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政治功能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的政治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的政治功能

篇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政治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探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存在着与实际相脱离、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相分割的倾向。那么如何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其德育的优势作用呢?

1 弄清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

要发挥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了解思想政治课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的必学课程。从第一节课及激发学生懂得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而自觉学好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要善于解答学生的问题,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向往。其次,要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许多理论观点都要通过实例来说明。而现实事例具体、真实、贴近生活,说服力强,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适时的结合实际事例,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从而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从实践中悟出哲学道理。

3 必须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整个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篇2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品德; 功能; 落实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45-01

近年来,无论国家还是学校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想了不少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纪律、法制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和奉献精神等或多或少还有偏差。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影响德育功能的落实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教师做“讲师”,学生做“听长”。这种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学互动,也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现行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但很多教师面对新课程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苍白的说教使得课堂教学没有生机与活力,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体现,个性得不到发挥,某种程度也影响德育功能的落实。

二、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现行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三个层次,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相当一部分教师则重视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思考,缺乏有效的实施途径,因而在思想政治课上会出现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如在进行学会自我保护的教学时,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把自我保护作为知识去教,其落脚点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是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在碰到具体问题时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保护。

三、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

现行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教学的首位。这种教学理念有利于思想政治课程德育功能的落实,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仍然采用的是一张试卷定分数的单一考查方式,使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很难落实。学生从理论上能明白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但在实践中却难以付诸行动,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如:在教学中,对于类似于“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怎样节约资源?怎样做到诚实守信?怎样交友等等”这样的问题,学生基本上都能对试题对答如流,但在校园里、教室里、宿舍里垃圾乱扔,食堂里饭菜乱倒的现象却随处可见;试卷上知道考试作弊、撒谎是不诚信的表现,但考场上作弊者大有人在;明明因上网吧而没到校,却面不改色的说自己生病了;同学之间因为很小的问题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等等。学生在理论上对知识掌握很好,但不能落实到行动中来,这与思想政治目前这种以一张试卷定分数的单一的考查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它使学生认为学知识就是为考试,很难和生活联系起来,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针对以上存在的德育教育现状,笔者认为:

(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准确定位课程价值,紧紧围绕德育教育这个中心展开教学

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课程总目标的规定,已经明确了这门课程的价值所在。与其他课程相比,虽然各门课程都要传授知识和培养品德,但相比较而言,在思想政治课中,品德教育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是思想政治课程追求的目标,也是本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思想品德课上,一切教学行为包括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都应该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不能舍本逐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每节课的道德情感教育目标,充分挖掘每课的道德情感教育内容,研究每课的知识、能力目标,对情感教育目标初步定位,然后选取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发,情感体验,最后使情感得到深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实践,它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很难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说的就是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式教学的运用,主要要做到“三开放”,即教学内容开放,启发学生感悟体验;教学方法开放,引导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开放,享受创新体验。比如 ,在学习“难报三春晖”以前,我结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作业:1. 回去帮父母洗脚,端茶倒水;2. 放学回家,你肯定遇到过饭没有做好的现象,当时你的反映是什么?妈妈的反映又是什么?3. 你心目中的理想家长是什么形象?课堂上就请同学将作业在组内交流,然后请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观点,这样就使学生对“如何孝敬父母?”的重点知识在实践中加深感悟、理解并产生了情感。

(三)言传加身教,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扫除时,如果教师也能亲自动手,学生绝对干得起劲;如果教师平时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生也会参与其中;乘公交车,教师如果能主动让座,同车学生也肯定会主动站起来将座位让给老师或其他人……这些小事都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民主的教育,它不会强制学生做任何事情,完全是用教师的身体力行起到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打铁先得本身硬”。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影响学生。

篇3

关键字:技工学校;思想政治;德育

一、前言

近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我国的德育工作在内容、途径、方法上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而德育是技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学校应把德育当成头等大事来抓。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技工学校德育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时代要求技工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创新,以适应新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对我国技工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实现技工学校德育提升的策略建议

(一)转变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在德育过程中应积极调整思想,关注所有学生,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在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应当真正以身作则,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摆脱原来“差生”思想造成的束缚,通过不同角度充分了解学生,对其长处及时进行肯定,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师生能够保持良好关系后,那么德育活动往往能够获得明显的效果。

(二)建立与完善相关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有章可循,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校园环境管理制度、联系家庭社会制度、奖惩制度等。有了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三)不断拓展德育的新方式。第一应当增强德育工作者综合能力,老师往往能够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德育环节内展示的非常明显,从教育过程内开展德育工作,借助不同途径,调动学生积极性,拓展教育方式,真正以身作则,推动学生活动标准性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应充分借助学生具体操作非常多的性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效借助学生具体操作,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推动其知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能够推动德育工作出现明显调整,学生能够自觉接受教育,推动其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树立创业思想、竞争思想,能够应对社会带来的挑战。

