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创新的具体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创新的具体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形势 厂办大集体 思想政治工作 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2
近年来,国家加快了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力度,准备利用3~5年的时间,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对厂办大集体进行彻底改革。新的形势,深刻影响了沈冶机械厂办大集体员工的思想,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升厂办大集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切实解决企业员工的思想问题,就必须适应新形势,正确地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1 认真学习,掌握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正确运用它去解决问题是一门科学的艺术。要掌握这门艺术,就必须通过认真、严谨的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认真刻苦地学习。学习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应该做到三个“熟悉了解”:一是要熟悉了解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内部结构、分类及其运用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从客观上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产生深刻的认识,这是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一把钥匙。二是熟悉了解各种具体工作方法的作用、特点及对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由许多种不同的具体方法所组成的,每一种具体方法又都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对象。要用具体的方法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就必须对各种具体的工作了如指掌。否则,不知道有什么方法,或不知道哪一种方法能够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就根本谈不上如何正确运用的问题。三是熟悉了解各种具体工作方法之间的联系、区别及其规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各种具体方法既互不相同、有着明显的区别,又相互联系,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是因为这种联系和区别,才使得数种互不相同的工作方法能够根据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需要,有规律地排列成一种新的复合方法。由此可见,深入细致地掌握各种具体工作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正确运用各种工作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科学分析,正确选择
某一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具有解决某一问题的功能,并不等于它能够卓有成效地解决问题。这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在运用中要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只有当它适应外界客观条件的要求时,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客观世界是复杂的,制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运用的客观条件也非常复杂,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去对各种客观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科学的分析是正确选择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科学的分析,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选择。要对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运用的客观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首先,要认真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例如,厂办大集体企业员工上访时,接访人员就要耐心地倾听员工反映的问题,认真地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不认真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就不会知道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和症结所在,也不可能选择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认真分析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每一个问题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例如,有的问题矛盾已经激化,有的则没有激化;有的问题已经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有的则处于萌芽状态。不认真分析这些具体情况,就不知道该用单一的方法,还是用组合的方法去解决。此外,还要认真分析被教育者的基本特点。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不同的人有具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又分别适用于不同特点的人,不知道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个人的特点,也就无法正确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最后,要认真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要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不同的客观环境能够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只有认真分析这种客观环境及其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影响,才能选择到最优化的工作方法。
3 务本求实,不图虚名
务本求实就是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抓根本,彻底解决问题。务本求实要坚持做到四个“不”字:一是不赶时髦。对待新出现的管理方法不囫囵吞枣似地盲目照搬,更不随大流、赶浪潮,用新方法来装点门面,坚持在真正学懂弄通之后,才扎扎实实、有计划地结合实际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二是不走“捷径”。运用各种工作方法时,要坚持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有关原则规定和实施程序办事,不用哄骗、欺诈的手段去对待思想教育工作对象。三是不争“彩头”。运用方法要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注意解决一些不为人们重视的基础性问题。四是不走过场。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老大难”问题和自己不感兴趣的问题,要坚持持之以恒、负责到底的精神,既不敷衍了事做样子,也不马马虎虎收场。
4 秉公处事,不偏不倚
秉公处事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准则之一。思想政治工作者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能不能秉公处事,不仅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能不能得到正确运用,更重要的是它将决定着人心向背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坚持秉公处事,第一,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心术不正,不按原则办事,就不可能正确地使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去公正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第二,必须一视同仁,不分亲疏。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对象不应有亲疏厚薄之分和爱恶生熟之别,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分等级,更不能以个人的感情做衡量工作的标准,应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公正处事。第三,要赏罚公正,统一标准。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无论对上、对下,对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都必须用同一把尺度去衡量和评判,实施奖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5 灵活运用,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而人的思想又是十分复杂的,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思想情况各不相同,用同一模式或生搬硬套某一种现成的方法,是很难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要正确地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仅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据不同的对象和需要,灵活地采取各种不同的工作方法,而且还要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做到“六个有机结合”:一是要把说服教育的方法同行政管理的制度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不能采取压服的办法,必须摆事实,讲道理,耐心说服教育。但是,说服教育的方法并不是“万能钥匙”。对于那些不接受教育的人,就必须用行政管理制度和措施去约束他们。当然,正如同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一样,行政管理也不是万能的,只有将两者的长处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二是要把思想教育的方法同经济管理的手段有机地结合。在经济管理中,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诸如将责权利挂钩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依据效益和效率实施奖罚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将思想教育的方法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手段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之成为符合时代特点要求的新的工作方法。三是要把思想教育的方法同各项业务工作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各项业务工作的保证,它渗透于各项业务工作中,为其服务。各项业务工作也都有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法。因此,只有将思想教育的方法同各项业务工作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融会贯通,才能使两者产生较大的合力。四是要把精神鼓励的方法同物质鼓励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精神鼓励,但精神鼓励决不是激励人们动机的唯一方法,适时用物质鼓励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同样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从奖励的效果看,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激励方法,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超出两者之和的激励作用。五是要把表扬的方法和批评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表扬和批评都是从不同侧面来教育广大群众,两者异曲同工,有着相同的目的,并产生相同的效果。由于表扬和批评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所以,在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就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都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六是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人们的思想问题除了一部分纯属认识问题和思想问题外,许多是由生活困难、工作难度大、下岗、收入低或失恋、离婚等实际问题引起的,这些实际问题只能用与之相适应的实际方法去解决。当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不能代替思想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所以,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思想
篇2
1影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原因
1.1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效率意识的缺乏
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效率意识的缺乏是影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比如:许多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深受传统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影响,没有对于新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方式进行深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使其仍然运用老思维进行管理,造成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停滞不前。
1.2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影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比如:许多的高校盲目的对于学生与教师队伍进行扩招,导致其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很低。这种情况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学校对于本校中的教师队伍没有进行科学的安排管理,使其工作的效率偏低。第二,没有形成完善的奖惩制度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使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了工作上的疲倦感与不公感。第三,缺乏对于行政管理部门的改革,造成管理工作的繁杂、地位比较低、使得许多优秀的管理人员不愿到行政管理部门工作。
