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教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唱歌教学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唱歌教学的主要特点

篇1

摘要: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与普通中学的音乐课程相比有所不同,儿歌的学唱是学校的必修课程,儿歌的学习与表演对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激发学习的欲望、培养的方式和培养中学生的表现效果进行了分析,更好的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幼师 音乐教学 表现力

我们学校是一所以培养学前专业学生为主的学校, 将来的就业方向是幼儿园。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师学生的表现力已经成为我们学校音乐教师的重要工作。所谓“表现力”即是:“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在音乐教学中很重视对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一、良好的示范,激发表现欲望

在教唱《祖国,今生为了你》一课进行范唱时,内心和面部表情都表现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且还根据歌词自编了简短明快的舞蹈动作,表现了载歌载舞的情景。虽然学生还不是很熟悉这首歌,但许多同学已随我的歌声有节奏地做起了律动,有的跟我一起哼唱了起来,脸上也露出了深情的微笑,课堂上显示出热烈活跃的气氛。这时我鼓励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舞蹈,一起哼唱歌曲,同学们跃跃欲试的神情说明老师成功的示范已经打消了他们对自我表现的顾虑。

二、相应的技巧,掌握表现手法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表现音乐的手段,融会贯通的知识、灵活运用的技巧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能力。尽管目前提倡淡化“双基”,但我们对“双基”的重要性还是应该充分认识的。如我在培养唱歌表现力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学会正确的吐字、咬字。正确的吐字、咬字是唱好一首歌曲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掌握好每一首歌曲的咬字、吐字的主要特点和方法,使学生在唱歌时富有表现力。如像《秋虫音乐会》,它的曲调和情绪轻盈、欢快、活泼,对这种歌曲的演唱要求,就必须做到咬字清晰,有弹性,唇齿舌的活动要灵活,韵母到韵母的过渡要快,不能拖泥带水,这样才能表现出歌曲的特点。

2.2懂得歌曲的曲式结构。每唱一首歌都像在讲述一个故事,要想把歌唱得生动形象,就必须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手法、结构特点及歌曲的开始、发展、、结束等,这样的歌唱才能给人以完整的艺术形象,《拾稻穗的小姑娘》是小学音乐第九册中的一首歌曲,它塑造了一个纯朴可爱的农村女孩的形象。歌曲有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旋律活泼优美,描绘女孩的美好形象,第二乐段悠长、缭绕,将人与物、歌与风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休止符和小过门的运用增加了“悠悠”“、晃晃”的动感;第三乐句实为乐段的收束句,第四乐句是乐段的补充。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对歌曲结构特点加以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歌曲的主要特点和思想内容,增强了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2.3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一首优秀的歌曲为什么会久唱不衰,原因之一就是它有与众不同的风格,为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等主要特点。像歌曲《杨柳青》,这是一首富有江南特色的民间歌曲,旋律活泼,节奏很富有舞蹈性,歌词诙谐、朴实,教唱时,让学生唱准旋律、唱稳节奏后,就投入到民歌的热闹氛围中,放下学生的架子,像农民一样边劳动边歌唱,自然地学生就掌握了这种风格的表现手法,从而使演唱变得生动有味。

三、真挚的情感,增强表现效果

音乐的本质,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本能表现,是作曲家对客观事物感情的流露,无论是有标题还是无标题作品,不管是表现自然风光或是塑造人物形象,都是作曲家将自己的感受通过音符来描绘,而作为演奏者、歌唱者,则是对作品塑造形象的再现,是对作曲家的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我们的音乐教育正是通过教师这个角色媒介使学生获得再现音乐的能力,进而达到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最高境界。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材料中最感人心灵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带领孩子细致入微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心与音乐产生共鸣,才能培养孩子对音乐动心、动情的表现能力。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述抗日小英雄事迹的歌曲,它的旋律少年儿童都很熟悉,教学时侧重于感情的处理,根据每段歌词内容倾注不同的感情,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事迹,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充满激情,饱含热泪来演唱这首歌。又如节奏练习时,让学生知道节奏是音乐的一部分,不能呆板地拍击,要有强弱对比,感觉音乐从手中流出来,通过手、脚、肩等身体动作来体验节奏美,从而大大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

四、愉快的氛围,提供表现机会

人们常说,音乐课是快乐课,是的,音乐课应该是快乐课,每个人只有在愉快的气氛中,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人的精神愉悦了,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焕发出神采,在音乐可中要尽力创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表现美并去创造美。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力图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客观上消除学生对表现的心理障碍,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走到同学们面前,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如教唱儿童歌曲《到小熊家里去》,我用角色扮演法,欢迎所有的同学都来做小熊的客人,同学们可以扮演成小狗、小猫、大马、黄牛、山羊、老虎等等,虽然是儿童歌曲,但这些歌曲都是学生们以后的教学素材。同学们一个个高兴非常,争相扮演,歌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这为学生提前进入幼师的角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音乐表现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的音乐表现是我们学校音乐教育的长期的工作目标。因此我们的幼师音乐教育在致力于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中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天宇,金春梅.浅析幼师音乐教学中“兴趣”的重要性[J].艺术研究,2009(1):45-46.

[2]徐坤.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3(Z3):37-38.

[3]汪宏.浅谈如何提高幼师音乐教学效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2):142-143.

