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的任务范文

时间:2023-06-25 17:1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德育的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德育的任务

篇1

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与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相比,中国传统道德观更注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强调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为国为民献身为荣,在 生死观上强调要能做到舍生取义生要生得正大、死要死得壮烈。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表达了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在祖国危难关头,民族英雄们所 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 爱祖国、忠于祖国之情。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以公为先的思想通常与忠君相联系,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 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中的忘我精神、牺牲精神、高度的民族 责任感,还是我们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发扬光大。 什么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讨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 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

二、帮助学生树立与人为善的交往美德

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 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另外,在处 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 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 ,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它还包括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

三、帮助学生树立做人要谦虚、谨慎的思想观。

学生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所谓躬自厚 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 容,不苛求于人。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 殊的意义。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阔,能与人合作。

四、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魅力

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 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另外强调做人要知荣辱,懂得自尊自爱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 ,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帮助学生养成艰苦朴素、勇于奋斗道徳风貌

篇2

新课标倡导的任务型教学对我的教学触动很大,它正是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任务型教学,获得了一定经验,积累了一些做法,领悟到了真谛,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任务型教学的真谛

新课标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考试的分数)来体现所学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学习,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任务型教学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也就是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要用,学就学到手,这就是它的真正内涵,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任务型活动的设计

(一)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交流则需要一定的情境

执教 Can I have some……?可以直接切入话题:今天是班里××同学的生日,想不想来参加他的生日Party?你怎样交流才能得到你想要的食物呢?(同时展示出很多学生们喜欢的食物)又如在My birthday教学中,设计了Our Class Birthday Chart真实性任务活动,鼓励小组成员交流合作完成,选出小组长汇报给老师,小组成员可以帮助补充、修正,最后完成班级生日总表。

只有通过真实的情境设计,情景再现才能产生真实的交际需要、交流的渴望,这样才能使学生完成的任务具有真实性。

(二)任务设计与人们日常生活交际关系密切

学了句型How much is it?或How much are they?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讨价还价的任务活动。在学完了有关天气句子就要设计天气播报任务活动或What do you wear,进行小组交流活动。学习了有关食品的课文可设计食品分类任务活动:喜欢的或不喜欢的健康的或不健康的。在教学How tall are you?新知时,可先设计小组任务活动,在此基础上各组还要讨论:比较的结果,完成比较级的任务观察调查结果,自由交流。通过设计学生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的任务活动,实现了同学间的交流、沟通、合作,做到了在“用中学,学了就能用”,让学生感受了成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说明学和用是一个整体,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三)任务设计的环节及类型

任务的设计应包括三个连贯有序的环节:“任务”准备阶段、“任务”执行阶段和“任务”后阶段。

在准备阶段,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则动脑思考在执行阶段: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实施任务。在任务后阶段:根据任务执行的情况向学生讲解语言难点并进行适当的操练,但不是过分强调语法知识。

任务活动设计类型可根据不同教材设计

①列举、编目型 My family ,Famity Tree,Timetable.

②查阅型:Sports London.

③调查型:Shopping List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④排序分类:按喜欢不喜欢、健康的非健康的。

⑤举例对比型:City Countryside 各自优劣势。

Class 1.Class;2.从人数、性别、教师分配

⑥解决方案型:假期就快到了,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出游计划,并为老师选择去北京、上海、海南的最经济实惠的方式。

⑦创造性的任务:采访市长、校长、家长,Make a report。

三、任务型活动注意和思考的地方

(一)任务活动的设计必须尽量做到真实性和可操作

在教学“what's your name?”句式时,有的老师让同桌的两人进行问答。这样的活动是在学生已经知晓答案的情况下设计的。这样的活动失去了它的意义。也就是说任务交际需要有信息差或信息沟。有了信息差的语言才是真实的交际。

(二)任务活动强调在互动中交流

在设计任务时,要为学生留出充分语言交流机会,不是走一走过场、形式。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应用并拓展语言,教师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看待学生在尝试用英语表达思想时所犯的语言错误,要及时给予鼓励,

(三)任务设计与练习、操练有本质的不同

任务的设计是信息的传递,在于语言的意义,最后展示出来,而练习、操练的形式是语言结构,某一语言形式的框架它的设计形式多彩,它只是一种静止的,简单的应付考试的方法。

篇3

“低入、多做、深思、高出”,是郭思乐教授提出的“先学”任务的设计原则,也是我们的行动准则。低入,即简单、开放,要抓根本,要找到“根”,只有找到“根”了,呈现出来的才有可能是简单的;多做,要求人人参与,多开动脑筋,多活动,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所得;深思,即通过自学,引起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智慧;高出,即有感悟,促使科学概念扎根心灵。此外,我们觉得,针对小学生特点,趣味性也是吸引儿童完成“先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例,讨论“先学”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观察

案例1: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一课的“先学”任务

1.从农历初一到农历十五,在每晚8点,记录你观察到的月相。

2.除了月相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样的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3.在同一天晚上的7点、8点、9点,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变化吗?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记录观察到的月相,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属于简单的任务,并且是观察既十分熟悉又未曾细致观察、了解的月亮,学生乐意去做。这个貌似简单的任务却触及了根本,学生们不仅清晰、直观地观察了上半月月相由缺变圆的整个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在尝试解释观察过程中所发现、记录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时,需要不断纠正自身的前概念,需要甄别到底是“月球公转”还是“地球自转”,需要深思。当然,学生不可能就此对月相变化的规律、形成的原因以及月球绕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引起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完全明白,但已经是继续学习的良好内核,有待于并有条件建构为完善的科学概念。

