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消化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性消化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性消化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化学概念;有效性;教学策略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大约有70个概念,第一章至第四章出现的化学方程式近30个,第八章概括了重要的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及它们相互反应规律,这些都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如果能把这些包括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化学量和化学用语等基本概念弄清,并能准确地运用概念,那么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基本概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但学生往往对概念理解不深不透,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失去学习信心。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教学别注重概念的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1.通过化学实验导出概念

如在形成“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概念时,做好氯酸钾加热分解的几个对比实验。学生观察到加热氯酸钾时放出氧气速率较慢;加热二氧化锰时不放出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时,放出氧气的速率很快。这时再把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后的剩余物进行分离,把黑色的二氧化锰烘干、称量。又把干燥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一起加热,放出氧气速率仍很快。这样学生不仅建立了催化剂的概念,即“一改变”“二不变”,而且掌握了获得概念的方法。又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概念教学中,在提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后,教师先做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实验,然后让学生分组做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氯化钠和硝酸银的反应、氯化钡和稀硫酸的反应等实验,这样学生就基本能归纳出概念,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

2.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例如,“元素”这一概念,学生对“总称”不理解,更不理解“元素”只有种类而无数目的意义。我就用比喻:元素和人类,原子和一个个人联系起来,问题就简单化了。学生已知道:白人、黑人……都是人,总称“人类”,只能表示种类,没有个数的意义,这跟元素的意义是相似的;而一个个具体的人又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之别,因此既有种类又有个数的意义,这跟“原子”的意义也是相似的。这就激发了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强化理解和类比,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

1.在比较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如在讲“氧化物”概念时,为了避免学生发生“含氧物就是氧化物”的错误观点,在教学中有意列出三类化学式:

O2 O3

CO2 SO2 Fe3O4 MnO2 H2O MgO

H2SO4 KClO3 KMnO4 Fe(OH)3

问:每类物质各由几种元素组成?哪一类是氧化物?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则是概念的范围对象。讲清概念的内涵外延的做法,应该启发学生抓住定义表述中关键性的字、词、词组。例如:讲分子的概念r应强调“化学性质”这一词组和“一种”两字。试想,如果将分子概念中的“化学性质”简化为“性质”。或删去“一种”二字,分子的概念不是面目全非就是范围对象大了。经常这样训练学生,能提高其记忆概念的兴趣,养成善于推敲、分析的习惯。

3.明确概念的使用前提条件

概念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都有其前提条件。如不明确概念的使用条件,在使用中就难免出差错。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溶解度”概念中的“一定温度、100克溶剂、 饱和状态、溶解的克数”都是使用溶解度这概念和前提条件。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如说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9.9克,不指明是在什么温度下是没有意义的。由其可见,使用概念要注意其使用条件,弄清概念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的,适用范围如何,如不重视这一点,就讲不深,学不透。

4.加强新旧概念的联系、深化旧概念的理解

第三章定义“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氧化反应”,而在第二章学习过“钠在氯气中燃烧”之后把燃烧定义为:任何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叫燃烧。这时为了区别它们本质的不同,可提出: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是否为燃烧?让学生讨论。温故而知新,可使知识得到升华。

三、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概念的能力

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主要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习题来巩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增强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关键词语填空题。此类题故意将定义中的关键性字、词留空,作为填空题让学生练习。例如,对分子的概念:分子是( )的( )微粒。

(2)选择题。把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似是而非的说法作成若干条文,按题意选择答案。例如:对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的、稳定的、无色透明的化合物

B、均一的、稳定的、无色透明液体

C、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均一的、稳定的化合物

(3)判断改错题。此类题目既可以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可以锻炼其文字表达能力。例如,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加以改正:

A、物质和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这样,通过练习,学生对概念就理解深透、记忆就牢固,运用就不会出差错了。

四、注意概念的发展变化,防止绝对化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况且客观事物也是在变化中,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为了避免教学上前后矛盾,防止绝对化,必须注意概念的阶段性及其发展变化。例如,对于燃烧,九年级化学第三章指出“可燃物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第二章“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中又进一步深化为“任何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燃烧”。如果我们把燃烧概念局限在第一章范围,就会使人误认为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所以讲概念时要注意概念的严密性,也要注意特殊性、又要防止绝对化。

