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

篇1

记者:现在有不少家长认为,家庭条件好了,没必要让孩子劳动。于是,一些孩子劳动意识十分欠缺。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郑沪生:劳动是人类生存于世界的一种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劳动也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家务劳动是对孩子进行家庭劳动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家庭劳动教育就是通过家务劳动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意志、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它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发掘孩子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每一位为孩子的未来幸福着想的家长,都应让孩子从小学做家务劳动,而不能以任何理由放弃对孩子进行家庭劳动教育。这不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更主要的是为了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

记者:具体地说,家庭劳动教育对培养孩子的思想品质有哪些作用?

郑沪生:首先家庭劳动教育能引导孩子学会生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从小学会劳动,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好的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的重要保证,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研究证明,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不爱劳动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对波士顿地区490名孩子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比例为1∶15,犯罪比例为1∶10。爱干家务的人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人高出20%左右。

其次,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孩子在做家务劳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每一个困难、挫折都是对孩子意志、能力的磨炼;每一次磨炼都会让孩子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抑制自身的惰性。在家务劳动中,孩子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不断积累,就会逐渐形成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的心理品质。此外,通过劳动实践,能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好作风;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进取精神。

再次,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人的社会化不仅要求人们学会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孩子们在劳动中能学会关心他人,增进与人的感情,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孩子从小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就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且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明确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有责任感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很认真,很负责,一旦遇到困难,也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去战胜困难。相反,没有责任心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甚至不顾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做唯利是图的事。因此,责任心是做人的重要基础,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长大后就能承担起家庭和事业的重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记者:但是有的家长认为劳动太累,舍不得让孩子干活。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郑沪生:劳动是累点儿,但可以使孩子身体得到锻炼,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医学科学的研究表明,劳动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大脑疲劳,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发育,对智力发展十分有益。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在卢梭看来,劳动在“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的习惯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还养成了他反复思考的性情”。在劳动中,孩子双手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

记者:当前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处于什么状况?

郑沪生:长期以来,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学校和家庭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有关青少年劳动观念、劳动能力的调查显示,由于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当代青少年劳动观念日趋淡薄,劳动能力普遍较差,不善于料理自己生活,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

据上海某大学近几年对录取的新生所作的调查,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蚊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我对长春市某高校一个班25名学生作过调查,有24名同学不会缝补衣服,不会钉扣子。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家务劳动调查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不会煮饭的占84%,不会或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据北京市家教学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他们整理书包的占39%,洗手绢的占66%,穿衣服的占59%。

记者:您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郑沪生:主要原因是家长忽视了家庭劳动教育。比如一些家长认为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不做家务最多变成懒虫,而分数上不去则不能成龙。”有调查结果表明:65.9%的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不让孩子做家务;60%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参加公益劳动。由于家庭忽视了劳动教育,孩子缺少劳动机会,没有劳动体验,经不起劳动的苦累,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心理上承受不起挫折磨难,一遇挫折往往采取极端行为,或离家出走,或选择终结生命。

也有些孩子人格不健全,表现自私,缺少爱心,不懂谦让,有怕苦怕累、厌恶劳动、贪图享乐等不良倾向。对一些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许多孩子生活上依赖父母,花钱大手大脚,但不懂得关心父母,缺乏家庭责任感。

记者:家庭劳动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您认为当家长的应如何做?

郑沪生:从小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使他们在家庭劳动的潜移默化中增长才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总要求。我建议家长朋友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更新观念,走出劳动教育的认识误区。目前家长们对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三怕”的思想误区:一怕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二怕孩子不会做家务,反倒添乱;三怕孩子吃苦受累。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劳动教育经验,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第二,放手让孩子做事,从小培养劳动行为习惯。为孩子创设劳动实践机会与环境,让孩子从小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劳动的意义,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使他们终身受用。父母不要怕孩子不会做事,也不要求全责备。孩子做家务,无论结果怎样,家长都应给予认可和赞许,鼓励并帮助他们把事情做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要因孩子不会做事而指责他们或包办代替,那样就会消减孩子爱劳动的热情。

第三,创建劳动教育大环境,让孩子有更多参与劳动的机会。近些年,轻视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一些教师和家长甚至把劳动作为一种惩戒的手段,错误地把劳动教育当作“劳动改造”,使孩子鄙视、厌恶劳动。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处分制度;现状调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在不断攀升,由于入学水平不均,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学生因违纪而受到处分的现象较其他本科类大学更加突出。本文指出高校现行处分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并完善处分制度,引导违纪学生正确认识处分,帮助学生管理者正确实施处分,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的良好作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现行处分制度现状及问题

本文采用网络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并对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将现行处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以便更科学更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一)处分标准及尺度把握不统一

各高校的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大部分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同时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而制定,因此存在制度的差异性。例如在违纪事实认定问题上,各高校规定均有所不同,比如对于旷课学时的认定,各高校旷课学时的累计和处分决定均不一致。而同一学校中,由于院系不同,不同管理者对于处分的思想认识不同,处分标准也会不同。在具体的处分实施过程中,一般都根据学生违纪情节的轻重和认错态度给与相应的处理,相关数据图如下:

由此可见,标准不统一,处分比例不均已经是当前处分制度最大的问题之一。而标准的不统一,不可避免会出现有失公允的现象。

(二)处分力度把握不好,效力下降

学生管理者在实施处分时总会提到“处分不是目的,重要的在于教育,让违纪学生从中汲取教训,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对于处分目的认识,学生及学生管理者从思想上均能达到高度的一致。而如果处分力度把握不好,过于严格或过于松弛,都将会与我们的教育原则背道而驰。处分过于严格,会降低学生的自主意识,压制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由于牵扯人数较多,处分效力也会有所下降;处分过于松弛,学生看不到违纪带来的后果,久而久之会将处分流于形式。

(三)跟踪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

以目前的高职院校处分制度来看,普遍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后续教育。违纪学生的后续教育制度实施力度则拆强人意。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违纪处分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重视不够,认为办完处分程序,给予学生处分后就没事了,缺乏对学生的后续关注和教育,甚至偶尔出现学生二次违纪处分的现象,惩戒的最终目的和效果得不到保证和实现。网络问卷中重复受处分的相关数据如下:

二、关于高职院校现行处分制度的思考及建议

针对现行处分制度的现状和问题,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和个别访谈,经过系统分析梳理,最终得出对未来学生工作的启示和建议,以期更科学有效地实施处分,发挥处分的真正效用。

(一)加强处分制度学习,统一处分标准

引导学生管理者,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重新认识处分制度,明确处分目的,统一思想,

统一标准。不仅院系内部做到公平公正,尺度统一,院系之间也应该尽可能做到标准一致,这将有利避免学生群体互相比较,质疑处分的公平性。实施处分时要全员参与,共同讨论,共同核定处分主体、认定处分性质、事实和处分裁量。这将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标准不一和“量刑”过轻、过重等乱象。

(二)建立违纪预警机制,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违纪预警机制是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先防范。建立违纪预警机制会将潜在的违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变被动为互动,减少消极影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关注学生动态、将学生身体和心理异常状况信息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建立特殊学生档案、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会议、杜绝打架、赌博、盗窃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一旦出现违纪事件,及时干预和控制,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等。

(三)认识处分的局限性,指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高校运用处分作为纪律约束的手段,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让纪律性差的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自觉遵章守纪。但是单纯地依靠处分来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根据随机访谈发现,有些学生管理者对处分看法片面,把处分学生当作最简单最有效的唯一手段,而忽视了对违纪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处分“工具化”。

过多的处分也会给学生的心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处分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认识到处分只是处理违纪行为的方法之一。纪律处罚应该辅助以其他办法,多方面结合,比如实施定期谈话制度,增加劳动教育等。另外,还要发挥学生干部和家长的作用,全员育人。教育是一个环境,氛围影响到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要想真正地改造受处分学生,教育者必须发动学生干部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受处分学生的教育中来,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加强违纪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一切为了学生

人性化教育是学生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有效、科学的教育方式。

我国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理念上强调严格管理,绝对服从;管理方法多依靠于经验管理,缺乏创新。教育应当是“教其心,育其身”。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信息来源广,在网络问卷最后一道建议题目中,有18条建议是呼吁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因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应当顺应时展,根据学生具体特点进行人性化管理工作,让每位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让学生具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处事方式和较强的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工作的人性化,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尊及尊重他人的习惯,形成良好品德。人性化管理在于改变管理者主动,管理者被动的传统状态,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诉求,学生反过来也会信服学校的管理,最终形成双方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具体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建议将管理资源集中到主要问题上,比如涉及学生安全问题的违纪需要严格对待、认真处理,必要时候实施处分威慑。而涉及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违纪更多应该依靠平时教育,让其从内心认同,最后再强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才是育人为本的真正体现。总之,无论是从社会的和谐发展还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来看,人性化是大学管理制度的价值追求。广大高等教育学生管理者应该转变传统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柔性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时念。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 宿舍管理 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Dormitory Management in the New Period

YANG Jinguo

(Jilin Heiyubao Middle School, Baicheng, Jilin 137314)

Abstract The dormitory management work in t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is th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mponen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education, service education" work principle, wholeheartedly service fo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tudent's study lif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service, efforts to create call for students, comfortable, comfortable rest environment, make the dormitory management work and effectively serve the education teaching work, now the dormitory management talk about their experience.

Key words dormitory management; humanization

1 建立健全人性化的宿舍管理工作制度,且严格执行,强化管理

人性化的宿舍管理工作制度出台前要广泛征询住宿生的意见、建议,力求制定出既要求严格又具有人性化的宿舍管理工作制度,而不是采用专制,因为那样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没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这就要求一套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之下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宿舍教师在管理中,严要求的同时要积极宣传舍务制度,使每一个住宿生都知道宿舍管理工作制度对营建一个舒适、和谐、安宁的住宿环境有重大意义,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自觉执行。

首先要树立正面典型表彰先进学生,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宿舍内的活动。如每周每个舍评选一名文明住宿生,并予表彰;每周评一个安静宿舍;每周评一个卫生优秀宿舍等活动,让学生在正面形象的引导下,在荣辱观的激励下,积极做好宿舍的每一件事。

其次,对违反舍务制度的学生要批评教育,严格管理,正确引导,树立集体观念。

2 以“仁爱”理念寓于舍务管理中,师生共建美好宿舍

一个人的爱总是以先接受别人的爱开始的,当他读懂了爱的意义时,就会学会用爱来回报,在爱中充满自信地去生活、去成长。每一个住宿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每个人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和行为习惯。所以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很容易会产生争吵,影响整个宿舍的和谐,因而舍务老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还要让每个同学都要加深彼此的了解,遇到事不要急于辩解,等到冷静的时候再说,这样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舍务老师不仅要同学之间互相了解,也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要向父母一样用爱去关心学生,每当学生遇到事情的时候,要积极开导学生。如新生刚一入学不会叠被,就要耐心地教,直到学会为止。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让爱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也用爱来回报老师和集体。

