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辩论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6-22 09:5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辩论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辩论的认识

篇1

一 关于变更权的概念、依据与后果

情势变更情形下一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变更权,是指在情势变更情形下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根据情势变更原则而取得的单方变更合同的权利。这一权利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一方当事人可以仅依其单方面的意思而行使它,这一行使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与程序即可引起合同变更之法律效果,而无须经对方当事人同意与协助。变更权的法律依据是情势变更原则。该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中的一项涉及合同履行的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在合同成立后至其被履行完毕前这段时间内,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发生情势变更,致使继续维持该合同之原有效力对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则允许该当事人单方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注:参见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393页。 )可见这一原则已将前述变更权授予受情势变更影响的一方合同当事人。在我国,尽管目前尚无一部与合同有关的法律在其中明文规定情势变更原则;但是,最高人民法院早在1993年1 月便颁发了《全国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而这部法律文件的第2 条却授权我国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来处理合同纠纷;这表明在我国受情势变更影响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享有变更权已为司法机关及其审判实践所确认。正是《纪要》的效力所及,致使情势变更在我国目前已成为能够导致一方当事人取得对合同的变更权、并通过行使这一权利使合同仅依其单方面的意思而变更的唯一法律事实;(注:我国《经济合同法》第26条、《涉外经济合同法》第28条与《技术合同法》第23条均明确规定双方当事人只有在经协商同意后才能变更合同,这三部法律均既未规定情势变更原则,也未规定其他任何一种能够导致一方当事人取得合同变更权的法律事实-笔者。)这一变更在实质上却是将合同有关条款由原来的双方当事人合意改变成仅为变更者单方的意思,但这一单方意思却因存在于合同中而同样对对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这便是在情势变更情形下由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行使变更权所能引起的最应当受到司法机关关注的事实后果。

二 关于变更权的行使对象

情势变更情形下一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变更权的行使对象为合同条款。关于合同条款的范围,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持不同态度。一些国家的法律,为受情势变更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所有权变更的条款,可以是合同中的任何条款。这一态度是由这些法律笼统规定该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来体现的。例如:《南斯拉夫债法》第133 条规定:因情势变更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者合同已显然不再符合一方当事人的愿望,并且按照一般人的看法在此情况下维持合同效力是不公平的,该当事人可以解除或者变更合同。《匈牙利民法典》第241 条规定:在合同签订后因发生情势变更致使一方当事人的实质性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以致影响到双方之间的持久的法律关系,该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变更合同。由于这两条法律并没有将为它们所允许该当事人变更的条款局限在合同中的某些特定条款上,故只能将这些条款解释为包括合同中的任何条款。而另一些国家的法律,为受情势变更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所有权变更的条款,仅限于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例如:《希腊民法典》第388 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在考虑到善意的规则和商业惯例的情况下签订了双务合同后,如果发生情势变更并因此种变更而使对合同义务的履行对义务人变得过分艰巨,义务人可以请求法官裁量,将义务酌情减少至适当程度,或者解除全部合同。由于这条法律中规定的“减少义务”,显然仅仅是指减少在履行标的数量与价金数量方面的义务,故只能将为其所允许该当事人变更的条款视为仅限于合同中的数量条款。在这一方面,我国的《纪要》第2 条是这样规定的:凡因出现情势变更以致按原合同履行显失公平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情势变更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由此条内容来看,可以认为这部法律文件所仿效的是前面一类国家法律的规定,即为其允许人民法院依据情势变更原则所变更的条款可以是合同中的任何条款。

尽管《纪要》对在情势变更情形下为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根据情势变更原则所能够变更的合同条款的范围持上述态度,但从情势变更原则的精神出发来看,可以认为在此情形下能够为该当事人所变更的条款,只应当是存在于合同中的那些既能够因情势变更的作用而致使对其履行会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但在经过变更后却又能够使此点得到避免的条款;从事实状态角度看,属于这类条款范围内的虽并不仅限于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但却只能够是其中的某些特定条款,而决不可能是任何条款。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史尚宽先生指出:情势变更原则在变更合同方面的效力,体现为增减给付、延期给付、分期分批给付、同种类给付之变更与拒绝先为给付。(注: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台湾荣泰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第5次印刷发行,第438—440页。)在这里,史先生实际上已从动态角度出发提出了他的看法:在情势变更情形下为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根据情势变更原则所能够变更的条款,仅限于合同中的数量、期限、方式与标的条款,并且对标的的变更还仅限于将合同的约定标的由同种类物替代。由于数量、期限、方式与标的条款,恰恰属于既能够因情势变更的作用而致使对其履行会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但在经过变更后却又能够使此点得到避免的条款;因而就在情势变更情形下为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根据情势变更原则所能够变更的合同条款的范围而言,史尚宽先生的前述看法,无疑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三 关于变更权的行使条件和限制条件

篇2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经济发展;老龄化;政策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01

一、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 人口年龄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定义。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在一个固定的时期内各个年龄组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它既是上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又决定了下一阶段人口总量、结构的演变方向。人口的分配按劳动能力可分为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龄人口三类,在一些文献中是以65岁作为分界线,65岁以上的为老龄人口。因此,人口年龄结构的最基本指标包括少儿人口比例——少儿人口占人口总量的比例;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量的比例;老年人口比例——老年人口占人口总量的比例。

经济增长的定义有两种,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是国家或者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持续增长,另一种认为是人均实际产出的实际增加,经济增长理论就是研究经济增长规律和制约因素的理论,其特征是运用均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各种经济模型,观察经济长期增长的动态均衡条件。

2.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少儿抚养率由于出生率的下降而逐步下降,老年人口比重逐年上升,由于少儿抚养率的下降和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总抚养呈下降趋势。从长时间看,我国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导致老龄人口的抚养上升幅度快于少儿抚养的下降幅度,使总抚养比重增加,对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新时期人口结构的变化。在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和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的共同作用下,人口转变的过程自然而然引起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结构状况,老年人口比重相对于劳动年龄人口和少儿人口较小,但由于出生率持续下降和人均期望寿命的不断延长,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老龄化趋势正在加快,人口年龄结构正逐步迈向老龄化阶段发展。在人口转变的不同过程中,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

