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教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芭蕾 基础训练 重要性

芭蕾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科,是高雅艺术的代名词,对人的形体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学习芭蕾的必修课是形体训练,即芭蕾基础训练。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来说,芭蕾科学规范的训练方法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芭蕾基础训练的要素

芭蕾一直严格遵循训练方法,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规格要求和训练法则,通常把开、绷、直、立称为芭蕾的基本元素。

“开”是芭蕾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指芭蕾训练中强调的胯、胸、膝、踝以及肩的外开,同时也指脚的外开。外开性是芭蕾的审美特征之一,芭蕾舞中典雅美丽的动作都是以“开”为基础进行展示的。芭蕾中有五个脚的基本位置,都是以上开为前提的。从芭蕾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开”所体现的是一种古典的贵族气质,其流露出一种张扬的美和风范。现代的芭蕾基础训练中,“开”不仅继承了古典芭蕾尊贵典雅的美学原则,摆脱了古典原则的束缚,而且逐步把芭蕾舞的美推向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芭蕾的“外开性”所蕴含的正是这种对美的无止境追求。

“绷”是芭蕾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也是芭蕾的重要审美特征。对于芭蕾来说,一般情况下,腿只要离开地面,就必须绷脚。芭蕾基础训练中,绷脚也是老师经常提醒学生的内容之一,对其的反复练习是芭蕾学习者必经的过程。“绷”的训练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增强力量,二是提高灵活性。芭蕾表演中,“绷”能够有效地聚集身体的能量,充分展现芭蕾舒展而又不失力量的美学特征。

“直”是指双腿膝盖伸直及后背的垂直,其同样是芭蕾的重要审美标准。由于芭蕾在舞台表演中大部分是以直线型的动作路线呈现出来,所以“直”在芭蕾基础训练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在训练中的要领是要在意念上寻找颈椎、胸椎、腰椎、尾椎形成一道直线,即头顶找天的感觉,从而逐步达到提、收、松、挺等正确且优美的体态要求。芭蕾基础训练中,“直”要达到的审美效果是塑造长线条视觉造型,使舞姿优雅大方、挺拔脱俗。

“立”主要指腰部的直立,是一个整体概念,建立在“直”的基础上。其是一种延伸感,指身体要拉长,是从形体美到舞蹈美的升华。在芭蕾基础训练中,“立”是一种形体训练,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和纠正,真正把腰部的“立”做到位,才能使整个身心能量内聚、重心上提,产生向上提升的作用,才能在舞台表演中充分展现芭蕾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高校芭蕾基础训练教学的注意事项

芭蕾基础训练中,“开”是一个具有较高难度系数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其动作要领要求身体从肩、胸、胯、膝、踝5大关节向外打开,双脚向外打开180度,最大限度地延长肢体线条,扩大舞蹈动作范围,达到增强表现力的效果。这个过程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甚至是韧 带受伤,所以应首先考虑个人身体条件,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科学地安排芭蕾基础训练任务。只有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训练,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绷”在芭蕾基础训练教学中也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其要求将腿、膝、踝部和脚背等下肢各个部位绷直。绷直的线条美是芭蕾舞艺术的重要特征,从舞美效果上说,只有舞者的身体绷直、拉紧了,舞姿才能呈现得更加挺拔、优雅、动人。绷是力量和技巧的综合体现。芭蕾基础训练中,绷脚的训练对于芭蕾学习者来说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绷脚可在视觉上起到增加舞者腿部长度的效果,在表演中展示其优美线条;另一方面,绷脚训练对于脚部踝关节来说是种强有力的锻炼,同时也可让趾关节更加灵活,使动作更加柔韧自如。对于初学者来说,绷脚训练有一些必须掌握的规范和要领,练习过程中要找到“一以贯之”的感觉,即把膝盖收紧,同时把力量从踝关节一直用到脚趾,脚心要感受到绷紧的感觉。要真正掌握“绷”的真谛,必须耐住成千上万次枯燥而又单调的绷脚练习。

“直”是指要练就一个挺直而又柔韧的背部。具体来说,“直”的标准就是通过基础训练使学习者的身体,包括腿和背部能够塑造出垂直的线条美,从而在表演中展示出挺拔潇洒的美感效果,同时也重在培养芭蕾学习者自觉形成高贵典雅的形体气质和内在涵养。在“直”的教学训练中,开始要依靠把杆等设施。要注意,当身体离开把杆时,平衡感就需要腿和身体的协调来完成,要把握好身体重心,且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持身体的直立状态。总而言之,“直”的训练对学习者的身体协调能力要求较高,一些难度大的动作技巧性较强,需要学习者在训练中用心领会,多做练习。

“立”在芭蕾基础训练中是一种综合意义的体型状态,主要是指胯部、腰部到颈部的立。把控好这些关键部位,才能确保舞蹈者体态能够直立,在进行表演时才不会出现松垮无力的现象,才能更高质量地完成各类舞蹈动作。对芭蕾学习者来说,训练保持好“立”的基本体态是进行各种旋、转、腾、挪等动作技巧的基础。与此同时,该训练对其他技巧性更高的动作有很大帮助,在芭蕾基础训练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三、高校芭蕾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从教育思维和理念上来说,现在高校舞蹈教学在思维与认知上,不能一味停留在单一舞蹈风格的训练与习得上,而是应注重对不同舞蹈风格的融会贯通,培养一批能把握时代特点的舞蹈教师及舞蹈演员。这是高校舞蹈教学成功的标志和目标。笔者认为,可通过加强芭蕾舞蹈基础训练来实现这一目标,因为舞蹈贵在基础,不同舞蹈风格的融汇固然重要,但必须以扎实的基础训练为前提,而芭蕾基础又是基础中的基础。

总而言之,芭蕾艺术(包括其独特的训练规则)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芭蕾基础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可有效增强舞者的修养和控制能力。正基于此,芭蕾舞蹈基础训练至今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舞蹈学院,1993.

