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25 17:1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但森林覆盖面积较少,人均资源占有量一直处于低下水平。因此,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对森林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同时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充分认识。为实现对森林生态环境以及强化生态意识重要性的规划,必须对森林保护现状以及人类生态意识进行了解,促使森林生态发展真正发挥其意义与作用。
1森林生态资源的功能
植物资源以及动物资源共同构成完整的森林资源,植物以及野生动物是森林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不仅可为人类社会提供木材,还可提供多种原材料,同时森林资源还可对陆地气候进行有效调节。单纯地注重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与破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灾害发生频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水土流失以及旱涝灾害等现象都是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表现,森林生态资源可对上述现象进行有效改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具有强大的生态调节功能,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进行环境治理工作时,可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
为对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必须进行森林工程建设,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保护。同时阻隔污染以及净化空气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强大功能之一。一直以来,森林都有“天然氧吧”之称,因其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可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同时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路边种植树木可对噪音起到有效的阻隔作用。森林资源有多种积极作用,一直都在对地球上的生物进行保护,人类也受到森林资源长期的给予,对人类生活以及进步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人类应该对森林资源进行正确认识,同时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促进森林资源生态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2 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自1998年我国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以来,2016年我国南方有再次发生特大型洪水,受灾面积约为14个省份,直接经济损失137亿元,不仅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还对人民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相关研究表明,过度开采森林以及乱砍滥伐是造成洪水灾害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退化面积约为90万平方米,占现有草地面积高达3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8.2%,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醒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森林资源匮乏是引起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我国政府以及人民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森林工程建设,但还是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与努力。森林覆盖率世界标准水平约为23%,我国与世界水平相差悬殊,因此必须进行不断的努力,利用科学的手段对森林资源覆盖率进行有效提高。成熟林和过成熟林是用材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上述木材蓄积量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导致树木数量锐减,按照当前消耗速度,地球上的树木使用量仅剩7-8年。因此,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势在必行。退耕还林是增加森林覆盖面积的有效手段之一,对该种手段进行合理利用可促使荒漠化面积进减少,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3 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意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400种野生动物长期处于饱受威胁状态,濒临灭绝。野生动物身上带有多种传染病毒,人类食用后会导致该种病毒进行快速传播,一旦爆发将造成大面积危害,严重时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科学研究证明,艾滋病就是由于人类食用森林中灵长类动物所造成的,最后导致一场世界性的灾难。同时,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类应对其进行保护,而不是肆意的捕食与杀害。禁止违法捕杀以及实用野生动物不仅是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也是对人类安全的维护。
4 森林生态保护和生态意识现状
4.1 森林生态保护的现状
我国政府以及人民已经逐渐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但保护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森立资源生态保护工作中。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给森林资源生态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忽视同样给森林资源生态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阻碍,上述现象最终导致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挑战与危机。粗放型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类型之一,该种经济发展方式大大降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开发速度与保护速度不协调是现阶段森林保护工作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滥砍乱伐现象更是加重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劣程度,稀有植物与动物面临大量灭绝的现状,森林生态保护工作面临极大的问题与挑战。
4.2 人类生态意识的现状
人类生态意识单薄是导致森林资源浪费与破坏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是人类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但城镇建设对大量土地资源以及森林资源进行征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修补的破坏。人口数量激也导致资源需求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传统的思想与观念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以及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
人类的生态意识不但没有随着时代的变换而更加适应时代,甚至对森林生态的破坏程度有增无减,大片森林被砍伐,变成荒漠,人们却仍然对森林生态大肆开发,即使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森林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却很难根植于每个人心中,人类的生态意识更加有待强化。
5 保护森林生态和强化生态意识
森林生生态环境是陆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陆地生态环境的关键环节。森林资源与生态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森林资源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部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森林生态的保护,对人类长远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仅是保护了木材资源的储备量,也是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对我国的自然c经济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森林生态与海洋生态一样,是孕育物种多样性的摇篮,森林的破坏导致了物种多样性也遭到破坏,而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物种多样性遭到破坏的问题,为野生动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最后,保护森林生态能够为我国带来很强的经济效益,由于生态环境长期被破坏,导致我国的资源产量严重不足,而保护森林生态能够使我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证开发和利用平衡,还要保证利用程度要低于开发程度,确保森林生态环境的长久稳定发展。针对强化人类生态意识的方面,重要性其实不言而喻。
6 结束语
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同时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人民生态意识进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转变发展观念,让森林生态更加能够与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黄建强,曾海,毛燕.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南方农业,2014(9).
