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化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化的概念

篇1

关键词:会计生态文化;会计工作;特征;功能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064-02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公司因财务预算作假而导致破产的报道屡见报端,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不信任。有调查显示,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几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真现象,绝大多数会计人员都认为会计诚信缺失具有很大危害性,给企业、社会带来危害的同时,也给影响了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的发展 [1]。会计诚信缺失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除了受到一定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外,还受到会计活动工作本身的影响。尽管学术界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归结到外部环境或者是会计工作内部环境的争论尚未停休,但会计诚信缺失和会计信息失真在产生过程中始终受到会计文化的作用。当会计文化影响下的会计工作者的非理对企业、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日渐增加时,会计活动环境问题也就成为导致会计诚信缺失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文化与非理性会计工作行为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面对会计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会计理论者和工作者开始反思并意识到:长期以来会计文化建设过多重视企业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所忽视;要实现会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本效益四维一体为价值目标的会计生态文化。

一、会计生态文化的概念内涵

作为会计工作实践活动衍生的文化现象,会计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层次鲜明、结构有序和功能健全的有机整体。与文化的概念相类似,会计生态文化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几乎涉及到会计工作活动的所有领域。广义的会计生态文化是指立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持续演进,兼顾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旨在实现企业、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会计工作实践活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会计生态文化是指生态意识指导下的会计工作理念、价值观、精神风貌和会计制度等精神财富。会计生态文化是会计文化发展的较高形态,它与会计文化存在紧密的关联性,但又是一种有别于会计文化的新型文化,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会计生态文化的本质内涵方面,更体现在会计生态文化的结构层次方面。

根据会计文化的结构模式,结合会计生态文化的内涵,可以将会计生态文化划分成会计精神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物质文化。(1)会计精神文化。主要指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经营理念、会计管理观念、会计创新意识、会计工作风貌和价值观,是会计生态文化摈弃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改变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对立的发展观,树立了整体、和谐、文明的生态观,并且将会计工作目标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本效益的协调统一;由促进企业发展转变为企业、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2)会计制度文化。主要指会计制度、管理章程、服务守则等,是会计生态文化改变了会计制度中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容、部分,科学制定现实可行、公正合理的制度,约束会计活动对社会、自然环境的不利行为。(3)会计物质文化。主要指会计工作环境、经营业务等,是会计生态文化改变了原有会计活动中浪费人财物资源的工作方式,对会计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实行生态化组织、生态化管理和生态化控制,促进会计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本效益的协同发展 [2]。

二、会计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

会计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价值形态,它直贴并关切会计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对会计活动本质的解读和阐释,开启着企业与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可能性,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供着有力支撑。除具有会计文化的一般特征,会计生态文化还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形成过程的长期性。会计生态文化是会计文化的新的发展形态,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典型形态。会计生态文化是会计活动长期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并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逐渐形成的。企业发展、社会环境变更和其他文化形态演替总是对会计生态文化产生影响,不断塑造和改变着会计生态文化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机制。(2)生命形态的动变性。作为会计文化发展的历史产物,会计生态文化对其所依存的外部环境具有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会计生态文化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功能机理优化和运作机制优化来不断适应和满足环境变化要求,也可以通过适当改变外部环境条件、有效变更资源取向,使得外部环境朝向有利于会计实践工作开展的方向演变。(3)结构关系的平衡性。从系统论角度看,会计生态文化是一个由彼此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表现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与其他系统一样,会计生态文化也具有自校稳态平衡机制,当外部作用力和影响力超过会计生态文化平衡机制的承载力时,会计生态文化的内部结构关系就会发生转变,从一种稳态转向另一种稳态,甚至会出现瓦解、衰退的情况。为了实现内部结构关系的平衡稳定,会计生态文化要充分挖掘内部构成要素潜能,及时调整要素之间组配关系,增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实现与外部环境正常的物能流转。(4)功能机理的持久性。在会计生态文化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会计生态文化的特定结构,这种结构关系的外在表现体现为会计生态文化的功能作用。一般而言,会计生态文化的功能机理具有相对独立性,固然不排除会计生态文化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妨害和冲突的影响,但会计生态文化的功能机理一旦形成并趋于稳定,就会对外部环境和会计工作内部环境产生影响。随着会计生态文化的发展演进,其功能机理就会形成自身的历史专长和特色优势,这种专长和优势往往能够给会计工作、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带来持久的正向作用。

三、会计生态文化的基本功能

首先,有利于营造会计工作的良好氛围。作为会计文化的构成部分,会计生态文化是会计实践发展语境中的特殊形态;作为体现会计活动与企业、社会之间交织互动过程的特殊形式,会计生态文化是会计活动要素实现充分连接和有效沟通的桥梁纽带。会计生态文化的价值语境意义在于它构造了一种多维立体化的关系模式,改善了会计活动构成要素之间关系,强化了会计功能机制各层面之间关系,推动了会计活动与外部环境的深层次互动与协同发展,营造了一个由会计精神文化驱动、会计制度文化约束、会计物质文化保障的能动场。由会计生态文化所创造的影响效应,将会计活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置身于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相关的生态环境系统中,进而突破了若干个会计活动构成要素沟通互动的时空边界与组织边界,在实现企业内部的发展价值、经济价值和效益目标的同时,也不断扩大会计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会计生态文化不仅仅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其表象的背后还蕴涵着丰富深刻的价值意义。

其次,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绩效水平。作为生成和发展于会计活动过程的文化形态,会计生态文化能够增强会计活动的方向性、规范性、有序性和创新性,进而提高会计工作的绩效和水平。在方向性层面,会计生态文化有助于会计工作者充分了解和系统把握会计实践活动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影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对会计工作的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各层面及相互间关系进行规范性的协调;在规范性层面,会计生态文化依据会计实践活动指向的本质要求和特征表现,通过构建相关的精神层文化、制度层文化和物质层文化,对会计实践活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引导、控制与规范;在有序性层面,会计生态文化在明确会计实践活动发展指向,了解会计工作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借助多层面的管理方式和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对会计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和突发性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与合理有序的管理;在创新性层面,会计生态文化通过营造有利的创新氛围,促进会计工作过程内外知识的生产、积累、创新、应用和扩散,加强会计工作过程内外信息的传播、交流和扩充,提高会计工作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实效性。会计活动的方向性、规范性、有序性和创新性的不断增强,一方面吸引更多主体参与会计活动,帮助会计工作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促进与会计活动相关的知识信息的互动沟通与有效转移,提高会计工作的绩效和水平。

最后,有利于增强会计工作的适应能力。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会计主体在资源因子、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选择等方面的惯例的合理确定,会计主体的惯例充当着会计活动的记忆载体,通过复制、学习等方式进行“遗传”,推动会计工作不断发展和演化。也正是由于会计主体的惯例,使得会计活动对外部环境的能动适应性会相对持久地固化在某一个范围、层次和水平,当这种固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便极有可能产生足够的“刚性”,进而弱化会计活动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影响会计工作的持续发展,加之会计活动过程充满了复杂性和多变性,尤其当外部环境变动致使会计工作系统处于不稳定或边缘的临界状态时,会计工作的发展轨迹便会出现分岔,极有可能走向退化。可见,适应能力下降就成为会计活动过程无可规避的生理现象。为了防止会计工作适应能力下降问题的出现及其负向影响,会计主体需要相机做出优化策略,依靠会计生态文化各结构层面及相互配合,不断保持和增强会计工作的适应能力。应当说,企业竞争优势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的构建与保持大都是从企业内外环境系统中,通过改变企业内部结构功能各层面之间相互联结的关系方式或企业与外部环境关系优化而来的。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经济本质

一、生态旅游的起源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0亿年,有一位学者提出将漫长的数亿年地质年代压缩成百年的设想。在虚拟的地球百年中,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不到1天,大约开始于5分钟前的工业革命,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个人和社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人们的旅游意识开始觉醒,旅游类型呈现多样化,由单一的观光旅游逐渐发展为度假、公务、专项旅游等。工业革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地球产生了前所未有、不可恢复的破坏。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世界各地接连发生种种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1930年的马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事件,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四日市哮喘事件,近年来北京雾霾事件等。噪音、水、大气、土壤等污染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不是最佳活动区域。越来越多的人们逃离城市,选择去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去放松心情。这样大型的社会活动严重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甚至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有害影响。旅游资源受到破坏,旅游质量下降。在传统旅游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相驰的时候,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K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生态旅游的提出立即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响应。但是,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很模糊,旅游供应商在市场营销中不断推出各种生态旅游活动,但多数结果都是“非生态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旅游呢?

