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成效范文
时间:2023-06-22 09:5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文化建设成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下,创新德育思维,提高德育实效,加强班级管理,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各教育部门、各学校、各班主任、各家长学生的普遍共识和规章制度。我校从2011年起试点探索全面开展深化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以来,学校各级领导极为重视,班主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学生激情参与奇思妙想,群策群力,家长积极配合支持,一起协力互助共拼,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珠海市斗门区德育先进学校。
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一词尚无统一的定义。作者个人认为“文化”的要素有: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②语言和符号;③规范体系;④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⑤物质产品。文化的一般特征主要有: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等特征。
什么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的定义概念,内涵核心又是什么?我非常认同一位同仁曾给的精辟严谨的定义说明。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简而言之:美化课室,庄重仪表,立外在班级良好形象;定班规,立制度,严班风,树班级之内在素质。
一、紧抓班容班貌,学生仪容仪表,课室整洁清新,校园干净优美
各班级注重提升形象,我校外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众口称誉。我校围绕班级文化建设,学校领导、德育处紧抓班容班貌,学生仪容仪表,把它作为日常事项检查评比,量化计分,计入先进班评比中。这样,各级领导、各班班主任更为上心,安排专人每天认真负责课桌讲台黑板门窗走廊公区的清洁卫生,决不留死角,安排专人检查仪容仪表。很多班级还十分注意美化优化课室,给人耳目一新、温馨舒适的感觉。如,某班主任把课室布置得十分温馨,她还别出心裁地在讲台上摆一盆青翠欲滴的万年青,我们各科教师上课都感到神清气爽。
二、学生积极参与,团结互助,群策群力,活泼创新,奇思妙想,积极向上,安静有序的班风班貌蔚然成风
我校围绕班级文化建设,各班主任积极行动起来,定主题开班会出版报,舆论宣传为先导;分小组开班干会明分工划责职;出主意写班歌班词;制班规定守则出台奖罚措施。学生你一言我一句,你想出一个点子我搞出一个妙计,态度热情友好。很多班级都想出别出心裁的班级格言警句,都精心布置整洁课室,设立图书角设计版报,都积极参与制定班规守则、奖罚条例等活泼创新,奇思妙想,积极向上,安静有序的班风班貌蔚然成风。
纵观我校各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两年多以来,笔者觉得最切合文化主题,内容最丰富,成效最明显,印象最深刻的成功优秀案例有:(1)一位教师在班里开展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这位教师自己就有一个儿子读初二,这位教师把她班里的50多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倾注所有的师爱母爱,她在课堂最醒目的讲台上挂了一副红字白底的座右铭:“世上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在她眼中所有学生都是她的好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勤懒之别。结果她班学生被她的母爱所感动,他们把她当母亲来敬重,这样的班级文化渗透大爱,特别温馨,感人历久不衰。(2)还有一位优秀的教师开展“活泼友爱,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这位教师是我校拿了心理学B证的政治教师,富有心理学知识和爱心。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作为心理医师报名参加青年志愿者赶赴灾区,她结合青少年心理特征,开展“活泼友爱,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路创新,主题鲜明,内涵深刻,成效巨大。我校教师在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确实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取得很多值得总结思考的成功案例。
纵观我校各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两年多以来,学生积极参与,团结互助,群策群力,活泼创新,奇思妙想,共同为班级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身体力行。在此,出现许许多多的“天才”般的奇思妙想、令人叫绝的主意构思和意味深长的活动。这是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内在文化素质)和物质层面(外在形象风采)的成就的最生动最有力的展示说明。
三、抓常规、抓细节、抓落实、抓“重点学生”,对个别“重点学生”采取“盯、防、谈、控、化”方针,突出安全、法制两大课题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校校园突发安全事故是学校德育的两大难题。我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中紧密联系渗透这两大课题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几年来,我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校校园突发安全事故中,工作细致,教育到位,措施有力,我校连续多年安全事故零记录,违法案件零记录,实属不易,成绩斐然。
纵观我校各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两年多以来,我校加强了班级管理,提高了学校德育教育管理水平和绩效。实践成效生动有力地证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的创新模式和成功道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做更多、更细、更深入的工作和研究;必须下大力气整理积累总结优秀班主任的优秀案例加以宣传推广;必须继续深化升华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形式,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水平和提升成效。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和谐校园;制度文化;服务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
一、建章立制,倡导和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和谐校园”制度先行,用制度的力量来规范、引导、凝聚师生的行为和情感,是奠定和谐校园的制度基础。近年来,清溪初中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职称晋升推荐方案》《教师外出学习制度》《教育教学奖励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分类管理;组织执行对象们学习交流,让制度“隐于心、显于行”。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评议制度,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同时借助各种途径如“家长会、校讯通”等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形成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齐抓共管的态势,不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由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运用规章制度管理的转变。全校师生员工的一切活动,有凭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和民主化校园管理的统一,这也为一所科学规范、民主和谐的现代化校园的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强化服务意识,营造和谐
该校落实在行动上,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整合现有各级各类组织的力量和资源,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迎新年掼蛋比赛”“庆元旦女教师跳绳比赛”“三八妇女节K歌比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等,鼓励并资助教师积极参加县内外教学大奖赛、课题研究、个人研修等促进专业成长的活动。这些文体活动、教研活动的顺利实施,让教师增进彼此了解,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培育主题文化,彰显和谐
一所学校,基业长青的奥秘是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最高境界。因此,校园文化创建独特风格的校园文化是“清中人”的一致追求。
1.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发挥主题教育的熏陶作用
