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主要途径范文

时间:2023-06-25 17:1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的主要途径

篇1

【关键词】 新时期;德育教育;中小学

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来讲,就承担起来了激发和营造出孩子学习兴趣和爱好的第一个育人环境,国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很多家长也看到和感受到了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艰苦的家庭来讲,孩子的教育培训投资就成为他们彷徨不定的选择,在为了快速提升和解决就业的大思路下,很多家长选择了技能培训,作为培训的学校和部门来讲,这又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和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且此举也符合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方针和政策。

一、通过树立良好形象来教育学生

很多时候其实给学生树立一两个典型的形象是对他们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大家所倡导的正面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就来源于这种典型形象教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希望得到来自同学的羡慕的目光和看到贴满墙报的小红花,这是现在大多数小学老师都在使用的教育方法。调查也发现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可行,孩子需要和身边的同学进行对比,需要自己在完成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之后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当然很多老师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直接过渡成了一种参照对比,这从某种程度来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自卑感,从而越加恶化,开始害怕和厌恶学习,最后恐惧学习,所以树立良好的身边形象,是我们从德育教育手段实施中总结出的经验。在成绩考核中,教师应该适当应用,更不可成绩决定论来使孩子有了偏激的想法和激动。通过某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教师通过班里同学的表扬,通过每一位同学的独立发言和赞许,让大家都看到良好形象的事迹和举动,并以此来学习和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多数同学积极向上,另外也是对典型的监督和管理,敦促他更好的以身作则,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法,不间断的来维护和树立新典型形象,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成为班级中同学学习的楷模,这会极大的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积极向上和班级荣誉感。

二、通过媒体来教育学生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的教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来搜集和整理一些学生比较喜欢和关心的事物和动态,帮助孩子树立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并通过正面教导,使他们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上个世纪中期,基本上每一位学生的目标都是教师、人民或者医生,因为孩子身边见的最多或者听的对多的就是这些人的事迹,也有很多孩子是在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中有了这些人的想象,事隔数十年之后,今天可能更多的孩子树立的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的时候就是五花八门,什么行业都有,可能有飞行员,可能有律师等。

是社会的发展使孩子能接触和看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军人物,记得有一个朋友就告诉我,他七岁的孩子因为经常在体育新闻中听到很多体育明星的名字,就非常崇拜他们,时常要拉着他们去给自己买一些体育用品,也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个体育明星。很多学生喜欢的动画节目或者科普知识的讲座也是他们学习和了解外界的介质,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积极的引导孩子来通过电视、网络媒体来进行德育教育。

三、通过身边故事来教育学生

身边故事的教育方法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可能更可行有效,因为发生在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讲,都是亲眼目睹或者耳闻的,能完完全全的了解和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加上父母和老师的分析和引导,让他们能更加真实的了解事实,辨别是非。曾有一位朋友就时常喜欢带自己的孩子去朋友家聊天,大家开始都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觉得自己去聊天就行了啊,为什么还要带上孩子去呢,这容易消磨孩子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后来大家才发现,他通过这种方式有力的帮助了孩子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习不到的知识,使孩子知道身边的事情都做不好,身边的人都相处不好,将来如何在社会上和人搞好人家关系。

举一个最简单的实例我们来看,假如你身边有一个从小就非常调皮捣蛋不学无术的孩子,现在长大成人,成为社会的罪人,那么你对此会有什么感触,可能家长和老师说再多的实例都不及这一例对孩子更有震撼力,因为身边实实在在的东西能够让他看到实物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让他们明白很多虚幻的例子感受不到的东西,通过身边真实的故事和人物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孙建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小学德育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2008

[2]付全常.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J].读与写.2008

篇2

针对以上现象,我针对语文开放型练习实施了课改,过程是艰难的。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感觉还是收获大于付出。

语文新课标要求提高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提高阅读能力中,我们的老师已不能只局限于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而是要使学生的整体能力全面提高――既要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还应提高其鉴赏作品的能力,于是,我尝试了以鉴赏为目的的开放性阅读教学。

所谓鉴赏阅读是指以语文审美鉴赏为目的和特征的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它包含着理解程度和鉴赏程度,又伴随着语文审美活动。开放性阅读对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全面塑造,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一、鉴赏阅读能再造出作者言语表达的主动性

朱自清说过:“吟诵时对于那些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言。”由此可见,通过朗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

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我一改以往古诗文教学的默读、背诵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大声地把诗文读出来,用听觉来欣赏。我提醒学生要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在理解诗文的语言时,我都不能不感动。学生的精美语言如下:

学生甲:我仿佛看到了在一座孤零零的小桥旁,一棵枯黄了的藤树,一只孤独的乌鸦,找不到飞行的方向。

学生乙:当我走在桥上时,看着人家屋顶上的缕缕炊烟,闻着人家屋里飘出的饭菜的香气,心中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丙:面对缓缓流去的小溪,多么希望小溪能带去思念,将我的期盼捎回亲人的身边。

开放性阅读除了具有以上的功用之外,能更深刻、更真切地体现语言工具性这一特点,把学生课下准备和课上的精彩论断完美结合,就在无形中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情感体验这一目标。

二、鉴赏阅读不但能复活语言表达的语气,而且能“得其意味”,驱动审象,从而复活课文内容的生动性,即能够清楚地指出阅读包含的深沉含义

语言的描摹性和表情性会有力地推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情境的构建,追随作者表达情感和描写形象的过程,逐步进入作者的心灵中与之共鸣,或逐步地沉浸在客观交融的意想世界进行深切的情感体验。

同样还是《天净沙・秋思》,在学生朗读后,我又让学生将自己假想成作者,置身其中,进入作者的心中与其产生共鸣,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结果是令人震惊的,让我又一次对学生刮目相看。

“许多的景物存在,可作者偏偏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等事物,是因为作者的心理在起着一定的作用。”

“我觉得诗人就像遇到困难的我一样,一个人走在无人的小路上,心情是沉重的、压抑的。”

“看了这首元曲,我就想唱一首《最近比较烦》。”

这些稚气而可爱的语言就来自我们的孩子们。

看来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在于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它,你的立足点又在哪儿?不妨尝试让枯燥的语文教学也变得生机勃勃并有人情味,也许会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三、鉴赏阅读解决了学生普遍存在的无话可说,净说假话、空话等诸类现象

