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25 17:1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问题 措施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其应对措施也应采取综合手段,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多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及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概括的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农村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农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二、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不强

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薄弱,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一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思想观念。“以粮为纲”的传统格局,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在农村仍然存在。二是故土难离的思想根深蒂固。现在的农村人多地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造成了农村土地对农民实际承载量严重不足。

2、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制度缺失。虽然我国已颁布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很不完善,有不少条文和规定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情况。在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各基层政府把工作重点都放在经济建设上面,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注较少。

3、农村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以破坏环境、消耗资源来换取粮食产量的做法仍然存在,农民对资源的依赖性, 导致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超载放牧极其严重。二是农民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及农用薄膜,导致很多有害的化学成分残留在土地中而破坏土质,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差,影响农民增收,破坏生态环境。三是农村的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加上城市的垃圾也源源不断地送往设在城镇郊区的垃圾处理场,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严重恶化。四是污染大、能耗大的企业向广大农村地区聚集,使农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事业薄弱

近年来,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长期成为影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里了。

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扎实有效地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1、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农民自己是否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由于历史和现实多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民的生态文明观念比较落后。首先,基层政府要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办农业知识补习班,让农技所的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生产进行科技和技术指导。其次,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遏制封建迷信沉渣、黄、赌、毒现象和农村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畸形消费。提倡合理消费、绿色消费。最后,搞好环保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对乡村干部、群众、中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形成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环境。

2、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投入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是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部门除了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外,还应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要鼓励农民积极探索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方法,努力达到投资少、效果佳的目的;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节约资源,收集利用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物业管理站或管理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进行政府财政补贴等,用经济手段激励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生态化。

3、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整治。应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由于新农村建设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为切入点,对改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状况,丰富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都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必然对农村生态文明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2

关键词: 生态文明认知; 消费行为; 经济性;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3-0043-04

陕北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区,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当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使原有就比较严酷的生态环境更加负重前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陕北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征

对陕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要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中进行考察。需要明确的是,“五位一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概念并不是具有严格上下属关系的逻辑概念,也不是五个严格区别的概念,而是从实践出发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基本概念。

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除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量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构成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使本就严酷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严重,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发展充满变数。

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入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社会。在其中,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个体行为是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要素,具有重大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意义。在宏观上、陕北公众消费作为全国消费的构成部分,对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质和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观上,陕北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将对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他们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最终力量。当前各地所发生的由于公众反对而产生的高污染项目下马就已经证明这一点,没有比生存其中的人更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在微观上, 社会公众的生态认知和个体行为决定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他们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具体实践者。

二、 陕北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公众生态文明认知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性,为客观、具体、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课题组利用2013年暑假时间,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北籍学生开展了此次调研。调研对象以当地年轻人为主,同时也兼顾其他不同人群。年轻人大都受过现代教育,对生态文明的感知较为敏锐和明显,代表着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力量,能够反映该地的长远趋势。从调研的可行性考虑,本次调研采取了滚雪球式的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6%。被调研对象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一)公众对生存家园的担忧

图3、图4表明,陕北公众对当地的生态状态高度重视,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58.82%的被调研对象选择了生态环境作为自己所认为的地区重大问题,21.5%和46.7%的对调研对象认为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的出现既和陕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相关,又和随着这些年重工业化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发展性需求不断提高相关。同时,从陕北公众视野来看,生态环境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单一重要因素,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都在调查中得到一定的关注。这和人们日常的感觉有所差异,从政府这些年实践来看,陕北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从调查看,公众依然有所需求。这说明。陕北教育可能在教育质量、 地区差异等结构性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解决。就业问题则可能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图5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态势,39.46%和40%被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未来陕北生态环境将变好和变坏,二者旗鼓相当,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对此问题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陕北经济、产业、社会、心理的结构性差异。虽然此差异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减缓和消除上述差异成为陕北地区进一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步骤。

(二)陕北公众的浅生态意识和背后成因

图6和图7表明,陕北公众的生态意识确实是模糊不清的。对政府已提出和建设多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21.9%的人理解深刻,而剩余被调查对象了解一点点,甚至不了解。对深层次的较为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半数以上的人仍然将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工具,思想充满人类中心主义特征。更令人担忧的是65.77%被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或大学以上,如此高的受教育程度却没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认知,从侧面说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非常薄弱,政府在实践中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边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视和保护。以上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将深刻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一个不能够尊重、顺应自然的地区虽然局限于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和要求,但由于其骨子里不能够真正认识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和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图8表明,陕北公众对自身生态意识的不足或淡薄是相当清醒的,并主动自觉认识到生态意识的不足和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等原因共同成为生态破坏的原因。在形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上,尽管企业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实施者,公众认为政府比企业行为要付更多的责任,这表达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不满和政府公信力的缺乏。图6、7、8调查结果共同要求政府纠正自身行为,摒弃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视公众生存环境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重新用整体和长远眼光审视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官员考核体系,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作为考核标准,自觉主动地进行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工作。

