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6-25 17:1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音乐教学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十四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二年级以歌唱教学为主,为了让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在练声与歌唱的中间穿插一些音高与节奏的训练,这些训练以游戏式的集体参与方式出现,如可先听音高1、5、3、6,然后就这些音以一小节编出不同类型的节奏型,例如:2/4  11  11 ︱ 5  5  5︱3 33︱6  6 先让学生打出来每一小节的节奏型,等对准拍点后再连贯,然后加入音高全部唱出来。这既缓解了练声与歌唱之间紧张的情绪,也使学生能学会学以致用,贯穿到音乐的其他领域。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基本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一面。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综合音乐会,展示个人特长。,同时也分享了艺术的愉悦。

本学期还组织两名学生参加晋江市的校园歌手赛,在经过短暂的训练之后,虽然没取得优秀的名次,但是也赛出了她们的良好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她们对音乐更深入的认识。

本学期加强对艺术高考生的指导,利用晚自习时间对其进行专人辅导。

不足:没能实现在高二年组建合唱队的计划,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学习、锻炼的计会。

四、考试: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采用了歌唱表演、合唱指挥、乐理知识考核三个方面,效果良好。

五、其他:

篇2

一、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一)中国传统音乐课程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开设较早的课程之一,也是很多艺术院校的必修课程。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中国音乐学院李月红教授的《审视与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传统与方法更新》一文,对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在中国音乐学院的历史进行了简述,并对模唱课的上课形式、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类似的文章还有沈阳音乐学院冯志莲教授的《沈阳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回顾与反思》。星海音乐学院的王沥沥在《多一点感性,少一点理论,结合时代,拉近距离――谈高校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的感性教学模式和与时代的结合》中认为“因材施教”作为教育的原则之一,我们应该去遵循它。受客观历史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普遍缺少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也很少能接触到,因此,在缺少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如果大谈理论的话,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所以她觉得应该让学生通过接触民间乐器、向民间艺人学习、展演以及结合一些时代的元素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兴趣引入中国传统音乐。武汉音乐学院的蔡际洲教授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区划问题》一文中,对“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区划”及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对每一个文化区划做了论述。最后提出了音乐文化区的边界、音乐文化区的“综合性”音乐特征如何归纳等问题。上海音乐学院郭树荟教授(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模仿实践与理论范畴的教学断想)对模唱如何来展示地域、语言、音腔等特征以及模仿实践与理论范畴问题结合教学实例进行了探讨。提出将前辈研究的知识系统再次整理达成共识、分层次教学、知识与学术递进等教学观念。

香港中文大学曹本冶教授在《(民族音乐学理论和方法)课程理念与设置》中对民族音乐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盲目套用西方的理论方法是被动的‘传声筒’行为,我们所期望的是一个中国视野中对中国音乐和中国人有意义的音乐学,一个一体多元汇集和融合的‘音乐学”’。并就他与上海音乐学院洛秦教授开设的“民族音乐学课程”从上课形式、课程所用文献、课程内容大纲等方面做了介绍。这门课程十分重视外文原文文献阅读。

(二)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实践与思考

如果只在课堂上、书本上进行传统音乐教学,那么我们的传统音乐也就只能用来“读”了,因此教学实践就显得极为重要。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也在老师和同学们中达成了共识。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戎龚停在《如何在传统音乐教学中践行活态传承之理念》一文中,展示了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活动与成果,提出了多学科联动传统音乐体化实践、多方位考量民族音乐教学改革及多渠道拓展民族音乐教学思路等观念,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中国音乐学院杨红教授在《“走出去”、“请进来”:中国传统音乐活态资源的实践教学》中对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活态实践教学中“走出去”即采风、“请进来”即将民间艺人请到大学表演这两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展示。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吴宁华副教授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则是通过纪录短片的方式,展示了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在艺术实践中的成果。

二、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探索

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教授的《音乐学院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一文中,对中国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课程做了回顾,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开设在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少数民族班”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并展示了一些实践教学的成果。也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芏面的一些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和云峰研究员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材建设》,对中央音乐学院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模式,从专业个别课、本科生专业选修课、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及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教材建设提出了先讲义后教材、先讲课后遴选和先讨论后总结的三个原则。类似的还有四川音乐学院杨晓的《四种融合:四川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介绍》,广西师范学院黄妙秋的《论广西高师民族音乐特色课程的二元组合模式》,大理学院艺术学院赵全胜的《大理学院艺术学院地方本土课程建设介绍》。中央音乐学院田联韬教授在《指导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践与思考》中结合自己20年博士研究生导师工作经验,对博士研究生如何顺利完成学位论文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复合性思维,最后提出三点要求与大家共勉“扎实(态度)、朴实(作风)、诚实(道德)”。中央音乐学院吕钰秀教授讲的是《台东阿美族复音歌谣教学传承的问题性》,首先她播放了一段较为典型的台东阿美族复音歌谣,随后对复音及复音歌谣的理论进行了阐释,从而对复音音乐进入课堂所出现的传承问题进行了分析。

