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流程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题研究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题研究流程

篇1

一、立题与开题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遵循先立题、再开题的原则。确定题目后,选择以课题研究类项目或设计类项目的形式进行。

接下来,各组成员要根据关键词或研究主题查阅大量文献,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总结,找出拟研究课题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现有成果、研究方法等。同时,每个成员都要找到自己的切入点,确定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全面简洁地表述课题名称,包括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样就达到了立题的要求。接着,应该按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可行性、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任务分工、参考文献等顺序撰写开题报告,并制作课件;课题组在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后,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然后根据建议修改开题报告;完毕后收齐,组长把立题、开题《报告书》交给班主任和指导老师签署意见,最后统一收交学校综合实验教研组负责老师。

二、研究过程

各班各组的研究性学习《立题报告书》《开题报告书》经过教务处或教科处审阅、签署意见后,会及时将其发还各班,这时各课题组就可以按照计划开展研究了。在研究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要及时通过本组成员之间讨论交流、查阅资料、咨询老师等方式寻找解决途径,并用文字、图片、录像、幻灯等形式记录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及时将本课题研究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访谈录、小论文、小制作等打印成电子稿、纸质稿,尤其是要妥善保管好电子文稿,以便于研究结束时上交资料。

待课题研究结束即将结束时,课题组所有成员都要及时认真地总结研究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集体讨论,总结出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缺陷不足,以及今后的改进方法。小组所有成员都要回忆研究整个过程,写出自我体会与收获。然后,课题组长或全组推荐一名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按“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创新与不足”“反思”“致x”“参考文献”的结构模式撰写结题报告。等报告完成,课题组成员再集中召开结题报告会,负责人在会上陈述整个研究过程,展示研究结果,指导老师或答辩委员及同学应该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成果呈现、材料收集等问题进行提问和建议,课题组成员对问题进行解释、对所提建议做出回应,再根据他人意见或建议修改结题报告、及时定稿、打印成文。

篇2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工作过程

物流管理专业的

岗位(群)人才需求定位

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从物流管理角度看,可分为:(1)战略型物流人才,即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的高级管理人才,其特点是通晓物流活动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物流理论与应用,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物流发展特点和趋势;(2)管理型物流人才,即系统化的物流管理人才,其特点是精通现代物流商务活动,具备足够的物流技术知识,善于提出满足物流活动需求的各种方案;(3)技术型、技能型物流人才,这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掌握现代经贸、运输、物流方面的理论和技能,须具有一定的国际贸易专门知识,其特点是能具体运用物流专业知识进行各岗位的技能操作,主要是指从事具体工作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

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向来看,物流专业培养的主要是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如运输管理、仓储管理、报关、理货、配送、客户关系管理等。从事这些岗位的人员必须熟悉物流行业,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商贸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包括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以能够运用物流知识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产品进行营销。而物流规划咨询和物流研究人才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物流科技创新能力,这类人才是复合型的,不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同时,物流人才需求又具有地区性差异,沿海地带,如华南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区域,同时也是中国物流发展最快的区域,而珠江三角洲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通道,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带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我国发展物流产业最早的地区。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对仓储、货代、报关、港口贸易、水上运输等方面的人才需求相对大一些。

人才需求方向是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石,也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出发点,更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具体课程设计的着眼点。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适当考虑人才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要预留扩展性专业知识并做好相关专业知识的接口设计。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要全面考虑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体系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课程体系设计应由岗位扩展到职业或行业,并适当顾及职业生涯。传统的职业教育观把职业岗位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结点,这种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职业岗位的状态和需求。但到本世纪后,社会职业岗位体系已逐渐成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动态大系统,岗位的消失和产生交替进行。就岗位内涵而言,由于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常处于变动之中,同时,社会人员的利益导向和价值取向也常使个人的职业经常变动,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就业需求也必然对课程目标和内涵产生影响。

2.课程体系设计应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应变、综合和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对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基本符合以下趋势:(1)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应变、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体系是一个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动态系统,社会成员必须具有应变能力,才能适应它的需求。(2)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特征,首先是技术工作岗位综合程度的提高,必定会在技术应用中体现出来。(3)加强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的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同样需要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把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理解为“执行型、操作型”人才是不全面的,物流管理的实践也要求物流操作型岗位人才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3.课程体系的重新解构应遵循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的原则。(1)优化衔接。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离开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应尽量与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相衔接,否则会出现基础知识的重复或缺失。(2)定向选择。课程内容应按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后,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应在专业要求、教学内容、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三个方面定向选择。(3)有机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后,应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这一整合是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方向的。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些由知识和技能体现出来的能力要素整合而成的,主要由各单项能力要素组成。(4)合理排序。为实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还须合理排序,因为知识与技能均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的思路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具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物流企业现实岗位(群)的操作技能要求和新岗位适应性,同时还要兼顾人才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这种思路是符合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从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系统之下的物流管理方面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企业由于竞争的需要在不断地创新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为适应流通领域对物流活动的更高要求,物流企业急需的物流人才恰恰是那些既懂得现实岗位操作,又能适应管理创新的技能型人才。作为适当超前于企业现实需求和人才储备性培养的职业教育,应在关乎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质量的课程体系设计中适当考虑企业未来的需求。

物流管理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的设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课程体系是按照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工作领域的任务分析为起点,分析设计知识点,采用工作过程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式,架构有别于学科体系的,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

1.基于“工作过程驱动、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应参照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以物流活动的特定任务为起点,以典型作业流程为主线,设计学习领域(理论要求)的知识点,把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理论和实训教学满足实践操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物流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会随着物流行业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动态变化,因此,要求这一完善的过程应不断地继续下去,更好地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变化。工作过程驱动的课程体系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解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架构,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动态要求重新解构课程内容,架构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技能型人才,人才的服务层次为岗位操作型的一线管理人才。课程体系的重新解构应在人才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岗位技能和岗位素质养成、岗位应用和技能创新的综合素质三个层面上全面适应企业的需要。按模块化设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重新解构为图2所示内容。

