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审计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25 17:1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商审计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上市公司中,天音控股(000829)是唯一同时进入三大运营商第一批试点名单的上市公司;爱施德(002416)同时进入三大运营商第二批试点名单。
超八成有色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显示,目前有色板块共有67家企业了上半年业绩预告,超八成公司预喜。其中,锡业股份、德展健康、怡球资源、兴业矿业、丰华股份、中金岭南、银邦股份、云南铜业、中钨高新9家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增超过10倍,35家公司业绩预增超100%。对于有色板块未来走势,机构的看法偏向乐观。
【提升信息化基础建设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4G信号覆盖城乡,5G技术“领跑”世界。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提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打通了“信息大动脉”。
【钱袋子“跑赢”GDP 我国居民收入支出结构更加优化】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已陆续出炉。结合各项数据,业内人士评价,我国居民收入支出结构更加优化。
新浪:中国据悉考虑让五矿集团和中国黄金集团合并。三名匿 名知 情人士说,两家公司已经进行了数月的谈判,虽然距达成协议还有一段时间。
篇2
IT环境中的采购付款流程是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与传统手工业务处理相比,IT技术的应用、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及其在ERP等系统中的固化,使得采购付款流程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与舞弊调查方面,尤其是对应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具有极其显着的特点,集中体现在获取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认定的测试、存在与发生和权利与义务认定测试三个方面。
一、获取数据
实质性测试涉及到从电子会计文件中提取数据,并加以分析。为此,审计人员需要对产生这些数据的系统和控制,以及存储这些数据的文件的物理特性有所了解,并借助诸如ACL①之类的CAATTs软件实现。确认文件的正确版本对审计人员至关重要。为此审计人员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系统中文件备份的步骤,而且只要有可能,就应使用原始文件。虽然使用ACL可直接读出大部分的顺序文件和关系型数据库表格,但是复杂的文件结构在分析之前,需要简化。简化需额外的步骤和特殊程序来创建一份源文件备份,该备份的格式是ACL软件可以接受的。如果公司的系统人员运行简化处理,审计人员必须确定其所使用的是源文件的正确版本,并且所有相关的数据都已转移到备份文件中。
(一)存货文件
存货文件含有每种存货的数量、价格、供应商以及仓库地点等数据。系统首先检查存货文件中的记录,找出需要订购的货物。当货物被出售或用于生产后,存货文件记录中的存货数量字段值就要自动减少。随着各项存货数量的减少,当现存数量低于再订购点时,系统再测试该再订货的其他条件,如符合,系统则自动生成采购订单,并发给供应商,同时在采购订单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现存数量将一直保持在低于再订货点,直到从供应商处收到货物,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天或几周。为标记已订购的货物,防止系统重复订货,在存货记录的采购订单号字段会填入系统产生的订单号;否则,该字段值为空。
(二)采购订单文件和采购订单产品项目文件
采购订单文件包含向供应商发出订货的记录。在货物抵达之前,记录一直保持开放状态。把接收报告编码填入指定字段后,该记录当即关闭。采购订单产品项目文件包含全部订购项目,因为每个交易会涉及一个或多个产品,采购订单文件中的每条记录可以对应采购订单产品项目文件中的一条或多条记录。采购订单号和项目编码这两个字段组合起来共同构成了采购订单产品项目文件的主关键字。同时,这两个字段还提供了采购订单产品项目文件与采购订单文件、存货文件之间的联接。
(三)验收报告文件
当订购货物从供应商处抵达公司后,验收部门要进行清点、检查,并编制验收报告文件。验收员通过网络系统终端,输入验货信息后,系统执行以下任务:1.增加存货文件中显存字段的值;2.将采购订单号字段重新设置为空值,并取消再订货条件;3.新建一个关于验收事件的日志记录;4.将验收报告编码放入指定字段中,并关闭采购订单文件。
(四)付款凭证文件
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订货、验收和付款中的金额差异是法律关注的问题,必须在批准向供应商付款前将其解决。应付账款部门的雇员检查采购订单文件和验收报告文件中的对应记录,并将这些记录与供应商发票比对。如存货项目、数量和价格相符,则编制付款凭证。按照供应商的贸易条款和公司的付款政策,填入支付日期并过账。在每一个付款日,付款应用程序选择到期的应付账款记录,通过在支票日期字段输入当天日期的方式,将该应付账款项目标识为“已付”,同时签发支票,寄给供应商。支付凭证文件向审计人员提供了以下三个重要信息:1.记录收到供应商发票的时间和实际数量;2.在此期间交易账户中所签发支票的日记账;3.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付款凭证文件中的开放项目代表的就是公司所欠的应付账款余额。上述文件都需要根据其物理存储位置和逻辑存储结构在ACL软件中先行定义文件,在实质性测试阶段,审计人员才能采用ACL软件访问并提取这些文件中的数据。
二、准确性和完整性认定的测试
审计人员常在细节测试之前,首先进行账户余额的分析性复核。在采购付款流程中,分析性复核程序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关于应付账款和相关费用趋势的概况,还可以确保交易和账户的完整性合理表达,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实务中常用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如下:
(一)检查支出凭证中的异常趋势
过于集中地从同一家供应商购买商品,可能反映出不正常的商业依赖。如果该供应商提高价格或不按期交货,就会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这也可能存在舞弊行为:采购员或其他管理人员接受了该供应商的高额回扣。存在大量的小额交易的供应商则说明采购程序的效率不高。一项对美国多家公司的调研显示:IT环境下,一笔采购订单的处理成本为50—125美元,可见减少与公司做生意的供应商数量就可直接节省交易处理成本。管理层应该考虑减少供应商的数目,增加每次的订货品种和数量,以减少订单的数量。这种现象也给审计人员一个信号:采购程序中的有效供应商方法没有被采用。审计人员可以使用ACL软件的分层和分类功能找出和应付账款支付程序有关的各种特点和异常现象,生成各种累加报告。例如,某公司第一份累加报告给审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关于采购过程的总体印象:78%的付款凭证的交易额之和仅占同期交易总额的15%;第二份累加报告则显示了与单个供应商相关的商务活动:公司中超过53%的交易是和同一家供应商进行的,而其他大多数供应商的交易额只占总交易额的很小部分。
