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要点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知识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

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概念图

新课标的出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按照新课标进行高效率教学是值得教师思考的课题.概念图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帮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概念图的定义

概念图分为概念构图和概念地图两大类.概念构图更加重视制作概念图的过程,而概念地图则是重视概念图的成果.概念图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物理知识,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图片、视频影响等方式进行表达,这不仅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具体概念有了深入了解,还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并实际运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概念图制作方式比较

1.传统模式.在上个世纪中期,概念图由国外学者提出并加以运用,由于当时科技发展的限制,概念图都是通过手绘来进行完成,一般学者在制作概念图时仅仅需要纸笔.传统模式的优点是绘图方式比较简便,缺点是手绘概念图需要极高物理知识素养并且耗时长.

2.现代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绘概念图已经临近淘汰,就像工程施工图一样,科技发展之前设计师都是手绘图纸,现如今设计师绘图时都利用CAD等绘图软件来完成,概念图也是如此.由于现代概念图软件的出现,使绘图人员更加方便简洁地进行绘制,计算机绘图有着传统绘图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绘图软件不仅能够精准绘图,还能减少绘图时间,使概念图内容更加丰富,唯一的缺点就是使用者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三、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性

1.针对性.由于物理知识繁多且复杂,所以在绘制初中物理概念图时要突出物理知识的要点,有针对性地对于知识要点进行绘制概念图.此外,还要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自身认知范围进行概念图的绘制.

2.发展性.由于初中物理知识都是一环套一环,所以在绘制概念图时一定要注意将知识要点的连接部分做好标注,随着以后初中物理知识的深入再将原有概念图进行拓展,使概念图具有一定的发展性,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3.多样性.虽然物理知识的所有要点都是固定的,但是根据概念图的多样性能够将侧重点和知识要点进行改正,使其不被课本上的知识所限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现有物理知识程度绘制概念图,能够发挥概念图的作用,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4.简洁性.物理知识是非常繁多复杂的,初中物理课本上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是仍然对初中生是一个难题,概念图具有简洁性的特征,能够将初中物理繁多复杂的知识点通过简洁的概念图方式进行传递.简洁明了的概念图,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使概念图发挥到最大效果.

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的策略

1.明确知识要点绘制概念图.在绘制概念图时,要明确物理知识要点,不能盲目地将所有课本上的知识点都绘制在概念图中,概念图要求简洁明了,能够使学生轻易了解基本知识要点.在绘制概念图时,一定要明确知识要点的选择,根据知识要点和学生的实际物理知识情况进行划分,教师利用概念图稍加引导,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2.整理知识,师生共同完成概念图.教师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利用概念图来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并且要让学生自行绘制概念图.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使学生能够总结归纳知识要点,通过知识要点来回顾课堂中所学知识,利用物理的逻辑性进行概念图的绘制,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使学生具有自主归纳总结物理知识的能力,学生自行绘制的概念图其根本作用和意义是教师绘制的概念图无法比拟的.

3.利用概念图巩固知识.教师利用概念图对其中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重新将课堂中的知识要点复习一遍,并能够通过概念图的知识节点延伸到其他知识要点,这样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基础概念和物理规律有全方位了解.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了解物理规律.利用概念图的多样性、简洁性、针对性和发展性解决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革命性创新.

篇2

1.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初中物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初中物理高效益——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是学生学习的初中物理高效性,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要在有限时间内使学生的发展达到最大化,做到优质、高效、低负、低成本。

2.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

(1)教学目标设置恰当(明确、具体、符合学情)。重难点处理得当(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面向全体,关注个性;注重情感、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

(2)授课精炼初中物理高效。抓住知识主线,思路清晰,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重点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难点问题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3)主体作用彰显。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中自主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学习形式多样。努力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他技术、组织手段,让学生尽可能利用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思考、操作、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初中物理高效学习。

二、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1.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和本校实际出发,通过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优秀中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我校初中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2.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案

