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施途径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实施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实施途径

篇1

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实施途径德育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德育教育,把它贯穿在我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班级文化建设、学习榜样等方式、途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德育情操。

一、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使课堂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还是应该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学过程重点又在课堂上,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基本任务,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标,可见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首先就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在新课程中德育的内涵。在新课程中,对德育、德育课程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要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划上等号的习惯。在上课过程中,我对课堂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视,通过和学生的双边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谈出来,让学生知道高尚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并且重视培养学生的向善之心、仁慈之心、友爱之心、感恩之心、爱国之心。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力争做到“五个结合”,即把爱国主义教育同我国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我们教育学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在国际主义问题教育中,我们教育学生主持正义、不畏、热爱和平,并把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在我国和日本争端中,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把精力用到学习中,用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爱国之志,而不是不理智、不冷静的对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引导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倡导“看百部电影,读百本图书,知百名人物,唱百首歌曲”等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同时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进而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二、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

班级文化作为课堂的补充和完善,覆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良好的班级文化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去影响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我结合班级文化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各项活动中去,例如组织书画比赛、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创建文明宿舍、“爱班、爱校、爱国”等系列活动开展有自己特色的德育教育。通过周一的升旗仪式,升国旗,唱国歌,在国旗下演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德育教育效果。在这一活动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正面灌输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德育意识,把德育教育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三、通过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榜样有远距离的,如历史人物、当前名人等。一般来说,远距离的榜样,我用来对学生进行远景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等大的方面的德育教育,重在让学生理解他们的精神实质,学习他们的精神,并不是去模仿他们的行动。例如通过、等老一辈革命家从小立大志的做法,教育学生要树雄心,立大志,不要虚度光阴。

榜样也有近距离的,如学生的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对于近距离的榜样,我用来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重在从小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学习他们的行动,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提高自己的德育情操。例如让学生放月假回家时,观察父母一天的活动,体会父母的辛劳和不易,进而内化为自己在校学习的动力。

篇2

【关键词】初中班级;实施;德育教育;途径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主要以班级的形式展开集体性教学,许多的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作为基本单位来展开,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让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下面以自身的经验对初中班级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利用班会开展德育教育

在初中的教学中,班会的召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班会教师能够对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然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能够及时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自信心。如果在班会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在其中进行德育教育,将会有助于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更加体现出德育教育的效果。当然,楸Vぐ嗷峥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班主任应当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更新,不要每次班会所讲述的都是一些现成的问题,使得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德育教育不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例如:在中学的德育教育中主要以国家发展历史为基础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二、教师要树立平等宽容的学生观

教师在实施班级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的做到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并对学生尽可能的宽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给予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相同的对待,以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同时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日常的交流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的予以指出,让他们能够顺利的改正。除此之外,当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出现错误之后,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对教师真正的认可之后,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和实施德育教育才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三、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在初中班级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本人认为需要多角度的升级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首先,教学方法的优化。使用更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例如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自学相关的教学内容。其次,实现课程教学的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列举生活中的案例,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亲切度不断提升,这样他们更加喜欢上思想品德课程。这也需要教师进一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手段不断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案例。最后,信息技术的融入教学。现代社会是网络的时代,需要不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因为这些多媒体课件、互动式白板教学、网络微课程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氛围营造。

四、拓展德育教育的课程领域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一周几节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最终完成的教育,需要进一步拓展德育教育的课程领域。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都是一些德育教育的有效模板。现在国内所有的初中语文教材的版本选择的文章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德育教育的价值,因此在进行相关生词认识,阅读、写作能力训练之余,进行有侧重的德育教育,学习过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初中语文教学对于课文的理解是其阅读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有着这一基础之后,教师结合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提出对于某一方面的德育教育。

例如,在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时,在进行相关的语文素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于文章关键语段进行重点理解,这一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效融入生死人生观教育,怎样才能死后重于泰山,对于这种生死观的德育教育可以融入文章中心思想及重点段落理解的小组讨论之中。这种小组讨论可以实现学生参与班级德育教育的主动性提升,更好的提升学生德育教育质量。

五、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融合教育

如果单单从课程教学的角度进行初中班级的德育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德育教育。学校的教学上述两点论述很多,这里就不再累述了。家庭也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有效平台,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家长需要重视自己的言行,多引导正能量,少释放负能量。社会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不断拓展德育教育进社区,让学生到社会活动室,帮助社区里的空巢老人,实践他们的德育理论知识,树立正面的人生价值取向。

