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篇1

一、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中包含了宏观辨识与微观研究、变化理念与平衡思维、证据推断与模型理解、科学研究与优化观念、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维度,具体分析如下所示:第一,宏观辨识与微观研究。其可以从多个层次了解物质的多变性,且对物质进行划分,可以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了解物质的构成、特点以及变化,以此构建“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可以在宏观和微观彼此结合的观点下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第二,变化理念与平衡思维。可以了解物质在实际发展中是变化和运动的,了解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遵守一定的规则,了解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新物质的构成,且存在能量的转变。了解化学变化存在约束,在实际发展中是可以调节的,可以在多方面、动态化的去研究化学反应,且可以引用化学反应去解决现实问题。第三,证据推断与模型理解。存在论证观念,可以结合证据对物质的构成、结果和变化提出更多的假设,结合研究判断来证明真伪性。构建观念、结果以及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结合研究、判断等形式了解目标的本质特点,构成要素和彼此推论关系,构建模型,可以引用模型解释化学现状,突显实验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第四,科学研究和优化观念。了解科学研究是实施验证和发掘科学现象,优化和引用科学现实活动,以此了解和提出更多具备研究意义的问题,并且以问题和假设为基础,明确研究的目标,设计研究的形式,以此进行实验探索。同时,在探索中全面落实合作观念,且在面对“异常”现象时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拥有严谨细致的科学观念,具备研究未知、推广真理的观念,对社会发展拥有一定的贡献。同时,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观念,可以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标准的价值判断。

二、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案分析

(一)深入发掘,整合教材知识,培育学生问题观念

现阶段,教师在实施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更愿意依据课本规定进行模仿,缺少自主创新和研究的行为和意识。很多教师更愿意选择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结合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实验演示,却忽视了学生自主操作的必要性。这种教学方案对学生而言,并不具备推广意义,难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更减少乐学生在现实操作中遇到问题时的思考和解决机遇。

(二)强化化学概念和原理,注重概念教学和原理教学

概念和原理在化学的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如果缺乏对于必要的概念和原理知识的掌握,就如同缺乏坚实地基的摩天大楼一般总有一天会坍塌。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来讲,在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时也应该注重对于化学基本原理与相关概念的掌握。在相关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同时也应该对类型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研究,进而让自己选择的教学内容与不同类型的的化学反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例如,在进行化学物质的分类这一框题的学习时,教师列出相关的知识框架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和学习,明确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进而也能够使学生对于物质分类的概念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进而在生活中培养其分类的意识,甚至包括对于生活垃圾的分类等,这也在思想上培养了学生对于分类的理解,让学生接受了更加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学生对于相关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的掌握,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元素、分散系以及相关化学反应类型等概念的理解。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相关概念及原理的掌握,不仅能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也可以以此为契机,注重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进而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三)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情境教学成为了一种流行与趋势。情境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化学,加深学生对化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更能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的能力。将化学知识与特定的社会情境相结合,还有利于学生理解化?W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进行铝单质的性质的教学时,首先应该从大家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展示大家在生活中常见的铝制品,如易拉罐和铝制餐具等,同时请大家各抒己见,试寻求:这些铝制品,包括铝制餐具有哪些行为在生活中较为适宜,哪些行为在生活中不适宜?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应用,让学生明确作为铝单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之后再通过生活场景图片进行判断,如铝餐具进行蒸煮的图片,让学生明确这是错误的,铝制品不易蒸煮,同时也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和碱性物质。这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探索小小的铝制品能有多大魅力的欲望。

(四)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注重高中化学探究活动的开展

篇2

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化学学科的学业评价在试题的新颖度和真实性等方面变化巨大。高考命题权下放以来,高考化学试题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引领下的单科和理科综合试卷创新性强,与新课程标准的接轨度高。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命题改革起步早,新课标理念浓郁。纵观这些地区的试题特点,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特别强调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重视考生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能力,因此以考查信息素养为主题的新兴试题――综合探究题值得研究。

1获取信息的素养: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完整的信息素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即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等的认识和态度。二是在能力、操作层面上的,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这是信息素养的更重要内容。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给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具有五大特征:捕捉信息的敏锐性、筛选信息的果断性、评估信息的正确性、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应用信息的独创性。把信息素养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也正是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化学信息素养培养指的是要有意识地将其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去,从而达到信息素养与化学学科内容的有效整合。

获取信息的素养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考查获取信息素养的能力,尤其是筛选、评估、交流、应用新信息的能力是化学素养考查的重要纬度。《2007教育部化学学科考试大纲》中明确的四种能力为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2007年江苏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与要求中,化学学习能力被界定为四个方面,理解化学科学、形成信息素养、学会实验探究、解决化学问题等,其中“信息素养”被解读为:(1)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具有初步加工和应用能力。(2)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具有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这些考查要素的确定基本上符合国际潮流,也具有前瞻性。

2使用信息的素养:化学命题的重要纬度

在真实的化学场景或研究场景下使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方面。如何考查中学生使用信息的素养,必须多纬度地思考这个问题。一方面在真实的场景中考查,即传统的设计评价能力、创新整合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等。另一个方面是独立的理论思考能力,即纸笔测试过程中,对思维的严密、深刻、多元、批判、创新、演绎、归纳等综合素养的考查,这就要求设计高质量的综合探究题,承担考查独立的理论思考能力。这类试题需要考试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创造,笔者以三个试题为例进行如下分析。

2.1再现真实化工流程,演绎真实的化学

化学是真实的。化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平时所训练的试题有“虚假”、“捏造”的痕迹,但是为了形成某种能力,为了达成某种目标,有时大家都在“违心地给学生训练大量自知无用,但又不敢割舍的试题。这类试题尤其在一些框图型试题、选择型试题、计算型试题中比较多见。为了考查以氮和铝为核心的知识网络,就让AIN与水反应;为了考查以铝和碳为核心的知识网络,就让Al4C3与水反应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难道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就不可回避这些传统的桎梏吗?不是,其实真实的工业生产中有许多鲜活的情境可以采撷。2006年江苏高考卷的第17题,针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供了一种考查模式。

[例1](2006江苏高考)苯甲醛在医药、染料、香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室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由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

试回答下列问题:

(1)Mn2O3氧化甲苯的反应需要不断搅拌,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

(2)甲苯经氧化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结晶、过滤进行分离。该过程中需将混合物冷却,其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分离甲苯和苯甲醛采用的操作I是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

(5)实验中发现,反应时间不同苯甲醛的产率也不同(数据见下表)。

请结合苯甲醛的结构,分析当反应时间过长时,苯甲醛产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

该试题命题意图是借助工业生产背景,考查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信息加工的能力。整个试题的设计遵循思维由浅入深的原则,前2问主要侧重实验操作的目的或作用,第3问则是考查信息读取和分析能力,第4问主要是有机物分离的原理和操作的考查,第5问既有信息分析,又有有机官能团性质的综合应用能力。这道试题难度属于中等偏上,难点在于这是一个新的信息情境,甲苯氧化为苯甲醛,而不是氧化为苯甲酸,与学生既有“前知识”产生冲突,而且在表述作用、目的、原理、原因的过程中语言不精炼或不到位,还会被扣分。如:搅拌的作用,很多学生回答为“充分接触”、“充分反应”等,只是回答到操作产生的直接效果,而对操作产生的目的效果表达没有到位。这道试题的缺陷是“信息源”使用效率不高。如:锰元素的循环没有体现,实验室如何进行油水分离等信息片段未涉及。最后一问的质量还不够高。

2.2 阅读最新化学工艺,感受有用的化学

化学是有用的,是好用的。化学世界其实是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它的“真”体现在真实,如新合成的物质会真实地体现它的价值,新原理会真实地表现它的应用,不仅在反应程度上,而且在反应内涵上。它的“善”体现在自然界中自发的反应几乎向着人类有利的方向发生,而强加了人为思想的一些反应则不然。光合作用的反应伟大吗?呼吸作用的反应伟大吗?它的“美”自不用说。新材料之美、新能源之美、新的化学工艺融合了基础化学知识的信息,让学生对化学充满激情,这也是信息素养考查中应该关注的。下面是我们原创的一道试题:

[例2]超临界流体(SCF)是指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处于它的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时的一种特殊状态的流体。它兼具气态和液态的特征,同时又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无机盐在超临界水(SCW)中的溶解度很低,而有机物和氧气、氮气以及二氧化碳等气体则与超临界水完全互溶等。水的状态与压强、温度关系如右图示意:

(1)在773K、10MPa时,水的状态是____,使之成为超临界水的必要措施为_______。

(2)8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Modell首次提出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即以超临界水为介质,用空气、氧气等氧化剂将有机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氮气、水以及盐类(SO 、PO )等无毒小分子,反应过程中放热。该项技术很快在航天领域得到应用,生产火箭燃料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少量的偏二甲肼[(CH3)2NNH2],利用SCWO技术,偏二甲肼能迅速被双氧水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项技术处理废水时,除了反应彻底、迅捷和广泛的适用性外,还具有的优点是(填一项)______。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SCWO基本工艺流程如上图所示。工业上利用SCWO技术对一些难降解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在处理某些含可溶性无机盐(只含钠盐、钾盐)的有机废水时,常常会出现管道堵塞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若检测到管道c中的流体的温度为360K,管道e、d中的流体的温度为500K,则上述a-h管道中易发生堵塞的管道为_______(填字母)。定期清洗管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超临界水或二氧化碳是一个研究热点,以此为载体设计试题能开拓学生视野。这道试题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内容,梯度明显。第一个问题只要能够阅读图中的相关信息,准确查找到成为超临界水的两个必备条件“温度和压强”参数即可,但第2问的回答“加压”就不够严谨了,应该注意关键词“必要措施”,显然要准确答到“加压到22MPa以上”才行。第二个问题主要考查信息方程式的书写,同时考查学生对“绿色化学”的理解。第三个问题要求较高,要能读懂流程图,同时兼顾上述信息中的关键词:“出现管道堵塞现象”,关键是解决“堵”的原因,只有当水成为超临界水时无机盐才会析出。分析a、b、c、d四管道,形成超临界水的条件不足,而c、g、h温度会逐渐降低,形成超临界水的条件也不足,只有f中有超临界水流过,其原因是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中发生放热反应,使500K的水超过647K,从而使无机盐析出导致堵塞。最后一问也非常具有实用价值,是一个纯粹的工业生产应用问题,处理的方法中只要答到关键词:“降压或常压下”、“用普通热水或冷水对堵塞管道进行清洗”即可。

这道试题测试的结果表明,考生对信息素养试题觉得“不难”但是“难拿全分”,主要是分析信息的深刻性、严密性不够,另外在语言表达上不够规范,遵循“关键词”的意识不强。这类试题的取材比较广泛,来源比较丰富,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考查的最大特点是:没有高要求的知识背景,但是有较高的信息提取和信息加工能力要求。这道题的区分度非常明显,效度非常好,被测学生感触很深:新颖、公平,愿意接受这类试题的检测。

2.3 介绍前沿问题,感受创新的化学

人类文明的进步,化学创新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材料的创造和发明,大大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化学的创新正改变和影响着世界。让学生在前沿问题中感受创新的化学,是考查信息素养能力别应该关注的。让学生知道“绿色化学”,人类才会在地球的家园中走得更远;让学生知道“环境问题”,人类才会在享受自然赋予中保护自然;让学生知道“纳米科学”、“导电塑料”、“超导材料”、“超临界物质”等,就能真正理解我们的生活是因“化学而美好”,而不是因“化学而糟糕”。下面是我们设计的一道关于“纳米科技与医学”的试题:

[例3]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磁性记录、磁流体、吸波、催化、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共沉淀法”是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常见方法,具体步骤为:将一定量的FeCl2・4H2O和FeCl3・6H2O制成混合溶液加入到烧瓶中,在N2气氛下,滴加氨水、搅拌、水浴恒温至混合液由橙红色逐渐变成黑色,继续搅拌15min,用磁铁分离磁性颗粒,用蒸馏水洗去表面残留的电解质,在60℃下真空干燥并研磨,可得直径约10nm Fe3O4磁性颗粒。

(1)“共沉淀法”中N2的作用是_____,制备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2)在医药领域,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经表面活性剂修饰后,被成功制成磁性液体,又称磁流体(见图a)。磁流体属于____分散系。负载药物后的该磁流体通过静脉注射或动脉注射进入人体,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富集于肿瘤部位,当外磁场交变时,可控释药。这利用四氧化三铁磁流体的________功能。

(3)科学研究表明,Fe3O4是由Fe2+、Fe3+、O2-通过离子键而组成的复杂离子晶体。O2-的重复排列方式如图b所示,其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由O2-围成的空隙,如1、3、6、7的O2-围成的四面体空隙和3、6、7、8、9、12的O2-围成的八面体空隙,Fe3O4中有一半的Fe3+填充在正四面体空隙中,另一半Fe3+和Fe2+填充在正八面体空隙中,则Fe3O4晶体中,正四面体空隙数与O2-数之比为_________,其中有_______%正四面体空隙填有Fe3+,有______%正八面体空隙没有被填充。

这道试题的第一问是关于制备过程中“防止Fe2+被氧化”的问题和反应原理的考查,只要学生能够读懂信息,并注意信息中的有效信息即可顺利解题。第二问考查读图能力,要能够看懂“尺寸”比例,知道磁流体的直径在“胶体”分散系的范围。同时提取题中有效信息,并结合胶体相关性质,知道作用是“磁性和吸附”两个作用,很多学生漏填了“吸附”。第三问提供了一个关于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问题。学生不难得出该晶胞中四面体的数目是8个,O2-的数目是4个,两者之比为:“2∶1”。第二个问题也比较容易,“1/8”即12.5%。第三个问题难在晶胞中的八面体数目,很多学生只能看出中间的独立的一个正八面体,而不能“识别”其它三个八面体,由于其它三个八面体是“分散”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建立“平均或分割思想”。一种方法是以12条棱中的任意一条为四面体的中心轴线,如“1、6、7、10”构成一个正八面体的1/4,12条棱就形成12个1/4,即三个正八面体。第二种方法是以一个“O2-”为中心,放射出6条射线,即一个“O2-”被6个正八面体共用(一个正八面体占据1/6的“O2-”),6个“O2-”围成一个正八面体,所以每个正八面体“独立拥有”的“O2-”数为1个,而一个晶胞中“O2-”数是4个,所有八面体数是4个。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2/4”即“50%”。

这道试题的测试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对空隙数目的推算比较困难,也反映了学生有效提取有价值信息能力还很缺乏。但是这类试题给学生有“耳目为之一新”之感,同时很多学生知道了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作用,更加理解化学学科的实用性、创造性,增强了学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和未来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

3 考查方向:真实与接轨性兼顾

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应该更多关注信息素养的考查,考查信息素养的关键是真实性与接轨性兼顾。所谓的真实性,就是取材要真实、鲜活,不能做“假”。素材可以是工业生产流程的片段,可以是现代工艺流程的演变、革新,可以是生活中的应用等。这类素材的最大优势是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丰富,融综合性与探究性于一体。但是,此类试题在改造的过程中,更应该考虑“接轨性”。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与新课程接轨。要让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在试题中就要体现,要让学生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试题设计的过程中要兼顾,二是与学生知识容量和知识背景接轨。离开学生的知识背景,离开学生广义的知识容量设计试题,那是非常危险的,容易使中学教师任意扩张教学内容。因此在设计此类试题的过程中,要遵“本”(遵守教材、课程标准)、循“纲”(考试说明、教学要求等),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2006年的高考试题中以广东试卷“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和《江苏考试说明》中“江苏省大气污染问题”为代表的综合探究试题,已经为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提供了较好的范本。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首先要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其次是在考查中要有所体现。考查信息素养能力的关键是设计好这类试题。创造性地设计信息素养能力考查题不是考研人员的专利,广大一线教师应投身到试题研究的过程中,开发好题,使用好题,为化学新课程学业水平评价增添亮色。

篇3

二、注重研读课标,领悟课改实质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对化学学习能力做了三方面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高三复习时间短、容量大是不争的事实,好多老师因此只强调课堂的容量,不去理睬学生是否真正吃透知识点,是否真正明白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给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与平台,从而让学生在知识的梳理及探求过程中掌握一定解题的思路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适应新课改下出题方式的变化和命题难度不断加大的趋势。

二、注重研读教材。掌握思想和方法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方法是解题的法宝。学习化学,必须仔细研读教材,总结复习规律,掌握一定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高考中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有以下几点:

(1)整体性原则(学会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2)守恒意识(五大守恒内容: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原子(或离子>的个数守恒;物质的量守恒);(3)平衡意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4)合理性原则(学会运用常识、常理解题,要学会识别社会常理,杜绝不合逻辑的常识性错误);(5)绿色化学思想(能源、污染);(6)组成分析(组合与拆分,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组成变化);(7)特征反映(关注典型反应);(8)具体化(可使问题意外地简单)。这些思想和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总结知识点并熟悉知识点内在联系之后,自主分析、总结。学习必须经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方能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获得更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

三、注重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点还是从课本知识点而来,复习时必须回归课本,扎实基础。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高三第一轮复习考查的化学主干知识点为:

(1)物质的量及计算;(2)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3)原子结构;(4)元素周期律、周期表;(5)化学键;(6)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7)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8)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等);(9)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10)典型的金属元素;(11)典型的非金属元素;(12)四同(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13)烃及其部分衍生物;(14)糖类、蛋白质、油脂;(15)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16)化学实验设计。复习时应一一击破,每一个知识点涵盖的内容应在第一轮复习时归纳到位。切莫出现知识上的漏洞!用知识点网络高考化学的全部内容,才能使复习有序、高效。立足课本,抓住基础,还应使学生明晓高考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规律。

四、注重训练思维。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

但是鉴于初中科学这门综合学科实施省份不多,大学教育还很少有对口的科学教育专业,目前新招的科学教师还是以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为主,如何使偏专业教师更快更好适应科学教学,还是一个很有探讨意义的课题,笔者这里以物理专业教师的视角谈谈如何适应初中科学教学.

