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文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旅游文化的概念既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目前旅游文化研究中的许多纷争和分歧多源于对旅游文化概念认识上的不同。我国旅游文化学界一向注重对旅游文化的界定。上述各位学者关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的各种表述无疑都在一定视角、一定层面上揭示了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与特征,对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旅游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但上述观点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注重分析,忽视综合。上述除了“相关文化总和说”和“旅游体验-介入文化说”外,关于旅游文化定义的阐述几乎都特别重视对旅游文化的分析和解剖,并对每一个部分进行特别的论证和阐述。这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分析是人们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但问题是,分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将一个完整的事物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对其进行各自的考察了解,而在于通过各部分的分析和了解之后,最终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内涵。旅游文化虽然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众多部门的综合性社会文化现象,但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其本质与内涵的研究,可以采用分析的方法,但这种分析必须建立在保持旅游文化整体的完整性的基础之上。否则,即使分析之后将其各部分勉强地综合在一起(如“相关文化总和说”),也会因缺乏彼此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旅游文化“拼盘”而不是旅游文化的本体。
第二,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无论是研究目的,还是研究视角,都要指向旅游文化本身,而不是其他。即使是指向旅游文化本身,也必须是全部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旅游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虽然为了研究的方便,旅游文化可以分别从主体、客体、中介体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来分析和探讨,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可以以点带面、以偏概全。遗憾的是,上述除了“相关文化总和说”和“旅游体验-介入文化说”之外,有关旅游文化定义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这一不足。这不仅违背学术研究的逻辑规范,也使人们很难形成对旅游文化科学而正确的认知。
第三,认识模糊,概念混淆。目前,旅游文化研究中的最大问题是对旅游文化的本质和内涵认识上的模糊。这不仅表现在一些研究者常常将“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旅游主体文化”与“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旅游文化物质载体”“旅游文化事项”与“旅游文化类别”“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社会文化、民俗文化等混为一谈;还表现在将研究的视角错位成研究对象本体,以为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旅游就成了旅游文化学,殊不知在研究对象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不管采用什么视角或者是方法都只是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而不是对视角和方法的认识。因此,上述观点中的魏小安(1987)和章海荣(2004)的定义就明显地存在着将研究视角当成研究对象的错误,即旅游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而旅游文化则不是;旅游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而旅游文化的实质则不是。造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除了与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教育经历和认识水平等密切相关外,恐怕主要还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的问题。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旅游文化研究绝不是简单地嫁接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也不是简单地用语言介绍和文字描述便可了事,而必须采用多视角、多层次、辩证的方法进行。同时,旅游文化研究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端正态度,实事求是,严守规范。观点的阐述要言之有据,引证可靠,逻辑清楚,自圆其说,不能模棱两可,太过随意。只有这样,旅游文化研究方能产生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不会备受责难,诟病多多。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及其内涵
鉴于目前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要科学地定义旅游文化,除了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旅游文化本质内涵与外在特征外,还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在定义旅游文化时一定要从旅游文化的整体性出发。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经过若干的分析,但最后一定要回归到旅游文化的整体上来,不能将其人为地分割成各个部分。如要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可以在保证其整体性的前提下,将其分为主体部分、客体部分和中介部分,但对各部分的分析理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旅游文化的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之所以要从整体性出发,也在于事先就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实际上就等于承认其各个部分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联系,以避免分析整合之后造成的内在联系机制的丢失。
第二,逻辑性原则。这里的逻辑性原则,重在强调两点:其一,在给旅游文化下定义时所作的判断、推理等要符合逻辑规范,避免出现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现象。也就是说,既然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中介体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构成部分,就不能逻辑地推断出部分等于整体的判断。所以,将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均视为旅游文化,实际上违背了基本的逻辑判断原则。其二,定义的语言表述要符合基本的逻辑规范。根据概念定义的公式“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在定义旅游文化时绝不应当出现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之类同义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第三,对象性原则。所谓对象性原则是指研究的对象决定研究的视角而不是研究的视角决定研究对象。给旅游文化下定义,实际上就已经明确了定义的对象。在对象已经明确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给旅游文化下定义,但定义的对象一定是旅游文化而不是定义旅游文化所采用的方法和视角。所以特别强调这个原则,目的在于深入探寻旅游文化的本质,避免将各种非旅游文化混淆成旅游文化。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应当定义如下: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和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其内涵包括:
(1)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在性质上属于原生性旅游文化。它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诞生的。主要来源于旅游者、旅游业者等在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当中的创造。没有旅游活动,也就不会有这部分旅游文化。换句话说,这部分文化在旅游活动产生之前是不存在的,它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原生性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旅游体验文化以及旅游业者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创造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企业文化和旅游景观地所设计建造的旅游景观文化。
(2)旅游文化是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在性质上属于非原生性旅游文化。它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逐渐被旅游者、旅游业者等整合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中而形成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先于旅游活动产生,属于文化的一个类别,可能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文化或一般的观念性文化。在没和旅游活动发展联系并被整合到旅游活动中以前,它是一种独立的存在。直至旅游者或旅游业者根据旅游的需要将其整合到旅游活动中后才转化为旅游文化。
(3)旅游文化是现象和活动相统一的文化。旅游文化是静态的文化现象和动态的文化活动相统一的文化,二者不能截然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笼统地说,旅游文化既可能指旅游文化现象,也可能指旅游文化活动。同时,旅游文化又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有时既指过程意义上的旅游文化行为(如礼仪、民俗、行为举止、服务方式等),也指结果意义上的旅游文化产品(如照片、音像、景观艺术、旅游传说等)。
(4)旅游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文化。旅游文化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产品、景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有形的客观存在,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无形的意识形态。二者是一个精神内涵与物质外显的统一体,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割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独立的部分,但二者在旅游文化结构体系中的排序和作用是不同的。精神层面处于旅游文化的核心,虽不可见却在总体上决定旅游文化的性质;物质层面处于旅游文化的外层,虽是可见的外部特征,但却是精神内涵的外在显现。
(5)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过渡性文化。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其中,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全新程度自不必细说,即使是因旅游活动所整合而产生的非原生性旅游文化也因将各种业已存在的文化都视为整合的“原材料”而蕴涵相当程度的新因素在其中。同时,旅游文化实际上是处于“前旅游文化”和“后旅游文化”之间的过渡性文化。在前旅游文化阶段,旅游文化赖以产生或整合的各种文化事项和因素,因还未与旅游发生联系,自然不属于旅游文化;在后旅游文化阶段,随着旅游文化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它可能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而不仅仅属于旅游文化。
三、旅游文化特征研究的述评与认识方法
