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唱法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行音乐唱法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流行音乐唱法教学

篇1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 流行音乐演唱

奥尔夫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理论,每个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针对学生的的实际情况汲取其中对自己有益的养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目前在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中,流行音乐演唱的教师实践借鉴奥尔夫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探索。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理论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德国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卡尔尔夫 (1895-1982)1924年创立,20世纪50年代。奥尔夫于1930―1935年间撰写的五卷《学校音乐教材》正式出版了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他将音乐作曲与乐教育二者融为一体 ,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体系,并成为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一。其特点有:

(一)综合性

奥尔夫通过原本的音乐的形式去找回人类最接近自态的感觉。同时教学中唱、奏、舞、戏等综合教学使学生在音上能从多种渠道接触音乐和发挥他们的才能。

(二)即兴性

奥尔夫指出:“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创造性的教育,即兴的目的是达到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因此,他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探索声音,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乐体验和学习。即兴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 。

(三)易于启蒙

奥尔夫用最基本的音乐元素、素材,对儿行音乐能力的培养。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和设计以敲击方法来演奏音乐的乐器。这些乐器也有 “奥尔夫”之美称。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流行音乐演唱教学中创造性运用

(一)朗诵入手-语言在流行歌曲演唱中的运用

将语言引入音乐教学是奥尔夫对学校音乐教学的一项伟大的贡献。我们众所周知,语言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作为人声,它与歌唱在生理上和发声原理上有许多共通的东西,如呼吸、咬字、音色的变化。实际上,在流行歌唱训练中,就已经有了运用语言作为准备的教学方法。

将奥尔夫教学法融入流行歌曲的歌词中,通过练习绕口令来加强嘴唇的力量,用说歌词来练习演唱的字正腔圆,用对歌词语言的感受来表达,音乐语言的情感。吐字在歌唱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所以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要注意在朗诵歌词的同时带上气息和融入情感。且要多听世界各地语言大师的演唱或者朗诵。

(二)结合动作-肢体语言在流行歌曲演唱中的运用

奥尔夫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育体系的影响,在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内容时,其中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最基本的四种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捻指,这四个动作是人最自然的动作,将它们运用起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和感知节奏。

将肢体语言融入到流行演唱当中,让歌唱气息和舞蹈气息与音乐呼吸同步,做到边唱边跳不会太累。首先在练声过程中,将一些平常生活的一些动作(如打招呼等)融入到练声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练声的紧张气氛消减、让声音自然的流露,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把心里的感受、音乐的强弱关系和音乐的情绪通过肢体语言将它表达出来,与之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心里感受和肢体语言、声音乐器、音乐情绪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合器乐-伴奏乐器与流行歌曲演唱中的融合

奥尔夫乐器的诞生来源于一个教育原理:人们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音乐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要注重对人的教育。

因此流行音乐演唱,最精髓的理念就是每一个歌唱者要学会听懂节奏里面所包含的音乐情绪,演唱者的声音乐器需要与配器音乐节奏形成一个和谐的统一。

由于国内很多流行音乐演唱教师教学水平欠缺全面的艺术性,造成很多学习者的声音乐器形成永远不变的旋律线条,然而乐器的伴奏却处在一个节奏的状态,从而形成了演唱声音线条与音乐节奏的线条不符。因此,在学习通过过程中,教授学生利用肢体语言带领音乐节奏,让他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体会和感受声音从不好听到好听的变化,从缺少流行的感觉到能唱出专业的流行歌曲味道。

三、结语

目前国内艺术院校还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和教材。近年来,随着欧美流行音乐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国内流行乐坛开始呈现逐步与国际接轨的状态。为了加快我国流行唱法和欧美唱法的同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流行音乐演唱的规律,掌握不同歌曲的演唱风格,提高对当代流行音乐的理论品质。

笔者认为,流行演唱教学改革只有着眼于基础教育,将多种优秀的音乐教学法融合到流行演唱教学中,将新的教学法与新时期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为中国的流行音乐教学的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

育出版,2002

[2]潘乃宪著.《流行歌曲演唱的探索与研究》[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3]付林编著.《流行声乐演唱新概念》[M].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流行歌曲;演唱;美声教学;体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88-02

通常情况下,流行歌曲演唱的多元化曲风都是建立在多样性流行音乐风格基础上的。其与古典传统唱法和民间唱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古典传统唱法与民间唱法都是以固定演唱模式为主,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而流行音乐则不同,其社会性质和文化特点都是以娱乐性、普遍性、通俗性、时代性为主,而且其演唱曲风也是多元化、丰富化的,并没有固定的演唱模式。现如今,流行歌曲的演唱也被纳入到声乐教学当中,成为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改善了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同时也通过美声的教学观念将自身演唱模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一、流行歌曲与美声唱法概述

(一)流行歌曲唱法

流行歌曲的唱法最早是从欧美国家起步发展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其大众化、时尚化、娱乐化艺术特色也是十分明显。流行唱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将个人的内心情感抒发出来,并倡导以自然声音演唱为主的一种演唱方法,即普通话演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嗓子要始终处于最自然、最质朴、最生活化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作品情感完全发挥出来,同时流行唱法对于演唱技巧的要求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随性发挥,有着多样化、丰富化的演唱技巧。音色即指一个人声音的特色,在演唱流行歌曲过程中,如果音色个性突出、辨识度高,则这个歌手在演唱时的歌曲表现力也是十分明显。而流行唱法多数都是利用音响设备来扩大音色效果,其还会用绚丽多彩的舞台美术灯光来营造演唱气氛,并采用伴舞、伴唱、舞蹈表演、电子流行音乐器伴奏等演唱方法,有的还会与说唱技术结合,形成一种以说唱方式为主的演唱艺术[1]。

(二)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经常被人们称作为“最动听的音乐”,也就是说美声唱法格外重视演唱者声音,可以用各种演唱技巧使演唱者声音变得深沉高昂、轻快悦耳。在整个发声方法中,要采用最为科学、最为合理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演唱者达到最完美的演唱效果,从而给观众带来极高的视听享受。美声唱法综合了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和意大利声乐技术的演唱风格,其音色十分优美、圆润,有着极为丰富的变化特质,并且注重声音的松、通、圆、亮,及音质的高亢和华丽,在对待声部区分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规定各音区必须保持一致和统一、发声方法也要科学合理、音量要具备极高的可塑性、气声要均匀,音与音的连接也要平滑、沉稳。由此可见,当下音乐艺术中,只有美声唱法才是最科学、最具持久魅力的唱法[2]。

二、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美声唱法最早来源于意大利,其主要强调的是共鸣与音质,与我国本土音乐艺术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民族大众审美观方面还存在诸多偏颇,并没有完全得到群众的喜爱和认同,属于一种阳春白雪的声乐表演形式,但在近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对美声演唱的推崇,其演唱方法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欣赏。而流行唱法则注重音色的直与平,需要演唱者保持自然的发声状态,倡导口语化演唱技巧,对声音的表达偏于情感化,是一种极为亲民的表演方式,有着很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一种深受大众所喜爱的演唱方式,下面,本文也会对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异同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相同点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学科,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要属美声唱法与流行歌曲唱法两种音乐形式,两者在风格呈现上都对歌曲、演唱者等各组成部分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而演唱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求演唱者能对整首歌曲的曲艺风格全面地理解和表现出来。同时,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也比较注重情感与歌曲的结合,要求在音乐表演中,要充分地将歌曲情感表达出来,以便于可以更好地展现音乐魅力,深入歌曲主题。此外,两种演唱技巧都能将音乐节奏、作品的情感及连贯的曲调等因素很好地利用起来,使之形成良好的音乐氛围,并能利用音乐效果来呈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3]。