六、结束语

初中班级德育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是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必要教学方式,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学习兴趣等有明显的提高,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应该积极的加以配合,希望我国的初中班级德育教育的效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篇3

一、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其主要精神是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讓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专家的这些论述都在说明,品德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会变得苍白无力,就如同在岸上教人如何游泳一样毫无意义。因此,品德教育只有积极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讓学生亲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形成体验与感悟,才能唤起学生生命的全部热情,使学生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敞开,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如此一来,德育的实效性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学生在此过程中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二、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实施途径

我们北京五一小学周边有很多可利用和开发的德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拓宽育人途径。

(一)建立实践基地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坚实基础

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三军仪仗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实践中,我们将中国人民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光荣历史、中华文明礼仪故事编辑成册,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组织学生走进仪仗队,进行参观、访谈。开展争做“小小仪仗兵”的活动,练就过硬本领。

2、科学创新教育基地建设:建立“航空航天部二院科学创新教育基地”。我们通过邀请研究院的科学家为学生讲解科学知识、带领全体学生参观、进行航天模型制作等活动,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邮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永定路邮局邮文化实践基地”。我们与永定路邮局合作,成立青少年邮驿站。通过参观邮政营业场所,了解了邮务常识和邮票的基础知识;通过尝试开展加盖邮戳、写信、寄明信片等体验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意识。通过感悟具有3600年的“邮文化”,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审美意识。

4、“酒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中国龙徽葡萄酒厂酒文化实践基地”。我们组织学生到龙徽酒厂进行参观、学习。透过龙徽近百年的发展史,学生了解到北京地区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产业的百年发展历程,从中看到京城老百姓饮酒习惯的变化。通过龙徽葡萄酒基地的建设,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开发家长资源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有效保障

五一小学家长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是周边军队、医院、法院、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他们热心学校工作,愿意为孩子们的成长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因此,我们充分开发社会资源,整合校外力量,建立起一支由校外辅导员和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校外工作团队,聘请科学家、官兵、法官、邮政工作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校外志愿服务团不断走进学校,参与指导学校社团活动;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实践体验活动。这些活动讓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充分显示了教育活动实践性的特点,满足了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的心理需求。

(三)开展志愿服务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平台

开展志愿服务是深入推进德育教育社会化的有效平台。为此,学校努力为学生搭建参与实践的活动平台,组建了红领巾志愿服务团。红领巾志愿服务团的团员们,每人在校园内确定一个服务岗位,明确服务的职责,个个有实践和体验的机会。他们还把志愿服务精神带到敬老院,带到社区、街道,给社会献爱心,送温暖,用自己的小手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号召每位学生争当红领巾小主人,争做合格小公民,参与学校管理。志愿者的行动是永恒的,无限的,但贵在平时,贵在坚持,贵在实效。目前我校有500多名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共同营造文明、礼仪、健康的社会氛围。

(四)德育课程生活化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如《我是参与者》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利用开展“迎奥运师生同乐趣味运动会”的契机,将教学中的三个环节“我们可以做什么”、“自己管理自己”、“参与无极限”设计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参与无极限”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小情境:如果运动会那天,我们班得了全校第一名,你们会怎样?如果因为小明没有发挥好,影响了全班的成绩,你们会怎么做?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假如有的同学不理解,你怎样做?通过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热心管理这样的“闲事”其实也是我们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主动地化解一些矛盾,为集体的事着想,这也是一种参与。

篇4

论文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发挥情感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多种途径,增强情感教育的效能,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引言 

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为培养新世纪的新型人才,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学校德育似乎进退维谷,一方面,人们总习惯将德育的过程看成是强制性的灌输社会价值规范体系的过程,似乎是教育者单方面完成的,而同时人们又发现教育者付出巨大的努力,让受教育者熟知了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及其意义,而德育的实效却很不理想,是德育内容没有穷尽,还是德育方法不尽恰当?都不是,造成德育实效差的根本原因是德育观念的问题,即德育教育应摈弃灌输和强制,而应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呵护学生的心灵家园。培养面对道德情境、道德问题时做出自觉的理性思考和选择能力。众多教学上的成功者,他们除了有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技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们注重情感教育,注意呵护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由此使德育教育达到较完美的境地。 

二、德育的作用 

如何做人,如何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心理健康的人要靠自己,别人并不能包办代替。教师在教学生做人时,伟大的教育家卢梭说过:“他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行为的准绳,他们的责任促使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德育若真正能做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做人的准则,就需要教育能触及孩子的情感,触及孩子的心灵。说教的德育无异于“雨过地皮湿”,效果自然欠佳。情感是维系师生心灵的纽带。只要我们老师以真情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这样的教育必定是有效的。 

三、小学德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 

作为教育者,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应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在学校教育中,每一位教师都是最好的心理医生,都该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孩子在一分一秒,一朝一夕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今天,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面对在信息时代长大的孩子们,我们该如何去翻阅学生的情感世界呢? 

