600所足球特色学校

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将帮助建设600所足球特色学校。在此基础上,自治区计划3年内实现全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覆盖。

自治区提出,要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努力为国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要把校园足球场地建设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标准化项目建设规划,实现每所学校都有1个足球场,抓好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工作,开设足球专业和足球课,让更多的学生学会踢足球。同时建立和完善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做到校校有队伍。建立完善少儿体校、盟市级体校、高等专业院校和自治区专业队四级训练网络,力争短期内在全区范围形成多支青少年男女梯队,为自治区专业队和职业俱乐部培养、储备优秀足球人才。

■ 内蒙古一百年小学展出“珍藏版”教学材料

30多年前的小学生作业本,50多年前的教科书,还有年代更为久远的教学材料,9月26日,诸多校友在参观始建于191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恒昌店巷小学的校史馆时,瞬间便被眼前这些年代久远却让人倍感亲切的藏品吸引。

当日上午,恒昌店巷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暨建校100周年办学成果展示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该校五里营校区拉开了帷幕。当天的活动包括纪念恒小建校100周年学生百米长卷现场绘画、名家书法进校园、校史展览、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专家报告会。

在此期间,该校展出的部分珍贵照片、教学材料吸引众人驻足观看,并纷纷拍照留念。

“《小猫钓鱼》这篇文章咱们也学过吧,不过这本书明显比我们的年龄更大。”在翻看一本纸面暗黄、彩色封面也有些粗糙的语文书时,八零后林女士说。

“这本书的年代更为久远,你看上面都写着繁体字,封面上还有‘山西督军兼省长令’字样。”旁边一位女士拿着一本书边拍照边说。

“这些材料都是我们找老教师、老教授收集来的,特别不容易。有一些书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出的,但都是过去那些年代的东西。”恒昌店巷小学一位常姓主任告诉记者。

篇5

一、大赛内容

1.教学论文:展示地理课程改革创新、地理教学实践探索的经验文章。

2.教案学案:呈现地理新教材剖析研讨、地理课堂设计探究的课例课案。

3.教材教辅:交流校本与乡土教材开发利用、高考与中考复习指导编撰的研发成果。

4.教研课题:汇集各类型科研课题、各层次教研成果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著作。

5.学生论文:荟萃中学生、师范生、研究生学习历程、行动研究的心得体会。

二、大赛要求

1.教学成果应观点鲜明、主题明确,有启发性和代表性;表达准确、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请在稿件中注明详细联系电话、地址及邮箱。

2.可寄纸质稿件也可寄电子稿件。纸质稿件请寄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杂志社收,邮编:400030,务请在信封正面注明“探索杯教学成果大赛”字样,以区别于其它稿件。电子稿件请寄至:,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探索杯教学成果大赛”。

3.参评稿件每篇评审费为120.00元(中国地理学会正式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每篇稿件评审费100.00元)。寄出稿件时请一并从邮局汇款且在汇款单附言注明“评审费”字样。汇款人姓名、地址需与稿件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以免出错。汇款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杂志社(400030)。

4.大赛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4年6月30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5.欢迎参赛,具体事项请与大赛办公室联系:023-65362774。

6.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三、评奖办法

1.主办单位将邀请有关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组成评选委员会,对稿件客观公正地评出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

2.获奖证书将加盖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公章。

3.获奖揭晓后,拟将在本刊2014年第9期公布获奖名单。

4.欢迎对本次活动提出意见及建议。

篇6

技能成就大考:南粤勇争光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荣获47个一等奖

6月29日上午,为期一个多月的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正式落下帷幕。广东代表团成绩优异,共获47个一等奖,并获优秀组织奖。其中,中职组代表队获22个一等奖、56个二等奖、33个三等奖,与去年相比有显著进步(去年17个一等奖,38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高职组代表队获17个一 等奖、17个二等奖、35个三等奖。广东展馆在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中获团体一等奖(全国仅4个),单项获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演活动中获3个金奖、2个银奖、5个铜奖。

今年大赛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五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赛事。由教育部与22个部委联合主办,涉及18个专业类别96个竞赛项目,参赛队伍 4000多支,参赛选手近万人。大赛同期举办“2012年全国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演活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全国职业院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成果展”等活动。可以说是我国当前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涉及面最广的职业院校赛事活动。