(三)陕北公众自身消费经济性特征

图9调查数据呈现一种非常好的调查结果,65.78%的被调研对象会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图10却呈现另外一种现象,只有23.66%的被调研对象十分关注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剩余的被调研对象要么只考虑一点点,要么完全不关注。仔细分析两题的结果差异发现,当前社会公众在对待自身的消费问题时仍然主要以个人为基点,在特定的生态意识下,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使用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资源目前大多都是有偿使用,因此资源的节约和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一致的,而环境问题则表现为一个公共问题,对环境的保护自我激励则显不足,需要设计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图11和图12从侧面印证了上述两图反映出来的可能性,陕北公众在绿色消费和价格之间往往从商品的经济性进行考虑,50%的被调研对象对于接受高价格有点勉强,20.43%的被调研对象明确选择不愿意。在更广泛的拒绝绿色产品原因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价格原因、质量原因,这种选择明确告知在当前发展阶段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依然是经济因素,经济性考虑是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27.27%的人表示不会识别,代表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但苦于相关知识的不具备而无法选择,生态文明知识的匮乏再次凸显。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 出于自身生存家园的担忧,陕北公众面对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日益遭到破坏的生存环境,普遍表示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将构成该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动力。

2. 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其他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不相上下,说明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纠结在一起,不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措施和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既要求社会公众能够跳出狭窄的个人立场从整体和长远来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求政府有较强的执政能力,能够有效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

3. 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仍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理念上,大部分陕北公众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大多是从征服、利用的视角去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在具体的生态知识上,公众也是缺乏的,很多人不知道绿色环保产品的识别。同时根本就没有垃圾的分类,更不要说让公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 公众的生态意识虽不深刻,也不丰富,但具有自觉性,同时公众对政府表达了自身的不满意。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够深刻,但公众对此有着清醒、自觉的认识,这种清醒、自觉认识和整体依然脆弱的生态系统会促使公众不断深化其认识。在对当前生态问题和危机的成因上,公众认为政府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强烈认知要求政府转变思维方式、执政理念,同时改变官员考核方式,以及实践中对资本的重视。

5. 陕北公众的消费行为的经济性特征明显。这种经济性特征反映出在当前阶段,公众的消费层次仍然很低,对环境等发展性、舒适性消费需求不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和收入领域改革来解决。同时,这种消费特征会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除了生态理念的树立和生态知识的掌握外,需要政府采取一些了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陕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改进个体行为,以生态文明千千万万个参与者为逻辑起点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广大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商品消费的经济性。同时,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个体行为的改进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作用的积极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环境。

1. 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整个社会要就“生态是谁破坏的”,“谁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谁来保护生态”几个问题反复拷问和反思,使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够感受到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感觉,克制物质欲望,注意消费行为,从思想深处真正转变,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要明确认知:人是自然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要受制于自然界的运行状况;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同,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人尽管能够改造自然,但自然仍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人类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界的正常运行和承受范围为前提和底线;人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是有限理性的,人最好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在自身不了解的自然领域最好不要恣意妄为。

2. 运用经济、法律各种手段克服社会公众行为的经济性。陕北公众,乃至全社会公众消费行为中明显的经济性特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应苛责。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较之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仍处于生存性阶段,发展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面对消费行为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社会总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需求的转变来实现社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在于,在现有收入水平下提高总体消费能力,抵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下层人群的影响;二是通过资源税、环境立法等经济、法律手段使生态成本反映到商品成本和价格中去,使商品的经济性本身就包含有对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在生态消费的法律手段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税(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税的改革)和环境立法,改变资源免费使用和生产污染环境的局面,理顺定价机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有效合理反映其成本,通过价格改变生产商和消费者行为来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消费的经济手段方面,利用税收、补贴、信贷等各种手段引导消费者选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性产品消费,自觉抵制浪费、污染等一系列行为。

3. 科学发挥政府作用,从更广泛意义上改进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作用要从资源配置领域退出,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角色主要定位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建设,具体包括社会管理、宏观经济稳定、重大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市场环境维护和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具体到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思维和行为不言而喻的逻辑出发点和前提。政府需要克服公众在生态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不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杂志、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平台,使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充分了解各种具体信息和知识。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情况、对环保标识的鉴别能力、政府政策的宣传现状、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深刻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态消费型商品。[1]121-125例如各种资源的高效率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产品的具体识别,日常物品的分类和可回收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提供各种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各种设施,比如声控电源、感应自来水、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形成行为和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除了专门针对消费者的相关措施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生产者履行“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是指厂商在生产中必须贯彻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原则及其先后次序,明确生产者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生产者责任”强调社会不是在下游(消费)、而是在上游(生产)考虑问题。[2]91-96生产者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问题,和公众认知和消费相互影响,构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朱洪革.居民生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