二、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一个人们口中的时尚名词、市场营销的法宝、投资商的生财利器。而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多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家园建设与文化生态保护失去话语权。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使得它从理想的云端跌落下来。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要了解它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清楚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旅游。

(一)生态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人们常用其修饰美好、健康的事物。生态即指自然生态,也指文化生态。

(二)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出现,旅游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目前,旅游已融入到全球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中,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旅游可以拉动目的地的经济增长,促进社会消费,推动就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所以对任何一种类型的旅游研究都不能偏离经济本质。

(三)中外生态旅游的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思路的提出距今有40余年,一些国际性组织和机构的积极参与使得生态旅游广为推崇。经过多年研究,国际上初步形成了生态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护、负责任和维护社区利益。1995年1月,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一届“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首次倡导在中国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确定为“99生态环境游”,将生态旅游在中国推向。

国际、国内从事生态旅游的研究机构较多,各机构的学术背景差异较大,因而在阐述生态旅游概念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的核心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资源的保护,这类观点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背道而驰;有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概念核心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旅游是一个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均可以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这类概念使得生态旅游无异于大众化旅游,不利于专项研究。有概念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这类观点将生态旅游的概念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户外旅游,给旅游者及市场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

生态旅游概念繁杂主要原因就是生态旅游概念标准的多样性。有国内学者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分析,提取了8个指标规则反映生态旅游概念的共性。这8个指标分别为:遵循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做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与体验、文化。

三、生态旅游概念研究的方向

篇3

关键词:山东省;大众生态体育;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021—06

Abstract:The mass ecological sports is a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 of mass sports based on the idea of ecological spor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ecological sports, the exceptionally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cultural tradi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afford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utilize these resources,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rincipal of ecological education, the principal of “being harmonious but different”, the principal of all—people participation and sharing. So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appropriat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sports,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resource creatively and do well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ports circle.

Key words:Shandong province; mass ecological sports; natural resources; 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作为21世纪人类的普遍性和全球性吁求,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世界虽然原本针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人类生存困境而发,但其解决思路内蕴着一种重新看待和处理人类与自然、自我与他人之关系的哲学视野,因而在实质上提供了一种

收稿日期:2011—09—06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大众生态体育的分析与开发研究”(2008RKA210)子课题。

作者简介:孙波(1972— ),女,山东威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体军部,浙江 杭州 310014

Dept.of Military Sports,Zhijia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4,China

重新认识世界的方式。在此事关人类未来生存与根本命运的文化视野中,作为社会构成重要子系统的体育,也必然会以生态哲学理念为导引,展开对自身开展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基本问题的反思。生态体育概念的提出以及据此展开的研究便是这一反思的结果之一,其根本目的则是探寻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发挥体育在构建人类精神家园方面的价值功能,通过体育参与和谐世界的构建。本项研究即依据生态体育理念及相关理论,清理并分析山东自然、文化资源与生态体育的相关性及其开发利用的可能性,以此探索生态体育开展的基本原则与可能路径,同时也期望为“和谐山东”的建设提供体育学的思考。

1 生态体育与大众生态体育

1.1 如何理解生态体育

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理论概念,国内学者胡小明、郑晓祥、龚建林等对生态体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富于启示性的探讨。总体而言,生态体育概念在事实整合与价值赋予两个方面均缺乏充分严密展开,这既与其所指称的体育类型尚未发展成熟有关,也与人们对体育与生态的理解存在文化差异有关。我们认为,生态体育概念的提出首先意味着看待体育的新眼光,意味着处理人类与体育、人类体育与自然世界之关系的新方式,诸如漂流、野营、定向运动等具体的活动方式只是此新眼光或新方式的典型体现;其次,作为一种价值赋予,生态体育概念的提出根源于作为人类生存之一种绽开方式的体育对于普遍性的生态危机的积极回应,而体现为对体育自身异化的救赎以及建构人类世界和谐生态的吁求,是要创造出更人性、更和谐、更幸福的体育生活。就此而言,生态体育试图解决西方工业文明孕育的现代竞技体育异化所造成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损毁,试图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为体育重新植入灵根与动力。因此,生态体育并非所谓原生态体育,而是只有在后现代社会才可能出现的体育范式,是人类在经历了生态危机之后自觉维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整体动态和谐的选择,前现代的原生态体育固然是现代生态体育的建构资源甚至精神泉源,但必须经过意义与方式的转换。生态体育亦非以回归自然为唯一指向与最终追求,而是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求更高层级的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篇4

摘 要:生态学以自然的批判性为逻辑前提,以生态学价值批判为方法、以自然与价值双重维度为尺度,展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提出构建和谐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

关键词:自然 文化 历史唯物主义 生态学

一、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前提:自然的批判性存在

1、生态学认为,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前提是肯定并“复兴”经典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法思想,实现自然概念由二元对立向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转变,自然的存在在逻辑上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性存在为前提的,自然是社会的自然,社会是自然的社会。

生态学者充分肯定经典哲学中关于自然概念的辩证思想,并将其融入到自身的理论之中重新阐释并加以提升,突出自然概念的辩证属性。

佩珀认为必须从马克思辩证看待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思想出发,来构建自己的理论。指出“在马克思那里的自然概念,不仅仅只是把自然当作经济物品的原料,也不仅仅只是把自然当作物品的固有价值的发源地,更不仅仅只是把自然当作一个濒临灭绝的生态系统,马克思的自然的概念把自然设想为是一种社会范畴,尽管自然具有‘客观性’,但它被自身的某一个组成部分重新塑造和重新解释了,即重新塑造和重新解释成人类社会。”也就是说自然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莱易斯则在《自然的控制》一书中充分肯定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思想。这些论述充分表达了在自己的理论建构中对自然概念辩证属性的肯定。“

2、自然概念是如何获得文化、价值属性的呢?成为批判性存在呢?