案例2:五年级上册《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先学”任务

1.观察花坛中的土壤,记录你发现的土壤的成分。

2.观察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儿童观察自然状态下湿润的土壤,会有许多发现,同时也会遇到问题:潮湿的土壤颜色深,黏成一团,很难观察得十分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儿童自然想到把土壤晒干、碾碎观察,以及把土壤颗粒放在水中沉淀并进行观察,把观察土壤的活动推向深入,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找例子

案例3:三年级下册《水珠从哪里来》一课的“先学”任务

找到并记录关于“凝结”的5个例子。

找生活中的例子,此即“低入”,并能实现多做。要准确找到5个例子,必须先自学,搞清凝结的概念,需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在这个案例中,某学生竟 然找到了7个例子:①冬天,教室的窗户上会出现水珠;②夏天喝冰饮料,瓶子外面会有小水珠;③吃冰棍时,冰棍纸外面会有小水珠;④从冰箱中拿出的苹果,不久后会出现许多小水珠;⑤夏天自来水管外面会有小水珠;⑥冰啤酒放在桌子上,瓶子外面会出现小水珠;⑦戴眼镜的同学冬天从室外进入房间,眼镜片上因为出现细小的水珠而变模糊。这些既包括了书本上的例子,又提供了许多典型的生活实例。有些学生还查阅了相应的资料,这样,我们就达到“不教而教”了。

案例4: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花》一课的“先学”任务

找到并记录不完全花的例子3~4个。

某学生找到的例子是:①柳树花;②桑树花;③杨树花;④南瓜花。

在课堂小组讨论中,同组同学对于桑树花到底缺少哪一部分有争论。又有同学提出,南瓜花到底是雌花还是雄花?争论由此而起,并由小组升级到班里。最后,问题聚焦在什么是不完全花,什么是雄花和雌花?大家又重新去阅读课本和资料。在争论、辨识和再阅读的过程中,概念越来越清晰。这样,课堂上教师还需要口干舌燥、滔滔不绝地“教”吗?“不教而教”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三、做前思

案例5: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一课的“先学”任务

1.以垫圈重力拉动小车,你预测拉力大小与小车速度有怎么样的关系?

2.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哪几个条件要始终保持一致?为什么?

3.应该怎样增加垫圈?说说你的理由。

4.你认为还需要什么仪器,才能研究小车的速度变化问题。请说出实验方案并尝试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先学后教促自主学习,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体现科学探究。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把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标准的一部分,并指出科学探究应是重要的科学学习方式。有教师不禁要问:让学生先学,先看教材了,结论尽知,还谈什么探究,探究性实验的功能又何在?

典型的实验探究课,用实验探寻规律是课的核心部分。但是 动脑胜于动手,如果只是根据教师所给的步骤进行按部就班的操作,将使探究“成为教师指令下的操作活动”,学生的行为沦为做“实验体操”。说到底,动手前的动脑才是最核心所在。因此,让学生在课前的先学就是进行触及核心的思考。该课的“先学”任务,即从生活经验和三、四年级学习基础切入,引导学生设计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速度快慢规律的实验方案。第1问提出假设,第2、3问为实验设计起铺垫作用。在课堂交流时,由于学生在课前对于对比实验相关变量的控制、变化有触及核心内容的思考,课堂上思维的火花便随处可见。

四、家庭小实验

案例6:三年级下册《水和水蒸气》一课的“先学”任务

1.洗过的手帕,你能够让它干得更快吗?

2.你有几种办法?在家里试一试,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

如此“先学”任务,简单而灵活,学生乐于去做。虽然简单,却触及本节课的核心――“蒸发”概念的建构及水蒸气特点的观察,触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情感、思维上作好准备。

案例7:六年级下册《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一课的“先学”任务

1.设计对比实验。提示:把相同的铁钉分别放在空气中、潮湿处、完全浸没在水中、完全浸没在油中、一半浸水中一半暴露空气中等。

2.每天观察不同环境中铁钉的生锈速度并作记录。

篇4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育;学生教育;“五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1-0059-04

职业教育是将学生导向工作体系的教育,不同于将学生导向更高知识层次的普通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下的工作体系是一个需要具备多种素质、多种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的领域。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应根据社会对进入工作体系人的要求,拓宽教育域面,丰富教育内容。多年来,笔者所在学校从教育的使命出发,依据对职业教育特质的理解,以育人为重心,将“五会”教育即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列为学生教育的重点。

一、职业教育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学会做人是职业教育对教育对象的第一要求。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后,其人品的优劣、境界的高低、胸怀的宽窄,对工作的成效、事业的成败影响巨大,必须从时代要求的高度出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做一个与时代相吻合的人,做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所以做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实现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中央教科所周南照先生认为,学会做人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与教育方针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相吻合。笔者所在学校在学生做人教育过程中,从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合作、创造、独立判断、批判精神等方面积极探索,提炼出弘扬雷锋精神、做雷锋式时代青年,从五个方面引领学生成人。

(一)教育学生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人是不能没有信仰的。信仰是人的灵魂,没有信仰,思想就会失去支撑,行动就会失去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信仰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就是将个人的理想与时代的期望融合起来。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德育为首的理念,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德育课主渠道的作用,引领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创设了雷锋园,引领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像雷锋那样做一个有坚定政治信仰的人。

(二)教育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

正直就是要有正义感,在是非面前有基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舍。笔者所在学校将正直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德育课、班会课、宣传橱窗等引导学生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做有是非观的人。学生具备了正义感、是非观,也就奠定了做人应有的品德基础。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正直有为的青年,如孙玉龙烈士,为了集体利益,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三)教育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儒家认为诚信是修身之至道,主张“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笔者所在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学生从理论上知晓诚实对成就事业、发展自我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自觉确立诚信的品德,为学生学会做人奠定行为基础。

