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篇1

关键词:高校英语;语言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

语言实验室通过设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语言训练,创造了人与设备互相交流的训练场景。英语语言实验室是学生在学校里重要的学习环境,就功能来讲,其既是学生课堂和图书馆的分支,也是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之一。加强英语语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对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不断创新与改进英语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具有发散性思维,不要被原有的观念束缚,最终形成合理的管理方案,将实验室建设成具有独特性、结构性、层次性以及文化氛围浓厚的专业英语语言实验室。

1.设计好实验室的发展道路

实验室的培养目标、学科发展方向等是高校英语语言实验室发展规划制定的标准。实验室发展规划的方针是提高语言实验室功能,提高实验室水平,优化实验室环境,改善实验室装备和完善管理制度。规划要从多方面考虑。不仅需要不断创新英语语言实验室的教学模式,还要遵循外语专业的发展规律,将外语专业的亮点显示出来。高校建设有特色的英语语言实验室,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国的历史,体验国外的文化特色。

2.创新管理模式

目前高校具有两种管理模式,即集中型和分散型。这两种管理模式需要根据其利与弊来考虑并设计合理的结构模式。从突出学科特色和提高实验室绩效两方面进行,采取集中、分散的复合模式。集中是指在高校设立英语语言实验中心,管理语言实验室,还需要引导学院实验室建设发展方向。分散就是将实验中心分为四个平台,即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训平台、科研创新平台和自主学习平台,并由学院为实验室的管理提供指导,帮助解决实验室今后的建设问题[1]。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与社会联合,获取社会支持,扩大英语语言建设场所,与社会企业共同建设英语语言实验室,开拓与社会资源相联系的培训体系的全新道路。

3.完善教学系统

英语专业的特点和课程有紧密联系,管理人员在设置实验教学系统时,应该突显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语言运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内容。将人才培养作为出发点,经过管理者培养,使学生具备更加专业的运作技能、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高校需要改变“多理论、少实践、少实训”的教学方法,建立英语语言专业实验室新体系。管理者要对英语语言实验室进行整体改革,就要改变原有单一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4.带动管理人员的热情

英语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修养以及工作态度与实验教学质量有紧密联系,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实验室管理者会在教学中遇到许多问题,例如,休息时间不够充足、管理工作过于繁重和学生流动性大等,因此,高校要从教师角度出发,考虑每位教师的利益诉求,整合各方利益,这样就能带动全体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从而形成理想的管理模式。高校还需要尊重、理解管理人员,对他们进行感情的软培养,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5.结语

大学英语语言实验室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英语语言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是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实验室管理者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实验室引入的绩效评价方案、语言自主学习和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英语语言实验室建设实现科学化、智能化。目前,英语语言实验室需要改革的是,提高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环境,让语言实验室能够充分发挥培B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传统管理模式;开放性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12-02

一、实验室的重要作用

1.实验室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摇篮。实验室是沟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桥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实践基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实验室更被喻为科研领域的麦加,是科技工作者向往和追随的地方。其科技创新成果往往代表了世界前沿基础研究的最高水平,诞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都诞生在实验室。

2.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进而努力进行创新实践、创新创造,锲而不舍,从失败中总结提高,最终完成实际的科学创造。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实验室是开展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实验室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是建立学校知识创新体系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既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又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设备使用率低,资源严重浪费。院系教研室根据本专业的需要选择采购实验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建设的实验室往往专业针对性强,规模小,功能单一。单一功能实验室设置仅为一门专业课程服务,表现为有课使用,无课闲置,设备等资源使用率低,造成了实验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资源浪费是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中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2.实验室建设经费分散使用,经费使用效益低。有限的实验室建设经费被分散使用,造成使用经费额度小,必要的大型实验教学设备无法购置,经费只能用来购买基本的实验教学设备,建设经费不能统筹安排,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建设经费的最大效益。同时,这很容易造成实验设备的重复购置,造成重复建设率高。

3.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分散的实验室建制导致了实验室规模过小、功能单一,所设置专业和学科的实验教学能力封闭性较强,实验教学涉及知识面单一,缺少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造成了缺乏跨专业学习的机会与条件,无法适应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实验室相互独立,导致实验内容只是围绕所在院系教研室专业课程的开设来设置,不利于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三、建立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建立开放实验室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实验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等较高层次的实验项目越来越多,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建立开放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开放实验室充分反映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实验室管理水平,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育人功能和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

2.建立开放实验室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实验室的弊端。开放实验室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提高实验资源效益,使实验室资源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开放实验室能转变和更新传统的实验教学理论,带动传统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及实验内容的改革,建立新型的开放实验室运行模式,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能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固有模式,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使实验教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高最优化的实践环境和学习空间。除此之外,开放实验室能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作用,扩大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对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如何建立高校开放实验室

1.开放实验室的建立应以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原则。开放实验室模式应以改变传统实验授课方式为起点,应以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为主线,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验基础扎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同时,开放实验室应坚持训练与提高相结合,低起点与高层次、高目标相结合,发挥个性与兼顾一般相结合。我们要以传授实验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为立足点,以创新思维、实验设计为核心,以有利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循序渐进地根据各专业特点采取各种模式建立开放实验室。

2.开放实验室建设应坚持“实验环境开放、实验内容开放”的原则。首先,实验环境开放是开放实验室的基础,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建设基于网络化的开放、以人为本的新型实验环境,实现实验室设备、资源、管理信息化。新型实验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进行管理。其次,实验内容开放主要通过“必修实验”、“选修实验”、“科技创新实验”、“综合实验”、“科研实验”等多种实验形式建立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被动、灌输式实验向主动寻知求学的主动实验转变。再次,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实验预约系统,赋予学生充分的自自填实验课表、自选实验项目、自定实验内容、自拟实验方案、自带实验课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开放。

