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篇1

关键词:服饰文化;国家;设计师;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138-02

中国与欧洲各国文化的交流往来,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一百多年里,主要表现为中国更多地吸收西方的的文明。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西文化交流则进入了一个更为全面、互动,更为积极、互惠的新阶段。有的学者认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单向的”、“由西向东”、“扭曲的”,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看来是过于片面了。中西文化虽然不平衡,但绝不是单向的。从启蒙运动来看,法国启蒙运动就弥漫着一股“中国崇拜”的热烈气氛,作为启蒙旗手的伏尔泰,更是对孔子推崇备至;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朗索瓦・魁奈也推崇奉行儒学的人道主义和“中国专制制度”;而美国启蒙运动时期,六大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斐逊、约翰・亚当斯、詹姆斯・麦迪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至少有四位都是中国的崇拜者。所以,单纯的说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完全是由西方输入中国的这种说法大大低估了中国思想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贡献。

服装作为一种文化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与社会形态必然造就出不同的服饰文化与服装形态。但西方服饰的设计文化与中国服饰的设计文化在21世纪以来,互为交融,互为影响,服饰的设计风格日趋接近。放眼望去当今世界人们的服饰风格,虽然不是同根同宗,但是几乎全世界的人民都穿着T恤、牛仔裤、西装,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工作场合,人们的穿着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不论是国家、企业、个人,在服饰风格上似乎世界人民是一家,服饰设计的界限越来越小。

每年巴黎、米兰、伦敦、纽约的时装秀,都引来世界各地媒体的争相采访报导,这些媒体回国后带去了最新的服装流行趋势。于是各种品牌开始生产具有这些流行元素的服装,生产过程中这些服装虽然融入了各个国家本土文化的元素,但是大体的风格是不变的,等待这些服装上架后,人们便来争相购买这一季最新的流行款式。所以,各国的服装设计风格越来越相似,但是,总有一些区别,世界大的流行元素融入本国小的设计元素,总会表现出本土国家所独有的设计风格,所谓的和而不同。而和而不同,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各国、设计师和消费者。

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土国情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革命的时代,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现代社会已进入到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文化融合的氛围之中。服装的风格和时尚的流行出现了纷繁复杂的多样性,每一季新的服饰风格都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新的兴奋点始终在震撼着时尚圈。时尚圈在世人面前所展现的是多种风格轮回或交替出现的动态,受“消费文化”、“环保文化”、“咨询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再加上现代社会信息的高速传播,服装风格快速的波及着整个世界。这些时尚潮流的设计风格渗入各个国家后,每个国家又赋予它自己的民族元素。民族精神文化以它丰富的表现形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意趣给当季的设计风格带来新的闪光点,再一次流行的界限,民族的便是世界的。

整个世界大的设计风格融入小的民族元素时,掀起了无数次的民族热。比如现在流行的波西米亚风格。波西米亚是捷克西部与德国接壤的地名,这是一个游牧民族,服饰风格主要是艳丽的色彩和粗犷的面料、金属质感的装饰物等。这种民族风格的服饰被现代社会的女性所接受,世界各地的都有女性穿着波西米亚风格的长裙、吊带、大檐帽,和佩戴粗重的装饰物。但是这种风格并不是完全纯粹的民族特性,它被整个世界大的设计风格所同化,所以当世界这个大背景下的设计风格改变时,它的设计风格也相应的发生改变,适应着每一季的流行风格,不断的推层出新。著名设计师埃曼纽?恩加罗应用羊绒织物和马海毛网眼织物,使得波西米亚风格更加具有女人味,更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同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流行于世界舞台上的还有中国服饰,一些以中国红、青花瓷、水墨画、刺绣为主题的设计风格受到热烈追捧,国际时装舞台上更是多次出现了“中国风”和“东方潮”。“和而不同”所产生的这些民族热,在当下十分流行,民族文化的纯美、独具韵味的魅力深深打动着世界人民的心。

二、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

巴黎的国际时装周已经不再是国外人独领的舞台,我国服装设计师如谢峰、马可等都登上了这设计师梦想的殿堂。这些设计师为每年的最新流行元素注入了中国精神,使得中国也成为了主导世界流行趋势的一份子,虽然这种力量还不够强大,但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新锐设计师的出现,在世界时装舞台上总有站稳脚步的那一刻。21世纪的时装界已不再是一种风格或者一种潮流能独领的时代,时尚和非时尚难以界定,多种文明形式持续存在同样影响着服装的发展。

在世界大的流行元素下,国内的设计师们都有着自己的设计风格。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品牌正在走向世界。例如东北虎时装公司任董事长兼艺术总监张志峰,以“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设计理念创造性的以“中国式婚礼服”实现中国婚礼服的复兴与新兴。又如张肇达的的“东方晨彩”、“北京一夜”、“大漠”、“紫禁城”、“江南”、到“西双版纳”、“”、“黄河”、”长江”,他的时尚秀总是以强烈的中国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再如受邀参加“2007年巴黎时装周”,个人品牌“无用”的马可。这些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都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设计师在主流的流行服饰上加以中国元素,独特的设计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而不同”的设计风格被我国的设计师巧妙应用,既不失民族特色,又与时尚接轨。

三、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消费理念

同样一个流行款式,在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看来,可能都是美观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尝试。比如一件欧美流行的最新款式,可能很多欧美国家的消费者都会争相购买来追随潮流。而到了略微腼腆的东方国家,这件衣服就有可能过于暴露或者颜色过于鲜艳了,消费者对这件衣服就会驻足相望,远远的欣赏它,但不一定会购置于自己的衣橱。所以,设计师都会对最新的流行服饰稍作改良,增加一点民族特色,或降低几个颜色的亮度、调几个颜色的色调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比如当下流行的高肩设计,每个品牌的设计风格都不一样,有的垫海绵垫、有的加珠片饰物、有的直接做成锥形,可以说每种款式都有消费者购买。但真的穿成Lady Gaga的样子,恐怕在国内除了少数时尚人士,大部分的消费者都只是观望而已。但一些经过国内各大品牌改良过的在服装就普遍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些服装不但让消费追随了潮流,还避免了过于夸张的嫌疑。所以消费者“和而不同”的理念也值得设计师们的注重。