总之,在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过程中,要依据九年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和事实进行分析形成概念,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理解和加强记忆,再把基本概念运用到解题和生活实践中,这样就能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红梅.从课标要求看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9):22-25

[2]保志明.理性思维帮助形成基本观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10-11

篇2

关键词: 吸氧腐蚀 手持技术 实验改进

一、教材分析

金属的吸氧腐蚀发生的条件是在酸性较弱及中性环境下发生的。而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中的“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这节课,针对电化学腐蚀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做了两个独立探究,其中吸氧腐蚀的探究条件仅仅是在中性环境中,由此学生很难理解在含有氢离子的酸性环境中能够发生吸氧腐蚀。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设计了金属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连续性试验,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一个弱酸性环境下发生吸氧腐蚀的实例。同时,运用数字化技术,将装置中气压和氧气浓度的实时变化在计算机软件中以坐标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用定量形式描述氢气生成,气压增大,酸性逐渐减弱,氧气的浓度降低,证明发生了吸氧腐蚀。这就给学生提供了生动真实的情景说明在弱酸性环境下,发生的是吸氧腐蚀。这样的探究式实验方法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借鉴,学生对于自己理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会尝试自主设计实验,运用新技术等工具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帮助。

二、实验探究

设计了如下图一套实验装置。

实验1:向锥形管中加入少量pH=3的稀硫酸,充分润湿锥形瓶底部及内壁,将按照质量比约为1:3的还原铁粉和炭粉混合物撒在锥形瓶侧壁及底部,迅速塞好橡胶塞。我们可以观察到右边液面上升,说明锥形瓶内气压增大,可以分析得到水膜中的H■得到电子变成了氢气,同时向学生展示两小时前完成实验的锥形瓶,可以看到侧壁上有很多黄色的铁锈颗粒,这说明铁粉被氧化了。然后指导学生完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所以就有了我们看到的铁锈颗粒。

实验2:适当减少加入锥形瓶的硫酸的量,其他条件相同重复以上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U型管中先是右边液面升高,大约一分钟后右边液面慢慢下降,然后左边液面开始升高。

结合锥形瓶内气体的成分,引导学生讨论,可能是哪种气体被吸收导致气压降低的。

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原理作出猜测,可能是锥形瓶中的氧气与铁粉反应,导致气压减小。

有没有办法证明学生的猜测呢?

三、现代数字化技术应用

利用传感器进行实验探究过程设计。

1.用USB数据线将计算机与数字采集器连接起来。

2.将氧气传感器、压强传感器连接到数据采集器上。

3.三口瓶的左端接入带止水夹导气管的单孔胶塞(以便调节内外压平衡),中间用单孔胶塞将三口瓶与氧气传感器连接,右端用单孔胶塞将压强传感器与三口瓶连接。

4.分别在不同pH条件下发生铁的电化学腐蚀,检测三颈烧瓶内压强的变化与氧气浓度的变化。

由此我们就“看到”在弱酸性环境下,铁粉发生析氢腐蚀的同时发生吸氧腐蚀。这样的探究式实验方法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借鉴,学生对于自己理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会尝试自主设计实验,运用新技术等工具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帮助。同时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真实,体现化学的价值、研究的价值,更体会到现代先进的实验手段对于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教学;化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82-02

初中化学课是学生第一次所接触到的一门新的自然基础科学,由于学生初次学习这门学科,首先要求掌握一定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势必会对学习效果、成绩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

―、巧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化学和化工工艺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英国自然科学家李约瑟写的《中国自然科学技术史》中也说:化学起源于中国的炼丹术。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煤、石油及天然气这三种能源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最迟在西汉(公元前200年左右)就已经发现了煤及其可燃性。我国发现石油比欧美早1600余年。北魏时代我国石油产区玉门一带的劳动人民用这种“燃之极明”、“如凝膏,与膏无异”的石油涂于牛皮上,以达到润泽皮革和防水的目的。将石油用于军事,始于南北朝,用石油制油墨是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首先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口石油竖井是由中国人于明朝正德16年首先打出来的,时间比北美和欧洲早300多年,深度也是欧美望尘莫及的,达1000多米,欧美最初的油井只有几十米而已。天然气是石油的共生物,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天然气煮盐,这方面最早的可靠记载见于《华阳国志》,这比美国1668年开始利用天然气早了1800年。