3.开放实验室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学校在实验中心建立虚拟实验服务器,将部分实验项目的资料统一放到服务器上,并利用一些仿真软件,模拟实验环境,在校园网上建立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从校园网内任何工作站登陆虚拟实验服务器,通过用户验证后进入虚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这突破了实践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丰富的实验内容。学校师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浏览实验室管理系统主页,查询各个实验室设备情况和开放时间,并可和实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的实验需求。因此,开放实验室的建立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新型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借助这一网络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开放实验室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开放模式。

4.开放实验室应逐步实现对外开放服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和科技开发需要实验室自身的硬件设施不断升级与改善。传统实验室服务范围的封闭性是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个弊端,它一方面导致实验资源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从宏观角度看,还存在实验室资源不足的现象。因此,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内容还应包括对社会的开放,包括对其他高校、企业和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的开放,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是缓解实验室资源短缺和实验室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对社会开放,除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发挥社会效益之外,还有助于提高实验室自身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能通过收费实现设备的正常维修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使用,有助于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升级改造。

五、加强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1.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开放实验室正常工作的基本保证。首先,实验室主管部门务必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分析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防患于未然,确保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仪器设备安全。其次,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严密的操作规程,落实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措施,确保师生安全与实验设备安全。第三,抓好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生与开放实验室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开放实验室学生负责制,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2.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开放实验室与传统式实验室相比,存在着实验时间不确定性、实验项目多样性、实验内容多变性、实验对象多层次和多专业等问题,开放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增大。强化科学管理,完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开放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我们要加强建立申报制度、建立预约登记制度和建立自选课题可行性论证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负责制度》、《开放实验室管理规则》、《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开放实验室仪器损坏赔偿办法》、《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管理条例。

六、结语

篇3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实践能力 探索型创新性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才,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需要高校全面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要继续深化实验实训改革,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在教科研、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等方面作用。当前,高校实验室从传统模式下的附属功能发展为独立的探索型创新型教学媒介,一所高校的实验室数量和质量也已经成为评价一所高校科研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这些转变和发展,让我们对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出更多的思考。高校实验室不仅承担着传授实验教学任务,还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态度和创新求索意识的场所。

以上的要求都让我们开始审视当前我院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曾经在2013年兼职担任过一年的经贸系会计模拟实验室实验员,对于实验实训管理这一块有一些认识和理解。目前我们经贸系会计专业设有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实验室、税务实验室和会计手工实验室等。但却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普遍缺少整体规划。实验室大多依附于各系各专业,缺少整体大局规划和科学管理建设,部分项目由于财政资金富足,缺乏调查论证,假期就开工建设并匆忙上马,甚至出现重复购置的情况,这种仓促性制约了实验室的长远发展。而学院各个系部的实验室又缺乏相互协调性,一个实验室只针对一门单一课程开放,不能集中合理配置。部分实验实训项目由于人们思维的固定模式将其置于附属地位,财政拨款和经费大多流向科研而导致厚此薄彼。学生们对于实训课也是不屑一顾,认为无非电脑操作作为考查课,没有理论课重要。如此恶性循环只会让学生丧失创新和动手能力,影响了新时代人才的培养。

2.实验室普遍缺少专业管理人员。由于实验室管理和工作人员存在薪水低、升职难、地位低、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且在高校科研人员受重视,实验人员无法安心从事本职,近来高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师资力量得到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重视、补充不足,导致实验实训人员青黄不接。于是大多数高校实验人员都是职工家属或子女,并将这种安排视为照顾措施,来接管设备维修保管清理等工作。这些原因致使整个实验室团队学历偏低,无法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不能有效配合教科研完成实验任务。

3.实验室设备仪器使用率低及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高校实验室在仪器设备购买前期都进行了调查和论证,但是由于各专业都是从自身考虑购买,甚至在申购中出于相互竞争为争取有限实训资金。[3]考虑到学生使用频率越高,维修费用就越高昂,因而很多高校包括我院都限制开放实验室,致使很多设备利用率低。而我们会计实验室由于软件众多,每年竞赛软件都在更新,可是购买更新数额巨大,导致很多仪器设备滞后,很多软件已经远远跟不上如今竞赛考试的步伐,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参加大赛时的比赛成绩。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建议

1.提高实验实训对于教育人才意义的认识,强化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传统的僵化认识是:实验实训无非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可有可无。高校各级人员和广大师生一定要克服这种错误认识,清醒的认识到实验实训对于教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作用。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要强化实验实训课的比重。如今我们会计专业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都增加了独立的课程实训课,每周每门专业课都有2课时的实训时间,在实验室上机操作实训,这充分体现了整个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这两条不同的但又平等的教学途径,改变了以往实验实训的附属地位,这些变化都说明学院从思想上开始重视实验教学,强化了它应有的地位。

2.加强实验实训师资力量的培养,造就一支专业合理的实验实训技术队伍。当前大多数高校实验室人员多为教职工照顾政策的帮助对象,存在学历、水平、能力偏低等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做到在每年招聘时留出若干名额在引进高层次实验人才上,努力培养实验室的科研氛围,让其成为研究创新的沃土。在对实验人员和教学人员上要有平等的激励晋升政策,鼓励双向流动打破藩篱。[4]组织假期实验实训人员外出培训学习,完善实验室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强化实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于实验人员的考核可以适度提高,充分调动其钻研学习的积极性。

3.全面加大实验室的开放。高校实验室的开放包括教学时间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环境的开放,目前我院还未完全做到以上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后,将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环境。开放的实验室不是简单的把门打开,延长试验时间,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课程专业设立实验方案、安排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结果。实验内容将具有探索型和创新意识,在开放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这都要求实验实训指导老师和技术老师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应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教学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扩大开放程度,提高设备利用率,除了用于实验教学,也可用于科研创新,这是今后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

总之,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工程,需要融入现代化管理,在开放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最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我院也在逐步认清和改进上述存在问题,并已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任宗礼.浅谈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

技咨询,2008,(8).

[2]彭尔霞.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08,(34).

[3]孟晓丽.论高校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管理

研究,2008,(12).