3 加强各项检查工作,清除安全隐患

宿舍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环境,工作纷繁复杂,有很多琐事要去做。如卫生、水、电、防火、人身安全等方面,这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加强检查力度。学生离开宿舍后老师要检查每一个宿舍是否合格并填好检查记录。经常查看用电线路有无隐患。经常查看床铺木板螺丝是否缺失。夜间舍务教师要对各寝室逐一清点人数并填好检查记录,防止学生漏寝。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解决的要马上报告学校。宿舍坚决杜绝学生用电、玩火、吸烟、酗酒、打架。确保宿舍无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保一方平安。

4 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做到“三提倡”

第一,提倡勤俭节约教育。水、电是宿舍生活中必须必用的两大能源。我校专门为学生建造了洗漱间及相关的配套设备。有不少学生节约意识差,在用电用水方面不知节约,水龙头忘关、灯用完不关等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资源浪费。这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做好教育宣传,使学生养成节约意识,合理用水用电,以后步入社会也会有益于社会。

第二,提倡爱护公物。宿舍门窗、床、水电设施、墙面、棚、卫生工具等都是需要爱护维护的,不要认为不是自家的东西,就可以随意的损坏,要从多方面教育学生好好的爱护。学生往往不爱惜随意损坏现象严重。对此舍务老师更要加强监督和教育,确保公物不被随意损坏。

第三,提倡爱劳动教育。舍里的卫生工作量较大,仅仅靠个体是没有办法给予一个好的卫生情况,这需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从小不爱劳动,也不会劳动,这给舍里的卫生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这时候需要老师动员大家一起努力,只有这样,宿舍卫生会更好。

5 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做到“四沟通”,努力创造和谐的校园

第一,加强舍务教师之间的沟通。首先做好交接记录,相互交流意见,相互吸取经验,大家齐抓共管,这样才能把舍务管理得井井有条。第二,加强舍务教师与校领导之间的沟通。舍务教师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校领导汇报,有利于学校对舍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第三,加强舍务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在校生活情况、学习情况,更有利于后勤与前勤共同管理学生,出现问题也能及时的处理。第四,加强舍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针对个别违纪学生的教育也要与家长沟通。利于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实现双向的共同管理教育。

总之,舍务工作是一项辛苦的工作,只有把它做好了,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作为一名舍务教师,要以“一切服务于教学,一切服务于学生”为目标,转变观念,发扬“务实、高效、优质”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为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幼香.浅析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篇4

[关键词] 高校 户外运动 体育课程 大学生

户外运动一词源于欧美,其运动形式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同时其相关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户外运动以其新奇、刺激、多样等特点深受广大青少年追捧。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户外运动也已经悄然成了时髦的体育休闲活动。可以看出,户外运动在我国,尤其在在青少年当中有着极大的魅力和发展潜力,从而使户外运动融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成为了可能,而这种崭新的体育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必将给高校体育课程注入新鲜的血液。

一、户外运动的概述

户外运动是区别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种时尚体育休闲运动。就户外而言其不仅仅是简单的走出家门的简单户外活动,户外运动中的户外应是对应城市环境而言,所以户外运动运动是在大自然,原生态环境下进行的体育休闲健身活动。户外运动是一个相对较为宽泛的概念,所以就决定了户外运动的外延十分广泛。据粗略统计户外运动所涉及的小项近200余种。但根据参与人群的数量和参与户外运动者的喜好来看,一般我们将户外运动分为类,分别是:徒步运动、山地运动、山地自行车运动、滑雪运动、汽摩运动、水上运动、洞穴运动、帆船运动(近海)。

随着社会的发展,户外运动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运动项目,而这些新的运动元素充实了户外运动自身的体系,有利的促进了户外运动的发展。

二、户外运动在国内外高校的开展的情况

1.国外高校户外运动发展状况。俄罗斯体育大学本科主要课程中将《旅游体育及教法》(户外运动相关课程)列为考查科目;英国伯明翰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运动与娱乐研究专业包括《野外娱乐》课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克兰特分院在培养师资的专业理论课程中设置了《户外活动教育》;日本鹿屋体育大学《户外运动》为专业公共课程。

在国外中学体育教学课程中也开设了旅游体育的相关内容。如在英国体育教学内容具体类别和项目中包括《野外活动》――郊游、划艇、登山、越野定向、攀岩和帆船等;美国纽约州中学教学内容开设《户外运动》课程。

2.国内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状况。2002年7月18日至23日,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北林业大学三所高校的60名大学生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他们经历了负重登山、冒雨行进、野外宿营、穿越沼泽、沿河漂流等种种考验,从此拉开了“十五”国家级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高校开展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的实验研究》的序幕,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林业大学作为首批实验学校。于此同时,我国部分高校也开设了与户外运动相关的专业。从此,户外运动正式出现在了高校内,很多大学的大学生都自发成立了户外运动社团或俱乐部。户外运动以新奇,刺激,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的特点深受广大高校学生追捧。

