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要求范文
时间:2023-06-25 17:1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高层建筑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取得新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我国建筑行业更是步入了健康化发展的轨道,而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在我国建筑行业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也在不断创新,这就需要广大建筑企业必须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有更加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要积极探索符合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有效技术,推动我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步入更加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一、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特点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与普遍建筑具有极大的不同,因而,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来说,其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当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特点:1.具有设计基础性的特点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来说,在设计方面,不仅具有非同质化的特点,而且具有结构复杂的特点,因而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来说,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因而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技术就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同的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在不同的环节都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这就使得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必须高度重视设计技术,否则就会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质量造成重要的影响。2.具有动态创新性的特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规模化、大型化、复杂化等诸多特点,决定了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必须具有动态性和创新性的特点,特别是从当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各方面的建筑技术都已经日益成熟,但需要进行不断的融合,因而,必须进行技术的技术创新。比如目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材料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精、高、轻、薄都已经成为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材料的重要发展趋势,而且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在施工方面也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因而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具有动态创新性的特点。3.具有应用综合性的特点从目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特点来看,在技术应用方面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任何一个高层与超高层建筑项目,在技术应用方面,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技术比较复杂,因而,不可能通过一项独立的技术完成高层建筑,甚至某一方面的施工也需要综合性的技术,因而,综合性已经成为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重点特点。比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包括力学、制图、艺术、环保、文化等方方面面,只有将这些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高层建筑技术更具有实效性。此外,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来说,还必须高度重视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审美性、技术性,这也是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重要特点。
二、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高层与超高层建设具有很多的优势,因而,未来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将在城市中得到快速的发展。而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高新技术将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支撑。特别是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整体情况来看,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要想使技术更具完善性和综合性,必须高度重视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而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材料的改进和创新,同样会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因而,未来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必须大量的应用高新技术,这将为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2.信息技术将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建筑”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将是未来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必须将智能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因而,在超高层技术的应用方面,不可能离开信息技术,因而,未来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将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比如目前很多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已经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智能建筑”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模式,而要想打造“智能建筑”,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3.生态技术将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由于电力、热力的大量使用,这就使得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而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加速推进,绿色建筑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因而,高层与超高层技术必须大量的应用生态技术,通过生态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具有很强的生态化、绿色化、环保化的特点,不仅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要保证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循环利用。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必须建立生态技术应用体系,在设计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之前就要对生态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确保生态技术能够更有效的应用。4.仿生技术将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中仿生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的重视,因为仿生技术对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已经推动了仿生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高层建筑的仿生已经不仅局限于形式上的模仿,而是越来越重视对高层建筑的生物化以及技术化。因而,必须大力推进仿生技术的创新发展,将仿生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系统、运营等各个方面。
三、结语
通过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随着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行业同样大力推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从目前来看,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设计基础性、动态创新性以及应用综合性已经成为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重要特点。而随着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各方面的技术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融合与创新,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生态技术以及仿生技术将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会为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富贵.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6(5).
[2]陈江文.关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发展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