篇4

【关键词】 实验室构建 管理 实践和改革

前言:目前高等院校的规模日益增长,在各地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怀下,也加大了对学校建设的投入,同时,各个高校都加大了改革创新的措施。通过对各个高校的实验室构建与管理方法的研究发现,伴随办学的规模与招生人数的日益增加,现有的实验室管理与建设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需要。因此,榍炕实验室的构建与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供其参考。

一、建设新型实验室

每所高校都有一个实践基地,就是实验室,它是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办学质量与科研工作的完成。同时,它也是影响了实验室经济利益,最终影响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研究能力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我们分析实验室的构建规划是不是符合科研发展,是否能满足实验工作,都是学校应该需要完善的问题[1]。如何做好这一项工作,使各种财力、物力及人力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实现投入小,回报大的利益目标。首先必须制定出合理的建设规划,实验室是科学知识实践与先进生产力的提升的基地所在,也是其检验教学成果和研究理论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对实验室的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对公共基础课设计的,如外语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第二类,是对专业课设计的,是为其专业设置的实验室,如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等。重点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专业实践的培训。一二类的实验室都是可以对全校开放的,第三类,就是对专业的专业性设置的,都是高校重点投入的对象,如石油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等。这类都是对专业性的研究建设的,也可以做科研性的实验室。

二、强化实验队伍

2.1合理配置实验队伍

现在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大致可为四类,第一类是实验室管理人员,第二类是实验室教学老师,第三类就是做实验的技术工作人员,第四类是做实验的工人[2]。至今为止,高等学校的实验室的管理不到位,使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的职能划分不清,把不喜欢实验室工作的人投入其中,使实验从业队伍一直处于效率不高的情况,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所以我们应该为实验室都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作。

2.2明确实验人员的责任与待遇

目前各高校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划分责任不明确,所以,要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要确定其工作的职责,明确的配备到各个专业实验室中,其工作的范围是:执行一些特定的实验教学任务;协助上课老师做好课前的实验准备工作,并在教学中做一些教学方面的指导;并配备大型的精密设备开发利用及维护实验设备等。对于实验人员应该给与老师的同等待遇,根据其工作的贡献程度,发放一些物质与荣誉的奖励。通过合理的政策与待遇,使其放心工作稳定了队伍建设。

2.3强化实验人员的培训工作

针对于工作在实验室的工作技术人员,学校应该要强化其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其技术人员都能够达到熟练掌握技术知识的及高水平的科研实验队伍。因此,强化技术人员的高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基本常识的二次教育。就是指科研知识的技能与常用的知识的掌握。二是专业知识的二次教育。因为高校的实验室队伍的专业技术不同,学历与技术水平不同,所以针对此加强培训,提高综合实验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4采用竞争机制

为了激励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应该采取应聘上岗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实验人员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

三、建设新型实验室管理模式

加强学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做到实验室的统一管理[3]。根据院系的不同、专业的不同、及课时多少,由学校做到统一的配备、管理、规范,实现其科学综合管理,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充分保证实验室的重点建设,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构建与监督就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体现。它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也是强化我国高校的教育水平和提高科研人员的专业技术,加强了我国人才的质量与综合素质。

参 考 文 献

[1]邢邦圣.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9(12):56-58.

篇5

关键词: 高校摄影棚实验室 建设 管理

高校摄影棚实验室是以“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艺术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背景,以创作实践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是现代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摄影棚的建设

摄影棚是为了在室内光线不理想的场所进行拍摄的一组专用照明布光设备的统称。和室外摄影不同,搭建影棚的目的就是拍摄时脱离自然光线的束缚。室外拍摄时自然光线的强度和角度是制约大家创作的主要原因,因此许多摄影师为了等待合适的光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有了摄影棚就可以完全摆脱这种限制,自由布光,提高创作的灵活度和效率。因此关于摄影棚的建设需要有一个长远、合理的规划来满足当前及将来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创作需求。

根据我校的摄影及其他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规模,需要建立两个独立的摄影棚,每个摄影棚一般不少于30m2,长度不少于6米,这样有利于人像的拍摄,不会出现拍摄人物变形,有利于在人物背后布光,使成像作品不会有投影的情况出现。宽度不少于5米,这样有利于在拍摄作品两边布光、移动灯位时不会将背景纸基损坏,留多余空间可以布置特殊要求的灯位,例如动画专业的大型材料动画拍摄、基础类模型拍摄。影棚高度应在4米以上,这样有利于顶灯的方位布局和俯拍的特殊要求(动画专业拍摄大型材料动画尤其需要)。

摄影棚由于需要一个无杂光的拍摄环境,必须在每个窗户上安装透光度为0的遮光布作为窗帘,墙面要求不能为镜面,墙四周喷涂灰色涂料,天花板为白色。由于摄影棚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为了更好地保护棚内的仪器设备和背景纸基,地面需要铺设深色木质地板,方便清理打扫。天花路轨安装在中间靠近自动背景纸升降机一边,这样有利于灯光的自由组合分布。自动背景升降机一般安装在5米宽的墙面上,且升降机上常备红、黄、深蓝、浅蓝、黑、白、灰基础色背景纸。

灯是一个摄影棚的灵魂,在灯具的选择上按功能可分为主光灯和辅光灯两大类。主光灯是用来显示景物、表现质感、塑造形象的主要照明光线;辅光灯是用来提高及修饰主光灯光线的不足和揭示阴影部位细节。可选用的影棚器材有很多种,以至于我们可能会混淆它们的用途,下面介绍一些主要器材及用途:恒光灯,采用一个大功率灯泡恒亮来提供照射光线;闪光灯,也称影室灯,它可以将造型灯管和闪光灯容纳在一个灯座内,通常附有长明的内置造型灯,以便看到拍摄阴影的落点和角度;柔光箱,这是一个直接安装在照明灯具上的巨大柔光罩,它采用内部反射密封,光线只能从柔光面的正面透出,柔化了被摄物体上的光线;束光筒,与柔光箱相同,安装在照明灯具上,有一个很窄的开口供光线溢出,达到一种类似聚光灯的效果;远程遥控触发器,当按下快门的时候,安装在热靴上的远程触发器上就会发射出红外线或无线信号来触发闪光灯同步的装置,根据照明器材的不同特点来自由组合以达到不同的拍摄效果。