特征是一物区别于另一物的标志。旅游文化特征的研究,是旅游文化概念与结构研究的延伸。把握旅游文化的特征,不但便于识别旅游文化与非旅游文化的差异,更有利于把握旅游文化的运动规律。上述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探讨,这些都是积极而有益的,不少观点也很有见地。然而,上述提出的很多特征并不是旅游文化的专有特征,而是文化的一般特征。从理论上来说,“文化的一般属性,严格地说,是不能算作旅游文化的特征的”(马波,1998)[8]38。这些特征与其说是旅游文化的特征,倒不如说是旅游的特征。因此,将文化的一般特征看成是旅游文化的特征,显然忽视了旅游文化的特殊性。那么,如何认识和解决旅游文化特征研究中的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有两点需要考虑:一是旅游文化特征是否应为旅游文化专属的问题;二是旅游文化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关系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单就某一个特征来讲,不一定为旅游文化所专属。原因在于,分析和探讨旅游文化的特点时不要将其每一个特点孤立地割裂开来看待,而应当从旅游文化整体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特征。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的特征是统一于旅游文化整体之上的,每一特点都在一定层面上凸显和折射出旅游文化的本质。这些特点的高度抽象、高度集中实际上就是旅游文化的本质。虽然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但这种标志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内在的本质,也就是说要将一个事物同其他的事物区别开来,最终只能依靠其内在的本质和外在的综合特征,而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单独的特征。因为,仅靠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将它与其他事物进行严格的区分有时是极其困难的。关于第二个问题。旅游文化虽然不同于文化,但旅游文化毕竟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和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判断某种文化是旅游文化还是非旅游文化的一种重要标准就是它和旅游活动的密切程度:是因旅游活动所产生,还是为旅游活动所整合,亦或是独立于旅游活动之外。因此,我们将文化的个别同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属性,看成是旅游文化的特征,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未必是不可行的。这既可减少将文化和旅游文化人为分割之嫌,也能很好地解决旅游文化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在探讨旅游文化的特征时,我们可以遵循两个标准:一是尽量找出旅游文化的特殊性,即纯粹意义上的旅游文化的独有特征;二是尽量找出文化的一般属性中和旅游活动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将其视为旅游文化的特征。
四、旅游文化的主要特征
根据上述对旅游文化特征的探讨,并综合吸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具有双向扩散性、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大众性特征。
1.双向扩散性。旅游文化是一种移动的传播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随着旅游主体的运动而漂移和扩散。在旅游主体的移动中,他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所负载的客源地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传播给目的地,强烈地冲击并影响着目的地文化。同时,旅游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又强烈地吸引和反作用于旅游主体,迫使旅游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和容忍目的地文化,显现出对母体的客源地文化的一种反叛和背离。旅游主体返回旅游客源地后,旅游目的地文化便被带入到旅游客源地,并对旅游客源地文化造成某些影响。当然,旅游文化这种看似平等的双向扩散,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旅游主体文化会对目的地文化造成严重冲击,甚至会彻底瓦解目的地的传统文化,而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的影响却小得多。
2.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旅游文化的表象和内涵是不同的,常常呈现出较大的民族差异。以旅游主体的旅游性格为例,一般说来,多数中国旅游者较为内敛稳健,而多数西方旅游者则较为外向、好冒险;中国人重视旅游的内心体验,而西方人则钟情于旅游的外在观察;中国人倾心于旅游的道德塑造功能,富于人文情怀,而西方人则看重旅游的求知价值,充满科学精神。正是由于旅游文化民族差异的存在,旅游主体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人情产生强烈的好奇,纷纷尝试在文化的反差中体验感受异质文化的独特韵味。同时,也正是由于旅游文化民族差异性的存在,才使得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比较中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从而在旅游活动中焕发出独有的魅力,增强旅游吸引力。因为,民族的东西越独特,文化的流传越久远。
3.地域性。地域文化的不同是旅游产生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造成旅游文化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旅游文化的地域性首先表现在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上。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青藏及台湾旅游区等都在地域上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并以其背后蕴含的独特文化魅力吸引着旅游者。其次,旅游文化的地域性还表现在旅游动机的差异上。一般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者总是乐于前往经济不发达甚至落后的地区旅游,对文化的原始状充满眷恋;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却对经济发达地区情有独钟,对文化的现代化充满憧憬。最后,旅游文化的地域性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上,如中华文化圈中的齐鲁、关陇、三晋、吴越、荆楚、巴蜀、岭南等亚文化都在建筑、装潢、遗址、遗迹、风俗、服饰、发饰、饮食、语言、思维、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等方面发出独特的耀眼的光彩,从而使自己同其他的文化区别开来,成为特殊的、独具魅力的旅游吸引物。
4.阶层性。旅游文化从旅游主体的角度来看,呈现出明显的阶层性。一般说来,上层社会的旅游者一般是较矜持和庄重的,中层社会的旅游者多较为自信并富于冒险精神,而下层的旅游者则较为保守和怯懦。并且,在旅游活动中越是下层的旅游者越是易于用实用价值代替观赏价值,越是社会上层旅游者越是倾向于用超越实用的眼光,即审美的视觉来欣赏、体验旅游客体或旅游景观。正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有山林隐逸之乐而不知享者,鱼樵也,农圃也,缁黄(僧道)也;有园亭姬妾之乐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旅游文化的阶层性对于旅游客源市场的细分,开展个性化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2
作为当前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特征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遵循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对其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旅游文化的本质,指出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并对旅游文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旅游文化;本质;特征;定义原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当前的旅游经济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我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将发展旅游文化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去完成,将旅游文化的发展作为保障旅游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为了促进旅游文化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应该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内涵、本质和特征等重要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保证其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定义旅游文化的首要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它指的是我们在定义旅游文化时,必须立足于旅游文化的整体性,无论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经过了怎样的分析讨论,在最后进行定义时都不能将其分成若干个部分去进行分别定义,而是要回归、总结到旅游文化的整体上来。[1]此外,如果我们要对旅游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时有必要将其分割成主体部分、客体部分和中介部分,仍要遵循整体性的前提,这是保证对旅游文化定义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我们在对旅游文化进行定义时之所以要强调整体性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是因为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它所包含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为了避免定义过程中忽视了对这种内在联系的描述,就必须时刻注意遵循整体性原则。在旅游文化的定义过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对整体性地把握,从而保证定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逻辑性原则
定义旅游文化时要遵循逻辑性原则,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以偏概全和以点带面等现象应该避免,定义时的每一步推理、每一次判断都应该时刻注意对逻辑规范的遵循。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旅游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中介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绝不能简单地用“部分+部分=整体”的逻辑去对其进行定义,更不能将其中单独的一部分或单独的两部分等同于旅游文化。其次,在实际的定义过程中,要注意用基本的逻辑规范去约束所使用的语言表述,类似于“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之类的存在一定逻辑错误的表述是一定不能出现在最重的定义中的,这要求我们在定义旅游文化时要首先搞清楚基本的逻辑方法和逻辑思维,并在定义过程中严格遵守。
(三)对象性原则
在定义旅游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对象性原则,这也就是说,研究视角应该是由所研究的对象来决定的,而绝不能是由研究视角来决定研究对象。我们要下的定义是旅游文化,在这里定义对象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旅游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几种完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定义旅游文化,但是无论视角如何变化,方法如何不同,定义的对象都始终是旅游文化。在定义旅游文化时之所以要遵循对象性原则,是为了更好地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并对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旅游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作为旅游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文化的内涵是研究旅游文化的基础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相关学者对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还存在许多纷争和不同的看法。但是当前学术界对于旅游文化内涵的共同认识是:旅游文化是一种文化,它是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并在旅游活动中进行整合。[2]
