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25 17:0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辩论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最近,我校语文组在议论文教学如何入手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有的老师认为直接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应该在学习之后总结;有的老师则认为议论文学起来本来就困难,如果事先没有相关知识作铺垫,学生可能根本就学不懂。围绕这个问题,大家展开了的激烈讨论,最终决定,还是先将相关知识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实际的例文中去寻求验证。
课堂教学开始了,我按部就班,一股脑儿将所有知识丢给了学生:学生慌忙记笔记,然后抬头望着我,一脸茫然。我深感头疼,本来我就不同意这种教法。看来死的教条和干瘪的理论并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如何才能改变这沉闷的课堂气氛呢?我得动一动脑筋了,该怎么办呢?
突然想起曾经看过一场精彩的辩论会,辩题是“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更合适”。那场辩论,各辩手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对呀,为什么不把这个活动用到课堂上来呢?来场辩论,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借此让学生体会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于是,我对昏昏欲睡的学生说:“我们来场辩论赛吧!题目就是‘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最合适’”。
听说要进行这样有意思的辩论,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致。我请了两位学生作正、反两方的组长,并要求他们将本组的观点工整地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对自己所支持的观点进行分析。
辩论开始了,梁佳首先发言:“我认为刘邦比项羽更适合当国家队的主教练,因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团结最重要,而刘邦礼贤下土,最善于团结群众,因此我认为刘邦刘备更合适。”
“要说礼贤下土,我认为项羽比刘邦要做得好得多。你看他范增多尊敬,不仅听他意见,还尊范增为亚父。这不是典型的礼贤下土?”洪敏反驳道。
小欢立刻补充:“除了善待人才之外,我认为就个人能力而言,项羽明显胜于刘邦,他几次把刘邦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你看巨鹿之战,就是其能力的最好证明。”
“说项羽能力比刘邦强,我可不同意,项羽不是自刎于乌江,他怎么就比刘邦强了?而且刘邦跑得快呀,虽然有时候是逃跑,但不可否认他跑的速度快嘛!这不正是足球教练需要的特质吗?”小伟也当仁不让。
“最重要的教练还要能虚心地听得进意见,采众家之长,补自家之短。刘邦的优点就是能虚心地听得进意见,别人愿意为他所用。而项羽就不行了,他只听一个人的,其他人的话根本就不听,他只是逞个人之勇,结果身边的人都跑到刘邦那儿去了。球场就是战场,它需要众人的团结,而不是个人之勇。
刘邦这点就比项羽强多了。”嵇好高调发言。
……
辩论会进行得如火如荼,学生提出了很多新奇的论据。两位组长就同学们提出的理由进行了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
正方:刘邦比项羽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理由:人缘好,灵活,跑得快,虚心听取意见。
反方:项羽比刘邦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理由:礼贤下士,自身素质高,对工作投入。
辩论结束了,我的目的也达到了。我说:“同学们,大家看,我们黑板上正、反方所写的观点,其实就可以作为论点。它紧紧围绕刘邦和项羽谁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这个问题阐述了自身的看法和立场,在议论文中这样的句子就被称为‘论点’。”
学生点头,似乎有些明白了。“那么,什么是论据呢?”学生问。
我说:“论据不就在黑板上吗?组长在黑板上总结的理由就是用来支持论点的东西呀,换句话说‘用来证明论点的事例或者道理就叫论据’。同学们刚刚激烈的辩论过程就叫作‘论证’,因为你们是在利用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经过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对议论文相关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了,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班讨论,关于论据的类型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点等知识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老师,那什么叫‘论题’呢?”
“‘论题’就是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一个总的讨论题,它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看法、主张等。如我们今天讨论的‘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最合适’就是‘论题’,它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即‘刘邦’还是‘项羽’做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
“老师,那什么叫‘立论和驳论’呢?学生们纷纷”举手。
篇2
关键词:灵活多变;教学方法;趣味教学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昧,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受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本文愿就此谈点拙见,以期引起同仁的兴趣,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来推动中学英语教学。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 亲师性 较强。如果他们列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鸟 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
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删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尉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 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伙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 一言堂 ,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至 两极分化 ,教学质量不佳。
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 寓教于乐 动静结合 学用结合 师生配合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值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酋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英语有一则谚语说,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节忌繁、杂、重,(即繁琐、杂乱、重复) 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 成功欲 ,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
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
比如教字母吧,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这样做的。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灵敏能力,集体观念。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乐融融。开始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bal1,我们指着足球: what S this?It’S a footbal1.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在教思维。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如此等等,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也练了说,而且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参于。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
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四、课内外相结合
篇3
关键词:党校教学;研究式教学方法;实践与反思