该校建成了以“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经典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墙,“校徽、校风、教风、学风”展示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达标活动,校园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这些别具一格、形式活泼的主题窗口就像一道道无言风景,让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得到启发,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教育,最终达到“主题育人”的目的。
2.坚持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多样化
该校出台《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要求班级文化在建设四项考量内容(班风、班级公约、1平方米面积的班级文化墙和班级特色文化角)的基础上,整体设计,做到“个性化、人文化、特色化”,初步建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班级多层文化阵地。
3.注重细节,增添厚度
主题文化的育人价值无法估量。2015年,该校在全面巩固原有校园主题文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细节,消灭死角”的口号,开发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形式,如“标志性文化、楼梯文化、橱窗文化、墙壁文化、标语文化”等,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文化气息,给徜徉在其间的师生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如今的校园也是每位学生的精神家园。
四、着力“活动文化”,体验和谐
为了让和谐的氛围“可感觉、可触摸”,把学校打造成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活动是达到目的最直接的手段,成效也最显著。
为此,该校依托“我的中国梦”“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等主题活动的开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兼顾青少年“三观”教育。一举多得,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台阶、有特色、见成效”。
充分整合和挖掘现有教学资源,积极开创培养在学校,巩固在家庭,实践在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教学活动和舞蹈、棋艺、书法、绘画、手工等各种文体活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就其位,各施其功,竞相添彩。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参与活动中学会思考、体验成功,实现自主成长。
篇3
实践中,学校从办学历史、文化积淀和专业特色出发,着力推进企业文化、专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建设有校本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成效显著。
科学布局 建设校园文化系统
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布局和设计时,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重视把学校办学理念与观念文化建设成校园标志性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
理念识别系统凸显学校精神。学校的办学理念为:立足行业,面向国际,创新模式,培养人才。学校精神为:胸怀大局,团结协作,爱岗敬业,艰苦创业,追求卓越。
经过全体师生大讨论,形成了校训:用心极致,追求卓越;校风:崇德、创新;教风:敬业、精技;学风:勤学、强能。这一理念系统表达了学校的培养目标、治学方略和办学特色,也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
行为识别系统展现师生风貌。一方面以规范化的行为特征展现师生风貌。学校规章规范了办学行为、管理行为、教学行为、学生行为和服务行为,显示了一系列规范化的行为特征,如师德承诺、岗位考核、校区禁烟、重大活动教工佩证上岗、学生进入实训区整队着装、学生校园佩戴胸卡等。
另一方面,以专题化的行为特征展现师生精神状态。如13届市运会开幕式表演、17届省运会开幕式表演和上海世博会气象馆、尼泊尔馆的服务,以文明、优质、活力、专业的行为特征,打造了一张亮丽的学校名片。
视觉识别系统塑造特色形象。学校标志为成长中的大树的抽象图形,意蕴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手脑并用,德艺双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一标志已广泛用于学校会标、指示系统、广告牌、公共绿地、聘书、荣誉证书、工作笔记本、信笺、信封、名片及各类标牌,并赋予了标准字、标准色。学校建筑风格现代、开放、大气,布局合理,功能分区,绿化规整有形、疏密相间。
例如,学校中央大道上“马踏飞燕”的主雕展示了行业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勇于探索、一马当先的时代精神;雄浑向上的灵壁巨石寓示学校欣欣向荣;学校以校训、校风等理念命名楼宇名,以常州知名旅游景点命名路名。
积极探索 形成校园文化特色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教社政[2004]16号)强调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的兴起,新型的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校园文化急需建设。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
近年来,学校把普遍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礼仪教育和节庆教育,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生涯文化、礼仪文化和节庆文化。
建设职业生涯文化重内涵。开展职业生涯文化建设,从新生举行“我与职业生涯”报告会,到班级举行职业生涯小品表演、系部组织“感受职业”企业节活动,培育的是体验文化、模拟文化;从学生测评职业意向,到每个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培育的是规划文化、反思文化。从学生按照生涯规划步骤完成各种文化学习、专业学习,到技能训练和各项考证,培育的是学习文化、考证文化。从学生开展的职业服务、打工活动到创业实践,培育的是打工文化、创业文化。
建设礼仪文化重操作。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历史久长、基础坚实。礼仪文化建设着重抓五个环节:
环节一:普及礼仪知识。学生人手一本《学生礼仪》手册。环节二:推广礼仪活动。班级和系部举办礼仪讲座、辅导、小品表演等。环节三:开展礼仪训练。班级在礼仪员带领下进行礼仪训练。环节四:试行礼仪测试。把礼仪考查作为学生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环节五:组织礼仪大赛。学校成功举办了由“礼仪规范表演”和“礼仪文化展示”组成的礼仪大赛,江苏省17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队伍、迎宾队伍和闭幕式颁奖人员均由学校礼仪学生担任,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学校礼仪文化的风采。
建设节庆文化重参与。节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良好载体和阵地,学生既喜闻乐见,又能广泛参与。学校上半年“五四”前后的节庆活动,下半年“一二·九”前后的文化艺术节、技能节等,是学生们翘首以盼、乐于参加的文化盛会。
具体来说,学校节庆文化有三项:一是法定节庆:包括全国性的重大节日,如清明 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一二·九纪念日、元旦等。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合唱,比赛精彩纷呈、迭起,让师生受到一次震撼心灵的教育。二是专业节庆:如学校的技能节、旅管系的烹饪节、外语系的外语节、电子系的动漫节、经贸系的贸易节,普及了专业文化,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兴趣。三是校本节庆:如校文化艺术节、礼仪节、军训节、创新节、劳动节、爱心节等。校本节日更能体现学校教育特色,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原创性和吸引力,是校园的“活文化”。
分项推进 落实校园文化举措
篇4
关键词:班级文化;小学生;自主发展;矛盾;困惑;处理方法
(此论文属于《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班级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课题成果之一, 课题批准号FFB108119)
班级文化是云南师大附小志趣教育的主要形式。围绕学校每一个学年的教育主题,各班师生创造性发挥,共同营造“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出启迪人的话,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在闪光”的育人氛围,让学生们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树理想,学榜样,争达标,同进步,旨在形成一种学生能够自我管理的育人模式。
以金牛校区24个班级为例,在所发的《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班级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表》中,我们涉及到关于学生自主发展与管理的如下几个问题: 1.本班学生在自主发展方面最有成效的某一点是什么?你的具体实施办法是什么?其中涵括学习习惯、文明礼貌、劳动卫生、课堂纪律、小队活动等几个方面;2.本班学生在自主发展方面让你感到困惑的某一点是什么?
