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大概念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音乐大概念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音乐大概念教学

篇1

教学大纲概况

俄罗斯小学音乐课总共135课时,其中一年级33课时,二至四年级分别是34课时。以下对《俄罗斯普通教育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的单元、主题及课时情况进行概述。

1.一年级音乐教学大纲(33课时)

第一单元:音乐围绕在我们身边(16课时)。包括:“缪斯永远跟我在一起”、“缪斯的环舞”、“乐声四处飘荡”、“旋律是音乐之魂”、“秋天的音乐”、“音乐基础知识”、“俄罗斯民间壮士歌选曲”、“音乐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圣诞节音乐”、“音乐剧”、“芭蕾舞剧”等内容。

第二单元:音乐与你(17课时)。包括:“生你养你的故乡”、“诗人、画家和作曲家”、“清晨之歌”、“傍晚之歌”、“作曲家人物谱”、“表演俄罗斯民间童话‘凶恶的老妖婆’”、“缪斯不曾沉默”、“各种不同的乐器”、“母亲的节日”、“根据阿尔及利亚童话改编的音画‘神奇的诗琴’”、“马戏团里的音乐”、“音乐童话:歌声荡漾的房屋”、“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期末音乐会”等内容。

2.二年级音乐教学大纲(34课时)

第一单元:我的祖国俄罗斯(3课时)。包括:“旋律”、“我的祖国,我的俄罗斯,你好!”、“俄罗斯国歌”等。

第二单元:充满事件的一天(6课时)。包括:“乐器知识:钢琴”、“漫步观光:大自然与音乐”、“舞蹈:跳起来吧,跳起来……”、“音画练习:几首不同的进行曲”、“童话故事;摇篮曲;妈妈”。

第三单元:“歌唱俄罗斯犹如在圣殿祈祷”(5课时)。包括:“音画练习:洪亮悦耳的教堂钟声”、“神圣的古罗斯”、“祈祷”、“圣诞节快乐!新年之歌”。

第四单元:“燃烧吧,尽情地燃烧,不灭的火焰!”(4课时)。包括:“俄罗斯民间乐器、舞蹈、民歌”、“民间音乐,编写歌谣”、“告别冬天”、“迎接新春”。

第五单元:在音乐剧院(5课时)。包括:“童话故事”、“儿童音乐剧、歌剧、芭蕾舞剧”、“歌剧舞剧院、神奇的指挥棒”、“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场景音乐”。

第六单元:在音乐厅(5课时)。包括:“交响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图画展览会,音乐印象”、“永不衰竭的莫扎特音乐”、“《第40交响曲》序曲”。

第七单元:“为了成为音乐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6课时)。包括:“神奇的七色小花;巴赫的管风琴音乐”、“大家都在运动之中,同路之歌”、“音乐教人们相互理解”、“神话故事,自然与音乐”、“我因忧伤而快乐”、“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旋律最终会枯竭吗?”

3.三年级音乐教学大纲(34课时)

第一单元:我的祖国俄罗斯(5课时)。包括:“旋律是音乐之魂”、“音画练习,自然与音乐(浪漫曲)”、“贺茨坎特《俄罗斯万岁!》”、“康塔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歌剧《伊万·苏萨宁》选段”。

第二单元:充满事件的一天(4课时)。包括:“清晨之歌”、“音乐形象,每种声调里都有一个人物形象”、“‘儿童音乐’,游戏和玩具”。

第三单元:“歌唱俄罗斯犹如在圣殿祈祷”(4课时)。包括:“欢乐吧,玛利亚!欢乐吧,贞洁圣母玛利亚!”、“最古老的母爱之歌”、“柳花之歌,神圣的古罗斯”。

第四单元:“燃烧吧,尽情地燃烧,不灭的火焰!”(4课时)。包括:“古罗斯壮士歌”、“古罗斯歌手(博扬、萨德阔)”、“歌剧《雪姑娘》选曲”、“音画练习:辞冬迎春——欢乐的谢肉节”。

第五单元:在音乐剧院(歌剧、芭蕾舞剧音乐)(6课时)。包括:“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歌剧《俄尔甫斯与欧律狄克》”、“歌剧《雪姑娘》”、“大自然造就的好孩子;大自然蕴含着无数奇迹……林中漫步”、“芭蕾舞剧《睡美人》选段”、“现代音乐剧”。

第六单元:在音乐厅(6课时)。包括:“音乐比赛(音乐会)”、“乐器知识:长笛、小提琴”、“组曲《培尔·金特》选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等。

第七单元:“为了成为音乐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5课时)。包括:“音乐是个奇迹;强烈的节奏——爵士乐”、“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大自然的颂扬者——格里格、柴科夫斯基”、“赞美欢乐”等。

4.四年级音乐教学大纲(34课时)

第一单元:我的祖国俄罗斯(3课时)。包括:“旋律练习”、“音画练习,歌曲是怎样创作的?”、“我踏上茫茫雪原……欢乐的节日气氛充满俄罗斯!”

第二单元:“歌唱俄罗斯犹如在圣殿祈祷”(1课时)。包括:“神圣的古罗斯”、“勇士伊利亚·穆罗梅茨之歌”。

第三单元:充满事件的一天(5课时)。包括:“安宁、劳动和灵感之港湾”、“歌剧《苏丹王》片段”等。

第四单元:“燃烧吧,尽情地燃烧,不灭的火焰!”(2课时)。包括:“俄罗斯民族乐器知识”、“俄罗斯民乐团演奏的《充满魅力的音乐家》”等。

第五单元:在音乐厅(5课时)。包括:“乐器知识:小提琴、大提琴”、“大提琴与乐队《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图画展览会》选段”、“贝多芬《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片段”等。

第六单元:充满事件的一天(1课时)。包括:“冬天的早晨;冬天的傍晚”。

第七单元:在音乐剧院(6课时)。包括:“歌剧《伊万·苏萨宁》选段”、“歌剧《伊万·苏萨宁》林中场景音乐”、“歌剧《霍万斯基之乱》玛尔法唱段”、“芭蕾舞剧《天方夜谭》音乐片段”、“芭蕾舞剧《彼得鲁什卡》音乐片段”、“音乐喜剧”等。

第八单元:专门为小学最后一个学期设置,目的是为了复习和总结(11课时)。包括“为了成为音乐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歌唱俄罗斯犹如在圣殿祈祷”、“燃烧吧,尽情地燃烧,不灭的火焰!”、“为了成为音乐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等几个与前面重复的主题。(具体内容略)

三、音乐教学大纲对各

年级的要求

1.一年级

启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

唤起学生对各种体裁音乐的反应,培养他们对各种音乐的评价能力。

使学生接受内容丰富、表现力强的音乐作品,并判断此类作品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能够通过充满激情的语言、动作、姿势和面部表情说明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看法。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唱歌技巧和技艺(听觉与声带的配合,掌握齐唱、歌唱时的呼吸方法)以及富有表现力的唱歌技能。

培养学生以最简单的动作、优美的发声、改编等方法评价标题音乐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简单乐器演奏乐曲的技能。