篇2

关键词:音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小学

音乐作为人类艺术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生活、情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音乐教育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优良品格,进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中小学音乐教育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识谱、演唱、乐器、音乐欣赏等融进了课堂,丰富了课堂的教学结构,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具体的音乐教育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比如说,一些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演唱技巧的教法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忽略了音乐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引导,教师应该明白,学生学会唱歌的技巧是次要的,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成为歌唱家,而教会学生欣赏音乐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欣赏美好的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精神状态。

二、音乐教育应该注入生气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还应该是生机勃勃的,学校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发展,中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正是活泼好动的,因此,教师也应该在音乐教学中注入音乐的生气,并将音乐注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使学生的生活音乐化,使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能够有精神愉悦的表现。比如说,教师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童谣的教学,就可以很有效地培养学生愉悦的精神状态。童谣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歌曲,主要特点为曲调简单、韵律欢快,歌词的取材贴近生活且富有教育意义、富有情趣。这些特点使得童谣具有教学价值,且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童谣的种类丰富、类型多样,是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注入活力的首选。同时,童谣的学习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条件。

篇3

1.政治课堂教学上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不”。

在生活与教学中,否定的最直接表达就是“不”,教学中不合理地使用“不”,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我经常会在课堂提问中用“很好”和“有创意”等肯定词汇来评价学生的回答,同时也经常用“?”来代替“×”来批改学生的作业。如此一来,就可以传递给学生期待,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肯定,获得进步。

2.政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的自强和自信多是通过老师的肯定获取的,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和发奋图强的精神。以我们班的一名学生为例,他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唱歌却非常好,还获取了校歌唱比赛的奖励。我经常会对他的这一特长进行积极的肯定,并对他的学习成绩提出期望,希望他能发奋学习,在学习成绩上也取的好成绩。结果这名学生开始努力学习,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好的教师是兴趣。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理论性强和抽象概念较多是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特点,并且该课程的教材也比较的枯燥乏味,对于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只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和乏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的教学环境中来,主动学习是保证政治课程鲜活的有效措施。课堂老师投入教学的精神是否饱满,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充分发挥出来是首要要求,用表情、语言、手势、教态和眼神来感动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除此之外,教师要将“乐学”的情景有意识地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电视、计算机、录音、幻灯投影灯形式直观的将影视、书法、音乐、漫画、图片、诗歌和绘画等内容展示出来,通过这种声音、语言、色彩、画面等情景使学生的感官得到刺激,从而展现给学生全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使其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探求更多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三、丰富案例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思维活跃和自我表现意识强是初中生的显著特点,因此,如何将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的利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是老师教学的关键。我们可以在政治课堂中加入辩论、演讲等活动,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认知观点,加强对教材知识的认知。并且这一举措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得以充分展现,这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激情和表达的能力得到锻炼。并且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还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氛围更加轻松。例如,我们将“人生当自强”这一话题作为题目在课堂中展开讨论,让学生对身边自强的人进行描述,陈述自己自强的认识。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政治课学习的热情,都可以通过这样类似的讨论得以加强和激发,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快速地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从而使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四、精心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抽象的、无法理解的、难以记住的概念贯穿思想政治课的整个教学过程。这就要求老师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精心准备,使学生在课堂上调动起最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参与中体验、活动中发展”,是课堂教学建立在以学生为实践主题的基础上。以我初一时讲的一堂“自觉磨砺意志”课程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交流培养坚强意志的认识,我将“意志薄弱病的诊断与治疗”这样一个活动放在了新知识内容讲解之后。过程是:首先,由学生扮演的“意志薄弱者”自己说出自己的“病情”;其次,由学生扮演的“心理专家”对上述患者进行诊断并提出治疗措施;再次,让学生对上述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做出补充和评价;最后,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如此一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都在这个活动中得到了激发,并且使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使学生的技能与智力得到双重发展。初二的政治内容以法律知识为主,我经常会将一些讨论或座谈等形式的“问题辩论”“模拟法庭”“今日说法”等活动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成了开发和创造思维的氛围。因为学生在这种活动课上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创新,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五、小结

篇4

关键词:创设情境 思维活动 抽象思维 教材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于接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活动的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初步的音乐知识。

小学中年级,不再单纯追求主要作用于感官的感觉上的需要,这时的学生开始需要比从前更进一步的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运用歌曲所表现的典型的意境与情绪,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掌握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比较与分类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步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与概括能力。中年级是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在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选择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强化其参与意识的教学方法。

小学高年级,由于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学生在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就认识过程而言,有意注意逐渐上升到主导方面,使抽象思维有了发展的可能性。理解记忆能力越来越强,思维方式由以具体思维为主的形式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在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可适当讲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如果学生处于变声期,可多安排一些器乐教学和欣赏教学以及能够调动学生内心活动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欲望等。

进入中学,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发育处于高峰期。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广泛,成人感强,自尊心、荣誉感和好胜心强。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发展表现的主要特点是:好争论、好怀疑、情感变化快而不稳定等等。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还要了解社会上的流行音乐及其在学生中的影响等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发挥学校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学校音乐教育如果能与学生的心理过程相符合,则能够促进学生具有音乐感的愿望得到健康的发展。

怎样使学生喜欢学校音乐教学的内容呢?