2.人口老龄化及人口负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将在近年内逐步显现,受生育率降低并可能维持低生育水平以及预期寿命增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老龄化、人口负债将会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对社会产生持久的影响。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并且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所能提供的保障能力还十分有限,社会养老能力亦十分欠缺。多方面因素共同对养老保障体系形成综合冲击,社会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潜在问题存在极大的忧虑。老龄人口是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老龄化社会对我国的医疗卫生设施及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出现较大转变。老龄人口的增多会使更多人从劳动状态变成退休状态,使我国的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就会造成税基缩小,税收减少,储蓄率下降,投资率降低等现象。在老龄化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必须转变老龄化观念,避免将老龄化视为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态势,回避现实,一味寻找避免老龄化的对策,而应正视问题,在既有条件的约束下积极解决问题。

三、未来人口年龄结构隐患的治理策略及建议

1.积极老龄化策略的实施。“积极老龄化策略”强调人应在一生中始终能发挥身体、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按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并得到充分的保护与照料。鉴于老年人丰富的经历和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方面是初入职场的年轻劳动力难以比拟的,因此我们要

树立老年资源观,公共政策应灵活定位老年人的社会角色,而不是把他们一律视为需要被供养、被照顾、被救助的对象。为充分发挥老年人这一资源财富,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应注重发展适合老年人就业的产业。此举还有利于避免老年人卷入同年轻劳动就业者竞争的局面。当然,老年人再次就业还可能需要进行必要的少量教育投资。

2.对人口进行优化的政策。为了解决老龄化这个问题,不少研究建议提高生育率,关键的解决措施是何时、以何种方式提升总和生育率。在时机选择上,为避免少儿抚养负担和老年抚养负担的叠加,应尽可能避免在旺盛期育龄妇女(20至29岁)人数高峰期改变生育率政策。在提升生育的方式选择上,可先“双独生二”,然后“单独生二”,最后过渡至一个家庭生育两个孩子左右,使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

3.实施生产效率的提高政策。全要素生产率单位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显著。因此,为应对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挑战,采取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各种公共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最重要政策安排之一。人口素质已成为影响我国竞争力和创新型发展道路的主要因素,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关键依赖于教育投入和健康投入两个方面。在加强和改善教育方面,要继续增加教育公共投入,并提高教育投入效率,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直接提升是促使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核心战略政策方面,就要采取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财政政策、补贴政策、金融政策等公共政策。另一方面,政府还应通过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四、总结

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导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这在学术界已经形成基本共识,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较为突出的负面影响。因此充分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关于中国“刘易斯拐点”的三个疑问[J].当代经济,2010(19).

[2]蔡.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

[3]姜健飞,胡良剑,唐俭.数值分析及其MATLAB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篇3

何谓规律――报业历史规律及其特性

报业历史规律像其他规律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次出现的、具有表象相似性或本质共同性的历史现象及其内部和外部的本质联系。揭示历史规律,是我们透过历史表象探讨其深层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发展中普遍性、统一性,必然性的努力的表现。对于历史规律的认识,虽然含有许多主观因素,如有些曾被认为是历史规律的东西,后来被历史证明并非规律另有些曾被认为是偶然现象的东西,后来又被历史证明是规律。由此可见,历史规律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确曾存在过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因无法经验地求得和立即通过实验加以证明而具有主观色彩,因此,它与自然规律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概言之,报业历史规律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具有重复性。重复性是历史规律最基本的一个属性,也是相同于自然规律的一种属性,由此也表明了历史规律的客观。我们正是对历史现象的多次重复进行探索,抓住其内在的联系、证明它是历史规律,一旦如此,它就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这种规律的重复性在我们报业发展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如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每年对中央和省市“两会”的宣传报道,年复一年既形成了制度,同时也形成了规律。

二是具有预见性。如果没有一定程度上的预见性,就不成其为历史规律,如唐太宗等总结出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规律,不仅适用于他以后的封建社会,也适用于现当代社会。再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既是科学原理,更是基本规律。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不同社会形态,而且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阶段。这种预见性对社会历史发展是这样,对我们报业媒体的历史发展同样如此。例如在媒体发展方面就可以断言“思路决定出路”,“竞争必然带来提高”等等。

三是具有层次性。某些历史规律适用于多种历史阶段,而更多的则只适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等等,都是适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的普遍规律,并且在所有规律中是属于最高层次的历史规律,如在我们报业媒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业人员已从物质需求不断向精神需求发展”。这既是一种价值趋向,更是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就明显地带有层次性。

四是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人的主观限定,有时即使是被揭示出来的历史规律,也要经由长期历史发展进程的检验,看它是否是历史规律,尤其是看它在什么层次上,或在什么范围内是历史规律。例如过去报纸发行一直是采取邮局代办发行,并在一定时期内行成了普遍规律。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使然,媒体报纸发行单靠“邮发”已不能满足媒体事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媒体“自办发行”、“报邮合作”、依靠“外资公司”、“零售”等发行手段和渠道应运而生,并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历史规律有可能被修正、被限定范围,甚至被否定。

其实,报业历史规律和其他规律一样是客观的,我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但对于规律我们可以去认识和掌握、可以去运用。

规律成因――报业历史规律的自然形成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因为人类社会正是在人类自己认识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在一系列的革命和变革的运动中不断前进的。报业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运动发展变化有着一致性,就其运动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来讲,是一种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的“革命”。

首先是信息革命。我们认识事物,认识客观世界,就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释放出来的信息现象来认识的,信息革命是指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知、反映、接收、传递、交流与综合分析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与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它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提高了,并最终导致了我们认识的革命性飞跃,比如语言、文字、印刷术、电脑、信息高速公路等处理信息的工具和手段的出现,就是这样的革命性飞跃,就属于我们所讲的信息革命。这种信息革命的作用在我们新闻媒体事业发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使新闻信息的采编、传版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有力地增强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也正是由于这种信息革命的缘故,才带来了众多新媒体如网站、手机报、电子纸等的诞生。

其次是科学革命,科学是我们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科学革命则是指我们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产生的认识上的飞跃,最终表现为新的重大的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出现,它或者是了错误的旧理论;或者是限制了旧理论的适用范围或说明了它的特殊性;或者是开辟了我们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的认识领域等等。例如对报业经营理念就从理论上有了一种质的变化认识。过去我们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报业经营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经营活动也只是停留在低层次循环中。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报业经营的认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理念上,都赋予了新的内涵。由此,从“媒体经营到经营媒体”、以及“两分开”理论的出现,都为报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再次是技术革命。何谓技术革命一一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和能力的飞跃就是技术革命。这种技术革命从根本上讲,它是来源于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人类把自己获得的关于对世界科学认识的成果,通过技术革命,转移到生产和生活中去,从而物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例如报业媒体的报纸印刷随着报纸印刷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经历了一次次重大变迁,这种变迁就是革命的变迁,究起原因应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引起的一次次技术革命。这种媒体印刷的技术革命,不仅有力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明显地提高了报纸印刷出版的质量等等。