通过初步了解和调查,可以发现,班级文化在帮助老师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发展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小学生们在主动学习、对人有礼貌、乐于助人、讲卫生、关心集体等方面均有了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但是,在调查中也不难发现,利用班级文化指导学生自主发展也让教师心存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在:1.感觉评比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小,部分学生对评比不感兴趣。2.感觉学生校园内外表现不一,如,在学校讲卫生,出了校门就乱扔垃圾;在校园里学着安静,离开学校就大叫大嚷。3.班级文化建设缺乏一些家长的认可,对学生的自主发展不利。这有时就造成一种情况:班级文化建设成了一种墙上的摆设,墙上挂着精美的文化壁报,老师和学生用另一种方式教育与被教育着,大部分班级中的学生还是面临“老师在和不在不一样”的尴尬局面,换句话说,班级文化尚未完全起到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作用。
造成这种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教育脱节,更无法谈学生自主发展的矛盾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教师没有真正明白班级文化的意义和目的,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过多关注了墙报本身的精美,使它成为了美化教室的工具,却忽略了如何让它落到教育的实处,即从学生实际出发,明白学生真正需要学到什么,而教师真正需要学生学到什么。金牛二(3)班的方法值得借鉴:班主任老师认为,低年级的班级文化可以主要由老师创意,但一定要从学生可以自主完成的角度去设计,因此,他们的班级文化注重“简而精”。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起激励作用的板块,一块是起展示作用的板块,但这两个板块在平时都有激励向上的作用。因为一目了然,平时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这就让学生有了很多方面的自主性,如,学生会关心这一期的文明之星是谁,自己也想争当这样的小明星;谁的书法好,自己也想练一练,争取下一次榜上有名。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要在于让学生明确目标,而且注重实效,让学生一步一步提高。而一(1)班结合孩子的“小幼过渡”的特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结合学校评选文明小使者的要求,把重点放在了“培养活泼、团结、热情有礼的好孩子”上。一(3)班的主题是“我爱我家”,对小朋友进行知礼讲礼的培养,教会他们乐于助人,爱护环境,学会倾听。因为能结合学生的需求,所以班级管理效果就比较明显了。
2.班级文化建设未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学生心中未达成共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自我约束,现代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实力强大的班集体。教师对于班级文化的创建与管理,就应该在这样的理念下,精心对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取学生的认同感,让其成为班级管理的主阵地,成为一个良好班风形成的源泉。金牛六(1)班是这样做的:(1)全班同学共同制订班级公约《君子约定》,并构建监督机制,把公约真正落到实处,在班级文化上墙之前,就利用晨会或者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公约,是“君子约定”深入人心。(2)。突出同学间的合作精神。不论是学习还是值日,或者是一次春游活动,老师适时组织小组竞争,并把竞争结果体现在班级文化展板上,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励学生学会合作。(3)。注重展示学生的成果,让学生从中找到自信。基于学生不同的水平,班级提倡所有孩子机会均等,只要有特点,就可以展示,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4)。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动手能力。在培养学生各方面习惯的过程中,班级注重奖惩分明,以此营造良好的班风。从交作业、收抽屉等各种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三年级开始,每年都设计定期改版、更换的班级文化板块,把任务落实到各人,让他们按要求自己设计、制作这一板块的专栏,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由以上叙述,我们不难看出,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中,老师特别明白学生心里要的是什么,也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这样一来,既在彼此之间形成共识,又很好地保护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就真正落实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愿望。
3.“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班级文化建设缺乏连贯性和连续性。俗话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时间,这也说明了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们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年一换的情况。例如,去年以阅读为主的主题园地,今年就换成了英语角;上次是“做个好孩子”,这次就换成了“喜羊羊”。不是不能换,也不是要一直延续旧用,毕竟学生在成长,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教师应该遵循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自我完善能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有侧重点地帮助学生培养自主管理的能力。虽然学校每一年都会有不同的教育重点,但它的教育主线是不变的,教师应该深刻把握此,以让班级文化能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始终保持教育的连贯性和连续性。在这一点上,六(1)班的方法很值得借鉴,他们在“突出同学间的合作精神”这一点上,是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的了,当学生形成习惯后,自己就会处理类似问题了。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03-02
所谓的素质主要指的是人在先天的基础上以及后天环境影响与教育中得到的内在且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和基本品质,亦可称之为素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包含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道德品质、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等等多个方面。可见,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全方位且多层次的综合性教育。既然如此,那该怎样提升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素质呢?
1.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环境育人品位
从踏入校园开始,校园文化气息就在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就学过程里,学生会借助观察、感受学校的各类服务而判断与衡量着学校的文化品味,同时利用参加各类社团组织感受着校园文化的魅力。故而,提升高职院校在教务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后勤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水平及服务质量,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建积极奋进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摆脱"低门槛"的自卑感,甘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后备军而努力学习,是该类院校提升教育水平的前提以及保障。
2.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班干部综合素质
班级是学校中的重要基层组织,它好比一个个家庭,孕育了学生成长的希望。班级的氛围与凝聚力,都关系到每个成员的成长与能力的发挥。这就尤其要有良好的班风以及一流的班干部。这就需要:(1)以进行丰富的文艺活动与社会实践为载体,有效表现每个人的才华及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们在成长的同时成才;(2)以党团建设为载体,着力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勇于走在困难前面,以身作则,构建一支干部带头、党团员共管的班级干部队伍;(3)以创建精品班级与学生为契机,建设班级文化品牌,注重班级建设成效,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做到人人成才。
3.注重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职业及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故而,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习好专业知识,还要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还要进行一定的实验实训亦或是到生产一线去实习,而理实一体化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校企合作可以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的提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有效借助真实的教学模型与教学情境提升学习的效果,还能通过周末或假期安排学生到工厂企业去观摩和锻炼,从而逐步提升其职业能力。
4.注重职业品质培养,提高职业软实力
优秀的职业品质是高职学生重要的基本素质,是任何一个工作都要有的条件,也可叫职业软实力。同时,不同的专业其职业岗位所要具备的职业品质也有些不同,比如医生要满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高职院校一般都为三年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繁重的专业学习以外,合理的参与社会实践以及文体活动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同时还能陶冶情操。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学习、生活以及社团活动内塑造一定的职业品质。学生的职业品质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质量以及个人前途,故而,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增强职业软实力,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非常关键。
5.注重心理及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就业竞争力
心理素质一般都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并形成的心理特点、潜质、品质和行为的综合。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理以及心理均处于较为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候,面对繁杂的专业课程,再加上人际交流中的问题以及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每个人的耐受能力不行,而且个体的差异较为明显,但是不外乎承受力和适应力,这两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他的心理素质的好坏。结合高职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建议采取下面的措施:(1)注重心理健康以及就业指导,把心理健康以及就业指导课变为必选课,借助专业老师的面对面交流,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2)注重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让学生明确目标、坚定信念,拓宽就业的途径,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3)建立心理咨询的服务制度,利用面谈、信箱等不同的方式及时纾解学生的心理问题;(4)转变就业创业的观念,消除学生"低门槛"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能下、能用、能留"的就业观念。其他方面,对于利用网络才组织的教材学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家长这个层次的心理素质和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行提高,同时也是对大学生涉及的心理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6.注重体育活动训练,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因为学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任务太重,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主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非常少。很多学校的早操评定太过形式化,学生大多未能坚持,导致其身体素质逐渐变差,甚至会影响到学业。故而,高职院校强化学生的体育训练,势在必行,其形式可以多样化,要注重实效。
7.结语
总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较为明显的一个提高是一项艰巨并且需要长时间努力的工作,首先必须要把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进行明确,然后再将其位置进行摆正,然后再进行漫长的提高。另外,对于改革的过程中,对于怎样改以及如何改都要将职业教育进行明确的定位,就是要永远的为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所进行服务,然后朝着中国特色的具有世界水平的标注化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的方向发展,这样就可以将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及提高职业化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国家的发展和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样形式的教育教学是富有正能量的,未来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肖文冲.创新建设模式加强文化熏染实行素质化管理.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W版),2010,VOL12,(3):67-68.
[2] 潘敏.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提升策略.教育科学,2009,VOL25,(2):85-88.
[3] 朱天波.浅析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途径[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9).
[4] 庞文禄.高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8).
[5] 王越芬,曲文涛.推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J].教学理论,2012(11).