(1)备课

①学生用的导学案的编写(教师备课的重点)。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落实课本的教学目标,然后从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内容、知识梳理和达标检测五个方面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去体现,这些由教师制定;知识准备的内容主要是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准备的知识要点,这部分由教师设计好后要求学生上新课前完成;学习内容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按课本内容而定;知识梳理就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要求学生自己梳理,这样既能回顾和巩固已学的初中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精确的初中物理语言描述初中物理问题的能力;达标检测包括达标检测一和达标检测二两部分,达标检测一由学生当堂完成,时间为五分钟,达标检测二为课后作业,时间不超过15分钟,教师在设计题量时要注意时间,题目要切实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教师在新课前将导学案下发给学生,然后学生根据导学案,结合手中的学习资料自学,进行提前预习,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教师在呈现学习“支架”——导学案的基础上,对必要的问题,必要的学习内容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初中物理高效预习、初中物理高效学习。那学生到底预习效果如何呢。就需要进行预习测试。在进行预习测试时,以“你学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为题进行测试,测试以书写的好坏、语言表达等作为评价尺度,而对学生学到的知识程度不作评价。

②教师用的备课的撰写。教师主要还是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仪器、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后感七个方面进行备课。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增加了课前二次备课和课后二次备课。课前二次备课是指临上课前对自己的教案用红笔进行修改,课后二次备课是指教师上完课后发现备课存在问题,然后再次用红笔进行修改。

(2)上课

篇3

[关键词]低坡度 衔接 优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034-01

所谓低坡度教学,即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教学的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人上,多由实例和学生的已知经验引入。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精简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下面我就如何在具体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低坡度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物理教学打好基础

1.1搞好入学教育

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中和职教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职业学校物理课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主要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职业学校物理课在整个职业教育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职业学校物理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中和职业学校物理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1.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中和职业学校衔接,教师首先应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可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中和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中和职业学校物理知识体系,找出初中和职业学校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中和职业学校衔接

2.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低坡度教学

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初中和职业学校物理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力学概念、热学知识与电学知识等,到职业学校,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物理成立的结论到职业学校物理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可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以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2.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职业学校物理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要求教师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3.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中和职业学校良好衔接

3.1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

唤起学生学好物理的热情。搞好初中和职业学校物理衔接,除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物理兴趣。应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他们多讲物理知识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讲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技术的劳动者,使他们提高认识,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3.2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由于职业学校物理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3.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学习质量的优良程度与学生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素质及非智力因素涉及面很广,对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影响较大的有: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学习习惯和方法、个人意志和毅力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上进,端正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应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刻苦努力,发奋图强,始终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

3.4知识的反馈和落实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策略

物理是一门充满探索乐趣的学科,在生动的理论讲解中建构学生的物理思维,在丰富的实验中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本领,初中物理教学也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物理教学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多媒体教学得到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逼真。伴随教材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更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应看到,物理课程也存在着急需突破的教学“瓶颈”: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并不明显,例如有的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学生对物理实验表现不积极,认为实验只是对教材内容的模仿操作,缺乏新意。因此,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课程学习的起步阶段,甚至对学生今后的长期学习都会产生启蒙影响。教师应当通过探究式教学,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在物理知识探索、实验研究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带领下,逐渐学会自己阅读、观察、实验和思考,并主动发问,真正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物理学的原理。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把握的要点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应注意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感兴趣的内容愿意主动投入精力。所以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应用首先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兴趣焦点,并善于挖掘物理知识和学生兴趣的结合点,进而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探究物理原理。例如,光学知识比较抽象,但学生对光学变化的不同效果却容易产生兴趣,教师如果从实践现象出发,用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再回归理论分析,也会取得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第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探究式教学实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带领学生探究,二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指导是基础,学生需要在此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并利用课上和课下的时间主动投入到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因此,教师关键是要教授学生探究的思路和方法,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物理知识的学习讲求活学活用,无论是电路的设计与连接,还是力学的相互作用,都不是纸上谈兵,学生只有学会自主探究,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才能取得真正的收获。

第三,关注对学生的激励。探究式教学的实施需要一种动力的支撑,对学生来说,获得教师的肯定和激励是他们热切盼望的,每个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兴趣,教师的帮助和鼓励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重新认识自我,进而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遵循兴趣、主动性、激励的方向指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应着力推进以下策略:

第一,将抽象的理论寓于生动的情境。理论知识讲解是教学的基础工作,但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教师应当营造物理知识的应用环境,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然后再带领学生探究其中的奥秘。因此,在每一章节知识讲解前,教师应广泛搜集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资料,设计饶有趣味的实验。例如,学生刚刚进入声学的学习时,教师可引用宠物店吸引宠物的销售策略,通过播放人无法听到、但动物却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吸引动物前来宠物店,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无形力量,认识振动“频率”的内涵;或是选取不同乐器的声音,引导学生如何辨别“声色”。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是探究式教学的贯穿线索,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

第二,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实验。初中物理在每一章节都安排了相应的实验内容,但教师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应打破传统的模拟操作,以主题实验的方式给予学生实践自主探究的机会。主题实验教学可采取分组的方式,由教师将班级内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项主题实验任务,教师提出实验问题及实验要求,包括准备实验器材、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小组成员总结实验结论等。例如,在质量和密度实验中,教师可提出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糖块的密度等具有启发式的实验主题,然后小组成员展开系统的探究活动。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成员可上台演示实验过程,讲述实验心得,再由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第三,加强物理文化对学生的熏陶。物理文化实质已经融入在教材之中,只不过文化的“浓度”不够鲜明。但物理文化对学生启发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生经过物理文化的熏陶,会进一步增强探究意识,深刻体会探究学习带给自己的收获。物理文化既包括客观的物理研究实验器具,也包括物理学家个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教师可在每章节的讲述中增加对物理学家的背景介绍,将物理学原理的发现寓于其中,或是介绍物理仪器的发明历程,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的浩瀚历史。例如,牛顿对力学的研究历程,阿基米德所处的历史环境等,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借此机会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素养。

第四,以开放式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每个学生的天生特质不同,对学习也会产生不同的爱好和倾向。教师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而是要以此为契机,激励学生对感兴趣的物理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收获探究成功的喜悦。例如,有的学生对焦距成像颇感兴趣,有的学生热衷研究浮力,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科学的激励和引导,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

四、总结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教师应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并综合运用多种探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实现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篇5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物理教学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多媒体教学得到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逼真。伴随教材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更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应看到,物理课程也存在着急需突破的教学“瓶颈”: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并不明显,例如有的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学生对物理实验表现不积极,认为实验只是对教材内容的模仿操作,缺乏新意。因此,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课程学习的起步阶段,甚至对学生今后的长期学习都会产生启蒙影响。教师应当通过探究式教学,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在物理知识探索、实验研究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带领下,逐渐学会自己阅读、观察、实验和思考,并主动发问,真正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物理学的原理。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把握的要点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应注意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感兴趣的内容愿意主动投入精力。所以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应用首先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兴趣焦点,并善于挖掘物理知识和学生兴趣的结合点,进而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探究物理原理。例如,光学知识比较抽象,但学生对光学变化的不同效果却容易产生兴趣,教师如果从实践现象出发,用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再回归理论分析,也会取得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第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探究式教学实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带领学生探究,二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指导是基础,学生需要在此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并利用课上和课下的时间主动投入到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因此,教师关键是要教授学生探究的思路和方法,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物理知识的学习讲求活学活用,无论是电路的设计与连接,还是力学的相互作用,都不是纸上谈兵,学生只有学会自主探究,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才能取得真正的收获。

第三,关注对学生的激励。探究式教学的实施需要一种动力的支撑,对学生来说,获得教师的肯定和激励是他们热切盼望的,每个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兴趣,教师的帮助和鼓励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重新认识自我,进而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遵循兴趣、主动性、激励的方向指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应着力推进以下策略:

第一,将抽象的理论寓于生动的情境。理论知识讲解是教学的基础工作,但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教师应当营造物理知识的应用环境,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然后再带领学生探究其中的奥秘。因此,在每一章节知识讲解前,教师应广泛搜集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资料,设计饶有趣味的实验。例如,学生刚刚进入声学的学习时,教师可引用宠物店吸引宠物的销售策略,通过播放人无法听到、但动物却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吸引动物前来宠物店,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无形力量,认识振动“频率”的内涵;或是选取不同乐器的声音,引导学生如何辨别“声色”。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是探究式教学的贯穿线索,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

