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团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社团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社团管理

篇1

[关键词] 高校社团 社团文化 社团管理 社团发展

众所周知,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文化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形成,直接关系着学生们是否健康快乐地生活、成长。而高校社团文化是大学生社团在长期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了社团形象、社团精神、社团价值,以及社团影响、社团品牌和社团前景等主要内容。对高校社团文化的管理一定不可轻视,而且秉承“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理念,也完全有必要把它当作一门重要课题来进行探索与研究,为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丰富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时代性而不断努力。

一、首先,让我们分析很多高校社团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与其所存在的相关负面问题。

总体来说,现阶段高校社团类型相对繁多,但大致可归纳为“思想政治类”、“学术研究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爱心服务类”、“商业经营类”等六大种类型,且呈现出了自主性、创新性、开放性、导向性、娱乐性等一系列特点。这些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同学提供并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全面开发、认识社会、展现自我、提升素养、体悟生活、强健人格的良好机会和广阔平台,同时也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开通、修筑了一座衔接沟通、互利共赢的重要渠道和桥梁。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位文化人,特别是作为一个社团活动的指导与管理老师所不容忽略的。为此,笔者走访、了解省内众多高校,就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个小结,具体如下:

1.社团活动的规模、质量和档次总体不高。大多活动只局限在协会内部进行或者很少有除本社团以外的其他同学参加,且活动内容空泛,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创新性、前瞻性、教育性和启发性,也很难满足同学们对知识、对技能、对文化感知和思想启悟等方面的本质上的或者真正意义上的需求。

2.社团内部的制度、章程和条规不完善。一些社团甚至没有自己的制度、章程,没有自己的宗旨、目标和实施细则。因此便缺乏有效而高质量的管理,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造成了社团纪律松散、成员思想怠慢等不良现象。

3.社团管理人员以及内部骨干成员的纪律要求不严。部分社团干部不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与持之以恒的优秀作风,不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不能以身作则、以身试法,且常常出现朝令夕改、朝三暮四的情境。而作为社团,也往往成为了有名称无活动、有活动无影响的糟糕的现实局面。

4.社团成员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薄弱。许多成员没有真正融入到社团中来,起初的兴趣和爱好也因时间的过滤而锐减、消失,因此对社团举办的的各种活动参与和关注的程度不够,甚至到最后开始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5.社团与社团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据长期观察发现,个别社团属于“装在套子里”的社团,自己把自己封闭、包裹,很少与校内社团联系。从而导致了信息的无法流通、合作的无法开展、经验的无法共享、安排的无法统一,即所谓的“四无”。

6.社团物资紧张、经费不足。一些非常有创新和现实意义的社团活动因为物资的紧张,以及经费的不足而被取消,因此便造成了社团文化活动的相对减少、社团文化质量的相对走低,以及校园文化丛林的相对落寞。

二、针对以上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给予解决

这里笔者进行了反复思考,最后得出了以下几条解决的实际方法和措施,仅供参考。

1.加强社团管理,规范社团活动。做好社团活动的宏观规划、微观分析和具体指导。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社团所开展的活动,要聘请相关专家和老师来进行谨慎分析、悉心指导和严格把关。真正做到活动不流于形式,而更体现在内容和意义上。另外,加大社团活动的对外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横幅、书写标语、发送传单、报纸刊登、电台广播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

2.加大社团内部建设,特别是制度、章程和条规方面的建设,并增加相应的监督力度,彻底改变涣散不堪的局面,从而把社团成员有秩序、有目的、有成效地组织起来,使其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社团活动中来,投入到自身参与中来,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3.定期组织社团管理人员和内部骨干成员的培训。培训的目的在于纠正不良的工作作风、增强其作为一个领导者、管理者和骨干成员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并通过不同形式对其偏差行为进行考核、纠正和验收。另外,使其长久树立精品社团意识、优秀社团意识,从而为社团文化活动的开展、为校园文化实际的丰富与活跃添枝加叶。

4.增加对社团成员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的教育。对成员的兴趣爱好应时时给予点燃和保鲜。平实要格外注重对社团各成员的交往,做好思想沟通疏导工作,做好理解关心工作,做好敦促激励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制定一些合理的奖惩办法用于实际工作中来。

5.为各社团负责人提供一个适合沟通、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对其进行正确而科学的引导,或者适当要求各社团间定期举行联谊活动,以加强各社团成员间的相互认识、相互学习,真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6.每学期开展“优秀社团”、“精品社团”、“优秀会长”、“优秀会员”、“十大社团之星”等评比表彰、对优秀社团工作者和优秀社团干部进行宣传鼓励。

总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与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分析、不断总结、不断发现和不断创新的重大课题,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予以重视,并付出实际行动为高校社团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贡献自己拥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董 兴: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研究探析[D].山东大学,2008

篇2

作者简介:宋坚(1988―),男,浙江绍兴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汽车技术系辅导员,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社团是兴趣、爱好、特长相近的学生群体形成的一种群众性活动组织。高校社团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高校社团的合理化构建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

一、高校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1)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一方面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也成为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广大学生群体参与其中。社团活动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更快地融入校园文化的大环境之中,更好地去体会校园文化的滋味,而随着学生的新老交替,社团活动自然而然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承者”,这也是众多高校校园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缔造者”。心理学认为当人处在一个相对安逸、宽松的环境当中,而且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以后,人的个性就能得到十足的发展,创造力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社团活动具有群众基础广泛、灵活自主等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使得高校社团永远在学生心目当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校园文化,而且在感受文化的同时也能不断促进学生发挥创造力,改进社团活动的形式及内容,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3)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者”。“以人为本”一直是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倡人的个性能够得到张扬,人的发展空间广阔而又自由,提倡人与人之间要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合作。高校社团是青年大学生中一批具有相似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群体所形成的一种群众性活动组织。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学生们之间提供了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改进的机会。因此,社团活动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践。

二、社团活动在提升校园文化中的制约因素

(1)品牌化社团数目稀少。在学校“双百双进”的政策引导下,我校各系都于近段时间成立了大量的社团,据数据统计,我校目前社团数已达68家,其中院级社团18家,再过不久便能达成“”的宏伟目标。但是,一味追求社团数量,虽然在量上有了保证,但是在质上能不能同样得到保证,这是需要打问号的。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我校的品牌化社团数量远远不够,这也是学校社团力量薄弱其中一个重要表现。