使学生掌握领悟音乐语言的工具——音乐基础知识。

2.二年级

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类体裁的民间口传音乐(民谣、歌谣)、宗教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通过旋律和音乐形象,理解内容较为简单的音乐作品(歌曲、舞曲、进行曲)和内容较复杂的作品(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交响曲)。

帮助学生通过反复聆听、对比和改编等形式积累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音乐语言、音乐的自然属性、音乐展开的方法和音乐曲式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合唱(齐唱、无伴奏合唱、合唱、重唱)技巧和技能。

提升学生的演唱技能,以及利用简单的乐器演奏音乐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即兴音乐创作能力(独白、歌唱、节奏、乐器、舞蹈和文艺表演等)。

积累音乐基础知识,关于音乐作品、音乐家和演奏家方面的知识。

3.三年级

丰富学生对世界各民族、各种风格、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的认识;对俄罗斯作曲家与外国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和音乐特点进行对比。

通过了解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结构简单的作品与结构复杂的作品),加深和丰富音乐印象。

培养学生对形象特点较为复杂(与前两年学过的作品相比)的音乐作品的反应和评价能力。

完善学生对音乐活动三统一(作曲家、演唱者或演奏者、听众)的理解。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唱、重唱和独唱技能,使他们能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即兴声乐表演、扩充歌唱曲目,使他们具有举办音乐会和公开演唱的能力。

完善学生对风格特点不同的音乐作品做出反应的技能,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达这种特点(演唱优美的练习曲)的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如指挥”的技能。

通过各种形式的儿童音乐活动,掌握音乐语言和音乐表现手段。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作才能。

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各种音乐艺术现象做出评价的能力。

4.四年级

通过聆听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民族和不同作曲学派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加深音乐印象。

通过对世界各民族音乐进行对比,挖掘俄罗斯音乐(民间音乐与艺术歌曲)的区别性特征。

培养学生在音乐形象基础上理解并接受音乐的能力,对音乐内容、曲式和音乐语言进行分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课堂上和课外听到的音乐作品做出独到的评价,发表个人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观点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经常在校外和家庭聆听音乐的习惯和欣赏艺术的需求。

培养学生在各种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充满激情地演唱或演奏音乐作品的技能。

培养学生进行艺术、音乐和美育方面的自修(唱盘收藏、书籍收藏、音像资料收藏)的习惯和能力,引导他们独立工作、独立完成作业并随时记录个人对某些音乐作品产生的印象。

增强学生对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文学、美术、电影、戏剧)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并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形象思维。

完善学生从事音乐和美育创作活动的素养和技能。

篇2

关键词:音乐行为 音乐学习行为 音乐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

在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一般是先由课程理论家对课程教学改革命题进行宏观理论阐述,确立改革方向,而后再由各学科教师和研究者在学习、理解宏观理论 的基础上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从微观层面加以落实。这样的一种改革程序,固然改革方向明确、整体性强,有步调统一的优点,但在各学科的特点方面却不易体现, 课程教学改革“同质化”倾向明显。

在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中,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也遇到了类似问题。经过大量的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自主 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改革理念已为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所熟知,但随之而来的脱离音乐学习规律、非音乐的所谓音乐学习的方式, 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时时可见,即“音乐课不音乐”的现象严重。

如何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 动中实现学习音乐方式的转变,并在实现音乐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有效地参与音乐感知、体验、表现、创造活动,进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笔者认为,理解多元 音乐文化,将不同文化语境中的音乐行为有机转化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行为,有助于实现基于音乐学科特点的音乐学习方式改革目标。

一、音乐行为是音乐学习行为的存在基础

音乐教育的学科母体是音乐学还是教育学?站在不同的学科立场上,会有不同的解释。笔者以为,音乐艺术是音乐教育的存在基础,没有音乐艺术就没有音乐教育,音乐艺术与音乐教育共生共存。

1.音乐学习行为与音乐行为相伴随行

音乐是人类把握和建构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在人类开凿音乐艺术长河的过程中,创造和传承活动始终交织在一起。《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 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 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这段文句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中国原始先民在生活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艺术情感世界。可以想象,远古时期的儿童在参与音乐、舞蹈 活动时是如何愉快地加入了成人的艺术活动之中,并以怎样一种自然的状态参与且完成学习活动的。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交礼仪场合中经常有“歌诗必类”的行乐活 动,不能据《诗》唱诵应对,是难以进行交流的。①在古代日本,音乐学习也是文化精神修炼的方式之一,音乐学习被称作“修业”,学习唱、奏技能的过程也是一 种与道德和宗教关联的修行过程。②

2.音乐行为与学习行为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如前所述,音乐学习与音乐艺术同属人类文化行为,那么,音乐行为与学习行为之间又存在何种关系?有音乐美学家从审美人文学与 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提出音乐是人类文化行为(整合行为)方式之一的观点。学者们指出,音乐的存在方式包括行为的存在、形态的存在和意识(观念)的存在 三种,音乐行为又可分为操作行为与参与行为两类。③而教育学家又是如何看待学习行为的?美国教育家纽曼(Newmann,F.M.)从学生的活动方式角度 提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engagement)方式……研究者在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概念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角度,把学生学习方式作为 一个组合概念看作行为参与,或认知参与方式及社会化 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④从上述引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音乐艺术的存在,还是学习方式的存在,都离不开学生的操作行为和参与行 为。作为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两个领域的交叉点,操作行为和参与行为使音乐的存在和学习方式的存在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同构性。

二、多元音乐文化是课堂音乐学习行为的文化基础

音乐艺术作为一个整体,其文化内涵和外在表现方式是十分丰富且多元的。由于生活方式、民俗民风、经济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各个国家与民族的音乐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无论从音乐文化圈(东方、西方)、音乐文化层(民间、通俗、精英),还是音乐文化史(原始、古典、现代)的视角加以审视,多元化的音乐文化行为为音乐学习行为奠定了基础。

“音乐是一种流动的、动态的文化因素……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是为了特定的环境而作的特定适应。”⑤西方音乐作为全球多元文化中的一元,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从其文化背景上看,在强烈的宗教思想影响下,西方音乐在神性的追寻中,以超然脱俗之美作为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从存在方式上看,由于西方音乐与工业文明同步发展,因此,精确记谱以及音乐的系统化构建成为其发展目标;从艺术实践方式看,传统西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各自独立,音乐与姊妹艺术舞蹈、语言、美术、 戏剧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娱它性的表演性行为相对自娱自乐性行为而言更为普遍。鉴于音乐行为和音乐学习行为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长期受西方音乐影响的我 国学校课堂音乐教学也已形成了一些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方式,例如:“听觉”与“动觉”分离;音乐学习活动的“预设性”重于“即兴性”;“被动接受”强于“主 动表现”等。由此可见,课堂音乐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仅仅依靠一些教育学学科理念的宣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不单是一 个教育学命题,更是一个音乐学命题,其认识起点在于,音乐学习行为与音乐文化、音乐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音乐文化→音乐行为→音乐学习行 为,因此,课堂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应从改变学校音乐教学内容的音乐文化基础这一根本环节入手,将丰富多彩的,带有不同国家、民族人民的文化行为特征的音乐 引入学校音乐课堂,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音乐学习行为单一化的现象,使音乐教师在更为宽阔的音乐文化视野中进行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这 一方面,20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年)做出了巨大贡献。奥尔夫强调音乐教学应建立在多元化的元素性音乐观与音乐教 育观的基点上。在奥尔夫看来,无论是原始的、古典的、现代的音乐,或是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音乐,都能成为学生音乐探索实践的对象。奥地利奥尔夫 学院的讲师们在世界各地传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时,每到一个国家,就将这个国家的本土音乐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中,逐步积累起了丰富的,带有各国、各民族音 乐文化特征的教学案例,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能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具有相当广阔的音乐文化包容性。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学 习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所包含的丰富多彩的音乐训练方法,更要学习、借鉴其尊重各国民族文化,从各国、各民族音乐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地提炼、衍生课堂音乐学习 行为的教学理念。