(四)强化校园德育活动的开展。在正式接受教育之前,很多学生基本全天待在学校中,除了平时的教育时间,往往存在很多闲暇时间。学校能够有效借助闲暇时间开展德育工作,首先应有效借助学校各种基础设施,推动学生产生正确思想;能够组织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其中包括专业学术讲座、文体活动、书法绘画展、知识竞赛、职业技能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推动学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推动其综合素质提高。其次应关注营造校园文化。应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不断健全完善,推动共青团产生应有的影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渊持久的影响,能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最后应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推动所有学生能够积极投身所有活动内,能够增强自身整体能力,调动其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保证所有学生能够投身其中,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能够避免各种不良行为出现,借此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五)以学生特点为主,树立科学教育观。将学生当作关键,即为应将学生自身标准、学生自身利益当作关键落脚点,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能够增强学生整体能力,同时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培养科学价值观。第一应当系统了解学生自身突出性质,要求学生从教育过程内能够始终保持主动性,能够为学生展示自我营造广阔的舞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存在任何偏见,能够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自身建议还有标准。另外特别关注其心理变化,对原有教育模式进行转变,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应当通过换位思考开展工作,借助换位思考能够对学生思想产生系统的了解。第二应对相关思想还有手段进行调整,能够同学生具体现状保持一致,不但能够发现学生发展环节还有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还有不足,同时能够充分了解社会具体标准,将学生自身利益当作基本落脚点,能够认真倾听学生心声,同学生保持良好的联系,推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另外应当强调将教育内容同具体现状有机统一,能够给现阶段社会引人注目的各种难点做出科学论述同时制定合理应对措施。

(六)创建良好道德教育环境。从营造良好氛围过程中要充分展示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意识层面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能够清楚展示环境产生的关键影响。从德育氛围方面,要提高校园文化营造水平,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学生在整个德育过程内地位非常关键,为校园文化的关键承载者。通过校园文化能够清楚了解其文化需求,能够同学生具体现状保持一致,应将环境育人当作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校园文化育人”产生应有的影响,对校园文化产生相对系统的了解,将德育过程内各项教育活动、文化活动还有操作活动当作文化传播关键途径,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能够同营造校园文化实现完美统一,在德育过程中产生应有的影响,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发展,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结论

切实加强技工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切实开展好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技工学校学生教育的首要任务。但它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本文对我国技工学校学生德育工作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1)转变德育工作者的观念;(2)建立与完善相关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3)不断拓展德育的新方式;(4)强化校园德育活动的开展;(5)以学生特点为主,树立科学教育观;(6)创建良好道德环境。

参考文献

连淑芳主编.思想道德修养[M]

樊华清,唐波微.对技工院校学生德育方法的探讨[J]

王海良.技工院校德育初探[J]

廖少华.加强技校德育的思考[J]

梁慧.浅议技工学校德育教育[J]

篇4

一、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实效性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德育的社会职能发挥不力。德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起保证作用,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新型公民。德育对社会还具有服务职能。它帮助成才者选择成才目标,铸就人的高尚道德。但现实是金钱万能思想萌生了青少年一代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精神文明受到冲击,出现了方向性的偏差,青少年的信仰出现了危机。

(二)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政治课教学变成了空洞的说教。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政治原则性高,要把学生思想统一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和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高度,必须尊重学生认识规律,学生政治意识的形成必须经历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复杂的思想矛盾斗争和不断的反复才能形成。政治理论一旦脱离实际,政治课教学就失去了说服力。理论化、系统化的德育内容往往是从理论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接受为执政阶级或执政政党服务的思想体系。这些本来在学生心目中就缺少感性认识的观点又和复杂的社会现实存在很大的反差。使学生对政治课理论的正确性产生质疑。比如,我们在政治课堂上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在现实中,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优越性一时又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使学生产生困惑;政治课上要求学生树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但学生步入现实,看到的是茶馆生意兴隆,包括自己的父母也随众参与,游戏厅和网吧的人气十分兴旺,进而自己也挡不住诱惑,精神颓废,成为一名享乐主义者,课堂上老师讲的什么艰苦朴素、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早已忘记得一干二净。

(三)德育课堂氛围与课堂外的德育环境相分离。思想政治课实施德育主要是通过教学和辅导进行的,通过正面教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疏导,启发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认识,对学生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和警示作用。其课堂氛围是纯洁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洁白无瑕的。但自然环境对人生理素质影响很大,不同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对人发生的作用也不同;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发展有促进、感染和约束作用;家庭环境对其家庭成员思想有极大的影响;社区传统文化、社会风气、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对学生德育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环境一旦与课堂外的环境形成巨大的反差,就会使政治课的德育功效苍白无力,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针对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把政治课的德育功效与社会职能有机结合。处理好教学和德育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功效,又要不回避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既要充分发挥正面教材的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并且给学生指出这些丑恶现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别现象,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而逐步根除。

(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去确定德育目标。在政治课教学中,一方面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另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学生思想实际的德育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政治教师往往只根据教学内容去确定德育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实际,结果确定的德育目标尽管与教学内容相统一,但很难收到德育效果。如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学中,既要从教材出发,选择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德育目标,又要根据学生对个人英雄主义和利己思潮的不同看法去确定舍己为人、识大体、顾大局、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德育目标。

篇5

1.要解决好认知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问题

情感、态度目标是否实现往往被忽略。其根本缺陷在于将认知从情与意中剥离出来,将真从善与美中抽取出来。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目标实现的同时,把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开来,把完整的生命体仅当作认知体来对待,致使课堂教学丧失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功能。教学实践的正反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教学必须真正实现过程与结论,认知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的整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和环境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创新劳动,完成和实现这一教学改革理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体验生活和存在的意义