就教材而言,选入教材的作品必须是艺术精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突出审美内容,并以情绪表现为主线,以欣赏为主要内容,强调对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与掌握。欣赏为主,先听后唱,以对比及精听粗听等手段感受音乐,在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情绪。如果配齐教材的全套音像资料,再加上教师的教学与引导,是会受到学生欢迎的。

教材其他内容的安排则是以应用与表现为目的的,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愿望。教师通过一系列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音乐,喜欢音乐,提高心理素质。整体感受主要是通过欣赏与唱歌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由各种音乐要素的综合运用而产生的音乐音响对人的情绪给予刺激,可以引起人的情绪波动――联想、回忆、感受、共鸣等;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逐步提高其心理素质。

篇5

(一)体裁分类

1.颂歌颂歌用于对祖国、英雄人物、革命事业等的歌颂和赞美。其曲调庄严、雄伟、宽广、热情洋溢、气势磅礴。例如歌曲《铁人颂》、《百年油田百年辉煌》等。2.抒情歌曲抒情歌曲的主要特点是气息宽广、曲调优美、表情细腻,善于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歌曲强烈的抒发了石油人对事业、家乡、对家人的热爱、依恋、爱恋之情。例如歌曲《钻工的妻子》、《妹妹是红柳》、《美丽的大庆,我可爱的家乡》等。3.舞蹈歌曲舞蹈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节奏鲜明,结构方整,适宜于载歌载舞。例如歌曲《荒原男子汉》、《送你一朵小花》、《奔向明天》、《新世纪摇滚》等。4.表演歌曲表演歌曲,是一种演与唱并重的歌曲体裁,它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它的音乐形象鲜明,带有说唱性的音调和口语化的旋律;演唱时常用短小的间奏以便于说白和表演。歌曲语言生动、细腻,有一定的人物和情节。例如歌曲《荒原喜事》、《新老铁人对话》等。5.劳动歌曲劳动歌曲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的,是劳动生产时所唱的歌曲。劳动歌曲的曲调朴质,节奏明显整齐,有浓厚的劳动气息。例如歌曲《干打垒之歌》、《井队出征歌》、《勘探队员之歌》等。

(二)演唱形式分类

1.独唱歌曲由一个人演唱的表演形式叫做独唱。例如歌曲《满怀深情忘北京》、《我为祖国献石油》、《油田一幅画》、《妹妹是红柳》、《永不忘》等。2.齐唱歌曲齐唱就是单声部的群唱。例如歌曲《井队出征歌》、《追石油》、《踏着铁人脚步走》等。3.对唱歌曲由两个人进行演唱的成为对唱。分为男女声对唱,男声对唱和女声对唱。例如歌曲《新老铁人对话》、《大庆不是传说》等。4.重唱歌曲指二至四人各人唱各自不同旋律。有男声二重唱、女声二重唱、男女声二重唱和由三个、四个声部组成的三重唱、四重唱等。例如歌曲《青年志愿者》、《灿烂的石油之光》等。5.合唱歌曲多声部的群唱称之为合唱。合唱可分为:混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我们通常把人数较少的多声部群唱成为小合唱。例如歌曲《“三老四严”好》、《歌唱“四个一样”》、《天下大庆》等。6.说唱歌曲说唱歌曲就是在一首歌曲里面有说有唱。它的音乐节奏较快,旋律较为明朗、欢快。例如:歌曲《新世纪摇滚》等。

二、石油歌曲的艺术特征

(一)创作特征(三个时期)

1.歌曲直接反映石油工人的生活和工作;体现乐观精神。曲式特点,歌曲音乐大多欢快、热情、豪迈。节奏刚强有力,刚柔交织、感情炽热,语言朴实、直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为例,歌曲C大调,歌曲结构形式是单三部曲式。歌词朴实,情绪激扬,展现了石油工人自豪、乐观的英雄气概。2.情感更加细腻;传承铁人精神,歌颂新铁人。曲式特点,歌曲在音乐写作上更加注重旋律的动听、新颖,语言生动,符合大众审美情趣。以歌曲《妹妹是红柳》为例,歌曲以东北秧歌为基调,热情、欢快。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石油工人,而是将大自然中的一种植物“红柳”巧妙地与石油工人紧紧联系起来,乍一听像一首爱情歌曲,实则表现了石油人对石油的无限热爱。3.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赞美石油人,赞美生活。曲式特点,石油歌曲在音乐创作上更加富有新意。旋律、节奏形式丰富多变,更为注重新颖和意境。歌曲富有表演性和歌唱性,强调歌唱的技巧性和表现力。

(二)语言特征(三个时期)

1.歌曲语言直白而朴实,直抒胸臆,通俗易懂。许多歌曲直接反映了工人们的劳动和生活,让我们了解了石油工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精神面貌,使听者感受到他们的善良质朴。2.歌词注重内心情感的揭示和抒发,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增强艺术感染力。用更细腻的笔触,表现了真实平凡、努力进取的普通石油工人形象。这些作品虽然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豪言壮语,但都唱出了石油人的心声。语言上口,便于流传,符合大众审美情趣。歌词创作除了正面歌颂以外,更加注重写实,捕捉新生活,展现石油工人的风采,使作品更有新意和活力。3.歌曲在语言上更加细腻,更加注重运用情感的抒发和语言的上的意境来表现了新一代石油人的崭新风貌。作词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宗旨,反映了新时期的城市特色和魅力,语言展示了石油人的生活,记录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三、石油歌曲的教育功能分析