三、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实现音乐学习方式转变的创新基础

音乐学习内容与音乐学习行为之间具有唇齿相依的关系,因此,转变学生音乐学习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改革中小学课堂音乐教学内容,拓宽课堂音乐教学内容选择的视野。

1.增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

1.增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

综合性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行为方式的一大特征。从中国民间音乐的五大分类来看,民间音乐是诗与歌(歌 词)的综合;民间歌舞是音乐、诗歌、舞蹈三者的综合;说唱,也是音乐与诗歌的综合;中国民间器乐音乐不像西方器乐音乐那样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现代器乐音 乐成型之前,大多以其他音乐门类,如民歌、民间歌舞、戏曲的伴奏行为而存在。戏曲更是集音乐、诗歌、舞蹈、美术、武术甚至杂技为一体,其综合性程度更高。⑥

我国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起始于学堂乐歌。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 课堂音乐教学一直试图摆脱学堂乐歌所带来的单一唱歌模式的影响,而加强综合性则是转变课堂音乐学习方式的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增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内容将从根本上打破课堂音乐学习方式的单一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民族民间音乐学习过程中能够亲身感受、体验蕴含在多元、综合的音乐实践行为中的独特文化特质和民族性格,从而加深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国家意识以及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打破思维定势,从世界音乐中挖掘教学内容资源

长久以来,西方经典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载体。而非西方音乐(包括欧洲的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以及20世纪 上半叶开始在欧美国家形成的后现代音乐却很少受到学校音乐教育研究者以及音乐教师的关注,原因在于,以西方经典美学的眼光所见,这些音乐(如果能用“音 乐”一词所涵盖的话)很难被称为艺术,起码不能列为主流艺术。然而,恰恰是这些被视为非主流的音乐文化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多姿多彩的音乐形态和充满创意的音乐实践行为。

首先,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被称为“世界音乐”(音乐人类学对非西方经典音乐的一种分类学概念)的音乐形态对学校课堂音乐学习行为方式转变可能产生的影响。 美国民族音乐学家恩哥蒂亚曾说,没有行为,音响、概念都毫无意义。试想一下非洲的丛林鼓文化,大概不会有人只满足于孤立地倾听它的音响,以及鼓手持鼓的方 式、击鼓的姿态,以及鼓点儿对非洲人的意义……⑦确实,鼓在非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鼓在非洲人的手中既是表达情感的乐器,又是语言传 递的工具,其本身还是一件富有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如果在课堂音乐教学中,能够以非洲的鼓为教学主题,就能演化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行为,如,创造对话情 境,用即兴创作的节奏做问答游戏;鼓励学生各自创造鼓乐的记录方式,用形象性的符号来记录即兴创作出来的节奏;制作鼓,并在鼓上进行彩绘等,这样就可以为 学生的音乐学习行为的创设打开更多的空间。

其次,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将后现代主义音乐引入学校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之中。由于和国外音乐教育界的 沟通渠道日益拓宽,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国外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案例。当我们听到日常所见的报纸在学生手中搓、揉、拉、撕的过程中,发出超乎想象力的 音响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们用自己创造的图像谱来记录自己“制造”的音响时;当我们观察到学生在老师的暗示下,静静地躺在地上,闭上眼睛,在寂静的教室 里聆听楼道内、马路上的声响,并有意识地去感觉这些声音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课堂音乐学习的行为已经超出了聆听、演唱、欣赏、奏乐等传统范畴,取代的是 另类,但又充满创意。事实上,这些似乎有些另类的音乐学习行为并不是国外音乐教师为了体现“创造性教学理念”所做的专门设计,而只是将后现代音乐的某些音 乐行为方式自然地引入课堂音乐教学的结果。后现代音乐以更为自主、更少“贵族气息”的音乐观念与行为激发起我们的另类思考:能不能降低一些音乐的门槛,让 学生能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音响的认知进行更多的、更为个性化的音响实验,以展现出他们自己心中的音乐世界?能不能让学生更多享受一下进行音响试验与创造 的过程,而不要过多地用“美与不美”的标准去压抑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当然,将后现代音乐引入学校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要改变学校音乐教育 的审美教育属性,而只是在更为开放的音乐文化观的驱动下,探索与改变学生音乐课堂学习方式,进而达到拓宽音乐文化视野的音乐课程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音乐教育分属音乐学、教育学两个学科母体,在转变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分别从两个学科母体中寻找改革、创新的 动力和理论与实践依据。然而,音乐教育的学科属性决定了音乐实践行为与活动方式在转变学生音乐方式的改革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因此,研究音乐艺术本身,研 究多元音乐文化语境中的音乐实践行为和方式,并从中获取改变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思路与灵感,应该成为广大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只有这样,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才能沿着正确的学科发展道路前进。

注释:

①③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67、267-272.

②俞人豪,陈自明.东方音乐文化[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12.

④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8.

篇3

关键词:小学 音乐 多媒体 展示 应用 策略

一、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语文、数学这些文化课而言,音乐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显得比较抽象,没有具体的实物对象进行分析,只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案例的倾听进行学习。这就使得音乐在教学的过程中显得比较概念化,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比较困难。特别是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还不完善,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较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理论知识讲的过多,就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不足。而如果教师不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则又会使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不能进行专业的学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注重教学中情境模式的创设,以便能够通过情景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洛列莱》这首歌曲时,我通过讲神话故事,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既美,又忧的神话故事意境中,通过故事了解了歌曲内容,感受了歌曲情感,从而激发了他们想去体验美丽神秘的罗列来与船长之间的动人故事,把自己带进故事情景中去学习演唱歌曲,孩子们把作品表现的很到位很投入,通过这样的谈话很有效的达到了教学目的。还有,在学习《原谅我》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与同伴间发生的事,在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时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让他们到生活中去体验作品情景,然后导入课题,激发他们在歌曲中去寻找答案,孩子们一下子兴趣高涨,很快熟悉了歌词,掌握了演唱方法,也找到了解决矛盾的答案,紧接着我说:“孩子们,你们唱得哪么好,你们能把自己与同伴间的故事也编成歌来唱唱吗?话刚说完,孩子们就极不可待的自编自演自唱了起来。”这样通过谈话,运用语言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使他们在跃跃欲试中,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创作中去感受艺术的美。