生态学认为,的各流派在这复杂时代面前已经失去应有的解释力度,在研究范式上存在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疏离;在研究对象上,存在自然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分野,致使历史唯物主义局囿于狭窄封闭的社会领域,自然处于被漠视或悬置的状态;在研究维度上表现为自然与价值维度单面缺失。基于上述问题,生态学认为应当重建生态学的研究范式。

福斯特认为唯物主义有三种学说,即实践唯物主义、本体论唯物主义和认识论唯物主义,前者突出的是社会历史辩证法,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的是人的异化问题;后两者突出的是自然存在的独立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的是自然的异化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义应当是三者的有机统一,于是从中分别抽取价值属性和自然属性,加以改造,提升出生态学价值批判方法。所谓的生态学价值批判方法是指以价值作为评判人与自然的尺度,自然被赋予文化和历史性特征,成为可批判的对象。

自然成为批判性的存在之后,又将自然的双重属性,即自然的独立性和文化性返回到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各领域,关注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维度。使自然之维与价值之维成为贯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交织而共生的逻辑主线。这样,生态学社会主义就完成并实现了研究范式和研究对象上的构建与超越,自然作为批判性存在就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中获得核心地位。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

二、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展开与归宿:指认、改造与批判

以批判的自然存在为前提、以生态学价值批判为方法、以自然与价值双重属性为维度,生态学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指认和改造,同时对资本社会制度展开内涵制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生态批判,以此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理论空场”,在基本范畴上存在理论缺陷,不能适应新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式,因此对当代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环境问题缺少足够的解释力度和理论支撑。究其根本在于自然与文化维度在自然和社会领域的单面缺失。生态学哲学家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

1、改造历史唯物主义原有的基本范畴,赋予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劳动以自然与价值的双重意义。

生态学认为,以往的哲学家只关注物质生产活动的技术层面,没有注意物质生产活动还受文化价值因素的支配。他们过多地从自然与文化的对立而不是统一来分析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认为物质生产和生活的本质属性在自然: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在文化。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对立等同于自然与文化的对立。这是典型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观点将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忽视乃至割裂了自然之于社会文化的嵌入性关系,在自然之中发现不了文化批判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文化内容的客观性属性。在社会之中忽视文化的自然属性,即文化内容的客观性。文化既有主观意义,又有客观内容。一定的社会文化系统、价值规范等都是特定的客观的历史性存在,一定时期的物质生产和生活都受特定的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从而使人类的历史具有自然化特征。

2、拓展历史唯物主义新的研究视域,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建立以使用价值、消费为主线的历史唯物主义新的范畴体系,突出消费、使用价值等物质要素的批判意义。

者对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大都集中在生产领域注重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商品价值的意义两个方面,致使这种分析的路径止步于社会意识层面而被悬置,难以深入到物质生产与生活之中,无法回应当代人类历史出现的新动向。这与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阶段性有关。当时资本主义异化并没有扩展到消费领域,随着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逻辑展开,生态学抓住生产危机导致消费危机最终导致生态危机的逻辑根本,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从社会层面深入到物质层面,从对商品价值的分析转向对使用价值的批判。为此,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已经跟不上分析的需要,为了弥补其范畴的不足,生态学哲学家围绕消费和使用价值提出了一系列概念,丰富和更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容和结构。确立新的范畴体系,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是生态学关于自然的辩证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里的继续和与其研究对象、范式保持逻辑一致性的必然要求。消费危机、生产危机作为一种表象,终极原因在于自然是有限的、生成的、价值的存在。对于自然的批判最终必将发展到对消费和使用价值的批判,自然和文化这一二重性对于消费和使用价值的批判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维度。

最后,用生态学理论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构建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篇5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城市;杭州西湖

一、背景及现状分析

1.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一种高级形式体现,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文化人类出生到死亡过程中要与自然界的万事发生处理好关系,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知人与自然中的环境中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长期和谐地生存和发展,生态文化就在这个环境的初步发展与完善。

2.发展现状

(1)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国家,在城市生态建设上做得还很欠缺。在工业发展阶段,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发展模式,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性。但目前,国内也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而生态文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上海、天津、杭州、张家港等城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吉林、浙江、江苏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广泛国际合作和交流。

(2)生态文化理论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大卫・奥尔早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了“生态教养”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对自然行为之所以产生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于人们缺乏对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全面关系的认识。另一位著名学者卡普拉在《生命之网》一书的结论部分,重申了奥尔提出的这个生态教养概念,强调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具有基本的生态教养,从而保障人类后代长期生存的重大意义。因此,很多研究学者将“生态教养”的概念扩展为“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

二、杭州西湖生态文化发展

1.杭州西湖概况

杭州西湖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是一个浅水湖,其森林覆盖率为71.9‰杭州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文物遗存数量众多,在西湖风景区内有文物保护单位62处,占杭州市区文物总量的近一半,此外还有还有多处文物保护点和博物馆、纪念馆。景区内有10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景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现了一千多年来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2.杭州西湖发展过程

西湖山水风景是一个自然生成过程和后继的文化生成过程。在自然进程中,西湖经历了一个在江海作用下由海湾变成湖泊的漫长过程,是一个非人力的大自然造化。当杭州有了人类活动,尤其是出于生存需要利用并加以建设治理,西湖山水就在自然变化基础上,进入了人文生成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纯朴阶段、园林艺术化阶段、城市景观化阶段。

(1)自然纯朴阶段

西湖在自然形成过程中,从人力筑堤卫湖捍江海之潮开始起,西湖初始风景形成并开始了它的文化形态的历史生成。在中唐自居易筑湖堤之前,湖东一线即原江潮出没之处已有一道“白沙堤”。在这一阶段西湖风景初成并始有名声,并兴修水利、垦植农业、发展城市,一派本原的自然风景状态,并且一直保留着这种自然之美。自古以来,西湖山水这种秀丽动人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打动着人们,也是古代诗词绘画吟唱描摹的主要对象。

(2)园林艺术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西湖山水仍然保持着自然、纯朴、野逸的秀丽气质,但在城市生活及精神需求日益扩大的强烈作用下开始了各种园林的建造,西湖本身也从局部开始直到总体走向风景园林化的再创造。这一阶段应始于唐末五代吴越,盛大于两宋,尤其以吴越钱氏建雷峰塔、保塔所创造的宗教景观意境和北宋苏轼浚湖筑苏堤置三塔于三潭的艺术处理为标志性事件。它表明,西湖风景进入了艺术的构思与再创造阶段,注入鲜明人文内涵的诗情画意和大地的艺术处理。到了南宋,大规模的园林建设和“西湖十景”题名,把西湖山水风景的艺术化推向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同时,西湖已成为地地道道的世界上最早也是典型的“gard饥city”。今日之西湖,打破了传统园林景观各自独立封闭的做法,从湖滨一公园起,把其他五大景区整合起来串珠成链,并与雷峰塔、净慈寺等沿湖景点连成一体,形成西湖南线通透的优美景观长廊,强化了西湖作为风景大园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创造了西湖园林“大气、雅致、开放”的时代新风格。

(3)城市景观化阶段

西湖山水的城市景观化,是在西湖与城市建设发展互动历史过程中,逐渐从城外的邑郊风景空间,成为城区有机构成和内在的景观空间、功能空间,西湖山水风景由此获得了更为鲜明的城市景观性。这一发展变化最明显的事实,就是西湖从古代城外的“邑郊风景区”逐渐成为当今的“城市大花园”,湖与城已经融为一体,西湖也成为真正的“城市湖泊”。杭州称为“山水园林城市”,就和西湖山水具有鲜明的城市景观性密切相关。因此西湖山水风景的城市景观化,是继西湖园林艺术化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发展态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进人了新的强化阶段。

西湖山水发展的三个阶段是西湖景观性质发展、形成和确定的一个历史过程。显然,西湖山水从自然景观走向并升华为不失自然之美的艺术的园林景观;同时这种艺术人文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优秀而典型的文化景观,自然的艺术化也同时是山水的人文化;西湖山水孕育了城市,走向了湖山与城市人地相协、互为依存的共同体,最终投入城市张开的巨大怀抱里,造就了西湖山水另一重要性质,即城市景观性,成为杭州城市景观杰出部分和内在功能空间。

三、从“生态文化”看城市生态发展

人类生存发展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而生态文化既是这种状态的产物,又是维护这种状态的精神和物质力量。生态文化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思想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更是如此。

1.生态文化是城市发展为生态城市的核心推动力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是众多具有社会和文化异质性的人群的永久居住地。生态城市是一种按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自然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人文和技术充分融合,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把人与自然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传统观念更新为和谐共处观念,这是传统城市概念同现代生态城市概念最本质、最根本性的区别所在。