四、总结

多元化的时装设计风格在21世纪这个大的世界时装舞台之上,共同上演着各类精彩的表演,从绘画风格到雕塑风格,从建筑风格到工艺美术风格等,每一次都让世人为之振奋。中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不再是简单的“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而是多种文化并存,共同碰撞与摩擦出新的服饰文化,推动着世界服饰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生态理念 德育教育 爱国教育

一、用教育生态理念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信念的支撑。因此,以新理念为引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其生命发展需要出发,创新德育的理念,创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创新德育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其主动构建自己的德育大厦,让道德生活充满活力,应该成为德育创新的突破口之一。

1 理念创新――建构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学校德育观。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对德育规范的记忆和德育知识的获得。引导人们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升人生的信念和生命的境界,是更高价值的德育追求。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就是要通过营造和谐沟通、宽容理解、积极向上、其乐融融的学习生活氛围和环境,使师生获得富足的精神生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从生态视角审视学校德育,就会发现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德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使学生终身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使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基于上述认知,形成新型的生态学校德育观,有益于德育思想的深刻变革。

2 内容创新――与时俱进,丰富德育内涵。德育内容是德育的核心,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学校德育只有符合时代要求,针对学生需要,不断拓展学校德育内容,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要从“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基本要求出发,努力构建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使德育内容既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 载体创新――让德育微笑浸润人心。为了更好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德育形式需要不断创新。我们只有创造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德育活动载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练中,感悟德育的要求,接受思想的启迪,才能最终将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为健康的情感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德育对学生的人生成长与发展的巨大引导和提升作用。

4 评价创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德育评价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斯塔弗尔比姆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我们要有效地改革创新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德育评价制度,以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有利于学生主体的终身发展。

二、融合非主流文化,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道菜肴的话,主流文化就是校园文化的主菜,那么非主流文化则是佐料,它对主流文化起到一个补充、增添色彩的作用。非主流文化虽然有优有劣,但丰富了校园文化,使之与社会联系得更加紧密。用爱国主义教育加以引导、渗透,使非主流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1 弘扬民族精神,融入校园非主流文化。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五千年华夏文明铸就了璀璨的中华文化,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它维系着中华民族长期的统一和延续,激励着全民族奋发有为,促进中华民族前进和发展。作为学校的政治工作者,要把民族精神带入校园非主流文化中,如在校电台多播放一些富有时代、民族精神的歌曲,经常开展一些宣扬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活动,更大力度地弘扬民族精神。

2 加强爱国思想品德教育,竭力控制劣性校园非主流文化的自由蔓延。

(1)加强“两课”教育,为校园非主流文化确立正确方向。教师在“两课”教授过程中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研究当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不断地改进“两课”教学,拓宽教学的模式,不再是单一灌输式教学,而是多层面、互动式教学。发挥“两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用马列主义来武装学生的头脑,特别应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培养和教育当代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在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才能分辨是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堂走入生活,走入校园非主流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传授,将爱国主义教育带入学生的生活中,使爱国主义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

篇3

最近几年,港台地区与大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彼此之间在语言词汇方面也加深了相互影响和作用,许多语词不可避免地互相吸收和交融,或相互补充,或增加新意。笔者长期以来因经商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频繁往来于之间,耳濡目染语词的交流融合,浸既久,遂有体会,谨不揣谫陋,与读者分享。

台湾语词有独到之处

的同胞虽然都在使用中华民族的共同语一汉语,但过去长期的隔绝,使得语言在各自的社会中随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变迁,而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差异,雨其中差异最大的,就是语词了。

台湾有一些语词,在表情达意方面有独到之处,正好弥补大陆语词的不足。这些词语进入大陆。是情理之中的事。如2005年4月29日,总书记与主席连战会谈,共同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公告。“愿景”融会了大陆常用的“愿望”和“前景”两个义项、也是英文Vision的翻译,这个台湾语词很快成了大陆的流行语。此外,一些台湾语词也迅速“登陆”,如“透过”、“考虑”、“管道”、“福祉”等。另一方面,大陆惯用语词也逐渐流入台湾,如台湾政治人物搞政争时,往往开口就要对方“表态”,这一词本非台湾惯用,是近年才从大陆传人的。再如大陆常用的术语“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时俱进”等,现在已被台湾政治人物引用。

香港语词“北伐”推动世俗化

香港语词30年来的“北伐”现象,更引人注目。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不仅向内地输入大量资金和技术,而且向内地辅入大量香港语词。大量港式语词长驱直入内地,仅房地产方面,就有香港语词“按揭、楼宇、楼盘、楼花、置业、物业、写字楼、烂尾楼”等,几乎一统大陆房地产词语江山。此外,诸如返工(上班)、收工(下班)、炒鱿鱼(解雇)、h食(谋生)、老友记(老朋友)、搞掂(弄妥当)、老细(老板)、事头婆(老板娘)、老千(骗子)、靓仔(漂亮小伙子)、靓女(漂亮姑娘)、马仔(手下)、拍拖(谈恋爱)、包二奶(婚外情)、捷煲(恋人分手)、搏命(拚命)、h笨(占人便宜)、撞板(碰钉子)、踢爆(揭发)、食晏(吃午餐)、冲凉(洗澡)、叹世界(享受)、派对(聚会)、手信(小礼物)、捞世界(h食赚钱)、大把世界(大把机会),等等香港语词,不仅在内地成为新潮语言,而且成为内地某些“时髦”生活方式的象征。

香港语词30年来的“北伐”,将香港生气勃勃的世俗文化带入内地。世俗化(secularization)就是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出以具体功利与追求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它同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关系非常贴近,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心理土壤。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正是中国社会生活世俗化的过程。香港语词登陆内地,成为内地社会生活世俗化的催化剂。在中国,有些知识分子以拜金主义,道德失衡等否定世俗化,忽视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这是有失偏颇的。