读与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丝毫不能放松对“写”的要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何学生要将多彩的生活拒之门外呢?追根溯源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学生枯竭的笔端,写作材料的枯竭,阅读资源的匮乏,必将导致思维的凝滞,以至衍生出孩子们的作文本上套话成灾,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教师“屠夫式”的课堂肢解与“一心只教圣贤书”的课堂封闭、家长视课外书为“洪水猛兽”、看电视为“不务正业”,于是学生放弃了“眼睛”与“耳朵”。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让身边俯拾即是的素材进入学生的眼睛。因此我特制订了“植根生活、解读社会”的练习计划。

我们开展了“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走出家门,进入自然,他们先是去附近的公园观察景物并写了观察日记,慢慢地由一个小片段到几百字的文章,在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又组织了集体性的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感受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然后再写成文。至此学生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包头也有别处所没有的好地方,不仅练习了写作水平,而且增加了对家乡的感情,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在这些景物描写中,的确有上乘之作,现摘录一二,以作参考:

“劳动公园的冬天也有它特有的魅力,虽然树叶早已枯萎,只能在地上隐约看到零星的残痕,但看到此情此景,你的脑海中又不得不涌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佳句来。走到湖边放眼望去,结了冰的湖面多像一面空灵的蓝水晶,再走近些,你的影子仿佛在和你打招呼,你正惊疑,旁边一群滑冰的孩子嬉笑着走来,他们优美的动作让每个人都会有加入的冲动……”

为了让学生的视角更开阔一些,我让他们分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形式各异,“新闻观察”“毛毛记者团”“家庭一角”等社团风风火火地成立并开始运营,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每天就盼望每周一次的汇报课,以展示他们的成果。在学生的作品中还真有触及社会实质问题的,比如以下几篇:

《麻将的魅力何在》

《善良哪儿去了》

《街头的小乞儿们》

从学生的体验中,我看到了学生有初试深浅的体验,有小试牛刀的回味,有喜怒哀乐的宣泄,有酸甜苦辣的写真。这一系列可贵的生活信息以她清新自然的面貌走进作文,就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扑鼻而来的自然是满面喷香,食之余味无穷。

篇3

一、中职生体育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校是学生生长发育个性形成的主要时期,也是终身体育的关键,中职生都处在16~19岁这一年龄段,无论是身体素质和领悟能力都在快速发展。这一阶段,体育活动进行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的形成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对将来的终身体育活动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实践技能课较多,升学压力不大,课余时间比普通高中学生多,学生精力充沛,又给了体育更大的可开发空间和时间。因此,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对学生加强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是十分有利的。

2.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职生在校三年学成后,就要步入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一群体在每一年流向社会的知识群体中占相当的比重。作为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了适应现代的生活快节奏,工作大负荷,不仅要使自己具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还要成为大众体育活动的倡导者、参与者、指导者。因此,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对全民健身活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培养中职生体育能力的主要途径

1.转变体育教育观念

学校体育教学思想应从单纯的“知识技术”传授型或“身体素质”发展型向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性转变,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教师就要转变陈旧的体育教育功能观念,建立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的体育教育观念,要提高对能力培养的认识,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处理好传授知识、技术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重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身心、娱乐等多方面的追求和享受,才能真正发挥学校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学校体育教育与未来终身体育相结合的需要。

2.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能力就是运用体育科学的知识和理论,指导体育实践的本领。中职学生在校期间能有指导地进行身体锻炼,主要是在体育课中。而体育知识贫乏却是当前许多人不能独立坚持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了解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体育锻炼的生理卫生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内容、方法及效果,以及体育锻炼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原理等等。可通过举办各种健康及运动项目的讲座或结合电教手段向学生传授体育科学理论知识,使体育文化和体育意识渐渐地渗透到学生的认识深处,以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培养学生参与体验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首先,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和广播,结合国内外赛势以及学校的体育项目比赛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浓厚体育氛围。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在学校宣传栏上,及时公布电视转播国内外比赛的消息,引导学生观看电视转播,提高他们兴趣和鉴赏力。最后,经常安排校际、班际的体育单项比赛和体育知识竞赛,在有序而多样的比赛、竞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潜在的能动性。

4.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欢迎。其次,随着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加强自我进修,掌握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使体育教学常新。最后,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在体育教学、组织活动、运动训练中要有科研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科技体育的氛围,让其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才能对学生锻炼意识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4

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却有相当规模的资本逃过货币当局的监管流向国外,这从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项”可以看出。从1987至200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金额从-14亿美元逐步扩大,最高为1997年的-223亿美元。其中,1995年的净误差与遗漏金额占当年货物贸易总金额的7.48%,远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的5%警戒线。因此,对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并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

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资本外逃的问题,如东南亚国家、巴西等。这些国家的资本项目是开放的,资本可以随意流入流出。因此这些国家的资本外逃主要合法地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中国的资本项目到目前为止仍是严格管制的,企图外逃的资本只能通过一些非法渠道流到境外。这些外逃的途径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设置大致可划分为经常项目项下、资本项目项下,以及其他一些地下渠道。

(一)经常项下的资本外逃

经常项目项是国内外商品和服务进行流通的渠道,我国在1996年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从近十多年来我国外汇收支状况看,经常项下外汇收支占我国外汇收支总量超过80%,其中贸易项下外汇收支占比超过70%。因此,在资本项目受到严格管制的中国,通过经常项目进行资本外逃就成为了外逃者的首选途径。中国的资本外逃者往往利用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性,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逃汇和骗汇。

1.进出口伪报

进出口伪报主要表现为通过系统地假报货值来转移资本。一种方式是高价报关进口:国内进口商伪造高价合同后向海关高价报关进口,再向银行购汇汇往国外,国外出口商将多收差额部分存入进口商指定的国外账户。另一种方式是低价报关出口,由国内出口商低价报关出口,通知国外进口商将应付差额存入指定的国外的账户,形成资本外逃。

2.出口少收汇甚至不收汇

资本外逃者出口货物后利用法规允许的每张核销单五千美元的差异进行少收汇核销,以实现“合法的”资本外逃。有的以购买出口核销单进行报关的手段实现出口不收汇的目的;或者采取真出口、不收汇的方式,抢在监管部门查处之前完成资本外逃后逃匿。