abstract: the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 is a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is the most popular party school teaching students welcome. however, since a long time, people just to promote it, use it, but there is no in-depth study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some discussion on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teaching;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研究式教学方法,是党校教学中最受学员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较长时间以来,人们只是提倡它、应用它,却没有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所以直到现在,对于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概念、特点和功能都还没有总结概括出来。为此,本文试图就这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一、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概念
对教学方法概念的研究,教育理论工作者早就开始注意了。但是,要给研究式教学方法一个比较完善的概念,这当然是困难的,不过,不断地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是很必要的。
研究式教学方法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在教育史上,人们不满意注入式教学方法由来已久。在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主张,进行了不少的实验与改革,其中在世界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他极力倡导发现法。所谓发现,顾名思义,单从字面上讲,就是新的认识,就是发现过去未被人们所认识的事物。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完成这种发现吗?为消除此误解,布鲁纳首先指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明确地说,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中并不一定真正发现人类未知的什么,主要模仿发现者的思维路线——即发现路线,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说得更明白一点,这是一种带有研究因素的学习方法。我想这样理解是有些道理的,这种方法要求学员不只是记住书本上的现成结论,而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思考,知道结论是怎样来的,知道每个概念、范畴、规律、原理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个思考过程,也就是模仿发现者研究寻得新认识的过程模式。这种方法体现了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可以充分发挥成年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研究式教学方法,其本质就是要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研究、探讨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员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通过研讨,从而达到发现新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列宁指出:“每个想认真思考和独立领会这个问题的人,都必须再三研究,反复探讨,从各个方面思考,才能获得明白透彻的了解”。中国孔夫子也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些经验之谈都极明白地道出了研究式教学方法的精髓所在。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给研究式教学方法下个定义了。
研究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与学员双方以平等的参与者的身份,以集体讨论去发现新知为主要形式的探讨、研究、切磋的教学方法。这种研究式教学方法内涵深刻,其本质就是研讨,通过研讨培养学员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给研究式教学方法下的这个定义是否准确、完善,我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不是绝对完善的,都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其定义也是要在不断完善中才能准确概括出来的。
二、研究式教学方法的特点
研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很富有特点的教学方法,它的突出特点表现在教师的指导性强,学员的参与性强,教学双方的讨论性、辩论性强,思维的独创性强,教学的民主性强等方面。
1、教师的指导性强
在研究式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性是很突出的。指导就是指导学员学习。虽然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也有教师的指导,如讲授法教师要指导学员如何听讲,但教师的活动主要集中在讲授上。研究式教学方法则不同,由于这种教学方法的本质在研讨上,教师的活动更多表现在指导学员参与研讨。在整个教学过程,都以指导活动为主,即使讲授也是指导性的讲授,所以,研究式教学方法具有教师指导性强的特点。研究式教学方法要求教
师的指导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一些。比如讨论教学中,选择讨论题目不能把那些大家都不关心的问题作为讨论主题,这就要求教师的指导必须把守好确定讨论主题这一关。在讨论中,教师要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譬如讨论偏题、讨论中出现闲谈、讨论的整体气氛不正常等,进行及时的指导,以便使讨论正常进行。在讨论结束时,教师的指导性更关键。由于讨论是围绕主题有组织地进行的,因此,对讨论的问题的结果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这个结论不论是集体作还是个人作,教师都必须进行指导。
当然,研究式教学并不是只有讨论这一种类型,还有其他类型,但不论哪种类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性强的特点都是很突出的。
2、学员的参与性强
在研究式教学中,学员的参与性强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研究式教学方法,就是要研究、讨论问题,研究、讨论问题就需要学习主体的参与,学员必须参与才能进行研究和讨论。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充分调动起学员的参与性。为什么呢?学员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希望能在一次次的讨论中,用所学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得出答案,带回去指导实践,这便成为学员广泛参与的动机。因此,研究式教学不是个别学员参与,而是全体学员参与,全员参与。
在研究式教学中,学员参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研究问题的准备学员要参与。研究什么问题,学员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工作中碰到过的需要弄清和解决的问题等,都可能成为参与研讨和渴求解决的问题。在研讨过程中,学员有发表自己见解和意见的愿望、机会和条件,各抒己见,参与争辩。每个学员都希望在讨论和辩论中,把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摆出来,以引起讨论、辩论,越辩越明,越辩越清楚。同时,也希望通过讨论了解别人分析与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在研讨结束时,学员更是要积极参与。对于讨论的问题,学员们都想得到一个结论,他们忙着疏理问题,整理结论,形成共识。
可见,在研究式教学中学员的参与,是全员的参与,每个学员都投入研讨活动之中,同时也是全过程的参与。研究式教学方法学员参与性强,这是讲授法等其他教学方法所没有的显著特点。
3、教学双方的讨论性、辩论性强
研究式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比较起来,它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是讨论性、辩论性很强。
在研究式教学方法中,教师与学员一样,都是平等的参与者。不论是教师还是学员,都想将自己研究的问题、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而研究式教学方法正好给了他们一个阐述、发表的机会。参与者一是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讨论显示出来,二是想把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引起大家讨论,从而获得共识。因此,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讨论性就很强了。
讨论性强,必然引起争论。因为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有的人要坚持自己的意见,有的人持不同观点,他们就必然要进行争论和辩论。辩论,使讨论问题更加深入,更加明朗,从而能对问题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得到一个合理解释或解决的结果。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这种讨论性、辩论性强的特点,显然与讲授法和其他教学方法有着显著的区别。
4、学员思维的独创性强
研究式教学方法,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参与者思维的独创性强。
党校采取研究式教学方法,由于研讨的问题主要是学员需要解决的理论难点、疑点、重点问题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员关心的不是别人已有的现成结论,更多的是注重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这是因为党校学员,多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功底的党政领导干部,这些学员在讨论中表现出一个引人注意的特点,就是他们思维的独创性。他们研究问题,不囿于传统思维(顺向思维),不迷信权威,不依赖于别人,不人云亦云,而是自己根据实际,依据所学原理理论,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新的角度去进行分析论证,敢于表明自己的见解,勇于冲破固有思维。在研究式教学方法中,讨论、辩论是一种主要形式,对于参与讨论,辩论的教师和学员来说都是平等的、民主的。这种方法,既不是“教师中心”,也不是“学员中心”。教师、学员都是平等的参与者,都可以畅所欲言,阐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不允许教师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员。当然,教师对学员某些不正确的观点,要在讨论中以商榷、切磋的办法