2.生态文化构成了生态城市的灵魂

城市的精神核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的不竭源泉和精神动力。生态文化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其核心基础是和谐相处的理念和生态意识,这与以人为本,追求城市、人、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是一致的。因此,生态文化构筑了生态城市的精神内核,它为生态城市注入了思想灵魂,使生态城市有了生命,使生态城市体现出独有的城市魅力和城市形象。

3.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了社会向心力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动力,起着先导作用。因此,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社会合力和向心力,良好的生态文化将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

4.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提升生态城市的竞争力

当前,世界城市的竞争已呈现出明显的生态化趋势。培育生态文化理念,塑造独特的城市生态文化形象,是当今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策略,也是国内外许多城市的成功经验。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我国北方城市大连。悉尼州政府对城市建设全面规划,实施了持续30年的绿化工程,并借助奥运会强有力的推动,从而使悉尼的城市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许。中国北方城市大连在确立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之后,不仅注重生态景观建设,更注重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并将环保理念的普及作为其“十大文明工程”之一。

5.生态城市目标下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公民生态意识和道德的塑造

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道德的塑造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它们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广大城市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共发展的意识,才能唤起市民生态城市建设的激情和热情,自觉遵守生态城市建设的各项准则,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李一凡.西湖山水的文化发展[J].蓝天园林,2005,(4)

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概念

在全球环境危机和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之下,生态旅游的思路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生态旅游这个概念提出仅仅有四十年的时间,但是生态旅游的这样的一个思路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有许多的国际性的组织都参与到其中来,包括一些国家、机构和组织,主要有一些非政府组织、科研保护组织、旅游业内部、多边援助机构和发展中国家等等,这些国际性的机构和组织委推广生态旅游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生态旅游的概念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他的实质内涵和定义却还是模糊的。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对于生态旅游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保护中心说

这种观点主要认为,生态旅游实质上就是在进行观光旅游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包环境。这种环境包括的范围很大,不但包括自然环境,还要包括资源环境和文化环境。这种观点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强调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生态旅游协会。

2、 负责任说

这种观点主要就是,生态旅游的实质上就是能够让游客负责人的旅游,核心观点就是要求旅游者和游客们能够对维护好周围环境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人们作为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就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这种观点强调和放大了旅游者这个特殊的部分,所以操作起来有些困难。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布诺斯(Brouse)。

3、 军民利益中心说

这种观点概况起来是这样的,他们把生态旅游的概念定义为,在游客观光旅游的同时,要注意到环境的保护,同时把当地(旅游地)的居民受益情况也列入其中。认为生态旅游不但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面开展起来,还要把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应该为当地居民收入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种观点的代表主要是国际生态旅游学会。

4、 回归自然说

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的概念实质上就是在大自然中去旅游,核心强调的就是自然,强调的内容就是回归大大自然当中去。认为只有旅游者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去这样才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台(Kutay)。

5、 原始荒野说

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原始荒原的旅游,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原始荒原和地区去发展旅游。这种人迹罕至包括括大沙漠、大森林、大雪原、孤岛和大戈壁等,这些区域有些气候环境十分恶劣,有些是地区辐射是特别强的,有的的损害人物身体健康的。一般情况下,人迹罕至的地方生态环境虽然好,而且对城市居民也是有吸引力的,但是还要考虑到不能旅游的地域也很多。由此看来这类定义还是不够科学和全面,缺乏普遍性。这种观点的代表主要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在我看来,要弄清楚生态旅游的内涵,先要弄清楚的就是环境、生态和旅游这三个的内涵,然后在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首先,环境就是一个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一个客体,环境的类型就是由主体才能决定的。所以,环境就是我们人们周围生活的事物都可以称得上是环境。生态这个内涵就是指环境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实质是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旅游则是一种带有经济性质的一种文化活动。生态旅游提出来的大背景就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期,生态科学家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破坏,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才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这个思路。我们认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就是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生存最佳环境,让人们身心得到休息。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晓,彭建.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4(1):54.

[2]诸葛仁.借鉴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规范中国生态旅游市场[J].中国旅游通讯,2006,(4):37-41.

[3]Orams M B.Types of Ecotourism,in 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edited by David B. Weaver)[C]. CABI Publishing,2001.24.

[4]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1,12,14,19.

[5]郭岱宜.生态旅游)))21世纪旅游新主张[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177-178.

[6]Kutay K. Ecotourism and Adventure Travel. In Tourism andEcology:The Impact ofTravel on a Fragile Earth[J].NorthAmeiricanCoordinating Centerfor Responsible Travel,1989:3-7.

[7]The Ecotourism Society Newsletter 1, No.1(Spring 1991):1 cited inCatrina Brandon, Ecotourism and Conservation: A Review of Key Issue, Envirnment Department Papers[R].Biodiversity Series, No.033(Washington D.C.:World Bank,Apirl 1996).

篇7

一、负责任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

负责任旅游可为旅游业增强竞争优势,被誉为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最佳方式之一。在重视负责任旅游实践的旅游目的地,负责任旅游被视为最适当的旅游开发理念和指导原则。南非早在1996年将负责任旅游写入该国旅游开发与促进白皮书(the White Paper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ourism inSouth Africa)中,是第一个在国家法规中包含负责任旅游政策的国家,将负责任旅游作为旅游业获得较大正面影响的开发、营销和管理旅游业的方式,并于2002年制定了南非国家负责任旅游的发展指南(De-velopment of Responsible Tourism Guidelines forSouth Africa),为旅游企业和目的地采取负责任旅游的方法提供支持与指导。继南非之后,英国、加拿大、印度、美国、冈比亚、斯里兰卡和新西兰都制定本国负责任旅游的政策,推动负责任旅游的实践。在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负责任旅游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ponsible tourism,ICRT)的推动下,负责任旅游的研究和实践波及全球。ICRT在许多方面提供负责任旅游的顾问服务,包括认证、评估、旅游和保护事业、规划和管理、经济开发和扶贫、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政策和标准、负责任旅游、私人部门和供应链管理等。中心还通过每年的国际负责任旅游年会与各国政府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ICRT将负责任旅游发展为国际负责任旅游运动,并领导在南非、西非、印度、德国、伯利兹以及加拿大设置的ICRT的分部。认识到在全球实施负责任旅游的意义,世界旅游市场(World Tourism Marketing,WTM)还创立了负责任旅游日,并于每年11月举行庆典活动。这个组织认为:人们对负责任旅游已经达成了共识,负责任旅游不单单是产品或品牌的概念,它是一种从事旅游的方式,以到自然区域的负责任旅游以保护环境并维护其他生灵的持续性为主要特征。世界旅游负责任旅游日通过评奖活动,以及保持海滨清洁,保护独特的风景,保护野生动物,维持历史建筑和珍贵遗产的多样化等行动来实施。然而,负责任旅游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负责任旅游这个概念,一些学者和国际性的旅游组织及研究中心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进行解释,形成了规模说、方法说、伦理说、开发说等几种定义[1]。从管理的角度而言,负责任旅游是一个管理旅游的方式,管理的目的是发挥旅游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最大效应,同时使目的地的成本最小化。这个目的是2002年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旅游目的地负责任旅游第一次国际会议上确定的,当时来自20多个国家共280名代表参加了该次会议,在该次会议上签署了对于负责任旅游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旅游目的地负责任旅游的开普敦宣言”[2],号召旅游企业“采取负责任的方式,承诺负责任的实践活动,利用透明化和可审计的报告程序,在适当的时机发挥这个市场优势”,确定了负责任旅游是“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开普敦宣言中最重要的是对负责任旅游的特征达成以下共识:⑴减少负面的经济、环境和文化影响;⑵为当地人民产生较大的经济收益,加强东道社区的福利,改善工作条件并为其从事旅游业提供便利;⑶当地居民参与决定他们生活和生存机会的决策;⑷争取使旅游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起到积极的影响,维护世界多样性;⑸通过与当地居民进行有意义的接触,为游客提供愉快的经历,使其更多地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环境问题;⑹为残障群体提供介入旅游的方便;⑺对文化具有敏感性,可增进游客和东道地区居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建立地方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几个特征后来在历次负责任旅游国际会议上(即2008印度客拉拉邦第二次负责任旅游国际会议、2009年伯利兹贝尔莫潘第三次会议、2010年阿曼马斯喀特第四次会议、2011年加拿大埃德蒙顿第五次会议)每次予以重申。上述负责任旅游的特征说明,第一,“负责任旅游”要达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果是旅游业发展良性与否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个评判标准说明负责任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目标维度是一致的;第二,它比可持续旅游和其他形式的旅游更加强调“人”的因素,非常注重人的权利。例如游客与东道主之间的相互尊重、为游客和当地人民提供接触机会以及为弱势群体提供参与旅游机会等等,均说明对“人”的因素的重视;第三,将当地发展置于优先地位,负责任旅游使当地人民真正受益,增加当地人的参与机会,提高当地人民参与旅游的能力,充分显示了负责任旅游尊重当地发展权利的特征;第四,“负责任的旅游”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透明度和责任感,即那些承诺负责任的行为主体必须敢于承认自身的所作所为;第五,它吸收了其他旅游方式的优点,例如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维护世界多样性是从生态旅游的角度提出,但也被视为负责任旅游的重要特征。负责任旅游的特征表明这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旅游理论和实践,它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表明这一领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逐渐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笔者感到,这个概念与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等相关概念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将对此进行辨析。