二、勤思考、多比较、抓准联系和区别

1.在基本概念、理论方面的应用。在学习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时,以学生“吃馒头”的经历举例讲解。小麦磨成面粉(物理变化)―面粉加水做成馒头(物理变化)―馒头入笼加热蒸熟(化学变化)―熟馒头用嘴嚼咬(物理变化)―嚼咬后地熟馒头入胃消化吸收后成大便(化学变化),通过这个贴身例子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而化学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不再是原来的物质。

在学习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时,学生可以归纳找联系,很自然的将H2、C的还原性实验结合起来,找出之间的异同,经过分析综合整理之后,找出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形成比较牢固的知识结构。在学习甲烷气体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联想将以前学过的O2、H2、CO2、CO这几种气体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分析。又如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可将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列举出来。化合反应A+BC,分解反应CA+B,置换反应A+BCBA+C,复分解反应AB+CDAD+CB,这样可以有效地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概念的实质。

2.在化学计算方面的应用。归纳溶解度的计算及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列出关系式则会更加明晰:

溶解度=×100克(饱和溶液)

百分比浓度=×100%(不一定饱和)

3.在实验方面的应用。可列表比较H2、CO、CO2、O2、C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如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三、牢记要点

1.在学习概念、理论方面的应用。在元素概念的掌握中,教师可通过列举诸多原子的结构,准确把握元素种类只由质子数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又如溶解度的概念理解,用同样的方法掌握关键性的四个因素,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轻松多了。

2.在计算实验方面的应用。课本第九单元中有关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稀释问题,这类题的解法关键之处是要正确地理解公式,公式掌握了,无论计算形式如何变化,总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转化后再用公式来计算或可以根据公式的变形来灵活计算。在实验方面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关于氢气正确的操作方法可总结为“通―加热―撤―停”。

四、善总结、准确找出规律

把学习过的知识,根据自己的掌握,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把知识的关键和精华记述出来,再就是把自己的疑问记下来写成心得体会,再从中间找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1.总结知识间的结构关系。如有关CO的化学性质,学生可以触类旁通的将O2、H2、CO2的化学性质综合起来。又如课本第六单元可以总结出与C有关的物质及性质。

2.对比总结。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采取对比的方法是很起作用的,可以通过对比达到“弄清本质、防止混淆”。如硫酸与氢氧化钠两者的化学性质比较。

3.整体总结。在完成一章或一单元就要进行整体总结,把局部总结的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分析对比找出集体联系。如第八章可总结为: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金属与酸、盐的反应条件);②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五、复习注重知识的反馈

篇4

1 掌握语言的节奏,使语言具有穿透力

古希腊米兰德说:对人类而言,语言是治疗苦恼的医师。教学语言要注意节奏,抑扬顿挫,能调节学生的神经联系,更能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有表情,增强学生美的享受,才能不断地把学生的情绪推向。我曾经在课堂上讲到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和现代化工生产的高速发展时,运用引吭高歌的情调,声情并茂,诵唱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让学生领悟到一种幸福和自豪感,并由此联想到今后祖国化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更有待于我们这一代中学生去实现。再如,在绪言课的引入时,让学生关好书,合上眼,仔细聆听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晶莹的水晶/闪闪发光;清澈的流水/潺潺作响;蓝天白云/气象万千;寒光闪闪的钢枪守卫着祖国的边疆;雪白的食盐烹饪出美味的佳肴。”通过朗读将学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为进一步学习化学创设了美妙的意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要言不烦,一语中的

高尔基曾经说过:真正的语言艺术总是朴素的,很生动,几乎是可以感触到的。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有的教师唯恐学生“消化不良”,课堂上语言机械重复,废话连篇,降低了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不利于实现化学教学目标。

要言不烦,一语中的。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洞察一切的眼力。概念新授,概念的建立和剖析是关键;概念复习,理清概念间的脉络关系是关键。如讲“气体摩尔体积”这一重要概念,就要扣住四个环节:条件,标准状况;物质的量,摩尔;物质状态,气体;数值及单位:22.4升。又如硫酸的工业制法,可引导学生用“五个三”来概括和归纳,即三原理、三阶段、三净化、三设备和三个注意点。对于化学平衡则用“逆、等、动、定、变”五字特征来分析讲述,这种简洁明确的语言使学生易于巩固,易于记忆。

