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背景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管理专业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政管理专业背景

篇1

2010年5月4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1]

2015年5月,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高校创新创业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它要求各高校继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尽快解决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与现实高校高质量多样化人才培养短缺的矛盾。[2]

然而,目前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更应该紧紧围绕国家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相关文件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问题,培养更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应用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对自身的定位,主要是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类团体培养具有行政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该专业人才辐射具有广泛性特点。因此,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更倾向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通才。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模块:一是管理学,如国内外管理学基础、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政治学,如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等;三是经济学,如西方经济学等;四是法学,如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五是社会学,如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与统计等。各高校均较为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课程安排也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各高校虽纷纷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但实践课程比例较低,课程设置仍不够系统、完善。

(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有待强化

师资力量是衡量一个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大都毕业于高等学校,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他们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但缺乏行政管理社会实践经验,实践能力较弱。现阶段,各高校增加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很大部分由年轻教师承担。这部分老师没有专业的创新创业知识背景,仅凭几次短期速成培训,便站上讲台,其对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理解不够深刻,极易流于形式。而具体实操课程虽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授课,但这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任教,较少具有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其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能力较弱,创新创业能力亟待提高。

(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单一

应用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这个中心。越来越多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开始探索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但目前各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较为单一,主要以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居多,没有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及创业平台。

三、基于应用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应用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与时俱进,着力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更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不断适应新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需要。

(一)重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为改变应用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应该重新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在课程设置上,除行政管理理论课程外,还需重点设置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及实践课程的比重,要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计划,贯穿于大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自觉。课程选择上,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分体系,设置系列创新创业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课程,强化多层次深度培养,以实现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时代已经到来,创新人才的急缺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创新能力弱这一问题,各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为教师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学习机会,通过进修、讲座、培训、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学习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增加教师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储备。二是为教师提供“实岗挂职”的机会。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教师提供到企业学习的机会,通过“实岗挂职”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创新实践与指导能力。三是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充实创新创业教师人才结构,为学生讲授创新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三)重点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应用型高校行政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社会需求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为更大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高校应结合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一是重点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必要的场地、设备,使学生得以将理论付诸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平台,向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进行社会实践,以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加大创业扶持资金投入

目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诸多问题,而资金短缺则是大学生创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部分学生虽有创业意识、有创业项目但均因没有足够的资金只能对创业望而却步。应用型高校应加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扶持力度,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以?U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深度和广度,达到更大范围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效果。

(五)积极开展多种创业培训

应用型高校要完善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除了将创新创业课程贯穿于大学四年,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外,还应在大四这一学年针对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培训,如邀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创业成功的毕业生校友等,为学生开展各种主题的创业培训,让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充分了解创业信息收集平台、创业测评、创业风险评估等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篇2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社会需求;课程设计

专业课程的内在实质是指各高校以国家高等教育目标所设置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各种相互联系的学科及相关教学实践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准备的学生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构建成熟的知识文化结构、参与社会实践而获得丰富经验;值得强调的是,对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直接关乎到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及实现程度。到就目前情形看来,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对各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又受限于高校专业课程繁多,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倘若对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就业方向,也不能达到国家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1]。因此,在此种形势下,必须优化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构建满足国家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三方协调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基于此,本文就针对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分析影响该课程设置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一、社会需求对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专业课程是连接高校与社会两者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课程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两者之间的交流情况。研究发现,大学教育一经25年时间,基本实现一次教学课程目标变革,其目的在于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因此,有关设置行政管理专业的高校一直立志于对该专业课程的改革。在社会需求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要求高校对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在尊重教育基本原则的条件下,结合自身办学条件,针对不同需求类型进行个性化、针对化课程设置,加快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理论型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二、当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基本情况

就现阶段说来,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情形十分紧张,致使该现状出现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够科学,学生只注重其专业课程,往往忽视对选修课程的学习,且专业课程门类较少,学生可选择性不高;二是受专业教师知识背景的影响,同样的课程教学目标,经各教师不同的解读与改造,由于每位教师所形成的课程观不一致,导致教学内容呈现差异化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来看,教师知识背景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学校对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对人才培养的质量[2]。三是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化,为了全面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各高校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转向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但由于过分重视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盲目灌输“市场理念”,进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内在价值。因此,学生往往为了谋求一个好的职业,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投入技能操作性的学习,而忽视那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

三、优化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措施

1.不断优化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比重。各高校的课程体系基本是由选修性课程与专业性课程、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所构成,课程与课程之间科学合理的比重是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障的前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提高选修课程的比重,适当增添选修课程数目,拓宽学生知识面[3]。其二,平衡定量与定性之间的课程比例,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教学过程中定性课程较多,定量课程较少;因此,应当适当加强对学生定量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处理能力[4]。除此之外,还要适当调整行政管理专业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性课程活动较少,因此,应当适当提高学生实践性课程的门数、学时,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2.调整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结构。调整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结构,要求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与时俱进地增添、删减、更改课程内容,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3.不断促进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市场发展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在此条件下,这就要求高校将人才需求变化纳入课程设置过程中,为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或变革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的实用性,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目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不够科学、课程设置尽显功利化、市场化,和受专业教师知识背景影响等问题的解决,只要不断促进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实用性,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加强与其他科目之间的联系,则能够起到优化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作用,使之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条件下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元,魏范青,杨雪英.跨学科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9):50-53.