在本次大赛中,我省中职学校代表团183位选手参加了除煤矿安全项目外的55个赛项的角逐,其中,表现突出的是信息技术类、电工电子、现代制造、中药传统 技能、旅游服务、手工制茶、光伏电、会计、物流和汽车维修等项目的代表队。他们不仅都获得了一等奖,而且所有选手全部获奖;高职院校代表团213名选手组成78支队伍参加了除综采电气维修、煤矿瓦斯检查外的30大类34个项目的全国决赛,获得17个一等奖,特别是在佛山市顺德区举办的机器人技术应用(高职组)项目上,我省4个代表队参赛,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现了广东职校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精神,集中反映出广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和较高的办学水平。

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丰富多彩,展示职业教育发展丰硕成果

在同期举行的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上,广东展馆凭借丰富的展示内容和多彩的展示形式,与江苏、上海、天津三地同获团体一等奖。另外,我省三所中职学校的19 个参展单项,共获得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东莞市商业学校的校企合作企业还获1个优秀合作企业奖。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包括东莞市商业学校的漆画展示,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的交互式多媒体教育软件、集雨节水器,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的花式咖啡,展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宣传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营造全社会了解、支持和举办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演:首战告捷,获得一致好评

6月29日,2012年全国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在天津大礼堂举行,16个节目精彩纷呈地展现出近年来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的才艺和办学成果,充分展现了职业院校学生们的精神风貌。广东今年2所民族地区中职学校(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4所承接内地中职班的中职学校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广州卫生学校、江门幼儿师范学校)首次参加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演活动,与包括新疆、内蒙、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内的52所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同台竞技。虽是首次参赛且对手实力强大,但广东首战告捷,一举获得3个金奖(分别是乳源职校 《盘王歌》、乳源职校学生瑶族刺绣、省贸易职校果蔬雕刻作品)、2个银奖、5个铜奖。特别是在汇报演出中,全国只有14个节目入选,而广东就有2个入选。 其中,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演绎原生态瑶族风情歌曲《盘王歌》获得金奖。广州卫生学校音诗画节目《爱的回眸》,节目虽只获银奖,但因故事真实、情真意切引起共鸣而获得雷鸣般的掌声。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节目结束后特地到后台慰问该校班学生,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她说:“你们的节目情真意切,为这台演出增添了很多光彩!”

技能承载希望:“中职生照样可以成才!”

6月14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灯光璀璨,来自于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的郑逵欣、林顺发从评委手中接过奖杯——他们设计的《咬文嚼字篇》从几万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十一届全球华人时报金犊奖金奖。

篇7

关键词: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教学成果评价

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传统理论讲授式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也体现不出教师的“成就感”。所以,加快由传统理论讲授式教学向一体化教学的转变是目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同时也是现代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学生能在一体化教学场景中找到学习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近几年在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中的经验,并以电子电路课程中的集成功率放大器一体化教学为例,进行系统阐述。

一、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课题的选择

教学课题的选择不仅能够涵盖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而且还需具备实践操作性,更重要的是课题在选择过程中必须明确目标和任务。

1.明确一体化教学课题的目标

一体化教学课题目标就是要实现理实一体化。如选择集成功率放大器作为一体化教学课题,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有形、有声、有趣的集成功率放大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2.明确一体化教学课题的任务

一体化教学课题的任务是在轻松的教学场景下引导学生动手“做”,熟练掌握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如集成功率放大器一体化教学课题的任务是通过“做”使学生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同时掌握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等。

二、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实施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下面就以集成功率放大器一体化教学过程为例,系统介绍如何进行电子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1.通过实物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集成功率放大器一体化教学实施的第一步是老师演示自制的示教板,让学生直观感觉音乐就是从一块电路板和喇叭里发出的。这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手机的音乐通过接口送入示教板电路中,激发学生想自己动手 “做”的欲望。学生成了学习的主动者,只要教学场景设计合理,引导学生动手去“做”,教师不会觉得难教,学生也就不觉得难了。

2.结合实物系统讲解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物图和电路原理图结合起来讲解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无疑可以让学生在有“形”的对应下学习,避免了电路原理图的一些抽象概念,降低了学生理解电路工作原理的难度,为下一步学生自己动手“做”打下基础。

3.开展实训教学,指导学生动手“做”

学生熟悉了电路结构及原理后,就可以分发电子元器件和PCB板,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做”的过程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学生进行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掌握用万用表检测新器件的方法;第二步,讲解电路装接工艺及要求,重点强调焊接须注意的事项;第三步,学生进入电路装接与调试环节,教师应在现场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在调试过程中,教师应利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在示教板上演示调试过程,学生可以直观掌握电路调试方法。