篇3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度破坏的背景下提出的。西方社会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过程中引发的生态危机,使得学术界不得不把研究视线放在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上。20世纪中期随着福特主义的推行和后福特主义的粉墨登场,工业文明带来了西方社会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曾为少数富有人群享有的消费特权开始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消费社会逐步形成。消费社会以工业文明创造的大量消费品为基础,以消费主义消费方式为主要特征。消费主义把消费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和追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消费行为造成了数量巨大的社会资源的不必要耗损(简单来说就是浪费),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极大地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此时学术界对消费主义这种消费方式的批判不绝于耳,对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的向往跃然纸上。埃里克•诺伊迈耶指出,弱可持续性(假定资源可以替代)不能彻底缓解环境压力,强可持续性(假定资源不可替代)则能从根本上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伤害。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弱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渐进的过程。埃里克•诺伊迈耶把消费模式的转型看作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人类永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内对生态文明的大量研究基于经济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社会现实。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涉及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部分,关于生态文明,学术界主要从历史演变和要素构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认识。从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变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摧残自然环境的反思和文明重构。也有学者认为,从中国现实的国情出发,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并行才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应有状态。在从理论上对生态文明进行探讨的同时,学者们也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问题。不管是生态意识的确立、生态制度的形成,还是生态行为的体现,都绕不开人们的消费问题。消费是社会产生的基本环节,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基本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关注消费,关注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的确立。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地指生态的恢复与建设、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而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大系统。当前世界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环境破坏,都与人们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生活方式有关,并直接反映在消费上。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的确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子系统,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和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和绿色消费模式、和谐消费观与公平消费模式。

二、文化消费是可持续消费

一个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任何情况。私挖乱采、过度开发等生产消费问题和攀比消费、奢侈品消费、浪费等生活消费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些行为严重地浪费了社会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党的十报告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凸显生态问题的严峻性。生态问题与消费紧密相关。消费涉及生产、生活两大领域,是整个社会的联动。人是消费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西方消费主义汹汹攻势下,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中,中国消费者在一望无垠的商品海洋中弱化了自我选择的能力,日渐消磨其主体性。人在消费中主体性的缺失必将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要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消费中存在的向自然界过度索取原材料、向自然界大量排放废弃物等行为,无疑直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相悖。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消费。这样的消费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适度的、生态的。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期阶段,主要是强调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即弱可持续性消费为主。在弱可持续性消费取得显著成效的阶段,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及时大力度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就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步骤。弱可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本可以为人造资本代替,利用人造资本部分地替代自然资本,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强可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要求改变消费观念、消费内容、消费方式,根本上降低消费者的物质消耗量,以实现资源利用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从我国现实的国情出发,现有消费模式向弱可持续性消费,最终向强可持续性消费转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必经之路。文化消费是可持续性消费。文化消费不但包含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囊括了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既包含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如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软件、书籍、杂志的消费),也包含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各种物质消费品(如电视机、照相机、影碟机、计算机等),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趋势日见端倪的21世纪,文化以其特有的强大的社会引导和整合功能,在当今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将释放出巨大能量,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软实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目标:“中国未来的经济模式将由投资、出口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必将逐步发展壮大。通过文化产业的全面升级与创新,让消费者走进剧场、电影院、音乐厅,尤其是着力发展电影、动漫、游戏、演艺等文化产品,将“文化蛋糕”做大。文化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费ERG论,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追求身心健康、精神充实、自我完善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总是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因此,文化消费水平能够更直接、更突出地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推动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促进“文化立国”。引导文化消费可以带动国家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文化消费活动发展、成熟、规模的扩大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规模的大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引导文化消费,促进个体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文化修养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视引导文化消费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自信心、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促进科学发展方面,文化消费使得消费不仅仅是因变量,而且也可以是一个自变量,一个导致某种社会结果的原因可以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消费影响个人日后的生活机遇和生活质量。文化消费的质和量会直接影响进行消费体验的受众群体,后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与文化素养需求。因此,文化消费本身也必然要求构建不断提升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和高雅文化内涵服务的内容与载体。文化消费是高层次消费,人们的消费不能以“物质福利”为满足,不能以“必需品”为满足,而应该满足日益丰富的、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人的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文化消费,特别是通过接受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高层次精神文化消费,才能使他们变成“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同样,人的价值观的构建、思想品质的塑造、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培育等都有赖于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受到良好的熏陶,人的素质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变化。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使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达到有机统一,提高消费质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三、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4

摘 要 中国城镇化规划发展,让农村体育普及更加深入。广大农民的参与兴趣及参与度参差不齐,这也导致了农村体育发展出现不均衡、不统一的现实。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对体育生态化理念及内涵进行剖解,在此理论指导下,对农村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进行探讨、论证,使得体系构设更加科学化,从而促使农村体育服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体育 服务体系

一、体育生态化内涵剖解

体育生态化,融合“人、体育与环境”,以个人体育发展作为主体部分,将生态化发展作为导向。在构建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时,环境之优劣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实际;而体育发展须注意其对环境、资源等造成的负面影响或者直接损害。如在牧场举办的骑马运动,在名胜古迹地区开展的各类公益体育活动等,均需考量其影响值。体育,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也有不少人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缺失诚信品格,对体育市场规则形成挑战。体育生态化,就是要纯化这种心态,避免过度索取,避免环境资源受到破坏。发展体育生态化体系,则是构建绿色体育阵营,坚决摈弃体育腐败、体育暴力及体育作假等灰色因素,坚决杜绝因商业发展重于自然和谐,而导致体育成为透支资源、透支生命的祸首。由此,从体育生存发展开始,生态化得以突出。