民主讨论的态度予以引导。
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民主性特点,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设计讨论题目要征求学员意见,讨论、辩论过程,本身就是民主的研讨过程,讨论结论也不是以教师个人的观点一锤定音,即使是教师作结论,也是大家的共识。
从以上可以看出,民主性贯穿于整个研究式教学过程之中。
三、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功能
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研究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过去党校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单边活动为主要特点。教师站在上面讲,学员坐在下面听。学员围绕教师讲授内容和思路转,缺少自己独立思考、发表见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研究式教学方法则可以改变这一状况,可以使学员从围绕教师转的圈子里跳出来。因为研究式教学方法的特点之一就是学员的参与性强。研讨主要是学员研讨,问题主要由学员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去解决,自己谈对问题的看法、见解,亮自己的观点,突出地体现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正是在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学员思考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不断得到提高。
2、有利于解决学员思想认识上的疑点和难点
研究式教学方法为什么有利于解决学员思想认识上的疑点、难点呢?这是由研究式教学方法具有的教学双方的讨论性、辩论性强和教师指导性强两个特征所决定的。党校学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他们希望能让这些感性的东西通过研讨,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带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研究式教学方法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解决思想认识上的疑点和难点的机会。因为研究式教学方法讨论、辩论本身就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认识矛盾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研讨中,比如对讨论某一问题的看法,有些学员可能多一些,或者他们已从感性上升为理性,所以他们就能阐述得清清楚楚,观点明确,论证充分。但另一些学员,可能就对那个问题知之不多,或者说还处在一种感性阶段。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这两个特征就能弥补这个不足,使知之不多的人、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的人,通过研讨而逐步达到知之较多和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员们就是利用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首先将自己头脑中的疑点、难点抛给大家,然后在研讨辩论中得益,在教师的指导下加深对疑点、难点的认识和理解。
研究式教学方法所具有的教学双方的讨论性、辩论性和教师的指导性两个特点有利于解决学员思想认识上的疑点、难点。因为开展讨论,进而辩论,疑点、难点越辩越明,即使讨论、辩论还没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作些指导。所以,学员们说:他们刚进党校时,头脑中有很多朦朦胧胧的问题,通过两三个月的研讨和教师指导,这些问题就弄清楚了,可以带回去指导实践了。
3、有利于训练学员的判断推理和思维能力
研究式教学方法之所以能够训练学员的判断推理能力,这是由这个方法所具有的学员思维的独创性强的特征所决定的。
在研究式教学中,党校学员思维的独创性特征在讨论、辩论中得到发挥。从思维能力到思维方式都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个性。正是这种思维的独创性特征,保证了学员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4、有利于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是主观意愿,是由研究式教学方法所具有的教学双方的讨论性、辩论性强,学员思维的独创性强两个特征所决定的。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讨论性、辩论性强和学员思维的独创性强两个特征,正好为学员们提供了发扬优势、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学员们完全不满足于对事物的一般现象的理解和对表面枝节的认识,而是在讨论和辩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本控源,深入探讨本质的全面的东西,通过思考,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
研究式教学方法不规定学员怎样思考,学员头脑中装着许许多多从实践中带来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他们自己将头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理成条理,形成方案。方案应该是立足于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
且还可以锻炼思维的创造能力。
5、有利于教学相长
研究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相长,这也是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学双方的讨论性、辩论性强和教学的民主性强两个特征所决定的。
篇4
关键词: 模拟法庭 刑事实体法教学 应用
我国法学教育肩负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使命,在此背景下,法学院校进行了诸多实践性教学的探索,案例教学法、旁听法庭审判教学法、法律诊所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法律咨询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运用于法学教学中。然而我国法学教育教学方法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如何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仍然任重而道远。我在从事刑事法教学的过程中,认为将模拟法庭教学法引入刑事实体法教学中不失为一种比较适用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一、刑事实体法中模拟法庭教学的内容与特点
模拟法庭,又叫假设法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运用所学知识,借助一定设备,模仿法庭审判的一种自主性、实践性活动。模拟法庭教学法因其显著的实效性受到各法学院校的青睐。根据调查,凡法学高等院校及开办法学本科专业的非法律专业类的高校,均不同程度地采用模拟法庭教学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更良好的效果。模拟法庭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实践性、公开性、知识性、综合性、表演性和观赏性等特点。①刑事实体法中的模拟法庭与刑事程序法中的模拟法庭同属于法学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目的、内容、过程、作用等方面具有诸多共同点。
此外,两者也存有差异。刑事实体法中的模拟法庭以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两个环节作为主要内容,尤其以法庭辩论作为重点,就案件的定罪和量刑这一刑法的基本内容展开对抗,法庭辩论也不拘于正式开庭中一轮或两轮的有序辩论,允许学生就争议问题展开多轮辩论。同时辩论内容除了围绕案情本身展开以外,还可以就案情本身涉及的实体法问题进行理论和学术的探索和争论。因此,刑事实体法中的模拟法庭注重对被告人进行定罪量刑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它不以诉讼程序的完整和流畅为目标,无需走完全部诉讼程序;而作为刑事诉讼法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模拟法庭,它主要偏重于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刑事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更注重诉讼程序的技巧训练,其过程一般分为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合议庭合议和宣判等五个环节。虽然刑事实体法教学中的模拟法庭没有刑事程序法教学中的模拟法庭那样有较多程序操作上的要求,但就实验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对法律运作的难度而言,前者并不亚于后者,因为不论刑事诉讼程序的过程如何,最终都是为了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有无和大小。
二、刑事实体法中开展模拟法庭教学的意义