三、民族音乐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分析研究

(一)方法论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研究员在《论传统音乐研究的三种方法论视角:音乐形态学分析、音乐学分析和民族音乐学分析》一文中对音乐形态学分析、音乐学分析及民族音乐学分析进行了阐释,并对三种典型的音乐分析范式在观念层、学统层和方法层中的异同进行了比较。最后杨老师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民族音乐学分析的学术目标是解决主位――客位、局内――局外这两对矛盾的问题。第二,民族音乐学分析还从认识、书写的角度关注了宏观、微观的矛盾。第三,民族音乐学分析还通过符号学、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的结合运用缓解了以往研究中出现的音乐观念与具体方法的“两张皮”问题。

中央音乐学院褚历副教授的《形态、文化、历史:音乐研究的三维模式及其多样组合》将音乐研究归纳为三个基本维度,即音乐的结构形态、文化内涵和历史发展,并对其进行了阐释。他认为这三个维度虽然有其关联性,而更重要的是其独立性,因此形态、文化“两张皮”的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我们不必强求二者的结合。最后,褚历认为在具体的研究中,这三个方面有不同的比例和形式的组合,因此音乐研究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二)民间音乐的形态研究

武汉音乐学院刘正维教授在《制约传统音乐风格的“三色论”――“四度三音列绪论”》借用“三色学说”理论,提出我国传统音乐乃至新音乐创作也是由“Z(徵)色、Y(羽)色、G(宫)色”的“三色分子”进行各种不同成分和不同比例的交融而形成。作者阐述了“三色分子系列”的原理和个性,以及它们的交融方式和分布区域,论证了我国传统音乐的旋律风格和调式特征大体受制于“Z、Y、G”三种“色分子”的独立呈示或交融组合。不仅有益于我们了篇传统音乐中色彩风格的来龙去脉,还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的音乐创作。沈阳音乐学院王学仲副研究员在《京剧曲牌(夜深沉)解析》中提出中国音乐中存在音调序列和节奏序列两种元素,而且它们常常存在错位的现象,也就是“死腔活板”。作者通过对《夜深沉》的形态分析指出前人研究中错将节奏单位误解为音调单位。提出音乐工作者以“西法”之“所知”,“障碍”了对“国乐”正确认识的结论,认为中国音乐的本体研究尚属于孕育阶段,避开形态而主要关注文化是舍本逐末的行为。沈阳音乐学院商树利副教授在《不该被歪解或误解的小调(走绛州)――兼谈劳动号子分类标准的历史文献依据》通过对“劳动号子”历史文献的梳理以及对《走绛州》唱词的分析,得出《走绛州》实为小调的结论。

(三)现代技术在民族音乐研究中的应用

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音乐研究是一种必然趋势,其研究成果会更直观、更理性地呈现出来。沈阳音乐学院的刘桂腾研究员在《文字文本与影视文本:作为音乐人类学书写方式的民族志影片》中阐述了音乐民族志电影作为音乐人类学书写方式,并提出我国音乐高校音乐学系应成立“音乐工作室”,以便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必需设备。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赵书峰的《中国音乐民族志电影发展前景与展望》从学术评价体系、教学培养方案、专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国内音乐民族志电影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二人都认为当下的音乐民族志影视文本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而民族音乐学学科的研究与教学的需要又呼唤着音乐民族志影视文本的出现。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徐欣老师在《物理声学分析与传统教学》中认为对于特定的音乐音响和音乐要素分析往往需要用特定的描写与分析方法完成。而物理声学分析的应用能提供音色分析、旋律线描、测音和整体风格综合分析等几方面的数据。恰好能够弥补传统记谱法的盲点,适用于不同的形态研究目的。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传统音乐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研究

为了规范高中音乐课程的观念、定位、性质以及音乐教学的目的、模式与内容等标准,2003年的时候教育部有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这个标准对于国内音乐教学改革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然而经过多年的改革,高中音乐教学效果仍然有些差强人意。学生们缺乏音乐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欠佳,学习方法过于机械、被动。为此,我对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促进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贡献出微薄之力。

一、目前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材的选择和音乐教学观念与实践脱轨

音乐方面教材的选择要突出风俗习惯、民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等方面的内容, 加强音乐教学中的文化取向及属性,将精神文明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在音乐教育中升华。通过音乐力量的帮助,提升学生的高尚品格,慢慢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观念,并且可以日积月累,塑造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以及高尚的人格。然而因为教师把自身定位于音乐基本知识的教学者,用传统教材照本宣科,忽视了高中音乐教学实用性以及实践性的根本特色,造成音乐教材选择和音乐教学观念与高中音乐教学实践脱轨。

2.音乐教学态度不积极、音乐教学目的不清楚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普遍都有着设备陈旧以及老化等现实的情况,老师教学的积极性遭受了打击,导致老师仅仅将自己单单定位在音乐基本知识的教学者,忽视了教师自身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者的使命,导致工作欠缺热情、音乐教学态度不够积极、音乐教学目标不够清楚。

3.学生缺乏音乐学习的动力,多数为被动式学习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当前音乐教学变成了那些考不上名牌大学而又想考取好大学的学生的另一条捷径。学生的音乐学习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多数学生都想以报考音乐院校,并不是因为热爱音乐学习,而只是因为想上个大学。由于不是兴趣所在,多数学生音乐学习缺乏动力,而是被动地去应付音乐学习。

