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法范文

时间:2023-06-25 17:1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法

篇1

【关键词】 加速折旧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是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总额和年限不变的情况下,在使用初期多计提折旧额,后期少提折旧额,以使所用固定资产磨损的大部分价值在较短的使用期间内收回,保证所耗资产的价值得到及早补偿的一种方法。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以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各年保持大致相同;可以降低无形损耗的风险,使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比较接近于市价;可以使企业的收入与费用合理配比,从而使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加速折旧法体现了谨慎性会计核算原则。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其中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就属于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和工作量法相比,计算比较复杂,这使部分会计人员不愿选用加速折旧法。其实,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我们可以使用Excel建立各种计算模型,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一、建立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模型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固定资产通常按月计提折旧。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为了简化计算,通常按年计算折旧额,然后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计算月折旧额,最后两年改用直线法。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与会计准则的规定一致,但这种做法并不完全符合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一是采用这种方法只是固定资产使用的前几年中的每年折旧额递减,而固定资产使用各年中的各月折旧额都是相同的,并没有真正体现折旧递减;二是采用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各年折旧额与按准则规定的方法计算出的各年折旧额是不同的;三是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较长时,后两年采用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比前期采用双倍余额递法计提的折旧要多,与折旧递减相悖。所以应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应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应进行判断,如果采用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大于该期继续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时,则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例1,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 000 000元,预计使用6年,预计净残值为50 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笔者使用Excel建立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在Excel中建立一工作簿,命名为“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模型”。

2.建立“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模型”的框架。如图1所示,将A1:D1单元格合并,输入“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模型”,依次在A2、B2、

C2和D2中输入“原值、预计使用寿命、月折旧率和预计净残值”等,并输入相应的数值;将A4:D4合并,并输入“各期折旧额计算”;在A5、B5、C5、D5中分别输入“月、月初折余价值、月折旧额和累计折旧额”等信息;在A6和A7中分别输入1和2,然后选中A6和A7单元格,拖动A7右下角的黑十字,向下得到各月份数字序号。

3.输入有关折旧计算公式,具体公式输入方法如下:

(1)在C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2

/B3”,计算出月折旧率;

(2)在B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A3”,在C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6

×C3”,在D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6”,分别计算出固定资产使用第一个月月初折余价值、应计提的月折旧额和累计折旧额;

(3)在B7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6

-D6”,在C7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B7

×$C$3<($A$3-$D$3-D6)/$B$3-A6,($A$3-$D$3-D6)/($B$3-A6),B7

×$C$3)”,在D7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D6+C7”,分别计算出固定资产使用第二个月月初折余价值、应计提的折旧额和累计折旧额。

4.采用公式复制的方法(可采用鼠标拖动B6右下角的黑十字的方法)将B6中的公式复制到“B8:B78”,用同样的方法将C7中的公式复制到“C8:C77”,将D7中的公式复制到“D8:D77”(如果使用寿命更长,可继续向下拖动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各月月初折余价值、月折旧额和累计折旧额,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模型。

二、建立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模型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其折旧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在Excel中提供了专门用于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函数,使用这些函数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固定资产折旧额。笔者仍以例1来介绍建立年数总和法计算模型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Excel中建立一工作簿,命名为“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模型”。

2.建立“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模型”的框架,如图2所示。

3.输入折旧计算公式,具体公式如下:

(1)在B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SYD($B$3,$D$3,$C$3,A6)”,计算出第一年的折旧额;

(2)在C6单元格中输入“=B6/12”,计算出第一年中各月的折旧额;

(3)在D6单元格中输入“=B6”,计算出至第一年末累计折旧额;

(4)在D7单元格中输入“=D6+B7”,

计算出至第二年末的累计折旧额。

4.采用公式复制的方法将B6单元格中的公式复制到B7:B11,计算出各年的年折旧额;将C6单元格中的公式复制到C7:C11,计算出各年中平均的月折旧额;将D7单元格中的公式复制到D8:D11,计算出至各年末止的累计折旧额。

三、年数总和法的改进――月数总和法模型

年数总和法是用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即原值-预计净残值)乘以一个逐渐递减的折旧率计算各年的折旧额,由此计算出来的各年的折旧额是逐年递减的,所以它属于加速折旧法。但是,固定资产通常按月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的月折旧额是根据各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年内各月的折旧额是相等的,并非折旧递减。要想使固定资产各月折旧额递减真正体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一个更好的方法是改进年数总和法,变年数总和法为月数总和法,直接以月为单位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这种方法的手工计算比较复杂,但用Excel计算非常简便。笔者仍以例1来介绍建立月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Excel中建立一工作簿,命名为“月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模型”。