第四是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指对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和发生历史转折的飞跃,是带有全局性和整个社会生产体系、组织构成的历史飞跃,是

那些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体系发生本质性变革的历史性飞跃,例如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媒体事业发展的需要,报业集团的相继出现,以及为满足报业集团事业发展而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等,就是这种曾经引起和正在引起生产方式与经济发展发生巨大飞跃的产业革命。而这种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合中所形成的产业革命,必然会引起新的经济周期的到来。从我们报业媒体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讲,应该说选择先进的产业变革转移路径,既是一次极其难得的战略机遇,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述四种革命,无论是在人类社会还是在报业历史运动发展变化中,都是相互包容、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些革命正是在我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斗争中,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深刻反映,是上述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并充分体现了我们自己创造自己历史即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规律形式――报业历史规律的辩证运动

报业历史发展规律存在于人类社会的辩证运动之中,报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辩证运动一样具有各种表现和特点,大致来说,具有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首先,报业历史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报业历史运动的统一性是指报业形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一种普遍的规律性,也就是贯穿于同类历史现象中的共性。报业历史运动的多样性是指同一类型的报业形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常常因时而异、因人因地而异,呈现出气象万千,各不相同的个性。任何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只能出现一次,而不能再次出现,报业历史运动的这种多样性,反映了报业历史运动具有相同或相似于自然界一切的巨大创造力和人类社会内部及其复杂的矛盾斗争。正是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复杂的矛盾斗争,使报业历史也呈现出纷繁复杂,千变万化。而报业历史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他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报业历史的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而多样性表现着报业历史的统一性,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体,我们续修《报业志》认识报业历史发展规律。就应该从报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又用这种统一性去说明千变万化的报业历史过程和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

其次,报业历史的现象和本质。任何历史过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具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历史现象是历史运动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历史本质的外部表现。同时还具有具体性、生动性、特殊性和偶然性等特点。而历史的本质则是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根本性质,也就是构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各种要素的内在联系。这是由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本身所包含的重要矛盾构成的。历史的现象和本质是既独立又统一的。历史本质在历史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之前是不变的,因此是相对稳定的历史现象则要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是多变易失的。历史本质深藏于历史的内部,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历史现象则是表面的,因此是可以以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例如前些年报业媒体普遍出现过报纸版面改版、扩版问题。这只是报业历史发展当中的一种现象,而现象总是本质的表现。因此,我们只有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这种本质就是因媒体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而采取的一种举措。

第三,报业历史发展的渐变和突变,报业历史运动的轨迹,如果从纵向来考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历史是一个渐变和飞跃、局部倒退和整体上升的辩证运动过程。报业历史运动和其他一切事物运动一样,存在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这种辩证统一在历史运动中就表现为渐变和飞跃两种形式。历史的渐变是历史运动处于量变阶段的运动形式;历史的突变是历史过程在渐变基础上所发生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当然,历史的突变又分为全局性的突变和局部性的突变,总之,历史的渐变和突变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例如我省大众报业集团旗下的齐鲁晚报,综合实力被国家权威机构评估后,在全国晚报类前20强中排第三名,这既是一种实力和荣誉的象征,也是一种层次和境界的跃升。这种评估似乎对于齐鲁晚报来说固然是在一夜之间的“突变”,但实则却是齐鲁晚报自1988年创刊以来,勇于拼搏,不断进步的结果。这种结果既是一种量的积累,也是一种“渐变”的过程,因为渐变为突变提供了准备,而突变则是渐变的结果,当然,突变之后又会开始新的渐变,由此可见,报业历史就是在这样不断地由渐变转化为突变,再有突变转化为渐变的反复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第四,报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报业历史的发展中,又存在着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确定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引起必然性,而事物内部的非本质联系和事物的外部联系则引起偶然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居于主导地位而偶然性最多只能起到加速或廷缓的作用,只能是量的介入,在事物的发展中仅出于从属地位。例如我国报业集团的的出现,并非只是一夜之间的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我国媒体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确定的趋势。因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媒体经营发展、以及国内外媒体生态环境改变的主客观需要,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篇4

【关键词】网络群辩论;数学预习;教学智慧;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6-0035-03

辩论是指持不同意见的双方或多方之间针对同一类事物或同一个问题(即同一论题)所进行的思想交锋,也就是辩论双方(或多方)不但有着共同的话题,而且有着不同意见,才可能引起思想的激烈交锋。网络中的“群”是一种即时、为多人交流的服务工具。通过群聊天,大家可以及时交换思想,共同进步。在网络中进行群辩论,比较方便、及时,能把全国各地的很多持相同意见的人聚在一起进行辩论,丰富大家的认识,从而成为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现以我作为正方一辩曾参与的一次小学数学教学群的辩论活动“小学数学学科,预习利大还是弊大?”为例,谈谈如何通过群辩论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群辩论前,充分认识预习

为了取得较好的辩论效果,我按照寻求理论支持、收集典型案例、拟定反驳材料等三方面做了一些准备,对预习的方法、作用以及学生预习后教师怎样教等知识有了深刻认识。

寻求理论支持就是做好“数学学科应该提倡预习”的理论准备,即收集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预习的相关要求和表述;收集中外教育专家和教育专著关于预习意义的权威阐述;收集小学生预习对后续学习的意义;收集数学知识结构特点有利于学生预习实施的理论支撑;收集数学教材有利于学生预习的分析材料等。目的是鲜明地提出学生先预习的优点多,非常有意义、有必要。经过努力,我找到了教育专家支持预习的理论(如预习是合理的“抢跑”等),找到了教学实践中坚持预习的学校典型——杜郎口中学(杜郎口人坚持“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和洋思中学(先学后教),找到了教材有利于学生预习的分析性理论,还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等角度找到了相关理论。