同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人的生命过程是在不断探求有价值意义的生活方式中展开的,在对未来生活的不断追求中实践着现实生活,体验着生命的价值。由此看来,课程在全新的现代教育理论的诊释中,它已不是孤立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现实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的课程和教学,才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根据这一理念,课程和教学应该成为融合学生与生活的中介和桥梁。

3.思想政治课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能力培养,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它的价值不是满足学生眼前的考试需要,而是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建构未来生活的能力,激发他们自我关怀的热忱,自觉地创建未来的生活。然而,传统的教学过多地关注与分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了知识中心主义的“思维倾斜”,这显然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和“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的全球教育理念存在价值取向上的严重歧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国家来说,需要其成员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也只有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能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创造能力,去解决未来各种挑战性的新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搞好我们的教学。

进一步改革和优化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是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主要途径。搞好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发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好德育目标,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性教学。

目标明确,能减少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计划性和针对性,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思想教育的质量。同时,还要使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素质教育所应具有的创新性特征,进行创新性教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锐意开拓,不受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用新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求异是创新的核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突现出来。

2.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寓思想性、教育性于知识传授之中。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行知识教学,最终是为思想教育服务,目的是为了育人。过去那种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的教学,是学科本位的表现。教学改革必须真正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有人讲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可见,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还是在于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只有把课堂教学变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相统一的过程,课堂教学在本质上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篇6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ec)主要是指行为主体(志愿者或组织)在自愿、无偿的前提下提供服务的一种社会行为。从广义上来看,志愿服务就是志愿者或者某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自身的能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无偿地出于善意地为他人、组织、社会群体提供的援助行为,旨在服务他人和社会、推动社会共同进步。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高校大学生以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友爱互助为口号、以自有知识和技能在课余时间为他人、社会提供服务的无偿行为。

一、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含义及特征

高校学生在求学时间内都是生活在学校环境中,显然高校学生的志愿服务与社会志愿服务不尽相同,本文概括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特征为一下几点:

(一)自愿

现代高校学生多数都是90后,主体意识、个性展现需求强烈,追求自我完善,自身价值实现欲望强烈,他们往往处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而非利益。高校学生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得的知识、技能和课余时间为他人、社会提供服务,通过自愿的社会实践巩固技能,拓展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

(二)公益

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多数都不是为了寻求金钱、利益上的补偿,大部分都是出于同情心、善意心等借助现代社会的援助手段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是一种传统“仁爱”精神的体现。公益性是所有志愿服务行为的普遍特征,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也是如此。高校学生无论是支教、助贫还是参与环境保护服务,都是以服务大众和社会为第一要义的。

(三)团体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一般都是群体活动,团体组织性是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最主要的特征。通常高等院校都设有青年志愿者协会或青年志愿者组织,该协会、组织会借助高校名气、资源等,经常有计划性组织高校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

二、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

根据有关高校调查问卷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功能的发挥存在很多问题,概括如下图所示:

(一)组织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多数对高校志愿服务的理性认识尚不明确,很少有学生能深入地对高校志愿服务进行了解。而且高校大部分学生都参加过志愿服务,但是稳定性差,他们很多都是偶尔参加,频率不高。

(二)活动内容单一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主要由学生组织来进行,这种组织由于能力有限使得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动范围比较小,多数都是一些简单的单调的活动。本文认为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鼓励高校学生走出校园。

(三)缺乏资金、培训、管理

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政府补贴、社会资助、高校自筹。其中政府相关部门对高校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数目基本上每年都是定额的,而高校自筹主要是指学生自己捐助,这几种形式筹集的资金数目都是有限的,不能满足高校志愿服务的需求。经费不足是目前制约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没有资金的保证更无法对志愿学生和组织进行培训和管理。

(四)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

就目前高校整体来看,由于我国高校学生志愿服务起步晚、发展慢,高校相关组织、机构对学生志愿服

务在法律关系中权力、义务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国家对这一方面也并没有从立法的层次上进行法律性规定。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法律保障,无论对志愿者还是志愿组织而言,都无法合理地保障自身权力,甚至是人身权,显然这种情况滞后了我国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步伐。

(五)缺乏激励机制

很多人都认为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项不求任何回报的纯公益性活动,其实不然,志愿服务也需要通过某些形式和途径对志愿者、志愿组织一定的回报,尤其是高校学生志愿服务这种类型。高校学生处于人生成长阶段,志愿服务回馈的认同感对学生来说都能产生强烈的激励效果,激发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然而目前高校对学生志愿服务的奖励机制尚不完善,缺乏一定适当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奖励。

三、推动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对策

(一)强化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理性认知

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性定位以及整体认知尚不清晰,缺乏对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信任和支持,这难免会打击高校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志愿服务不仅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载体之一,也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志愿服务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才华、提高能力的平台,高校应端正志愿服务事业的理念,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并将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提高高校学生志愿服务质量

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现阶段由于认知、资金、机制等方面的缺陷使得高校志愿服务仍停留在“学雷锋,做好事”的浅层次上,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一个致命的缺陷。站在高校志愿服务的角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键就是提高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而服务质量主要是指高校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态度。