2.建立“月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模型”的框架,如图3所示,其具体方法同上。

3.输入有关折旧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月折旧额和累计折旧额。具体方法是:

(1)在B6单元格中输入“=SYD

($A$3,$C$3,$B$3,A6)”,计算出第一个月的折旧额,然后向下复制到B7:B77,计算出其他各月的折旧额;

(2)在C6单元格中输入“=B6”,计算出第一个月的月累计折旧额,在C7单元格中输入“=C6+B7”,然后将该公式复制到C8:C77,计算出各期累计折旧额。通过上述模型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各月的折旧额。

上述利用Excel建立的各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计算模型,对于不同的固定资产,只要改变模型中的原值、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等信息,确认后即可得到各期的折旧额。这些模型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帮助财务人员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不同固定资产各月应计提的折旧额和各期的累计折旧金额,不仅使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更为合理、更准确,同时也减轻了财务人员采用加速折旧法计算各月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工作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分类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当期的利润,选择合理的折旧法可以使纳税人实现折旧抵税的作用。本文对我国固定资产折旧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分析,为企业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提供参考。

一、折旧方法的分类

一般来说,在普遍使用的几种折旧方法中,假若某种方法对企业而言是合理的,或是符合所得税法要求的,就可选用这种方法。折旧的方法是经国家确认的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应遵循的规则,通常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法,一类是加速折旧法。财政部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和实际要求,在单一的折旧方法基础上,增加了加速折旧法,允许企业多种折旧方法并存。

企业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驶里程法、加速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法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预计使用寿命期内加快得到补偿。

二、折旧方法选择的依据

结合我国实际,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4种。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会计折旧方法。不同的固定资产,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但是按照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种资产,一旦选择了某种方法,就不可以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应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如果企业为某一固定资产选择的折旧方法与税法所规定的折旧方法不一致,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进行纳税调整。根据企业的现状,我国对实行加速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范围也作了限定,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和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行业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计提折旧。

三、不同折旧方法的区别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平均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期内的一种方法。直线法的使用基于以下条件才成立:(1)利息因素可以忽略不计,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2)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修理和维修费用是固定不变的;(3)资产的效率最后一年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4)整个使用年限内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或现金流量)是固定不变的。

优点是比较适合各个时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由于直线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在有效使用期内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缺点是只着重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固定资产使用的强度和效率。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多,那么单位产品分摊的折旧费用势必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则上升。所以用平均年限法分摊固定资产成本,会给人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益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也是直线法的一种,只不过是按照固定资产所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每期的折旧额。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根据规定,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工作量法假定折旧是一项变动的,而不是固定的费用,即假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不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是由于使用的缘故。

按照这一原理,某项资产在年度内没有使用,就不应计列折旧费用,原因是资产的服务价值并没有降低。即使折旧是确定资产预期使用年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其折旧是可以预见的,并且资产的大概使用状况是可以估计的,就可以使用以经营活动为依据的折旧方法,使用这种折旧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个服务单位分配投入价值,对服务价值降低的计量则是次要的。

工作量法优点是假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不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是由于使用的缘故。对于许多种资产来讲,工作量法这一假定是合理的,特别是在有形磨损比经济折旧更为重要的情况下。工作量法缺点整个服务价值的降低事实上并不是均匀的、未能考虑到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等。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假设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前期消耗较大,在后期消耗较少,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速折旧。

它的基本规则是:以固定资产使用年数倒数的2倍作为它的年折旧率,以每年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作为每年折旧的计算基数,在初期和中期时不考虑净残值对折旧的影响,为了防止净残值被提前一起折旧,因此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后两年中,折旧计算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即在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除以2作为最后两年的应计提的折旧。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务中,如果不顾固定资产净残值估计的实际情况,机械地照搬上述原则,则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用可能会走入误区,并将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末期折旧计算的不当和错误。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为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的年数,分母为预计使用寿命的逐年数字之和。

年数总和法有以下特点:初期使用提供的经济效益较高,因此,折旧费用也应较高,符合收支配比原则;因当今科技发展快,采用此方法可以使资产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避免了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损失,可以加快固定资产的更新能力和提高企业技术水平;随着资产的使用,其相应的维护、修理也会逐年增加,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使成本在使用寿命内比较均衡。