[3]张爱华.研究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科技信息,2016(5).
篇2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监理;工作;问题;发展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而且很多超高层建筑异军突起。高层建筑相对普通低层建筑对监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将服务于业主今后的使用安全。因此,深入开展超高层建筑的监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特点
超高层建筑当前已成为城市的一大亮点,但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难度大。这是因为,超高层建筑楼层很多,建筑整体高度突出,工程施工一般要经历较长的周期。其间要涉及地基、钢筋混凝土结构、电梯、避雷、防火等基础安全设施的建设,如果遇到大型公用建筑,还要增加监控、中央空调、电视等综合使用设施布局。所以超高层建筑从工程开始至最后竣工交付使用,需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密切配合,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防止投入运营后存在建筑安全隐患。例如,超高层建筑的抗震安全保障、应急救援安全保障、地基与钢结构安全保障等,都是监理工作的重点。基于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其施工过程不仅要遵守基本的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而且必须根据建筑本身的特点,制定安全施工的管理措施。
2 当前超高层建筑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超高层建筑监理工作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超高层建筑监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超高层建筑的监理因其建筑难度的影响,具体监理工作需要有详细的技术参数和质量控制要求。但是城市建筑的发展与监理的法律法规建设之间存在“脱节”。以建筑中的防火管理为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防火建筑的要求体现在登高面,但是登高操作场地的规定实际还是比较模糊。而规范中要求第一避难层和第二避难层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十五层,这也必须根据建筑本身和地区实际情况而具体实施。所以法律法规的不足直接影响到监理工作的参照标准和法律依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就现有法律法规中较为模糊的问题容易与施工方产生意见分歧。
第二,超高层建筑监理对工程不同阶段的重视程度不同。长期以来建筑监理往往比较侧重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而对工程开工前期的监理重视不足。施工过程的确是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核心,但工程不同阶段实际都暗含一定的质量风险和成本风险。监理单位必须对超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管理,控制预算执行,所以对工程前期监理的重视不足也会导致风险因素的蔓延。例如,超高层建筑墙体使用的新型材料,钢结构是否耐火等,都不应在开工后再重新讨论。很多问题的争议就是因为前期监理工作的欠缺引发。
第三,超高层建筑监理工作的实施流程比较混乱。超高层建筑的监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建筑原材料、建筑主体抗震结构、转换层结构、钢筋混凝土质量、防火结构、给排水、电梯等实施安装、防雷和接地、节能等,而且监理不仅是对现场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对相应的凭证、票据等也应一并审核,所以这些具体的监理工作既要随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进度配合进行,又会涉及一定的交叉关联,日常监理工作的流程容易发生混乱,导致质量控制出现漏洞,凭证票据不齐。
第四,超高层建筑监理工作部分参与人员素质不高。监理单位应当秉承客观、公正、严谨的原则开展工作,确保超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固,节约工程成本。但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监理工作更加复杂,且超高层建筑正在逐渐增多,在此领域具备丰富监理经验的专业人员非常紧缺,很多参与监理的工作人员经验多集中于普通建筑。此外,监理人员的责任态度、与施工方是否存在相互包庇的可能,也会影响到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进展、工程质量及工程成本。
3 超高层建筑监理工作发展的举措
针对超高层建筑监理工作的现状,今后的发展应着力推进以下举措:
第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由于不同省市地理条件、建设规划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法律法规的完善也应从地区实际出发,由地方政府部门参照国家统一的法律法规指导,制定实施细则,以弥补法律法规中的模糊环节。政府部门应根据不同类型超高层建筑,对建筑的地基、主体结构、墙体材料、防火救援、配套设施、节能环保指标等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到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需求,切实从法律法规层面为监理单位的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例如,上述消防工作的监理盲点,政府部门在制定实施细则时就应全面考虑本地区消防车型号、登高操作的现场需求。
第二,落实工程不同进展阶段的监理职责。监理单位应从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出发,充分认识施工前期监理的重要性。监理单位应以前瞻性为原则,加强事前风险管控。首先,施工前期的监理职责应侧重对图纸和施工要求的分析研究。监理单位应综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深入分析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图纸,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和施工单位反馈,避免开工后再重新追溯问题的根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需要涉及工程图纸的变更,其成本投入也远小于开工后再进行反复修改。所以前期监理对超高层建筑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都具有积极意义。其次,进入施工阶段后,监理单位要侧重对原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配套设施、安全防护设施进行监督。超高层建筑的地基与楼层建设首要的是确保材料合乎要求;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是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监理人员要认真审核其中的暗柱焊接、钢筋位置、混凝土浇筑质量等,以保证楼体本身的坚固;配套设施应符合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对供水、供电、监控等都应以节能环保为方向;安全防护应对防火、防电、防震等全面考察。
第三,规范超高层建筑监理工作的流程。监理单位在承接超高层建筑工程的监理任务后,应立即组建项目团队,然后按照科学的流程实施监理工作。首先,监理团队应与设计、施工单位召开项目整体研讨会,熟悉图纸和建设要求,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沟通解决。其次,监理团队应细分工程施工的各项监理工作,安排部署专人专岗。每一项监理工作负责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后应与施工人员定期召开会议,根据工程进展探讨相应的问题,做好会议纪要。超高层建筑对工程成本、质量、进度的控制非常严格,专人专岗监理执行和流程规范是严格监理的基础,同时监理团队应明确不同监理工作交叉问题的处理流程,理清原先较为混乱的管理局面,以岗位责任制进行考评和管理,从而严把质量关、效益关。最后,监理团队应设立专门的档案收集管理岗位,负责对每项监理工作的凭证、资料集中收集管理,进而为工程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奠定基础。
第四,打造超高层建筑监理的专业化团队。监理单位应紧跟时展步伐,吸收具备超高层建筑监理经验,且具备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工作队伍之中,凝聚人才优势,打造专业化团队。而且随着专业人才的聚集,监理单位内部也可开展培训拓展工作,由超高层建筑监理领域的资深人士为其他监理人员提供系统培训,从而不断提升单位内部监理人员的能力和素养。
4 总结
超高层建筑监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随着城市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工程监理也应与时俱进发展,切实保证超高层建筑内部各项质量、安全指标的合规,从而为工程投入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抗震加固工程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现代装饰(理论),2012(01)
[2]朱友欣,巫磊.浅谈高层建筑监理控制要点[J].建设监理,2011(11)
篇3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设计;节能设计;现状;结构节能;材料节能
以前对于超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对其节能设计落实设计理念。自《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对于建设提出了节能设计的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虽然也按照节能标准来进行设计,但由于受制于节能设计技术水平及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缺乏约束力,这就导致在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理念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特别是在超高层建筑节能设计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当前迫切需要解决超高层节能设计上存在的一些阻碍,有效的提高超高层建筑节能设计的水平,为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及优势
1.1超高层建筑的特点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定义,通常将超过100米的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由于所占地面面积不大,但其容积率却达到较高的水平。尽管超高层建筑地价不高,但其房价却居高不下。这主要是由于超高层建筑面设计和施工工艺会与普遍建筑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构和相关设施更为复杂,而且要保证结构自身的抗震性能和荷载。也就是说在超高层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其造价成本相对也较高。
1.2超高层建筑的优势