二、 更直观的展示音乐内涵,便于教师的知识解析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往往是教师通过录音机、磁带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只能够通过声音进行音乐知识的模仿、学习,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形式较为单调,同时学生的学习面较窄,在理解的时候由于感知内容较少,影响学生对于音乐内涵的认知。在新的教学形式下,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就能够通过画面、声音、图片等形式来想学生展示音乐知识,也能够很好的拓展学生的感知触角,通过音、画、图等形式使学生对于音乐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就便于教师对于疑难知识的解析。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这节课的时候,我将有关春天的视频录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进课堂就被风和日丽、莺歌燕舞、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扬旺盛的景色所吸引,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意境之中。接着多媒体动画呈现了“桃花、燕子、蜜蜂”等在高兴欢唱着“春天来了”的景象,学生们的欢快情绪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涨起来,就情不自禁随着音乐旋律表现出春天来了欢乐舒畅的动作情境。然后,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通过目视、耳听、口唱,体动等多个信息通道自主学习歌词,去充分欣赏、想象和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通过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充分发展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三、 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

新课改以来,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知识体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成为了教学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项目。而多媒体教学又在师生互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能够更好的促进师生之间的协作教学,促进学生对于音乐更好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乐曲的欣赏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对乐曲进行大概的乐段划分,我是利用击打节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的,教师播放乐曲,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用手掌击打节奏,随着音乐的快慢、松紧,击打节奏的频率也时快时慢,时急时缓,根据乐曲的速度及学生击打节奏的快慢,学生很快就分辨出了乐曲的段落层次。用这样的方式要比手把手的传授要快很多,并且学生接受的也特别快,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课堂效果,促进了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认识。

四、 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音乐综合知识的全面学习

在笔者看来,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综合知识的学习,以便他们能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于音乐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提升他们的欣赏水平与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实现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这个“双基”落实在大多数小学的音乐课上,造成现在教师死扣教材,学生机械模仿的现象。忽视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个性化特点,阻碍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大,教师们往往看不到孩子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潜在本能。那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议流式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美。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音乐教学;预设;生成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地、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就好比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二、关注生成,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学设计再充分,它也会因为上课的对象、时间、地点甚至气候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任何事百密总有一疏,课堂上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或其他情况都可能隐忍而发,这是教学设计不可能设计到的。具体的操作者是否能在第一时间操控现场,这跟设计无关。

三、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课堂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本体、媒体等的关系随时都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就与新课标所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理念背道而驰了。我认为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须做到:做足预设,深入具体。

教学是以教学资源为中介,师生、生生交互影响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 交流 ——沟通。学生是有差异的生命体,要适应各类学生的需求,教学更需要强调预设而且不止一种预设。只有把预设做得深入、具体、可操作,教师才能抓住随时生成的课堂资源,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

三年级教材中《美丽的黄昏》这一课,是一首表现美妙钟声、美丽黄昏的悠闲雅致的欧美歌曲。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出现两部轮唱肯定是个难点,于是我就进行了充分的预设,首先我先不让学生听录音里的范唱,因为录音里直接是轮唱这种演唱形式,而是选择直接由我来唱出歌曲,让学生对歌曲先有一定的了解,等学生已经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唱出全曲后,我挑选了几位唱的比较好的同学跟我合作,让他们在不受我影响的情况之下演唱出歌曲,而我就在这时加入轮唱,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演唱形式大概是怎么回事,紧接着在唱钟声旋律时选择第一句进行轮唱练习,通过前两步的感受与练习,其实轮唱已经有所生成,借此推出什么是轮唱这个概念,学生也就一目了然。最后,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之中再次巩固轮唱。

教材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作灵活预设,让课堂焕发生命力。在上课之前我反复研究教材,反复听这首曲子,发现歌曲所唱的中心就是两句话“美妙的钟声,美丽的黄昏”,于是我就进行了充分的预设,老师在黑板上画太阳和山,让学生听下面音乐来选择太阳升起来还是太阳下山,引出黄昏,结合多媒体课件进入一个美丽黄昏的情境,再练唱四句有关黄昏的旋律,刻意安排的,其实连起来就是钟声的旋律,放手让学生一唱一连,钟声便自然而成,极其形象。接着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现场录音,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歌声,为了再一次表现“美妙的钟声,美丽的黄昏”情景,我就让学生摸宝贝、猜宝贝、听宝贝,敲宝贝,并用宝贝来为歌曲伴奏,这宝贝其实是我精心安排的一个铜做的钟,是我找了很多地方才买到的,这宝贝一玩,这“美妙的钟声,美丽的黄昏”之情之景简直太棒了!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四、生成是预设的精彩

任何精彩的音乐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这正是音乐课的教学魅力所在。案例——一次课上,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柳树姑娘》。学生说:“老师,我在幼儿园就学会了,我能背着唱出来。”老师愣了一下,说:“你会唱了,很不错,请坐下。我们继续学唱这首歌。” 评析:在这里,学生的“会唱”显然不在老师的预设之内,实际上给了老师当头一棒,“我都会了,你还教什么呀?”最初精心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和巧妙的提问,又怎么办呢?教师一带而过,按准备好的教案继续组织教学,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其实,在这时,教师可以请这位学生甚至全体会唱这首歌的学生来演唱《柳树姑娘》,再从学生的演唱入手,在学生会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唱好歌曲,表达好情感,用自己独有的音乐方式表现歌曲等。

预设应给学生留以空间。知识与技能并重,智商与情商共举,接受与探索同襄,划一与个性齐显是备课的基本指导思想。而教师的预设性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备教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学生是课堂中最大的变数;教师的预设性备课,应当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有一个预想,根据预想来设计教学,这种以教材、学生为出发点的备课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有本质的区别;教师的预设性备课,应当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展开的音乐联想、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可能会遇到的音乐知识技能困难、可能会闪现的灵感等。

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被激发起“兴奋”的学习状态,而发表精彩的观点时;当学生出现理解或误解的“错误”时;当师生互动中学生“随机” 冒出的精彩火花时;当学生表情出现“细微”的变化时;当教师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时,都是意外生成资源利用的大好时机。

参考文献:

[1]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阎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谢嘉幸.师生关系——音乐教育的现代观念之一[J].中国音乐

教育,2001.