(二)旅游文化的本质
旅游文化本质是一种人类文化,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融合和发展的一种文化活动,从这一角度来说旅游文化的本质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因为是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所以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原生性旅游文化,也就是说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我们人类的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如果没有人类的旅游活动,也就不会产生所谓的旅游文化,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是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基础;第二,作为旅游文化过程中被整合的一种文化,旅游文化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非原生性旅游文化,在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旅游者和旅游业者逐渐将其整合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中去,从而形成;第三,旅游文化中既有静态的文化现象,也有动态的文化活动,它是一种将二者进行统一的文化,也就是说,旅游文化既可以指旅游文化活动,也可以指旅游文化现象;第四,文化本身就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产物,而旅游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也是物质外显和精神内涵的统一,在物质方面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服饰、饮食、园林、建筑等客观有形的存在,在精神方面则包括审美追求、思维方式等无形的事物;第五,创新是文化的本质,因此旅游文化绝不是将旅游和文化简单相加后得出的产物,更不是种种不同文化的杂糅,实际上它是旅游活动和文化相互交融后产生的一种过渡性文化,是全新的文化形态。
三、旅游文化的特征
(一)双向扩散性
旅游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是双向扩散性。作为一种移动的传播文化,旅游主体的运动往往会带动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不断的扩散和飘移,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主体身上所带的客源地文化、民族文化和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等都会被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扩散和传播到目的地,从而对目的地文化形成冲击和影响。而与此同时,旅游主体也会受到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吸引和反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甚至接受目的地文化,从而反叛和背离自己原有的客源地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主体在从旅游目的地返回自己的客源地之后,目的地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带入到了客源地之中,并对客源地的旅游文化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旅游文化的双向扩散性。这种看似平等的双向扩散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因为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目的地文化所受到的旅游主体文化的冲击往往较为严重,甚至其传统文化会被彻底瓦解,而旅游主体和客源地文化所受到的影响则远远没有这么严重。
(二)民族性
民族性也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旅游文化的表象和内涵往往会因为民族的不同而存在比较明显的民族差异,以旅游性格(指旅游主体的旅游性格)为例,内敛稳健是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性格特征,而西方旅游者则多表现为热爱冒险、开朗外向;对于中国人来说,内心体现在旅游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而西方游客多重视外在观察;道德塑造功能在中国人眼里是旅游的重要目的,而西方人多重视旅游的求知价值。这种明显存在的旅游文化的民族差异使得旅游目的地的美景和风土人情对旅游主体具有十分强烈的吸引力,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成为广大旅游客的精神向往。并且在旅游过程中旅游文化的民族差异让不同民族各具风格和特色的民族风情得以被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
(三)地域性
地域性是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作为旅游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成为旅游文化存在地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旅游文化的地域性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首先,我们可以从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的差异看到,无论是东北还是华北、西北,无论是华东还是华中、华南,地域上的特征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地域上的差异往往具有十分显著的文化韵味和文化魅力,吸引着广大游客纷至沓来;其次,旅游动机的差异也是印证旅游文化存在地域性的有力证据,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大游客出于对原始风貌和原始生存状态的向往,往往会选择去欠发达地区旅游,而欠发达地区的广大游客则始终憧憬着大都市的繁华,从而希望去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旅游;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不同地域在文化传统上存在的差异中看到旅游文化存在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其旅游文化中都会有不同的体现和表达,为了和其他文化形成显著区别,不同地区会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形成吸引游客法宝。
(四)阶层性
从旅游主体的角度出发,旅游文化实际上是带有一定的阶级性的,这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3]通常来说,相对上层的旅游者往往矜持、端庄、大方、优雅,中层社会的广大游客大多情况下是自信、敢于冒险的,而下层社会的游客则多是怯懦保守的。这也就说明,在实际的旅游活动中,随着旅游者的身份越靠近下层社会,他们对于旅游实用价值的重视程度便会越来越强,反之则越来越重视观赏价值。
(五)大众性
大众性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现代旅游已经越来越向大众旅游靠拢,旅游文化也更加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这并不是说旅游文化越来越好曾宪底层次和低俗化,也不是说原本为少数社会精英和上层社会人们所拥有的雅文化已经被旅游文化所摒弃,而是说旅游文化已经逐渐成为雅俗共赏的大众性文化,这是旅游文化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旅游文化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结语
在当前旅游经济发展遭遇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旅游文化的重要作用已经开始凸显,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对旅游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得文化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桑翠红 单位: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何丽芳.试论乡村旅游原生态文化的本质特征[J].商业时代,2012(12):87-88.
篇3
本文分析了旅游文化观研究的内容、内涵、结构和实际意义,通过对旅游文化观(包括主体观、环境观、时间观、区域观、效应观、实践观)的具体阐述,认识旅游文化观的发展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
旅游文化;经济环境;服务
一、国内外旅游文化观研究的概况、范畴和实际意义
1、概况和范畴1978年由美国人类学家丹尼森•纳什提出”旅游文化”概念。20世纪70年代国外旅游文化观研究集中在旅游经济、旅游社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三大领域,其特点多以旅游者为中心,以跨文化交际为媒介。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旅游文化观研究也步入正轨,虽各自观点不同,但有其共同的特点,并达成共识,即旅游文化应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范畴,由主体、客体、介体三方面构成,反映其新奇性、地域性、综合性。旅游文化观研究从90年代起不断走向成熟,内容上不断丰富,层次上有新的提高,着重旅游文化效应、实践应用及对经济影响的探讨。旅游文化观研究的内容一般取决于研究对象(见图1)。
2、实际意义旅游文化观研究有益于文化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业的灵魂,能增加旅游景观的吸引力,激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深入体验体验心理与体验行为,以提升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对从业者来说通过主打旅游文化品牌,提升旅游文化服务,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并带动其他行业,例如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的发展。[1]通过旅游文化活动,促进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形成,加强了各地区、国内、国际上的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旅游文化观的内涵和结构
旅游文化观是传统文化和旅游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观念,其内涵包括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企业文化和景观文化等观念,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观念。物质层面包括产品、景观、建筑、工具、饮食、服饰等,精神层面是指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旅游文化观结构由图2可见。图表中有些还可进一步具体化为旅游文化行为,例如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服务方式等。旅游文化产品包含的内容更丰富,例如照片、音像、诗词、景观艺术、宣传品、传说等。旅游文化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使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有文化的相互融合、交流和漂移,使个体性和大众性相结合。
三、旅游文化观的具体展现
1、主体观主体观包括下列因素:一是旅游者对旅游文化的创造,包括旅游体验文化、审美、求知、交往、情感等。二是旅游文化的主体地位在于满足其文化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必须更新旅游观念,把优秀的旅游文化融入其中,充分认识到文化性是旅游的第一属性。三是旅游者的旅游文化创造行为是在旅游体验过程中,特别是在消费中产生和完成。通过企业的旅游文化创新,树立形象、开拓客源、吸引旅游者。并通过政府的积极介入,调节旅游需求、控制游客流量、规范旅游活动。规范旅游活动要通过规章、制度、法规、条例的制定来实现。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也需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例如在市场准入、财税调节、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扶持。(图5)