(1)提升城市和国家形象。城市中超高层建筑的兴起,其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标志着城市建筑的发展成就。而且超高层建筑造型较为突出,往往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效果,这也使超高层建筑会成为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名片,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因此超高层建筑的兴起,有效的提高了国家和城市的形象,代表着城市和国家的发展水平。(2)超高层建筑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而且处于较高的位置,不仅湿度较小,而且远离汽车尾气和尘埃,空气的质量较好,受干扰程度较小,居住环境较为理想。而且在超高层建筑中,往往工作与生活设施实现了集约化,在建筑内部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一般性工作和生活问题,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有利于生活效率的提高,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3)超高层建设有效实现了用地的节约。通过建造超高层建筑有效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具有较大的容积率,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在土地紧缺的情况下还能够有充足的区域用于绿化,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超高层建筑对于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涉及到诸多的学科,如土木工程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电子、通讯、自动化、计算机等诸多学科,这些学科的共同进步为超高层建筑提供了动力支撑,可以说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我国超高层建筑的节能现状
2.1耗能大
当前我国建筑耗能为总体能耗量的一半以上,而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能耗又为普遍建筑能耗的几倍,这就造成当前大部分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都处于低效率、高能源的状态,存在着耗能大的问题。
2.2标准的局限性
当前对于超高层公共建筑的节能问题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大一部分地区也没有出台针对超高层建筑的节能标准,这就导致在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可参照的数据,因此给节能设计带来较大的难度。现在建筑节能标准中的许多规定对超高层建筑并不适用。另外,当前能耗模拟软件设计还不完善,对利用建模来对能耗进行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制约,这就导致当前超高层建筑节能工作在技术层面还无法达到节能的标准。
3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分析
3.1利用自然条件的节能设计
(1)自然通风。第一,建筑布局设计。当前超高层建筑多以单体建筑为主,这就需要在具体设计时要确保单体建筑的通风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具体设计时,如果单朝向、具有较大进深,无法达到穿堂风的效果;如果风速过大还会对窗户的开启和冬季保温带来影响,因此在具体设计时需要进行有效调整,确保布局的合理性,从而实现对自然风的有效利用,使建筑内部实现自然通风。第二,形成竖井空间。在实际设计时,要避免出现中庭空间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容易有强烈的絮流产生,从而形成过大热压,会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第三,玻璃幕墙围护。在高层建筑设计时,过高的热压和风压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设计时,可以采用双层玻璃来缓解这一难题。利用双层玻璃在白天能够起到蓄热效果,同时开启内层后能够实现层间的自然通风,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2)天然采光。在高层建筑节能设计中,需要充分的利用自然光照,在白天可以有效的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需求,而减少室内热环境调节过程中能源消耗。在具体设计时,尽可能的将超高层建筑的阳台进行拓宽,或是加宽落地窗面积,使阳光能够充分的进入到室内。
3.2建筑结构的节能设计
(1)朝向设计。通过合理设计超高层建筑的朝向,能够有效的利用太阳能,实现人工能耗的节约。特别是对于我国北方地区,合理规划超高层的朝向,能够有效的节约取暖能耗。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先对太阳的高度角进行确定,然后设计出合理的日照影像图,以此为依据来对冬季建筑日照有效时间进行确定。在满足采光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将建筑南向的开窗面积尽量拓宽,减少东北向开窗面积,这样可以使室内获得更多的日光照射,而且室内热量流失率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2)高度设计。建筑高度变化会直接导致相关的参数发生变化,使能耗发生一定的改变。特别当建筑高度超过百米时,所有气象参数都会发生改变。因此一旦建筑高度过高,必然会导致能源消耗量增加。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具体、详细的参数作为依据来合理规划建筑的高度,确保找到一个最优值,从而实现超高层建筑的节能。3.3建筑材料的节能设计(1)高性能钢的利用。高性能钢主要有高张力钢、低屈服点钢、TMCP钢与SN钢。超高层建筑对钢材的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如钢材的强度、硬度以及窄屈服幅度的耐久性、钢材的可焊性及在精度深加工时的性能。高性能钢的出现有效保障了超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固性,节约建造材料与能源。(2)新RC结构。新RC结构指的是钢筋混凝土的改良。混凝土的强度能够达到78.4mpa,远远超出传统混凝土强度。这提高建筑耐久性和稳固性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4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当前能源严重紧缺的新形势下,需要重视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有效的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水平,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佳锴 单位:华润置地(赣州)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秀荣,金建勇.浅谈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篇4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设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超高层建筑,如图一所示,是指40层以上、建设高度100m以上的现代建筑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基于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质,因此施工技术同普通建筑工程有着较大的区别,需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予以注意,从而避免相关建设问题的出现。
图一
一、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一) 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问题
超高层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工程来说,建设高度较高,因此,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工程技术和工程施工设备问题。良好的施工技术和工程施工设备,是确保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比如施工材料运输设备等施工设备,为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由于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高度较高,因此,超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问题是影响工程使用效果及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建筑区域环境以及建筑承重、负载问题,并在制定相关技术要求,确保超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二) 超高层消防问题
在超高层施工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超高层防火方面的设计工作。由于超高层建筑自身特点所致,使得火灾事故成为对超高层建筑威胁最大的事故问题,需要在工程设计过程别予以重视。超高层建筑建设结构较为复杂,建筑内管线和设备较为多样,从而给超高层建筑埋下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建筑较高,使得建筑内部空气抽力较大,一旦有火灾事故爆发,很容易造成火灾的快速蔓延,最终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同时,在火灾事故发生后,人员疏散往往只能借助消防通道,楼层越高,则疏散时间则越长,危险系数也就越高。此外,在灭火阶段,由于建筑较高,一般消防设备难以起到理想的灭火效果,造成了非常打的扑救难度。
(三) 电梯设计问题
电梯设备是超高层建筑中重要的运输设备,用以现实建筑内部的上下层沟通,是超高层建筑的“生命线”。一般来说,超高层建筑内部的电梯数量要远远多余普通建筑,大量的电梯设备使得设备检验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大增加,且由于电梯设备的垂直高度打打提高,使得电梯设备的检修难度大大增加。同时,超高层建筑在经受15.24m的晃动后,会使得电梯设备在摇晃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钢缆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容易造成电梯设备的使用效果降低,甚至会大致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同时,由于电梯设备的构造影响,使得电梯设备内部出现强大的垂直气流,在冬季,如果下层冷空气进入电梯井后,就极易造成上层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闭,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下层气体也会由电梯井直接扩散到上层,对上层环境造成干扰,影响到上层用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此外,当火灾事故发生以后,下层浓烟和火源也会随着电梯设备内的垂直气流快速向建筑上层蔓延,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二、 超高层建筑设计相关建议
(一) 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方面