1.3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是影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比如:第一,高校对于本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不重视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甚至有许多高校的领导层认为高校的主要任务是重视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培养及学生的就业问题,而行政管理工作只是摆设、无关紧要。这种思想的盛行严重的影响了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高校对于本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工作,使得他们对于问题的处理工作非常不到位。
2我国高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意义
现在,我国的高校都在面临着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是生源数量的递减、另一个是高校之间竞争的加剧。所以,我国的高校对于面临着的这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都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扩大生源。在这些有效的方法之中,提高学校的行政管理效率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这项工作的展开,非常有利于学校对于自身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展示出良好的形象和新精神面貌、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加大对社会的影响力度。
3我国高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方法
3.1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
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尤为重要的,主要是由于高校内部工作人员较多,工作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工作人员过度清闲,部分人员过度忙碌。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工作不对等的情况,应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对于一些人员较多的部门,可以适当的将工作人员调到其他部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防止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敷衍现象出现。
3.2行政管理全面信息化
行政管理工作全面信息化主要是依托于互联网,将互联网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载体,有效传递信息,这样能够降低工作人员信息传递强度,防止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信息传递和共享效率,逐步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朝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
3.3高校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
高校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更好的推动其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其具体方法有:第一,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积极进行行政管理权对于本校内下属的分校与各个学院下放,使它们可以更主动、更灵活的进行日常行政管理事务的处理工作,不必事事请示校本部的行政管理部门,提高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第二,进一步完善规章管理制度,使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更加完善。比如:建立学校教师治学委员会、学术交流委员会等等机构,可以使學校的教师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之中,形成良好的讨论与监督氛围,保障高校管理工作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建立奖惩委员会,对于严重违反学校行政管理纪律的个人与组织进行严肃处理,对于已经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一律送往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制裁。对于有重大管理贡献与学术贡献的个人与组织进行重奖,体现出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全面推动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向前迈进。
3.4加强对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又一个重要的措施为加强对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比如:第一,聘请一些专家与学者定期来校举办关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培训讲座活动,要求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全员参加,没有极特殊情况不许请假,有极其特殊情况的、要得到校长本人的书面签字同意后,才可以准其不参加。第二,在培训讲座过程中、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要与来校的专家与学者进行大胆认真的交流与讨论,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与思索,并且由此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便于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3.5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忧患意识
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需要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忧患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包含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忧患意识的重要表现就是善于从看似平静的日常工作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准确判断,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许多高校都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行政管理人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并且做好各种应急预案。
4结语
对于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效率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有利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与深入,同时对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影响、生源的增加、竞争力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篇3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结构,培养社会的自治与自律能力,建立政府与社会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建立全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包括国际组织、志愿者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体)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向善治目标转变的必经途径。因为:第三部门的生产和活动主要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出于改善我国行政管理之目的,我们要加强对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特别是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共同的优势、经验、教训,取它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中依据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特殊国情,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
二、真正实现民主管理
公民参与管理是行政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公民不仅是各种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更是公共服务的监督者,必须在参与管理中实现自己的权利与价值。此外,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公民和低层公务员作为最直接、最了解公共需要、受金融危机影响最直接的群体,通过吸收他们参加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的公共行政改革应该考虑到强调包括专家、学者以及民众在内的各界的参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实现管理的民主化。要大力发展和支持政务公开制度建设等行政民主化的实践,逐步健全人民参与管理、监督公共行政的系统配套制度。
三、政府内部管理效率要提高
3.1加强行政管理机构改革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负面影响不置可否,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们应该转变政府职能,沿着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继续探索下去,以职能需要来设置、裁撤、增删政府机构。首先,要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门职能,科学地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将一些职能相近的机构合并,减少过多地政府部门,以解决政府职能交叉重复、效率低下、多头管理的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其次,要着力减少行政层级,发展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最新管理技术及信息技术(如电子政务)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再次,在机构设置上必须体现各级政府的功能特别。地方政府要根据其管理职能进行机构设置,没有必要与中央或上级机关严格对口,以免造成机构闲置、浪费资源的后果。最后,在调整职能、重设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立法,以保证机构的设立、变更、撤销和行政级别调整,都必须履行规范的法律程序,实现政府机构设置、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3.2政府绩效管理要深化
政府绩效管理是借鉴“新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西方各国在此领域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我国在政府绩效管理评估工作上才起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需要不断完善。首先,实现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制化。制度和法律是实行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缺乏严格、统一的规则,可先考虑制定一个统一的绩效评估准则。在准则中对政府绩效评估的评估事项、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估程序和具体方法与工具做出规定,在此基础上以法律形式将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律化。这样可避免评估在实践中被折衷而失去其本质特征,出现有形无实的现象。其次,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的关键一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经验,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绩效管理:评估的操作方法不能太复杂,以免执行起来过于繁琐;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结果与奖惩挂钩。再次。将绩效评估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绩效评估工具来改进政府管理。如控制预算、改进政府工作等等。
3.3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要继续推进
“人力资源管理”是借鉴了工商企业的管理术语,对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公务员的管理。根据“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内容,我们应借鉴工商企业的人力管理方法,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首先,必须增强政府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改革要求政府官员增强服务意识和公共责任感,树立“顾客”观念,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对公民的服务,公民就是“顾客”,提倡顾客导向、政府提供回应,满足公众(顾客)的要求和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其次,要严格贯彻《公务员法》,不断完善公务员的招聘、晋升、薪资、考核及培训制度,探讨新的、可行的激励方法。完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与绩效标准。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引进职业生涯计划,将绩效考核与公务员的晋升、薪资及培训环节联系起来;改革培训体系,展开培训需求调查,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以达到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公务员技能与素质的目的:改革和完善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将精神方面的奖惩制度与物质方面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借鉴工商管理实践经验,应适当加强对公务员的物质激励。
四、结语