(一)思想品德功能

首先,石油歌曲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认识。优良的品德修养能够完善人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石油歌曲从内容上来看是具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的,它能够提升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认识。例如:《歌唱“四个一样”》等歌曲。“四个一样”是大庆人把党的作风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结合起来,体现了石油工人的主人翁思想和自律精神。青少年通过对这些歌曲的学习和研究,能够丰富思想品德知识,提升对思想品德的正确判断,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做人的道理、什么是工作的优良作风,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准则,做到对他人充满善意,对祖国、对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石油歌曲有利于增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意志。石油歌曲的思想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歌曲中所弘扬的精神和思想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意志。每当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动摇其思想品德观念的事件或活动时,想起这首歌曲中的音乐、语言和思想内涵,就会更加坚定其思想。例如:歌曲《满怀深情望北京》、《铁人松》等。再次,石油歌曲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行为的规范。思想品德行为是以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为动机的外在表现,是衡量思想品德水平和修养的重要标志。思想、意识是无形的,行为是有形的。石油歌曲展示的优良品德和思想有利于规范青少年的行为,例如:《三老四严》等歌曲。三老就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就是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这些内容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意识,最终形成正确的行为活动。

(二)美育功能

首先,石油歌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石油歌曲是听觉艺术、是声音艺术、是视觉艺术、是时间艺术,其思想内容和音乐形象反映了石油人的现实生活、工作、创业和情感,它们展示了石油工业的变化,是当今石油人幸福生活、多彩生活的写照。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朴实的语言、生动的表演等能够使听者、学者、表演者产生美的情感,抵制精神污染,增强鉴别美的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其次,石油歌曲有助于青少年陶冶性情、塑造心灵美。音乐是最具有情感性的艺术,能够美化人的心灵,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情与追求。石油歌曲所表达的积极思想,爱国、求实、创业、奉献的精神,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以塑造人格、修养身心。例如:歌曲《采油女工之歌》、《永不忘》等,它们将党的优良传统与会战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出了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等具有一定积极影响。最后,大庆石油歌曲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石油歌曲是油田发展与实践的产物,它的音乐形象与思想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实践研究证明,不良的情绪能够影响人的精神和身体,引起精神上的疾病或身体上的疾病,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从焦虑、烦躁、困惑、痛苦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身体与精神上的放松,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石油歌曲中表达的积极思想,描绘的创业历程、工作环境和生活情景能够激发青少年面对挫折、解决困难的决心,能够帮助青少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身体和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三)智育功能

首先,石油歌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音乐教育是培养、发展、提升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石油歌曲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对锻炼和提升观察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们可以在学习和表演石油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对其音乐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较为全面的、准确的了解每首歌曲的本质和特征,深层次的剖析事物的各个侧面,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观察力和敏感性。教师也可以在演唱歌曲时,让大家仔细观察演唱时的声音、咬字、舞台表演等,找出优点、不足和以往的不同之处,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其次,石油歌曲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记忆力的提高。石油歌曲可以通过音乐的形象性、感受性,运用艺术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功能、听觉功能和视觉功能来强化、提高记忆力,其学习的过程就是锻炼记忆的过程。音乐教育有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来进一步促进智力的发展,尤其在非文字记忆方面更为突出,石油歌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记忆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最后,石油歌曲有助于发展青少年的想象力。石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思想内涵等能够给人们带来联想,歌曲中的音乐能够唤起青少年对相关事物听觉、视觉想象,使想象力得到发挥。想象力的发展能够使青少年的欣赏水平和表演能力得到提高,青少年可以通过作品的旋律和语言,结合实际,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使表演更加打动人心,使技能技巧得到磨练与提高,使想象力就得到发展。

(四)教学实践功能

篇6

该模式的教学程序如下:情景――意境――体验――融合。主要特点是:教学活动从创设情景开始,然后,把学生逐步引入特定的意境。

因为该模式是一种活动性的教学模式,因此,人人参与音乐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1. 参与的过程即是体验的过程。参与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运动觉参与,如律动、表演等;第二种是感官的参与,如聆听音乐、观看音乐表演;第三种是思维的参与,即想像和联想。

2. 融合,即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将身心与音乐、与自然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当一个人在音乐活动中达到了忘我的地步,那他就与音乐、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了。在学校教育中,集体音乐活动中生成的“音乐场”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只要师生共同努力,人与自然的融合一定能够做到。

“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是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爱好做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开展音乐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游戏的性质来分类,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合作性的游戏,另一类是竞赛性的游戏,本模式倾向采用合作性的游戏。

音乐活动自然包括创造性,这是由音乐艺术的特点所决定,在活动性的音乐教学中贯穿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有着极大的潜在的可能性,琴乐中的“打谱”方式,给我们提供了极佳的范例,对“打谱”方式的模仿,不能仅仅是形式上的“即兴发挥”,更是对这种文化传承方式的模仿,以及古人“轻形重意”、“得意忘形”的审美观念的继承。教学活动以人文主题作为统领,活动内容包括表演、创造、鉴赏等。教学活动可以从任意的地方切入和结束。

下面即是一个运用“意境――融合”教学模式设计的一个实验性教学的课例,以人音版教材《音乐》17册第五单元“月光”的部分材料作为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春江花月夜》的教学,引导学生体验静谧的意境和朦胧夜色美?熏以及借月寄情的浪漫情怀。

教学重点:

体验音乐所表现的诗情画意,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这种意境,渐渐地与大自然融合。

课堂教学结构:

1. 创设情景――引入教学主题。

2. 主题呈示――听音乐,体验音乐的静谧美。

3. 主题衍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的意境。

4. 主题升华――融入大自然。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校园无名湖畔,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师生围绕一堆篝火呈圆形围坐在一起。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大自然里上一节音乐课,课题写在天上,请同学们抬头仰望天空,同学们知道了今天的课题了吗?对,就是“月”。今晚月明星稀,在这宁静的月夜,我们还缺少点什么?对,音乐。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中国传统乐曲,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