收集典型案例就是准备一些反映教师在学生预习后进行教学的典型案例,尤其是针对同一内容的“先预习后教学”与“无预习直接教学”的对比式案例。如果学生不预习,教师会怎样引导学生探究;学生预习了,教师该如何教,并且效果比较好。通过对比,突出预习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说明预习的必要性。我把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执教的经典课例——“百分数的意义”(学生预习后进行教学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其他教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进行比较,得出预习后的教学容量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结论。一句话,找出能充分说明预习后的课堂教学同样精彩的“重磅炸弹”。

拟定反驳材料就是针对反方可能提出的观点,准备一些反驳材料。反方可能提出的观点,如:先预习后教学会冲淡学习兴趣;先预习后教学可能会忽略认知盲点;先预习后教学可能会淡化探索过程……每一点我都准备了反驳材料。比如分析反方为什么反对预习,我是这样准备材料的:教师怕学生预习,主要是担心学生预习会给课堂教学组织增加难度,教师希望按照自己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使学生钻入一个又一个预设好的“精彩圈套”,使课堂呈现热烈的教学场景,其实质是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可能会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起点。

二、群辩论中,深刻认识预习

辩论时,除了我准备的内容,其他正方辩手也准备了很多材料,并且和我的材料不同,他们的发言给了我很多启迪,使我对预习的认识更深刻。同时,我对辩论的技巧和方法也有了进一步认识。

双方陈词时,我对预习的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的作者)提出的学会预习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提出的学生应具有的14种能力中发现最首要的一种能力就是课前预习能力,从邱学华老师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模式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验中,从自己孩子的学习实践中,从自己平时的观察中……都能发现预习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

相互盘问时,我对预习后如何教学有了进一步认识。针对反方提出的问题,我方教师进行逐一解释,在解释中我对预习又增加了认识。比如反方教师提出:学生预习后,事先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如何引导他们探究、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我方教师指出:预习后的教学,基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结构已初步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果探因地探究,可以提出更加开放、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引导学生亲历更深刻的思辨、探究过程,从而积累更加丰富的探究体验。因此,先预习再教学不仅不会淡化探索过程,反而有利于深化探究过程。

自由辩论时,我对预习的方法和内容有了进一步认识。反方认为低年级学生难以预习。我方辩友从自己教学实践的角度指出,低年级学生可以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预习,这样预习的效果才显著。反方指出预习是在课前,自学可以在课中;洋思中学和尝试教学法都是课堂中的自学,学生按照“自学提纲”学习,和预习有着本质的区别。我方辩友立即指出预习不仅是看课本、做习题。调查、实验、制作等都是预习,如到储蓄所了解哪种储蓄获利更多等。另外,培养预习能力是一个渐进过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教师应加强预习的研究与实践,实现师生共长,构建有效课堂。

最后总结时,我对预习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首先,预习是学生对新课学习前独立对新知识进行的准备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预习可以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学生如果能在教师引导下养成良好习惯,能终身受益;其次,预习不只是单纯的阅读数学课本,而是学习个体的一种 独立的探索活动,是训练学生个体发展的一种有效渠道,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最后,学生预习后,课堂更动态、更难把握,教师的学情分析也应该更全面、更深刻,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把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向深入。

三、群辩论后,辩证认识预习

辩论后,我进行了反思。反方认为预习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因为小学生常常只会顺势思考现有的解题思路,对照例题依葫芦画瓢模仿完成预习任务,而不会再去想别的思路;反方认为预习会妨碍教师的进步,因为教师的问题学生都已经知道了,回答很顺溜,就会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师自己的发展……思考一下反方的观点,教师要思考的是学生真的会了吗?学生会了,教师该怎么办?这样,我对预习就有了比较科学的辨证认识。

反方的观点其实就是要我们注意避免学生预习后教师应该注意的一些地方。事实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有些学生的预习过程往往是“囫囵吞枣”般的不细致,或者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的不深入。面对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我们要认真梳理学生的已知、分析学生的未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智慧引领,将学生零散的、浅显的认知构建成系统的、深刻的、合理的认知,才能实现有效乃至高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能自行掌握的简单知识,教师就应做出针对性地梳理、使学生学以致用;对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教师就要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引领学生探究算理,在彰显过程性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引领学生操作探究,溯本求源,帮助学生弄清公式、概念的来由,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公式、概念;引领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深化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引领学生联系生活,用预习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释身边的数学,既能帮助学生把预习的知识“格式化”,又能帮助学生把预习的知识“生活化”,使学生学得有理、有据、有序、有趣。