[2]郭媛媛.浅析我国现今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J].统计与管理,2016(8):183-184.

篇3

开放大学是在原电视大学体系基础上改建而来,属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范畴,办学定位就是培养合格的“当班人”。上海开放大学于2010年建立之时就明确将办学目标定位在构建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平台。而如何充分体现开放大学的“开放性”,是专业改革的头等大事。行政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专业,以政治学和管理学学科为理论基础,为党政机关培养具有现代政治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干部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组织内部的现代化专业化管理需求增加,行政管理的内容和层次也丰富起来:行政管理不仅包括政府公共管理,也包括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从层次上也可以分为高级、中级和基层三种管理。

二、专业培养目标方案改造的逻辑演绎

要解决上述问题,上海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改造及需要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也需要从实际出发回应社会现实需求和学习者的实际需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多元化

上海开放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生源构成以企业员工和社区服务人员为主体,因此上海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培养适应上海区域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掌握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现代行政管理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同时兼具较好的政治素质、法律意识、人文素养,能够在上海的基层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及具有优良素养的劳动者。

(二)专业培养要求层次化

在专业优化过程中,应综合专业特征、社会需求和学习者素质等三方面因素,将开放专科层次的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解构为三个层次:一是知识要求,即具有较为完整的行政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和较宽的行政管理专业视野;掌握行政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二是能力要求,即具有较强的解读法律与政策的理解能力和适用法律及贯彻政策的执行能力;具有较强的行政工作能力,具有运用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参与到行政管理的网格管理中。三是素质要求,即具有从事行政管理事务性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基础能力素质等;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担专业工作的身心条件;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三)优化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最终要由课程体系来体现。上述专业改造的总体思路必须落实到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上。在课程结构方面,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次的培养要求设计;对应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按照公共行政(政府营销、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企业行政(企业行政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管理)三个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

(四)强化实践教学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行政管理专业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行政管理岗位背景进行多元化设计,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首先考虑到了实践的因素,许多课程都以“方法”、“实务”、“应用”命名,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时分配上,专业课程安排了不低于20%的课程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三、对专业改造的反思

篇4

关键词:行政管理 专业设置 应用型人才

一、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行政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开放与发展,这恰恰是因为经济社会领域的简单、粗放的管理,越来越被不断精细化管理分工所替代,这一过程不仅使很多领域需要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譬如,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经济组织内部的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行政部等需要行管专业人才的加入;而且这一过程还派生出大量的公益、慈善、社团等非赢利性组织需要改进管理。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行管专业的建设甚至比其他很多其他热门学科的发展都快,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逐步向涉及到政府、公益组织、企事业组织等公共管理演变。

正是因为行政管理学科的广泛性,以及行政管理专业所培养的目标兼具理论和实用的特点,导致很多有关行政管理专业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该专业的学生往往知识杂而不精,能力多而不强,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模糊等问题出现。

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方面,很多研究都集中在普通高校在行管专业的培养内容上,普遍认为共性强于个性是一个主要特点,甚至可以说,对学科共性的关注抹杀了不同院校对专业建设的个性发展。有学者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4所院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是每所院校所强调的笼统概念,每个学校并没有根据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和院校特色,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

二、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对于民办院校而言,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存有不同。民办院校办学必须要抓住自身的特点,行政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培养方向的专注应该是其主要方向。就已经设立行政管理专业的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

第一,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民办院校的学生在理论掌握方面不如“一本”和“二本”学生,动手能力方面不如高职高专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理论,生源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民办学院人才培养到底是套用普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在民办院校人才培养层次模糊不清的背景上,民办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还是研究型的人才同样难以界定。在对民办学院行政管理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很难把握标准,课程设置也很难准确定位,直接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

第二、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国内行政管理专业最早脱胎于政治学,行政管理专业既要兼有政治学的学科内容,又要顾及专业培养目标与职场和社会需求相融合。目前,虽然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设立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强的院校有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或博士点。普遍来看,很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而对管理规律知识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状况,或许导致行政管理专业落后于社会的需要和需求。民办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也延续了这一特点。

第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据调查显示,在某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44门主要专业课程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只有:演讲与口才、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公文写作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是演讲与口才和管理学原理,诸如西方行政学说史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仅有不到20%的学生感兴趣。究其根本原因是行政管理在学科设置上并没有考虑到它首先是管理学科,有关管理中对管理问题的处理原则、方法,管理实践具备的调查、统计、信息处理、分析决策等等,这些基本管理知识常识行政管理专业在学科设置中被置于非主要地位的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招聘单位面试的学生都能够侃侃而谈,碰到实际需要解决问题时,如何分析、寻找问题的关键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欠缺。