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要结合我国国情,敢于创新,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措施,从而保证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健康、稳步地前进。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开发引导的重要手段。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已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管理也随之成为城市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后, 政府和社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城市规划管理的时候, 便开始思考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创新即分析出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而正确、全面地提出城市规划管理的创新思路。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系统构成
城市规划管理由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共同构成的一个大系统。
1. 决策系统。指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 又称为城市规划的制定。 城市规划的编制是制定的前期工作, 城市规划的审批是制定的后期工作。
2. 执行系统。指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 它是围绕建设工程的计划、 用地到建设而展开的管理工作, 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
3. 反馈系统。即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 并将发现的问题向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
本文仅就执行系统与分馈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进行研究论述。
二、执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依据没有公开
依法行政是城市规划管理执行系统的准则, 基于一证两书模式的规划许可制度, 是执行系统对城市开发建设活动管理工作的主体内容。 尽管目前对工作程序、工作时段有公开规定, 但行政的依据没有完全公开, 或者还没有为普通市民提供获取这些信息的便捷通道, 因此, 项目审批难免有暗箱操作之嫌。
(二)管理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首先在行政过程中, 审批的依据没有充分地向行政相对人公布, 其次是行政依据的本身依据不足。 如涉及到地块开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指标基本上是由规划编制人员依据个人经验确定, 所以也只能作为项目审批时的参考依据, 指标的不确定性恰巧成为管理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而自由裁量权过多的存在使个别团体受益, 公众或政府利益受损, 乃至产生滋生腐败的隐患。
(三)判列式的项目审批降低了审批效率
城市开发控制体系一般分为两种: 判列式和通则式。通常来讲, 通则式管理可以较大程度地发挥政府行政快速、高效的特点, 符合对市场最小干预的市场经济制度中的政府原则;判列式管理体制则可以使土地使用行为最大程度地归结到政府行政管理框架中, 使城市建设行为符合规划要求。但事实上, 由于规划本身科学性不强和行政人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并没有真正使建设行为满足规划要求, 更何况就算是符合规划, 但规划本身的科学性也值得商榷。 判列式审批使规划行政工作量大大增加, 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和机构精减裁员之际, 有限的规划设计审批人员要昼夜不停地面对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开发建设项目, 工作量颇大, 而由于受审批时间之限, 工作质量如何也就可想而知。
三、反馈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城市规划行政监督应包括城建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内容。目前的建监察主要针对的是项目的批后管理, 对行政主体缺乏监督, 没有明确技术违规和行政失职责任的追究程序和责任人的具体界定。 同时, 监督也局限于规划行政部门内部, 自己监督自己, 监督效果不佳。
(二)社会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首先, 社会监督在法律上尚未以实体性内容予以明确。 因此, 市长公开电话、规划展示等行为实际是法律制度不完备而采取的弥补措施, 而非法定的措施往往随意性较大。 其次是社会监督在法律上没有程序性规定, 尽管有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呼吁, 但如何操作, 如何使它真正纳入到规划管理系统中来, 必须要有法律依据。
(三)规划监督的巡查、处罚力度有待加强
根据现行法规, 规划部门面对破坏城市规划的行为只能充当送达者和强制执行的申请者 的角色。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建设项目建成后突破规划指标的事例屡见不鲜, 其结果往往是 违法风险极低, 违法收益极高, 执法成本很高, 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受到严重挑战。
四、执行系统的创新
(一)规范规划审批权限及程序
在具体项目管理过程中, 应公开规划审批依据, 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 限定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明确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限度和程序, 使规划审批实现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有效结合。 公开规划审批的依据应包括两部分: 一是行政技术依据;二是行政行为的规定程度。 这个层面的规划执行管理工作其实就是对建设单位回答三个问题: 许可、不许可、条件许可, 是对建设者、管理者或是其他人最有确定性的答复, 是简单行政过程。此类问题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数量、专业水准要求都不高。当需要应付大量建设项目许可审批时,可以将职权适量下放到市级规划的派出机构, 以减轻市级的工作压力, 其前提是行政依据的科学合理、行政程序的公开规范。
(二)改善开发控制模式
通则式和判例式的开发控制各有利弊, 不能肯定一种而否定另外一种, 而要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方式, 发挥各自优势, 提高规划管理效率。一般而言, 对整座城市发展通常以区划方式进行通则式管理, 对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则制定特殊的开发控制要求, 进行判例式管理。 为确保判例式个案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需要编制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直至法定图则, 将其纳入开发控制体系, 这样既可以为建筑和场地设计提供明确导引, 也为规划部门进行设计评审提供客观依据, 提高评审效率。同时, 要通过法定程序减少规划审批和规划指标调整的随意性。由于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城市设计标准或控制性详规的指标确定后, 并不是非要一成不变, 但也不是说动就动。 对具体项目的规划指标进行调整, 不是业主提出申请、规划部门决策拍板 就可以了。作为业主, 首先要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提出合法又合理的解释, 然后由规划部门组织专家论证, 再向社会公布, 征求周边居民意见, 若无异议, 才可批准实施。
(三)革新规划管理工具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及规划工作量的加大, 城市规划面临着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压力。在现阶段, 不仅要在规划编制阶段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规划管理也要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和技术提升, 使规划信息系统可应用于规划的编制、审批、跟踪研究、监督协调以及公众参与等环节, 以提高规划信息的利用率、规划决策的准确性和规划工作的透明度, 使规划工作在提高效率的同时 , 也使规划管理更公开和更向公众负责。
五、反馈系统的创新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创新;行政决策、
前言
城市发展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与新时代的适应性也比较弱,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加强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创新工作。所以,笔者今天针对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以此为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1城市管理体制的概念分析
城市管理体制具有广义与狭义概念之分,广义上主要有科教、卫生以及政治、金融、财务等管理体制;而相对于广义概念而言,狭义的城市管理体制还称做城市政府管理体制,也就是城市行政管理机构体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城市的行政管理是公共行政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从普遍方面来讲,城市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具有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的行政领导体制,而且在市政府行政机构中所表现的关系就是,领导与被领导、协调与被协调的关系,而且在市政府的其余机构与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系。它主要包括城市各自管理幅度与层次、各个机构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等;②它也具体指城市行政管理中机构之间的权责关系与职能,而且需要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支持,职能体系决定了其权责机构;③它还包括“三级管理”体制,“三级管理”体制主要就是市、区、街道。一方面,关于三级管理的职能划分问题;另一方面,管理原则与事权分配等;④对于相同层级中的每个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等。另外一方面,就是指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等。作为城市管理体制的特点,对政、事、企之间的错综关系具有一定影响。在城市管理中的内容中包含了许多社会福利性质的服务,而且这些都需要政府进行补贴,不具有盈利的目的;另外,城市管理中需要执行作业方面的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错综关系都属于城市管理的范畴之中。
2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职能划分的交叉性,存在多头管理现象
从目前来看,我国并没有建立完整的空间规划体系,在空间规划方面的职能划分存在一定问题,职能交叉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对法律的认识与衔接还不到位,更有甚者出现与法律矛盾的地方,从而造成实际工作中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例如,如果同时违反了《城市规划法》与《土地管理法》,对于这类违法行为的处理,各个部门之间就会出现职能交叉的矛盾问题;另外,在城市规划管理内部也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在城市规划区内对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广告牌的规划管理等等,相关法律法规等还不够完善,而且履行得也不够彻底;另外,还存在着对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相脱离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处理清楚。
2.2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
尽管我国在城市发展早期就已经建立了监督体系机制,而且监督层级与部门建设也比较全面。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到位,大部分权力都集中在某些部门与岗位手中,而且权力的分解与分工都做得不够合理,造成设置的权力不平衡,不能明确划分事权问题等,而且相应的制度规范比较欠缺,从而造成“边缘地带”的存在;另外,一些部门公务人员不能进行依法行政,执法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强,致使现象比较突出。
2.3管理土地有偿使用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在我国的实行,出现一系列的出让、转让土地活动的现象,造成使用城市土地的复杂情况。然而,纵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推行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仍没有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且宏观调控能力在国家手中发挥得不尽合理,造成不能有效管理城市土地的转让与出让活动的现象。诸如供应城市土地缺乏城市规划的积极指导,不能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选择合适的土地投放规模与位置。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之一,其中包括城市规划部门没能积极参与土地出让计划的制定工作,而且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出让要求在合同中也没能积极体现出来,而且无视城市规划部门的作用而制定合同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当前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已经开始注重这类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城市规划管理在土地供应与投放方面的指导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彻底,从而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合理举措
3.1促进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发展
要想积极促进城市规划决策质量的提升,需要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在对科学、历史、行业专家意见与建议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调查与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积极发展,应该在积极学习与了解各个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掌握时代信息的发展脉络,使高效的大脑系统构建起来,促进决策的科学性。由于城市规划建设问题事关城市的总体建设与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对城市规划这一复杂工程加强其自身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例如,可以采取公众集体参与形式。作为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性需要借助各类专家的集体意见,通过集思广益加强决策的民主性;另外,还需要积极设置社会听证制度与公示制度,发挥专家咨询制度的作用,完善技术审查制度等,从而有效防止决策的失误,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2加强服务型管理方式的运用