首先,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设计工作开展之前,首先应该做的便是详细分析工程项目的施工目标和施工要求,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目标高度和目标结构选取相似超高层建筑项目,参考其设计流程和设计内容,以降低超高层简述设计盲目性,降低设计风险。在施工技术方面,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比如墙体施工技术以及内部支撑柱的施工技术等等,并做好施工过程中监督工作,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在施工设备方面,一定要充分考虑施工内容,做好施工设备的准备工作,如起重设备、升降设备等等,以保证建筑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
(二) 建筑消防设计方面
由于超高层建筑自身特点影响,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加强超高层建筑消防方面的设计工作。由于超高层建筑楼层一般在40层以上,因此,超高层建筑内人员也较多较密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该适当提高超高层建筑内安全通道数量,避免火灾事故发生后人员拥挤现象的发生;超高层建筑消防通道一定要保证密封性,由于建筑高度较高,在火灾事故发生后,烟尘扩散速度较快,火势蔓延也较快,在正常状态下一定要保证消防通道的密封性,从而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后影响消防通道使用效果;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发生后,电梯设备往往都直接降到底层,只有消防专用电梯能够使用,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增加消防专用电梯数量,并提高消防专用电梯安全性能,确保人员的及时疏散,以及消防专用电梯的安全系数;超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备要设置充分,对于危险系数较高的楼层和单元要更加重视,以确保火灾事故发生后进行及时扑救,尽量避免火势的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三) 电梯设备设计方面
电梯设备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电梯设备设计的合理性,是确保超高层建筑使用效果的重要手段。由于建筑自身高度影响,使得电梯设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极易受到损害,从而埋下严重安全隐患,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建筑设计时,要注意电梯设备检测系统的建立,随时保证检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电梯设备和钢缆进行严格的监控,从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隐患的及时消除。由于建筑高度影响,使得电梯井和电梯设备内形成强大的垂直气流,对建筑安全构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实际情况进行分段式设计,降低空气抽力,从而有效控制垂直气流,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
总结:
超高层建筑自身特点大大增加了超高层建筑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不能将超高层建筑视为普通建筑的拉伸和重叠,以免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在实际设计过程当中,要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开展相应施工环节的加强,减少安全隐患,确保超高层建筑整体质量,确保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丹, 张明岩. 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浅析[J]. 民营科技, 2009,(03)
[2] 黄循城.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 广东科技, 2008,(01)
篇5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防雷;设计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ore and more super-tall buildings appeared in major cities. Tall building because of its high floor, the function is complex,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higher characteristic,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tall build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examples, briefly discuss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Keywords: tall build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超高层建筑防雷设计概述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当建筑高度高于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超高层建筑物内的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增多,而这些设备灵敏度高、耐压低,受雷电电磁脉冲影响大,雷击将对其产生不对程度的影响。超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雷电对于建筑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直击产生的热效应和电动力;第二则是雷电流带来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及雷电波侵入。这样就使建筑防雷设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与前者的外部防雷;二是针对与后者的建筑内部防雷。
一般来说,《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对于建筑物防雷设计提供了有关的依据,主要分为三类建筑物,其防雷设计规范各异,本文不再赘述。在防雷设计规范中,我们可以知道防雷设计的实现关键在于防雷装置,规范也对其防雷材料的选择做了相应的规定,一般是利用建筑物本身存在的钢材。超高层建筑往往会被划分至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其一般防雷如规范所示包括设置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设备来防直击和侧击,以及防止雷电效益两个方面。然而,超高层建筑的形式各异,防雷设计规范并未涉及全部情况,当规范未涉及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做特殊保护处理。
2 超高层建筑防雷设计要点
一般,超高层建筑防雷设计主要分为建筑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
2.1外部防雷
如前文所述,针对防直击、侧击雷产生的热效应和电动力作用而进行的外部防雷设计,其主要的防雷装置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个方面。
(1)接闪器。接闪器主要有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避雷针通过将雷电引向自己,从而达到了对保护对象免遭直击的效果,宜采用短针多针保护。避雷针的局限性就在于其高度增加,雷击概率增越大。此时,可利用避雷带、避雷网来进行放雷设计。一般来说,在屋面或者易受雷击部位设置的避雷针或避雷带,网格尺寸不大于10m x 10m(或是12 x 8m)。避雷带一般用的直径不小于6mm的圆钢,或是不小于24mm×4mm的扁钢,其可直接利用结构刚接焊接,或是暗设表面抹灰层内。此外超高层建筑屋接闪器应考虑屋顶存在的特殊设备在其保护范围。
(2)引下线。引下线连接了避雷设备和接地装置,从而形成了电流通路。它一般利用柱主筋或是剪力墙钢筋。实际设计工作中,其数量和布置对分流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一般沿建筑物四周对称设置,其间距和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规范规定第2类防雷建筑,引下线一般不少于2根,间距不超过18m。理论上,应尽可能减小线上的电流,所以可通过增加数量,适当减小间距来达到这一效果。然而,超高层建筑引下线很长,雷电感应强烈,需要按一定距离设置均压环,并做好连接。此外,引下线应符合基本的机械强度、耐腐蚀、热稳定等要求,设计工作也应考虑施工存在的问题。
(3)接地装置。一般有接地体和接地线。按规范规定,建筑物高于45米,45米以上建筑让防雷装置与金属外墙向连,同时应将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但是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无防腐层或沥青防腐层的基础,同时其周围土壤的含水量至少达到4%。
2.2内部防雷
建筑内部为了防止雷电流带来的感应作用及雷电波的侵入而设置的防雷措施一般有等电位联结、屏蔽等措施。
(1)等电位联结。利用导线或过电压保护器,将防雷装置、金属装置、外来导体、电气装置等连接。只有保证这一通路处于相同电位,建筑物内部才不会产生危险的接触电压。因此,实际的建筑物内斗预埋了雨防雷导体相连的等电位连接板,其实际的设置要求也严格参照规范进行设计。一般来说等电位联结分为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及辅助等电位联结三种。总电位联结作用的范围是建筑物全体,局部等电位联结则是针对于部分范围将各可导电部分连通,两种都能降低危险电压的危害。
(2)屏蔽。屏蔽能有效达到防雷电电磁干扰的效果。屏蔽措施的有效性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仪器金属外壳;防过电压;等电位联结;接地措施等。电气线路的主干线应远离引下线柱筋,应保证穿线钢管线槽与接地母线和等电位联结板连接完好。超高层建筑物内应通过各种措施和有效的设计形成一个总体的等电位,形成一个“法拉第笼”,这样才能更好的防止电磁作用对其用超高层建筑的影响。
国内的相关工作者对于超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有着不少的工程实例,例如广州电视塔项目、青岛万邦中心、山东商业大厦、青岛开发区国贸中心等等,在这些工程实例中,超高层建筑防雷设计针对于超高层建筑存在的某些特殊结构例如停机坪,不仅考虑了这些特殊结构对于防雷设计工作的影响,并结合规范规定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人员也做了许多创造性的分析和尝试,为超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结语
超高层建筑物防雷设计是一项系统性设计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相关工作者应总结实际经验,综合考虑雷击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危害特点、途径,有针对性的设置准确的防雷措施,这样才能确保超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韩松柏.超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J].电气应用,2008,27(7).
[2] 林艳,陈潇,成明.超高层建筑物综合防雷技术应用——以广州新电视塔项目为例[J].科技与生活,2010(18).
[3] 陈莹,庄钧.超高层建筑防雷接地设计探讨[J].建筑电气,2010,29(z1).