1.丰富和完善实体法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由全国法律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我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中实体法有10门,实体法构成法学专业的知识核心。在实体法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案例教学。大多数情况是由教师进行一些简明扼要的讲解来达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也就是常说的举例教学。也会在刑事实体法课程教学中安排专门的案例分析课(即案例讨论),由教师将案例提供给学生,然后学生对该案例发表分析意见,学生有一定的主动参与,但主导者依旧是任课教师,离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参与案件实例分析尚有一段距离。而实体法中的模拟法庭教学是将未经剪接的原生态案例提供给学生,由控辩双方根据自己的角色定位,提出对事实的认定依据和分析意见,在此基础上对被告人的定性发表意见;如果控辩双方对是否构成犯罪或构成何罪没有分歧,接下来就是对被告人的量刑情节和量刑幅度开展辩论。与一般的案例讨论相比较,模拟法庭的综合程度高,难度系数大,学生的参与性更强,由参与人员发现其中的问题、困难和矛盾,并找出解决的途径和依据,教师在其中充当观察员和评论员的角色。并且由于模拟法庭极具对抗性,可以避免案例讨论中的冷场,是一种高水准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2.提高刑事程序法模拟法庭教学效果。在现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中,模拟法庭在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是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方法,而不是或一般不是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来开展(据我所知,将模拟法庭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的并不多)。模拟法庭是学生熟悉掌握刑事诉讼程序环节和步骤的一种手段,学生更多地关注程序是否正确、是否完整与流畅,而对实体法方面的内容的关注则较少,经常会出现“重程序轻实体”的现象。而教师因为课时不够或研究方向等原因,也会偏重于对模拟诉讼中程序的关注,淡化对实体法的运用。同时,程序法模拟法庭所用的案例在实体方面大都案情简单、难度较小、争议不大,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模拟法庭的教学效果。
而刑事诉讼中对案件的处理,既要由刑法等实体法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又要有刑事诉讼法来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因此,在使用模拟法庭作为刑事诉讼法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手段之前应该有一系列的专门性训练。实体法教学中的模拟法庭以法庭质证(事实上也是辩论,只是局部而已)和辩论为主,而法庭质证和辩论对参与各方来说都是庭审活动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对控方而言能否搞好此阶段的辩论关系到公诉的成败;对辩方而言,则关系到辩护的成效如何,对审判长而言则影响判决质量。通过在刑事实体法教学中开展模拟法庭教学,可以为刑事诉讼法教学中模拟法庭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表达和辩论能力。辩论,是持不同观点的双方为达到某一共同目的(如证明真伪、明辨是非、形成共识、达成妥协或争取支持等),在双方认可的前提下(如同一法律体系、公认的学术理论、相同的事物背景等),运用公认逻辑规则进行的举证和辩驳。典型的辩论场合如选举辩论、立法辩论、法庭辩论、学术辩论、决策辩论等。②分析和辩论法律问题是学习法律的起点和归宿,虽然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并不是法律专业工作能力的全部,但却是做好法律专业工作必备的素质。在对抗制的诉讼模式下,刑事案件尤其是一些疑难复杂的刑事案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对庭审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影响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然而我们现行的教学中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一个不善表述的人,在法庭上不可能表现很出色。实体法中的模拟法庭以法庭审理中的辩论环节作为重点,通过辩论环节的强化训练,在加深实体法知识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双向思维、立体思维,提高其表达和辩论的能力。
此外,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我国的法学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不仅可能从事各类法律专业职业,而且可能从事非专门性的法律专业工作。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法学这一相对热门专业录取的学生人数将会更多,法学专业毕业生从事非法律专业工作的比例将会更大。在某种意义上,法学专业教育或许对学生来讲只是一种就业的教育资历证明③。因此,实体法中的模拟法庭教学因其涉及的知识面广,参与的人数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生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刑事实体法教学中模拟法庭教学的建构
1.适用范围。刑事实体法中的模拟法庭既可以在刑法学教学中运用,又可以在刑事证据法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还可以在法律文书和律师实务等课程的刑事部分进行。适用时间和次数,既可以在这些课程教学的中间针对某个专题进行,又可以在这些课程即将结束时进行;次数的多少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专题性的模拟法庭可以进行多次,涉及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的模拟法庭考虑到活动效果,一般以一到两次为宜。
2.案例的选择。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模拟法庭由于兼顾实体法和程序法等多方面的需要,一般不选择难度大的案例。否则就会因为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而影响模拟法庭的审理效果。而实体法教学中的模拟法庭,一般应当选择那些可辨性较强的案例,尤其是那些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刑罚的适用等方面具有较大争议的边缘性刑事案例。以这种边缘性的非典型性刑事案件作为实体法模拟法庭的素材,可辩论的内容多,拓展空间大,参与的各方学生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学生既能阐述法学的基本原理,形成学术上的怀疑和批判,又能发现刑事立法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进之建议。
3.具体步骤。实体法中模拟法庭的一般程序是:第一,布置案情。案件材料的内容一般只是提供案例情况和双方的基本证据,不必完整。第二,组织准备。案件材料分发后,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己安排时间表,确定相关人选。在此基础上分析案情、寻找争议点、把握事实、寻找适用的法律、准备开庭的各种材料。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事后的总结与点评。第三,开庭辩论。刑法学等实体法课程在刑事诉讼法课程之前或同时开设,因而与程序法教学中模拟法庭有所不同,实体法中的模拟法庭主要是对实体法内容展开,侧重于实体部分。同时,作为刑事诉讼模拟法庭的铺垫,在模拟庭审中,一方面要遵循正式开庭审理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出实体法模拟法庭灵活、方便、耗时少的特点,庭审中不必强调程序的面面俱到,重点是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两个内容,通过开庭审理的形式厘清相关的实体法问题。第四,庭后点评。点评是模拟法庭必须环节。在教师点评前,可以由参与者自己分析总结,也可以同学间相互点评判断,教师最后点评总结。第五,教师的定位。模拟法庭不在于最后的结论正确与否,也并不一定需要有确定的答案,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识别案件事实的能力、把握刑事案件关键点的能力、确定刑事案件性质的能力、运用法学原理适用法律条文的能力。教师在模拟法庭中的角色是设计师、领导者和监护人。教师不宜过多参与其中,否则便容易造成学生“学而不思、做而不思”。
4.刑事实体法模拟法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第一,由于刑事实体法教学中对实体法知识的运用是依托模拟法庭审理的形式进行的,而庭审程序在此时学生尚未学习和掌握。教师应当在前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程序知识讲解和辅导,组织学生观看示范法庭,使学生对刑事诉讼程序有初步的了解。第二,刑事实体法中的模拟法庭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付出更多。从模拟审判过程看,案情是内容,程序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又依靠形式表现出来,模拟法庭是将实体法和程序法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的尝试,虽然实体法中的模拟法庭对程序的要求低于刑事程序法中的模拟法庭,这是对学生而言的,对教师而言,投入的精力会更多,对此,一方面需要教师具有奉献精神,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机制。
四、结语
庞德说过,法律人才“仅有高尚品格以及对于正义的热诚态度还是不够的。学识必须具备,这要从教育中来,从适用和解释法律的技术而来,并从裁判技术的经验中来。品格、教育与经验是三项重要条件”④。培养优秀法律人才并非易事,实践性教育在培养法律人才方面的功能无可替代。在模拟法庭教学法成为业界公认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模拟法庭的质量,值得我们思考。
注释:
①陈娴灵.关于创新模拟法庭教学的理性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86-187.