2. 体验:(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首乐曲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不给标准答案。)

3. 创造:即兴创作活动(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

教师:同学们,这首乐曲共有十段音乐,每段都是用音乐描写的一幅风景画,乐曲每段的最后一句都是相同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即兴创造表现“月”的音乐:请同学们根据“月”这个主题,即兴地唱或奏出三个乐句,第四个乐句用本乐曲每段最后相同的乐句结束。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分组集体创作,然后交流。教师多鼓励,不评比,最后告诉同学们“换头合尾”是具有中国特点的一种音乐创作手法。

?穴教学方法――即兴表演教学法?雪

教师:同学们,“月”是一个诗意的话题,本乐曲的题目,是根据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意而改为现名的。此时此刻,你是否也已诗兴大发呢?下面让我们围绕“月”这个主题用诗歌、舞蹈来表现“月”好吗?

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组,以配乐诗朗诵、唱歌、跳舞等活动形式即兴表演。

4. 融入大自然

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学生们忘情地自由表演,有的举起小火把,有的奏乐器,有的歌唱,有的跳舞,有的吟诗。

(因篇幅原因,此教案为片断、简案)

本教学模式是在活动中进行的,它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创造性的运用。一般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式、讨论式、游戏式、表演式等。

篇7

1.1共享性

强大的网络环境为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和广阔的汲取知识的空间,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大量的共享资源,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信息资源没有时空限制,更新的更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浏览器查阅、下载大量的音乐资料,网络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音乐教学资料。Eclass是信息技术在课堂运用的简称。

1.2交互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可以实现丰富多彩的交互型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合作能力。

1.3直观性

信息技术集视频、动画、色彩、图像和声音为一体,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这种效果要比单独刺激某一个感官要好很多,可以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则可以把相关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地展示出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小学生沉浸在教学内容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引导鼓励、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来自于兴趣,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一些具有创造力且形象生动的事物很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音乐教学提供色彩鲜明、直观、动态的教学环境,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音乐教学,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音乐学习效率。

2.2寓教于乐,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

信息技术具有强烈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刺激小学生的多个感官,提高音乐学习感知力。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是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通过录音机来播放音乐歌曲,学生跟着学。小学生面对着枯燥乏味的黑板,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作品,音乐学习的动力不足,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音响、实物、画面等多种资料,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音乐教学内容,刺激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

2.3培养品味,提升音乐欣赏教学层次

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音乐审美过程,通过欣赏和体味音乐作品的艺术情感和音乐表达,从而获得美的体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多,小学生在欣赏和赏析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还要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创造背景,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仅凭借教师直白的讲解,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小学生失去音乐欣赏的兴趣。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雪绒花》音乐欣赏内容,结合电影画面、舞蹈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内容,丰富音乐欣赏教学内容,通过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生动、直观的影视展示,转变单调乏味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氛围,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果。音乐理论课堂教学侧重于不同音乐作品乐理知识的讲解,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常常会使小学生感到非常困惑,然后教师需要重复讲解,由于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枯燥乏味的音乐理论课堂教学没有学习兴趣,导致音乐理论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不好。

2.4学以致用,开展音乐歌曲课堂教学

篇8

关键词:演唱;选曲;重要性

歌曲有深、浅、难、易之分,演唱者程度也有不同。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目前所处于哪一个阶段,哪一个程度。应该多演唱哪些歌曲,更适合于哪类歌曲。不注重选曲不但影响自己唱歌的质量,很可能把嗓子唱坏,导致歌唱生理机能的丧失。

1初学者该如何选曲

我认为学习1到2年属于初学者,初学者在演唱上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所以,初学者在歌曲的选材上尤为重要,应多听从老师的意见进行选择。初学者不懂得如何保护嗓子而又对声乐怀着深切的喜爱,所以喜欢唱一些音域比较宽的歌,音高较高的歌。这样做非常有可能把嗓子唱坏。所以,广大的声乐爱好者们一定要在相应的阶段唱相应的歌。

1.1适合初学者演唱的歌曲:

初级学者的教材选择可以是中国民歌及艺术歌曲(两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意大利艺术歌曲及小咏叹调;德奥作曲家的艺术歌曲;俄美英法西等国艺术歌曲等等。(石惟正《声乐教学法》百花文艺出版社163页)

之所以选择这些歌曲是根据初学者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他们刚刚接触声乐的学习,有的发声只发到了小字二组的E或F,所以,在歌曲的选择上就要注意不要超出发声的范围。例如中国作品《红豆词》、《花非花》、《问》;外国《阿玛丽莉》、《尼娜》、《我亲爱的》等,这些歌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习。

1.2正确选曲对初学者的影响

正确选择合适自己的艺术歌曲对初学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艺术性很强的歌曲旋律优美结构清晰,曲短词少,容易记忆。对初学者体会良好的气息,喉咙的打开以及对初学者艺术感觉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初学的如能够循规蹈矩脚踏实地的前进,才会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以后才有能力演唱更加有难度的歌曲,艺术道路才能走的更长。

2正确选曲对中高级程度学习者的重要性

中高级程度的学者应该学习3至5年,有了教深的经验,浏览了大量的作品。随之对艺术的情感把握也增强,歌唱能力也有所增强。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较大的作品或歌剧。