篇2
关键词:矿区环境;生态园林建设;景观设计
分类号】:X322;F426.21
1、前言
人类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出了高度的社会文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却不得不面临全球环境的变化、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威胁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人类的生存,不仅需要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需要一个协调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笔者结合在煤矿十多年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实践,探讨一下矿区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2、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二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从生态园林概念的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3、矿区生态园林的景观设计
3.1 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矿区生态园林发展方向
对于一个能满足实用、美观的矿区生态园林设计,要以人为本,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指导矿区绿化,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呈现空间结构,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在人工植物群落中,采用多种类的植物,不同深浅的地下根,形成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使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净化土壤和增强肥力,并吸收空气中的CO2,如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改造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
3.2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矿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生态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和简单的返璞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矿区内绿地面积相对较小,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空间,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3.3根据生态园林的原理,创造丰富的矿区景观效果
矿区绿化是以满足人们工作、生活,为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生态园林的原理,在满足矿区绿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生态园林的景观性,应该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和谐。对景观的合理设计,应源于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包括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适当利用造景的其他要素,来展现园林景观的丰富内涵,从而使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生态园林的景观,要求人们必须十分重视和把握景观的动态性。因此,如何在矿区绿地中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3.4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合理配置矿区园林植物
在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4、神东矿区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煤矿企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园林绿化伴随着煤矿建设发展锦上添花。日新月异。园林绿化在矿区建设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为职工体闲娱乐提供活动空间。其规划建设应与建筑格局相协调,通过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改善环境质量,塑造煤矿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园林绿化不仅是矿区的形象工程,也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成为矿区一张靓丽的名片。
(1)树立园林矿区、生态矿区的建设理念。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需要在决策环节考虑园林绿化的生态因素。依据矿区地域特点,对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查研究,探索树木、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性、生存、生长发育规律.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
(2)充分利用空间,扩展绿化面积,做到点线面相结合,水平绿化与垂直绿化相合,全面绿化与重点绿化并举。通过绿地、绿带、绿契的规划布局及外墙面绿化设计。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以简洁、生态化和开放的形式,让绿地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让职工亲近绿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职工对绿地的需求。
(3)抓好园林队伍建设,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绿地建设的后期培育和管理是重要环节。在建设绿地系统的基础上,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要配备高素质绿化专业队伍,完善园林绿化设计、工程管理机制。培养既懂园林绿化又懂建筑工程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园林绿化操作培训,培养既会修剪又能造景的复合型人才。园林绿化要实行包干分区,把绿地管护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奖罚制度。定期除草、灌水、施肥、修剪,提高林木生长势.增加林木抗旱、抗涝、抗寒、抗病、抗虫害能力。同时,加强林木监测,掌握生长动态,制定相应的应急防范预案。
(4)加强宣传教育和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建设。随着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在矿区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创造既符合生态,又注重景观,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园林工程,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形成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局面。开展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建立专项基金。加大投入。同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管理责任制度和实施细则,加大检查监督力度,维护和巩固园林绿化成果。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性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一、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1 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
2 .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
造成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它主要来自于三大压力:
人口压力: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既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生存和获取利益的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工业化压力: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市场压力: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者外部付经济效应,环境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这种公共财产的提供(例如清洁水,良好的大气环境),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且多一些人享受它的好处并不会加大总成本。但是如果没有公共财产,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公共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受到破坏(例如污染水,污染大气等)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只有政府是公共财产的提供者。来自市场经济的压力愈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愈大。为了改变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应当采取刻不容缓的行动,否则,日益扩大的生态赤字将使其他领域所获得的成绩不是大打折扣,就是黯然失色。
二、我们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的措施