②冯慧.现代司法理念下的民事诉讼辩论原则之检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省略,2008-7-15.
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互动;博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182―03
在知识爆炸和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必然要求以“创造”(ere―ation)、“创新”(innovation)和“创业”(enterprise)的全新理念去培养法律人才,在中国加入WTO和法律全球化的背景下,这对于培养国际型、复合型法律专业人才,迎接法律全球化的国际挑战显得尤为必要[1]。具有“三创”理念法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对传统的“填鸭式”或“灌输式”教学模式和机械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系统规划并科学配置国际经济法多层次互动式教学方法无疑是这项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案例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
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教授于1870年最先引入法学教育系统中,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理解法律的教学方法,强调实践性和法律知识能力、职业思维能力和驾驭法律信息资源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国际经济法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首先,要对案例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与合理运用。应当明确,并非任何案例都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必须是有“教学价值”的案例,即能够升华理论、说明法律问题、容易造成错误理解和判断的案例。例如,学习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法时,选用WTO争端解决机构已经裁决的案例只能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的教学是适用的,对于非国家之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贸易争端则不适用。
其次,要科学规划案例教学的时间分配。运用案例教学法和讲授教学法的时间必须合理分配,案例教学法应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能力时运用,可以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之后运用,而不是在这部分内容的开始或者中间进行,使其起到总结、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要防止过多地、频繁地在教学中使用案例,而造成概念不清晰、基本原理界定不准确的后果。例如,贸易争端双方有仲裁协议时,仲裁具有排除诉讼的功能,如果这个原理不通过讲解的方法让学生搞懂,遇到实际案例时学生就有可能产生迷惑。
最后,国际经济法案例教学法的目标设计。必须将案例教学的过程设计成升华理论、说明法律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应当明确,案例教学法与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举例说明,虽然都引用了相关案例,两者却有很大的区别,案例教学法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更为主要的是,国际经济法案例教学应突出多重或多视角的理论分析,不应当强调一律得出一个正确结论,要重视反对意见,不仅要注意由学生概括主要的争诉点,以培养学生发现法律问题的能力,而且要重视由不同的学生分另就每一个争诉点发表意见和相互评论,必要时可点名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当所有的争诉点都经过了充分的讨论以后,教师要进行高水平的总结,提示有关法规则的适用和问题背后的法律原理。例如WTO裁决的“欧盟荷尔蒙牛肉案”中的“风险”问题就有“风险的概念”、“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多个争诉点,只有在实际案件中对这些争诉点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总结,才能对WTO相关规则以及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裁决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二、冲突辩论式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
冲突辩论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某一单元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纽带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把各自的理解表述出来,由于学生知识、经验、智力特点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其各自的理解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然后引导学生对冲突部分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从而获得真知的教学方法。
首先,冲突辩论式教学法的运用必须能够有效引发冲突。如果学生的思路不开阔,仅仅依靠学生知识、经验、智力特点产生的冲突很有可能只是浅层次的冲突,因此,教师必须充当冲突的“导火索”,教师不仅要事先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整理一些资料发给学生,而且,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精炼出一些有争议的或假设性的问题以促使冲突进一步升级。例如,国际贸易支付的方式,当事人在具体的国际贸易中究竟是采用汇付、托收、信用证、国际保理、福费廷等之中的哪一个,就必须对每一种贸易支付的历史背景、功能、费用、效力、效率、安全性等各个方面展开对比分析,冲突自然会产生。
其次,冲突辩论式教学法的运用必须对冲突进行深入有效的辩论。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辩论,必要时教师可以参加辩论,实现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以促使辩论的进一步深人。应当注意的是,衡量辩论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能否在辩论中“立新”,由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提问、辩论交错进行,在互相的交锋与碰撞中能否闪烁出智慧与理性的火花。教师应当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引导者”的角色,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要特别注意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论证的同时“立新”,有时某个结论的形成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于辩论的过程。例如,上述国际贸易支付的方式中的福费廷方式适用于大宗贸易、效率好、经济且具有融资功能,但安全性对不同当事方存在差异,对开展此项业务的金融机构有不同的要求,在具体的国际贸易中究竟是否选用,不对具体贸易状况、相关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贸易支付方式本身的国际使用程度、风险后的救济等多个层面展开辩论与权衡,是很难贸然作出用或不用的决断的。
最后,冲突辩论式教学法设计和运用的落脚点和教学目标必须定位在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上。尽管从一定意义上讲,引发冲突时能够不断提出新问题和辩论时的立新创异都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但相对于通过辩论澄清模糊认识,使零星的、散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条理性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实现知识的升华,以及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而言,这又是手段层次的东西。要防止冲突辩论式教学法设计和运用变成为了冲突而提出问题,为了辩论而设计问题,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显然是背离冲突辩论式教学法设计和运用的目标的,其危害绝不可以小视。例如,在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教学中,采用冲突辩论式教学法不是要让各种贸易支付方式“华山论剑”,而是要通过冲突辩论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国际贸易以及各种客观情况游刃有余地选择使用何种贸易支付方式。所以,教师科学地指导讨论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氛围中求得共识,获得新知,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独立思考和求异思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法学专业的学
生在其学习和未来工作中非常需要的[2]。
三、模拟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