篇3

关键词: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9-0090-03

一、问题引出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日在上市公司首先实施。为了广大财务人员更好地学习掌握新准则。财政部先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然后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编写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4章第14条规定:“企业应当对所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中,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第4章第17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第4章第19条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5章第3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讲到: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企业选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不同时期的折旧费用,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四种折旧方法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1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一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除工作量法外,其他三种方法都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有关,并且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那么我们可以推出如下结论,年折旧额等于月折旧额之和(12个月),并且各月折旧额相等。但是上述结论显然对双倍余额递减法不适用。这是由于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给出的公式是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由于企业每月计提折旧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断的下降,账面净值也不断下降,那么根据公式计提的各月折旧额也就不断下降,而公式当中的月折旧率是年折旧率的1/12,那么月折旧额也应是年折旧额的1/12,否则在此种方法下年折旧额不会等于月折旧额合计数,显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当中的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计算出的年折旧额不等于年中各月折旧额之和。由此可见,《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当中的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存在错误。

三、几种完善方法

1 在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前提下,各月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年折旧额=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原公式相比,只是存在一点差别,月折旧额的计算公式由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改为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这里每年年初指的是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每使用满1年,为下一年年初,而非会计年度的年初,下同)乘以月折旧率,由于变化后的计算公式,月折旧额以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计提基数,因此,各月折旧额相等,各月折旧额之和等于年折旧额。

2 在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前提下,各月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本年尚可使用月份÷本年各月份总和×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年折旧额=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该方法是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改进,各月折旧率不等,折旧计提基数相同,各月折旧率之和等于年折旧率,因此各月折旧额合计等于年折旧额合计。与第一种方法比较优点是,年内各月也是加速折旧的,缺点是计算各月折旧额较复杂。

3 在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前提下,各月也可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篇4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此外还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当企业选择的折旧年限与税法规定最低年限存在差异的,需纳税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是一个估计值,它要受到科技发展、使用环境、使用强度及维护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会计准则和税法对其确定都赋予了较大的弹性空间。企业可通过选择折旧年限,最大限度地列支折旧费用,充分发挥折旧的抵税作用。

[例1]江淮钢铁集团公司于2008年12月购入一项价值600000元的固定资产,会计制度规定其预计使用年限为5—8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1)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采用5年折旧年限:

年折旧额:(600000-20000)÷5=116000(元)

5年折旧产生的抵税效应总额=116000×25%×5=145000(元)

采用8年折旧年限:

年折旧额=(600000-20000)÷8=72500(元)

8年折旧产生的抵税效应总额=72500×25%×8=145000(元)

(2)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5年折旧产生的抵税效应总额现值=116000×25%×PVIFA10%,5=109939(元)

8年折旧产生的抵税效应总额现值=72500×25%x PVIFA10%,8=96696.875(元)

尽管折旧期限的改变,并未从数字上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税负的总和,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后,缩短折旧年限对企业更为有利。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如例1所示:折旧期限缩短为5年,企业的应缴所得税额要减少109939-96696.875=13242.125(元)。

二、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例2]沿用例1资料,江淮钢铁集团公司于2008年12月购入一项价值600000元的固定资产,会计制度规定其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当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时,年折旧额=(600000-20000)÷5=116000(元)

当固定资产预计诤残值为10000元时,年折旧额=(600000-10000)÷5=118000(元)

由于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也是估计值。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如果降低预计净残值,那么每期摊销的折旧额就会增加。从本例可以看出来,该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降低113000元后,企业每年的折旧额增加了118000-116000=2000(元),从而使本应在固定资产报废或清理时才进行补偿的费用,提前计入成本费用中得到补偿,使前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了2000×25%=500(元),也达到企业前期抵税的目标。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可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但税法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使用有限制条件,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例3]沿用例1资料,江淮钢铁集团公司于2008年12月购入一项价值600000元的固定资产,会计制度规定其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额如表1所示:

(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它是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每期折旧费的一种折旧法。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应提折旧额/预计折旧年限=(原值一预计净残值)/预计折旧年限=原值×(1一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折旧年限

结合本案例,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600000-10000)÷5=118000(元),税前利润和所得税额如表2所示:

5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220500+195500+270500+170500+160500=1017500(元)

应纳所得税额现值

=220500×0.909+195500×0.826+270500×0.751+170500×0.683+160500×0.621=781185(元)

注:0.909,0.826,0.751,0.683,0.621分别为1,2,3,4,5年的复利现值系数,下同。

(2)双倍余额递减法。这种方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在计提每年折旧时,用直线折旧率的两倍去乘固定资产当年期末账面净值。但应当注意,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年折旧率

在计算最后两年折旧额时,应将原采用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用当年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然后平均摊销。

结合本案例,在双倍余额递减法,该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2×1>5×100%=40%,每年的折旧额,税前利润和所得税额如表3所示:

5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190000+189000+278400+18505+170500=1017500(元)

应纳所得税额现值

=190000×0.909+189000×0.826+278400×0.751+185050×0.683+170500×0.621=772997.6(元)

(3)年数总和法:这种方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递减分数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一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结合本案例,在年数总和法下,该项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税前利润和所得税额如表4所示:

5年累计应纳所得税

=200833.33+185666.67+270500+180333,33+180166,67=1017500(元)

应纳所得税额现值

=200833.33×0909+18566667×0826+270500×0.751+18033333×0.683+180166.67×0.621=774114.83(元)

篇5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函数;模型

人员带来了工作上的极大便利,本人通过利用Excel的函数功能建立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型,以此为会计、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一些方便。

一、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涉及的Excel函数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采用论文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和工作量法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但一经采用就不得随意变更。对于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而言,在Excel中均有相应的财务函数,会计、审计人员可利用其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与复核,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工作。

(一)直线法计提折旧函数SLN()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相等的。1.功能:返回某项固定资产每期按直线法计算的折旧数额。所有的参数值必须是正数,否则将返回错误值。第22卷第5期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Vol.22No.52008年10月JournalofJilinProvinceEconomicManagementCadreCollegeOctober2008·70·第四年折旧额公式=SYD(50000,2000,5,4)第五年折旧额公式=SYD(50000,2000,5,5)

二、利用Excel折旧计算函数建立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型在掌握了上述有关Excel的折旧计算函数后,我们就可以在Excel工作表中建立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型了。

(一)建立模型格式在一张空白的Excel工作表中,将其重命名为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型,具体格式如下图所示:

(二)输入公式在每种折旧计算方法下的单元格中输入折旧计算函数的公式,如在B7、C7和D7单元格内分别输入的每种折旧计算方法的函数公式如下:B7=IF($B$3-A7<0,0,IF($B$3-A7=0,$B$2-SUM($B6:B$7)-$B$4,IF($B$3-A7>=2,DDB($B$2,$B$4,$B$3,A7,2),($B$2-SUM($B6:B$7)-$B$4)/2)))C7=IF($B$3<A7,0,SLN($B$2,$B$4,$B$3))D7=IF($B$3<A7,0,SYD($B$2,$B$4,$B$3,A7))在这里,用条件函数来控制折旧年限是否超出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然后我们利用填充柄功能(选中需要复制的公式单元格,将鼠标放置在该单元格的右下角,指针形状变为黑的细“十”字状时,往下拖动到需要填充公式的单元格中)将公式复制到每列的其他单元格中。在B5、C5和D5单元格内利用求和公式求出每种折旧计提方法的折旧合计数,具体如下:B5=SUM(B7:B60)C5=SUM(C7:C60)D5=SUM(D7:D60)(三)输入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相关资料数据输入相应的公式后,会计人员或审计人员就可根据企业每项固定资产的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等相应资料输入到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型中的相应位置,模型就会自动计算出每种方法下的各年折旧额了。例如,某企业有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0元,净残值为¥1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则会计人员可将有关数据输入到相应的单元格中,则模型就会自cost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salvage为固定资产使用期限结束时的预计净残值。life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数。period为所要计算折旧的期限,period必须与life参数采用相同的计量单位。factor为选择性参数,默认为2,即为“双倍余额递减法”,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此参数,可以为3倍、4倍余额递减,等等。例如,企业购买一生产线,价值¥5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8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函数计算各期的折旧额,后两年改为直线法计提折旧。第1年折旧额:¥12500000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DDB(50000000,5000000,8,1)第2年折旧额:¥9375000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DDB(50000000,5000000,8,2)第3年折旧额:¥7031250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DDB(50000000,5000000,8,3)⋯⋯第7、8两年的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为:SLN(账面折余价值,残值,2)

(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函数SYD()年数总和法也是一种加速折旧法,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1.功能:返回某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金额。2.格式:SYD(cost,salvage,life,per)3.参数说明:cost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salvage为固定资产报废时的预计净残值。life为固定资产可使用年数的估计数。per为指定要计算第几期折旧数额。life与per参数应采用相同的单位,且per应小于或等于life。例如,某企业有一数控机床,原值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则各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第一年折旧额公式=SYD(50000,2000,5,1)第二年折旧额公式=SYD(50000,2000,5,2)第三年折旧额公式=SYD(50000,2000,5,3)·71·动计算出各年的折旧额,具体如下图所示:

三、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型的应用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模型设立之后,有关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如下具体应用:(一)帮助会计人员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有财务软件的公司,可以利用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而对于一些无财务软件的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人员来说,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可采用综合折旧率法、分类折旧率法等方法来简化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有了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型后,可以轻松地做到按每一项固定资产来计算其折旧额,这样在不增加会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可使企业折旧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为企业和其他相关利益关系者提供更真实的企业会计信息。(