篇6
关键词:小鬼当家;制度文化;需求;措施;成效;反思
一、非同凡响701“小鬼当家”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理念
不要低估孩子的潜力和能力。大包大揽也许真的是爱的厚重,爱的深沉!可在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放手”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作为教师,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作为班级管理,我认为,我们管是为了不管。我们都在呼吁要把课堂还给孩子,我想说,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小鬼当家”,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二、非同凡响701“小鬼当家”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构建
在班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因此,在班级常规的讨论与制订时,我总是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根据师生需求初订常规;其次与学生共同制订常规;再次制订常规的纪律措施;最后建立常规的支持系统。
(一)根据师生需求初订非同凡响701班“小鬼当家”常规
目标成就人生,制度规范行为。每当接手一个新班时,我会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学生守则以及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让学生以排火车的方式说说自己的需求。大致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后,我会明确告之学生作为班主任,“我的需求”――课前:教材、作业本、文具盒放桌上,人坐端正、安静等候教师;听课:认真、专注、不做小动作,不随意插话,不打扰别人;答问:先举手,声音清晰洪亮;关于作业:及时完成,书写清楚工整;我喜欢的事: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做事认真踏实、同学互帮互助、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氛围活泼轻松;我讨厌的事:对上课的老师或班级同学不尊重,上课制造噪音,上课做小动作、恶作剧,浪费、破坏教具,别人回答问题时嘲笑、讽刺挖苦别人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师生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更加明确了师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共同制订常规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与学生共同制订非同凡响701班“小鬼当家”常规
根据师生需求,与学生共同制订常规。这时不再只是口头上的约定,我会在班内发动全体学生献计献策,结合学校规章制度,对班级制度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让每个学生把自己认同的班级制度写下来,作为提案上交。由我汇总学生的建议,归纳分类,做成课件,班级展示。通过全体学生交流讨论、举手表决,主要是制订和实施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最后制订了《班级公约》,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由于符合学生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有了制度作保障,从而使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1.非同凡响701“小鬼当家”学习要求
小预备铃响后,做好上课前准备:教科书、练习册、学习用具以及老师上一堂课布置的作业等,并集体背诵古诗等待老师的到来。
早读时我们共同做到:大声朗读、安静有序
听课时我们共同做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完成作业时我们共同做到:独立自主、保质保量
2.非同凡响701“小鬼当家”纪律要求:
?S上课纪律我们做到:
(1)静等老师上课,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不走神。
(2)认真思考,善于提问,大胆发言。
(3)小组讨论,积极参与。
?S课间、午间纪律我们做到:
(1)不在走廊、楼梯奔跑、追逐,上下楼靠右行。
(2)不做危险性活动,不玩危险性玩具。
(3)课间,主要是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不做剧烈运动。
(4)午间阅读课,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认真看课外书。
?S路队纪律我们做到:
(1)集会、放学、出操均按规定对形排列执行,做到静、快、齐。
(2)活动课(音乐、美术、体育)上下楼或走廊时,做到不奔跑、不喧哗。
(3)行走同学不打闹,不追跑,严守交通规则。
3.非同凡响701“小鬼当家”卫生标准
(1)教室地面:干净、整洁、无污渍;(2)桌椅讲台:摆放整齐,抽屉无杂物;(3)门窗、黑板:干净无积尘;(4)墙壁瓷砖:干净无水渍,腰线无积尘;(5)储物柜:物品摆放整齐;(6)卫生角:水池、地面干净,工具摆放整齐;(7)走廊地面:干净整洁,无纸屑水痕;(8)扶手栏杆:干净无积尘,大理石擦干净;(9)楼梯:瓷砖、地面和扶手按单项要求;(10)花坛:无垃圾杂物。
以上岗位是每日值日都要做到的,定点定人,定时值日。每组第一个人为本组组长,组长负责每日垃圾的整理和分类,一起对桌搬椅,卫生打扫好后,所有值日生一起走。
4.非同凡响701“小鬼当家”班级班训
经过全班学生交流讨论,“小鬼们”竟然把值日记录和班级公约、班级口号、张老师温馨提示合二为一。温馨清爽又明确,感觉不错。
这样形成的班级制度能够真正地贯彻“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路线,自然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遵照执行。用爱心赢得学生,用竞争带动管理,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民主、自由、温暖,融入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生活的温馨。让每个学生的初中生活成为人生记忆中的珍宝!
(三)制订非同凡响701班“小鬼当家”常规的纪律措施
“一种制度本身不可能是完全尽善尽美的”,需要其他制度一同来保障实施。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制定纪律量化标准,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评价更加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以“班级公约”为基本评比标准,制定出非同凡响701班“小鬼当家”行为规范登记表,每天由值日班长进行登记,根据总分的多少,每周在班里评选出20%的“每周之星”;在“每周之星”评选的基础上,按照每月的德育活动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结合班级自主制定的班级公约和评比细则,在每周之星的人选中,通过师生的综合评议,每月评选出10名“四叶草之星”。
期末在每月评选出的“四叶草之星”人选中再次推优评优,评选出每学期班级前4名作为学校的四叶草少年。有了标准,有了纪律的措施,“小鬼”就堂而皇之地当家了。以上评选,都是学生在操作,我的任务只是签字而已。
(四)建立非同凡响701班“小鬼当家”常规的支持系统
“小鬼当家”的班级文化制度制订后,要在第一时间取得任课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唯有如此,“小鬼”才会真正当家,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体验自身的价值、成功的快乐。之所以设立这些职位,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协助我更好地管理班级,因此,我从不“大包大揽”,考虑他们的能力,总是寻些事情来锻炼他们。也唯有这样,他们才能成长起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班干部!慢慢地,“小鬼当家”,我这个班主任就解放了!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三、非同凡响701“小鬼当家”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成效
你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会给你无尽的精彩。我大胆地放手,学生主动“小鬼当家”,班级在学生共同的努力下,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
正如我班班级雨梦(化名)班长所言:班级,我们精心用心――公告栏上每一张平凡的纸,在学生的用心美化之下,成为点缀着装饰的“画”。温馨的环境和氛围渲染着,非同凡响701的“小鬼们”。学习,我们竞心静心――课余时间充分利用,不浪费,面对难题,勇于挑战并攻克,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讨论。浓厚的氛围和环境渲染着,非同凡响701的“小鬼们”。卫生,我们净心尽心――严格遵守非凡制度高标准,我们是701班的“小鬼”,我们来“当家”自我管理,我们就是要做到非同凡响!
