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绩效考核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务服务绩效考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务服务绩效考核

篇1

关键词:无线电管理;绩效;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提高政府和公共部门的效率,向政府和公共部门要效益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公共部门之一的无线电管理部门,承担着规划无线电频谱资源、监督管理无线电发射台站、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的重要职责,是国家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其管理效率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职能作用的发挥,如何提高无线电管理工作的质量,实现其组织目标,不断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发挥无线电管理工作的社会效益,是无线电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绩效考核的方法,对无线电管理部门组织绩效进行评价,从内部引入竞争,并辅之绩效管理的手段,能够有效激发组织和个人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可以评估组织激励的有效性,找出影响组织绩效考核有效性的弊端,提出修正和改进的措施,最终确保其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提升无线电管理工作质量。因此,用绩效考评的办法对公务人员和部门进行适当的压力管理,用培训的方法提高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最终能够提高行政效能,对加强无线电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无线电管理队伍素质,实现无线电管理工作效率改善和无线电管理队伍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无线电管理部门绩效考核的特殊性

近年来,绩效考评在无线电管理部门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对一个组织的工作绩效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是控制、管理进而改进并提高其工作绩效的前提。对无线电管理部门而言,由谁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始终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我国的无线电管理部门相对一般政府机关,有其特殊性。首先,我国的无线电管理体制目前属于二级管理,在国家,无线电管理局率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省一级,各省设置有无线电管理办公室,率属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全省各地市设置的无线电管理局均属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的派出机构;其次,无线电管理部门即属于资源管理部门(频谱资源),又属于行业管理部门(无线电通信),即是行政管理部门,又有技术型很强的行业管理部门,即服务于经济发展,又服务于社会稳定,即服务当地党委政府,又服务于国防建设;第三,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经济、国防对无线电通信的依赖越来越大,无线电管理部门自1985年从部队分离出来,成立的时间不长,机构变化较快,1997年国家无线电管理体制由三级管理机构变为二级管理机构,而后又经历了由省政府直管划归信息产业厅主管,2013年政府机构改革,省信息化局与省经贸委合并,省无线电管理部门挂牌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无线电管理部门成立时间短、发展变化快,未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演进,发展方向还不明确。因此,对其组织绩效的考核不能生搬硬套已有的方式方法,而是要有一套全面、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三、我国政府无线电管理部门绩效考核的意义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初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政府“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效益”、“绩效”等市场观念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政府机关工作。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加强对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组织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是强化无线电管理效益,履行无线电管理“管资源(管理好无线电频谱和空中卫星轨道资源)、管台站(管理好无线电台站)、管秩序(管理好空中电波秩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党政机关,突出做好重点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

首先,加强无线电管理部门组织绩效考核体系研究是实现组织价值目标和行政组织人员人生目标的需要。组织价值目标的实现建立在组织绩效考核有效的基础上,正确有效的组织绩效考核有助于纠正组织激励方向,从而影响组织人员激励方向,确保组织价值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和实现效益最大化。一个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能保证行政部门发挥其应有的公共管理作用,为国家繁荣和社会和谐作出贡献,同时,还有利于改善行政组织形象、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组织人员实现自身价值和目标提供有利平台。

其次,加强无线电管理部门组织绩效考核体系研究有利于激发部门的内在动力。创建良好的空中电波秩序,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无线电使用安全是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外部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及其内部各个职能部门通过系统的运作向外部输出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其产品具有整体性。无线电管理部门内部职能分工虽有不同,但是各个内设部门的绩效是以服从于无线电管理部门整体绩效为前提。因此,从提升组织绩效和整体工作的角度去评价部门工作,有利于激发部门的内在动力,使部门在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工作机制、教育培训等工作上不断改进。

再次,加强无线电管理部门组织绩效考核体系研究有利于促进无线电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无线电管理部门是随着无线电通信事业发展起来的新兴公共管理部门,不论是现在的信息时代,还是即将到来的智慧时代,无线电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线电管理部门肩负着合理规划频谱资源,维护电波秩序,保障无线电通信安全的重要职责,它的组织目标是否实现,实现的效果好快,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甚至是国家的安全。

由于无线电管理部门组建历史不长,组织规模不大,专业技术性较强,社会影响力尚不凸显,因此对其组织绩效考核的研究较少,当前无线电管理部门绩效考评未成体系,基本上是遵循当地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缺乏针对性,难以有效促进其组织价值目标的全面、准确实现。因此,针对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特点,分析当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研究建立无线电管理部门组织绩效考核体系,推动组织绩效的提升,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包国宪,周云飞. 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载体模型构建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3(2):101-109+142.

[2]卓越.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开发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8(3):42-45.

篇2

一、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估现状

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是与群众联系的直接窗口,其工作绩效决定着政府行政绩效,决定着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我国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意识不足,事业责任心不强。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摆正自己与群众的位置,总觉得高人一等。

2、考核标准过于笼统。目前,我国大体把“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作为公务员绩效考核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不同、工作职责不同、工作标准不同等,仅仅以“千人一表”来考评所有职位,使得评估程序很难做到公平、公正。

3、考核程序流于形式,民主化、公开化程度不高。我国基层机关事业单位部门从事人事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行政人员的考核是在缺乏相互交流的情况下进行的,致使考评主体与被考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这就造成考核结果失真,使绩效考核程序流于形式。

二、基层机关事业单位考核制度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1、考核标准单一,量化困难。比如,有些单位绩效考核重经济指标,往往忽视了个人素质、文化道德、民生、社会公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估。而素质、道德等偏抽象、偏主观的考核项目又往往难以量化。

2、岗位职责区分不明,考核目的难以实现。比如,没有对政务类和业务类公务员进行区分。政务类工作人员主要承担着行政决策、行政指挥的重大职责,在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业务类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执行相应的行政政策,从事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履行相应的行政责任。因此,应该根据他们的岗位职责加以区分。否则,设置相同的考核目标、标准及方式,将不能实现对其工作绩效的考核目的。

3、考核过程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我国历来比较重视“人情关系”,在这种“人情关系”观念浓厚的氛围下,绩效考核应具备的客观标准就被主观臆断所取代,成为左右评估的主要因素,而现代绩效评估理念:工作绩效、科学考核、群众评价、法治管理等就很难深入人心。