第二,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实验。初中物理在每一章节都安排了相应的实验内容,但教师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应打破传统的模拟操作,以主题实验的方式给予学生实践自主探究的机会。主题实验教学可采取分组的方式,由教师将班级内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项主题实验任务,教师提出实验问题及实验要求,包括准备实验器材、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小组成员总结实验结论等。例如,在质量和密度实验中,教师可提出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糖块的密度等具有启发式的实验主题,然后小组成员展开系统的探究活动。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成员可上台演示实验过程,讲述实验心得,再由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第三,加强物理文化对学生的熏陶。物理文化实质已经融入在教材之中,只不过文化的“浓度”不够鲜明。但物理文化对学生启发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生经过物理文化的熏陶,会进一步增强探究意识,深刻体会探究学习带给自己的收获。物理文化既包括客观的物理研究实验器具,也包括物理学家个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教师可在每章节的讲述中增加对物理学家的背景介绍,将物理学原理的发现寓于其中,或是介绍物理仪器的发明历程,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的浩瀚历史。例如,牛顿对力学的研究历程,阿基米德所处的历史环境等,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借此机会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素养。

第四,以开放式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每个学生的天生特质不同,对学习也会产生不同的爱好和倾向。教师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而是要以此为契机,激励学生对感兴趣的物理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收获探究成功的喜悦。例如,有的学生对焦距成像颇感兴趣,有的学生热衷研究浮力,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科学的激励和引导,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

篇6

关键词:课前预习;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作用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84

物理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难点之一。物理实验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研究物理原理,在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部提出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这种方案,旨在促进实验教学效果的优化。然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必须要让学生能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所以,为了配合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

一、课前预习的作用

1. 让学生经历实验的全过程

任何实验都是建立在对实验原理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对于学生来讲,如果一开始对于实验的全过程没有了解,就仓促地进行实验,那么其实验过程必然也是如同“盲人摸象”一般。而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有效性,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课前预习,学生首先对于实验所需的各种器材,进行实验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实验当中应注意什么,在实验之后应怎样进行总结等方面进行充分了解,把握到实验的脉络。此时,做起实验来才能具有针对性,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 让学生进一步夯实进行实验所需的理论知识

任何实验都离不开充足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比如,若我们不了解光学原理,那么光学实验也就无从谈起。所以,通过实验前的复习工作,我们可以让学生对实施实验所需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进行夯实。这样,他们的实验过程才能够进展顺利,不至于因理论知识不足而手忙脚乱。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为了让学生自觉进行预习,我们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进行预习的好习惯。一开始,我们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进行预习。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结合生活元素引导学生预习

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知识还比较陌生,而探究性物理实验更是一个新生事物。这导致他们在预习时常常不知道怎样寻找突破口。对此,如果我们能够让物理知R更加“接地气”,使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课前预习中融入生活元素,就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预习思路,找到突破口。同时,当学生寻找到了物理实验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就会对物理知识产生亲近感,最终发生对预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前,首先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原理对他们进行提示,让他们带着这些生活元素来进行预习。

(2)师生在课前做好沟通互动

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却也是预习阶段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学生在学习程度上的千差万别,有的对物理知识的接受力不够强,掌握的速度比较慢。有的对物理课程缺乏兴趣,不肯自觉地进行预习。此时,如果我们在课前与学生做好对实验要点的沟通互动,尤其是要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一方面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物理思维,使他们顺利进行实验操作;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他们通过预习环节中的思路启发,来自主寻找问题答案,为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操作做好准备。

2. 拓展学生的预习空间

物理是一门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生活的课程。脱离了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物理知识,必然成为无源之水,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也会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对外界充满好奇心的年龄段,在教学中更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所以,我们要积极拓展学生的预习空间,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以生动、活泼和贴近自然的形式,对物理实验要点进行了解。