(四)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爱心是做人的根本,爱心首先就是要有关爱父母的孝心。推而广之,爱心就是关爱他人的情怀,就是关心弱者的胸怀,就是主动帮助需要帮助人的心怀。笔者所在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从培植爱心出发,积极打造以关爱他人为内核的“仁”文化体系,引导学生确立爱心。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培植学生关爱他人、自觉帮助弱者的意识。学生具备了爱心,懂得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也就奠定了做人的素质基础。

(五)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是否有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现代青年社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之间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责任心的要求愈加强烈。多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将学生责任心的确立作为学生做人的支柱,鼓励学生做任何事都要对使命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学校每年举行“十八岁成人礼仪”,目的是引导学生对生命负责、对国家负责,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二、职业教育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学习是学生的基本职责,是学生的第一使命。但由于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学习为基本职责的学生并不真正知晓学习的要义,并不真正了解学习的内涵,并不真正懂得学习的方法。一些初中毕业后选择了职业教育的学生,由于思维类型的差异,多年来养成的惯性使然,会学习成为他们最需要建构的能力。

学习从本质来说,是学生自己的个人行为,具有显明的独特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的内涵在不断拓展,学习的形式在不断变革,学习的要求在不断提升。我们依据时代变迁对学习内涵的新要求,主动帮助学生补上“学会学习”这一课,引导他们从认知需要、发展需要、报答需要、竞争需要四个角度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为学会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一)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学习观

引导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将学习作为完善人格、优化人性、建构素质、提升能力的阶梯,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抓手。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实践范围有限,要想取得较多知识光靠直接经验是绝对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吸收间接知识。取得间接知识,可以克服实践活动的局限性,少走弯路。同时,从科学学习观出发,还要做好引导学生选择科学的学习路径。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灵活具体运用书本知识;要引导学生抓住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光学不思,不会获得真知;要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校正,在实践中丰富,从而达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最高境界。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选择学习的主题,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自己创新学习的路径,自己把握学习的节奏,自己调节学习的重点。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是当今社会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在应试教育的大旗下,深谙考试规律、应试诀窍的教师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宰。一切都听命于教师,一切都服从教师的安排,习惯成为自然,自主也就无从说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就因此成为时代最为关切的话题。职业教育虽然不是将学生导向更高知识体系的教育,但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仍然是学生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几年来,我们通过学校自创的“主题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也涌现了一批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积极分子,整体推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来看,单枪匹马的时代已经过去,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合作才能成就伟业的时代。对于以学习为主要职责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就是以团队形式进行的学习。这种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学习,致力于在研讨中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在交流中启发团体成员的思维,在碰撞中深化学习者的见解,在激励中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深度。

(四)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反思

反思、探索是真正的学习。中国古代的思想大家十分重视反思,所谓“一日三省吾身”。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时候,就曾要求全校的学生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做到每天四问。学会学习,必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反思,在反思中找到前进的目标,找到发展的动力。

三、职业教育必须教育学生学会生活

生活是人生的全部,是人之成为人的根本。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天许多青年学生,特别是初中毕业的未成年人不懂得生活,不理解生活,不会生活。学会生活对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一毕业就要进入独立生活状态,不懂生活、不会生活,何能自立,何能独立进行工作?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教育,千方百计引领学生学会生活。我们通过德育课、班会课,通过学生宿舍行为检查,通过评奖评优的引领,力图让学生从理念上知晓生活,从情感上热爱生活,从习惯上理性生活,从而把握生活的真谛,做生活的强者。

(一)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的真谛

生活的真谛,就是生活的意义所在。我们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知晓生活的意义,懂得学会生活是他们独立人生开始的第一步;懂得生活的底蕴就是对自己生活的规划和谋划,就是在体验中享受生命的珍贵,就是在享受中升华人生的境界,就是在感悟中回归生活的本源;懂得生活的形式就是自己独立人生境界的外在显现,生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形式,都是人的本性、人的素质、人的情趣的物质载体;懂得生活的尊严是自己所有追求的第一步,也是所有追求的全部意义所在;懂得只有通过健全人格的塑造,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奠实尊严生活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的基础

生活的基础就是生命价值的基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让学生懂得生活的基础就是劳动,就是创造。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实现自己的期望,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只有热爱劳动,才能确立奠实美好生活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的价值

生活的最高价值就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的积极奉献。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有意义,不在于自己的体验,而在于他人的评价、他人的感受。雷锋的生活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艰苦教育,启发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社会、奉献人民。一个人只有奉献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赢得社会的肯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生活也才能有意义、有价值,才能达到充实的理想状态。

(四)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的原则

现代社会生活的原则,一是要充实。充实的生活是一种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生活,是一个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时代的呼唤、与祖国的需要水融的生活,是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体验生命价值的生活。二是要乐观。乐观的生活是愉快的生活,是最高境界的生活。虽然人生在世烦恼不可避免,但作为个体的人来说,要将乐观列为生活的理想准则,要冲破名利的纠缠,突破欲望的重围,将自己的生活之舟驶向乐观的港湾。三是要有理性。有理性就能杜绝诱惑,克服随意,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克服诱惑的武器就是通过学习,提升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

(五)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的规律

生活是有规律的。生活的基本规律是因果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投入什么也就收获什么,没有投入就没有收获。今天我们投入精力于学习,也就能为未来工作创造便利,也就能为事业辉煌创设前提。当然,这里所讲的生活规律仅就一般性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规律。