[3]朱立人.芭蕾简史[M].北京舞蹈学院,1987.

篇2

那么多的画家对于绘画的要求都十分重视素描的线条描绘,而线条也是最好的画家抒发自己的情感、构造出自己内心的意境的方式,而著名的画家中,他们的作品细看都是一种利用线条在描绘自己内心的感情的方式。而对于有能力的画家,仅仅一种线条单一的构造出的图画,也可以表现画面所要传递给大家的情感,同时并不需要过多的赘笔,简单的轮廓勾画,就可以拥有生动的表现动势。

二、素描对于高校教学的重要性

(一)创造和创新的基础

素描是一种最基础性的创作,而对于一切艺术造型来说,素描都可以说是基础,它是根基,如果一个创造性的人不重视素描,或者不懂素描,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根基。因此在整个艺术创造中,素描都应该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不管你要学习或者接触哪一种绘画,首先都要对素描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对于在学习美术的学生中来说,素描都是首要的必修课,而对于即将要从事美术方面的人们来说,对于素描的掌握技能,也是进入该行业的必修课。在所有的艺术领域中,创造和创新非常重要,但是基础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可以在这样的一条既复杂又漫长曲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又有人说创造和创新更重要的是看一个人的天赋和悟性,以及对于艺术的个人修养和领悟能力,但是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有基础性的铺垫,才能够为你的创造、创新提供理论的帮助,而并不只是空泛的想象而已。

(二)对于绘画专业的重要性

对于绘画专业的学生来说,进校之前都是通过层层的选拔而进入的,但是应试教育的选拔方式往往扼杀掉了学生情感方面的表达,或者有一些学生是美术的初学者,没有很强实的绘画功底就要开始个人的创作,使得美术变得没有了艺术的美感。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基础不够坚实,绘画功底不强,往往只会犯一些绘画上的低级错误,绘画的道路很长,所以开始就要脚踏实地的往前走,因此素描就是学生需要迈出的第一步,这样才会让他们具有坚实的基本功。毕加索是在艺术节一直被追崇和赞颂的艺术制造者,而他的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他也是经历过刻苦磨练的自己的艺术素质的,虽然他是以抽象派创作著名的,但是很多深刻的寓意都在他的作品当中的,而且抽象的创作也离不开他扎实的基本功的。对于一些急于求成的学生来说,没有坚实的基本功是不会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就像没有根基的艺术道路就是没有根的树木,没有源头的水一样,不会长久,而素描就是这一切的源头,也是艺术学习的根基。不要盲目求成,去模仿一些大师的抽象作品,让自己变得连最基本的造型和视觉透视都不能够好好完成的艺术创造者。

(三)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类的专业更是一个注重创新的专业,而要想创新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就要具有很强大的专业素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因为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的灵魂就在于对一个优秀的设计理念的理解。对于现在的高校来说,开设这一艺术设计门类的课程是十分常见的。但内部学生的专业程度确实参差不齐,要想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到专业知识,成为优秀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就要在他们的专业基础上作出坚实的培养。素描就是在培养他们对于空间、光影、线条等基础的艺术创作方式的感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具有自己更加专业、更加独特的看待事物的能力,才能够培养出学生不同的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思考事物的方式,才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思维也更加广阔。但是有些教学方式往往很不重视最基础的东西,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对艺术的创意上,但是没有了基础何来的优秀的创作呢?现在的大学生都具有很强的思考方式的能力,在创意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但是绘画基础的薄弱,对于他们的创作生涯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阻碍,而在创意性课程的学习上,也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原因就是学生对于基本的造型和构图的能力上极差,因此素描的学习就是弥补学生这一缺陷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三、如何在高校教学中加强素描基础教学

(一)开阔学生视野,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教学

要走出画室,师法自然,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画者在绘画之前首先肯定的是精神层面的感动,这不是临摹或模仿能学到的,是在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对事物本质精神的体验是创造鲜活的画面的基础。无论是自然界或人类世界有着丰富多彩的原料,会激发人类无尽的想象和表现。因此,在素描教学中,一定要安排学生多出外写生,作为教师应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大胆创新,激活学生的思路,进而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大量的素描图片资料进行素描教学,打开学生的眼界。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进行临摹,但应该是在教师进行充分地分析讲解之后学生在对作品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临摹,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意义上领会一些创作要领。

(二)运用各种材料实施素描教学

作为大学美术专业的基础课,在具体的素描教学中,常用的工具主要有:铅笔、碳笔、碳精条、钢笔等。今天,随着多元化的进展很多人提出了国画素描、版画素描等比较新颖的专业素描的教学观点,这种对各种绘画方式或者说是材料的尝试与运用,可以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作为高校老师应该多尝试绘画材料的运用,不要固守墨规,以以往的经验约束自己,例如:以前的素描课程中就很少提出铅笔和炭笔同时使用的方法,认为这两种材料会在画面上产生冲突,过于强调这种经验性的知识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其次,在素描教学中不要以自己的表现手段和方法去要求学生,有些学生敢于尝试,虽然短时间内看似水平有所下降,但却是创新的必然经历。