二、高中音乐教学创新与实践的措施

1.变更教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要转变传统意义中的以老师为中心的一味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出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应着重加强高中学生审美观念的教育,将被动听课转变主动学习。要充分对各种科技教学方法加以利用,应用多媒体手段,将教学中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感性化的知识。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们经过反复学习,理解到音乐的意境,以此提升高中学生群体对音乐艺术理解的能力,并且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改变音乐课程的考试方法,用考查或者通过综合表演的方法,使得学生在情感、创造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得以锻炼提升。

2.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辐射思维作为重要教学内容

辐射思维指的是在解答问题的考虑进程中,不局限在一个难点或者一条线索上,而是根据目前的信息考试,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并且向多个方向拓展,不受到一般想法、方式或者规范的限制,同时从这些辐射且不同的思维中,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出现多种不同的结果。辐射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其拥有突发性、灵活性、敏捷性、整体性、独特性及辐射性这几个特点。创新思维对于高中学生顺利解决现在或者将来会遇见的各种情况,学生可以较好的掌握知识点,同时可以把知识点广泛的应用到其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去,使得学生顺利完成学习活动。

3.开拓音乐实践教育的道路

要加强高中学生中的各种文艺类社团的组建,主动组织群众性的音乐艺术活动,比如艺术表演、音乐专题演讲等。要积极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歌手比赛之类的各种音乐艺术的比赛之中去,这样,音乐人才可以在具备社会影响力的比赛之中崭露头角。在各种音乐实践中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包括填词,谱曲以及进行自己配乐朗诵,能够使高中学生自主地遨游在音乐的快乐之中,真实地享受到音乐艺术带来的魅力。总而言之,应该为高中学生创造出一个展示其自身音乐才能和涵养的各种机遇,使得高中学生充实地领悟到音乐艺术所具备的审美观念,并能发挥出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组织音乐课外教学可以使得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锻炼,锻炼高中学生的品性,培养学生的情操,以此激发出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勇气和自信,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总而言之,普通高中音乐教学课程是一科以音乐审美教育为重点,为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所以,如何健全高中音乐教育制度,有效的提升音乐教学品质,从而充分的发挥高中音乐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从事高中音乐教学的教师在长久的教学工作中去不断的总结与探索。

【参考文献】

篇4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能力音乐作为人类艺术中最早产生的艺术种类之一,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并随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音乐教学在学生的人格教育以及美学教育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各级教育中地位显著,我国的初中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美育环节,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音乐教育具有美学价值,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并从一定的程度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人格基础。

一、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在给学生艺术感染的同时,能够通过音乐和歌声表达情感和思想,使学生能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开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想象空间。音乐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人格与创新能力,较其他学科单纯的训练以及知识讲解的方式,更能开放学生的思维能力。身处初中阶段学习的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较高,在意识培养方面更加易于接受。通过对初中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创新教育,能够鼓励学生不断的通过自身实践发现事物、理解事物,并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见,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观念。

二、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点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从教学观念上摒弃糟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或“放任式”教育形式,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日常音乐教学当中。在传统教学形势下,学生已经适应了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不强,甚至在教学过程中放弃思考和创新,对学生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最终使学生失去了创新与独立思考能力。为此,在初中的音乐教育课堂上,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主动的带领学生进行思考与创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求知欲,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性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教师通过在课堂上有技巧的留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的同时,避免学生由于思考方式偏离出现思考问题。学生在启发式教学中,通过自身的思考得到知识,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求,改变往日学习中的不良习惯,提升学习技巧,增加学习动力。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初中学生具有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开拓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体验对音乐中的情境与感情进行自行的想象,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初中音乐教材中,有一部分较为深奥的内容,无法通过学生自身理解,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的办法进行讲解,此方法不单能使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也能够提升学生通过想象力与现象空间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枯燥感与疑问,促使学生更为积极的学习。例如,在进行《春之声》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想象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想象到春天的景象,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在空白的课堂上融入进春天的场景中,此时学生对《春之声》的理解则会更为透彻。并从中学习到如何通过想象进行问题的解决,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手段也随之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音乐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教学形式,提升音乐教学效果。现代的教学方式与技术中,电子与网络技术的应用较多。例如,在进行《黄河大合唱》的教学时,对黄河奔流的气势,可以通过视频形式进行展示,在课堂上播放黄河奔流的视频,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播放与视频的播放中,直观的感受到黄河的气势。更深层的理解《黄河大合唱》中对黄河气势的体现,使学生在学习与演唱过程中能够在脑中描绘出在黄河的画面,对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演唱带来更为感官性的感受,进行京剧等国粹戏曲的教学时,可以将京剧使用的乐器、行当等基本的内容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在京剧中,常用的乐器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管弦乐与打击乐,管弦乐中有京胡、唢呐、笛子等,而打击乐有板、单皮鼓、堂鼓、铙钹等。教师可以将上述乐器进行图片展示,并与生活中常见的乐器进行区分,易于学生理解。行当方面,教师也可将京剧中个行当的图片制成幻灯片,通过图片的搭配和比对,总结出京剧演出中较为常见的行当。通过直观展示的形式,能够弥补音乐教学对场地的限制,也可以将学生带入身临其境的环境当中,促使学生主动地对音乐内容产生更好的理解。

三、总结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主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人格教育与情感教育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下,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具有创新特色的学习习惯。并从音乐课堂中延伸出来,将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发散到所有学科的学习当中。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观念,摆正心态,通过多媒体技术与手段,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与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能够在开拓学生眼界的同时,摒弃传统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发掘学习的乐趣,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06(18):460+491.

