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德育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儿童德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前儿童德育

篇1

关键词 学前儿童 教育状况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1W前儿童的教育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的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儿童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及形成的观念是最牢固的。他们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这些想法不易被后续的教育所改变。即,当学前儿童所受到的教育与后续的中小学教育不相符时,中小学教育容易失效;当学前教育与后续的中小学教育相一致时,中小学教育就极易为学生接受。

在智育方面,由于学科知识,如,数学,都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前教育教给儿童的知识基本都是无误的;即使出错,在后续的中小学教育中也能比较容易的得到纠正。相较之下,在德育方面,儿童在学前形成的思想观念是较难改变的。因为思想观念的形成原就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同时,人们对儿童的思想教育,如,拾金不昧,本就是以不断重复进行强化的,因此最终当儿童显现出符合这些思想观念的行为时,就说明这些观念已成为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当教给学前儿童的思想品质是积极向上时,学校德育只需对这些美好的思想品质进一步强化以及教给学生如何把这些品质具体化到行为上即可;但是,当学前儿童接受了带有负面色彩的思想教育后,想用后续的学校德育对学生进行改变可谓是难上加难。

2现今学前儿童教育状况

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状况相比起十年前或者更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1总体状况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需要已得到很大的满足。因此,人们开始注重精神需要的满足,其中一方面体现在对教育的加大投入上。同时,随着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等原因,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社会竞争趋于激烈。因此,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更为注重、对孩子成才的期望愈发迫切。同时,大多家长抱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从而对儿童学前的教育有着相当的重视。

2.2智育、美育、体育方面

在具体的学前儿童的教育中,依照以前的教育传统,家长对儿童的教育主要集中在智育、体育以及美育上。许多家长对儿童的要求是同时接受智育、体育以及美育的学习,从而使得儿童得到发展。这是相当不错的教育想法。

然而,由于社会竞争的驱使、部分教育机构的鼓动宣传以及应试教育观念和重视智育的想法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因此这使得家长对儿童智育、体育以及美育方面的教育要求变得扭曲以及苛刻。许多儿童每天都要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中度过。如,儿童在进入小学前,要学完某科目的小学课程;儿童掌握某种运动并且获得相关比赛的奖项;儿童要学会弹钢琴并且达到某某级别。这使得许多的儿童在进入正式的受教育阶段以前便有许多的“一技之长”,并且成为了“人造神童”。

2.3德育方面

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所接受的主要是以培养个人道德品质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在此之中会涉及大量的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同样的,在过去儿童接受德育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幼儿园教师教导、家长教育。在幼儿园中,儿童在与同伴交往、教师教学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感受生活、体会人际交往的真挚与生活的美好。在家庭,儿童通过与家长的日常交流、互动,从而接受家长所教导的一些人生道理、社会公德等并逐渐形成世界观。

然而,目前由于部分家长工作繁忙、家长对儿童的教育向智育等方面过度倾斜以及儿童接受全天的课程学习时间不足等原因,从而使得家长忽视儿童的德育教育,儿童失去了玩乐的机会、缺少感受生活的经验而且缺乏道德品质的正常培养,以导致儿童的部分常识有所缺失、个人道德品质、社会公德与世界观等的发展变得缓慢甚至于停滞。同时,由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社会态度以及不良的学习观影响着部分家长,进而在与儿童的相处中,家长或多或少的会在言语、行为中透露这些不良观念,从而影响儿童的世界观、积极的人格的形成。

3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对学校德育产生的影响

从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非常匮乏以及存在着教导不当的问题。因此,可见其对学校德育产生的影响如下:

(1)从学生德育知识的容量看,学生在学前缺乏德育教育,于是学生进入小学时道德观念等方面德育知识不足,从而使学生还没有达到学习原有小学的德育课程内容的层次。因此,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内容与学生已有的德育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从而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

(2)从学生对德育的态度看,由于在学生进入小学前,以智育为主且一直进行长时间的知识学习而缺乏对德育的培养。因此,容易出现对德育教育不重视、不想学习德育的想法。

(3)从学生已有观念来看,学生在学前会受家长的部分不良观念影响以及由于过度学习而产生不正确的学习观或对小学生活的消极态度。即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观念,要在此基础上,重新给学生进行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是有难度的。因此,这也会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施。

4教育启示

篇2

关键词:体育游戏 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体育 儿童心理

1.儿童心理发展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儿童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希望,儿童健康的心理是以后成长为国家栋梁的前提。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儿童心理的发展在学龄前期的准备是人经历的极其重要的阶段。心理教育要从学龄前儿童开始,继而接受学校教育,在教育中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并使其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这是每个国家都希望做好的。在我国更是这样。我国当前教育的总目标是:体育与智育、德育三者并重,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活动是儿童的主要活动,他们通过游戏、体育活动学习和成长,并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儿童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知难而上。

2.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体育与心理是两个不同却密切相联的概念。体育运动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对于学前儿童起的作用更大。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儿童年龄越小,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成为他一切行为的基础,学前儿童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肯定程度,对其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极为重要。如通过对学前儿童进行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增强学前儿童的竞争意识、独立表现意识、群体意识等。同时在体育运动的带动下,学前儿童也会产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还可以促进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在身心的发展中起很大的作用。体育游戏是游戏的分支,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儿童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它是一个非凡的教学过程,这对儿童尤为重要。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水平等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能使他们接触大量的游戏材料和新鲜的游戏内容和方法,通过听、看、练来了解游戏的方法,经过大脑的理解和自身的身体练习来完成游戏,体会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身体锻炼的基础上达到了对儿童的全面的教育。

从教育界40年代以来就已经重视游戏对于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天生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在身心的发展中起很大的作用。体育游戏也是游戏的一个分支,以促进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是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研究表明,儿童参加适宜的体育游戏既可以促进他们社会技能的提高及其社会性发展,又可以促进他们认知的发展。通过体育游戏带来的愉悦体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缺乏运动所导致的身体问题,体育游戏的工具性也可以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体育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3.儿童体育游戏应注意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原则

由于儿童注意力特征,对其进行教育训练要具有一些方法和原则。家长老师要利用儿童不随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不断变换刺激的方式,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儿童注意的中心常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因此较长时间的活动训练尽量避免。儿童的注意范围狭窄,教师在训练的单位时间内不能呈现多个刺激。加强示范,示范想要儿童做的活动,并且用语言提示,以多种感觉方式将要做的活动展现在他们眼前,这样有助于儿童知道让他们集中注意的信息。使用奖励法,既用词语称赞或其他强化刺激增加所希望的注意行为出现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希望的注意反映出现后,要立即给予奖励。