(三)强调感觉和差异性的教学法

篇3

【关键词】学术交流高校发展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80-01

学术交流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学院的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促进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可以不断的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发展和改革。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通过前沿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经验的总结,可以有效的改善教育滞后情况,将教育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教育的飞速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符合时代精神,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新型人才队伍,通过学术交流实现高校学习氛围的提升,使得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变得活跃起来,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还存在着对于学术交流认识不足等问题,对于学术交流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不能清楚认识,盲目性的闭门造车,使得高校教育陷入泥泞之中。本文就学术交流在高校教育过程中重要性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为学术交流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学术交流存在的问题

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会议进行科技工作者之间的讨论,通过学术会议进行工作经验以及相关观点的探讨。该会议要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则需要具体的职能部门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地进行组织开展,当前我国的高校学术交流很多,其组织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产生一些非正规、巧设名目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这些造成了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非常紊乱、气氛淡薄、探讨和交流活动形式单一,不能达到科技交流的目的。另外在学术会议的讨论中对于论文的把关不严格,造成了论文来者不拒的境况。

二、学术交流对于高校发展的作用

2.1学术交流可以转变教育思想

学术的交流更多的是进行理论交流。理论是实践的思想指导,其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通过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其他学者的经验和知识,同时还可以在思维上发生碰撞,形成共鸣,激发学者们的思想,使他们的思想发生质的飞跃。

2.2学术交流有助于推动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学术交流,可以让老师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得老师树立起有个性、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先进教学观。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促使老师站在科学的前沿,做到与时俱进,引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参加一些积极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不断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3学术交流可以促进科学研究

通过学术交流可以提高高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加速科研创新的进程和速度,从而将学术交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通过交流不断完善学者们的观点,从批评、质疑、吸纳角度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从而形成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提高学校整体的学术研究实力和科研水平。

三、学术交流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3.1学术交流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术交流是高等院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术交流的发展和实施也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最快的提高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采用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也可以将自身院校的特色和管理和教育经验借鉴给其他院校,达到高校间的互利互惠的目的,不仅加强了学院间的沟通和合作,还有效的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快速的推动高校的发展。

3.2学术交流是高等院校办学的基础和前提

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是高等院校开放办学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是高等院校办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学校和社会提供充分交流和沟通的一个平台,是高等院校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学术交流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其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和社会意义。

四、总结

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通过前沿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经验的总结,可以有效的改善教育滞后情况,将教育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教育的腾飞,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符合时代精神,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新型人才,通过学术交流实现高校的学习氛围的提升,使得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更加活跃,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慧英.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03(23):54-55

[2]谢健,皮德常,蔡祺祥.浅谈高校学术交流活动管理[J].文教资料,2012,10(35):124-125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学 科研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两大任务。教学与科研应有机结合,教学脱离科研,就是缺乏观点和灵魂的教育。自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育、科研的互补作用更显突出,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重要性在于:

科研促进教学。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是主要任务,而教师是直接的知识传授者,因此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科研对教学有着极大促进作用。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研。首先,开展科研必须追踪学科新进展,查阅大量文献,及时丰富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科研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融汇贯通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科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通过对未知领域或疑难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思想,培养教师开拓创新精神,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

其次,科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风。教师既要掌握本专业知识,更应通过科研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习惯、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际上,教师致力于科研的行为,往往对学生的创造精神、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科研成果对学生又起到巨大的带动和激励作用。这样,一种勤奋向上,精益求精的优良学风也就形成起来。

科研有利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根本性的任务,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其中包括科研、人才培养等。科研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坚强动力。科学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学科是在前人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总结成理论体系而逐步形成的,新学科的产生也常带来重要科研成果的诞生。―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主要看其科研成果在国际或国内处于何水平。而在某个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边缘学科或分支学科。而这些新学科的产生,在学科与学科交融过程中,反过来又能促进科研实验窒的建设。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的成绩会使得学术声誉得到提升,形成好的学科建设氛围,也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学校及学科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科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离不开科学研究。科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源泉。然而时而我国多数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很多医学教材,内容比较枯燥,难以营造活泼的学习气氛,学生易产生消极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精心准备,结合一些科研热点,介绍学科的新进展,新颖有趣的内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开设一些科研实验设计课程,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药物或动物材料,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进行学生的课题研究。科研活动中所观察体验到的各类知识,是课堂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近年来国家鼓励高校组织本科生申请校级研究项目,并尽力为他们创造科研条件,提供相关的实验室条件,同时配备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完成项目研究,给学生提供了科技创新训练机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工作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培育了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能促进教学水平,并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大学本科教学必须结合科研,但目前许多教师长期只搞教学,不搞科研,久而久之,脱离科研,难以提高自身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要摒除以下不良心态,如封闭心态,有的教师谈到教研教改,总认为自己不行,比如学历不高,缺乏教研教改经验,教学负担重无时间分心;依赖心态。部分教师在开展教研教改方面没有自己的追求,不能开展创新性工作,但又担心落伍,于是总依靠同事搭顺风车,而自身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工作。虚荣心态,少部分教师,注重自我价值定位,及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所做的教改尝试不是教学实际的需求,而是迎合领导的偏好,失去了教改的实际意义。