(二)检查发票价格的准确性
比较供应商发票上的价格和原始采购订单上的价格,是为了测试准确性认定。实际价格和预期价格间的巨大差异可能是因为雇员在授权付款前没有检查相关文件,或在处理价格差异时,应付账款部门人员超越了他们的权限。使用人工方法,只能对一个会计期内处理的数以千计的发票中的一两百张样本进行检查,因此审计人员通过比较发票价格和采购订单价格来确认价格准确性时,只能用抽样方法。IT环境下,通过ACL的连接功能,将付款凭证文件和采购订单文件中的数据连接起来才能进行比较,审计人员可以对需要检查期内的文件中所有发票的价格进行检查。实务中,ACL生成的输出文件可能非常大,直接浏览这些文件,寻找差错费时费力,因此审计人员常常使用过滤功能,过滤掉所有订单金额和实际金额相同的记录,只剩下价格有差异的记录;再结合ACL的其他功能,审计人员可以分析记录价格的总差异,并对其重要性作出判断。
三、存在与发生、权利与义务认定的测试
对已授权的采购订单,只要从有效供应商处接收到存货就意味着债务的发生。但是,很多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在收到供应商的发票时,才确认债务,并记录为一项应付账款。供应商发票经常落后于商品的接收,通常情况下,债务实现和确认之间的时间差不会影响财务报告。但在每个会计期末时,收到存货的供应商发票通常要到下个会计期才能收到,也就有可能没有包括在应付账款账户中,审计人员应相应调整债务记录。
(一)查找未记录债务
查找未记录债务涉及付款凭证文件和验收报告文件。在一个会计期内,每条存货验收记录都应该与相应的付款凭证文件中的记录相符。审计人员再次使用连接功能,将采购订单文件和验收报告文件连接起来。两个文件的连接需要以同一个关键字排序,即采购订单号。因为付款凭证文件已经按照采购订单号排序了,所以排序后的文件也可用于这项测试,只有验收报告文件需要按照采购订单号重新排序。此时的输出文件中只需含有与主文件(验收报告文件)中不相符的记录清单,即那些审计人员试图确认为没有被记录为债务的验收报告记录。如果输出文件不为空,即表明存在与验收报告文件不相符的采购订单文件记录,审计人员必须检查和判断是否对应付账款余额做了适当调整。
(二)查找未授权支付凭证
对于应付账款高估的风险,审计人员应选择付款文件为主文件,验收报告文件为从属文件,重新连接,输出文件为公司没有付款凭证对应的存货验收记录。这可能意味着付款的批准只是基于收到供应商的发票,而没有检查订购的货物是否已经验收入库。没有验收记录的付款凭证可能隐含一个舞弊,或者当内部控制环境较差时,对同一笔采购重复付款。
(三)检查向供应商重复付款
篇3
采购审计除了对过去事项进行审计以查错纠弊外,还要对未来事项进行风险防范。采购审计贯穿于采购的每一个环节,从采购计划、价格制定、供应商选择、质量验收、物流运输、合同执行异常、结算等进行监督以及风险防范与控制。
一、采购风险分类
采购风险众所周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采购舞弊存在采购过程中,贯穿于采购的整个过程。
1、外部风险
市场风险,即市场突变对采购造成的风险,采购人员是市场把握不够,采购节奏异常;政策风险,是由国家、地方或行业的新经济、环保等政策的实施,给企业造成的采购风险;质量风险,由于供应商提供的货物质量不稳定造成产品的不稳定或由此造成的退货引发的生产用量不足;履约风险,由于供应商合同无法执行造成的缺料风险或提供预付款但不执行合同的风险;自然意外风险,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供应条件的变化,如运输船只沉没等,给企业造成的风险。
2、内部风险
采购计划风险,是指采购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否有相关责任的审批。合同风险,合同条款不明确、不清晰造成的责权不清;采购人员对供应商勾结;合同管理混乱。质量验收的风险,质量上以次充好,计量不准确等;库存风险,采购物资没有建立在合理库存的基础上,出现应急采购或库存过多,造成的资金积压。
二、防范采购风险和舞弊的对策和方法
1、督促相关业务部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采购部门掌握着企业的采购大权,所谓“没有监督的权利必定滋生腐败,没有过程的控制很难达到理想的目标,任何靠个人自觉的管理注定是走不远的,没有制度的规范和操作流程,圣人也会收回扣的”。笔者所在单位用了半年的时间将公司采购的流程进行了规范梳理,采购部门综合科同时负责内部控制监督职能。建立合同格式条款,对在历次审计过程中多次出现的问题,尽量约束在合同内,避免后期出现异议,同时也减少了采购人员在处理问题上的随意性。规范结算过程中的各类异常情况处理,如《质量异议结算处理单》、《不合格品处置记录》《预付款情况说明》,规范各类处置单的审批权限。
2、对采购计划和采购价格进行审计监督
有效的采购计划可以使企业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所以审核采购部门的采购计划制定是否科学同样很重要。根据采购计划、实际合同签订情况、生产用量、库存,制定原料周转周期表;计算采购计划与实际签订之间的差异并存在的原因,综上分析原料采购计划制定的合理性。
3、对合同签订、执行进行审计监督
依法制定采购合同是避免合同风险,防患未然的前提条件,也是强化合同管理的基础,首先对采购部门是否履行职责进行审计。主要审计重点是在供应商选择上是否严格按照《供应商管理制度》执行,通过采购部门提供的季度、年度《供应商评价》判断其是否真实合理。
4、对采购验收环节进行审计监督
采购验收环节是采购环节进厂前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采购验收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货物的质量,以及公司的利益,因此该环节的审计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货物验收环节,审计人员在不通知取样人员的前提下,与其共同取样,看其取样过程是否符合规定,取样过程中是否存在任意取样的情况,并将取样数据分为两份,将其中一份带回,按照审计部分的编号,从公司化验室或请第三方检验,最终对比结果看其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关注采购部门中质量仲裁案的比例,判断检验的准确性。对于计量的准确性,通常也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不定期抽查计量器具的校磅记录或共同校磅。
5、结算审计
根据合同约定,审计对采购部门的结算情况进行审计抽查,采用复核法审计,根据到厂原料的数量和质量指标以及交货时间等因素复核结算是否准确。存在质量异议与供应商进行协商,并将协商结果填入《质量异议处理单》,由相关级别的领导审批,审计对其处理的结果和审批情况进行审计。
6、付款审计
对存在预付款的看其是否符合合同约定以及交货时间以及发票入库情况。应付款方面按照合同约定票到付款,对于没有发票入库的坚持不能付款,特殊情况需由相关级别的领导批示,审计对其操作进行监督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按章办事。付款时间按照公司付款规定,对于提前和之后的付款进行审计。不定期对应付款登记台帐进行审计。
篇4
一、目前高校可以采用的物资采购审计的两种模式
根据高校各自的管理模式和要求、物资采购业务量的大小以及内部审计机构资源等的不同,物资采购审计可以采取项目管理式审计和过程参与式审计两种模式。