四、职业教育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合作

合作是现代社会成员生存的基础,是合格社会成员的显著标志。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最需要建构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职业教育着力建构的素质。特别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对象大多是90后的新生代,他们中间以独生子女居多,多年来在家庭中处于唯我独尊的地位。另外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初中毕业的学生不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也没有合作能力,不会合作。这就导致一些学生人际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甚至冲突。为此,笔者所在学校将教育学生学会合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在教育内容上,我们将懂合作、会合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教育中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尊重他人,这是学会合作的第一步,也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基础。尊重是双方的,你不尊重他人,他人也就很难尊重你,人际关系也就可能比较紧张。二是宽容别人,这是学会合作的行为基础。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实际距离在缩小,但心理距离却在增大,究其原因,就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宽容度不够。三是理解他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不理解而引发的。我们在教育内容上,鼓励学生变换思维主体,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二)在教育实践上,我们积极创设引领学生学会合作的情境

我们通过制度建设,通过行为引导,引领学生养成尊重人、关心人的行为习惯。在制度层面,我们将良好人际关系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标准。在行为层面,我们将合作作为学校宣传的重点,对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关心人、帮助人的先进事迹及时进行表彰、宣传。在教学层面,我们将学生之间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作为学校创新的“主题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我们将礼仪课从德育课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在强化礼仪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建构学校范围内的集体礼仪,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方法层面,我们积极关注人际之间的语言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不合作,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语言表述不当引起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教育,加强引导,加强训练。我们通过课堂教育、班会教育,将这些内容很好地渗透进去。

五、职业教育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创新

“十”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基础。不懂得创新的重要性,不会创新,就会僵化思想,窒息思维,就会失去发展的活力。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都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创新对个人的发展、事业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我们要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注重创新教育。对于在校生来说,要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路径等三个维度出发,着力培植学生创新的意识,着力建构学生创新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学习创新理论,培植创业能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创新理论的掌握,就不可能产生创新的行为。培植创新能力必须从创新理论的学习着手。笔者所在学校在教育学生学会创新的过程中,努力将创新理论,特别是与学校专业相关的创业理论列入日常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理论讲座,鼓励学生确立创新意识,了解创新、创业过程。同时通过相关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创新活动,且与学生的评奖评优挂钩。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

我们积极建构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的平台。学校建立了创业园,鼓励学生组织起来,以公司形式进行创业。通过创业的尝试,培植创新的能力。虽然我们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以第三产业为主,直接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成果的载体并不多,但我们对创新工作十分重视。每年的创新大赛,学校都高度关注,都尽可能抽调骨干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辅导和指导,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植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每年进行“学生创业培训班”,系统进行创业学习;每年进行创业创新大赛;每年请优秀创业者回校作报告,激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大潮。

(三)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创新在很多情况下就是一种思维转换过程。面对工作中复杂的困难问题,需要执行者根据情况及时转变思维方式。转变思维方式,对工作任务的执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处于工作体系中的劳动者,也要像一个杀毒软件一样,要通过学习及时升级自己的程序,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能让过去的经验、过去成功的思维模式束缚自己的思维和手脚。

"Five Abilities" Education: Mission and Task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ZHOU Jun

(Jiangsu Yangzhou Commercial Vocational College, Yangzhou 225000, Jiangsu Province)

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任务有效

近几年来,任务型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有很多教师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寻求任务教学的有效模式。《英语课程标准》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方式,实现和完成任务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感知成功,实现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老师还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疑惑,如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教学目的,现在为什么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呢?其实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学生利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不强。学生在课堂上背了很多的单词和句型,可是真正到了实际中,就无法运用英语来进行表达和交际了,而任务型教学模式更注意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能过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1.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首先,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性语言教学的一种,其核心思想是模拟人们在社会和学校生活中,所从事的各种运用语言的活动,把语言教学和在语言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应用结合起来。简单说来,任务型教学就是把课堂教学任务化,以任务为核心计划教学步骤。

其次,任务型教学非常注重教学过程,所以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把时间放在做事情上,给课堂教学找一个非发生不可的理由,创设一个非听不可、非说不可、非读不可、非写不可的真实情景。

那么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不是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呢?其实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语言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能力,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在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倡导以运用为目的的语言教学。

2.任务型教学的含义

任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中所从事的各种有目的的活动。日常生活主要指的是生活中的任务,比如:dressing a child,filling out a form,buying a pair of shoes,borrowing a library book,making an airline reservation,writing a check,finding a street destination。只要在教学中所开展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便可以称之为任务,比如:唱歌、歌谣、游戏等都是简单的任务。任务与练习有着本质的区别:练习往往有一个语言描述的结果,而任务则注重轻表述、重能力的结果,而。比如:我们听一段录音,是从济南到北京时刻表的录音,如果要求学生在听完以后,决定乘哪一辆火车可以在哪一个时间到达北京,这便是一个任务;可是如果听完后问学生某一趟火车是几点到达北京、几点出发等问题,那这便是一个练习。我们老师在教完新课的时候,所进行的pair work并不是任务,而是机械性的语言训练。任务活动不是一种机械性的语言训练,而实际是侧重任务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在活动和交流中所获得的经验。

3.任务的分类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任务设计,一般来说,小学生比较适合以下活动:

3.1猜测性任务。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任务,也被称为智暴式的智力活动。这种任务用时短,学生需要大脑快速运转,失败的挫折感很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可得到充分锻炼,并适合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学习现在进行时,由于中英文的差别,他们经常会漏了be或ing,我便设计了游戏:Guess! What is Mum doing? 让学生尽量用英语说出来,如有语法错误,我就示意一下手中写着be或ing的小牌子,他们便会马上纠正,在基本上每个学生都练到后,就让学生当场打电话去证实,孩子们都非常兴奋,这种任务设计能在短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猜测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设计猜测性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目的的针对性,不要单纯地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进行猜谜游戏。同时,教师要细化猜测的规则,注意任务的进程、时间以及纪律。