二、农村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构设

农村体育发展需营建生态化社会环境[1]。在城镇化过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由精神文明建设所涵括的发展需求,更是我国农民体育发展诉求的具化。

(一)优化农民体育生态化理念,构建科学生态发展观

现代文明发展历程中,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其可预见的主要特征。而农民的文化素养提升让农村建设有了可以倚赖的坚实基础。尤其是体育生态化建设中,农民思想观念、主体行为及判断领悟能力,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力。要引导农民自主感受自然、体验自然,从自然和谐发展角度出发,拓展体育发展领域。体育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主要就体现在传统观念的革新,传统陋习的革除(如赌博等),进而构设健康文明的农村环境。其步骤实施在于,“优化农民生态化理念完整化科学生态发展理论体系”,将农村学校作为体育生态化宣传主阵地,“全民参与,全民健身”,形成健康活动方式。

(二)拓展农民体育参与空间,扩大体育生态化基础

农村开展体育,其受到天气状况及节令等的影响。政府可以选择农民休息间歇,如农闲时节,或重大节日等,积极开展特色化、民俗化的体育活动,让农民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怡养品性。要以农民参加体育活动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来普及体育生态化常识,扩大体育发展受众。如开展民风民俗体育活动(如挑粮食、掰玉米等),开展篮球、象棋等兴趣体育,开展太极拳、保龄球等高雅体育,殷实农村文化,满足不同层次百姓需求。而在这些项目设定时,要考虑到农村实际情况与适应度;要坚持开展“群众能参加――群众愿意参加――群众主动参加”的有效性体育活动。

(三)完善体育生态立法保障,突出政府主导地位

公共设施影响体育发展的正规化[2]。不过体育发展的前提,是对政府支持公共设施的内在需求。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这种“政府主导”的体育投入格局必将被打破,而向“政府决策,社会主导”方向发展。政府要加大立法力度,将其规范具化到体育生态化发展每个细节,坚持起到“法为先导,法为保障”的作用。在群众集中区,如村委会、村里闹市等,设立生态宣传栏。将辖区范围内体育生态建设较好的村庄,作为模范村,宣传建设经验,填补不足,实现“交流化”、“动态化”的体系建设机制。与此同时,政府要“以法律为主指标,以学校为主平台,农村为主阵地”,构建和谐发展的共赢模式。

(四)夯实农村体育发展人才体系,提升高质量体育服务

人才是城镇化发展的必要因素[3]。在体育生态化发展背后,是体育服务人才的突出价值。在体育多元发展的今天,农村生态化建设亟需专项人才作为服务主体,引导民众体育意识发展,激发民众参与激情,提供民众参与必要服务。要积极提升在职农村体育教师、在职农村体育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引进体育服务人才,开展多形式体育服务志愿活动,构建多项目、多角度人才培养体系。要坚持体育人才“走出去培训,人才引进来”体制,通过合理的平台将先进的体育锻炼方法介绍给受众,帮助其为自身定制体育锻炼规划,并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营造体育生态文化氛围,提升其生活健康水平。高质量的体育服务倚赖于体育发展人才体系,它需要介入创新化、人性化的体育服务方式,并融入“既快又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中。

三、结语

城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它显示了农村生活理念、生活状态的发展。农村体育设施的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坚持“自然建设”、“人的提升”相结合。二者之间互为制衡,相互统一,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自然与社会”三元素和谐发展的理念。文化繁荣对环境的渴求是十分明显的。而体育生态化发展更重在环境建设。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注重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这是农民生态文明与人文理念融合的必然趋向。如今国家提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文明成为了建设核心,物质则是其基础与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提升也体现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我们需要首先准确定位理念,处处以农民生活水平为上,处处以生态意识为先导,不断促使农村体育稳实、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邢建辉.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篇5

不注重植物景观的配置设计城市的绿色主体是园林绿地系统,这些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估量的效益。城市园林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5大类型,每一类绿地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它们的功能不尽相同,规划设计手法与建设也必然应有所差异。然而,在现代城市的绿化建设中,不注重绿地的实际位置与周边环境、混淆不同绿地的实际功能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城市中建设的大量公园绿地中,有些绿地仅仅着眼于城市空间的大尺度,而忽视了城市绿地满足市民休闲游乐的功能;有的地方,城市开敞空间是越拆越多了,可供市民聚集活动的场所却相对越来越少,需要加以关注。

更新城市园林设计理念,培养独特的设计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设计理念。皇家园林之所以规模宏大、富贵豪华,是在皇权思想指导下,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结合的结晶,颐和园、避暑山庄等都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而精巧素雅、玲珑多姿、以少胜多、小中见大,善于在有限的空间里把山水、花木、建筑融为一体,把自然美、人工美、艺术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苏州园林之美的主要特征。景观设计人员应汲取其精华,善于培养自己的特色,丰富景观艺术效果。绿地建设做到宁朴勿华,宁自然错落、勿强求统一,推广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园林。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现有景观资源的挖掘,加深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理解,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绿地设计方案。注重景观空间的营造,重视对人们的室外绿地空间的使用和观赏需求。同时,园林的各要素之间应该互相协调,园林绿化、园林建筑、资源保护管理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都应相互协调,以营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