2.1中高级程度学习者需要适当加深演唱歌曲的难度

这个程度的学生可选择有一定难度、节奏变化稍多、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跨度稍宽、结构稍微复杂、感情有变化对比的曲目教材为宜。但同时要注意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只注意一味的演唱大曲目破坏了嗓音的机能。适当的歌剧及咏叹调可以演唱如:《你们可知道》、《美妙时刻即将来临》、《亲爱的请听我说》等等。应该注意的是学生也应该注意所给歌曲要有浏览的部分,应注意多浏览、多积累、更丰富自己。

2.2正确选曲对中高级程度学习者的意义

这个程度的学生可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歌曲但同时要注意一定要量力而行。在演唱咏叹调的过程中艺术歌曲不要放弃,它依然对练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适当的选曲较大的歌剧及咏叹调,尝试不同风格的作品,有助于自身的发展。不能只注意一味的演唱大曲目破坏了嗓音的机能。

3正确选曲对不同唱法学习者的重要性

就艺术歌唱而论,人声的分类是一种科学地对于人的嗓音进行归类的艺术。我们知道,由于人的生理条件的不同,喉管有着粗、细、长、短的差异,人的声带的长短、宽度、薄厚也有差异。加之人的共鸣腔体又各有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在音质、音色、音量、音域上必然也千差万别。而歌唱分为美声、民族及通俗唱法。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嗓音条件,可以通过科学仪器进行检查了解自己发声器官的构造,了解自己声带的形状,大小,颜色,有利于歌唱者对不同唱法的选择。

3.1正确选曲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美声”唱法(belcanto)是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歌唱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得最完善、最系统、最科学的一种唱法。它的主要特点是:位置比较高,声音结实、明亮、有立体感。气息深厚、上下贯通、音域较宽、音量较大、按照我们的声带特点,我们可以把自己归为美声或是民族唱法中。

但同样的美声唱法中选择歌曲也有不同。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同样的女高音却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选择歌曲时这些同样都是要注意的因素,如果给花腔唱戏剧的歌曲,我想无疑就等于把小鸟套上了枷锁,同时也无法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相反,给戏剧演唱花腔的歌曲等于让体重超重的人去跳灵巧的舞蹈。显得既笨重又没有活力。如中国作品《七月的草原》是一首典型的花腔歌曲。歌曲中跳音非常多,需要气息的轻快、灵活。而《黄河怨》是一首典型的抒情歌曲。不仅需要气息平稳,而且要唱出气势。所以,同样是美声唱法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曲。

3.2对民族唱法的重要性

民族唱法简单地说,就是发展、更新、进步了的民歌演唱。它是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方法,有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先进经验和技巧,融会贯通而成的一种唱法。是我们本民族的唱法。这种唱法大多发声位置靠前,强调真假声相结合,重视声音的统一、流畅和语言的清晰、字正腔圆。特点是声音甜美、明亮清澈、细腻嘹亮。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以后,我们开始研究将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歌曲进行融合,从而给民歌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对于我们声乐爱好者来说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嗓音条件来选择演唱方法。

4结语

以上,我以二个方面阐述了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歌曲选择的重要性。希望的对广大的声乐学习者能有一些帮助。我认为歌曲的选择就好比量体裁衣,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正确的选曲可以使我们有如顺水行舟,会在我们的声乐学习和演唱的道路上起到巨大的作用。使初学者打好坚实的基础,高程度者更好的完善技巧。不同的嗓音特色发挥各自的所长,使演唱者少走弯路,顺利的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I余笃刚/《音乐艺术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G石惟正/《声乐教学法》/百花文艺出版社

[3]J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

篇9

〔关键词〕 音乐 教育体系 视唱练耳教学 应用 比较

中国的音乐教育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进入了繁荣期,教师们十分渴求好的音乐教学方法。在很多北美学校中,国外最为成熟的奥尔夫音乐课程、柯达伊教学实践、达尔克罗兹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与折衷课程、整合课程、关联性艺术教育、结果课程、通识教育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教学法和教学体系来说,每一种其实都是一种方法,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相结合,获取一种创新的教学理论研究方法,视唱练耳学理论的研究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视唱练耳教学

在国内已经展开了全面的宣传推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活动。元素性的音乐思想是奥尔夫教育的主要思想。作为一种将音乐、语言、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奥尔夫体系中的元素性音乐中较为主要的原则就是即兴原则。在音乐表现形式中,即兴是最自然、最古老的一种,能够直接地进行情感表露。

(一)音乐的原本性是赋予音乐的灵魂 。从音乐存在方式的“三要素”即音乐的形态(音响形态、物化形态)、音乐行为(操作行为、参与行为)、意识(情感心理、审美意识)的角度,李坦娜教授完整地进行了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的存在方式的分析。早在学堂乐歌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借鉴西方的音乐,在音乐发展初期西方音乐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我国的音乐会受到一定的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自律论”美学观念的影响,音乐的存在被理解为“音”的存在。奥尔夫的教学法是对这一观点的突破,回到了古希腊时期“musicae”的原本性音乐“乐本体”观念中。在我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其原本性音乐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乐教理论以及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