二、摄影棚的管理

摄影棚实验室既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的任务,又需要为教师科研提供场所,还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使摄影棚实验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是实验室管理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要想管好摄影棚,首先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依据和保障,摄影棚实验室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学生摄影棚使用守则》、《摄影棚实验开放实验进棚守则》、《实验教师守则》、《教学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办法》、《物品借用管理规定》、《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其次,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做好规范的进棚登记,让学生参与到摄影棚的管理中来,负责课后的仪器归位摆放及摄影棚内卫生工作等。

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双师行师资队伍。

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力量,实验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和实验室管理的效果,培养双师型实验室管理队伍是将来实验室管理的发展趋势,双师型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摄影摄像器材的操作能力,而且要有专业的管理及设备硬件维护知识。专业摄影棚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摄影摄像设备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还要对一些硬件常见故障及时排除,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学校要定期组织与其他兄弟院校的交流,展开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维护水平,还要组织及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研究中学习创新,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校摄影棚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高校的公共摄影摄像基础课程和专业创作课程,摄影棚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既关系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借鉴其他高校现行的体制,从而不断完善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摄影棚实验室的作用,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摄影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刑亚辉.人像摄影专业影棚的设计.照相机,2009,1.

篇6

招生与就业:影视专业教育何以解忧?

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的独立艺术院校和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所开设的影视院系是我国内地影视专业教育的主体,据不完全统计,如今超过三分之一的高校都开设了影视专业,它们都是把培养影视专业人才作为自己的基本目标。然而,随着高校扩招的汹涌浪潮,精英化的教育方式骤然走向大众化,影视专业教育如今遭遇到了“热招生、冷就业”的尴尬局面,每年毕业的大批学生,只有一小半从事影视相关工作,大多数只能被迫改行乃至无法就业。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持续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问题,也有影视机构的用人机制问题(比如各级电视台就一直沿用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制度),又有当今社会对应届毕业生的排斥问题,还有各高校影视专业教育自身的问题。要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各影视院校只能从自身的教育体系出发来进行调整和完善,因为想要短期内改变社会和行业大环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热招生”体现出影视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力正在变大,而“冷就业”则体现出影视专业教育与具体人才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这种脱节主要表现为毕业生们普遍缺乏影视制作经验和影视作品,不能满足影视机构的制作技能需求,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各影视院校的专业教育往往以电影媒介为核心,忽略了对电视这种大众媒介的关注,以至于很多学生不知道演播室为何物,从而无法满足电视制作机构的用人需求。在广大影视机构看来,研究生动手能力普遍不如本科生,本科生普遍不如大专生,大专生普遍不如技校生,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人才供需的脱节呢?从各影视院校的教育体系上来看,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教学方式的问题,一个是师资设备的问题,前者是软件不适,后者是硬件欠缺。我们都知道,在计算机运作方面,软件应用是由硬件基础决定的,同样,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比较合适,也是由师资、设备等现实条件所决定的。教学方式可以调整,师资力量可以补强,影视设备也可以购置和完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消除这种人才供需的脱节是完全有可能的。实际上,在大众化教育方式成为主流的今天,建设一个实用、开放的影视实验室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因为师资力量的发挥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都要以实验室建设为基础。只有切实地贯彻“做中学”(让学生在影视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的教学方式,超越单纯的“史论批评”教育(以影视史、影视理论和影视批评为核心专业课程),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培养影视专业人才的基本目标,而影视实验室正是贯彻这种教学方式最基本的硬件基础。

硬件基础完善:建设实用的影视实验室

在我国内地的影视院校中,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几所独立艺术院校都拥有非常完备的影视实验室,这是多年专业教育的宝贵积累;以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也建立了自己的影视实验室,正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之中;而在一些刚刚涉足影视专业教育的高校中,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影视实验室,学生只能使用自己的家用小DV来进行影视实践。总体而言,除了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的几所艺术院校外,其它高校还是偏重于“史论批评”教育,这与其影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实验室建设情况就能反映出一所高校的学科水平,教育主管部门也经常把它作为评估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然而,任何实验室建设都不能把迎合评估作为主要目标,一味追求高端先进的器材设备,而应该把服务于实验教学作为主要方向,所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建设一个经济实用的实验室才是所有影视院校的首要任务。在数码影像技术逐渐成为主流的今天,对于开设影视院系的众多综合性大学来说,已经没有必要效仿北京电影学院引进胶片影像设备了,建立一个以数码影像技术为核心的实验室就足够了。一般来说,高校影视实验室应该包括一个设备库房(库存一定数量的标清、高清数码摄像机,一定数量的灯光、录音设备和少量的镜头、轨道、摇臂等摄像辅助设备),一个高清制作实验室(存放少量的高清剪辑设备),一个多功能机房(电脑若干,兼顾实验教学和标清制作)和一个准专业演播室(包括演播室灯光、专用摄像系统、切换台、声音和字幕系统等设备)。

实验室设备的配置要遵循“经济实用”的根本原则,使用频率较低的设备尽量不要配置或少量配置,而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则要保证一定的数量。一般来说,要加大标清摄像机的配置数量,这是目前影视实验教学最为核心的设备之一,如今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都能通过自学熟练操作Adobe Premiere这样的基础剪辑软件,只需提供一部专业级别的标清摄像机,他们就能够轰轰烈烈地开展影视创作实践;相对而言,多功能机房里的电脑数量就不需要太多,能够满足正常的实验教学即可,因为学生们很少去有时间限制的机房里完成剪辑制作;高清级别的摄像和剪辑设备不宜太多,它们成本很高,涉及的数据量又很大,目前还不可能成为广大学生的常用设备。另外,在配置专业设备时,要尽量选用主流品牌和主流机型,这样既能保证设备的兼容性,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又能满足教学和实践需求。比如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的实验中心,就配置了较多的Panosonic180标清摄像机,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们的实践需求;高清摄像机主要选用了JVC GY-HD201EC机型,高清剪辑设备则是一个AVID非编系统和一个APPLE HD平台;多功能机房里的众多电脑则统一采用了升级潜力较大的主板,以适应计算机硬件速度惊人的更新换代。