4.体育游戏对儿童具有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它不仅增强体质还有助于儿童理解和懂得他周围的世界,在幼儿园里分小组进行游戏有助于提高儿童语言能力增进感情,学会与人交往。体育游戏不仅是儿童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独特的学习活动,也是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水平等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能使他们接触大量的游戏材料和新鲜的游戏内容和方法,通过许多听、看、练来了解游戏的方法,经过大脑的理解和自身的身体练习来完成游戏,体会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身体锻炼的基础上达到了儿童的全面的教育。

体育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品质。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游戏者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体育游戏以它特有的趣味性使他们愉快地、心甘情愿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大部分的学龄前儿童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在游戏中,大多数儿童则能专心致志,表现得很耐心和细致。通过体育游戏活动提高儿童的有意行为并逐渐巩固起来,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好品质。

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它不仅能促进骨骼肌肉的功能得到改善,锻炼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还有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因为体育游戏中的内容能使儿童的全身各器官系统都得到了活动,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体格,端正的体态,游戏过程中总伴随快乐和满足的情感,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和享受,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体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4]王玉珠,方秋丽,孟宪菊.从素质教育的视角谈幼儿体育教育[N].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

[5]雍世仁,张亚平.体育游戏与快乐体育跚[N].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2(4):92-96.

[6]陆平.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9 (1).

[7]彭玫,李海燕.兴趣对培养儿童体育能力和习惯的影响[N].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

[8]彭清.关于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1997(1).

篇3

关键词:隔代家庭教育 学期儿童 性格形成

一、我国隔代家庭教育现状

隔代家庭是指“由祖父母与孙代组成的家庭。”①

在学前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今天,家庭教育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年轻父母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背井离乡,陪伴孩子成长的重任就落在了祖父母辈的身上。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由隔代教育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据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家庭中有祖辈的,即和老人居住在一起的三代户以上(包括三代户、隔代户)家庭就有4754.5万户,有血缘关系的三代户和隔代家庭就更多了”。②隔代家庭的普遍性和高比例为调查研究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提供了可能,使调查和思考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性格的影响变得更具有研究价值。随着社会和家庭对隔代教育的重视,出现了众多的文献资料对隔代教育进行论述,但多从大的方面用大视觉来探讨隔代教育问题,而鲜有具体的、明确的著作谈及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性格形成的具体影响。为此,在前人对隔代家庭教育探索的基础上,分析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隔代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性格形成中的双重影响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鹤琴指出:“幼稚期(0~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在此阶段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么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③我们能看出隔代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充分的了解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带来的利弊,以便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和投身工作之间做出更好的抉择。

(一)有利影响

第一,在中国传统的传宗接代观念下,祖辈对孙辈具有的亲情和关怀丝毫不会少于孩子的父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任何育儿机构或保姆都无法比拟的。除此之外,祖辈有充裕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并且乐于为他们的孙辈奉献。这有利于儿童在心理上获得父母不曾给予的或是很少给予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慰藉。

第二,祖辈在抚养和教育学前儿童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他们可以利用这些经验和感悟正确有效的处理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防止儿童性格的畸形发展。

第三,城市中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和农村中日益增长的离婚率,使很多学前儿童成长于单亲家庭中。如不及时改变或弥补这种家庭角色缺位状态,就很可能导致学前儿童的性格畸形发展。隔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家庭中的角色缺位,这对防止儿童性格畸形发展提供了一层有效的保护。

第四,祖辈自身的童心容易与孙辈建立融洽的情感。更能了解孙辈内心的状态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隔代教育中的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创造了情感基础,最终有利于祖孙两辈的身心健康。

(二)不利影响

第一,“家长的责任是重大而艰巨的,不仅要培养子女的良好品德,也要传授知识、开发智力,还要对子女进行保健、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和学校的专职教育工作者――教师一样,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④作为隔代教育中的家长,祖辈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养,但是祖辈往往教育意识淡薄,教育方法不当,忽视了学前儿童形成良好性格品质的机会,总是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加给儿童,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儿童的世界,从而导致儿童错失形成友好交往等优良品质。

第二,把没有来得及给子女的关爱叠加到孙辈的身上。为此,容易造成过分的溺爱和骄纵,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就有求必应,尤其是孙辈发脾气、哭闹时,祖辈便失去原则,要什么给什么。祖辈的一味迁就、给予和满足,导致孩子攀比虚荣,过于的以自我为中心,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品行。

第三,祖辈包办替代以及过度保护。许多学前教育学校都教育儿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祖辈总是忍不住要去帮助孩子完成,在家里的生活方面的事务祖辈全包了,每天从学校带回来的作业,祖辈还要帮助完成,而不是从旁协助教育。除此之外,祖辈对孙子孙女的坏习惯总是以孩子还小为借口,不但不给予及时教育和纠正,反而护短包庇。这样的隔代教育不仅阻碍了学前儿童的独立能力发展,增加了孩子的依赖性,而且助涨了学前儿童坏习惯和不良品质的养成,从而不利于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祖辈本身的综合素质不高,多数老人由于过去所处的时代与家庭环境比较封闭和穷困,文化水平低于成年子女。许多老人照看第三代,或出于享受天伦之乐,或为充实退休生活等原因,他们还保留着不少的老观念、旧习惯。知识结构没有得到更新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光凭老经验、老方法,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健全性格的形成。

第五,许多祖辈受传统观念影响,处于对子女的负责,过度担心孙辈出现意外。害怕出现意外对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引起孩子父母的责怪。因此,总是小心再小心的去保护孙辈,那怕是孙辈稍微离自己远一点都感觉不放心。孩子想做什么事,都必须在祖辈能看见的地方。孩子想玩什么都必须经过祖辈再三确认是否安全,安全了才允许去玩。这样就缩小了孩子发展认知能力的范围,容易泯灭孩子应有的好奇心、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这对学前儿童健全的性格形成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三、应对隔代教育在学前儿童性格形成中不利影响的对策

第一,在隔代教育中祖辈家长应该与时俱进,自觉的接受新观念,学习新知识。尤其是学习如何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形成良好性格等方面的教育类知识。更新陈旧观念和经验式教育方法,尽量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教育学前儿童,为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性格打下基础。

第二,祖辈爱孙辈是不可否认的,但应该认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祖辈应该把握爱的适度原则,学前儿童自己能做的事,祖辈家长绝不能插手。在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出现不当时,祖辈不能纵容,应该及时纠正。不能因为爱孙辈而忽视了他们的德育发展,也不能总是以“孩子还小”、“安全第一”等借口忽视体育和好奇心的发展。而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形成健全而良好的品格。

第三,转变祖辈的观念,从“看孙子”向“育孙子”转变。过去祖辈有一种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旧思想,把孙辈看作家庭的私有财产,只注重孩子的外在发展,而忽视了孩子内在品质的发展。祖辈转变观念从孩子兴趣入手开发智力,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从只养不教向教养结合转变,从而减少或克服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性格形成的不利影响,引导孩子的品格健康全面发展。

总之,隔代教育往往是弊大于利,应该尽量避免隔代家庭教育。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非常关键,必须引起年轻父母的重视,年轻父母应该拿出更多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抚养和教育的担子完全交给祖辈,否则当孩子形成不良性格时,必将追悔莫及。此外,应该经常与祖辈沟通做到目标和步调一致,这样学前儿童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

注释:

①朱强:《家庭社会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9页。

②陈一筠、陆士桢:《家庭与下一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37页。

③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7页。

④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76页。

参考文献:

[1]朱强.家庭社会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陈一筠,陆士桢.家庭与下一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3]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1.