(二)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不同点

美声唱法与流行歌曲唱法有着很大的本质上区别,主要体现在起源地、发声方法及对作品的艺术处理等方面。首先,美声起源于意大利,讲究音色的优美和高昂,在对作品处理上,规定各音区必须保持一致和统一、发声方法也要科学合理、音量要具备极高的可塑性、气声要均匀,音与音的连接也要平滑、沉稳。其次,流行歌曲唱法起源自欧美国家,讲究自然发声,在对作品处理上,主要是利用音响设备来扩大音色效果,并用绚丽多彩的舞台美术灯光来营造演唱气氛,同时还会采用伴舞、伴唱、舞蹈表演、电子流行音乐器伴奏等演唱方法,有的还会与说唱技术结合。

三、流行歌曲唱法与美声教学结合体系探讨

(一)流行唱法融合美声教学的具体原因

由于流行歌曲唱法有着极大的多元化内容,所以其也影响到流行歌曲的表演形式,使之形成多N多样的表演特色,其演唱方法没有任何的固定模式,演唱声音也十分自然。因此要想将流行唱法演变成大众唱法,首先就要让流行唱法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像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那样,形成专属的演唱模式,这就应该将其与美声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得以实现。

(二)美声教学与流行歌曲演唱相结合的特征分析

要想将流行唱法形成固定式的演唱规律,就需要将其与像美声唱法这种模式固定的演唱形式相结合。因为美声唱法最大的演唱特点就是可以使混合声区唱法和整体唱法产生共鸣,所以相关院校可以在美声教学中引入流行唱法,并将美声唱法中胸腹式呼吸、讲究头腔共鸣、气息下沉等发声特点融入到流行音乐唱法中。同时美声唱法还具有优美的音色、灵动的花腔、绝妙的半声技巧、圆润的连音以及较强的弱音控制能力,所以完全可以借用美声唱法中的技巧来引导流行歌曲演唱,再加上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原理相同,因此在进行流行歌曲演唱时,演唱者完全可以结合美声唱法中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术来提升流行演唱的技巧,从而使流行唱法更具科学性和规律性[4]。

(三)流行歌曲的演唱与美声教学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流行歌曲唱法与美声教学的有效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使其更具完美性和规律性。不过为了达到长期、稳定的发展,还需要对发声技术进行全面改善,提高演唱者的音乐素养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并对其开展长期的训练和舞台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水平,使流行音乐的演唱更加完美。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行歌曲唱法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认可,同时各音乐艺术院校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由于大部分音乐院校都设有现代音乐系,所以通过在美声教学中融入流行唱法,有效地帮助流行音乐改善了演唱技巧和演唱规律,并借助美声唱法中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术,使流行唱法更具科学性和完美性,从而为我国演唱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流行歌曲的演唱与美声教学结合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6,(02):27-28.

[2]李妮娜.中国传统声乐语音理论视野下当代美声教学研究[J].内蒙古大学,2016,(03):30-31.

[3]杜献.声乐美声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亚太教育,2016,(02):24-25.

[4]陈岳琴.简析声乐演唱艺术中的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12):19-20.

篇3

关键字:流行音乐;高校教学;素质教育

开设音乐课程是为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出学生热爱音乐的心情和兴趣并提升自我的感知力、理解力,以达到感悟、净化、美育的目的。综观当代高校学生的音乐生活,大部分都与流行音乐有关。因此在高校教学中,流行音乐对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有重要意义。

一、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的德育教化功能

所谓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是指流行音乐对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人格魅力等精神素质方面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首先,在轻松享受之中增强个体审美观。流行音乐以新颖流畅的音乐语言,平白直叙的表达方式,生动活泼的韵律以及不拘一格的演唱,可以使欣赏者在轻松愉快的体验和享受中增强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其次,在宣泄之后健全个体的人格。音乐欣赏使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欣赏者是在听觉感应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心理感应,达到一种“心领神会”,从而形成与音乐原创意图的共鸣和情感的升华。并在这个不断接受美的洗礼过程中,完善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可以说,浩如烟海的流行音乐作品构成了庞大的音乐文化宝库,它既满足了高校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求,又使学生在不断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获得了情感的升华;最后,在泛音乐化之中塑造当代人的素质。可以说,当今的中国大地到处都在演唱着流行音乐,只要有音乐播放的地方都会有流行音乐的传播,流行音乐几乎达到了泛音乐化的状态,因此弥补音乐艺术素质几乎成了当代高校学生重要的追求。

二、关于流行音乐进入高校课堂教学

在流行音乐满天飞的今天,首先教师要理智地看待,不能一味地否定其优点。教学课堂上,现在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教师教唱课本上的歌曲,学生不感兴趣,如若让他们唱起流行音乐来,则神采飞扬,有声有色,整个人活跃起来,甚至还把那些明星的声音模仿得出神入化。这真让人不得不引地思索:学生如此爱好流行音乐,教师就不能以流行音乐为契机,来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吗?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流行音乐无法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其实流行音乐也可以为音乐教学服务,使音乐教学锦上添花。

流行音乐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必然产生的现象,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不要有排斥心理,要灵活应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胆地进行实践。大学生在身心和领悟世事能力上基本成人化,他们懂得如何去选择。好的流行音乐同样具有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教师面对学生对流行歌曲喜爱的热情加以引导,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让流行歌曲更好地为音乐课堂服务,让流行歌曲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热情。

三、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音乐课程是目前高等教育领域中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综观当代高校学生的音乐生活,大部分都与流行音乐有关。因此,流行音乐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有重要意义。

1.学生个体内部发展方面

在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音乐体验中,流行音乐占有很大比重。流行音乐为学生们感知音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从与流行音乐的频繁接触中,个体潜移默化的形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即便个体的基本音乐技能还不够(例如不太会识谱,也不能正确表述节奏节拍、音高的含义)。但是他们却能较准确地唱不少流行歌曲,节奏把握得也不错。这是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中常常体验流行音乐.音乐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不断提高.继而激发个体学习音乐的热情。

如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一曲《天堂》以宽广的旋律唱出了“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给以辽阔豪迈、苍颈刚毅的美感;《童年的小摇车》、《妈妈的吻》、《外婆的澎湖湾》、《蜗牛与黄鹂鸟》等歌曲结构短小,旋律轻快、琅琅上口。歌颂了亲情与友爱及厚重的人文关怀;《爱的奉献》、《常回家看看》、《懂你》、《祝你平安》等歌曲贴近生活、抒情性强,表达了亲情和爱家、爱国之情;《问桌的你》、《涛声依旧》、《为了谁》、《你是这样的人》、《乡路伴我同家》等富有哲理,探索人生真谛,追问人间真情。

2.学生个体外部发展方面

流行音乐课程可以全面系统的学习有关流行音乐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如,流行音乐创作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背景。流行音乐自身的美学特点、艺术风格等。这些知识与个体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融合,继而丰富个体的知识系统。

高校学生是流行音乐的主要受者和传播者.可以说流行音乐是高校学生音乐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常在有意或者无意识的状态下聆听音乐,音乐作品中的风格、意境、思想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体的审美观、价值观等。但流行音乐作品良莠不齐,开设流行音乐鉴赏课,可以有选择的聆听歌曲.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流行音乐对自己的影响、学会审视自己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