1加强城市的生态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制造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分解者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自然的分解功能不强。第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 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中人口密集,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食物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城市中的工业、建筑业、交通等都需要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这些也必须从外界输入,并且迅速地转化成各种产品。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的有害气体必然会飘散到城市以外的空间,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绝大部分不能靠城市中自然系统的净化能力自然净化和分解,如果不及时进行人工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由此可见,城市生态系统不论在能量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这种高度的开放性又导致它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要想建设好生态城市,必须加强城市规划,其规划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而是将其思想渗透于各个方面和部分,使城市规划生态化,也就是既考虑到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又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质量,以使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2 加强城市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将大多数野生生物限制在越来越狭小的范围内,同时也将自己圈在钢筋水泥和各种污染构成的人工环境中,远离了人类祖先所拥有的野趣盎然的生活环境,产生了种种文明病。因此,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生态环境越重视, 城市生态环境就会朝着人们理想的方向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就会不断改善。
3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内容和目标:
3. 1 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①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
②师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
③系统优先,强调整体效果
④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
3.2 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的规划内容
①规划的框架:
鉴于城市的土地的宝贵性,用“土地换生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走的道路。从目前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迫切需要建设生态问题相对突出的道路、河流、水源涵养、农田的土地利用;同时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功能的不同需求,有序推进具有一定规模的、多种功能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布局。
②规划模式的配置:
篇4
旅游电子商务是一种花费小、产出高的旅游模式,未来旅游业中电子商务将是最重要的部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紧密的联系,旅游电子商务也就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我国国民消费的需要也越来越复杂化,电子商务市场的需求也就会越来越丰富化,那这样就会表现出新的特点:进入稳定阶段,市场供给加快,市场逐渐饱和性2011年,电子商务在旅游业市场中整体上扬。到了11年的11月,CNZZ统计平均每天有1417个旅游业的电子商务网页被访问,这比以往增加15.67%。这就使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被看好,如此迅速增长的原因。所以生态旅游在今后的发展将会出现同样的增长状态。
2营销方式
2.1电子商务在生态旅游中网络营销模式的设计
如果按照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模式,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目标大致应该分为2种:营销网站原有的客户和潜在客户网站中会不段更新客户,那么在这些客户中就有既定的客户,网站就要用适当的营销策略来保留这些客户,避免客户流失造成给企业带来不好的影响。当然,随着国民对旅游电子商务产品的接纳,企业一定要挖掘出一些潜在的消费者,这就增加了潜在客户,从而扩展企业的利润。结合旅游电子商务和企业自身运营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1)实行会员制营销会员制就是企业为一些已有的客户直接提供某项产品或者服务,类似于组成一个俱乐部似的。通过这种形式对这些客户进行销售、宣传或者促销的营销活动,其中会实行差价式服务和精准产品的营销。这样不仅会拥有顾客的忠诚还会为企业带来稳定的长期利润。2)实行许可Email营销许可Email就是网站在经过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向用户发送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尤其是用户自己订阅的,不仅能销售产品还能引导客户的个性化定制。旅游电子商务不仅可以避免过多营销对网上用户的干扰,还可以增强与客户的友好关系。3)实行主题式营销现在的网络营销随着微博和社交网络的高效传播,具有创新性的主题营销会被大家有意识的发掘。主题营销能更好的吸引国民的视线,用这种特定的营销方式来实现旅游电子商务的营销是最好不过的。4)实行SNS营销SNS全称SocialNetworkingServices中文就是社会性网络服务。在SNS的平台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营销网站,通过定期的消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做到针对性地设计产品,提高SNS的关注度,进而加强网络营销。
2.2电子商务在实际生态旅游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实际应用到生态旅游中时,由于现有的运用水平不同、企业规模不同和经济技术实力不同,所以应用的模式就会不同。就目前的这个阶段,旅游电子商务系统的模式主要有:1)基于移动运营商的模式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是具有强大资金和技术的运营商,有广阔的网络分布,并且能对活动提供安全的保障和可以认证的支付体系,都有全面的客服系统、完整的客户资料,这非常适合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2)基于PDA的模式PDA既是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中文译为掌上电脑,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手持游戏机等。网络时代盛产网虫,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了必需品,所以这就能起到吸引的作用。游客可以事先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来下载景区的信息,这样游客就能在游玩的过程中随时运用相关软件来获取信息。供应商可以通过图片、音频、文字等手段把详细信息传送给游客,这不仅能有效地满足游客,还能为景区树立良好形象,也可以为游客提供增值服务,如:旅游路线、订餐、租车、订房等。3)基于短信平台的模式短信服务已经成为手机用户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业务,据调查大约每一百人中就有26个用户使用。所以对于资金和技术不充足的企业就是可以选择的好平台。
3电子商务在生态旅游中的服务创新
传统的旅游电子商务,一般只能为游客提供景区信息和交易这种售前服务,而游客旅途过程中却没有服务支持。例如:旅途中,游客出现不满的情况,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这不仅影响了旅途活动的质量,破坏了企业的声誉。然而使用上诉的电子商务营销,就会时刻对游客进行解决,及时的沟通和协调游客的问题,会让企业少受到影响。具体的服务可以分为以下3个方面:1)旅游前旅游前,游客可以搜索、预订、计划旅程的每一个部分,通过各种模式得到详细的信息和服务。电子商务可以为旅客提供更方便的行程,例如:景点的门票、往返的机票、价格合理的酒店等等,让旅客在旅行中享受方便快捷。2)旅游中游客可以和企业及时沟通,遇到突发事件可以方便改变计划。例如:因为天气原因,飞机不能正常起飞,这是游客就可以和企业直接沟通,可以延后行程或者改变行程。3)旅游后游客在游玩回来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游玩心得,分享心情。而企业可以对游客进行满意度的调查,还能表达关心,解答旅途中的疑问,还可以对不满意的游客进行一些补偿,重新得到认可。
篇5
关键词:吐曼河 生态环境保护
吐曼河维吾尔语意译为“雾河”。地处东经75°30′—76°15′,北纬39°25′-39°36′之间。是塔里木河流域喀什噶尔水系克孜河北边支流之一。发源于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是一条典型的泉水河,河源在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沿河经过疏附县、喀什市,河流末端汇集在红旗水库,全长77.6km,集水面积48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26×108m3,流量常年稳定在3~5m3/s,控制灌溉面积23万亩。担负着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和部分居民生活用水的职责,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