社会进步与文化交瘫融合环环相扣

香港语词由于是粤语,本来应该与讲普通话或讲“国语”的大陆和台湾有明显区别,但由于有些语词,大陆已经放弃了1949年以前使用的旧有形式,而采用了新的形式,港台则仍在使用那些旧有的形式。又由于港台社会形态相近,因此港台语词更为接近,与大陆语词有明显区别。随着近30年来社会、政治、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的语词又出现了交融的态势。

港台有一语词“挺”,意思是支持。如港台社会说支持某人就是“挺某人”。2003年香港遭受SARS疫症蹂躏以及去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中央推出一系列支持香港经济的措施,香港称为“挺港措施”,这一语词很快被内地接纳。“弱智”与“智障”,是大陆与港台的一对差异语词,源自“残疾”和“残障”,还派生出“弱视”和“视障”等。港台使用的“智障”,从构词和人文关怀方面,都优于“弱智”一词,亦逐渐被大陆借鉴采用。“幼儿园”和“幼稚园”是大陆与港台又一对差异语词,而大陆的“幼儿园”一词要优于“幼稚园”,特别在派生出的“幼儿教育”时,在词义的明确上更胜一筹。

篇4

关键词:印度;维吾尔族;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78-02

印度古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先说《摩诃婆罗多》这一部史诗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中国(CINA)这个字多次出现。多半同其他一些民族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Kirata,Huna,Tukhara,等等。这些民族征诸史籍,这些民族生活在我国西域的少数民族。印度文学中所出现的“秦”(Qin)“马秦”(MaQin)等地名。在地理方面指的是中国西北部的广大区域,也就是历史上的西域。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165年,月氏人进入印度西北部,建立贵霜王朝,促进了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流。公元五至六世纪,匈奴的一支唳哒人来到印度。公元七至十二世纪,月氏人的后裔,拉其普特人在印度建立政权。公元十世纪,塞尔柱突厥人统治印度。到了十六世纪,察合台回鹘汗后裔贴木儿的六世孙,即喀布尔的酋长巴卑尔,于1526年在印度建立了莫兀儿帝国,统一了全印度。从上述历史来看,印度是由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塞种人、月氏人、匈奴人、突厥人而组成。他们必然会把本民族的文化带到印度。维吾尔族及中亚的突厥民族自古以来和印度就有着密切的来往。古代新疆是世界三大文明汇合的地方。在中印文化交流的初期,维吾尔族先民吐火罗部族曾在中间起过桥作用。

印度文化对于古代维吾尔族文学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过西方文化的影响。造就西域文化的独特特征。在史料记载,生活在中亚及我国西域的民族进入佛教以后,大量地接受印度文化。由于精通印度梵文人越来越多印度文学作品大量流入新疆。对维吾尔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学由于受到了佛教和摩尼教文化的影响,高昌回鹘文学具有了多种色彩和广泛内容。这时出现了用回鹘文翻译佛教典籍的,涌现出一批用回鹘文进行翻译工作的大师。他们从梵文,吐火罗文,汉文翻译了许多佛经,古典名著和戏剧作品。如:智护(Prajnaraksit),僧古萨里(SingquSali),迦鲁纳答斯(Karunadas),必兰纳室里(Prajnasri)。夔夔(Kiki),奇苏雅(Cisuya),启心奴(Cisim Tu),桑葛奴(Sangga Tu)等。这些学者,作家在思想方面对维吾尔佛教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印度文学中的佛教思想首先深刻地影响了维吾尔佛教诗人们的世界观,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创作倾向。回鹘佛教文献当中我们发现印度佛教文学的影响,佛教经过吐火罗人中介传播西域(今新疆)之后,印度文学的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对中亚及西域民族后世叙事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维吾尔文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与印度文学之间的交流方面表现出开放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文学交流与交融现象相当明显。大约在十至十一世纪前在当地原居民信仰的影响下,回鹘人逐渐畈依佛教并开始翻译,佛教经典当佛教节日时在寺院故事和戏剧等。早在十世纪左右高昌就有戏剧演出。《弥勒会见记》就是这方面的证明。这部剧作不论就内容,语言和时代古老而言都是回鹘文重要的佛教文献之一。

佛教宗教传说以后传布到高昌回鹘民间之后,有些印度佛教故事,传说仍然保留在维吾尔族民间。公元二世纪到公元九世纪这漫长的历史时期是印度与西域文化交流的盛时期是印度文学传入的期。以库车为首都的龟兹国时期是维吾尔佛教文化史上最为繁荣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维吾尔族和印度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兴狂。

十一世纪维吾尔族著名的学者・喀什噶里在其不朽之作《突厥语大辞典》(Divanlug-at―at )中,Irvi, (突厥语大辞典、第一卷、汉文版138页)(urahun、(突厥语大辞典、第一卷、汉文版148页)给病人服用的一种印度药品。(突厥语大辞典、第一卷、汉文版138页)arubat印度枣(突厥语大辞典、第一卷、汉文版149页)描述了当时印度与维吾尔族的文化关系。

阿密尔・霍斯罗(1253―1325)是生活于印度北方的波斯语诗人。他父亲是突厥拉秦部落的人。在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进犯中亚时期,其父亲随部落离开中亚的库什城,南迁来印度。诗人在自己的诗歌中提到了自己是个印度突厥人:

因为我是印度鹦鹉,就请直率相问,

若问我印度语怎样,我不妨坦诚相告。

我是印度突厥人,我讲印度语如流水。

我也讲阿拉伯语,但并不受惠于埃及人。

他的作品不仅在印度,而且在伊朗以及波斯语和突厥语流行的中亚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传播,并享有较高的声誉。诗人在自己长期的创作过程中,深受苏菲哲学的影响,因此他的抒情诗中往往带有浓厚的苏菲派思想色彩。阿密尔・霍斯罗在其叙事诗集《五卷诗》(Khamsa)中的第二部长诗《霍斯罗与西琳》中,首次把帕尔哈德描写为和田王子。他的富于苏菲神秘主义色彩的著作《四个托钵僧》,早已译成维吾尔文,对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篇5