重新解构后专业基础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3.课程体系中各项目课程的合理衔接与排序。重新解构后各项目课程的衔接与配合十分重要,要体现课程间在知识衔接上的逻辑顺序,同时还要兼顾不同学期学时分配上的适当平衡,以利于教学组织。

专业建设尤其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不是抛开学科体系的系统性,而是在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和设计过程中,紧紧围绕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赋予学科体系职业教育系统性的新内涵。正如姜大源教授所描述的:“‘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挣脱’了学科体系的‘束缚’,强调系统学习与案例学习的有机结合。”“从教学论的角度看,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对纯学科体系的部分‘否定’不会引起‘灾难’性的麻烦。新课程方案是对学科体系课程的一次革命。但是,对学科体系所体现的‘系统性’仍赋予了科学的评价:系统性本身既是‘学科体系’所必需的,也是‘行动体系’所要求的。‘系统性’所体现的联想思维无论是对知识的构建,还是经验的积淀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所以,新课程方案不仅确立了职业行动领域在职教理论上的定位,而且还强调了系统性学习的重要地位,体现了系统学习与案例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物流;设施设备;教学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selects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and hoisting machinery equipment of logistics facility and equipment as research contents, starts with realizing the connection of teaching idea and occupation idea and exerts classroom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etc to promote students' innovation, cre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for the“teaching-learning-dong”integration. Students analyze, explore, practice, query and create by completing the teaching task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guess or assumption and exert scientific method to do the research. They improve thinking ability, operat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study and build a knowledge system independently.

Key words: logistics; facility and equipment; teaching-learning-doing

1 实践研究背景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一般是物流专业学生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这些刚刚入学一年多的学生,对物流的概念非常模糊,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和实训环境,突破纸上谈兵的教W方法,培养出社会需求的物流人才,是学院面临的实际课题。

面对这些课题,无形中给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带来了新的挑战。学院肩负着培养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希望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但传统的理论教学占据主流的教学过程,往往养成了学生懒于动脑、懒于动手、懒于动嘴的习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对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笔者认为交互式的学习可以将难以理解和应用的知识转变成易于掌握的知识,实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资源寻找资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设备制造设备,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动手中实现理论与技能学习目标,在成果中总结实践经验获得教改启示。

2 实践应用研究内容、教学理念及教学过程

2.1 研究内容

(1)使用教材及内容大纲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物流设施与设备》第三版,主编蒋祖星、孟初阳。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货物运载设施与设备,第三章物流起重机械,第四章集装箱及其专用装卸机械,第五章输送技术与设备,第六章仓储技术与设备,第七章流通加工设备。

(2)教学案例选取内容

第二章货物运载设施与设备中的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船舶基本知识。货船分类有干散货船、杂货船、冷藏船、木材船、原油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滚装船、液化气船、载驳船10种,需要掌握船舶组成结构、性能,了解船舶货运常识。第三章物流起重机械。物流起重机械有桥式起重机、轻小型起重设备、臂架类起重机三大类17种。掌握各种起重机结构、适用范围,了解其性能参数。第四章集装箱起重机械。集装箱起重机械主要有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集装箱正面吊运机3种。掌握各种起重机结构、适用范围,了解其性能参数。

2.2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应贴近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实现教学理念与职业理念的对接。例如学习认知水路运输的船舶、各种起重机不能流于表面知识的掌握,最终的目的应是将这些设备融入到物流流程作业中,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以最低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作业成本的最小化,结果的最优化,作业的标准化,遵循作业安全规范要求,实现知识点形成链条连接,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实现教学理念和职业理念的衔接。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围绕这个理念为中心展开,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体验实践、汇报评价的过程。

2.3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第二阶段】交互活动探究实践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评价反馈

3 实践运用成效

3.1 学生“三全”特点凸显“教―学―做”一体化

从课程开始前3周布置教学任务到整个教学任务完成后,在学生身上反映了“三全”特点,即全体参与、全过程投入、全力争先。有的团队在设计选材中因队友之间的新观念、新质疑、新思考共通与否争辩的面红耳赤,有的团队连续几个星期校内外到处找可用的废弃物材料,对新旧材料的可利用性、成功率、作品效果做反复推敲,有的团队经常在宿舍用手电筒熬到深夜合力制作,专注力、毅力、热情发挥到极致。

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时间、地点已经不再仅仅是课堂,也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校外搜集材料,校园教室里、宿舍中、闲聊时,都充满了求知、求是、求真的氛围。他们在汇报总结时都感到收获了兴趣、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团结、感恩、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各团队在每次的汇报中都能看到别人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一点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一种自我驱动进步的动力,是任何说教都无法做到的。这种驱动表现出学生从争论到质疑,从质疑到认同,从认同到合作,“学中做”实现了人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做中学实现了学生自我认知与成长的过度,实现了从教到学、从学到做、做中交互学习。

3.2 学生创作变成教学资源

实践应用研究使《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相关内容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资源。

首先,微课创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全程教学视频录制,对核心内容进行了课例片段的剪辑整理,制作了微课课例,微课资源的整合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资源的单元应用小环境。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都分成单元模块进行了整理制作,扩大了学生利用网络课堂学习的范围。对今后的教学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指导和改革创新作用。

其次,实体模型。学生动手制作的各种船舶与起重机械模型,大部分都符合教学任务目标的要求,将每个实体模型都做好标记存入物流实训室成为实体教学教具。实体模型能直观反映学习目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的兴趣,使难以实践的教学难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今后学习该课程学生的改进、创新、创造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第三,教学素材。学生自主开发的教学课件应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具有感知力,与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素材课件日趋丰富;教师对该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反思进行总结后更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改进。

3.3 教学反思与改进

大型的船舶、起重机无法搬进校园、搬进课堂,却可以将教学理念、职业理念植入学生大脑,付诸学生双手。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成为当代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的首要任务。在实践应用研究中,学生自主创作的作品在职业岗位上的实际操作并不能发挥巨大作用,所以在实践应用研究中总结出一些值得进一步去解决的问题。