3 讲究修辞,使化学课生动形象

高尔基曾经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我们在写作中也常说:说不清打个比方。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就要学会使用修辞手法。我在讲授二氧化碳性质时,做这样的描述:在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山洞,当地人把它叫做“屠狗洞”,因为一旦有狗进入洞的深处时,狗便躺下死掉,而人进入却安然无恙。当地有些年岁大的人说洞里有“屠狗妖”,所以狗进入会死掉。问:谁能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此时学生的兴趣很浓,都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允许他们相互研究和看书,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圆满的回答出这个问题:那里并不存在“屠狗妖”,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的最下层,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狗比人矮,所以狗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而人则平安无事。又问你如果须进入这样的场合你将怎么办呢?学生会很自然地答出:做灯火试验。最后,让一名同学根据以上现象总结出二氧化碳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即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是不能供给呼吸。通过讲解以上有趣的故事,学生的兴趣倍增,所学知识也能牢固地记住。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破除迷信的思想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讲究修辞,生动形象。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恰当的运用脍炙人口的名句,增强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艺术感染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生石灰的生成和变化时,引用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的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就道出了生石灰的生成和变化的三大反应:高温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篇5

新概念之1 吃食分时间

科学家新近将食物分为日间食物与夜间食物两大类。日间食物,主要含有氧气,并且富含太阳能,最适合于上午6点到下午3点半之间食用。列在这张清单上的有牛肉、羊肉、西红柿、胡萝卜、柑橘类、青豌豆等。夜间食物则富含二氧化碳,具有月光般冷的能量。这类食物有苹果、香蕉、梨、土豆、黄瓜、干果、乳制品、鱼、蛋等,最好安排在下午3点半以后再吃。这样安排不仅有助于减肥,对健康也有一定好处。

新概念之2 进食讲顺序

有句民谚,饭前喝汤,胜似药方。就点明了汤与饭两种食品的先后。而且符合科学。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消化道加了点“剂”,使后来的食物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品刺激胃肠黏膜,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与养分的吸收,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食管炎、胃炎等疾病的发生。(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饭前不喝水,反而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再说水果,主要成分是果糖,无须通过胃来消化,而是直接进入小肠被人体所吸收。而米饭、面食、肉食等含淀粉及蛋白质成分的食物,则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如果进餐时先吃饭、菜,再吃水果,消化速度慢的淀粉、蛋白质会阻碍消化快的水果,致使所有的食物一起搅和在胃中,水果在胃肠37℃高温下,产生发酵反应甚至腐败,引起胀气、便秘等症状,给消化道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有关专家建议,人们就餐最好按照这样的顺序时行,即汤一蔬菜一米饭一肉类一半小时后再吃水果。如果你吃了鱿鱼、龙虾、藻类等富含蛋白质与矿物质的海味,则须将食用水果的时间延后到2~3小时以后,切忌两者同食,特别是柿子、石榴、葡萄、杨梅、酸柚等。原因在于这些水果中鞯酸较多。不仅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易与海味中的钙、铁等结合,生成不易消化的新物质,失去进食美味的还在其次,糟糕的是还可刺激胃肠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成为致病的祸根。

新概念之3 勿以外观、口味论英雄

选购食品的一个窍门切勿以美丑、口味为标准,否则可能与诸多健康食品“失之交臂”。

先说外观吧。以韭菜为例,那些“漂亮”的大多是经过种植者精心“伺候”或“梳妆打扮”弄出来的,最常采用的办法就是借助于农药,因为农药既杀虫,又有肥料的效应,于是该打农药的时候自然要打,不该打的时候照打不误,致使韭菜在农药的“滋养”下出落得“楚楚动人”。看上去赏心悦目,而吃下去则害你莫商量。再说香蕉,据日本科学家研究,香蕉的最大贡献在于所含的具有抗癌作用的成分――TNF,而TNF在那些越是成熟、表皮上黑斑越多的香蕉中蕴藏越多。换言之,香蕉越丑越能抗癌。至于黄豆芽,长的好还是短的好呢?当黄豆在特定环境中发出芽后,既保留了黄豆的营养特点,又生出了许多新的营养素,如胡萝卜增加2~3倍,维生素B2增加2~5倍,烟酸增加2.5倍,维生素B12增加9~10倍,维生素C从无到有。特别是发芽3~4 cm,此时你当“花开堪摘直须摘”。如果你想再等等,让它长得更长一点,养分含量反而会逐渐减少。