在实验室设备的采购和验收环节,需要做好严格的把关工作,务必确保购置的所有器材和设备货真价实。为了防止某些供应商以次充好、言而无信,不断降低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最好执行严格的合同履约和技术验收制度。在实验室设备的采购环节,要不厌其烦地实施合同履约的办法,监督和落实供应商在销售合同里所承诺的到货期限、附件配备和相关服务;在实验室设备的验收环节,要尽可能做到严格、细致,最好成立一个专 家小组,以有效地完成实验室设备的评估和验收工作。另外,在影视实验室的空间选用和电路架设方面,要考虑适用和安全因素,这是一个常识问题,本文就不多说了。

软件应用调适:打造开放的影视实验室

对很多办学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来说,拥有一个完备的影视实验室并不太难,只要把每年的建设经费有计划地用于专业设备的引进即可。然而,就像前面所说的,实验室设备不能只是用来迎合学科评估的“摆设”,一定要尽可能地降低设备的闲置率,充分发挥它们在影视专业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因此,需要配备专门的师资力量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设备库房和多功能机房是全面开放的,每天都需要有人值班,而高清制作实验室和演播室则是按需开放,不用值班即可。一个稍具规模的影视实验室,至少需要安排4―5名专职教师进行管理,以满足影视实验教学和学生创作实践的需要,其中部分专职教师也可以兼任实验教学课程的教师。

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要遵循“安全开放”的根本原则,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安全”,就是说要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和师生的人身安全,防止设备的损坏和遗失:另一层意思就是“开放”,实验室要本着开放式管理的原则,尽力发挥影视设备在实验教学和创作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扩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一般来说,影视实验室的开放包括常规开放和特殊开放。常规开放是指,在正常的上班时间里,多功能机房对实验教学的师生随时敞开大门,设备库房里的影视器材随时可供获得借用权限的广大师生借用,高清制作实验室和演播室按照教学和创作的具体需求进行有限开放;而特殊开放是指,在周末和假期时间里,实验室按照教学和创作的特殊需求进行有限开放,应该说,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实验室只有真正做到“开放”,尤其是对广大学生的高度开放,器材和设备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师资力量的补强才有实质意义,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彻底转变,因此可以说,实验室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开放”。实际上,由于影视器材的成本普遍较高,很多高校出于安全考虑,把实验室管理得相当保守,学生们往往很难借到摄像机,以至于无法进行创作实践。在人才供需脱节的现实困境面前,各高校影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进行开放性调整势在必行,具体而言,一个就是要更加开放地服务于影视专业教学,与教师们的专业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个就是要更加开放地服务于影视创作实践,服务于“做中学”的教学方式。

在实验室更加开放地服务于影视专业教学方面,各影视院校首先要纠正以“史论批评”为主的教学理念,在教师当中经常开展影视器材介绍和应用方,面的培训,逐渐形成重视实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气,还可以考虑引入一批有影视创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把实验室设备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让专业教师清楚地了解实验室里各种影视器材的配备情况,让他们在专业教学中有意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影视创作的热情。比如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的很多学生短片,都是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课外作业。总而言之,影视实验室要把广大师生的目光吸引到器材和设备上来,并且尽可能提供完整的器材和设备支持,帮助所有学生完成短片作业。

在实验室更加开放地服务于影视创作实践和“做中学”的教学方式上,各影视院校不妨借鉴一下奉行精英化教育方式的北京电影学院,其导演系、摄影系的本科学生每个学年都必须完成实践作业,一年级是拍照片和VSH录像,二年级是拍DV和BETACAM录像,三年级是拍16MM胶片短片,四年级是各专业联合拍摄35MM胶片短片,在这种“做中学”的教学方式下,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对影视创作和制作的熟悉程度显然要高于其它高校的学生。在我国,本科教育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主要阶段,所以各影视院校应该效仿北京电影学院,给学生安排固定的实践作业,比如一年级是拍照片和DV单镜头,二年级是剧本写作和拍摄普通DV短片,三年级是演播室节目制作和拍摄标清规格DV短片,四年级是拍摄高清规格DV短片,只要完成类似这样的一系列实践任务,学生的专业素质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篇7

关键词:语音实验室 建设和管理 维护和保养

随着我国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改进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效提高当今大学生外语的水平和应用能力,尤其提高外语听说能力,已成为当今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高校在重视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外语语音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提高外语教学的硬件指标。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教学时代的到来,高等院校的外语语音实验室在外语听力教学和其它外语视听说等课程的教学的作用日益增强。外语语音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也成了衡量高校外语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考评条件。相对于重点院校,一般本科院校的语音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都面临着底子薄、经费少、设备更新和管理不严等现实问题,本文结合我院语言实验室现状,就加强语音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语音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语音设备的保养水平,加强语音室的制度管理,提出一些相关的看法和意见。

一、语音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我院外语学院语音室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迄今为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可用的语言实验室七间,实验用房面积57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约120万元,主要用于我院英语系和日语系外语听力、口语、视听说和口译等课程教学。近几年,所有语音室和相关设备都得到了充分的使用,保证了我院外语教学的正常进行。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现有的语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出现了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将会对我院外语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现将主要问题加以具体分析:

1.语音设备陈旧,故障增多

我院语音设备多采购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设备出现了陈旧、老化的趋势。如我院在2000年购买的由松下公司生产的WE-LL200A的卡座式语音室,只能播放磁带,已远远跟不上大学外语听力多媒体教学的要求了。此外,语音系统中的电脑配置低,使用期限过长,导致老师教学使用时,机器运行比较缓慢,影响了上课节奏;当语音设备发生故障时,难以修理。今年我院一套在2002年购买的WE-LL300A模拟数字多媒体语音室发生了故障,需要更换教师机配件(双屏显卡),可是却很难在现今市场找到和02年语音视频设备相兼容的双屏显卡。直至一个月后,才在其他单位找到类似显卡。象这样因为语音设备和相关电脑配件陈旧而难以配置,造成了维修时间过长,正常的听力教学受到影响的事例已不止一次。