(2)社团活动缺乏自主性。社团要有活力和凝聚力,必须靠开展活动,这是社团发展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发挥社团自主性的重要前提。但是,以我校社团的活动数量而言,着实有些偏少,多数活动也是学校老师安排的,这大大制约了社团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社团的长远发展。

(3)资金不足,活动空间有限。社团活动要有无限的动力,一方面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便是要有一个相对宽广的活动空间。但是,从目前多数高校的社团发展情况来看,多数社团无论是从资金支持上也好,还是从活动空间来说,都出现了物质资源条件不足的情况,严重制约了社团的长远发展。就我校来说,在经费方面,虽然社团的成员人人都会上缴会费,但是这些小额的会费想要支撑起一个社团一个学期乃至于一个学年的正常运行,实在是颇有难度,加上各系的学生活动经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团活动的开展。活动场地方面,除小部分社团拥有相对稳定的场地之外,绝大部分社团都需要靠“打游击”才能开展活动。物质资源的匮乏,极大制约了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4)缺乏专业指导,社团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要使一个学生社团得到良性的发展,专业老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学校每个社团在成立时都配备了一名专门的指导教师,但是由于大部分指导教师都不够专业,因此,在指导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再加上学校缺乏对社团指导教师的奖励机制,导致某些指导教师仅仅是挂名而已,并没有真正地去履行自身的职责。另外,系社团之间、院社团与系社团之间、校内社团与校外社团之间的联系甚少,社团建设与管理的经验没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得社团在发展过程中远远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

三、健全高校社团管理模式的路径

(1)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社团的“良性化”发展。

科学、合理、有效的社团管理制度对实现社团的良性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学校已制订出了《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社团管理方法》,其中包含了社团申请、成立、资金管理、考核等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各系缺乏配套的社团管理措施,导致学院社团管理办法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学院团委应加强与各系之间的联系,督促各系制订出符合本系社团特点的社团章程和工作制度,对社团成员的日常行为加以规范化管理。

(2)加强对社团骨干的培训,提高社团自主性。社团能否正常有序地发展,社团骨干是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对社团骨干的培训工作,通过各种专业社团指导培训以及经验交流学习等活动,有效提高各社团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联合会这个自治组织的作用,以此为抓手,充分调动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3)加强教师指导,实现社团的“专业化”发展。

篇3

关键词:精英模式 高校社团管理 社团精英

管理和被管理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的一种艺术。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愈来愈多的机会置身于各式各样的组织之中,也有更多机会与其他人交往,以达成各式各样的组织目标。如今,公司机关录取人才的标准,不再仅仅是学业成绩,课外活动的表现也成为选择人才的考量因素。

一、何谓高校社团精英

精英的思想在中西政治思想史上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在其《思想国》中表达了“哲学王”的思想,中国传统治国理论强调“内外圣王”,无论“哲学王”思想还是“内圣外王”思想体现的都是精英治国思想。精英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属日本教育社会学家麻生诚通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中有比普通人更优秀的内在属性或者有较好的外在属性;在一定的领域内和一定的水平基础上,通过他们的领导职能可使全社会的各种价值得到增值或得以保持下去;在决定全社会的结构方面,他们起主导的作用和骨干作用,他们蕴藏着一定的集团意识和特殊的文化财产,并具有高度构造化方向发展的倾向。”

在高校社团管理中,精英指的是学生社团中的出类拔萃者、佼佼者,是为数较少的积极分子组成的群体,是承担决策与领导责任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的本质特征是精英性,这种精英性一般说来是通过成绩优异、能力非凡、技艺高超、贡献卓越、交际面广等涵盖与表达的。

二、精英模式在高校社团管理中的现状

目前,各高校社团管理精英模式的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高校社团在管理中都是仿照行政组织模式,采用社长(会长、主席)负责,主席团(理事会)协助管理的制度。社团重要事务经主席团民主协商形成可供选择的方案并最终由社长决定。这里所说的社长负责是指社长作为一个社团的领导,直接对社团管理机构负责,社团中其他负责人直接向社长负责;另一方面,社长也对广大普通社团成员负责,引领普通社团成员增加社团归属感、使命感。

2.学生社团中参与决策和组织工作的多是社团主要负责人。众所周知,大多数大学生都参与过一个或者多个社团,但真正参与决策与领导的人员却比较少,绝大多数人还是被动处于“接到任务-完成任务”的模式中,并没有因加入社团而学到一些适应社会的技能。社团的决策还是集中在社团精英手里,他们掌握着社团的发展大计。甚至有些社团存在社长或主席团(理事会)独揽大权的情况,这样导致一部分人对社团参与表现冷淡,也制约了社团发展。

3.学生社团精英对社团事务基本事无巨细,全面管理。很多社团都存在着社团经费缺乏的困难。只有少部分社团感觉到经费充足,而这些社团大多是学校社团管理机构重点扶持的社团。社团经费的缺乏使得社团在组织活动时捉襟见肘,社团主要负责人经常为社团活动经费花费许多精力。另一方面,社团精英要抓的事务还包括招新、自身形象宣传等等,几乎涉及到社团运作的各个领域。

4.学生社团的社团普通成员紧跟社团精英步伐,从众效应明显。从众效应是一种追随别人的行为的常见心理效应。学生社团中普遍存在的从众效应主要是指在学生社团中普通成员往往积极效仿社团精英的思维模式、处事风格,以使自己融合到社团这个集体中去。从众效应还表现为对进社团推崇备至,认为进社团就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甚至把工作当作逃避学习的借口。

三、高校社团管理中精英模式的存在原因分析

1.高校社团管理机构对大学生社团扶持力度存在差距,要么任其自生自灭,要么统得过死,这是精英模式存在的外部原因。其一,高校社团管理机构对一些社团轻视其作用,对社团采取自由放任或不重视、不支持等态度,致使一些大学生社团缺乏指导,开展活动时在经费、场地和必要的设备等方面得不到支持,严重挫伤了社团积极性,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这样,一部分社团管理者,即所谓的社团管理精英为了使社团谋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务实的为社团发展着想,事无巨细都亲自操办,社团往往成为其施展才华的天地。这种社团精英忧患意识强烈,甚至感召力也同样具备。其二,高校社团管理机构主观抬高社团的地位,并对其寄予不恰当的厚望,管得过细、卡得过死,牵着社团的“鼻子”走,使不少学生社团无法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学生社团中的社团精英往往属于那种“修炼到家型”,他们能够从社团工作中找到自身价值的体现,他们往往跟上面即高校社团管理机构交情良好,而跟下面即普通社团成员关系不够,缺乏沟通。