一、吐曼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吐曼河蜿蜒曲折,水流缓慢,两岸多自然生长的植被,原生态环境良好,两岸分布着两阶级地及宽窄不等的漫滩,阶地陡峭,河床低洼。吐曼河由于受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候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污染严重,硫酸盐、总硬度、矿化度等天然水化学指标本底值较高,且随着流程的延长逐渐变大,到下游红旗水库时各项水化学指标已远远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喀什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1996年以来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一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喀什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喀什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吐曼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喀什市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吐曼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喀什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吐曼河属泉水河,流经喀什城区长达20公里,在喀什市的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喀什市的“母亲河”,是南疆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喀什市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吐曼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喀什市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吐曼河已经成为自治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并且由于吐曼河是跨市县的河流,下游疏附县两个乡及伽师县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条件艰苦,一直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吐曼河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已经严重影响了下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吐曼河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滥采地下水,改变了城郊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效用。一块湿地的价值比相同面积的海洋高58倍,而湿地的功能被改变,将带来灭顶之灾,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无节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仅使昔日的湿地迅速变成干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层沉陷,因此吐曼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吐曼河改造完成后,喀什市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喀什市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吐曼河生态环境现状
吐曼河的上游、下游均地处干旱区,荒地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及汛期对土壤的冲刷。
三、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自然因素
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吐曼河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协调性差、易遭受破坏并难以恢复,表现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征。
(二)人为因素
1.认识问题。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恢复再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在长期拓展绿洲的进程中,缺乏对山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重要性的认识,更忽视了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2.流域规划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支持不足,流域规划滞后,跨区河流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不仅给水行政管理造成困难,在河流两岸上随意扔垃圾及排放生活污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
3.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满足人类需求、生存和经济活动,不断拓展绿洲、新辟或扩大绿洲的同时也改变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加剧了下游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
4.经济实力不足,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新的生态退化治理不力。
四、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但社会对环境的意识却十分薄弱,尤其是生态问题,应继续加大宣教力度,通过提高政府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政府在形成信息过程中采取科学决策,全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
(二)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要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世纪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协调行动。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紧迫性
作者简介:周晓阳(1953-),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华(1974-),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南华大学图书馆,馆员。(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编号:XJK012BDY0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202-02
古往今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任何一个社会历史时期都不可以回避的一个话题。“今天,人类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哈姆莱特式的困惑再次困扰着人类。”[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战略任务,党的十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这表明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我国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的生态文化素质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推动“四大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对生态危机挑战,是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年均GDP增长超过9,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也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枯竭、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为了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应对生态危机挑战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也就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首先,人为因素制约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工业化进程比其他工业文明国家要快,并且采用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类似的发展模式,导致工业文明畸形发展,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这种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
其次,自然因素制约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但如今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远远赶不上人为的破坏。随着工业文明的畸形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些不可再生资源甚至面临枯竭。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要克服严重的生态危机,必须加强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由于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才能为克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高素质人才。[2]
2.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才能实现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