三、户外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

1.户外运动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户外运动的形式较其他传统体育运动相比更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深受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同时户外运动的健身性极强,能够全方位的提高和改善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户外运动能够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体温调节都显著的功效,并且其提高和改善水平优于一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2.户外运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户外运动一般为群体性项目,在野外环境下,群体常常要面对相对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充分的让每个个体体会到“大家为人人,人人为大家”团队意识。同时在野外环境下,生活资料相对缺乏,参与者必须解决生活的相关问题,这就培养了团队及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户外运动对参与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全面彻底的。

3.户外运动对大学生的多方位教育功效。户外运动中所有的教育形式都是利用综合手段来体现的。在自然条件下,虽然没有规定教育任务,但是这种自然的教育过程在旅游体育中随处可见背负行囊行进、翻越障碍――体能教育;大自然的美丽――审美教育;宿营与做饭、完成宿营中的不同工作――劳动教育;行军中队员之间互相帮助、纪律与责任――道德品质教育;认识自己国家的自然财富、历史文化古迹――爱国主义教育。

4.户外运动的开展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机补充。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所引起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是如此。由于连年大幅度扩招,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紧张已经是不争的实施。这其中以体育场和体育器材的短缺尤为突出。而户外运动不仅能够解决上述所出现的教学问题,而且户外运动的引入也必将给高校体育课程带来一种新的模式和思路。将原有的相对封闭的传统体育教学引入到大自然中,突破了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原来的单向教学转变成在大自然中的双向互动,最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5.户外运动的引入有利于其在高校的良性发展。我国高校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基本处于自发或半自发状态,大学生缺乏起码的安全意识,没有科学的引导和帮助。近年来,大学生参见相关户外运动伤亡的事故频发,极大的阻碍了户外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户外运动相关课程在高校的开设可以使大学生系统的学习户外知识和户外技能,增强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技能,从而使户外运动在高校中健康的发展。

四、高校开展户外运动的对策和建议

户外运动从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但是,国情不同我们应经过试验、应用、总结,最终形成符合中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户外运动学科体系。

1.以终身体育为理念,建立健康第一、求知创新的教学思想。

2.将户外运动作为选修课在体育、地质、林业、医学、公安、军事等院校等一些与户外活动相关的学校中开设。作为试点院校来验证课程形式、知识结构、组织方式等,形成规范、科学、合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3.鼓励建立高校户外运动社团。以户外运动为共同爱好,发动学生资助建立户外运动社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热情,有利于户外运动在高校的迅速普及。同时,对户外运动社团加强监管杜绝危险事件发生

4.经常开展户外运动相关的交流、游戏、竞赛活动,扩大旅游体育的影响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5.重视宣传,包括户外生存知识、户外运动的健身意义及精神、户外运动社团的组织与管理、户外医学常识、环境保护知识等。

6.应多与户外运动以及户外运动产业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合作,不断用最新的理念、技术和组织方式来引导我们刚刚起步的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Ю.Н.Федотов, И.Е.Востоков.Спортивно-оздоровительный туризм.―М.:Советский спорт,2002.C7.

[2]В.Н.Сергеев. Туризм и здоровье. ―М.:ВЦСПС Профиздат,1987. С8.

篇5

《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指导下的课程设置与调整

关于“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课程方案》中明确提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将其理解为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结合当前社会状况,音乐本科专业应当使学生具备尽可能多的能力和素养,以适应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实际情况。所谓“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实际上就是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当然这里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是广义性和普遍性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音乐“家教”,也应当是“复合型”的“高素质”教育者,这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存,也关乎国民音乐素质教育的质量。当然,“复合型人才”的提法是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简而言之就是要求知识面广,知识的融合度要高,在学科知识、专业技能、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复合,深度和广度的复合。

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我系根据《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提出的基本要求(即“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分设了四类课程:音乐学必修、音乐学选修、公共必修、跨专业选修。其中,前两类是指音乐学科的相关课程,后两类是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不仅学习专业技能,也能熟知专业理论,不仅通晓音乐学科,也能粗通其他学科。以此实现《课程方案》提出的培养目标。

《课程方案》没有明确“跨专业课程”的设置,这方面,我系充分发挥了长治学院做为综合性师范高校的优势,结合教育部对于高校公共选修课程的要求,同时根据音乐专业的需求,积极与相关专业教师沟通,从而开设了一系列的跨学科基础课程,包括:中外美术简史与名作赏析、电影电视艺术简史与名作赏析、朗诵与正音、戏剧名作鉴赏、舞蹈名作鉴赏、现代教育理论、中外教育史、汉语方言、中国文化简史、外国文化简史、中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简史、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简史、中外文学名著导读、音乐专业外语文献选读、自然科学发展简史、信息技术与现代科技、大学语文等,这些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将来的教学与科研打下扎实的基础。

当然这样的做法,必然带来与《课程方案》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尤其是学时和学分上的出入:

从课程设置结构比例来看:总学时2537学时,比《课程方案》要求的最低限度2600学时还要少63个学时;而相关的公共课程1048(808+240)学时又明显高于《课程方案》要求的720学时。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

首先,总课时的减,少除了长治学院对各系整体规划要求的原因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我们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课程的时间。笔者认为,音乐的特殊性决定了任何一位音乐学生,都必须以实践做为基础,而这种实践不仅仅是在于课堂演唱(奏),更应该是舞台、实地教学的实践,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在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方面进行了加强,详见后述。