口味又如何呢?美国研究人员新近发现,许多人不喜欢某些蔬菜的味道,其实这些不佳味道正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保护自身发展而形成的天然杀虫剂与其他化学成分,食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增强人体抵御癌症的实力。比如说苦味吧,太平洋上有一个称为斐济的国家,全国60多万人至今无一人遭受癌症之害,被誉为“无癌之国”,就得益于一种苦味食物――杏干。杏干中含有癌细胞的天敌――维生素B17。此种维生素的主要成分是氰化物、苯甲醛、葡萄糖等,而氰化物化学性质虽不太活泼,却能有效地消灭癌组织,且不伤害人体正常细胞。

新概念之4 勤换花样少生癌

科学家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饮食单一、长期偏食、挑食才是诱发癌症的罪魁祸首。研究发现,长期以玉米、山芋、豆类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为主食,食管、胃等上消化道细胞容易被食物磨损,这就需要相当数量的蛋白质来进行修复。如果食谱中又缺乏蛋白质,即可能导致上消化道上皮细胞异常分化,细胞缺损严重,进而促使癌症提早发病。至于长时间以肉类等含脂肪过多的食品为主食,脂肪容易在下消化道,即大肠、胰脏等器官周围聚集,形成厚厚的脂肪膜,从而影响细胞分解,致使上皮细胞增生,时间一长同样诱发癌变。

新概念之5 做好颜色的文章

哪些食物最有营养?哪些食物对健康的贡献最大?光彩夺目的农产品里蕴藏了一座与疾病作斗争的“军械库”,而“军械库”里的武器在医学上称为植物营养,而这些植物营养与食物的颜色密切相关。

以红色或紫色为例。这些颜色的蔬菜或水果中含有花青素,具有强烈的抗血管硬化作用,可以阻止心脏病或中风等疾病发作。这些食物有黑草莓、樱桃橘子、茄子、李子、红葡萄、红苹果、红色卷心菜、黑胡椒粉、红酒等。

再说橙色,以胡萝卜为代表,所含的胡萝卜素有助于眼睛与皮肤的健康,减少罹患癌症的风险。如桔子、南瓜、杏子、芒果与红薯等。

黄色如何呢?具有丰富的防止细胞受损的叶黄素,可以更好地保护眼睛,有助于防治白内障与视网膜黄斑恶化。如油桃、橙子、木瓜、桃子、菠萝、橘子与黄色袖子。

篇6

化学中考考试说明中有一点就是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故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前的教学普遍存在“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的现象。教师满堂讲,总怕自己讲得不够完整,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拼命地塞。这简直就是教师把课本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光让学生等吃“现成饭”。这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其实就是不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思考知识、消化知识,造成学生学得死板,这样题目稍有变化学生就束手无策,具有严重的依赖性。每次大考看到试题后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反映:为某个知识点、某个题型已经讲过而庆幸;因某个知识点、某种题型没讲过而懊恼自责。教师从没思考过是否包办得太多了,是不是只要我们讲过学生就一定懂了、会做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已经教会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处理知识了。

在今年我市的化学段考试题中,有一道简答题让学生从分子原子的观点回答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有些教师认为现在所用的版本教材中已经没有了“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这句话了,因此在上课时也没有强调。学生会答吗?开始时我也有这个想法,可很快又被我否定了。我想如果学生对分子的概念理解得透彻的话,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考试结果出来后,我发现有一个班的学生答得不错,另一个班却很少有人答对。我回想在上分子与原子时在这两个班的操作:后者我是按传统的举例以及按粒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模型来讲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而前者却是让他们自己看书,然后思考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先自己去理解,然后小组讨论得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看法,最后让他们说出看法并举出例子,我只是简单地进行归纳。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的理解会更透彻,记忆也会更深刻,结果就在这次段考中体现出来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其实这个问题很多教师也常挂在嘴边,只是实际操作起来较难罢了,因为有时教师直接讲解出来要省事得多。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我们教师适时引导,同时还需要我们的耐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指导他们怎样去学、怎样去读书。如果没有要求或没有目的地让学生看书,很多学生都是水过鸭背,或者根本没有看也说看了。记得有一次,我叫学生预习实验室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上课时问他们预习好没有,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预习好了。”问他们要做什么,怎么做,他们也能一一回答出来。我转而问:“要收集多少瓶气体?分别用来干什么?目的是什么?”他们就答不上来了。我告诉学生答不上来不能做实验,这样一来他们才认真了。我也开始反思,平时我们只是简单地叫学生预习,没有给出要求,没有进行恰当的指导,学生根本不知道要怎么预习。因此,我们在要求学生自己看书时要指导他们看什么,掌握什么,思考什么,一定要求他们看过后有所思考。只有经过有要求的指导学习,等他们适应并懂得如何去学后,才能慢慢地放手让他们完全自学。