1.情感的对话 

情感需要情感的浇灌,面对灿烂的生命笑不起来的人,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当然不光是微笑,不光是摸摸孩子的头,更要触及每个孩子的情感世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种上自信的小树,从而排挤那些自卑、失败的杂草。教师的情感之爱要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 

2.无言的教育 

德育教育不在于能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不在于反复强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这不对、不应该,而在于善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在于给孩子一个明辨是非的头脑,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去体验。 

3.环境的熏陶 

校园环境是潜在的教育力量。优化、美化、绿化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熏陶纯真的童心。例如:我们中心校楼前操场设置静区,操场内共栽了四十多个树种,春夏秋之季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甬路通幽,花草芳香,楼前鲜艳的国旗随风飘扬。我们的校园正像《请到天涯海角来》歌中唱的“三月来了花正红,五月来了花正开,八月来了花正香,十月来了花不败。”即使到了冬季,还有青松翠柏傲然挺立。学生一进校园就感到美丽清新,令人陶醉,从而为其勤奋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陶冶高尚的情感,呵护天真的童心,创设优育的情境。情感是审美活动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以美的亲情、友情、真情感召、净化他们的心田,逐步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 

4.无价的信任 

信任无价,它是温暖的阳光,能使冰雪消融;它是和熙的春风,能使桃红柳绿。张开信任的臂膀,拥抱天真稚嫩的心灵;构筑信任的港湾,迎接漂泊归航的船帆。而信任的旗帜上,熠熠生辉的是真诚的爱。 

5.语言的魅力 

在科学至上的今天,人类生活无处不是充满了不带感情的理性控制。在德育问题上,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当今时代的错误之一就是过于依靠冷酷的理性,好似人们除此之外就别无可信了……实际上,单靠理性绝难产生积极作用,有时理性仅能抑制人们的活动,在更少的时候理性虽然能刺激人们的行动,但是理性从未完成任何伟大的任务。”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孩子的情感是单纯的,他们最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语言,都是孩子精神上的阳光;而一句粗暴的呵斥,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使他们无地自容,甚至某一句不慎的语言就可能使多年教育的心血付之东流。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为“笨孩子”之列,但他的母亲一直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的。终于,爱迪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老师们,请别吝啬您的表扬、鼓励。 

6.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 

无论是情感的对话、无言的教育、环境的熏陶、无价的信任,还是语言的魅力,最终达到与学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从而达到德育的情感教育。 

四、结语 

用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影响学生是进行德育工作的必要保证。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和影响学生。教师要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要充分发扬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礼仪 道德 礼仪教育 必要性 重要途径

高校教育中应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而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成为一大难题。高校学生品行现状迫使人们开始思考德育不仅依靠学生管理和课外活动上,更主要的是应把目光放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上,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正常课堂教学。因此,在德育课程设置中增设礼仪课程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礼仪与道德的关系

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社会交往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表、仪态和言谈举止、仪式等方面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具有约束人们言谈举止的规范性特点,同时,礼仪规则简明、实用、可行、易学易会、便于操作。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不断纠正人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重。

道德也是人们的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礼仪与道德关系极为密切,德成于中,礼形于外,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道德是礼仪的灵魂,讲究礼仪除了注意礼仪的外表形式之外,还要注意内在的道德修养,做到表里如一。礼仪习惯是道德品质的载体,人们的道德责任可以通过礼仪行为表现出来,是一种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人们对礼仪的学习运用过程实际上就是接受熏陶和教育,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道德社会化过程。观察一个人的仪态、仪表、言谈举止,往往可以了解他的内心道德世界,从而评价他的道德水准和修养程度。因此,高校德育工作中应首先从礼仪教育为突破口,把道德规范细化为具体礼仪行为上,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收到实效。

二、大学生加强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任性、散漫、不受约束、依赖性强、独占欲强、不善合作,表现为公众场合语言粗俗、不守秩序、课堂上时间观念差、随意说话、玩手机、吃零食、不重视仪表、穿着打扮过于随意,遇见老师不打招呼等现象经常发生,以上种现象表明目前大学生迫切需要加强礼仪教育。我们不仅要将礼仪规范纳入学生常规管理之中,还需要在大学德育课程中增设公共礼仪课程和行业礼仪课程。