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为保护和维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首先,对于城市中的那些生态环境敏感区,要切实地加以保护、恢复和维持。通过生态廊道将城市中的人工和自然园林绿地连接成网络,构建人工复合生态环境系统,确保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其次,要按照建设生态园林的标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为此,可以采用乡土草种、花种、树种,因地制宜,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就园林绿地中的植物栽植而言,乔、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能真正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基本生态功能,是真正实现园林绿化技术生态转型的关键。

园林设计要以人为本,关注园林的实用性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园林绿地是为人服务的,而非仅仅为美化而兴建。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是防灾还是遮蔽,是收获还是休息,或是科普教育等,园林绿地建设的目的要明确。模仿自然景观、自然植被及自然环境,把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防止“为美化而美化”,防止把城市绿地当作花园来做的错误做法,只有这样的城市绿地才最具有活力和生机。因此,只有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化,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实现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现代林业发展

低碳经济是一场能源革命,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反思。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绿色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森林既是吸收碳汇,也是排放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减缓和适应双重功能。保护森林,减少毁林,提高森林质量,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林业部门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深入学习挖掘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促进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1.林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低碳经济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2.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愈益认识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载体。现代林业的发展就是按照林业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的双赢目标。通过发展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充裕的物质基础条件;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又促进林业潜能的循环释放,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和保障。

3.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

发展林业,增加林业生物质能源供给,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修复生态系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

二、林业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

1.林业低碳经济的内涵

所谓林业低碳经济,是指在林业经济活动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2.森林碳汇功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万亿t的CO2,其中1.15万亿t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为碳汇,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潜力。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减排,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林业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1.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2.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

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3.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木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被提到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是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因此,应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篇7

一要充分发挥女性在家庭中的优势和作用

女性作为母亲和妻子的双重角色,是“和谐家庭”的核心,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良好家风的形成以及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和无可取代的作用。中国女性素来具有勤劳、勇敢、善良、朴实、细腻、温和、坚韧、智慧的优点。在现实家庭生活中有许多女性都能正确处理好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物关系。她们既是家庭稳定的重要保障者,又是对子女进行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既是家庭成员情感的呵护者和治疗者,更是家庭财富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可见,要发挥女性在家庭中作用,关键是要提高女性素质。一是要提高女性科学文化素质。母亲的素质决定子女素质,女性文化素质越高,其协调家庭各种关系的能力、抚养教育子女的能力、管理家庭事务的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就越强,这样家庭的文化氛围就越融洽、温馨、和谐。二是要提高女性思想道德素质。现代婚姻家庭是以情感和义务为基础,家庭中的爱心和责任感是不可分割的。家庭伦理道德是维系家庭关系、保障家庭温馨幸福和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女性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家庭伦理道德的创建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女性要从自己做起,不断加强品性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在家庭中形成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家风做出自己的努力。要坚持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家庭关系以平等为前提,优育与厚养相结合,科学和乐观相结合,实现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二要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公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家庭中有三种关系,即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以血缘或收养为基础的亲子关系,以人与物的关系为基础的互为关系。和谐家庭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是家庭伦理道德规范文明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才能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和谐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是家庭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只有大力倡导和建设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社会风尚,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邻里关系,整洁舒适、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才能营造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家庭与自然的和谐是家庭持久发展的保证,只有强化家庭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使家庭自觉融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实践,才能营造家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要大力推进家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的物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并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对和谐家庭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下功夫培育和建设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的,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家庭文化。要大力实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家庭文明工程,开展系列活动。提升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满足现代家庭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村,要与美化生活环境、创建绿色家园相结合,深入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丰富农村家庭文化生活,改善农村家庭生态和生活环境;在加强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要发动广大家庭踊跃参与“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活动,切实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重任;针对个个家庭求健康、求美好、求欢乐的实际,开展“五进家庭”的特色活动,提高妇女素质,努力满足妇女求知、求美、求富等文化需求;重视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农户”、“文化中心户”、“文明村”等建设,以培养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

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美丽乡村;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30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Nanjing

MA Lu

(Jiangshu Nanj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210042, China)

Abstract: To find the balanc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s to drive new rural roads,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conic city beautiful real path, closely with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Nanjing cities, rural and urban and rural gap is still large,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beau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reality conditions, constraints, and put forward the planning guide, interactive, pilot demonstration area,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farmers subject cultivati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ffective investment agglomeration an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whole;beautiful ru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南京市作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特大型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已经显著增强。2012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 202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超过1.4万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6∶44.0∶53.4,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接近80%。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现实需求和战略选择。

1 南京郊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区划人口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富庶地区,江苏省西南部,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6 587.02 km2,共辖11个区。全市户籍总人口636万人。包括栖霞、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6区,面积6 322 km2,占市域总面积94%,耕地面积24万hm2,涉农镇街56个,行政村707个,7 300个自然村,农户64万,乡村人口203万人,农村劳动力120万人。

1.2 经济发展

在以区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郊区正在奋力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2012年,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 589.99亿元,与2007年相比,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从37.5%提高到49.9%,实现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半壁江山”的跨越。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8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1.5%。完成工业投资超过2 000亿元,占全市比重由72.7%升至91.9%,郊区县作为全市经济主战场的地位更加凸显,南京经济发展慢在郊县、弱在农村的格局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