篇7

一、结合课程标准,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历年来中考试题的知识要求没有超出中学化学课本的,因而复习时应充分发挥基础试题在巩固双基中作用。但回到课本,学生总觉得课本上的内容太浅显,不屑一顾,结果是概念不清,基础不扎实。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在复习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二、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复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的差异。在复习过程中,只“招呼”几个优生、忽视后进生甚至对其置之不理是不可取的。因此不妨在课堂上为他们设计出教学方案,使他们能参与进来,融入复习的大军中。对优秀生用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知识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在教师与后进生的互动中,一定要采取以正面鼓励为主的方法,把中考试题中的最简部分适时地推荐给他们,并能解决问题,对他们点滴的优点与进步也要把它放大开来,以激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提起兴趣,增强自信心。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初三化学知识点多且分散。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课标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在复习时,我主要采取以下复习方法:

1.对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第一遍的学习中,学生学到的都是些比较零散的知识,没有系统性,对学生记忆很不利。在复习中,老师及时为学生总结,把这些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归类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比如对固体物质颜色的记忆,可以归类总结。在复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许多概念相互对立,如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单质与化合物、混合物与纯净物,抓住矛盾的关键,对比记忆最好。而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氢气、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氢气与氧气的物理性质,往往会相互干扰,影响记忆,如果分类集中,观察其异同,分析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容易记忆和掌握了。

2.联系生活,讲练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点大多都是枯燥的,学生很容易对这些理论知识产生反感,甚至厌学。如果在复习时,将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实验,前后贯穿。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复习实验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贯穿起来,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中考试卷,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的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

5.联系当年时事,响应中考要求。复习的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基,所以教师要结合当年所发生的有价值的事情进行分析,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从中还可以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自我复习,自我完善,调节心理,迎接中考

中考复习的主人应当是学生。作为教师,实际上是特殊的“服务员”,这是一种引导性、指导性、辅导性的高层次服务。所以无论教师如何引导复习,学生最后一定得有自己的时间进行自我复习、自我检查完善,将所有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篇8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分析

1.初高中教学内容之间存在重复、交错、衔接不到位的问题

虽然初三时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过全面的复习,但是到了高中以后化学才做一个独立的学科,学生才算真正系统、全面地开始接触化学领域。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知识点断层、错位的问题。

2.初高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问题

初中生对教师依赖性较大。一些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作业都有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影响了学习成效,并往往造成了学习的"恶性循环"。与初中相比,高中学习无论是知识难易程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有着质的飞跃。

3.初、高中学生心理差异问题

初中生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这一时期里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进行。而高中生的时空感知已接近成人,此时观察事物的自觉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也逐步提高。因此初中生要适应高中学习和要求,也必然要面临一个衔接过渡的阶段。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探究

1.专研初、高中教材,做好初高中"知识内容"上的衔接

我认为作为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一的化学教师,光研究高中教材是不够的,不但要深入、透彻的研究高中教材和新课程标准而且必须对初中现行教材也应该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还必须找出初中和高中教学中出现的重复、交错、衔接不到位的知识,并做到查漏补缺。这项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化学课的学习质量。

2.全面了解学生基础,做到在"学习能力"上的衔接

(1)发展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在初中时,学生只是观看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并记录现象,再加上化学在初中不是一门独立学科,所以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不多。但是到了高中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想像推导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由于要求提高,学生必须提高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通过独立操作,积极探究,提高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必须在化学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多留时间给学生自己独立做实验。清晰、生动、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无疑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带来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初中生刚进入高中感到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高中课堂知识容量太大,一堂课听下来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分析,解决高中的疑难问题就更费劲了。有经验的老师一堂课就是一条问题链、知识链。问题链的真正价值在于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可以实现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同时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逐层深入本质的提问方式,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良好范例。我想,只要教师能够教导学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还是不难的。