各级各类大专院校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大批职业人才,不仅要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礼仪素质教育。2009年曾有研究者对十二所高校600名高校大学生礼仪修养及教育现状展开调查与访谈,在被调查者中有7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礼仪修养尚需提高,认为应在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学生占87.8%。

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特别要重视礼仪素质教育,它的培养对象是教师,教师一定要在思想道德、学识学风、言行举止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幼儿模仿力最强,幼师的言行举止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校开设礼仪课程能培养具有良好礼仪素质的幼儿教师,使幼师有意识地用所学的礼仪来全面规范幼儿的行为,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设礼仪课程的内容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上,把礼仪教育纳入正常课堂教学,体现科学性、普教性、持久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目前高校礼仪课程局限于特定专业某一相关课程,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因此开设公共礼仪课程非常必要。

礼仪教育应渗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幼儿教育做起,重视礼仪素质教育,在大学阶段应该通过开设礼仪课程系统学习和培训,根据不同院校专业特点,教材内容分公共礼仪课程和行业礼仪课程,还可以根据学校特色编写公共礼仪和行业礼仪为一体的校本教材。

根据我校特点,选用2010年5月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礼仪常识全知道》。本课程开设一年,从教材中选学以下内容:个人形象礼仪;生活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略讲;学校礼仪:(教师仪表礼仪、学生仪表礼仪、课堂礼仪、校园场所礼仪);电话和网络礼仪;餐饮舞会礼仪;节日民俗礼仪;涉外礼仪。以上课程内容全面、系统,同时又有所侧重。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不仅是系统学习礼仪规范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法、情境模拟法、联系对照法和实训法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礼仪规范,而且使学生重新认识、分辨、选择、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此论文是黑龙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项目:《幼专生德育方式方法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陆纯梅,范莉莎.现代礼仪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2] 汪建民,丁振宇.礼仪常识全知道.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5).

篇6

[关键词] 电影美育;审美对象;人性价值;实现途径

电影以一种精神产品的素质和功能服务于社会,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受众欣赏电影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电影的教育功能是在审美活动中得以实现的。电影美育的追求应以“立人”为宗旨,走向深层的人文精神,着眼于人性的完美和人生境界的提升。笔者认为实现这一追求的重要途径是观照审美对象的人性价值,这是由电影美育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一、电影美育的特质

(一)电影美育是教育与审美的统一

电影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首先具备教育活动的一般特点,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定向培育。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活动,它的独特性表现在以艺术作为其特殊的教育手段,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感发,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实现对人的塑造,进而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从其独特性来看,电影美育是以审美活动为载体。是在主客合一、物我两忘中不知不觉地打动受众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感染和教育。因而,它是教育与审美的统一。二者的统一不是简单机械地相加,而是不落言筌,自明妙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也就是说,在电影美育中,教育本身就是审美,审美本身就是教育。如此,电影美育的审美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审美,它不能游离于教育活动而存在,因而它应有明确的价值指向,即指向美育的最终目的――以“立人”为己任。

(二)电影美育是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

审美本身是无功利的,“每个人都必须承认,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地鉴赏判断了。”“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的特性。”审美主体只有以虚空的心胸才能观照对象,接纳万境,这是毋庸置疑的。由于电影美育的审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有着明确的价值指向,它最终要达到育人的目的,故而在直接性上虽无功利。在间接性上还是有其功利目的的,是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从功利目的来看,主体以对审美对象价值的追求来实现自身价值为依归;从非功利性来看,是主体在物我两忘的存在状态下,对审美客体的无利害的直觉观照。显然,电影美育之功利性的实现,须以其非功利性为媒介,即需要“内在超越”――在审美体验中,摆脱物欲的束缚,进入澄明之境;在对客体价值的观照中,超越自我,获得“诗意的栖居”。这种内在的超越不是主客对立,而是主客合一,人和万物一体的本真存在。有如一双破旧的农鞋在体验的世界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海德格尔);荒凉的大漠一经进入主体的审美视野也会彼此设计“大漠有了几分像我/我也有几分与大漠相像/我像大漠的:雄浑、开阔、旷达/大漠像我的:俊逸、热烈、浪漫”(章德益)。