篇5

 

跨专业考研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好多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起点,认真备考,跨专业考研成功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

 

一、会计学

     

据统计会计学是跨考人数最多的一个专业。学员本科专业大多为统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跨度并不算大,好多理工类的专业也会选择跨考该专业。

 

会计学专业女生居多,并且在以后的就业薪酬和就业方向上比其他专业都要好。因此好多人热衷报考这个专业。不仅考研,在高考报志愿时,会计专业与金融学,还有财经类的高校分数线都特别高。加之,会计专硕是两年制,更加注重业务时间能力,所以社会的认可度也会更高。

 

就业方向会计师事务所、国有企业、银行、外企等,薪资也相对较高。

 

二、金融学

    跨考金融学专业中理科背景的更多一些,因为金融学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所以理科类的专业比较占优势。

 

看一些金融分析师的招聘要求,好多公司明确要求工科背景的毕业生,其实这不是歧视, 因为相对于文科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更强一些。

 

该专业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薪资相对也会很高。

 

三、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是最纯粹的跨考专业,因为它只招收非法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除去个人爱好和就业等因素,考生热衷报考法律硕士还有一个原因:不考数学!

 

还有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教育部统一出题,有统一的参考教材,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直接消除了跨专业考生担心比别人基础差的顾虑。

 

法学的就业方向有地方公务员、国企、大投行、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

 

四、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可以看成管理学上的"万金油",几乎每行每业都离不开它。现有的行政管理职业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所以就业机会也会很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企业的建立,老企业的扩大,七分管理。因此,企业等单位增设行政管理人员职位便成为大势所趋,这从量上增加了本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从目前来看,本专业人才需求量正呈上升趋势。

 

就业方向适合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管理规划、外事交流、宣传策划等工作,但是行政管理往往没有很明晰的工作范围,升职空间不大,好多时候要从杂活做起。

 

五、新闻传播学

    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现在新媒体迅速发展,新闻传播学本科毕业就业率相对较高。并且他们更需要拥有各种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学科背景的毕业生,着力培养专家型新闻业从业人员。

 

一个拥有相关学科背景的记者,其相关领域的报道往往更具水准和深度。因此,新闻专业也是在众多跨考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

 

就业方向网络编辑、高校老师、记者、线下刊物编辑,新媒体、广告公司

篇6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本专业的特色、要求及就业方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提高自己专业能力。

1.1专业特色

笔者认为,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必须与整个学校其它专业学科和谐发展,且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形成本专业的特色。所以,在建设学科的时候,需在牢牢把握突出科学技术背景、突出工具类知识、突出工作和就业能力、突出面向具体就业岗位的思想,使学生在掌握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各种现代管理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从而实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专业特色。

1.2专业要求

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业有成后,可以从事的行业虽然涉及面较广,但总得来说,主要是流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外大中型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等的行政相关岗位的工作。所以,在专业要求上,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2.专业能力培养的方法

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政策敏锐、信息获取与分析、公共事件的调研与分析、组织协调等能力方面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应该注重和有意识的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1专业知识的学习

这是学习行政管理专业,提高专业能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本专业学生专业思考、专业行事的第一步。必须对专业知识以及与此相关专业的知识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对专业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必须掌握。清楚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清楚行政管理专业与相关专业的联系,如与政治学的关系,与经济学的关系,与管理学的关系,与社会学的关系以及与法学的关系等。

2.2专业思维的培养

专业思维的形成基础虽然取决于自身活动的科学定位,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专业思维往往发挥指导和衡量的作用。所以,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努力将知识转嫁成指导自己思考与实践的思维模式,形成专业性思维。

2.3专业方法的培养

方法是思维的具体外在表现。对于行政管理这门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来说,专业方法的合理运用,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成效。在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发现很多同学对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了,但在应用起来却不知如何运用。这主要就是专业方法没有掌握的问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培养运用专业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理论联系实际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待。

篇7

关键词:成人院校;行政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倘若一个国家不重视教育事业,这个国家必然会被世界所淘汰。高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一步,成人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是高校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成人高校里的行政管理是相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而言的,是维持高校正常运转的基本活动。加强成人高校的行政管理建设,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可以极大提高我国成人高校的教学效率,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做出更多贡献。

一、目前我国成人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协调组织能力等方面。从行政管理队伍的来源可看出其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成人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中大部分来源于留校生和引进的本科生。而党政机关大部分是由省市党政任命,竞聘任核心职务的人员较少。可见,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如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方面,由于缺乏一定的任职经验,政治敏感性不高,有时会受到外界不良政治思想的影响,不能较好地处理辩别政治性问题。职业道德修养也不高,由于大部分人从事行政管理队伍的经验不足,时间不长,又加上受学校重教学科研轻行政管理思想的影响,对自己职位晋升,工资待遇等不满,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勤于职守,长此以往,渎职成习惯,职业道德不能提升反而滑坡。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缺少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没有兴趣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理念。因此,专业基础知识总体十分薄弱,处理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自然不能以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被动的应付。