[4]张利剑.捕捉瞬间“奇音”成就精彩课堂[J].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5

关键词:钢琴教学;审美体验;表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72-02

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及中小学基础教育课改都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平台,但同时也对钢琴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从审美角度探讨了“体验”与“表现”对钢琴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对钢琴教学模式发展的总结

自钢琴教学被纳入到教学大纲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从借鉴西方钢琴教学模式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环境的发展模式,从单一的专业音乐院校钢琴教育到寻找适合个体发展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从钢琴教学的技术层面研究到表演心理、受众审美等多角度的拓展等,这些都足以说明我国钢琴教育事业取得的进步与发展。笔者在充分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钢琴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总结,试图为本文核心论点找到理论支撑。

(一)钢琴教学模式发展与转变

我国钢琴教育的不断的完善着自己,为今后钢琴音乐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大概有三点:首先,钢琴教学的本土化探索。从时期钢琴的流入发展到当代,我国钢琴教学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国外教学模式所左右,没有形成系统的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但随着钢琴教育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探索适合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创作风格。其次,教学模式从专业单一走向个性多元。钢琴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发展之初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高校都沿用了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因此产生了许多问题,不得不向适合院校个性特征的多元教育模式转变。最后,钢琴教学研究从技术层面向心理、审美等多角度延伸和拓展。伴随钢琴教学模式的多元,我国对钢琴教育的研究也日渐趋于多样化,研究不再局限于钢琴的技术和演奏,而是延伸到与之相关的舞台表演心理、观众审美接受等范畴上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除钢琴技巧的专业课程外,增加了钢琴伴奏、钢琴艺术史以及钢琴教学法等课程。

(二)钢琴教学模式发展的不足

考察当前高校钢琴教育现状我们发现,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归结起来有四点:第一,教材单一。自1920年起到1980年,我国音乐院校钢琴教学模式直到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也没有有相对普及性的钢琴教材。以师范类院校为例,他们所用的教材和音乐院校几乎没有区别。直到1981年,我国才正式颁布了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所用的24门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编制一些教材。第二,师资存在缺陷。大多数院校的钢琴师资都来源于音乐院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教学模式的单一,他们在授课中很难摆脱已经习惯了的的既有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忽略普通院校学生的个性,在实际教学很难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第三,教学理念不明确。由于师资来源的局限性,仍然沿袭音乐院校的教学理念,导致很多院校的钢琴教育似乎不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第四,教学方法单一,仍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为主,缺乏创新。

钢琴教学模式随着钢琴教育的不断发展逐步完善,在不断摸索和改进中逐步适应了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音乐美学对钢琴教学的特殊意义

(一)音乐美学对钢琴教学推动作用

教育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方向,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公共艺术和基础教育的钢琴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艺术教育以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为最终目标,而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则强调学习知识过程的重要性,这两者都无形中透露出审美、体验在艺术教育中的核心作用。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对当前艺术教育的新要求,也是作为艺术教育重要内容的钢琴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体验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

在哲学范畴,体验是主客体之间特殊关系状态的具体体现,是一种认知方式,如教育学研究中的体验、心理学研究中的体验等,本文所讲的是美学分支中音乐美学中的体验。音乐审美不同于其它艺术种类和学科,其音响结构和形态特征的特殊性决定了音乐的审美必须以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听觉感性体验为主。笔者从以下方面概括体验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第一,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音乐听觉感性体验的需要而存在的。人们只能在自己所听到的音响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听觉体验中联想音乐所赋予作品音响之外的内涵与意义。因而,音乐作品是在听觉对象的体验中实现其本质价值的,为人们的音乐听觉提供感性基础和联想依据[1]。第二,音乐不同于宗教学、逻辑学等学科,通过道德理论或科学知识对人们起到教化的作用,它是通过自身特殊的音响结构形态付诸于人们的听觉,因此它没有明确的科学概念。由此可以得知,音乐在其形态上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审美活动必须从感性体验出发。因而,音乐中的审美体验是钢琴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在钢琴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钢琴教学中,技巧的传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显然没有考虑到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及其非语义性的特点[2]。

(三)表现是体验在钢琴实践中的最终呈现

美国音乐学者贝内特雷默曾这样对音乐教育的审美作结论,即在一切与艺术相互作用的教学中,都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看:“(1)把它作为一种表现形式;(2)认为它能够产生一种对主体意识的体验;(3)体现在其内在、固有的品性中;(4)对各种可能的感觉方式都开放;(5)向来是由作品特定的、具体的事件所引起;(6)作为其表现性的一种分享,从那些事件中得到直接和直截了当的领悟。”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出,音乐体验的对象不是固定的,它是包含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等不同对象心理体验的一个有机整体;体验也绝不是表现音乐作品特性的一种符号标记,而是作品表现性的重要参与者:作曲家通过自身体验将其内心听觉和感受付诸于每一个音符最终通过作品呈现,演奏者则通过内心的体验赋予作品二度创作,欣赏者则在音乐体验中获得自己听觉之外的联想和意义。

因而笔者认为,体验最终会走向表现,而表现则是钢琴实践的最终呈现,是对作品中事物被体现的品性参与,它是直觉的、直接的、直接指向人的情感的。

三、关于体验与表现在钢琴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音乐作品中音响的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借助人们的听觉体验,借此引起相关的联觉体验,最终使情感体验得以完成,这是音乐表现的完整意义之所在。那如何将它们运用于具体的钢琴教学实践中[3]?

(一)教材的重新甄别和选用

首先,增加富有音乐表现力曲目教材的比重。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即以钢琴技巧的传授为主,在钢琴教材使用的选择上偏重于练习曲、复调、奏鸣曲等大型乐曲。调查表明,练习曲在钢琴教学教材中的比例竟然占到了30%。这种从技术入手的教材选择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钢琴学习中的主动性,忽略了学习主体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最终会影响钢琴教学的整体进程和效果。因此,教材的选择要重视学生主体体验,增加富含音乐表现力的作品,并适当减少单纯练习曲在教材中的使用。其次,拓宽钢琴教材的选择范围。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特点和意蕴,因而我们在钢琴教材选择的范围上不应只局限于传统西方的教材,要增加中国民族钢琴教材使用的比例,这样更容易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最终达到丰富其审美体验的教学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补充

在认识到传统钢琴教学的局限性及体验与表现对钢琴教学的意义之后,钢琴教学方法也要作出一定的调整。首先,课堂教学内容要丰富,增加歌曲改编、钢琴协奏曲以及两人合作的四手连弹等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感受音乐的不同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其次,补充钢琴艺术史、作品理论分析等教学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想象,更有助于推动其对作品体验之外的联想及二度创作。最后,强调“听觉”对丰富学生体验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作品的聆听和欣赏,获得对音乐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在内心听觉中体验何谓音乐的听觉艺术。

(三)教学实践的多元性

体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多元性体现在“说”、“唱”、“弹”三方面。第一,“说”。语言的表达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都不可或缺,然而音乐审美的非语义性决定了其最擅长的就是表现语言难以描述的情感。但这不是说“说”可有可无,在钢琴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尽量少用解释性、结论性的语言,而是用启发性、诱导性的语言来引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体验。第二,“唱”。钢琴教学中的唱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引领学生体会乐句结构、情感变化的有力手段。学生对作品理解基础上的唱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对作品新的理解与体验。第三,“弹”。这也是这个实践环节的最后一部分,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弹”是学生自身体验之后的成果呈现,教师万不可用传统的、固有的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实践成绩。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及基础教育连接的要求为钢琴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而音乐审美中的“体验”和“表现”则是我们钢琴教学实践中的核心元素。

注 释:

[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中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25.