二、电影美育的实现途径:观照审美对象的人性价值

(一)审美对象的人性价值

审美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价值世界,它不是指向表面的对象,以对象为依归,而是指向主体的深层生命,以对象为中介而达到对人生命的注解,在主客合一中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道德得到完善。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正如尼采曾说:美是人生命力的映照。无论是塞北飞雪还是江南水乡,也无论是天朗气清还是惊雷狂飙,它们或者以自身的某种属性映照着人的命运、人的境况,或者以自身的某种特征激发着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审美活动是在价值活动中观照对象,这种价值不是一般的实用价值,而是主体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属性,并进行情感体验的能满足人心灵需要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精神价值。以传统美育观之,儒家是在“成于乐”的审美对象的精神价值发现与挖掘中完成了人格的塑造。“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可谓在审美体验中得其至乐;当身处困厄壮志难酬时,孔子更是从容淡定。“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黎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绝。”(《孔子家语・在厄》)可见,孔子与那些随从者不同的原因是孔子在对审美对象的价值观照中,使自身的感性获得了伸张,进而超越了种种利害关系。因此,换而言之,审美对象的人性价值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所表现出的能使审美主体情感得到升华,道德得到完善的潜在价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正是松柏后凋的潜在价值,使审美主体在物与我的比德关系中,体验到了在逆境中应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使人格得到了塑造,人性得到了提升。因此,从电影美育的角度看,判断一部影片的美育功能,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道德得到完善的潜在价值,即它作为审美对象的人性价值。

(二)发挥电影美育的“立人”作用,重在观照审美对象的人性价值

电影美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它的使命是“立人”。所谓“立人”就是着眼于人性的完美,培养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的人。美育的自觉始于西方。欧洲从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对科技力量的无限崇拜,致使工具理性无限膨胀,造成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以及后工业社会人的地老天荒式的失落感;资本主义制度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和资本扩张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效益最大化追求的本性,造成了贫富悬殊、道德滑坡和人性分裂。斯宾格勒将之称为“西方的没落”,胡塞尔则称之为“欧洲生存的危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以及卡夫卡的《变形记》等都从特定角度反映了人的精神危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和人的异化等问题。面对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主张自然的教育,即强调与审美感官相关的教育,目的在于以此来发展人的感性,健全人格,抵制当时社会对人性的。美学之父鲍姆加登把美规定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席勒在1795年发表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更是大声疾呼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惟一途径,“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法律。”并强调感性与理性统一方能构成完美的人性,也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有效达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审美活动更有精辟的认识,认为审美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是消除资本主义对人性异化的创造活动。这些见解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从人性提升的角度确证了审美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如今,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物欲横流的诱惑下,自我迷失、人性异化、道德滑坡等西方曾存在的精神危机,在当代中国又得到了演绎。“我们 重视政治与理想的教育,但这种教育却缺少个性的支撑与理性的梳理,缺少美育与爱心的陶冶,使人格严重扭曲;我们重视生产实践的教育,但是却将它与知识文化相对立,演变成对肤浅技能主义的崇拜。”教育的失误是我们多年来没有足够重视培养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培养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的人,发挥电影美育的“立人”作用。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使然。

电影美育的“立人”作用是受众在欣赏影片的审美活动中得以实现的。电影美育的特质决定了其“立人”作用的达成,重在观照审美对象的人性价值。从教育与审美的统一这一特质看。电影美育的现实发生在主体与对象(影片)之间建立起审美关系,即在主客合一、物我两忘的直觉观照中。完成对主体自身人性的塑造。审美主体既是审美行为的实施者和主动者,同时又是一个受教育者。这样,施教者和受教者就同时落在了审美主体身上,因此,电影美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自我教育过程。李泽厚就这一点曾说:“它不是外在的强制,而是内在的引导;它不是与自然性、感性相对峙或敌对,不是从外面来主宰,约束感性、自然性的理性和社会性,而是就在感性、自然性中建立起理性和社会性。”0以此来看,更进一步讲,电影美育是以感性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原则,去驾驭人的感望,在感性和理性和谐统一中实现对人的感化。荣获奥斯卡金像奖、以14项提名在本世纪影片中独居榜首的《泰坦尼克号》,在优美的主题曲《我心永恒》的变化旋律中,一对年青恋人杰克和露丝向观众展示了他们纯真的生死恋(影片所展示的美好人性的潜在价值)。之所以影片令观众如醉如狂,是因为这种潜在价值,在主客合一的审美活动中被激发出来,使影片在润物无声的价值活动中实现了教育和审美的统一。这种润物无声的价值活动往往使人“不落言筌,自明妙理”,受众在感性和理性和谐统一中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再从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这一特质看,前已论及电影美育之功利性的实现,须以其非功利性为媒介,即需要“内在超越”――在审美体验中,通过对客体(影片)价值的观照,超越直接性的功利束缚,间接性地实现最高功利。从而达到人性的圆成,圆成合理的人生。这种最高的功利性。即实现电影美育的德育因素。电影美育对德育因素的实现与德育自身对其目的的实现是不同的。二者相比较而言,德育主要侧重于对善的行为的逻辑判断,注重发展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将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灌输给具体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种强制常处于主客分立模式;而电影美育则用不着勉强和强制,是受众乐而忘返地去接受、体会,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换句话说,它是在主客合一的无功利状态下,去渗透德育因素,是一种以审美活动为载体的不知不觉动于内的“乐”的教育。当人们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时,是在不知不觉地主客合一的审美活动中,被母爱的力量融化了、感染了,从而实现了影片的教育功能。再如日本影片《望乡》中的“背井离乡”那出戏:匆匆赶到海边的哥哥,站在高高的礁石上眺望远离海岸,载着妹妹阿崎的小船与单调而沉闷的“嘎吱、嘎吱”的摇橹声有机结合起来,寄寓着无限的激情和深刻的审美意蕴。兄妹情深和阿崎未h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影片展示了丰富的人性价值,因而在审美观照中令受众心酸。“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因此,通过观照审美对象的人性价值,使主体幡然醒悟(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收到“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的功效,应成为电影美育始终不懈的追求。