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成果的评价

1.通过教学成果评价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

通过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不但可以掌握本课题实施后是否已达到目标与任务,而且还可以检验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程度。如在对集成功率放大器一体化教学成果评价时,应从功率输出的大小、音质的好坏、电路安装的整体布局等方面进行评价,指出每个学生所“做”电路的优缺点,并帮助其改进。

2.通过教学成果评价创新改进教学课题

篇8

耿国华,工学博士,1978年西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任教,1989年~1994年任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现任西北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9年、2007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师,2006年获陕西省教学名师,带领的计算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荣获2007年陕西省教学团队。

多年来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数据库与知识库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多项省自然科学基金、横向项目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专著2部,9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信息处理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已形成智能检索处理的研究特色。

耿国华教授教书育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主讲8门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主持2门国家精品课程;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奖1项和省级教学奖3项;主编出版教材13部,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共指导博士生15名,硕士研究生76名,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百余篇。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好评。

篇9

关键词:成果展;就业;大赛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03-0245-01

一、成果展对学生参加设计大赛的影响

在探索保护学生原创作品制度下,教学成果展示时间、方式对学生教员的积极性有很大激发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赛获得奖项为后期顺利就业铺平道路。

第二届中国(安吉)国际“竹生活”跨界创意设计大赛决赛落下帷幕,中国(安吉)国际“竹生活”跨界创意设计大赛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竹主题跨界创意设计大奖赛,两年一届的设计赛事,让每个设计领域最专业的评审与创意力量参与其中,共同激荡一个全新的“竹・生活”未来。在国际竞赛的平台上,经过国内外知名专家的严苛评审,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艺术学部学子在学院、学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最终获得优秀1名,入围奖2名,充分体现了“以赛促教”的实践教学理念,同时学生也领悟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师生之间实现了“教学相长”的双赢局面。

网络资源是学生参加各类大赛的重要途径,而通过成果展示又间接促进了学生参加各类大赛的频率,目前在宣传二本院校学生参加大赛上基本上都是以教师宣传为重点,而忽视了学生积极展示带动的辐射作用的影响。而最后学生得奖不但与参加与否有关,还与作品数量、质量、创新性、原创性有着密切联系。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艺术院校教学成果展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如加强环艺、动画、视传专业多媒体成果展示的力度,形成正面宣传强势,为艺术学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多媒体展示成果与各类设计大赛中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增大参赛成果的数量,强化参赛成果的质量。利用网络优势,强化对外宣传,着力塑造艺术学部的良好形象,使之成为后期招生就业的重要平台。最终带动全院各专业成果展示力度,为全院后期招生就业铺好道路。

二、成果展对促进学生就业的影响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积极参加各类大赛并喜获佳绩在社会上已取得很大反响。2013年11月16日,武汉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人事部相关人员来到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艺术学部挑选优秀毕业生,公司先对学部学生进行了一场十分精彩的讲座,从人生价值观出发,鼓励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有为青年,并告知学生该公司会给大学生提供非常好的平台,帮助大学生成长与成功。最后,希望学生能够在该公司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并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此次签约,极大增强了学部就业实习基地的实力,提高了学生就业的质量。

三、成果展对促进教师大赛得奖的影响

2013第二届中国建筑与艺术“青年设计师奖”落下帷幕,我校艺术学部肖颖莹老师的作品――《新・宅设计》,在国内著名专家、设计师严格地评审下,在全国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室内空间概念设计组(住宅类专业组)的铜奖。

此次获奖展示了艺术学部近年来在参与各类国内赛事中所积累的经验,体现了青年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设计水平,也证明了在参与高水平大赛时的实力。

四、成果展和大赛得奖的积极效应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艺术院校教学成果展示的研究和实践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服务于各专业成果展示来带动招生就业的发展方向,强化保护原创作品、多媒体成果展示、参加各类设计大赛,数量增大,质量提高,使之成为宣传招生,就业的新媒体。在多媒体成果展示过程中与参与各类设计大赛相结合,既能达到成果展示的目的,又能符合先进教育教学的要求。多媒体成果展示以图片、短片,三维立体模拟模型为主要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及知识利用效率为主要目标,综合实施保护原创作品,应用cad、ps、3dmax等多项技术措施。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加强院校互动,最终成为学生、社会、企业、教师、学校等多方资源的有效联动,建设完善的成果展示平台,逐步成为在二级院校、普通高等院校有一定影响力的成果展示平台。