参考文献:

〔1〕季华铮.音乐表现力的培养――高师钢琴教学的重点[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篇6

关键词 萨克斯 教学 技术难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萨克斯教学方法

虽然有些很特别的例子――有不多的几位萨克斯管演奏家真正是自学成才但是通常情况下萨克斯管的学习是通过学生、教师与院校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开展的这种学习过程的目的是激活和提升潜在的天才和在所有的萨克斯管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音乐想像力用技艺、判断力和经验来武表现力的准确演奏。这种演奏可以根据书面乐谱而产生也可以根据记忆或内心听觉而产生也可以根据萨克斯管演奏者可利用或希望采用的众多不同风格而产生。 许多人认为,萨克斯的学习要求需要强壮的体魄,然后才是取决于乐器的状态和演奏者的方法。其实,萨克斯的正常演奏对于一般人来讲是没有很大的负担的,由于制造工艺的逐渐发达,配之以科学的演奏方法,萨克斯的演奏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

一般来说,年龄小的孩子在学习乐器上要占有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他们的手指与舌头部位还发展得不够完全,独立性与灵活性更好,也有利于整个肌体动作的协调配合,可塑性也比较强一些。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年纪较小的学习者往往更加利于教学。但是,萨克斯是一门吹奏乐器,加上自身拥有一定的重量和体积,因此,在气息与力量上的要求也较其他乐器高。根据孩子的发育特点,刚进小学的孩子,即七八岁的孩子学习萨克斯比较适宜.无论是学习何种乐器,都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过程,学习萨克斯也同样不例外,对于有没有学会,有没有学好也并没有一个量化与硬性的标准和规定。因此,若是单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一般人能够吹奏出比较纯正的音质与音色,以及能够完整地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就能够在乐队中与乐手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合作,而这个程度的造就,大概也就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任何乐器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该学科的规律和方法。萨克斯是依靠口型与气息来发声的,因此,口型与气息就成了很重要的方面。若是口型不对,发音就会错误,气息不正确,声音也会因此而沉闷堵塞。这样一来,一支原本优美的曲子也会变得面目全非。因此,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真正用萨克斯演绎好一首曲子。这就要求掌握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并进行踏踏实实的基本功练习。音乐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它包含了身体的、情感的和智力的成分这些都需要引导。学习成绩可以分出许多个层次在学习过程中在某种学院的环境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努力就会变成他们的演奏表现力和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依我的观点看着眼于现实目标递增式的进步是各种层次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预备生。例如有些学生可能只是对音乐有一种不大不小的热情他们视音乐为业余消遣或与人竞争的兴趣之一。 虽然他们不期望达到专业的演奏水准但只要他们有一定的探索意识和小小的进步他们与音乐和萨克斯管的关系就应该是积极的。同样我发现即使是最出色的演奏家当他们停止了在老师指导下的正式学习很久之后他仍在不断地监控和改善他们的演奏而且他们的演奏态度仍然是好学和开明的。在这个意义上对那些认真的学生而言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只是一个终生自主学习的发射台。 乐器演奏的学习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特别是在早期阶段。但是普遍的情况是对任何一个其兴趣不只是一点点的学生而言学生和老师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将会构成学习过装学生把这些手段用于音色的想象并且构成有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各自有明确的职责。学生的第一和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至少从心里有一定的兴趣、好奇心和学习动机。

篇7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实际运用中要巧用、活用、善用。

信息技术;图形与几何;巧用;活用;善用

小学数学把“图形与几何”列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图形与几何”这部分教学内容中,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呢?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如下探索:

一、巧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

“图形与几何”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图形的运动或变化,来引导学生展开对图形的想象和图形之间的转换,从而突破对图形认知的难点。如《圆的面积》教学中,学生对将圆转换为长方形进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容易理解。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分组探究解决方法,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各分成八个完全相同近似等腰的三角形,通过移动、翻转、重组等运动方式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接着再把圆进行32和64等分的同样割拼,外加近似长方形虚线框的闪烁,学生能够越来越明晰将圆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来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从而为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奠定了直观感受的基础。与教材中的实验法相比,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课件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图形转换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为实现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架设了“绿色”的桥梁。

类似这样的内容,如位置与方向、图形的变换、旋转等,若是没有信息技术的辅助,教起来是极其困难的。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取得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实现了课堂教学最优化,并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活用信息技术,提高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快速地提供所需信息,节省授课时间,增大课堂容量,使数学课堂更加“低碳”。如《平移与旋转》一课,利用信息技术课件的快速展示功能,播放多种物体运动的轨迹,向学生展示并分析了什么样的图形运动属于平移,什么样的图形运动属于旋转,这比直接用语言讲述或教具演示更加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理解平移与旋转现象,有效地消除了学生的理解障碍。在教学“平移几格”这一知识点时,更是需要运用课件或展示台的演示来节省讲解的时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有针对性的练习,如:可以课件播放生活中平移、旋转现象(如汽车方向盘的转动、火车车厢的直线运动、电梯的上下移动、钟摆的运动等)让学生欣赏并判断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现象?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自主选择小星星、月亮、小船、小树、小动物等卡片图案,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创作简单的平移图案,使学生轻松自如地积极参与,兴趣盎然地对新知识进行了强化训练。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有效地实现精讲,给予学生更多探究、练习的时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让教学变抽象为具体,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数学现象,发现数学问题,拓展数学思维,更重要的是让课堂40分钟焕发出生命的最强音。这才是真正的“绿色课堂”,这才是真正的“减负高质”。

三、善用信息技术,避免误导

篇8

尊敬的顾老师,尊敬的各位专家,校长同志们,非常感谢组织者给我这么一个发言的机會。

我非常赞成这次年會的主题:学校创新领导力。我看这里大概有两个层次,一是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特别要强调教育的创新。在我看来,中国教育的创新最需要凝聚民间的推动力,通过这个民间的平台把一批能够担负起中国历史责任的校长,聚集在一块,交流大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而且是用一种叙事的方式,讲述你们的教育故事,通过讲述你们的教育故事达到推动教育创新的目的,我认为这样的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当然这个主题中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就是领导力,学校的领导力表现在哪里呢?按我个人的理解,学校的教育领导力主要是学校教育的执行力,或者行动力。在教育队伍中有两类人,一类是搞教育理论研究的,一类是搞教育实践的,像顾老师他们就是搞教育理论研究的。他们把一套理论主张提出来,然后又设计成一套教育制度和课程。但是怎么做出来,就需要有施工队伍,在我看来校长和老师就是教育的一支施工队伍,谈施工就属于技术问题、工艺问题。二十年前我们倡导素质教育,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的主旋律,也设计出了一套新的课程。当下的任务是如何把素质教育做出来,校长和教师的责任在做素质教育。我们把素质教育做出来了,我们把课程改革方案做好了,教育就成功了。反之,教育就失败了,课程改革也失败了。所以,去年在这个论坛上,我曾经说了几句话,要引导校长回归校园,深入课堂,亲近师生,发现问题,找到教育创新的切入点。

从小学生的五本书说施工

篇9

关键词:初中音乐 合唱 教学

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来说,合唱中声音的统一、声部的和谐、气息的控制与学生个体差异的冲突带来了困难,而对于学生来说,平常的独唱与声音的和谐统一也构成了困难。下面谈谈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合唱教学课堂。

一、注重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

初中学生合唱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就要先从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开始,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合唱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多聆听合唱曲目,从优秀的合唱作品中,提高他们对合唱练习的兴趣。此外,还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听觉体验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