四、结语

对于流行音乐演唱的教学,目前国内高等院校还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和教材。近年来,随着欧美流行音乐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国内流行乐坛开始呈现逐步与国际接轨的状态,特别是一些后起的新生代歌手,他们将中国作品融入到欧美唱法之中,几乎结合得天衣无缝。为了加快我国流行唱法和欧美唱法的同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流行音乐演唱的规律,掌握不同歌曲的演唱风格,提高对当代流行音乐的理论品质。流行音乐演唱专业教学,必须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学生的潜质,使得学生的演唱朝着个性化、时尚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l]段传娅.流行音乐全球化影响下高校流行音乐欣赏课的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增刊),2008

[2]薛南.试论大学音乐素质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有机结合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

篇4

流行音乐因其手法简洁朴实、节奏规整、曲调平易、语言通俗易懂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当下媒体出现的“星光大道”、“最美声音”以及前几年的“超级女声”等栏目所推出的流行歌星,更是成为了学生课余闲聊的主题。流行音乐的多元发展,在中学生中逐渐形成如潮水般的“追星族”、“追梦族”、“追酷族”等。作为音乐教师面对如此现状,是茫然面对消极处理,还是对其正面积极引导?答案一定是后者。如果教师一味循规蹈矩地上好“音乐课”,关上门来潜心专研“音乐教材”,那只会将渴望音乐的学生赶出课堂,加快学生去盲目追求“流行”的步伐;如果教师只是为了增进课堂的时代气息,完全迎合学生的兴趣而随意地引流行歌曲到音乐课堂中,更是违背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如何在音乐课堂上运用流行音乐对学生进行引导,成了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摆正流行音乐的位置,发现流行音乐的美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它的出现一定是适合时展的,有着它自身的闪光点。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它,不能一说“流行”就是浮躁,一提“通俗”就是庸俗、鄙俗。笔者认为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不断更新,迎合了听众的需求。

1.流行音乐“美”的对象性

20年前的流行歌曲在现代青年的认识中,那是过了时的老东西,但在许多中年人的眼里,那是一种美好的回忆。流行音乐的“美”不是绝对的,任何一种流行音乐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它所面对的对象,这就是流行音乐“美”的“对象性”。爵士乐节奏丰富,具有极大的自由空间,有的人就能随之摇摆,而有的人则嫌之太闹。为什么?因为审美过程是一种主观意识的体现,音乐的“美”与“不美”分析权和决定权在于欣赏者,而不是音乐本身,这正好证实了“对象性”的存在。“重金属”、“朋克”赋予人的感觉是极大的音量、震耳的噪音,这已完全超出了乐音体系,美感从何而来?青年朋友回答:“那是因为它给我压抑的内心带来了一种释放,通过这种释放,我的内心深处感到无比的轻松。”“美”感因此而产生。无可否认,流行音乐的这种“美”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

2.流行音乐的“美”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任何一种音乐形式,只有在特有的社会背景下,才会产生真正的“美”。如1950年代流行于美国西海岸的“冷爵士”,正体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安逸、稳定。白领阶层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听听轻松、典雅的冷爵士,对于他们,这种音乐恰到好处,所以它的价值便明显地得到了体现,因此“美”也随之而生。1960年代,美国的“嬉皮士”创造了“迷幻摇滚”,他们吸毒成风,在的麻醉下,这种音乐给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陶醉,对于他们,当然是一种真正的“美”,而且是绝对的“美”。

如上所述,流行歌曲的产生、流行有着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性,流行歌曲的美能给人们带来轻松的愉悦之感,能使人们在现实中体会音乐的生活化和娱乐性。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把它引入到课堂中来,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如何选择流行歌曲进音乐课堂

1.审美与教育综合的原则

引入音乐课堂的流行音乐,就歌曲内容的选择虽然没有既定成文的规定,但必须是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引流行音乐进课堂的目的还必须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要求音乐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音响效果美,等等。一首流行音乐作品可以按照上述的某个角度或多个角度去分析,以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依上原则引入,老歌类的如《让世界充满爱》《丹顶鹤的故事》《烛光里的妈妈》,时下流行的如《台》《东风破》《春天里》《神话》等。

2.指导性原则

进课堂所选的歌曲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代表某一流派、某一时代、某一风格或某一歌手的特点。通过一首歌曲的欣赏分析,指导学生能够学会去归纳总结这一类流行音乐的特点。当今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传播速度最快、流传广度最大的一种文化,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咱东北人》等网络歌曲进入课堂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去概括此类歌曲的演唱风格、节奏以及歌词等特点,并能对“网络歌曲”作出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让他们在对歌曲的评析中懂得网络歌曲自身的优势与缺陷。

3.辨证性原则

在学习欣赏流行音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某一歌手、某一作品或某一时期的音乐进行全面地、辨证地分析。比如,针对时下学生崇拜的歌手周杰伦以及他的歌曲,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评析。以“我眼中的周杰伦”为音乐课堂讨论课题,学生的课堂情绪就高涨起来了。通过讨论,笔者和学生得出了共同的结论:一位成功的歌手有他吸引人的闪光点,但他并不是没有缺点,我们在分析欣赏他的作品时必须学会辨证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不能盲目崇拜。

4.可接受性原则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去聆听,引导学生接受流行歌曲中优秀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振奋人心的、具有丰富情感的经典作品,对那些曲调消沉、歌词颓废的作品应引领学生加以摒弃。例如,面对的流行音乐中爱情歌曲,有的教师是“谈虎色变”,认为在课堂上谈论爱情有失课堂的严肃性,对有关“爱情”范畴的音乐一律封杀;也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现状和传统课堂教育正彷徨而不知所措。笔者认为,爱情是人性的象征,我们应该勇敢地揭开爱情的面纱,让以“爱”为主题的优秀流行歌曲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一个部分,让学生全面地

了解人生、理解人生、把握正确的生活航道。引导学生懂得优美、动听的爱情歌曲能编织出如诗如画的人生乐章;纯洁而高尚的爱情歌曲能给人以旺盛的精力和无穷的力量。让学生理解爱情的真谛,从而增强自己的道德观念。而对那些唱词颓废、旋律消极、表现手法粗劣的爱情歌曲则应该严格摒弃。

三、如何引导学生欣赏流行歌曲

高中生是一个接近成人年龄而又面本文由收集整理对巨大学习压力的社会群体。他们渴望自由,追求精神上的寄托,因而他们对流行歌曲充满了热情。他们爱听,更爱去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每周仅有一节的音乐课堂里,如何指导学生欣赏流行歌曲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重大课题。

1.从唱法风格上去欣赏

一般而言,流行歌曲有以下几种唱法:民谣、饶舌乐、摇滚与爵士、华彩、花腔、低吟,等等。每一种唱法都有很多歌手。如讲到饶舌唱法,就可以介绍周杰伦的许多歌曲,像《双节棍》《龙拳》等;说到乡村音乐,可以介绍约翰.丹佛的take me home country、美国音乐传奇人物猫王的歌曲《温柔的爱我》等;当介绍摇滚乐时,就可以借机欣赏我国几支著名摇滚乐队的重要代表作品,如beyong、零点、花儿等,又可以扩展来介绍摇滚乐的起源、历史及发展,等等。除了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唱法的风格特点,还可以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从而发挥学生的审美评价,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唱法欣赏到各种风格的音乐,又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审美视角,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2.从歌曲题材上去分析

众所周知,流行歌曲的主题很大程度上是反映“爱情”,这在港台歌曲中尤为明显。歌曲中有表达对爱情执着的,有歌颂爱情纯洁的,有表现失恋痛苦的。面对这一话题,教师要做到坦然,有时甚至可以欢迎“爱情主题”进入课堂,让学生在对作品的欣赏、评析中对爱情这一人类美好的感情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对于反映其他题材的流行歌曲,如校园生活、友情、亲情等,则可以放心地介绍给学生,使他们了解流行歌曲并不只是爱情题材,它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课堂中可以开设“音乐流行风”之类内容的教育版块,让学生在音乐中领略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的绝美风采,聆听恩雅空灵的天籁吟唱,感受踢踏“大河之舞”的雄伟气势,听辨超级男孩、blue组合的不同风格。