项目管理式审计是有重点、有目的地将某物资采购部门、环节或物资品种纳入年度审计计划,形成为特定审计项目,并实施相应审计程序的审计模式。大、中型规模的组织适合采用该模式。该模式适用于采购规模较大、年采购金额较大、社会知名度较高的高校。过程参与式审计是由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监督物资采购的全过程或者部分重要过程,实现物资采购审计的日常化。小规模组织可以采用该模式,一般职业院校、小规模高校也可以适当采用。在此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能断然割裂这两种审计模式的紧密辩证关系,将其绝对化。事实上,这两种审计模式可以综合运用,联系推广。在内部审计资源缺乏的特殊情况下,可采用过程参与式审计。在积累了一定信息的基础上并且对该项目进行审计涉及高校的重要性权益时,则以项目管理式审计为主。两种审计模式可以相互结合起来,关键是怎样发挥出采购审计的最大效益。
比较上述两种采购审计模式,说明可以通过对高校内部某个业务流程或环节,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省审计成本或资源的目的。不一定非要开展专项的采购审计,才算是采购审计业务。必要时实行业务外包,可以委托中介单位进行采购审计。
二、开展高校物资采购审计的重点和方法
高校物资采购审计应采取“重点突出,区别对待”的方法,选择采购数量较大、采购次数频繁、采购价格较高、采购价格变化频繁、质量问题突出、长期积压或短缺、群众反映普遍、领导关注、内部控制薄弱和出现错弊概率较高的环节或物资类别等。审计重点集中于如下两点:一是对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招标文件以及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计,防止出现包括盲目签订采购合同风险、合同无效风险、合同条款不利风险、合同违约风险和合同档案管理混乱风险等。二是对采购方式执行情况的审计,对物资验收、货款支付、办理索赔等业务执行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对列入审计重点的业务,一般采用全面审计法,对物资采购涉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资料和资料的每一个方面进行全面审计。对于列入审计范围的非重点业务,一般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采购流程或品种进行审计,可以运用检查法、函证法、询问法和重点审计法、复核法、观察法、分析法等方法。
三、开展高校物资采购审计的措施
具体审计措施如下:
1. 招标文件确定过程中的审计
资产使用部门经学校物资采购招投标工作办同意后进行某项物资招标采购,审计部门按其职责权限适时介入,对资产与设备管理处拟订的招标文件进行审计,监督购置仪器设备的资金是否到位、是否纳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并关注招标文件中对所购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技术性能、指标要求、系统配置、报价要求,对投标人的资质、资信度考查情况、业绩要求,对开标时间、地点以及招标人所要求的其他附属要求,如供货时间、付款方式、预留质保金或保修金的数额等是否表述清楚,用词是否准确,避免潜在投标人对招标文件的理解不一而产生疑义。关注招标文件是否存在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的情况。涉及特定专业判断的,可以咨询有关专家意见作为佐证基础性资料,但应考虑回避制度。是否存在招标机构、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相互恶意串通的虚假招标行为。另外,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
2.开标评标定标过程中的审计
审计部门须关注评标专家组成员是否都是依据招标文件和评分细则独立地对潜在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客观、公正、公平的打分;是否符合低成本高效益原则;标底价格明显偏离、违背市场规律的,可请招投标中心负责人组织评委在评标过程中给予判断认定。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是否向招标人提供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中标候选人,中标候选人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排序,采购人是否按照评标报告中推荐的中标候选供应商顺序确定中标供应商或事先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中标供应商确定后,中标结果是否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公告,并向中标供应商发出中标通知书;投标供应商对中标公告是否有异议,招标采购单位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对质疑内容作出答复。
3.经济合同审签过程中的审计
采购合同签订的合规合法性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采购合同条款的完备性和合同内容的合法性。
(2)采购合同的执行结果。
(3)审查合同的管理是否规范。
审计部门须审查采购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规范、完备;合同价款是否公平合理;合同中涉及各方的责权利、质量、设备安装工期、付款方法、保修及其时效规定是否合规、完备;关注中标方是否将投标文件中的优惠条件逐条落实在合同中,力争维护学校的权益不受损失。
4.验货付款过程中的审计
技术较复杂、金额较大的由资产与设备管理处组织验收小组,参与验收的人员须包括资产与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审计及监察部门和有关专家在内,实行部门会签制度。验收工作应围绕着是否按照采购文件和合同有关条款的要求,对应验收对象的数量、质量及规格型号等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5.物资采购后续审计
对并不是一次性结清的采购业务,审计部门应做好备用台账的记录工作。需要办理退换或索赔事宜的,要将处理落实情况详细记载,控制付款额。到使用部门进行回访,了解退换或索赔事宜的处理情况,同时对厂商的服务质量和态度做到心中有数,也为下次招标提供有反馈价值的信息资料做好准备。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广生。 教育采购招投标业务审计的难点[j].中国内部审计,2008(1)。
[2]陈启蕴。 浅析高校工程物资采购招标审计中的关键控制点[m]. 教育部财务司。中国教育审计二十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Abstract: Running value for money audit of enterprise supplies purchas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enterprise's integral benefit growth. The meaning of value for money audit and its application are primarily studied.