二)帮助会计人员进行纳税调整的计算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的采用上,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以采用适当的折旧方法来计提折旧,当企业所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与税法上要求不一致时,企业应当按税法的要求对纳税所得额进行调整,并进行计税。如企业对某一项固定资产采用了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而按税法上规定,该项固定资产要按直线法进行计提折旧,于是在期末纳税时,会计人员就应将两种方法计算的折旧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项目来进行税前调整。因此,当企业计提折旧的方法与税法上要求不一致时,可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型很快地解决两者之间的差额问题,及时进行纳税调整,为会计人员节省了时间与精力。

(三)帮助审计人员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审计的验算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在对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审计时,为了验证其固定资产价值是否正确,必须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进行重新验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型可以很方便地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进行重新计算,将其计算的数额与企业提供的会计凭证加以核对,以验证其计提数额是否正确,从而帮助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分析。总之,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来协助会计、审计人员的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其工作量,也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会计信息提供了捷径,是会计、审计人员掌握的必备专业技术知识。对于会计、审计人员来说,只有具备专业胜任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其本职工作。

篇6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企业会计;探讨

前言

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其决策有用性正日益受到人们质疑。企业要合理使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必须拥有优秀的会计师、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依托成熟的资本市场。

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大部分的减值准备是其对应资产的唯一减项,只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与累计折旧共同做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固定资产折旧会计的运用,对我国传统会计观念造成很大冲击,它将引发许多新会计问题。

1.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折旧

1.1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它能够在若干个生产经营周期中发挥作用,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则由于损耗而逐渐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分期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并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1.2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1.3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影响因素

(1)计提折旧基数,计提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账面价值。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价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

(2)折旧年限,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

(3)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4)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以收回的净残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得出。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意义

2.1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1)直线法

直线法,属于平均年限法的一种,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计算期内固定资产的预计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3)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按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或者: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4)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DDB):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2.2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差异

从静态角度看,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都是要补偿的,对企业利润总额并无影响;但从动态角度看,不同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是有早晚之分,在计提折旧期间,由于各种方法下不同年份的折旧额有差别,对企业各年份的利润会造成影响。

2.3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1)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

(2)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

3.我国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弊端

(1)忽略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

在购建固定资产的时点上来计算未来应该摊入生产成本或费用的金额,其实质是站在现在这个时点以现行发生的投资成本分摊到以后各期。显然,这在根本上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使得固定资产折旧分摊计少,导致期末利润虚增。

(2)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固定资产以现行折旧方式分摊完成后,其每年的折旧资金根本无法满足其更新的需要,也就更谈不上购买替代其生产的先进设备。因此,每次固定资产的更新就变成了企业自由资金的减少。

4. 改进固定资产折旧的建议

(1)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

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数有着重大差异,则应相应调整折旧年限,如果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则应相应改变折旧方法,企业应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寿命,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

(2)定期调整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数

现行制度以原始价值作为折旧计提基数,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所计提的折旧额,只能做到账面价值上的补偿。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检查,按照重置价值来逐项分析及计算,重新确定部分资产的折旧额。

(3)修改计价

改变折旧计提基数以后,对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的问题的问题也应随之而改变,按现行成本计价,就要对固定资产的原价进行调整,以便与计提折旧基数一致。在物价上涨期间,不至于发生由于计提折旧额问题而导致的虚盈实亏现象。

小结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够确保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能够被科学、清晰地反映出来,同时企业也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准确的计提折旧额,则该种方法就是合理、科学的。本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上述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能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有一个准确的描述,同时也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何雪峰.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吉林:百科论坛,2009,8.

[2]张建峰.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讨.科技广场,2009,7.

[3]陈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计提的会计处理.财会信报,2007,6.

篇7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折旧 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规避税务风险、降低税负的重要财务管理方式,尤其是针对固定资产的税务管理,它能够为企业节省一大笔应纳税金额,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固定资产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财产,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甚至占企业大部分的基础资产份额,企业对针对固定资产的税金是以其折旧结果为计算基数的,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式也就成为了企业纳税的直接影响因素。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纳税筹划,需要根据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以及净残值、货币价值、年度收益等来进行,并考虑一定的周期内政府政策法令的规定与走向,以达到纳税最优化目的。

一、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分析

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实际上就是其成本费用的定向转移,将设备、场地、产品等固定资产的损耗转移到产品的直接成本之中,从而起到抵消或者降低一部分国家税收的作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折旧计算方式所计算的结果也完全不同,因而,其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成本也不相同,这将直接影响应缴税收的金额。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式主要包括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几种折旧算法,一旦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确定就不得随意更改。

(一)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主要是根据企业预期工作量按照一定比例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进行计算的方法,工作量法计算方式会因为各期或季度对工作量的预期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每期单位固定资产折旧额仍然是相同的。