2、环境观环境观包括下列因素:一是自然环境。优美的环境是旅游活动的魅力所在,优质的服务也需要建立在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之上,自然环境也影响景观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并通过宣传加以升华,才能突出地方特色。二是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风气造就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旅游体验文化,例如中国人属于稳健型的而欧美人则是进取、冒险型的,因而体验也各不相同。社会的变迁、发展也对旅游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三是经济环境。分为软环境及硬环境,软环境指当地的人文状况及社会管理,包括政治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硬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教育和科技力量等。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综合性发展,使旅游服务文化不断的多样化,为旅游体验提供多姿多彩的体验形式,丰富了旅游体验文化内容。并随着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使人们更关注旅游质量,强调个性化的旅游。四是文化环境。一种文化显示一个地区的特征。文化环境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使旅游者形成不同的旅游体验。在高素质服务者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下,使旅游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五是政治环境。政治的稳定、政策的保障和导向作用(例如假日制度的实施、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等)为增加闲暇时间,刺激旅游需求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1]
3、时间观按时间顺序来看,旅游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8世纪中之前为古代旅游文化,二次大战之前为近代旅游文化,之后为现代旅游文化。各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古代以求知、求学、求仕、宗教旅行为主,近代主要以观光、度假、探险、考察为主,现代旅游文化以旅游学习、传播科技、文化交流、发展经济为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1]
4、效应观效应观包括下列因素:一是经济及社会效应。旅游文化打破了目的地社会的封闭,使居民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发展、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二是环境效应。对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利用要坚持严格保护与科学利用相结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2]旅游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人的文化素养,使人在旅游中自觉的保护环境。因此,应大力提倡生态旅游,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实现经济效应和生态环境的“双赢”。三是空间效应。旅游文化以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加以区分,按文化特征可分为不同的旅游文化区,按旅游资源、产品、设施的集中程度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旅游城市,旅游文化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以提高城市的差异性。同时可推出核心旅游产品,扩展旅游景区,以实现文化的交融、扩散和传播。
5、实践观无论是主体观、环境观、时间观、区域观、效应观,都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分析。以物质为基础,以精神为依托,均需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一是景区规划和开发。先解决主题定位,正确定位景区旅游主题。在人文景观开发中,一般从三方面着手,其一采用修复方法,以尊重历史,同时创造历史。其二引入外来文化以丰富人文景观。其三利用神话故事、传说的结合物化成具体的景点。二是景区特色文化建设及内涵的提升。通过景区、景点的组合,以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提升酒店文化服务。提倡服务创新,将常规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的特殊需求。四是创新旅行社企业文化。主要是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树立服务诚信的经营理念,创品牌效应。五是重视旅游纪念品设计。要打造纪念品的知名品牌,纪念品要有文化内涵、求新、求异,注重地方性、民族性、实用性、艺术性、收藏性等。
四、旅游文化观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文化是一种宏观的、综合性的、开放型的文化。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世界上许多旅游发达的国家都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旨在将文化、旅游培育成国家的战略产业。通过培育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扩大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国际交流和合作,走开放合作的道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提供了现代经济发展契机,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带动建筑、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拉动内部需求与扩大旅游产品的生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繁荣和科学文化发展。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拓宽了旅游市场,提升经济效益。[3]旅游服务是经济行为,更是文化行为,旅游者需要的产品主要是文化性的产品,对企业要大打旅游文化牌,使经济效益提升。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要培养文化素质高的人才。要创造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中国旅游文化。[4]
总之,要不断探索旅游文化发展的新途径、新方式、新形态,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p18-20,90-92,107-108.
[2]卜伟.浅谈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商贸,2010,(04):124-125.
[3]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J].今日海南,2010,(04):6-8.
篇4
随着时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了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但旅游对社会文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地区社会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表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对当地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的保护与设计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键词:
广西地域文化元素;旅游文化品牌;研究与设计
“品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品牌属于产品,同时品牌又高于产品。站在旅游供给的角度,旅游品牌是一种与其它竞争对手相比提供了特殊“卖点”的旅游产品;而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品牌价值是通过特殊“买点”体现出来的,只有“卖点”和“买点”的契合,旅游产品才能塑造成旅游者心目中的品牌[1]。
一、广西地域文化特色
旅游文化商品是最需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商品,它与普通商品的区别是增加了旅游这一特定概念[2]。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的瑶族服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保持民族地方特色、保护本土文化建设,在整体社会文化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突出具有地域性瑶族服饰文化元素旅游的特色特点,满足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时代特征,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研发设计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二、广西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化品牌中的研究与设计
(一)广西地域服务产品是树立民族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的基础
建立具有地方性的旅游文化品牌,是指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并形成的各种思想、意识、艺术、建筑、文学作品等文化现象及其载体,这些都是旅游文化形成的要素。在旅游设计中,旅游服务产品类包括酒店宾馆、交通指向、文化饮食等一系列的品牌文化构建;将广西瑶族服饰元素的精华提炼到旅游文化中,形成具有系列化的地方旅游文化品牌,有效地开展旅游活动所创造的旅游服务类产品,加深本地方民族特点特色,利用本土资源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广西地域旅游产品及纪念品是树立民族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
广西瑶族服饰元素在旅游产品及纪念品中的设计是一种社会文化建设,包括礼品馈赠和收集珍藏,是对旅游地特点特色文化的挖掘、创造和有效利用。因此,旅游文化建设离不开旅游地,也离不开旅游者,旅游产品及纪念品便是联系二者最好的“信物”。瑶族服饰中的造型、图案、配饰、色彩等特点及变化,彰显民族地方个性和民族气质,特别是作为旅游产品的形象推广,以特色化的民族气息和民族感染力,不仅加深现代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情,同时游客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把对旅游地的感情和留恋展示给他人,分享其旅游快乐和精神收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族地方旅游文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作用,同时也对当地居民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广西地域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与创新是树立民族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径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之所以被视为旅游文化建设,是因为它具有礼品馈赠和收集珍藏等最直接的物品价值。而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是体现地域文化内涵与特征的表现,地域文化的开发利用不是简单对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与复制,必须符合地域文化元素特征,地域文化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以广西瑶族服饰为例,结合瑶族服饰的元素进行再设计与应用,以瑶族服饰元素中的服饰造型、图纹图案、图形符号、色彩搭配等艺术特色为切入点,将瑶族服饰中具代表性的十字形、人字形、米字形、正十字栀子花形的符号与色彩,结合新时代的数码技术,通过现代视觉设计形式和创新,满足旅游者对地域文化欣赏与纪念的需求,同时获得地域居民和旅游者对广西地域文化的认同,它就是地域文化符号象征,能充分发挥好它的这种经济与社会价值。
三、结语
对广西瑶族服饰元素进行挖掘与提炼,通过新科技、新视觉等多种形式将瑶族服饰元素应用到旅游及旅游文化产品中,在形式下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更趋多元化,不仅民族地域文化特色能被众人所了解和认知,同时是焕发时代活力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但是广西在工业上还相对落后,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只有实现和不断完善这一目标,才能真正解决广西地区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宏,陈洪波.广西特色旅游品牌化战略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4(03).