2.语音设备硬件和软件的管理和维护

外语语言实验室的硬件配置一般为电脑、终端、耳机、视频展台、功放音箱等,有的语音系统还配备有DVD和幻灯机等相关设备。当设备使用频率过多,使用期限过长,就会出现各种故障。另一方面,还应加强软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会经常使用U盘和移动硬盘上网下载、拷贝和存储资料,这样电脑就容易受到U盘携带病毒的攻击。

3.语音室管理制度的执行有一定难度

建立完善的语言教室管理规章制度,能够使老师和学生职责分明,使设备管理有章可循,它是外语听力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许多高校的语言实验室并不缺乏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而是在管理制度的执行上存在困难。我院一位管理教师需要监管多个语言实验室并维持教学管理秩序,这样就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在具体执行管理规定时会发生疏漏。有的素质较低的学生甚至不服从管理,和管理教师对抗。

4.对语言实验室的维护和保养不够重视

语音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关系到为外语教学服务的效率。而有些学院在创建语音实验室后,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教育学生正确使用语音设备,致使学生座上耳机受损,显示器异常变色;没有及时配套空调或无法维修旧式空调而造成的设备保养不当,如多媒体语音室中,投影仪和电源箱会因为室内温度高发生故障;另外,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如果不定期除尘保洁,也会发生缩短使用寿命等一系列问题。

二、根据以上我院语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

1.加大语音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增加设备的维护资金

我院在08年升为本科院校后,逐步淘汰和报废了一批年代陈旧,故障频发的语音设备,并采购和新建了了广州蓝鸽数字多媒体语音室,以保证本科外语视听说等教学的更高需要。此外,进一步加大了设备维护的投入。为了营造一个更加高效良好的外语听说教学的环境,我们更换了教师机电脑,加快了主机的运行速度,并且购置了几台商务空调,以降低夏天的室内温度,减小设备高温运行导致的损耗。还将语音室内换上了避光窗帘,以增强投影和显示器的视频效果。

2.进行设备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语音实验室的教学设备不断升级,其使用和维护也日益复杂,为此有必要加强语音设备使用和维护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学院应采取措施为语音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再学习与提高技术的机会,拓宽和更新其相关知识面。例如学院可以组织实验室人员和其他院校进行技术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设备维护和管理经验。同时也要加强外语教师相关电脑知识的培训,让他们熟悉和掌握语音设备技术性能和操作规程,做到上课时心中有数、操作自如。

3.加强对语言实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语音设备长期过频地使用,必然会导致其产生损耗,甚至会发生故障,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老师要有一定的自检自修能力。如对于电脑常见故障发生的原因要熟悉,并会及时排除。管理人员还有必要定期检查设备,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清除。每周可以进行一次小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因为在语音系统中,学生终端和耳机使用频率最高,所以指导和监督学生正确使用耳机和终端,提倡学生爱护设备,尤为必要。此外,最好语音室准备一些备用耳机和显示器等易耗品,以便随时更换,不影响正常外语教学。

为防止网上或U盘携带的病毒对系统的破坏,建议学生机上安装硬盘还原卡,教师机上的杀毒软件也要及时升级,并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平时打开病毒防御和监控系统,不断更新系统的补丁程序,修补系统的漏洞。禁止教师擅自更改计算机的设置,或随意删除文件。如确因教学需要安装或更改软件,需征得管理人员同意后,与管理人员一起进行安装,以保证教师机的正常运行。

4.落实语言实验室管理制度,有效进行监督

教师和学生同为语言实验室的使用主体,他们在教学中是否能够按照语言实验室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尤为重要。就教师而言,管理老师要对新来的任课教师进行操作培训,指导他们学习和熟悉语音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流程。任课教师应该按照《语言实验室教师职责》的规定,认真填写语言实验室工作日志,不在教师机上使用携带病毒的U盘,不让学生操作教师机和相关语音设备等相关规定。就学生而言,要严格执行《语言实验室管理制度》,对于在语音室座位上乱丢果皮纸屑和在桌上乱写乱画的学生,要给予批评警告,再犯则要从严处理。规定每个学生要固定座位,并填写语音室固定座位表,由管理教师存放。这样才能做到人机对应,责任到人。对于人为损坏语音设备,则严格按照《语言实验室设备仪器损坏赔偿标准》进行罚款和赔偿。对于不遵守管理规定的学生,管理教师可以不准学生上课。若学生不服从管理,管理人员应立即找到学生所在班级的辅导员乃至系主任,让其协助配合执行管理。

三、结语

外语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需要管理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严格细致地做好各项管理和维护工作,更需要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乃至领导的协同配合,才能够延长语音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现代数字多媒体语言设备的功能优势,创造出良好的外语视听说教学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郭莉芝.高校外语语音实验室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

篇8

    一、我国高校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建管新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社会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增多,医学院教学体制也在不断改革,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硬件设施,教学实验室的建管也在不断改变。

    (一)医学教学实验室的体制开始朝着综合化转变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逐渐呈现各个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而医学更是广泛的包括了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知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医学发展其突破口,就在于更为依赖生物学和化学、信息技术等的融合。为了让实验室教学工作可以更为适应这种学科融合的特点,就要求建设综合实验室。例如我们可以成立形态学实验室,将解剖学、病理学以及寄生虫学等实验室,合并到一个形态实验室内;也可以成立一个功能实验室,来研究药理学以及病理学和生理学。而对于各种外科、内科和临床学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临床实验室来进行教学工作。根据笔者对我国多所医学院的走访调查,我国高等医学院在长期教学中,大都是采取单一实验室的设置方式,而各个实验室之间都是各自为政实现独立管理,这就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以及设备借用上的麻烦。仪器上的重复设置导致学校教学效率较低,也浪费了诸多教学资源。例如当不同专业学生使用同一设备时,常常出现管理上的矛盾。