二、负责任旅游相关概念

上世纪60年代后产生的大众旅游的发展模式引发了旅游对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3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在解决旅游负面影响使旅游业良性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学术界和业界相继产生了几个重要概念,它们是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替代性旅游、负责任旅游等。由于描述这些概念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术语描述方式解释旅游现象,从而使不了解术语描述方式者产生概念模糊的看法。描述旅游的术语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术语侧重于描述游客的所作所为或者游客活动的地点,另一类术语侧重于描述旅游影响及其所具有的伦理价值。前者描述包括对活动类型和旅行行为者类型的描述,活动类型的术语包括探险旅游、自然旅游、文化旅游、游船旅游、度假旅游等,旅行者行为的描述如高端旅游、背包旅游、教育旅行等,这些术语针对旅游业的细分市场,基于将“旅游”单纯地定义为“旅行者的娱乐、休闲或商务”,对于旅游影响的阐述是中立的。后者的术语包括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扶贫旅游、绿色旅游、地质旅游、负责任旅游等,这种描述不单纯是利基市场或旅游业的一个细分市场,而是以环境和社会原则为基础,并且是具有伦理意义的良好的实践活动,这类旅游概念的主要特征见表1。正因为如此,具有伦理价值的旅游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为特定的旅游发展的模式,比较有影响的是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和负责任旅游,本文着重对这几个概念进行辨析。负责任旅游与上述概念存在边界不清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在旅游研究和实践中采取的分类角度、研究出发点和研究范畴等不同,从而造成负责任旅游与这些概念之间从属不清、涵义重叠并在实践中常常混用的现象,本文主要就后一种描述进一步分析责任旅游与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三、负责任旅游与诸相关概念的差异

负责任旅游与诸相关概念在引导旅游发展方式和处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方面具有共性,然而这些概念提出的角度、适用的特定范围和侧重点、实施的层面却存在差异。本文就负责任旅游与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比较展开分析。

(一)与替代性旅游的研究角度差异替代性旅游是针对大众旅游而言的。上世纪80年代初,为避免发展大众旅游会造成不顾环境限制而进行大规模开发活动所带来的弊端,Krippendorf提出替代性旅游,作为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相对的一种旅游形式[3]。替代性旅游从内涵来看是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开展与自然、社会以及社区价值观念相符的旅游活动,主张游客与当地居民间建立融洽的互动关系以及对积极经历的共享。替代性旅游包括许多形式,如“防御性旅游”、“绿色旅游”、“自然导向旅游”、“软性旅游”、“知性旅游”、“生态旅游”和“负责任旅游”等,因此从代替大众旅游的角度来看负责任旅游是众多替代性形式中的一种,如Wheeler指出负责任旅游也被定义成小规模的旅游,是对大众旅游的回应[4]。由此可见,替代性旅游与负责任旅游不同,在这里负责任旅游与替代旅游的其他方式一起,是相对于大众旅游而言的特种旅游,这些方式的共同特征是旅游数量规模小,旅游目的地选择在非大众非常规型地方,发展的方式重视环境并尊重当地居民。此外,负责任旅游与替代性旅游两者判断的基点不同,替代性旅游基于规模,负责任旅游基于旅游影响。负责任旅游不是以规模大小和产品的类型来判断,而是从旅游影响的角度来判断。替代性旅游不一定就是负责任旅游,如某些替代性旅游活动中出现破坏环境的负面影响;大众旅游也不一定就是不负责任的,如果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大众旅游控制在环境和社会容限范围以内,则也可以视为负责任旅游。

(二)与生态旅游的研究侧重点差异在替代性旅游的各种形式中也包括生态旅游,而生态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影响面也最广,不仅仅是研究者,游客和旅游供者对其知晓度也比较高。与生态旅游不同的是,负责任旅游研究的侧重点在于行为主体的伦理行为,而生态旅游的侧重点在于以自然为特征的目的地以及这种旅游的产品特征。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IES,1991)指出生态旅游就是在生态旅游自然区域里所进行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维护当地人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国际自然保护联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1996)指出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的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和游览,目的地是享受和欣赏自然(以及其他附带的文化因素———过去的和现在的),促进环境保护,旅游者的负面影响小,给当地居民提供社会经济利益。刘家明、杨新军通过对大量有关文献的研,究表明对生态旅游的看法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自然保护主义者的,生态旅游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途径,是旅游活动及其规划行为的准则;另一种是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将生态旅游作为有利于市场推广的产品,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5]。上述对生态旅游看法的不同,反映出对生态旅游概念范畴的不同认识,前者属于社会发展的范畴,将生态旅游看成是有利于自然保护的发展模式,这样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适当旅游、负责任旅游、伦理旅游、绿色旅游、环境友好型旅游和可持续旅游是同义语;后者是从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范畴将生态旅游作为产品的概念,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都属于生态旅游类型。对生态旅游和负责任旅游侧重点区分不清使人们对两者的区别难于把握,可从以下3个方面认识两者的区别:1.两者的原则基础相同。Hetzer在分析旅游活动对自然和社会旅游资源的不当利用造成的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效应时,提出了负责任旅游的4个原则,即“环境影响最小化,最大程度地尊重东道国文化、东道国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旅游者满意程度最大化”[6]。这4个原则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2.从产品出发,负责任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中的一个子项。生态旅游产品的提供者认为生态旅游产品是负责任的旅游产品,如Ercan Sirakaya,Vinod Sa-sidharan和Sevil Sonmez指出生态旅游包含环境友好的旅游、负责任的旅游、教育旅游、低影响旅游、前往自然景区的娱乐活动、为当地福利做出贡献的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可持续/非消耗性旅游[7],这种观点将生态旅游视为一组相关概念的组合或者是一系列产品的组合。3.从行为出发,生态旅游是负责任旅游的具体实践,是具有责任感行为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者不仅要达到欣赏、学习和理解自然的目的,而且更负有保护生态的责任。我国学者宋伟良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性的旅游活动[8]。总之,国际生态旅游协会(IES)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对于生态旅游的界定,反映了众多学者的共同意见:生态旅游是对自然区域负责任的旅游,它既保护环境又向当地居民提供福利。作为生态旅游者首先必须对生态旅游感兴趣,而且乐意把自己的闲暇和收入用于对生态的感受,并积极投入到保护生态的活动中。