模拟教学法是指根据启发式教学的原理,通过观摩和模拟过程,使学生通过情景学习,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获得体验,将知识有效地内化的教学方法。应当明确,并非所有的国际经济法学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模拟教学,它一般适用于带有诉讼性内容的部分,对于纯理论性或实务的教学内容通常不宜采用模拟教学法。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商事仲裁、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等内容比较适宜采用模拟教学法。因此,采用模拟教学法的第一步是观摩。当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场观摩国际商事仲裁、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由于国际商事仲裁的保密性和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的长时间性,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像观摩国内法庭对案件裁判那样方便,因此,观摩只能使用相关光盘资料片或者由几位教师事先浓缩模拟国际商事仲裁、国际贸易争端某一已经裁决的案件以便学生观摩。另外,由于模拟教学是学生投入精力、时间很大的教学活动,所以,不宜在一门课中多次进行,一到二次足矣。
当然,也并不是说非诉讼性内容的教学完全不可以采用模拟教学法,也有例外情况,例如,对于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贸易法的教学就可以组织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模拟。因为,传统的国际货物买卖涉及贸易合同的订立、安排运输、安排货物保险、进行信用证结算、国家贸易管制、海关通关等环节。通过模拟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贸易流转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让学生实际运用所学到的法律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们在创新互动教学方法时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当充分发挥传统讲授教学法以及上述案例教学法、冲突辩论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各自的优势,来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四、诊所式(clinical program)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
现代的诊所教学是把古老的学徒式教育首尾倒置,诊所式课程和其他实践型课程的出现是对从朗代尔以来的局限于教室内和理论体系内的传统法学教育反思和批判的产物,因而对于法学教育的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诊所式教学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采用大脑风暴、角色捞演、模拟审判、发现式游戏以及小组活动等方法,对法律职业的基本技能进行训练。
例如,在进行国际经济法中保障措施的教学时,就可以选择欧美对华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作为专题,首先采用大脑风暴的办法,使学生在WTO《纺织品和服装协定》于2005年1月1日失效后,结合《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6条规定的特别保障措施、《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第242段有关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的规定以及欧美将这些国际条约所转化成的国内法律对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的前置程序、提起的条件、限制程度及其影响等方面畅所欲言,然后根据需要将学生分成中国政府、中国厂商、欧美厂商、欧美政府、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等几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在小组活动和小组对抗中可以进行模拟磋商、模拟诉讼以及模拟审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仅仅是一个“辅导员”,是一个评判者,通过学生的小组式主动实践以及进行法律问题项目的独立研究,使教学过程变成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的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从事实际工作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创新和落实教学方法时,必须根据国际经济法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遵循法律专业教学的规律,根据选定的教学方法的内在联系,将传统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冲突辩论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法律诊所教学法进行有机优化组合和科学合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综合效应,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真正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专门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企业管理课程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课堂辩论
一、利用案例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始于美国哈佛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它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拓展知识面,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企业经营原理——人本原理时,以海底捞为案例,进行分析。那些三伏天在门外排队的食客,为什么喜欢海底捞?就是因为海底捞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海底捞努力把服务做到最好。
下面介绍下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环节:
案例选择:教师准备充分与否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也关系着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选择实用的、适当的、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致的案例,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案例。可以从教材、参考书、互联网、杂志等相关资料中认真选择所需案例。
案例分析:在上课前对案例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分析,将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一一列出,对其中的模糊资料做必要的补充,在此基础上理出分析的思路。只有教师对案例分析透彻,抓住案例的精髓,才能对同学的讨论进行有效引导,将案例分析引入深处,否则只能使讨论流于形式。
案例讨论设计:案例的课堂讨论可采用以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的形式。综合案例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广,要透彻分析需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企业运行实践中,决策的制定常需要大家共同讨论与分析。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案例,由于时间和知识等各方面的限制,一个人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小组形式效率会更高一些。
二、利用课堂辩论,提高学习积极性。
课堂辩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不容忽视。辩论的本质源于博学、智慧、涵养、推理与口才,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进步、拓展和迁移。
下面介绍课堂辩论的一个例子:在讲解企业社会责任时,先介绍王石的“捐款门”事件,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进行辩论。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只要论点充足即可。通过辩论,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性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更能较好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有关方面的内容,加深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总之,课堂辩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形式,与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特点相适应,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强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是值得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欲望。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企业认知模块时,设问:你打算开一家公司吗?开办公司的条件是什么?公司设立的程序?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心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篇7
一、“座谈会”教学法