关键词:物资采购;效益审计;涵义
Key words: supplies purchasing;value for money audit;meaning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014-02
1物资采购效益审计的涵义
物资采购效益审计是由审计部门成立审计组,依照企业管理制度及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等一定的管理标准,对物资采购业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综合的评价,通过采购效益的优劣评价,挖掘提高效益的潜力,以促进企业改善物资采购业务管理、提高采购效益的监督活动。物资采购效益审计通过其评价功能,能够促进企业找漏洞、挖潜力,改进和调整管理方式、机能,提高采购业务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符合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2企业物资采购效益审计的初探
2.1 企业物资采购业务流程梳理与风险分析。
2.1.1 企业物资采购业务流程现状梳理。结合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实行“统一计划、分级采购供应”的管理模式。按照物资用途划分为生产维修物资与基建物资,按照采购权限划分为统管采购物资、委托采购物资、下放采购物资。
2.1.2 企业物资采购业务的风险分析。①物资采购外因型风险。a.采购合同欺诈风险。合同欺诈风险主要包括:以虚假的合同主体身份与采购部门订立合同,所提供商业资质为伪造、假冒的资质。签订采购合同后将签订的采购合同转手从中谋利,采购物资质量、供货时间、售后维护等无法保证;供应商不具备合同履行能力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b.采购价格风险。由于供应商操纵招投标、议价环境,在招投标、议价前期相互串通,有意抬高价格,使采购单位蒙受损失的价格风险;当采购单位认为价格合理情况下批量采购,但该种物资可能即将或已经出现价格下跌而引起采购风险。c.采购质量风险。由于供应商提供的物资不符合质量要求,将会对单井、区块、装置的生产运行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到物资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从而导致采购单位在经济、技术、人身安全、企业声誉等方面产生损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原油产量及经济效益,威胁到企业的发展。d.技术进步风险。由于没有及时掌握技术进步情况,导致所采购的物资使用效率低下或已经被市场淘汰无法满足生产需求,造成采购物资的原材料积压等损失。e.采购意外风险。物资采购过程中由于自然、经济政策、价格变动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风险。如交通意外事故等,导致不能正常供货,采购单位遭受风险损失。②物资采购内因型风险。a.采购计划风险。物资部门或需求单位岗位人员计划管理技术、方法不当或不科学,导致物资采购中的计划风险。即采购数量、采购目标、运输方式、供货时间、质量等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b.采购合同风险。由于物资管理部门未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导致采购单位承担潜在风险,蒙受经济损失。如对合同相对人的资质审查不严、合同履行阶段未按合同约定追究违约责任、应签订而不签订采购合同、事后签订采购合同等。c.采购验收风险。由于人为或其它因素造成所采购物资在进入仓库前,未按采购合同、采购计划及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要求对采购物资数量、品种、规格、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审核验收就办理物资入库手续而引发的风险。d.物资消耗风险。由于仓储管理不严、不规范造成在库物资的损耗;物资发放管理或基层领用消耗管理不严,造成以领代耗、基层单位账外料积增、物资消耗去向不清的风险。e.采购责任风险。物资采购经办部门、业务人责任心不强或管理水平不高,造成的采购风险。
2.2 企业物资采购效益审计的关注点。
2.2.1 采购计划的制定。审计应关注采购计划的制定是否包括以下环节并经有效审批。①编制依据:是否考虑库存信息、最小采购批量、采购周期等;②编制原则:是否结合物料需求计划,并充分考虑“质、时、量、价”及资金状况;是否按物资分类和编码原则编制;采购计划编制前是否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析、审核;③编制内容:采购计划是否包含编写说明、物资名称、采购数量、采购计划单价、采购标准、等级、批量安排、供应商名称、采购进度、需求时间、需求部门、计划到货期等内容。④在执行采购计划审计时除关注上述内部控制点外,还应关注所采购物资是否必须以及怎样实施采购、采购的数量多少等因素。
2.2.2 采购供应商的选择。在买方市场下,绝大多数物资品种数量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供应商资信等级差异较大,使物资采购部门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并可能成为牟取私利的空间。按照什么原则择优选用供应商、由谁来最终确认供应商、是否建立健全供应商管理机制等问题是审计的突出点。
2.2.3 价格的确定。物资采购价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索变量的影响,物资产品质量等级、功能、技术配置、交货条件、付款条件、支付方式、采购批量大小等原因,都会使同样一种物资产品的采购价格不同。什么样的性价比对企业最有利、是否采取最有利的价格进行采购是物资价格审计的关键点。
2.2.4 物资的“收发存”管理。在库物资的“收发存”管理是物资采购业务中内部管理的重点,那么,仓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对质量标准的把握、业务操作是否合规就成为审计的关注点。
2.2.5 采购业务的结算。采购业务的结算环节,结算的合理性、有效性是审计关注的重点。此处还需特殊关注的一点就是物资结算是否按照企业公司的文件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及时、准确的将原材料在财务账面体现出来。
3物资采购效益审计的评价原则
3.1 全面性原则。
要客观而全面地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采购效益状况,采购效益的评价既要有财务指标,又要有非财务指标;既要有静态指标,又要有动态指标。这样才可避免审计工作出现遗漏,才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综合地评价。
3.2 先进合理性原则。
评价采购经济效益应先进与合理,即在管理上先进、在经济上合理。管理上要制定先进但不应高不可攀的目标,要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经济上要合理,但这种合理并不排斥先进性,关键是要切合实际,这样才可起到激励积极性、挖掘潜力的作用。
3.3 促进性原则。物资采购效益的评价应当对被审计单位具有促进作用,提出比被审计单位现有业务、管理水平更高的目标,只要选用比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稍高的审计目标就会产生促进作用。当然,这一目标要与公司管理制度相符合,切不可脱离实际。
篇6
审计行业
最佳解决方案奖
北京微昂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企业审计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在已有平台软件基础上随需而用,量体裁衣式地定制开发特色的售后服务”。
企业审计行业软件的供应商大多数是财务软件供应商出身,原因很简单:以前的审计主要审的是财务收支,审计行业信息化主要就是采集财务数据,让审计人员使用。所以财务软件供应商有自然成为审计软件供应商的先天条件。但是随着企业审计业务的发展,仅仅是财务数据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审计的要求,其他业务数据也成为审计的对象。
目前,企业都是按《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核算,审计软件可以形成相对通用的财务采集、查询、分析功能,但是企业业务却是千差万别,审计软件无法抽象归纳成通用的产品功能,这就导致了现在许多企业审计人员抱怨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审计软件,工作还停留在以前只审财务数据的阶段。所以专家说:企业审计信息化由于自身审计业务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单纯靠产品是不能解决瓶颈问题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把“万能钥匙”。
北京微昂科技有限公司(原北京信广华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企业审计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在已有平台软件基础上随需而用,量体裁衣式地定制开发特色的售后服务”。
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睿智审计平台不仅借鉴了国际先进的审计理念,而且还结合了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平台设计以审计程序导向为核心设计思想,紧贴企业审计业务,平台现有的功能可以满足企业内审60%以上的需求,剩下的部分根据企业特点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量体裁衣式的定制开发来完成,特色的售后服务主要是帮助客户增加新的审计程序、审计工具和审计方法,使系统功能不断完善,越用越好用。这种模式的解决方案注定是一把“万能钥匙”。
那么既然有这么好的方案,其他公司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专家解释了其中的原因,现在大多数审计软件供应商都是以卖产品为主,其产品扩展性有限,二次开发能力有限,所以量体裁衣式的定制开发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很难实现,售后服务也仅限于软件日常维护。因此能施行这样方案的公司需要有一定的实力。
篇7
[关键词] 政府采购; 国际经验; 集中采购; 监督主体