[4]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学习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Impac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to Learn

LI Weijuan

(Qingdao Hengx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Abstract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learning,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pre-school children affect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to learn, the last of th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in pre-school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promote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capacity growth has made two comments. The author hopes this can help to diversif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but also capable of infa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improv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hildren's learning

1 幼儿学习的特点

1.1 学习态度开始形成

很多家长常说自己的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也成为和学业有关的心理问题中的棘手问题,而学习态度的形成,实际上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所谓学习态度就是对“学习”本身的认知以及所产生的情感。如果在幼儿期,儿童与学习之间建立了不良的情感反射机制,那么学习态度就很难改变了。

1.2 学习能力以模仿为主

班杜拉的幼儿侵犯行为实验充分证明了幼儿的学习实际上是以“模仿成年人”为主的,这也是他们在各种思维能力还不发达,甚至不具备的时候仅有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榜样”的树立,使幼儿通过模仿,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1.3 学习行为以游戏为主

幼儿的活动是具有游戏性的,无论是与人交往还是接触新鲜事物,游戏总是围绕着他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主要行为模式,而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外界的认知,也是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使学习和幼儿发展产生有效的互相促进作用,就必须重视“游戏”的使用。

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学习的影响

2.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幼儿学习态度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情况下是由幼儿教师进行的,虽然有些幼儿园也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但幼儿的问题通常都不“严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而不是解决问题。因此,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多活动的目的都在于幼儿的态度、认知发展方面,如教育大班的幼儿帮助小班的幼儿、教育儿童为他人服务、带领学前儿童参与“城市清洁”的环保活动等,这些活动实际上都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感知到“做了对的事情就获得好的评价,会快乐”,这种情感机制会被泛化到学习过程中,是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的基础。

2.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幼儿学习能力

幼儿的学习能力主要以“模仿为主”,其他高级的学习能力也是从“模仿”发展而来的,这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是通过教师、家长和心理健康辅导员的日常行为为幼儿树立一个健康心灵的榜样,并且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向他们传输各种“正能量”,这就要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首先有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灵,例如,教师在音乐课上假设一个“难题”,设计一个“向学生求助”的环节,不仅能够使课堂更加活跃,促进儿童的发散思维的形成,还能够使他们对“在学习中应不怕挫折,遇到问题可以求助”产生深刻的印象,幼儿在感受到这些正能量之后,通过模仿建立健康的心灵成长之路,同时也是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

2.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幼儿学习行为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多以课堂活动的方式进行,而幼儿的学习行为又具有游戏(下转第237页)(上接第213页)性的特点,那么,将心理健康教育以“游戏”的形式带入到课堂之中是可行的,这样不仅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还能够对幼儿学习行为的模式进行拓展。例如,在活动课上,教师给学生们发下一些卡片,卡片的内容是成对的“水果、家具、洗漱用品”等,在课堂上设置“我不说谎”的游戏,请同学们按照手中的小卡片的内容互相配对,不仅能够使儿童在游戏中对“合作”有所理解,还能够使他们学习到“事物的特征”,儿童们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了快乐,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配对”小游戏很快就在幼儿的群体中“流行”起来,成为他们学习行为的一种。

3 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3.1 认真倾听幼儿关于学习的诉求

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认为幼儿“话多”,在不能兼顾全班小朋友和事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往往对幼儿学习方面的诉求有所忽视,如孩子说“爸爸陪我玩积木”,或者“老师我想再唱一遍刚才学的歌”,被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以“等一会儿”、“我们已经下课了”搪塞过去,这不仅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也阻碍他们学习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倾听并不是简单的听,而是全身心投入,专注的听,也不是幼儿有问题的时候才听,而是时时都要注意倾听。例如,当儿童向教师诉说他“认为活动课不够有趣”的问题时,教师应该与儿童面对面,认真的听儿童诉说,并不时进行“原来你有这样的想法”、“老师了解了”、“你觉得怎样才够有趣”这样的反馈,让儿童知道教师在专心听自己诉说,这样能够使教师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效果更好,并有利于儿童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使心理辅导的成功率提升。

当儿童与教师诉说一个他所遇到的学习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必须积极倾听,并不时给予反馈,让儿童知道你在专心倾听,以促进良好的沟通。积极倾听必须持续于整个交流过程,因为积极倾听能够帮助儿童弄清楚自己的问题。当儿童能够根据教师的反应了解并确定自己的问题所在时,辅导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3.2 尊重幼儿对学习意愿的表达

心理辅导员和幼儿教师以及家长都应该站在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角度上对幼儿学习意愿的表达表示尊重,例如,儿童不喜欢练习钢琴,用发脾气、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家长和教师应该对他们这种“反抗”行为予以理解,先想办法平复儿童情绪,再对他们进行开导,继续采用倾听的方式并使用客观解释等方法使幼儿对学习目的和学习行为的意义有所理解。但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表达尊重需要一些技巧,首先,尊重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以真诚为基础,即要诱导幼儿在理智的角度上诉说自己的学习意愿;其次,尊重表示信任对方,即要判定幼儿表达的学习意愿是不是基于对自己的信任的,是不是真实的;再次,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一个人,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幼儿教师和辅导老师应该接纳儿童的表达意愿的行为,并理解他们的行为;最后,尊重要做到一视同仁,以礼相待,在这个标准上,就要求幼儿教师和心理辅导老师所使用的言语和肢体动作,符合与幼儿交往的特点,能够使幼儿接受教师并合理的表达出自己对学习的意愿。

4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学习和其他行为一样具有幼儿活动的基本特点,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能力培养十分必要,而心理健康教育正好在其中扮演了促进和规范幼儿学习发展的角色。幼儿园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幼儿教师应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仔细倾听幼儿与学习有关的需要诉求、尊重幼儿对学习意愿的表达和对学习行为的反馈,以此引导幼儿的学习能力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坤凤.浅析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启迪与智慧,2012(10):89-91.

[2] 蒋武英.浅谈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3(3):134-136.

[3] 孙莹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探讨[J].家教世界,2013(11):54-57.