2.高校社团凝聚力缺乏,大多数社团是因为兴趣爱好自发组织成立的,社团大多走的是自我管理和完善的发展思路,这是精英模式存在的内部原因。高校社团在高校中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相比较于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而言就要弱得多。因此,高校学生社团要发展,就必须有那么一批敢于勇担重任的人去“想社团所想,急社团所急”,把社团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鼓励成员,提高成员的积极性,形成社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当然,这些勇担重任的人必须首先有拥有精英素质和意识的潜力,其次,再在日常的社团管理实践中一步步把自己完善成一名社团精英,然后引领社团发展。

四、精英模式在高校社团管理中的展望

1.精英模式必须与健全高校社团管理机制相结合。完善配套的制度建设是大学生社团活动得以蓬勃开展的保证。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等制度,但还应该有保证学生社团得以正常开展活动的其他配套制度,如:学生社团的竞争或优胜劣汰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实时监督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把各个大学生社团都纳入正常轨道,并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机制。

2.精英模式的存在及发展依赖于精英对自身的反思与改革。要想改变事无巨细,全面管理的现状,就需要社团精英们经过反思找到改革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首先,“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教会方法,提升社团成员的参与能力。让社团成员动手做事,动脑想事。变全面管理为项目管理,专事到人,责任到人。其次,倡导“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要提高社团成员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必须让普通社团成员消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让他们真正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去,提升社团成员归属感,自豪感。

3.精英模式的出路在于在社团中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首先,应当做到在社团负责人的选拔上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民主集中制要求在决策之前要允许成员充分讨论,群策群力并充分体现民意,但最终的决定权要有主席或主席团行使。其次,应当做到社团事务的决策上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在社团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走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在事关社团成员利益的事情上让社团成员说话,工作做到深入细致、春风化雨,并且充分发挥社团精英的引领及导向作用。在重大问题决策上有集中的胆略、气魄、能力和方法。

总而言之,高校社团精英承担着高校社团发展的重任,对社团发展的兴衰成败影响甚深。我们在了解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其存在原因作出分析,扬其长,避其短,以使它更好的运行和完善,并为建设良好的高校风尚出力。

参考文献:

[1]麻生诚通:《英才的形成与教育》,王桂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2]付 霞:《高校学生精英意识淡化的原因探析》,《教育探索》,2007.7。

[3]杨亚军:《大学生社团的运作和管理》,《教育评论》,2004.1。

篇4

关键词:高校资助 工作社团化 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能力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一直以来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2007年新的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生长环境和经历等原因,很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低于于非贫困学生,在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扰。因此,实现资助工作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资助育人”模式的转变就变得十分迫切。

一、高校资助工作社团化管理的优势

首先,社团产生和发展是基于学生自愿以及自觉遵守成员认可的社团章程,其凝聚力、向心力主要依赖成员的观念内化和自律意识,具有内化自律功能。其次,社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兴趣和爱好的纽带中,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具有凝聚激励功能。再次,学生社团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具有素质拓展功能。最后,学生社团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导向作用,具有教育导向功能。

学生社团本身具有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点,通过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途径达到了解社会、完善自身、陶冶情操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社团成员逐渐将道德、伦理、惯例、传统等精神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学生社团的自发性、自主性、专门性和松散性还能为经济困难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才能、发展个性、提升素质提供广阔的平台,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

二、西安工程大学高校资助工作社团化探索实例

(一)西安工程大学社团化情况介绍

西安工程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始实施贫困学生教育社团化,目前已有贫困学生社团14个,贫困学生实践基地3个,中国大学生创业真维斯实践基地是其中的成功案例。该基地以“真维斯爱心社”为载体,以真维斯助学金受助学生为主体,在学校设立纯公益性质真维斯服饰店铺,坚持学生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和创业就业实践机会,以此积累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该项目具有很好的示范效用。

1.明确社团定位。“西安工程大学真维斯爱心社”全部由贫困学生组成,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共同的梦想,使他们能够自由地交流和沟通,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

2.专业化指导,正规化管理。校学生资助中心配备了1名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并协同真维斯公司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同时在学校团委备案注册,严格按照社团管理规定建设社团。

3.加强社团内部建设。爱心社严格按照社团章程进行建设,构建组织结构,设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依规依据开展工作。

4.是丰富活动内容。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加强社团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二)创建创业实践基地平台

1.提供优质的场所。学校为该基地提供了60多平米的专用场地,按照实践要求进行设计装修和用品配置,并免除运营电费和水费。

2.实行专业化管理。严格按照真维斯正规店铺管理规定实行公司化管理。

3.采取灵活的实践方式。根据学生课程情况安排实践时间和班次,实践结果由学校和真维斯公司共同做出评定。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安排工作岗位,强化学生的专业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三)实施立体化的创业教育

一是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一方面邀请KAB专业教师为学生做专业培训;另一方面邀请知名企业家做创业报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二是专业的公司培训。不定期邀请真维斯公司各个部门负责人来校进行管理、销售、人力资源、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和讲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三是丰富的立德树人教育。组织基地学生参加各类社会知名人士的演讲、参观人文景点等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操守。

(四)树立精品公益活动品牌

一是强化感恩教育。依托学校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公益意识。如“真维斯公开课”、“大手拉小手”义务家教、赴贫困山区支教等活动。二是突出重点。在广泛开展活动的同时,主抓重点活动,树立公益品牌,形成了“爱心铅笔”“真维斯希望教师计划”等有较大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品牌。

(五)主要经验

1.把握规律。通过研判工作形势,把握工作规律,该项目准确定位了重点和难点,确立了科学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再辅之以强有力的落实,这是取得成绩的前提。

2.因校制宜。该项目很好地契合了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很好地借力了知名服装品牌企业支持,完全符合学校办学特色。这是取得成绩的基础。

3.突出特色。该项目的“特”体现在独特的群体组建独特的团队、独特的机制实行独特的管理,独特的视角树立独特的品牌。全部由贫困生组建的社团、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希望工程和明星助力等等。这些独特视角和新闻点,无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这是取得成绩的保证。