篇10

本文介绍了近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统计学教学成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新的教学规范、界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写系列教材、推动教学改革、构建新交流平台等。

关键词:经济;统计学;教学体系;改革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选一次,它是根据国务院有关条例设立的我国教育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奖励,评选工作十分严格和规范,其奖励级别等同于国家科技三大奖。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Et前揭晓,《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统计学界获得的最高级别的教学成果奖。该项成果对于提高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统计学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统计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本科生专业目录将原来分属在数学下的数理统计专业和经济学下的统计学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放在理学门类下,同时又规定该专业可授理学学位也可以授经济学学位。在新的形势下,原来设在财经院校的授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还要不要办?应该如何办?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如何界定?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如何设计?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1998年以来,全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同行先后在厦门、成都和天津等地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和细致的讨论。

我们认为:历经300多年的发展,统计学目前已经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多科性的科学。统计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抽象的随机变量为研究对象,研究一般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的理论统计学;另一类是以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数量为研究对象,为各不同领域提供定量分析的应用统计学。前者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后者则与各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因而具有复合性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性质。所谓应用既包括一般统计方法的应用,也包括各自领域实质性科学理论的应用。而经济统计学则是应用统计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由于社会经济现象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经济统计学不仅要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而且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如核算的方法、指数的方法、经济计量方法等等。从历史和现状看,统计学的教育模式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强调各类统计学所具有的共性。它肯定统计学的“理学性质”,按照理学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二是强调各类统计学的个性,对于经济统计学来说,就是强调其与经济学学科的密切联系,按照经济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对于上述两种模式培养的人才,社会都有需求。应该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多种办学模式的并存,由各院校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市场对有关人才的需求,自主选择合适的办学模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既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又懂统计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我们判断,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的需求,仍将是本科层次统计人才市场需求的主体。因此,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不能取消,也不能照搬理学类统计学专业的模式,而应当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2003年11月,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厦门召开年会,会上各方面的专家达成以下共识:为了更好地满足新世纪对统计人才的需要,无论是理学类统计专业还是经济与管理类统计专业都有一个如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加强自身的建设,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但是,这两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也有相当大的差异,难以互相取代。如果用同一个教学规范来指导两类专业,很可能限制了各自的发展空间,对于整个统计学科的建设和两类统计专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为了促进统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现阶段有必要按授予学位的不同,分别制定指导性的教学规范。

会议委托厦门大学牵头完成授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规范的研究。

以此为契机,我们与全国同行一起,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制定了新的教学规范,并积极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效

本项成果是全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同行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晶。牵头完成该项成果的主要单位有: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主要完成者有:曾五一、肖红叶、庞皓和朱建平等。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制定新的教学规范,界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和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广泛征求同行意见的基础上,由厦门大学曾五一教授执笔完成了《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授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讨论、修改和审定,最终形成了新的教学规范,上报教育部。

该规范提出,授经济学学士学位的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其毕业生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人才,应当既能胜任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又能从事市场调查、经济预测、经济信息分析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这一目标比传统的经济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又有别于理学类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统计人才的需要。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新规范对教学体系作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不仅注意加强对统计理论方法基础的培养,而且更加注重训练学生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统计方法的能力。新规范设计了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考虑到统计学专业的特点,新规范中给出的一般经济类基础课程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如经济学、财政、金融等)有所不同,要求普遍开设的课程只保留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会计学等三门课程。其他经济学核心课以及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可由各校自选1~2门作为专业基础课。新规范着重论述了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本专业主干课程。经管类统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由方法类课程和应用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方法类课程包括:统计学导论、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应用类课程包括:国民经济统计学、企业经营统计学、货币与金融统计学、证券投资分析等课程。新规范还给出了各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建议课时。

2.组织全国同行,编写高水平的经管类统计学系列教材。

为了更好地推广新的教学规范,我们还成立了全国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系列教材编委会,由曾五一教授任编委会主任,全国l0多所院校的2O多名教授任编委会委员。根据新规范设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写系列教材。担任各教材的主编均是程中,能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努力贯彻“少而精”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尽可能做到既反映本门学科的先进水平,又比较简明易懂,便于教学。为防止低水平重复,我们还对各门课程的相关内容事先作了必要的协调和适当的分工。各教材采用相同的版式、体例和统一规范的学术用语,从而更好地发挥了系列教材的整体功能。为了克服以往统计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统计方法类的教材均结合常用的统计软件,给出相应的案例和数据。从而使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学习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而且可以上机操作,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系列教材在编写体例上也作了一些新的尝试。教材中尽可能使用本国的真实数据作为案例。对于基础课教材还给出了配套的多媒体光盘。