(2)校园行政机制缺乏对职员的保障措施

为加强学校行政队伍建设,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保障,当前不少高等院校制定了教职人员培养计划。一些院校为了增加辅导员人数,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质,都实行了许多激励政策,对愿意担任辅导员的工作人员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比如,一些院校提出,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在校内担任三年辅导员即可以获得优先保研资格。推行鼓励政策后,大量年轻有为的教职人员的加入了辅导员的行列。但从本质来看,这种“先要求辅导员付出努力,再兑现校方承诺”的做法是一种不尊重辅导员的政策。笔者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发现,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许多高校都尚未建立专门负责思想教育工作的行政组织。当前,社会各界衡量高等院校发展水平的首要指标是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而对于思想教育则缺乏关注。因此,许多高校并未给行政人员提出优渥的福利待遇,而将一些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提高教学质量上。

(3)行政部门考核标准不合理

国内学校职工中推行的绩效考核是将全体人员分类列为不同性质的评考对象,根据其在一年内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表现和实绩进行考核,没有完善的体系,简单地将考核理解为对评价对象的业绩进行考核,没有考量他们的品行、态度和方式等,偏离了绩效考核的宗旨。另外这种考核缺少量化的指标,不能保证结构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成人院校的绩效考核对于结果反馈不够重视导致程度的完整性不够,不能让行政管理人员正确了解自己的业绩状况,不能达到考核的最终目的。

成人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于学校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影响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改善成人院校的行政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院校行政事务的正常运行。

二、成人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整体素质

除了增强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意识之外,提高行政管理队伍专业整体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创新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方式。对于成人院校而言,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应该学习综合性大学的许多行政教学管理经验。高校首先要在制度上保障行政管理人员为专业化水平提高中福利工资待遇基本不变。如进修学习时,要给一定的补助等。具体而言有三种方值得推荐:一是对口帮扶。如果成人院校地处西部,办学水平不高,应该由高校主管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牵头,由省政府出面协调,以提高校综合力量和办学水平为目的,寻求办学力量较强的同类学校或其他综合大学作为对口帮扶的对象。学校每年派一定数量的行政管理人员到对口帮扶学校挂职锻炼,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常规交流。这个主要是指与同类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这种交流应该在制度的保障下常态化,建立与其他高校在行政管理交流与学习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取长补短,推进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提高的步伐。三是继续教育。支持在职在岗的行政管理人员通过种方式继续接受再教育。提供经费、鼓励外出参加行政管理类的学术讨论会议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支持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提升学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选拔优秀出国深造。总之,要创新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其次,优化行政管理队伍的结构。兹前所述,年龄、性别、职称、地缘、学历、知识等方面不合理的结构影响了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整体水平的提高。首先,在队伍建设方面,一定要在人员的选拔上把好关。根据现有的队伍结构进行调整。在学校内部,以知识背景为前提,根据各个部门的管理内容进行调整,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包括对男女比例、年龄、职称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形成相互竞争,共同奋斗,不断进取的行政管理团队。

(2)学校应结合实际适当调整行政人员的待遇水平

在高等院校中,行政人员是负责落实校内思想教育任务的主体。为了保障思想教育的实施效果,校方应尽可能帮助行政人员处理好生活与工作中与遇到的问题,这样行政人员才能无所顾忌地全心投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中。目前,我国各大高等院校连年增加招生指标,致使内部行政管理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校内管理工作的需求,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队伍也日益扩大。为了让行政人员能够同心协力、全心全意地落实思想教育工作,校方应结合实际,适当调整行政人员的待遇水平,让更多优质的行政人才能够加入到学校的思想教育班底中。比如,学校可以对行政人员推行思想教育的情况进行定期考察,考察评价优异的行政人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或福利。同时,学校可以制定一套升迁机制,提拔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推行鼓励机制不但可以激发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行政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管理能力,全心全意地服务于本职岗位,为学校的思想教育建设贡献力量。

(3)完善成人院校的绩效考核

科学的绩效考核不仅可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工作能力,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院校的竞争力。绩效的考核重点首先要放在工作实绩,根据实际情况,细化考核指标;增加考核的等级层次,激励工作人员务实工作。除了重视考核,也要重视结果的反馈,要加强沟通,以帮助员工的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考核的过程中,一定要公开、透明,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建立评价监督机构和教职工申诉制度。完善考核制度之余,要提高行政人员对于考核的思想认识,把制度的激励作用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

三、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管理人员是成人院校行政管理的主体,肩负着成人院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服务等任务,对成人院校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人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应该基于其院校自身特点,从全局利益出发,为院校的发展服务,更新管理理念、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才能有效推动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提高成人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钟婷.新时期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J].经营管理者,2013,11:251.