篇5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充分肯定了“艺术”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艺术领域要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以前我们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目标意识单一、模糊,设置的艺术课题、艺术教育活动流于教授表面性的东西,现在我们通过网络学习,“纲要”的学习,对《纲要》精神有了进一步的领悟,在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而制定发展目标。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本义是:萌发幼儿欣赏美、表现美、体现美的情趣,让幼儿在早期教育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教师应明确艺术教育的目的,成为幼儿园开展艺术教育的关键。如让幼儿通过活动真正认识到幼儿园可爱的地方,从而产生热爱幼儿园的思想感情,克服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为幼儿今后在园的生活学习打下基础。整个活动既有音乐知识的了解,又发展了动作技能,又从视觉中欣赏到幼儿园的美,更在快乐的音乐活动中又体验了幼儿园生活的愉快,丰富了幼儿的感情。所以教师对艺术课程教育的目标意识正确、全面,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二、开展多样的教育途径和教学尝试

 

(1)幼儿应是艺术活动的主体。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如果幼儿总是被动地接受成人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则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发挥,影响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发展。目前国内大多数艺术教育 教的是“技术”,而非“艺术”。“技术”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提升,但“艺术”只有靠长期用心感受。我们可以教给孩子美术的技法,但对美的感知是不能教给的,只能进行引导和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教师正确发挥指导作用,开启幼儿自己的感官让幼儿处在主动、积极的活动状态中。在一些活动中可让幼儿自由选择表现的形式,由幼儿自己决定用什么材料,与谁做伙伴。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应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启发孩子的独特性,并开放地接纳孩子个性化“艺术符号”的表现,从旁对幼儿提出指导性建议,或在技能方面给予帮助,对幼儿的活动过程所表现出的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创造性表现等表示肯定和鼓励,敏锐地去意会他们背后的精神寓意。

 

(2)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运用专门的艺术教育活动,侧重幼儿学习掌握有关艺术知识技能,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情趣。在幼儿一日生活、学习各环节有机地把音乐、色彩带进去。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视听环境,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布置不同的主题的、具有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形象性发展性的内容,让孩子们在日常观察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3)幼儿艺术教育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纲要》的第三部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第五条规定: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应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没有学习的任务和升学的压力,他们可以自由尽情地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他们可以乐此不疲的像做游戏一样地从事艺术活动,追求过程的快乐。幼儿的游戏具有审美、创美的许多特点。反过来,幼儿的艺术活动又充满着游戏性,因为儿童还不能把艺术活动当作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地审美和创美活动,他们只是满足活动的需要,为了自己喜欢才去做的。艺术活动和游戏一样,有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过程,令幼儿高兴。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快乐,感受快乐,继而分享快乐!正如心理学家弗莱德罗所说的: “那些对于成人来说是认真的、常常是艰苦的工作——培养自己的脑和眼,使之成为艺术家意志的绝对温顺与可靠的仆从——对于幼儿来说却是纯粹的快乐。幼儿以无穷的乐趣去重复每一种新的工作、新的本领与新的花样。”

 

(4)艺术教学指导中,家长与教师的情绪表现,是调动幼儿积极参与学习,理解作品情感的催化剂。家长与教师对作品表示喜爱之情,并把作品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指导中,感情溢于言表,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都传递着作品的情感,这样就能唤起幼儿情感的共呜,激起幼儿投入。在作品和成人的相互作用中,幼儿逐渐产生对结果的兴趣,逐渐产生审美、创美的意识,对艺术的兴趣也就更加深厚。

 

(5)运用多种感官,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要求。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认知开始的,感识是认知的开端。幼儿受身心发展的制约,感知觉在认知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儿童的感知觉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只有在“看”中才能学会看,在“听”中才能学会听,在摆弄物体中学会触摸物体的特性。教师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感知色彩、声响等的意蕴,调动想象、思维、动作、语言的参与,反馈感受程度,促进理解。

 

三、幼儿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为健康型人格的塑造打基础

 

心理学范畴的“个性”,又称“人格”。它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五个方面。其中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属于狭意的个性的范畴。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地表现出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伦理学范畴的人格是指人的品德和尊严。哲学美学范畴的人格则是对个体人的全部本质、属性和丰富性的高度综合。其发展是有层次的,即经过两次超从“自然的人”到“社会的人”再到“审美的人”。当个体行为都以实用功利为目的时,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不可能总是和谐的。所以培养下一代具有与社会、自然和自我和谐的“健康型”人格幼儿,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对生命的愉悦和创造价值的实现。艺术教育在“健康型”人格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在于栽培少数的艺术家,而应着重“全民美育”的实施,以促进全民精神面的提升。学前期是人格塑造的奠基时期,也是接受艺术启蒙教育的最佳期。只要我们在艺术教育中坚持形式美和内容美的高度统一,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相结合,直觉感觉和理性领悟相结合,在与其他教育关系的处理方面,坚持艺术与体、智、德、美相结合,艺术氛围与道德氛围一致,使幼儿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健康型人格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6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饮食;营养

【中图分类号】R1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7―0022―02

合理的饮食与充足的营养,能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寿命。对于学龄前儿童,做好膳食营养工作,对促进其身体健康发育与茁壮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时期打好营养基础对儿童以后的成长发育极为有利。

1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与饮食的关系

1.1小儿3周岁后至6―7岁入小学前称为学龄前期。3岁的小儿已长齐20颗乳牙。其中首颗恒牙于6岁时萌出,但其消化功能比较有限且不成熟,咀嚼固体食物需要一定长的时间,咀嚼能力仅是成人的40%,而且暂时避免食用家庭成人膳食,因为成人膳食易使其消化吸收紊乱,导致营养不良。

1.2当儿童成长到5―6岁时,便锻炼得到约15min的短暂控制注意力的能力。然而这个年龄段儿童比较明显的行为表现特征为注意力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于饮食行为表现为不专心吃饭,喜欢一边玩一边吃,完成吃饭的时间较长,常有食物摄取量不足致使营养素缺乏的后果。

1.3学龄前儿童的个性开始有鲜明的转变,在选择饮食方式和食品上喜欢自己做主,反感甚至厌恶父母要求其进食的食物,久而久之便导致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产生。

2学龄前儿童的饮食特点

饮食行为是指受有关食物和健康观念支配的人们的摄食活动,包括喂养行为、进食行为、食物选择和进食氛围[1]。饮食行为的发展和形成主要在儿童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饮食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国内外对这个时期的饮食行为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干预效果也非常显著[2,3]。据西方国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正常儿童中各种进食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0%―45%[4].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逐渐增强,他们的膳食逐渐由软到硬、由半流质到接近成人食物,完成从奶类食物为主到谷类食物为主的过渡,而且食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多。但无论如何,却不能和成人的膳食同样对待,以免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造成营养不良。