政府采购是政府机构及公共实体为实现政府职能和公务或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用国家财政性资金,依法定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市场上采购货物、工程或服务的一种经济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是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政府公共支出行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治本工程。西方国家政府采购发展的实践表明,政府采购本身也会滋生腐败行为,完整、规范的监督机制是政府采购制度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
一 政府采购监督的国际经验
(一)划清议会、审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监督职责,形成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政府采购监督体系
从国外政府采购监督体系来看,议会主要审查采购预算的监督权,审查政府预算安排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审计部门主要是对管理工作水平和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事后的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的监督主要从资金的管理活动中展开,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此外,司法机关、供应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政府采购活动也进行司法和社会监督。
(二)重视对政府采购预算的监督
从国外政府采购监督的时间来看,加强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是财政预算监督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如果预算编制不合理,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就有先天性不足,即使监督的措施科学合理,那么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难以达到应有的要求。因而,政府采购预算监督是构成国外的政府采购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再监督
对监督人员的再监督职责主要由审计部门履行。例如法国对公共会计的监督由审计法院承担。公共会计机构每年都向审计法院报送公共收支决算账目,接受审计监督。法国对公共会计人员的责任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某项采购支出出了问题,是因为公共会计的责任,会计人员就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行使财政监督职能人员的再监督的硬性规定以及具体做法,形成了相互制约的控制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政府采购监督过程中严格执法。
为了严格政府采购监督的执法,各国都采取了各种有效的办法,归纳起来: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咨询、散发宣传材料,提高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对采购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二是立案侦查比较重大的违反程序案件,将触犯刑律者绳之以法。同时,对此类案件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予以公开曝光,一方面可以使违法违纪者信誉扫地,另一方面由于违法违纪终究要受到法律制裁,也有利于促进遵纪守法风尚的形成。
二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和原则
(一)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我国从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采购法》为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框架。但在实践中,政府采购的一些具体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执行中还存在有法不依的问题,如以技术标准和商务条件排除某一供应商以外的产品,采购国外的产品而排斥我国的产品等。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轨时期,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人治与法治并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违规操作的问题屡禁不止,一些严重的腐败现象仍然存在。为此,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才能确保政府采购的规范化运作。
(二)政府采购监督机制设立的原则
1、监督者与操作者相分离。政府采购一般有三个当事主体,即管理者、操作者和使用者。管理者主要是财政部门;操作者一般是指政府采购中心或其他招标中介组织;使用者主要是指采购单位。如果管理者和操作者职责不分,就会危及监督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2.依法监督。以《政府采购法》作为规范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法,以《招投标法》来规范政府采购的主要业务,同时,要制定大量的配套法规,包括对供应商准入管理的规定、社会中介机构政府采购业务资格管理规定,从而在法律制度上形成相互制约、制衡的机制。
3、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在采购过程中,要保证监督贯穿采购的全过程,同一阶段、同一环节应加强事前监督。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及采购资金的集中和拨付,是政府采购管理的源头环节。从源头上控制好预算编制和资金拨付,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实施政府采购的事中和事后监督。
4.监督主体多样化。政府采购的监督主体应以财政部门为主,其他专业监督机构为辅,社会中介机构、供应商和新闻媒体、社会公众为补充。
三 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构想
(一)明确政府采购监督的对象
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首先要解决政府采购的监督对象问题。政府采购行为是从政府采购计划到采购完成全过程行为的总称,涉及所有政府采购当事人。因此,对政府采购的监督应该是对政府采购所有当事人和政府采购全过程的监督。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讲,政府采购监督的对象有:集中采购机构、预算单位、供应商、政府采购中介机构和其他与政府采购有关的部门及机构。按过程划分,政府采购的监督对象有:对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计划的监督、对政府采购项目采购各程序的监督等。其中,政府采购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督和对政府采购程序的监督是政府采购监督的重点,但对政府采购其他对象的监督同样不可偏废。
1、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督。集中采购机构监督的客体是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中心具体负责政府采购计划的执行,直接操作政府采购的具体业务,监督的具体内容如下:
(1)、对采购人员行为的监督。除要求采购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个人修养外,关键是采购中心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首先,要制定相应的采购人员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应对采购人员建立廉政档案并实行定期轮换制。其次,采购中心要有一套明确的岗位设置和操作流程并对外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2)、对评标委员会的监督。评标委员会在招投标活动中担负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决定着每一个投标单位的命运。要解决现行评标委员会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一方面要解决好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问题,要最大比例地安排专家评委人员。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大规模的、可操作性强的专家评委数据库。同时要实行评委的有关回避制度和过错惩处制度,以确保评标的公正、客观和科学。
2、分散采购单位的监督。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对集中采购目录以外的、限额标准以上的采购项目,通过自行组织的“分散采购”方式来完成的。分散采购方式存在着采购项目多、单项采购金额小、采购范围广等许多难以管理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集中采购”的资金节约率都在13%以上,而“分散采购”的资金节约率却大多在3%-5%之间,分散采购操作水平低下。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分散采购的监督管理。而分散采购监管对象主要是分散采购单位,对采购单位监督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的考核。从采购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来看,分散采购操作是不够完善与规范的。尤其是实行招投标采购的分散采购项目,采购人缺少必要的专业技术水平完成操作,操作过程中随意性很大,影响了政府采购的效率。因此,要对采购人员的理论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其实务操作多加指导,以全面规范政府采购操作行为。