比如,我们在进行关于光的折射这方面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之前,首先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中学到的内容,利用放学时间,去河流、小溪或水渠旁边进行观察,对光的折射所产生的现象首先有所实际了解,然后再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对这种现象的来龙去脉进行自主探究。

3. 加强对预习的检查工作

为了更好地验收学生的复习效果,我们还要注意做好对预习的检查工作。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自觉性较差或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要重点加强检查。并把对他们的预习检查效果作为进行实验教学的“准入标准”。对于检查不合格的,要责成其重新进行预习。直到其预习程度过关了,才能允许其进行实验操作。

三、结束语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课程中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充分挖掘物理实验教学的价值,促进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为了在真正意义上落实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 莉.课前预习对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作用[J].中学物理,2016(10).

篇7

关键词:物理 自编 题目

物理教学离不开习题训练,习题训练的质效高低,常决定于习题的质量,对学生是否有针对性,并不取决于习题的量。为了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训练学生的题目最好是老师亲自编写。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不原意编写题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自编的题目缺乏质量,因为很多老师并不知道组成一个题目的基本要素。那么,初中物理题目的常见要素是什么呢?

一、构成物理题目的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无论物理题目怎么变化,但构成题目的基本要素是固定的,它主要由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以及题景组成。比如有这样的一道题目:火箭发射天宫一号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将会怎样?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这是利用水的什么特点来吸收热量的?火箭发射时,我们会看到庞大的白色气团,它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题目中的火箭发射是题景,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物态变化,考查的能力是概念再现与识别,火箭与天宫一号是让学生感到祖国科技的发达,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所谓新颖的题目,主要是组成题目的几个要素遍的独特新颖,甚至是前所未有。一般说来,知识点受新课程标准或大纲的限制,创新的空间有限。那么,题目的创新主要从题景、考查方法或情感点上入手。

二、编写新颖题目的方法

1.从学习过程、方法入手。当前,新课程提倡多种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调查、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等,已经走进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为我们老师编写新颖题目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从学习方法入手,再寻找适合的知识点和相应的题景,即可创作出新的物理题目。比如,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方式,是实践性课题,一般要经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数据、得到结论,甚至还有评价结论的环境。比较容易想到的思路就是针对这些环节进行编题,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再确定好考查的关键过程方法要点后,就要围绕这个要点,摘取相应的知识点和设计合适的题景。在选取知识点时,要考虑取电学的实验,力学的实验还是热学的实验?哪种实验能更好的将过程方法融合?所取的知识点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不能太难,否则会使多数学生失分,违背了编写题目的初衷。设计的情景,要考虑初中学生认知上的特点,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思考的兴趣。例如,自行车是我们一种常用的代步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要用到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请你举三个与物理有关的知识或原理。再如: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这种“智能”电路是怎样的电路?

初中物理的很多实验是由老师选好器材给学生做的,虽然教材在初三阶段提出了让学生自主选器材的要求,但大多数教师嫌麻烦,并没用很好的落实,很少有学生受到选器材的训练。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编写题目的时候,很编写一些“器材选择”性的题目,具体的方法是:给过量的实验器材,让学生选择实验器材来设计实验。这样的题目适合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验,最好是在“老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比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供选择,完成该实验的主要器材是哪些?为了研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要选择实验器材是什么等。

2.从题景变化上入手。题目的情景千差万别,来源也十分广泛,新理论,新技术,热点新闻,时事政治,都可以作为题景。当你看电视、听新闻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某些物理知识,是否可以将它们融合起来。比如,我国又进行珠峰科学考察了,要为珠峰重新测量高度,这里就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大气压与沸点、激光测距、紫外线的防护;又如,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救援中,为了便于挖掘机疏浚河道,从上海紧急调运了400块路基箱,路基箱外观上是一个个表面刻有花纹的大型钢板组成的箱体,它们被铁链拴在一起铺在松软的淤泥上,这样大型挖掘机就可以沿着路基箱顺利地开到指定地点上而不至于被陷在淤泥里。请用物理语言说明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稍加改动就可以编写出新颖的题目;当你遇到一个新的器具时,可以看看它的说明书,了解一下工作原理、使用注意点,说不定据此能编出一道新的物理题目来。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身边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新题景,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做个有心人。