(一)利用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合唱兴趣

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合唱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欣赏课中专门为学生设置一个合唱欣赏曲目的环节,挑选出一些优秀的合唱曲目供学生欣赏。例如:从网站上下载经典曲目、青少年合唱比赛获奖作品、流行音乐合唱等等,通过这些优秀的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聆听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合唱兴趣。

(二)利用唱歌课中穿插欣赏曲目培养学生合唱兴趣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唱歌虽然是受学生欢迎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从头唱到尾也会让学生感觉到疲惫,这时穿插欣赏曲目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如:教师可以穿插相同曲目的合唱、独唱方式给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体会合唱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合唱热情。例如:在教唱歌曲时,教师可以课前搜集合唱版的音频,当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节奏之后,便让学生欣赏合唱曲,学生便能够较好地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学习兴趣也就得到提高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综合实践课中听赏、音乐课堂外的听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

二、注重歌唱教学,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合唱兴趣之后,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从歌唱教学抓起,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在音乐课堂训练中教给学生合唱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合唱技能。

(一)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合唱理论学习

扎实的合唱理论基础是促进学生合唱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理论和关于合唱的基本理论与要求。只有理解了合唱的这两方面知识,学生才能在之后的合唱学习中不断体会和领悟,才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和掌握合唱知识和技能。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合唱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合唱方法,包括正确的发声方法等等。在每一堂音乐课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在讲解基本的发声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入简单的发声练习让学生消化这些理论知识,再结合教师的示范,促进学生体会发声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平躺时呼吸练习、轻声说话呼吸练习、抽泣练习、深呼吸练习等等,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够发出优美音质、良好音准和清晰的吐字。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小腹发声练习,改变原来靠脖子发声练习的习惯。

(三)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合唱,体会合唱艺术的魅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合唱,在合唱中唱出感情,进而体会合唱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在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处理歌曲的情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唱出有感情的歌曲。歌需要用心来唱,否则唱出的歌曲没有感情。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情感,饱含深情地歌唱,并结合课堂里的歌唱技巧,掌握好音色、力度等要素,有效地展现作品的风格,让学生体会合唱的艺术魅力。

三、注重基础训练,形成良好音乐素养

初中合唱教学中要注重合唱基础训练,尊重学生合唱水平的差异性,把握好训练的强度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在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基础训练,不仅包括识谱训练、节奏训练、音准训练、多声部训练等等,教师还要为学生展示一些常用的乐理知识。如:指挥和合唱的知识、合唱作品的分析等,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课堂合唱教学水平。

(一)加强学生的识谱训练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很多教师放弃了课堂教学中的识谱训练,这实际上将导致学生不能正确体会音乐中的审美情感,对于合唱教学中的各声部音准概念也很难掌握,最终破坏了合唱的审美体验。因此,在实际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识谱训练,让学生掌握歌谱带来的音乐情感的变化,有效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教师可以运用学唱歌曲的方式引导学生识谱,教师唱谱学生唱词等方式促进学生大概掌握歌曲旋律之后,再来引导学生视唱歌谱的训练。教学难度被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提高了。学生依靠歌谱旋律掌握了合唱的音准,再加上音乐记号、装饰音、表情术语等,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合唱歌曲的艺术内涵,进而提高合唱水平。

(二)加强学生的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合唱特别注重节奏,如果出现节奏不统一就很难实现多声部的音调和谐。在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要进行专门的节奏训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单一的节奏训练开始,逐渐加大难度,如附点音符、切分节奏、休止符等。将这些训练过的节奏进行改编,还可以将单一声部节奏改为两声部节奏练习等等,通过这样反复进行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节奏训练水平,也强化了学生的声部意识。

(三)加强学生的音准训练

在初中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音准训练,要训练和检验学生是否能够有效辨别音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视唱练耳的训练。为了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教师还可以将活动设置游戏化一点。如:音阶练唱中利用手势进行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辨别出大二度音程、小二度音程、全音、半音等的区别,让学生更好地结合手势控制音准。当学生对以上音准都能够有效掌握之后,教师还可以融入三度音程、四度音程等,让学生的听辨能力有效提高。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干扰性的聆听来强化学生的多声部听音练习。如:教师用钢琴为学生弹唱另一个声部的歌曲,看看是否能够干扰学生这一声部的练习等。

(四)加强学生的多声部练习训练

在合唱环节中难免会遇到多声部的歌唱,引导学生掌握多声部的歌唱方法,加强多声部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表现出更好的歌唱效果。在初中音乐合唱中进行多声部的歌唱训练,教师可以放在呼吸、声音训练之后,建议用简单的二声部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当学生有较高的歌唱水平后再进行更多声部的训练,如三声部、四声部等。在多声部训练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指挥方式要尽快让学生熟悉,学生要领会教师的指挥意图。在多声部训练中,教师开始要选择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训练。如:运用卡农式的合唱训练,选择各声部旋律变化较小,节奏基本相同的二声部,让学生逐渐适应多声部的合唱。

构建高效的初中音乐合唱教学课堂,教师要从合唱欣赏教学开始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并结合歌唱教学和基础训练,从识谱、节奏、音准和多声部四个环节入手,积极做好四个环节之间彼此链接,使之能够达到协调统一,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础知识及技巧,并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合唱能力,让和谐优美的声音在音乐课堂中传扬。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课堂合唱教学梯度渐进式研究”研究论文,项目编号:体卫艺专项T-c/2013/004。

参考文献:

[1]张小云.如何有效实施课堂合唱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11,(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上海中小学“二期课改”明确提出要加强校本教研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保证基础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

近年来,伴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校本教研在上海中小学的实践出现了喜人的形势,不少学校卓有成效的探索,为校本教研的诠释提供了案例,为实现教育理念的可操作化提供了范例。

这里刊登一组示例,从中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理论探索之河:校本教研面面观

何谓“校本教研”

“校本”(school-based)这一概念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当时的理论依据是放权给学校带来的自主权力会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校本”的理念引入我国,与国家对教育的权力重心的转移有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由此而来的各种校本形式,诸如校本课程、校本管理、校本培训也就接踵而至,校本教研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种方法性支持系统,贯穿于其他各种校本形式之中。所谓“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的特色为本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教研。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和深入研究课程教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研究为纽带,通过专业引领、行动跟进和实践反思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形成扎根于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促进每一位教师发展的新型教研文化;加强由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合作的学习型教研团队建设,逐步创建教研团队的活动制度、交流制度、评价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

关键词简析

关注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对教师的着眼点已从课堂教学扩展为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甚至生活方式。校本教研,要为所关注的方面提供帮助。

研究纽带研究为纽带,是说教研以研为重点,研究,既是问题解决的“中介”,也是提高能力的“台阶”,研究深入一步,就能提高一步。

专业引领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大概念,是指实现教育目的的能力,而并非仅指学科教学能力。专业引领,有专家、同行及一切有真知灼见人士引导的意思。

行动跟进研究的实现,行动是必须的,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行动跟进,是注重实践环节。

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就是把过程当作研究过程,把经验甚至教训作为宝贵的财富。反思,是在深层次研究问题。

新型教研文化把教研提到文化的层面,这是很有意义的,也是教育人文化的体现。新型教研文化,更多地是遵循教育规律,更多地体现教育关怀,更多地落实教育和谐。

学习型教研团队教学,从某堂课看,是一种教师的个体行为,而所有教师的教学行为,就会形成学校的教育文化品质和程度。学习型教研团队,以汲取各种有益于教育和教学的文化为载体,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学、互助和互励,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校本教研种种

“自下而上”教研

“互动式”教研

“参与式”教研

“实战式”教研

“案例式”教研

“专题式”教研

“诊断式”教研

“跨学科”教研

友情提示

问:校本教研与教研组教研有何不同?