随着高校扶贫助学工作的深入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激励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西安工程大学高校资助工作社团化特色探索可以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神激励的实践中适时引入学生社团这一崭新载体,并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的管理,使得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困难得以解决,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凤英.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李静.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作者简介:张旭(1980― ),男,陕西西安市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

篇5

[关键词]学生社团管理 建议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社团作为一个需要庞大数量的内部成员组成的组织机构,其内部的管理建设直接决定这个社团的工作成效及发展前景。而学生社团的运行成效好坏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活动氛围活跃与否,因此无论是社团内部成员还是校方领导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管理建设。

社团作为一个学生团体,其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多半来源于上一届管理人员。上一届管理者管理方式及力度将影响到下一届的管理者。又由于社团换届选举的自主性,导致社团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参差不齐。站在校方角度。作为校方,应当正确引导及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建设并长期监督其管理建设进行情况。校方可定期对社团主要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培训,丰富其管理理论,培养其管理能力;出台相应文件,规范社团内部管理制度。此外,校方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及监督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社团主要成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合格者给与一定鼓励,不合格者则深入培训或建议调换。站在社团角度看,社团管理建设应当做到“三化”。

一、管理模式科学化

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其管理模式一般都遵循一个模式,既金字塔模式。权限越大,人数越少,在金字塔的位置越靠上。例如古代埃及的中央集权制,或者是当今的大中小企业现状。这种模式有利于规范内部管理,但却有一个很大的弊端。越到金字塔顶端的人多半其能力越强,得到的机会越多,但处在金字塔底端的人刚刚好相反。一台电脑无论软件设施多好,当硬件配套跟不上的时候,它能发挥的作用将会很小。同样道理,一个组织中,领导工作能力再强,普通成员工作能力跟不上,这个组织能表演的舞台将大大缩小。

而当前,学生社团中普遍存在这个问题。社团的负责人往往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但是也是最忙的一个,因为他并没有发挥出社团其他人员的作用,导致底层人员参与度不高,能力得不到锻炼,大多事情只能负责人亲为。这也形成恶性循环,底层人员越是参与度不高,能力越得不到提升,能力提升不了,就越参与不了社团活动。所以社团管理建设应当采取倒金字塔形式。越是底层人员就应该越重视其能力锻炼,就应该给其更多的机会。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才能创造更多的辉煌。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它创办至今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却创造了迪斯尼乐园的多项记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非常重视园内工作人员能力培养,尤其是基层人员能力培养。一个清洁工,扫地都能扫出十几个注意事项,所以东京迪斯尼乐园想要发展不好估计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社团想要良好发展,其管理模式必须科学化,也就是就必须做到倒金字塔式的管理。只有普通成员能力得到提升,社团的运行才能更有生机,此外将来的社团负责人的能力也就更有保障。

二、管理结构团队化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很多社团,在以往的社团管理活动之中,社团领导者本人的作用往往被放大,而忽略团队的作用。又由于社团的负责人一般都是在校学生,受专业知识和阅历等等因素的限制,往往无法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从而大大降低社团的运作效率。

我们有很多社团平时大会小会都在喊着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可一到实际中就又犯了领导者大事小事统管的错。什么是团队?当我们在喊自己是一个团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是否符合三个条件:自主性、思考性、合作性。

(一)自主性

首先作为一个社团,我们由若干部门组成。社团的负责人应当是做决策,分配资源。有事情,应当底下几个部门水平沟通处理,不是动不动就把社团负责人请出来,开会,协调,沟通。如果说社团负责人把手机一关,出去了,这个社团还能正常运行,这才叫一个团队。如果说一个社团负责人时不时要打电话回去指导工作,这就在给我们暗示他领导的是一群人,而不是一个团队。

(二)思考性

一个社团中,我们有多少创新或者议案是由底下的人提出来的呢?答案是很少。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社团负责人往往喜欢用自己的经验去影响底下人的思考性。我们经常会说到,小王,我觉得这个宣传海报画的不合适;小刘,我觉得这个申报材料做的不太好;小张,我觉得这些物资整理的有欠缺。而我们底下的人一般会怎么回答。社长,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重新再弄一下。有没有人会说,社长,我从事绘画海报已经一年了,在这方面我是专家,你如果不相信我的眼光觉得我画的不合适,那请问怎么画合适呢?没有人,没有人敢这样说。我们社团的人会做的也只有按照社长意见重新再做。一个社团如果每个人都按照领导的指导办事,没有一点自主的思考性。这样的社团应该很快就淹没在校园中了。

(三)合作性

社团,最重要的是一个团字。社团的工作形式一般都是各部门分工合作。分工是形式,合作才是本质。很多社团工作的时候往往突出个人或者个别部门的能力,而忽略了整体的作用。导致本来是一个团体合作三下五除二就解决的事情往往要浪费很多时间、精力。日本能创造工业崛起的奇迹,美国能占据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德国能一次又一次重大打击后迅速复兴。并不是他们有多能干,而是这些国家的公民从小就有很好的合作性。

符合了这三个条件才能算一个团队。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效益。

三、人性化

篇6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分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09-02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在教育部、团中央于2005年共同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被定位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

实践也证明,学生社团的确能够成为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阵地,更是以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之外的有益补充。既然高校中的学生社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加强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就应该透过学生社团繁荣发展的表象,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社团发展的各类问题。以人为本,从不同类型社团的特点出发,进行相应的引导和管理,从而保证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全面发挥其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给社团制定的发展目标不够明确

高校学生社团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社团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的制定。导致一哄而上的社团多,打造品牌的社团少;性质雷同的社团多,独辟蹊径的社团少。另一方面,很多社团一味将社团成员人数是否众多、宣传活动声势是否浩大等作为衡量社团成功与否的标志,忽视了社团活动的质量,使得学生社团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向社团提供支持的方式不够灵活

经费不足、缺少活动场地是当前很多高校学生社团遇到的问题。在社团数量与日俱增,但学校相关经费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这一矛盾尤其突出。很多高校采取了“均分蛋糕”的方式,给所有社团同样的支持。实际上,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具有不同的需求,有些社团需要学校的资金支持以开展活动,而部分社团需要的往往是活动场地或者校方关于社团资金较为细化的使用规范。不能按照特点提供相应的支持是很多学生社团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