[2]陈少婴.创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42-45+59.

篇8

【关键词】大数据;工商行政管理;信息资源

1引言

大数据技术的产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医疗、教育、金融、军事、国防等,不断推动着社会经济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是一个和数据联系比较密切且频繁的工作,包括对各个工商企业进行登记注册、备案管理、执行各种工商法规等,并且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归纳、处理等。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想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将现代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助推企业的规范化稳定快速发展。

2大数据技术概述

大数据技术是在庞大的数据信息资源中进行分析、处理和检索等过程,提取出对当前工作最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大数据技术具有以下特征:

2.1处理数据的信息量巨大

如今我们所说的大数据比以往我们所说的海量信息的数据量还要大的多。谷歌公司每天要处理超过24PB字节的数据,这意味着其每天的数据处理量是美国国家图书馆所有纸质出版物所含数据量的几千倍以上。

2.2数据类型多样化

在大数据中数据类型错综复杂、包罗万象。其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结构性数据、非结构性数据和半结构性数据等。如表格数据、图形图像数据、音频视频数据、金融交易数据、电子邮件数据以及通过聊天工具产生的数据等等。只要我们可以接触到和了解到的数据几乎都可以囊括在内。

2.3大数据信息资源的价值参差不齐,不好确定

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实时分析功能将大数据信息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地体现出来,为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最有效的数据资源。四是处理数据的快速高效性。如今,数据的网络传输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远程实时数据流的控制。大数据必须有很高的扩展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相匹配,才能发挥出其更大的利用价值。

3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3.1以传统工作模式为主,大数据分析不到位

从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现状来看,虽然已经引入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方法,但是在工作模式上仍然比较传统。在进行数据信息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中仍然按照填表、存入电脑、统计分析三步走的传统工作模式。另外,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收集数据信息方面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大数据技术人员网络传输技术做支撑,在数据处理方面很难做到对有利用价值的信息的高效检索和提取。

3.2对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采集与应用缺乏技术支撑

像图像摘要技术、互联网搜索拦截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磁盘恢复与解密技术、数字认证技术等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应用和数据,在工商系统既无采集也无积累。由于没有充足完整的数据信息量做支撑,工商信息化还处于相对简单和小规模的阶段,依托海量数据或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应用、动态应用暂时还不存在。

3.3基础设施尚不能满足处理大数据信息资源的要求

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现有的宽带传输速度难以支撑大数据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传输,硬件设备的云计算能力、联机处理能力、大用户量访问承受能力都还有待尽快提高。视频设备、电子监测设备、语音设备、移动电子设备、传感设备等新型应用还有待深化和普及。

4大数据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的优化策略

4.1创新工作模式,提高信息共享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商行政管理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企业发展速度的要求,必须进行改善和创新,首先要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信息共享意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实现信息的有效价值最大化。其次是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这是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必须加强大数据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专业化素质过硬、技术能力突出、创新意识较强的团队,实现大数据信息的高效采集与反馈,及时规避不必要的财产和人才损失。

4.2引入现代化数据信息采集技术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提高信息处理意识,提高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程度,积极引进先进的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统一的工商系统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信息资源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应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六个方面。从满足工商行政管理的要求来看,它们必须是能够满足宏观决策层面对大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的需要,工商部门主要的市场准入、监管、执法指标的核心数据采集标准;必须是能够兼顾微观监管执法层面迅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地方性需求的需要,真正实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

4.3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影响着工作的进程和工作效率。国家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是在数据采集方面,还要在归纳分析方面进行作业。建设好基础的硬软件设施,有效保证云计算等各种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的正常运行,就一定能够有效的保障大数据技术合理的运用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资源上。

5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同时也给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更快地适应大数据技术的时代,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实现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的通畅进行,从而节约成本、提高工作的时效性。相信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科技化,越来越智能化。

参考文献

[1]李佳佳.浅谈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工商行政管理信息资源[J].科技展望,2016,30(04).

[2]姜奇平.大数据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影响[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15(02).

篇9

独立院校作为教育体系优化的全新机制,通过公办大学与社会力量合作形成的教育机构,而且,独立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背景下较为重要的发展模式,是现代化教育体系及文化体系战略发展的重要机制,对专业人才以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全新的要求,因此,在新阶段独立院校运行及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构架服务化的教育创新理念,并实现教育环境下“量”、“质”的同步提升。独立院校在发展中,需要构建完善性的行政管理机制,优化原有的服务创新理念,通过制度体系的稳定执行以及服务优化,进行教育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为独立院校背景下,服务型教育体系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 

一、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稳定创新 

在独立院校管理制度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将基层行政人员的管理作为基础,将个人的发展与学院的发展进行紧密的结合,增强相关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针对独立院校的运行现状,消除原有的工作管理理念,从而为管理体系的思维优化提供稳定支持。而且,在管理工作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制定创新化的制度体系,优化独立院校管理工作的服务机制,完善工作项目的考评机制,从而为工作的监督及项目的检测提供有效依据,并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教育管理工作绩效考评、薪酬福利的公平性,有效稳定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考评机制。同时,在教育管理工作优化的背景下,需要稳定拓宽行政人员与上级管理人员的沟通机制,积极鼓励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通过对院校师生基本观念的分析,营造良好的服务创新体系。 