1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对于偏专业教师的培训,现在各级部门机构都十分重视,这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一名教师要真正学到什么,关键在于自己,在于事在人为.作为一名物理专业的教师,在学习上要把握三点.

(1)要积极学习物理以外的专业知识,新课程科学教材在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内容的基础上把课程内容整合为五大部分:“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作为一名物理专业的教师,对物理内容做到详熟于胸理所当然,但更要认真学习理解其他学科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的来源可以是各级培训资料,往往其针对性较强.如教材、教学参考书、专业期刊等,要认真阅读,仔细玩味,在此基础上,可以广泛阅览参考书,或上网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如在学习常见动物的分类知识时,可以进中国动物信息网中动物检索表栏目.

(2)要认真学习实验操作,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以实验为基础,其核心理念是探究,而探究中重要内容是实验.作为物理专业教师,生物、化学实验操作要特别注意它们的规范性,要特别关注实验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如用手不能去直接接触烧碱等强腐蚀性的药品等等.有关实验操作规范可以上网看视频或者多去听听优秀专业教师的实验课,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3)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上好一节生物、化学课,作为教师首先要认真备课,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广泛参考有关教学设计、网上名优教师视频课、以及PPT等,广泛汲取有意义的知识,结合学生情况,自己的教学个性,备好课.一般而言,上一堂课,就应该花几倍的时间去备课.没有预设的课是不负责任的课,没有生成的课也不是精彩的课.

2立足于物理专业内容,加强学科内容之间的融合

作为一名物理专业的教师,当然在物理内容的教学上要游刃有余,并且要善于从物理内容出发,加强与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为学生创设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并在教学时寻找思维拓展点,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去做.

2.1学习方法科学思维方面的联系

虽然科学中理、化、生内容各不相同,但学习他们的方法思维却非常类似,如探究学习,其过程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价,不论是物理内容的探究,还是化学生物等知识,都适用,通过探究,加强了学生合作,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

又如一些科学方法方面,在不同内容上都适用,如归纳法和演绎法,在物理内容如固体的熔化通过海波晶体的实验,归纳出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一般规律,由于铁是晶体,所以又可演绎出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特性.

在化学教学上也如此,我们可以通过NaOH的实验,归纳出碱的通性,由于KOH是碱,所以我们很容易演绎得出KOH有哪些性质.

2.2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

科学与传统教材一个明显的亮点是科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紧密联系的,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不同的知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教材内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衔接,如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如图1所示:

具体分析:昆虫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与碱石灰反应,导致A管中气体量减小,气压变小,红色水滴向左移动.在分析中不难发现动物呼吸作用是生物内容,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是化学知识,红色水滴的移动是由于试管内气压变化引起的.由此,我们也发现科学教材上越来越离不开各方面知识的融合.

第二方面为典型习题的练习.

例1在酒店的活海鲜中,我们只能看到一些在浅水中生活的哈蜊、虾等海生物,却看不到活着的鲳鱼、带鱼等深水鱼类,这是什么原因?

解析该题涉及的物理知识是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深水处压强很大,生物内容是生物生存与环境相适应,鲳鱼、带鱼适合于水压大的生存环境,一旦脱离深水环境,就无法生存.

例260 ℃的硝酸钠饱和溶液中悬浮一空心铁球,当溶液温度降低到20 ℃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1)球下沉(2)有硝酸钠晶体析出

解析当溶液温度降低到20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下降,由于原来是饱和溶液,所以有硝酸钠晶体析出,并且溶液的浓度减少,直接导致溶液的密度减少,根据F浮=ρ液gV,推断F浮变小,F浮

3加强对教材的钻研、不断开拓创新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熟悉了解科学专业知识,补足补好非专业知识,认真上好每堂课,这只能算基本要求,还需要有强烈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要不断的磨课,翻阅大量专业书籍和刊物,这也是物理专业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1)教无定法,学习优秀教师的教法,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固然重要,但有时变成生搬硬套,也不可取.科学教学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比如现在重视探究教学,固然没错,但不要动辄探究,一些传统的方法如讲授法还是在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对物理专业教师在上非专业内容时尤其要注意.要因材施教,面向每一个学生,去组织教学,积极实施分层次教学,科学课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现代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未来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多钻研教材,多分析学情,多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2)因地制宜,积极改进,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按照教科书上的生物化学实验开展教学毋庸置疑,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增补一些实验,如科学教材中K、Ca、Na三种金属不能与盐置换反应,可以设计Na与硫酸铜反应实验,并且尊重学生质疑,积极作出改进、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具体如图2.

篇5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我校课程体系体现学校“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办学理念,尊重学生发展差异化的原则,满足每个人的发展需求。目前,学校构建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基础课程分设7个领域,即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共13门学科;拓展课程开设5个系列,即学院系列、阅历系列、服务系列、雅趣系列和健身系列,共20个模块。

我校基础课程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内容,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核心概念为节点,对学科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重组,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以主题式学习为抓手,揭示学科间内容的相关性和系统性,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学习,分别开设综合课程社会(包括历史、地理与思品的课标规定内容)和科学(包含物理、化学与生物课标规定的科学测量和实验的部分内容)。综合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整合。

拓展课程以创新品质培养为核心,在丰厚文化底蕴、拓宽思路与视野、培养好奇心与想象力、科学研究启蒙、艺术与审美熏陶、增进社会体验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包括项目研究、主题学习、主题活动、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等形式。

学校为了以课程为载体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课程的丰富性、选择性、针对性,将规定中16%-20%的校本课程比例提高到30%。基础课程按行政班级上课,拓展课程按“走班制”上课。

实行“长短课时结合”策略,分别设立80分钟、60分钟、40分钟、20分钟等长短不同的课时,满足不同学科教学需要,安排学生自修时间。如:体育课按每天一节每节60分钟安排;音乐、美术按两课时80分钟连排;演讲“微课程”安排每节20分钟;其他学科按每课时40分钟安排。

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学校积极变革教与学方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品质。遵循学思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探索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有效变革,实施“单元主题教学”“菜单式教学”等多元教学方式,建立“导师制”“团队教学”等有效机制,运用“数字化学习平台”等学习资源系统,促进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与综合运用过程。

1.单元主题教学

教师团队以单元学习设计为基础,整体规划学习计划、阶段学习任务和作业。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为主要抓手,建立积极有效的自主学习机制。开展单元主题教学的学科主要有英语、科学、社会、艺术等。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课标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单元主题教学的目标就是围绕这个目标向三个维度延展,不求篇篇精读,但求培养兴趣、学习方法、生本互动。围绕单元主题(内容和形式)进行群阅读教学,重在拓展视野、自主阅读、交流互启、点面结合。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的教学内容围绕8个主题展开:亲近自然、珍爱家园、善待动物、热爱祖国、感念真情、领悟大师、泛舟诗海、眷恋艺术。其实施模式为:目标与框架―计划与任务―学习与研讨―展示与交流―讲解与答疑―反馈与评价―目标与框架。选取七项评价内容,按照内容、次数设置评价标准和细则,内容包括:日常积累、项目作业、阶段调研、拓展阅读、写作训练、诵读竞赛、学习状态,以“积分―星级―奖励”的方式实施评价。

配合单元主题教学,教师开发了学习单。每个单元的学习单首先是确立核心问题,以“我们可以”形成系列,围绕核心问题提出基本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然后用“你发现”构成学习的基本框架,围绕文本解读、积累运用、质疑反思、类似感受、探索发现等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最后以写作作为本系列的小结。

单元主题教学丰富了上课的内容和形式,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如读书报告、诗词诵读、演讲分享、主题辩论等。开学两个月,学生完成了不少于20万字的阅读量,并做了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2.菜单式教学

在课程实施中,特别是选修课实施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课程菜单,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菜单式教学要求学科整合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提供课程模块菜单,供学生选择学习,实行走班教学形式。