高校首先先从志愿服务态度的层次上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高校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辅助必要的奖励措施,激起学生投入志愿事业的积极性。其次,高校通过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提高高校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水平以及志愿组织的服务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培训,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志愿服务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高校学生的志愿服务技能和服务知识,又加强了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完善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持久性差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对志愿学生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从隐性的角度来讲对学生投入公益事业是一个打击。另一方面,高校志愿组织对志愿服务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对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工作质量、完成情况等各方面缺乏一定的绩效评价。

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奖励机制,确定一系列的志愿服务工作质量标准,公平、公正、合理地对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给予表彰、鼓励和批评、惩罚,间接地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发展进步,鼓励学生在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完善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四、结语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正逐步实现高速化进步,与此同时社会价值理念也正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然而多元化的价值理念中很多资本主义的金钱观、利益观等糟粕思想正腐蚀着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思想,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志愿服务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载体之一,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实践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玲.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 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1).

[2]穆青主编.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 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是以高校的专业性、学术性为背景依托,依据大学生共同的生活理念、业余爱好、专业兴趣、学术观点或其他方面的共同追求而自发结成的学生组织。它具有相对固定的成员和特定的活动范围,有着既定的努力目标和活动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的组建和发展既有时代大背景的需要,也有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高校学生社团是有效凝聚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社团,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加强指导、加大投入,规范完善管理办法,进行工作创新,推动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下面笔者就高校学生社

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浅谈几点看法: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提出,并已成为我们所公认的主题,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由于当前教育体制本身的制约和局限,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经很难再让大学生接受,而且存在理论与实践不同程度的脱节。因此,让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来调动了自身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意识及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能力的锻炼,有利于社团成员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民主参与意识,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行为规范,增强法律道德意识,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逐步成为政治进步,思想成熟的有用社会主义人才。同时,学生社团的活动是在高校的主导和控制下进行的,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将社团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另一块宝贵阵地,使社团活动服务于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与和改进工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团建设,社团活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其成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最终实现自我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性人才成为学校培养的重点方向和社会需求的基本类型。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是课堂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因此,社团活动成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发组织或参加的群体,学生们可以在社团活动中充分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想象力。当今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一方面可以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巩固专业知识,起到了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社团成员通过社团活动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由于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能力在活动交往中的互相碰撞,使学生得到了许多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下得到了提高,从文化素质层面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交际能力

在学生社团里,社团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同学间”的关系,是相对比较民主的。正是由于社团是基于他们的共同兴趣、爱好和特长且自愿结成的组织群体,所以社团成员之间有着牢固的情感作为相互沟通的良好基础,从主观上愿意向对方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和感情。因此,他们可以畅所欲言、交流心得、吐露心声。社团成员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同时,扩大了他们之间的交往面,锻炼了社团成员的交往能力。也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社团与社会力量的联合,不光从表面上解决了学生社团的资金问题和日常运作问题,还锻炼了社团成员们的团队精神、团队意识、团队能力,增强了社团成员的团队素质及社会影响,提高了社团成员的交际能力及综合素质。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立足点。

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当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它已日益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由于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角色转换、交际困难、就业压力以及对网络虚拟世界的依赖等原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突出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社团成员在参加社团活动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弥补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在社团生活中寻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把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自我完善和社会完善相结合,在和其他同学们的沟通交往中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对少数性格孤僻、自卑内向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起到一定的感化影响和引导纠正的作用。学生社团不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知识,还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通过这种发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们受影响面大,容易予以关注和接受,相对效果好,意义深刻。同时也为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方式,顺利完成学业,自信的走向社会奠定了心理基础。

五、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论述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作为大学生来讲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的能力。因此,社团成员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全面成才打下良好基础。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和社会联系的一个纽带和桥梁,当学生社团组织的重要特点就是除了具备一定的理论、专业知识背景外,还具有突出的实践动手特色。让学生自己亲身接触到社会实践中来,成为社会实践的主角。有利于大学生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通过社团这个有限的载体,同学们能够主动地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愿望,使自己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与时俱进。同时,学生在在社团活动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合理竞争,还要学会自制及克服自我等。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组织有利于大学生较快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使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这些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它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高校育人的有效途径;它对于形成学校的文化氛围,构筑学校的历史传统,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的活动,把大学生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改变过去“你说我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大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是关系到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事,是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共青团事业不断发展和党的青年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大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高校学生社团必将以更加清晰的发展轮廓和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新世纪绽放在高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篇8

1.公共产品的理论

社会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私人产品,一类是公共产品。在理论上,率先对公共产品作出严格定义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萨缪尔森在2004年修订出版的第17版《经济学》(Economics)中,把公共产品定义为:“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分享。”从中可以推知公共产品的两个重要性质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指的是在公共产品既定的效用下,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使得该商品的供给者所承担的成本有所变化,而增加消费者后也不会使得原有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降低,消费者之间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存在竞争。非排他性指的是既有消费者无法排除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享用,也无法将那些不付费的人排除在外,这可能是因为技术上无法实现或者是因为将付出较高的成本,这是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意味着公共产品有较大的外部效应。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市场不能成为其有效的提供主体,因为公共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要大于个人边际收益,而消费者是根据自己的边际收益来决定自己所付的价格,而不会按照整个社会所得到的利益来定价,并且无法排除那些搭便车的人,理性的经济人不会生产这样的产品,这会导致公共产品的供应不足。公共产品的实际消费者是全部的理性人,必须由可以按照社会的收益对全部消费者进行强制收费的机构来提供,在现代社会,最具有这种强制力量的是政府,政府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权威,可以运用强制的手段通过税收使得公共产品的成本被分摊到纳税公民身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主要任务“即提供那些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社会成本,从而不能通过市场有效供给的物品或劳务”。