(1)将信息技术手段嵌入教学设计支持学生的“学”

针对职业岗位应形成教学团队,开发适用普遍物流专业课程的仿真实训教学软件或仿真模拟器,利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构建性。仿真实训教学软件能实现人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能解决教学实践运用的难题,能实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实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动手能力提高的目标,使自主、交互、探究、体验的教学方式得到最大能动性的发挥。

(2)将人文教学设计贯穿教学始终体现教师的“教”

如果一味的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可能会出现“人灌变电灌”或“技术凌驾于人之上”等情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创设情境需要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情境从课堂教学延伸至职业岗位,协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和桥接,能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改造,体现学生的个性化、交互性、评价的多元性、价值取向的人文性。

(3)扩大企业实践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帮助学生实现“做”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校企合作是“教、学、做”一体化实现的平台之一,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校外基地实习企业”转变,是实现教学理念完美对接职业理念的关键。它从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两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方案、联合开发课程、课程标准、课程设计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技术方法能力、社会交流能力需要通过动手操作实现,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不仅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享受成功的乐趣,还可以指导其他同W进行示范作业;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找到自身的差距及时弥补不足,从而形成集体学习过程,以此有效地解决从学校到社会过度的问题,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徐岩. “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学模式的构建[J]. 辽宁高职学报,2011(10):35-38.

[2] 刘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应用思路探讨[J]. 中国培训,2016(6):61.

篇4

关键词:物流管理 专业实践 课程体系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35-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全球物流服务业加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虽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各级政府陆续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物流行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但随之而来的物流人才的缺乏及质量却限制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定位

2000年以来,我国的物流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培育出的物流专业学生不论在数量及质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由于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在高校物流教育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使得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较薄弱,因此我国高校物流人才的教育都尚不能满足现代企业需求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物流领域需求的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物流技能型操作人员、企业物流管理人才和战略管理型物流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以“为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人才”为目的,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岗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主要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运作”。因此,高职院校所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正是各功能岗位物流技能型操作人员,这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掌握现代经贸、运输、物流方面的理论和技能,须具有一定的国际贸易专门知识,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商贸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市场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践课程设计,才能培育出确实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物流专业化人才,这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二、物流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对于培养物流人才技能的课程要面向职业需求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各高职学校物流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齐,没有系统培育学生能满足将来需求的能力,只是细枝末节的增加一些实践课程,很难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1.教材不太合理,没有适合实践课程的教材。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因此,实践课程教材的缺乏也导致课程设置的缺陷。实践课程在各高校开设较晚,且各高校实践课程的设施设备也不尽相同,所以并没有统一适用的实践教材。各高职院校各自为政,以自身现有实训条件为基础,来编纂各自的实践课程教材,各高校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开展相应的实训课,即使同一实训题目,实训内容也有所差异。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类教材良莠不齐,教材之间缺乏协调性、系统性,这极大的影响了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2.实践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大纲缺乏科学性。很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存在如下一些缺陷与不足:一是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因缺乏充分的社会调研、论证,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有的学校更是盲目设置实践课程,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二是受高职院校师资和实验实习等教学条件的制约,实践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细枝末节的添加,在制订和修改教学计划过程中存在因人设课、依现有条件设课的现象。

3.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特色不够鲜明。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晚,且物流人才培养的相对滞后,导致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还较模糊;课程设置体系趋同,从而导致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趋同,无法满足不同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4.实践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物流岗位相背离的现象严重。物流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本地区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学生过程中没有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难与现代企业相关的企业需求物流岗位零距离对接,导致所培养的物流技能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的物流人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许多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无法直接上岗就业,物流企业再培训成本增高,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在校学生并不具备到真实环境中进行物流实践的条件,因此校实验实训场所便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为物流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空间,便于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接受,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1.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总体来说,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按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后,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教学内容确定后,应是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方向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些由知识和技能体现出来的能力要素整合而成的,为实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还须按照逻辑关系合理排序。

(1)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企业,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一定的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实务能力,并能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在物流领域从事采购、仓储、配送、物流规划、供应链、信息等管理实用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突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

(2)实践课程设置应结合地域优势和体现特色。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区域也大多集中在院校所在地。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更要充分体现各校学生就业时不同的环境区域定位。这在物流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上也应该有着充分的体现。如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落。物流业已成为长三角地方政府发展的重点。因此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除了满足培养国内所需企业物流人才外,还要注重培育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

(3)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学生为导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因素”,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布置实践内容,提供相应的导学资料,通过网络提供给学生,利用任务驱动等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兴趣、动机、需要、能力、情感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最有效、最投入地学习。

(4)实践课程体系设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当今社会对物流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并不是传统的懂基本理论会简单操作的物流工人,而是具有一定创新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人才。物流环境瞬息万变,所以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应变、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体系是一个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动态系统,社会成员必须具有应变能力,才能适应它的需求。其次,物流人才还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此外,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同样需要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物流管理的实践也要求物流操作型岗位人才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5)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职业化”为导向。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培育企业所需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因此,要建立职业化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开展广泛的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依托物流专业指导委员会、物流协会,了解物流行业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物流行业所需人才结构和需求,并请相关企业专家对专业发展、岗位群知识、能力要求等提出具体建议;依靠往届毕业生对在校培养的信息反馈、用人单位和企业的评价反馈,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市场需求数据、岗位就业信息,明确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应取得的技术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等,再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设计和开发职业课程。

(6)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要融入物流职业资格教育内容。职业资格教育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是与学历教育并行不悖的发展人力资源的体系之一,“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职业资格教育既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又拓展了职业教育的外延。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职业资格教育是推动整个职业教育规范发展的核心动力。从国外职业教育经验来看,在物流领域推行物流职业资格制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发展是成功的。因此,在设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要把物流职业资格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实行“双证制”。所谓“双证制”,就是指接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时应同时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物流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特点出发,参照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以物流活动的特定任务为起点,以典型作业流程为主线,来设计实践体系课程体系。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具有模块化、递进式、过程导向的特点。物流专业实践技能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1)培育基本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基本技能主要完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基础能力。基本技能模块主要有计算机操作技能、英语的读写听说技能、电子商务模拟交易技能、常见单证处理技能等。