篇5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学员在写好毕业论文后,对还要举行毕业论文答辩不很理解,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态度也不那么积极。因此,有必要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先作一讨论。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答辩老师)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学员面对面的,由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当面回答。它有“问”有“答”,还可以有“辩”。答辩是辩论的一种形式,辩论按进行形式不同,分为竞赛式辩论,对话式辩论和问答式辩论。答辩就是问答式辩论的简称。与竞赛式辩论相比,论文答辩有以下几个特点:1.答辩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首先,人数不对等。毕业论文答辩组成的双方人数是不平等,参加答辩会的一方是撰写论文的作者,只有一个人。另一方是由教师或有关专家组成的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人数有3人或3人以上。一般地说,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始终是处在主动的、审查的地位上,而论文作者则始终处在被动的、被审查的地位上,并且双方的知识、阅历、资历、经验都方面都相差悬殊。2.答辩委员会具有双重身份。竞赛式辩论除了参加辩论的双方外,还设有专门的裁判,即有个“第三者”对辩论双方的高下是非作出评判。而论文答辩虽然也要作出评判,但它不是由特设的裁判员来评判,而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对另一方即论文作者的论文和答辩情况作出评价。可见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辩论员,又是裁判员。3.毕业论文作者的答辩准备,范围广泛。为了顺利通过答辩,毕业论文作者在答辩前先需要作好充分准备。然而,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的题目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老师根据另一方提供的论文拟就的,所要答辩的题目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一般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且答辩小组拟就的题目对另一方——论文的作者事先是保密的,到答辩会上才亮出来。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让学员即论文作者独立准备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小时以内)后再当场回答;另一种情况是不给学员准备时间,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就要当即作出回答。因此,虽然在举行论文答辩会以前,学员.也要为参加答辩会作准备,但难以针对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因为事先不知道)作准备,只能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有关的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这个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详细讨论)4.表达方式以问答为主,以辩论为辅。论文答辩一般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作出回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作者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观点相左的情况,这时也会而且也应该辩论。但从总体上说,论文答辩是以问答的形式为主,以不同观点的辩论为辅。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通过答辩固然是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对答辩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这一点上,其态度就会是消极、应付性的。只有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才会以积极的姿态,满腔热忱地投入列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中去,满怀信心地出现在答辩会上,以最佳的心境和状态参与答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第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一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韧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这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的:“如果我们彼此交换想法,本来各自只有一个想法,而现在大家都有几个想法,因此一加一就等于四了。”第二,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众多大学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大、函大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毕业论文答辩将是大学生们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而且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好坏,对于国民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影响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成绩,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工作分配的去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生们的一次重要拼搏。大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拼搏,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组织上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在职学习的函大、电大毕业生来说,虽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来改变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但它也是人生中二次难得的经历,一次最宝贵的体验。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毕业论文答辩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更不可轻易放弃。第三,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们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毕业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是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它们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本论文中涉及的本学科学术问题范围内带有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论文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却又是论文中没有阐述周全、论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文章中的薄弱环节和作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就可以了解自己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其他问题时的参考。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请求指点。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作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系统的回答,都是对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第四,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毕业生们学习、锻炼辩论艺术的一次良机。在当今社会,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能言善辩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辩论技巧,具有雄辩的口才,他在事业上,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逢凶化吉、遇难呈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那些胸怀大志的人,都非常重视辩论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把拥有精湛的辩论艺术视为其事业成功的得力臂膀。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能言善辩更是竞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擅长交际、善言能辩的学生要比一个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被聘用的机会多,在社会上成就事业的可能性更大。既然善于辩论,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里这么重要,我们的大学生就应抓住每一个学习辩论的机会。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毕业生学习、提高辩论技巧和辩论艺术的重要机会。毕业论文答辩虽然以回答问题为主,但答辩,除了“答”以外,也会有“辩”。因此,论文答辩并不等于宣读论文,而是要抓住自己论文的要点予以概括性的、简明扼要的、生动的说明,对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作出全面正确地回答,当自己的观点与主答辩老师观点相左时,既要尊重答辩老师,又要让答辩老师接受自己的观点,就得学会运用各类辩论的技巧。如果在论文答辩中学习运用论辩技巧获得成功,就会提高自己参与各类辩论的自信心,就会把它运用到寻找职业或工作的实践中去,并取得成功。

篇6

2001年,宁波大学第三届“移动杯”辩论赛已经于11月27日在锦绣小剧场拉下帷幕,外语学院、工学院和理学院分获一、二、三名。但辩论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的精彩和由此引发的思考。为此,我采访了辩手、观众和组织本次辩论赛的老师。令人欣慰的是,我们都在用一种非常负责的态度在思考和探索。

一.希望篇:辩论,仍是校园中一道迷人的风景

没有思考,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希望。而辩论自古以来就是激发这种思考的有效形式。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争辩,往往能促成一种时代的精神的飞跃。于是宁大辩论赛应运而生,成为校团委、学生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传统品牌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理性的思考,提供展示人文素质的舞台,为创建校园文化形成一种导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思想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在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举行辩论赛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辩论以“人·社会·世界”为主题,涉及了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从当今社会保尔、盖茨谁更重要,到西部开发要引资还是引知,从腐败的根源是人性的弱点还是制度的缺陷,到环保问题的解决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许多辩题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要求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辩题,为同学们全面深刻地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机会。

辩论是展示汉语言文化的良好手段,要求同学们学会表达、善于表达,在感受汉语的魅力后,激励着大家去学好、用好祖国语言。辩论是一种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形式。

辩论的教育意义很明显。首先,观众的参与热情和水平提高了。赛场内座无虚席,很多同学从预赛一直看到决赛,都说收获不少。提问阶段,场面热烈,许多问题一针见血,如在决赛“现代化是疏远还是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中,当双方辩友大谈工具现代化时,观众提出:“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算不算现代化?”这不仅仅是对辩论的认可,更是大家对“人·社会·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其次,有些点评老师分析透彻,从破题立论到总结,从逻辑、技巧到风度,深入浅出,让辩手和观众们恍然大悟,其意义远不止对一场辩论的点评,而成了一堂具体生动的辩论艺术分析课。

辩论有助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形成。在比赛中,涌现出了不少老师、同学比较欣赏的辩手,如外语学院的倪治奇、理学院的蒋俊、法学院的刘璇、国交学院的李翀等,他们以良好的风度、广博的知识、幽默机智的语言、敏捷的思维,让人感受到了辩论的艺术,鼓舞着广大同学去扩充知识、训练思维、锻炼口才、培养风度。

采访中,大家都表示非常喜欢辩论这种形式,有的同学甚至提议:“舞会可以每周有,辩论赛为什么不能每周都搞呢?”

二.问题篇:我们懂辩论吗?

“堂堂大学生,怎么不懂辩论?”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我们还不懂辩论。这正是被采访的老师、辩手和观众认为本届辩论赛不是很成功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辩手。从整体来看,辩手水平较低。尤其表现在辩风上。“这哪里是辩论呀,简直就是泼妇骂街”观众如是说。“我们可以输在立论上、逻辑上,但决不能输在风度上。”上届最佳辩手骆梅英语气中肯。辩论毕竟不是吵架,它是一种包含着智慧和风度的高尚的语言游戏。它应该让人有认识上的提高、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让人觉得精神紧张、心跳加速,头脑中却一片空白。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与辩论无关。外语学院三辩倪治奇说得好:“辩手好比剑客,一身杀气、剑出如虹、锋芒毕露固然厉害,但是一根恩挂钩可低于无形之中,以德服人的剑客,才是一个真正的高手。”这种境界,需要文化的渗透,精神的升华,而我们缺的正是这些。在语言上,有些辩手普通话不准,语速太快,让仍按收不到普通话的字正腔圆、落地有声;在知识上,面不够宽,掌握的准确程度不高;在态度上,急功近利,缺少了科学和严谨,为达到目的,不惜编造数据、名言;破题不够深,是很多好的辩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临场反应能力欠缺,只会照本宣科地读稿,碰到关键问题,却总是回避,尤其在盘问阶段。虽说这是一种技巧,但辩论赛毕竟不是提问赛,我们更重视敢争敢辩的胆识,使得“辩”有针对性,“论”有坚韧型,如此,真理才能越辩越明。