严格符合萨缪尔森公共产品定义的产品很少,最典型的是国防。有些产品部分满足公共产品的定义,即或满足竞争性和排他性其中的一个,或某一部分满足定义,这样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

2.高等教育的性质及政府的职能

对高等教育产品性质的探讨将从高等教育产品的消费与高等教育产品的获益两个方面来进行。

高等教育产品的消费。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政策,由学生承担一定的费用,未交学费的学生不能入学,因而具有排他性。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的数量相比人民的需求来说,总量不足,就学机会有限,具有竞争性。而在学校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学生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原有教学条件的质量下降,学校需要投入成本以维持原有的教学质量,具有竞争性。

高等教育产品的收益。教育使受教育者个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是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他人不可分享,因而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教育能使社会经济更快增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这是教育带来的社会收益,全体社会成员都可受益,对社会而言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也无法排除其他成员得到这种利益,因而没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综上,高等教育在个人消费和收益上存在竞争性和排他性,但是高等教育的正的外部效应使社会收益也很多,而社会收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高等教育部分具有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性质,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前面在公共产品理论中已提到,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的主体,而准公共产品由于只是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可以只承担其部分的成本,而由受益人承担其余的成本。对高等教育来说,由于其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在其供给中起到一种基础性作用,在现阶段,这种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是高等教育资金的保障者,要保障资金供给的充足;政府是高等教育资金的使用监督者,要保证教育资金的利用效率;政府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守护者,要给贫困阶层子女提供资助,使其不因为经济原因而丧失入学机会。

二、政府在高等教育资金配置过程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国家高等教育资金配置的总量不足

从表一可以看出在1997年实行成本分担后,我国的财政投入在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所占的比重逐渐降低,到2004年已降为61.66%。诚然,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政府可以只承担部分成本,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关系国家的经济发展,政府应该在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充足的情况下减小财政的投入。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在1999年扩招后以每年30%左右的比例增长,而生均成本从2001年开始逐渐下降,这说明扩招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教学条件的质量下降。政府投入减少,而学费在经费来源中的比例却在逐渐上升。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平均交费额是3608.28元,占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6%,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7.6%。可见家庭已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尽了最大的努力,高等教育经费的短缺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的投入不足和国家投资体制的不健全阻碍了社会资金的进入。

财政投入不足与国家的财政体制和分配体制改革及政府部门的职能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和分配体制改革使得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发生变化,从原来的“藏富于国”转向“藏富于民”,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自1978年以来大幅度下降,虽然1995年以来开始缓慢回升,但比重仍然偏低,政府的相对财政能力趋于下降。在这种财政能力的约束下政府所能承担的教育支出总额有限。而教育能够获得多大比例的财政投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的职能的定位。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所有的国家事务统包统管,其中经济发展是其最重要的任务,很大一部分资源被分配到经济领域,而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财政的主要职能应该从经济发展转移到提供公共产品上来。但是由于我国对政府部门绩效的评价中经济的发展仍占很重要的比例,因此政府更倾向于将资金向经济倾斜,公共产品没有得到合理的投资力度,此外教育只是公共事业中的一项,其他的公共部门还同其争夺有限的财政资源,因此教育最终所得到的财政支持有限。

2.高等教育资金配置的结构不平衡

高等教育资金配置的结构不平衡主要有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和学校之间的不平衡。从表二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比较严重而且呈现加剧的形势,1997年北京生均教育经费是贵州的3倍左右,而到了2004年则是贵州的5倍左右。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历史上高校布局的不平衡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先因,而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管理体制改革则是其后因。在这次改革中确定了高等教育中央政府和省级两级管理,省级政府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大批原属国家的高校被划归地方所有。自此中央财政在高等教育事业费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而且中央下拨的经费主要用于中央高校,地方高校由地方政府负责。虽然这有利于提高省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省份之间的经济差距比较大,经济发达地区则可以给予高校更多的资金,使其能更快的发展,而经济不发达地区无力给予高校足够的资金,造成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越来越不均衡。

政府对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的投入有很大的差别。中央直属的高校大多为重点院校,对中央院校和地方院校的对比可以看出政府对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投入的差异。从表三可以看出教育资金向中央大学倾斜,1997年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大,中央高校的生均支出是地方高校的1.3倍,而2004年中央高校的生均成本为地方高校的接近3倍。对重点大学重点投入以使其更快的步入世界前列,这固然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的事情,但是不应该由政府对重点大学的极度倾斜来完成,因为高等教育与经济有很大的不同,在经济领域有两个分配过程,一个是企业通过以效率为原则的竞争达到优胜劣汰获得不同的收入水平,一个是政府通过再分配兼顾公平。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第一个层面上的市场体系还未形成,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微观主体在竞争社会资金方面的力量还比较弱,无法体现效率优先,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拨款,如果政府以效率优先的原则对重点大学倾斜,那学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效率和公平具有替代效应,提高了效率必然就会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而教育是人们的一种权利,是体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政府的这种向重点大学投资的现象有违教育公平原则。