高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主意识增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有“小大人”的一面,另外也有好奇心强、爱发表不同意见,活泼好动孩子气的一面。这样一来,教师如果不了解其心理特点,对他们“另类”的表现一味的压制,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为此,教师应巧妙设置话题,引导他们畅所欲言。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讨论,直观形象的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同时,使学生发挥了在思品课堂上主体地位,赢得了主动权,也就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利用课本自身设计的问题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兴趣和生活相关的话题。如: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准备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何正确面对考试?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我该怎么办?我能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学生的热情往往相当高,大家踊跃发言。针对具体问题学生各抒己见,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会感觉意犹未尽。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课堂教学的延续。
二、“辩论赛”教学法
高中学生虽然年龄已经不小,他们往往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对许多问题都有了粗浅的但却是自己的是非观。在很多时候,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使得教师和家长出乎意料。通过辩论的方式学习知识,一方面使学生更加全面展示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在辩论中得到成就感。
这种“辩论”式的学习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辩题的选择一定要符合高中生的特点。比如:针对高中生中“追星”成风的现象。教师在讲授课时可以设计“追星有益还是有害”的辩题。
2.在辩论开始前,教师应适当点拨,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3.辩论时,教师可充当主持人,也可请思品课代表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一样,这样同学们才会认真对待。
4.辩论结束时,教师应当对本次辩论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落实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针对正反两方的同学的表现,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客观且具有知识延伸性的评价。
篇8
关键词 大众化 教学模式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自1998年以来,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这种变化与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直接关系。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大学便有了电视课程,教学的设施设备不断更新,一直发展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教学也快速兴起。新的科技革命,带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引起了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与创新。
1大学教学方法的回顾
1.1现代大学最初的教学方法
现代大学产生于西方国家,在西方社会的中世纪时期。那时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
(1)讲授,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主要是教师注释和评论经典论著,老师将原文读给学生听,并进行详细地讲解与阐述,让学生理解经典,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的学习依赖于记笔记,不断复习理解学过的内容。
(2)辩论,这是对讲授的内容消化理解的一种必要手段。通过这两种方法达到教会学生的目的。辩论不仅是解决学业中疑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敏捷思维和判断能力。这些辩论按亚里士多德《工具论》规则实施,大体上普通辩论每一至两周举办一次,自由辩论每年都要分别在圣诞节、复活节共举办两次。
1.2以德国为代表的近代大学的教学方法
创办于19世纪初的柏林大学是近代大学楷模,坚持学术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这个时期德国大学的主要作法有:一是成立研讨小组,老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根据某些专题的内容进行研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二是开展实验室教学,老师通过上实验课,边讲解边演示,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这些作法对学生建构新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育大众化时期的教学方法改进
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大学及近代大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教育大众化时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也就是说新的教学方法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学习法。这种教学方法经常被采用,我们时常所说的案例方法,也属于此类。此外还包括对儿童的教育游戏以及应用学科常采用的模拟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是指导学生操作的角色,从主体的位置转移到辅助的位置,大量的工作在课前完成,如准备选择教学用的各种材料,寻找现实案例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探寻知识。这种方法在19世纪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学就已被采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则出现了各种模拟试验教学。实践证明,用问题学习法取代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学习兴趣高,记忆和应用方面都明显成效。
(2)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上也可以认为是项目教学法。在教师创设的条件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团队形式自主完成项目工作任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咨询者,重在引导学生如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提高了认识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种通过小组学习掌握的知识,比接受其他教育方式接受的东西都要多而快,而且记忆牢固,学生们的课程满意度更高。
除此而外,还有探究式的学习、远距离网络教学、开放与虚拟大学、甚至完全颠覆课堂教学的其他以互联为基础的新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固有的教学方法。
3启示
3.1教学方法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从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看,数百年的大学历史,教学方法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不断赋予新的内含。大学讲授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以传统为基础,不断进行变革,重在教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如何思考与学习。
3.2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模式,向以学为主发展
这种变化是根本性的变革。历史上西方的中世纪大学都是以教为主,进入近代大学开始进入教与学的并重,如实验教学等,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大众化时期,教学方法呈现出在由以学为主超越以教为主的方向上发展的趋势。
3.3教学目标从知识为目标转向能力目标
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已经过时了,从西方的现代大学开始就进行了对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项目教学既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协调好兴趣与工作任务和行业标准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先实施小型项目后实施大型项目,先对局部能力进行培养,然后整合各个局部的职业能力,学生有了驾驭大型项目能力和知识基础,完成大型项目才有意义。这样一个过程是能力目标实现的过程。比单纯传授知识更有实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制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
篇9