四、非同凡响701“小鬼当家”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反思
新接手一个班级,班主任一定要亲自对班级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我抓得比较紧,后来渐渐地我对他们更加信任,也就是这信任与这种爱,我放手了,把管理班级的任务分别交给了他们。当然,他们没让我失望,反而让我对他们一次比一次有信心。在这个基础上与学生再次一起讨论完善班规。这样有利于学生日后能够比较自愿、严格地遵守。等时机成熟,便可逐渐放手了,但绝不能放任自流,还要学会慢慢等待。班级文化制度一旦制订,就不可经常更换,免得学生无所适从。但如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有更好的方法,是可以和学生一起修改的。作为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师生共同制订的班级制度。
魏书生曾经说过:“做老师就要学会放手,学生不会做的事班主任尽量不要做,学生会做的事班主任绝对不要做。”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要有敢于放手的精神。要有“放手之心”,让每一位学生成为班级的小主人,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小助手!“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小鬼当家――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大家庭。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7
论文摘要: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而校园文化所发挥的独特育人功能,使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成为学校的重要课题。在建设农工商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实践过程中,要把握好校园文化特色的内涵、影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和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思路和途径。
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走特色办学的道路,这已经成为共识。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不仅仅是指其办学硬件设施、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特”,更主要是表现在办学理念、特色、价值观念等软实力方面的“特”,也就是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既是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又是特色办学的主要内容。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称。学校的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学校的价值观、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学校著名的人、事、物、声、图等,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象征。
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物质文化层,精神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物质文化层主要包括校容校貌,建筑布局和规划、教学手段和科研条件、课外体育和科技活动等,这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精神文化层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学校精神、学校发展目标、校园学风等,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文化层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后勤管理制度、学生学习管理制度和各种规章制度等,这是校园文化的保证。
二、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目前影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是投入上的不足。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在投入上普遍逐步在增加。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相比,投入上普遍不足。大部分院校注重专业学科的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不够充分。
另外影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是历史积淀的薄弱。高等院校是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前身大多数是中专学校或成人高校,作为全新意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院校的历史很短。这注定了学校校园文化底蕴的浅薄、传统的缺乏。而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表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传统是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离开了传统的秉承和历史的积淀,校园文化特色的发展会比较困难。
三、从校园文化内涵的三个层次方面来阐述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思路和途径。
1.物质文化层,要重视校园大环境的建设。把物质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们对身居其间的师生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代哲学讲究“天人合一”,现代文明强调“生态平衡”。我院北校区属于新校区,校园的文化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校园改造时应该充分体现上述思想,强调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融校园、公园、乐园、家园于一体;精心的规划设计,使功能配套合理,又赋予人文底蕴,使校区成为一座环境优美、设计合理、功能齐全、和谐流畅的现代化人本校园。学院以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的现代环境伦理道德,使学生们热爱、尊重自然,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意识,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激情。学校应该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训”等,让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
2.精神文化层面,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题活动,让整个校园动起来。
应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秘书文化节”、“读书节”、“科学节”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逐渐感受到“合格+特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我们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应努力把学生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参与组织评价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参与开展学校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实现教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如开展文化艺术节、学生辩论赛、校运会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校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专业组织“便民服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参加这些活动,才能感受到各种职业被社会尊重与重视的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制度文化层面,将制度文化与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使和谐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得到全方位渗透,让师生更加信任学校,爱护学校,与学校融为一体。
学院各级领导都应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要统一思想认识,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在教师干部中,应有核心的队伍,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学生中,也应有核心力量,并依靠他们去开展全校性的工作。学校应有固定的经费给予支持。应定期展示学生的成绩,奖励优秀者。总之,文化陶冶及技能的培养工作是经常性的,有持之以恒的制度管理才见成效。
高校的党政领导者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领导者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常常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的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如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先生在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清华、北大师生,历经百年而不衰,已成为两所名校发展的灵魂。高职院校也应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办学理念,并以独特的办学理念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四、如何构建农工商特色的校园文化
有个性的高职校园文化才是有活力。社会对高职的需求是多样的,每所高职院校都应有自己特色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人文精神,并努力营造有个性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其处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东西,这种能够为学校和个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就是学校的文化力,亦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我院要在“以人为本,特色强校,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基础上努力建设有农工商特色的校园文化,以特色的校园文化来树立学校的特色品牌。
1.农工商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本土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以物质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即通常所说的硬件,以校园基本设施、图书资料为主,包括校容、校貌、学校的整体规划、布局、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等。对于我院来说,在北校区的校园环境设计上要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进行精心设计。重点要体现我院办学的南亚热带作物产业特色,在校园内多种植一些南亚热带特色植物,使整个校园别具一格,独显风韵,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校园文化气息。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用感性文化的陶冶,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必须加强对校园感性文化的审美指导,使校园感性文化具有美的色彩,美的旋律,美的精神。要在发展中求新意,求精品,不断拓宽主题;突破传统,积极开展更多的反映时代气息、丰富多彩的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完美整合;以第二课活动作为创新文化活动的平台,以“系、年级、班分散活动”为基点,“校团委、学生会、社团集中活动”为重点,分层次开展各类活动。“系基层点”,就是以系、年级、班级为基层单位,灵活地把校园文化活动分散安排在每月进行。“校集中活动”就是以校团委、学生会、社团为高层单位,恰当地把校园文化活动集中安排在一年中的几个特殊节日,利用有历史纪念价值的传统节日,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贴近大学生的实际,走进大学生的心间,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
另外,要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增智作用。学校的主要工作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为更好地配合这一中心工作的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培养学生爱科学、爱专业的治学风气相结合。可以举行一些大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科目的大奖赛;开展大学生科技发明、科技创新、课程设计大奖赛;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举办一些专题辩论会;针对理工科学生知识面窄的状况,举办百科知识竞赛。
这些活动都可以促进学风建设,扩大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上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突显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
如何让学生毕业后甚至在校期间能够迅速适应并融入到企业,迅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过渡,是高职教育必须妥善解决的课题,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和关键问题。我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岗位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一线具体工作,要使学生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新路子[1],做到学以致用,打造“职业”特色。校企文化合作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一方面是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企业的参与,例如举办企业文化成果展览,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开展企业文化讲座、学校与企业相关合作活动等。另一方面是走向企业,体验企业文化,学生可以利用到企业实习、实训等机会,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并把这种感受带回校园,融入校园活动当中。这样,使学生在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为今后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总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确立目标、科学定位、把握重点、注重特色,更要有良好的硬件建设和一套合理的软件建设相配套。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构筑成一个繁荣兴旺、蓬勃向上的共同体,把我院农工商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浪潮。
篇8
一、它山之石熠熠生辉
1.底蕴深厚的名校风采.