4、职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准确。目前的做法往往是重管理、轻考核。原因是我们常常会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概念放在一起,但是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绩效考核,才能准确衡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发现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根有据地改进管理方法和提高组织绩效。

5、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还没有形成方向性和关联性一致的绩效目标与指标链。往往是只以班子或者团队为整体进行考核。他们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以及所处地方的社会风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考核结果的真实性。

三、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改进策略

1、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是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实施,是绩效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因为绩效考核的效果直接关系着绩效管理的成败。所以,各单位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的绩效考核体系,并按照公正、公平等原则为本单位设计绩效指标考核系统。

2、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能量化的尽量量化:首先要检查职能部门工作,哪些工作可以量化。很多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都可以量化,这时直接量化就可以了。不能量化的尽量细化:作为一些职能部门岗位来说,工作繁杂琐碎,无法确定其工作核心是什么,不好量化,而且量化了也不一定做到全面、客观。此类典型职位包括办公室主任等。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目标细化的方式:首先对该职位工作进行盘点,找出该职位所承担的关键职责,然后运用合适的指标进行量化。这样,经过细化的指标就基本上能够涵盖其主要工作。不能细化的尽量流程化:职能部门有很多岗位,工作比较单一,往往一项工作做到底,这种工作用量化、细化好像都无法准确地衡量其价值,如会计等。针对这种工作,可以采用流程化的方式,针对每一个流程,我们都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衡量,对评价标准我们还可以列出相应等级。

3、营造有利于绩效考核的社会环境。针对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特殊性,我们要树立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加强职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理念,彻底摒弃有权利就高高在上的错误思想。

篇3

一、考核范围

1、政府序列(77个):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经济局、县商务局、县民族事务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文化局、县卫生局、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监察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审计局、县安监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县农办、县局、县统计局、县环保局、县法制办、县物价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扶贫开发办、县粮食局、县广播电视局、县体育局、县畜牧水产局、县农机局、县交警大队、县供销联社、县政府信息化办、县移民局、县经管局、县旅游局、县外资办、县房地产管理局、县公路局、县规划局、县蔬菜办、县政务中心、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药监局、县质监局、县烟草局、里耶管委会、县电力总公司、县残联、县气象局、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县轻纺行管办、县商业行管办、县煤炭局、县电信局、县邮政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

2、34个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考核内容

1、政府序列定性考核30分:

2、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定性考核60分:

3、政府序列定量考核(包括业绩指标和主要任务)70分:

4、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定量考核(包括个性目标)40分:

实行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结账的办法,坚持平时考核为主,按照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专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㈠年初建账。平时考核以各责任单位的台账为考核依据。具体台账建立责任分工为:GDP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由县统计局负责提供法定报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情况由县发改局负责建立专项台账,招商引资由县商务局建立专项台账,依法行政由县法制办建立专项台账,工作由县局建立专项台账,政务服务由县政务中心建立专项台账,安全生产由县安监局建立专项台账,计划生育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建立专项台账,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专项台账,新农村建设由县农办建立专项台帐,廉政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由县监察局和优化办建立专项台账,信息化建设由县信息化办建立专项台账。各专项台账管理部门要制定各自考核项目的具体考核办法,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每季度向县政府绩效考核办报送一次工作实施和台账管理情况,年底提供部门专项工作总台账并提出评分意见。政府序列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详细的工作台帐,逐月向县政府绩效考核办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县政府绩效考核办负责建立绩效管理完成情况总台账。

㈡年中查账。县政府绩效考核办负责政府序列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绩效管理考核工作的经常性督查督办,负责台账建立情况监督、检查、综合,对专项台账管理部门提供的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审查,综合后统一计分。

㈢年底考核。考核和绩效评定工作在年底进行,由县政府绩效考核办牵头,县直各专项台帐管理部门参加,组成考核组统一进行综合考核评估。考核评估采取随机取样、实地考察、现场验收、综合评定的方式,实事求是地考核工作实绩。考核计分分组进行,由县政府绩效考核办汇总,报县政府审定。

四、考核组织领导

成立县政府绩效管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位分管副县长、县政府办主任、县人事局局长等为领导小组成员。日常事务由县绩效考核办负责,各责任单位要明确专人专抓。

篇4

【关键词】绩效预算,评价指标,资源稀缺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创造有效率且兼顾公平的社会发展环境,如何在市场之外采取非市场化手段配置国家稀缺资源,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严峻问题。政府一方面要处理日益繁多的公共事务,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但是资源是有限的,即使穷尽资源也难使政府提供人们要求的所有服务,如果将政府所拥有资源充分利用以达到“帕累托最优”,是政府活动追求的目标,也是绩效管理存在的依据。

绩效预算是指政府首先制定有关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费用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绩效预算在我国的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深化预算改革的有益补充,是充分调动单位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各界了解和参入财政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前经济改革和体制转换过程中,实行绩效预算是非常必要的。

二、绩效预算在我国的运用分析

(一)绩效预算在政务领域的运用

绩效预算在我国运用始于2003年,当时中央和地方财政开始探索绩效预算技术在我国的实践,制定绩效评价考察体系,财政部颁布《中央及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对政府部门支出绩效考评的概念、范围、依据、内容、指标体系框架等设立了框架,2005年财政部在中央级教科文部门实施项目支出绩效考评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为绩效预算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6月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依据,2011年4月财政部重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对原办法做出了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从而为全面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依据。

在政务领域中,绩效预算可为政府管理改革提供了一个好的突破口,一旦绩效考评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和日常行政效能考核体系中,它会不断地推动政府管理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相信在今后,在合适的政策引导下,政府领域的绩效预算的实施还有广阔的实施空间和潜力。

(二)绩效预算在高校中的运用

高校绩效预算以绩效为核心,以正确性、效益性为前提,选择一系列评价指标和标准,建立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定性和定量等评价方法,对预算编制合理性、执行过程、执行结果的效益性作出综合评价,这既是完成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又是提高现有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

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保障经费投入”一章中,明确提出了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实行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质性地开展高校经费使用绩效全方位评价,它对于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完成从规模扩张时期的投入主导型理财向质量提升阶段的产出主导型理财的战略转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绩效预算在公司企业中的运用

绩效预算是典型的商务类收支及资金融投管理技术,经历了从最基本的“成本-收益”处理向绩效评估的发展过程。由于资本都具有逐利性,公司企业的目标就是盈利,就应该从成本利益的角度考虑,更加的强调投入和产出的关系,重视绩效的重要作用,以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和绩效预算。