面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3]简而言之,就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两型社会”被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所谓“美丽中国”,就是高度生态文明的中国,具体表现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高等。
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关键在人,只有使每个公民都成为自觉的“生态人”,才能完成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是高层次人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才能为“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迫切需要
我国高校教育教改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应当包括生态文明素质,而目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必须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前言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不断涌现,生态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要想顺应这一形势的要求,有效保护生态,必须对生态破坏状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而生态环境监测是全面掌握生态状况的唯一途径,其体系的建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生态环境监测简称生态监测,国内的学者提出,生态环境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角度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的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1]。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带的组成部分。建设其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生态监测网络,研究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二、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
2.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固原市,建立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系统,是科学的改善生态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固原市生态环境遭受过重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但使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也加剧了贫困问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地压力,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的稳定协调发展。因此,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是宁夏南部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2.2研究水源保护林工程技术
固原市水资源十分紧缺。据统计,固原市特大旱灾百年来急剧上升,从19世纪末16年1次上升到20世纪10年1次,由过去3年l小旱,变为3年1中旱,小旱年年有,不少河流基本干涸,地下水不断减少。缺水给固原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障碍,为此固原市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对水的利用,农业采用集雨、集水、打井、打窖、修水库、百井扶贫等生命工程;林业在整地环节上采取“漏斗式”、“88542”方式整地等[2]。这些都是一些应急措施,从根本上还是缓解不了旱情,因此,只有通过生态环境建设,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作技术支撑,扩大水源涵养林面积,提高境内水源保护林工程技术水平。
2.3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
固原市境内有国家级六盘山森林自然保护区、云雾山长芒草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党家岔(震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形成了森林野生动植物、草原生态系统、地质遗迹、地震遗迹、湿地类型较全面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格局。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是宁夏水资源最丰富和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云雾山属干草原类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黄土高原长芒草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典型地段。因此,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数据,科学合理的指导实施大六盘该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切实保护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持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是十分必要的。
生态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问题,所确定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应与国内国际生态监测工作发展衔接[3]。固原市位于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地区和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其生态环境好坏也影响着邻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其在保护过程中要依据生态经济原则,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如果生态环境建设只求改良当地生态环境而忽略周边地区的环境,那么这一区域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有足够、长期、连续、准确、有效的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做支撑,因此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4科学建立绿色GDP核算及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目前,环境质量指标已列入各地政府考核,通过对当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长期定位研究,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功能作用和动态变化趋势,可以确定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类森林的量与质的阈值,有效监控环境生态工程的实施。评价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工程。通过量化评估,为建立绿色GDP核算、生态经济科学补偿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生态建设工程等的投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多数回族主要聚居在固原市。固原市的回族人口比例48%,有的县已超过70%。近20年,固原市发生严重旱灾7次,平均3年一遇。山大沟深,靠“天”吃饭,“十年九旱、春夏连旱、靠天吃饭”是这里的基本特征。就是在这样的恶劣自然条件下还生存着180万人口。虽然固原市实施的扶贫开发工程有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这一地区在灾年的返贫率特别高,扶贫难度很大,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因而固原市不能与宁夏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同步,形成了很大的区域发展差距。
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数据,科学合理的指导实施固原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和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社会的稳定。
三、结论
建设固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研究该地区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和演替规律的必然手段,对于开展山区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天然草原生态系统、人工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空间垂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也是对我国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的开发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普遍的支持作用和示范意义。因此,建设固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吴忠勇,王文杰,等.生态监测指标选择一般过程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6,12(4):3-5.
[2]刘平,曹文洪.彭阳县南山生态经济流域治理模式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2(10):3-4.