(二)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将企业的固定资产平均折旧额分摊到固定资产的总体使用期限之中的方法,它是一种较为直观、直接、简单的折旧计算方法。年限平均法每一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也是相等的,但是其忽略了企业固定资产在每一期所提供的总体经济效益的差异,其折旧额仍然使用固定的额度,其结算结果有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三)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净额和(原本固定资产总体价值减去净残值)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一年的折旧额,它根据固定资产每一年的折旧额进行一定期限的叠加,最终得出其总体的折旧额。年数总和法反映的一个动态的固定资产价值变化过程,能够比较客观地计算出固定资产每一期的折旧额,它也称为合计年限法。

(四)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是一种快速的折旧计算方法,它通过将企业固定资产在有限使用年限内的使用前期(使用年限较短时期)多提折旧,而在使用后期(预期使用较晚年限阶段)少提折旧,以此来加快在使用期间内的折旧计算速度,是固定资产成本尽快得到补偿。

(五)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根据固定资产每期的账面净值和双倍预期工作量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忽略了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将折旧年限控制在使用年前截止前两年之内。

二、基于固定资产折旧的企业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家对企业税额的征收也是根据其利润与成本来制定的,企业纳税统筹正是为了寻找降低税负的最优途径而设立的财务会计部门。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统筹需要根据不同的折旧额以及财务状况、外部环境等来进行。

(一)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基数的纳税筹划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需要在其使用期限之内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摊派,应计提折旧额应该计算固定资产减去预期净残值额。现行法对于企业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有条件的认可,它必须有证据证明固定资产已发生资产减值,并经过税务管理部门审核,其处理程序较严格,对其进行纳税筹划也较为困难,幅度较小。不过,税务规定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数额边界为2000元,企业纳税规划可以将内部一些设备配件进行折旧计提,以降低其纳税基点。

(二)对企业各期年收益分布的纳税筹划

企业各期年收益波动不规则,其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结果分布也呈现出无规则的状态,这是应该采取年限平均折旧计算方法,降低各期年的综合折旧数额。若在一定比例的税率条件下,企业各期年均收益相对稳定与均衡,那么就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方法,降低企业税负;若是在累进税率条件下,企业的收益并不固定,且呈现早期强、晚期弱的趋势,那么就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将企业各年度的收益平均化,并将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平均分摊,消除因单一年限收益过高而造成高税负。

(三)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及净残值的纳税筹划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以及税法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以及净残值规定并不严格,企业可以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性质和消耗增长比例来确定固定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以及预期净残值。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及净残值对于具体的资产折旧数额影响较大,分摊成本也较高,所占纳税比例较大,因此,对其进行纳税筹划可以有效降低税负,达到合理节税与理财的目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要考虑是否享有国家相应的减税优惠待遇,若具备享受优惠期间,那么企业可以延长固定折旧年限;若未享受优惠待遇,那么就可以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加快企业资金的回收速度。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 折旧方法 发展趋势

一、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方法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直线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1、直线法

直线法又称平均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直线法依据是,固定资产的使用强度比较平均,而且各期所取得的收入差距不大。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工作量法的依据是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主要是受其使用量影响。所以可以弥补直线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

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例如: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企业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制度及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但纵观国际,美国,英国,日本等市场经济国家大都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说采用加速折旧法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为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走向世界市场,实行加速折旧是我国经济体质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必要趋势。

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从计划经济时期到现在主要采用直线折旧法来计提折旧,加速折旧法使用的较少。然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的今天,直线折旧法的不足日益突显。总结来说:直线折旧法对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不利。首先,使用直线折旧法的情况下,企业的效益差、税基不稳定,直接性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导致国家缺乏投入经济的资金;其次,我国采用的旧机器设备一般都具有高能耗、高污染、低生产力的缺点,与发展节约型、可持续性社会不相符合,同时还影响环境,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优势在现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越来越明显。

1、采用加速折旧法有利于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高企业在行业内部的竞争能力。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加完善以及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不断投放市场,使原有技术相对落后的机器设备的继续使用成为不经济的做法,因而引起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缩短,甚至提前报废所造成了无形损耗。因此,以补偿无形损耗为主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应用对于现今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性。

2、采用加速折旧法有利于防范物价变动风险,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货币时间价值损失。