[2]赵秀娟.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06(18):158.

篇5

关键词:游戏 学音乐 课堂教学

目标提出: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与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 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他们喜欢上了音乐,才能终身收益,那怎么来让他们喜欢音乐呢?那就从他们的爱好出发,通过他们喜欢的事物来了解、接受音乐。我是一位小学音乐教师,从上课情况看孩子,对音乐方面的知识很匮乏,我总想把自己的所学,全部教授给他们,但是在向他们传授音乐知识的时候,往往总是能难达到教学目标,这常常让我非常苦恼。通过了这些年的教学经历,以及其他同事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通过游戏方式来传授音乐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在快乐中自然的接受了音乐知识,看到他们快乐的笑脸,而且学的也非常好,心里真的很欣慰。

一、音乐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学习的主要形式是音乐的实践与创造活动,也是学生学习培养音乐的基本方式。学生只有自己深入到音乐实践和创造的活动过程当中,才能获得音乐的各种认知与体验,并且发掘自己潜在的能力。再多的理论知识讲解都是为了音乐实践而服务的,学习唱歌是为了让人们欣赏,学习弹琴是为了让人们倾听,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音乐的实践性非常重要。

在教授小学三年级的歌曲《快乐的do re mi》时,我让学生们排成一长队,分角色扮演“do re mi”,按顺序排列,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等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找好之后,再按顺序排练队伍,问:“找到你们的好朋友,你们快乐么?”在同学们的异口同声中,我真实的也感觉到了他们的快乐,然后说:“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跟你们大家有关的歌曲哦,《快乐的do re mi》”他们纷纷鼓掌。这首歌的导入就很自然的成功了。

二、游戏形式的教学过程

音乐本身就是众多娱乐活动当中的一种。在设计游戏时,要根据小学音乐课的特点和课本内容,把握好游戏的程度,明白游戏只是锦上添花,而并非重点,要使游戏能够非常好的为课堂内容服务,使学生在游戏当中学到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和充实的知识灌输。

在三年级下册的《对鲜花》唱歌教学中,首先我举行了一个关于花的知识大竞赛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收集了很多花的知识,各组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让他们在竞赛的意识中体会快乐,然后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最后一阶段设置,播放《对鲜花》歌曲,播放到回答部分就停下,让他们继续回答歌中的问题,在答案揭晓的过程中,让他们不但加深了歌词的记忆,同时也很好的理解歌词,然后在教唱的过程中,唱会歌曲的效率就很大的提高了。而且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三、音乐游戏所要达到的目标

把游戏融入音乐教学当中是为了达到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式, 游戏只是辅助项目, 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才是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而学到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游戏结束后,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总结从游戏当中学习到了什么,形成总结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愉悦性,使游戏真正地能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与沟通,像和朋友谈心一样相互交流学习情况以及在交谈中授予学生知识,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知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四、游戏形式的复习课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程的复习课程,一般都容易被忽视,特别是对音乐知识的巩固,如乐理知识,普通的背诵记忆,常常让他们觉得很枯燥无味,于是我把游戏运用其中,效果确实还可以。如在复习节拍强弱的时候,我常常把强弱感觉编入游戏舞蹈,让他们在游戏中,舞蹈中,体会节拍的强弱关系,他们都玩的不亦乐乎,还能很好的把节拍的强弱理解的很好。如在复习欣赏器乐合奏曲目时,音乐他们已经能很好的区分不同乐章,就让他们在不同乐章,做不同 的动作,特别是表现动物的音乐,他们都能表演的很好,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不但熟记了音乐主题乐章,还能很好的去体会音乐里面的意境。从而加深了对音乐知识的积累。

综上所述,音乐游戏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的一把金钥匙,更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一双矫健翅膀。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学会相关本领,体会到音乐活动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学会与人交流,锻炼了胆识,增强了自信心。音乐游戏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要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聆听音乐优美的旋律、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6

我国中学音乐教育对初中生个性特点的关注,推动我国音

乐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繁荣。

关键词:初中生 个性特点 音乐课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音乐课程成为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音乐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就将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初中音乐课程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学音乐课程教育改革的新探索,也是我国“以人为本”观念的真实体现。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初中生心理发展变化较快,开始出现强烈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如何进一步了解并利用好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开展音乐教学,是音乐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个性特征进行音乐教学,充分展现音乐课程的魅力,强化音乐课的教育功能。

一、初中生的个性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极力想要摆脱父母及教师的管束,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要求具备独立的人格。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初中生的这些变化。

1.初中生智力发展迅速、具备了丰富的观察力

初中生的智力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水平,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根据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进行记忆和联想。尽管目前社会各界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是现阶段的初中生依然面临着中考的压力,音乐课就是初中生缓解压力的最好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添加部分理论知识,加深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丰富。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周边事物充满了好奇,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他们耽于幻想,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正确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