3.2表演性任务。小学英语教材趣味性强,是课本剧表演非常好的素材,可以在一段时间知识的积累后,归纳出几个话题,如:Shopping, Asking the way, Trip, At a lesson,After school, Public signs等,让学生准备表演。这样学生会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去,写脚本,分角色,背台词,到了角色表演的时候,每一组都上台表演,下面的学生就是评委,对每一组的表演进行评价。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个学生都体验了说英语的感觉。

3.3调查性任务。用英语作调查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insect,便可设计一个玩具公司的调查表,让学生作为公司员工利用所学过的句型 Do you like...What is your favourite insect?去调查同学当中喜欢各种昆虫的比例,因而得出公司的生产方向。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英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真正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达到了用英语的目的。

3.4竞赛性任务。学习开始时,就布置任务,让全班开展竞赛,可以就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有了任务以后,学生积极练习,组内成员互相帮助。这样学习不仅效率明显提高,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喜欢这样的活动。竞赛结束后,给获胜的小组相应的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是精神的,并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

3.5交际性任务。英语交际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在小学英语中一般采用模拟交际,假设情景,如在商场购物、在街上问路等。学生先学习有关的句型对话,然后在假设的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有条件的话可带他们去真实的语境中锻炼,效果会更好。

4.任务的设计

任务型教学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2)任务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3)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4)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5)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6)完成任务后一般应有一个具体的成果。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篇6

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加强,环境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因此,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热爱环保的思想品质,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

由于学校开设的每门学科都具独自的本质特征,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各学科担负的环境教育功能各不相同。各学科环保教育的主要任务大致如下:

一、品德生活(社会)课

根据国家课程方案,一、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以上为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其内容是教育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与一般的社会生活常识。这类课程中,很多课文内容与环保教育息息相关。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有效教学,这类课程可以很好地向学生渗透有关环境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教学目标。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的环保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为做好环保工作打下基础。所以,学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思想品德课在环保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数量最多的课程,学习的是我们汉民族的母语,语文是工具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所以,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也是语文课的任务。语文课中,许多课文都涉及到环境与发展的内容,这就可以有效地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为了增强语文教学的时代性,很有必要编写一些与环境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和国情教育,从而激发出学生建设祖国、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在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要围绕教科书内容,精心策划和设计一些主题活动或者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三、数学课

数学课是小学阶段最主要的课程之一,数学课的教学在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品格、修养方面也有其特殊作用。首先,它能够培养学生努力思考、持之以恒的态度与实事求是谨慎严肃的作风,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观点,使之思想方法更趋于科学合理。“科学性”是数学学科在教学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体现着科学工作者热爱科学、献身社会的探索精神,贯彻着科学工作者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求实作风。真正的科学家总是努力为社会造福,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王选都是这样的科学家。其次,在数学课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事业发展的关注与热情,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另外,环境领域中还存在着许多尚未发现的东西,这些未知数正是向环境发展探索者的召唤。课堂上老师可能只是轻轻一点,可不曾料到,这会成为学生毕生奋斗的事业。新课改理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最主要的目标,而保护环境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其本身固有的环境教育内容,更应当充分挖掘这方面的内容。

四、音乐课

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音乐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音乐修养,但也可以在音乐课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保能力、陶冶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从智力和身心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有力手段。音乐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教育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音美学科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走进大自然,深入社会中,树立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内容上,通过重视优秀的民族艺术,发展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利用校内外优美的自然环境阵地,组织学生艺术社团,举办环境艺术讲座,扩大学生环境教育视野,发展学生热爱环境的兴趣和特长,优化环境文化教育,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等。

五、体育课

学校体育活动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完美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组织性、自觉性、纪律性以及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义务感、集体荣誉感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对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加强对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和主动性的认识,让学生具有关于环境的各种经验和知识,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获得环境价值观教育,主动参与环保,这就潜移默化地体现了对学生的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体育是一个长期的涉及学习、生活、劳动、人生、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教育过程,必须与其他方面密切配合,以养成良好的卫生和文明习惯以及运动习惯,为学生接受环境教育和参与环保打好基础。

六、劳动技术课

篇7

任务型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一.前任务阶段(pre-task);二.完成任务的活动(task-cycle);三.学生巩固知识和操练语言点(post-task)。这三个阶段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而是贯穿学生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包括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电脑和网络信息技术,从中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百度,WIKIPEDIA这些搜索引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他们要找的资料。在学习《Festival》里面主要讲的是外国的节日。如 Christmas等等,教材的内容很简单,但本课承载的文化背景相当丰富,于是在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查一下与这些节日相关的信息比如日期,节日里外国的人会怎样庆祝,吃哪些食物等等,节日相关的歌曲等等。这些节日本身就已经深深吸引了学生,而且任务活泼有趣,学生们对于完成这些任务充满热情。上课时每个学生都把他们所查到的相关资料带来了。这个小小的前任务(Pre―task)给我们的上课作了很好的准备。上课时,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把各自查的资料整合一下,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状态,他们开动大脑,把资料整理加工出来,然后派出代表发言,学生情绪高涨,哥哥踊跃发言。除此以外,我还把我事前准备好的材料打开,利用PPT给学生介绍了其它他们所熟悉的节日,如Halloween, Thanksgiving day等。利用电脑和网络信息技术,我们的学习既源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通过完成这些有趣的“任务”,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了丰富,视野得到了开阔,从而使他们能进一步的了解欧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等。电脑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贯穿于Pre―task 和Task cycle之中,使用起来就像课本那么自然。