3.伪造进口单据骗购外汇

部分不法企业伪造进口货物报关单、合同、发票等单据,利用外汇管理部门与海关之间信息沟通上的不足,在银行骗购外汇汇往国外。特别是在1997-1998年的异地购付汇业务中,由于进口付汇核销的“二次核对”时间长、管理难度大,“假委托、真骗汇”的现象十分普遍。后来,随着国家信息系统建设的深入,海关、外汇局、外经、税务等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这一类手段已不多见。

4.通过非贸易渠道骗购外汇

非贸易是指劳务费、服务费等非实物贸易的经济行为,它涵盖的交易类型很多,包括:境外旅游;境外承包工程、劳务服务;国际交通运输业;境外寄售和维修业务;海外无偿援助和捐赠;因公出国人员的外汇;侨汇、个人的外汇;外国驻华机构及其人员的外汇;外汇出入境;其他非贸易部门的外汇等十方面内容。

现在外汇监管部门对非贸易的收付汇管制较少,法规的不完善之处和管理空白点又较多,对许多商业单据的真实性也难以鉴别,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类似的非贸易交易就给资本外逃提供了大量的可乘之机。

5.通过直接携带的方式进行资本外逃

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从2003年9月1日起调整了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的法规,将可用于境外经常项目支付的上限从2000美元外币提高到了5000美元。在实施了“港澳自由行”之后,出境的手续更加简便。对于频繁出入境的人员来说,经多次合法携带的资金就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二)资本项下的资本外逃

国际收支中的资本与金融项目是一国对资本跨国流动的统计记录。由于这个项目对一国的国际收支、资本存量、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有直接和重大的影响,因而各国普遍对资本项目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管制。虽然中国也对资本与金融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管制,但是仍有一部分资金假借资本项目进行外逃。

1.在对外投资中大量转移资本

随着国内企业实力的增强,国内企业也开始进行对外投资。其中确实有些企业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而进行的投资,但是仍有很多企业只不过假借投资之名进行资本外逃:对外投资时低估资产价值,使国有资产流失到国外;隐瞒、截留境外投资收益和溢价收入等。

2.借助融资或汇出红利实现资本外逃

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款汇入境内完成验资以后,就以预付进口货款或者投资收益的名义分批汇出;外商以向大陆投资为由,实际资本不到位,而利润却按协议照常汇出;中、外方合谋,以高报外方实物投资价值或中方替外方垫付投资资金的方式,通过设立合资企业向境外转移境内资产或权益。

(三)借助其他地下渠道的资本外逃

这里所说的地下渠道主要是指地下钱庄。换汇人在境内将人民币汇给地下钱庄,地下钱庄则指令境外的同伙将外汇打入换汇人所指定的境外账户。这种资本外逃并无跨境的资金流动,十分隐蔽,相关监管部门很难获得线索进行查处,危害很大。

二、防止我国资本外逃的政策建议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外逃对外逃国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我国当前一方面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又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树立投资者对本国经济的信心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和防止资本外逃。具体地,本文提出以下治理我国资本外逃的对策:

(一)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

从根本上来说,资本所有者对所在国的未来宏观经济的信心是决定资本流向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防范资本外逃,最重要的就是应当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将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二)推进国内的金融深化

国内外实际利率的差异是导致资本外逃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利率高企,必然会吸引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手段将资本转移至国外进行牟利。这就要求政府以后应规范金融市场和民间借贷,推进利率市场化,推进金融深化,减少金融抑制。

(三)深化外汇体制改革

政府应当继续深化外汇体制改革,保持汇率的合理、逐步扩大弹性区间,稳步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对合理的资本外流也应给予以鼓励。其次,应当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和外汇储备结构。

(四)严厉打击非法外汇交易行为

继续打击地下钱庄等非法外汇交易;完善反洗钱部门与外汇管理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对从事非法违规交易的机构和个人给予严厉处罚。

总之,对于资本外逃的治理,必须坚持“疏堵并举”的原则,在体制上、机制上要从严从高抓起。短期内,应从引起资本外逃的原因和动机入手,严堵资本外逃的各种方式和渠道,以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措施来抑制资本外流;长期内,应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从根本上上削弱资本外逃的动机和可能性。

参考文献

[1]Kindleberger, C., International Short-term Capital Movemen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7.

[2]中国统计年鉴(2010).

[3]李扬.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资金流动[J].经济研究,1998(02).

[4]宋文兵.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1999(05).

[5]王军.中国资本流出的总量和结构分析[J].改革,1996(05).

篇5

【关键词】药品发展;形式;市场经济;实施战略

随着现代药品的经济增长,生活消费水平提高,药品消费也逐渐增长,不论便宜或贵重药品消费者对药品需求是量持续增长,为了适应药品行业产业发展,我市重点对药品市场整顿,对药品的注册工作,实行药品生产企业注册情况报备制度.加强了对其他药品企业监管,加强企业的自律意识,提高医疗产品质量。对此,宜昌市实行“三制”对药品的服务,即坚持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跟踪服务制;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在2013年我市医药工业产值突破2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红霉素生产基地. 全国最大的丁基胶塞生产基地;两家医药企业的8个产品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对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原料药试生产成功。

1.药品销售向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1.1医药市场的经济结构多元化:医药行业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格局.药品市场在国有医药经济为主导下,各类型的集体经济,都在共同发展.这样多元化的医药经济结构形式,对医药市场大有好处.

1.2 医药市场多层次方向发展构成的多层次,包括大企业或小企业对开放性市场进行招标,以计划为基础的封闭性市场和以自由购销的零售市场,共同特点都是以药品市场为方向,充分体现供求关系。

1.3药品需求多样化:人们对药品和保健食品够用量越来越大。针对有资金支持的消费者对高档药品,新药品有特殊偏爱,而中低层次的消费者任占据大部分药品市场份额。在不同的购销过程中,从而形成新的格局.宜昌市最近两年医药大类销售就呈现如下变化:老年人、妇女、儿童用药有所上升,成年人用药量有所下降;新品种需求量上升,老品种需求有所下降;保健品、名特优成药用药量上升.