篇8
关键词:日本;电影;宫崎骏;《风之谷》;人类;生态环境
一.电影《风之谷》的介绍
1.电影《风之谷》的影响力
电影《风之谷》是由日本享有国际名望的动画大师宫崎骏在上世纪80年代创造的作品,电影一经上映便风靡全球,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宫崎骏也一举成名,成为了全球公认的动画大师,被誉为日本动画界的“黑泽明”,而影片的女主角娜乌西卡更是连续十年排在日本动画片最佳人气角色的榜首,她的人物形象曾经整整影响了日本乃至全球青少年长达十年的时间。这样的巨大成就在国际动画影片届都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宫崎骏以本片奠定了他在国际动画片届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2.电影《风之谷》的故事背景
人类的工业文明已经十分发达,然而,“七日之火”的灾难毁灭了人类的世界,人类的文明也随之消逝。在一千年以后,地球上只剩下被锈迹和废墟所覆盖的大地以及被称为“腐海”的腐烂海洋,森林里长满着散发毒气的孢子且正不断地扩张。人类意识到了他们的生存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在海边,有一个山谷,山谷内有着500多人的小国家,由于山谷内一年四季都会有海风不间断地吹过,所以将腐海中的毒气都吹走了,对山谷起到了一个极佳的屏障保护作用,故称之为“风之谷”。影片的女主角娜乌西卡就是风之谷的公主,他美丽善良、聪明警觉又不乏勇敢坚强,她拥有者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可以和王虫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并化解它们与人类之间的矛盾,她更是传说中穿着青色衣服在金黄草原上奔驰的“圣者”,为人类指引了一条光明之路,开创了新的世界。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多鲁美奇亚的公主库夏娜,她野心勃勃,为了能征服世界,烧毁腐海,不惜一切手段。她先侵略了培吉特,挖出了具有毁灭世界力量的巨神兵。培吉特人为了报仇,也想出了令人发指的损招:他们用王虫的孩子作为诱饵,引诱被激怒的王虫攻击占据风之谷的多鲁美奇亚人。就这样,风之谷、多鲁美奇亚、培吉特与王虫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
3.电影《风之谷》故事解析
一天,一家巨大的飞船在和平安详的风之谷失事,风之谷的公主娜乌西卡在飞船的残骸中拯救出培吉特的公主拉丝黛儿,拉丝黛儿嘱咐她将飞船遗骸中的所有货物全部烧毁后,就死去了。次日,风之谷就发现了能散发致命毒气的孢子,并进行了一番仔细地清理行动。随后,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不明生命体,据犹巴打人的传闻,他就是在一千年前毁灭世界的巨神兵,是多鲁美齐亚人从培吉特市挖出来的,而在运往本国的途中飞船失事坠落在了风之谷。
不久后,多鲁美齐亚的公主库夏娜带领军队入侵了风之谷,并杀死了娜乌西卡的父亲――风之谷的国王基尔。为了能使风之谷不发生战争与死亡,娜乌西卡劝谷民投降,自己则答应与几位谷民作为人质与库夏娜一同前往培吉特市。
在飞船飞往培吉特的途中遭到了培吉特市的王子阿斯贝鲁的袭击,娜乌西卡乘坐的飞船也被袭击起火了,于是她便和米特以及库夏娜一起乘坐飞船上的备用机顺利逃脱,并拯救了同行的作为人质的谷民。
在刚才的空战中,阿斯贝鲁的战斗机被多鲁美齐亚的飞船击毁了,所以娜乌西卡乘坐滑翔翼去寻找他的踪迹。正当阿斯贝鲁被蛇蝼蛄袭击的时候,娜乌西卡正好赶到,并成功地解救了他。然而,在逃脱的过程中,蛇蝼蛄猛地撞上了滑翔翼,娜乌西卡与阿斯贝鲁与滑翔翼就都掉进了一片流沙地,并被流沙吞噬到了腐海的底下。娜乌西卡通过在腐海底下的仔细观察,才领悟了:腐海的树木是为了净化人类污浊的世界而生长的,它们吸去人世界的毒气,而虫群们则是这座森林的守护者。他们将滑翔翼修好后,次日就离开了腐海。
在离开腐海后,娜乌西卡得知培吉特人正用王虫的孩子来引诱成群的王虫进功占据风之谷的多鲁美齐亚人。于是,娜乌西卡及时救出了王虫的孩子,欲将它还给王虫们。同时,王虫与多鲁美齐亚人的战争已经打响了。多鲁美齐亚人派出了具有毁灭世界力量的巨神兵,却依旧无法对抗愤怒的王虫们。正当成群王虫向着风之谷进攻时,娜乌西卡带着王虫孩子出现在了王虫面前。娜乌西卡一动不动的站在蜂拥而至的王虫前,希望以此来化解王虫的仇恨。然而,愤怒的王虫却猛地冲过来将娜乌西卡撞死了。不过,没过多久,王虫的愤怒就平息了,它们也停止了进攻,转而向娜乌西卡身边走近。随后,王虫们用触毛将娜乌西卡的身体托起,触毛散发着金色的光芒。于是,奇迹诞生了,娜乌西卡复活了,并且在王虫的触毛上行走。原来,娜乌西卡就是传说中身穿青色衣服在金黄色原野上行走的圣人,拯救了风之谷。
二.电影《风之谷》提醒人类要保护生态环境
在影片中,人们都非常讨厌腐海以及王虫,尤其是多鲁美齐亚的公主库夏娜更是为了烧毁腐海而不择手段,甚至挖出了曾经毁灭世界的巨神兵来对付王虫。而实际上,腐海中的大树不断地吸取弥漫在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它们将毒气吸入自身而枯萎,并最终化无毒素的晶体来养育小树苗,而王虫则是保护腐海中森林的守护者,它们其实都以一种无私的牺牲精神来帮助人类净化世间的污浊,却得不到人类的理解,只有娜乌西卡一人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宽容与慈善。大自然犹如一位以德报怨的圣人,而人类却在她面前显得格外的自私自利。