以体育课为例,开展菜单式处方教学,菜单式主要是指课程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即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运动项目有更多的选择权;“处方”即教师会根据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如针对中学生群体中常见的肥胖现象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体育教学探索“221模式”,即在每周5小时的体育课程里,有2小时是国家体育课程的必修内容,培养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有2小时是学生的项目学习课,开设了篮球、羽毛球、武术、乒乓球、小足球、田径等多个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与习惯,对有进一步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中高级水平的训练课程,促进学生特长发展;有1小时是体能训练课,根据检测学生身体素质数据,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训练。为了科学的进行体质训练,探索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学校还与高校科研部门合作,从经验型体质锻炼走向科研型健康训练。

3.团队教学案例

团队教学以实现课程目标、改善教学效果为直接目的,教师间协同合作的教学形式,教师从教材建设、教学实施、学习评价、质量评估多方面开展合作。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考虑不同性格、兴趣学生需求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以科学教学为例,团队教师分工协作,开发ipad学习资源(教材),形成了有效的工作程序,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实验内容进行开发,师生共同制作微视频,促进概念构建,形成概念体系;构建了知识回顾―目标阅读―探究实验―过程评价―项目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

4.项目学习

开展基于学科与基于学生的项目研究,进行探究活动,如开设的“走进古都西安”阅历课程,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方式,师生共同探讨古都的魅力、文化的传承、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项目研究。这次课程前期进行了自由分组、选题和开题工作,确定了社会、科技和艺术三大主题;中期到西安以集体活动与分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观访问、问卷调研、田野考察等活动,完成项目学习单;返程后进行课题的总结、归纳和交流活动,并推选出优秀小组代表进行全校展示,聘请家长、教师、教研员作为结题展示专家团,由专家团给出展示课题组具体的评价及改进要求。

5.实行导师制

实行“走班制”必然配合实行“学分制”和“导师制”。学校采取班主任与导师并行的管理模式,给学生自由时空,提供个体化的成长服务,学生实施自主管理。根据需求,学生可以选择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导师,由导师指导学生完成个人学习规划、自选课程的选择,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选择学习方式,合理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与进程。以《效率手册》及《我的成长故事》为载体,学生与导师进行着心灵的对话,逐渐形成了新的学生成长支撑体系,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服务者、指导者。

关注成长的发展性课程评价

学校采用发展性评价,遵循激励性原则、多元化原则与个性化原则,实施学分制和星级评价制度。学校采用学分制对学生学习进行基本评价,学生的学分由基础学分、拓展学分、荣誉学分构成。学校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的选修课,获得更多的学分。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科服务 知识服务 服务模式 服务框架

[分类号]G252

随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和延伸,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已成为高校用户深层次和专业化信息需求的必然选择。学科化知识服务是一种深层次服务,它强调服务的主动性、个性化、专业化和智能化,强调知识和服务增值,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科研创新,充分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国内高校图书馆界从1998年开始探索以“学科馆员”为代表形式的学科服务实践与研究,但多探讨“学科馆员”制度及具体工作内容,或介绍个案实践,真正彻底将学科化知识服务进行深化和延伸的却为数不多,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整体服务框架和执行标准更是从未提出。其实,从大量个案的实践中,可以挖掘出学科化知识服务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共同点,并探索深化学科化知识服务内涵的策略途径,了解其内在机理及发展规律,进而构建一个宏观的模式框架。

1 学科化知识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

根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2007年对63个研究图书馆的调研,94%的图书馆都提供学科服务。近年来,国内高校图书馆界虽然围绕“学科馆员”制度对学科服务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一些学科服务的开展带有部分盲目性,形成设立“学科馆员”就是开展学科服务的误区。事实上,学科馆员只是学科服务或者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一部分。学科化知识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的服务规划和运行模式设计,需要整体图书馆各个部门协同完成,是图书馆自上而下的系统服务过程。同时它也是需要用户积极参与、与用户不断互动的过程,在对用户需求的不断分析及互动反馈中,对服务进行动态调整和不断修正,最终使服务提升为用户的信息支撑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总结出学科化知识服务这一系统工程开展的工作流程(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流程图只是从宏观整体上体现学科化知识服务的系统性和有序性,并不代表学科化知识服务是按照业务流程的规定动作进行机械化的操作。它最终还是要融入用户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和环境开展服务,并在知识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有效链接,在支持知识传播、学术发展与科研创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播模式正在向分布式、个体化的生产和传播模式转变。这些变化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的信息交流环境带来挑战,图书馆必须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揭示工具来全面加强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从而满足当前用户信息交流、知识共享的需求变化。例如,高校图书馆利用Metalib/SFX、Primo等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利用Blog、Tag、RSS、Mashup、AjaX、IM、手机短信、E-mall定制等众多Web2,O技术来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加强与用户的互动。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正在进一步整合学科服务平台,将各系统服务无缝地集成于一个平台之上,倾力打造学科服务的LibGuides平台(LibGuides平台已在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使用)。

在网络平台日益完善的同时,要在图书馆内部主

2 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框架

服务平台建设、学科点分布、用户群分类、学科馆员制度、服务内容确定是构成整个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框架的五大要素,贯穿于学科化知识服务开展的全过程中(见图2)。只有将这五大要素紧密结合,才能构建稳定和优化的服务模式框架,使服务有序系统地开展。

2.1 服务平台建设:深入用户心中

Web2.0 时代在信息交流、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上的变革,意味着原有信息和知识高度集中化的生产传动建设加强与用户沟通互动的大平台,营造服务至上的氛围,使馆员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从而树立图书馆在用户心中不可或缺的大服务平台地位。

2.2 学科点设立:平衡学科发展

图书馆应紧密结合高校整体的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结合本馆在人力物力投入的实际,对学科点的设立进行合理的部署。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于2008年设立机械动力学科、理学学科、生医农学科、化学化工学科、电子信息学科、法学与经管类学科和人文学科七大学科点,为全校24个学院/直属系服务。经过两年学科化服务的深入与实践,根据不同学科点的特色和用户需求,及时调整了学科点的设置,将原有的七大学科点,新增到十个。这种动态调整也是以学校的学科发展为依据的,既保证了本校强势理工学科的服务,又辅助和推动文科建设的发展,配合了学校综合性、研究型学科建设发展的方向。

在按照学科专业领域组织人力和资源提供专业化、学科化服务的同时,一定要避免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平均分配,尤其对重点学科。基础学科和薄弱学科的合理规划和投入平衡,应根据学科需求,按需分配,才能保证各学科点工作服务质量的平衡。另外,对于重点学科(当然是重点服务的对象),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服务方式,而基础学科和薄弱学科可以根据学科的交叉性设立综合学科点,以保证图书馆人力物力的足够分配力。

需要强调的是,本校的薄弱学科更应该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重点对象。因为服务的目的就是辅助提升高校学科建设的水平,从而使图书馆成为学校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辅助战略资产。

2.3 用户群分类:知己知彼方能因人施教

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必须以“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核心提供需求主导型服务。在学科化知识服务中,对校内的用户群进行细化分类是强化服务质量、渗透服务力度的重要途径。

不同层次的用户对于学科化知识服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只有根据不同用户群的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服务方案,才能满足庞大师生用户在科研和教学中的不同需求。

图书馆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划分高校中的用户群。例如,一些院士博导以及重点学科可作为重点对象;院系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室也是非常重要的服务对象;研究生读者需要在数据库检索、课题追踪与分析等方面得到辅助;广大的本科生读者则需要在信息素养方面进行培训,可作为基础用户群;还有很多读者需要在图书馆获得更多的艺术人文类文化熏陶,充实校园文化生活,这一长尾用户群的数量也不可小视。

2.4 学科馆员制度构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目前,国内开展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均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可以说学科馆员是实施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核心动力和联系用户与图书馆的桥梁纽带,能使知识服务的提供更为有效,而且为整个学术信息交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一定的组织基础,更容易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专业信息需要。构建完善的学科馆员制度是

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框架中的核心基础内容。

2.4.1 建立专职的学科服务团队

图书学科馆员不仅仅是一个业务岗位,学科化知识服务也不仅仅从需要某些学科馆员独立完成,它需要有一个分工明确的团队完成联络、宣传、培训、跟踪服务、反馈等一系列的互动式工作,所以以打造学科服务团队的形式开展服务,有利于服务的深入和可持续性发展。

这种团队可以是图书馆内部组建,也可以吸收用户成为其中一员,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提出学科咨询员制度模式,即图书馆学科馆员+学院学科咨询员。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则为各个科研团队培养具有商端信息能力的“信息专员”,为科研团队承担建设文献资源、检索科研信息,分析研究前沿、管理项目文件等任务。这些模式都可根据图书馆自身的人力资源建设而定。无论用户是否参与到学科服务团队中,都不能否认学科化知识服务始终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实践表明,学科化知识服务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和持续性,要求学科馆员服务团队的岗位工作必须足专职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馆员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持续和长期的工作中。香港大学图书馆于2003年没立全职学科馆员,并于2007年将学科馆员更名为学科馆长,更加强调学科馆员工作的专职性。