第二,以上四类课程设置与《课程方案》提出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地方和学校课程)”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跨专业课程在《课程方案》被列在“专业课程”>“选修课”>“任选课”>“美育、教育和文史哲、文理渗透类课程”类下(约216学时)。笔者认为:此类课程不是音乐学的专业课程,而是跨学科性质的公共课程,所以应当划归“公共课程”类下,与“公共必修”同级。这个看似无关宏旨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于学科概念、内容,以及“复合型”、“高素质”概念如何认识的问题。做为一个音乐教育者,多元视角尤为重要,将“跨专业”提升到与专业课同级的高度,是强调人文素养、强调多元视角的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力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比《课程方案》216学时,跨专业240学时也明显高出不少,这同样是出于对学生多元视野培养层面的考虑。而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影响到学生专业方面的学习,反而使他们在学习中可以触类旁通。尤其是在对音乐作品的把握和理解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就毕业生论文来看,写作能力和研究角度也有了极大的拓展,这与公共课程的增加是有很大关系的。

《课程方案》对“培养规格”的要求中,强调培养的学生应当是:“系统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恰恰是在音乐本专业上强调甚多。而在“较高的文化素养”方面关注不够,这种长期的“不够”,也使得学生难以更进一步地具备“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由此,“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强调,是十分必要和紧要的。

《课程方案》“实践环节”实施应结合社会需求

“综合实践能力”是一名音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应用的最重要的能力。因此,《课程方案》除了对课程设置加以细化之外,还专列“实践环节”以强调其重要性。具体为: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10-12周,其中见习1-2周,实习8-10周);艺术实践(6周,第二至七学期集中进行,第七学期安排1周时间作毕业汇报);科研实践(论文写作及答辩,4周)。其中,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科研实践,都应当以艺术实践为根本,毕竟音乐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只有专业技能上过硬,才有可能谈得上其他的实践,否则都只能是或为空谈,或流于形式。而强

调艺术实践,培养技能技艺,又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尤其是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当前,对社会需求的了解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是近年来提得比较多的一种理念,关键点是,不能将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演唱(奏),等同于舞台上的演唱(奏)实践。所以,我们提倡学生课堂学习与舞台汇报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而舞台表演也有差别,在学校音乐厅的汇报演出。还不能等同于诸如下乡、比赛、庆典等场合的文艺演出,二者对于表演者而言,区别在于心理状态――这对于表演者又是极其重要的一点,观众的欣赏口味、评判体系,不同性质演出对于演员的不同要求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演员的现场表现。因此,我们不仅仅是组织校园内部的舞台汇报,还组织多种性质的音乐演出活动。例如,参加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开幕式文艺盛典(2007)、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录制(2008、2009)、文化部“唱响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共贺建国六十周年大型文艺盛典演出(2009)等,做为地方院校,这种机会并不常有,而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学生们在国内知名导演、专家的亲自指导下,从根本上提高了师生的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为学生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我们的这种做法还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实践,也不是单纯为艺术实践而实践。笔者认为,《课程方案》中提到的四种实践应当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补充的。因此,在强调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环节上,我们首先做的事情是充分考虑和观照社会需求。自2008年3月开始,我系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中小学实地调查基础音乐教学现状,了解其实际需要及对我们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邀请中小学校长和音乐教师座谈。共同分析和研讨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文化活动;同时,长期关注各种用人单位、用人渠道的用人动向等等。以这些做为重要参考,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计划,并在恰当的时机,强化或侧重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从而为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以及更长远的就业发展机会。

既然《课程方案》注意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基于这一层面的考虑,在教学目标上,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体现。音乐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既有的技巧、知识,又要敢于创新,敢于创造。《课程方案》实施以来,我系每个学期定期举行学生汇报演出,鼓励学生演唱(奏)原创作品,哪怕是一首普通短小的歌曲,只要是学生自己的创作,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从建立自信开始,转而成为兴趣化的关注,进而系统化地学习创作,从而增强了能动性。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论在专业,还是在音乐理论课程、公共课程的学习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观。很多学生自发地写了心得体会,还有些学生根据当地曲艺、戏曲、器乐曲进行改编,这些都令我们教师颇感欣慰。

依托“非遗”保护项目拓展教学空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问题,《课程方案》也非常明确地强调了这一点,在“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中一级分类(选修课一级)中专设“地方和学校课程”,规定以“约180学时,10学分”为参照系,“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课程”。内容包括“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少数民族乐器、民间音乐采风、民族音乐教学研究、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等”。

长治学院地处山西东南部地区,这里有大量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不仅有上党八音会、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潞安鼓书、襄垣鼓书、沁州三弦书、襄垣秧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国家级传承人,还有迎神赛社、庙会等多种民俗活动;不仅有大量神话传说,还有大量文物古迹。这些为我们的“地方和学校课程”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教学资源。

由此,我们增设了晋东南说唱音乐赏析、上党戏曲剧种名段赏析、上党八音会以及民间音乐采风等具有晋东南地方特色的课程,并根据课程需要编写了《上党地区传统音乐概论》(晋东南地区,古称“上党”),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整理拓展出《资料汇编》和“系列丛书”。同时,根据本科设置特点,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依托论文写作课程,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考察;同时,将当地知名艺人请人校园做专题讲座,并教授学生唱(奏)民间音乐。这种“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使教学空间获得了极大的拓展。