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具有“指挥式”与“控制式”的特点,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而要想加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积极发挥政府服务型的宗旨与作用。在我国未来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中需要积极借鉴国际改革的方式,促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发展,从而提升城市规划与治理的水平。①加强政府的服务意识,促进公共服务意识宣传与培养,转变以往的服务理念与形式,积极实现服务型的管理方式;②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引者作用,改变政府“划桨型”的角色,向“掌舵型”的角色转变,加强政府服务职能的深化;③还要积极拓展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渠道与方式。加强意见途径的有效性,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集中民间群众的力量,促进共同治理结构的形成;另外,还要加强履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并且注重市场的导向作用,借助市场中社会组织的力量,积极扮演好承担公共服务的角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
3.3加强监督机制的完善化与法制化
作为积极管理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城市规划部门,应该加强自身责任与权力的统一。所以,可以建立有效的约束与监督机制,依法监督城市规划活动与管理内容,促进城市建设的法制化倾向;另外,需要积极借助立法等措施,使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起来,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法律效力,保证城市规划部门规划与管理职能的积极发挥,以此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规划的发展。
4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一定要发挥好城市规划与行政管理的作用,积极构建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结构框架,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发展,并积极推进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城市规划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乐业.国外城市规划管理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J].智富时代,2015(08):55~56.
篇6
关键词:新时期;船闸;思想政治
我认为,要加强船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找准位置
新时期我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这就要求政治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工作。事实说明,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点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改变过去那种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候都是“高于一切”、“大于一切”的观点,切实树立“服务”观念,这样才能找准政治思想工作的位置。有了正确的位置,才能有明确的目标,才不会有失落感。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地位与作用也是相互联系的,确立相应地位的本身,就是对其作用的肯定;空有其位,不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地位就不会长久。从这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服务于经济的工作中发挥出重大作用,才能确立其重要地位。
二、领导重视,落到实处
领导干部应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确定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并且身体力行。领导参与能使政治思想工作目标明确,能与经济工作和行政工作相配合,对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具好的效果。应该认识到,领导抓行政事务是务实,抓政治思想工作也并非务虚,虚功实做,注重实效,结果也是实功。
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政治思想工作者首先应解放自己的,这思想就要求政治思想工作者摆脱本本主义,扔掉那些不切实际,超越现实的空洞口号,冲破来自各方面的束缚,破除旧框框,树立新观念,正确面对社会现实,从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观点观察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否则,在教育别人时,说着说着竟发出了感叹,显出无奈,甚至带出了牢骚,这样又怎么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呢?解放思想,必然会带来对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的改革创新,转变政思想治工作中那些不适宜的思维方式等,而改革创新的实践,又能促进的进思想一步解放,最后实现政治思想工作与社会经济建设工作改革创新的同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
四、加强研究,建立体系
要对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础理论、超前理论、对策理论。应用理论等进行广泛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的建立,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政治思想工作水平,也有助于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做到“形势有变,理论不乱,”当然也有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谐船闸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和谐,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循序渐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紧密围绕单位发展目标,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进取,才能大有作为,不断推进政治思想工作创新和发展,完成构建船闸和谐发展的大计。
五、提高素质,加强建设
政治思想工作队伍尽管是一个群体概念,但骨干力量仍是政治思想工作者。建立和健全政治思想工作队伍的专门机构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组织保证。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是使政治思想工作群众化的基础,但系统性教育,经常性工作,长期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的总结推广等等离不开专职机构的建立这个基本条件,而且这种机构还应该是精干的,富有战斗力的集体。为此加强队伍建设,重点应放在思想政治工作者基本素质的提高,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基本素质的提高,有多种途径和具体方法,但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学习,二是实践锻炼。
六、工会组织,情系职工
一个单位要发展必须着力提高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职工队伍素质也是单位实力的较量。 因此,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形势下,工会肩负着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素质的重任,应充分认识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契机,大力配合开展职工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水运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在关心帮扶困难职工群体,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上下功夫。工会要关心帮扶困难职工群体,情系职工,全面了解职工的意愿和呼声,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切实加大帮扶困难职工群体的力度,诚心诚意和有情有义地关爱职工。始终把职工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职工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而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加强与职工的密切联系,以真情和诚信赢得职工对工会的信任,获得对企业改革发展的理解和支持。
七、结语
总之,为了加强和改进船闸职工政治思想工作,我们既要坚持己被历史经验证明的有效的传统形式,又要经常注意研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多方位和多渠道大胆地开拓新路子,探索新方式,采取为人们所欢迎的科学有效的多种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政治思想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工科院校;经济管理;创新
经济管理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综合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专业。该专业既具有由多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丰富的理论内容,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许多人以为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都是“万金油”,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也多是销售、文秘、人事管理等对专业性要求不强的工作。究其原因,除人们对经济管理的认识误区以外,主要还是因为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使得毕业生专业特点不突出,特色不强。尤其对于工科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更成了一个相对“弱势”的专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取长补短、错位竞争,体现工科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办学的特点
工科院校主要以涉及理工科学科为主要的发展发向,经济管理专业设置也是学校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开设的。因此,其培养模式应有别于其他高校,具有自身的特点:
1.依托工科背景,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有工科优势
工科院校的学科发展重点在工科等学科方面,而工程技术、工业技术、电子技术等学科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也需要管理学科和专业乃至相关人才的支持。因此,发展带有工科特色的管理专业具有现实需求。同时,在这些高校中开设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工科的发展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课题研究以至给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国家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具有工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1世纪是经济全面迅速发展的新世纪,建设良性循环的工业开发体系,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现代工业开发活动在迅速展现其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业管理成为实现工业事业发展目标和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具有工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成为工科院校开办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任务。
3.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需要适应这种需要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领城宽泛,除了工业经济之外,各省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城也需要具有基本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经济管理人才。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尤其需要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经济管理学生在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看重的主要因素。
二、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又直接影响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客观地说,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水平相对较低。由于教师大都是从政治学和社科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其知识结构中政治理论知识所占比例很大,而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经济学知识相对欠缺。另外,教师的实践知识不够,实践能力相对于理论来说也有严重缺陷。这就使得教师的许多教学内容是比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教出来的学生也不可能使知识得到更新和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一般工科院校是以专业为核心的三段式培养计划,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的教育,共性课程多,实践训练少,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忽略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课时过多与课堂信息量小大并存、选修课少等显著缺陷。
3.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由于缺乏互动,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不佳,因为课程基本上为文字描述,学生自己可以通读整本书的内容。但是,文字背后的实际内涵,学生则无法掌握,也缺乏主动性的学习和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4.知识考核评价方法单一
在对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考核上,考核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许多课程的成绩主要通过卷面考试成绩来反映,考核内容通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案例分析较为缺乏。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过程考核、课程论文答辩考核、小组评价等评价方法还很少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不能活用所学知识,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严重。