3.政府监督的缺位滋长了高校使用资金的低效率及寻租行为

高等学校是使用高等教育资金的主要主体,来自各方的经费最终都到高校的名下,归高校使用。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产权未明晰,高校对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不用承担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高校中的搭便车行为会比较严重,将教育资金转化成个人财产。一方面高校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率,重复使用严重,也有的兴建一些不实用的面子工程。此外,高等学校还通过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本(在高校工作的教师和上学的学生)举办培训班、举办讲座、与企业合作进行科研以获得收入,利用学校的物质资源也可获得一部分租金的收入,尽管在政策和法律中有不得营利的规定,但寻利者可以以一些非规范化、非公开化的方式私将剩余扩散、转移、分配。高等学校实质上的寻租行为所获得的收入没有得到有效的配置和运用。

4.对学生的资助政策不完善

对学生的资助是政府维护教育公平的一个主要措施,包括奖学金、贷款的贴息和助学金,此外“教育部和财政部于 1999年发出通知,要求所有普通高校,每年必须从本校所收学费中提取10%的经费,通过二次分配,以各种方式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上述政策与措施在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困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尚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资助覆盖面小,难以完全解决高校中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问题,也难以完全适应今后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发展” 。还有“少数地方和高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有些政策和措施没有得到认真全面落实,从而使一些确有困难的学生不能及时得到资助”。此外对学生的资助属于国家财政支出中的事业性经费支出,也有资金配置的区域不平衡的特点,使得越是需要的地方,资助的金额越小,能够得到资助的学生越少。

三、优化政府职能的措施

1.加大政府投入,保障资金充足

高等教育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政府应该加大投入,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途径有三,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将财政收入增量的一部分用于教育支出。二是在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各个领域的市场失灵情况,重新界定政府的功能性领域,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非必需的政府支出,将所节省的财力用于教育。三是为保证教育支出的稳定性和发展性,避免教育经费被挤占,应完善国家预算体系和预算执行程序,把教育经费列入国家预算的第一次分配,即类级预算,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

2.理顺府际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

我国2002年有普通高校1552所,其中地方高校为1268所,占82%,省级政府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的主要承担者。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省级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使得其有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最主要的财政责任担任者,而且由省级政府负责也减少了由中央直接负责的信息的不对称和成本过高问题,省级政府应该通过多渠道筹资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并使高校的发展与地方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国家,省份间财政能力的差距必然造成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这需要中央政府在办好其直接管理的学校外,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将中央掌握的一部分财力转移给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政府使用,缩小由于财政原因造成的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

3.完善投资体制,吸引社会资金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需要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而我国的财政能力有限,学生家庭也已无能力再增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现阶段比较可行的增大投入的方法是加大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但是私人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其投资是要盈利的,而且这种盈利要等于或高于资本的平均社会利用率才能使社会资本流向高等教育。而我国的政策规定一直处于一种矛盾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而《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制度之间的矛盾使得私人资本感到政策风险的存在,因此不愿投资高等教育,政府应该统一政策的口径,对有盈利目的私人资本明确其可以获得的合理回报的标准,对没有盈利目的的私人资本进行奖励,扬长避短,吸引社会资金注入高等教育。

4.明晰教育产权,明确政府和高校的权利和责任

明晰教育产权可以界定教育资源的归属,优化教育资金的配置,对教育资金的使用者进行监督和激励。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法人产权制度,实现终极财产所有权外在化和法人产权独立化,赋予高等学校应有的权利。终极财产所有权外在化即出资人(包括政府)一旦投资于学校,终极财产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相分离,出资者不能随意干预和支配法人财产;法人产权独立化即法人财产一旦形成便获得了独立的性质,无论学校的终极财产所有权归谁所有,学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自主承担行使法人财产权。第二要实现财产责任有限化,即出资人是以投入资本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法人学校则以全部法人财产对外独立承担责任。产权明晰后,政府作为出资人可以通过建立由政府代表、学校经营管理者、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校董会监督学校经营管理者对资金的使用,而学校要为自己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还要赋予学校经营管理者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即有多大的剩余控制权,必须赋予相对应的剩余索取权。否则,学校经营管理者的“败德行为”将严重损害学校的利益。

篇9

一、新课程的育人理念对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总的目标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基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它在课程培养目标方面除了关注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外,还非常关注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社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与新课程思想政治课的做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它对更好的上好新课程思想政治课,实现育人目标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

二、贯彻新课程育人理念,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

落实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让学生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成为教育资源,让学生的需要成为老师教学立足点。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不疏于生活、疏于社会,才会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一)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找准德育切入点

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教学内容主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道德、人际交往、心理疏导、法律法规、社会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有很多的观念、行为和规定是带有成人色彩,或理想化的,或不切合当地学生社会生活实际的。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从科学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要使思想教育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空洞的说教和灌输,并注重把道德教育点和生活中的正面与反面现象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认知程度及一些错误认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需要与追求结合起来。相关教育点的教育活动设计,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所、从学生的所见所闻出发,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认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在教育教学中关注社会生活,使道德教育有着陆点