除了利用网络资源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教材内容制作成简易的小动画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呈现所学相关英语话题的内容,声图并茂并有很多情景性很强的对话,故事,儿歌,给学生创设出更多听读和听说英语的时间,空间和机会。例如,在教授 birthday 时,利用米奇生日会的小动画,让学生在生日会的大情境下,自主学习本课词汇,每一个学生都在听读学习,这是在课堂上进行任务完成。教师引出这课的重点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 最后把任务交给学生,让以每两人为一组的学生模仿课本句型进行对话。学生本身就非常喜g动画,米奇更是大家喜爱的动画形象,以此动画为切入点并提出任务,学生非常兴奋,兴致盎然,他们积极开动脑筋,踊跃举手发言,对话被学生们生动的表演了出来。孩子们团结协作完成对话,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8

关键词:艺术类本科;课堂;任务型教学策略

1任务型教学法在艺术类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某些任务,使二语学习者自然地学习、习得语言,扩展中际语体系和促进外语学习进步。Prabhu[1]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任务型学习的理念,希望学生能通过运用语言,在使用语言过程中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Krashen[2]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构建主义理论中提出了三个重点:1)学习应重视学习主题,注意以学生为中心;2)学习语言时,练习情境应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现实情境生动、丰富,更具学习性;3)应注重学习环境的布置,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环境的资源。1996年,Willis[3]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前任务阶段、任务阶段和语言聚焦阶段。这些理论依据均为之后的任务型英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任务型教学法在广大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的推广下,成了主流化的英语教育理念。基于前人的理论可知,第二语言的学习需要有大量的输入、交流实践的机会、学习的动机等。

2艺术类高校教学中口语课堂的教学分析

艺术类本科高校主要培养的就是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进行艺术类本科学生的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4]。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英语教学目前仍存在的很多问题。首先,大多数学生学习口语偏向功利化和模式化,在学习口语时,过多考虑“如何考好”而非“如何学好”,会更倾向于应试。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实际应用能力也就会大打折扣。其二,课后学习时间少。在艺术类本科的教学安排方面,很多学校的英语课次数有限,每周最多四节,这些有限时间内要完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学时间已经很紧迫,能分给口语教学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加上大部分艺术类本科学校学生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较低,艺术类课程才是学生心中需要好好学的内容,课后时间大多用来完成大量的绘画作业,使得课下口语练习时间更少;第三,艺术类本科在不断扩招,但师资数量的相对稳定,导致口语课堂教学大班化,在30个学生班型的课堂中,学生的口语学习效果会相对减弱。第四,艺术类高校口语教师绝大多数为非母语者,少有外教,在传统“教”与“学”的模式的影响下,具有不同短板,英语口语教学瓶颈有待突破。综上所述,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积极寻求变通,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贴合专业成长方向,以任务教学为导向,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第一,教师在课堂中所提供的语言输入类型应多样化,教学内容应符合相应专业或满足岗位弹性需求。“地球村”拉近了国与国的距离,艺术类不同领域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定共性,比如在日常用语方面,包括英语日常交流、英语文书处理、英语接待洽谈甚至口译等。在专业英语方面,能够应对国际画展中的组织流程用语、能够向外国访客介绍中国传统的书法、音乐、剪纸、瓷器、绘画、建筑、戏曲等。因此,在组织相关专业的口语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岗位的具体需求,设置不同任务场景,提供足够口语资源,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同团队协作并积累经验,在情景体验里深度认识语言输出和交流的意义。第二,艺术类本科口语教学应该符合学生口语实践课程的需求,强调语言的意义和功能,课堂里的主角应让位于学生。因此,在进行艺术类本科英语的口语课教学时,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各种不同的话语类型。通过任务引领的方法,放手学生自导自演,既有正式的演讲,又有模拟真实场景的录音访谈或者即兴谈话,让学生进行真实技能的训练与积累,以此实现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的不断内化和自我成长。

3艺术类本科教学中口语课堂的任务模式

3.1前任务阶段

本科高校的英语课堂往往更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本身的掌握和技能方面的学习,然而这样的学习目的是不适用于艺术类本科口语教学的。与其学生被动地完成知识任务,不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完成高效的练习。前任务阶段奠定了一节口语课的基调,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已有知识。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搜集丰富的资源,包括并不仅限于图片、歌曲等,利用多媒体设备针对学习内容设计丰富的课件。抑或可以与学生进行一段语言方面的热身,如:问好、打招呼、聊天气或实事等。同时,在前任务阶段,教师安排的内容应与接下来的口语练习本身紧密关联,以保证课堂的有序、高效进行。

3.2任务阶段

艺术类高校任务型教学法[5],在任务阶段,需要通过前任务阶段导入的情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去参与和进行任务的实践。学生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展开真实的交际。艺术类高校口语教学中的任务阶段应注重与专业英语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带有实际情景的话题和任务。任务阶段的学生应明确自己的任务,能够相对自主、独立的活动[6]。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对话、辩论、演讲、采访、编故事等口语任务。此时教师的身份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应为学生本身。活动可按小组进行,与传统的每个小组好、中、差搭配不同,作者认为将水平相仿的学生分为一组更利于促进学生口语的练习与进步。将好、中、差的学生进行搭配好处是希望小组之内程度较好的同学能够带动口语相对落后的同学,且容易保持各个小组之间进度一致。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组内口语较好的同学承担了大部分的活动任务,得到了最大化的口语练习,与此同时,口语较差的同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积极性受挫,另外一方面是组内任务已有人承担大部分,乐得不参与以获得片刻休闲。更重要的是,教师往往无法发现哪些同学需要指导和帮助,收获的反馈是片面的。若是将水平相仿的同学分在一组,对于口语程度好、完成任务快的组别,教师可以提高任务难度或增加任务数量,使这部分本身口语就好的同学得以更大程度地提升。而对于口语较为薄弱的组别,教师可以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伴较为平等的水平可以使学生最大程度放松心理戒备,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帮他们提高口语水平。另外,任务阶段进行将大班型高效地拆分成分多个小组,分小组练习可以较好地解决艺术类本科院校英语课堂大班型这个问题。