(三)为考核社团建立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学生社团数量的增加,大部分高校的团委或学生社团联合会等主管部门会从活动效果、财务状况、校园影响力等多个方面对社团组织进行打分评价。也经常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师生关于社团活动的看法。但此类评价体系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将各种类型的社团组织置于同样的标准之下,导致部分社团虽然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因自身特点所限在评价中往往处于劣势,陷入了逐渐低迷的困境。

(四)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脱节

学生社团活动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现有教学模式的限制,在社团活动中展现出较强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常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得不到认可。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取得的进步和获取的知识又因为没有纳入学分体系而难以体现。第二,很多学校并没有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所付出的努力纳入相关考核评价体系,很多教师完全凭自己的热情指导社团,其持久性和投入性必然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很多学生社团发展的层次较低。

二、对学生社团进行分类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学生社团进行分类

在分类管理的工作思路中,合理的“分类”是关键,也是该项举措深入推进的基础。时至今日,高校学生社团的主题涵盖经济、文化、体育、科技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团进行分类也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遵循不同的分类标准。可按照社团主题分,大部分学生社团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兴趣爱好型社团,这类的社团以学生共同的课余喜好为组成纽带,如书法协会、漫画社、舞蹈协会等;公益服务型社团,此类社团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宗旨,如助学协会、环保协会、义工团等等;专业学习型社团,这些社团以学校开设的相关专业为依托,为学生课堂之外的专业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如金融协会、软件协会和各种外语类社团等。第四类是政治理论宣讲类社团,如党史研究协会、红色理论小组等等。

按发展方向分,可分为以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要目的的大众参与类社团和以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研究,需要一定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研究型社团。除此之,还可以按照主管部门、参与人数等进行分类。

(二)为不同类型的社团确立相应的管理主体

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社团采取了单一部门统一管理的模式,即由学校团委或宣传部对全体学生社团实施统一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存在着一些关系没有理顺的现象。学校职能部门与各院系、校学生组织与各院系学生组织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或者政出多门,使学生社团无所适从。或因任务过重,在服务社团管理社团的时候力不从心。有时甚至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拆台的情况。

对学校现有的社团进行分类之后,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别明确对应的指导管理部门。一般而言,兴趣爱好型社团因为涉及面广,参与的学生可能来自学校的各个院系,其管理职责应该由校级职能部门(一般由学校团委)担任。公益服务型社团服务的对象往往是校外的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为了方便开展沟通接洽,其管理主体也应该由校级职能部门担任。与此对应,以相关学科背景成立的专业学习型社团其主要管理责任应由所在院系具体承担。这样安排既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学校管理部门因为缺乏专业背景而无法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的局面,也消除了因专业型社团数量较多,对单一社团重视程度不足的窘境。需要说明的是,依据社团的情况由不同的部门分别管理,并非彻底切断各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对于高校而言,社团工作是“一盘棋”,涉及财务、重大活动审批等环节还必须由具体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三)完善具有针对性的社团考核评价体系

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系统的社团考核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多是围绕工作机制、自身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设置,具体包括招收会员人数、会费管理情况、活动开展次数、是否受到投诉等指标。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评价体系堪称科学,但针对性显得不够。例如,模型协会在活动的轰动效果上显然无法与魔术协会相提并论,演讲协会、定向越野协会等专注于校内的社团在社会影响力上也不能跟义工团、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相比。

有鉴于此,高校在制定针对学生社团的评价体系时,应该更加注重结合社团的实际情况,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分类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既有关注面上取得的成绩,也考虑深度上的影响。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够调动学生社团开展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将会对这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三、对高校学生社团实施分类管理的具体做法

高校开展社图工作的宗旨是“服务社团,管理社团”,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教育工作者对不同类型学生社团组织特点的准确把握及其真实需求的深入了解。这里,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社团发展目标、一般需求、考核要点等几个方面对上文所述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公益服务类社团

高校公益服务类社团是以服务社会、锻炼能力为宗旨的组织,其活动涵盖了科技服务、卫生下乡、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众多领域。公益服务类社团的发展目标应该是走出校园,做大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服务之间的桥梁,成为高校展示自身风采的窗口。

发展较好的公益类社团往往可以与当地义工团体展开合作,在争取相关赞助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所以与其他类型的学生社团组织相比,公益服务类社团最迫切的需求往往并非资金,而是自身专业化的提升和对社会服务工作机会的争取。因此,高校在对公益服务类社团进行管理的时候应注重对资源的整合,设立志愿服务中心等机构使校内各种公益社团以统一的面貌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打造学校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同时可开展各类培训,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对公益服务类社团的考核应着重关注其开展活动次数、活动参与面、培训水平、取得相关技能资格人数等。

(二)兴趣爱好类社团

兴趣爱好类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往往也是参与人数最多、开展活动最多的社团。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此类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中的积极作用,为社团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从长远来看,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发展方向还在于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同时提升活动水平,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兴趣爱好型社团在开展活动时经常需要设备、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高校应将这些社团纳入统一管理的模式中,在审批设立的环节加以控制,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可采取“抓典型、促后进”的原则为兴趣爱好型社团提供物质支持。重点打造优秀社团,同时对发展水平较差的社团进行资源倾斜。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制定针对高校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的奖励机制,从制度层面确保指导老师的到位率和投入度。

对兴趣爱好型社团的考核应侧重于招收会员人数、开展活动次数、校园影响力等方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会费收缴管理情况也是考核此类社团时应该重点注意的项目。

(三)专业实践类社团

大学生在参与课外专业实践活动时候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专业实践类社团日益成为学校课堂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众多学术科技成果都来自于专业型社团的日常活动。对于这类社团,高校应该采取院系专业直接管理的原则。将专业社团的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当中,让学科专业真正成为这类社团的“依靠”。

对专业实践类社团进行考核的侧重点应该在成果孕育方面。如发明创造数量、调研报告、学术论文撰写数量、在“挑战杯”等科技创新竞赛中的参与程度、获得成绩等。应该坚决避免用传统的招收会员人数、开展活动次数来进行考核,引导科技实践类社团将活动重心放在质量的提升上,使社团成为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创新的重要阵地。

对学生社团的管理,需要时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意识,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明确认识不同社团组织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主体在人的价值发现、潜能发掘、个性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真正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团管理的宗旨,学生社团就一定能够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廖生武,秦思.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南方医学教育,2008,(1):43-44.