答:首先,从观念上看,校本教研是以学校可持续发展,追求整体教育质量最优化为基点,而不是仅局限于某门学科的教学质量。

其次,从范围上看,校本教研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以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为半径,而不局限于少数几个骨干教师的发展。这种研究是教师全员参与的,不是个别教师研究,不是特级教师或者骨干教师的专利。新课程的顺利推进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每一个教师的热情投入。

再次,从组织形式上看,从学科教研走向全校跨学科教研,从以某个年级或某门学科为依据的部门教研走向全校性的教研。

第四,如果说以往教研组的教研集中在“备课”,那么现在校本教研则致力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应该说,校本教研并非一个全新的事物,它是在原来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诞生的。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原来的教研活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校本教研有了新的内涵,并被赋予新的使命。显然,校本教研与原来的教研组教研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问:校本教研是否在校内进行的教研活动?

答:校本教研,更多指的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从组织结构上说的,并非只有在校内举行的教研活动才是校本教研。如果某所学校在非学校的地方举行了一个教学研讨活动,或联合他校共同举行教研活动,这样的教研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校本教研。

问:校本教研是否意味着教师今后培养以校为本?

答:教师成长过程伴随着教育生涯,相对的成熟是指拥有基本的教育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出校本教研,只是强调教师培训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要从教师工作的基本场所考虑教师的长远发展,其实教师培训,从政府组织的层面上说渠道是多方面的,从个人角度说更是途径广泛。

实践摸索之舟:校本教研竞帆游

各校成功范例:有益启示

虹口区复兴高级中学抓重点三个基本组室

学校组建了教研组、年级组和学习组三个最基本的组室单元。教研组以学科研究为主,让教师获得最好的专业发展;年级组通过整合,形成相互协调的班级教师组队伍,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学习组则是教师们政治学习和开展凝聚力活动的基本单元。三个组室互相支撑,为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证。

如学校的数学组,通过每周定时开展的集体备课,共享教学经验,形成了倡导良好师德、善于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教学作风严谨、全组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

虹口区北郊高级中学综合性教研组实施联合作战

建设综合性教研组、强化跨学科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将人(教师与学生)的个性潜能看作是有待开发的一种资源,激励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实现学习与教学的综合。

集聚学校在教研管理层面上,增设了四个综合性教研组,即:科学与生态综合教研组,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人文与社会科学综合教研组,含语文、外语、历史、政治学科;数学与信息技术综合教研组,含数学、信息技术学科;艺术与体育综合教研组,含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综合教研组的建立,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加强教研组“小基地”建设

学校教研组在学校发展目标引领下,实现自我要求、自主发展,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四小基地”。

一是校本教研小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二是青年培养小基地,通过扶、帮、带、传,为青年教师成长与进步创造条件;三是教育科研小基地,将组室创建为教育科研的场所;四是活动开展小基地,由教研组策划、组织学生活动和组室外活动。

点评:教研组是最基层的教研活动载体,如何重组与构建、运行值得研究。

静安区上海市一师附小网络教研红红火火

“新空气”——一师附小教科研网站,也是该校的教科研平台。在主页Flash动画中醒目地滚动播放着倡导的教科研理念——专业引领、实践反思、全员参与、交流分享、伙伴互助、共同成长。网站分为两大功能模块,一是由“聚焦新视点”、“走进新理念”、“透视新课程”、“打造新品牌”四大版块组成的资讯平台;二是以“有话大家说”教科研论坛形态出现的互动平台,它分虚拟教研、网络科研、教海随笔三大专区,每个专区又下设四个分区。备课集约化、教研主题化、思维风暴化、专业引领化成为网络教研的显著特点。

网站自2003年9月正式开通运行至今,初步形成了附小的网络教研特色。以数据为例,截至2005年3月底,教导处、科研室提供上传的教育教学资讯共计258条,教科研论坛中教师主题2603帖,其中仅以“教海随笔”中的“新思维”一区为例,讨论主题95帖,回复2921帖,点阅计数24514人次。

普陀区甘泉外国语中学“青蓝工作室”

“青蓝工作室”,有50多个教师经申请筛选成为会员,“青蓝”两字,取自“青出于蓝”,顾名思义,这个工作室的目标是组织有质量的活动,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该校“展示成果,分享经验——青蓝阶梯讲坛”为题的校本培训活动,把校本教研的理念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主持人以访谈的形式引出全国首届“和谐杯”新课程理念优质课评选一等奖获得者陈君的话题:“山不过来,我过去”,在鲜花点缀的雅座里,轻松地谈论着教学的过程,反省、思考、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点评:教研的时空可以因校而异,尽可创造。

闸北区宝山路小学为每位教师课堂教学录像

宝山路小学全校40多位任课教师都有一“部”自己课堂教学的录像片,然后自己和同行用新的教育理念对“镜头中的我”在教研活动的“显微镜”下进行“过堂”,找到能够活跃教学开发学生潜能的“细胞”,必要的话做“手术”,从而使教学“活龙活现”。

微格教学就是用现代化视听设备将教师课堂教学录制下来,通过事后的“定格”分析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团队学习高效教研

在上海市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教师课后做笔记时常用一种叫“左手栏”的方法:在一张纸的右侧记录笔记主人与同事们对话的内容,左侧则记录交谈的每一个阶段自己心中想说而未说的话,然后将隐藏的假设摊出来,并显示这些假设如何影响行动的因素。教师通过这种个人与群体柔性“碰撞”的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该校在校本教研中十分注意运用团队学习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和谐高效的教研之路。

普陀区华东师大附小共营小组合作共赢

在华东师大附小,活跃着10支非学校行政安排,由志同道合的教师自由组合起来的非正式组织——“合作共营小组”。他们齐心协力共同扎营在教育第一线,努力营造和谐互助的氛围,齐心经营共同的教育理想,尽情地发展各自的专长,赢得彼此的友谊,赢得前进的动力,赢得成功的喜悦。

如:“FZ”合作组由4个年龄相近的教师组成,她们又各有所长——音乐、美术、朗诵、演讲、舞蹈,互补的特长使她们把语文与形象艺术、语文与表演艺术、语文与音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设计并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学科活动。

点评:着眼于每一位教师成长,是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

课改研究基地:成果一览

校本研训,要构建管理体制、机制和模式。

普陀区延河中学:在学校的行政组织建设中融入学习型管理理念,构建决策层面、组织层面、实现层面三级管理体制,保障校本研训的实施。

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学校:初步实现制度化,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学校的内涵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