3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营养

由于每种食物包含任何的营养成分都不能对人体可以提供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在为学龄前儿童挑选食物时应尽量做到食物种类足够多,尽量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谷类食物,作为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就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的主食应该是谷物,同时配搭适当合理的粗细粮。对于学龄前儿童,适当的摄入粗粮,有益身体健康,医学专家表示,长期细的食物,不仅减少了B族维生素的摄入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还会影响视力,因损失过多的铬。但也不能过多的摄入,因为过多地摄入膳食纤维会影响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的消化和钙铁的吸收。蛋白质、钙和铁对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因此在日常膳食中要满足这几大营养素的摄入。总的饮食要求归类如下:

3.1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家长喂养习惯于儿童早期挑食行为有关[5]。家长应该培养儿童不挑食偏食、到时间就一定要吃饭的习惯,进食前记得要洗手,不要吃不健康的食物,不暴饮暴食,专心吃饭,就餐时不能允许玩或看电视等活动,餐后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3.2保证膳食营养均衡,新鲜、高品质的食品质量,品种多样性。儿童的营养补充必须通过一个平衡的健康的饮食,荤素搭配合理。其他营养补品,补药等食物可以不买。

3.3注意蛋白质摄取的质量,质量一定要优良,因此儿童在此年龄段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应摄入蛋、豆类、肉、禽的蛋白质,同时避免多吃高脂肪的食物。

3.4多饮用开水。大量的学龄前儿童的活动量大,水的消耗量大,代谢快,因此,对水的需求是比较大的,所以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应该指出的是,孩子们不应该喝人工配制的水果果汁、碳酸饮料,最好的饮料应该选择白开水。

3.5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矿物质,微量元素,尤其是钙,锌,铁,碘和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的需求都比较大,孩子们最容易缺乏这些元素,因此,应采取加强补充措施。例如,在饮食中加大摄入乳制品,海鲜,肉类,新鲜蔬果,豆制品,动物肝脏。

3.6父母应适当给孩子吃零食,例如在下午三点左右给孩子吃零食,可以减轻饥饿感和增加能量消耗。可选择硬果类食品,其营养丰富,咀嚼过程可训练咀嚼肌,同时对提高视力也有好处。但应控制进食的分量,并不能饭前吃。

3.7孩子们的用餐环境应保持洁净舒适,还要注意菜肴的色香味。洁净舒适的进食环境有助于增强儿童的食欲,另外不要在吃饭时教训或斥责他们,消极的情绪对营养摄取有害无益,让他们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专心进食,才利于消化吸收。

随着经济贸易的飞速发展,近年我国儿童食品市场发展很快,由于儿童食品销量大,利润高,许多生产者和经营者竞相生产经营,并且采取各种促销手段推销产品,这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但从营养学和卫生学角度来说,儿童食品市场令人担忧。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为儿童做好饮食营养工作,不但有利于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国人口素质的科学发展,为将来的社会提供基本的人口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月芬.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分析[J].中国优生优育,2009;5(2):128―129.

[2]李晓慧,蒋竞雄.儿童饮食行为与单纯肥胖症[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655―4657.

[3]黄萍,龙朝杰,尹娟鹉,饮食干预对学龄儿童身高体重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871―1872.

篇7

关键词: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 教育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 专为儿童创作、编写的或为他们所喜爱又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属于同一人群。所以, 从接受者的角度看,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者, 他们的年龄在七至十二岁左右, 是标准的少年儿童, 同时又是接受学校教育的“人之初”阶段, 那么儿童文学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因为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于一个人所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是终生的。我国著名作家魏巍, 在二十多年后, 忆起小学时教过他的蔡云芝老师, 仍然难以忘怀。魏巍在他的文章《我的老师》中, 对蔡老师当年那“假装发怒”、“教我们跳舞”、“教我们读诗”、“处理我和同学的纠纷”、“梦中寻师”等点点滴滴的生活片段的回忆, 都再现出蔡老师当年对于学生的那种真挚的爱和真切的了解。魏巍至今还不能忘记蔡老师用唱歌一样的声音领他们念的诗:“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蔡老师那种对于儿童的理解,对于儿童的关爱, 对于儿童文学之美的那种独特的感受力, 都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以至于终身难忘。蔡云芝老师正是用她那较高的儿童文学素养征服了一个少年的心。正如教育专家谈凤梁所指出的那样:“文学的那种潜在的、移人心性的作用实在是不能低估的。我们的民族有优秀的文化传统, 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文学中有历史、有道德、有知识、有人性, 可以说包罗万象。其中一脉贯穿的, 是人情、人性的美好。一个在文学作品熏陶中长大的孩子, 他的见识可能比别人多些, 他的心理也可能比别人更坚强,他的情感一定是纯真美好的。”由此可见, 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中就像食粮一样, 但它是一种精神食粮, 它会让儿童在不断吸取营养的过程中慢慢长大。所以, 儿童在感受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的时候, 儿童文学的雨露就会悄悄地潜入孩子的心田, 融化在孩子的情感之中, 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 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1.认知作用

认知作用, 即通过儿童文学帮助儿童了解社会和人生。初步地认识社会是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可以用对社会、人生的反映和认识,为儿童认识社会和人生提供范本和模式。高尔基在童年时代就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 对他日后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有着重大意义。在回忆往事的时候, 他深有体会地说:“每一本书就像阶梯的一小级, 每攀登一级,我就愈脱离动物走向人——走向更美好的生活的理想, 到达对于这种生活的渴望。“”我愈读得多, 书就使我和世界愈接近, 生活对我变得更加光辉, 更加美丽。”儿童文学这时的任务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 借助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 帮助他们认识广阔的世界。如郭风的散文诗里的蒲公英、油菜花、朝霞、彩虹 都散发着春草的气息和泥土的芬芳。郭风笔下的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 都会激起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生活的热爱, 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科学的热爱。

2.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的教育手段是艺术形象。它不同于教科书, 它是通过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影响和感染孩子, 用文学和艺术的美去打动孩子的心。不仅要让孩子从理性上获得认识, 在感情上更要有所激动, 产生深刻的印象, 受到强烈的感染,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得到教育。苏联儿童文学作家盖达尔的中篇小说《铁木儿和他的伙伴》, 因其成功地塑造了铁木儿这样一个先进少年的典型, 在小说问世不久, 便在苏联掀起了一个“铁木儿运动”, 千百万少年儿童学做铁木儿。可见,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艺术形象具有感化孩子心灵的力量, 对于少年儿童的思想、性格、意志、理想和兴趣爱好等的影响是强烈而深远的。