所以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投入到科研工作,并且培养良好的科研素质;探索创新,敢于怀疑习惯行为和常规做法;工作态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这些素质对于教师提高自身科研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须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在科研过程中找到最佳研究方法和手段。同时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追踪学科前沿的最新突破,对科研方向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密切结合所在院系的科研条件来确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应尽量结合优秀科研团队的学科方向,对于地方院校来讲,与地方特色密切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若教师的科研能力突出,也可开辟新的方向。研究学科前沿的最新科研题目,加强课题的申报,积极争取经费,为社会提供研究服务。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合作与交流,利用其他国家的人力资源、技术优势和资金,促进本国的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尤其在地方院校,国家资金投入不足,通过人员交流、交换资料及共同开展研究项目等途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这是在有限资源促进科研水平的一条捷径。使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同时,多数高校已制定出各种配套的人才引进方案,目前随着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的改善,学校将有望招到来自国外大学的、有实力的青年力量,他们对于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起到关键的作用。对现有的教职工来讲,应当尽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各种培训,从而迅速与社会需求接轨。

篇5

【关键词】音乐教学;理论知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39-01

音乐理论知识是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在目前高校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对音乐理论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也不够的现象,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学习音乐就是会唱歌。正是由于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使得音乐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本文针对高校音乐教学的这一现状,分析了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音乐这门学科,并在音乐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当前高校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现状分析

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内容广泛,涉及到音乐历史、创作理论、音乐理论基础和音乐美学等等,这些都属于音乐理论范畴。音乐理论知识内容是学好音乐学科的根基,只有稳固扎实根基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音乐艺术的实践中。在音乐教育中,错误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音乐发展,例如片面地认为学好某项音乐技能就是学好音乐了,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重视音乐乐理的学习,这种趋势逐渐蔓延到各个高校,同时当下很多高校开始弱化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即使抛开学生个人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也必须承认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比如希望自己在音乐的道路上有所作为并突破自己,或是希望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而扎实稳固的音乐理论知识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目前的音乐教学来看,学生们无论是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还是自身观念影响,都在无意识间偏离了自己的目标。学生仅会唱歌或某种技法和乐器,在音乐的学习中缺乏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在音乐的道路上超越自己并走得更远。学生忽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但影响了学生对音乐领悟,同时更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高校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合理规划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规划音乐理论教学的时间,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到更深层次的音乐理论知识,感受到艺术的熏陶,为学生以后对音乐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学生而言,在音乐学习中重视音乐实践而忽视音乐理论知识是不行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就好比砍柴磨刀的时间,不但不会耽误音乐技巧的学习,而且还会对音乐技巧的训练和音乐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音乐理论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同时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分配理论学习和实践课堂的时间,这需要校方积极配合,适当地对音乐课堂进行调整,将那些不必要的内容从音乐课中剔除,为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

(二)重视音乐交流和借鉴。高校的音乐教学其实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很多的共同点,在文化课学习中重视文学借鉴和经验交流,这在音乐课程学习中也是适用的。在音乐学习中借鉴他人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与他人交流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理论功底和理论知识都相对薄弱,加之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相关经验,在发现和总结音乐规律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应仔细的研究和思考音乐前辈们的成功经验,并可以将其应用到自身的学习中,在音乐知识的学习道路上找到一条捷径前行。但还有一点需要学生注意:借鉴前辈的成功经验并不代表抄袭和照搬,同一种成功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用人,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入思考,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这样在音乐学习中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音乐是人们内在修养的表现形式,是提升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音乐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地表现出来。根据表现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其音乐的表现效果也不同,从上文中我们了解到,音乐理论对音乐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音乐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音乐实践又是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印证,在音乐实践中会产生新的理论知识,两者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探索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并深刻认识到音乐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才能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同时确保高校音乐教学不断地取得突破,从而促进我国艺术教育事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校 教学秘书 问题 意识 建议

高校教学秘书是指在高等院校中协助院系领导来处理院系中各类教学管理事务的工作人员。高校的教学工作是所有工作的核心和中心,强有力地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是教学秘书的首要任务。所以教学秘书在高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维系高校教学和管理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一、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1.组织协调作用。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负责落实院系的规定以及组织协调管理工作的是教学秘书,维系教学职能部门与院系师生之间关系的是教学秘书,沟通院系之间的信息、进行科学统筹的是教学秘书,由此可见,教学秘书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组织协调各部门、各院系之间的工作安排。教学职能部门根据实际的情况下达了有关教学工作的事务和教学信息,由教学秘书负责进行组织协调,向院系领导和院系师生进行传达和告知,同时教学的进行情况、师生的反馈等也由教学秘书来反映给教学职能部门,以便于教学职能部门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来调整政策。

2.参谋助手作用。教学秘书对于基层的教学工作负有直接的责任,基本上高校的教学管理事务性工作都落在了教学秘书的肩膀上。而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与教学管理有关,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更经常接触到各种教学信息,所以他们能够对教学的日常情况进行随时随地的调查研究,对于已经出现或还未出现的新问题或者苗头,给予灵活处理。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他们能够在领导决策中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能够为领导提供第一手的、全面、真实、客观的情况资料,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3.服务保障作用。教学秘书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保证高校的日常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教学秘书要秉承“勤勤恳恳、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理念,及时同教学职能部门、师生相联系,发挥其服务保障的作用,将服务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之中,为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保驾护航。