其次是观众。大家认为,辩手要讲风度,观众也不能少。有话要好好说,别以为让辩手难堪便是高明。组织者认为宁大学生的心胸欠宽广,对辩论的意义没有完全理解,太注重结果,缺少客观分析,哪两个学院比,就以哪两个学院的学生为主,有时还有瞎起哄。这不能说明你的集体荣誉感有多强,却可看出你的素质不太高。掌声是对辩手智慧的赞赏,笑声是对辩手幽默的肯定。辩论赛不仅仅是结果之争,更是辩手与辩手、学院与学院的文化的较量。

对主席,大家觉得主席的素质有待提高。主席市场上的总指挥,宣布规则、调动气氛、控制场面,责任重大。可我们的主席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且观众希望主席对辩题也进行一些思考,能作一些客观的背景介绍。

在活动组织上,老师坦言,考虑欠周全,宣传还不够,把辩论当作品牌活动来搞,却体现不出其精品性。各学院的老师、同学重视程度还不够。各队基本上没有指导老师,虽说这体现了学生的“原创性”,但也造成了破题不深、逻辑不严,削弱了辩论的影响。辩手认为赛制安排上有些不妥,如轮空制,降低了公平度。辩题新颖度不够,很多都是别人辩过的,倘若能以宁大自身的发展来出题,可能会更具现实意义。

以上问题不论对谁,都是中肯的。尽管有些苛刻,尽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相当长的时间,但我们没有理由因此就回避它们,这不仅仅是为了辩论。

三.思索篇:由辩论赛看校园文化

篇7

一、辩论是挖掘孩子潜力的“挖掘机”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一个亮点,他提出知识建构的潜力取决于一个人。“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最近发展区”的充分发展又依赖于他与周围人和环境的相互交往。由于有成年人的指导和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协作,一个人的技能可以比只靠自己孤军作战高出一筹。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用“辩论”这一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因为有教师或学生提供支持、交流、指导和互助。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能完成平时不太可能完成或不能独自完成的学习任务。再者,辩论能真正推动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对话,在虚心涵咏、感悟品味、言语交锋中提高感悟水平,发挥智慧潜能,展现独特个性,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辩论这一形式中“无痕”地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有一个重点句:“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这句话时,一些同学就说了: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难道不好吗?现在这个社会,谁不爱外表美,外表美有错吗?外表美不好吗?难道谁都得像花生一样,藏而不露,把果实埋在地里,那岂不累死!我一听,愣在那里,心想:现在的学生想法真奇怪,但是人家说得对呀,没错呀!而且想法特别新颖,应加以鼓励。那么该如何引导呢?于是,笔者让学生以“我们需不需要外表美?”为题,进行辩论。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他们的一些观点还需要商榷,但他们的一些观点还是很有创意的,是应该加以鼓励的。经过一场辩论会,他们对《落花生》一课的理解更深了。

二、辩论是课堂出现争议时的“缓冲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当学生出现一些独特体验,甚至一些偏激想法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辩论。辩论可作为班级出现争议时的“缓冲剂”,通过辩论让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辩论引导大家统一认识,使学生的意见不至于偏颇,甚至可以杜绝一些极端的论点和思想,把学生的“伪求异思维”引导到正轨。在上《舍身炸暗堡》这篇课文教到第七自然段时,突然教室一角传来了一个尖锐的声音“真傻”!整个课堂气氛突然凝住了,傻吗?笔者立即意识到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如何遏制这种偏差,这时笔者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出示辩题:傻吗?

正方:不傻

反方:真傻

通过辩论,同学们深刻明白了在冲锋号吹响,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许多同志倒下栖牲的万分紧急关头,炸毁暗堡拉导火索是他唯一的选择,这时候已经顾不了家人了,得到了千万人的尊敬,千万人的佩服,他的牺牲很有价值,并不是白白送了性命。

三、辩论是阅读平台上的“助推器”

篇8

根据刚刚过去的一年的学艺部的工作,我们对工作中的成绩要继承和发扬,对工作中的问题要有清楚的认识,并扬长避短,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制定接下来一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招新:

在新生军训结束后,根据国贸系团学会统一部署进行招新。在招新前即进行好宣传的策划事宜。毕竟刚入学的新生对方方面面并不了解,所以怎样从感情上让新生对我们工作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是今后开展好工作的关键。

在招新中除像以往一样招收学艺部干事外,拟招收系辩论队队员。属与学艺部平级组织(一人即可是学艺部干事也可是辩论队队员),根据初期报名人数灵活进行面试与筛选。后成立国贸系辩论队。拟在系辩论赛开始前即开始进行培训。

(附:计划:每周进行一次全体培训,除辩论队队长外,至少一名系学艺部副部以上干部出席。初期培训内容为对辩论赛系统的了解,主要目的是使队员对于辩论赛有全面的了解认识,并培养其对于辩论的热爱和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建设。在辩论赛开始后,拟将几个班的成员分成小组分派老辩手对口进行私下知道,不再做统一要求。并根据当周比赛时间安排至少召开全体例会一次,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指导以后的工作。在这级阶段的工作中,对于辩论队要再次进行筛选,结果由学艺部和辩论队商议得出。在各班比赛中表现突出却不是辩论队成员者将其吸收进辩论队,以不断优化整个团队。在系比赛结束后,经过多轮筛选,辩论队雏形已基本确定。在做短暂休整之后,即积极投入到全队的训练当中,为今后参加院辩论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打下基础。这一阶段的培训主要以模拟赛为主,以实战来增加经验并在各模拟赛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各阶段拟邀请院辩论队各级辩手,及07级院最佳辩手和我系07级辩论队辩手进行系统指导,采取轮流“授课”的方式进行。)

(二)辩论赛

活动前先写好策划书,内容有关活动宗旨,口号,主题,日程。

拟基本框架如下:

一、前期活动阶段

为确保辩论赛顺利展开,应做好辩论赛的宣传,动员,报名名单整理,辩题搜集,评委嘉宾邀请等基础工作。

(1)充分发挥宣传部的作用,利用海报为主要宣传形式,在整个学院展开宣传工作。由学艺部成员及时联系到各班,要求学艺部成员积极配合学艺股长工作,动员班级同学参加,并于把报名汇总名单交到副部长处。

(2)辩题搜集。辩题的搜集要紧紧围绕大学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要让同学们都有话可说,有理可循,另外可同时搜集一些比较新颖的辩题。