篇7

一、实行学生干部轮流制,进行有效的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干部源于学生,又置身于学生之中,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赋予他们自知、自律、自我管理等职能,对全体学生的影响、带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以往学生干部的选拔,只注重少数学习优秀学生,而与绝大多数学生无缘,这就使大多数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处于被动地位。实行学生干部轮流制,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学校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人”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收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和自我教育效果。要积极培养、精心指导每一届班委会确立任期目标,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圆满完成任期任务,使每个同学从参与管理的实践操作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规范、自我教育等管理功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树立榜样,典型引路,以正面教育为主

当代青少年学生是敢想敢说敢做的一代,他们知识面宽广,社会信息量大,对变幻莫测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他们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面对社会种种现象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甚至良莠不分。为了有效地教育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我们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持之以恒地开展“一周之最”“文明班级”“文明中学生”等竞赛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其逐步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竞赛活动,体现在全体中学生,体现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能激励全体学生去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智慧潜力,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涌现出了各科最佳学生,而且涌现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护公物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团结协作,勤奋努力的良好校风,净化了学校育人环境,起到了榜样示范,典型引路的教育作用。

三、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感,增加紧迫感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和条件。学校德育要打破封闭式的教育模式,善于捕捉信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与见识,不失时机地进行理想、品德教育。走出去,组织学生参加大型庆典、义务劳动、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请进来,就是请当地领导、英雄模范、司法人员进校做国情乡情、英雄事迹、法制教育等报告。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从社会实践中,从亲身感受体会中,萌发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了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等良好品质,把今天的学习和祖国四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建设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四、开展主题活动,实现活动育人

学校各项活动都是德育的载体,每个活动的开展都要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启迪,受到震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因此,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确定切合实际,富有兴趣和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尽最大努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培养创造能力的空间。一年一度的“文明中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不仅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更使他们明确了中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陶冶了情操,培养了良好的品质。

五、优化校院,环境育人

美的校园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催人奋进,使学生在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不知不觉升腾爱校意识,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为创造美好的人生努力奋斗。我们根据农村学校实际,力求风景树与常青树相间,花草相间,使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充分利用每一空间,竖立起校风校训牌,挂起名人名言,设立评比表扬设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努力使静态的物变成“活”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校园各个角落通过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启示,促进优良品质的形成。

篇8

关键词: 中小学 和谐教育 基本模式 途径

一、中小学校应以调整三大教育要素关系为骨架,建构和谐教育的基本结构。

1.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是以教学领域的“教”与“学”关系为主的学校诸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

“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这一要素所追求的目标是:“节奏适度、激活潜能、思维协调、和谐共振”。学校各种“教”的活动既要为“学”的活动调整好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准备,如激活学生内潜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调动起学生的能动精神与积极态度等;又要为“学”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如必备的学习设施与材料、良好的条件与氛围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发挥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又要为学生发展寻找并创设所需要的条件,做好服务工作。教师要从微观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方面来调控教育的节奏,积极地适应和影响学生发展的节律,不断地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和层次。

同时,学校领导还需要从学校工作的整体上协调好各种教育要素的关系,从学校管理角度调控教育的节奏。重点调整好以下几种教育要素的和谐程度:①德育、智育、体育等活动的和谐;②学校教育目标系统的和谐;③课程结构与时空安排的和谐;④教育方法系统的和谐;⑤学校教育评价系统与教育目标系统的和谐等。