当前企业处于一个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情况下。加速折旧法充分的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而直线法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在物价变动特别是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条件下,实行加速折旧法可以使企业提前收回大部分投资,减少因物价上涨而发生的货币时间价值损失,实现固定资产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统一,符合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3、采用加速折旧法有利于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企业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在比例税率情况下,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内加快得到补偿,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但应纳企业所得税总额保持不变。与直线折旧法相比,企业所得税的现值总和就更低,实质上使企业获得一笔无息贷款,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从长远角度看,加速折旧法不会降低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总额,企业通过迅速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盈利水平,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加速折旧法还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国内经济与科技的大环境和国外大多发达国家已使用加速折旧法的环境等纵多因素下,我国应当进一步放宽对加速折旧法使用的限制。如果我国企业不能使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那么企业只有在“物尽其用”时才能收回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那么,当新技术、新设备出现时,企业很可能无力购买,即使购买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而加速折旧法使企业有了主动选择的权力,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设备更新速度,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玉生,任永平.财务会计学.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414

篇9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经济效益;所得税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96-02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在生产成本及费用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费用的大小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所以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直接影响到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之间差别相当大,下面就以具体的案例来分析研究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例1,振华公司购买的价值150万元的生产线,残值按10%估算,估计使用年限为五年。该企业适用3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五年内,该企业未扣除折旧的税前利润为50万元。如果公司可以在折旧方法上作出选择,那么公司应该采用哪一种折旧方法呢?下面我们不妨先对不同折旧方法下的税收情况做一个分析。

下面分别运用直线法和加速折旧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企业每年的应纳所得税额。

(1)直线法又叫平均年限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成本-估计残值)÷估计有效使用年限

或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成本-估计残值)×直线折旧率

其中:直线折旧率=1÷估计有效使用年限×100%

按直线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额为150×(1-10%)÷5=27(万元),五年累计折旧额为:27×5=135(万元)。

该企业每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均为50-27=23(万元)

五年合计应纳税所得额为115(万元)

(2)双倍余额递减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年折旧额=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折旧率

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固定折旧率,常为直线折旧率的一定倍数,其公式为:

每年折旧额=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两倍直线折旧率

其中:两倍直线折旧率=2×(1÷有效使用年限×100%)

但是,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应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分别为:

第一年:150×2×1÷5×100%=60(万元)

第二年:90×2×1 ÷5 ×100%=36(万元)

第三年:54×2×1 ÷5 ×100%=21.6(万元)

第四年:[150-60-36-21.6-150×(1-10%)]÷2=8.7(万元)

第五年:[150-60-36-21.6-150×(1-10%)]÷2=8.7(万元)

五年累计折旧额为:60+36+21.6+8.7+8.7=135(万元)

该企业每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

第一年:50-60=-10(万元)

第二年:50-36-10=4(万元)

第三年:50-21.6=28.4(万元)

第四年:50-8.7=41.3(万元)

第五年:50-8.7=41.3(万元)

五年合计应纳税所得额为115(万元)

(3)年数总和法或年限总和法,其公式表达为:

每年折旧额=(资产原始成本-估计残值)×(尚可使用年限数/年数总和)

如果其设备的使用年限为五年,则年数总和为1+2+3+4+5=15,尚可使用年数第一年为五年,第二年初为四年,第三年初为三年,第四年初为二年,第五年初为一年。

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分别为:

第一年:150×(1-10%)×5÷15=45(万元)

第二年:150×(1-10%)×4÷15=36(万元)

第三年:150×(1-10%)×3÷15=27(万元)

第四年:150×(1-10%)×2÷15=18(万元)

第五年:150×(1-10%)×1÷15=9(万元)

五年累计折旧额为135(万元)

该企业每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

第一年:50-45=5(万元)

第二年:50-36=14(万元)

第三年:50-27=23(万元)

第四年:50-18=32(万元)

第五年:50-9=41(万元)

五年合计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15(万元)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纳税人来说其意义在哪里呢?下面让我们再计算出三种折旧方法条件下所计提的折旧的现值。

在直线法条件下折旧的现值:

270 000×1+270 000×0.909+270 000×0.826+270 000×0.751+270 000×0.683=270 000+245 430+223 020+202 770+184 410=1 125 630(元)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条件下折旧的现值:

600 000×1+360 000×0.909+216 000×0.826+87 000×0.751+87 000×0.683=600 000+327 240+178 416+65 337+59 421=1 230 414(元)

在年数总和法条件下折旧的现值:

450 000×1+360 000×0.909+270 000×0.826+180 000×0.751+90 000×0.683=450 000+327 240+223 020+135 180+61 470=1 196 910(元)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三种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的量是一致的,均为115万元。但是,第一年,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应纳税额最少,年数总和法次之,而运用直线法计算折旧时应纳税额最多。再从资金时间价值的角度来讲,在双倍余额递减法条件下,企业收回的折旧现值最大,而在直线法条件下,企业收回的折旧现值最小。总之,运用加速折旧法,开头二三年可以少纳税,把较多税款延迟到以后年份缴纳,相当于从政府那里取得一笔无息贷款。这对一些新办企业初期缓解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是很有利的。