四所学校都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办学历史,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亭一阁都是学校一部部沉甸甸、金灿灿的历史,是每一个后来者的宝贵学习资源和示范榜样。我们此行对四所学校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地领略校园面貌,但不管在己保留百年之久的校园中,还是新规划建设的学校里,都能感觉到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融入到你心灵深处的东西始终弥漫、涌动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每一草、每一树,这就是校园文化底蕴,这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与结晶。
苏州一中创办于1905年,以其美丽的园林式校园,书院式风景,百年名校的传承,历代名师优良的作风而闻名。学校先后走出了叶圣陶、顾颉刚、顾廷龙、吕叔湘、胡绳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和22位两院院士,校园内的叶圣陶塑像、清朝县衙古建筑、号称“吴中第一藤”的千年紫藤,无不透露着深厚的文化遗存。
南通中学是由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09年规划和建设中国近代第一城中亲手创办的。历经世纪风雨的洗礼,“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通中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天一中学创办于1946年,省锡山高级中学创建于1907年,我们所见到的是重新规划和建设的新校区。
天一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通过省教委验收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990年被省教委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合格重点高中”,1992年被定为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常熟高专的教育实习基地和省中学校长培训考察实习定点学校。该校以出众的办学业绩饮誉大江南北,是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和全国超常教育协作组成员学校。
学校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凉亭曲桥、假山飞瀑;常年绿草如茵,四季鲜花吐艳:林中百鸟齐鸣,池中游鱼戏水,草坪白鸽翔集:植物园,气象站,金苹果,文化走廊……良好的生态系统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被多家报刊称赞为“立体的教科书”。
2.成效卓著的办学经验
这次考察学习,让我们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几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明晰的办学思路,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精细的管理艺术。
(1)先进的理念是创办名校的基础
成功的名校,共同之处是有一个好校长,好的校长的共同之处是有先进的办学思想,虽然办学思想各个不尽相同,然而正是这些不同的思想,造就各种不同的名校。
天一中学以“诚”字为校训,精心打造“四园理念”校园文化。所谓“四园理念”,即生态公园、数字校园、文化圣园、温馨家园・学校凸显“四季绿色”、“水乡灵气”、“生命野趣”,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和体验生态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一条道路的一侧展示了历届知名校友简介来激励学生,名曰“星光大道”:在另一条道路的一侧展示古今中外名人讲诚信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名曰“诚信大道”。以“追求卓越”为办学信念,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宗旨、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天一校园都享受成功的喜悦”的教学目标,学校坚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蕴藏着无限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与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天一学子在校园里享受成功的喜悦”的核心理念。学校是一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校,尊师爱生的现代化和谐学校。
南通中学的许副校长务实的治校理念,课改经验,操作性很强的“四精四必”,正是学校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是通中这所百年老校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的跨越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校上下对通中办学多年来积淀的厚重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挖掘与和深入思考,不断丰富、提炼其内涵,凝铸成“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办学理念。
苏州一中周春良校长的校园文化观却特别理智、深沉,他认为办学精神是办学历史的总结,校园文化在于基础,在于传承,重视的是让师生自主自觉地发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精神,学校的“三个发展同步、德智体美协调、规模结构效益优化”,形成了园林风格、书院风范、名校风采。
(2)无声的风景是学校有形的教育
学校是一个独特的场所,是学生接受教育,同时身心发育成长的场所,它应该具有有别于一般公共场所的鲜明的教育性、启迪性特征。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光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文化场”对每个孩子的人格修养、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应有目的地“美化”、“人格化”校园环境,力求给师生一种美的感受,并在美感的基础上传承文明、娱悦身心、启迪思想、奠定习惯等等作用。
天一中学和锡山高级中学作为新迁建的现代化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整体的思考和规划。在文化传承中寻求教育的创新r首先学校的功能区规划上处处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等多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又进行精心的文化建设。学校到处有用一则故事、一条标语、一句警语等做成的扇形宣传栏,更为有教育作用的是有学校自己的学生、校友的真实故事、真实成绩做成的激励宣传,这样的激励,怎不令学子们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校园内到处是红墙碧瓦、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得益彰。校园宣传栏及时传递国内外重大信息如十七大内容;光荣榜上书写学生奋斗历程辉煌的成绩;学校陈列室校史展览馆展现学校走过的光辉历程,如此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环境互相促进,溶为一体,时时处处让每一栋楼,每一面墙壁,每一块宣传牌,每一条道路,每一棵花草都会说话,一切都融化在有声有色的校园文化中,这样的氛围熏陶出来的学生能不优秀吗?不优秀都不行。
南通中学校园绿化则以生态环境为基础,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创建省园林式单位为目标,将绿化意识融入学校的教育意识,下面就学校的五个景区作简要解读:1.开创新世纪――校园主干道;2.曲水流畅――图书馆庭园:3.历史见证――校史馆、老楸树:4.相得益彰――艺术长廊:5.假山流水――崇辉院。
苏州一中倡导让书香气息充满了教室,各年段的许多班级,本着营造“书香教室”的要求,让教室更具文化内涵,更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布置出了高品位、高质量的班容班貌。
(3)鲜明的办学特色引领学生茁壮成长
以“立人”为核心,以丰富的体验活动取代空洞的说教,是锡山高级中学德育工作的最大特色,该校的德育主题活动在以下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
一是精心设计道德体验活动。以德育作业为抓手,让学生在直接的道德践行中体悟责任与成长的内涵。适时布置国庆节、寒假的德育作业与社区服务,通过家政劳动体验父母之爱和责任的基本内涵;通过“感恩父母”活动升华学生的亲情之爱:通过访谈活动与社会实践亲身体会他人的成长历史和成功源泉,促使自己的德性生长;让学生在真实的事例与真挚的情感体验中感悟做有道德的省锡中人的价值。同时,以品行优秀学生评比为平台,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良好品行的意义认同。
二是精心设计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如系统地设计每次国旗下讲话,有效实现国旗下讲话对学生爱国情怀的激发、人生哲理的思考、理想目标的确立。
三是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持续搞好日常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工作外,举行了以“拥抱青春,感受花季”为主题、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具体的活动有:“拥抱青春、感受花季”,成立“青春无忧”社团;“共同成长”,征集班级心理成长宣言;“读你心意”,编辑心理健康教育小报:“与心同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为心灵护航”,邀请专家为师生做心理保健讲座;“共担成长”,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成长。通过活动,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更多的教师与学生认识并关注自身和周围人的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健康、和谐、高雅的校园氛围。在学校有线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尝试开设了《走进心理教室》专栏,力图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苏州一中在学生教育方面注重培养良好的习惯:“做人的习惯、学习的习惯(预习、听课、作业、反思)、锻炼的习惯、审美的习惯”。做到离校不离教、放假不放学。在师资培养方面,推动教师有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成为骨干,十年成为名师。大师就在身边,人人皆为尧舜:教师只是先学一步的学生;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在充满书香的宅第之中,在周校长亲切而温馨的介绍之中,我们与其说是昕介绍,不如说是在经受一次文化的洗礼。苏州一中每年都举办一次大型校园文化艺术节,目的是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浓郁的文化氛围,从而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使每一位学生的每一天都有所乐、有所为、有所获”。
二、含英咀华引领提升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阵地,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进步的摇篮。我们要进一步把校园建设成一幅富有吸引力的精美画卷,建设成一部内容丰富、形式立体的教科书。
百年名校积淀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校园环境,细致入微的行为规范,永恒难忘的仪式活动及实践人生的自我体验,给学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他们攀登高峰的科学动力,这些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1.突出内涵建设,加强科学管理
学校应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升管理文化,提升教师文化,提高教职员工的德育理念,特别是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组织水平和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参加培训,邀请专家辅导和讲座,组建一支有自己强项与特色的,工作中用心、专心、精心的师资队伍,将校园文化建设贯穿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管理中,使全体教职员工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实现全员育人。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完全在规模上,而在内涵建设、科学管理上。惟有如此,学校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创出品牌,才能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推向新的高度。新型管理要求以培养人、发展人为目的,着眼于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重点就在于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宽松、团结、竞争、激励的学校氛围,引导全体师生合作共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人文关怀体现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更多的是人文关怀;更多的是行为引导。