3.从歌词上去欣赏

篇5

【关键词】民族音乐 小技巧

民族音乐是音乐教材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的音乐教育中却受了流行音乐的影响与撞击,校园里传唱着流行歌曲,课堂上对传统的民歌无精打采,毫无兴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如何活跃民族音乐课堂,我谈以下几点:

1.对比式聆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对于变化着的流行音乐很感兴趣,对新的音乐形式、音乐价值、音乐审美有很强的倾向性,甚至涌现出追星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切入点。首先可以和学生一起学唱,聆听流行音乐,对于好的音乐我们还要给予肯定,这样便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加大了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讲述民族音乐是讲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在音乐中的体现直接生动的反映人民的生活习俗,语言,思想感情。我国幅源辽阔,不同民族、地域、都有着不同的蕴味,它不如流行歌曲表现的直白,需要认真品味,领悟。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可以选择被现代城市广为流传的一首流行歌曲《暗香》,与陕北民歌《兰花花》并将这两首歌曲作个简单的比较,通过聆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暗香》是一首极具流行特质的流行歌曲,旋律通俗,容易上口,倾诉性及强,风格迥异,但没有地方色彩;而《兰花花》则有明显的浓郁的地方气息的传统民歌,旋律跳度较大,优美开阔,随歌词变化曲调也有所改变,形成分节歌形式,纯属自娱自乐,抒发内心情感。分析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流行歌曲为什么广为流传,结论是流行歌曲是有朝气的年轻人做它的听众,再加上唱片公司的大力宣传,它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和技术性,但究竟能否流芳百世,也要靠时间和诸多因素的检验,而我们的民族音乐却只是靠口传心授,然而它接受了时代的考验,是因为它凝聚着民族的精神、意志有着较深的内涵。流行音乐无论多现代,它依然受民族文化的影响,目前有很多的流行音乐在创作中与民族音乐结合,并得到很好的效果,如歌曲《纤夫的爱》《又唱浏阳河》等。

通过以上对比式聆听,引导学生在浅移默化中接受民族音乐教育,改变偏重唱流行歌曲的倾向。

2.多媒体视听技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

在欣赏课中,避免教材中单一的曲目,可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同一主题音乐作品有机结合。如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可以与现代流行歌曲《茉莉花》及萨克斯曲《茉莉花》集中欣赏使学生感到同是赞美喜爱茉莉花,却有这么多不同的色彩和表现手法。还有很多传统民歌都可以与现代新民歌、新民族音乐有机结合,灵活多变,增强音乐感受能力,使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有较深的认识,开阔文化视野。

在欣赏民族器乐曲时,可以采用现代的多媒体与视听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视听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我们不能停留在有限的几本磁带里,在现代化教学改革中,我们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时,结合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手段,是学生在出声入画的音乐情境中,更完整的理解作品,增强音乐的感受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教学中采取多媒体视听技术,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3.利用第二课堂,广泛开展民族音乐教育

将课堂延伸,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各种课外音乐活动。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民族声乐小组,器乐演奏会,民族声乐歌曲比赛,校园广播等,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多观看一些民族音乐演出,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4.实现民族音乐课堂模式的转变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从只注重教学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方面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单一的教学方法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转变。

篇6

关键词:音乐剧;艺术;演唱;风格;特征

音乐剧集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体裁,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化、特色化的音乐戏剧形式,成为了令人瞩目的艺术形象。音乐剧在进入中国之后,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关注,在中国的文化艺术市场不断升温,为了更好地解读音乐剧的艺术特征,我们需要着眼于音乐剧演唱的视角,对音乐剧的多元风格加以研读和分析。

1 音乐剧独特的艺术特征与魅力

音乐剧以其独立的音乐戏剧形态在西方传播有百年之久,它源自于传统正歌剧中的喜歌剧、轻歌剧,并广泛吸纳爵士音乐、摇滚音乐、现代舞等流行音乐风格元素,逐渐形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综合型舞台艺术形式,音乐剧在进入中国以来不断升温,并掀起了热潮,它突破了语言的藩篱,展示出魅影百态的独特艺术特征。具体来说,音乐剧的艺术特征包括以下内容:

1.1 高度的综合性

由音乐剧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其高度的综合性特征。从广义而言,音乐剧以音乐为内核,并综合其他舞台表演元素,显现出风光迥异的风采和特色。从狭义而言,音乐剧由音乐喜剧和美国歌舞剧演变而来,在时代的发展下,融合戏剧、音乐和舞蹈艺术形式,以剧本、剧诗为主线,融合了包含文学、戏剧、诗歌、舞蹈、绘画等多元素,综合性地对剧情、人物、情感等加以表达和传递,从而使音乐剧展示出综合性、多元化、世界性的风貌。

1.2 多元化的艺术表现特征

在音乐剧之中融合了歌舞和戏剧的特征,音乐和舞蹈在音乐剧中的比重和呈现方式不尽相同,例如,音乐剧《西区故事》《音乐之声》《悲惨世界》《魔术与表演》等。

音乐剧中不拘一格的悲喜剧是其多元化的又一特征,它并不是纯粹的悲喜,而植根于这些艺术体裁,使音乐剧的风格多踊,通过时空的转换拓展音乐剧的娱乐功能,从而深化音乐剧的艺术思想,提升音乐剧的艺术品位。

音乐剧中通俗与经典穿插、融合的特征是又一特色。它的通俗化主要表现在音乐之中,其音乐语言吸纳了流行音乐元素,诸如:爵士音乐、摇滚音乐等,成为了音乐剧广为流传的法宝。这些音乐歌曲脍炙人口,创造出经典的音乐剧风格。例如,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多声部重唱与合唱《新的一天(One Day More)》堪称完美。

1.3 贴近生活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艺术

音乐剧历经百年,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其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语言艺术特征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音乐剧采用多样化的生活题材,以生活化的故事为基点,进行舞台形式的展示和再现,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激发人们对于音乐剧的热爱之情。例如,以乡村生活场景为素材的音乐剧《俄克拉荷马》,就选题于乡村生活,将纯朴、自然的乡村生活题材搬到戏剧艺术之中,用音乐的、舞蹈的、表演的艺术形式,揭示人们渴望自由与美好的心愿,表达出人们内心的向往与渴求。同时,音乐剧还可以选取文学作品题材内容,将经典的文学作品搬入音乐剧之中,如:童话故事《美女与野兽》加以改编,可以创作成音乐剧作品,展示出通俗生活化的艺术形式,表达出人们内心的声音。

2 音乐剧的多元演唱风格特征

音乐剧在进入到普通民众的心中,首先是由于其流传甚广、动人心魄的唱段,如音乐剧《猫》中的唱段《回忆》、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唱段《雪绒花》等,这些扣人心弦的唱段唯美感人、细腻真切,极易渗入人们的心灵。然而,音乐剧的演唱风格并不是如这些代表性的歌曲一样,清浅易懂,而是表现出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和特征。例如,《耶稣巨星诞生记》中的摇滚风格金曲《我不知如何爱他》(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爵士风格的音乐剧《波吉与贝丝》中的《夏日时光》采用了爵士化的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有各类不同风格的超级巨星,这几位演员的演唱堪称榜样,如:音乐剧《剧院魅影》中的演员麦克波尔擅长驾驭各类风格的歌曲,可谓音乐剧的领军人物,他的演唱技巧娴熟,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流行唱法、美声唱法。还有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歌曲《告别时刻》(Time to Say Goodbye)之中,显现出深厚的演唱功底,她成为跨越传统和流行音乐界的歌唱天后。在音乐剧《猫》中的主题歌曲《回忆》,由依莲・佩姬演唱,她那略带沙哑而不失优美的嗓音,极强地感染了观众。