中国目前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调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产生了“委托”问题,而绩效管理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公司企业首先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制定计划实施方案,交给职业经理人实施,最终看实施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差距,以给予职业经理人相应的奖励或惩罚,缓解“委托”问题。

三、绩效预算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意见

(一)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中国各级政府所制定的指标体系都是根据自身的实践基础来不断完善的,或多或少都受自身利益的驱动,信息不对称导致预算单位可能仅提出对自己有利的个性指标以实现政绩,而财政部门又难以甄别,这不利于绩效预算的顺利推进。

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同样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绩效考核流程不完整、绩效考核标准本身不合理等。需要完善绩效考核流程,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通过绩效预算考核,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绩效预算面临严峻的制度约束

我国过去实施的绩效预算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距离绩效预算制度的真正建立和有效实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推行绩效预算遭遇的制度阻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与深思。一方面,对传统预算制度的路径依赖难以在较短时间内予以克服;另一方面,绩效预算自身的发展缺陷制约着绩效预算制度的立法进程。需要完善预算法律制度,加强合法性控制与效率性追求;加强中央的指导和各级部门之间的合作;强化各级权力机关的预算监督权,使绩效预算真正被各个部门贯彻和执行。

(三)确保评价工作本身的绩效,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

绩效评价是预算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绩效评价的公信力,要合理确定绩效评价的目标,设立绩效标杆,确保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提高单位自我评价的质量,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责任落实和奖惩制度,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性。

绩效评价不是绩效管理的结束,而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环。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评价结果为项目评定给出了结果,同时也为下次类似项目预算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指导。

绩效预算实施以来,有成功也有不足的地方,需要中央与地方的“上下互动”,共同探索绩效预算改革方向,就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形成规范的制度文件,以此来切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绩效政府建设,使政府让拥有的有限资源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圣怡.新绩效预算:中国预算改革的远期目标[J].经济研究导刊,2012.

篇5

关键词: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前台-后台服务体系

一、背景

近两年来,有关电子政务或信息化的“顶层设计”这个概念用得非常频繁;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此却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与说法。其实,简单地说,所谓顶层设计即是就某个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从起源上看,顶层设计这个概念最初来自自然科学或大型技术工程领域,如人类基因组工程研究、航天工程研究等。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王礼恒院士在谈到我国载人航天与绕月探测工程时,就先后多次提到要进行顶层设计,“加强航天发展的顶层设计,从国家和全局的高度来统筹安排航天发展”(王礼恒:“载人航天绕月探测同步推进时机成熟”,phoenixtv.com/home/news/Inland/200403/08/214153.html。)。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曾在2003年6月11日表示,中国航天需要政府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调整结构、整合资源(“专家认为:中国航天需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news.xinhuanet.com/st/2003-06/12/content_917436.htm。)。再比如,《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航天》白皮书,people.com.cn/GB/channel1/10/20001122/322455.html。)提到“建设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化系列”,其中的“型谱”即是产品设计方面的顶层设计。从这些自然科学与大型技术工程领域的案例来看,顶层设计的基本内容是指,为完成某一大型科技项目,必须实现理论上一致、功能上协调、结构上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

但是,就电子政务来说,要“实现理论上一致、功能上协调、结构上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却不是件那么容易和简单的事情,因为科技项目与工程的顶层设计与作为政策体系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毕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基本内容来看,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应该是就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不仅应该包括网络建设、安全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等诸多技术层面的内容,也应该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政府绩效管理及具体业务类型之间的关系。

时至今日,尚没有哪个国家以顶层设计来命名自己的电子政务政策或文件。不过,就基本内容来看,美国联邦政府的“联邦政府组织架构(FEA)”和英国政府的“电子政务互操作模型(e-GIF)”可以看作是他们本国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例如,就FEA来说,美国政府将电子政务的主要问题都纳入其五个参考模型,即绩效参考模型(PRM)、业务参考模型(BRM)、服务构件参考模型(SRM)、数据参考模型(DRM)、技术参考模型(TRM),从而使其对电子政务的管理由原先的注重具体项目、业务细节与资金配给的特别管理转向基于绩效评估、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制度化的例行管理。可见,顶层设计正在成为一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方向。

二、我国地方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本内容是建立“电子政务前台-后台服务体系”

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外进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方法显然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但是,尽管如此,它们却为我们提供了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而且其中的一些具体的过程、工具和手段,更是可以直接地应用到我们的顶层设计当中。所以,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具体构建过程当中,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现实;另一方面,也必须借鉴其他国家在进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时所采用的科学合理的思路与方法,以使我国电子政务更能发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的目的。

根据对国外有关国家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分析,结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特点及电子政务发展实际,笔者就作为一级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构造一套结构模型,并将其称为“电子政务前台-后台服务体系”模型。

该模型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模型,主要包括模型的骨干架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流程主体、三项业务要求(如图1、图2所示)。四个流程主体为各政府部门(以及由其业务网络所构成的内部网)、行政服务中心、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及其服务界面);三种基本业务要求为集中、整合以及互动。第二部分是扩展模型,是在基本模型基础之上的业务扩展。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流程,电子政务建设的几乎全部内容均能涵盖其中。

“电子政务前台-后台服务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与目前我国政府管理特点相契合。电子政务通常要求对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因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容易让某些部门产生抵触情绪,协调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上述模型中,内网(局域网)及其网上办公业务是在统一规划下由各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分别建设的,一些相应的后台业务仍然需要本部门去解决,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各政府部门开展电子政务的积极性。

2.体现了信息技术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与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行政业务、信息资源与政府财务管理的大集中;二是行政服务中心在整个一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枢纽地位,为信息时代的政府机构调整提出了改革的方向;三是突出强调了政府门户网站在整个系统流程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要求。

3.明确了电子政务所存在的三层“前台-后台”关系。第一层是公众(企业和公民)与政府门户网站之间的“前台-后台”关系,第二层是政府门户网站与行政服务中心之间的“前台-后台”关系,第三层是行政服务中心与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其实,在不同的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下,“前台-后台”层级关系数量及其密切程度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层级数量较少,其密切程度也较低;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层级数量应逐渐增加,其密切程度也会相应地增加。