(3)评委嘉宾的邀请。鉴于参加比赛队伍的预期数量太大,评委嘉宾主要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在复赛以后可以邀请老师和书记等作为评委。

二、赛前准备阶段

(1) 比赛抽签。

(2)每日以海报、通知、口头传达等形式将比赛时间场地告知同学。

(3)在学院网站开辟辩论赛专版,有关比赛的最新消息。

(4)请记者团积极配合,做好报道宣传工作。

三、 比赛具体规则:

一、赛制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

1.初赛采用淘汰制

2.初赛获胜各班进入复赛,复赛仍为淘汰制

3.最后胜出的4只队伍进行半决赛和决赛

篇9

反方:**大学真理不会越辩越明

主席:今天进入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辩论精英,他们在过去的7天里,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激烈辩论,终于过关斩将取得了决赛权。相信在今天下午,他们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让大家享受一场语言的享宴。 BR>

规范陈词。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为政论政,在商言商,辩论会自然要涉及到辩。今天我方的立场是真理越辩越明,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所谓辩则是以一定的逻辑基础为规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不同的观点交流、交锋,而明即清楚明晰。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说真理在与其他思想的论辩中更加清晰明白。人类的历史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传播真理,进而摆脱蒙昧、无知、愚笨的历史。我们热爱真理,敬仰真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然而,认识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辩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们为了寻求真理,要同无知辩,同偏见辩,向未知挑战,与荒谬斗争,同强权抗衡。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人们在长期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正是认识到了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当然,我们不否认实践在探索真理和检验真理中的巨大作用。它是必要条件,而我们认为辩是使真理明的充分条件。

第一,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辩可以使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含混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大千世界万物运行,无数规律隐藏在表象的背后,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检验。然而,人们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是,人们用辩来辨明真假,用辩来裁决真理和谬误。在辩的过程中,真理逐渐由萌芽走向成熟。

第二,在真理的传播过程中,辩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掌握。真知灼见产生之时,习惯与偏见就早已站在它的面前,它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真理最初只被少数人掌握。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古罗马的李维所言:"真理之火有时会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真理与谬误的争辩终将以真理的胜利而告终,而真理之光必将照亮整个人类。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崔同学,下面我们请反方的第一位代表萧俊仁同学表明立场,他的时间也是3分钟。

反方一辩:大家中午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人说:"我是为真理而战。"德国人也说:"我是为真理而战。"就连法国人也说:"我是为了真理呀!"大家都各言其说。结果我们发现真理是什么?真理是躺在地上千千万万的尸体呀!培根说:"研究真理,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那是人最崇高的美德。"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又可分为主观与客观真理,我觉得今天的主席非常英俊,这是主观真理。地球绕着太阳转,这只是客观真理。辩只是一种行为,不是规律,它建基在两个或更多的对立观点之上。对方辩友犯的最令我们遗憾的错误就是将辩等同于一定是善的,讲道理、说真话就是辩,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辩是这样子的吗?(掌声)显然不对呀。而我方今天要说的口舌之战,笔墨之战就是辩的表现了。而越辩越明则是指将真理从局部到整体、从相对到绝对的整个不断升华过程。

真理不会越辩越明。

一、真正使真理明朗化的要靠经验累积,实践领悟。而辩则是独立于人类寻找真理的整个过程之外。他只是提供了一个场合,让共都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思想可以发表出来。但是,辩本身是不具备生产性的。辩所带出的思想并不能实现何者更接近真理,因为们能说获胜的一方更接近真理吗?不。真正是真理更明的要考验就要靠实践。

二、辩这一行为由于有了人的介入,使得行为有了种种的局限,从人性的不完美到权利的介入,从表达的缺陷道语言的局限,都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正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如果越多的辩论想来是离真理越来越远吧!

三、一些真理根本不会越辩越明,许多哲学命题与主观真理无论怎么辩也辩不明,知难行难何者更易?可否统一。请问被辩明了吗?一个圆形不会因为我们的辩论而变成正方形,一加一等于二也不是辩论而来的。像这种不辩自明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综上所述,便本身并不能将真理的不明之处明朗化,感性之处理性化,主观之处客观化。谢谢。(掌声)

主席:谢谢萧同学。下面我们请正方的另一位代表王雁宏同学发言。她的发言时间也是三分钟。

正方二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刚才对方对我们说,一加一等于二是不辩自明的,那么请问,在歌德巴赫猜想中,一加一等于二这个例子都辩了好几十年,能说他们没有在辩吗?第二,对方说我们的辩是不以事实为基础,可是我方硕果,我方的辩就是要以事实为基础。如果对方把狡辩,诡辩都叫辩,那么请问,海马难道也是马,蜗牛也是牛,青春痘也是痘吗?(笑声,掌声)下面我将从理论的层面进一步阐述我方的观点。我们说真理之所以越辩越明,这主要是由真理的特点决定的。众所周知,客观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素构成`,又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而人民认识能了经受着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又手着自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影响。所以在认识真理这个复杂的过程中,思想的交锋是必不可少的。而辩则是使真理澄清的充分条件。

第一,辩是使人民认识真理的动力之一。因为辩好似一种思想的交锋,在这种交锋的过程中,它所产生种种问题往往能够激发人民去进一步的思考以求获得真理。太使公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是或谈言微中也可以解分。其实历史上的很多发现都是开始与对以往成就的怀疑与争论,例如波粒;二相性的理论不就是在波动说与微粒说的争论中创立的吗!

第二,辩是使真理发展的动力之一。任何客观科学真理的存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说《文心雕龙》中曾经告诉我们:论如息息贵能破理。这种辩论就给人们集思广益提供了一个充分的条件,特别是在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原由知识的疑难和缺陷,从而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问题,更加深入的去探讨问题。使原由的认识逐渐地正确、精深与完善。

第三,辩是检验真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说检验认识,它其实也是探索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衡量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西方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大师波普尔就提出了猜想反驳的科学观,可见辩是排除错误确认真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辩是使真理常新的有力保障,任何真理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一旦条件发生变了化,那么真理也将随之而改变。如果人们不继续去探索真理,那么真理最终也会变成一堆死的教条。而辩则是防止真理僵化的有效途径。通过以上4点,我们不难看出,辩在真理明的过程中其实是起了+分重要的工作啊!所以我方认为真理越辩越明。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王同学的发言。下面我们请反方的另一位代表林猷荃同学发言,时间是三分钟。

反方二辩:谢谢主席各位好。先指出对方的几个错误:

第一,对方主辩告诉我们把所有的思维活动等同于辩论,那么请问对方辩友,我们今天在打麻将的时候也有思维活动,那对方同学在打麻将的时候是四角辩呀还是三角辩呀!