学科服务团队的人才建设必须是阶梯式的梯队建设,对不同层次的工作有明确的分工这样不仅有利于馆员的职业规划,也有利于各个学科点学科馆员的人才储备,保证工作的持续长远发展,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由咨询。资源建设、分馆等部门联合创建;复旦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小组由学科馆员、咨询馆员、采访馆员、期刊馆员和学科服务协调人组成。

2.4.2 学科馆员需要的不仅仅是业务能力,目前图书馆对学科馆员的发展定位是学科文献信息专家,所以在学科馆员的选拔上往往只注重单一的业务能力或学科背景。其实良好的沟通能力、推广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学科馆员必备的能力。学科馆员除了具备对学科信息资源的评估能力外,还必须对图书馆所有部门工作有所了解。此外,学科馆员最好接受过图书馆学教育。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其对图书馆职业的认同与热情,不仅仅将学科馆员作为一个职业,更是作为一项事业来奉献。

由此看来,对学科馆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确实很高,但作为学科服务团队中的领军人物,这些能力是不容或缺的。所以,在学科馆员岗位聘任时提倡宁缺毋滥,任人唯贤。这样才能推动馆员自身不断努力和学习,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充实到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中来。

当然,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人才储备还略显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科化知识服务的需求。但随着图书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科馆员这一职业得到用户的认可,这一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2.4.3 建立激励竞争机制

学科化知识服务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要能跟得上教学科研的步伐,并提供前瞻性的分析跟踪服务,这对学科馆员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要求更高。要刺激学科馆员队伍自我潜力的挖掘,就必须培养良性的竞争环境,实行资格认定、竞聘上岗、优胜劣汰的公平、公开、透明的动态竞争机制。有竞争才有压力,才能促进学科馆员素质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有利于学科馆员制度的完善。

此外,图书馆也必须采取全方位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激励,帮助学科服务团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例如沟通技巧、报告技巧、人际关系技巧、拓展训练等各种培训,充实学科知识,并鼓励创新、允许失败。

2.4.4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学科馆员制度要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评估范围等,建立用户考评、学科馆员自评互评、学科馆员团队测评等相对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服务过程的动态跟踪和考核,在服务过程中嵌入有效的绩效评价模型。只有融入对服务过程和内容的记录和评价,从用户体验、操作细节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测评,才能客观反映出服务团队和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是单一的硬性定量指标,其最终目的是为提高学科服务水平提供保障,从而达到提高学科馆员服务认知、树立学科馆员在用户心中良好形象的目的。

2.5 服务内容确定:服务实施的“利器”

2.5.1 服务内容的分类对服务对象用户群进行分类后,可根据不同用户群的特点构建服务内容的框架,将传统的资源建设、用户培训、参考咨询和院系延伸服务整合细化和归类,从用户的体验出发,找到服务内容与用户需求的契合点。例如,对于基础用户以开展信息素养培训为主,同时将培训有针对性地嵌入教学;对重点用户实施量身定制的个性跟踪服务,融入科研;对于兴趣广泛的长尾用户群,则可通过生动新颖活泼的活动寓教于乐。

2.5.2 各学科点的交叉和创新各学科点可根据服务内容的整体框架逐一开展个性化服务,同时注重交叉学科及各学科间的联系,共享图书馆资源。这样可以减少各学科点的重复性工作,树立图书馆整体服务理念和形象。

2.5.3 长尾效应不容忽视在学科化知识服务中,长尾用户群带来的长尾效应不容忽视,它对图书馆服务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中推出阅读积分奖励计划、寻迹图书馆活动、鲜悦Living工,ibrary等活动,其中鲜悦Living Library在学科服务过程中,形成创新交流环节,达到重聚整合用户共性需求微内容的目的,从而弥补传统学科服务模式无法满足长尾读者群的需求缝隙,使图书馆作为学科服务与社会交流系统中的重要核心,承担起真正的知识服务、交流和信息共享空间的职能。

3 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实践重点

在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框架体系下,如何基于用户研究制订服务深化策略,基于信息分析视角优化服务策略,避免各学科点服务的重复建设,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提高图书馆整体学科化知识服务的质量,从而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认知度和肯定度,确定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寻找答案。

在服务的实践中,图书馆常常遇到一些尴尬的处境,如学科服务只是图书馆一厢情愿的推送,来自用户的认可度并不是很高,用户却还是抱怨服务不到位;用户对学科服务采取敷衍态度,馆员缺乏耐力和毅力,使得服务流于形式,服务进展停滞不前直至暂停。对于这些现状,本提出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实践需要注意四个重点。

3.1 树立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品牌

众所周知,品牌效应带来的影响和利润是空前的。图书馆的“利润”就是赢得用户的肯定,得到用户的利用。图书馆的服务品牌不是噱头,而是能代表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口号,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代号,能够让人对其产生兴趣并愿意了解尝试的形象。图书馆为何不尝试引入品牌机制,将学科服务打造成校园品牌,树立口碑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已经成功地将学科服务IC2品牌在校园中打响。复旦大学图书馆也确定了以学科资源为主线的学科服务,也是树立主打项目推出品牌的形式。

3 2加大用户参与,重视用户体验

建立用户对图书馆的信任,就要激发用户智慧,参与图书馆服务。同时通过与用户的双向交流,将服务渗透到用户的体验中。加大用户的参与能使用户感到他们的需求得剑了发现和满足;重视用户的体验能从细节中得到用户的认可。如通过参加院系会议、在院系设立咨询台等方式,更加直接深入和贴近用户;通过与院系科研团队联手,从中选拔设立信息专员,发扬他们的特长,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能力,使他们成为助推学科服务的能手;在学院中设立学科联络人或图情教授,都是促进用户参与的方式。

3.3 注重服务开展过程的宣传

学科化知识服务是一项持续化的工作,需要在校内的各种网络和新闻平台中通过预热宣传、跟踪宣传和总结报道等系列手段来对服务的全过程进行宣传。这种方式既是加大宣传力度、凸显服务有始有终的方式,也是主动接受用户监督服务过程的方法,久而久之,就可以建立用户对服务的认知度和熟悉度。

3.4 动态调整服务策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篇7

一、“真人教育”理念体系

“真人教育”,指通过本真教育培养时代真人。而所谓本真教育,就是对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超越的教育,是回归教育本源,皈依教育本质,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需求与成长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的教育。

“真人教育”之“真”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从事物的本源上去理解,强调“本体真”,即“真人”具有真品格,坚持本色的自我、真实的自我;二是从“真”与“假、伪”的对立上去理解,强调“外在真”,即“真人”致力于求真,不懈追求真知识、真本领。因此,“真人教育”的内涵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真人教育”是从儿童主体的真实性出发,促进主体真实发展的教育,主张开放的育人途径,关注孩子的真实需求,尊重孩子的自由人格,还孩子以天性。其二,“真人教育”是教人求真的教育,主张传道真知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际中,从社会实践中追求真理,以科学精神探寻真知识,掌握真本领,解决实际问题。总的来说,“真人教育”从“本体真”与“外在真”两方面对“真人”做出了具体要求,旨在培养具有真品格、真知识、真本领的内外兼修的时代“真人”。

二、“真人教育”创生行动

1. 基于“真人教育”的课程建设行动

我校致力于课程的整合与改革,构建“至诚至真・砺励真人”大课程观。

“真人教育”课程坚守“诚”与“真”的目标,以课程为载体进行文化熏陶、活动磨炼、实践体验、探究学习、综合打造,落实“四敢四善”的具体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真、善、美”品质、“知、行、意”合一的“真人学子”。

我们依据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要求,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建构“真人教育”的《学科文化拓展课程》《励真校园环境课程》《龙狮精武文化课程》《至真至诚创新课程》四个系列共16个课程板块,约33门课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发与实施。为了满足学生的成长,我们建构起学校“真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真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学生在这里能够体验到文武双修、德艺双馨的教育,有利于实现“和而不同,群生共长”的教育愿景。

2. 基于“真人教育”的课堂改进行动

学校以“真教真研,互助互动”为课堂理念,“真研”中的“真”指精、细、深,“研”指研学生,研教材,研背景;强调教学前,教师以及年级备课组要对学生的学情、个性特点、学习氛围、学习教材、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真教”中的“真”是指减、简、兼,“教”是指自教,互教,导教;强调教学时,教师要减少自己的讲课时间,简化教学内容,兼容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转变学习与教学理念,让导学成为常态。“互助”是指补充,融合,支撑,强调在课程设计时,要考虑到考试课程与非考试课程的融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补充,生本课程与师本课程的共生。“互动”是指灵活、动态、弹性,强调在课程实施时,要考虑到时间弹性、形式灵活、模式动态的课程实施模式。