2.1 音乐剧中的美声唱法风格特征

音乐剧的表现手法携带有深厚的歌剧艺术色彩,它借鉴歌剧的美声发声方法,如均匀流畅的气息、共鸣、自然发音、清晰的吐字等。例如,音乐剧《西区故事》中就运用了美声唱法,在玛利亚的独唱以及玛利亚与阿尼塔的对唱之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她的清新自然、连贯流畅的演唱风格,她运用的声音位置是高位置进行演唱,并以全身的整体共鸣为主,产生出轻盈飘逸的演唱效果。还有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卡纳娃演唱《Somewhere》的唱段之中,她讲究咽腔力度的控制以及全身的共鸣腔体,在音时运用了厚实的美声唱法,显示出无穷的演唱韧性。

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不断发展和演变,并逐渐与流行唱法相融合,显现出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默契性特征,流露出由单一美声唱法向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合的趋势。可见,音乐剧的美声唱法有歌剧的演唱风格,并且在音乐剧的发展进程中显示出继承与发展并存的状态。

2.2 音乐剧中的流行唱法风格特征

音乐剧除了美声唱法特征以外还有诸多的其他演唱风格,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声运用方式,其演唱风格变化多端,要求演唱者根据不同风格体裁、不同类型的音乐剧歌曲进行唱法和技巧上的调整与驾驭。音乐剧之中的流行音乐风格具有亲切自然的音色特点,这主要是它运用了本嗓的音色,并糅合了沙哑声音的独特化应用,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音乐剧《剧院魅影》中麦克・克劳福特和布莱德・里特尔,就运用了流行音乐的本嗓式的演唱方法,自如地进行音色的变换,达到了扣人心弦的演唱效果。又如,音乐剧《孤独的牧羊人》中就运用了真假声区跳跃式互换的演唱技巧,实现了对音乐剧的流行音乐的演绎。

大体而言,音乐剧中的流行唱法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乡村音乐风格为主,这类风格的音乐剧有《俄克拉荷马》《安妮,扛起你的枪》等,乡村音乐风格的音乐剧曲目演唱时追强调朴实、自然的声音,真声为主,鼻腔共鸣的运用相对较多,偶尔结合假声进行演唱,不需要太多装饰性的修饰,力求演唱及语言简单、真实。

(2)以摇滚音乐风格为主的音乐剧演唱风格,这类音乐剧曲目现代感较强,演唱时更接近使用最自然、最原始的演唱方式,不追求声音的细腻程度及音色,突出声音运用的力度,要求演员在良好的气息支持和较宽的音域条件下,增强声音的爆发力以渲染演员在通过演唱塑造人物过程中的情感。以摇滚音乐风格为主的经典音乐剧有《长发》《耶稣基督超级巨星》《油脂》等。

(3)以爵士乐风格为主的音乐剧演唱风格,在音乐剧之中大量运用了爵士乐风格的曲目演唱时要求音色浓郁醇厚、在高音部分又具有极强的张力,令人沉醉而回味。强调通过对节奏、旋律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无法捉摸的飘忽感和游移感。在音乐剧之中的爵士乐演唱成为了一种独有的音乐语言,这在音乐剧《芝加哥》之中就有直接而明@的体现。还有在音乐剧《波吉和贝丝》之中,创作者格什温就大量吸收了黑人的爵士乐,它将黑人爵士音乐语汇与专业作曲技巧相融合,并加以美声演唱,开创了音乐剧的“交响味”的爵士风,其中的歌曲“夏日时光”和“波基我爱你”就以爵士乐的形式加以翻唱,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2.3 音乐剧中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

在音乐剧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个性化承载方式,它有其独特的韵律,当民族民间音乐风格融入音乐剧之时,它绽放出醒目的光华,成为大众文化的瑰宝。例如,韩国的音乐剧《乱打》就融入了韩国的民间艺术表达方式,其别致新颖的传统农乐节奏和曲调,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在传统农乐节奏与西方舞台表演相融合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出韩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又如,我国浙江的原创音乐剧《五姑娘》,也融入了民间的落秧歌、急急歌等民间曲调和唱法,为观众呈现出富于水乡风情的江南风俗画卷。还有新疆的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就将流行唱法与新疆民歌相糅合,在新疆特色化的鹰笛演奏与现代管弦乐、电子乐队的融合之下,显现出极强的韵律感。

3 结语

音乐剧在发展进程中不断显示出多元化的艺术特质,它在包涵多元演唱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融入了精湛的演唱技巧,内含丰富而深刻的音乐艺术思想,在融合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民族民间唱法、爵士唱法的过程中,音乐剧甚至生成了自己的“音乐剧唱法”,显现出自由化、多元化、兼收并蓄的演唱风格。

参考文献:

[1] 杜岩.跨界演唱风格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5.

[2] 陈大阳.音乐剧的艺术特征以及对声乐教学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 杨静.音乐剧演唱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1.

[4] 杨文煜.当代民族声乐多维思考[D].苏州大学,2016.

篇7

我国师范音乐教育是在借鉴西方音乐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体系,这种教育体系是围绕更好地传播西方古典音乐开展的,虽然我国音乐教育在借鉴中有创新,但在师范院校开展的音乐教育中,从乐理知识到演奏练习基本还是以西方音乐为蓝本进行教学设计。以和声理论这门课程教学为例,教学还是在借鉴西方古典和声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在某一个历史时期,这种教育内容和教学体系能够适应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了很多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品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音乐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育体系,就显得与时尚脱节,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最重要的是,这种借鉴而来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方式无法更好地传播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同样,也无法有效适应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改革,而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音乐流行音乐,通过流行音乐与时尚结合起来,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教育途径,将对于未来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必要性

(一)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音乐文化本身就是随着社会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人们的审美品位的变化而变化。现在音乐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虽然与传统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更有很大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审美文化的变化。因此,音乐教学要获得发展,必须紧跟时展,紧跟音乐文化的发展步伐,进行音乐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创新,作为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也需要将现代音乐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能够对现代音乐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和研究,不断创新音乐教育,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才能有效培养音乐教育人才。

(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需要

在师范音乐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他们极力推崇流行文化,喜欢跟时尚,喜欢流行音乐。而在传统的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中,恰恰缺乏这种流行元素,音乐教育重点是传播一些声乐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美声、民族唱法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他们感觉这种教育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感觉这种教育内容不够时尚,学习的积极性不强。但如果师范音乐教育能够引入流行文化,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更有效地传播现代文化思想

流行音乐不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手法独特,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更重要的是,流行音乐与时尚挂钩,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厚,能够有效地传播现代文化,传播现代思想。流行文化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亲民性和娱乐性,因此,在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现代文化思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精神发展的需要。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能够有效完善音乐教育,有效地进行祖国灿烂文化的传承。

(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需要

流行音乐引入教学,能够使学生有效认识到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通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教育比较,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两种文化的优缺点,可以有效丰富音乐教学方法,对于开启学生的创作天赋,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塑造学生的良好审美心理和审美品质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五)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