4.监督管理作用。高校的教学工作能否得以顺利开展、正常运行,其中的一个关键就在于教学秘书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学秘书的职责就在于协助院系领导来监督院系的教学工作是否正常运行。通过多种方式,来监督教学流程,管理教学问题,切实保障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工作队伍不稳定。教学秘书作为高校中基层的管理工作人员,得不到高校的重视。一些高校中甚至存在着“轻视教学秘书工作岗位”“不能正确认识教学秘书的重要性”“看不起教学秘书工作人员”等现象,在干部考核、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利益分配等方面凸显不出教学秘书应有的优势,这些情况都严重挫伤了教学秘书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秘书工作队伍的稳定性。而且教学秘书还常常承担很多学校布置的繁重的、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任务,在不被尊重和重视的环境中长期工作,他们看不到工作的前景,所以为了寻求出路,一部分教学秘书通过提升学历来改变自己的处境。

2.工作任务繁重,培训进修的机会比较少。教学秘书工作的涉及范围比较广泛,除了要处理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之外,还需要处理各种教学突况、学生的不良思想动向等,工作内容比较繁重。同时,教学秘书的责任重大、压力重大,职责权限不明确等造成秘书工作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他们需要随时向领导汇报工作,将教学情况、师生动向反映给上级,同时还需要将教学职能部门的工作指令传达给师生,并被要求时时待命,以应付、协调、处理各种突况。但是高校领导对于教学秘书的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教学秘书仅仅是“上传下达”,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在各种进修培训中,很少能够看到与教学秘书工作相关的。这导致教学秘书工作人员视野狭窄、知识匮乏,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活动,从而阻碍了其工作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3.学历层次不高,创新能力薄弱。目前,各高校的教学秘书基本上都是本科学历,学历层次比较低。虽然也有硕士从事教学秘书工作,但是其学历也大多是通过“在职学习”等方式获得,在知识素养和储备方面难以跟同等学历的硕士相比,其专业也大多与教育教学无关,所以很难适应教学秘书的管理工作。同时,教学秘书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们已经习惯于按照领导的指令和教学部门的部署来安排工作,工作研究深入不到底层去,工作载体比较狭窄,不够宽泛,工作方式比较僵硬,工作方法比较陈旧,长期不能够突破已有的教学管理知识和理念,一直照章办事,缺乏创新意识。

三、教学秘书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具备的四种意识

1.学习意识。学习使人进步,高校教学秘书只有不间断地学习,保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意识,形成积极向学的习惯和品质,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更加适应教学秘书的岗位工作。教学秘书绝不是领导的“传声筒”、学生的“反射镜”,他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前提下,还应该成为一个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其不仅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还要学习教育管理、计算机技术、教育心理辅导等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学秘书还应该重点培养自己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参加培训研讨活动、阅览报纸杂志、借鉴优秀前人的做法等形式,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2.责任意识。教学秘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保持与教师、与学生的密切联系,因为教学秘书的很多工作都涉及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利益,关系到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不能够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所以,教学秘书就要具备根深蒂固的责任意识,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真正地爱上自己的工作,保证干一行,爱一行,把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3.服务意识。虽然教学秘书从事的工作内容比较繁杂,工作范围涉及面较广,但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教学行政管理,也就是教学管理。这一工作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管理,以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秘书在院系领导、教学职能部门与师生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主要负责双方之间的沟通协调,所以其工作带有浓厚的服务性质。所以教学秘书要以服务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服务的内涵和理念要有充分的理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真正树立为学校、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

4.质量意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看重的指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高校进行转型的关键点,它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形象,是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学秘书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严肃的执法者形象,按照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执行高校的管理措施,落实高校的各项管理法规。

四、对于做好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整个教学秘书队伍的重视。在高校的管理体系中,应该提升高校教学秘书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并在制度设计、激励政策、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教学秘书一定程度的优先权,只有这样,高校管理体系才能够通过长效、合理的评价激励体系来激发教学秘书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教学秘书队伍的稳定性。在学校的年终考核或者年度评优评先中,高校应该充分重视高校秘书的工作,对于表现优秀的个人,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充分肯定其对于学校的付出,增强其工作的动力。在职称评定方面,也不应该将教学秘书排除在外,应该允许其申报相应的职称序列,只要教学秘书的工作条件达到了所要求的条件,就应该给予其相应的职称。在教学方面,不应该仅仅将教学秘书只看作管理服务人员,还应该充分发挥其在专业领域的特长,给予其一定的教学任务等等。

2.加大教学秘书队伍的培训力度。在教学秘书的培训方面,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工作安排,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项目来系统地提升教学秘书的工作能力,拓宽教学秘书的工作思路等。例如,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进行教学秘书的计算机操作管理的培训,通过远程视频培养教学秘书的工作意识,通过在职深造提升教学秘书的专业水平,等等。同时,高校应该创造条件鼓励教学秘书“走出去”,到其他的院校走一走、看一看、学一学,提升其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教学秘书应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全面提高工作能力。

3.改进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结构。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教学秘书应该被纳入高校的教学培养计划之中,不仅仅如此,还应该将对教学秘书的专业培养列为学校的重点培养工程,本着“完善结构、改善队伍”的宗旨,对于教学秘书进行科学培养。在教学秘书的选拔上,要实现公平公正,通过竞聘等形式,将真正适合教学秘书工作岗位的、具有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人选拔到工作岗位上来。在教学秘书的培养方面,在充分发挥政策的调动作用的前提下,真正发挥教学秘书对于工作岗位的奉献精神,真正建设一支具有牺牲精神、乐于奉献、高素质的教学秘书队伍。

4.提高教学秘书队伍的创新精神。应该说,在高校的管理人员中,当属教学秘书最具创新精神,因为他们每天的工作都要与教师和学生打交道,在切切实实的工作中,很容易发现创新点。所以,高校应该充分看到高校教学秘书的这一工作优势,提高教学秘书的创新精神,培养教学秘书的创新意识。高校应该通过各种政策来激励其在工作岗位上的突破和创新。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教学秘书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思考,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总结,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加以科学研判和初期处置,增强自己独立工作和创新工作的能力。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教学秘书在教学信息传递、无纸化办公、教学文件的管理方面,应结合现代的手段和技术,进行积极地创新,以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文贵,杨玉林.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及队伍建设[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04).