三、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路径选择
1.创新教学师资队伍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可面向社会和兄弟院校,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新路子,建设一支以专职任课教师为主体、兼职和聘请客座教授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兼职教师应当聘请那些在国有、私营或外资企业单位工作的资深管理人员、企业家。他们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且具备较高水平的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1]因此,应当侧重聘请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创业者举办学术讲座,讲授市场经济中生动的真实的经济管理案例,启发学生的实践思考,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
2.创新教学内容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应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目标定位。既要改变目前培养对象所适应的工作领域的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层次,对培养对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不够具体,没有专业特点的情况;又要改变在定位上攀高,盲目要求培养对象成为“万金油”,各行各业无所不通的急躁心理。这就需要经济管理专业必须创新教学内容,以工科特色完善教学内容。工科院校在以理工科学科为主导的学科背景的条件下,相对于文科为主的大学来说,又有自己自身的优势,就是有一些较有特色的理工科专业,且又适合本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经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在考虑文理知识兼容型、双专业交叉型、综合能力培养型模式的基础上,可开设如科技概论、工业管理学、工业法律等课程,并且把这些课程进行模块设计。在高校课程学分制度改革的前提下,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分,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体现经济管理专业的工业特色。
3.创新教学方法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更应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有助于学生就业。在经济管理课程教学中,要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规律,通过研究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等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方法有:第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以经济管理领域的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案例材料的选择(写作)和使用的方法,它具有多类型、多层次、灵活性的优势。[2]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驾驭能力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探寻并试用适合自己的案例教学方式。比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试用以理论为主线贯穿案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案例为主线阐述理论。第二,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是在国外经济管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工作情境,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这样的情境下开展具体的活动和工作,从而体会工作中的不同感觉。这样,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第三,实践教学法。实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在经济管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通过实习和其他社会实践环节,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并在实践中积累实际的管理经验。目前,可采用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双循环”教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入学时专业目的明确,毕业时就业选择思路清晰。任课教师走出校门作专题调研,形成与教材相匹配的“活教案”,丰富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经济岗位管理,带着管理疑问又回到经济管理理论上来。二是基地实习。让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对企事业单位的运营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基地实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途径。三是实践调查。结合所学的有关课程和当时企事业单位的热点问题,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并形成相关的调查报告。
4.创新教学考核模式
要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培养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精神,就要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经济管理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反思和改革。一是改进考试方法,适当进行开卷考试。考试时允许学生带课本、笔记等资料,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对那些有创造性见解的答卷给予奖励,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来。二是改进考试内容。要尽量减少经济管理试卷中有关基本知识、理论方面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尽可能地安排一些探讨性的问题,学生必须经过充分而深入的思考才能作出解答和完成;或者是一些综合性的试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经过反复、仔细的分析思考后才能作出回答。通过考试方法的改进,更加符合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五一,等.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0,(2).
篇8
【关键词】财务审计 问题 思考 对策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审计体系建设、审计理论的研究等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明显落后。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结合中国目前现行的审计制度,分析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形势下我国审计思路进行战略性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面临的两大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审计方面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才纳入法制化轨道,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但是从整个法律法规体系来看,这些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并不是很好,有些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理顺,独立审计的概念在这些法律法规中还没有真正明确地提出来。
2.对审计理论的研究还不够规范
我们通常认为,在审计体系中,国家审计是第一位的,是主体,内部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础,社会审计就是辅助部分了。近年来,随着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不断完善及从业人数的迅速增长,在审计工作中也充当了重要作用,因此,有人说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以上这些说法都不够详细,没有说明社会审计的重要性。此外,在审计的逻辑起点和审计模式的表述和认识上也存在着较大分歧,导致了对审计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争论不止。
三、新时期的战略性思路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是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实际需求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进一步规范有关法律法规
建立科学、高效的审计法律体系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前提,为此,我们要结合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现状,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在法律中体现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互关系及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监督、协调作用,理清现行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分强调国家审计,而忽视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通过法律的调节,建立起一个职能完备的、适应实际需求的法律体系。
2. 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理论的研究
针对审计理论的研究,我们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式。重点是要运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理论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研究机构、提高研究人员素质,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深入地研究一些具体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随着经济与世界的接轨,我们的审计工作也要与世界大环境相适应。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审计工作做得相当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的研究人员,要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国家的审计制度,并将它们的先进理念融入我国的审计体系当中,通过自身研究、大胆引进、不断创新来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
(3)要积极拓展研究领域。不仅要研究和完善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审计的过程,也要把法律法规的执行问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问题、理论研究与法律体系建设问题等作为审计研究的重点。
3.科学界定审计各分支之间的关系
在科学界定各分支关系方面,我们要做到一下几点:
(1)强调国家审计主体,缩小其审计覆盖面。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审计的覆盖面在逐步缩小,我国也应对国家审计的范围作出明确的界定。比如:在国有大型企业,采取国家审计,其他的可由社会审计来完成,企业本身可以设立相应的部门对本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审计。
(2)提升社会审计的地位,扩大其审计范围。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家审计为主体的相对单一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社会审计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其从业人员是经过严格教育培训的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相关部门只要加强管理,规范行为,提高社会审计地位和审计范围有助于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责任的履行,可以加速审计多元化、市场化进程。
(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突出审计重点。为了提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力度,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应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可分为监事审计和部门审计两部分,两者可以互相监督,为单位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内部审计的重点不能只是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审计,应加强对过程和效益的审计。内部审计工作中应该注意工作人员的具体方法,这个方法包括他们的思维方法和操作形式。选择好审计项目,控制好审计成本。
4.关于审计的逻辑起点
有关审计逻辑起点的说法很多,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结果,认识很不统一。有的以哲学为研究起点,有的以审计目标为研究起点。因此经过多年的研究,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定论。笔者认为,审计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本身,关键在于审计的本质。因此,我们对审计理论进行研究,始终不能脱离审计本身的客观性,一切研究活动都应该基于审计的本质。
四、结束语
审计工作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就我国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对于审计的研究还不成熟。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用颇具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眼光看待审计工作,修正和完善审计法制化建设和有关理论研究的思路,使其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建设高效、快速运转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章炳麟.我国财务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J].新财经,2010年06期.