二、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革新 

在独立院校发展中,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为了实现服务化的性能转变,需要实现大部门、大职能以及大服务的管理模式,从而为独立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及服务制度的开展提供稳定支持。独立院校所构建的职能机制,可以将其理解为合并化的职能机制,通过对部门管理职能的拓展,进行基层及学术组织的稳定安排,稳定推进管理工作的执行特点,实现独立院校内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保证基层及学术组织的有效分权。所以,在行政管理工作服务优化的背景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独立院校行政管理制度革新中,其服务机制需要将教师及学术作为中心,突出服务化的工作管理机制,将“服务”作为重点,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稳定执行,其中基本的管理框架主要包括了党群工作部门、教学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行政后勤部门等,其中,在党群工作部工作构建中,需要满足党委工作的对外宣传需求,保证服务管理工作的优化设计。并有党委办公室、新闻中心以及对外交流机构组成;在教学工作部设计中,其主要负责教育教学中的相关事宜,促进工作的稳定设计;在学生工作部服务管理工作构建中,需要由学工部及招生就业部门组成;对于行政后勤部门而言,则需要负责独立院校中的行政管理以及后勤保障机制,通过这种多元化管理职能的优化,促进服务体系下,独立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稳定执行。第二,由于独立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及多元化特点,需要管理部门设定科学化的内部管理机制,将服务需求作为基础,促进独立院校管理工作的稳定支持。 

三、构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考核机制 

在独立院校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服务型高校行者管理工作的构建可以充分满足考评机制,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建立健全性的服务评价考核机制,使高校行政部门工作的开展实现服务内容、服务质量 以及服务方式的稳定创新,保证服务项目得到合理监督,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二,在行政职能部门工作明确及职能优化的背景下,需要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化的考评机制,并在管理内容上对学生、教师以及教研人员进行服务管理水平的稳定提升,从而将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以及教师的满意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第三,在考评项目优化的背景下,也需要实现绩效评估工作的制度化及规范化,改变以往评估工作的封闭性特点,形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服务优化提供合理支持,保证评价工作得到稳定监督。第四,在考评结果优化的同时,需要将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绩效工资进行相互结合,从而形成综合性的项目考核机制,促进独立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服务理念的稳定执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独立院校运行及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将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务化理念作为核心,通过对独立院校运行现状的分析,进行管理工作的稳定设计,突出教务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从而为独立院校服务管理需求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同时,通过工作的稳定优化、执行工作的合理创新以及绩效评價机制的科学设计,优化独立院校的服务经验,从而为教育目标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 

参考文献: 

[1]李久华.独立学院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思考[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2]崔贵军,王冲,陆娟.关于稳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探讨[N].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7) 

篇10

关键词:企业领导;行政管理;矛盾冲突;整改路线

限于各类企业行政管理实践经验和经济成本投入数量不足状况,致使预设高端技能型人才难以快速培训供应,加上中层上部管理环境变更幅度过大,一旦出现既定岗位空缺现象,将无法在当下予以科学化补充完善。在此类背景控制范畴下,有关企业主管开始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新型专业化行政管理人才培训层面之上,在多次重复性招聘控制作用下,白白地添加企业成本支出数量,管理结构至此衍生全面断层危机,新旧人员难以有序衔接之余,行政管理问题困境重重。由此看来,从中划定清晰化改革思路,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献计献策,绝对是迎合时展步伐的必要途径。

1企业开展行政管理事务的必要性论述

随着市场竞争趋势的不断激化,任何企业想要从中获得长效发展机遇,就不得不利用法律、行政制度等途径进行自身各项职能内容完善,使得企业日常业务得到精细化梳理、协调引导,为日后全新经营控制理念、企业精神信仰、文化建设标准推广宣传,奠定基础。

1.1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环境潜质的深度激活调整

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过后,预设的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战略指标得以有序贯彻,对于各类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样发挥清晰化指导功效。企业如若想要更加灵活地迎合以上社会形势,就必须配合行政管理模式有机巩固今后企业在今后不同竞争环境中的适应潜能。

1.2企业内部科学技术设施灵活改造应用指标的不断贯彻落实

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是排除经济实力过后,为企业科技竞争和长效发展提供可靠指导功能的最佳媒介,为了确保其能够和时代最新发展诉求有机融合,内部主管人员要不断地进行行政管理知识学习和自我人文素质修缮。因此,企业可以利用行政管理方式,构筑起学习交流型体系,督促学生透过各类实践项目中及时汲取经营管理经验,引进全新科技设施,进一步为企业生产发展提供便利性支持条件。长此以往,必然为我国企业科技竞争和长效发展实力舒展,奠定基础。