篇7

一、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性质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教学工作是高校重中之重的工作。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教学工作效果,进而影响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的完成。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基层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教学秘书高效细致的工作,是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的基础,对维护高校教学秩序的建立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学校与学院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信息和改善关系的作用。因此,教学秘书工作政策性强、业务性强、服务性强、时间性强,工作繁杂,责任重大。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如下:

(一)协助相关领导做好教学管理相关工作。

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工作各环节的实际操作者,负责传达学校的教学工作相关通知及信息给各教研室或学生,并协助主管教学领导完成学校教学安排。协助领导完成相关教学管理文件、计划、通知、总结等文字材料的起草;对于教师或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或建议,及时汇总向主管教学领导汇报,确保及时解决问题并反馈给相关教师或学生。

(二)日常教学管理相关工作。

教学秘书负责各学期授课计划、各专业教学实施计划、教师授课进度的汇总和上报工作及任课通知单的制作及发放;负责教学行政历及学期课表编排、发放,协调安排教师的调课、停课及任课教师的更换;收集、反映教师关于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意见;负责教学管理系统中本系各相关数据信息的登统、上传工作;负责协助教研室落实教材、讲义和教学参考资料等工作;协助辅导员做好教材的发放;负责核算并上报本系教师工作量、教师业绩工资计算工作;协助系领导做好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布置、检查、评价等工作;协助领导及各教研室主任对任课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并收集整理教案检查表;负责信息采集平台资料的上报;负责汇集和保管学生评教调查表和教师评教调查表,并认真做好汇总;日常教学值班及检查等工作。

(三)考务学籍管理相关工作。

负责学生各种考试的考务工作及学生成绩的统计、制表和上报;负责学生学籍相关工作,负责学生信息的收集、毕业证发放等工作。

(四)教学相关文件资料的归档保存工作。

负责汇集和保管学院(系)各专业教学计划、各课程教学大纲;负责各专业实验计划的汇总、上报工作及实验教学日志、实验安全记录表和实?安全措施执行记录表、实验(训)室实验(训)记录表、实验实训报告等表格的收集整理归档;负责本系专、兼职教师的档案资料整理工作;负责教学过程中其他一切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二、教学秘书应具备的工作素养

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秘书工作完成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如果教学秘书没有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与人物形成正确的认识,那么必然会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要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学秘书就要在清楚认识工作职责与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高校教务系统与二级学院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枢纽。教学秘书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管理水平,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爱岗敬业,认真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秘书工作是全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层,其工作的完成效果直接影响着院系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教学秘书要充分认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以为学校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立足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兢兢业业,积极努力,爱岗敬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教学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高校的教学管理是有序的、不间断的一个过程,具有鲜明的周期性和较强的时间性,对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所对应的每一道程序,教学秘书都必须结合学校相关教学管理文件要求深入钻研,掌握教学管理活动的流程,增强业务能力,对突发事件能够做出及时的反应并将问题加以解决;必须有较强的社交表达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对课程之间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还要熟练掌握各种管理办法,抓重点,分轻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做到忙中有序,不急不躁地解决各种问题。所以,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是教学秘书做好本职工作的必备条件。

(三)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教务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石,同时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围绕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开展各项工作,把真心服务师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做好各项行政服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学秘书在日常工作中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要牢固树立教务无小事的理念,虚心听取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耐心地解释,增强服务意识,力求做到为院系领导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

(四)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强烈的事业心。

教学秘书是在教学最前线的人员,其工作有着范围广、事情杂、任务重的特点,同时还需要协调好教与学、学与管之间的关系,这些烦琐的工作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学秘书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意识,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乐观的态度,勇于吃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事无巨细,每一项工作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比如教学计划的调整、教材的征订工作、期末学生考试安排等,教学秘书要抱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从而更好地履行管理育人的职责。

(五)需要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现代信息化知识。

教学秘书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学生的成绩档案、毕业设计报告、教学计划、教师科研材料和其他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文件进行存档,这就需要教学秘书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这样才能对各种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后加以管理,以便后期需要相关材料时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现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教学管理水平随之不断提高,教学秘书的很多工作则慢慢向信息化处理靠拢,因此,教学秘书还要熟悉与教学管理相关的各种软件,掌握基本的信息化办公软件使用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对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加以改善。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日益复杂。要不断提高教学秘书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社会不断进步,要求高校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高校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求教学秘书认清职责,加强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当前高校教学秘书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学校日常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秘书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协助学院办公室主任做好学院的各项行政工作,其工作内容涉及文件、信息、资产管理;组织大型行政工作会议的记录,起草或下达学院通知;督促检查行政工作计划、办公会决议事项的落实情况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接待来学院咨询、访问或调研的学生家长、教职工家属或其他外单位人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等学院行政工作的方方面面。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处于最基层,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经常与教师和学生接触,因此成了连接教师、学生和教务三者之间的桥梁,具有沟通和协调的重要作用。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如下:

(一)服务的作用。

教学秘书是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教学秘书的工作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从教学处生成教学任务、下达到各院系等教学单位,到教学单位对教学任务进行安排实施,以及教学任务结束后对教学成果的考核验收,都离不开教学秘书的安排、督促、检查与总结。

(二)主管领导的助手和参谋的作用。

教学秘书是主管教学领导的重要助手与参谋。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一线的基层管理者,不但要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而且是学校和院系之间的联络员,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责决定了教学秘书参谋和助手的身份。这就要求教学秘书明确定位岗位职责,做好领导的助手与参谋,做好本部门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不应该成为单纯的干活机器,而要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比如,教学秘书对教师教学情况,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及通过教务处反馈得来的各类教学信息,要及时地加以收集、综合、整理,并将结果提交给领导以供教学管理之需。

(三)桥梁与枢纽的作用。

教学秘书是学校与院系、院系与各职能处室、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桥梁。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W校的重要通知文件通过教学秘书转达给院系相关领导,同时院系通过教学秘书与各个职能处室进行联系,上交各种请示总结等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辅导员的联系大部分也是通过教学秘书完成的,如某位教师因故需要调课,向教研室及院系领导提出申请后,通过教学秘书通知给辅导员和学生,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也是通过教学秘书传达给任课教师的。

(四)研究和监控作用。

教学秘书作为基层管理者,还要协助院系领导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了解熟悉,在教学过程中协助院系领导对各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针对自己所了解到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积累好的经验教训,研究分析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能够促使自我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形成意见,取得进步,另一方面能够对院系的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出建议,汇报给院系领导作为其具体解决措施的一个参考值。充分地发挥这一方面的作用,需要教学秘书在平时养成多看多学多思的习惯,通过参与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累积经验,思考具体问题后得出自己的见解,借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进行,进一步提高院系的教育教学质量。

(五)组织协调作用。

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教学工作,教学主管领导的工作一般是决策性、全局性、兼顾性的,而面向广大师生的、具体的工作却由教学秘书直接管理和落实。如排课、调课、征订教材、落实教学计划、安排各类考试、学生成绩管理、毕业生结业资历审查、结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管理、核计教师工作量及教学津贴等,都要由教学秘书组织完成。同时,教学秘书也是教师、学生和教学职能部门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具有上传下达、协调左右、沟通讯息、改善关系、互通环境、合理兼顾的作用,其协调职能阐扬得如何将对院的教学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六)档案建设作用。

教学秘书的工作是琐碎、复杂的,从教学活动的不同角度和各个环节出发,每天除要收集大量的教学文件、各类教学文本外,还要收集和装订学生的试卷、毕业论文。很多教学资料信息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些教学资料不仅对过去具有收藏价值,对现在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未来具有参考价值,对各环节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更是本科教学评估的原始素材。教学秘书必须及时、准确、高效地收集和汇总各类原始的教学信息和资料,建立教学档案。

篇8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会计专业教学

会计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目前,高职会计教育大多数沿袭了本科会计教学的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或者虽然实践所占教学比重不小,但却与理论教学相分离。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多岗位工作的适应能力,还要考虑将来更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因此高职会计教育应从中小企业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出发,结合“理实一体化” 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拓展相关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总体说来,“理实一体化 ”教学的思想是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缩短适应期。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我院会计专业传统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课程设置具有局限性

传统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基本都是围绕《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主干课程组织教学,这个体系对高职学生而言,缺点显而易见: 理论性较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与高职学生就业方向有较大的偏离 。在对毕业生的调研中 ,毕业生大多认为在校期间的学习有三方面的欠缺: 一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缺乏整体的了解;二是某些课程的容量过大,集中学习比较吃力,影响学习效果;三是虽然每学期末都有相关核心课程的实训,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联性不强,缺乏结构性的整合 。

(二)传统教学方法具有局限性

近年来,我院也逐渐认识到教学质量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大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许多符合当前的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已逐步得到应用,但要想把这些教学方法广泛推广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这些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实验实训设备及场地作为依托的;二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三是师资力量短缺,学校新招聘的教师主要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缺乏是阻碍教师发展的最大的短板。因此,目前大多数的教学方法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专业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与实习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场所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技能考核一体化训练。职业教育逐渐改变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采取一体化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素质的下滑,理论不能完全指导实践等等,在各种原因和大环境的作用下,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

(二)保证教学信息传递的同步性

传统的教学是先理论后实践,往往理论完成很长时间,才进行实践教学,甚至跨学期,这样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对以往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记忆所剩很少,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这方面显示了其合理性。首先,教学信息的传递具有同步性,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融于一体,并进行了有机组合,同步进行。其次,保证了教学信息的同一性,避免学生在认识和实践上进入误区,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保障。

(三)促进教师的提高,在无形中教学相长

“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教师既精通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备“双师型”素质。即: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 。这也在客观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地去钻研教学方法,不断地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方法,从而来满足教学所需,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实现的主要途径

(一)构建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的课程新体系

近年来,我们与部分用人单位和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把实训教材开发作为重点工作,结合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会计专业“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实训课程新体系。新课程体系要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会计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着眼学生未来职业、就业、发展三方面,重新整合实训教学内容

首先,根据会计工作典型的工作任务,解构、重构原来的教学内容。其次,以就业需要,结合未来工作需要,整合原有的课程内容,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纳入会计课程教学,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密不可分。第三,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重新序化教学内容。以会计知识为载体,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实现学生的专业能力向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转化。

(三)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定课程实施结构

会计工作过程的系统化,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能够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行动或通过思考再现行动。因此,在每个子情境的教学过程中都实施了“目标、计划、实施、评价的课程结构,在真实的工作背景下将所学习的新技能、新知识隐含在学习任务中, 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活动、教材组织和教学条件等环节均围绕一系列的任务进行,实践和理论高度融合。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该教学模式旨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一方面,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操作,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强化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探索“理实一体化”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有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学院的专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秀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职教通讯,2008,8.