2.积淀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制度的思想核心,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思想价值保证,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教学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高品位校园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学校德育体系中必须加强的重要方面。
学校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表层的物态文化。物态文化首先是师生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课、等,其次是校园环境、学校建筑等等;二是浅层的行为文化,包括听课评课、学术交流等等;三是中层的制度文化,包括学校常规制度等等;四是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学校的核心文化,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团队风貌等等。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才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此,学校应立足校情实际,充分挖掘学校内涵发展的要素,如办学理念、治学风格、优质师资、优良传统等。努力积淀自己的校园文化,发展自己的校园特色,提炼出自己的学校精神内核,聚结成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激发出广大师生奋发向上的情绪与敬业勤奋的精神,以校园文化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
3.依托环境建设,坚持环境育人
环境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又是外来者的第一印象。学校绿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和谐统一,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学校后勤人员一定要强化这样的意识:一个学校其实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一个学生在一所学校学到什么知识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人格上受到熏陶,经过浸染成为有学校烙印的人才。寄宿制学校,校园物质文化应该让孩子们耳濡目染,要相信,其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学校更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建设必须围绕着学习生活、学习主题布置环境,每一丛花草、每一面墙,都应该细致而有品位,虽然默默无言,却蕴含无尽的启迪性和意味深长的教育性。
在校园建设上,后勤工作者要下大力气研究,要认真学习、广泛吸收,要千方百计赋予校园内各种设施以高品位的思想内涵和教育内涵,以体现高中应有的文化底蕴。要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让每一个人走进校门,感到学校文化扑面而来,深受感染和震撼。
学校范围不管大或小,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规划的第一道工序,首先应该考虑校园文化这个主题,要围绕校园文化来建设。学校历史悠久的可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积淀,让人走进校园时的感觉就像一个佛教徒走进佛寺一样,有一种对历史的虔诚,在这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氛围,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即可水到渠成;学校的新的建设项目,不应只用钢筋水泥构建而成,要有绿化面积,要有树木、水,建设的建筑物要赋予生命,赋予文化,要有书香的味道。这才是学校,才是生产人才的地方。否则与生产东西的工厂就没有两样。
4.优化制度管理,突出文化引领
学校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学校和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成为必然,建立以人为本、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学校制度以提高管理效能,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是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需要。
要充分认识,有了良好的制度与制度的良好执行才能确保学校每天运行的安全、有序、高效。希望各部门要强化制度建设与制度管理,在工作中“对事不对人”,要不断研究与优化常规工作,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需雷厉风行。
篇9
关键词 宿舍文化 学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Vigorously Promote Dormitory Cultur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Foster the Good Style of Study Robust Expansion
――The Work of the Case Dorm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Article
GAO Meng
(Music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49)
Abstract Dormitory culture is the campus culture concentration, reflecting the campus culture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Dormi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are increasingly being pushed into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nt base. This paper, from the daily work real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cases, proposes the measures of the dorm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points out the future of carrying out the work to the direction, and the social situation and background met the new problems are analyzed.
Key words dormitory culture; style constructi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宿舍既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也是大学生人格完善与气质修炼的重要舞台,宿舍文化建设正越来越多地被推进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要部署,作为高校有着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而宿舍文化就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课题。
1 案例事件与分析
一个阳光和煦的上午,笔者正在整理手头的工作,听到有人敲门进来,抬头一看是2011级的蒋某。“老师,您忙么?我最近很苦恼,想找您谈谈。”未等我开口,蒋某便说道。于是笔者赶忙放下手头的工作,与他细细攀谈起来。
“是这样的老师,我们宿舍有韩某、张某和李某,军训的时候大家还都比较好,作息时间规律,相处也十分融洽。可是自从进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之后,我们宿舍的矛盾就逐渐暴露出来了,张某和李某从家里带来了电脑,从此之后,他俩就经常通宵玩电脑,严重影响到我的睡眠质量。由于他们经常通宵,所以时间颠倒,早晨起不来就经常旷课、逃课……我们宿舍最近的卫生成绩也很不好,那是因为他们玩电脑时的一些吃的、喝的从来不打扫,而且轮到他们值日的时候也不做,我和韩某会主动承担一部分卫生打扫,我俩也曾劝过他们,可是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就来找您了。”听完蒋某的诉说后,笔者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宿舍问题那么简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我院广大同学在宿舍文化建设上的一个缩影――沉迷于网络,旷课逃课成风,没有宿舍文化。
随后,笔者通过2011级三个班班长要来最近一个月的考勤情况并询问他们的上课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了细心畅谈,从中发现2011级新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但也有个别的学生在最近的学习中出现了逃课、旷课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制止纠正这种现象,那么逃课一族的队伍就会逐渐壮大,学风建设更无从谈起。
细究一部分同学为什么沉迷网络,学习态度逐渐消极,原因在于他们进入大学,在实现了为之奋斗十几年的目标后,没有及时制定出新的目标,丧失了鞭挞自己前进的动力。宿舍变成了一个较为集中和固定的集体活动场所,而他们却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而是让其变成了颓废的园地。宿舍文化的荒芜使学风建设的开展举步维艰。
2 辅导措施与成效
(1)健全宿舍管理机制。一是重新修订《宿舍内务管理办法》,将学生在宿舍中的行为表现纳入到学生管理考核体系中,详细明确了宿舍建设的目标和学生个人的相关职责;二是制定《学生党员联系宿舍制度》,通过与最近一阶段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明确一名党员帮扶3-4个宿舍,对其学风、卫生、生活、文明与自律四个方面进行帮扶;三是修订《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办法》,明确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宿舍建设与管理中的任务和考核要求,引导青年学子树文明新风、创优良学风;四是修订《学生会宿舍文化建设与自律通报制度》,利用学生会自律与自我服务的平台,每周定期公布年级、班级宿舍卫生排名,以及优秀宿舍文化建设成果。
(2)开展一年级新生参观高年级标准间宿舍活动。由学长带领新生,对连续十周(以上)宿舍卫生成绩获得98分(以上)的高年级宿舍进行参观,使其在宿舍形象与文化建设方面有一个直观化、具体化的认识。
(3)各宿舍创建文明公约。公约的制定是宿舍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样也需要宿舍成员的遵守和维护。让公约成为学生讲诚信、负责任、培养自觉意识、自我管理与服务的平台。
(4)为一年级新生统一制作带有个人座右铭的文化展板。经过前期广泛收集新生的座右铭材料,并对其进行指导和修改,而后以展板的形式制作和悬挂出来。展板规格宿舍内部统一,宿舍之间各有不同。文化展板的制作时刻提醒着学生应以名人为榜样,奋发向上,修身养性,从而为营造良好宿舍文化氛围、奠定优良学风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分阶段逐步展开学院其他年级的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
(5)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广泛征集有关文明、诚信、道德、优良传统等方面的图文资料,搜集整理符合学生本专业特点的大型活动图片及各类文体活动照片,全面着手进行学生宿舍楼内公共空间部分的文化建设。
(6)通过举办优良学风宿舍评比、星级宿舍评比、优秀免检宿舍挂牌、党员宿舍挂牌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宿舍文化内涵建设,积极探索优良学风建设的新思路。
3 辅导体会与思考
宿舍是大学生在学校的“家”,是大学生个性最张扬、行为最自由、思想最活跃的场所,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宿舍文化。优良的宿舍文化是以宿舍全体成员为主体,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以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内容的主流文化、环境和氛围。它体现出了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的良好状态。而良好的校风、学风又直接得益于优良的宿舍文化氛围。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浓缩,还反映着校园文化及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绝不意味着只抓好卫生成绩这一表象,要从宿舍内硬件设施、软件制度、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审美情趣、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卫生状况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要把管理和育人相结合,从“管”中给予关心、爱护,在“育”中给予培养、提高。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培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让其具备的先进性和引导、规范作用持续促进宿舍文化建设,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宿舍形成优良学风。