篇9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审计体系建设、审计理论的研究等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明显落后。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结合中国目前现行的审计制度,分析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形势下我国审计思路进行战略性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面临的两大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审计方面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才纳入法制化轨道,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但是从整个法律法规体系来看,这些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并不是很好,有些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理顺,独立审计的概念在这些法律法规中还没有真正明确地提出来。
2.对审计理论的研究还不够规范
我们通常认为,在审计体系中,国家审计是第一位的,是主体,内部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础,社会审计就是辅助部分了。近年来,随着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不断完善及从业人数的迅速增长,在审计工作中也充当了重要作用,因此,有人说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以上这些说法都不够详细,没有说明社会审计的重要性。此外,在审计的逻辑起点和审计模式的表述和认识上也存在着较大分歧,导致了对审计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争论不止。
三、新时期的战略性思路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是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实际需求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进一步规范有关法律法规
建立科学、高效的审计法律体系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前提,为此,我们要结合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现状,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在法律中体现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互关系及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监督、协调作用,理清现行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分强调国家审计,而忽视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通过法律的调节,建立起一个职能完备的、适应实际需求的法律体系。
2.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理论的研究
针对审计理论的研究,我们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式。重点是要运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理论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研究机构、提高研究人员素质,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深入地研究一些具体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随着经济与世界的接轨,我们的审计工作也要与世界大环境相适应。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审计工作做得相当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的研究人员,要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国家的审计制度,并将它们的先进理念融入我国的审计体系当中,通过自身研究、大胆引进、不断创新来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3)要积极拓展研究领域。不仅要研究和完善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审计的过程,也要把法律法规的执行问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问题、理论研究与法律体系建设问题等作为审计研究的重点。
3.科学界定审计各分支之间的关系
在科学界定各分支关系方面,我们要做到一下几点:(1)强调国家审计主体,缩小其审计覆盖面。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审计的覆盖面在逐步缩小,我国也应对国家审计的范围作出明确的界定。比如:在国有大型企业,采取国家审计,其他的可由社会审计来完成,企业本身可以设立相应的部门对本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审计。(2)提升社会审计的地位,扩大其审计范围。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家审计为主体的相对单一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社会审计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其从业人员是经过严格教育培训的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相关部门只要加强管理,规范行为,提高社会审计地位和审计范围有助于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责任的履行,可以加速审计多元化、市场化进程。(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突出审计重点。为了提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力度,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应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可分为监事审计和部门审计两部分,两者可以互相监督,为单位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内部审计的重点不能只是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审计,应加强对过程和效益的审计。内部审计工作中应该注意工作人员的具体方法,这个方法包括他们的思维方法和操作形式。选择好审计项目,控制好审计成本。
篇10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病症;诊断;瓶颈;前景
Abstract: On conside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hinese curriculum ,it has refreshed Chinese teachers’ philosophy and metho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changed students’ way of learning and evaluation, changed the way of teacher training. However, the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new curriculum also reveals the tendency of new formalism and the inner-emptiness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dilemma of teachers’ role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rosp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hinese curriculum, we should firmly reform the rigid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improve Chinese teachers’ quality so as to make the new Chinese curriculum really implemented in the classrooms.
Key words: new Chinese curriculum ;symptoms of disease; diagnosis; the bottle neck; prospect
一、刷新:观念与方式
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语文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范式的转型。所谓课程范式(curriculum paradigm),是指一个课程共同体所普遍拥有的课程哲学观和相应的具体课程主张的统一,换言之,在某个课程共同体中,各门学科课程尽管内容不同,但都建立在同一教育哲学观和课程观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计划实施直到课程终端评价,具有若干共性的特征,从而适应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语文课程从过度预制、封闭和垄断的指令型课程转向生成、创新和个性化的新课程,这是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它强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刷新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刷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
刷新之一: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实验区语文课上,那种教师独演主角、学生作冷漠看客的现象少见了,那种贯穿课堂始终的滔滔不绝的“讲风”显著地减弱了,语文教师们普遍认同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这标志着语文教师已经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言语实践及其内心体验。在具体方法上,构建在人格平等、思想敞亮基础上的文本与师生多边交互对话,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同时,语文教师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课程的附属者和教材的“传声筒”,而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人文、网络诸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积极主体。这种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使语文教师对课程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真切“感觉”──从课程外在于“我”到课程同化于“我”,从课程“役”我到我“驭”课程。这就引发教师与语文课程的关系出现了革命性变化,正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那样。