1.3企业长期健全化发展条件的有机补充修缮

如今我国发展过程中经常衍生出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瓶颈限制危机,包括各级工作人员行政管理理念、实践紊乱迹象,都瞬间过渡成为企业长期健全发展前景的矛盾要素。须知如今我国正处于传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期阶段,当中政企区分模糊问题始终难以系统化遏制。在此类背景作用下,企业有必要定期和政府机构沟通,及时获取适当的发展项目和支持资金,利用各类渠道遏制以往企业基层员工实践主观能动性闭塞危机,令企业真正走出萎靡混乱的内部环境。归结来讲,企业系统化布置拓展行政管理事务,需要事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首先,便是确立起健全化行政管理计划方针,就是针对日后企业行政管理核心内容和发展前景制定妥善的控制指标;其次,行政管理核心职务的规划组织,其强调作为现代专业化企业行政管理主体,要集中一切技术手段制定明确清晰的职务内容,依照特定性质将其加以科学分类,逐层构筑起坚固且实效性较高的责权追究机制,确保日后一切行政管理路径都能够顺畅无阻;再次,行政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化督促引导,其主张结合最新技术型手段,进行特定企业内部行政控制人员阶段化工作大纲设置,避免因为职务体系错综复杂而引发严重的人员冲突危机;最后,行政管理现场的疏通协调活动,便是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监督不同区域行政管理措施落实状况,以及特定岗位控制主体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达标结果,必要情况下直接开展对应的培训拓展项目,令日后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秩序能够变得更加协调安稳。事实上,在我国诸多企业内部,上述行政管理计划方针确立、实践项目组织、现场职务交接指导、人员技能素质检验评估等细节,都需要企业配合不同工序流程、机构单位构成有序整体加以调试,相信在各类行政控制方案交叉覆盖作用下,企业一切创新型行政管理手段和生产经营活动才能流畅地交接,进一步为企业可持续竞争发展前景绽放,提供较为可靠的支撑引导动力。

2目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事务中遗留的诸多矛盾冲突状况研究

2.1过度依赖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指导纲要

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作用,使得企业诸多改革操作项目中,不可避免地滋长行政管理人员的机关作风习气问题,该类人员长时间地将企业实际革新发展诉求和行政管理特征摒弃在外,盲目地引用党政机构行政管理标准,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繁文缛节之上,诸多决策结果都开始脱离实际。在此期间造成的成本铺张浪费迹象数不胜数,一直放置不管,必将令基层员工行政管理实效和竞争发展欲望急速降低,严重限制企业阶段化经营管理效益。

2.2缺乏健全化企业行政监督控制体系

即使是现在,我国大多数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时刻将精力捆绑在办公室、文档资料、总务后勤等控制事务之上,证明他们尚且未能挣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效应,为了更加充分协调地和政府机构合作,企业开始添加许多内部控制部门,并且主动承接一切行政管理内容,在事务性活动范畴锁定背景下,致使标准化行政管理体系难以同步构筑修缮。

2.3管理机构存在多重素质水准限制,无法保证员工落实最新的行政方案

实际上,目前我国不同规模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存在极为强烈的渴求态度,但是限于既有管理岗位待遇骤降迹象,使得高级管理主体不能对其加以细致化关注;加上许多中小型企业盲目地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管理层学历之上,使得企业内部新进许多大学毕业生,因为该类群体缺乏应有的实践经验,单纯地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日常业务处理,至此势必引起各类群众的质疑态度。透过宏观角度观察,即不同类型行政管理项目贯彻落实质量不高,使得诸多最新行政控制决策难以顺利布置延展。另外,公司高层决策方向把握不准,管理者执行难度较大。执行力说到底就是执行公司高层的决策。一旦公司高层决策部署出现差错,执行就会出现问题。而多数中小企业高层,都是历经白手起家,逐步壮大起来的,对于决策上仅限于提高公司利润,却忽视了管理。所以对于公司高层来说,决策部署影响到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行,应该看清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准确定位,抓决策时考虑长远,这样才能让职业经理人或者管理者能够有的放矢。归结来讲,尽管社会内部许多企业都已经设置行政管理部门,但是内部职能存在诸多限制问题,如企管和行政职能的交替重叠矛盾结果等。在此类环境作用下,上述管理部门只不过充当了法规处的角色,事实上行政管理体制贯彻落实上并不存在权威性;同时,行政管理部门既有职能遭受无限度削减,并且朝着总务处方向不断过渡扭转,所以说行政和企管口要尽快予以融合,至此企业行政管理职能效应便会获得深度强化改造。