例2,振华公司有一台设备原值为100万元,使用期限为五年,不考虑残值。该企业十年内未扣除折旧的年利润维持在27万元。我们再用直线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直线法时计算如下:

年折旧额:100÷5=20(万元)

扣除折旧后的年利润:27-20=7(万元)

每年应纳所得税为:7×27%=1.89(万元)

五年合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89×5=9.45(万元)

当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时:

第一年应纳税所得额=27-100×2÷5=-13(万元)

第二年应纳税所得额=27-60×2÷5-13=-10(万元)

第三年应纳税所得额=27-36×2÷5-10=2.6(万元)

应缴纳所得税:2.6×18%=0.47(万元)

第四年应纳税所得额=27-10.8=16.2(万元)

应缴纳所得税:16.2×33%=5.35(万元)

第五年应纳税所得额=27-10.8=16.2(万元)

应缴纳所得税:16.2×33%=5.35(万元)

五年合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0.47+5.35+5.35 =11.17(万元)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直线法使企业承担的税负比采用加速折旧法要轻一些。这是因为直线法使折旧额摊入成本的数量平均,所以税负较轻。而加速折旧法把利润集中在后两年,使后两年的利润比前两年多,使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档次“爬升”所致,从而使企业纳税负担加重。尽管如此,很多企业仍乐于采用加速折旧法,因为已经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仍可为企业服务,却没有占用企业资金,这项秘密资金的存在给企业未来的经营亏损提供了避难所,也给经营者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财务环境,因此,加速折旧对企业经营者是有利有弊。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选择折旧方法时不一定使用加速折旧法。一般认为,在比例税率下,采用加速折旧法比较有利,它可以使纳税人在早期计入更多折旧额,从时间价值的角度来看,取得其资金的时间价值;而在累进税率制中则采用平均年限法有利,可以避免利润的波动而提高适用税率,从而增加税负。由于中国的企业所得税使用比例税率,那么中国企业进行折旧的税收策划就是尽可能的使用加速折旧。但是对于那些小型企业就并非如此,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须慎重。

篇10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

引言

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及费用的核算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纳税和收入,可以说,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的理财起调节作用。

一、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对比

(一)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折旧额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进行平均分摊,此方法计算的固定资产的每期折旧额是相同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二)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叫合计年限法,是利用固定资产的原值与预计净残值相减得到的余额乘以一个分子为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母为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的总和的分数所计算出来的每年的折旧额[1]。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排除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前提下,根据固定资产每期期初的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2]。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二、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适当选择

(一)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律选择

固定资产是企业为顺利进行生产和经营而持有的使用年限在一个会计年度以上的有形资产。由此可以看出,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较长,因此固定资产的价值是以折旧的方式来分摊到产品的成本及费用当中去的。为此,企业必须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律来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若某固定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及所需的维护费用在使用年限内基本相同,则可采取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但若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较高,但伴随使用年限的增加,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少,比如机械设备类固定资产,其前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较高,而随着设备的使用年限逐渐增加,其生产能力逐渐下降,同时维修费用不断上升,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少,针对此类固定资产则可采取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二)结合企业财务利益选择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以折旧的方式逐渐地转移到用于生产产品的成本及费用当中去的,折旧方法的选择不但会对期末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会计人员核算企业的销售成本及销售费用,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利益。因此,在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选择时还必须结合企业的财务利益。首先,从对企业利益产生影响的方面来看,选择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在各期的折旧额不断减少,虽然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初期其分摊到产品成本或费用的金额比较高,使得企业的短期利润比较低,但是就长期而言,企业利润会越来越高,这不但充分体现了决策的谨慎性,而且也将货币的时间价值纳入考虑范围。其次,从对企业所得税影响的方面来看,选择加速折旧法更适合企业的发展,因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初期其分摊到产品成本或费用的金额比较高,企业则更有可能会获得延期纳税的机会。

(三)结合折旧年限选择

法规中并未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只是要求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时需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及消耗方式进行合理估值。因此,企业便可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结合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自身发展最有可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及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对企业发展最为有利的折旧年限。另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期内,其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不能抵扣税收,所以企业若享有税收优惠,则可适当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待税收优惠期满后再将固定资产折旧分摊至产品的成本或费用当中,使企业获取节税利益。若企业未争取到税收优惠,则应缩短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以使固定资产成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这样就可将企业后期的成本提前,而将企业前期的利润推后,使企业获取延期纳税的利益。但因企业财务制度对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有着明确的规定,同时税法也明确规定了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因此企业只能在规定内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适当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三、结束语

固定资产的折旧受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而固定资产的折旧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所得税,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纯利润。因此,企业必须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律、财务利益以及折旧年限来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