对于师范生而言,他们在毕业后基本都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他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或者是初中生。中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限,他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最有感觉的音乐就是流行音乐。因此,作为师范院校毕业生,要想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出一番事业,就需要掌握流行音乐教学方法,能够把自己在流行音乐的学习中的体会更好地引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对中小学生进行引导,提高中小学生对流行音乐优劣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流行音乐的优劣,从而有效促进自己教学的发展。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流行音乐; 音乐教学; 影响

近几年来,你是否和我一样遇到过这种情况,每每上音乐课,学生总是埋怨书本教材上的歌曲太枯燥乏味不愿意学。甚至有时学生把音乐课当成了睡觉休息课,讲台下呼声一片。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消极的状态,于是我在所授课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音乐问卷调查,你喜欢上什么样的音乐课,希望老师教些什么类型的音乐等等。结果几乎98%的学生答案里都出现了“流行音乐”这四个字有的甚至为之痴狂。流行音乐,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新生词从它的诞生起,就以通俗易懂性,大众娱乐性等,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在各种媒体不断的传播下,那有感而发的歌词或优美抒情或大气豪迈的旋律,以及大起大落的情绪等等。对于正处在青春期内心狂躁不安的中学生们,有着强烈的冲击力。他们觉得那些流行音乐似乎就是倾诉着自己的心声,让他们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一、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应把握的原则

当前,由于各种媒体盼宣传,中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接触流行音乐,以至发展至近乎狂热偏执的地步。面对如此的现实,学校与音乐教师究竟是消极同避还是因势利导?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学生去辨证地对待流行音乐,有目的,有意识地学习和探究流行音乐。把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基于此要坚持以下原则。

1.适度性原则

中学音乐教学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引入一些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并不意味着颠倒主次,无视其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除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外,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等无疑应来丰富和充实当前的音乐教学。因此,对流行音乐引入教学内容,应遵循适度的原则,不能因流行音乐的引入而忽视了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更不能因此而放弃了传统音乐的教学。

2.指导性原则

学生的课外音乐欣赏通常都是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自发地进行的,他们常常凭着直觉接受流行音乐,这种接受一般都带有比较明显的随意性利感性文化色彩。因此中学音乐教师有责任培养中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在教学中加强审美观念等方面的指导性。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本身在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复杂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选择的能力,自觉地排斥,拒绝流行音乐中的糟粕和不良文化倾向的负面影响。其次应加强对流行音乐作品的风格技巧,表演力度表演形式等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最后还应通过对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等与流行音乐的对比介绍,让学生了解人类音乐文化积累的丰厚与博大,引导学生热爱传统音乐,正确对待和接受流行音乐,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和丰富自己的音乐审美情趣。

二、流行音乐融于音乐教学的课外延展

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其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而这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音乐课堂教学内,是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之外,运用新课程理念,挖掘和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推出了“流行音乐欣赏”的拓展性课程。比如在《民族音乐》中,就让学生欣赏比较了一组当代中国民谣歌曲的精品,有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洛兵、三宝的《丢手绢》,张晓松、冯晓泉的《中华民谣》,韩磊演唱的《走四方》以及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这些中国民谣歌曲以其平易、通俗、易于上口的民间说唱形式,在民族音乐风格之中注入了当代意识的元素。学生在聆听后纷纷道出了自己的感受,有的点评《中华民谣》给人以扑面而来的一股清新质朴的田园气息,有的感到其借鉴说唱音乐中琅琅上口的朴素自然的童稚念白独具作者的匠心,有的感悟到《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借助浑厚的吉它伴唱的颤动淋漓尽致地倾诉出校园之内、同学之间的那种特有的诚挚纯净的一腔情怀、一片真诚、一派坦荡,有的则认为其直白似的歌词是打动所有听者的关键。最后,学生们煞有介事地归结出了民谣歌曲流行的几个元素:流畅、自然、富有韵律、叙谈与歌唱相互交融、真情实感。由此,学生在对比中学会了欣赏,在评论中了解了音乐。一位女生在给同学介绍她喜欢的歌星邓丽君时有这样一段话:“也许有些同学都不知道她的名字,是呀,她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只有在一些中年人的心里才会给她留很大的位置!她的歌曾经风靡一时,她的嗓音纯美,曾征服不少歌迷的心,可惜……听她的歌犹如在喧闹的城市中找到了一个僻静的港湾。”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很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除此之外,我还在中午休息时间段内经常播放一些高水准的流行音乐,有摇滚风格的《回到拉萨》,有民歌风格的《我热恋的故乡》,有现代民谣的《同桌的你》,有戏曲、曲艺风格的通俗歌曲《门前情思大碗茶》,还有诸如恩雅、雅尼、陈美的通俗器乐曲,穆特等古典器乐演奏家的作品,以及现在最吸引学生的周杰伦、孙燕姿等的歌。不仅如此,我还取得大队部的支持,和大队部联手打造了每周一期的午间俱乐部“歌手小擂台”。

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而且还使他们在紧张、单调的学习之后,享受音乐、感受快乐、陶冶情操,从中深受教育。流行音乐也正以这种崭新的面貌,赢得了越来越多师生的喜爱。

三、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思考:

首先,作为将流行音乐融于音乐教学的操作者其自身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能否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音乐,弹一首优美的通俗钢琴曲,或跳一段流行的街舞,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

其次,作为将流行音乐融音乐教学的操作者其自身对流行音乐的正确把握是本研究成败的另一关键所在。引入不是媚俗地迎合,不是简单地随大流,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将那些健康向上、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

最后,作为将流行音乐融于音乐教学的操作者还应明确一点,流行音乐的融入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切不可将其当作提高学生兴趣的灵丹妙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聚焦点仍应投射于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努力把传统教学内容教好、教生动、教得学生乐意去学习。同时,作为教师了解、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必须培养、发展、拓宽学生的兴趣爱好,逐渐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到更广阔的领域。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于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我们要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改革开放30年来时生了巨大的变化,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对于我们的音乐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通俗音乐发展的今天,已经向世人展示了它不可抵挡的魅力,我们何不顺其道而行。如果我们每位音乐教育工作者还是以回避或排斥的态度,那么音乐课被学生讨厌是必然的,因此,让流行音乐走进我们的课堂和校园,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符敏. 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音乐教学[J]. 中学文科文库,2007,5.

[2] 曹媛.音乐教学体现多元文化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7,18.

[3] 彭红梅:《对大陆当代流行音乐的立体透视》, 音乐探索

[4] 莫煜红:《当前低级流行音乐对学生危害及对策》 中小学音乐报

[5] 王韶坡:《“中学生与流行音乐”访谈实录》中国青年研究

篇9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音乐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在音乐领域里当年享誉一时的象“青年歌手大奖赛”之类的当时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象“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新声代”等现代音乐综艺节目的主流,这些与时展紧密相关的时代产物,必定要引领当今音乐的时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的音乐教学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是一成不变恪守着几十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显然与时代背道而驰,也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如何认清这些问题存在及找到一些解决的对策,是我们教学中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然的话,我们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地位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教育方针中倡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为了应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素质教育”,实际上都与音乐教育有直接的关系,而且有很大的一部分人一提到提高素质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点艺术方面的特长,这显然说明了音乐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曾经就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育制定了很系统的大纲,各个学校在执行的的时候又制定了缜密的教学计划,大街小巷的社会力量办学,音乐教育结构遍地都是,在义务制教阶段是必修课,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公共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中与音乐息息相关的内容更是比比皆是,这些足以说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与其在教育中的地位。

二、音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着同感,尽管我们的教学前期备课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却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课堂上老师按照教学大纲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师生课堂上产生不了共鸣。