系列教材共l0种,具体包括:1.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统计学导论》;2.朱建平主编,《应用多元统计分析》;3.王振龙主编,《应用时间序列分析》;4.李金昌主编,《应用抽样技术》;5.庞皓主编,《计量经济学》;6.杨灿主编,《国民经济统计学》;7.李宝瑜、刘洪主编,《企业经营统计学》;8.徐国祥主编,《证券投资分析》;9.许鹏主编,《货币与金融统计学》;10.张润楚主编《数理统计学》。到目前为止,其中的前9种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据不完全统计,该系列教材的总印数已超过15万册,被50多所院校采用。经专家评审,其中的《统计学导论》、《计量经济学》、《应用抽样技术》和《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被纳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统计学导论》被评为教育部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计量经济学》、《应用抽样技术》获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全国统计优秀教材奖,《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获福建省优秀社科成果奖。

3.注重统计思想和在经管领域应用统计方法能力的培养,积极推动教学改革。

我们明确提出,要以统计学思想的培养以及统计学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作为本专业教学的基本目标,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理论和方法教学方面,弱化传统的数理逻辑的推证教学方式,强化对统计方法适用性的识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能力的训练;注意以我国经济运行真实数据编写案例,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积极开展统计实验,将理论方法的教学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克服以往存在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如《统计学导论》选用EXCEL,《应用多元统计分析》选用SPSS,《计量经济学》选用EVIEWS等软件作为计算工具。因地制宜,建立实习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的人口、农业、经济普查,在为各地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对全国经管类统计学教学改革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本项目主要完成单位都是长期坚持统计学教学改革的高校。这一次新教学规范的研究、制定和实践,强调以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为导向,与国际经济统计教学全面接轨,这是对以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

通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各校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厦门大学统计学科通过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考评,天津财经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统计学科也进入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行列。西南财经大学的《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厦门大学的《统计学》和天津财经大学的《统计学》等4门课程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厦门大学的统计学教学团队、天津财经大学的统计学教学团队和西南财经大学的数量经济学教学团队都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西南财经大学的庞皓教授和天津财经大学的肖红叶教授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厦门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统计学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厦门大学的统计学科还与厦门大学其他经济学科一起获得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和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立项。

随着教学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成果主要完成单位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学生就业率和薪酬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已成为所在学校的热门专业之一。近年来,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大学排行榜上,上述单位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专业排名均名列同类专业的前茅。

在推进本单位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意向社会大力推广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成果。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面向全国开放网上资源,内容包括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辅导材料、教学录像、案例分析、习题解答等,已成为许多院校开设《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我们还先后多次在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大会、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并应邀到20多所大学介绍有关教学体系改革和统计专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介绍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经教育部批准,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还先后在2006年、2008年和2009年,为全国各高校培训《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骨干任课教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发起召开中国统计学年会,构建新的交流平台。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之间科研和教学的交流,本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还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20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统计学院系联合倡议举办中国统计学年会。中国统计学年会是以中国高等院校为主导的纯民间性质的全国性统计学学术交流会议和统计学学术交流平台,每两年举行一次,由各高校轮流承办。年会内容包括:统计学术研讨、国内外著名学者特邀报告、前沿问题学术讲座、统计学科建设和教学经验交流、统计教学科研人才招聘和统计图书展销。年会举办的形式与国际接轨,每次年会,围绕若干主题面向全国征集会议论文,采用匿名评审,确定参会的论文代表。首届年会和第二届年会分别于2006年11月和2008年10月在天津财经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部门的近300多位代表分别出席了两次会议,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在第二届统计学年会上,还出现了各高校争办统计学年会的热潮。经与会代表投票决定,第三届统计学年会将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主办。年会为强化全国各高校统计学专业的交流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对于深化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推动统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成果的社会评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本项成果得到了统计学界的普遍肯定,由徐一帆、章国荣、邱东、金勇进和蒋萍等全国知名的统计学家组成的成果鉴定组对该项成果作出了高度评价。鉴定组认为:该成果的完成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上述成果主要完成单位的教学改革,而且对于全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对提高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将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