(二)音乐的本土化是本国、本民族化赋予音乐的支架。在《奥尔夫在中国――纪念奥尔夫诞辰一百周年》这一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主编的专刊中,霍尔曼?雷格纳提出了“奥尔夫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很大的贡献,帮助了一些国家找到了如何回到文化本体的方式,是具有自身文化价值的全世界各民族的音乐。”音乐教育领域的“欧洲中心论”被奥尔夫突破,其音乐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有助于全世界范围中传播奥尔夫的民族化。“本土化”是中国民族音乐丰富的文化遗产。结构简单、节奏明确、旋律动听是传统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以此为基础可以创作出很多具有很高价值的创新音乐经典作品,很多形式结构短小的民族音乐作品,经过千锤百炼口头相传已经成为了经典作品,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相适应。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中国化”音乐教育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本土化”不谋而合。由于从小就受到了人本主义的影响,奥尔夫在教育中作出的贡献,全都是以“本土化”思想为中心开展的。“以《学校儿童音乐教材》的教育精神,为青少年以及孩子工作过的人都可以发现其中的人本主义,并受其影响,这远远超过了音乐功能。”这也是奥尔夫人本主义在“原本性”中的具体体现,以人性发展开端为出发点进行音乐创作。发展本土音乐民族文化也是曼哈顿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核心思想,也兼顾了世界上各种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

二、柯达伊教育体系与视唱练耳教学

教学手段的生动性、民间音乐教材的丰富性、音乐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是柯达伊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它深刻地影响了音乐教育领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被世界各国音乐教育家认可。

(一)柯达伊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指导意义。柯达伊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养这一方面有着显著效果。我国的音乐教育受到这一教学方法的影响,在唱歌能力的培养、理解音乐能力的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创造音乐方面的培养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柯达伊对音乐读写能力十分重视,他编写了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视唱练耳的书籍,他认为音乐读写的教学过程要以歌唱和听觉的感受为基础,让学生们对于音程、曲调、和弦等有着直观的感受,之后再将音乐要素这一理论概念提出。

现阶段在国内的音乐类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中,柯达伊教学法受到了认可并得到了应用,他的教学法在很多音乐院校的教学课程中都被涉及到。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例,音乐教育系就开设了《全日制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大纲》的课程。中国柯达伊学会副会长杨立梅在社会教育实践和学历教育实践中采用了非线性艺术认知 的教育方法,这一大胆的方法整合了资源,转换了学科思路,让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达到了统一,进行了创造性课程的开展,将柯达伊教学法发扬光大,在学前教育界以及基础教育界得到了推广。在中国音乐教育中,不管是哪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都会受到柯达伊教学法的影响,这一教学法中具有的发展潜力和训练潜力还需要更多研究者进行研究,使之升华。

三、匈牙利音乐教育中乐理知识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匈牙利的一年级从学习旋律开始就间接地开始了乐理的学习,教师们采用歌唱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从听觉上进行音的强弱的认识。以音量较弱的摇篮曲或者是具有明显音量变化的古典作品等为例。音色:儿童辨别音色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教师们在课堂上会采用变换音色问答的歌唱游戏方式,或者是让儿童Σ煌打击乐器的名称进行分辨,这样能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学会听辨音色;时值的长短:匈牙利的人们对音的时值长短有一个误解,即用音的大小进行长短的表示。在著作《柯达伊教学法》中,罗伊斯?乔克西指出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四分音符并不比二分音符小。表示时值的长短用长短比较合适。乐句:音乐动机的概念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就从音乐的乐句开始进行培养,教师一般会使用4-8小节的音乐片段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随着乐句走动,在结束的部分改变方向。还可以使用用手画弧线的方法,学生们可以在空间上感受到音乐的起始和结束。速度的快慢:选择一些节奏较快或者较慢的乐曲进行对比和速度变换,教师们能帮助学生进行音乐速度的对比;拍子:最开始学习拍子的时候都是围圈进行身体律动(如:拍腿、快跑、踏步、摇摆等)平稳地打击拍子,让学生们形成在演奏和歌唱学习时打拍子的习惯。单二拍子和复二拍子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就已经出现了,按照匈牙利的语言特点看来,第一个音是重音,先强后弱。但是在英语中第一个音往往是轻音,大多数作品都是弱起节拍。音乐教材中使用的谱例一般是歌曲节拍或者是舞曲节拍。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分辨出是舞曲还是歌曲,采用的是律动教学的方法。上述教学方法中能够看出柯达伊的音乐教学中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从听觉开始启发学生进行表达和理解音乐。

总而言之,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应用和比较研究是将音乐教育实践作为基础,与音乐价值取向的教学规范相适应。外国基础学科教学经验中,进行了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的分析,体现了音乐基础学科的客观规律,我国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单元式、孤立板块式的技能训练被打破。将国外音乐教学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加以掌握,并严密地论证视唱练耳原理。 (责任编辑:牧鑫)

参考文献:

[1]赵岩,陈广菊.西方传统音乐教育的叛逆者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向人本的回归[J]. 作家. 2012(10)

[2]孟祥谦.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运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J]. 华章. 2012 (11)

[3]杨立梅.理解音乐与创作音乐的能力培养(下)――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之四[J]. 中国音乐教育. 2012(03)

[4]杨立梅.理解音乐与创作音乐的能力培养(中)――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之四[J]. 中国音乐教育. 2012(02)

[5]杨立梅.理解音乐与创作音乐的能力培养(上)――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之四[J]. 中国音乐教育. 2012(01)

篇10

关键词:幼师声乐教学;合唱组合形式;应用对策;研究

随着时展,我国幼儿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幼儿教育中,声乐教学显得十分重要,能促进幼儿艺术素养的提升。合唱组合形式作为声乐教学常见模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合唱组合形式的有效应用,教师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将分别从:幼师教学中合唱组合形式研究、合唱组合形式在幼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合唱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 幼师教学中合唱组合形式研究