1.3 都市农业

全面落实总面积超过23.3万hm2的“1115”农业布局规划,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1%,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7.6%,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71个,有一定接待规模的休闲农业景点(区)200多个,都市型现代农业初显雏形。5年来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近2 000 km;完成近4万hm2农田水利连片治理。涉农镇街建成区用水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99.3%。“绿色南京”深入推进,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7.9万hm2,林木覆盖率达27.6%。郊区生态本底良好,后发优势逐步显现,涌现出高淳国际慢城、江宁“五朵金花”等一批景色秀美、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新农村典范,初显美丽乡村现实模样[1]。

1.4 人民生活

2010年以来,南京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不断拓宽就业、创业、社保和帮扶等增收渠道,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 000元左右,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以2007年为基数,基本实现了5年倍增。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2.59∶1缩小为2.45∶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已经逐步得到遏制和扭转[2]。

2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难点

2.1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郊区农业生产仍呈小规模和弱质化态势,农民人均承包耕地只有0.08 hm2,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抵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还不强,农业效益难以大幅提高。对照江苏省定指标,南京2011年农业基本现代化水平为76.61分,虽然排名全省第三,但与目标值差距较大,特别是少数指标完成进度较慢、部分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些区县实现进度不快。2011年,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为57.8%,而目标值是80%;持证农民占比为11.68%,与目标值35%差距很大;农业增加值、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粮食亩产和高效农业保险占比排名省内靠后。

2.2 生态承载能力不强

郊区是全市工业和农业经济发展主战场以及生态建设主阵地,承担着保发展和保环境双重责任。郊区土地空间不足、自然资源稀缺、环境容量受限,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很大。目前郊区工业集聚度和产业层次仍然不高,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单位GDP能耗较高。做大郊区经济总量,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和严控单位GDP建设用地耗用量的双重压力;推进郊区新型工业化进程,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等环保指标倒闭的双重压力。

2.3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在建设水平、功能配套等方面与城市差距较大。目前,全市农村公路等级普遍不高,农村公交化程度偏低,农村水利建设欠账较多。郊县供水、供电、供气和农村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溧水、高淳和六合北部地区还有数10万人口未喝上长江水,涉农镇街建成区污水处理率只有50%。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农民只占到城市居民的一半左右。全市城市化率80.81%,江宁和浦口区不足70%,六合、溧水和高淳刚过50%,人口城镇化远远滞后于产业非农化水平(全市经济非农化水平达到97.4%,就业非农化水平超过90%)。

2.4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健全

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受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影响,农民进一步转移就业空间有限,难以支撑农民收入的高平台增长。财产性收入和创业型收入是南京农民收入的短板,2011年,南京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占3.8%,而苏州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含投资物业收入)占比超过35%。由于郊县农民普遍缺乏资金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自主创业所需素质能力、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胆识,创业富民路径尚未完全打通。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14.4%,未能达到新一轮倍增计划序时进度要求。

3 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美丽乡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统领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局的新提法。当前和今后的指导思想至少要突出以下几点。

(1)美丽乡村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

(2)美丽乡村建设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做出探索,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人文绿都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开辟“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安排,加快形成城乡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高效、设施功能完善、经济实力倍增、农民生活安康、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新局面。

(3)美丽乡村建设要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要尊重自然美,以生态为背景,彰显山水灵秀和人文特色;侧重现代美,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前提,把开放理念全部融入;注重个性美,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构建整体美,城乡联动、产业相融、示范带动、覆盖全域。最终成为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4)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综合评估实力和潜力,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借鉴外地做法、倾听基层心声,统筹兼顾工作传承和思路创新,努力做到结对共建、握指成拳、互融互利、共同推进,建成一批顺应生态文明发展潮流、彰显南京城乡特质、体现宜居品质的美丽中国示范区,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市人民的现代化建设,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南京乡村模式”。

4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以城乡一体规划统领美丽乡村建设

当前,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相对落后与城市的繁荣繁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美丽乡村规划起点要高、布局要优、功能要完善。坚持“全域统筹、一体规划”,统筹城市和乡村,统筹农村、农业和农民,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统筹产业结构、城镇布局、人口居住及基础设施等,统筹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五规合一”,以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为导向,做到城乡布局更科学,美丽乡村和城区之间功能各有区分,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覆盖,把城市消费引入农村,把中心城市人口向郊区、农村疏散。系统设计、因地制宜,培育特点特色特质,精雕细琢。聘请设计师进行一村一规划、一家一美景的设计,形成各具韵味的建设格局,把“家园”与“田园”结合好,让自然人文环境和人工雕琢相互协调。决不能是现有试点,包括城镇化试点、“1115”试点、土地整治试点等的简单拼凑和叠加,需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抓手。

4.2 以新型城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伴相生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新型城镇化以新市镇建设为核心,美丽乡村建设以新社区为龙头,二者互为促进、互为依托,共同构建起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承载平台。新型城镇化可以带动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反过来又可以为新型城镇化拓展空间、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只有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才能凸显农村地域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的丰富性还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载体抓手的不断创新发展,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和载体就是新型城镇化。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积极研究苏南现代化示范区、江北新市区、溧水高淳县改区等一系列重大决定政策的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3]。