主要实践课程包括:《办公自动化》、《会计学》、《网络与Internet应用》、《计算机基础》、《电子商务》、《大学英语》、《物流单证》。

(2)培育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构建物流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要以专业基础课程为平台、以“工作过程驱动”和“模块化”为导向,以物流岗位工作过程为特色的教学思路。强调动手能力,强调实践性,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物流企业典型的工作岗位有采购、仓管、拣货(理货)、车辆调度、运管、报关、送货、叉车员、司机等。因此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物流专业核心理论知识后,仓储业务处理、货运业务处理、配送业务组织、物流客户服务管理与市场调查分析等。现场操作技能模块主要有包装操作、装卸搬运设备初步操作、现场物料管理、ERP等现代化物流技术的操作,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主要的实训课程包括:《物流信息实训》、《物流运输管理实训》、《物流信息实训》、《采购与供应管理实训》、《国际货代实训》、《物流设备操作实践》、《集装箱运输实践》、《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物流案例》、《供应链管理》。可以安排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阶段,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目的是使实践教学真正能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3)培育综合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现代企业需求的是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将实践教学等同于动手联系,而是强调以动手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在各项专业技能基础上,将所学各类物流单项技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管理,营销,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培养企业或部门的总体运营能力,实现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综合能力目标,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综合技能课程设置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课程是把设计型实验以及综合型实验引入到实训中来,让学生以专业技能为基础,验证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并将之实际应用,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一步是通过操作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内容包括《物流综合实训》、《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物流企业运营》、《物流客户管理》等实践课程。

校外实践课程包括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可安排在大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完以后。经过校外综合实践课程的的训练,可以进一步促进物流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尤其是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适应不同物流行业对于物流人才技能的需求,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本文系2011年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1JYKT11。]

参考文献:

1.史晓原.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研究[J].教学实践研究,2010(3)

2.杨浩军.物流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物流科技,2006(2)

3.朱丹.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物流课程体系[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4.王成林,邬跃,张旭凤.物流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 2009(2)

5.郭兆平.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 2009(12)

篇5

关键词:《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25-02

一、前言

我校的学生培养定位是:“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服务国家基础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岗位适应性强、工作作风踏实的应用型人才”[1]。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施能力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与暖通空调、通风除尘、采暖供热、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方案制订,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够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单位、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和教学等单位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流体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也是我校重点建设课程之一,是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同时,该课程也是我校环境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机械设计与自动化等工程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水力计算的基本方法。流体力学实验是流体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体力学实验是发展流体力学理论,验证流体力学假说,理解流体力学现象,解决流体力学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该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甚至影响到他们就业后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现状。流体力学实验是《流体力学》课程的重要环节。实验基本目的要求是:使学生观测流动现象,验证所学理论,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操作技能,训练学生整理实验资料、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作风。目前我校《流体力学》课程开设的主要实验项目有:雷诺实验、伯努利方程验证实验、圆形管道沿程阻力实验、圆形管道局部阻力实验、一元流动量方程验证实验、气体紊流射流实验等[2],全部是传统的验证型实验,由于实验室房间、实验器材、指导教师人数等方面的条件有限,综合型、设计型实验不能开出。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流体力学》课程的学生进行完全相同的实验。在实验课堂上,实验指导教师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报告格式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解,之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出现问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处理,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的书写完成情况和质量来评定成绩。虽然实验项目开设的比较全面,基本覆盖了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热情没有体现出来,只是被动的完成了实验教学过程,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2.实验教学效果。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学校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回避的是学生质量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基础知识不很扎实,给后续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也是摆在全校师生面前的难题。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通过调剂专业而来的,不是他们所钟情和喜爱的专业,因此,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疲于应付,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很认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只求考试及格过关了事,流体力学实验课的学习也是如此。

近年来,学校也做了很大努力,在改善实验条件方面投入不少,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较少,实验小组人数偏多,亲自动手操作的次数不是很多,感性认识不够,尽管实验指导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但收效甚微,实验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测试仪器,如毕托管的工作原理、使用及注意事项等都不清楚。另一方面,由于小组人数多,实验测试数据相同,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没有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的讨论,因此对实验的感悟不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体会起不到作用,同时给实验成绩的考核带来了不便。

三、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1.实验课的地位。实验是《流体力学》课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更多强调的是理论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实验对流体力学理论学习的帮助。因此要充分重视流体力学实验的地位,实验在流体力学教学中和理论课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流体力学实验是验证理论、数值计算结果的唯一途径,是学生获得流体力学感性知识的主要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他们的扩散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要树立重视实验教学、热情服务学生的观念。首先要重视实验室建设,无论从政策倾斜还是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都予以高度重视;其次要尊重实验教师的地位和实验教师的劳动,吸引具有一定操作技能和设计构思能力的教师充实到实验教师队伍中。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流体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内容贯穿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所有领域,如采暖供热中的热媒介质(水)的流动,空调工程中空气、冷冻水、冷凝水的流动,通风除尘中空气以及粉尘粒子的流动,锅炉中的烟气、水、蒸汽、粉尘粒子的流动等,所有这些流动的参数测试分析类似于流体力学实验,因此流体力学实验应该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而目前《流体力学》课程开设的实验全部是传统的验证型实验,也是非常经典基础的实验,虽然实验项目开设的比较全面,基本覆盖了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和专业工程实践脱节,联系不密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3,4]。

在完成传统经典基础验证型实验的之后,指导组织学生自行完成一次设计研究型实验,把原有单一的实验内容组合到新的设计实验中,如具有一定规模的管网设计实验,并对设计管网系统进行运行调试,分别测定不同工况下的运行参数,如流量、流速、压力等,这样既把流体力学知识和专业课的知识结合在了一起,由于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的实验,因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运行技能,同时,在解决出现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了综合应用。因此笔者以为,传统经典基础验证型实验固然重要,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加深巩固和理解,综合型设计性实验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有效途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优化现有实验资源,在完成传统经典验证型实验的同时,加强了设计性实验的开出。