合唱组合形式包括:流行组合、民族合唱组合、现代合唱组合三种,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流行组合风格

流行音乐作音乐形式之一,它与民族音乐一样,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流行音乐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表现,通过歌词来表达人对于社会生活的感受,能使人更容易接受。流行音乐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有些很狂野有些很轻柔,因此在幼儿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多种风格,促进流行音乐组合形式的有效应用。

(二)民族合唱风格

少数民族通常会用歌曲来表达,会用歌声来表达生活,不同少数民族的演唱风格不同,但不论是哪种风格,都能表现出少数民族的热情。在民族合唱风格中,童谣作为一种常见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创建一个民谣乐团,为幼儿声乐教学奠定基础。

(三)F代合唱风格

现代合唱风格组合是由多种音乐形式组成,通常是由不同种类形成,在现代合唱组合中,人们可以将三角铁、打响指的声乐应用其中,并产生不同效果,呈现出不同的音乐文化。

二、合唱组合形式在幼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唱组合形式教学

合唱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学生唱的好就行,而在于一个组合,一个完美的合唱团,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具备良好的演唱能力,尽管缺乏同伴帮助也应将歌曲完美表现出来,幼儿教师不仅要对幼儿演唱技能进行培养,还应加强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关注,并对幼师综合素质加以提升。

(二)将舞蹈训练融入合唱组合形式中

音乐与舞蹈本身就具有密切联系,传统合唱形式下,学生只能站在舞台上单纯唱歌,然而这种形式相对来说比较严肃,对于好动阶段的学生而言难以激发表现热情,幼师在合唱教学中还应开展舞蹈教学,为学生布置多种音乐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根据音乐题目来编舞,促进学生编舞能力的提升。

(三)借助科学技术开展合唱组合声乐教学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均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基于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采取信息技术来组织教学。幼师应具备一定实践能力,能通过音乐设备调试、降噪来对幼儿歌声加以完善,为合唱教学开展提供保障。

(四)采取阿卡贝拉形式开展教学

阿卡贝拉作为一种新型合唱形式,主要特点是无伴奏音乐,对于幼儿来说,阿卡贝拉能促进幼儿对舞台的掌控能力以及自身表现力,据此幼师应提高自身观察能力,更好地感受声音,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此外可以在学校里组建一个阿卡贝拉乐团,并让幼师参与到合唱当中去,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来积累更多经验。综上分析可知,幼师可以将舞蹈训练、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声乐教学相结合,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与编舞能力,能够熟练使用音乐教学设备,更好地发挥合唱组合形式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三、促进合唱教学的有效对策

在音乐教学中,合唱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流行组合风格、民族合唱风格、现代合唱风格,并对合唱形式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如将舞蹈训练融入合唱组合形式中、借助科学技术开展合唱组合声乐教学、采取阿卡贝拉形式开展教学,为促进合唱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师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例如加强合唱训练加深幼儿对音调的记忆、通过肢体表现来实施合唱教学、在合唱教学当中加强对气息的调节,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加强合唱训练加深幼儿对音调的记忆

在进行幼师合唱教学时,合唱训练是将理论教学付诸实践的最好方式,但是在合唱训练当中,有些学生往往对音调的记忆不准确,由于大脑发育程度不高影响学生的记忆力,而演唱的过程当中是根据学生对于音调的记忆进行训练的,虽然音乐的旋律对于学生的记忆也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如果面对比较复杂的歌曲时,学生的记忆能力难免会出现问题,而合唱当中一个学生的音调出错,就会影响整体的合唱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所学习的内容与教师的肢体语言相结合,比如说教师皱眉头代表着某一个音调的变化,而教师稍稍欠腰代表着另一个音调,而在演唱的过程当中,教师在指挥时除了手部的肢体动作之外,还可以进行比较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对学生的音调变化进行影响。

(二)通过肢体表现来实施合唱教学

在合唱表演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合唱人员前面还有一个指挥人员,而这个指挥人员往往在演唱的过程当中对合唱人员的额音调进行指挥,而每一个不同的手势则有其不同的含义,在小学的合唱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这种指挥的方式,比如来时的手往上抬,根据手抬高的速度来掌握音调变化的速度,而手下降也是如此,比如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佐尔坦发明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手势,在这类教学法当中通过不同的手势以及手势不同的高度表达do、re、mi、fa、sol、la、xi七个不同的音高,教师也可以运用这种手势语言进行音调的调整,这种肢体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准的理解并且还可以在实际的演唱过程当中让学生正确的把握音准。

(三)在合唱教学当中加强对气息的调节

歌曲演唱的好坏决定因素在于气息的掌握,也就是说歌曲的演唱对于学生气息的调节要求比较高,由于小学生的演唱经验较少,对于气息的掌握能力不高,在演唱时经常不知道怎么换气,从而影响演唱的整体效果,而合唱对于整体性的要求比较高,由于学生的气息掌握不准确而影响整体的演唱,所以在进行演唱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肢体语言进行气息的调整,比如教师的一个高抬手动作,学生在演唱的同时就有着足够的实践进行吸气,而教师缓缓将手放低,则是学生的呼气时间,学生通过教师的肢体原因进行气息的调整,从而使得整个演唱过程顺利的进行。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幼师学前教育中的合唱组合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具体应用加以探讨,为促进合唱教学的开展,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提升幼师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幼儿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鑫. 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合唱教学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3,(28):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