三、自编题目的意义

自编题目的重要意义在于教学的针对性,避免盲目的到资料上“抓题”。如果在物理教学中,老师盲目的到资料上抓题,就可能走上应试教学的老路――题海战术。针对学生自编习题可以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学生和教师都很轻松,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效。

总之,新课改以来,初中物理试题的题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赋予时代感的题目,但命题的总趋向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能力的考察,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因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因此,在自编物理新题目的时候,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多编写一些注重实验、注重物理知识获取过程与方法的习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方彩红. 浅谈新课标下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J]. 物理研究(教学研究版), 2009,(01)

[2] 吴丽莎. 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J]. 新课程(教师版), 2008,(12)

[3] 顾道勇.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师[J]. 数理化学习, 2009,(02)

[4] 邹红梅. 初中物理新课改后的几点教学思考[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0,(02)

出生年月:1978年5月30

籍贯:江苏,徐州

性别:男

职称:一级教师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上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电流的强弱》的公开课,教学设计中主要有三个教学环节,一是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二是怎样把电流表连入电路,三是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本节课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为减少学生学习的头绪,降低学习的难度,根据各知识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教材分为两个要点:一、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二、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为突破第一个教学难点,引用类比学习,自然界强与弱是普遍存在的:光有强弱、雨有大小、声音有高低,利用一自制演示装置类比(水流)学习:电流有强弱,同时学生参加活动(接电路进行观察灯的亮度)。为突破第二个教学难点,将第二个教学要点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1、认真观察:认识电流表。2、科学实践:看说明书学习使用电流表,学生如何将电流表连入电路,进行实践。3、电流表上读数。这样把连接电流表这个难点分散在1、2两个有张有弛的教学活动中。

走下讲台,听到学生的心声:“这节课时间过得太快了,真好玩”,及同行的好评。上课后我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一些反思,以帮助自己以后的教学能力提高:

一、在教学目标方面

教学中我大胆创设情境,使学生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认为物理教学,要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二、在教学技能方面:

①语言功底:通过这次公开课我发现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教师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逻辑性要非常严密,推导流畅,过度自然。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这方面以后还应加强。

②板书的设计: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我采用电脑主板书与黑板的副板书相结合。

③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实验操作的引导: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主要是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同时注意尽量简单以防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采用水流实验类比、学生探究观察灯的亮度及电流表的使用,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实验。但在课后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去思考:

(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

(2)学生的参与:由于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类比实验、学生实验探究、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

四、在教学小结方面

我主要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培养自主生成知识的能力。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不能可有可无。通过课堂小结,不仅能使所学知识得以归纳、总结、概括和升华,而且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深化记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同时我加强了对物理方法的的小结,并引导学生进行电流表的知识拓展,自己课后去了解新型电流表的使用。

参 考 文 献

篇9

一、根据初中生特点指导阅读

由于初中生心理活动的基本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在指导初中生阅读物理教材时,应遵循这一认知原则。

首先,初中生对客体的感知是以个体的生活经验为中心的,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所制约,这是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根据初中生这一特点,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有关课文部分,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形象思维能力建立物理概念。然后引导学生联想自身体验,并结合演示实验指导学生阅读与实验有关的课文,使学生根据实验具体情形及观察到的现象,利用形象思维,来归纳和理解物理规律,培养起由“物”到“理”的物理学习方法。

其次,初中生大多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和兴趣有一定自觉性,但不够稳定。在引导阅读时,可通过实验让学生先看现象,带着疑问看书;也可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再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开始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有的学生在了解物理现象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认识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联系,希望找到一般规律。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萌芽。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发展的因素,有目的指导学生阅读物理教材。

二、根据教材特点指导阅读

物理教材与文学作品不同,课文中既有对物理过程和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概括。既有定性的叙述,又有定量的推导、计算,还有实验操作。表达方法既有文字,又有符号、公式,还有图示。初学物理的学生往往由于不懂阅读物理教材的方法,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故教师应根据物理课文的特点,具体加以引导。