(3)发展自学能力

第一,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教给他们用几种方式读书。

3.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做到在"化学思想"上的衔接

(1)分类思想

《化学1》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化学知识点,并将其分类。"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是学生学习化学元素化合物的一个关键性和转折性章节,经过高一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已经积累了很多,教师必须适时教会学生使用化学反应流程图,以便将纷繁的化学知识点串联或并联成体系。《化学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让学生深刻理解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多尝试预测未知化学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彻底改变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2)守恒思想

守恒思想给研究化学变化带来了帮助。如:质量守恒定律为建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进行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奠定了基础;能量守恒定律为理解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关系打下了基础等等。树立守恒思想来学习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就是抓住了化学变化的根本,让学生做到了以不变应万变。

(3)辨证思想

篇9

我觉得学习化学的关键,首先是“记忆”;其次是“练习”。

记忆,就是每天花五分钟记化学概念、定理、原理、化学用语等。

练习,就是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练习习题处理能力,多做题。还要善于归类,就是能判断同类型题。这样就是我们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习题,把记忆的东西消化吸收。每天花二三十分钟做题,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怎样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这就要求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其次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主要是发生在酸、碱、盐之间。

1.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者水,三者必具其一,也可同时具备。

2.一般要求反应物溶于水或酸,因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更难电离的物质的过程。

可见,记住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对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还要记忆部分常见的酸、碱、盐的溶解性。一般来说,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在水中都可溶;氯化物中除氯化银难溶于水或酸外;硫酸盐中除硫酸钡难溶于水或酸外,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余可溶;碳酸盐中除钾盐、钠盐、铵盐可溶,碳酸镁微溶,其余的难溶;常见的碱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氨水易溶,氢氧化钙微溶,其余难溶。

记住了上述知识点,再去判断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就势如破竹,势不可挡,处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在中学化学中还有个很常用的知识点,就是金属的化学性质,其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是帮助我们判断金属能否与不同物质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一个重要依据。

例如:X、Y、Z分别是Fe、Ag、Hg、Cu四种金属中的一种,X的单质能够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但不能从Z的盐溶液中置换出Z,也不能和盐酸反应,Z的单质也能够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但不能够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1)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2)若X是Hg,则Y是________。

(3)Z和Y的硝酸盐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Y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的内容判断,X比Y活泼;但X排在氢后面;Z比X、Y活泼,但Z也排在氢后面。综合考虑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Z>X>Y;若X是Hg,那么,Ag、Hg、Cu都排在氢后面符合要求,相对应Z是Cu、Y是Ag。

答案:(1)Z>X>Y;(2)Ag;(3)Cu+2AgNO3=2Ag+Cu(NO3)2。

要想顺理成章地解决这道题必须跨越的障碍就是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要熟记金属活动性的规律: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而且金属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够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有的同学会问怎样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采用“五元素一句”的方法,即:“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这样记忆比较押韵、上口。注意书写时最好用元素符号表达,这样还可以练习元素符号的记忆,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在学习中熟记一些基本规律,可以使我们比较快捷、准确地处理问题。因此,把学习化学的思路进行调整,形成记忆中的化学是必须的。我们不仅要记一些反应规律、原理、定理,还要熟知常见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反应中伴随的现象等,这是处理推断题需用到的知识点。有些同学害怕做推断题,不知从何下手,这就是对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现象知识储备不足。

例如:某种常见无色、无味气体能够灭火,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哪种气体?

你只要知道我们中学化学中介绍的二氧化碳就具有这样的特性,其他的无色无味气体都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把问题解决了。就像旁人向你描述一个熟人的外貌、性格特征,让你判断他是谁,你只要按照提供的特征对号入座,就能解决问题了,前提是你必须熟记这些特征才行。

例如: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很接近空气,有剧毒。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无毒。知道了这些知识就可以回答下面的问题:

实验室收集一氧化碳只能用______法。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______法。

解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其密度比空气略小,但很接近空气,无法将空气完全排出,并且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故实验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篇10