[2]侯瑾,王蓬.探析高职学生社团管理模式[J].高教研究,2011,(8):105-107.

篇7

【关键词】高校社团管理模式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97-02

引言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重要平台[1],承载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传播课外知识的重要作用, 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社团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但很多高校的社团存在着定位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制度混乱化、活动形式化等问题,缺乏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因此,加强社团内部建设,优化社团外部环境并促进其科学发展成为目前社团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社团制度建设缺失、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制度建设混乱和管理体制缺陷是目前高校社团最为典型的"通病",首先,从活动场地的建设,到社团成员的招募,再到社团经费的支持等等,都缺乏完善的制度规范,使得社团的正常运作难以保证,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会员不遵守或者不能完全遵守社团的规章制度,社团的运作与发展具有严重的盲目性。其次,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社团内部的凝聚力下降,新老交替不能顺利完成。具体表现在,高校社团负责人产生办法不明确,没有真实可靠的评价标准,社团干部的产生缺乏一定的公平性。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社团干部往往会随意彰显自我,推行个人价值理念,而会员的建议和意见很难被重视,最后导致会员对干部的不认可,人员逐渐流失,社团的延续难以为继。

(二) 社团发展规模混乱、活动内容流于形式

由于社团建立的自发性很强,导致高校同类型的社团繁多,重复建设严重,如某些高校里有某文学社、某读书协会、某现代诗社、某抒情诗协会等,同类型社团大量存在,而每一个社团的规模却十分不平衡,多则上百人,少则十几或二十几人。同时,高校社团以文体娱乐类社团局多,而科研学术类社团数量却很少,活动内容空洞,表面看来声势浩大,但实质内容却比较肤浅,不具备社团发展的长期效果和深远意义。

(三)发展缺乏轻松环境、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首先,大多数社团开展活动局限于本校范围内,与外部缺少沟通和交流,限制了社团的发展空间。其次,社团活动经常受到学校有关部门和场地的限制,没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场所,使社团的活动无法按时保证。再次,由于活动经费有限或不足,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社团自身的价值观念发生偏离,社团发展开始追求所谓的利益观念。由于学校拨款和会员的会费微乎其微,依靠外联支持、企业赞助等方法又催生了社团商业化的倾向,同时,在拉赞助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社团干部开始追求所谓的权力观念,导致社团发展出现畸形,背离了社团建立的最初理念。

第一,社团与校方缺乏沟通。调查显示,高校社团大多有固定的指导教师,但有些社团会员却不认识自己的指导教师,会员与指导老师的交流沟通甚少,社团干部也不定期汇报工作。第二,校方与指导教师指导力度不够。由于指导老师精力有限,科研、教学等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社团指导教师的称号大多仅仅是挂名而已,使得学生社团发展缓慢,并且由于社团性质日趋专业化,很多负责社团的老师对社团的指导缺乏针对性,严重影响了社团本身的长远发展。

二、管理模式的创新与社团的科学发展策略

(一)完善社团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社团在其发展过程当中显现出来的管理机制松散、管理队伍的变动、管理资源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1.完善管理体制

完善的体制可以有效的避免社团活动的盲目性,同时对社团人员的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也存在重要影响。首先,必须形成完善的干部培养机制,提高社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完善社团的奖惩制度,有效的调动会员的积极性,通过对表现优异的会员进行表彰和鼓励等形式提高社团的吸引力,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对于违反社团规章制度、不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或的会员,必须严格执行制度要求并取消会员资格,这样才能使社团管理正规,发展有序。

2.加强队伍建设

当前就,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社团建设是顺应时的一个必然趋势[2]。高校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发性活动团体,因此,社团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高校社团管理者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社团干部是社团组织建设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社团管理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对于社团干部的选拔应遵循民主集中原则,通过自荐和民主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民主投票,并有指导教师严格把关。任用期间,着重培养社团干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有并保持成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对社团工作时刻保持热情的态度,增强服务意识,这样才能使社团快速稳定地发展。

(二)加强社团内涵建设

1.加强文化建设

社团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有效凝聚社团成员向心力的社团人文精神,是社团的灵魂,也是社团得以生存的内核动力。打造社团的独有文化,完善社团的文化功能,必须做好社团的文化建设。当前,大多数高校社团都存在文化断层现象,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社团没有对于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必须重视积累社团往届活动的经验,总结以往活动的教训,丰富文化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能增强会员的归属感,扩大社团的影响力。其次,应创立社团品牌活动。品牌活动能吸引更多同学关注并加入社团,同时可以扩大社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品牌活动的重要特点必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具有优良的可传承性,同时还应注重社团的形象设计,如各种徽标、logo等。

2.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社团活动是会员锻炼自我的平台,高质量的社团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会员,是社团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扩大社团的影响力的必要保障。较之社团活动的规模,社团活动的质量更为重要。要结合本社团的性质和实际情况为会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锻炼的平台,通过社团活动学到课堂外有用的知识技能。因此,开展继承社团的传统经典活动并使之不断创新发展,才是社团活动实质精神的体现。

(三)创建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高校社团组织的建设和繁荣对繁荣校园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3],所以必须创建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首先,要保证社团组织关系的和谐。要利用各种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其次,要扩大发展空间,让社团走出校门,拓宽视野,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联系,通过社团活动中为企业做宣传并获得企业的赞助。这样,既可以解决社团的活动经费问题,又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四)加强专业指导

高校社团仅依靠学生自发的工作热情和力量很难维持其长期发展,所以对社团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也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请与社团性质相关专业的校内教师进行指导,也可以从校外聘请该专业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社团负责人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定期汇报工作,积极询问并反馈社团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指导老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团的活动和建设中去,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和监督,最后,作为校方还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方法,如给指导老师发放适当的补贴、成绩考评加分等,鼓励和吸引有能力、有责任感的指导老师来指导学生社团工作,积极推动社团的发展。

结语

高校社团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只有正确把握高校社团发展和存在的意义,才能为高校社团的发展提供动力,保证社团的先进性和生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段昌强,高峰.高校社团发展现状及科学发展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151-152

[2] 张 彬.高校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的探析[J].才智, 2010,(35): 316-317