2、加强定点采购的监管。采购单位必须到定点供应商处进行采购,凭《定点采购证》与定点供应商直接结算货款,强化《定《定点采购证》的管理,禁止将《定点采购证》转借非采购机关或个人使用;采购管理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定点采购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发挥采购单位内部、定点商店和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公众对定点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违规行为的监督作用。
3、政府采购程序的监督。政府采购运作过程,要严格按法定、公开透明的原则有序进行,每一个环节既要紧密衔接又相互制约。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目前应确立和完善以下制度:
一是公开招标制度。我国招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目前,应当进一步确定招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在招标过程中的位置及工作相互衔接和配合的方法,明确技术规格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应参照的国家标准等。
二是供应商评审制。规定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必须具备的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供应商颁发市场准入资格证书,并实行年检制度。参加政府采购的供应商必须凭资格证书进入采购市场。对采购过程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可在一定时期内限制其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甚至吊销其资格证书,从而加强对竞标主体的监管。
三是交货追查制。实践经验表明,在采购中心设立“采购货物中转站”,规定供应商必须把中标货物先送达采购中心验收后再由采购单位领回复验。这是一项防止供应商和采购单位串通调包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在政府采购合同履行期间以及履行后,政府采购管理机关可以随时抽查用户,对采购标准、采购内容等事项进行核实。
四是审计监察制。审查采购部门的政策与程序,审核采购的数量和成本价格及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财务事项;考察投标企业的组织结构、工作效率、考核方法等管理情况,考核采购部门的工作计划和进度。
(二)健全政府采购的监督主体
政府采购的监督由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大部分构成。内部监督以集中采购机构为主体,主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采购业务流程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实现采购计划、项目实施、合同审核、资金支付等过程的分离,从而形成有效的内部制约和控制机制。外部监督的主体是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人大、司法部门、公证部门、新闻舆论以及公民、纳税人、供应商和特邀监督员等。
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各级人民财政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计委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招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审计、监察部门主要对政府采购活动和人员进行审计和监察。这些政府采购的监督是以政府机关为主体的行政管理性监督,而政府采购的监督则将供应商、社会中介机构和社会公众纳入进来,实现监督主体的多元化,从而实现对政府采购的全方位监督。
(三)完善政府采购预算制度
采购法对集中采购目录作了详尽归类,尤其对采购预算、采购方式、资金结算作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擅自变更合同项目,先暂后奏,瞒报少报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为杜绝此类行为,采购人上年末或当年初必须依法编制采购预算,严格政府采购报批程序,按预算有计划地进行政府采购,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认真履行采购人、供应商双方合同,按约支付采购(服务)费用,政府采购机构随时进行监控,避免采购人久拖不结的货款变为机构经济责任风险。
(四)利用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双重手段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
1、加强政府采购的地方立法。为此,应当健全政府采购的法律体系,依据《政府采购法》,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法规。一方面通过法规明确行政监督机关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的具体职责;另一方面,通过法规明确政府采购的一些配套操作程序,以规范采购从业人员的行为,确保其在工作中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除此以外,通过立法规定政府采购部门定期向人大报告制度。
2、完善政府采购的救济机制。建立畅通的以供应商为主体的质疑、投诉渠道的监督机制,是发挥供应商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的制度保证。没有完善的政府采购救济制度,供应商等采购当事人就无法通过质疑、投诉、复议和诉讼来监督政府采购机构或其他参与者不损害自己的正当权益,供应商等采购当事人的监督也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因而,应当进一步发挥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作用,供应商对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对质疑效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可按规定向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投诉;供应商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如对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可按现行的司法程序,向法院提请诉讼,也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参考文献
[1]王亚星。政府采购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2)。
[2李武好韩精诚刘红艺等。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
篇8
关键词:企业;物资采购;风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飞速发展,在市场进行购物的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可比性和讲价性,因此,人们在购物的时候有了很多的选择性,价格方面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货比三家,争取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合适的商品。但是,在企业物资采购的时候却没有这样做,在采购,比较,验收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很大程度的造成了企业成本的浪费,影响企业的良好运作。所以,在企业物资采购的方面,有关人员一定要加强管理,争取避免因为企业物资采购而造成的成本浪费。
二、企业物资采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企业物资采购涉及到好几个方面的问题,在这些部分中,每个部分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将这些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供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参考。
1.企业物资采购方式不先进
传统的企业物资采购还依靠人工进行采购,每次进行物资采购的时候都要派出很多人去参加,而且人力毕竟有限,很多事情都难免出现问题,在采购的时候也没有很大的经历跑遍很多地方进行物价的比较。而且,有时在采购的时候携带大量的资金,会对财产的安全有所影响,采购人员的人生安全也会有一定的威胁。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网上购物能够很清楚的进行物价和商品的比较,而且也不需要很多的人手来选择。这种网上购物的方式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很大程度上也节约了企业的成本,促进了企业经济水平的提高。
2.企业保存采购物资的方法不科学
很多企业在购物的时候只考虑到采购的方面,而采购的物品很多有时候是自己企业很充足的物品,这就造成了这些物资企业用不了,直接积压在库房里。同时下次采购的时候又不对库存进行检查和整理,忽略了这些积压的库存,再一次又购买了许多。这种保存物资方法的不科学造成了缺少这些物资的企业购买不上,而不需要这些物资的企业却有很多积压在库房,造成了物品极大的浪费。而有的企业得不到自己缺少的物资,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导致企业不能继续发展,就会给我国经济也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企业物资采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对于物资要进行采购招标和签约审计监督工作