这种做法有两个突出的优点:第一,使学生感知并热爱传统,学习并传承传统;第二,学生以此为契机,可以采集汇报演出的创作素材,也可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而由此带来的深层影响是,使学生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过程,锻炼了“科研”思维,从而真正具备《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所讲的“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关于《课程方案》进一步实施的几点建议

1,建议教育部每年对各试点学校下达明确的指导性文件,确定每年工作的任务与目标;同时,必须考虑到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巨大差异,制订相应的指标,对各个区域的试点单位进行教学量化考核。

2,教育部体卫艺司应当将各试点学校开发的地方特色课程教材统一审核后纳入国家统编教材范围。

3,建议各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组织本省试点学校向下发展自己的中小学教学试验基地,真正意义上推广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并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研改,将试点的各项工作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

篇6

1.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2.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训中培养教师,激发参训的动力。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创造性,体会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教坛新秀,让教师在主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同时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第三,应完善评价制度,提高培训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训活动的考察类似于考勤,只要参加就行,参加后只要上交规定的“作业”即可,不管培训是否取得了实效,教师是否有收获。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失去了吸引力。应让教师参与到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并实施参与式管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培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2.

[2]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1.

[4]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5]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8.

[8][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1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文件、经验材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3-257.

[11]张又安.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8):67.

[12][前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13.

篇7

问:什么是义务教育学区制?实行义务教育学区制的意义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学^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实践模式之一,是中小学实行分片划区管理的制度。其主要做法是在学区内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及考核评估措施,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实施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指导与帮扶,以及教育设施设备、师资和生源的均衡分配,从而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这是一种中心拉动、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整体推进的均衡发展策略。

《通知》指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是通过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区在部分县(市、区)开展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在体制机制创新、教育资源配置、教师调配与交流、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内外广泛实践经验证明,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是促进县域内学校间互相帮扶、优势互补、融合共生、内涵提升、促进均衡的重要手段,是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破解“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有力抓手,是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问:如何科学设置学区?学区组建的形式有哪些?

答:《通知》指出,学区设置应按照城乡统筹、强弱搭配的原则,根据县域内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学校分布等实际情况,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个学区。

学区组建可采取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城乡帮扶等多种形式。一般以1所优质学校为龙头学校,与若干所同学段相对薄弱的学校组成教育融合发展共同体。一般按小学、初中学段分别设置学区,也可探索“初中+小学”模式设置学区。每个学区学校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所。

一是城乡帮扶形式。①城区学校+乡镇学校(村小学):由1所优质城区学校+若干所同学段乡镇薄弱学校(若干村小学),通过帮扶来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②乡镇学校+村小学+教学点:乡镇中心小学在与县城优质学校组成学区的同时,自身作为牵头学校又与村小学、教学点组成学区,以辐射村校、教学点,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集团化办学形式。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由1所优质学校+若干所同学段薄弱学校组成学区,实行集团化办学模式统一管理。

三是学校联盟形式。①初中+初中+小学:由1所优质初中学校+若干所薄弱初中学校+若干所小学组成学校联盟,共同促进内涵发展。②优质学校+优质学校:由若干所同学段优质学校结成联盟,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内涵发展。

《通知》指出,全区各地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对学区设置形式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

问:学区组建起来后,应该如何进行科学管理?

答:《通知》指出,要按照统筹协调、统中有分、分中有合、统分有序的原则,建立学区运行良好机制,统筹推进学区教育资源调配、教育教学管理一体化改革,制定学区工作计划和学区议事、决策制度,建立教育教学、财务后勤、学校安全管理等协作机制。

在行政事务方面,各地党政领导部门要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区长学校、学区其他学校的管理层级和关系,赋予教育行政部门、学区长学校办学资源配置、师资调配、教育教学管理等职责和权限。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区办学资源的配置、校长教师的调配、学区整体绩效考核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要将学区长和学区管理人员从事的学区管理工作计入工作量,建立基于学区管理成效的激励机制。学区长要负责对学区内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示范引领和帮扶,学区长可由龙头学校校长兼任。学区内各学校校内行政、财务、后勤、安全等常规管理体制机制可维持不变。

在资源管理方面,各地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构建学区办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和仪器设备在学区内学校开放共享;二是促进学区教师资源、教学成果、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共建共享;三是促进学区内学校校外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家长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的共享。

问:如何加强学区内教师队伍建设?

答:《通知》对加强学区内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5点要求。

一是打造学区管理团队。加强学区管理人员配备,每个学区设学区长1名、副学区长及管理人员若干名,均由各学校工作人员兼任。定期组织学区长和学区管理人员学习和交流。加强学区管理后备人才储备,从学校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重点培养一批优秀学区管理人才。

二是配齐配足学科教师。根据编制标准、学生规模和教育教学需要,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实行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盘活编制存量,提高使用效益。配齐配足各学科合格教师,重点向农村小学、教学点倾斜。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统筹调配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等问题,实现学区师资配备基本均衡。

三是促进校长、教师交流。建立健全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通过跨校兼课、支教、走教、轮岗等方式促进教师交流。支持学区统一调配教师,使教师从“学校人”转化为“学区人”“系统人”。

四是加强学区教师培训。支持学区开展以学区为单位的教师培训、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及教研能力和水平。学区要统筹培养薄弱学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共建教学团队和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坊等方式,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五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岗位结构比例和职称评聘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提高乡村教师补助标准,并按距离远近、艰苦程度等因素进行差异化补助。

问:如何提升学区的教育质量?