4.模型具有较大的伸缩性能。该模型只是从逻辑上表示一级政府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结构,因而能够包容很多实际操作过程与建设方式。如就行政服务中心而言,本身可以是地域分布性的,能够满足管辖范围较大的一级政府对分片管理的要求;另外,行政服务中心是一种综合性管理机构的总称,可以表示行政审批中心、办证中心、市民服务中心等机构。不过,尽管其名称可以不一致,但是与政府门户网站的唯一的“前台-后台”关系却是必须坚持的,政府不应该就每一种所谓的中心单建一套信息化系统,这样是与信息化的大集性相违背的,也是没有效益的。

5.能够容纳顶层设计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诸多技术与方法。这里可以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例子一,就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而言,由于各政府部门是单独地向行政服务中心提供自己的网上对外办公事务,政府信息公开以及行政业务网上办理情况都能分别地加以考察。

例子二,行政服务中心在整合相关的行政业务时,可以采用美国政府在FEA中所采用的业务系统规划法(BSP)遴选一些共性的业务内容。

例子三,由于行政服务中心承接来自各政府部门的业务并要求对其进行整合,因此知识管理技术与客户关系管理技术等技术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政府服务于公民和企业的能力与效益。与此同时,由于行政服务中心直接管理政府门户网站,与政府各部门密切联系,因此它也能处理很多通过手机、电话等非互联网业务,仍然继续发挥传统手段下的政府服务管理内容与形式,以适应当前信息化过渡期内群众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

三、地方政府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政策建议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特别是地级市政府)已经或正在进行自己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不过,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其内容仍然显得不够全面,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没能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作者认为,图2的“电子政务前台-后台服务体系”可以作为构建地方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础,即围绕该模型并从政府绩效管理、网络、业务、信息资源、组织结构等诸多方面进行各地的电子政务总体设计。因此,作者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管理与评估模型

绩效参考模型是美国FEA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其他四个参考模型的基础,而且美国政府在实施电子政务战略的24个总统优先项目时,同样也是以此为考核依据的。实际上,我国一些地方也在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并提出了建立责任型政府的要求,但是从具体内容来看,电子政务尚未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范畴。为此,今后各地方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明确电子政务的绩效考核单位及其各自的电子政务发展的具体目标。通过图2的“电子政务前台-后台服务体系”,我们能够实现这样一种双重的目标:既能单独地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又能实现跨部门的业务整合。为便于对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开展情况进行分别地考核,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电子政务前台-后台服务体系流程,即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之前,各部门是独立完成自己的电子政务业务设计与管理的。为此,地方政府首先必须针对各政府部门的业务情况制定详细的信息化发展计划,明确地为各部门订立电子政务发展的具体的阶段目标。

确立发展目标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出发点。但是在确立发展目标时,必须充分地考虑本地方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从与自身发展实际相符的条件出发来制定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业务发展目标。在确立具体方法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如目标管理法、记分平衡卡法等。由于记分平衡卡法相对复杂,因而建议采用目标管理法来确立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业务发展目标。

2.根据地方电子政务发展实际,构建自己的“绩效参考模型”。具体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可以具体考核的业务内容及其考核指标。“绩效参考模型”所包括的内容和指标其实非常广泛,就地方电子政务来说,难以完全地按照该模型来进行绩效考核,为此必须就实际情况选择业务流程及其绩效考核指标。在这方面,可以考虑挑选经济综合部门以及社会综合服务部门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并获得经验后再逐步地全面推广。二是绩效评估方法与方式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绩效评估方法可以有内评估、外评估、事前评估、事后评估等多种。建议采取两种评估方式,一是由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局和信息化办公室一道进行内评估,就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绩效进行考核;二是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对政府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业务成效进行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进行全面评估有难度、或者为配合专项工作的需要,也可就具体某项业务进行单独评估。

(二)根据政府职能设计电子政务业务参考模型

在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过程当中,我们明确地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此后,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我国关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讨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时,首先必须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设计电子政务的业务参考模型,遵循目前“三定方案”的基本原则来规划政府机构的电子政务业务。但是,从FEA的业务参考模型来看,我们是看不到政府职能的思路的,美国政府在设计该模型时采取的是业务例举法。

根据行政管理理论,政府职能是分层次的,如图3所示。考虑到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将电子政务的业务划分为图4的四级结构比较适合我国这些年来对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要求(李广乾,“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青年课题,2005年。)。为此,图4就基本职能的“政治职能”的“政府管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划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无权威的资料对政府职能层次及其明细结构进行全面的界定。因此,就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业务参考模型来说,其余的具体内容还必须在针对整个政府的业务情况、根据图4的基本结构进行充分的业务调研之后才能具体地确定。

根据图2,必须由行政服务中心对上述业务内容进行流程整合,在整合后通过门户网站向公众统一提供跨部门的服务。为此,地方政府必须对行政服务中心加以授权,赋予其相应的职能、机构与编制,使之能协调各相关部门的业务流程。

(三)根据业务需要构造电子政务管理模块体系

为使业务模型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必须建立一些能够重复利用政府行政业务流程并提高跨部门的业务协调能力的服务构件和模块。这既是FEA模型的初衷,也是开展电子政务的必需。从SRM来看,其中包含了很多服务构件,其中的一些构件对我们目前的电子政务来说,往往是超前的或不合适的。因此,我们在参考使用这些服务构件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借鉴切合地方电子政务业务发展需要的那些构件。

在采用服务构件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必须考虑服务构件的应用范围。不同的服务构件,其适用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可以适用于整个一级政府及各政府部门(如财政管理系统等),而有的则只能在专业性政府部门使用。

二是整合已有的业务应用系统。由于很多政府部门开展信息化应用已经很久了,且各部门是分别进行的,因此就存在着重复使用或不兼容的问题。因此,在建立电子政务管理模块体系时,必须充分地考虑这个现实问题。

三是加紧在行政服务中心推广使用CRM、知识管理等构件。这些内容将有力地促进地方政府服务企业和老百姓的能力,例如,就CRM的服务类型来说,就包括呼叫中心管理、客户分析、产品销售与市场营销、产品管理、品牌管理、客户账户管理、日常往来管理、合作关系管理、客户反馈、信息统计等构件。

(四)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构建数据与信息参考模型

在构建数据与信息参考模型方面,一方面可以参考国外进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技术方法,另一方面也必须结合前面所介绍的对政府职能层次划分的理论方法,通过政府职能四级明细划分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分类、数据交换机制及数据结构。