一、闽南婚俗中存在的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中,从择偶到正式结婚,必须遵循“三书六礼”,“三书”即聘书、礼书、迎亲书三种文书;“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婚姻礼俗的程序逐渐简化,形式趋向文明。“六礼”中作为婚前仪礼的前五礼逐渐简化为择偶和订婚两项准备工作。

(一)婚前1.择偶择偶的过程大体上相当于古“六礼”中的纳采、问名和纳吉,然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再是择偶的唯一渠道。虽然与西方文化的“私定终身”尚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逐渐受到西方个性自由新思想的影响,自由恋爱、征婚和相亲已经成为闽南地区择偶的主流模式,两情相悦则是结婚的主要动力,女子也不再是择偶中的被动角色。中西方的共同之处在于对长辈的尊重,体现在经家长认可之后,双方父母见面共同讨论婚礼的细节问题。2.订婚订婚的过程大体上相当于古“六礼”中的纳征和请期。其重点就是男家向女家送聘金和礼品,女家置办相应的嫁妆。然而此风不可长,以上现象在现今社会刮起了一阵攀比虚荣之风,已经远远违背了酬谢养育之恩和礼尚往来的初衷。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则没有此类传统,在子女结婚之时,父母没有责任或义务提供大量的经济资助。因为在西方父母的观念里,他们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在其成年之时已经尽完。此外,中西订婚有一个重要的共同之处———戒指。区别在于,闽南地区待女家奉茶完毕,是由男方女性尊长将戒指戴在女方的无名指上,而在西方是由男方为女方带上订婚钻戒,从某种意义上说,钻戒就是男方送给女方的必不可少的聘礼。现今,三种婚前的行为非常流行,求婚、拍婚纱照(但是西方国家的婚纱照通常在婚礼现场拍摄)和“告别单身”晚宴。这些从西方传入中国的风俗,因其特别的内容,疯狂的形式,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另外,与西方国家例如英国、美国和法国结婚送礼物不同,在泉州,人们在收到请柬之后会在结婚之前或在婚宴之时给新人送上祝福的红包,这一风俗在一些国家,如德国,以其方便实用性也悄然展开,他们会在结婚邀请卡里写道:请不要买礼物,给我们现金。

(二)结婚1.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男女双方,到男女任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在法律上正式确立夫妻关系。[3]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区别在于他们的婚姻登记地点大多是教堂。关于结婚年龄的规定,在中国,结婚双方的最低年龄限制分别是男方二十二周岁和女方二十周岁;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均低于中国,而且如果结婚双方未达法定年龄,例如在美国的部分州,在得到双方父母同意的前提下结婚是允许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婚前健康检查证明由强制到鼓励的人性化转变,进一步体现了民主与自由。2.仪式(1)流程结婚证只是婚姻的纸质材料,在闽南人的心目中,真正的结婚大体上相当于古“六礼”中的“亲迎”,即新郎必须亲自到女家礼迎新娘。首先,在婚娶当天早晨,新郎和新娘要分别在自家中举行冠礼和笄礼,俗称“上头”,具体时刻由择时师择定。基本程序包括梳头、穿戴和谒祖。[2]246-247其次,新娘乘坐花轿(现今多为汽车)抵达男家,在较为传统的人家还要经历跨火炉、踏瓦片等程序才能进入洞房,喝糖茶,交换戒指。再次,新郎新娘双双行三跪九叩礼,俗称“拜天地”,之后进行“挑乌巾”和“交杯酒”仪式。按照闽南传统婚俗,举办婚礼的地点一定是在男方家,由此可见,中国女性在婚姻中的附属地位,尤其是在闽南地区仍有待提高。在现今基督教盛行的闽南地区,越来越多的基督教徒也将结婚典礼设于教堂。婚礼由牧师主持,亲朋好友或有心聆听“福音”的人都欢迎观礼,新人们在上帝面前宣誓,交换戒指,亲吻对方,礼成。此外,各种创意的婚礼,无论在酒店或海滩,基本上采纳了西式婚礼的部分,即在婚礼进行曲的背景下,新娘在父亲的陪伴下缓缓走向新郎。无论是在家中还是教堂,婚姻的庄重性都是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反映出来,从而引起当事人和亲朋好友的重视,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均是对天地人融合观念的认同。现今的中国人一般都在婚宴所在地举办结婚典礼,即在婚宴之前由司仪主持一系列的活动,重点包括新郎新娘的各种互动,例如源自西方的开香槟、点蜡烛、切蛋糕和“我愿意”等。在温馨感人热闹的气氛之后开始了闽南人口中的“吃桌”(在闽南方言中,喝喜酒被称为“吃桌”)。依据传统,泉州的婚宴开席时间较晚,大约在晚上八点吉时左右,来自一方或双方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十人一桌。而西式的自助餐婚宴,提供中菜西吃,西菜中用的服务,也逐渐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婚宴过半,新人会向各桌一一敬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有“新郎剔乌鸡”的习俗。在新人敬酒的时候,新郎会用筷子象征性地戳一下乌鸡,客人方可吃这道菜。然而出于活跃气氛等需要,很多客人会把乌鸡盖起来阻止新郎剔乌鸡,除非新郎新娘应客人们的要求喝酒或者表演节目,例如让新郎拿个锣牵着或背着新娘绕场一周,边敲锣边喊“今天我娶老婆咯”。(2)服饰承载中国悠久文化的凤冠霞帔状元服逐渐成为电影里的镜头,照片里的回忆。由于受到西方婚礼习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新人们在新婚大喜之日选择了源自西方的西服和婚纱。在西方国家,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因此新娘自始至终身着代表着圣洁和忠贞的白色婚纱。但是闽南地区的新娘通常只是在酒店迎宾以及举行结婚仪式的时候穿着白色的婚纱,之后立即换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或艳色的旗袍、礼服。特别是西方的新娘需要“一点新、一点旧、一点蓝、一点借来的”这样四种东西。其中的“一点旧和一点借来的”观念,在闽南地区基本不被接受,尽管他们暗示着幸福生活和财源广进。在这里,跟新人有关的一切,包括吃穿住用行,能新则新,因为预示着新的开始,好的开端。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母亲传下来的首饰,无论价值大小,均视为珍宝,代代相传。说到首饰,这是闽南地区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地方。这里盛行着一种观念,即新娘在出嫁之日,将尽可能多的黄金首饰挂满全身,这是一种风俗但不值得提倡。新娘的人身安全暂且不论,该风俗的传播和继承不利于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爱的象征,可以是闪亮耀眼的钻戒,也可以是两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心。(3)氛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红色象征着吉祥,红色会给婚礼带来喜庆热闹的气氛,所以闽南婚礼的主色调是大红色,包括请柬、喜糖、龙凤呈祥图、大红双喜字和新娘结婚礼服。然而在英国和意大利,婚礼上不可以出现红色。现在由于受到西方婚俗的影响,中国人对白色婚纱的接受与喜爱程度也越来越高。尽管这样,与西方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不同的是,人们对白色的运用仅限于此,因为与西方人的观念恰恰相反,白色是死亡的一种象征,结婚时忌讳白色,例如不能使用白花作为装饰。闽南婚礼讲究的是热闹,从家中的鼓乐鞭炮到婚宴中的觥筹交错,再到晚上闹洞房的欢呼戏谑,这与西方婚礼的庄重和圣洁截然不同。但是感动的泪水和洋溢的幸福却又是人之常情,灵犀相通的。