3.3语言聚焦阶段

语言聚焦阶段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7]。首先,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或自我总结,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进行归纳分析,这个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元认知,并把这种反思、评价应用到除课堂外的日常英语学习之中。其次,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一些书面练习,将任务实施环节中的练习重点进行提取、强化、练习。传统的单词分析、阅读、翻译等教学活动可以在此环节展开,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此时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句型和词汇等错误,教师可以进行纠正,并做出总结,深化记忆。另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布置更加符合真实情境的话题,作为任务阶段的后续延伸,让学生尽可能在最真实的情境中发挥自己的口语应用能力。

4任务教学法在艺术类本科院校教学实施方案举例

4.1团队协作——国际知名画家画展

在进行口语学习时,因话题的岗位针对性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而在就业应聘者中的择优录用中,口语技能又是一块万有“敲门砖”。因此,在进行口语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强调口语课作为一门实践课程的实操性,面向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以工作情景模拟为基调开展口译任务教学[8]。在以任务型教学策略组织艺术类本科英语课口语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开展:第一,制定出适合目标技能、适合课堂组织、适合学生操作的教学原则,课前做好要求细则,以避免学生将严肃的课堂任务娱乐化。第二,在设置任务和实施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在提高口语实操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类本科学生对国际知名画家及代表作品有着非常丰富、深刻的认知,且学校通常有提供展馆为学生布展使用。教师可借助这些现有条件,为学生组织一场“国际知名画家画展”。这个口语教学活动可以分为几次课进行分别教学,每位学生选择一位自己喜爱或了解的国际画家,如凡·高、莫奈、毕加索、塞尚等。并挑选一副该生认为能够代表该画家的代表作进行展出。学生需对作家生平和艺术特点进行介绍,对作品进行详尽的解读甚至是推销。画展从布展、接待、讲解到最后的交易、撤展,可分课次进行,整个过程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需要注意的是,整个交流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过多干预,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艺术类专业本科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和普通本科的英语口语教学有很大差异,艺术类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需求在于敢表达、会交流,不同于对于普通类本科口语教学时在英语表达准确和语言艺术高度方面的要求。在衡量学生表现的维度方面,能够自信、积极、流利交流的分数赋值应大于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句式的复杂度。部分英语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执着于纠正语音、语法等错误,学生一张嘴便被打断进行纠正,大大地挫败了学生敢于表达的积极性,且学生口语表达中的语法错误并非一周仅有的二次课能得以很大程度纠正的,因此放弃学生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追求准确性及语言的完美,对于艺术类本科口语教学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4.2课堂小组活动——中国传统艺术主题介绍

艺术类本科英语教学通常设有专业英语课程。专业英语词汇较为生僻,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艺术类本科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此时的任务型教学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语言和所学词汇,让学生真正地学为所用。教师可以拟定中国传统艺术的主题,如中国色、中国瓷器、中国动漫、中国乐器、中国建筑等,既可以加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又可以调动所学专业词汇。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任务设计不仅要确保学生整体的参与,还要呈现适合学生语言水平、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有效发展语言能力。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和延展,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9]。

4.3角色扮演——国际艺术商

在以往传统口语课上,一些教师热衷于以“流程”的方法布置任务,这种模式化的要求加上机械化的训练,很容易降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热情。教学研究与实践表明:不论多大年纪的学生都会喜欢角色扮演,这种游戏对学生而言充满着趣味性和新鲜感,在艺术类本科阶段的口语教学中也是如此。因而,为提高口语实训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口语任务训练,从而优化任务导向教学策略。在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块,可以使用“国际艺术商”的这个角色扮演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任务要求不同组别根据不同的资金预算、定制需求、采购需求等完成任务。教学任务的游戏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潜力,激发了个性表达热情。在任务型教学课堂中,教师扮演设计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等多种角色。口语任务展示完成后,教师的评价和鼓励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后继学习动力,还能引导学生“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思维、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5结束语

篇9

英语学习不可能完全依赖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因此,必须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参与学习过程,并通过学习任务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当一个学生完全被任务活动吸引时,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只对清晰的目标和具体的反馈有反应,甚至浑然忘我而无暇去思索其他问题。学生愉快地学习状态就产生于这种完全沉浸在一项任务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对来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并且有强烈的参与欲望,以学生最为熟悉的事物构成词汇句型,以游戏的形式再现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习生活化、游戏化,使学生愉快地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任务型语言教学对于促进学生产生愉快学习状态的因素及实施:

(一)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状态需要有清晰的任务目标。这一目标特征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和课件上的提示实现,教师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和要求。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使用语言,学生不再是被动地随着教师的指挥棒做各种活动。

例如:我在教He/She likes…句型时,就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我先找一位同学以耳语的方式,用学过的I like…句型告诉我,他/她喜欢什么颜色,或什么运动,或什么玩具,然后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她的喜好,学生自然而然地用到了He/She likes…因为学生活动内容是以游戏的形式模拟他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学生感到学习英语不再是负担,兴趣非常浓厚。