在课堂改革中,学校倡导“和而不同”,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和”是共性,“不同”是个性,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和”――小组合作,着眼于“不同”――良性竞争,你追我赶、共同成长,养成考学善思的学风;而教师则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点”,采用不同的后教策略,发挥画龙点睛的教风,提高课学质量。基于此,学校逐渐构建了“三导四学・智慧课堂”研学后教课堂改革模式,推进真实、朴实、扎实的“本真课堂”。与此同时,为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课堂改革中,各学科围绕不同主题开展课堂改革,如语文科组的《小学语文阳光课堂实践研究》、数学科组的《小学数学学科问题解决“后教策略”的案例研究》等。

3. 基于“真人教育”的德育创新行动

“真人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学校德育,以“至真至诚,互助互动”为行动导向,致力于培养学生要做天性纯真、率性明朗的真人,乐做品行真诚、崇善尚美的真人,爱做探求真知、追求真理的真人,愿做知行统一、内外兼修的真人,即培养“四敢四善时代真人”。

我们以广州市阳光评价实验学校、番禺区幸福教育实验学校为契机,通过四大品牌活动(“心之感恩”校园活动、“诚信伴我行”体验月活动、“尚善尚美”系列活动、真人宣誓系列活动)、五大节日活动(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辩论节,艺术节)、“真情・真艺・真知”小真人评选活动、龙狮特色活动,构建了富有生长气息的、人文气息的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真正让德育走向人本,走向心灵,走向温馨,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彰显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 基于“真人教育”的文化建设行动

我们学校植入了钟村具有悠久历史的龙狮文化,以龙狮文化为载体建构学校文化,强化学校的本真教育特色,教会学生敢为人先,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通过一个物象化的龙狮文化校园环境,唤醒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其人生价值。

篇8

[关键词]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01-05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并明确提出:“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由此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经济时展的现实要求,而且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跨学科具有综合创造性、互补性和群发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实现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概念阐述

(一)跨学科课程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开展的根本依据。教学就是根据课程计划,由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最终实现各项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1]而跨学科课程就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根本依据和基础,主要包括不同学科基础必修课、跨学科综合性课程、跨学科相关选修课。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系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人才

目前,虽然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结合现有观点和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创新创业人才是指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具体来讲,创新能力就是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在创业和科学之路上不断前进;创业能力就是要掌握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再学习能力;而实践能力就是要具备较强的处事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好高骛远,踏实肯干。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的能力,不能只强调某一个方面,而这也是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2]

二、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要求

跨学科创新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这恰好能够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要求。当前许多高校依然延续传统的学科建制,强调单个学科的“深”,却忽视了交叉学科的“广”。学生随着对单一学科的深入学习,会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就是从单一的学科视角出发来审视、解决问题。若是外在因素稳定不变,这种单一学科视角有利于问题的高效解决;可一旦外在因素多变,那么这种单一学科视角必然会成为难以逾越的思维障碍。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外在因素始终处于变化中,各种突发状况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创新创业者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问题。而跨学科创新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广博的学科知识,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这无疑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解决方案所需的认知方式,因此其构建有其内在必然性。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要求

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对学习方式有个性要求。从本质上来讲,知识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启蒙式生产模式,一种是现代的开放性生产模式。前者是在固定情境中设置完成的,强调的是学科内部研究和个体创造,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后者则是在开放性情境中创造完成的,强调面向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创新性、综合性和实用性。而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叠加,创新要求在常规中寻求突破,拓展发展空间和思路;创业需要综合利用多种多样的学科知识和创新要素,单一学科知识无法满足创业的现实要求。[3]所以,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跨学科课程体系,能够给予创新创业教育以启发,符合其对综合知识和个性学习的需求。

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学方式有个性要求。可以说,从“以教师为本”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变,是教育范式最为重要的突破。“以学生为本”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要在充分掌握学生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他们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尽管这一教学理念得到了普及,但在具体落实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专业学习中,许多教师都没有完成理念的转变,依然扮演着课堂绝对主导者的角色。而跨学科课程教学的开展,决定了某一专业教师无法在学生课程学习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就客观上促进了教师将关注点由以往的课堂讲授转向学生实际需求。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需要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而跨学科课程教学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要求

创业的高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决定了其离不开团队合作的力量支撑,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实现真正的创新创业。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团队的合作意识,就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跨学科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是一种“体现批判性思维和认知论整合的认知过程”。[4]在此过程中,跨学科课程教学强调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属于典型的合作型学习。所以说,跨学科创新课程能够有效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要求,符合其对于主体合作能力的价值诉求和内涵特征。

三、 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困境

(一)“学科本位”的理念束缚

传统大学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核心的,其根据学科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的独立式编排构建,具有明显的“学科本位”色彩。传统高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理性的人”,强调教育成果的“智力卓越性”,这就造成了高校课程内容设计的狭隘化。笔者通过对国外高校的调研发现,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的高校通常会树立明确的标准:“注重遵循科学发展的整体观及其内在的关联性,从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和科学的整体性出发,以综合的或跨学科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使不同的学科教育从内容上而非形式上、从实质上而非表面上形成有机的融合。”[5]反观国内高校,“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理念,过于强调知识的学科归属,追求课程的整体性、持续性和科学性,却忽视了科学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及学习主体的全面性,存在各学科知识封闭的问题,成为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的一大障碍。

(二)“学科逻辑”的组织桎梏

传统高校的课程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倒金字塔式逻辑组织,即“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结构形式,这种“学科逻辑”的课程组织强调的是某一学科知识的纵向衔接,却完全忽视了多学科知识的横向交融,对学生学科知识的内化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大部分高校课程体系都是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而在教学实践中也非常看重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虽然这种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概括性,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比较经典,但这种“学科逻辑”的课程组织,却忽视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课程选择。尽管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综合课程的研发与实施,试图将那些具有相关性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如将植物学、生理学、解剖学、动物学这些相关性较强的学科整合为生物学,却因知识碎片化、跨学科教学能力弱、课程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步履维艰。[6]

(三)“柔性欠缺”的课程设置

正如上文所述,传统高校课程设置虽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强调的是专门化教育,但这样的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弹性,无法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相比于国外高校,我国高校不管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还是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强调的是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刚性,却忽视了课程知识的整体性和柔性。虽然这一问题有所解决和完善,但跨学科课程,尤其是创新创业视角下的跨学科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尚不突出,这种设置层面的缺陷也成了一大现实困境。

四、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由上文可知,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从以往的专门化教育转向综合性教育;在对学生展开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合理展开通识教育;在实现“专”与“通”平衡的同时,增强课程知识的柔性,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并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明确“开放型”构建方向

2016年3月,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话题,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她透露,关于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休学创业问题,教育部今年将正式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可以说,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时代语境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在此背景下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开放型”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向,一方面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另一方面要做好教学结构的优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跨学科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开放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课程体系。要制订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交叉显著的,能够充分彰显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实际采取区别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高校要面向大一新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在校生活,掌握创业知识和技巧,为其今后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并做好对大学生的跟踪引导;对于大二学生,高校要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在选修课中增设创业相关课程;而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加大案例教学分析比重,加强MOOC平台建设,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创业技能,包括公司成立、体制架构、市场分析、项目选择、风险评估、成本管理等,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创业风险率。

同时,高校创新创业视角下跨学科课程教学结构要适应现实发展需求,加强各相关专业的关联性,全方位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元素,不断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跨学科思维创造能力。除了要增设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外,还要在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侧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跨学科思维的深入融合,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契机与突破。另外,高校要结合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灵活采取企业调研、创业设计大赛、创业知识竞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以推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教学结构,高校还应增设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健全的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学分体制和考核机制。统筹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改革本科生招生机制,实施大类招生,调整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报告纳入学校事业发展年度报告、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范畴体系内,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可以说,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高校要积极开设跨学科综合类课程,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实践教育紧密结合,构建多元化、开放化、菜单化的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由传统专业单一型向跨学科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7]

(二)构建“学科群”课程体系

所谓的“学科群”,就是由若干相关学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以一定形式结合而成的学科群体。通常来讲,学科群是学科知识相关、内部逻辑关系强的跨学科组合体,具有明显的“核心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的递进式结构。学科群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科学综合化、交融化时代语境下,满足创新创业现实要求、适应知识创新多学科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

高校要想构建完善的跨学科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科群的属性,构成该组合体的各个学科之间,不仅具备相同的理论基础,而且彰显着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逻辑性。例如,高校所开设的“城市规划”课程,以建筑学为主干学科,涵盖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相关学科内容,这就属于典型的“学科群”课程体系,由多门学科交叉融合、互补共享所构成。需要指出的是,“学科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从跨学科知识整体性出发,协调好各学科的系统关系,充分发挥核心学科课程的带头作用,实现不同学科资源的整合优化。[8]