1.及时丰富教学内容。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资产证券化、新兴资本市场的崛起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对世界金融格局和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冲击。从国内来说,股权分置改革、创业板的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为我国《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研究课题。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证券实践活动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每个教师在讲授内容的时候都会给学生推荐一些教学参考书,而教学参考书由于出版周期限制,不一定能够及时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来调整和更新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并根据当前证券领域发生的重大改革和发展实践和成果来充实教学内容。同时,要鼓励学生多看财经报纸,多上国内外财经和证券类网站。这些网站提供大量免费的证券、期货、外汇行情与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等,很多证券中介机构的网站也提供了大量最新的证券业务信息,这些网上资源可以免费下载,为学生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有利于克服证券投资学教材内容更新缓慢的问题。
2.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通过调查、走访、参观、实习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培养实践能力。与证券部门联系建立校外证券投资实训基地。如组织学生参观证券公司和期货经纪公司等证券中介机构,使同学们对证券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一些证券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证券投资比赛。如举办模拟炒股大赛,对于普及证券知识,激发学生对证券投资学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加大课外辅导力度。在课堂之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与沟通。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供教师的电子邮件或者QQ号码给学生,以供学生提问和交流。二是利用校园网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师主页等进行课外辅导。学生上课没有听明白,可以打开教师的电子讲义和课件等资料进行学习。因学时有限,老师很难抽出课堂时间对学生学习掌握程度进行检验,所以教师可以把《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练习题放在个人主页或发到学生班级电子邮箱,让学生自己练习,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课前应做好的预习要求和教学课件等都可放在教师个人主页供学生阅读和下载,教师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为学生答疑解惑。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手段
1.重视过程考核。在考核方式上,形成了一套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考核办法,这种考核办法就是以实训考核、过程考核取代单一的期末书面考试,提高平时过程考核在学生成绩中所占比重。首先,考核方式多样化。除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外,要求学生完成宏观和微观经济金融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小组讨论和发言等也作为考试成绩的构成部分。建立习题库,给学生布置练习,督促学生及时消化讲授的证券投资学内容;其次,以过程考核取代传统考试。过程考核可以促使学生及时掌握每个部分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师也能够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状况,适时调整或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而定。要实现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要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形式应力求多样化,改革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形式,推广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专题讨论和讲座等教学形式。具体为:一是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证券投资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案例,将学生引入特定情景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提高其分析和解决某一证券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意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表明,在讲授证券投资学课程时,曾组织学生们讨论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影响和我国的应对措施。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积极踊跃发言,参与热情非常高,课堂效果非常好。二是开展研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法是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课程始终的一种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每一堂课都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参与证券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通过让学生阅读《中国证券期货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证监会年报》、《中国银监会年报》等资料及期刊文章,开展学术研究,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三是开展辩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是由教师根据所教授内容确定一个证券投资学专题组织学生分组辩论,教师根据各组的表现评分并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做使以往课堂上的单向信息传递变为双向互动交流。辩论表现为思想碰撞和交锋,能使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情绪达到兴奋状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开展辩论式教学时,借鉴了央视的《对手》栏目和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栏目的表现手法和操作方式,与学生合作设计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辩论式教学方案。
篇10
受限于经费,其实今日大部分的学校地理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地理教学为主要方法,而信息融入地理教学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大量使用电脑软件上课,所以对多数学生来讲,地理老师还是会以传统教学地理教学方法做为上课方式,以下是针对其教学方法作探讨。
1.1地理景观表示法
由于学科本身的需求,光靠地图教学并不能满足学习上的需要。地景如峡谷、瀑布、热带草原、高山峻岭……,人景如黄河皮筏、秦岭栈道、蒙胞账幕、藏胞雕楼……,都非用图片来表示不可,利用图片的教学有很多种。草就照片一项来谈:就包括公布栏的展出、专科教室的展览、实物投影机的放映、分组交换观展等,其中除了实物投影机的放映可得到直接立即的效果外,其他方法都是得借助额外的时间或外借专科教室才能连成教学效果,所以若学校的设备不足,至少应配置一间地理专科教室,让地理老师轮流使用投影机上课,目前各学科中地理可说是最适合运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方式上课的科目。
1.2挂图中心教学法
运用挂图的教学方式,其实不甚理想,因为不一定能配合自己的需求,同时坐在后面的同学其实看不太到,而且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除非是介绍单一景观地理现象,因为该张图占上课比重很高,此时我们才会采取这种方式的教学。
1.3板图中心教学法
这是目前最为平常的教学法,而且是每位地理老师一定要尽量熟能生巧的教学方式,因为无论科技如何进步,终究地理老师摆脱不了画图,即使运用多媒体电脑方式上课,还是会有要在黑板上画图的机会,因为课堂进行的教学活动是活泼生动有趣的,在解释事情时总会多少运用到板图,所以平时还是要有随时都能在黑板上立刻画出简图的能力,不管画的好不好,至少要让学生看的懂,而且在表达地理景观时,尽量用地图是最简单易懂的,所以尽管科技再这步,地理老师绝对要培养自己的绘图能力。
1.4壁报图教学法
有时地理老师为了节省绘图时间或初为地理老师会使用此一教学方法,但此一方法有时会有一些问题,例如壁报图的灵活度不高,临时要在图上增加符号不易,可视地理教学题材诀定是否要运用此一教学方法。
1.5投影片教学法
亦有相当比例地理老师使用此一教学方法,因为毕竟此亦为大量呈现地图与文字的教学法,运用适当实学生也可收到不错的学习效果,只是对于照片的处理还是需借助电脑的扫描,再用彩色印表机列印,但彩色列印成本很高,需透过学校大力资助。
1.6问题讨论教学法
其方式有很多种,但最重要是事前要有充足的准备,而常用方式如下:
(1)分组讨论地理教学法:分组讨论是激发同学脑力激荡的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但其题材的选择较为特殊,不是每一种课程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教学,有时甚至只要在课程进展中安排25分种的讨论教学法,所以在进行这种方式的教学最重要是想借助同学彼此的互动,以及分组同学中表现较为好的同学,让其他同学借此机会学习观摩一番,这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法,但却不是常见的教学法,所以地理老师平日应多思考哪些主题适合此一教学方法,以达成教学的最大效果。
(2)辩论式地理教学法:此一教学方法更不常见,甚至一学期用不到两次,但学生只要事前经过好好的准备,通常可达到不错的效果,尤其现在学生说问的能力比起以前的学生受的信息刺激更多,寻找资料的管道更多,所以辩论的内容更具有深度,有时其实可以运用改良式的辩论式教学法,亦即除了主辩、二辩、三辩、结辩等人固定之外,可以让辩论的两组同学分别加入讨论,让更多的同学拥有参与感,更投入教学活动的进展中,以让同学更热爱上地理课。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