(二)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状态需要为完成任务的完全专注。让学生完全投入课堂,教师可以设计有趣味性、挑战性或有悬念性的任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专注于当前从事的活动,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最终甚至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

这就要求设计的任务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相结合。人的交际是在内容与情感的两个层面上进行的,不联系生活实际,照本宣科的英语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寻找语言材料与生活的结合点就是以教材为框架,以学生面临的实际为内容。学生完成某一项具有探索性、开放性或实践性的创造性任务。利用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不同经历,在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使语言教学在内容和情感两个层面找到最佳结合点。

例如:在学习了食品的名称和比较级、最高级后,给学生一个任务:假如我们明天要举行一个Party,给你们每组100元钱,小组讨论要买些什么,看哪一小组能把100元钱充分利用,不浪费,而且所需要的东西都买齐。他们,必须先去商场做调查,按实际价格来计算,每个小组列一个list(单子),最后每一小组派一个学生做汇报。这种任务可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况相结合,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其语言运用能力。再例如:在元旦前夕,我给二年级学生布置一个课外任务,让学生自己制作新年贺卡,在元旦那天互相赠送。卡片的设计要新颖,独特,可手工制作,也可用电脑制作卡片上面祝愿的话,可自己发挥,也可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在送贺卡时,还要求学生说上几句祝愿的话,学生对此任务非常感兴趣。学生会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充分准备。有的学生说:Happy new Year,有的学生说:You are my good friend,此任务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及获取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三)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状态需要为完成任务的掌控感觉。教师给予的任务与学生技能之间是平衡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有把握处理好新情况,自然出现掌控的感觉,使学生的技能一直处于能够完成挑战的状态,对自己很自信。

以I’II draw the pictures,(“我将画画。”外研社《新标准》,一年级起,四年级下册)一课为例,我围绕教学目标,从易到难,从浅入深,分层次的设计教学任务。在热身阶段,我设置的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头脑中与本课任务有关的旧知,并不断渗透为完成本课任务所需的句型。而在练习阶段笔者又设置活动来巩固短语的掌握,以便为下面完成任务学生能输出完整的句子做坚实的储备。这种分层次的设计教学任务方法,使一节看似较难的课程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

通过实践效果得出结论:任务型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愉快的学习状态。首先,任务型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参与学习过程,并通过学习任务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其次,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教师实现愉快的教学环境。任务型教学对各种教学法有很大的包容性,适合各种活动类型。不但利于独立操作,也有利于合作学习。最后,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为学生们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以便使学生完全投入课堂,专注于当前从事的活动,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篇10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小组教学;工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66-02

引言

在我国工业设计是一门相对而言尚为年轻的学科,相对于一些传统的学科,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与改革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模式与方法被提出,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各个高校开设工业设计的动机、专业方向的定位各有不同所致。例如从生源方面来说,在国内工业设计的学生就可以分为艺术类及工科类,而分别招收这两类学生为主的高校,在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目标上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别。因此,结合高校自身特色、生源特点,在大量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中选择合适的一种或多种,才能在完成基本教学目的的同时,培养出各有特色的工业设计学生。

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除了在教学理念上进行转变外,另一个途径就是改革授课方式。用能体现专业特色的授课方式来替代传统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由于当前传统的普及教育模式,导致理工类学生普遍存在美学知识薄弱、造型能力低的弱点,同时形象思维能力欠缺。这使得他们创新能力低下。而且由于自身设定目标能力较弱,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及意愿决定设计主题,完成设计项目的这种模式,变得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又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理工科知识全面,逻辑思维较强。如果能选择使用一些他们习惯的逻辑方式来传授知识,他们接受起来不但迅速,同时也提高知识技能运用的程度。

在通过比较一些方法之后,本文选择以任务驱动法模式下小组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一、任务驱动法与小组教学法

传统模式下的任务驱动法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具体任务,通过完成设定的任务作为学习的过程,使学生最终获得知识。在这种方法中,教师的引导、合适的资料、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对最终学生是否可以顺利完成任务并获得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目的性强,而缺点是通常完成的任务对象是学生个人,一个学生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流程,在过程中学生只需要关注自身的情况,学生之间并无联系,更谈不上沟通与交流。而工业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一直都将学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列为重要能力。因此单一地运用任务驱动法,并不适合工业设计专业课程。

而传统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小组教学法。小组教学主要是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可以采取自愿分组,或者教师根据学生能力进行配组),根据完成任务所需的人数分成若干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任务。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信息资料和学习过程共享。学生之间为了完成任务,需要进行更多的直接交流;任务资料通过共享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成本。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多样性,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利于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及特点,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小组教学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参与度不平衡。一般来说,如果小组成员中能力差异比较明显,程度较好或者活泼的学生参与度较高,小组的进行方向很容易受到部分小组成员掌控,合作的优势无法得以体现,从而使那些被动接受“操控”的学生参与的兴致越来越低。小组合作法的优势无法得以体现。

比较和分析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本文以工业设计专业课程“CI设计”为例,采用任务驱动法提出设计任务,结合小组教学法,以学生自愿分组的方式,给每个小组设定相对独立且难度相似的任务,最终以提交设计方案的方式完成教学,并以自评及展览的形式作为评估效果的依据。

二、教学方式实施探索

工业设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从功能、造型、色彩到系统设计所具备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学习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法则;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设计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综合评价能力等。即不仅要有创新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利用效果图展示自己的设计,还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说话去表达设计、说服别人。本文“CI设计”课程内容的安排均以培养上述目标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