篇9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途径

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对中学英语学习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乐于接触它,并且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小学生具有注意力易分散、自制能力差、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在教学中加入游戏,能让学生实现“乐学”的目的,借助游戏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能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游戏中探究知识,发展能力。本文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运用游戏教学法,是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游戏教学法概述

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倡导的游戏教学法吸收了国内外外语教学的合理成份,并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在实践中创新与反思,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兴趣。游戏教学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又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尤其调动了学困生的积极性,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竞争性、教育性、娱乐性、挑战性等。目前游戏教学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新教育形式,其在教学上的应用前景已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价值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情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以为具体体现在:

第一,有利于构建轻松愉悦英语教学模式。传统意义上的英语课堂,死板枯燥,学生被动地学,教师满堂灌,教学效果欠佳,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而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则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实际中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辅助教学,如“字母、单词接力赛”、“找朋友”、“唱唱跳跳”等,通过游戏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乐观愉悦的性格。游戏教学可以缓和课堂的紧张气氛,营造轻松的氛围。游戏通常具有比赛的性质,参加游戏的人都积极参与思维,有利于克服腼腆羞怯的心理障碍,提高并保持良好的身心愉悦的状态。合理的游戏规则,适当的奖惩,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游戏教学都包含有智力成份,因此,游戏教学也有利于开发智力。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等都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及提高。

三、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小学英语教学的游戏活动具有内容宽广,可变性强的特点,其中更多的是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启到鼓励学生发展独特的兴趣。游戏活动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笔者以为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第一,用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具有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手段能引起学生注意,能通过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是教学的上策。游戏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将枯燥的英语知识以多样、轻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感觉到课堂教学的乐趣,这样学生自然愿意学习,教学效果也会大大增加。如在教学中开展单词教学时,可以利用如接力卡片单词游戏、找朋友游戏等形式开展游戏。单词卡片接力游戏,可以教师事先做好卡片或者让学生做卡片,学生在做卡片的过程中也会领会单词的意思,学习读音。教师指导下活动开始,单词卡片传递到谁的手里,说要读出单词的意思,要是读不出来,就要对单词进行大声朗读以强化记忆。

第二,用游戏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每个单元都有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难题,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有效的突破难点,如果能将教学难点与游戏结合,游戏能让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系统化、具体化,让学生在游戏中不自觉的感受知识、探索知识,进而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的实效。如在教学句型的教学内容时,学生对关键的词语与句型具体应用上难以突破,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强化学生的记忆与运用能力。如在突破语法难点上教师历来很头疼,学生无法理解和有效的掌握语法,这是教师可以借助游戏使枯燥的语法教学充满乐趣,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在教学中笔者常常将语法故意弄成错题,让学生开展找错误游戏,同桌间或者前后两桌的学生比赛,看谁又快又准。学生经过训练加深了语法的理解,在轻松的环境下突破了教学难点。

第三,用游戏调动学生主动性。强调学生主动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在探究中无形的提升能力,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主要要在教学中借助游戏活动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让学生在参与游戏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强化英语学习的参与性。儿童对于模仿具有天生的喜爱,教学中我们借助角色扮演游戏来实现调动学生参与小学英语教学过程的手段,通过角色表演英语对话,学习知识,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化难为易,从而减轻师生的负担。同时对一部分内向,不爱表达的学生也是一种巨大的锻炼,能让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融入集体,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章洁.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谈云.借助游戏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J].亚太教育,2015(32)

[3]夏蕾.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模式初探[J].江苏教育.2002(12)

篇10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课堂也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老师要想提高教学成绩,必须要对高中数学课堂加以利用。从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讲,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已经成为了所有高中数学老师的共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是极其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纷纷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因此,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性来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最终的目标是提高教学成绩。而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发展中,关于提高教学成绩,老师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从实际效果来讲,最终的效果都是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所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3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于提高教学成绩是十分必要的。从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手段来讲,已经实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由此可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非常重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提高教学成绩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多数老师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受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限制,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解决,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制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课堂教学结构不合理,没有对课堂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没有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大的随意性,这直接导致了对课堂时间利用不足。对于高中数学教育来讲,课堂教学非常关键,如果不对课堂时间加以利用,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成绩。

2 在数学课堂中没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数学课堂中除了传授数学知识以外,还肩负着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责任,然而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做的不够,还需要继续加强。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数学课堂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重视程度不够。从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一些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应有效果,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解决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对于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式教学方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解决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有限的数学课堂时间。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课堂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我们必须要加以有效利用。我们要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准确分析并加以优化,使高中数学课堂结构趋于合理。此外,我们还要对数学课堂时间进行有效利用,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2 在数学课堂中采取具体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鉴于目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我们要利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有利契机,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不断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 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成效,有效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四、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非常重要,高中数学教学应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切实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从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使高中数学更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使教学的实际效果不断提高,促进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发展,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丰富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内涵。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内涵是一个有力的丰富和拓展,使高中数学教学能够更加注重实效,并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3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创新教学手段有着重要意义。要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所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创新教学手段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