篇5
[关键词]旅游文化营销;营销策略;旅游资源
文化营销是以文化分析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和情感需求为目的,营建企业新型文化价值链;以文化亲和力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联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随着文化营销理论在我国的传播,除了传统的工业企业外,越来越多的旅游业经营者也开始重视文化营销在经营中的应用。旅游业内人士已经注意到,旅游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市场开发,而是以人为本,强调作为文化人的旅游者的精神消费性需求。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和特征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
旅游文化营销是指旅游业经营者运用旅游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旅游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从市场需求角度讲.文化是指其深层结构意识部分,即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取向等所构成的旅游者的文化心态;从产品角度讲,文化指的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属性。旅游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战略,它一方面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来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包装,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旅游文化营销是在对旅游者的文化满足与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双重创造和促进过程中,达到高度和谐化的文化体验。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和谐的、独特的文化体验,以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和旅游者需求的满足。旅游文化营销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和旅游者的文化满足。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特征
1.时代性。旅游文化营销作为一种价值性活动总是反映和渗透着自己的时代精神,体现出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精神文化特征,旅游市场的需求也随着自己时代的精神文化特征一刻不停地生成着。旅游文化营销只有不断适应追随时代的变化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才能把握住社会需求市场机会,才能赢得消费者,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2.个性化。正如美国旅游权威麦金托什教授所言:“文化是决定旅游地区总体魅力的惟一因素,其内涵极其丰富并充满多元化特点。一个地区的文化元素是极其复杂的,它能够反映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旅游产品要有特色,具有个性,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它必须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假如一个旅游景区能够提供新奇独特的产品或营造让人留恋往返的环境氛围,那么这个旅游景区就拥有了区别于其他旅游景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是与文化相融合就越显示其独特创新性,就越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具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营销方式基本上是以有形产品为中心的,旅游景区销售人员的目的仅仅在于让消费者了解旅游景区的外貌特性,对产品中凝聚有多少文化因素和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有何联系没有给与考虑。文化营销通过发现、培养或营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旅游景区目标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以不健康的心态来解读文化的旅游者。如果一味迎合他们的需求,只会助长偏见和误解,降低本地文化的品位,失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类型
(—一)知识文化营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前进,旅游者的需求层次阶梯逐级提升,即使是低层次的需求也出现了与高层次需求融合的趋势。人类的本性是好奇的,通过了解陌生的周围世界,学习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将知识含量贯注于旅游产品的内涵中,使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需要,将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一个独特的市场卖点。从长远看,独具特色的知识文化营销方式在营销活动中已超越企业经营手段的层次而担负起提高公民素质进行文化建设的重任。通过旅游,旅客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大都市的现代风情,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不同文化。
(二)审美文化营销
审美文化营销,即运用戏剧、绘画、书法、故事、诗歌、传说、文学、艺术等为审美素材,赋予营销活动以美的意义,使营销成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让消费者在美的熏陶艺术的氛围中欣赏体验,最终接受产品服务。审美创造可以贯穿在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从产品设计、销售环境、广告传播等都能见到真善美。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表演、旅游纪念品等都有体现审美的文化营销的内容。
(三)精神文化营销
精神文化营销,即通过向社会消费者倡导和传播有关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所开展的营销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研究活动,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道德观念更是精神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和灵魂。其中旅游项目中的红色之旅、宗教之旅等体现了人们对及缅怀革命先烈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娱乐文化营销
旅游是使人快乐的事,工业社会设定了严格的个人角色,人类追求娱乐和快乐的本性受到了理智的压抑,人性出现了异化的现象。而现代社会竞争的快节奏更使人们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一旦获得了旅游的机会,人类自然想到娱乐和放松。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己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往往能够通过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来研究大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演义活动,这已成为旅游文化营销的重要载体。
旅游文化营销各种形式在实际营销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时在同一个营销活动中也会同时运用多种文化营销手段。旅游文化营销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旅游文化营销的“文化”意义,还有助于我们打开“文化”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策划开展旅游文化营销活动,把旅游文化营销落实为一种营销实践活动。
三、旅游景区文化营销策略
(一)品牌定位明晰化
一个旅游景区可以有多种文化,但一定要有它的主打特色文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住自己的位置。在旅游营销文化中明确具体的目标市场,针对明确的文化旅游品牌和目标市场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不到长城非好汉”,在的《清平乐·六盘山》中更多地代表着抽象的含义,但在现实中的居庸关、八达岭长城上,这句话成了这处国家级风景区的宣传语和定位,只要在长城上走一遭,这七个字的豪言壮语可谓不绝于耳。再如河南新郑市利用黄帝故里发展“千年圣典”祭祖文化旅游来营销城市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华侨华裔和大陆同胞去黄帝故里寻根,体会博大精深的炎黄文化。
(二)策划整体系统化
在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开发之前,对整体的旅游资源与建设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和详细周密的策划是非常必要的。规划可以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科学地布局,而策划可以准确地进行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系统化的策划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山东省梁山县为打造“水泊梁山”旅游文化品牌,专门请了著名的策划人为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整体策划,从硬件资源的快活林酒店、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到软件资源的宋代文化、梁山武术、购物旅游和梁山108将的演绎,从整体角度出发,系统地规划软硬件旅游资源,为后续的开发提供可行性的依据。
(三)旅游营销差异化
差异化营销是为了使旅游景区
在旅游竞争中与其他旅游景区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将旅游景区的核心文化资源进行营销。差异化营销手段可以有多种:首先,利用节日、节事活动、展览等旅游产品开发节庆文化旅游,吸引游客。如呼和浩特的“昭君文化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江苏无锡的“吴文化节”、哈尔滨的“冰雪文化节”等,各旅游景区的文化节不仅代表旅游景区的文化特色,并且通过节庆旅游这个卖点吸引各地的游客,也可以大力宣传旅游景区的文化。其次,可以利用影视旅游进行宣传营销。如电影《少林寺》演红了河南嵩山少林,将少林文化推向了全世界。电视剧《乔家大院》演绎了晋商文化等,许多城市也纷纷建影视城,拍摄电视短片在收视率较高的央视频道展播,借用影视这一大众媒体宣传城市文化。此外,休闲演艺也是较好的营销途径,如大型演艺节目《丽水金沙》表现了云南丽江的民族文化,《印象,刘三姐》传扬了广西桂林的民族文化,这种演艺类的文化节目是旅游地文化的真实写照。
篇6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南端,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移民汇集,文化交汇的地区。旅游文化特色丰富。海南旅游文化如黎族文化,拥有文化遗存,如船型屋,橄榄形建筑。黎族的纺织黎锦等,其中8项以上已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昌江黎族泥条盘筑法制陶技术,黎族树皮制作技艺等;海南除了黎族文化,还有丝路文化、海南的宗教文化、早期南海渔民的闯海文化、红色娘子军的红色文化、以及海南卫星发射基地的航天文化等。在海南博物馆展示着市井街、黎村苗寨、大象谷、欢乐广场、体验馆、观音庙、妈祖庙等。古朴、典雅、精致、厚重的各色主题雕塑将布置在古道的不同地点,沿线区域还拥有黎锦、刺绣、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动漫吉祥物的发展凸显文化内涵
海南国际旅游岛吉祥物的产生历程来看,历来的吉祥物应该具有鲜明的外在特征,同时主要特征要能突出的表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城市内涵。比如海南的科技内涵或者人文自然风等内涵,并且在经济、文化、社会价值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文化应该贯穿海南动漫吉祥物设计的理念始终,并且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多元文化得以诠释。通过传递海南国际旅游岛合作,健康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突显出海南的社会价值。动漫吉祥物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浪潮中也得到逐步的发展,如第十三届,海南岛欢乐节在海南省屯昌县举行,吉祥物设计以“屯昌黑猪”、“屯昌黄鸡”和“梅花鹿”为原型,形象可爱,积极健康,体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人群的普遍认同;反映第十三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的理念和精神;具备灵活性和商业开发价值,适用于各种尺寸;创意原理令人信服,能使其故事化和人格化。凸显欢乐节“文明提升素质、欢乐促进发展”思想,塑造海南 “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体现欢乐节“欢乐、喜庆、文明、和谐”的氛围。
三、旅游文化元素在动漫吉祥物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海南动漫吉祥物相继推出,并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南旅游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正在提升。旅游文化元素在动漫吉祥物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旅游文化增加了设计的动漫吉祥物的文化内涵,动漫吉祥物只有和文化结合,才能增强吉祥物设计的历史感。才能得到更多的人民群众去认可。将旅游文化应用于现在动漫吉祥物设计中,使得人们在潜意识中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于海南动漫吉祥物的设计,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突出海南的民族风格以及旅游文化的体现。应该融入海南旅游文化元素的研究和再利用,使得海南的吉祥物设计更具旅游文化特质以及文化信息。
四、动漫吉祥物设计中体现旅游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中国旅游文化,教学改革,实践途径
引言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应不断探索适用于市场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培养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本着终身教育的原则,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且在职场上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在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领会其精神,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所做的尝试进行探讨。
高职旅游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造就所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专业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因此,《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质量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影响旅游人才的质量。
一、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的中国旅游文化课主要是介绍各地山水、各历史时期的一些文化遗迹、风俗、民俗、民间艺术等内容,仅停留在介绍层面上,很少从深层次产生的原因、原理上上去探究,没有深挖其内涵,这样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以及影响学生发挥其潜质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理念不明确。《中国旅游文化》课的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了历史、建筑、文学、宗教、艺术等,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以及创造文化的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这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去《中国旅游文化》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其科学依据。但是针对不同专业又要有区别得对待,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导游与旅行社方向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实践能力中,中国旅游文化对其专业理论指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和必要。因此,笔者在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课。