2.学生希望上课听到的作品是在当代各种媒体广泛传播的主流作品,但授课计划中却没有这些欣赏素材。

3.使用的教材其内容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更新的速度很慢,甚至几十年都不变。我们都知道现在无论是什么行业都更新的特别快,音乐也不例外,在一些音乐综艺类节目中,涌现出来很多奇人奇才。如:海豚音唱法的俄罗斯歌手维塔斯、我们中国反串唱法歌手李玉刚等,拿我们过去的知识对他们的演唱法是无法解答的,就现在来讲这些也都是过时的了,可见知识更新的多块。

4.一些老教师对于当代的音乐风格、音乐流派本身就有抵|,自身也不去关注,在自身的业务方面停留在一个远离当代的时代,这也就自然停留在陈留的教学方法中,这本身就在音乐的风格、类型等方面与当代的学生感兴趣的作品产生代沟。

5.一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受到良好的音乐基础教育,就连非常简单的音乐知识都掌握的甚少,因此,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三、音乐教学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既然我们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就要找到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观念上要更新,我们要反思为什么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其实是我们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落后导致得,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在自身上找原因,不要总把问题推到学生身上,实时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的作品学生也是很感兴趣的,如:欣赏印度歌舞音乐《燃烧的爱火》学生们就很感兴趣,这是由于其音乐的载歌载舞风格和现代时尚音乐风格非常吻合,通过这一实例我们认识到,在教学中一定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这样才能收到好教学效果。

2.教材中举例的素材要不断的更新和补充,这样既能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要。如:我们欣赏民歌不一定非得原滋原味的欣赏,这是由于民歌的唱法和现代学生们常欣赏的流行歌曲风格相差太大,而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选用民歌曲调伴奏音乐是流行音乐的风格,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3.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有创新,陈旧的音乐欣赏模式主要是听赏,然而,在当今多媒体普及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视听一体的欣赏模式,这样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中要加强互动环节,不要把音乐教学弄得死气沉沉,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到教学的始终,学生只有参与了,他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感到有乐趣,才能感受到音乐教育对他们自身的重要,就像60、70年代学校的音乐课一样,是每个星期、每个学生最喜欢、最期待、最盼望的课,我们绝不能把音乐课上成很枯燥的课。

5.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知道学生为什么对古典音乐没兴趣,这是由于他们是伴随着流行音乐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接触到的就是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这是个客观存在的实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有些老教师流行音乐接触的少,这是与学生交流的一个主要障碍,因此,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在音乐上的交流有共同语言,学生想要的你才能给他。

篇10

关键词:音乐剧;演唱风格;多元化

0 引言

一部音乐剧的艺术形式通常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综合包括了音乐、舞蹈以及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不过剧中歌曲往往是人们欣赏音乐剧时留下最深刻记忆的部分。歌曲不仅代表了剧中的音乐风格,更能体现剧情以及剧中的人物,因此,在音乐剧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对歌曲的演绎,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音乐剧的演唱风格进行把握并对之进行探讨。在现代的音乐剧的歌曲演唱风格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以爵士乐为主调

美国作曲家埃尔文在1914年创作的歌剧《当心你的脚步》中以爵士乐的风格为主,这一格局的出现导致了爵士乐与音乐剧的结缘。自此以后,美国的音乐剧以及流行乐当中开融入了爵士乐的新元素,爵士乐的出现不仅将美国征服,还逐渐融入了欧洲,将长期以来欧洲音乐剧的传统样式改变了。

作为音乐剧中“爵士时代”的20世纪前20年代,许多作曲家在音乐剧的创作中开始运用将爵士乐的创作手法,将强音放在弱拍或者通常空拍处而不是放在重拍上。其中颇具有代表性的是格什温,他将爵士乐的风格和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德彪西的风格结合起来,并尽量在作品中应用这种风格,“交响味儿”的爵士风由此开创。格什温把蓝调音乐中可以使悲伤感觉产生的降七级以及降三级音节的这样手法在音乐剧的创作中进行了充分运用。他创作的歌曲中具有温柔清新、和声优美以及活泼有趣的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幽默感,从而实现了独特的格什温歌曲风格的形成[1]。因此格什温的音乐剧创作中许多歌曲都被看做是爵士乐延长的经典作品。其中最著名的音乐剧歌曲之一就是他在1935年创作的《夏日时光》,不仅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世界上也是广为传唱,爵士乐手经常即兴演绎该曲的旋律。在黑人的川普的节奏韵律以及古老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格什温创作了歌剧《波吉与贝丝》,他在剧中成功的融入了优美的黑人民谣、爵士乐以及蓝调等音乐元素,从而使得该剧不朽的当代音乐剧佳作。

在音乐剧里,爵士乐的艺术风格非常的独特,它那自由即兴的乐风、个性的切分音节奏以及质朴的旋律走向都可以使人产生联翩的遐想以及燃烧的激情,做到了撩人心弦,使人着迷。因此,作为音乐剧演唱风格的爵士乐无法被忽略,爵士乐的音乐元素被很多优秀的音乐剧所采纳,表演者很值得去尝试这种风格。

2 演唱风格中的轻歌剧唱法

在百老汇的舞台上,轻歌剧的辉煌历史长达几十年之久。在音乐剧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轻歌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继承了欧洲的喜歌剧以及大歌剧,还广泛的融入了当代的流行音调,从而成为朗朗上口、颇有喜剧风格的艺术形式。在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轻歌剧,由于刚开始抓住实权的资产阶级要求娱乐的轻松性,对于戏剧展开比较缓慢、舞台气氛严肃凝重的大歌剧失去了热情和浓厚的兴趣,相反的,吸引他们的就成为了形式轻松活泼的具有喜剧风格的轻歌剧。1858年作曲家奥芬巴赫创作的《天堂与地狱》成为了第一个划时代的轻歌剧作品[2]。这个歌剧不仅是奥芬巴赫的代表作品,更是轻歌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当时整个欧洲都充满了它那优美悦耳以及轻松愉快地旋律。他创作的音乐不仅通俗易懂,更没有复杂的技巧,并融入了当时的各种舞曲、歌曲、进行曲以及小夜曲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乐调贯穿于整个曲调当中。除了重唱、独唱以及合唱的演唱形式外,说白也被大量采用。轻歌剧的艺术效果也因为拟声词的使用而加强。

还有一种风格在轻歌剧中十分重要,就是小斯特劳斯的圆舞曲风格,轻歌剧的音乐因为其中欢快的旋律以及3拍节奏而丰富。这种流行的“俗音乐”因为音乐史上小斯特劳斯独特的贡献而最终登上了艺术殿堂。优美上口的旋律、浓厚的喜剧色彩以及轻松热闹的歌舞都是这类歌剧的特点。识别它的记号是波尔卡以及圆舞曲,由诙谐幽默、能歌善舞、相貌出众以及善于频频出彩的全能型演员在担任其中的主要演员。其中《薇丽亚之歌》、《风流寡妇圆舞曲》等作为《风流寡妇》这部歌剧中的歌曲[3],不仅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还具有极浓的圆舞曲风格,深受人们的欢迎。由此开始的轻歌剧创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作曲家以及轻歌剧作品,并成为后世传唱的经典。

虽然是以美声唱法作为基础的,轻歌剧的演唱风格却具有相当的喜剧效果以及流行通俗色彩,正统、严肃而规范的大歌剧唱法消失了。轻歌剧的有些演员即可异常轻歌剧类型的歌曲,又可以唱歌剧,这种演唱风格是流行音乐与美声的早期融合。