对于采购的合同来说,要依法的制定合同,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风险的存在,还可以做到对合同的管理基础工作进行强化。首先,对采购经办部门是否履行职责要进行严格的审计工作。对于审查采购经办部门和人员来说,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调查工作,还要对供货方的生产状况以及质量保证等等进行很好的调查工作。对于所有的供应商来说,都必须要满足ISO 9000的标准来进行考核评定,要保证供应商对其进行复审评定。
在考评工作中,主要是对每一年的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对供货的质量以及履行合同的次数等等都需要进行评审,这样才能保证在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更好选择出供应商,建立起可行的合同。对于物资采购招标是否符合规范的程序化进行,还有看其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行为存在。最后,要对合同中所规定的所有指标和规格来进行考察,要按照合法的管理考核体系来进行考核,实现可行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四个标准,最终达到审核标准。
2.对供应商资格进行审查和信誉的等级评定
对于供应商方面来说,其主要的风险都是源于供应商方面,往往会使得企业面临着重要的采购风险,在实践中,要通过建立供应商资格的审查机制来降低和化解相关的风险。因此,要建立起采购前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查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监督检查,还可以降低采购风险。同时,可以建立起采购中供应商资格审查机制,在实行采购中的审查资质时,也可以落实对采购资格的有效管理。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建立起信誉的等级评定制度来降低和化解供应商方面的风险,对于信誉来说就是指供应商要遵纪守法,要履行责任和兑现合同的承诺。
3.建立良好的采购程序来控制制度
对于采购管理工作最为有效的保证,就是建立和实施制度化的采购管理程序。通过很好的实行采购计划、供应商的资格审查以及合同签署等等,可以形成良好的术业专攻和权利,有效的避免了由于采购人员能力的问题而出现的风险。而且,对于重大的物资采购业务也应该定期的开展审计制度,通过良好的审计督查物资需求计划,以及采购渠道的选择和价格的确定等等,最终达到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从而预防了腐败问题的产生。综上所述,既需要注重考核采购员的专业能力考核,同时还应该注意考核采购员的职业素质修养,从而保证公司制度约束行为进行很好的操守,最终达到减少工作中的弄虚作假现象产生。为了避免因为采购时存在的黑暗面,企业在进行采购的时候,可以进行物资采购的招标的方式,只要符合要求的采购小队才能胜任这个工作,这样参加的人多了,就有了竞争力,为了得到物资采购的资格,每个采购人员都会努力减少采购的成本。采购完成后,统一集中对这些物资进行支付。这些方法能够保障企业物资的质量,并且减少企业的成本消耗。
四、总结
企业物资采购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在,需要每个过程都引起注意,采购制度也要完善,因此,这需要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只有团结一致,才能避免企业成本的浪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采购方面的方式有关部门人员也要积极创新,争取将企业建设的更好。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物质供应;管理
一、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物资计划管理是供应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疆油田物资供应总公司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强化物资计划管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首先,实施物资采购计划集中管理。由用料单位将各自的物资需求计划上报至物资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对所有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类汇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统一采购;其次,强化物资计划编制管理。为了提高物资计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应当建立物资计划准确率指标体系,以减少急用、临时、零星的用料计划。各用料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特点制定物资消耗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尤其要做好大宗物资和主要材料的物资计划,从而为确保正常生产提供物资保障;再次,严把物资计划执行关。物资管理部门应当在及时了解生产建设进度和物资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对物资余缺进行合理调配,做好与供应商的沟通工作,防止出现物资积压或供应中断的现象。同时,定期总结考核物资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供应工作管理水平。
二、加大物资采购管理力度
在整个物资采购过程当中,供应商的选择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为此,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基础上,对供应商进行择优选取,同时还应对物资的价格进行掌控,并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规范,保障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公司开展的集中采购,应在一级供应商库中优选供应商,当供应商库无法满足公司采购要求时,则可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申报,并选出新入围的一级供应商参加集中采购;其次,在自行组织的采购中供应商的选择也应以集团公司一级供应商库为基础,并从中选出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当无法满足需求时,可推荐业内信誉较好的供应商,作为优先考虑;其三,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若是因为供应商不按时供货而对正常生产建设造成影响,可按合同终止供货,并按照法律程序向该供应商进行索赔;其四,应对一级采购物资经销商进行规范管理。在进行集中采购的过程中,应对经销商的管理加以明确,并按照具体情况在定商定价时,根据双方自愿、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等原则,对合格经销商的名单进行公示,并由公司对采购结果进行统计执行。
三、提升仓储管理水平
所有物资企业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实现零库存,而想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升仓储管理水平。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应当做好物资入库前的质量检测工作,可针对钻井工具、金属材料、各类管件阀门等产品,与相应的检验机构签订质检协议,明确责权,并采取最为有效地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确保入库物资的整体质量;其二,对仓储管理的组织工作进行强化。各相关领导应进行明确分工,可由业务副经理对仓库管理进行重点负责,并由库管员负责相关的细节工作。同时所有库房均应当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各项管理措施进行落实。此外,可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工作职责加以明确,这样有利于确保仓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三,强化仓储计划管理。各库应以总公司的仓储管理计划为依据,分别制定各自的仓储管理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其四,应对现有库存物资的保管和保养工作予以重视。该项工作应由库房领导带头予以落实,按照物资的特性进行相应的维护保养,并定期对库房物资进行逐项清理。
四、创新监督管理机制
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新疆油田公司物资供应总公司供应工作的开展,不仅要充分结合公司目前的状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执行细则和管理方法,而且还要加大计划管理力度,推行集中采购;既要强化价格审核,并对采购质量和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又要对余缺进行统一调剂,利用好公司现有的物资资源,同时还要对采购合同的技术以及经济审查予以负责。在对物资采购进行监督管理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强化对物资采购的监管。在进行物资采购招投标以及谈判时,应当由公司监察处和法规处共同参与,并由审计部门建立相应的审计室负责采购的审计工作;其二,通过加大廉政教育力度,并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落实廉政职责等方法,为权力行使和正确对待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应当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定期对有关的制度文件进行组织学习,并邀请纪委干部对负责采购工作的人员以典型案例的方式进行廉政教育,让他们懂得采购不是权力而是责任,必须严于律己、照章办事;其三,应对物资采购的效能进行定期总结和部署,并由监察处设立相应的监察项目,以此来确保采购效益。
参考文献:
[1]曹 健:对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有效性的思考[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3).