答:《通知》建议通过五个方面提升学区的教育质量。

一是统一学区课程实施。学区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协作机制,加强课程教学实施的统筹,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扎实推进教学常规管理,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提升课程实施效果。要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必修、选修与社团活动相统一的学科课程体系,共建特色课程教学资源,确保开齐开足开好课程。

二是统一学区教学研究。学区要实行学区联合教研制度,统筹开展学科备课、教学研讨、听课观摩、课题研究等活动。加强学区内学生差异化研究,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科教学与德育、美育相融合,发挥学科教学综合育人功能。学区要协同高校、教学科研机构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教学研究新格局。

三是共育学生核心素养。学区要统筹组建德育工作团队,共同研究和推进学区德育工作,共享德育资源。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整合体育艺术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艺术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协作,组织协调开展学区内学校学生共同参加科技、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是共创学区文化。学区要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和学区文化。在传承、提升学校原有文化底蕴的同时,从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拓展延伸,加快融合,构建互励共进的学区文化,形成一校一特色、一学区一品牌、一县一风采的良好育人环境。

篇8

关键词:惠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惠州学院是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新建的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2005在经管系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一般说来,像惠州学院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和传统的“学术型”院校,而定位于应用型。近年来,惠州学院经管系物流管理专业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和创建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定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1 应用型人才的特质及其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并能利用这些理论来解决社会经济、工程实践和生产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实践性人才群体。即,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专业实践,能够运用专业理论阐释生产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以及内在机理,并能提出改善的建议。这种“应用”实质上有两个侧重点:一是着重于能力上的应用,而不是操作技能上的应用,强调在专业层面上与社会实践对接,而不是岗位层面上与社会实践对接。这是本科应用型人才与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区别。从这一要求出发,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来培养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指标。二是理论上的应用,而不是理论上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足够的专业基础理论,但是,进行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必须以应用为本,而不是以理论创新为目标,这一点又与研究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指出的是,应用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是简单的教条照搬,它需要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完美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前者涉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两个要素;后者包括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培养途径、考核评价、保障措施等要素。

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理论基础宽厚的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能型应用人才,它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在知识的构建上应具备综合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应用型知识;在能力的培养上更强调复合能力,既要包括知识、技术、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又包括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在素质锻炼上应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合格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基本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和较高的专业素养。

2 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培养目标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坚持适应性、差异性和实践性三大原则,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方向。为了紧跟社会需求,我们主要通过专业方向的调整来实现这一目的。物流管理开设了企业物流和国际物流两个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都开设了一组面向应用的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相关专业应用能力。

(3)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灵活性。具体地说,就是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任意选修课”等五级平台,在平台上再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不同方向的专业模块,每个模块包括了3~4门专业课程。平台课程保持相对稳定,专业模块可根据学科及物流业发展趋势做动态调整。

(4)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加强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衔接。

(5)将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学术研究、技能竞赛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旨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除增设技能拓展学分外,着力开展学科与专业竞赛活动、专题讲座、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

(6)广泛吸收社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征求相关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往届毕业生对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如举办了以“学习、实践、感悟”为主题的人才培养交流会,特别邀请了来自深圳易普乐化工有限公司、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惠州)有限公司、惠州金山电子有限公司、惠州国光电子有限公司、惠州真维斯有限公司,并在相关岗位从事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快递与配送等管理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与在校师生一起解读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适应性与毕业生进行了探讨,对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大的启示。

2.2 围绕专业应用能力,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几个方面:(1)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2)英语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相关工作。(3)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和应用各种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网络通讯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物流仿真与模拟软件。(4)物流管理能力。掌握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供应链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规划能力、成本分析能力、物流业务运作及组织管理能力。(5)专业应用能力。熟悉货仓运作流程、账目管理、库存管理、商品养护、运输调配、进出口业务与报关业务,具有良好的物流专业应用能力。每一项基本技能都需要一组实践教学来支撑。实践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因此,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所谓一体化的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物流实验室为平台,将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分为社会实践、物流案例教学、课程实践、物流模拟实验、认知实习、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论文等环节,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实施,使之成为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合理安排各实践环节的时间,从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都不间断地安排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四年的本科教学中,而不仅仅是毕业前的集中实习。同时,建立全面规范的实践教学测评体系,将终结性考评与过程性测评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测评相衔接的全方位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

(1)社会实践。主要是基本素质类实践,包括军训、外语训练、计算机训练、劳动教育等,这类实践是所有专业都要开展的,一般由学校统一安排。

(2)课程实践。把传统的理论课变成“理论+实践”课,在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计划中设置9~18学时的实践环节,由任课老师负责实施,具体形式可以是社会调研、模拟实验、案例教学、企业观摩学习等。目的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及创新思维和能力。

(3)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通过到实习基地如物流企业、大型配送中心、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参观,了解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增加对物流企业和物流操作工作的感性认识。

(4)专业综合实践。专业综合实践是学完相关专业课程后在实验室进行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ERP模拟实验、供应链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模拟仿真实践等。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化物流系统观,提高学生的开发应用能力。专业综合实践主要在校内完成,目前已建有多个校内实验室,如物流模拟实验室、物流实训室、ERP模拟沙盘训练室、ERP实训室、经济管理信息化实验室等。

(5)物流设计大赛。教育部高校物流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创新的平台,通过对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的分析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动手能力,学习企业经营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6)毕业论文。它是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领略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研究过程,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