3.教学手段与方法。为了达到应有的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模式,指导教师与实验学生采取互动的形式,共同探讨实验的目的、意义、背景、对应知识点以及和相关知识的联系、完成实验测定的技术路线等,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积极参与,主动进行。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可辅助以教学录像、多媒体等,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让学生互相讨论,从中获得答案,指导教师予以补充。实验成绩的考核不拘泥于实验报告,应根据学生对实验目的意义的感悟、对知识联系的理解、实验动手操作、问题分析讨论、实验报告质量等综合评价[3,4]。

四、结语

《流体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也是我校重点建设课程之一,同时也是环境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流体力学实验是该课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互协调合作的能力。因此要转变观念,重视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整合流体力学实验资源,进一步补充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研究流体力学实验发展趋势,不仅要使学生完成经典基础的实验项目,更重要的是要放手让学生开发设计型、研究型实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每一个完成流体力学实验的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培养综合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务处组.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4版)[Z].

[2]陈俊俊,李义科,牛永红,庞S佶,刘素霞.新版《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及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1,(2).

篇6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 工程流体力学 教学改革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浙江工商大学建立了校级预选精品课程及责任教师制,为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以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工程流体力学》于2006年即被选为校级预选精品课程,目前正以校精品课程的标准进行建设。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精品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代表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是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重要基础。各学院必须充分认识到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采取措施。加大课程体系优化和课程整合的力度,加快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抓紧课程教学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课程教学队伍,努力使这些课程进入相关专业领域的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1.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坚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利用学科专业具备的科研、教学等基础条件,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专业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加强课程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法

1.强化教师的学科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改革中,采用多名教师协作教学,形成教学梯队,加强团队协作。形成新的教学模式。针对课程的结构,学院成立了课程教学课题组,聘用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这门课程的讲授任务,从而形成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团队。在团队建设中。形成了老中青三个层次的教学骨干,共有教师7人,其中3位教师主讲,2位小班讨论,2位辅导,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占教师总数的71%;副高职以上3人,占教师总数的43%;40岁以下教师6人,占到教师总数的85.7%;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课程负责人孙培德教授长期从事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人才培养成绩显著,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同时言传身教培养年轻教师开展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使得课程教学队伍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精神好。团队成员承担各种教学研究课题并发表多篇教改论文,解决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培养问题。对环境工程专业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积极引导和促进作用。

授课教师分工协作,分别负责基础理论知识、能量水力计算以及工程实际应用三部分的内容,突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又增加了部分讨论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与科研结合,将任课教师的科研经历及最新学术成果溶入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起到深化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位教师的知识体系结构和专业背景的不同,配合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讲课,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避免授课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讲授不完全等问题,将课程内容完整化,统一化。

2.改革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内容

我校是一所以商科为特色,经、管、理、工各学科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就业面宽。《工程流体力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平衡和机械运动规律为核心,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加上实验数据以及数值模拟或经验公式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从2001年环境工程00级学生首开“流体力学“课程,采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流体力学教程》,随后,为了更适应工商管理类大学工科学生的授课需求。从2002年环境工程01级学生开始,课程名称改为“工程流体力学”,教材采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水力学教程》,随后几年至今。课程教材从第一版更新为第三版,增加了边界层理论简介、有压管路中的水击现象等内容。具体的知识模块课时分配计划为:

第一章 绪论

4学时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6学时

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6学时

第四章 水头损失

6学时

第五章 有压管道的恒定流动

8学时

水力计算可视化教学与讨论

2学时

3.完善教学条件和网络教学

(1)可视化教学

组织力量编制《工程流体力学》ppt课件、课堂全程实施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水力计算可视化教学软件以动画形式演示本课程部分内容。例如,第三章水动力学基础部分流线和迹线、元流和总流、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渐变流与急变流等概念非常抽象、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可视化仿真软件,以动画形式将各种的流动形态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清晰易懂,深受学生欢迎。

(2)扩充性资料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向学生推荐了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国内外期刊等扩充性资料,以便学生获取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信息。包括一些参考书目:①清华大学水力学教研室编,水力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②年,水力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修订版,2002;③陈文义,张伟主编,流体力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④禹华谦主编,水力学学习指导,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以及一些与环境工程专业相关的外文专业期刊:Environmental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ti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Intem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a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省略/,观看该课程完整的教学文件和多媒体课件,进行预习和复习,并可通过在线答疑解决问题,较好地满足了课程所需。

4.提高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流体连续介质的理论模型、公式推导应用以及实际环境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如实际液体恒定流能量方程式的应用、管路沿程阻力系数变化规律的确定、管网计算等。因此,要解决学生难掌握理解的办法主要是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使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流体力学的理论与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突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根据本课程特色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本课程组老师正组织力量自编教材,将水力计算可视化教学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整合到新教材体系中,满足环境类专业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需要。

f2)对课程的核心概念体系进行提炼,理清概念间的逻辑关联,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理论概念,并通过大量的例题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计算公式的运用。并在课程网站上进行试题自测,考试题目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并与人为修正相结合,实现教考分离。

(3)开展实验教学。目前,我们通过购买流体力学仿真软件,首先在网上实现各种流体力学实验的模拟操作,包括伯努力方程实验、雷诺实验、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毕托管测速实验、局部阻力实验、孔口与管嘴实验、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等等,使学生了解这些实验的基本流程、操作步骤、数据处理,为今后实际实验操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4)教学结合科研。将任课教师的科研经历及最新学术成果溶入教学中,对教学过程到了很好的深化作用。该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在毕业设计时。能应用本课知识进行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开展“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教学模式。不定期举办课外讲座(如流体力学与日常生活、流体力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等),进行小班讨论,也可进行网络教学及对话,使教学手段等丰富,教学过程更深化。

四、精品课程建设的近期规划

1.建设新教材体系,编写与本课程配套的精品教学及实验教材,自主开发仿真教学软件,建设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实验室。