2. 生产优质的药品并努力开发新药物从而推进发展.这其中包括. 原料药制剂工程.; 生物技术领域; 中药现代化等等

2.1原料药制剂工程包括:化学制剂工程、微生物制剂工程、生物制剂工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中药)等原料药生产制剂工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为药品生产时一个特殊的制造加工过程.产品是治病救人的,是与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因此,优质的原料药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执行.宜昌市能生产多种化学原料药,总产量高达上万吨,能生产多种剂型的各种制剂品种,已初步掌握了具有世界共有的先进水平的制剂技术,原料药生产作为宜昌市药品行业发展已重大途径。

2.2 生物技术领域

在人才的规格要求上,宜昌市药品行业药品生产、生产制造、工程设计与建设和技术设备质量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要求必须掌握制药工程领域坚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宽广的药学专业知识和药品质量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才有资格进行药物生产、设计、调配等等。

2.3 中药现代化

宜昌市支持中药材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种植;为了加快实现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的产业化.近几年来,宜昌市的中药产业发展迅速.每年能生产上万吨中成药,多个品种。中药的生产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基本上结束了原来只能生产膏、丹、丸、散的状况,在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质量标准的现代化和生产的现代化方面,无论从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产业的技术应用,还是从管理规范的制度和实施,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3.宜昌市药厂努力开发药品的新型制剂, 积极推进医药行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医药企业提供原始创新能力和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宜昌市内包括国内生产仿制药的企业居多,对于自主开发的新药甚少几无.历来一直仿制别人的药品,对此,宜昌为了未来医药企业,加大了对仿创药的研制,在国外已有药品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对某项核心技术进行改良,从仿制药转型研发仿创药.使企业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制药企业转型是低附加值药品向高附加值药品转型,是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型.

4.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宜昌市上半年医药经济发展迅速,上半年,宜昌市采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主导产品、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科技创新等有效措施,促使医药经济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逆势强劲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40%以上的增长,数据如下表:

由此医药市场经济逐渐上升,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市药品市场今后5年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其产值将达到上百亿美元,成为国内前列的几大医药市场,作为向特大城市迈进的宜昌,其人口比例随城市规模逐年递增,那么医药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大,医药企业的小型格局逐步打破,医药市场不断开发,产值也随之上涨。

5.对宜昌市药品迅速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篇6

1 营林防火措施及效果

1.1 不断扩大森林覆被率

众所周知,林火多发生在荒山、草坡、林缘和林间空地,这些地区多生长容易着火的禾本科杂草,同时立地,日照强,气温高,湿度小,通风良好,所以容易着火蔓延,如果将这些荒地和林间空地都栽植树木,则可形成森林气候,由于林内阳光少,温度低,湿度大,风力小,就不容易着火蔓延。

温度和湿度对林火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森林燃料的温度和含水率。据调查,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时,不发生火灾;-10~0℃时,可能发生火灾;0~10℃时,发生火灾次数最多,危害也相当严重;11~15℃时,火灾次数逐渐减少;只有在19℃以上时,一般不发生火灾。相对湿度大于75%时,不发生火灾,除非在长期干旱的条件下;在75%~55%时,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相对湿度小于55%时,有可能发生大火灾;在30%~10%时,就有可能发生特大森林火灾。

中国俗话说“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不管从什么方向吹来的风,都能对火灾起着增加氧气和使灼热的空气向前移动的作用,能把火头前面的燃料迅速烘干,把火星向空中扬起,各处撒播。

1.2 加强造林前整地和幼林抚育管理

消除幼林中的杂草灌木,不但为幼苗、幼树创造良好的生长和发育条件,也可以使幼苗、幼树免遭森林火灾的危害。

1.3 针叶幼林郁闭后的修枝打杈

针叶幼林郁闭后,特别是阴性针叶林郁闭后,很快自然整枝,这些干枯的枝条距离地面很近,一旦着火,就会将火引向树冠,形成毁灭性的树冠火,使十年或几十年营造的森林毁于一旦。因些,结合营林措施进行修枝打杈,既能加快林木的生长发育,又有利于防火。

1.4 抚育间伐

森林郁闭后,林木开始分化,应及时进行间伐抚育,不断伐去生长落后,病腐、干形不良的个体和非目的树种,随时消除林内杂乱物,可以大大减少森林可燃物的积累。这样不但有利于森林防火,改善森林环境,同时也能促进林木生长发育。

一般来讲,如果可燃物负荷量低于2.5t/hm 时,不能维持正常燃烧。如果其它影响林火蔓延速度的因素恒定,有效可燃物增加一倍,林火蔓延速度也增加一倍,而此时的火强度则为原来4的倍。

1.5 加强次生林改造

次生林由于遭到反复破坏,林相不整齐,林地杂草,灌木丛生,林间空地很多,特别容易发生火灾。如果对这些林分加以改造,进行补播补植,既可改变林相,又能提高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同时也改善了森林环境,并有利于防火。

从以上途径和措施来看,营林防火既有利于森林经营,也有利于森林防火,并可以加快森林生长发育,缩短森林培育周期,是贯彻以营林为基础,发展林业的有效途径。

2 生物与生物工程防火措施及效果

2.1 营造防火林带

后,南方有些林区在林场的边界营造了一些阔叶林带。当时的目的是作为林场的界标。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作为界标的林带还能起到良好的防火作用,并且优越于开设防火线。20世纪80年代以后,南方各省开始大力营造阔叶防火林带,获得“绿色长城”之称,营造防火林带是一项战略性的森林防火措施。我国南方、北方都很重视,并逐渐向生物防火林带方向发展。

从防火林带的功能与效果来说,乔木防火林带主要是阻截树冠火,而灌木防火林带和耐火植物带(经济作物带和药用植物带)主要是阻隔地表火。但在特别干旱气候条件下,这些防火林带和生物带也有可能燃烧,但仍能使火势有所降低,有利于扑火。这些林带和生物防火带可以作为扑火根据地,以这些林带和生物带作为依托,点燃迎面火或进行火烧,以阻截森林火灾的扩展。除此以外,这些防火林带和生物带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效益。如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能维护木森林环境,有利于防止病虫害,以及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等功效。

防火林带结构应由单层结构的乔木林带或灌木林带向复层结构林带发展。复层林带一是保持多层郁闭,有利于维护森林环境,保护林带湿度,降低风速;二是密集林带可以阴挡热辐射,有效发挥林带阻火作用。防火林带的位置一般应设在山脊,有利于阻挡树冠火蔓延。在树种配置方面,应为乔木、亚乔木、灌木和既耐火、又有经济价值的草木植物配置。