思想品德教育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它就失去其实用价值,也就不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所以,我们的学科教学更应该坚持以做人为本,从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和责任等方面的教育,为社会培养出一个个合格的公民,以追求更高的学科价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的社会实际出发,从就业形势、人才需求及知识与就业机会的关系等方面给同学们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引导同学了解报纸上的招聘信息,明确社会对人的要求。以此把崇高理想与学生实实在在的追求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该如何为自己将来的就业作准备,懂得自己应该怎做,这比讲大道理更具实际效果。

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当利用各种机会,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建设实践,结合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的冲突而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困惑、结合国内国际社会发展的形势,反复向学生灌输上述思想,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上进、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等良好的形成和高尚的道德情感,也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明确、校正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功能安全 整车控制器 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 仿真

中图分类号:U46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081-06

Conceptu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Vehicle Controller Based on Functional Safety

Zhang Zhenwang Liu Shuy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Vehicle functional safety standards,the conceptual design is carried out for electric vehicle controller. On this basis, the project definition, hazard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vehicle controller were completed,then the functional safety level and target were determined. Finally, an simulation mode was established to conduct the simulation test at the conceptual design of vehicle controller.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sign can satisfy the vehicle functional safety standards. The functional safety conceptual design of vehicle controller was realized, which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afe development of vehicle controller.

Key Words: Functional safety; Vehicle control; Hazard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 Simulation

电子技术集成化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汽车上的大量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对电子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汽车电子电气产品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越发重要,例如:因各种汽车电控系统软硬件故障而不断出现的汽车召回事件。而整车控制器作为电动车的控制单元,是整车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传递整个电动汽车的动力,保证行驶过程中汽车的动力性以及对整个汽车的能量进行控制管理。因此,为了保证复杂系统下的安全,ISO26262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应运而生。

ISO26262从2005年11月起正式开始制定,经历了大约6年左右的时间,于2011年11月正式颁布,成为国际标准。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分为10个部分:术语、功能安全管理、概念阶段、产品开发-系统层、产品开发-硬件层、产品开发-软件层、生产和操作、支持过程、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导向和安全导向分析、指南[1]。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1 整车控制器的概念设计

整车控制器是整车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传递整个电动汽车的动力,保证行驶过程中汽车的动力性以及对整个汽车的能量进行控制管理。

1.1 项目定义

整车控制系统以整车控制器VCU作为Powertrain控制核心和网关,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系统MCU等。整车控制器的主要功能监测电池的电流、电压、温度和荷电状态SOC,根据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传感器采集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状态进行扭矩解析和再生制动等功能[2]。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

根据ISO26262项目定义中的相关内容,整车控制器的工作环境主要分为车辆行驶、转弯、避让、超车,以及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比如晴天、雨雪、湿滑路面等。实现功能是整车控制器检测和控制各个电子器件的运行,故障报警以及处理保护驾驶员的行车安全[3]。

1.2 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

整车控制器的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的作用主要是辨别其可能的危害,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确定安全等级ASIL和安全目标。

1.2.1 完全等级ASIL概述

ISO26262中提出了确定功能安全等级(ASIL)的方法,安全等级范围是A、B、C、D,其中ASIL A安全等级最低,ASIL D安全等级最高。在整车和系统电子设计时,需要确定所设计项目的范围[4]。基于项目定义,确定项目的安全目标,避免不合理的风险。ASIL使用3个参数进行评估,分别是:危险对驾驶员或其他交通参与人员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S,危险所在工况的发生概率E,危险涉及的驾驶员和其他交通参与人员及时采取控制行动避免特定伤害的能力C[5]。其分类如表1~4所示。

1.2.2 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

在整车控制系统中主要故障分为过度加速和o意图的发生制动力(电机冷却系统失效),无意图的方向发生驱动力。

(1)过度加速。

严重性:过度加速导致电机扭矩过大,电机温度升高导致电机失效,如果行驶在正常情况下很可能发生碰撞,对驾驶员造成人身伤害定义严重度为S3。发生概率因为过度加速在平常的驾驶情况下发生不是很频繁,因此定义为E2。可控性多度加速导致失效,驾驶员在获知后由于慌张很难有效控制,可控性为C3。

(2)无意图的发生制动力。

严重性:无意图的制动在正常驾驶情况下很可能造成后面车辆闪躲不及时造成碰撞危及驾驶员的生命定义严重性为S3。发生概率在正常驾驶状况下电机具有温度检测,当冷却系统失效时,会及时提醒驾驶员故障发生概率定位E2。可控性当故障发生驾驶员获知后及时处理避免发生危险可控性定位C2。

(3)无意图的方向发生驱动力。

严重性:正常行驶情况下发生无意图的方向驱动力很可能造成车辆偏离正常行驶轨道与周围车辆发生碰撞或者冲向绿化带,这会造成驾驶员一定的生命危U定义为S3。发生概率正常行驶情况下发生概率较小定为E1。可控性无意图的驱动力发生时驾驶员一般很难及时做出反应定义为C3。