2.进一步完善丰富网络教学。提供该课程国内外相关知识内容、专业资料,通过现有网站,促进国内外同类课程间交流,扩大我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社会影响力。

3.力争成为校级精品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水平,并完善成为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全省乃至全国精品课程。

篇7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我国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涨。据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即院校培养和社会培养。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及培训机构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然而这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导致了物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其中,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载体,存在诸多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以职业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分析专业针对的职业领域岗位群对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将专业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中。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致力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如何构建适合地区物流发展水平且以职业技能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进行探讨。

1相关研究综述

陈解放(2007)指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带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王琴(2009)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一文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由学科本位转向就业导向。在具体的课程体系构建方式上,姜大源(2009)指出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三步过程,第一步为工作任务的分析,第二步为行动领域的归纳,第三步为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王贵斌等(2008)基于国际物流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物流人才应具有的能力、素质及知识结构,构建了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他强调将课程体系模块化,把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知识、贸易业务模块、业务运作模块等五个模块,并增设选修课。

从学者们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载体,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成败。在如何建设课程体系的问题上,姜大源教授给出了很好的指导原则。但现有的研究忽略了两个方面:第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的体现。学生的职业素养应该是全面的,即高职教育不仅应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现有的研究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都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第二,忽略了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提升。现有的研究只是对学生毕业的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学生作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是有一定提升空间的。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满足学生第一线岗位的能力需要,还要考虑到今后学生的提升岗位。

2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及职业能力分析

2.1构建过程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分析学生就业岗位群的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根据主要任务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确定课程,遵循学习和认知规律,对专业课程进行排序,最后由企业专家进行鉴定,不断修改,直至满意。构建过程如图1。

2.2物流岗位群及职业能力分析

2.2.1物流岗位群分析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几年的岗位锻炼,可以逐步提升为中级物流管理人才。通过对武汉周边地区的物流企业的岗位调研,对其所需要的一线技能岗位以及今后的发展岗位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具体如表1。

2.2.2职业能力分析

高职培养的学生定位于高技能,高技能不仅局限于完成某一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所必须的动作技能,同时还应包括心智技能,即思考、感悟和创新等技能。拥有这些技能之后,学生不仅能从事基层一线的岗位工作,还能随着经验的增加,逐步跨入更高一层的岗位,即发展岗位。那么高技能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呢?

美国波音公司对员工的10条素质要求中,专业技能只占三成,七成是通用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针对企业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在考虑所需要的物流人才时非常重要的因素排在前几位的有实践动手能力、个人工作态度、个人道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持续学习能力。这提示我们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不是具备狭隘的专业技能能力,而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全面”的职业能力。同时专业和职业已不是终身对应的关系,个人的职业身份在不断模糊,转工转行、创业发展的人群在不断扩大,因此高职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也就是拓展能力。

因此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而这种职业能力应包括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通用能力是毕业生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包括基本文化素质、基本身心素质、个人道德修养、团队合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企业关注的几个方面。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着全面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是指胜任物流业的基层目标岗位工作以及发展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注重专业技能的掌握。专业能力根据基层岗位的需要与发展岗位的需要又可分为核心专业能力与发展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2.3职业能力标准

根据就业岗位及岗位要求,以及职业能力分类,总结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具体如表2。

3基于岗位分析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3.1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武汉及湖北物流发展需要,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及多种物流基层岗位操作技能和管理理念,适应制造型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对物流一线操作岗位要求,并能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3.2课程体系构建

3.2.1课程选取原则及模块分类

篇8

[关键词]KAQ-CDIO;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5.41.015

1 KAQ-CDIO的内涵

KAQ是Knowledge、Ability、Quality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的组合,翻译成中文即知识、能力、素质,其意义是将知识、能力 ,素质三位融于一体的全面人才培养模式,是由浙江大学率先提出的教育培养模式。KAQ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素质教育理念和创新思维的指导下,构建符合市场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培养体系,据此开展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活动,使学生具有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针对物流这一21世纪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各高校纷纷开设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但是从近十年来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各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用人单位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是特别满意,感觉这些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与各用人企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尚存在较大的距离,出现了错位,很多用人企业反映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不一致,并且综合素质尚需进一步提升。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采用KAQ人才培养模式,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于一体。知识是基础,是能力以及素质的载体;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锻炼、训练而培养出来的;素质则是通过具备的知识在某种环境教育下进行有效的实践所形成的个人品质和素养,并通过素质可使知识和能力更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效融合于一体呢?各高校必须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以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开设和如何教学是核心,课程开设和实际教学中,要做到知识、能力、素质有效融于一体,可以采用CDIO的教育模式。CDIO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的组合,意思是构思、设计、实施、运行,旨在“做中学”,让学生以动手实践的以及主动思考的以及团队协作与沟通的方式学习知识,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学到专业知识,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掌控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等。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CDIO教育模式与 KAQ 人才培养模式两者的理念是一致的,可以将两者组合起来,成为KAQ-CDIO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将 KAQ 作为人才培养目标,CDIO 可以作为人才培养的手段,是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与载体。

2 基于市场调研的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分析

为了将KAQ-CDIO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我们首先面向物流企业、物流专业毕业生、相关专业教师等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还到德邦物流、新邦物流等若干家物流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详细了解学生要胜任物流岗位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调研我们进行了梳理和整合,从事物流岗位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具体见表1。

高校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时,要将上述的知识转变为真正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胜任物流岗位。具体的能力分析见表2。

素质是通过具备的知识在某种环境教育下进行有效实践所形成的个人品质和素养,并通过素质可使知识和能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物流岗位要求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见表3。

3 基于KAQ-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要构建KAQ-CDIO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先进性、有效性。为此,我们构建了“三段式”循序渐进的课程培养体系。见下图。

首先是基本能力培养和业务认知训练阶段。

该阶段安排在第一学期,该阶段的课程主要是通识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比如英语应用和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书写作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等。除此之外,这一学期学生尚未学习专业课程,只是学习了物流概论,对物流的认知和理解还处于模糊阶段,因此,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走进物流企业,认识和了解物流岗位,从而对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个较清晰的认知。