如今的人们一心要发展工业文明从而振奋经济发展,他们滥砍滥伐,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每天都会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惜向他国发动战争,使得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生态环境遭到了史无前例的严重破坏。电影《风之谷》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让人们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从而提醒人类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肆意妄为。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生态水景;设计;水质;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生态水景设计成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增强了环境保护的生态作用,同时促进环境整体美观性的提高,成为诸多场所标示档次的代表。但在调查中显示:生态水景设计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环境问题出现,生态水景设计过于重视其功能性和外在效果,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
1.生态水景设计及环境现状
生态水景的设计能够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升整体环境的美感,成为诸多场所设计中标示档次的设计内容。生态水景设计尤其在北方受到广泛推崇,原因在于生态水景能够为夏季增添凉意,提升环境美感,实现山水相依的环境规划。但目前生态水景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问题,例如,①季节的变化给生态水景带来较大影响,尤其在北方城市中,冬季温度较低,人工湖等生态水景设施要排空水,主要是防止管线冻裂。在生态水景附近出现管线纵横、垃圾成堆等环境问题。②生态水景的设计应用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我国是水资源紧缺国家,近年来,水资源浪费严重,据调查统计显示,以北京市为例,水资源开采过度,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最危急时候北京存水量只能够给北京城提供10个月的供水量。同时生态水景应用水资源的费用较高,为实现水景运行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应用成本,其蒸发与渗漏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③生态水景的水质污染也是重要问题之一。生态水景的水质恶化主要由于水体不够深,水体生态环境污染以及换水次数不足等原因造成。例如,水景表面的垃圾、浮沉都会造成水质恶化,在夏季温度升高时,更容易使水体变质。另外,防渗膜的应用和会给水质造成影响,影响水景生态环境,甚至造成水景生态失衡。
2.生态水景设计中加强环境保护
2.1加强技术保障
为有效改善生态水景设计中的环境问题,要通过技术手段完善。因地制宜制定水景设计方案,以实际环境为基础,结合周围环境情况合理地设计水景。例如,我国有南北方的差异,南方雨水丰富,而北方缺水现象严重,不仅是水量上的缺乏,还有水质上的缺乏,所以,应注意节约用水,如利用雨水作为水景的水源或补给水源,以及治理污水是首要问题。再如建造人工湖,设计师应选择比较低或者以前就是洼地或池塘的区域,并且在设计中要明确设计主题,体现地域特色,营造富有特色的人工水景。而且,人工水景设计是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品,所以,多专业、多领域的相互协调,可靠的技术保证显得尤为重要。
2.2加强水资源管理
生态水景设计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应用,通过技巧设计实现少量水创造良好水景。判断生态水景设计的好坏不能以其大小为判断标准,要从整体效果衡量,准确把握其空间关系处理。若水景设计过程中不仅耗费巨大,而且与环境以及人文需求不相协调,则不属于好的水景设计,所以,要注重整体形象设计。另外,要保证水资源质量,做好防渗工作,一方面避免渗漏量增加,另一方面要增加植被。在水景设计中增加植被覆盖,既能够减少水资源蒸发量,同时也能美化环境,提高整体水景设计美感,提高环境质量。
2.3注重水体环境保持
为保持水体环境良好,要注重水景设计的多样性,例如,水面要宽窄相间,水流速度要急缓协调控制,促进水体环境良好,促进水质干净。也可以在水体环境中建立生态系统,通过水草或其它水生植物、动物的净化作用,改善水系统整体环境质量。保证生态水景运行中水体环境的优质性,对提高生态水景整体效果,促进整体环境的改善都有着积极作用。
篇10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1我国湿地现状