首先,尽快帮助学牛熟悉物理教材中的特殊“语言”。如对于课本中常见的用语如“定理”、“特性”、“性质”、“状态”、“规律”,还有一些复合单位的出现如“千克/米3”、焦/(千克・℃)”等,学生感到陌生抽象,很难适应,给阅读物理教材造成困难。对此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阅读物理教材的方法:弄清哪几段是对物理过程和现象的描述:哪些是对现象的分析及结论。对重要的句子,结论和说理分析要让学生用笔勾画出来,认真思考其含义。

其次,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表述物理规律和概念,它和文字叙述是一致的,学生感到公式难记,关键是不理解其物理意义,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物理教材时,应强调弄清公式中每一个物理量的意义和整个式子的含义。这样才能记住公式,并灵活运用。

再次,物理课本中的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插图,弄明白插图中说明了什么问题,并注意图中每一个数字、每条线段的意义。如果有相互关联的插图,还要仔细观察图与图间的关系和变化,弄懂其含义。

三、根据教学过程指导阅读

教师要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做到“课前预读,课堂精读,课后通读”。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物理教材的方法和习惯。

首先,课前预读。上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预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简要的预读提纲,并要求学生做出预读笔记,记下要点和疑难问题,明确听课目的。在坚持每节课预读的同时,还要坚持每节课的预读检查,特别是在学生还未养成习惯时,有必要带点“命令”措施,以便于尽快培养成学生的预读习惯。当学生尝到预读的甜头,形成习惯后,要逐步深化要求,如在预读时应联系实际生活思考问题,并尽可能动手去做一些小实验,在预读中复习旧知识等。

篇10

关键词:引桥教学法;教学方式;预习环节

在笔者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物理概念、物理定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晦涩难懂;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好学生的教学引导工作,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消化理解物理难点。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就引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1.教师主导教学,忽视学生感受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自己放在教学的主置,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有的教师为了跟上教学进度,将整节课的教学进度安排得十分紧凑,准备了大量的知识点,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不停地记笔记,也不能及时向教师提出疑问。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致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很低。

2.教学方式单一,学习兴趣不高

很多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师通常通过板书的方式给学生讲解知识或者推导公式,教站在讲台上对着课程教材不停讲解,学生对着课本听得昏昏欲睡,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学生理解比较困难,逐渐丧失了物理学习兴趣。很多学生觉得物理课堂枯燥乏味,一到物理课堂时间,就提不起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3.课堂时间有限,学习时间短暂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物理教师把课堂教学环节安排得很紧凑,准备很多知识点,希望能在45分钟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物理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给学生安排枯燥繁多的课后作业和练习。虽然很多学生都能够完成课后作业,但是却在完成作业后,将物理抛之脑后不再搭理。

二、引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做好预习环节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先对课本进行预习。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指导自己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存在疑惑,哪些知识无法理解,在预习中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温度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这一节的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借助生活经历和生活常识,对课本中温度的概念以及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都有大致的掌握,可能对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会有疑惑。在接下来的教师讲课环节,学生可以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对存在疑惑和无法理解的知识重点进行攻克,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进行学习。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常识。

2.创新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概念、规律、公式都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口述举例,让学生通过想象去理解,学习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开始“上桥”,产生深入探究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给学生引入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概念,分别用动画演示说明“相对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及判断方法,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摩擦力的现象,主动探究影响滑动和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静摩擦力大小等知识,指导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突破理解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3.成立讨论小组

初中物理引桥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学习物理的进度就会中断,教师可以成立物理讨论小组,让班级中的学生在课堂外也能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学生主动“上桥”、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例如,由于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式、学习方法和兴趣爱好不同,教师可以将不同特点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让学生之间进行探索交流,主动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积极主动地去查找资料或者询问教师,理解同学的想法和见解,互相启发学习灵感,取长补短,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水平。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将引桥教学法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做好预习环节,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掌握新知识。同时,成立物理讨论小组,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多种举措,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