其次是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培养阶段。

该阶段安排在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是专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践性,除了校内实践实训之外,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实训至关重要,让学生真正走入物流岗位,让教学与上岗零距离对接。以课堂的CDIO训练、校内实训室的实训教学、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为主,假期企业物流岗位的短期顶岗实习、专项调研为辅。每门专业课程均建立相应的CDIO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分析问题―课堂小型方案设计―期末综合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项目的过程实现“教”与“学”有机结合,并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最后是顶岗综合素质培养阶段。

该阶段安排在第五学期至第六学期。第五学期主要安排综合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第六学期主要是校外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报告、毕业论文撰写,将学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学、做、用”交替,并且借助物流技能大赛为契机,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三段式课程培养体系

4 课程体系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提高专业教师的 CDIO 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有效效果,任课教师是关键角色。任课教师要有CDIO工程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实施CDIO教学模式和项目化教学,所以在改革中首先要强化师资队伍的能力,对师资队伍进行CDIO教学模式的培训,还要让专业任课教师“走出去”,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还要“引进来”,邀请和聘用相关企业的专业人员走进学校进行教学,注重培养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工程师(或物流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其次,在考核评价制度方面应突出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传统的考核评价只重视知识考核,通过一张试卷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与评价。应改变这种教学考核方式,应将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加强平时考核,以项目完成的成果、过程中能力的形成、项目汇报等多种形式考核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技能操作、综合能力和素质表现。还要注重校外实训以及顶岗实习的考核。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鼓励学生参加物流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比如物流师、营销师、快递员资格证等,对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另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也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

参考文献:

[1]刘联辉.物流管理专业KAQ-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J].中国市场,2013(18):5-8.

[2]乔骏.基于KAQ-CDIO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8):149-150.

[3]曾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整合研究[J].中国市场,2012(19):111-112.

篇9

关键词: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岗位技能;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working process of job skills is a rigorous process, after need for entity enterprise actual job skills were completed investigation, then set specific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New Legend(Tianjin)Group working process of job skills were investigated after a few months, according to the department of job functions to develop logistics management(port and shipping direction)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curriculum system; the working process; job skills; set curriculum

为培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符合现代企业需求,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其中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理念已为广大教育学者所认可、接受、研究,并运用到教学实践[1-2]。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实结合、工学结合的过程,以实现过程一致、领域一致、任务一致;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工作过程建立起来完整的课程体系。这个理念摆脱了过去高职院校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教育为本科教育的“压缩型”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教育走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1 工作过程岗位技能导向专业课程体系内涵

提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体系理念起源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在最终得到一系列研究成果后向外推广,21世纪初引入我国。

工作岗位技能导向是指建立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础上,对工作岗位技能进行科学调研后设定课程体系的整个过程。在某一行业的典型企业的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研究对象,考察典型岗位工作中完整的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工作流程。这些典型的工作流程必须具备对从业者能有较大职业发展空间,快速提升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在力度。在以典型工作流程需要岗位技能要素为载体的研究对象,严谨的研究和分析工作流程的每项步骤及关键节点,明确工作组织流程、任务目标、岗位职责、能力需求,进一步确定岗位人才培育的目标能力,即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建立完整的专业课程的专攻知识课程体系与辅助知识课程体系。这就有别于过去在学科建设中先学后做的教学模式,即先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后,再寻找相关工作特定的工作流程体系有所不同。新的专业建设采用先做后学的教学模式,即基于工作过程技能导向,选择行业典型工作流程体系后,通过科学分析,建立严谨的专业课程的专攻知识课程体系与辅助知识课程体系。

2 工作过程岗位技能导向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2.1 典型性

典型性应具备三方面内涵,即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知识点覆盖面适度性和过程的入门简便、概念基础性。典型的工作流程非某企业特定的工作流程,也非特定要求的知识点,而是工作流程极为普遍的、真实的、明确的具体流程。从工作流程的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性教学,教学对象具有典型范例流程。

2.2 过程性

基于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应该根据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开展教学工作,课程开发应突显过程的动态知识的掌握,能够引导学生专心学习本流程关键节点知识体系,减少知识体系外的学习任务给学生时间的耗费,增强学生学习目的的认知感。

2.3 一致性

工作流程的不同阶段与专业课程应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基于工作流程导向是一个整体,因工作的实施不同时期及阶段发生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不同阶段工作流程的工作重心不一样,能力注重点要求在变化,不同知识运用同步发生变化的过程。专业课程的设置、授课内容与授课计划因工作流程处于不同阶段发生变化,但工作流程与授课内容保持一致。

2.4 严谨性

工作过程岗位技能为导向是一套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典型工作任务应是贯穿整个工作流程在完整的教学体系过程。工作流程能够顺利完成,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教学工作也应该顺利实施至结束。

2.5 动态性

生产力的变化带来的典型工作任务发生变化,典型的工作流程也会发生变化。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没有用于生产工作流程管理前,生产记录采用人工纸张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现在,生产作业无纸化工作流程使管理重心发生变化,管理者更关注工作过程的管理,及时了解生产的动态。

3 新里程(天津)公司工作流程课程体系

3.1 新里程(天津)公司介绍

新里程(天津)公司是从事国际航运及相关业务的专业性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创业历程,新里程(天津)公司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北方杂货运输市场为基础,带动船舶管理业务、船舶业务、货运及仓储业务为辅的综合性物流公司。

3.2 新里程(天津)公司业务情况

新里程(天津)公司的业务涉及范围广泛。一是传统海运业务板块,包括如国际海上运输、船舶买卖、船舶管理、租船订舱、船舶、货运、项目物流、融资租赁、船舶基金等多个方面。另外一大板块为新型的现代服务业板块,包括如供应链项目、流通交易平台、航运金融服务平台、IT业务等。新里程(天津)公司的年业务量近6亿元,其中天津的新港到韩国的散杂货运输业务占到70%左右。该公司不是超大型综合性物流企业,但是在天津散杂货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个能进行以工作过程岗位技能为导向研究的具有典型企业。