(三)与可持续旅游的实施层面差异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表述,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一样也存在短期行为,常常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和文化资产,不少地方呈现“旅游杀害了旅游”的现象,因此,在旅游业中提出可持续发展尤其必要,于是有关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影响问题的研究也迅速向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靠拢,提出了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这一口号和主张。可持续旅游和负责任旅游在目标和原则上是一致的,在内涵上是重叠的,但是两者的实施层面不同,前者主要是战略层面的框架,后者是战术层面的实施,两者不可替代。首先,负责任旅游以可持续旅游原则为指导,可持续旅游是在更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考虑旅游的发展,而不是仅仅从旅游角度考虑发展,是对旅游发展提出的总的目标和指导原则。负责任旅游是旅游利益相关者对可持续旅游发展具有贡献的行为及其行为结果,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实现程度和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的坚持程度就成为责任旅游的重要判别标准。其次,负责任旅游的提出是鉴于可持续旅游实施层面具有局限性。在旅游发展的实践中,一些学者对可持续旅游提出了批评,Hunter认为可持续旅游发展存在很多缺陷,它只是把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都放进一个贴着标签的套子内而已,特别是旅游业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地域规模和部门间合作这两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9]。另外Macbeth提请人们注意可持续是被动的、反应性的而不是主动预防性的这个事实[10]。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可持续旅游”是目前无法实现的理想,因为现代旅行无法避免对人类社会和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飞机旅行造成气候变化以及其他旅游影响,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旅游部门需要对它引起的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负责,比较有用的是考虑使用“负责任旅游”概念。负责任旅游这个术语强调了实施的行为主体,在开普敦宣言中就号召国家、各类机构、目的地和企业制定切合自身特点的实践指南,鼓励决策机构、旅游企业、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为实现可持续旅游和创造美好的生活之地与旅游地而担当一定的责任。负责任旅游是可以被任何形式的旅游企业所能采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在所有的旅游目的地被旅游者和旅行社所实施,任何个人和集体都可以在负责任旅游方面有所作为,包括政府、企业、社区和游客以及其他组织或团体等旅游活动的参与者,而主要以游客、旅游企业和政府为主,因此是一个驱使行为主体产生行自律行为的术语。负责任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相比,在实践上更注重当前的实际,更具有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它还能转化为在现实中通过法律和道德约束制度对行为进行控制的政策法规。而“可持续旅游”更多的则是一种理想和长期目标,这些理想和长期的目标需要运用负责任旅游的行为具体落实和实施。

四、对负责任旅游与相关概念之交互关系的探讨

负责任旅游与诸相关概念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交互关系,一方面不同术语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导向,另一方面各概念之间又具有递进和从属关系,从而形成了各概念之间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

(一)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导向上述概念在伦理价值的表述方面是共同的,例如,以自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或负责任的生态旅游。负责任旅游是具有伦理价值的术语,这种价值观在其他一些旅游术语的概念中也有所包含。可持续发展是诸概念的目标导向。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在旅游领域出现之后,世界旅游组织颁布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及其附件等重要的国际性文件和行动纲领,使可持续旅游发展成为各地旅游发展追求的目标和行动的指南,各类旅游术语表达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不同途径。如表2由此可见,上述概念的共同之处是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行动目标,通过旅游组织的宣传和实施,使各类术语与可持续发展的这种关系能被全世界旅游相关利益者所接受。负责任旅游同样坚持可持续发展的3个原则,也强调旅游发展对促进当地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手段上,负责任旅游与其他概念所不同的是,更加强调旅游行为主体的主体意识,主张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内化为行为主体内在的自律行为,强调行为主体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应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来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负责任旅游的发展方式关注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到自身行为对他者产生的影响,它能够以和谐的方式缓解利益冲突,从而保证旅游发展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93-02

摘要:高职院校是生态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发、建设符合高职生态文化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已成为当下生态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教材开发的必要性、教材开发思路、教材效果分析等方面阐述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开发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便与相关院校进行交流。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93-02

生态文化研究源于国外的生态学研究。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标志着觉醒的人类生态意识向文化领域渗透。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文化理念向社会各产业渗透,成为当下全球化发展所关注的焦点。国内生态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普遍认为,生态文化产生的背景是现代工业文明或技术文明所带来的环境危机。[1]目前,关于生态文化尚无统一的概念。余谋昌是中国最早研究生态文化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从狭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上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2]”。高职院校基于《生态文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教材研究,编制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规律和知识体系的特色教材,是实现课程优质化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

一、开发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的必要性

1.在教育行业,“教育生态化”、“生态校园”、“绿色大学”等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化教育已经成为生态文化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1世纪,生态文化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们可以把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解为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再以经济目标作为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对环境的损耗。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过去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目前,生态文化教育在部分高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生态文化的教材在国内外数量较少。笔者通过对国内同类课程选用的教材进行查阅,发现相关的教材有《生态文化词典》、《森林生态文化》、《森林文化》、《人类生态学》、《生态文化论》、《生态文化概论》等。这些教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词条形式出现的教材,简洁、实用,但是知识点零散,不系统,不适合组织教学;二是系统论述森林文化的理论基础、体系和设计的教材,内容全面,但是作为生态文化的一部分,森林生态文化不能完全代替生态文化,该类教材专业适用面有限;三是注重系统理论构建的教材或是专著,属于本科、硕士、博士选用教材,理论性强,实践性不突出,不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选用教材。现有教材对知识点的讲解准确、深入,在教材编制过程中,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借鉴国外生态文化研究和发展的基础,探索符合地域特点与产业、行业建设高度结合的《生态文化》教材的编写已成为生态文化教育和《生态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教材开发的思路

1.内容简介。《生态文化》教材主要以传播生态文化,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为核心。以云南农林类专业为试用范围的《生态文化》教材开发,应满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云南生态文化特色,其内容包括学习导航、人类与生态环境、中国生态精神文化、中国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经济、云南民族生态文化等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完成相应的学习和实践任务。云南民族生态文化应介绍不同生存环境下各民族的生态智慧,将现代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融合进民族生态文化传统中,体现云南地方生态文化特色。

2.编写思路。教材按照“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学习任务,开发、建设符合高职生态文化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针对高职大学生开设的《生态文化》课程需要探索合理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生态文化较为宽泛,知识点多,而且常常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生态文化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融入材料和实践内容中,按照生态文化项目的设立、实施、总结等教学环节,通过社会调查、参与观察和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法来培养学生认识生态文化、养成遵守生态文明习惯的自觉性,较好地将生态文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实现课程优质化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3.教材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概念;认识中国生态思想的源流及其影响,掌握中国现代社会对古代传统文化中生态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理解和掌握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生态物质文化的构成类型,掌握中国生态农耕、生态狩猎、生态渔猎、生态采集等物质生产生态文化的内涵和表现,掌握中国生态饮食、生态服饰、生态人居、生态交通、生态休闲、生态养生、生态医疗等物质消费生态文化的内涵和表现;理解和掌握生态经济的概念和类型;理解和掌握生态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理解和掌握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智慧;②能力目标。能用生态文化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分析现实问题;能提出传承和发展优秀中国生态精神文化遗产的建议或可行性方案;能根据人地关系的基本知识,对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对具体的生态物质文化进行优劣判断及赏评;能够分析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并对生态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③素质目标。形成生态伦理观、确立生态发展观、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养成遵守生态文明习惯的自觉性;唤起环境忧患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文化素养;培养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理念。