[3] 易开刚.基于隐性知识挖掘导向的高校社团组织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38-39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535号)。

篇8

高校学生社团承担着丰富校园文化、服务学生第二课堂和培养优秀学生干部的职责,它们的良好发展,无论对学校还是学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得到教育工作者和研究学者一致认同的观点是,以学生社团的优质管理促学生社团发展。因此,高校学生社团能否创新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创新”一词在企业家创业和公共组织机构的管理中被频繁地提到,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不断地进行管理的优化和创新是唯一的途径。研究学者和实践者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商业领域和公共管理领域提出了许多的创新管理理论,也通过大量的成功案例证实了这些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文重点分析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创新管理模式。公共管理有别于工商企业管理,重要的区分点就在于前者的主体是政府(或非政府公共组织),且管理的目的着眼于社会的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周庆行等人对“公共管理”的解释表明其目的是致力于为公民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可参考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原因在于:高校学生社团非营利性的特点以及为大学生群体提供高质量社团活动和社团服务的宗旨与公共管理的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而更为直观的理由则是,公共管理中经常提到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也恰是高校学生管理中所面临的。在前期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结合在政府部门和S高校的实地调研,笔者认为,政府机关部门较为成熟的公共计划制定、政策评估、责任确定、公共服务外包等内容,较好地兼顾了管理效率和管理公平两方面,值得高校学生社团借鉴与思考。

1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效率问题

一般认为,效率是指社会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可见,成本与利益的关系是效率的实质。用最小的成本来实现最大的效益,可理解为高效率,反之则为效率低下。在公共管理中,所有公共事务都存在着成本与收益的衡量。效率低下应该是每个组织在管理中最突出的负面问题。笔者在调研S高校J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下属的11个学生社团时发现,只有个别社团能做到财务状况良好、社团成员的凝聚力高、计划从制定到落实能快速而准确,情况最糟糕的社团一年都组织不了一次社团活动或服务,社团管理形同虚设。详细分析一个高效的政府,笔者发现:其决策制定是快速、准确而能实施的,且能在预期时间内完成——有一个专门的决策分析、制定和评估部门;任务布置下去各部门的职责是明确的——部门职责甚至有明确的章程说明;权力下放,不做不擅长的事情——政府外包服务项目,培育社会组织机构;规范化的考核和激励机制——360°绩效考核及明确的个人晋升途径;责任落实到人——一直到底的个人问责制。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以及恰当的人在恰当的岗位做恰当的事,保证了政府在一个政策周期内的高效运转。笔者将上述的一些理念运用在J学院的11个学生社团中。社团指导老师、会长和副会长形成决策机构,由于是专业社团,要求会长与副会长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为决策提供部分专业意见;决策形成的内容将细化为指标评分,作为360°绩效考核的依据,而评分包括社团联合会上级评分、其他社团同级评分和学生代表下级评分,分数高低将作为社团评优和个人荣誉的重要标准;社团专业性强的活动可借助校外力量,如金融协会模拟炒股比赛的软件则由企业提供,无需学生自行开发。上述举措,辅之以已有的日常管理制度,社团内部松散的风气有所改善,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社团间的良性竞争也促使更多学生干部积极性的提高,由于学生的评价、老师的认可以及工作的完成与自身发展紧密挂钩,学生干部更注重工作质量和服务意识,间接也提高了社团的公众影响力。

2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公平问题

广义下的“公平”的概念被赋予了政治公平、经济公平、伦理公平等多样的形式,而在公共管理的实践视角下,规则公平、程序公平、环境公平和结果公平是被讨论得最多的公平问题。规则问题时指管理主体制定的规则应具有普遍约束力,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程序公平是指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应遵循正当程序。环境公平是指管理主体应为管理对象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条件。结果公平是指管理主体应保证按贡献原则进行分配。一个注重公平的管理主体,应当在上述四方面的管理中有所体现。考察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其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必然注重其政务的公开程度,这好比古时明君开言纳谏。只有保证了信息掌握的对称性,社会大众才有机会获悉公共政策的信息,才有利于下一步的民意表达。第三方监督以及社会公民有表达意愿的渠道,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即保证强弱两方信息把握的公平性。而让更多人有机会投身到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则是毋庸置疑且老生常谈的,缺乏竞争对每一个组织的发展而言都是有害的。学生进入学生社团一般不存在门槛高低之分,因此学生社团应当注重的公平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何保证信息在强弱双方间的一致性。缺少长远发展眼光的学生社团往往就在活动开展前几天通过发传单、摆摊的方式让学生群体了解其社团动态,

篇9

关键词:社团建设 人员管理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226-01

高校社团为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能力、培养其才能才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组织形式。高校社团的建立与发展,大大地活跃了高校校园文化。但在高校社团发展过程中,资源整合不够、缺乏创新性等问题限制了高校社团的功能。

1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

1.1 高校学生社团总体发展情况

目前,高校的社团管理日趋专业化、制度化,高校的管理制度大大激发了社团活动的积极因子,促进了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同时学生社团的种类也随之增多,例如:中国化等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公益类社团,SP舞堂等兴趣爱好类社团,历史协会等学术研究型社团等等。高校社团每年除了学校团委组织的集体活动外,还会自发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教学模拟大赛、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PPT设计大赛,登山活动、赛诗会等,学生社团整体具有种类多、活动多、学生参与率高等特点,社团活动日益成为培养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第二课堂”。

1.2 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社团发展过程中,资源整合不够、缺乏创新性等问题限制了高校社团的功能。如一所高校内存在多个舞蹈协会、多个文学社团、多个民俗社的情况很多,同类社团间的交流、互动较少,有的社团之间还存在“争抢”会员的情况,这影响了高校社团的长远发展。其次,有的高校社团虽然组织开展的活动不少,但其组织形式缺少特色和吸引力,缺乏创新性。加之其活动内容无法形成完整的活动体系,活动质量受到限制,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社团活动的强度不够,质量无法得以保证。再次,虽然学生参与率较高,但其流动率亦较高,学生参加社团的时间不长,这导致一些社团的主要成员是大一新生。

2 造成高校社团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2.1 发展目标不明确

高校学生社团在成立之初一般具有自发性、松散性和成员广泛性等特点。如果缺乏对高校社团重要性的认识,社团就可能会出现发展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从而导致部分高校社团存在一定时间而解散的可能。