(三)婚后在中国旧时代,有些妇女在结婚之后改用丈夫的姓氏,被称为从夫姓或冠夫姓,包括两种基本形式,“夫姓”与“夫姓+本姓”。作为夫权婚姻的产物,这一旧俗在闽南的有些地区例如泉州的晋江仍旧沿用,现今大部分的中国妇女婚后仍旧保留原来的姓氏。然而在很多西方国家,从夫姓或冠夫姓的风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英国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对此,不少西方女性主义者表示强烈地反对。

二、闽南婚俗中产生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原因

(一)全球一体化全球一体化共有三大体系,数字文字一体化、文化经济一体化、语音译音一体化。全球一体化建设是人类世界共同的目标,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的大趋势。[4]闽南婚俗中产生的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正是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突出表现之一。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与广泛交流,闽南地区深入挖掘海洋文化的内涵,大力推进海洋文化的发展,有效提升海洋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跨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体现在国际贸易、跨国婚姻、留学、旅游等方面。

(二)基督教的传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泉州,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呈现出以佛教为主,各种类型庞杂的信仰并存的现象。闽南首次接触到基督教义是在宋元时期,泉州港以其汇聚中外商贸货物而吸引众多商人与传教士前往。几经兴衰的基督教在自由国策实行的今天,教堂遍布全国各地,信徒超过2000万人。通过教会组织的各种聚会与活动,广大人民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寻求到一种精神的慰藉。从社会文化视角来看,基督教在闽南地区的传播,也体现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实现基督教本土化的过程。闽南婚俗中所渗透着的基督教文化正是西方文化的精髓所在,这体现了西方文化的深层次影响。而基督教能够扎根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带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即本土化。

(三)外籍人士的作用以华侨、商人、留学生、外教、游客为代表的外籍人士在泉州的广泛存在与大量活动,在闽南婚俗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泉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华侨在出洋谋生以及与国内亲人联系的过程中,不仅把家乡的习俗带到侨居地,同时也把国外的风俗带入泉州。

三、传承闽南传统婚俗,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篇6

    [论文摘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的各方面产生影响,旅游地文化变迁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它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原因、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使旅游地文化能够良性变迁的方法,以期对我国的旅游接待地尤其是民族旅游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篇7

关键词:传统水墨画;平面设计;文化;运用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44-01

一、水墨画与现代平面设计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结构是组成中国画体系元素之一。它是以水和墨为主,色彩为辅,以纸、绢为主要工具的一种绘画形式。水墨画是用纯水墨所作之画,相传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色的功能。水墨画是一种纯绘画艺术,而平面设计是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水墨画艺术媒介在当代艺术中最具有优势的是其文化身份,以及它和本土之间的深层次联系。中国水墨有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本质和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美地表现在了它的博大丰厚的水墨艺术中,达到了一种将自我融入到自然和生活,看作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水墨画艺术早中国传统的地位很重要,它的水平和内涵是超时代的。

中国现在又很多艺术家都在搞水墨艺术,很多设计师在努力寻求中国元素以打动西方评论界,欧美文化圈中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对包括水墨艺术在内的东方文化给予兴趣浓厚的关注。水墨语言便成为设计师在设计中所追求的永恒韵味。直到今天各种水墨艺术家都在为这种艺术形式的改进与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中国水墨画语言与设计语言的交融,追求构图的简略语传达的丰富性的融合。靳埭强先生说过:“当现代的设计和传统水墨走到一起,就像水与墨交融互渗在一起发生奇妙的变化,会令彼此别开生面。”可见,水墨艺术已成为当今设计领域中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元素。

将水墨画充分运用到平面设计中,融入作者的观点、精神和思维是设计师寻求的重要主题,以靳埭强先生的招贴为例,他的招贴设计中大量运用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浑厚华滋的笔墨风韵,为本土招贴设计注入一股激流,此外,创造性地变化运笔速度与技巧,勾、皱、点、泼等综合交叉或单独运用。

在文化交流日益丰富的今天,现代水墨画的追求者绝不是因简单的呈现为个性化的艺术操作,它的种种行为必然在发展中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人文思维本质而具有先进性。水墨画在平面设计与文化精神、语言形式上都渗透着强烈的影响力,水与墨在纸上的交融互渗发生了丰富奇妙的变化,且随着设计师对其不断深入,使平面设计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水墨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水墨艺术作为一种设计元素被运用到许多设计领域中,它代表着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的情韵。海报、书籍、包装设计中都有着它的影子。通过水墨在设计中的展现,可使我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把属于本民族文化的设计融入世界文化交流的潮流之中。平面设计作为现代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图像信息,起着沟通文化、信息的积极作用。将笔墨技法完美的融入在设计造型中,掌握墨的随心所欲变化带来的笔墨韵味。