二、教学改革实践的总体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学时数
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将《中国旅游文化》作为专业技能课,从整体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学习学时数,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转换能力。以前《中国旅游文化》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训学时数为18,现调整实训实时数为27。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实训项目(如图所示),实训项目明确,针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位准确,针对各章主要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
实训项目
实训基本内容
本实训涉及以下具体的知识点
实训要求
实训项目一:黄鹤楼(建筑文化专题1)
1、整理黄鹤棂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1、黄鹤楼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黄鹤楼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黄鹤楼建筑特征;
4、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
5、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二: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文化专题2)
1、整理课前查找备用的有关资料;
2、结合所学中国建筑文化知识,分析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分析总结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1、中国民居的主要建筑类型;
2、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三:苏州古典园林例证分析---拙政园(园林文化专题)
1、介绍中国园林的分类法;
2、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
3、分析了解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
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分类;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3、私家园林、江南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探析。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四:茶文化专题
(茶艺实证)
1、对课前查找备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能运用所学茶文化基本知识;
2、熟悉茶的主要分类,中国主要名茶的特点;
3、介绍一种名茶的茶艺;
4、分析总结茶文化之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茶的主要分类;
2、中国名茶的特点(茶品)举例;
3、一种茶艺具体演示程序;
4、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学习、了解一种茶艺
2、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五:中国酒文化专题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中国名酒品鉴举例。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酒趣、酒器、酒德、酒礼、酒楼、酒旗、酒联、酒令、酒诗);
4、中国名酒鉴赏知识
1、分析总结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六:民俗文化专题
1、端午节习俗由来简要介绍;
2、举例分析民间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
3、寻找主要端午活动,举例分析主要活动内容;
4、演示并介绍:整理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图片、音乐所制作的小组或个人课件。
1、民俗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分类;
2、端午习俗由来与主要民俗表现;
3、分析了解主要端午活动内容重点:旅游地端午民俗文化特点)。
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七:旅游文学艺术专题
利用课件介绍你熟悉的(例如你家乡的)旅游文学艺术:
1、历代描写你家乡(或其某一景观)的诗词、游记文、旅游散文、传说轶闻、名胜楹联等;
2、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书画、雕塑、戏曲等
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八:中国宗教建筑赏析——武当山(宗教文化专题)
1、整理武当山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武当山建筑特征、宗教文化内涵
1、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武当山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武当山建筑特征;
4、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
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91-03
摘要: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行业,其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多部门,在具有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显著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充分发展旅游业灵魂的文化优势,能够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文化 地区经济 持续发展
旅游业既是能够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文化性事业,又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性产业,它的经济文化属性的确立,不仅是其内在特征体现,也是国内外旅游业实践发展的结果所在。无论是何重形式的旅游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游走在经济与文化的边缘,单纯从经济角度分析,或者从文化层面阐释,都将失之偏颇,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对此旅游也不例外。实践证明。旅游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在理论层面内含了协调互动的辩证关系及其必要性: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经常存在着冲突和矛盾。
一、旅游文化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地位
(一)旅游文化既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把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截然分开。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活动,而文化的特性又渗透于整个经济活动之中。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既是一种动力,又是一种强大的资本资源。文化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底蕴作用,便成了经济发展中所隐含的深层次的动力。正如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
以我国旅游发展比较成功的云南为例,十多年来,享有“动植物王国”和“民族文化走廊”美誉之称的云南,正是以秀丽雄奇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这里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迪庆香格里拉作为云南旅游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更是引人注目。“香格里拉”作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一张旅游和文化品牌,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精髓,“香格里拉”文化是云南生态和多样性保护、继承和开发的核心。
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是靠多元化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的开发。只有通过对旅游活动文化内涵的扩大,才能更好的实现旅游经济价值和效益。因此,“旅游经济要发展,不在于多修高级宾馆,而在于挖掘自成一家的民族、地域文化。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广招游客,门庭若市。”尤其是对于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的旅游活动的开展地,对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情趣旅游,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商机,更重要的则是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保护。
(二)正视旅游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
诚然。旅游文化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就文化本身而言,它是一个新旧杂存的复合体,面临着一个文化现代化的问题。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旅游文化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某些不良现象,由于缺乏对旅游文化内涵的理解,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鉴别。低格调猎奇使地区文化庸俗化。为迎合一些旅游者的低级趣味,使得一些落后的地区文化被某些景点用来展示和吸引游客。这种现象长期下去势必影响民族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民族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消极的,值得我们认真深思。
另一现象是重开发、轻保护,采取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手段。旅游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文化的同化。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本来就比较脆弱。但一些地区却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不注意对其进行保护,致使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长期以往,不仅发展不了经济,反而会起到消极阻碍作用。
二、旅游文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的表现形式
当今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推动的,其中旅游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是深层次的。它作为旅游的灵魂,以其独特的魅力,通过各个方面,旅游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引领旅游业的发展,推动财政收入的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有特色的、高品位的旅游文化,必然造就旅游业的繁荣。以有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文化为支撑的旅游业,必然会形成持久的、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广大游客把到该地区旅游作为其首要选择,从而推动交通、餐饮、商业、金融、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以及旅游门票收入的大幅攀升。进而有效推动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经济繁荣。
(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拉动内需,促进就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文化能够满足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渴求。繁忙的工作之余,人们需要更多的休闲娱乐等精神享受,于是旅游成了时尚,旅游文化成为人们的消费大餐。人们愿意把更多的钱花在旅游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旅游文化对拉动内需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文化直接影响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良好的旅游文化给旅游业带来了繁荣,而旅游业又能够带动多行业、多部门的共同繁荣发展。这些行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直接吸纳较多劳动力。根据国家计委和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未来10年发展旅游扩大就业的总体目标,中国旅游业将新增就业岗位4000万个。旅游业是为游客提供“行、游、住、食、购、娱”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根据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将间接带动相关行业5个人就业。这样中国整个旅游经济带动的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每年增加300万人。5年共新增就业岗位1500万个。
篇9
接受度较高的旅游定义最早由瑞士的教授沃特尔•汉兹科(WalterHunziker)和科特•克拉普夫(KurtKraft)在1942年提出,后来被国际旅游专家协会(AIEST)所接受——旅游是由非本地居民的旅行和短暂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其前提是这些旅行和短暂停留不会导致他们长期的居住或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显示出这种外出旅行本身也就意味着“跨文化”旅程的开始.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跨越地理空间的人类行为,旅游者的旅游过程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过程,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流、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交流中交往的双方往往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地区,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因此跨文化交流包含着对一种相异文化的体验.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而不是那种通过媒介来间接、外在地获得真实世界映像式的交流和传播.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体现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借助一定的旅游产品,完成特定的旅游经历,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从此得到储存、吸收、反馈、创新,进而使得各种特色文化得以相互融合.因此,旅游活动是人类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现代方式,是实现人类社会整体文明的渐进方式.