篇6

一、总体要求

突出重点,坚持绩效优先、按劳取酬的原则,建立起按岗位职责考核与工作实绩直接挂钩的分配机制,从经济上打破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收入向勤政务实干部倾斜,促进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的提高,促进街道全面发展。

二、考核对象

按绩效分配的适应范围为社区全体干部。

三、考核管理

街道成立绩效工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朝富任组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代大勇任副组长,朱述熊、冷皓、冯国庆、李贻芳、沈芳、赖苑苑、李俊铭、胡昌盛为小组成员。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将街道考核领导小组对各社区年终考核分数进行统计、核准,并折算出各社区考核得分的百分数。

2、根据社区干部个人年度考核测评得分情况,计算出社区干部民主测评实际得分的百分数。

四、考核原则

(一)客观、公正、合理、量化的原则;

(二)全面考核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三)奖励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五、考核办法

(一)考核程序

1、各社区根据《街道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进行自查,并将自查结果上报街道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

2、街道考核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各社区进行年终考核,考核结果上报街道党工委。

(二)考核方法

1、现场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看相关资料、现场考察、检查等方式进行。

2、计算绩效值。对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按照统一的评分方法计算绩效值,并将考核结果排名公布。

六、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社区干部按主任、副主任两档进行区分,具体绩效工资的区分如下:

1、绩效工资的组成:街道每月将直接从个人工资中扣发50元,街道为个人拨付50元,全年共计1200元,作为社区干部个人绩效工资进行考核发放。

2、将街道年终实际拨付绩效工资的50%作为保底绩效工资人均分配,50%作为浮动绩效工资,拉开档次进行分配。

3、绩效工资分配对象浮动绩效工资基数及计算方法。

浮动基数:社区主任浮动绩效工资基数在基数上上浮10%,社区副主任浮动绩效工资基数在基数上下浮10%。

计算方法:社区主任应得浮动绩效工资﹦上浮后的浮动绩效工资基数×社区年终考核实际得分的百分数×社区干部民主测评实际得分的百分数。

篇7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大数据;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一、前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及应用水平,成为国家和政府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管理领域内,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成为政府职能实现的重要工具,电子政府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而逐渐发展,已经渗透到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并在以快速、透明、高效的方式处理行政机关、行政机关与企业之间、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大小事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一)我国电子政务取得进展。1、政府网络基础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位政府实施电子政务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政府信息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基础,基本满足电子政务应用的需求。2、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应用,其主要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基层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应以提高应用性为工作重点,以信息开发利用为主线,以网络为主要依托,建立大批重点业务系统,极大的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应用发展。3、政府职能与机构变革逐步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环节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机构的改革,这是电子政务构建过程中难度最大的环节。国家及地方政府机构已充分认识到政府职能改革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成功探索。

(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不同政府机构及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致使电子政务组织机构缺乏统一规划,甚至出现信息孤岛现象,阻碍了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较为落后,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得不到法律保障,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建设。

三、我国电子政务构建应采取的措施

(一)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体系。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目前,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缺乏总体设计,统一的网络平台尚未形成,而与此同时,许多部门各自建立了横向或纵向相对独立的专网,这些没有形成连通的专网是电子政务未来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性问题。建设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进一步提升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综合保障能力,深化拓展统一政务网络的业务应用,确保网络及信息安全,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内容。

(二)利用云计算提高电子政务的共享性应用。云计算是利用虚拟技术,通过可扩展的资源整合和按需供给的专业化应用服务交付模式,提供灵活、高效、低成本的计算与数据服务,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可充分利用云计算优势,在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和共享应用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三)大力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和政务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产业发展日益活跃,各国政府逐步意识到大数据在经济发展、政务建设,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我国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部委在科技和产业化专项方面也逐步加大对大数据产业化应用的科研力度。1、完善政府数据采集更新机制。政府数据采集应以政务应用需求为导向,制定数据资源采集方案,建立公共基础数据资源标准,完善数据资源采集、共享、利用和保密等相关制度,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扩大数据的采集、交换、共享范围。建立数据定期更新和校验策略,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2、构建统一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构建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奠定国家大数据应用基石。利用该共享平台,把政府及其支撑机构掌握的非信息进行开放,特别是积极向社会开放地理、人口、法人、知识产权等政府基础信息,及其他有关管理机构的数据资源,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政府数据资源的深加工和再利用,从而扩展电子政务大数据的应用范围,盘活政府信息资源,把政府数据转化成社会财富。3、利用大数据构建服务型社会。以民生重要领域大数据应用为突破口,重点选取辅助决策、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灾害预防、就业社保、交通物流、教育科研、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科技服务,以及金融、电信、能源、传媒等重要且数据量大的行业领域,建设政府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支持政府机构和企业创新大数据服务模式,及时总结,逐步推广。

(四)积极发展在线服务模式。发展在线服务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方向。随着网络应以的普及,中国网联网网民已经达到6.49亿,手机网民也高达5.57亿,政府机构利用网络提供服务已是时展的要求。政府应利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借助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积极探索和培育适应互联网新趋势的在线服务模式,实现政府服务的智慧化转型,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如O2O的服务模式、多媒一体的服务模式以及整合社会化网络服务平台,均可使政府机构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基础服务。

(五)重视电子政务的绩效。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建设周期长,风险高,因此加强电子政务的绩效考核,可提高电子政务的建设质量。电子政务建设若处于绩效管理缺失状态,则可能导致电子政务投资黑洞的发生。为解决电子政务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国家各级部门应加强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各类网站绩效评估工作,建立涵盖成本效益、应用效果、协同共享、安全保密、创新服务等方面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推动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四、总结

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进一步统一网络体系,利用云计算提高信息的共享性的同时,还应完善地方大数据及信息的安全性管理,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换。

参考文献:

[1]熊枫.电子政务管理内涵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2,(12):119-120.

[2]卢珊珊.信息公开与电子政务建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1):1199-1199.