视觉体验水墨的艺术可以加强视觉的力量和形态情节的魅力,那是因为它具有民族文化的气韵和黑、白、灰的韵律,那些生动形象的水墨元素的抽象图形,恰恰符合中国传统艺术讲求符号化、程式化的艺术特点,为平面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更有着宽裕的想象空间,诱发人们奇思妙想,于实处化虚,于虚处生实,变化无穷。水墨中的黑白表现,可使设计简单化而加强了视觉的力量和形态情节的魅力。水墨艺术在表达方面,可以说是用脱离本来面目的、纯视觉的方式表达一种自我取向。简约之美现代设计与水墨相结合,可体现出一种黑白简约之美。中国水墨画的基本原素是黑与白,与中国人原始宗教“阴阳鱼”纹相一致,这就是水墨艺术的独特之处,虽然简单,却蕴藏着令人迷恋和陶醉的黑白之美,黑白二色的配合是最明朗、最高雅、最质朴的配合。

三、结语

现代平面设计与水墨相结合,是一种对设计艺术高层次的追求。中国古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水墨文化,而平面设计被水墨元素装饰和覆盖,体现了民族文化。设计的民族化,是平面艺术成熟的主要标志。我国的设计要走向世界,必须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前提,而水墨则就是一种媒介传播,它使我们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走进国际艺术舞台,进行交流,共同创造,丰富世界文化的财富。水与墨无机渗透,那种潇洒神秘、一气呵成的艺术画境,是水墨不能丢弃的视觉美感。

篇8

在“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的参展画家中,靳尚谊、靳之林、詹建俊、全山石、钟涵、张祖英等是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艺术家,他们的油画教育受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的影响,同时也在俄罗斯写实油画的教育体系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注重对油画传统的研究中,不断寻求东方文化的审美特质。如靳尚谊作品《一个朋友的肖像》用西方古典主义油画技法表现出东方文化中含蓄而内敛的人文精神。钟涵《行舟与弃舟》用艺术语言将黄河儿女对生命的挚爱和来自于现实的挣扎给予了深刻地表现。张祖英《古道——下弦月》在冷色基调的画面中却深藏着浓烈的传统中国人文精神。这一代油画艺术家对中国油画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他们培养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画家杨飞云、韦尔申、王沂东、朝戈、郭润文、冷军如今都已成为中国新写实画派的代表。

而在以60后和70后为主体的这一代画家中,陈文骥、马路、刘小东、喻红、忻东旺、郑艺、王玉平、申玲和范勃等所表达的抽象与寓意画面往往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如马路对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东方化探索、喻红《此时此刻》对自我成长经历的记录、王玉平《摩托车》对琐屑生活诙谐感的发掘以及申玲那种对自我空间的暴露等,都鲜明地显示出他们用油画直击生活、发掘人性的创作态度。在油画语言方面,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写实手法,总是在形象的夸张、粗犷的笔触之中寻找那些可以揭示画面人物心理的语言样式。

国子监艺术馆馆长、著名油画艺术家、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长靳尚谊表示,中国的油画艺术作为文化形态的脉络,从一开始就面临东西两种文化交织、交融的复杂状况。中国的油画家不仅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欧洲油画艺术精华,又需使之与中华本土文化交流融汇。另一方面,欧洲油画历经六百余年的发展变化,而中国悠久文化传统也需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各自又都存在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艺术现象。对于这门引进的外来艺术如何在两种文化交流碰撞中,使中国油画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质和民族风貌的同时,又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理念,一直是中国油画艺术家努力探索的理想和目标。而本次展览正体现了这一文化交融的过程,用艺术语言的形式呈现给东西方观众。

篇9

关键词: 归化异化影视名翻译

影视片名作为一部影片的先行使者,提前向观众进行着影片的宣传。一个好的片名,会令人对影片充满兴趣;反之,则让人感到乏味。在我国与世界电影业交流与接轨的过程中,电影的翻译逐渐受备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影视片名的翻译,不仅直接影响着影片艺术性展示的多少和商业吸引力的大小,还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通过影片进行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成功与否。那么在影视片名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才更利于跨文化交流,促进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呢?

由于影视片名翻译具有极高的商业性和实用性,其主要功能是吸引观众观看某一部电影,从而追求最大化的商业价值,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间的了解与对话。因此,在进行影视片名翻译策略的探讨时,译者必须考虑到影视片名的特殊目的。

翻译行为都有一个既定目的,特定的翻译方法的选用都是为实现这一目的服务的。影视名就如一部电影的商标,起着宣传鼓动和施加影响的特殊功能;同时作为电影这一跨文化交际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肩负着文化交流、传播的目的。因此,译者在翻译影视名时为有效实现影视名的特殊功能,可以灵活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决定处于特定语境中的哪些原文语篇信息可以保留,哪些必须根据译语语境进行调整,再根据文化交流、传播的需要,或采用归化策略,或采用异化策略。如《卧虎藏龙》被异化为Crouching Tiger and Hidden Dragon。虽然“龙”在西方文化象征罪恶和凶残,但是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龙文化已渐渐深入人心,因此对原名的异化处理不仅没有影响影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接受,反而由于这种向源语表达方式靠拢的策略,保留了异国情调,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和观看欲。影片当年获得了国际国内多项提名和奖项。该片的成功应该和其片名的巧妙翻译不无关系。而影片被大多数西方观众所接受和喜欢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商业价值,更是满足了丰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了解的目的。同为李安导演的另一部影片《刮痧》按照故事的主要情节意译为Treatment。采用了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的归化策略。这样做源于目的语观众对于“刮痧”这种中国传统的医学方法很陌生,而使用西方观众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Treatment”一词作为片名,他们就能迅速预测影片中的内容,并产生一看究竟的念头。《刮痧》虽然是一部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冲突的影片,但通过影片的独特视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接受这一事实。随着《刮痧》在美国的放映,许多观众更意向于直接称呼其片名为刮痧的音译“Gua Sha”。这正如我国的传统食物饺子,在经历了最初被翻译成英语dumpling之后,被更多的西方人直接称为饺子的音译Jiaozi。这同样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加强了不同文化间的了解。