3.3 新里程(天津)公司工作运用情况

新里程(天津)公司下属五大业务分公司及辅助部门。五大业务分公司分别为近洋分公司、远洋分公司、货物分公司、船舶分公司和物流分公司。辅助部门为人事部和信息平台部门。五大分公司部门设置及部门职能见表1。

3.4 岗位职能需要的职业技能及课程设置

通过对表1部门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分析,得出岗位工作需要的基本职业技能是:仓储、配送、货运、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运业务处理。岗位工作需要的扩展职业技能是:采购、运输、国际货运业务处理、港航管理、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物流市场开发及物流软件应用等职业技能。

针对岗位工作需要职业技能培养要求,拟定出物流管理(港口与航运方向)专业课程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设置,其中核心课程设置为:管理学基础、集装箱运输概论、货物学、船舶管理、港口生产管理、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国际货运、国际贸易实务、港口企业管理学、国际贸易等。辅助课程设置为:会计学原理、物流经济学、物流管理学、数据库应用基础、现代物流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产品技术基础、电子产品实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基础、供应链管理、物流专业英语、国际港口物流概述、海港主要装卸机械、港口生产计划与调度、港口集装箱物流管理、国际船舶理货业务管理、海港商务管理、港口设备与装卸工艺、海上货物运输等。职业资格必考证书设置为:国际货运师证、集装箱验箱师证、单证员证。职业资格辅助证书设置为:特种作业从业人员操作证、助理物流师证等。

4 结束语

新里程(天津)公司无论从企业的组织架构、天津航运业务行业地位和主营业务收入规模,是物流管理专业(港口与航运方向)课程体系合理设置的参照对象。参照该企业的岗位技能导向的课程设置是科学的,具有较强实用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集体备课模式;研究;成效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05-02

一、课题概述

1.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但由于我校教师担任的学科较多,工作量大,缺乏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教材、教法,因而备课这个很重要的环节常被忽略。在检查中发现,有些教师备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甚至抄教案,课堂教学随意性大。长此以往,课堂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

2.课题的界定与表述。本课题属于一种集体备课方式研究。它的价值取向在于追求教师教学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独立精备:即备课教师在集体研修,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执笔写出详细的教学预设过程,形成一份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

资源共享:即其他代课教师人手一份精备的教案,共享集体备课之成果。

本课题是以新课程实施为导向,具体备课流程为“集体说课――独立精备――个性修改――教后反思”。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1.研究目标。①构建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从而探索出通过集体备课,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积累集体备课教学经验,提升教师备课能力,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研究内容。①“独立精备,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模式有效性的研究。②研究和完善“独立精备,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流程。③集体备课制度的规范化建设。④形成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于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

3.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教师备课现状的调查,分析教师备课存在问题,以了解备课改革的必要性,确立研究计划,把握研究方向。②行动研究法:开展集体备课实践研究,探索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形成良性的集体备课具体流程。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本阶段为课题前期准备,主要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确定实验教师及备课组负责人,调查分析教师备课的现状,收集有关集体备课的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方案,对方案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本阶段为期一年,主要进行实验操作,信息反馈,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等工作。立足课题,认真实践,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研讨课、经验交流座谈会、反思交流等形式,探寻合理、科学的集体备课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

3.发展深化阶段。本阶段为发展深化阶段,主要对实验阶段的所有情况进行认真反思、总结,不断完善集体备课的具体模式和相关制度,使课题实验走向成熟化。

4.总结阶段。本阶段为全面总结阶段。主要整理和归纳课题研究成果,多角度地对课题进行了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整理教学反思、教学论文集,形成课题总结报告。

四、课题的探索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通过座谈与问卷调查,对备课现状进行调研,确定了课题研究总体思路,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2.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为了提高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组织教师搜集和学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上有关集体备课的资料,使教师认识到集体备课的意义与好处,从内心接受并认同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3.专业引领,强化课题研究。为了加强教师专业成长的力度,学校安排教学骨干、教学能手作课题示范课,观摩课,以达到导向、引领作用。

4.建立相关制度,构建规范、成熟的制度化备课。在课题研究初级阶段,我们通过多次研究、讨论,制定了《课题组成员研究职责》《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制度》《教学反思交流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

5.落实责任,加强过程管理。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成立了备课组,确定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组长,明确了各实验教师的分工。

6.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为了激励实验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学校先后开展了优秀教案展评、反思交流、课堂教学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五、主要成果

1.增强了教师对集体备课价值的认可,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进一步体会到:①通过集体备课,大家充分交流、沟通,既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又有利于教师站在高起点上发展。②通过集体备课,大家可以从多角度分析,诊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既有利于群策群力寻求有效教学策略,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通过集体备课,促进了学校的教研氛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构建了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①集体说课:各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由备课组长组织进行集体研讨,探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通过研讨,取长补短,最终达成一致,确定出最优教学思路。②独立精备:主备教师根据集体讨论结果,认真写出详细的预设过程,形成一份凝聚着一份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③个性修改:其他教师在拿到复印好的精备教案后,结合自己面对的学情,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集体教案进行修改补充,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个性特色的特色教案,并将其应用教学实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④教后反思:教学结束后,执教者要根据教学实际,总结得失,认真撰写教后札记,并与同级教师进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

3.形成了集体备课有效管理机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逐步完善了《课题组成员研究职责》《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制度》《教学反思交流制度》《集体备课激励制度》等相关制度,使“独立精备,资源共享”备课模式管理不断规范化。

4.教师与学生得到了发展与提升。①促进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集体备课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鉴于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我们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堂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战场,为此,我们深入课堂,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现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学习主动、积极,学习能力有了质的提升。②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使教师在互助合作中,克服了“单兵作战”的思维方式,达到了资源共享,增强了教师的教改意识与创新意识,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打破了教师在业务上自我封闭的状态,激活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5.形成了《集体备课反思集》《优秀论文集》。

六、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