具体来讲,“学科群”课程设计的原则,通常是学科上游设置基础理论课程和应用研究课程,学科下游则要设置与行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应用技术课程。可以说,这些“学科群”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强调科学的理实结合、文理渗透,而且还要注重艺术与工科之间的巧妙结合,这是“学科群”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等方面,全面探索“艺管结合”、“艺工结合”、“艺商结合”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上的可能性。在专业主干课程之外,结合相关产业多领域交叉发展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设文化、市场、经管、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强化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如此一来,不仅切合了主干专业的学科特点,而且发挥了交叉专业的学科优势,完善了大学生跨学科复合型的认知体系。同时,高校还应允许和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在修满某一专业的学分后,积极攻读第二专业,并完善创新创业成果学分转化与认定机制,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管理服务,为实现“学科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除了加强学科群之间的跨界整合外,高校还要注重学科群与产业界的跨界整合,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增强跨学科课程的实用性,采取校内协同、校企联盟、校地合作、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等形式,积极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新闻人才”、“卓越管理人才”等,实现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与应用研究课程的高度结合,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体系。

(三)构建“通识型”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门教育而言的,其宗旨是培养学生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素养和态度,调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积极性,强化学生社会责任心,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以罗纳德・巴尼特的观点来讲,通识教育直接针对课程,其关注点集中于创建跨学科课程。但如何实现“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有学者认为,“通识型”课程体系主要由五大类课程构成,包括人文类、社会类、艺术类、自然类和科学类。

在美国,“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已经在许多高校开展多年,并取得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其中以哈佛大学最具代表性。整体来讲,哈佛“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要实现四大目标,即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加深学生对生活哲理的理解、养成学生良好的批评建设思维。哈佛大学“通识型”课程建设之所以成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课程体系,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它一直强调课程建设的学科共生性,坚持将课程体系设计搭建于跨学科知识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这是国内高校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就现状来讲,国内高校“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内部构成、学分比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差异性,但整体而言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全校通选课”模式,北大、清华等高校都尝试过这种通识教育;另一种是“复旦学院”模式,这是一种以核心课程为支撑,以住宿书院制和导师制为辅助的“通识型”课程体系。“住宿书院制”最早源于英国,就是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小型学习社区,社区内的学生能够打破专业界限,通过师生讨论、名人讲座、院长茶叙等活动开展跨学科学习。目前,国外知名高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都实施了该制度,而国内的上海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正在积极尝试中。但相较于国外高校,国内高校“通识型”课程建设还存在着重视度不够、整体性不强、针对性不足等问题,未能充分彰显出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的特色与优势。因此,高校在“通识型”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程知识的多元性、综合性、广博性建设,促成能使学生平衡发展的全人教育。让学生在通过社会、科技、生物等学科的通融学习,有效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批判思维、科学精神,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独立的“三观”,实现知情意完美结合,为全面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在创新创业跨学科体系的构建中,高校要将通识教育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积极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在育人理念上,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勇于和乐于创新,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其次,在就业理念方面,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实践、敢于担当,要学会通过从事创新性事业来树立人生自信,实现自我价值;最后,在课堂教学环节,要灵活采取探究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提高知识传达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精神。

具体来讲,高校可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七大模块,包括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世界历史、科技发展、生态环境、艺术审美和社会研究,打破以往根据专业大科目分类的模式。在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高校要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跨学科资源的整合优化。具体来讲,就是丰富七大模块的课程单元,并为每个课程单元设置专门的教学团队,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协同开展单元课程设计,共同开发教学读本。例如,文化传承模块下的“子学”课程,不再像以往那样,由不同院系独立展开课程设计与教学,而是在“子学”这一课程单元中,由来自中文系、政治系、历史系等不同院系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在充分整合不同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活动等展开研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以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拼盘化”问题,增强跨学科“通识型”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9]

(四)构建“实践性”课程体系

“实践性”课程体系,是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中最具价值的环节,强调“教与学”、“理与实”、“教与研”的一体化,以知识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通过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设置,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是最能彰显创新创业跨学科精神的课程体系。

首先,高校要借助竞赛展开实践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项目的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创业潜能,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其次,高校还要积极开设创业实务课程,提高跨学科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引进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开设创业实务课程,如西南财经大学所开设的招商银行最新实务、国信证券最新资本市场与证券业务等数十门课程,都是以创业案例为媒介,进行经典创业模式、创业方法和创业理念的教学。[10]同时,高校还要积极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的专题讲座、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或邀请成功就业和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拓展学生视野,为他们提供创业实践的良好平台,实现跨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全面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此外,高校还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在具体实施层面,高校要坚持“育人为先”的原则,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面向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整合资源、建构体系、协同创新,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抓学生实体创业资助、扶持与孵化,全面推进实践育人结硕果。高校要积极发展建设大学生科技园,设置公共服务区,创新创业培训区,产、学、研实践、实训区,推动省级科研机构入园,并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体项目提供智力和决策支持。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校团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立足实践育人,形成部门联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积极举办创新创业报告、青春创业榜样评选、“创新青春,创业筑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活动。

另外,高校应由学校团委牵头,组织多部门参与开办大学生创业沙龙、“科学论坛”“博士论坛”等品牌的创新创业类教育报告平台;组织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开展到企业挂职、见习等实践活动;每年开展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科技论文大赛等特色的科技创新品牌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提升技能。各院系重点开展高等数学建模大赛、高等数学竞赛、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多媒体课件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市场营销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装置大赛等活动,以专业技能大赛推动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实践型”课程体系。

(五)构建“服务型”保障体系

在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高校必须注重“服务型”保障体系的构建,以确保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方面,就高校而言,“服务型”保障体系的构建工作主要包括:完善跨学科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为创新创业跨学科教育的高效实施提供政策保障,如制定创新创业学分制;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跨学科学习与实践氛围,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平台,加大创新创业精神的宣传;构建完善的支撑体系,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包括弹性学制制定、跨学科成果转化、班级创新创业导师配备等。

另一方面,就政府而言,要积极支持高校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探索。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的根本是要推动创业,而创业的落脚是促进创新,因此,只强调创新而忽略创业,或只强调创业而不讲创新,高校跨学科课程改革将失去其应有价值。只有创新与创业平衡发展、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创新创业跨学科教育的“闭环”,进而实现高校、社会和政府的“三赢”。

第一,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要积极制订促进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建设的政策措施,对资金奖励、金融扶持、企业扶持、跨学科科研团队扶持、平台建设、协创中心搭建等方面进行详细界定和阐释。此外,要积极出台促进在校大学生创新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对税收奖励、创业补贴、租房补贴、贷款贴息等进行具体明示。为确保制度落到实处,还要专门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工作领导小组,以把握正确方向、统筹部门资源、强化推进力量、提高政府执行力。

第二,经费资助。地方政府要加大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具体来讲,地方政府应为那些创新项目优势显著、创业发展成效明显的大学生提供一定限额的资金扶持。如,成都市政府打造了“8号平台”,坚持每月8号举办资金项目对接活动,为有创业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帮助,目前已有一百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从中获益,累计获得了超过2亿元的融资。

第三,公共技术服务。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成效展示平台,以及跨学科科研成果和资源共享平台,以此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提高大学生跨学科原创能力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跨学科训练计划,不断健全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跨学科训练体系,加强项目过程指导与管理,进而形成开放性、持续性的公共服务机制。

第四,见习平台服务。政府要及时引入市场机制,支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与地方共建孵化园、中试基地、互联网+实验室等创新创业跨学科实践平台。积极打造青年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等,开展项目介绍、创业沙龙、信息咨询等活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见习平台服务。

第五,提供创新创业园区。地方政府要在硬件设施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有力支撑,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园区。例如,地方政府可按照创业优势显著、配套功能完善的原则,以每个大学生创业园最低5000平方米的标准,为他们提供一年以上的免租办公场所,并提供10万~2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以及税收、社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全面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成本,提高创新创业跨学科成果的实际转化率。

五、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要求、方式要求和内容要求,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必然性与必要性。但面对“学科本位”的理念束缚、“学科逻辑”的组织桎梏和“柔性欠缺”的课程设置三大困境,高校在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中,必须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寻求“专”与“通”、“刚”与“柔”之间的平衡点,明确“开放型”构建方向,重点构建“学科群”、“通识型”、“实践性”课程体系,并积极构建与之相对应的“服务型”保障体系,逐步落实到创新创业这一关键点上,在进一步完善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56.

[2] 梅伟惠.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6):146-151.

[3] 周慧颖,郄海霞.世界一流大学工程教育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56-59.