4.3 以示范区建设探索美丽乡村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南京市已经在在高淳“慢城”200多km2、江宁谷里-横溪、高淳桠溪-漆桥、浦口汤泉-老山、六合竹镇-金牛湖、溧水白马-无想山等5个片区规划了1 000多km2的美丽乡村建设区域,大部分区县都已经开始编制建设规划,先做好试点,分类分步推进。研究启动生态人居建设工程,重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农村人口集聚、生态家园建设、农村节能节材、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研究启动乡村生态环境提升行动,重点建设农村环保设施,推进连线成片整治,建立长效管护制度;研究启动乡村产业腾飞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物业经济、合作经济等新型机体经济,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研究启动乡村田园文化培育工程,重点培育特色文化村,开展宣传教育,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乡村社会和谐[4-5]。

4.4 以农业现代化夯实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生活保供、生态涵养、都市休闲3大功能定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加工流通、基础设施、生产组织和支持保护体系,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2015年农业现代化实现分值达90分以上。落实农业“1115”布局。建设6.67万hm2高标准粮田、6.67万hm2经济林果、6.67万hm2高效养殖和3.33万hm2标准化菜地,对纳入规划的农田和水面实行永久保护。深入整合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源,开展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推动农业高效规模集约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强化农业科技引领。以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等18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促进人才、科技、资金要素向园区集聚,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创业。大力发展生物农业、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贡献率。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加快发展都市型休闲旅游农业,打造郊区“春赏梅花、夏摘葡萄、秋品螃蟹、冬购年货”四季品牌,提升高淳国际慢城、江宁“五朵金花”等10条精品线路,建设一批农家乐村,带动“百万市民下郊县”活动深入开展。

4.4 以培育现代农民保障新农村建设

从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实事入手,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是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始终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放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首位。二是真正让农民获益。三是让居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加快推动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社会保障待遇。

4.5 以资金有效投入支撑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性强、周期长,在现有市场体系下,资源要素很难主动配置到生态建设领域,需要政府集中要素配置,通过财政补助、贴息、税收返还等办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资源向乡村集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捐资,增强共建共享的美丽乡村的合力。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为基础,探索经营品牌(生态品牌、旅游品牌)、经营村庄(创新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运作,盘活生态资源)、经营资本(以生态项目为抓手),实现生态资源的资本化。

参考文献:

[1]张蕾,史佳林,张明亮.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63-67.

[2]李建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83-86.

[3]宁淼,邹秀萍,叶文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及其关键技术[J].中国科技论坛,2008(10):102-106.

篇9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全面落实省交通运输厅节能减排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和保护环境为核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结构、加快绿色转型,强化创新驱动、倡导全民行动,加快建设以综合交通、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创新驱动、智慧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意识

为抓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我局结合市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节能宣传活动,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工作。积极开展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要求各运输企业和驾驶员,提高节能意识、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引导有条件的运输企业要经常开展节能竞赛活动,搭建道路运输节能信息交流平台,学习借鉴国内外节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我局广泛宣传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节能技术等。

三、抓好企业申报工作,落实责任到位

要求企业在申报工作中要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强调申报项目要符合入库条件“1、在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者具备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必需条件,且项目实施地在境内;2、项目申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并接受财务审计和社会监督;3、项目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和支持方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要求申报材料要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申请单位需提交材料包括:1、《省省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入库申请书》(附件1)。2、申请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组织上报。

四、严格把关节能减排项目初审工作

篇10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保护 对策建议 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25-2

1前言

城镇集一个地区的教育、金融、医疗、政治等多元综合中心,是社会生产力增长带来的必然结果。城镇凭借着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为周边的地区提供者各种各样的服务,满足生活在城市里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随着贵州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化率逐年的提高,但城镇化为经济带来增长的同时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诸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的枯竭、垃圾的随意堆放等等现象不断的出现在城镇建设中,影响研究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农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本文以贵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贵州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贵州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促进贵州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2研究区概况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侧斜坡地带(103°36′~109°35′E、24°37′~29°13′N),国土面积17.62万km2,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地貌上的表现为山地、丘陵、盆地以及丘陵,其中山地所占的比例为75.1%,山地地貌是贵州地貌的主要特征。地势变化幅度比较大,全省的最高海拔点与最低海拔点的高差最高可达2763米。雨量充沛,碳酸岩分布广,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形成了大片的喀斯特景观,喀斯特地貌占贵州国土面积的73%。研究区地貌主要是由于外界生态环境和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贵州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以及资源的过度掠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3农村城镇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3.1.1水体污染。随着贵州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为了满足人民的正常生活要求、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贵州省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进重工业的建设。相关的工业虽然拉动了贵州的经济增长,但是城镇化进程中,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工业生产中带来的污水对河流造成了严重污染,废气使农村环境和空气质量也大幅度降低,导致水质下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地表植被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导致生态环境的不平衡[1]。