篇6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一、超高层建筑施工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建设
超高层建筑施工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建设,主要可以从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其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使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成立项目安全领导小组的形式,将建筑工程的安全责任进行分解,并确立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日常安全施工则另设专人进行管理,与此同时,在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方面,还应根据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充实,明确各级安全职责,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个人,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安全管理体系。
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深化了安全管理建设的内容,对安全管理体系做了进一步的规划和部署。从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来看,主要包括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安全教育和持证上岗制度、安全活动制度、安全生产协议书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安全验收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劳动保护管理制度、安全物资审核制度、安全资金专款专用制度、天气预报制度、特殊工种证书年审制度、危急情况停工制度、责任领导值班制度、重要过程旁站制、防护变更批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
二、超高层建筑施工应把好重点环节安全生产关
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一直是建筑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超高层建筑施工应把好重点环节安全生产关,要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和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安全管理建设的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对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控制,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是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的关键。为确保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重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的作用,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工作为原则,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2.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也至关重要。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为确保超高层建筑施工做好安全控制工作,根据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的生产进度和需求,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查漏补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采取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三定原则及时消除隐患,将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提供保障。此外,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检查,要应在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的转变,实现单位、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目标等方面采取措施。
三、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的安全防护
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涉及范围广,其安全防护措施,根据不同的结构特点,势必安全防护的策略也不尽相同,下文将深入探讨。
1.钢结构施工的安全防护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对于钢结构施工的安全防护,可采取每三层满挂水平防护网的保护措施,其中最底部的一道应满铺脚手板。高空或临边作业期间严格要求作业人员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禁止高空抛物,制定安全防护施工方案,搭设防护棚及安全通道等。由于钢结构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钢结构焊接时,所产生的火花易燃,对于下层材料会造成一定的损耗,因此,当结构下部在做防火涂料施工,上部在钢结构焊接时,很容易引起防火涂料围挡的起火,所以在焊接钢梁及钢柱时一定要搭设焊接防护平台,并在平台内满铺防火布。动火作业先审批,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前清除周围可燃物,作业区域有灭火设施,有看火人,作业结束必须检查周围是否有燃烧物,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2.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
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也是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中,工作面沿边无围护设施的, 主体结构的临边洞口一定要加强安全防护。地上施工阶段,由于主体结构相对较高,必须在电梯井门洞位置设钢筋栅栏及每隔三层不到余10m进行水平封闭进行防护,保护施工人员在超高层建筑建设中的施工作业。另外,在加强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时,还要在下部设踢脚板防止其它物体坠入电梯井内;在机电预留洞口处也要设围挡进行防护并用多层板覆盖洞口,夜间危险区域设置警示灯等采取冗余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安全。
3.垂直交叉作业安全防护
作为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必然存在交叉作业,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措施不容忽视,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合理安排好各道施工工序, 交叉作业时重点在钢结构与土建、土建与机电、土建与装修、土建与幕墙这四个方面,各工序应密切配合,施工场地尽量错开,遵守交叉作业中相互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
4.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的安全防护,在高压混凝土泵和卸料平台方面的安全管理也应引起重视。从超高压地泵的一般要求上看,超高压地泵作为混凝土输送设备,在泵送压力上的参数远远高于普通地泵,因此对于超高压管道系统的选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常来说,普通地泵的泵送压力是16MPa,但超高压地泵的泵送压力则要求22MPa,由于超高压地泵对管理系统的要求较高,不仅在设备选用上要选用耐超高压的管道系统,而且还要设置专人进行看管,泵送时泵管周围3m处立警示牌,以确保使用的安全。往往一个超高层建筑需要十几个卸料平台,大量的机电和装修材料将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针对超高层建筑对卸料平台使用量多的特点,对于卸料平台的安全管理措施应选用优质、防护措施到位的卸料平台。
结语
总之,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中,为进一步提高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应从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建设;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和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把好重点环节安全生产关;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完善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进而确保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薛立峰,刘永平.把好起重机械六关预防安全事故[J].建筑机械化.2008(05)
[2]廖喜元.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创新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3]林火全.建筑起重机械中塔吊的安全使用及管理[J].民营科技.2010(05)
[4]杨旭升.浅谈如何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J].福建建筑.2011(05)
篇7
【关键词】超高层 易燃物品 消防安全责任 消防安全意识