2.2 管理不规范

社团虽然是高校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而自发组织的团体,但若没有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社团就会缺乏组织性,凝聚力、向心力不强,社团就无法形成良性的发展,也就不能发挥高校社团的教育管理职能。

2.3 活动质量不高

部分社团活动内容尚未建立完整的活动体系,其活动质量不高,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社团活动的强度不够,其活动质量无法得以保证。

2.4 自身活力不够

从目前各高校的社团建设来看,虽然社团组织较多,但活动方式大多雷同,而且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有针对性的活动较少,这对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

3 创新高校社团管理模式——企业化运作

高校社团企业化管理模式指的是将企业管理模式移植到非营利组织学生社团的管理上,从而形成的高校社团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化管理模式这一概念中,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得到企业界广泛认可和使用的,能够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维持企业稳定的有形、无形的管理方针、管理套路及管理方式。企业管理模式强调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其以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最终目标,以工作制度、管理流程、优化企业内部结构配置为主要手段,包括了核心竞争力管理、策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创新高校社团管理模式就要求我们将追求效率和合理化作为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

3.1 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道路

高校社团实行企业化运作模式将经历规范化、品牌化、打造卓越社团文化三个主要战略阶段。其中建立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和绩效评定机制是高校社团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只有建立高度统一和广泛认可的管理体制,高校社团方能在品牌和文化上有所建树。

3.2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社团

高校社团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创造力优势,在不断完善社团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发展机制的基础上,适时地举办有助于大学生成长、富有时代和社团特色的活动,并有意识地将这些活动传承下去,积极构建活动所带来的品牌效应,逐步扩大社团的外在影响力。实施品牌战略,可以使社团成员更加注重社团内部自身文明建设,通过打造品牌社团,促使社团成员更加珍惜、主动维护社团的形象,提高社团凝聚力,这也是打造社团文化的重要前提。

3.3 项目管理模式的运用

项目管理是通过应用与综合,诸如启动、规划、实施、监控和收尾等项目管理过程来进行的。高校社团引入项目管理模式能增强社团管理的规范性、计划性和高效性,社团管理者在充分汲取现有项目管理经验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社团日常运作和活动管理趋于简单化、流程化和规范化。

高校社团自身组织的活动要克服流于形式的问题,这需要对社团制定、开展的活动项目进行定期的指导。尤其针对一些专业学术类的社团,要以科研立项的要求和工作程序进行指导,从而使社团成员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定期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并将项目管理模式运用到社团活动组织工作中,不断提高社团活动水平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要对每次活动项目进行及时总结、建档,从而实现社团活动的系统性、规范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

[2] 周恩远.按专业设置优化高校社团结构的理论思考与工作架构[J].当代教育论坛,2011(5).

[3] 王瑛.大学生社团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翼[J].梧州学院学报,2008(2).

篇10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63-03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有影响力与凝聚力的群体,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如何实现多校区办学社团的科学管理、发挥学生社团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将为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提供较好的借鉴模式。

一、高校多校区社团发展的现状调查

2011年以来,本课题组成员对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工学院、贺州学院等14所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学生社团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交流访谈等方式,共发放问卷140份(每所高校10份),调查共回收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100%。在此基础上,以桂北片区(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地跟踪调研。

从表1可见,从调查的广西14所高校317个社团当中,学生社团以500人为分水岭。其中规模在400人以下的社团占大多数,比例到达51.72%,规模在600以上的社团占小部分,比例仅为25.64%。从表格不难发现在目前多校区办学环境条件下,中小规模的学生社团占据大多数;而成型大规模的学生社团较少。例如桂林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2011年协会会员人数高达2875人,而规模较小的电子协会人数仅为89人。

从表2可见,社团类型分为(以桂林理工大学的学生社团类型分类为参考):职能服务型、社会公益型、兴趣爱好型、学术科技型社团等四大类型。从广西14所高校317个学生社团类型分布情况看,多以兴趣爱好型社团发展为主,比例高达48.58%;而学术科技型、社会公益型社团发展比较缓慢,分别为15.14%、16.71%,社团类型分布发展不平衡。

从表3可见,社团指导教师中讲师占大多数,高达43.93%。而在高职称范围内的社团指导教师较少,其中教授和副教授所占比例为42.55%。部分高校当中有些社团尚未配备指导教师,其中社团指导教师主要来自校内教师兼任。

从表4可见,被调查的14所高校317个社团的困难大部分集中于多校区社团建设和发展缺少办公场地和设备、社团活动场地缺乏、社团经费严重不足等,所占的比例分别高达92.11%、86.11%、81.07%。多校区社团发展学校重视度不够和缺乏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造成了社团发展步履维艰,社团发展不平衡,出现社团干部综合素质不够高,社团会员流失严重的现象。

二、高校多校区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多校区社团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社团发展缺乏持续性,发展目标不明确,多校区的社团建设各方面都处于一个探索和起步的阶段,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往往得不到相应的重视;社团发展具有自发性,发展太快,各级管理机构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很多学生社团缺乏约束性的规章制度,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多校区学生社团内部管理机制运行不畅,造成社团管理缺乏生机与活力,发展目标不确定,不利于社团的建设和管理。

2.多校区社团活动缺乏校际交流的有效载体,活动内容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内涵与深度不够。多校区办学直接导致了地理位置不连贯甚至相距较远,社团之间对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等缺乏探讨和交流,社团的文化精神难以衔接和传承,容易导致社团工作的脱轨。很多社团活动开展没有从广大会员的角度去考虑,没有从社团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去挖掘品牌和特色,致使社团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没有连续性,一些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新意,活动的目的性和系统性不强,随意性大,影响了广大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多校区社团经费支持和场地供给不足,社团类型分布失衡,社团会员缺乏稳定性。目前在多校区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学生社团存在着经费不足的情况,学校没有专项的建设经费,导致社团活动的强度有限,质量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一些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有限,使社团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

4.多校区社团缺乏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考评奖励机制,社团干部能力素质不高,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多校区的社团建设要往深度发展,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在目前调查的部分高校当中,社团虽配备了指导教师,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加之部分高校缺少对社团实行强有力的考评机制,社团骨干在多校区社团发展中没有强烈的归属感,无法把主要精力放在社团的发展和开展活动中,执行能力和组织能力不到位,造成活动的开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导致社团活动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高校多校区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的组织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