    (二)对医学实验室进行网络化管理

    在医学实验室的综合项目管理中,主要包括了对设备统计的管理、维修管理、报废登记管理等。这些综合管理信息,其特点就是繁多并且复杂。在传统实验室管理机制下,每个实验室都是封闭的,所以在数据上报以及汇总时很容易出现错误。那么在计算机时代,如何利用网络以及电算化来实现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则是核心。

    在传统实验室管理机制下,不仅实验技术较为落后,实验教学方式也只是对传统经典理论进行验证,很难完成目前提出的创新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改革,集中力量来建设综合实验室,或者实验中心,改进设备和管理机制来实现资源共享。

    二、如何做好高校医学教学实验室建管工作

    (一)从教学理念入手,在医学高校内树立起实验教改理念

    学校应该积极的按照从基本技能到综合应用,再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原则来进行。第一就是要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从浅到深,从简到繁,按照学科特点来建设综合实验室。然后根据实验室将实验课程编排成体系。建设综合实验室或者实验中心,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缩减实验用房,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学设备,提高学校资源的使用效率。而综合实验室或者实验中心的建设,也可以改变过去单一实验室相对封闭的状态,将实验室改变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也可以按照功能来建设综合实验室,例如机能实验室、形态实验室以及模拟实验室和生物学实验室,然后对综合实验室进行统一的调配。

    (二)做好综合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在对医学院的实验室机制进行改革之后,实验室从教研室中独立出去,成立了综合实验室,这样综合实验室在管理机制上,就直属于学校的基础部,改变了过去隶属于教研部的状态,和教研部成为了平等的存在。这样一来学校就出现了实验室的新格局,自然要对此管理机制进行改革。这些都依赖于建设完整的规章制度,处理好实验室与教研室之间的关系,减少各个教研室使用实验室过程中的矛盾。我们要求实验室中心或综合实验室都做好规章制度建设,例如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使用制度以及档案制度,并且结合教研室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来实现对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三)加强实验设备管理

    第三就是要加强针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在建设综合实验室或实验中心之后,实验设备将不再隶属于某个教研室,在设备归属上将以实验室为单位。而由于各个教研室来共同使用实验设备,所以更应该做好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以免出现纷争。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医学院,对此还没有就这几个问题形成共识。所以我们还需要不断摸索可行之路。

    (四)采取各种措施来激发新制度的内在潜能

    综合实验室或实验中心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医学院要不断开展岗位培训来更新实验人员的知识储备,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在综合实验室发展背景下,还需要实现实验技术人员的通用性。在考核制度建设上,要利用各种激励制度来调动起综合实验室队伍的积极性。

    (五)医学院要积极争取各种国家扶持政策

篇9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教学;实验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4-6045-02

21世纪是以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为主要内容,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作为培养职业应用性技术人才摇篮的高职院校,向全体应用型大学生传授有关信息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就肩负着这一重要使命。因此,充分认识中心在教学、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对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实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突出地位。众所周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专业教育”转变为“职业教育”。因而,高职人才培养手段也应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如何促进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实验教学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影响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工作作风。这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也是实验教学在教书育人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

2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都有计算机教学实习基地。虽然因自然情况、规模、人员差异而在管理体制上各不相同,归属和机构名称也有差异,但在其建设与管理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系列课程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计算机系列课程教学应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考虑,制定出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三个阶段的教学计划构成的教学体系。

2)教学设备更新滞后于教学内容的更新

计算机领域发展非常迅速,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也要跟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计算机的教学设备也要“与时俱进”,如升级硬件档次、更换软件版本、建立多媒体教室等。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往往在实验室建设上投资上不足,导致了设备陈旧,甚至是落后目前计算机自然更新的三到五年,从而导致实验教学手段落后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又无法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比如:现在教学内容已经更改为Windows vista,而实验室的计算机还勉强运行在Windows 2000,甚至是windows98的状态下。教学内容已经为网络数据库,但是设备连运行foxpro都困难。

3)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不适应实验创新的要求

当前,高新技术的发展表现为学科的互相交叉与融合,技术应用和实验对创新思维的要求也日益增强,这就需要实验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管理技能等业务水平,同时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但是,在目前实际情况下,实验人员被视为教辅人员,实验人员地位偏低,无法吸引和留住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又不能及时对实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往往实验人员本身学历较低,对新知识的学习渴望程度较差,造成实验教学人员技术老化、知识面窄,无法形成结构合理的技术梯队。

4)教学、科研、开发的协作不够,规模效益不突出

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提高。但受体制的影响,中心不易对外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受资金不足的影响,中心无法及时配置最新、最先进的设备,管理人员自身不能保证人手一机,使用的设备也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更新;受政策和学历影响,中心教师科研积极性也不高。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教学、科研、开发的有机结合与协作,对中心作用的发挥、规模的发展不利,无法保证较好的实验教学,更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不够科学和规范

有的高校规章制度不健全,在定章建制、实验设备的定期检查、实验教学的评估、实验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等方面,没有制定完整的、量化的、操作性强的一套办法。在实验教学环节管理方面,没有建立实验教学质量常规检查制度,有些计算机教学没有具体要求和目标,实验教材也不完善,存在教学和实验脱节现象。在人、财、物的管理方面,对频繁流动的上机人员还不能完全实现自动化管理(如学生上机刷卡等),对中心实验人员制定的制度未能严格执行,因此不能有力地约束不规范行为;经费分配不足,设备购置缺乏计划性,影响中心效益的发挥;对计算机及其设备不能合理调度、使用和保管,不能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 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思路