第二,对方一辩友告诉我们,辩论是寻求真理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这个逻辑概念就是有之必然,也就是说我方只要提出一个反例就能把对方打倒了。那我问对方辩友,对白马黑马的辩论辩出真理了吗?如果辩不出真理的话,那对方的充分条件又如何成立呢?

第三,对方说一加一是不能够辩出真理的。然而,对方又如何从一加一辩出三来呢?始终不能啊!一加一是一个不证自明的真理呀!

第四,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狡辩不算是辩,但是请问对方辩友,复制羊不是羊吗?试管婴儿不是(婴)儿吗?(掌声)辩论作为一种行为模式,是无法与现实生活相隔离的。今天对方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把立论建立在一个假想的理想世界之中。然而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在现实世界之中,有权利的介入,有人性的不完满,以及有情绪的障碍。则里能够越辩越明吗?美国国会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辩论,通过一个又一个支持以色列的议案,对方说真理越辩越明,岂不是要告诉我们以色列人欺压巴勒斯坦的暴行也是真理吗?我方4位辩手从不认为IQ比RQ价更高,我方四位辩手也不认为先天遗传比后天环境更重要。然而,今天我方之所以能够站在这里辩论不就引证了真理始终不会越辩越明吗?(笑声,掌声)辩论必然是要运用语言的,而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有局限的,老子就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我们在辩论电影明星巩俐还是张曼玉更有气质的问题时,有人说气质就是明眸皓齿,又有人说气质就是谈吐大方。像气质这种概念模糊的字眼在辩论上可谓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辩论又如何通过语言越辩越明呢?谢谢。(掌声)

篇10

一、辩论型节目的选题分析

辩论型节目通常是具有很高的互动性,以现场辩论和观众发言为主体的节目形态,泰州电视台《唇枪舌剑》节目每期邀请数名嘉宾围绕某个话题进行针锋相对的探讨争辩,节目以嘉宾点评的方式结束,对辩论话题进行剖析,给出切合实际的结论或方向。

《唇枪舌剑》选题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为议题型,如“学生玩电脑游戏的利与弊”、“剩男剩女是否该降低择偶标准”、“六一儿童节家长是否要放假”等;一为新闻事件型,针对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就新闻中所蕴含的争议焦点进行辩论,如“烟花爆竹该限放还是禁放”、“公考之门该不该对应届生关闭”等。这些话题的选取具有以下特点:(一)新闻时效性,作为子栏目的《唇枪舌剑》对《直播生活》的民生类新闻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和进一步的深挖;(二)受众参与性,是对新闻事件的思辨,而不是对学术以及逻辑的思辨;(三)通过辩论,新闻事件再次被解构,新闻争议点被逐步放大,从而使受众从新的层面接近新闻真实;(四)力求选题多样,吸引不同层次受众观看、参与。

二、辩论型电视节目话题选择

1.话题选择贴近民众日常生活

民生新闻的“三贴近”原则,对辩论型电视节目同样适用。民众关注的,喜爱的,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2009年6月,泰州交警部门为了治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向行驶等问题,开始在市区几个主要路口采取拉绳子措施。此举一出,立刻引起泰州市民的热议,《唇枪舌剑》随即录制了一档节目“治理交通问题,交通拉绳是否合理”,邀请市民代表及交警代表进行辩论、讨论。现场嘉宾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说出自己所代表群体的想法,在现场参与的社区群众及大学生也积极参与讨论。节目给了交警和市民一个沟通的平台,之后,交警部门取消了拉绳子的做法,改变了执法方式。

此类辩题还有“东城河游泳是堵还是疏”、“无物管小区的保洁工作长效管理能否执行到位,难在哪儿”、“流动摊贩是否应该存在”,这些话题都是民众所关注的,通过辩论使大家的认识达到一定的共识。

2.话题选择不能过于琐碎

民生类节目摒弃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冰冷生硬”的报道方式,采用平等的视角来报道新闻,以此赢得老百姓的关注。不过,很多民生节目选题狭隘,把大量精力放在关注邻里争端、夫妻矛盾等琐碎问题上,而忽略了大民生。

《唇枪舌剑》节目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尽量做受众感兴趣又不太琐碎的话题。但有时还是难免小众化,比如“西班牙PK荷兰,谁能夺冠”这样一个话题,只限于爱好欧洲足球的群体,容易造成收视群体的流失。

3.国家大政策的地方性解读

地方台与中央、省级媒体相比,资源少,起点低,只能从本土出发,结合本土实际做节目,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做法。例如2011年5月22日《唇枪舌剑》的“楼市拐点是否出现”这个话题,从国家房价控制措施以及“北上广”等大城市房价下跌说起,在嘉宾的辩论以及专家的分析下,观众对泰州房价的总体状况以及今后走势,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转贴于

这是大选题地方性解读的典型例子,回避了地方台对解读类似政策的不足,将国家级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

三、创造性地选取辩论话题

信息时代,新闻信息呈几何形态增长,但真正受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不多。热点新闻容易“撞车”,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辩论型电视节目的选题当中。辩论型电视节目时长往往在30分钟以上,容易引起观众的收视疲劳。要想抓住观众,每一期节目的选题至关重要。好的话题应当具有以下特性:

1.公共性

电视是大众媒介,其所关注的一定是大众所关注的,辩题的选择同样也应该具有大众性。上到国家大事,如“中国该不该废除死刑”,下到居民关心的事,如“是否赞同送老年人进养老院”,都应该涉及。

2.争议性

辩论型电视节目最忌辩题不温不火,或者观点一边倒,辩题的选择具有可辩性。要达到这些,选题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话题争议是否大。否则,容易使辩论观点变得牵强附会,产生歧义,偏离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和缓解群众情绪的目的,适得其反。

3.前瞻性和预见性

比如“六一节家长是否应该放假”、“打麻将该不该有所限制”等选题,由于其所具有的前瞻性,对观众来说具有新鲜性以及现实意义,容易引起观众的思考。

4.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