我国湿地类型复杂多样,分布较广,主要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按照湿地类型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沼泽湿地、稻田、池塘、水库、浅海水域、海岸滩涂、河口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等人工和自然湿地。在湿地环境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丰富,不仅是植物,还包括许多动物,例如,鱼类、鸟类、双栖动物等。虽然目前我国的湿地种类较多、面积大,但由于湿地的作用被人们认识的时间较短,使得人们对湿地的保护意识不够,甚至常发生湿地被破坏的情况。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或污水处理不当排放到湿地,对湿地水质产生影响,造成湿地污染现象严重。另外,若是在湿地周围进行大面积开荒,也会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不合理利用湿地的原因,都会对湿地产生一定的影响。
2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1物质生产的功能
湿地所在地拥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物质生产的功能。每一片湿地都有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生物物种,有鱼类、鸟类以及其他种类的动物。另外,由于湿地水源条件较好,加上其他外界各种因素的综合,使得湿地的植物生长条件较好,生长茂盛,这些植物不仅具有维护湿地生存环境的作用,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运用湿地物种,不会对湿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湿地的很多物种都是农业、牧业、养殖业、编织业等多种行业的生产资料来源,这就促进了湿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2.2大气组分调节功能
湿地中生长着大量的植物,能够吸附空气中的CO2,释放O2,同时能够吸附空气中有毒的气体,从而有效调节大气组分。在湿地的各种类型中,沼泽湿地具有强大的吸附功能,工业中的污水、废水等含有大量重金属的工业废水经过沼泽地时,金属离子和有害成分会被吸收。
2.3固定CO2功能
湿地因为水分过于饱和,从而具有厌氧的特征,里面含有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加上湿地中微生物的活动是比较微弱的,植物残体缓慢分解释放CO2,最后会形成有机质含量较多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这两者都具有固定CO2的作用。
2.4调节水分功能
湿地的水分含量比较大,特别是河流沼泽,蓄水量较大,可以调节河流的径流量、补给地下水,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水平衡,通过湿地调节水分的功能,可以有效避免水旱灾害,因为湿地具有蓄水和放水功能,在枯水期可以适当放水缓解干旱,在丰水期就可以运用蓄水功能,调节水平衡。在湿地中,因为植物比较茂盛,能够进行较大的蓄水,并且经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作用,将水汽送回大气中,有利于空气湿度的保持,能够对降水进行调节。
2.5调节区域气候功能
湿地一般具有比热容量大的特征,在遇热的时候可以吸热,在遇冷的时候可以放热,利用湿地水分蒸发和湿地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湿地周围的温度,增加空气中的湿度,从而调节湿地周围的雨量。如果湿地是靠近城市,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积极作用;如果湿地靠近农村,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产生活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2.6提供动物栖息地
湿地的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为动物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场所,特别是为野生动物和已经快要濒绝的动物提供了很好的安身场所。在湿地聚集了很多鸟类、两栖动物,它们在这里繁殖、居住、迁徙和过冬。湿地面积在地球上只占6%,但却为世界上20%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是一个大型的生物居住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种类和生物多样性。
2.7生态教育功能
在城市规划发展中,湿地建设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城市中的湿地公园不仅具有一般湿地所具有的功能,还承载着生态教育功能。有些城市建有湿地生态展览馆,人们可以在这里了解湿地的生物生存环境和湿地对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加强人们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