2.2 调节林分易燃结构,降低森林燃烧性

森林群落是由各种植物和树种组成的,而各种森林植物其燃物又各有差异,有的非常易燃,有的则难以燃烧,它们共同组合在森林群落之中。易燃与易燃植物混生的群落,会增加林分的燃烧性,相反,难燃植物与易燃植物组合的群落,其燃烧性就会降低。因此,所谓调节林分结构,就是要增加难燃植物成分,减少易燃植物成分,使森林的燃烧性明显下降,如东北阔叶红松林,其燃烧性随阔叶树种的比重增加而降低。因此,在次生林中恢复阔叶红松林时,应采取栽针保阔或留阔措施。这样既能大面积恢复红松林,减少造林资金,又能增加阔叶树的成分,有利于红松林生长;同时还可以达到降低红松林燃烧性的目的。调节林分结构降低森林燃烧性的方法措施较多,如:

2.2.1 改残破次生林为密集高产林。这不仅会增加木材产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同时又能明显改善森林环境,有利于防火。

2.2.2 改易燃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这种做法既有利于森林防火,又有利于森林病虫害的预防,还有利于森林土壤改良,提高林地生产力。

2.2.3 改单层针叶林为复层林。如在单层针叶内种植耐火经济(药用)植物或难燃灌木,可以降低森林燃烧性,又有利于开展立体经营或多种经营。

2.2.4 改异龄针叶林为难燃复层林。对异龄针叶林进行清理,改善森林环境,清除林内杂乱物,并引进难燃或耐火植物,降低燃烧性,同时切断易燃物垂直连续的通道,预防树冠火的发生。

2.2.5 林农间作、林药间作和套作。该项措施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林分的阻火性、防止林火蔓延而且能够增加经济收入。

2.3 利用生物与生物工程减少可燃积累

森林中的有机物是可以燃烧的物质,枯落物和枯损木则是森林中的易燃物质。林中易燃物质存量过多,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火强度就会很大,火行为难以估测,增加火灾的难控性。因此,减少林地易燃物的积累,是一项有效的防火措施,尤其是采用生物与生物工程措施减少可燃物积累更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北方林区尤为重要,如:

2.3.1 利用不同植物和树种混交。枯落的针叶分解速度慢,而阔叶落叶分解快,时间短,针阔混合的枯落物其分解速度比纯针叶要快得多,也能加快可燃物的分解。

2.3.2 在林地上引种木耳、蘑菇。它们能够分解可燃物体内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大大降低有焰燃烧的可燃物。因为留下的大量木素,只能隐燃,使林地的燃烧性大大降低;同时这些木耳、蘑菇还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2.3.3 利用低等动物减少可燃物的积累。在林地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中有许多低等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分解大量落物。如果在林地上大量繁殖,则有利于枯落物分解,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林地生产力。

2.3.4 利用微生物或酶类使杂草和枯落物迅速分解,减少可燃物积累。英国过去对林地或荒地上的杂草处理,通常采取的办法是计划火烧。据1987年英国报导,他们选育一些新的微生物喷在杂草上,使杂草很快成为肥料,增加了土地生产力。此外也可以采用酶的作用,促使可燃物迅速分解。不难看出,采用生物工程,利用微生物和酶类,减少林地可燃物积累,非常有利于森林防火,这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由此可见,生物与生物工程防火期较长,效果好,并能充分发挥自然力的作用,是一项投资少、功效高的防火措施。同时开展生物与生物工程防火,还可以达到多种经营目的,有利于发展生态林业。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良好行为;塑造;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21 ― 02

一、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康的人生观

要使人们选择良好的行为,首先必须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康的人生观。引导教育对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康的人生观,应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在人生奋斗中,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以国家利益为中心,个人利益从属于国家和集体利益,那么,在此基础上,才会正确分辨自己行为的是否越界。尤其是在爱国主义方面,其政治方向要坚强鲜明,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根本上就没有小家的安全。在大与小与谁重谁轻方面,我们尊从一贯的政治方面,那就是提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在当前新形势下,每个人都应当对这种思想观念时亥应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纵观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个人才会在个人奋斗中取得最大的成绩或事业,而对集体和国家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反之,有许多人因为放松政治方向的选择,则成为历史的罪人,成为人民的对立面。

第二,在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中,要树立以社会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处于发展转型时期,在社会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的冲突面。尤其是对于个人与集体利益中,有一些人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从而不牺牲集体利益而让个人及家庭成员得利,致使在处理某一些事件过程中,首先在思想上步入了一个人生观的误区,处处以自己的利益观办事行事,特别是一些握有权利和工作岗位便利的人,往往从思想到行为脱变为个人利益至上的办事风格。以致于发展到完全与人民成为对立面的行为中去。有许多人往往在对是与非时,所站的观点错误,其得到行为结果常常与社会发展相背离。

第三,在理想和现实的问题上,面对冲突要学会用唯物辩证的思想作为自己头脑思想中斗争的武器,从而确立健康的想理想,在现实中从容对待自己的信念追求。否则,在对待个人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人性最脆弱的一面有趋利性和求眼前看到的事实,忽视了长远实现目标中的艰苦性。在面临困惑、极端困境、无所应对时往往会不择手段,抛弃了理想及信念追求,在社会某一发展时期,特别是正与邪、恶与善等处于胶着社会状态时,往往会迷失方向,错误随众,这也是可怕的一种近视病。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刻,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应引导他们学会辩证思维,从个体实际出发,树立健康进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因此,只有树立健康进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才能选择正确和积极的行为。

二、合理调节受教育者的需要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是行为的先导,因此,要塑造人们良好的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合理调节受教育者的需要。人的需要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态是无限丰畜和多种多样的,除了其有特定的结构和分类外,还有高低层次的区分,同时它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需要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从需要对象的存在状态看,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从需要对象的表现形态看,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看,可分为合理性需要与非合理性需要。合理性需要是指促进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的社会群体需要,非合理性需要在历史进程中则表现为与合理性需要相对立的趋势。需要还有商低不等的层次,它依次递进,在满足低一层次需要后,又会产生新的高一级的需要。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它们分别为生理 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根据恩格斯关于消费资料分类的观点,可以把人的需要分成三个层次,即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