刷新之二:语文教师的教研观念和方式。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课例的探讨,努力克服“教”与“研”相分离的“非校本教研”倾向,这已在语文教师中逐步形成了一种风气。大家自觉地意识到:教师即研究者。而且,这种所谓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方针与口号的简单阐释,也不仅仅是对西方教育理论的横向迁移,更主要的是对自己正置身其中的教学事件、教学现象和教学细节的自觉审视,是对日常的学校生活和课堂实践的有效反思。这种朴素而有意味的研究及其教育叙事、教学札记等具体方法,日益受到教师们的普遍欢迎和应用,愈来愈呈现出作为“校本教研”的鲜活生命力。特别是江苏、浙江、上海等文化先进的实验区学校,依托本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以教师为教研主体,以课堂为自己的实验室,以改善学生学习效率为根本目的,正在形成开放、民主和有效的规模化“校本教研”局面。
刷新之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所谓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认知和行为取向,它高于课堂学习中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并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者的选择。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偏重于学生单向对知识的接受,价值重心置于客体的学科知识体系上;新课程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有意义、积极的自主性和发现性学习,其价值重心落在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之上。具有重要价值导向的新学习方式的确立,标志着语文学习主体的崛起,并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耀眼的亮点。自主学习,在尊重学生独特兴趣和潜智潜能的前提下还其选择的权力,还其听说读写思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这样,以“生本文化”为表征的教学就归正为一种顺应学生身心和谐成长的促进力量,一种使学生心智迸发、思维开放、心境澄明、视界敞亮的发展性力量;合作学习,则以其组织活动形式的开放性而见长,把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关系扩展为“师──生”“生──生”“生──本”多向关系,有利于增进学习伙伴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变指令型课程中互相敌视、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分享成功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同学”和“同伴”关系,让每个学习个体在欢愉、明朗、轻松的集体氛围中获得正常的同步成长;探究性学习,以强烈的问题性、探究性、亲历性和开放性为显著特点,最注重的还不是含有原创性的所谓“发现”,而是探究过程中殊为难得的生命体验──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究后更加旺盛、意志力在探究中获得砥砺、创造精神愈来愈趋向光大。我们欣喜地关注到实验区学校基于学生自身对文本世界独特感受和体验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和鼓励,课堂上波动着、涌起着的是学生的朗读、讨论甚至争鸣的声浪。一种具有新世纪象征意味的语文学习景观在形成:变用耳(听讲)、用手(记录)而不用心(仿佛看客)为口、耳、手、心并用且以心为主帅,换言之,学生已从站在言语之岸上学言语下到言语之海中学言语。我们之所以特别重视学生这种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型,视之为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是因为这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学习方式,不仅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而且极其内在和深刻地影响到他们脱离学校课程流水线以后的一生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新的语文学习方式,不但给学生以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赋予其持续发展、成人成事的人格构建,使之可能由今日的学习主体而成长为明日的创造主体。
刷新之四:语文学习的评价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评价“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评价总理念引发了新课程实验中评价目的、评价维度、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一系列变化。其一,书面试卷的设计,自主性和开放性题目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作文题,往往为不同写作倾向的学生留足选择空间,使学生在考场上也能享受写作的愉悦。深圳市南山区还给每份语文试卷出“指导语”,以减缓学生对考试的紧张和畏惧心理。[1]其二,尝试给学生建立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袋。其中收集学生语文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材料、作文、评阅过的试卷、读书报告等,“让行动说话,让过程展现”愈来愈成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之旅的共识。其三,语文教师的即时性课堂评价在变。评价的价值取向,由“过剩”的否定倾向转向认可、欣赏与鼓励,评价的言语表达,由“副词+形容词”(“太差了”“太好了”之类)这种笼统话语转向针对性、适时适度性,即注重评价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从而让评价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这样的评价对发展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
刷新之五:教师培训的方式。针对长期以来教师在职培训中的种种弊病,教育部高度重视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有效性,提出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基本原则,开展了对实验区多种层次、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有效培训。就培训层次而言,全国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培训体系,层层衔接,被培训者与培训者角色渐次转换,确保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得到准确、完整的传达。就培训内容而言,通识培训、语文学科培训、语文教材培训等相结合,相互渗透与交融。就培训形式而言,讲授式、互动式、观摩式、合作讨论式等交互运用,师范大学、科研机构和教研单位各自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和师训功能。尤其是专家进校、进课堂这种“校本培训”,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各大出版机构专门组织人员到点上指导的“教材培训”,无疑是此次课改中出现的有效师训创新。
二、反思:病症与诊断
从指令型课程范式中获得解脱的语文新课程,也出现了若干共性问题,并愈来愈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议论甚至批评。如果不能很好正视它们,将影响语文新课程的健康成长,也会被指令型课程的维护者找到指责和否定的借口。
病症之一:语文教学暴露出新形式主义倾向。由于语文新课程实施,较多地采用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难免就出现了为“新方法”而“新方法”的形式主义倾向。例如,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有的新课程示范课为了“展示”教学新风貌,未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言语,就急忙进入合作讨论。这样“生涩”的讨论自然难以使学生获得实质性的进步,有时甚至陷入冷场,更不用说思维撞击的深度和广度了。我们反复强调,语文学习是体验和思维的生成过程,如果中间缺乏一个“沉浸”于言语中的必需环节,学生就难以酿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成果。集体讨论、争辩必须建立在品足言语滋味的基础上,舍此有可能“失本”。再如,语文对话教学的形式化。有的教师还是习惯于课前“预制”答案,甚至对一些本可以开放的话题也步步套问、竭力诱导学生“入吾彀中”,连表达的语词也要符合“预制”的标准。这实际上还是变相的指令型教学。看来教师还存在着一个从“教学惯性”中解放自我的问题。
病症之二:语文教学过程的空泛化。由于如上所述的刻意展示新教学方法,也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过度应用,导致一些语文课看似热热闹闹,然而却无多少实际效果。优质的语文课应有饱满、深沉的内涵,引人深思、耐人回味,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炫目的场面,满足于那种“感官的愉悦”。当鼠标成了课堂教学中独一的“航标”,师生之间的目光交流自然减少,心灵之间的情感关系自然淡化;当视听感官陶醉于五彩缤纷的课件,生命深处的理性精神就自然受到抑止而弱化。过度的技术主义倾向应当警觉,毕竟,“鼠标”不能代替大脑思维,“点击”不能代替教师点拨。究根问底,新语文课程是一种正在崛起的“教育文明”,它应有厚重、可咀嚼的意蕴。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凸显出通过言语透视生命、通过言语发展生命这样的基本主题。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要通过所说读写思的言语实践来进行和完成,力避“浮”在言语之上的空泛化。
病症之三:语文教师角色的两难化。一方面,语文教师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并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同时又对这种“松绑”后的局面感到难以驾驭的陌生和苦涩,有时面对学生创新的言语和创新的思维难免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解放”了学生,而未被统考制度和学校行政管理主体所“解放”,既要在新课程的舞台上放飞学生的智慧,又要在指令型统考的枷锁下循规蹈矩地“灌输语文”,以致有语文教师深深地对新课程感叹:“我们的思想已经被旧体验、旧知识占有,你虽清新动人,充满了活力,但对于我们来说,你只能带来更多的未知与困惑,想说爱你,真的很不容易。眼睁睁:迷惑的滋生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畏惧的暗长窃去了我们的自信,更有甚者,谈‘虎’色变,不战而败。”[2]教师的这种两难处境,其实正反映了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及进展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提醒我们注意: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毫无疑问是一项牵涉面广、内涵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展望:瓶颈与前景
一个世纪以来,现代语文教育在外国教育思潮和本土社会政治思潮的深刻影响下,经历了波折与艰辛、迷惘与彷徨,而今终于跋涉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从过度预制、封闭和垄断的指令型课程到生成型、开放型和创新型的新课程,语文教育所发生着的不仅仅是课程范式的转型,而且也是自身教育文明形态的蜕旧更新,是自身教育价值追求的一次亮丽升华。
展望语文课程改革的前景,还存在着走向绚丽的种种障碍。举其要者有三。
第一,指令型课程中形成的刻板化统考制度有待施以“大手术”。以地市为单位的中考和全国性的高考,已经成了课程改革流水线上的一大“瓶颈制约”。苛刻的统考在客观上以学生为敌,而且也以教师为敌。教师和学生在统考的庞大阴影里徘徊,其心智和思维,尤其是创造性精神和才能总是被深深禁锢着。事实上,包括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人文精神在内的语文素养,未必都能予以精确的量化评价,统考所导致的语文教学逐渐变成了应付文字游戏和恶作剧的“黑色幽默”。因此,如果不对语文统考施以革命性手术,不卸除语文教师精神上的沉重枷锁,课程改革本身也会沦为“黑色幽默”,最终会像历次教育教学改革那样轰轰烈烈地“形式”一场。因此,我们不得不郑重呼吁:语文统考必须革新!