3.审美作用

凡是文学作品都应该是美的, 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儿童文学是文学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同样依循美的规律, 使作品充满各种形态的美, 并且由于是为孩子而创作的, 所以更应该强调艺术的美。用儿童文学培养孩子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陶冶他们的情操, 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安徒生的童话《野天鹅》中的艾丽莎, 不仅长得美, 而且还有一颗纯美的心。在解救哥哥的过程中, 她忍辱负重, 经受了种种考验, 自始至终地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这种感人的行为极其充分地展示了艾丽莎的坚定勇敢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境界, 感染、教育了无数不同肤色的小读者。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应该多了解一些中外儿童文学史, 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了解儿童文学欣赏与批评的规律和标准, 阅读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作品, 就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鉴赏力。这样, 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指导, 才能成为指引学生走向儿童文学园地的领路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生们也确实迫切需要这样的领路人。

2.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写作能力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要想更好地了解儿童, 那么从事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 便是一条极好的途径。因为在创作过程中, 你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 还要熟悉和懂得儿童文学的创作规律和技巧, 了解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 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对于儿童和儿童文学的爱。冰心认为:“为儿童创作, 就要和孩子们交往, 要热爱他们, 尊重他们, 同他们平起平坐。小学语文教学者也应以这些大师为榜样, 在提高自己儿童文学作写作能力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 为小学语文教育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谈凤梁.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活动(序)[M].北京: 中国电视出版社,1992.

篇8

关键词:学前儿童;素质特性;素质教育

学前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教育的难点。在我国的学前教育就是向0至6、7岁的儿童实施教育,一方面是在家庭中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是在社会上进行教育。家长、老师以及相关教育人士在进行学前儿童教育的同时就会发现很多的问题,例如,学前儿童不同的或是相同的素质特性老师和家长掌握的不够详细明确;老师所具备的能力和专业素养不能很好地教育儿童;儿童、家长、老师与学校之间不能构建良好的关系等等。从学前儿童角度出发,学前教育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学前儿童的素质特性;(2)学前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的素质特性

(一)学前儿童综合素质与自我意识的特性

1.学前儿童综合素质的特性

在当今社会,施行的是素质教育,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前的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素质通过后天的教育而得到的品质。学前儿童的素质是内在的,是不断变化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和启发,不断调控学生的发展,将儿童引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提升儿童的思想道德。例如,幼儿园不仅要开展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学科,还要多开展音乐、美术、舞蹈、体育、书法等开发学生内在潜力的学科,这样儿童可以得到综合发展。儿童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幼儿园也可以春游等活动,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感知社会。

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特性

学前儿童是0至6、7岁的儿童,身心正处于发展时期,自我意识还不算强烈,这时老师和家长就应该起到很好的导向与榜样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审美素养,强健身体等等。学前儿童思维方式主要来源于老师和家长的启发式教育。例如,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提供直接感知的活动材料,在教学儿童英语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教学的卡片,老师说出英语,儿童可以将相应的卡片举起来,创造学习与操作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儿童由表象代替动作,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选择适宜的活动材料和教学方法,在与儿童做游戏和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选择安全、环保的设施来保证儿童的安全,因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强,他们的身体还很脆弱。尊重和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要尊重他们的不同性和差异性。

(二)学前儿童自身行为和人际关系的特性

1.学前儿童自身行为的特性

所谓行为就是人们的所做所思所想,行为和环境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具有以下特性:行为不当、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儿童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上述的行为特性。所以,家长和老师的职责就是将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引导。例如,在老师下达跑到终点的命令后,有些儿童蹲下或是没有跑到终点就停下或是儿童跑过终点之后还在一直跑。这时如果老师和老师配合或是和家长配合一同执行这个命令,效果会好很多。比如,家长可以在终点带着儿童心爱的玩具或是食品等待着儿童,儿童会跑向他们,儿童到达终点后,家长还可以给予他们大大的拥抱来鼓励他们,告诉他们做得很好、很正确。

2.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特性

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很大一部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的。他们在游戏中收获快乐、收获友谊、收获自己的人际。在人际交往中一般都是那些爱表现自己的儿童占主导地位,他们领导其他儿童去完成游戏。例如,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占主导地位的儿童往往成为其他人眼中的焦点。其他的儿童也愿意跟他做游戏,听他的指挥,这样的儿童具有领导他人的特性。有的儿童具有认真负责的特性,老师或是队友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会认真努力去完成。老师和家长应该发现儿童的不同特性,将他们的潜力放大。

二、学前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智力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

1.学前儿童智力开发的教育

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策略有:提供有利于幼儿智力发展的环境。包括:教师应提供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提供易于操作、探索的物质环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例如,家长和儿童可以一同搭建七色板或是开展手工制作等游戏或是比赛,在搭建七巧板和手工制作的同时,家长要不断与儿童沟通,不断启发儿童,而且在做游戏的同时家长要不断照顾儿童,不能让儿童受伤。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能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

2.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育

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受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的影响很大。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经常将听话、乖巧、思想不活跃的幼儿树立为幼儿的榜样,则会束缚幼儿创造的积极性。相反,如果承认对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并且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讲解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那么孩子将表现出很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废物改造等活动,让儿童应用废弃的易拉罐、纸张等环保的材料来进行自主创造和创新。这样可以让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在儿童制作完毕之后,可以将他们的创造成果进行集体展出,这样也尊重了他们的创作,让他们想去创作更多的东西。

(二)学前儿童注意力集中和感觉知觉的教育

1.学前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教育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会像成年人一样集中,他们天生好动,爱观察新鲜事物。要想让学前儿童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家长和老师就应掌握儿童好奇性心理的特点。例如,在教学儿童绘画的时候,老师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说画太阳,并且在短时间内不能要求儿童画其他的事物,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儿童在短时间内不会注意力分散;在搭建积木时不能出现太多的积木,排列应该规律有序,不能杂乱无章,这样做可以让儿童按照顺序进行,不会手忙脚乱找不到老师所要找的积木,也会让儿童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接下来要进行的游戏上。

2.学前儿童感觉知觉的教育

在感觉知觉过程中,人们对感觉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给予解释,并用词来把它标记出来,这就是感觉知觉的理解性。教师平时要从各方面丰富幼儿的经验,并注意通过讲解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使幼儿能够正确而迅速地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例如,在培养儿童感觉、视觉、听觉的教学中,可以和学生做游戏。老师可以将儿童的双眼蒙上,在儿童的面前摆放一些物品,让儿童触摸面前的物品进行猜测;可以和儿童玩“话筒传话”的游戏,将两个纸杯用一米长的绳子连接在一起,老师告诉一个儿童传话的内容,儿童通过纸杯告诉另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在绳子的另一端用纸杯听,并说对内容的一组可以进行下面的比赛,直到决出胜负、获得奖励。

总之,学前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一个好的起点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学前儿童的素质特征现在也成为评定一个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学前儿童具有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学前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尽管当今社会对学前儿童的素质特性和学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掌握的还不明确,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家长、老师以及学前儿童共同努力,就会让学前儿童得到更好的、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教师必须要树立"儿童视野"意识,充分尊重小学生鲜活的生命存在,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儿童个体的独特感受。鼓励儿童独立思考、积极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自然能提升起来。