进入到21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大量的超高层建筑开始投入使用。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为消防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出现了一系列消防安全技术及管理的难题。很多超高层建筑,尤其是居民住宅,由于安全管理行为缺失,相关人员消防意识淡薄,临时消防设施设计不合理,消防通道被阻塞等原因,当火灾事故发生时,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如:2008年10月9日哈尔滨“经纬360度”大厦发生火灾,大火持续3个小时,火灾原因:工人违章电焊引燃天棚上的装修材料;2009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楼发生火灾,大火持续6小时,火灾原因:燃放烟花导致;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居民高层大火,大火持m5个小时,火灾原因:工人违章电焊引发外墙易燃物燃烧。以此我们可以看出,超高层建筑施工工艺复杂,施工现场物品堆放杂乱,经常性动火施工极易引发火灾,并且火灾面积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困难,消防救援设施无法达到失火点高度等一系列消防问题,使得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针对超高层建设施工过程,需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1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根据对超高层施工消防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总结概括超高层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以期引起建筑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检查人员的高度重视。
1.1 易燃物品多,施工现场物品堆放杂乱
超高层建筑施工选用建筑材料以不燃、阻燃材料为主,但部分施工材料仍属于高易燃材料,如:保温材料、装修材料、木材等。超高层建筑火灾荷载大,参与燃烧可燃物多,释放热量高,引发轰燃时间短,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有害气体,对建筑自身和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1.2 建设期间动火面积大,钢结构焊接点位密集
超高层建筑工程量巨大,以哈尔滨创新创业大厦为例,钢结构用量12万吨,焊接点所需焊丝2100吨。除此之外,管线预埋、幕墙埋件、土建钢筋连接、墙体穿孔等,焊接动火点多、密集、面积大,消防隐患大,消防监管难度大。超高层建设施工现场引发火灾的原因,主要是以电焊火花飞溅引燃保温材料、防护网等易燃物引起火灾。所以,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过程中,需要把焊接动火、易燃物存放管理作为预防火灾的重点,也是消防检查过程中重点检查的事项。
1.3 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超高层建筑过程中,主体结构和楼体装饰同时进行过程中,工程作业人员人数高峰能够达到2000人。在主体建筑高度不断建设过程中,以哈尔滨创新创业大厦为例,核心施工层高度达到220米,主体工程面积96266平方米,一旦发生火灾,建筑体内的工作人员疏散存在很大困难,同时疏散过程中极易出现踩踏事件。在火灾疏散演练中,从顶层通道到达空旷地区需要花费20分钟的时间,在超高层建筑,楼层越高,疏散越慢,建筑内人员面对的风险越大。
1.4 超高层建筑外部消防无法进行有效救援
哈尔滨创新创业大厦建筑高度218米,核心筒高度180米。根据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消防车的能力,登高作业最高达100米,而火灾发生现场的火势蔓延速度极快,火灾现场电梯井道会引发烟囱效应。以现有掌握的火灾现场数据来看,火灾产生的烟气水平流速每秒0.4-0.7米,垂直流速每秒3-4米,在没有任何防火阻挡设施的情况下,60秒就可以到达180-240米的建筑高度。因此给消防队员进行地面救援的时间极短,如遇到100米以上的火情,外部消防车达不到高度,只能通过建筑内部的消防系统进行灭火。
2 超高层建筑消防措施
超高层建筑因其结构复杂,火灾荷载大,火势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困难,外部消防救援条件有限,遇火情造成的损失危害极大,迄今在国内外都是消防的难点问题,亟待寻求方法加以解决。因此对超高层建筑的消防主要以管理和技术手段进行解决。
(1)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用科学的消防技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防火。在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为更好的防止火灾发生,可以建筑消防“防火墙”,阻挡火情的迅速蔓延,给建筑内人员留有足够的逃生时间。(2)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临时消防用水系统非常重要。消防用水水压、水量必须到达最高点,超高层建设施工消防必须遵守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若超高层楼高过高,必须在相应楼层设置专用消防水箱。(3)搭建疏散通道塔,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作业人员相对较多,建筑材料运输量大,在建设外框施工过程中,可以在外框电梯之外,使用采用新技术搭建通道塔,平时作为工作梯使用,特殊情况下作为紧急通道。(4)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必须实行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等,严格按照消防安全检查的的要求,履行消防安全责任。(5)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在超高层建筑建设和使用期间,都需要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尤其是居民住宅,让人们提高消防意识,懂得火灾危险性、火灾预防措施、火灾扑救方法。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演习,以提高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设施使用的能力、火灾发生时的逃生能力。最好的消防是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王仪斌.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15(12).
篇8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
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作为反映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还是发展中国家或是地区展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佐证。在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高速发展下,现阶段国内的城市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紧缺状况,要求国内必须尽快修建超高层建筑。
一、施工技术的优化分析
当前,国内超高成建筑工程的增多,必须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与完善,完成超高层施工技术的优化。首先,把超高层建筑的主楼作为重点施工对象。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建立风险保障方案,依据统筹规划的模式提升施工的步伐,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小资金的回收周期。其次,把超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和稳定性作为施工的核心。根据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自身特征和施工环境等因素,把超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作为施工的重点,从而有效防止施工时发生意外事故。再次,注重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空中作业的垂直运输。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其他相关工程项目比较而言,高空作业比较困难,所以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空间比较小,而且作业难以全方面发展,进而导致超高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比较慢。在此种状况下,加强高垂直运输效率,能够合理处理此种问题。最后,加强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力度,提升空间和时间的有效运用率。有效结合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特征,把所有的楼层施工完成科学搭配,有效运用空间,进而实现立体作业目标。
二、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运用分析
(一)逆作法。逆作法的施工原理就是在超高层建筑物的内部完成中间支撑桩与柱的浇筑,同时沿着超高层建筑物的地下室轴线完成地下连续墙等有关支护结构的建筑,将其当做建筑施工的底板封顶之前承受施工荷载与上部结构自身重量的主要支撑。然后逐层进行土方下挖同时进行地下所有楼层结构的浇筑等,最后向上逐层完成地上结构的建设。和以往的超高层建筑顺作法相比较而言,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逆作法施工技术具备许多优势。第一,逆作法施工技术能够减低施工工期,确保地下结构和地上结构施工工期的一致性,除去地下一层占据绝对的工期之外,能够保证地上结构和一层之下的地下结构实现同时施工。第二,逆作法施工技术可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底板支点,降低跨度,能够充分满足抗浮要求,同时有效处理底板的配筋问题,进而使底板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第三,在逆作法施工过程中浇筑的有关地下连续墙可以在满足建筑物与管线布局的基础上,能够将紧靠的地下连续墙当作地下室的永久性外墙,从而实现扩展超高层建筑面积的目标。