2.3 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从教学主体的地位来看,目前的高等教育一般有两种教学模式,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指导,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摒弃照本宣科,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尤其注重对现代物流前沿领域的知识学习,并采取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分析相关知识和信息。

(2)启发式“提问”。教师根据每堂课的内容巧妙地、有针对性地设计系列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和沟通,调动每个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学习。改变学生个人学习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学习,每个小组选1名组长,并经常轮换,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与交流。

(4)课堂讨论。教师课前布置讨论题目,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在课堂进行充分讨论,每次讨论由小组长代表全组成员发言,教师通过适当的点评和统一讲解,把学生感性的、零乱的知识系统化,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与交流。

(5)案例教学。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引入大量国内外物流运作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物流案例进行分析,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小讲课”。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性学习,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个主题,学生课后搜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归纳主要思想,将要点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做5~10分钟左右的讲述。如在第二章介绍物流的发展现状,要求学生以自己家乡的物流发展情况搜集资料,在课堂讲述,教师点评。通过学生“小讲课”,锻炼学习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上述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适应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教学

充分利用国外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能力、全面发展的物流管理人才。具体做法有:

(1)加强国际交流,鼓励师生出国访学或留学。先后有多名学生去加拿大、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留学或赴美国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也曾赴新西兰进修“教育理论与方法”,并进行双语教学培训。

(2)扩大外籍教师授课比例。先后有7名外籍教师在经管系担任专业课的授课任务,鼓励教师跟班听课,全面提高本系师生的英语应用和教学水平,增强本系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有3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3)试点设置中外“合教课程”(joint-course)。对部分外教担任的课程配备了1名中国老师,与外教共教一门课,目的是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中外教师各担任部分教学内容的授课任务(外教承担大部分比重),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所有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件、讲义等)全部使用英文。在涉及中国国情及相关内容时,中国老师用中文授课,实际上,初始阶段采用双语教学,我们的设想和目标是:这些试点课程的中国老师将来也与外教一起全英文授课。

2.5 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当今时代,产学研结合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通过与企业合作,探索出几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1)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近年来,惠州学院经管系加快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步伐,已与32个企业或政府部门签署了实习基地协议。其中,中海(深圳)物流资讯有限公司、惠州金泽国际物流园、惠州市赛野物流有限公司、惠州市肉联厂有限公司、惠州市年年丰粮油有限公司、惠州市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惠州)有限公司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训实习提供了重要的场所。

(2)请企业家进学校。其重要的载体就是举办“惠州著名企业高峰论坛”,邀请惠州本地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来学校为学生做专题题报告,帮助学生认识其毕业后面临的社会现实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3届企业高峰论坛,先后邀请了TCL集团、旭日集团、光耀集团、丽日购物广场、华阳集团通用电子有限公司、海燕投资集团、广电传媒集团、中国联通惠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惠州分公司、惠州金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惠州部、深圳新时光集团、珠海汉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15名企业高管人员(董事长、总经理或高级顾问)来学校作报告,反响强烈。

(3)请专家进课堂。从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中邀请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有经营管理经验的技术人才担任外聘教师,承担专业课的部分教学任务或做专题讲座,缩短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4)安排学生到企业和政府部门带薪顶岗实习。2011年暑期,物流管理专业的5名学生到惠州金泽国际物流集团带薪顶岗实习,被分别安排从事物流监管、城市配送、财务管理等岗位工作。1名学生到惠州市发改局带薪实习半年。通过顶岗实习锻炼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5)为企业“订单”培养专业人才。惠州学院与顺丰速运集团签订“顺丰班”联合培养协议,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2011年11月校企合作项目“顺丰班”顺利开班。“顺丰班”《企业培训课程》共19.5课时,由企业高管及技术人员担任授课,每周开课两次,共计四周。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快递行业介绍、企业文化、职业礼仪、业务操作流程、客户开发与维护等方面,目的在于使学生从企业运作的角度熟悉物流快递业务的专业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及流程、专业素质要求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合格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直接到顺丰速运实习,毕业后经双向选择确定后,可被聘请到顺丰速运工作。通过这种企业嵌入式的订单培养,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培训学习以及后期的实习机会,同时也为顺丰速运集团输送了更多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2.6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鼓励本专业学生参与各种竞赛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在2010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物流管理学生参与的项目获金奖1项。

(2)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09~2011年,本专业学生积极申报惠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其中,“美的家用空调运输网络规划”、“传统储运企业向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转型研究”、“废旧电子电器物流回收网络规划创新研究”、“餐饮连锁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研究”、“珠三角物流节点布局优化研究”、“校园快递物流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等10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

(3)要求本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为配合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惠州学院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校园赛,共有19支队伍获奖,先后有4支优胜队伍被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并进入复赛。如今,物流设计大赛已列入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成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四年中必须参与的实践创新活动,并记专门的学分。

(4)鼓励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文献检索、问卷设计、社会调查、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工作,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迄今共有15名同学参与了教师的科研课题,有13名同学与专业教师一起发表学术论文,为学生考研和进一步的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2名学生因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突出,被香港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

3 小 结

当前,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之间的差异和竞争也越来越明显。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与老牌、名牌大学形成“错位”,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路子。由于应用型人才对社会、对职业的直接适应性强,其培养目标的确定既注重“基础”,更强调“应用”。惠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探索和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实践性、应用性能力的培养,成效显著,其实践经验必将为同类院校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孔繁敏,等.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68.

[2] 王晓锋.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83-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