篇10
一、组织实施“阳光采购策略”—---公开透明的按采购制度程序办事,在采购前、采购中、采购后的各个环节中主动接受审计及其他部门监督。
20*年我们进一步强调采购工作透明,在采购工作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论是大宗材料、设备还是小型材料的零星采购,都尽量多的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即使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也始终坚持这个原则,邀请审计部相关人员一起询比价,采购前、采购中、采购后的各个环节中主动接受审计监督。即确保工作的透明,同时保证了工程进度。
1、完善制度,职责明确,按章办事。
20*年通过组织学习《采购管理战略》和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通过换版之机完善了更具操作性的《材料、设备采购控制流程》、《采购及供方评价作业指导书》等采购管理制度。制度清楚,操作有据可查,为阳光采购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公开公正透明,实现公开招标。
采购部按项目部和施工单位上报的采购计划公开招标,邀标单位都在三家以上,有的多达十余家,并且邀标谈质论价全过程总工办、工程部、审计部、采购部都参与,增加阳光采购透明度,真正做到降低成本、保护公司利益。
3、采购效益全线凸现。
实施公开透明的阳光采购策略后,同等的材料设备价格通过货比三家都便宜了,价格降低了3-5%。为公司节约了100多万的采购资金,直观有效地降低了材料设备采购成本。
4、监督机制基本形成。
做好价格和技术规格分离和职能定位工作,价格必须经采供部和审计部,技术必须经工程部和总工办,形成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防范、抑制腐败。建立材料价格信息库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采购效率,提高企业利润。
二、围绕控制成本、采购性价比最优的产品等方面开展工作
20*年采供部继续围绕“控制成本、采购性价比最优的产品”的工作目标,要求采购人员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询比价,注重沟通技巧和谈判策略。要求各长期合作供应商在原价位的基础上下浮5-8个百分点(当然针对部分价格较高而又不降价的供货商我们也做了局部调整)。同时调整了部份工作程序,增加了采购复核环节,采取由采供部副经理在采购人员对材料、设备询比价的基础上进行复核,再由采供部经理进一步复核,实行了“采购部的两级价格复核机制”,然后再传送审计部复核。力求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采供人员也在每一项具体工作和每一个工作细节中得到煅练。
三、进一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协调
20*年采供部进一步加强了对供应商管理,本着对每一位来访的供应商负责的态度,制定了《采购供应部供方信息表》,对每一位来访的供应商进行分类登记,确保了每一个供应商资料不会流失。同时也利于采供对供应商信息的掌握,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信息空间。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录,在进行邀标报价之前,对商家进行评价和分析,合格者才能进入合格供方名录、才具有报价资格。
根据公司管理层的最新思维,公司新一代的供应商也应建立在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上来,甚至拿他们当自己公司的部门来看待。因为公司的成本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最主要的来自于公司所有供应商的支持力度,供应商对每家客户不同的政策特别给予我司的竞争对手的政策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司的成本核心竞争力的高低。房地产和建设行业是个相对特殊、独立的行业,供应商圈子相对独立,比如钢材、水泥可用供货商资源并不多。房地产企业都用着很多同样的供应商。因此采供部必须考虑怎样既能使供应商始终至终、一如既往的给予我们最优政策,又能更好的为公司营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使供应商能真正全心全意的为东和服务,抛弃双方的短期利益,谋求共同长期的健康发展。我们发展了诸如:达钢集团、拉法基水泥集团、鸽牌电线电缆公司、伊士顿电梯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单位。从而抢占节约成本、降低价格的制高点,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四、步加强对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的管理
20*年采供部进一步加强了对材料、设备信息的管理,每一次材料设备的计划、询比价都进行了复印留底,保持了信息资料的完整,同时输入电脑保存,建立采供部材料、设备信息库,以备随时查阅、对比。
五、提高部门工作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感
20*年采供部特别注重,除组织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外,还注重在平时的每项具体工作和每个工作细节中不断的提高业务素质,同时反复强调采购人员的责任感,强调每个人对自己采购的材料设备负责到底,保证了对材料、设备有效的追踪。
六、09年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1、公司推行流程管理的契机,细化采购管理流程(10个)
流程管理成熟度是衡量企业是否进入规范化的主要标志,公司从规范化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最重要的前提是建立强大的流程管理体系。抓住公司推行流程管理的契机,细化采购管理流程,从而全面提高公司采购管理水平。
2、制定采购预算与估计成本。
制定采购预算是在具体实施项目采购行为之前对项目采购成本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是对整个项目资金的一种理性的规划。它不单对项目采购资金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和分发,还同时建立了一个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对采购实施行为中的资金使用进行随时的检测与控制,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浮动。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查找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例外情况,有效的控制项目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采购成本的目的。
3、改进供应商的选择。
在进行供应商数量的选择时既要避免单一货源,寻求多家供应,同时又要保证所选供应商承担的供应份额充足,以获取供应商的优惠政策,降低物资的价格和采购成本。这样既能保证采购物资供应的质量,又能有力的控制采购支出。根据我们的规模,供应商的数量以1<X<3为宜。
4、建立重要货物供应商信息的数据库。
以便在需要时候能随时找到相应的供应商,以及这些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的规格性能及其他方面的可靠信息。
5、建立同一类货物的价格目录。
以便采购者能进行比较和选择,充分利用竞争的办法来获得价格上的利益。
6、采购员根据图纸提前介入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