3日后我国企业系统化落实行政管理革新指标的思路内容解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入的日渐加快,国内各类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都开始主动地进行核心管理方针改革,在此期间,如若政府盲目地加大对不同业务单位进行行政管理创新型理念的灌输力度,令基层工作人员竭尽全力地与过往老爷作风相互抗衡,未免显得不够现实。因此,在上述工序环节中,必须尽快挖掘一类流畅性介入不同业务机构行政控制事务的切入点,这样才显得出师有名,不会承受不同岗位工作人员主观意识的过度束缚效应。毕竟强行介入,会使得各类业务机构正常工作交流秩序造成严重侵扰,同时令他们之间产生极为强烈的反感对抗心态。因此,在确保企业内部行政管理机构职能修缮任务处理完毕过后,不同业务机构工作衔接流畅度便会随即大幅度提升,在此期间,为了确保行政控制机构每每制定规范制度的实效性价值地位,稳定相关业务单位制度执行考察绩效和经济效益,唯一适应途径便是动态化考察验证特定业务部门行政改革方案实施情况,必要情况下直接和他们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行政单位利用管理职能强化推动不同业务部门交接进度之余,也可将自身职务落实地更加妥善。至于后续细化的改革思路将主要如下所示:

3.1尽快筛选妥善的企业行政管理计划

为了顺势将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局限效应消除,企业主管需要结合各类实际状况和新时期行政管理特征,选定实用性价值较高的行政管理模式。具体就是督促领导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员工经济利益服务层面之上。目前如若单纯地进行企业不同业务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融合,有机强化企业第一线服务指导能效,对于克制以往衙门习气未必会产生较深的实用性价值,毕竟企业行政管理在强行切入不同业务机构过程中,必然会引发他们强烈的反感排斥反应。因此,为了保障最新制定的行政管理体制能够贴合实际,细致化考核验证不同业务机构制度落实状况,就需要集中一切技术手段跟踪调查特定业务进展实况,必要时可以考虑和相关业务机构建立起长效友善的合作交流协议。

3.2灵活化修缮既有的行政管理方式

透过阶段化调查结果观察认证,关于企业行政管理秩序紊乱迹象时刻衍生,致使预设的不同规章体制难以有序贯彻交接,加上经营管理主体无法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挖掘企业行政控制弊端,一旦错过最佳挑战契机,势必令企业深入被动发展境遇之中难以自拔。为了彻底整改以往悲观状况,企业在行政管理策略革新期间,需要竭尽全力整改既有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使得不同岗位机构时刻维持良好地协作交流关系。归根结底,企业行政管理方案落实之初,不同层级岗位职责划分要尽量清晰透彻,长此以往,一旦滋生任何行政控制冲突,将无法将核心责任落实到个人之上,白白令企业承受许多额外的经济损失。

3.3结合实际状况审核衔接各类行政管理工序流程

所谓企业行政管理,就是要求领导者投入足够的精力在经济利益服务层面之上,时刻秉承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能够结合阶段化企业发展实际结果,采取灵活便利性控制方式。另外,积极处理好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工作,令内部行政管理职员自觉树立起高尚的责任和忠诚意识,愿意发挥个人的榜样示范作用,令各项企业行政管理体制得以有序覆盖执行。尤其作为现代专业化行政管理人员,要积极深处于不同业务机构之中进行实况调查梳理,确保日后制定实施管理体制的可行性价值地位,当中尤其是业绩考评机制,对于行政监管人员综合业务实力调试可以产生决定性功用。行政主管人员在结合工作实际处理好以上事务之余,还应定期培训招聘一些保留耐心、较强服务意识的全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力求在全新血液补充作用下,为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前景有序绽放,提供应有的支撑引导动力。另一方面,竭尽全力构筑起创新形式的行政监督控制体系。第一,权力体系构建方面。核心职责在于规划设置出完善形态的企业行政控制架构,确保当中的规范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并且随即细化出企业组织内涵机理、类型特征、治理模式、组织力量整合途径、行政职能分解纲要、岗位人事规划等细节;第二,技术指导体系搭建方面。时代不断发展,企业想要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就不得不提供稳固的技术服务支撑。首先,确立明确合理的领导与管制关系,保证行政主管人员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沿用最新领导管理内容。其次,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中诸多矛盾冲突的协调疏通。最后,企业最新行政方案的有机控制和落实绩效的监督审核;第三,事务交接体系的梳理方面。事务管理体系在企业行政控制事务中属于极为重要的组成单元,主要包括办公室、最新文档资料搜集编排、会议召开、总务后勤、行政信息系统等管理细节。

4结语

想要切实地处理好企业行政管理事务,不单单需要覆盖落实和企业实际运营条件相互贴合的规范式行政管理方案,同时要保证后续各类决策结果能够有据可依,进一步创设出和谐友善的人文交流、工作环境,以及全新样式的行政监督控制体系。如此一来,企业后续的行政管理工作才能循序渐进地交接且张弛有度,不会滋生出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多重瓶颈限制危机。

参考文献:

[1]刘晶晶.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J].才智,2015,35(31):104-116.

[2]杨小强.论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3(20):79-84.

[3]张玲.试论我国企业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改革[J].商,2015,39(37):14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