想象。

2.初中生追求独立个性

初中生开始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不再满足于教师和父母的教授,而是喜欢追求独立的空间与生活。正是由于初中生追求独立的个性特征,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也得以增强。因此,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独特的音乐风格及个性特征。

3.初中生的自尊心及自我意识较强

当代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另一方面又缺乏对于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这是他们情感发展中始终存在的一对矛盾。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这一点,既要适当地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音乐对他们的感染力和凝聚力,用各种方法把学生团结起来,促进他们之间的团结协作。

二、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上好音乐课

1.尊重初中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变示范为指导

部分初中音乐教师视初中生为孩子,在音乐课上进行示范唱歌,然后让他们进行模仿,这一做法明显忽视了初中生日渐独立的个性特征,初中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音乐音调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掌握音乐的音准、节奏、旋律甚至作者的心声等。

所以,初中音乐教师要变示范为指导,对学生进行节

奏、音准、旋律、表情、力度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指导,满足学生对音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把握,在初中音乐教学选

材时要选取典型的作品,将这些基本音乐元素的讲解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歌唱不只是处于模仿阶段,而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运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来感受音乐之美。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满足初中生的想象力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特点,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现的内容以图文声像的形式来综合呈现,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多媒体应用于音乐教学,能够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想象力。

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优美的图像、动态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立体动态地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初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最具有展现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比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三组画面,开头播放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画面,部分播放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画面,结尾部分播放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画面。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想象着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象,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引入时尚流行元素,感受浓厚的现代气息

对于现代初中生而言,现代流行时尚元素的吸引力非常大。初中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现代化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首先,音乐教师要找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结合点。比如在学习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时,可以先引入S.H.E的《不想长大》,因为后者是对前者的主旋律的重新编排,利用电子和声改编而成的,学生对S.H.E肯定不陌生,由此引入莫扎特的乐曲,合情合理。其次,教学生唱流行乐曲。初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流行音乐,促进学生身心愉悦。

三、总结

总之,音乐是灵动的艺术。初中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将初中生的个性特征融合进初中音乐教学中,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材教法》课;教学内容;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24-01

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大多都是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决定了任何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最终都将运用于基础音乐教育。师范生不仅应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很好地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中学音乐教材教法》课作为音乐教育理论实践系列中主要的方法性指导学科,一度成为师范生从事音乐教师职业的标志性课程,并为他们执教音乐课发挥着重要的学科指导作用。

一、《中学音乐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内容

《中学音乐教材教法》是一门研究中学音乐教学现象及其规律的课程,其内容包括音乐教育概论、音乐教学心理、音乐能力结构与测试评定、国内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及教法、音乐教学基本原则、音乐教学内容与教法、音乐教育技术、音乐教学质量评估等,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掌握音乐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原则和方法,通过音乐实践逐渐掌握音乐教学的规律,胜任音乐教学工作。

在《中学音乐教材教法》课程中,教学理论占有相当重的比例,同时中学音乐教法又需要很强的实践性,若只讲理论,学生既不能充分掌握中学课堂音乐教学的要领和技法,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能否适用于中学课堂。这门课科的目的,关键就是要让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本着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的宗旨,即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应从新课程标准出发,在书本中汲取知识,并及时地将之付诸实践、走进中学课堂,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有机结合。

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一方面既具备了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但另一方面却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尤其是他们不能很好的将所学音乐教育知识贯穿在整个音乐教学实践中。高师老师需要针对同学们学习过的教育学知识,结合中学音乐学科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学科教材教法指导。这门课的整个学习过程贯穿着理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这二个层面。首先,在理论层面,重点讲授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等,拓展同学们对这门课程基础知识方面的视野。通过学习,同学们对现代中学音乐教育较之前会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学观念、教学思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在实践层面,用音乐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学生,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书写教案,小组试讲、全班试讲、学生各自评讲、教师听课评讲等环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上文已提到这门课程的学习是在贯穿着理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这二个层面进行的,即使学生理解了音乐教学理论知识,但学生在真实情境的演绎与训练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同学在学习实践这门课程中所出现的现象问题进行分析。

(一)备课方面

大多数同学的教案书写规范整齐,内容详细丰富,备足课时。如:xx同学,他在讲课时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全体学生的基础和整体水平、教材的难易程度,对照音乐新课标的要求,设置出使学生“练一练”这一切实可行的教案。虽然上课效果很不错,但是他所写的教案却略显苍白,尽管都具备了教案所需的框架结构,但是内容不够详尽。如能在教案上多花心思、多加研究、总结经验,相信对实习期间的表现有更多的帮助。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因为内容单一,形式上缺少多变性,导致课内的信息量过窄及信息传递环节不畅,极大束缚了学生对更多音乐作品的了解,也无法满足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作品的审美需求。而现在的同学都具有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的能力,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网络信息平台,选择下载资料,制作课件等。在课前准备时,通过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将音乐听觉功能的开发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结合,以此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素质多方位整体发展。