三、教材特色

1.地方性。教材要按照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选取内容,体现地方性。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云南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急需对农林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从事技能型工作和基层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化》是针对高职学生开发的教材,其内容以云南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为基础,为满足林业技术类专业和农业技术类专业工作实际需要而设置,将生态文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具体化为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凸显高职院校生态文化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2.应用性。生态文化课程教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生态文化的知识和理论不仅能解决生产问题,还能指导生活,增加生活的乐趣。如何将文科教材开发为实用性教材是课程改革的难点。“‘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为文科类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3]”教材按照“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学习任务,将生态文化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融入材料和实践内容中,让学生带着目标和任务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将传统文化类课程“听、背、练、考”转变为“看、思、问、干”,符合高职高专开设《生态文化》课程的主导思想。

3.实践性。教材按照实践的途径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从教学手段上体现了教材的实践性。《生态文化》以教学手段的创新为特色,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的相关环节,完成任务、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社会调查、参与观察和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法将生态文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直观和形象的案例,具体的实践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生态文化、养成生态文明习惯的自觉性。

4.增强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目标贯穿整本教材。教材开发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生态文化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用生态文化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分析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文化素养。

《生态文化》教材结合云南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特色决定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实践和体验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生态问题的识别、辨析、参与决策的能力。教材注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是一本理实一体化、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体现云南本土特色、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职高专适用教材。

参考文献:

[1]白光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人文地理,2003,18(2):75-78.

[2]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2003,(4):64-67.

[3]简洁.“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文科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究——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193-194.

篇9

【关键词】概念规划;布尔津县;城市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引导规划开发过程,实现经济、政治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的管理职能[1]。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格局以及发展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城市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是确保城市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为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管理中所具有的特殊的地位,业界认为城市规划就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主要的生产力。但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规划体系以及城市发展都有着严重的滞后性。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管理和制约的影响也越来越凸显。而概念化的引进,则给城市规划管理带来的新的革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规划标准,改变了死板和适应能力低的规划标准,实现了城市规划的变革。对于概念规划及其在新城区规划应用,本文将以布尔津县为例进行探讨。

1、概念规划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总的来讲,概念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原则性,是宏观的战略性规划,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战略性强烈:概念规划涉及到了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功能定位以及目前的布局问题等等,强调从区域的高度以及全局出发编制规划方案。其价值在于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清晰的战略概念。例如,广州概念规划突出的是“山、城、田、海”的格局的概念[2]。

有研究性的总体思考:同程式化的城市规划不同,概念规划强调的是研究性,包含了科学性的工作方法,使用先进的理论等等,其重视的是理论的创新。规划的成果是作为咨询和建议的,是不具有法定约束力的。

宽阔的区域分析视角:概念规划对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以及作用都十分重视,而且还强调城市同城市内部间的协调。规划方案应该坚持接受区域发展的原则。例如,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等规划,特别是要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因而,概念规划同区域规划是能够很好地衔接的。

自由的编制程序及规划形式:概念规划的编制程序是比较自由的,这样就能使得规划师能够针对城市的特点,进行突出性的研究,重视问题解决的实效性。

高度弹性的宏观规划:布尔津在概念规划的引导下,其城市规划是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出发,进行空间的重组。再如,中山市的规划从江海合一到从散到聚的概念的转变,都有很大的弹性。如何落实,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做全面的衡量,编制具体的规划才能更好的指导城市发展。

为了更好的进行城市概念规划,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坚持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的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发展实际上是综合目标的整体优化。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社会和经济目标协调发展的模式,这也是城市发展的管理者和城市规划的共识也是概念规划的基本原则。

其次,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区域协调原则是城市竞争的要求,更是解决目前概念规划普遍缺乏区域关怀问题的一个主要的措施。要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其重点还在于市民同城市执政者是否有统一的认识,是否具有大局观。城市间的竞争来自于世界各地,只有做好区域建设才能提高区域竞争,这才是城市竞争优势提高的一项明智的举措。因此,概念规划就应该从区域的利益出发,实现点面结合,内外协调,重视城市通周边城市的关系,形成局部同整体带动,共同繁荣的局面。

另外,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概念规划是要从现实存在的问题着手,体察市情,明确用地限制以及投资能力限制等问题,实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制定可行的目标。概念规划的发展战略还应当具备指导近期建设的能力,能够为当地的政府提供可行的政策性建议。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规划服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时还应该关注社会问题,重视社会的公平性,保障市民的利益。有的学者认为概念规划迎合的是领导的想法,忽视了市民的要求,这也是目前城市进行概念规划应重视的问题。要改变这种情况,不仅要提高规划师的职业道德,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和公众参与制度。

2、概念规划及其在新城区规划――以布尔津县为例

2.1 项目背景情况

区位条件:布尔津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脉西南麓,准噶尔盆地北沿[3]。该县的西北部同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相邻,其东北部是蒙古国,东部是阿勒泰市,西部是哈巴河,南部同福海县相邻。布尔津县总共面积达10370.5平方公里,有人口7.1万,有20多个少数民族。布尔津县有1个镇,5个乡和1个民族乡。

生态环境:其地势有着特殊的特点,呈东北向西南倾斜,而北部则是中高山区,中部为丘陵河谷,南部为半荒漠区。独特的地势造就了布尔津县独特的地势地貌和自然景观。属于大陆性北温带寒凉气候的布尔津,夏季天气干热,冬季天气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布尔津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以及矿产资源。布尔津新区将是新疆城市群发展发力承担其崛起的关键,其功能定位以及产业支撑在新疆城市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交通条件:布尔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区位优势在今后将会形成数个城市发展带,布尔津县不仅位于多个发展带的交点上,既是布尔津从东向南发展的起步地段,也是布尔津区的东南门户,有着良好的交通优势[4]。

2.2 规划范围

布尔津的规划地带主要以低地以及旅游资源为主。布尔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其总体规划以生态旅游为主,在生态旅游概念规划中以人和城市以及资源的协调发展为规划原则。布尔津有着各种地势地貌,有高山,有低谷和丘陵,因此可以在该地区内划分成三大片区。

2.3 概念规划定位

布尔津的发展定位为:展示出21世纪布尔津城市的新气象,建立集旅游、历史文化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新城。

功能选择:建立生态基础的旅游和度假中心,以阿克吐别克雅丹地貌、友谊峰冰川和古北界动植物分布区等为特色的文化艺术长廊,实现高新产业研发区的建设。

2.3 概念规划理念

山水相生。布尔津新区在实施规划时应该建设两山风景区以及沿江沿岸景观规划,形成山水相生的景观格局。

天地人和:布尔津新区就好像是一座融入到了自然的城市,其生态森林,生态地貌的建设形成了天地人和的布局结构。

弹性发展:布尔津新区的发展应该在政府调控的基础上要遵循市场的运行规律,突出概念规划的特征,实现土地开发弹性发展的运作模式。

2.4 规划特色

2.4.1 生态优选的弹性规划布局

通过生态模型来构筑规划模型。布尔津新区规划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很好,而且水网也较为的密布。在进行规划时也因此要尊重大自然形成的生态模型,坚持生态优化的原则,为新区提供休闲、娱乐和独家场所。在新区的沿河两岸可预留一定面积的绿化带来保护水体,同时也能够营造滨水空间。

布尔津新区的建设不仅要同其经济及时以及格局变化一致,而且要对其基本的路网格局以及绿地和整体的空间形态进行变化。为了确保规划能够融入到市场运作当中,且在政府的控制下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弹性开发中要力求平等,引入自我修复功能的弹性开发模式。在这样的原则下,规划用地可分为弹性用地和刚性用地。刚性用地主要是在规划中明确用地的使用性质,例如水体和保护绿带等,弹性用地是指弹性发展区。在这个区域中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低价调控手段,依据城市发展的情况,从市场运作的情况出发来决定土地使用的性质。

2.4.2 生态景观同山水旅游系统规划

生态模型为基础构筑的规划,要实现对生态保护的最大化,以形成富有自然地域的生态景观,给布尔津新区提供独特的景观特色。在自然景观丰富的地段要结合地形以及地貌合理改造,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同时,规划绿廊把自然景观引入建设地中,沿着交通干道设置交通绿廊。布尔津县有丰富的山水景观资源,有很大的山水景观构建优势,应充分利用。在新城区布置生态休闲区和度假区,串联老城区中的一些名胜古迹,为新城区增添具有特色和古韵今色的山水旅游内容。

图二:绿块和绿廊

3、结论

尽管,目前概念规划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成熟, 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但是概念规划作为战略规划在空间上的部署,在遵循城市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在城市新区建设中有着积极的意义[5]。而且,概念规划对于传统规划中存在的弊端也都能够克服,从而使得规划的制定更加的科学,也能够在城市管理中积极的发挥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王玲. 预景规划方法在概念规划中的应用――以马鞍山市江心洲发展概念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09,09:81-84.