(二)整体滑膜法和整体爬模法。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利用的剪力墙和框架梁等有关竖向结构作为建筑物施工工期进度和结构质量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因为进入标准过后的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施工工艺比较复杂,为了可以有效降低工期和减少模板与外架的周转,应该在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选择整体滑模方法,其能够保证建筑物总体结构整体性,有效降低运转和高空的交叉作业,利于施工作业面的扩展,确保安全作业,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整体滑模方法可以运用在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剪力墙结构和钢筋砼筒壁的结构施工中,可以沿着建筑物的底部墙和柱以及梁等有关构建的附近建立滑升模板,然后分层进行浇筑,同时运用液压提升装置使其可以滑升到所需要的浇筑高度需求。
(三)钢结构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钢结构运用主要包含了超高层的重型钢结构和轻型钢结构等有关领域。而钢结构的生产和制作的工业化程度比较高,同时施工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在超高层建筑物施工中运用比较普遍。可是从钢结构的强度方面而言,在超高层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施工技术,也就是钢结构的建筑耐高温性,一定要保证钢结构的稳定性,使其温度在250℃上下,如果温度超出300℃时,超高层建筑物运用的钢材在强度方面就会下降,同时由于钢材自身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就会造成超高层建筑物发生毁灭性的危害。比如说9.11事件中,美国世贸大夏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对此,在选择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防火维护和防火涂料以及紧急的避难等相关配套装置的施工设计和施工。除此之外,超高层的建筑钢结构在施工技术方面一定要运用大型的塔吊,在进行吊起过程中钢结构的重力严重影响着超高层建筑物的钢结构施工效率,对此一定利用吊装设备进行安装和拆除等,同时对于焊接和吊装等有关技术标准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四)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泵送技术。目前,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主要选择泵送混凝土技术。由于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的混凝土量比较大,对于强度要求比较高,还要保证浇筑的效果,不但要配置许多的混凝土泵机和布料机,同时针对泵送混凝土有关配合比也有较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在高泵混凝土中主要运用“双掺技术”,也就是掺粉煤灰与化学外加剂,有效的完成的配合比的设计,在混凝土的泵送高程发面也不断突破。在上世纪的末期运用的混凝土泵送技术能够把混凝土直接送至高空需要浇筑的位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在国内城市化建设中的普及,充分展示出我国科学技术与建筑能力。而在进行超高层建筑时,因为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自身具备许多特点,因此施工工作人员必须拥有专业的施工能力,可以依据设计图纸进行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有效防止风险的发生。另外,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改善,可以提升风险的预防能力,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著名的超级城市中随处可见超高层建筑。例如世界著名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等。尽管超高层建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压力,但是由于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使得其施工中存在各种较为复杂的问题,这些情况直接会影响到超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掌握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高空作业多
超高层建筑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其自身高度较大的特点,所以其施工中的垂直运输量巨大,通过高空作业进行很多设备、原料、人员等的运送,因此在施工中应该充分的考虑高空作业的安全、防火、水电、通信等方面的问题,避免高空坠物现象的发生。
2、基础埋置深度深
为了使超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更强,施工中,相关的地基埋设深度应该大于其整体高度的1/12。当采用桩基的施工方法时,地基深度应该大于其整体高度的1/15,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桩的自身长度。而且建筑的下层应该至少设计一层地下室,因此超高层建筑的基础部分深度最小也在5m 以下。在进行基础部分的施工时,相关的处理技术较为复杂,特别是在软土上进行地基施工时,可以采用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不同技术和方法的利用对于工程的质量和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
3、体量大,工程量大
当前,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其工程的工程量以及体量较大,而且涉及的建筑单位以及施工人员数量众多,尤其是在一些特大型的超高层建筑工程中,往往是一边设计一边施工,而且不同部门需要经常进行相互协作,因此在施工时,应该尽量做到设计的精益求精,管理的科学合理,充分利用超高层建筑中的空间和时间的优势,合理进行交叉施工作业。
二、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1、逆作法
施工方式:展开支撑桩和支撑柱的浇筑工作,沿着轴线部分在地下室当中进行连续支护,确保建筑地板可以最大限度地承受工程载荷;由浇筑一层不断下挖,当有下方结构出现时,再进行浇筑,直到建筑的底板成功封底后为止;同时,施工人员自下而上,将每一层的地上结构给予完善。逆作法的优点:一是该种施工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期,而且在建设底下结构的时候,其与上层结构不存在差异,因此可以确保地上与地下施工的共同开展。二是该项施工方式在支撑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特别是逐层浇筑后的结构,以及支撑柱等具备着很强的硬度,不易变形,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出现,比如地下管线受搏击,或者建筑下沉等。三是该向施工技术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当连续墙符合了构筑物的布置后,可以有效靠紧地下连续墙,从而达到面积阔深的目的。
2、整体滑膜法和整体爬模法
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利用的剪力墙和框架梁等有关竖向结构作为建筑物施工工期进度和结构质量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因为进入标准过后的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施工工艺比较复杂,为了可以有效降低工期和减少模板与外架的周转,应该在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选择整体滑模方法,其能够保证建筑物总体结构整体性,有效降低运转和高空的交叉作业,利于施工作业面的扩展,确保安全作业,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整体滑模方法可以运用在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剪力墙结构和钢筋砼筒壁的结构施工中,可以沿着建筑物的底部墙和柱以及梁等有关构建的附近建立滑升模板,然后分层进行浇筑,同时运用液压提升装置使其可以滑升到所需要的浇筑高度需求。
3、裂缝控制技术
在实践中可以得出,裂缝的宽度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混凝土的强度结构,裂缝的宽度控制也是不同的,允许裂缝的最大为0.2毫米到0.4毫米。但是作为施工来讲就必须对裂缝进行控制,预防为主。等缝裂开了,缝裂大了,在做补救就有些困难了。裂缝也分为几种类型:有运动的、不稳定的、稳定的、闭合的、愈合的等等。尽管说在建筑的内部风干凝固时产生的细小的裂缝是不可以避免的,但从施工质量上考虑都是要尽量避免的。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普遍都是很高的,混凝土的用量也是较多的,所以裂缝产生的几率也是比较大的。建筑施工的负责人员也要想出一些解决的措施,一般都是从抗、放两个角度来进行控制。
(1)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的使用掺料和混凝土的外加剂,降低水泥的用量,最好小于450公斤每立方米。通过实践会发现,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就会增加10公斤,其水泥的水热化也会使得混凝土的温度升高1摄氏度。而高层的混凝土用量大,有时还会有大体积的混凝土,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参入外加剂。子啊掺入外加剂后,要预计对早期强度的影响程度。因此可以请科研部门给予探讨和评定。
(2)选择合适的砂石,最好是大粒径的,这样也可以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也可以减少分泌水,收缩混凝土和水泥的水热化。
(3)在施工的工艺上应该尽量的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的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对于“放”的措施,就是在砌筑填充墙接近梁底时,要留一定的高度,在砌筑完后要至少间隔一周的时间,最好在15天左右对其进行补砌;也要合理的分缝分块的施工。
4、钢结构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钢结构运用主要包含了超高层的重型钢结构和轻型钢结构等有关领域。而钢结构的生产和制作的工业化程度比较高,同时施工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在超高层建筑物施工中运用比较普遍。可是从钢结构的强度方面而言,在超高层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施工技术,也就是钢结构的建筑耐高温性,一定要保证钢结构的稳定性,使其温度在250℃上下,如果温度超出300℃时,超高层建筑物运用的钢材在强度方面就会下降,同时由于钢材自身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就会造成超高层建筑物发生毁灭性的危害。比如说9.11事件中,美国世贸大夏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对此,在选择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防火维护和防火涂料以及紧急的避难等相关配套装置的施工设计和施工。