(二)课堂教学方面

(1)在教学设计方面,试讲的同学大多数对教学理念认识清晰,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教学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音乐学科教学规律;教学内容适当、主线明晰,可是大部分的同学在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问题方面并不到位,尤其是音乐听觉技能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大多同学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应用恰当,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很充分,合作学习有实效。但也不乏个别学生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也缺乏新意和活力。机械孤立地使用“讲知识,识歌谱,唱歌词,练巩固”的僵化程式,在方法上不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教授基础知识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听觉的主动性;虽然在教学手段上,与时俱进,重视有机地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激发学生情趣,但互动性不强,与事前设计的备课教案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使课堂气氛相对比较死板,无法突出音乐课的特色。

(3)同学们在试讲时虽然面对的是自己的同班同学,但他们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还是比较强,和蔼可亲,与学生沟通自然;教学严谨、科学、适度,注意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学生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在回答问题、讨论、表演等学习过程中,能有独到的见解。

三、针对学生课堂音乐教学提出的建议

(一)音乐新课程标准主要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打破以前“以学科为本” 、“知识为本”的教育模式,“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研究“教法是以学法为研究基础,学法是以学生心理、生理为研究对象”,注意突出音乐教学的特色,即充分发挥音乐听觉的功能来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切实确立“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要站好自己的这个教师的角色位置,坚持做到“教”为“学”服务,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应努力创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的动态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结构,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学习、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情,进行有效的启发、引导,从始至终,都将音乐听觉的发展贯穿于音乐课堂教学之中,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学习,善于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主次、突出教学重点,学会用听觉感受、分析各种音乐要素,使教学活动错落有致、有起有伏。

(三)教师在音乐教学设计的过程时,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用系统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安排和组织各种学习资源,切实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形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特别是从音乐听觉出发,给学生带来的多重音乐感受,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美、鉴赏美和表现美,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活泼起来,不断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重视更多师生间的互动,并切实有机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其他先进教学手段,通过生动、活泼、鲜明的直观形象,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构建起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最终实现从发展学生音乐听觉能力出发的,以“感受与鉴赏”、“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为目标的音乐教学内容的一种音乐教学实践。

篇8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一、中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音乐的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的程度

中学音乐知识的传授,经过了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崭新的音乐知识由不了解到了解,由陌生到熟悉,由识谱到演唱、奏乐以及欣赏等步骤,最终形成必要的技能技巧,以上这些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最终完成。正确合理的中学音乐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所学习的音乐知识,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音乐教师可以从良好的教学方法中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增长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如果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其花费大量的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收获,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受到限制。

二、中学音乐教学方法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出现而发展的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使用,为中学音乐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中学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音乐知识,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智力发展,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现代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主,掌握扎实的音乐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音乐的真谛,最终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三、中学音乐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手段

音乐教学方法一方面包括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另外一个方面也包括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方法。现阶段的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包含着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例如,在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运用各种演唱技法来演绎实例歌曲,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就需要聆听以及感受歌曲的内容以及感情,并且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之中,产生学习进而演唱歌曲的想法。这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音乐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手段及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做到协调与均衡的统一。

四、要最大限度地重视学生的情绪在教学方法中的作用

现代中学音乐教育比较注重情绪在教学方法中的作用,相关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对于认知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情绪对于增强记忆以及活跃思维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相反的,如果是消极的情绪就会影响记忆的效果,从而使得思维受到抑制。中学音乐教学法在不同的程度上会涉及学生的情绪,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情绪在教学方法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其他学科显得更有效果。如果没有情绪甚至没有情感的音乐教学活动势必会呈现出枯燥无味的状态,使得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热情。积极的情绪会使学生产生兴奋的感觉,使得整个中学音乐教学充满活力,使得教师所教授的音乐技巧变得富有乐趣,从而富有丰富的情感。

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充满着积极的情感,饱含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获得更多的收益,由此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中一味地灌输知识从而忽视情绪的教学方法。无论何种中学音乐教学方法都是双向的,那么情绪教学的方法必然也具有此项特征,只有教师的情绪是积极饱满的,才能使得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和触动。也就是说,要想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就需要中学音乐教师进入到角色中去。如果一个面无表情、演讲生硬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那么势必不会激发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相反,很多优秀的音乐课堂上的教师都是精力充沛、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去的,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也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使得整个音乐课堂的气氛欢快而又融洽,使得这样的音乐课变成享受高级艺术的场所。中学音乐教学应该从音乐的教学规律出发,从学生的心理品格以及生理水准出发,将教师积极的情绪充分地融合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学音乐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中学音乐课应该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中学音乐课教学方法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归根结底要受到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的制约和限制,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内容会导致教学方法的改变。不同时期的学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所以中学音乐的教学方法也要随着学生年龄层次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学音乐课还应该遵循“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的原则,使得不断改革的音乐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徐冬艳.中学音乐教学评价内容和方法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8(01).

[2]石金凤.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学时代,2013(08).