正因为人的需要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重要作用,而人的描要状况又极为复杂多样,因此我们要正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并注意对这些需要进行正确的调节与引导。首先要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群体需要之间的矛盾。其次要处理好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之间的矛盾。再次要认识各种需要之间的关系。例如:低层需要与高层需要的关系,前者是人的生理本能带来的,后者是后天培养和造就的,要注意培养自己符合社会发展的高层需要。再如主导需要与其他需要的关系,人的需要通常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这些需要之中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这就是主导需要。我们要正确地选择主导需要,并让主导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协调。

三、激励受教育者健康的动机

动机是指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具体想法,是直接推动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是由需要转化来的。需要转化为动机有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心理要发展到一定强度,二是要有外部诱因条件的刺激,二者缺一不可。

动机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类.根据需要的不同,动机可分为自然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诱因的不同,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根据动机的效能,可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根据动机行为追求的目标和持续时间,可分为长远动机和短暂动机。根据动机的社会意义与评价,还可分为积极动机与消极动机。

人们在两个或多个动机强度相当又不能同时满足时,会发生动机冲突。我们可以把人们的动机冲突从形式上分为四种情况:相同强度的两种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标,但二者只能选择其一时,称为“双趋冲突”,这是第一种情况。面临两个同时希望避开的目标,但迫于形势必须接受其一时,称为“双趋冲突”,这是第二种情况。对同一目标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这是第三种情况。第四种情况是“双重趋避冲突”,即同时具有两个或几个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同时形成趋避冲突。我们还可以把动机冲突从内容上分为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动机冲突。一般来说,非原则性动机冲突,在动机取舍选择时主要受个性倾向的影响,而原则性动机冲突的选择则主要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动机使人的行动世界中最重要的行为根源,常常在最初行为中起着发动催生作用。而在实施过程中,动机在行为中表现在催化的指向和调节作用。动机一旦引发到具体的行动时,人的动机在此过程不断促使人们朝着现时目标进行各阶段的实施。最后在完成行动过程中,动机常常会加强的人的行为目的的坚定性。强化此次行为的结果。动机因良好的结果而加强,并使行为重复出现,叫做正强化;动机若因行为不良的后果使行为减弱或消失,则称负强化。

要激励受教育者健康的动机,必须从个体内部需求和外部因素等两个方面入手。从个体需求方面来说,应加强学习与实践,以激励健康动机内部源泉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形成健康动机产生的内部源泉。从外部诱因方面来说,应加强教育引导,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外部激励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动机。其中教育引导又更为重要。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影响人们思想的活动,它具有选择性和可控性。教育对人们动机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应根据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受教育者的特点,选择积极的内容和适当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运用外部的力量不断强化和优化他们形成高尚、正确动机的主观条件。

四、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的培养要从自主、自立、自强方面着手。

首先,对于教育者来说同样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立志实现这个目标,最大的困难就是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去完成。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或诱惑等一些对实现目标干扰的因素。要不断为自信心充足力量,克服人性的弱点惰性。还有家庭成员及社会各方面不利于实现目标的负面影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育行的品质。它主要表现为替于促使自己去执行已采取的决定,并克服不利因素,善于克服盲目冲动行为和克制自己的困惑、恐惧、慌张、厌倦和徽惰等消极情绪。自制力的强弱取决于对自己行动目的的社会意义的认识,对自己行动的社会效果认识越清楚,自制力就越强。

良好的愈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培养和锻炼不断成长起来的。因此,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都非常重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首先要使教育对象明确,树立素高的理想是培养良好愈志品质的决定条件。由于人的行动目的是受动机的刺激而产生的,而动机的产生又受个人思想的直接影响,所以只有形成祟高的理想,才能有远大的目的,有了远大的目的,才能培养出为达到这一目的所需要的意志。可见,人们的顽强意志的动力来自于崇高而伟大的理想和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抱有必胜的信念。

其次,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能健炼人的惫志,同样,小事也能培养人的意志。一个人对待“小事”如能始终如一,从不马虎,那他的意志必然会得到很好锻炼。可见,日常生活、平凡小事正是人们培养意志品质的基本途径。

第三,要在克服实际困难中表现、锻炼和培养意志。任何劳动、学习、文体活动、社会活动都需要一个人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表现出坚毅、顽强、果断的精神和勇气,特别是那些不感兴趣或困难的活动,更能锻炼人的意志。因此,要鼓励受教育者在劳动中知难而进,在学习中敢于攀登,在科研中不畏艰险,在社会活动中不怕障碍。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锻炼和培养意志。

第四,要创设特殊的情景来磨炼受教育者的意志,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习惯。锻炼自己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参加冬泳、高强度体育锻炼等活动,可以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同先进的、优秀的人进行比较;严格执行计划;通过写日记,检查自己的言行。同时,又要普于掌握自己的愿望,对于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说大话或硬性坚持。意志的实质在于决定的完成,只有忠实地执行已采取的决定,才能培养人的意志。

第五,善于自觉主动地控制自己。正如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坚强的意志――这不仅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的时候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因此,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对于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特别重要。具备了良好的意志品质,才可能始终选择正确和积极的行为。

总之,论思想政治教育中良好行为塑造的主要途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长期任务。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提升自身思想品质,善于学习,不断提升和创新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在思想上拥有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在不断进步中,才可以获得和塑成共同的经验、公共的记忆、历史的情感、文化的认同、哲理和诗意、价值和信仰。使之升华为一个民族灵魂的核心,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强大、持久、热情、富有创造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胡凯,荣复康.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资金预算是企业发展的物质保证,对管理者的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人员根据企业一定周期内的经营计划,制定完善的收支平衡策略,维持企业的日常开销。在企业进行投资前,要对投资项目所需的资金进行预测,检验投资与收益是否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减少风险投资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资金预算能加强总部对所有子公司的监督管理,使它们联系的更加紧密,避免子公司管理者的决策失误给整个集团带来严重影响。资金预算能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人员明确职责,按照流程进行工作,加强了管理的规范性。而且财务人员要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防止产生风险。办公自动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而资金预算就是将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将数据上传到计算机,采用信息化的系统进行分析,减少员工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建立ERP系统,加强银联与企业的沟通,能够使企业与世界接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资金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缺乏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对企业的发展没有做出科学的规划,而且固步自封,不能吸收先进的思想,忽视了对于资金的预算控制,导致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资金管理系统。