2.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是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

学校教育效果的高低和成败,与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的状况高度相关。一所学校中的干部与群众、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其中,尤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最大。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师生协力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和谐教育是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视为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3.实施和谐教育的基础是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

实施和谐教育必须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建构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这是实施和谐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儿童最先受到的教育是始于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最早体验到教育的地方。和谐教育把家庭教育视为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如因血缘关系亲近而特有的亲情教育、融于日常生活关照之中的隐性教育、营造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微观环境和氛围的个别教育等。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首先发端并生长于家庭教育之中。指导、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实施和谐教育,还要组织好社会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价值观的追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学校教育活动要主动与当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习惯。

二、中小学实现和谐教育的基本途径。

基于以上的和谐教育模式,可归结出实现和谐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下:

首先,中小学要注重人际的和谐、课程设置的和谐以及培养目标的和谐。学校的人际和谐,主要指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和谐。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打造良好的和谐人际环境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课程是人的培养蓝图,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育“德”的课程、育“智”的课程、育“体”的课程及育“艺“的课程等,它们之间要和谐。培养目标发展的和谐,主要指我们的教育在人的培养上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的学校应从培养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公民出发,修正一切不利于人的培养的弊端和问题。

篇9

关键词:原则;方法;孝心教育

一、实施原则

在实施孝心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自主发展、操作性强、三位一体、主体生成、多元激励的五原则,以活动为抓手,逐步让学生在认知上知道感恩、在情感上更亲近父母、在行为上积极尽孝,培养孩子的孝心习惯。下面谈谈前三个原则。

1.自主发展原则

贯彻育人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目标,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调整,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操作性强原则

根据学校、班级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家长将孝心教育生活化、日常化,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孝心品质和良好的孝心习惯。

3.三位一体原则

改变教育各行其是,对孩子教育未形成活力,出现天鹅、梭子鱼和虾拉船的尴尬局面,导致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现状。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合力,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二、实施方法与途径

课题组紧紧围绕孝心教育的“三个维度”:在家庭尽孝心,做孝顺儿女;在学校献关心,做尊师学生;在社会献爱心,做孝老小公民。结合小学生各年段认知特点,利用班队课、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孝心认知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孝老情感。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在常规训练中强化实践,从而形成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

1.利用班会课召开主题班会

我们课题组在明确孝心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孝心教育的内容,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开展孝心主题班会。比如,在学生明确孝心要求之后,开展“孝父母,献爱心”“学会和父母交流”等亲近、互动型主题活动,采用以教育为主导,了解学生对父母的了解,包括对他们理解的深度、感情、态度以及在心中的位置等,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让学生了解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2.孝心教育渗透到品德及其他学科

科任教师利用本学科教材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孝心教育。在语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进行渗透,结合《我的一家人》《家人的爱》《我为家人添欢乐》等的内容延伸到课题研究上来。在课堂中渗透孝心教育要注意把握“四性”,即渗透准备注意针对性,渗透过程注意自然性,渗透方法注意灵活性,渗透效果注意持续性。

3.社会实践调查

我们在班级开展如下活动:

(1)调查父母的一年收入和劳动时间。让学生充分了解家长挣钱的不易和劳动的艰辛,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2)调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一星期的生活作息时间安排,了解他们以前的工作与生活情况。以提高学生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自觉性以及通过他们促使父辈尊敬老人、赡养老人。

我校学生多是三峡库区移民随迁子女,家长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多数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婆婆代养,这种隔代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对子女教育的偏离,只求孩子学业有成而舍弃其他而不顾。过分的关爱呵护,反而养成了许多孩子“衣来伸手”“食来张口”“唯我为尊”“目中无人”的性格,这种家庭教育的偏离,必然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效,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义。在班级里建立“孝心教育家校联系卡”制度。具体做法是每月一次由班主任负责填写孝心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详细要求,由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引导孩子完成并及时做出评价。由班级专人负责回收,然后交课题组成员统计。

4.教育合力,实践强化

篇10

一、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德育工作是各大院校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依赖随着国家传媒技术的不断变革,导致学生思潮涌动,不良信息的传播使得学生的思想与品德受到冲击,这种现象在小学生群体内尤为明显,因小学生思想意识仍不成熟,没有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至关重要。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教育力度薄弱、教学资源匮乏、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小学德育工作者需尽快解决的重大课题。