同样在翻译西方影视片的片名时也是如此,即不能笼统地以目地语观众的文化为中心,过分地采用归化策略,也不能一味地主张异化,而应服务于影视片名宣传鼓动和施加影响的特殊功能,以及文化交流、传播的目的。例如好莱坞动作片Speed被翻译成中文名《生死时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方面,按照归化策略,通过适当的增译,将源语的一个词翻译成四字成语,不仅符合目地语观众的习惯,更是和影片紧凑的节奏、生死攸关的氛围不谋而合。另一方面,随着影片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所认可和观看,独特的美国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以及身陷危险也不乏幽默等美国人的性格特质也进一步为中国观众所领略。而另一些采取保留源语特色的异化策略的片名翻译也同样精彩。例如获得金球奖的最佳故事片Babel在中译时按照其发音被直译成《巴比伦塔》(或《巴比塔》)。“Babel”一词源自一个有名的圣经故事:传说人类要盖一个通天塔,那时他们说的是同一种语言,因此齐心合力马上就要成功了,这时上帝怕人类太团结,于是来到人间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人们因无法交流而产生了争执,通天塔最后没有建成。“变乱”一词在希伯来语中读作“巴比伦”,所以,以后人们就管这座城市叫巴比伦城,管那座中途而废的塔叫巴比伦塔。而电影《巴比伦塔》正是围绕沟通做题。可见这部电影的取名是有一定隐喻的。如果它没有起Babel这么一个富有深意的名字,它也许就不能引得人们如此多的赞誉或议论。而在将其中译时,通过异化处理而保留这样一个富含寓意的名字,不仅给了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而且丰富了观众的文化内涵,加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在这种交融中使我国的文化因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内容而更加生气勃勃。

篇10

一、舞蹈演出:中国―东盟文化艺术交流的最佳舞台

东盟十国大多数是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与我国广西的少数民族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甚至是同本同根。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反映各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这些文化艺术是相融相通的。特别是通过舞蹈演出,实现了不同民族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东盟十国与中国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

1.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舞蹈演出

每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文化艺术的交流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广西艺术学院在面向东南亚方面,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2006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风情东南亚晚会,广西艺术学院舞蹈系以及附属艺术学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全部参加了民歌节开幕式和风情东南亚晚会的舞蹈表演,成为整台晚会舞蹈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广西艺术学院的青年老师进入了编导主创班子担任执行导演,编创了大量有特色、亮点多的东南亚国家的民族舞蹈,取得很好的成果。这说明我们与东南亚民族舞蹈的交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1999年开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绿城歌台”已经成功举办了10余年,这种“让歌舞艺术深入到群众中去”的广场文化活动形式,不仅增强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彰显了民歌艺术节的大众性和互动性。柬埔寨的椰子舞、印尼的爪哇舞蹈、老挝的下寮沙湾拿吉民歌、马来西亚的南洋舞蹈、菲律宾的情歌、泰国的宫廷舞、越南的独弦琴以及新加坡的华人、马来族人和印度族人共同表演的歌舞……东南亚各国的歌舞各具特色,艺术家惟妙惟肖的表演博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欢呼和掌声。在以民族特色为基础,结合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绿城歌台”上,国内外艺术家尽情地展现着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情。

2.为促进旅游合作的舞蹈演出

2007年5月,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当时的舞蹈系)参加 “走进东盟――广西旅游国际大篷车”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他们克服水土不服、饮食不适等诸多困难,凭借不懈的努力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出色地完成了多项演出任务,为广西代表团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圆满成功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同学们积极与各国艺术家进行各项学术交流活动,参观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风景名胜,亲身体验了各国浓厚的艺术氛围,开拓了视野,积累了素材,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

2008年4月25日至28日,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舞蹈艺术团随自治区旅游局代表团参加了越南“2008下龙国际旅游节”。在26日开幕式上,舞蹈艺术团代表中国为来自老挝、柬埔寨、韩国等驻越南使节以及越南全国各地的政府和文化官员表演了欢快热烈的我国新疆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在当天晚上举行的“下龙之夜”文艺晚会上,舞蹈艺术团表演的《歌飘山水间》《盘歌》《千手观音》和《当代节奏》可以说是整个晚会的最大亮点,引起轰动。越南国家电视台对整台晚会做了现场直播,艺术学校舞蹈艺术团成为越南新闻报道出镜率最高的舞蹈艺术团。

2009年4月23日至26日,广西艺术学院师生一行19人随自治区旅游局组织的代表团一起,应邀参加了越南广宁省下龙市举办的2009年下龙湾旅游节暨下龙湾第三届嘉年华活动,在活动的开、闭幕式演出中担任嘉宾表演。在25日下午举行的主题为“下龙湾奇观――相约之地”的旅游节开幕式演出中,广西艺术学院表演的大型歌舞节目《大地飞歌》,为旅游节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在下龙的Bai Chay码头的海上舞台上举办的“闪亮的奇观之夜”旅游节闭幕式大型演出中,广西艺术学院师生用甜美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向越南观众和各国游客展示了中国的深厚文化和艺术魅力,也传递了广西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表现了广西人民的热情好客。师生们专业的演唱和舞蹈表演,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学院的舞蹈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舞蹈演出

2008年3月,应新加坡维多利亚舞蹈学院邀请,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广西民族舞蹈艺术团参加新加坡第12届华族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活动。该活动两年举办一届,每一届都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院校、专业歌舞艺术团体以及世界著名艺术家前来参加,使得新加坡成为一个世界艺术交流的大舞台。在演出期间,我国的演职人员以精湛的技艺给新加坡人民带来了美轮美奂、无与伦比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盛宴,其中舞蹈《埋伏》《壮族大歌》《歌飘山水间》《千手观音》《追潮》以及歌声、琴声打动了出席晚会的每一位新加坡的观众,他们异口同声地称赞:“这是近年来我们看到的最精彩的舞蹈、音乐晚会!”