1.教游戏的语文

游戏式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凝聚儿童的听课注意力。目前,新课改也大力倡导游戏式教学手段,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将此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基于儿童活泼、爱动以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特点,将游戏活动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实现教学与游戏活动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游戏中,不仅体验到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还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基于儿童视野,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拓展儿童的学习认知的视野,不仅调动了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例如,笔者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就通过开展词语接龙、猜字谜等游戏来激发儿童的知识面,拓展教学氛围以及教学内容,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2.教科学的语文

用科学一词来形容语文好像有点不妥,因为语文原本是需要感悟和品味的,而科学则需要理性和精确。看似二者毫无联系,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同样需要精确与科学,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有着极大的意义。一名学生连一个比喻句都写不好,深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教学缺乏精确性和科学性而致。只有本着科学的态度,挖掘语文教材中真正的思想和情感,才能引导学生认识教材的真面目,并且能够从中汲取养分,提高鉴赏能力。随着教育的改革,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被删减,孰不知这将会加大教师的教学难度,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比如老舍的文章《草原》,经过删减之后的文章刚开始阅读时就能够感受到读者笔下的草原是美的,但是后文却突然出现了一句"并不茫茫"。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只看删减后的文章前后文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如果查看作者的原文就会发现作者开头就已经给出了铺垫:"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联系上下文就会猛然发现,原来作者后边的这句话表达的是这种情感。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做到科学、精确,否则就会很容易产生误解。教科学的语文,能够引导儿童感知最真实的情感和思想。

篇10

关键词:二语习得;迁移理论;儿童英语教学

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概括地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

我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才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研究多以学习、介绍和借鉴西方学者的理论为主。中国学者引进国外的理论并在某些方面进行实践探讨。

在中国,对于儿童进行第二语言学习,语言教育专家们的态度与看法是见仁见智。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国际交流的普遍性,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显示出其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各行各业从业人员争相学习英语,各级各类学校,从大学到小学,甚至有些幼儿园,都把英语列入必修科目。家长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生怕自己的孩子错过英语学习的黄金期,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把孩子送入英语培训班和培训学校。可以说,时代的发展导致了社会上儿童英语培训班和英语培训学校的出现和壮大。那么,到底英语学习是否存在所谓的关键期?儿童英语习得过程中,如何看待母语的正负迁移作用和效果?

一.儿童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依据

1.关键期学说

20世纪50年代,一位神经心理学家w.Penfild得出结论,语言的习得与大脑发展有关。60年代一位心理语言学家Lennerberg在其代表作《语言的生物学基础》(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一书中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关键期理论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阶段是5—12岁,一旦错过了这一关键期,生理条件发生变化,二语习得将变得事倍功半,语言学习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永远也难以达到本族语的熟练程度。一直以来,关键期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年龄”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决定能否取得英语学习成功的主要因素,全社会似乎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英语学习必须从娃娃抓起,越早越好。依据主要有二:一是儿童听觉更加灵敏,口腔肌肉更加灵活,大脑还有发育的余地;二是儿童心理障碍较小,不会因发音错误而觉得面子扫地。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这意味著我们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

皮亚杰还认为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2—7的孩子属于前运算阶段,此时的儿童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出于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因此,要了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才能让儿童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也不会扼杀儿童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儿童早期有能力学习并接受第二语言学习,幼儿教育是可行的,但应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特征。幼儿学习英语的优势在于语音语调。然而只有老师给儿童提供足够和准确的语言输入时,儿童的生理优势才有意义;只有老师了解并善于引导儿童时,儿童的心理优势才能得以发挥。

因此,有人认为Lennerberg的关键期理论是针对母语习得而言(靳洪刚,1997:94)

二.迁移理论的两重性

迁移是多种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存在于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学习当中同样也存在于语言学习过程中(姚梅林,吴建民,2000:1)。对学习起到积极和正面的促进叫“正迁移”,对学习起到阻碍作用叫“负迁移”。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母语迁移可来自语音、词汇、语法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其实,在从母语到目的语的习得过程中,正迁移的发生几率要远远大于负迁移。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源。Cohen(1998:205)在谈到母语和二语思维时,把母语思维当作学习策略对待。

Ellis(1994:151)认为,所有的自然语言中,都存在一些共同的核心规则。也就是说,尽管人类语言千差万别,但仍有其共同的地方。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差异很大。根据语言类型学,汉语属分析性语言,用语序、复合词及虚词等手段表达语言逻辑;英语属词形变化复杂的屈折语。但汉语和英语之间确实存在许多共同点,这些共同之处可以在语音、句法和语义等方面促成正迁移的实现。

1.母语正迁移现象的主要表现

(1)语音上

目前,无论汉语或者英语都使用国际音标。汉语音标也使用元音和辅音,只不过汉语被分为三个范畴——声母、韵母和调子。汉语中的声母就相当于英语中处于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就相当于英语的元音。如:汉语中“大树”(da shu)、“美丽”(mei li),其中“d”、“sh” 、“m”、“l”都是开头的声母,相当于英语中对应的辅音 “d”、“∫”、“m”、“l”;“a”、“u”、“ei”、“i”就相当于英语中的元音。

(2)句法上

汉语和英语在基本结构上相同,如陈述句、否定句、特殊疑问句、感叹句、被动语态等,所以中国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些句型。

仅就陈述句而言,汉语和英语之间有五种基本句型相同(黄传庆,1996:114):

①S+V+Predicate

e.g. I am a teacher.

我是老师。

② S+V(+adverbial)

e.g. We work hard.

我们努力工作。

③ S+V+O

e.g. He studies English.

他学习英语。

④S+V+ indirect O+ direct O

e.g. I sent him a letter.

我给他发了一封信。

⑤ S+V+O+C

e.g. He teaches us to study English.

他教我们学习英语。

(3)语义上

英语和汉语在语义上也存在着许多共性。

①同形异义词。英语单词“black”有许多表达意义,其中有四个和汉语的一样。

a. 黑色——颜色。如:a black clothes ( 黑色的衣服)

b. 黑暗——没有光。如:a black house (一间黑屋)

c. 秘密——sectet。如:black list (黑名单)

d. 坏(指心肠)、狠毒——immoral (不道德)。如:the black art ( 魔术;妖术)

②同音异义词

英语: The earth revolves on its axis. (地球)

It fell to earth. (地面)

汉语:木锨是一种农用的工具。

老杨真实一把好木锨。

③同形异音字

英语:I am practicing drawing the bow.

He has been bowed with age.