篇9

如何立足中学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本区域良好的文化底蕴及音乐教育资源优势,以研究的眼光对待音乐教育工作,为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才能切实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全面推进中学音乐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开展。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找准切入点;加强理论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骨干示范,以点带面共同提高;“老带新”带徒结对教研模式等途径的实践研究进行探索与实践,有效促进本区域中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开展问卷调查,找准切入点

本区域目前中学音乐教师共有30人左右,在这个教师群体中既有对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式还比较陌生的新教师,也有一批对音乐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骨干教师,如何进行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中学音乐教师共同发展,取得双赢局面,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其个体差异和不同的研修需求是客观存在的。笔者在开始就深入各中学进行调研、座谈,从师资队伍情况、教师学历层次、职称情况、个人专业技能、如何进行有效教育教学、对今后教研交流的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本区域中学音乐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个体内在的自我发展需求、己有的教科研理论水平、教学经验、学习方式以及已有的专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整体上普遍存在教科研主动意识不强、参与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状态松散现象,从而影响着本区域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音乐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等问题存在困惑,教师对今后教育教学的交流活动需求也得到进一步的凸显。教育教学实际促使教研部门根据不同结构层次的音乐教师来组织有效的研修活动,使他们在教育理念、教学实践、专业水平、科研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逐步由教学型向科研型方向发展,已成为当前本区域中学音乐教育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

二、加强理论培训,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如果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学习,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知识滞后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把自我发展和终生学习当做自己的内在需求,挤出时间来学习,让学习成为自己的职业生存方式。

本区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强烈的知识拓展需求。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对本学科专业技能的培训有着强烈的要求,但提出接受教育理论培训学习的甚少,因此重技能轻理论是当前中学音乐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甚至把参与研修活动当成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负担,业务研修不积极、得过且过,研修活动没能成为内在的、自觉的、自愿的行为。如何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很重要。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的学习形式,让教师了解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有效促进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培训活动中主要采取自主学习、集中学习、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专家引领等途径来开展。通过互动学习交流形式,丰富学科知识,更新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1、自主学习方式

积极引导教师利用个人或学校订阅的相关学科或理论专著,如:《(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等书籍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学习摘录,要求每学期撰写两篇以上的学习笔记,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性材料,评出优秀、良好、合格等级,并将学习笔记进行区域交流展示。

2、集中学习方式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适用的条件,教研部门应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需求和困惑等问题,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有主题地来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学习活动让教师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收获。经常组织区域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级的举行的各项集中研修活动,如: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福建省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师基本功培训班》《泉州市区中学音乐校际教研活动》等活动,有效地提高教师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

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行动,为教师教育生命注入了活力,为教师有效研修明晰了思路,使教师在问题中成长,在研修中成熟。针对本区域中学音乐教师立足本岗位对影响专业发展的个人内部因素――优势、劣势,外部因素――机会、不利因素四个维度,分别制定了个人和学校音乐教研组专业发展规划,做到行动有目标,发展有步骤,落实有方法。为教师在自我研修的道路上,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起到了有效指导。

4、专家引领

教师的自身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区域教育教学实际需求,争取各级专家的引领指导,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如:聘请专家进行《走上课题研究之路》《中小学课题研究如何选题》《走进课堂,探究课堂――兼谈听评课的艺术》《音乐教学设计及在案例分析》《片段教学的应用研究与案例分析》等专题讲座活动,让教师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转变一种观念、树立一种意识、收获一种启示、形成一种行为的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三、构建不同途径的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直以来,传统教研活动模式以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培训讲座为主要途径,如何充实和创新使音乐教研的形式更丰富,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实效,活动更有效。为此,进行了以下探索与实践。

(一)建立教研管理制度,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使教研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制定了有效的教研管理制度及激励性教研评价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有效地促进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1、制定每周五上午为常规教研活动日,各校不安排相应学科的功课,实行签到制,参加研修活动的教师以学期为单位,由教研部门发给继续教育课时证明。

2、对积极主动承担省、市、区级专题研讨活动的教师及指导教师,由教研部门给予指导教师证明、开课教师证明。

(二)骨干示范,以点带面共同提高

骨干教师相比青年教师来讲,有着更强烈、更理性的自我发展动机。他们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引领,希望取得更大成绩,能不断地主动寻求挑战,勇于承担困难工作,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在教研活动过程中,积极为骨干教师搭建外出学习平台,构建“学习交流与反思性学习相结合”的研修模式,注重提高教师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和掌握娴熟、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思路,引导教师开始追求教学科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首先制定研修目标,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有效地结合,通过有计划的研修互动学习,让骨干教师在日常学习中不墨守成规,学习新鲜的教育理念、提高和丰富教学能力,专业素养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1、外出学习交流中成长

积极为骨干教师创造走出去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教育科研理念的提升。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带着思考走出去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学习、听课笔记,撰写研修心得,适时召开学习交流会,谈感受、谈启示、谈设想、把更多的新理念、新认识、新做法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

2、指导活动中学习成长

在研修过程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音乐实践能力。一是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二是骨干教师挂钩指导。通过示范课及挂钩指导工作,使骨干教师为今后的音乐研讨教学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在反思性学习中成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明公式:经验+反思=成长。通过对教学活动的不断反省自己,就可以发现问题,改正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反思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职场学习特点。

骨干教师在走出去的同时,又静下来审视自我,坚持反思交流制度,总结典型经验,把在指导及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积极进行反思性学习。把问题的形成和解决用理论进行总结和提升,撰写的教育教学于各级学科刊物进行交流,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三)“老带新”带徒结对教研模式