(二)监督能力薄弱

管理者过于相信财务人员的能力,没有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上,导致资金常常出现漏洞。而且企业的规模过大会阻碍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管,造成了子公司管理者挪用公款的行为常常发生。

(三)资金管理难度加大

企业在获得利润后,往往会扩大自身规模,以追求更高的利益。公司越开越多,所需要管理的资金也成倍增长,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资金断流,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四)融资难度变大

企业的发展仅靠自身的经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主要是来自其他渠道的资金支持,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市场经济环境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条件,导致企业缺少周转资金,处境艰难。

(五)预算制度缺陷

我国的资金预算管理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不能给企业经营提供足够的帮助。而且很多企业钻了法律的漏洞,运用制度的缺陷欺骗合作伙伴,造成了对方资金的损失。

(六)信息获取缓慢

管理者要根据市场的具体需求,及时更改经营策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在经营中只有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信息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我国企业现有的信息渠道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而且信息来源缓慢,给企业的资金预算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三、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预算的编制

预算的编制是整个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和起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设置多级的资金预算编制,以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和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成本,促使预算目标更科学,有利于落实预算编制的责任。如果企业存在子公司、外派机构,企业可以要求其子公司和外派机构将经营状况、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的现状反馈到企业,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其资金的管理和预算的编制。企业还应编制现金流量表来提高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有利于企业掌握资金的流向。

(二)加强资金预算的考评和激励工作

资金的考评和激励制度对资金的预算管理尤为重要。资金预算的考评是企业建立一段时间内的资金预算计划,各个部门和员工将该计划落实,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以监督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预算计划给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提供了工作目标,管理者通过观察计划的执行情况来评价业绩,找出企业经营的隐患,分析原因并且加以解决。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业绩奖惩制度,对完成情况较好的部门和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对于没有达到标准的执行惩罚,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强化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行为准则

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控制是实现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关键。在财务人员上岗之前,要考核其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是否具备责任感和职业操守,对于企业的资金管理是否有其独到的见解。财务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应注意收集有关企业经营的基础数据,财务报表,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向。企业应加强对其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财务人员的工作符合规章制度。还要定期组织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其工作效率。

(四)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系统

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网上进行财务结算的新型系统,将企业的资金业务进行集中的办理,减少了以往办理业务的排队时间,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而且系统为每个管理人员设置了不同的权限,拥有对应的权限才能办理相关的业务,系统对每一个业务进行集中控制,减少了操作风险。

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入学教育;学生工作

好的入学教育可以先入为主地为新生设计奋斗蓝图,为新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大专院校普遍重视这一问题,但其入学教育一般是在新生入学的最初几天组织新生进行,内容大多以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学校规章制度为主。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还应该再多一点、细一点,并且入学教育不是一两次就完成了的,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最初半年更应该根据新生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生活和学习。

一、高职院校新生思想和心理状况

高职院校新生既有同龄人共有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和特点,又有与同龄人不相同的思想和心理困惑,其主要表现为:(1)强烈的失落感。这对于那些自认为高考失误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2)专业思想不稳定。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因而造成高职院校新生“学职不爱职”的思想;(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这是因为我国中学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职业教育是一种应用型、技能型教育,使得许多新生走进高职院校后对学习方式、方法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自卑、茫然等消极情绪;(4)恐惧感和孤独感,这是由于新生对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对新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针对新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入学教育内容和途径。

二、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与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多数都是外地生源,部分新生由于对环境和同学的陌生而产生恐惧感和孤独感,以致无法安心学习,因此,这个问题最好在入学初期就得到解决。新生都是初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而且年龄只有十八、九岁,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大多数新生也没有住过集体寝室的经历,突然间面对来自各地的陌生同学会感到很不习惯,寝室里又是七、八个人住在一起,时常还会因为不同个性、不同生活习惯发生一些不愉快。因此,新生入学初期,无论是领导还是辅导员、任课老师都要对新生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要经常深入寝室、课堂,与新生交心谈心,了解新生所思所想,为新生排忧解难,同时要仔细为新生做好各方面的介绍和解释,如,学院软硬件设施、学院周边环境和本地风土人情等等,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适应本土生活;还要充分利用晚上休息和军训休息时间组织新生做些小游戏或拉歌比赛等活动,帮助新生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和距离,同时还要教导新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宽容、忍让的道理,最好打印一些有关同学之间、寝室内部和睦相处的资料,专门抽时间组织新生学习,使他们顺利地度过心理不适应期,尽快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2.安全与法制纪律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人身安全教育,刚步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大家都想对学院所在地有更多了解,可能会独自或三五成群到处游逛,所以很容易发生危险,要告诫他们尽量在校园内活动,如果要离开校园最好找老生陪同,以防迷路丢失或对环境、交通路线的陌生而发生意外。其次是财产安全教育,初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新生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自己掌管较大数目的生活费和一些贵重物品,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知所措,要告诉他们除了每月支出的生活费用以外,其余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而且密码不要用生日或手机号等容易破解的数字。如此之类的细节,都要一一教给新生。贵重物品同寝室同学要相互关照,长时间离开寝室要锁好门,共同形成一种“守家”意识等等。再次是消防安全教育,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是可怕的,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要教育新生,不私接电线或使用大功率电器,并要教给新生一些消防常识,一旦发生意外首先切断火源,扑灭火苗,同时拨打119或学院保卫处电话,最好将学院与学生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领导以及系领导、辅导员、任课老师的电话号码打印,发给每个寝室贴在最醒目处,以便新生急用。有关安全教育问题还可以摘录一些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组织新生学习。

法制纪律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新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高职教育认识的偏差,使得很多高职新生对前途感到迷茫,部分新生还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些甚至会发展到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违反校规校纪或触犯法律,所以要认真做好新生的法纪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大学生手册》、《高等教育法》等,讲解校规校纪,违纪处罚条例、奖学金条例、住宿管理规定、水电管理规定等,同时还可以请公安局等部门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有关法制方面的讲座,结合典型事例以案说理,以事论理,效果会更好,为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和寝室之风打下坚实基础。