5、混凝土的泵送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的工程设计中普遍选用混凝土泵送技术,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体积大,为确保混凝土浇筑效果的良好,需要有大量的混凝土泵机及布料机配合施工,对混凝土各个原料的配比也有严格要求。目前国内在超高等及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中使用到的高泵程的混凝土普遍选用双掺技术,也就是粉煤灰及化学外添加剂同时合理添加技术,这综合反映出配比设计、泵管铺设、泵送设备、混凝土外添加剂等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泵送中的综合应用。混凝土泵送技术可实现混凝土直接泵送至高空混凝土浇筑点,显著提升着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的效率。
三、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条件的不同和建筑设计自身的特殊要求,对施工过程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对于建筑的结构造型和安全性的要求也会随之而变得严格。因此,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施工设计方案来进行,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保证施工的进度和控制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整个超高层建筑的工程项目的高质量验收。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超高层, 建筑给排水工程, 优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nd land resources of extremely nervous, domestic tall building gradually arise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high build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ext will detail tall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Keywords: tall, construction drainage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的层数在不断的增加,超高层①建筑俨然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为了保证超高建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行,其对于给排水工程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超高层建筑往往是消耗能源和建设经费的超级大户,在成为城市地标的同时往往都是以天价的投资为基础,节约造价是今后超高层建筑的一大重点。下面将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进行阐述:
1、 工程设计的优化
在超高层建筑的方案设计工作中,结构专业设计师往往会利用计算机先进行模型试算,以确定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对于开发商纷纷呈现出一味地追求超高层建筑高度的趋势,建筑专业设计师又要按照建筑室内净高要求进行控制,结构专业设计师根据柱网选择合理的梁板截面必然面临更多的挑战,也逼着结构专业设计师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尝试。对于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建筑层数,其工程造价也截然不同,其中包括给排水工程造价。
超高层建筑为保证充足的停车位和必要的设备用房要求,一般至少将建设三层地下室,设备专业设计师(包括给排水专业)就根据建筑平面和结构梁板柱进行设计。如地下室梁设计为8.4m X8.4m,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设置就要设计成3X3的形式布置喷头,但是喷头与梁边得间距又小于1.5m,如果从严还必须在梁下增加设置1排带集热板的喷头;如果想设计成2X2的形式布置喷头,有不满足4mX4m梁内设置1个喷头的要求。往往开发商要求从严设计喷头,因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的造价调整远不如结构专业梁板柱调整带来得经济效益高。另外地下室层数的增加,给排水工程及部分消防工程的设计内容也增加,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地下室污(废)水系统、地下室地面冲洗给水系统等,甚至有的地下室内考虑洗车场服务,给排水专业就要在地下室预留洗车水循环回用设备场地和设置隔油池,隔油池还必须定期进行汽车废油专业回收。
超高层建筑的地上部分,往往都是单塔建筑,在工程领域里有人对超高层建
超高层①注译:结构专业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将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而在建筑专业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将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划称为高层建筑。
筑地上部分建设单塔还是多塔的造价进行讨论:“盲目追求单塔建筑的高度做法
和拆成多塔建筑建设的做法,工程造价最高可相差近40%”。而给排水工程设计内容在单塔建筑和多塔建筑之间进行比较,多塔建筑仅仅比单塔建筑多出地上部分塔楼高度的雨水系统、污(废)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造价产别也远远比不上40%。对于我国是个节约型国家或开发商来说,都是不合时宜的,应本着超高层建筑的经济性、合理型尽量多公用一套系统,尽量对建筑、结构专业提出合理的形式,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2、工程施工的优化
超高层建筑一般将较为重要的设备和管线设计在地下室和避难层,使地下室和避难层容易出现管网矛盾冲突;标准层由于结构较为复杂,梁、柱密集,管道的敷设对净高的影响较难解决;标准层以上给排水套管、洞口、管线留设不太一致,因此,应该针对图纸进行及时的与设计师良好沟通,在事故发生前进行有效地控制。
为解决超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难点问题,特提出了加强预留预埋、分区施工、样板层等解决方法,下面逐一论述。
(1)分区施工
由于超高层建筑一般都建筑面积大、垂直高度高,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所以要采取分区安装的施工方法,分区施工能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的垂直空间,缩短施工工期、避免施工作业面混乱,便于管理。分区以后能够系统的组织施工、监督及控制工程质量。
(2)预留预埋
直接影响管道安装和净高的因素还同时有预埋和预留。孔洞、套管以及管井的是否准确,都对日后的安装工程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这项工作的强化可以对于建筑物的结构破坏起到一定的有效的预防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事故前进行控制。现场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各种设备及管道的重点部位进行综合考虑,做出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充分理解施工图纸,并对没备、洁具等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及安装工艺熟悉,应对比结构尺寸绘制给排水预埋图和提前形成各楼层预留、预埋统计表。每一处预留预埋完毕后对照统计表检查位置及数量,避免日后的结构破坏。
(3)成品保护
对于成品要进行有效的保护,尤其注意保护其表面的光洁,避免管道、卫生洁具以及备件等不受到磨损等伤害。平常要注意锁门并且进行专人看管,同时注意做到交接登记工作。对于工作人员要进行教育,使其明确保护的重要意义所在。同时,要对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认真的组织和设计,在每一道工序上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以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质量,尽量使用最为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其适用性,延长其适用寿命,同时做到减少空间和美观舒适的最佳效果。
(4)样板层
做样板层的目的是确认标准层每层的管道安装形式、尺寸、位置和各类管道配件、支托架等得布置形式。卫生间洁具的定位尺寸等。因为超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基本上大致都相同,而且楼层都非常高,所以,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层,例如标准二层,做出合适的样板层。对于图纸,要进行仔细的阅读,同时与设计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协商解决避难层与标准层之间管道衔接部分等不合理的施工内容,因为在设计时,常常会对管线交叉等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造成设计失误,进而加剧了施工的困难程度。因此,同样要给予样板层足够的重视,样板层是一个良好的建筑的示范,要做到有所施工内容满足适用性、经济性、安全行。
参考文献:
[1]. 袁长标 张昭杰 翟瑞华.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给水排水.2009(9):90
[2]. 王宝宝.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方法分析.[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2):230
[3]. 崔国景. 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