经过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后得到安全目标如表5所示。

通过功能安全目标得出功能安全要求,然后分给项目的初始结构以及外部量。主要包括故障的检测指示,失效的缓和处理,整车控制器最高安全等级为ASILB,在设计整车控制器的时候按照安全等级进行设计,使损失降到最低[6]。具体的安全措施为以下几点。

(1)VCU进行自检。若自检失败,储存故障码。

(2)若无故障闭合VCU,VCU对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高压系统进行监控。

(3)增加系统的冗余设计,减小失效率,实现安全目标。

2 仿真测试

根据汽车电子V模型开发流程,需要对整车控制器的概念设计进行建模仿真测试。该文借助MATLAB/Simulink提供强大的图形化建模服务,对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进行模型搭建。通过采集开关、档位开关等数字信号,以及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等模拟信号[7]。综合判断相应的模式,根据当前状态进行故障处理发送扭矩命令以驱动或制动车辆。

2.1 整车控制器的建模

对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仿真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仿真模型,主要包括IO口数据采集系统、模式转换(启动模式、制动模式、驱动模式)、整车控制系统、故障处理系统如图3所示。

IO口主要负责采集开关、档位等数字信号,以及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等模拟信号,根据采集的信号判断电动汽车处于何种模式,整车控制器主要负责监测电机扭矩、温度,电池荷电状态、温度等变化,如果发生故障则显示故障并由故障处理系统处理返回正常数值。

启动模式:驾驶员未踩下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电机根据整车控制器提出的需求扭矩命令输出力矩是电动汽车保持静止状态或维持在某一低车速状态。

驱动模式:在电动汽车正常行驶中,如果驾驶员踩下了加速踏板,车辆就会进入正常行驶驱动模式。驾驶员对车辆驱动力矩的需求体现在加速踏板的操作上。

制动模式:只要是制动踏板开度不为0就会进入制动能量回收模式,制动能量回收只是一个补充,用于回收部分制动能量。

2.2 整车控制器测试验证

通过故障注入的方法对整车控制器的性能进行验证,通过IO口注入故障,并对多度加速、无意图的发生制动力、无意图的方向发生驱动力等故障进行了测试,测试的数据如表6所示。其中可控率=故障处理次数/故障注入次数。

由表6的测试数据可知,整车控制器能够检测出注入的故障,并且通过相关操作处理故障,从而使失效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满足ISO26262道路安全标准,实现了概念阶段整车控制器的功能安全设计。

2.3 驾驶性能测试

为了验证整车控制器VCU能否准确且有效地接收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的真实信号,能够控制电机输出正确的需求扭矩。该文通过模拟车辆在加速、起步和制动时的状态,判断整车控制VCU的性能,从而确定整车控制器VCU是否到达设计的目标。

起步测试:测试开始时点火开关处于Start状态,在时间为9 s时踩下制动踏板,使制动踏板的开度达到100%,将整车的档位达到前进挡D档,松开制动踏板后,若此时未踩下加速踏板,则车辆进入蠕行状态(即车辆未踩下油门以某一低速行驶),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14 s松开制动踏板的同时,电机的输出扭矩在逐步增大,整车的速度也随之增高,当车速达到4 km/h时,电机最大的输出扭矩为35 Nm,随着车速超过4 km/h时,电机的输出扭矩在逐渐减小,最后车辆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行驶,电机的稳定输出扭矩约为6 Nm,与设计要求符合。

加速测试:加速测试主要是验证整车的动力性能,能够很好地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在32 s时制动踏板,使制动踏板的开度达到100%,此时电机的输出扭矩迅速增加,并且达到最大输出扭矩后又下降进入恒功率区,在50 s时,使加速踏板松开,车辆进入滑行状态,电机在此时输出很小的负扭矩,整车的速度在逐渐减小。根据整车加速测试的结果分析得出整车控制器VCU满足加速设计的要求。

制动测试:在88 s,踩下制动踏板使制动踏板开度达到100%,电机输出较大的负扭矩,整车进入制动能量的回收,随着整车速度的减小,电机的输出扭矩也在减小,当整车的速度下降为0时,电机的输出扭矩也变0。当整车的速度下降为0时,使制动踏板松开,车辆进入蠕行模式。根据整车制动测试的结果分析得出整车控制器VCU满足加速设计的要求。测试仿真曲线如图4所示。

3 结语

ISO26262为从事于汽车相关的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在汽车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表现尤其重要。在此背景下,文中基于ISO26262,对整车控制器进行了项目定义、风险分析与评估,并确定系统的ASIL等级B,提出功能安全要求和安全目标。同时运用Simulink软件对整车控制器进行仿真,通过故障注入的方法对整车控制器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表明满足ISO道路安全标准。

参考文献

[1] ISO 26262,Road Vehicles Functional Safety―pat1:vocabular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or Standards[S].2011.

[2] ISO 26262-3:2011(E)Road Vehicles-Functional Safety[S].Geneva IEC,2011.

[3] 姜海斌.纯电动车整车控制策略及控制器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4] 还宏生.汽车设计中的安全要求及ISO26262标准[J].检测与维修,2012(10):41-43.

[5] 李娜,孙文勇,宁信道.HAZOP、LOPA和SIL方法的应用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5):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