篇8

一、平衡计分卡在政府职能部门绩效评价中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绩效评价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政府战略管理的工具,平衡计分卡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政府职能部门的评价之中。平衡计分卡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理论和工具,对政府职能部门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通过平衡记分卡可以建立健全政府职能部门绩效评价指标,并且使之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二,通过平衡记分卡有利于完善政府会计预算机制,有助于改善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把优质的公共服务职能作为战略使命,从而转变政府公共管理理念、树立服务行政的职能观念。

第三,通过平衡记分卡来引导和推动建立学习型的政府职能部门,把组织战略目标与学习成长这个维度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习与成长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四,通过平衡记分卡有利于加强政府内部管理,减少部门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摩擦,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并且通过多种方法对政府横向和纵向组织进行了有效整合。

二、城市政府职能部门绩效评价指标模型的构建

城市部门绩效评价的平衡记分卡的指标由受众服务、业绩体现、内部管理、学习成长四个:G维度考核要素组成,函数模型如下:

G=F(A,B,C,D)在这个模型里表示绩效,f表示函数,A表示受众服务,B表示业绩体现,C表示内部管理,D表示学习与成长。

该模型表明:一个城市职能部门的绩效是其履行职能体现的工作业绩结果、受众服务评价、内部管理水平、学习与成长状况的函数,即城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绩效随着A、B、C、D这四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A、B、C、D四个因素之间围绕战略的实现交互作用、动态调整,并通过合力的作用共同决定绩效水平。同时从函数模型中可以看到,完整的政府职能部门的绩效体系不是单一职能的履行结果,它是四个维度合力的产物,哪一个维度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其绩效的整体水平。

三、城市政府职能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受众服务维度

一级指标:市级领导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社会公众评价、其它评价。二级指标:市领导(市府市委领导班子、分管领导、)满意度评价,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单位、下级管理单位、横向合作单位)满意度评价、社会公众(专家、各类公众)、建议提案办理(人大、政协、其它部门)满意度评价,这些指标主要通过各类受众对一个城市各职能部门工作服务满意度程度。

(二)内部管理维度

一级指标:工作效率、依法行政、政务公开、行政成本。二级指标:督查事项落实、行政审批限时办结、行政投诉办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公务员行政效能投诉查实次数、公务员违法违纪查实次数、领导述廉评议、行政管理信息的真实性、政务公开实施情况、政务网及行政办公网络化建设、专项资金审计监督、行政费用控制。以上绩效考核指标,是对城市各职能部门在内部管理应重点控制的管理项目。

(三)学习成长维度

一级指标:工作创新、员工素质、机关文化、调查研究。二级指标:工作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情况、工作获市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情况、工作创建“模式”或经验推广,公务员培训提高,员工满意度,调查研究。以上绩效考核指标,是对城市各职能部门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及控制指标。

(四)业绩结果维度

一级指标:关键业绩目标、主要职能体现、年度特色工作。政府各职能部门关键业绩目标的设置主要是对各职能部门在落实组织战略的推动,主要职能体现的设置主要是对通过年度工作加强部门履行单位职能的促进,年度特色工作的设置主要是对各部门在年度工作注重加强工作创新突出特色。以某市经贸委业绩体现绩效评价指标为例说明如下:关键业绩目标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民营经济同比增长;主要职能体现指标: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户数、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建设、骨干批发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菜篮子”工程建设、品牌培育、区域性金融中心培育、经济运行保障;年度特色工作指标:大工业体系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办好民营经济发展十件实事、启动大企业“直通车”服务体系。同时,以上三大类绩效评价指标,是对城市各职能部门绩效评价的重点项目,其中,每一个二级指标都可以根据工作实际再进行细化、分解到三级、四级或更深入的指标。

四、城市政府职能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一)标杆值的确定

为使城市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有效地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绩效评价指标应该严格以各城市制订的“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值作为绩效评价的标杆基数进行考核,这就需要各城市政府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应有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和评价标准,考虑到目前我国各城市的部门发展规划制订与政府绩效评价两个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融合问题,因此在绩效评价时暂时可采用以各部门近三年工作目标的完成值为基准进行加权核算。由于年目标值为变动值,为保持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应采用标注方法来体现年度具体目标动态变化的要求。

(二)考核主体的选定

结合我国城市政府的管理体制和各职能的分工特点,城市政府部门绩效评价主体应按照其市委、市府各部门的职能分工,以市委市府联合成为的考核委员会(下设考核办公室)为中心进行,主要包括市考核办公室、市监察室、市统计局(含市城调队)、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市法制办公室、市纪委、市组织部、市办公厅(含市府计算中心)、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等单位。

(三)考核办法的确定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城市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的办法可采用三种形式:

一是以0分为基础分,按业绩体现结果进行加分核算,以选定的标杆值为标准基数进行考核,每项达到目标值起获标准起获分值,每项超过目标值1个百分点加规定的标准分。

二是以100分为基础,按业绩体现结果进行扣分核算。以选定的标杆值为标准进行考核,当出现不按规定要求等进行扣分。

三是以0分为基础,由各类人员进行满意度评价,计分以实际得票率计算得分,满意率达90%以上计100分,80%-90%计80分,70%-80%计60分,低于70%计0分。

篇9

一、推行电子政务应用

1、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相连接。逐步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外网开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业务应用,并将已建的部门公共服务业务专网逐步整合到电子政务外网(市数字办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2、实施政府网站整合提升工程。依托“龙岩”政府门户网站平台,继续推进政府网站群建设,实现统一托管的政府部门网站数量达到40个以上。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资源的梳理,形成统一的网上信息公开和办事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功能,深化政府门户网站应用。继续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推动各县(市、区)和市政府各部门网站建设(市政府办牵头,市数字办、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信息公开办配合)。

3、推进市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市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平台(一期)技术方案的制订、论证、招标和实施,实现与省应急平台、专业应急平台的相互衔接与资源共享,使政府应急指挥与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市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视频系统资源,进一步完善传输网络及应用系统,扩大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应用,发挥系统的综合效益(市政府办牵头,市数字办、水利局、广电局、公安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4、全面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依托政务信息网络,全面推进市级党政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启动建设市直部门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推进业务协同,早日实现“无纸化”办公(市政府办牵头,市数字办负责)。

5、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和深化应用。加快推进县级网上审批系统建设进程,实现省、市、县(市、区)三级联网,逐步实现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龙岩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市数字办配合)。

二、推进便民系统建设

1、推进全市社会保障卡系统建设。在全省的统一部署下,加快推进社保卡系统建设,开展社保卡在城镇医疗等社会保险系统和就业、新农合系统中的应用;推进社保卡作为医疗就诊卡,实现医疗就诊一卡通(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2、加快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完善市级有线数字电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力争年内完成县(市)城区和主要乡镇的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市广电局负责)。