二、舞蹈教育:培养中国―东盟舞蹈人才的有效途径

舞蹈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人才培养。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舞蹈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各国间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作品创作的经验和基本做法,提高舞蹈教育教学质量,传承创新舞蹈文化,共同促进中国与东盟舞蹈教育的良好发展,广西艺术学院与东盟各国在舞蹈人才的培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发挥优势,为东盟国家培养舞蹈人才

2008年2月19日,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应越南国立舞蹈学校和越南胡志明市莲花歌舞团邀请,前往越南进行文化交流及有关越南留学生的招生工作。在越南国立舞蹈学校,双方认为,自2007年签署协议以后,双方的互访、教学交流、演出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越南国立舞蹈学校发出邀请,希望在当年邀请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的舞蹈教师前往该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学活动。在胡志明市莲花歌舞团,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的9个越南留学生成功地汇报演出在中国学习的成果,并用中国话向自己的国家汇报了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在场的越南官员和家长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感叹这些学生学习时间这么短进步这么快,学校付出了很多。

2008年3月7日下午,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广西民族舞蹈艺术团青年教师邬伟以及两名优秀舞蹈演员,应邀到新加坡华族学校给学生教授中国民族舞蹈。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融洽,得到新加坡学生的喜爱。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了解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课后,新加坡的学生用热情的言语表达出对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兴趣与热爱,许多学生不肯离去,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更多的中国舞蹈,希望能够再一次亲身感受到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

2008年7月12日,广西艺术学院与越南国家歌舞剧院进行了友好会谈,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广西艺术学院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和学子,也有培养培育艺术人才的良好氛围,致力于创造让每个人都能有良好发展空间的氛围,双方的合作既可以促进双方的发展,也可以增进友谊。越南国家歌舞剧院是越南最大的艺术团体,剧院集中了越南最优秀的演员和艺术家。越南国家歌舞剧院演员到广西艺术学院进修学习,将更好地促进中越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对提高广西艺术学院的国际影响有着积极的意义。

根据越南高等舞蹈学校与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的合作交流协议,2008年8月,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派出刘佳钰、路明两位老师前往该校进行一个月时间的教学,主要为该校毕业班学生与青年讲师教授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和中国舞蹈作品。两位老师克服了气候、饮食、语言等种种困难,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2.走出去,向东盟国家学习舞蹈

2008年8月23日,应越南国家歌舞剧院、越南高等舞蹈学校的邀请,广西艺术学院访越艺术交流代表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考察学习越南的民族艺术文化,同时,也对此前在广西艺术学院进修的越南国家歌舞剧院演员学习成果进行检阅,两院还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掀开了中越艺术交流新的一页。

3.举办教育成果展演,检验教学成果

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艺术学院附中、广西艺术学校协办的首届中国―东盟“红铜鼓”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于2008年10月29至30日在南宁剧场内隆重上演。本届展演以“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参展节目大都在国内外获过奖,是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艺术教学成果。参展的作品既有彰显时代特点的创作节目,也有经典节目,内容高雅,格调清新,充分反映了当今各国艺术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方向和追求;应邀参展的学校更是通过展示近年各自创作的节目或改编的传统剧目片断,从而宣传和展示了各自学校的教学实力和教学水平。

三、舞蹈交流:架起中国―东盟友谊的重要桥梁

中国广西与东南亚各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历史,如广西壮族、瑶族的“师公”祭祀礼仪舞蹈,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的民间舞蹈中都可以找到某些相似的舞蹈律动。由于地理与文化上的便捷,广西的各民族歌舞团体与东南亚各国的各民族歌舞团体,经常举办舞蹈交流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和传统友谊。

1.参加 “中国―东盟舞蹈论坛”

2006年10月31日上午,参加第二届“中国―东盟舞蹈论坛”的中国及东盟各国最具影响的舞蹈专家、艺术教育家、文艺工作者及东盟秘书处的代表和文化部门官员莅临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观看舞蹈汇报演出。演出以民间舞、基训课和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获奖的优秀剧目向嘉宾们展示了学生稳健的基本功和灵巧的舞蹈技艺,其娴熟的翻转动作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壮族群舞《走在山水间》、男子群舞《追潮》、著名剧目《壮族大歌》生动演绎出壮族人民积极乐观、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越南女子群舞《美丽的越南》牵动了越南客人宾至如归之感。各舞蹈节目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出舞蹈艺术的蓬勃生机和发展潜力。演出推动了舞蹈论坛嘉宾们对弘扬传统民族舞蹈文化的进一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舞蹈艺术交流。

2.通过舞蹈艺术的交流,传播中国文化

2008年3月10日,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组成的中国广西民族舞蹈艺术团应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邀请,参加新加坡第12届华族文化艺术节,与南洋艺术学院师生进行了精彩的舞蹈艺术文化交流,双方在交流活动中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为以后两校的舞蹈艺术发展合作达成共识,为两校今后的艺术发展与交流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广西民族舞蹈艺术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既有传统的中国古典舞蹈《埋伏》《千手观音》,也有广西民族风情浓郁的舞蹈《藤缠树》《歌飘山水间》,还有以现代手法演绎的民族舞蹈《壮族大歌》。这次艺术节不仅使中新两国的舞蹈艺术家联系到了一起,也将中国的文化艺术与世界联系到了一起。新加坡维多利亚舞蹈学院院长赵柏钧先生深情地说:“中国广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欢迎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团再一次到新加坡演出以及做客。”

3.举行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

2009中国―东盟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于2009年7月9日至15日在马来西亚的旅游文化城市槟城举行。此次活动意义深远,包括广西舞蹈家协会在内的各地舞蹈家协会与各舞蹈教学单位通力合作,以“展舞蹈技艺、促世代友好”为主题,进一步增进中国与东盟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以舞蹈为纽带,增进青少年之间的友好情谊。青少年是最具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社会群体,代表着希望与未来,2009中国―东盟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东盟文化品牌的含金量,为各国舞蹈爱好者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同时深入挖掘舞蹈艺术文化内涵,增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