[2]李敏. 现代城市新城区规划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临湘市临湘大道小区控制性规划为例[J]. 四川建材,2008,05:79-82.

[3]王蒙徽,段险峰,田莉,施红平,王蒙徽,段险峰,田莉,陈勇,叶红,黄珍.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 城市规划,2010,03:5-10.

篇10

【关键词】遗址公园;软质景观设计;运用与研究

前言:文化遗址是集考古、休闲娱乐、教育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遗址景观空间,而软质景观对遗址景观空间起到了积极地保护与展示作用。所以,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中的运用与研究是一个必要的课题。

1.遗址保护的概念与实践

1.1遗址和大遗址的相关概念

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大遗址是大量人力营造、并长期从事各种活动的遗存,它体现着古代先民杰出的创造力,综合并直接体现了民族和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是构成文明史史迹的主体。

1.2国内外遗址保护的实践经验

欧洲是近代考古学的发源地,19世纪初就已开始从搜索古物艺术品转为完整的发掘、保护、展示大遗址,与美化城市相结合。德国主要方法是建立公园和博物馆,法国致力于对历史地段内的居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对于遗址的再利用,保持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力;意大利则把考古遗迹的维护和文化、生态景观的建设与保护结合为一体;美国主要是创造遗址区与绿色廊道相结合;日本对大遗址投入较大力量进行史迹公园建设,韩国则注重文化遗址的原貌保存,不进行盲目开发。

在国内,2005年10月,第15届ICOMOS大会在西安召开,提出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将原本所指遗产保护的范围扩大到遗产的周边环境以及它周边环境所包含的一切活动,包括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层面、精神层面、地域习俗等。国内对于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方式,包括整体保护和局部保护与利用。其方式有四种,一是将整个遗址区建成遗址公园,二是将遗址区与风景区结合,建成旅游景区,三是将整个遗址区建成森林公园,四是将遗址保护与现代农业园区结合,建成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

2.遗址公园与软质景观的相关概念

2.1遗址公园的概念

遗址公园是将遗址所在区域,建设成公共性园区,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 一种整体遗址保护模式,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通过公园的建设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弘扬古文化、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2.2软质景观的概念

软质景观主要指相对于硬质建筑及构筑物而言的,由大自然中丰富的植物、动物、水体、风雨、阳光、天空等天然资源构成的保护生态的元素,富于自然变化。而在现今,最为直接的软质景观材料,便是“植物”和“水体”。城市设计理念已逐渐由“以人为本”转向“以环境为主”。由自然资源组成的富有生命力的软质景观改变了城市中硬质建筑组成的死气沉沉生活氛围,不仅装饰美化环境,最重要的是它对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起到维持、促进生态平衡的关键性作用。

3.遗址公园的软质景观设计

3.1软质景观元素在遗址公园中的作用

遗址公园是城市中公共的特殊园区空间,在一般公园性质的基础上,增加了重要的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环节。首先,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中的运用对于遗址保护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次,它对于文化遗址的保护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延续传承,发挥着文化象征意义的作用。再次,软质景观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其造景尽管有一定的随意性,但经过适应性原则的设计可使得它取得较高的美学效果。软质景观对环境的美化装饰作用,在遗址公园中对遗址空间意境氛围的渲染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3.2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设计中的研究

3.2.1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中的设计原则

1)软质景观的生态功能原则即植物水体对遗址及遗址地周边环境起到的生态作用和对遗址本体的具体保护原则;

2)软景营造景观空间的原则,具体到植物的点、线、面、空间营造和空间的划分与围合;

3)软景传承历史文化信息的功能,植物拟人化的象征寓意表现和遗址公园历史文化主题的体现;

4)软景的美学功能,植物景观在遗址环境中的意境表达以及对遗址建筑的柔化作用。

3.2.2软质景观对遗址景观的提升调整

1)重视水体与植物景观搭配设计,着重建立池畔植物群落。尽可能的体现植物景观的空间变幻效果。

2)有针对性的选择遗址区植物材料,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植物材料的设计要与遗址意境相吻合。

3)遗址场景的重现主要是遗址历史时期、繁盛时期的场景重现,它是一种最为直观的方式给公园活动的人群以心理上、视觉上的感受,也是宣传教育的最佳设计手段。同时利用植物景观的合理配置表达历史意境,传承文化内涵。

3.3软质景观在大明宫遗址公园中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大明宫遗址公园在2011年景观提升的研究,发现提升工程主要包括大树栽植、主题花园建设、景观节点提升改造、园内小景提升改造、景观遮挡美化、硬质景观软化、草坪提升改造等,而这些做法的主要元素全部为软质景观。一是在园内,选取了一些合适点位,通过种植大树,增加之前林带的密度形成密林,结合草坪空间,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观空间;二是利用植物来点缀硬质景观,既可以起到软化建筑棱角、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独立成景,丰富园区景观;三是运用大量的色叶类植物,形成春天春花烂漫,夏天绿树浓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冬木苍劲的四季景观效果;四是根据甘露之变的历史典故,采用借景的手法,借铜雕石榴广场作为石榴主题园点题景观,周围密植石榴树林,突出主题,根据戏曲发源于东宫梨园的记载,于东侧一级园路旁结合遗址,增加之前梨树的品种及数量,采用更加丰富的栽植手法营造梨园景观;借梅妃曾于太液池南岸的记载,在东池南岸太和殿遗址北侧种植梅林,其间设置梅亭。五是对蓬莱岛增加常绿和色叶树种及花灌木,增加其四季观赏性,使其景观层次空间更丰富,色彩对比更鲜明,打造烟雾缭绕的“海上仙山”景观。

3.4 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设计中的目标及意义

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中,要注意突出遗址保护展示,彰显遗址公园特色,丰富遗址文化内涵,注重社会公众影响,要遵循遗址考古研究成果,修复历史环境及展示历史信息。

通过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中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打造,可以实现以下几点目标:第一,创造了大开大合的宏观布局;第二,形成了疏密有致的景观空间;第三,营造了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第四,打造了色彩丰富的园林景观;第五,实现了软景硬景的相互融合;第六,彰显出园林景观的人本关怀。

4.结语:

遗址公园的建设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弘扬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而软质景观设计作为文化遗址公园的建设核心,自然有着关键性的地位。软质景观在遗址公园中的运用,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社会文化信息的汇集、协调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好的保护了遗址,促进了遗址周边生态环境,对城市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建设文化遗址公园便是将城市中最具历史文化内涵的角落从尘埃中拾起,重新整塑,为当代人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在此空间中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精神升华。所以,我们应当致力于研究软质景观设计,使得文化遗址公园更出彩。

参考文献

[1] 朱晓渭. 国外经验对陕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启示[J]. 汉江考古.2011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