笔者认为德育教学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学生思想的发展乃至形成均与其生活的家庭氛围、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封闭式学校德育授课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德育发展趋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开放性,重视教育手段及方法的细化,增强双向适应性及互动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德育原理规范的认识,不断内化、自省、升华、训练,使其形成稳固的行为规范。教师设计教育活动时必须根据社会现象及学生生长需求,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及年龄的前提下设计教育意义浓厚的实践活动,力求实现教育目标的多远整合,使活动的开展更具多样性及弹性,营造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其不仅可以破除传统德育教育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以主题活动方式将填鸭式教学法转化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有趣活动。针对我校教师教学现状,对德育活动设计及组织仍浮于形式的现状,探讨如何开展切实可行的德育教学活动已经成为我校德育教师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因此,学校领导及教育人员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工作,特提出该课题,以期提高我校德育教学工作水平。

二、解决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方法

笔者认为,要想解决现阶段我国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三大问题,首先应将德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基础课业教学体系中,并对其进行整合规划。将各项德育活动与重大文化课教育活动相结合,并立足于制约学生思想品德树立的问题加以分析,努力开拓适用于小学生的教育途径,促使德育工作走向活动化、生活化、生本化及校本化的教育道路。在实施过程中德育教育应突显教育主题,使教育工作体现活动性及动态性,将教师的传统说教式授业方式转化为学生直接参与的各项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及深刻性的目的。

1.提高校领导重视程度,积极革新德育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应提高认识,德智体美劳以德为首,德育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与基础,同时也是宣扬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校领导应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深度,积极深化德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应了解到德育教育是一项关系国家根本性建设的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在具体教育形式及教育方针的制定方面,校领导应结合学校德育教学的不足之处制定教育方针与教育体系,且不可使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应将德育工作视作硬性教育指标,不仅应看重学生考试分数,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品德素养,应有针对性及目的性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学生德育教育当成重点教学内容对待,并鼓励德育教师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思想的解放与升华。

2.提高教师育德水平,努力建设高素质育德团队

德育教师应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切入点开展育德工作,努力改变现有德育教育活动过于形式的现状,使德育教师始终参与指导学生的活动中,促使其教育观念的转变及革新。为此,笔者结合德育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及理论知识分析教师指导及培训工作,例如关于德育讲学纲要的理解与宣扬、教育方案的规划及设计、德育活动与文化课程的互溶性问题等,使德育教师对育德活动有一个全新认识,使德育教师能够在观念上提高重视程度,关注育德活动的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养分层培训结合的体系开展自我学习与授课活动,优化教师教育素养。并应以点带面,组建高素质的德育团队,端正德育工作者的教学态度,在教学方式上革新陈旧的育德方法,比如:学生犯错对其体罚等育德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不仅起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德育工作者应明确了解,在育德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思想品德培育的师父,同时也应该是一名慈善的长者。教学时,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真正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将说教转化为言传身教,使学生能够感觉到德育教师的榜样作用,以自我的情操及素养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程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笔者总结自身德育教学经验发现,一个教师的个人素养会影响一群学生,因此,学校在开展育德工作时不仅应考虑到学生因素,同时也应关注德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德育教育团队的综合素养,定期培训并考核,促使学校德育教师团队综合素养的快速提升。

3.改变德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首先应将德育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内容中,文化课教师应通过角色互换或分享生活经验等方式宣扬美德,促使学生主动挖掘各文化课中的育德案例,其次,学校在开展各项团体活动时应积极融入育德内容,将育德工作的开展渗透于学校的各项团队活动中。例如:校运动会、社会实践大赛、文化娱乐大赛及各项社团活动等,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比如使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及学雷锋活动等,以全校弘扬先进事迹或好人好事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举办校运动会时,学校应积极宣讲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活动原则,对在比赛中互帮互助的个人及团体进行嘉奖。或利用学校学习板报、广播等传媒媒介宣讲育德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五千年来的德育小故事,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

4.加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紧密联系,扩展育德模式及方法

部分学校因在开展育德活动时过分规范学生的自我行为及天性,使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抵触德育课,这对育德教育目标而言较为不利。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学校就应善用校外资源,注重挖掘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的结合点,利用校外相关育德资源展开德育工作,注重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积极主动的探知学生的生长环境及家庭背景,努力构建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育德渠道,充分发挥外部资源育德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校及爱人情节。除此之外,学校应充分发挥外部资源教育的影响力优势,使学生育德空间及育德时间得以有效扩展,进而全面促使小学德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例如,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号召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提出学生在生活中的不良思想问题,从而使德育教师能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设置德育活动,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及育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