2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现状
2.1旅游文化魅力凸显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旅游业也逐渐转向以文化与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文化旅游.国际旅游界在分析这种趋势时,认为“人们再也不会简单地把旅游和度假看作是一种消费时间的娱乐形式了,而是把它当作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和增加知识的途径”.参加文化旅游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仅是为了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而是更多地追求知识,获得信息,受到文化熏陶,提高精神享受的质量.文化旅游的兴起对旅游企事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激烈竞争使旅游市场由过去的价格、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转向特色文化竞争——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增加文化“含金量”,提高文化品位,寻求比较优势.
2.2旅游文化研究受重视旅游学术界长期以来偏重旅游的经济研究,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者们就从旅游文化的概念开始探讨旅游文化学.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大体上是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入手的.从外延上研究旅游文化是早期研究的基本视角,已形成了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观点:于光远先生最早提出广义的旅游文化概念:“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事业.”狭义的解释以1984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旅游文化即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所传播的本国文化和所接受的异国文化的总和”.中义的理解主要以对“生活方式”的描述来概括旅游文化的内涵,如魏小安认为:“旅游文化可以初步界定为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从内涵上研究旅游文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多数研究者都从旅游者的角度探索旅游文化的内涵,与此不同的是苏恒抓住了旅游文化互动过程的特点,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最通俗的、最愉快的、最多样的手段.它的活动舞台最大,它的活动方式最灵便,它的价值最多方面.”1990举办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较全面地阐述了旅游文化中的主体、客体、媒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2.3旅游文化类课程受关注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界对旅游文化的普遍重视,作为旅游教育和研究主力的高校,也普遍重视起旅游文化类的课程.尽管不同的学校对于旅游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定位不太一致,但不外乎三种情况:专业基础课、专业科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总体看,旅游文化学还不是旅游本科院校主干课程或基础性课程,但已经是高职院校的主干课程.不过旅游文化学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不断将旅游文化学纳入到旅游本科教育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先开设选修课似乎是在检验其重要性,有的已经将其纳入到主干课程中来.而与此不同的是,各类高职院校普遍将旅游文化课程置于主干课程的重要位置,更是作为培养导游人员不可或缺的核心教学内容.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关,并因此影响其讲授的具体内容.
2.4旅游文化的分类基本固定旅游文化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套用文化的结构模式,将旅游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三层.旅游物质文化,即旅游过程中可识别的物质文化实体,如建筑、园林、旅游商品、旅游服务设施等;旅游制度行为文化,即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旅游观念文化,是指引导、影响人们旅游观念的直接或间接地在旅游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另一种是按照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部分.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历史、建筑、园林、宗教、民俗、文学艺术文化等;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者的思想和信仰、文化素养、心理、性格、爱好和生活方式等;旅游介体文化,包括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商品、服务、文化等.
2.5旅游文化类教材众多教材出版的数量和质量表明了某一学科研究的热度、市场的需求度和业界的关注度.近10年来,旅游文化著作层出不穷,这些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大致可分为三类:纯粹旅游文化资源的介绍;旅游文化学教材;旅游文化学专著.以“旅游文化学”为主题的教材就达数十部之多,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和著作有:马波的《现代旅游文化学》(1998);沈祖祥的《旅游文化概论》(1999);谢贵安、华国梁的《旅游文化学》(1999);章海荣的《旅游文化学》(2004);尹华光的《旅游文化》(2005);王玉成的《旅游文化概论》(2005);喻学才的《旅游文化学》(2010)等.
3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忽视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比较旅游活动具有极强的跨文化性.西方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比较注重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把旅游者放置在旅游文化结构框架研究之中心位置,以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为媒介,研究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的动态特征.但是我国的旅游文化类课堂教学基本上停留在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讲授和传播上,较少涉及跨文化比较.在教学内容上,以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主要介绍中国的地理知识、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管理文化与服务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应用性倾向,呈现出一种静态、孤立的就事论事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型课堂教学导向,忽视跨文化交际和旅游文化“碰撞”方面的比较研究.
3.2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性很强的活动,旅游工作要求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从业者导游员,在20世纪80年代时被亲切地称为“民间外交家”.导游面对的是形形的旅游者,必然要求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旅游文化类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跨文化交际者们实现有效交际的关键取决于交际者自身的交际能力与技巧,作为从事跨文化的旅游者需要掌握13种关键性的能力,如自我展示、自知之明、社交关怀、实施弹、获得讯息技巧、交往介入、社交技巧、语用移情等能力.
3.3教学内容体系不健全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构成体系还很不完善,基本是由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综合发展而来的,以旅游主休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讲授重点大多落在旅游客体文化的介绍上,旅游主体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以及旅游介体的经营文化、服务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不够,很少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在向全球最大的旅游地国和重要的出境旅游客源国的方向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旅游文化的教学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诸如外国文化、中外比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3.4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合度高目前旅游高校普遍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有“旅游文化学”、“宗教旅游”、“民俗旅游”、“园林艺术”、“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历史文化”等,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有许多交叉部分.目前的两个误区是:一是将旅游课程内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教材内容仅对诸如建筑、园林、宗教、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对旅游文化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力度不够,内容肤浅,缺乏深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导游文化基础:照搬别的课程内容系统,虽然应用性强,却只适用于初中级导游服务人员的培养,部分学校甚至以导游文化基础课程替代旅游文化课程.
3.5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长期以来,旅游高等教育沿袭由教学管理人员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按照多年一成不变的模式实施教学的模式.课堂授课多采用“四个一”模式——“一本书(教材)+一支笔(粉笔或多媒体)+一堂课(课堂讲解)+一张纸(考试试卷)”,这种模式以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主体及其能动作用,必然导致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三重三轻”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严重制约高校教学质量.
4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4.1加强跨文化比较研究,彰显魅力旅游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借助旅游企业的媒介作用,在异文化空间中流动实现的.这种流动是不受社会层次和文化层次限制的跨地区、跨国界、跨文化的流动,在这种广泛的流动中,旅游者实现了与目的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频繁交往.一方面,旅游者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模式随着旅游者到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流入旅游目的地,进行着有限或无限的文化示范和散播,让旅游目的地的人们观照、采择与吸引;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所展示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现实文化生存状态也让旅游者获得直接的观照.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客观存在要求旅游服务人员要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在旅游开发和接待中有的放矢,更好的适应国际化旅游发展的需要,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2丰富旅游文化教学方法,突出特色教学方法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笔者以为,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方法:课堂讨论法(在课堂上提出某一重点问题,即兴讨论;或提前布置,学生课后准备材料,下次上课时展开讨论;最后针对讨论情况,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专题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针对当前热点问题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研讨)、视听教学法(运用声、像等电化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课件等,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学生进行教学)、试讲评议法(提前一个月左右,精选题目,自愿分组,以组为单位准备资料,制作PPT,由学生登台讲授,再由听课学生和教师对讲课学生所讲的课进行全面评议).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其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选择教学方法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4.3细分旅游文化教学内容,形成体系旅游文化现象包罗万象,是一个庞大的大组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透过现象提炼出本质和精华,既要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和研究应该以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为主线,以跨文化交际为线索,以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突出旅游文化的动态特征.旅游文化教学应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中西文化比较为手段,以胜任国际旅游事务为最终归属,具体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旅游文化专题模式,将旅游文化类课程分成5大专题:旅游文化基础理论专题(专题介绍文化学、地理学、传播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中指导旅游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旅游主体文化专题(如旅游者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旅游客体文化专题(如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介体文化专题(如导游服务文化、餐饮服务文化、住宿文化、企业管理文化等)和地域旅游文化专题(如学校所在的市或省的地域旅游文化介绍等).