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对外的一个窗口,标志着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最高水平,应具有本校最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最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最高水平的计算机设备和最高水平的管理工作。要实现这个目标,解决实验中心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开发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为适应新的教育体制,中心的管理人员应参与到教学、科研、开发的环节当中,老中青搭配合理,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水平。可以将中心设置为一级或二级管理,从任务和功能上,将中心内部机构划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管理维护三大块。教学与实验的主要任务着眼于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系列课程教学体系,积极开展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的改进和实验效果的提高。管理研究的主要任务应着眼于中心建设发展规划研究、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计算机系统技术管理、实验设备使用和维修的管理、实验室环境的改善及安全保卫管理等内容。中心人员在教学、实验、管理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纵、横向科研项目,对外开展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提高中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应包括三个内容。第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在整个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验证性实验外,还要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让学生设计和开发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课题,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这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改变过去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积极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制作计算机系列课程的CAI课件、模拟器等,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第三,实验考核办法的改革。这是对实验效果的一个检验。具体措施是把笔试成绩、平时作业成绩、上机操作成等形式改为具体课题的设计与实现。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性有充分的认识,使他们重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应当从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着手。实验中心承担的任务量大,课程种类也多,计算机性能、档次不同,因此要求实验室人员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以胜任各科上机指导的任务。中心管理人员要提高素质、精通业务,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机器状态和实验环境。第二,加强实验教学的过程监控。对实验教学应做到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目标。中心应对教学的几个环节进行抽查,对学生上机进行随机抽测,及时答疑、定期质疑,对课题设计与开发要进行统计和质量评估。

3)加强科学管理,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科学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规章制度的建立,既要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对人的行为规范有约束力。中心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参加教学中的各项教研、教改活动,从而加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在竞争中真正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

科学管理还体现在对物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利用。计算机设备一般是分批购进、分时更新的,故数量、档次不一。如何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集中调配,合理使用,避免机器的闲置,要有相应的规划。对如何做好仪器设备的保管、保养和维修,要有一套管理程序和制度,并以提高计算机设备利用率为最终目标。

4)注重管理研究,实现计算机技术管理现代化

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工作是一个技术高度综合的工作,要求管理员的技术水平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为此,系统技术管理工作应由专职的系统管理员负责,并对其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加强同行业间计算机技术及经验的交流,使他们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挖掘现有系统资源,完善系统管理,充分利用系统的先进技术为应用系统服务。

当然,实现计算机技术管理现代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研制、开发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设备管理、上机排课管理系统、实验室人员的管理系统、软件目录管理系统、教学档案管理系统、学生的课题设计与开发管理系统等等。

4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思路是否科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因此,怎样将中心的人才资源、设备资源、信息资源、时间效益等充分利用起来,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尽其致的目的,从而提高实验室综合效益,为学校乃至社会培养出创新人才,要求我们在管理上还应探索新的思路,在技术上还要谋求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季松.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l98.

[2] 陈安宁.资源可持续利用激励机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72-75.

篇10

1高职院校实训室的作用

1.1实训室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

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者侧重点不同,但是在教育教学中地位是一样的。理论教学重视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相关的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应用,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理解得到深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是在实训室开展的,实训室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

1.2实训室是科研成果的主要产地

高校是科研的主力军,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科研工作。很多研究成果需要在实训室进行论证研究。没有高水平的实训室,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会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

2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的主要特点

2.1实训室管理日益繁琐

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加大了对实训室的资金投入,实训室的创建规模和速度大大增加,实训室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加大了实训室的管理难度。现在高职院校的实训室,不仅要能完成学生的正常学习需求,还要能保障各类大赛设计训练,这就对实训室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实训室管理对象日渐增多

在高职院校教育变革形势下,实训室管理要在人才培养方式和方法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满足各个实训项目所要求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各院校的培养和学生发展的重点肯定会有所区别和转移,实训室就是要适应这种管理对象和管理重点的变化,不仅要满足当前教学训练的需求,而且要着眼于未来,适应未来教育、工作的需求。

2.3实训室管理手段不断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学生对先进科学知识的需求,实训室的设备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实训室也变得越来越先进。先进的实训室就需要有先进科学知识和管理手段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3当前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实训项目没有创新性

实训项目中综合性、创新性项目所占比重较低,仅仅是为课内实验项目服务,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使用实训室的机会,实训室开放程度不够。实验管理仍局限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不同的专业实训条件没有实现共享。在科研方面,实训室的高精尖设备和先进的软件开放程度不够。

3.2实训室人员结构不合理

在以往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这种现象在部分院校依然存在。这样一来,再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和教学队伍,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所以,迫切要求各高职院校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一专多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室队伍。

3.3实训室建设规划欠佳

实训室建设规划必须以专业建设规划为前提,统一规划逐年建设。规划项目应该包括长期建设规划项目和短期建设规划项目。但是,部分院校的实训室建设规划还做不到这一点,实训室建设盲目而分散。有的院校仅为了获得和使用财政拨款而盲目购买设备,实训设备没有实现充分利用,资源浪费严重。

4实训室管理相关对策

针对新形势下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实训室管理必须做出改进。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4.1优化实训室管理,完善管理体制

(1)要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各自专业的特点,制定符合自己专业课程的实训方案,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努力提高实训室的实验水平,创新实验实训项目。(2)建立科学、规范的实训室管理制度。从实验教学的特点入手,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规程”,对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结果的打分、实验资料的存档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实训室调整和整合的过程中,根据实验教学计划制定各专业实验课程的课程标准,并根据相应的课程标准,监督和管理自己的实验课堂。

4.2加强实训室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

(1)采取灵活机制吸引高水平的教师到实训室工作。鼓励教师个人或与他人共同开发一些实用的教学实验设备,以满足教学、实验之需。(2)各级实验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最新技术。选择部分骨干教师进行短期强化培训或者走出去,多交流,多学习,多借鉴其他单位好的做法。(3)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待遇,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实训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实训室队伍的稳定。

4.3重视实训室建设,加大建设经费投入

一直以来,实训室建设经费需求与投入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为解决此问题,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应尽力加大对实训室建设的经费投入,使实训室建设再上新台阶。院校也要拓宽渠道,从各种收益中挤出资金,投入实训室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尽可能地多筹资金投入到实训室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海洋.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的对策性思考[J].实训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104-105.

[2]李林法.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4):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