汉语:人参(shen)、参(can)加;长(chang)短,长(zhang)大

2.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主要表现

(1)语音方面

主要出现在口头语篇中。虽然很多中国人的英语很流利,但多少都会带一点Chinese accent,不像本族使用者那样纯正地道。这是因为受到了母语发音方式和规则的负面影响而导致的。从语言系统看,英语是一种主要依靠语调来区别字义的“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而汉语则属于以声调区别字义的“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

例如:A: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with me tonight?

B: Sorry? ( )/ Sorry

如果用声调说“Sorry”表达的意思是“I didn’t hear you . Could you say that again, please?”但如果用降调说“Sorry”,显然意思是委婉拒绝。而汉语就主要用声调来区分字义,如“妈(ma)和马(ma),虽然字音拼写是一样的,但声调的不同直接导致汉字字面意思的差异。

(2)词汇方面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负迁移最常见。我们经常会在学生低年级阶段的作文里发现类似下面这些词语的表达:money bag (钱包),big student(大学生), watering chicken(落汤鸡)。不难看出在词语的表达上,学生在选词时受到了汉语词汇表达的影响。

再比如,龙在汉语中含有褒义色彩,是威武、刚毅以及帝王的象征,如龙袍,还有中国人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父母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大有作为,称为望子成龙等。而在西方人眼中,dragon是神话中浑身乌黑、长着翅膀、张牙舞爪的怪物,常常给人带来灾难和不幸。因此,在交流中不要想当然地以母语文化去理解英语词汇,以避免产生误解,导致交流不畅。

(3)语法、句法方面

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其表现是:英语主要以词汇为纽带,汉语则主要以逻辑为纽带;英语造句主要借着连词、关系代词等形式骨架,汉语造句则主要凭借隐含的逻辑将句子的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由于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法不像英语那样要求在人称和数的变化、名词单复数,因而对中国学生来说汉语语法负迁移在学习英语时很容易出现。因此中国学生很容易出现从汉语语法规则推导英语语法表达,从而产生了语法上的负迁移现象。比如下面一些因为汉语语法、句法负迁移而产生的不正确表达:

①They are my friend.

②She like watching movie.

③Mr. Wang teach us English last year.

④I go shopping tomorrow morning.

⑤His body is very healthy.

⑥I’ll go to the street tomorrow to buy some clothes.

(4) 文化习俗方面

文化负迁移主要表现在社交场合,它指的是学习者在实施言语行为时,因为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而按母语的文化习惯进行交际,从而产生了不符合目标语文化习惯的言语行为。下面是一些例子。中国人很含蓄,当被人赞扬时,总是客气地说“哪里,哪里”,若按字面译成“where, where”可就要闹笑话了。外国人面对赞扬,通常是说“Thank you”表示接受。中国人在交谈中会谈及对方的年龄、职业、收入、婚姻家庭状况及物品衣服的价钱,但如果对西方人问“How old are you? ”、 “How much do you earn every month?”、 “How much is your dress?”对方肯定会生气地回答“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在干涉隐私,非常粗鲁的行为。

三.二语习得对外语教与学的启示

1. 合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

可以充分利用英汉语之间的共同性,积极发挥汉语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可以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中国学生都是在母语先入为主,并且根深蒂固的前提下进行外语学习的。这种情况下,对于母语,应端正态度,不是要努力摆脱它,而是要思考如何更好利用它为外语学习提供方便。

2. 努力克服母语的负迁移

对于母语的负迁移,在教学中就必须着重强调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告诉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犯错很正常,有错才说明二语学习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另外,要认识母语负迁移的作用,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从而减轻母语思维的影响。

教师应选择真实的语言材料,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目的语语言模式,让学习者更多的接触目的语环境。同时,应该把文化教学纳入外语教学的一部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上的语言输入,输入的越多则越能帮助学生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

3. 二语习得中的年龄因素

从理论上讲,二语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内在的先天因素,也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关于“外语学习是否应该越早越好”这一问题,目前国外的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普遍认同一下几种观点:1)如果说低龄儿童在学习外语方面较青少年和成年人更具优势,那么这种优势仅仅局限在语音方面。2)虽然儿童有可能习得地道的发音,但其前提是要大量接触第二语言,如果儿童倾向于保持自己的母语水平,则较有可能无法习得地道的发音。3)成年人在二语习得的初始速度上要快一些,但儿童通常在最终成效上要优于成年人。4)儿童在自然环境及语境嵌入式交际中表现出更强的优势,而青少年和成年人则在正规的教育环境或语境缺乏式交际中表现出优势。5)儿童习得地道的语法能力的年龄(大约15岁左右)晚于习得地道发音的年龄(大约6岁左右);成年人也有可能在口语和写作中达到较高的语法水平。6)高质量地浸入式外语学习比在低龄阶段开始学习外语更加重要,这是外语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总之,低龄儿童确实在语言习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年龄自身并不独立构成优势,这个优势只有在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时才能发挥出来,如教师的质量、教学的条件和方法、学时的投入、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及其学习能力等。

4. 我国儿童学习外语所受到的制约

第一,从社会环境来看,英语在我国仅是一门外语,它既非官方语言,也非大众日常使用的语言。英语学习者除课堂之外,接触或使用英语的机会极其有限。幼儿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模仿、练习、(对错误语言的)纠正、(对正确语言的)强化以及儿童与成人或儿童与儿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我国儿童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缺乏这样的自然环境。第二,从教学环境来看,虽然浸入式教学是儿童英语教师追求的目标,但受到师资水平的制约,我国目前大部分幼儿园都不具备实行浸入式教学的条件。不得当的教学方式就无法为儿童提供“习得”外语的环境。第三,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儿童语言发展必须依靠一个可以实际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环境,通过与他人交流互动,学习适当的语音、语义、语用和语法。如果仅让儿童鹦鹉学舌般地掌握部分语句或歌谣,而无对话、交流的语境,这种教育是不值得提倡的。第四,幼儿的学习能力受到其自身生理、智力、认知等条件的限制,要想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而儿童教育的重心是维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英语教学往往会事倍功半,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英语也许更具科学性。

四.结语

因此,虽然我国的儿童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但在“外语学习是否越早越好”这一问题没有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家长、教师和社会都应该对儿童英语教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如果不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不考虑具体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那么盲目地进行幼儿教育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教育浪费,而且还会给儿童今后的英语学习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同时儿童外语的教与学以及二语习得的正负迁移等问题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展开探讨和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98:205.

[2]Ellis, Ro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1994:151,213.

[3]Lenneberg, E.H.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M].New York: Wiles and Sons, 1967:57.

[4]靳洪刚. 语言获得性理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94.

[5]李健淑、杨嘉宜. 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现状实证研究[J]. 广东科技,2012,6 第11期.

[6]王振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5-88.

[7]杨文伟. 从迁移理论看儿童英语学习[J]. Crazy English Teachers 2010, (07):124-125.

[8]姚梅林、吴建民. 迁移机制与语言迁移[J]. 宁波大学学报,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