3、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平台和应用系统,推进社保卡在新农合系统中的应用(市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4、完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推进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向基层医疗机构扩展,今年完成省定乡镇中心卫生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接入,提高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满足农村群众共享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市卫生局负责)。

三、加快城乡信息化进程

1、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加快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各级涉农信息资源,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市场、就业等信息进村入户(市数字办牵头,市农办等其他部门配合)。

2、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以第三代通信技术为主,分阶段、分步骤推进龙岩“无线城市”建设进程,进一步拓展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无线宽带网络应用,重点支持和鼓励TD—SCDMA无线网络技术推广应用。年底前完成全市城区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市数字办牵头,龙岩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负责)。

3、全面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依托电信龙岩分公司网络资源,整合各单位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全市1916个终端站点的建设,形成功能完备、标准较高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市远程办负责,电信公司等单位配合)。

四、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

1、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10+3”产业的应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开展节能减排信息化服务,重点研究电力、煤炭、冶金、化工、建材、轻纺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信息化工作方案。利用信息技术助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工业品牌(市经贸委、科技局、环保局负责)。

2、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构建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龙岩中小企业在线服务系统,为全市企业提供及时、便利的政策咨询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市经贸委负责)。

3、启动“千企万店”上网工程。启动建设龙岩企业信息化门户网站,并以此为平台分批次免费为龙岩市内的企业商户建立WEB、WAP网站以及企业信息化应用界面,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加强营销宣传与品牌建设(市数字办、经贸委等单位负责)。

五、创新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开展电子政务总体设计调研,做好与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衔接。在年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和实施方案,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探索推进统建共用的集约化建设模式,推进集中式机房、集成式OA、政府网站群建设。试行应用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外包服务(市数字办、效能办负责)。

六、加强基础信息资源开发

1、积极推进政务信息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市本级应用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库的共享。建设证照信息服务系统,开展证照电子化申报审核,建立证照验证和服务机制(市数字办、行政服务中心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2、推进基础地理信息应用平台建设。整合国土、城建、交通、地质等相关单位数据资源,建设基础地理信息应用平台(市数字办,市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建设局、交通局、勘测设计院等相关单位负责)。

七、加强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1、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网和政府网站的安全保障措施。建设市政务信息网防病毒中心,为政务信息网络应用提供安全的环境。完善政府网站群信息身份认证系统,确保信息安全(市数字办负责)。

2、积极推进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分级保护工作,提高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和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覆盖面(市网安办,市公安局、保密局负责)。

3、建设政务信息内网防护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内网违规外联等信息安全事件。组织开展信息安全保密宣传教育,推动落实安全保密工作(市保密局负责)。

4、扩展CA证书的应用领域,开发个人数字证书的使用功能,为我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提供安全保障(市机要局负责)。

篇10

关键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念;方法;建议

绩效是一个内涵了多维要素的系统结构,通常包括经济,即要求组织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效率。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通常是指公共部门积极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在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因素与伦理政治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相统一的基础上,为获得公共产出最大化的过程。

近年来,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已经广泛应用到我国各个政府机关工作部门,在实践过程中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念和方法也日趋成熟。绩效评估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是绩效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绩效评估执行的效果直接影响了绩效管理的成效。公平、反应性、责任成为绩效评估的主流要素。

一、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可行性

就现阶段我国公共部门的发展程度可以为绩效评估的实行提供可行性。

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民主化进程取得重大进步,公共部门改革的深入进行为绩效评估的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政治环境;第二,我们有西方各国逐渐成熟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可借鉴;第三,现代信息技术、分析技术、预测技术的发展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第四,开展绩效评估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二、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现状

1.目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问题分析

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广泛应用的背后,依旧存在这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评估主体方面,侧重点偏差

在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研究主体方面,一般都认为包括公众、政府以及专家学者这三类,而理论界普遍把重点放在公众主体研究上。这就导致理论研究与实际情况联系不起来,因为我国的政务公开体制还没有很完善,体制建设也不够成熟,很多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政务公开内容只是政府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这些公开的文件之类的内容页往往只是政府的决议等,透明度并不高。

(2)对于绩效评估指标的制定不科学

目前的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制度还是缺乏科学性的操作,也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而且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就算有了科学的方法进行绩效评估,但是想要顺利的完成评估工作,评估指标在后期的反馈和改善上能够起到的作用仍然有限,利用不当就会导致评估工作流于形式。

(3)绩效评估的辅助系统不完善

这主要表现在没有科学、详细的职位说明书、评估保障系统缺失,还有相关的激励和薪酬体系的建立。目前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是没有职位说明书,以致绩效的标准缺乏参考,没有科学准确的标准。另一方面,我国尚未制定出有关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法律法规,在政府机构中却缺乏相关的机构或部门来协调、监督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整体运作情况。制度保障和管理部门的缺乏,使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改革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在某些地方的公共部门中绩效管理演变成了政府的”形象工程”。在理论研究中,绩效评估的保障体系研究也是一个成果较少的视角。

2.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国民观念落后,没有提高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视程度

我国国民的观念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传统的平均主义观念深深扎根于国民心中,靠政绩提升的观念和形式根深蒂固,并在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工作中表现出来。同事,还存着这很多领导干部政绩观比较模糊片面,甚至有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极端的、错误的,这具体表现在片面强调发展经济、重视政府报告中的数字工程、大肆建设大的工程项目、忽视人民利益等等。

(2)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我国尚未制定出有关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法律法规,在政府机构中却缺乏相关的机构或部门来协调、监督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整体运作情况。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督、考核机构及公务员受行政机构监督和约束机制,势必导致监督乏力甚至缺失,出现各部门联合作假的现象。我国对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在是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却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公共部门在寻求改革的过程中也举步维艰,想要使绩效评估实现科学化操作,必然是缓慢艰难的。

(3)形式主义严重,使绩效评估不能良好开展

在现阶段,我国的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的实践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种走形式的行为,因为没有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估过程就缺乏相应的科学的指导。有些单位甚至出现了”轮流坐庄”的不正常现象。这与绩效评估工作开展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念分析

近年来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上面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百花齐放。学术界对政府绩效的内涵范围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浙江大学范柏乃教授认为,政府绩效和领导干部的政绩一致,其表面意义上来说是指领导干部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任职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成绩和所获得的效果,但从其本质和内涵上讲,还包含行政成本、行政效率、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内容。