4.4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加强师资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如是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可见师资对于一所大学办学成败的重要影响.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任课老师的文化积淀和专业素养有很大关系,鉴于旅游文化包罗万象的特征,该课程益采取团队教学法——面向全院、全校整合师资和教育资源,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学科背景多元的旅游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团队中每个任课老师选择1~2个专题作为长期研究的方向,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统一,使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开创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三赢的局面.
4.5完善旅游文化考核体系,注重能力2007年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提出,要求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上.旅游文化类课程应确立以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目的,改变传统的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定优劣的教学评价体系,要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表现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如考试内容丰富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课程不同侧重点掌握的程度选择性答题;考核采用“平时+期末”、“笔试+口试+实际操作”、“实际操作+课程论文”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和知识面拓展.此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教学很好的指挥棒,社会评价构成了大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体系和指标只有围着能力和素质转,跟着社会需求走,才能促进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的确切落实和体现,最终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篇10
【关键词】品牌塑造;旅游文化;功能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从单一的观光行为发展成了文化品质的提升,旅游文化成为一种备受青睐与向往的旅游形式得到广大旅游者的喜爱。旅游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一定的“产品”属性,在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希望得到旅游者赞赏与认可,对消费者的心里产生某种与众不同的影响力。旅游文化作为产品和普通产品一样,需要品牌的包装设计与形象塑造,即旅游文化的品牌塑造[1]。
一、旅游文化的意义
旅游文化不仅仅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结合,而是将当地的历史文化通过旅游途径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说旅游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旅游文化的出现,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使旅游更具有品位性与趣味性,深深地吸引着旅游者的追求与向往。此外,旅游者还可以通过旅游,学习与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与旅游当地的居民,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旅游文化不是实物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它是一种获得精神愉悦与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旅游文化可以满足旅游者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促使旅游者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升华旅游者的人生境界与生活品味,增强旅游者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责任感[2]。
二、旅游文化的功能
旅游文化依赖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满足旅游者文化的需求,丰富旅游内容,使旅游更加具有趣味性、历史性与文化性,发挥出现代旅游业最大效益功能。
2.1旅游文化指导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旅游文化为指导,不仅要了解市场发展的方向,还要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旅游文化指导的旅游开发,丰富了旅游景点的内涵,提升了旅游景点的品位与格调,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求,避免了旅游资源开发庸俗化的趋势,使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特色。
2.2旅游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源泉。旅游文化是旅游者行为驱使的结果。现代的旅游不在是单纯的观光行业,而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与审美需求。随着文化旅游、教育旅游、农业旅游等各种旅游形式的兴起,充分体现了旅游者对文化享受的不断追求[3]。
2.3旅游文化推动着国际文化的交流。由于旅游者来自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所接触的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并不受到影响。虽然每一个旅游者的欣赏水平与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别,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与欧洲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欣赏与理解,建筑作为一种语言得到世界旅游者的认可,而且不受旅游者的国家、文化背景、欣赏水平与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对于有形旅游文化的欣赏可以使旅游者了解异国文化,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
2.4旅游文化规范与制约着旅游活动。旅游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有着规范与制约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旅游文化的法律条文以及各种规章制度中,对旅游经营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目的是保证旅游活动质量与旅游行业的规范性,强化旅游经营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保护与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2.5旅游文化强化了地方文化的保护与族群的认同。旅游文化的实质就是旅游者对于自己所向往的文化的想像。对于一些古老的地方,由于地方特有的建筑、音乐、舞蹈或者戏剧等原因受到旅游者的喜欢,一些濒临灭绝与濒临坍塌戏剧、建筑等得到修缮和保护,成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下来,得到当地居民与政府的保护。这些历史文化资源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重新获得生命与灵魂,成为独树一帜的旅游文化资源,吸引着旅游者的向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文化成为一个可供市场与族流的方式。如少数民族文化表演活动,强调了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他们走向族群部落。旅游文化的发展将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重新塑造了族群文化,强化了族群的文化意识。
2.6旅游文化的经济功能。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越是少而不易得到的东西越是珍贵,旅游文化也是如此,越是濒临消亡与灭绝的东西,越是吸引旅游者的目光。旅游文化将现代商品机制融入其中,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商品意识与市场意识,解决了地区文化封闭、滞后的问题,促进了地区现代化旅游文化的发展[4]。
三、旅游文化的品牌塑造
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可以与消费者进行心理沟通与认同,提升旅游当地的市场竞争力,旅游文化品牌的塑造是旅游形象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现代消费者依赖与认可的标记。
3.1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的挖掘。旅游景点文化品牌的塑造注重景点的特色挖掘,展现出旅游景点的与众不同。旅游业是一个既有典型的经济性,又有很强的文化性的一个行业。旅游景点特色的挖掘,表现出旅游景点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也是打响旅游品牌的重要战略。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旅游品牌向旅游者传递了旅游地的文化、形象等。如山东的旅游特色泰山与孔庙,北京的旅游特色长城与故宫等。在突出旅游特色的同时,还要把握好产品的质量,不要滥竽充数以次充好,影响整体的形象,也不能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所以旅游景点的特色要做到独一无二,而不是大众化。
3.2建立宣传平台,注重品牌传播。宣传平台的建立是旅游品牌宣传的过程,也是旅游整体形象塑造的过程。旅游景点的品牌需要经过宣传平台的宣传,获得广泛旅游者的认同。在现实中,宣传平台不仅起宣传的作用,也要注重品牌文化特色的创意、制作与推广。宣传平台主要有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等,通过不同途径的宣传发挥出旅游品牌的作用。此外,宣传平台还可以采取文学作品、旅游活动、政府宣传、明星代言等方式。既可以起到旅游文化宣传的作用,又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
3.3总结凝练旅游景点承载的科学精神。在对旅游景点文化品牌塑造的同时,注重凝聚当地文化传承的精神特质。犹如佛家点化人,文化的作用就是化人,让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旅游景点的科学文化价值是当地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精髓,对于培养与教育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也是旅游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因此,我们在塑造旅游品牌的同时注重总结凝聚旅游景点所承载的科学精神,对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文化品牌塑造过程中注重科学性,运用科学的手段还原历史,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对旅游景点文化精神的传承与科学的普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
总 结
旅游文化品牌塑造是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的挖掘,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也是旅游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旅游文化品牌的塑造是未来旅游发展的灵魂,不仅体现了旅游景点的文化风采与形象,更多的是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综合素质与整体形象[5]。
【参考文献】
[1]郭胜.旅游文化的功能及其品牌塑造[J].社会科学家,2009(6):116-119.
[2]冯志,鲜乔蓥.旅游文化功能转换与旅游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转型[J].视觉艺术,2009(11):165-168.
[3]颜澄,梁雪松.旅游企业文化品牌塑造及文化营销战略[J].营销策略,2013(11):02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