为加快本区域中学音乐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提升区域中学音乐教育科研水平,让新教师、青年教师学习有榜样,进取有方向,尽快把他们锻炼培养成为合格教师乃至骨干教师,采取了由领雁教师、骨干教师和新教师、青年教师进行结对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老带新”带徒结对的教研模式。即结对子年轻教师在承担研讨活动中,老教师要进行“一对一”的挂钩指导工作,针对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及时沟通、交流与指导,使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可以让老教师发挥丰富的教学经验、主动承担学科专题讲座及教学示范课,起到专业引领作用,为新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

1、建立结对协议制度

首先,活动开展前期,围绕“结成对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目标,制定了《新老教师结对子协议书》《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情况反馈表》等制度的建设,并且要求年轻教师及结对子的指导教师将每学期结对子的过程性材料由教研部门统一进行收集,以便进行有效的评价与管理。

其次,每学期初制定详细的结对子研修计划,开展有效的结对子专题研修活动。

2、以校为本的交流形式

为了使“一对一结对子”活动能够有效进行,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的结对活动,应充分考虑到交流互动时能够便于交流和学习,新老教师结对子安排尽量发挥校本交流优势,做到便于听课、评课、反思、总结的交流学习互动效果。

3、运用网络交流形式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本区域借助网络,通过QQ群、博客、中小学音乐网站,开辟了“网上教研”途径,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为新老教师搭建研讨、交流的平台,大大提高了教研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在进行互动交流过程中,引导年轻教师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难题,通过上传自己的教学案例、教学心得等材料,及时与老教师进行对话与交流。真正做好“结成对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交流目标。作为教研部门要及时鼓励和指导年轻教师及老教师把交流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撰写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于各级学科刊物,促进了新老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省时、快捷的“网络教研”为互动双方沟通与联系提供有效的支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

篇10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兴趣;教学模式  

    高校毕业后,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走上了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岗位,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遇上最多的问题就是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使得他们的课程很难开展下去。经过我的一番了解,发现他们大多数是不会运用教学模式而导致的,因此我总结了一些教学模式与大家分享。 

    一、趣味模式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其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并乐于学习。 

    基本过程:引趣一激情~愉悦~主动学习 

    这类模式在中、小学各年级都能运用,尤其在小学唱游教学中。对低段的孩子在音乐教学中主要是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学音乐。例如在《小鸡的故事中》,乐曲很简单,学生一唱就会,但学习的要点显然没有理解;于是老师可以一边绘声绘色地讲着小鸡的故事,一边惟妙惟肖地表演着鸡妈妈、小鸡、老鹰的各种动作,在一个愉快和谐、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这堂课的重点—四种音乐情绪的转换(雄壮地—欢快地—紧张地—抒情地),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伴着小鸡的故事被孩子们感受到了;感受得那样轻松,那样有趣。 

    二、和谐模式 

    特点:师生之间互相沟通,融洽合作,和谐、轻松。 

    基本过程:诱导~共鸣~探讨一获得共识 

    这类教学模式在每个年级段都可以运用,使教学中各种关系密切,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文环境是使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初中一年级欣赏课((二泉映月)},老师刻意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素材—通俗歌曲《二泉吟》,在引入新课时播放,让生欣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欣赏到那熟悉而又喜欢的通俗歌曲《二泉吟》,不由得和着音乐唱了起来:“风悠悠,云悠悠,满怀的不平在小路上走……”那凄美的歌声唱出了阿炳的情、阿炳的梦、阿炳的恨、阿炳的愁、阿炳的忧,歌曲与画面营造了与乐曲《二泉映月》相融的一种特定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音乐描写的意境中…… 

   三、合作模式 

    特点:学生间互教互学,技能知识互补,潜在目标是培养乐于助人及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基本过程:引导~讨论~演示~共同评价 

    适用于创造性较强的音乐教学环节或有点难度的知识性教学中,通过学生互助解决疑难及共同演示唱、奏、演的创造成果,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小燕子》中,教师用钢琴演奏《小燕子》主题旋律,学生听后老师出示八张音乐卡片,(这八张卡片上有八小节曲谱,是歌曲《小燕子》的前八小节曲调,每张卡片上一小节,四个小组每组分配两张卡片)请孩子们分小组讨论,把这八张卡片自由组合,编成新的旋律来赞美小燕子。看看谁送给小燕子的音乐最美。这节课孩子们在听听、唱唱、跳跳、玩玩中结束了庆功会,并尝试了自己创编音乐,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中,尤其是全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把优美的曲调创编出来,体现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气氛,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创编曲谱的成功感。 

    四、探索模式 

    特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思考与研究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基本过程:设疑~自由探索~引导探索~答疑 

    指导—发现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探讨、总结事物运行的一般规律,并以这种规律为基础,反过来去解释与发现与之相关的各种现象。 

    有一例是识谱方法的探讨。上海有一位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先识谱后唱歌的教学模式,反其道而行之地采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这一方法,他总结了四点:一是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的教学目标并不矛盾;二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可以降低识谱难度;四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上唱歌课时,他不急于马上解决歌曲的创作背景及识谱知识问题,而是先让学生听录音或听教师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美并逐渐熟悉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识谱,这时学生就有了似曾相似的感觉,识谱就顺畅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