【关键词】食品卫生;理化检验;分析与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6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51-02关于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和其所检验的内容非常的广泛,需要很多科学部门的支持。例如物理和化学,生物化学以及科学技术等等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目前根据检验对象的种类不同,主要分为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理化检验两种。是对食品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测。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健康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提高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的检测水平成为了重要的一个环节。1食品理化检验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

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色、香、味等感官性状。”的规定。利用现代的专业仪器和检测方法,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个〉幕学物质。并且检测出这些化学物质的类型和含量,以此来认定是否具有食用价值或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一般检测的食物包括动植物性食品、调味料、饮料、食品添加剂以及保健品等。针对这些类型的食品进行理化检验。[1]检测它们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性。对食品理化检验规定了如下任务:其一是控制并管理整个生产流程,其二是保证食品质量的同时,对其进行监督,其三是为食品的科学研究提供相关的可靠数据。食品理化检验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进行感官上的检测,测定食品所具有的营养成分,并对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与审查以及测定食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的成分[2]。2食品理化检验前的预处理

食品的理化性质分析一般分为,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制备和预处理、检验测定和分析处理数据。食品理化检验通常要完成检验前的处理,例如溶剂提取法、有机破坏法和蒸馏法等等。

2.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各样品在同一种溶剂中不同的溶解度,把样品溶解分离的方法。它既可以得到可溶性成分的待测溶液,也可以分离其他的不溶性共存成分。多用于对固体、液体或者半液体食品的提取。[3]这种方法可以采用浸泡法、萃取法和盐析法进行。除水之外,还可以采用酸、碱、氧化剂或者还原剂等等作为溶剂。

2.2有机破坏法在需要测定食品中的一些成分的时候,需要把与样品共存的有机物分解出去,一般是将有机物化成无机状态或者变成气体逸出。一般多采取灰化法或消化法,又称为干法和湿法这两种手段。其中湿法根据氧化剂的不同,一般分为硫酸-硝酸法、高氯酸-硝酸-硫酸法、高氯酸(过氧化氢)-硫酸法、硝酸-高氯酸法这几种。

2.3蒸馏法是通过对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相同而把样品中相关的成分采取分离或者净化的方法。它通过样品相关成分性质的不一样,通畅分为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和分馏这几种手段。从而达到净化分离的目的。3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及其方法

对于食品理化检验的方法主要有感官检查、色谱分离法、理化检测法、酶分析法等。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检验方法:

3.1色谱分离法色谱分离法是通过把样品中存在的组分在载体上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也成为层析分离法。它的依据是分离原理的不同,一般分成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和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等。[4]它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常用在食品检验中。

3.2食品的感官检测技术是根据食品所具有的各自独特的感官特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日益对食品的色香味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现在的食品不仅要满足营养与卫生方面的达标。在色香味上也要有所进步

3.3食品的物理检测技术与化学检测技术,食品的物理检测技术是通过各种相关的科学仪器对食品的原料以及辅料、食品成品等的相对密度、折光度、旋光度等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其数据的分析,得到品质好坏的方法,化学检测技术是通过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一般包括添加剂、矿物质、有害物质以及微量成分等进行化学分析

3.4酶分析法是通过进行酶反应对食品进行物质定性以及定量的方法。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其优点是具有高效和专一两种特点。一般在温和的条件下即可进行。它作为分析试剂用于食品的理化分析时,解决了在复杂成分中检测一种成分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干扰[5],非常高效便捷。4总结

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维护了食品的生产质量。分析了食品所具有的营养成分,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测量分析得到的数据对所需要进行检测的食品的质量进行正确有效的评定,主要的内容是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化学性的污染问题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动植物性食品,如肉类、乳类、蛋类水产品等,以及饮料、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等。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测与监督,规范食品市场的秩序,使食品符合营养标准。对食品进行卫生检验和市场监督,预防了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的疾病。研究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来源、途径、控制化学性污染的措施及食品的卫生标准,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减少食品资源的浪费。因此,食品理化检验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在保证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参考文献

[1]陈颖,沈更新,邵生文,王艳,吴锦华,史廷明,刘家发.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08).

[2]李妍,刘书娟,江冬青,江焱,严秀平.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应用于水产品中汞形态分析[J].分析化学,2008(06).

[3]胡贝贞,宋伟华,谢丽萍,邵铁锋.加速溶剂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残留的33种农药[J].色谱,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