[4] 凯瑞・A霍利,郭强,译.理解高等教育中的跨学科挑战与机遇[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60.

[5] 谭华,孙丽珍.高校医工(理)交叉合作问题探究和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7):51-53.

[6] 李飞标,徐志玲.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0-113.

[7] 陈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面支撑[N].中国教育报,2015-07-18.

[8] 郑瑞伦,翟晓川,唐靖云,秦忠兰.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48-153.

篇9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信息技术将对我们的基础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并给未来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本文试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激发自主探索精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启迪学生创新思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现代信息素养等五大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网络多媒体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变革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地位,信息的传递也是单向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为一体,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必将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例如在教学“可怕的白色污染”时,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明确目标、网上学习-分组探究、组织讨论-汇报交流、反馈评价-归纳总结,采用的网络环境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课前,我利用Frontpage将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设计成三大块: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然后学生通过Netmeeting寻找学习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进入相应网站,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通过BBS发表自己的环保设想。整个课堂教学学生通过网络浏览信息进行交流,并不断融入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问题、提炼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我的网络课件设计成了“猜想”、“转化”、“推导”等模块供学生探索新知时选择使用。学生在电脑前,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有陌生感,没有拘束,兴趣浓厚,并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操作电脑和自主学习,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或尚未明白的内容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有了更广的思维空间和更大的合作机会,思维也更加积极、活跃,真正做到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这样,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用信息技术提供集成化的教学环境,如:多媒体学习系统、网络资源库、智能学习工具、演示环境、师生交互互动学习环境等;学生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软件、网上查寻,电子邮件或BBS等与教师、同学交互联系、探索问题、讨论问题和完成作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构建了既发挥教师主导又体现学生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促使了他们全面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激发自主探索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引、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不断发现,数学教学结构才能真正被学生接纳为认知结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是一个组织者、促进者、网上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时,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践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探索过程。

例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二年级教材中较难掌握的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各组拟定的购买商品的价格和重量,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虚拟超市”的情境: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网上购物”,学生兴奋不已,大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于是迫不及待地想在网上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生学习热情达到……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接触了生活知识,还学会了网上浏览和网上购物的知识,促进了每个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才干,使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得到发扬。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创设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练习是实践的一种形式,是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新知识,拓宽他们的思维,我遵循知识的“再现性-发现性-创造性”原则,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制作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有坡度、有层次的练习题课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尝试解答,同时通过网络计算机不断从各类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解决疑难,使学生理解算理、形成技能。

2、创设自主操作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信息融于一体,且信息反馈及时,能进行人机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我们就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实验”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做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再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的“平移”、“旋转”的一些功能,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大胆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其实质是创造性,它力求从认识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努力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教师正确的启发引导下,使每位学生都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

在教学较复杂的行程应用题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逼真的展示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行还是相背而行,是同时出发还是前后出发,是相遇还是相距等问题。例如在教学应用题:甲乙两地相距800米,小明和小华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明先走2分钟后,小华才出发,已知小明每分钟走45米,问经过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为了让学生更明确的了解他们的运动状态,利用电脑在屏幕上先展示甲、乙两地相距800米的线段图,再展示两人站在甲乙两地,接着让小明先移动2分钟的路程,用蓝色光线闪烁出来,并标出2个45米,然后,演示小华这时与小明同时出发,屏幕上出现两人不断同时靠近的图像,并且配合提出问题:他们同时出发的路程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接着分步演示,在他们同时出发时画面上每人各走一分钟距离,电脑就闪烁定格得出速度和,学生们观看了屏幕上生动、逼真的图像,兴致勃勃地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很快就找出了解题思路,并且凭借直观,大胆创新,想出了多种解题思路,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把教材作为凭借,吸纳最先进、最新鲜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供各种让学生实践和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鼓励多思、善思、巧思,进一步启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习者最大限度升华出激发出创造性,逐步地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现代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在网络信息时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可以说,不会使用网络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今天,走向明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学到的网络文化知识,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计算机技术有效地收集相关信息,处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学会交流,真正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圆周率”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运用网络计算机技术收集有关“圆周率”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课堂上让他们各抒已见,谈谈他们对圆周率的认识。又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在学生通过浏览网页了解了关于大月、小月的有关知识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浏览、点击,查看有关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如:年的传说、平年和闰年的产生、光年的知识等等,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自主的投入了学习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浏览、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中国电化教育》

[3]郑世昌《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索》《中小学电教》[4]相清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小学电教》

[5]吴正宪张冬梅《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研究》《小学数学教育》

篇10

众所周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与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在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中,逻辑思维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核心和基础。高等院校开设的逻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逻辑思维素养的提升、思维结构的优化、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逻辑学在高等教育中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境况。“在高等教育中,普通逻辑作为一门课程大有被驱逐出课堂之势。逻辑学教师的数量与学术水平急剧下降。”“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已经没有逻辑学了。即使部分高校的部分专业设有逻辑课,但他们已经把逻辑学由原来的必修课改为选修课。有些专业虽然把逻辑学作为必修课,但教学学时较以前有所减少;师资队伍状况堪忧;逻辑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逻辑学教学与研究的困境,不仅影响着逻辑学的学科发展,也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素质的培养。当前,大学生的逻辑思维素养令人担忧:部分文科学生写文章语无伦次,缺乏逻辑性;有些理工科学生甚至连较为简单的实验报告都写不好;课堂讨论或回答问题时缺乏逻辑意识,答案胡乱堆砌,没有逻辑顺序,条理不清,文理不通。可见,加强和改进逻辑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着重探讨安康学院逻辑学教学的现状,以推动我院逻辑学教学改革的开展。

一、逻辑学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逻辑学课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为哲学、政治、法律、中文等专业开设的逻辑学专业必修课;另一类是面向其他专业学生开设的逻辑学公共选修课,也就是逻辑学通识课。本文主要分析第一种类型的逻辑学课程。我院逻辑学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首先,从逻辑学在本、专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设置情况来看,我院的逻辑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边缘化的现象。一是,开设逻辑学课程的专业较少。目前,我院共有本科专业21个,其中人文社科类7个;27个专科专业,其中人文社科类12个。在人文社科类的7个本科专业和12个专科专业中,只有3个本科专业和5个专科专业开设了此课程,开设率不到5”%。二是,逻辑学课程的开课学期较晚。除个别专业的开课学期在1、2学期外,其余均较晚。三是,逻辑学课程的总学时偏少。我院逻辑学课程的总学时大多在32-48学时(若遇上节假日,总学时还将减少),这只能保证逻辑基本内容的讲授,难以开展逻辑知识的实践训练。但逻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思维科学,缺乏实践训练,将会影响学生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降低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从逻辑学教学实际来看,我院的逻辑学教学与研究水平亟待提高。一是师资队伍有待加强,现有的教师大多缺乏逻辑学专业背景;二是研究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教师的教研成果较少,层次不高;三是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教学内容的取舍未充分体现学生层次和专业的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一。

二、加强和改进逻辑学教学的思考

(一)提高对逻辑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逻辑学是一门古老且极具生命力的科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在古代、近代还是在现代,也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涌现过一大批逻辑学家,留下了许多丰富的逻辑思想和逻辑学著作,为人类思维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由于逻辑学对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的重大影响,所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编制的学科分类中,明确地将逻辑学列为相对于技术科学的七大基础学科的第二位,即: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在1977年版的英国大百科全书中,逻辑学被列为知识的五大分科之首,即:逻辑学、数学、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历史学和人文学(主要指语言文字)、哲学。由此可见,逻辑学的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当前,我们应加强对逻辑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高逻辑学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二)根据逻辑学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计划针对我院逻辑学教学现状,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根据逻辑学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首先,逻辑学课程的开设面应扩大。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具备一定的政治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科学的思维素质和能力。逻辑学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学思维、创新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所以,我院应扩大逻辑课的开设面,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素养;其次,逻辑学课程的开课学期应提早。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很少接触逻辑学知识,其思维较少受到科学化、规范化的训练和指导,在日常表达和写作时容易出现概念不明确、判断不恰当、推理不合乎逻辑、论证没有说服力等逻辑问题。在进入大学阶段学习时,学院应及早开设逻辑课,最好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或第二学期,使学生们在刚进入大学时,其思维就能受到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训练和指导,从而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逻辑学课程的总学时应适当增加。逻辑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系统的科学,各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衔接紧密,有很强的连贯性,只有在掌握了前面各章节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后面各章节的内容。同时,逻辑知识还具有高度抽象和高度形式化的特点。而这对于高中阶段较少接触逻辑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否则,学生们将会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完成基本内容的讲授,又要通过开展大量实践训练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逻辑知识,必须有足够的学时保障。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有的总学时偏少,应适当增加,至少保证周4学时(总学时因各学期的周数不同而有差异,故用周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