贵州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间,下水道建设不够完善,导致一些废水没有经过相关的消毒处理就直接的排进河流。如果污水中间的细菌不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间,这样不仅污染了水体,也会对居民的饮水造成威胁,严重可能会造成传染性疾病的大规模的流行。

农业种植多是以传统的灌溉方式为主,而长期使用磷肥等肥料及化学农药对河流的水质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贵州喀斯特地貌和坡耕地的特点,受降雨冲刷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施于耕地的化肥绝大部分进入土壤和水体,导致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逐年下降,水资源生态循环变差。

3.1.2土壤污染。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的、具有一定程度肥沃力的疏松土壤。土壤中间含有大量的元素和微生物,是生物圈中间实现有机和无机转化的中转站。如果土壤受到污染并且超出了土壤的自身消化能力,相关的污染会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间进行传播,将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对土壤污危害最为严重的是农药的使用,有些农药中含铅、砷、汞等重金属农药,不易为土壤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停留时间长,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降低了土壤肥力,降低了作物产量,而农药进入动植物体将会形成高残毒量,使粮食、畜产品、水产品受到污染[2]。人类处在食物链的顶端,这会使得一些有害离子通过食物链最终积聚到人体中间,危害了当地居民的生身体健康。

3.1.3 大气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气体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来源有含硫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物的冶炼,化学工业的废气,也有水泥窑废气排放的二氧化硫等工业[3]。随着贵州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除了重工业工厂生产所产生的废气增加外,城镇的居住人口不断的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汽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但是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对空气污染严重。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这些化学成分的直接排放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而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二氧化硫及其酸雨对森林、土壤、农作物和建筑物均造成危害,严重了降低了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

3.2 生态破坏问题

3.2.1.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类为了满足利益上的需求,而大面积的侵占了自然资源。为了片面的追求经济上的增长,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撷取力度,超过了森里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最终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面积与湿地面积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坏。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涵养水源,保证生态系统中间的土壤活力。森林资源的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的能力,导致土壤沙化加大了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而陆表植被与生态的变化将直接导致自然环境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功能的降低与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分布区域的缩小,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甚至灭绝。

3.2.2 土地资源生态功能降低。在城镇建设中对生态的破坏,使得原来的生态系统不再完整,造成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降低。土地资源生态功能是通过自然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体现的,在城镇建设中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大大降低了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以及人口的承载能力。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撷取虽然能够在短期使得经济实现增长,但是却在透支着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3]。

3.2.3 矿产资源与水资源短缺。贵州虽然是矿产资源大省,省内含有各种丰富的资源。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石油、煤炭、铜、铁、锰、铬储量持续下降,贵州省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由于地下矿藏与水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引发了省内许多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土壤沙化等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贵州虽然地处副热带,水资源含量丰富,但是随着工业用水的增加、水资源污染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等等都会导致贵州省水资源短缺的现象。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4.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低碳经济

解决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根据贵州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是推进贵州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契机,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4.2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要得以贯彻、实施,必须有制度、机制的激励和保障,必须有政策、法规的约束和监督[5]。当前的环境管理机制难以应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与相关措施,主要适用于城市,对于农村地区的适用性较差。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管理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制定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完善管理制度,使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走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道路。且要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严禁毁损林地、草地,环境污染、浪费土地,违者依法追究责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4.3合理规划布局,有序发展

随着贵州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城镇化也进入了一个比较活跃的发展时期,小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但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城镇建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指导,造成布局零乱、土地配置不合理、功能分区不明显等问题。因此,要在贵州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格局,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生态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生态城镇建设规划、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注重城镇的形象设计,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6]。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4.4加大科技投入,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农村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也加快了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速度,由此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谓集约增长的实质是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而这关键取决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值,提高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7]。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而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加大科技的投入,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减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挖掘和破坏。

4.5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意识是指人与自然环境在相互关系上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情感、意志、理论等观念内容的总和。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是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8]。我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以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为主,不注重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这也养成了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且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低,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这无疑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因此要通进行大量环境新闻宣传,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生态文明素质,培养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生产力,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5结论

贵州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原来的生态系统不再完整,水体、土壤和大气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生态功能降低以及矿产资源与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逐渐凸显,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城镇化条件下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以实现生态经济平衡为目标,这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城镇化挤进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加强环保措施,转变环保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 实现贵州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黔科合SY字[2011]3110);2012年贵州省教育厅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项目(黔教社发〔2012〕358号);2012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12JD28)。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urbaniz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the rural econom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drive. Be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urbanization the lack of experience and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 is not mature enough, in the course of the countrysid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one-sided pursui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gnores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de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a middle course of rural urbanization. In this paper, Gui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Guizhou the main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in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cological protection;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Guizhou province

参考文献

[1]王金丽,苗雨君,梁敏. 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及成因透析[J]. 生态经济,2013(5):180-184.

[2]张建江,杨胜元,王林.贵州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建议[J]. 贵州地质, 2008(4):292-296.

[3]黄其秀. 工业废气污染状况与脱硫除尘技术[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 (8):150-152.

[4]魏媛,盛珊珊.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153-157

[5]吴悠,宋殿清.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长三角区域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13 (12):21-22.

[6]赵广,万志芳. 农村城镇化条件下的生态经济建设对策[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 (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