3.专业教育及学习方式教育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高职新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强,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而学习。这就要求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如何让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新生入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许多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部分新生虽然进入了高职院校,但却对前途悲观失望,因此,向新生介绍高职院校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以及新生本人所学专业目前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使新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明确所应掌握的岗位能力,为实现就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方面一个较好的做法就是开好职业生涯规划课。

除了要搞好专业教育外,还应该努力抓好学习方式教育。由于高职教育与中学教育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的不同,许多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不知道怎样学习,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进行自学,导致整天无所事事,浪费大好时光。为使新生尽早改变中学与高职院校不接轨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可以邀请有深厚学术修养的教师谈学业,介绍学习方法,还可以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使新生尽快掌握新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新的学习习惯,适应新的学习要求。

4.心理教育与励志教育

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有幸能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基本上可以说是竞争的胜利者。但部分新生自认为高考发挥不好,没有进入名校,读高职院校是不得已而为之,因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部分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环境下,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高职院校的学习从内容、方式到要求都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感到不知所措,而产生自卑心理。具有以上两种自卑心理的新生常常会情绪萎靡不振,对前途悲观失望,因此万万不可忽视高职新生的良好心理发展教育。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教导新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可以用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大有作为的实例以及许多省、市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如,目前深圳市的高级技工就享受硕士生待遇等的事实引导教育新生。还可以请本校往届优秀毕业生做亲历报告或请社会上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进行人生理想教育,使新生化解消极心理,振奋精神,树立奋斗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三、高职院校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途径

1.做好迎新和军训工作

迎新和军训是新生工作的两个重要关口,这两项工作做得细、做得好,可以减轻新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使新生和新生家长对学院产生信赖感,同时对辅导员顺利做好今后几年的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入高职院校的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突然变化和陌生,很容易产生孤独感,有些甚至会产生恐惧感。在迎新工作中如果能适当地对新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从各方面体贴、关心新生,及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就会使新生感到有如回家的温暖,心理压力就会得到适当缓解,给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军训是新生步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第一课,是教育部要求每一个大学新生的必修课,是磨炼新生意志、增强新生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最好课堂,也是观察每个新生行为及个性的极好时机。军训中,新生由于身体疲劳,其个人言行和品德会毫无遮掩地真实展现出来,这时观察到的新生情况基本上是真实可靠的。因此,通过观察新生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为人处世行为、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再结合档案中记载的新生以往表现、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奖惩、是否当过学生干部等,就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每个新生情况,为今后班级管理、班干部选拔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储备好具有说服力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新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教育。

2.开好班会和开展好课外活动

班会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阵地,有计划地开班会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千万不可走过场。班会的形式和内容应当多样化,可以是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报告;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阶段小结;还可以举行节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或各种主题班会,如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审美观等;也可以组织道德、纪律、民主与法制等问题的学习、讨论、辩论等。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专业教育、学习方式教育等都可以通过班会进行。只有将班会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才能适应新生的特点,满足新生的求知,关心时事政治,抒发思想感情和走向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才能充分调动新生的积极性,达到教育新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课外活动是新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对培养新生的志趣、丰富和活跃新生的生活,促进新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精心组织和指导新生课外活动也是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要根据新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年龄、个性特点等有计划地动员和组织课外活动,要从多方面着手,如思想品德、学术、科技、体育、文娱、实践等[1],方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有些活动还可以让愿意负责这些项目的新生组织,让有特长的新生一展才华,不参赛的新生当好拉拉队和做好后勤服务。通过这些活动使新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3.做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是新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在教育集体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教育学生个人;而在教育个别学生的时候,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集体。什么情况下适合集体教育,什么情况下适合个别教育,这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就一般情况而言,笔者认为,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教育工作应该偏重于集体,教育全体新生树立爱校、爱专业、为实现人生价值奋力拼搏的思想;大约一个月后,就要偏重于个别教育。当然要做好个别教育,必须熟悉每个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个性特点,这就要求经常深入班级和寝室,了解新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生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的形式主要是班会、报告会、课外活动等,个别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个别谈心、个别辅导和个别帮助。需要提及的是,个别谈心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针对所发生的不同事件和不同新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好谈话的地点和谈话的语言技巧[2],以便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与新生个别谈话并不仅限于发现了问题,其实在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与新生轻松地个别谈话,新生会感到对他(她)的关心和重视,会促使他(她)产生新环境中争取新表现的强烈愿望,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总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想得越周到、做得越细致越好,而且入学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不是集中在短短几天内就完成的,而应该依具体情况,穿插在军训中、平时学习中,分期延续性地随时进行。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主体;学习兴趣;积极性

从普遍意义上讲中职学校对文化基础课的认识不到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思想,导致文化基础课的设置存在一定问题。从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基础薄弱,有的甚至没有入门,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性不够,甚至厌学,认为学点专业知识就可以了;从教师来讲,思想重视也不够,有时候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轻教学研究。有些教师也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自然沿袭了老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得很被动。因此,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这个现状急需教师转变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中职英语教学。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学习。那如何来强化这一主体作用呢,笔者在不断地探索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有利于中职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做自己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引导者、疏导者,是合作伙伴,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走出来,有自主意识,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认识的对象。

二、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兴趣与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保持积极心态的良方,它与求知欲相辅相成。如何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呢?

1.用口诀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来提高他们学英语的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感到迷惑。鉴于此,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升温。教师只要常收集、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不断涌现,教学也会趣味横生。

2.自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机会、有目的地开口说英语。比如在上“Health”这一课时,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病状的描述,于是可以设置一个小情境,扮演医生与病人,学生在其中可以体会到每个词组或描述的用法,记忆更为深刻。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交际互动在模拟的或真实的环境中展开。

3.进行小比赛,调动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讲英语故事或笑话、唱英文歌曲、做游戏等,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上举行适当的竞赛活动,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作为教师,课前要备好课,确定好教法,在课堂上要控制好学生有注意力,吸引住他们。

三、设计学生的主体活动

按照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活动可分为呈现活动、练习活动、交际活动三类。这些活动是可以交叉进行的。设计这些活动时要注意:呈现活动涉及的内容要直接、明了,以旧带新。生动、形象,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练习设计要多层面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兼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交际活动侧重于培养交际意识与交际能力,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教学中,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重要一课。教师应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他们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的优点。当学生出现错误或害怕犯错误时、不敢开口或者错用句子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当的宽容,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假如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