第二,学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待配套跟进。这里直接关系到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教师最终能否给学生实施开放、多元的评价,取决于校长能否给教师实施人文化、个性化的评价。首先,关于人文化评价。校长的眼光要从规范人、束缚人,甚至斫削人转变为关爱人、帮助人、促进人,把教师的健康成长与学校发展紧紧地、内在地维系在一起。语文学科是最富于人文光辉和诗意色彩的,语文教师自身也往往受文学作品的陶冶而表现出鲜明的浪漫情调和自由精神,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关注语文教师这种职业特点。多释放一些自由精神空间,让语文教师的诗心和童心在这种精神空间中放情翱翔。传统指令型学校管理,重规章制度而轻个人自由、重学校发展而轻教师成长、重物质投入而轻感情投入、重学历提升而轻心灵升华,种种片面的非人本主义管理倾向,可以休矣。正如教师要把学生的进步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样,校长要把教师个人的成熟视为学校自身的发展。其次,关于个性化评价。课程改革给学校创设了一种能够包容多元文化的开明的教育氛围,校长等行政管理人员亦应用课改的理念来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语文课程评价的反量化、语文教学过程的非线性必然要求校长放弃求同化、求统一和求显性化的衡量标准,以开放的襟怀容纳且尊重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和方式。特别是指令型课程中那些过于刻板的管理理念要废弃,不宜简单地从下述维度去衡量语文教师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教师滴水不漏的目标预定和计划、教学过度严密的有序与可控、课堂令人沉闷的平静与守纪等等。当校长既能够容纳思想严谨、行动审慎的语文教师,又能够尊重思维自主、人格独立的语文教师,甚至还能够宽容个性鲜明、敢闯禁区的语文教师,那么,他就能成为语文教师可以信赖的朋友,他的教育管理将能释放出无穷的教学创造力。与此同时,作为业务管理的教研员的职业角色也要作出与语文新课程同步的实质性调适。由于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一系列更新,诸如课程目标生成化、课程内容自主化、课程实施开放化和课程评价多元化等,语文教研员也应该实现自身角色的三大转换,即要由国家课程与教学大纲的阐释者而成为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研究者、由共性化课程的规范者而成为个性化课程的催生者、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者而成为教师专业自主化发展的促进者,从而重构语文教研员与教师的新型关系。
第三,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优化是决定新课程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有学者中肯地指出:“许多教师从僵化的教参里挣脱出来,享受到一种解放感。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课堂对话对于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3]是的,如果语文教师不能把学生个体动态生成的无序问题,有序地、随机应变地引向深入,如果不能站到一个鸟瞰人生的思维高度去与学生展开对话,那么,对话必然异化成平庸的“交谈”。其实,不仅仅对话教学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提高了,可以说,整个语文课程改革本身就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份沉甸甸的试卷,就是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次严峻考验。从教学历史来考察,语文教师因为长期在指令型课程与教学中消磨生命,异化为课程指令的消极执行者和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者,这种角色使许多语文教师麻木了主动创新的自觉意识,泯灭了思维的亮色、言语的个性和教学的特色,至于宽厚渊博的人文底蕴和高远深邃的目光更是罕见。可以设想:即使今天完全实施开放教学,当许多教师面临昌耀、北岛、海子们这样内蕴饱满的诗歌,面临《药》《项链》《世间最美的坟墓》这样深沉的作品,由于无法达到一个与文本作者比较接近的思维层次和审美层次,依然难以创造一种高效的教学境界。令人深感沉重的就在这里。语文教师毕竟不只是文章学、修辞学、语言学等专业知识的搬运工,而更是人生理想的播种人、生命激情的点火人、思想启蒙的先行人。从这样的意义上看,中国的语文新课程最短缺的还是足够优秀的语文教师本身。即使指令型课程和统考体制完全解构,语文教学问题非但不能完全消解,反而会更清晰地暴露出教师素养欠缺的严重性。而语文教师要弥补这种内在精神质地的缺陷将不是三年五载,而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当教师自身素养成为最严峻的一个“语文问题”时,我们不得不把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功与教师素养的全面优化紧紧联系在一起。这里,教学体制的解放与教师意识上的自觉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从教师自身的立场出发,应当借助时代提供的历史契机,尽快实现自身价值(特别是思想价值)的跃升。毫无疑问,作为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师,如果要脱尽“匠气”与“俗气”,首先应确立并坚定守护甘于奉献、独立自持的思想者立场,并凭借一定的思想高度去“俯瞰”人生百态、纷纭世相,去“俯瞰”语文教育的今昔。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说:“如今,要使学生获得‘无穷水’,就必须教给他们发现和开启‘源头活水’的眼光和能力,这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没有阅读习惯、思考习惯的教师,不能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教师,必然遭到新课标、新课程的淘汰。”这是具有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的语文教师的心声,表现了与时俱进、长葆青春精神的教学信念。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可能去真正拥有教育体制所给予他们的开放和自由的课程空间,最终完成自身职业角色的三大转型:语文教师应由课程计划的消极执行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由学生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其课程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激励者。如是,即使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暂时还残留某种局限,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去回答这个似乎棘手的问题:中国的新课程能够走多远。
参考文献
[1]唐建新.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进行的评价探索[J].语文建设,2003,(1):44—47.
[2]蒋岳庆.课程改革,我们要补的是自信[N].中国教育报.20031211(08).
[3]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