在形式公民发在绩效评估主体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重视社会公众评估是当前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评估的发展方向,还有学者具体分析了目前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社会组织、政府组织自身、社会公民等,提出了要建立一个以社会公众为本位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

绩效评估是企业组织在其管理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新管理方法。在不同的企业组织中,绩效评估方法也显示出多元化的特征。公共部门引入绩效管理,实施绩效评估,不仅需要借鉴企业绩效评估的理念,更需掌握绩效评估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便于减少绩效评估实施的阻力,并有助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本节着重介绍在企业绩效管理基础上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各类方法,主要是绩效指标的设计,以此作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借鉴。

政府绩效评估所蕴涵的这种管理理念还通过政府绩效评估的性质、特征和价值体现出来。在性质上, 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市场责任机制。没有消费者的选择就难以形成市场机制, 就不能激发公共服务供给者的竞争, 最终也就难以形成公共责任机制。

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方法探析

1.平衡计分卡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不管是企业还是公共部门都面临这充满挑战的竞争环境。平衡计分卡是是进行对员工的绩效评估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尤其是适用于中国的平衡计分卡,可以用来帮助建立战略管理的基础架构。

企业组织的多年实践表明,平衡计分卡是作为现代组织所面临的许多挑战而产生的行之有效的工具,并在绩效评估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平衡计分卡是私营组织绩效评价和战略管理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源于企业的平衡计分卡同样适用于公共部门,但同时也不可忽视这其中的差异。

2.360度绩效评估

平衡计分卡从绩效评估绩效指标设计的角度探讨绩效评估的方法,而360度绩效评估则是从评估主体角度寻找绩效评估的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传统的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受到了置疑,一些大型跨国企业纷纷采用新的绩效考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目标管理考评。这种新的绩效考评方法即360度绩效评估。20世纪90年代初,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世界500家大公司中,超过60%的公司使用360度绩效评估方法。

3.其他的绩效评估方法

(1)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比较

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比较是组织一贯的做法,对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改进绩效具有一定的意义。衡量比较的方法主要有两两比较法、排序比较法、强迫分配法等。

(2)员工与工作标准之间的比较

员工与工作标准相比较属于一种纵向比较,其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一般来说,员工与工作标准相比较的方法有考核清单法、量表评价法、关键事件法、行为差别测定法、评语法等。

(3)员工与目标之间的比较

员工与目标之间的比较主要是指目标管理法(MBO),也是目前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较为深入的一种方法。所谓目标管理法,就是通过使主管人员和下属共同参与制定双方同意的目标,使组织的目标得到确定和满足。这些目标是详细的、可测量的、受时间控制的,而且结合在一个行动计划中。在以双方确定的客观绩效标准为中心的绩效测评期间,每一进步的取得和目标的实现是可以测量和监控的。

综上所述,绩效评估方法具有多样性,从绩效指标设定、评估主体确定到绩效结果分析,都存在许多较为科学的方法。公共部门对这些绩效评估方法不是说都可以拿来使用,而是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应用。

五、解决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1.借鉴西方经验,加强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立法保障

从根本上规范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首先就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借助立法的力量推动公共部门绩效考核工作的有效进行。要在我国构建一套稳定完善的政府公共部门绩效考核制度,应注重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经验和做法,如借鉴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完善政策和立法使我国政府公共部门绩效考核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道路。

2.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完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灵活的考核标准,可以使绩效考核活动规范化、科学化,以保障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我们应变目前公共部门绩效考核中德、能、勤、绩、廉五项平面指标为立体指标,将考核指标进行分解,在对不同层级或不同类别的考核对象进行考核时,可灵活设定考核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并赋予不同层级的考核对象的指标权重,提高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3.采用科学的绩效考核方式、方法

(1)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增加考核等次

要充分运用统计、会计、审计等经济知识手段,将每一层次、每一部分的责任目标以客观的易于衡量的形式确认下来用量化的综合指数来反映政府相关部门的绩效情况;还要充分应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说明影响表达绩效目标的因素和不能表达绩效目标的原因,增强绩效的灵活性,使其最终结果更加真实。

(2)缩小考核周期,加大平时考核力度

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取得的成绩和造成的失误。我们应变定期考核为定期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缩小考核周期。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 体现了考核工作持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4.规范绩效考核过程

(1)采用培训的方式培养考核人员

为了减小考核主体在考核工作中由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提高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应加强对考核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对绩效考核制度和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理解,对考核方法和程序的熟悉,以及对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掌握等。

(2)加强考核过程的监督工作

加强绩效考核的监督工作,在上级组织中建立考核督察小组,具体检查各项制度在考核工作中的执行情况,以防止考核工作的偏失。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则要进行民主评议、民意测验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3)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公共部门绩效考核工作带来有效的技术支持。如今,传统的纸张已无法适应现代考核的要求,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已成为进行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必要手段。

六、结语

公共部门绩效考核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活动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也是选拔优秀人才和合理利用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目前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相关工作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尚且缺乏全国统一的做法和标准,实践的力度和效果也很不平衡,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实践进行梳理,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并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从立法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的完善、考核方式方法的改进、考核过程的规范以及考核兑现机制的强化这五方面入手,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我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以后肯定会越来越科学和客观。

参考文献:

[1]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2]孟华.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从机构绩效评估向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转变[J].中国行政管理.2009(02)

[3] 尚虎平.美国与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研究的比较―基于《公共管理评论》与《中国行政管理》2002-2007年数据[J].科研管理. 2009(03)

[4]翁列恩,胡税根.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经验、问题与路径选择[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03)

[5]廖晓明,罗文剑.试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完善――一种基于行政文化视角的考量[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03)

[6] 吴建南,阎波. 谁是”最佳”的价值判断者:区县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的利益相关主体分析[J]. 管理评论. 2006(04)

[7] 彭向刚,赵娜. 论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8] 刘金山. 基于目标管理原理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改进的实证研究[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9] 陈立梅. 谈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完善措施[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10] 刘瑞,周人杰,崔俊富. 论宏观调控的绩效评估、法制建设与行政问责[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11] 陈家浩.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新进展――发展语境、理论演进与问题意识[J]. 社会科学. 2011(05)

[12] 托马斯・特拉斯基维奇,孙斐,许方圆,赵晓军.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J]. 公共管理学报.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