3 演唱风格以乡村音乐为主的唱法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乡村音乐的特点,作曲家哈穆特恩以及罗杰斯共同创作的《俄克拉荷马》是最有代表性乡村音乐风格的音乐剧,将美国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村故事作为这部作品的题材,将美国本土的一群拓荒者在动荡的西部地区的狂放而质朴的爱情故事和生活经历表现来出来。充满了乡村音乐风格的音乐,浪漫有趣、敬请乐观的剧中歌曲非常的脍炙人口。作为美国乡土音乐剧代表作的《俄克拉荷马》其乡村音乐风格及其饱满,在美国的音乐剧中比较普遍,极其自然的民谣式的演唱、个性独特的音乐以及朗朗上口的旋律都非常接近大众的生活,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4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完美结合的演唱风格

典雅、优美以及耐人寻味的古典音乐一直深受许多乐迷的喜爱,同时,人们的眼光又被时尚通俗的流行音乐吸引。随着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以及时代的进步,在对高品质的物质生活的追求以外,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渴望。他们不仅追求高雅的艺术,更渴望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人们这种对艺术的追求很快在流行与古典的融合当中得到了满足。因此,人们疯狂的喜爱上了将古典与流行融合在其中的音乐剧风格。

英国的天才作曲家韦伯使得百老汇不只是代表美国本土音乐剧,更是成为汇聚世界音乐剧的舞台。在进行音乐创作时韦伯将各种音乐类型传统意义上的各中界限打破,并运用的演绎理念和艺术技巧,使得古典音乐完美的结合了各种流行的音乐元素。韦伯洁具现代感的音乐剧每一部都是精品,其中较为突出的作品之一就是《歌剧魅影》,该剧有效的将流行的情歌与古典歌剧进行了结合,大大增强了它的魅力[4]。其中《想念我》的歌曲具有婉转流畅的旋律,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花腔乐段,不仅具有艺术歌曲的美感,更具有通俗音乐的亲和力。而其中的歌曲《歌剧院中的幽灵》中摄人心魄的男女主人公的合唱更是让人欲罢不能。作为一首重量级的经典歌曲,《我唯一的请求》含蓄隽永而不失激情的旋律,一直被认为是情歌对唱在音乐剧中的典范,直至如今还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唱。流行于古典相交融演唱的居中歌曲,不仅要求演员具备意大利传统美声唱法的功底,更要在演唱中带有现代流行唱法的感觉。作为一个难度较高的考验,对与歌唱演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此外,在传统古典音乐的基础之上,法国作曲家勋伯格在进行音乐剧创作中大量的采用现代的表现手法,而其中极为优秀的两部音乐剧是《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优美而流畅是《悲惨世界》的旋律特点,充满了各种情感的激烈碰撞与完美融合,该剧也因为其中起伏的音乐而感人至深。作为其中最著名的咏叹调之一,《繁星》在歌词与旋律中极具使命感。而在《西贡小姐》里,勋伯格将美国摇滚与爵士的节奏插播其中,并同时引进了越南的民间乐器和音调风格。《上帝啊这是为什么》作为“勋伯格”式的典型歌曲,具有荡气回肠极其大气的旋律。而且对于演唱者来说,这首歌里面很多的高音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控制声音以及气息的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可以作为男高音在音乐剧歌曲里的试金石。作为全剧中最著名的歌曲之一,《世界的最后一夜》具有千回百转的旋律,不禁使人柔肠寸断。《美国梦》则将人物的滑稽狡诈的形象通过闪烁的爵士音调表现了出来,成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剧。

5 以摇滚音乐为主的唱法

摇滚乐作为一个时代的主流在20世纪60年代登上了百老汇的舞台。音乐剧《长发》的摇滚风格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马克德蒙特在创作时引进了流行音乐的元素,将电子音乐的效果大大增强。美妙的且极富感染力的剧中的歌词,具有煽动人心的一种力量。具有先锋特色的歌词,将音乐剧种音乐必须与剧情配合的传统规范打破,而且在表达某种情绪上特别注重,使人听起来有吟诗的感觉。剧中的歌曲如《让阳光照进来》以及《宝瓶座》等都脍炙人口,非常流行[5]。

宗教内容与摇滚乐的结合是摇滚音乐剧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类型。其中的《耶稣基督超级巨星》是由英国作曲家韦伯创作的,是比较有影响力的第一部成熟的摇滚音乐剧。它作为一出经典剧目,对人物、经文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在心理上进行了探索,是摇滚歌曲与史诗的完美结合。韦伯在对耶稣基督进行描绘时运用了摇滚乐的语言以及摇摆舞的风格,使音乐剧的表现手段范围大大的扩展了,将主题严肃的音乐剧的表现形式用活泼的轻音乐以及摇滚乐进行替代。此剧在配器上成功的将管弦乐的限制打破,在音乐剧中引进电声音乐,从而使它的表现力与时代感得到了加强。剧中的歌曲具有通俗以及上口的特点,现代感非常强。在歌声中,可以使人们感受到爱戴以及尊重耶稣基督的感情[6]。

节奏在演唱摇滚风格的音乐剧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演唱者需要通过节奏对强烈的感情进行宣泄。演员的嗓音在歌唱时也非常具有个性,沙哑的明显性以及喊叫的不加修饰,使得此剧的震撼力非常强。此外《啊,加尔各答》以及《你自己的事情》等具有摇滚另类风格音乐剧也非常的受欢迎,很多观众为之而疯狂。

6 通俗流行音乐为主的演唱手法

现代社会潮流的发展与音乐剧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音乐剧的现代性、流行性以及通俗性是它自身的特质决定的。其中很明显体现这些特点的是当代的法国音乐剧,作为法国音乐剧的典范,《巴黎圣母院》的风格和以往音乐剧的传统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流行音乐取向极富亲和力,写意风格特别强烈、艺术感染力也比较深,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剧中充满了冲突与对立的场面与角色,使得这部剧目不仅冲破了文化的藩篱,更跨越了时代的潮流。《大教堂时代》作为剧中的开幕曲,起伏缠绵的音乐以及磅礴大气的歌词,使得浪漫主义的精髓的到了很好的体现。这首歌不仅将法国音乐剧在音乐上的特点体现了出来,更让表达的主体成为旋律本身,取得了很强的艺术效果。

此外,法国音乐剧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十诫》等剧目的演绎方法都非常的流行,并且都是用流行的音乐人作为词曲作者,这部音乐剧因为流行歌手的现场煽动能力以及清冽的表现欲望显得十分震撼人心。“动听”是法国音乐剧在流行潮流里的第一追求。法国的音乐剧因为不拘小节的浪漫观,从而呈现了一种开放的态度。居中体现了许多现代感十足的方式,几乎完全没有了古典歌剧中的宣叙调。以流行性为主的法国音乐剧,不仅具有非常现代通俗的唱法,更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使得现代观众越来越挑剔的口味得到了满足。

7 结语

伴随着不断增强的全球文化交流以及不断进步的时代潮流,音乐剧要想更加国际化,必须要增强自己的多元性。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约束的多元化的音乐剧,具有不拘一格的音乐风格。在不断发展的音乐剧,其艺术内涵通过利用各种形式来加以丰富,因之具有了非常独特的魅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了解音乐剧,去演绎音乐剧,从而促使中国这片土地上开满音乐剧艺术的鲜花。

参考文献:

[1] 李曦.古典音乐元素与美声唱法的融合形成的音乐剧风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2] 田旭.浅析音乐剧种古典音乐元素与美声唱法的融合[J].牡丹江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 周映辰.音乐剧种音乐的风格属性和取向[J].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2009,35(12).

[4] 张立人,张逸帆.浅析音乐剧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影响[J].人民音乐,2011(3).

[5] 康茜茜.“音乐剧唱法”的演唱风格及其声音概念[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