第二,引导学生对宿舍进行自主管理,例如宿舍的文明公约,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实践平台,营造和谐健康的宿舍氛围。
第三,以争创“文明宿舍”为载体,始终坚持将宿舍文化建设贯穿于学风建设中。“文明宿舍”不仅包括宿舍卫生,还包括全体宿舍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成绩、精神面貌、团队精神、价值取向等。
第四,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新风尚,通过深化管理、悉心服务、全员育人的和谐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第五,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用真、善、美的标准来实现文明习惯的养成,不断开展健康高雅、富有教育意义的宿舍文化活动。
4 主题现象启示与探索
宿舍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风建设的主要阵地。目前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冲击下,宿舍文化建设又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还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究和思考:
一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学生热情和积极性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他们总是被动地接受管理和服务,并且部分学生有排斥甚至厌恶的情绪。
二是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他们极易受到诱惑,对社会上存在的现象或问题不能深刻地把握和理解,高雅的文化氛围还有待形成。
三是面临社会转型、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网络文化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逐步袭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助长了不良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这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影响了宿舍文化发展的方向。
篇10
关键词:大学社团;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大学”(University)源自于拉丁文的社团“Universitas”一词。最早的大学其实是一种社团组织。十一世纪末,前往意大利博洛尼亚求学的欧洲各国学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按照不同的区域、国籍,自发组成“同乡会”(Nation),“同乡会”又相互组合,形成更大的区域性组织,这就是早期大学社团的雏形。自博洛尼亚大学诞生至今,走过了近千年岁月的大学社团早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早期维护自身利益到占据了高等教育的一席之地,社团的发展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特别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团的进一步繁荣,大学社团逐渐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被认为是锻炼与提升学生领导力、组织力和创新力的最佳方式。较之欧美大学我国社团建设起步晚,1904年京师大学堂抗俄铁血会算是中国成立的最早的学生社团了。起步晚、发展快的必然结果是导致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社团的发展,也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把握大学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规范和促进大学社团的管理与发展,发挥大学社团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社团的涵义
2005年教育部关于《、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简而言之,大学社团是广大学生依照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学生团体,有着自己的章程,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其独特灵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广阔舞台,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团文化是大学生自己的文化,是融合了他们所感知的一切文化层面,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提炼,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大学社团不仅在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塑造健康的学生人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卓有成效,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还在有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功能、繁荣校园文化、传承特色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社团文化日益完善,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社团文化就没有完整的高等教育。
二、大学社团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历史的发展变迁赋予了大学社团不同的时代特征。我国社团建设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正处于爆发式发展状态中,规模不断扩大,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随着教育部对高校改革力度的加大,社团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很多热衷于组织与参加大学社团的学生而言,参加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增强了在校期间的归属感。据调查全国近八成的大学生参加过社团组织的活动。值得关注的是学生社团在满足广大学生成长、繁荣校园文化、促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组织管理困难、人员流失严重、个性特点缺失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社团的发展,也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一,校方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完全认可大学社团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社团在国外被看成是大学教育的最重要部分,在中国却被称为“第二课堂”。纵然大学社团是高校联系和组织广大学生的重要桥梁,社团活动可以让大部分人受益、多方面受益,这个“第二”还是充分说明了大学社团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从属地位。
第二,社团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作用。目前大学社团和社员数量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但是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却没有跟上,如:社团的申请注册、活动的登记审批、社员的离社手续及资料的存档存放等都缺乏健全统一的管理机制。
第三,社团发展规模不平衡,没有确实将大学社团作为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部分大学社团规模大、社员多、活动好、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部分大学社团发展空间日益萎缩,失去吸引力、号召力,社员流失特别是高年级社员流失严重,面临着退出舞台的尴尬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参与度最高的大学社团是公益实践类社团,其次为体育户外类,偏冷门的是科技学术类、文化表演类社团。
三、大学社团的发展与解决对策
学生社团是高校要开展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总的来说,大学生社团发展趋势是积极向上的,成效也是卓著的。我们理性地分析目前大学社团的现状,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推动高校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目前大学社团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第一,大学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方应加以重视,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原密西根大学校长杜德斯达(Duderstadt)说,“当校友们被问及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他们几乎从未提到过课堂……他们记得的是参加过的社团……”,这说明大学社团活动是能够长期改变学生、并被校友长期记忆的东西!而毕业三年后能留下的东西,才是大学教育能给学生最有价值的教育。由此可见,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方应加以重视,不断完善社团相关政策体系。各个高校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在政策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学生社团加以扶持。坚持社团发展数量与质量并行的原则,控制社团数量特别是控制同类社团的成立;坚持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并行;坚持指导老师和活动场所的配备保障。
第二,大学社团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校方应加以引导,发挥社团活动作用。一个优秀的大学社团,应该是具有活力、创新力和执行力的社团,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完善和提高。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大学社团需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活动质量与科技含量,促进社团活动与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寓教于乐把社团建设成为兴趣爱好与专业技能、思想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阵地,积极引导社团从单一走向综合,从校园走向社会,发挥大学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大学社团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方式,校方应加以扶植,展示社团活力。纵观中外大学教育,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虽然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但是其组织领导、人际关系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塑造则主要在课外活动中形成,如:公益类社团可以更好地培养品德;体育户外类社团可以强壮体魄培养吃苦和不怕失败的精神;表演艺术类社团可以培养人际沟通能力;科技专业类社团可以探索个人兴趣和职业生涯。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课余生活,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树立了集体意识,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今后的成才就业都起着积极作用。大学社团只有不断进取,展现出时代特征与文化底蕴才能成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方式。
教育不始于课堂也不会止于课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校园处处是培养,课堂内外皆学问。大学社团不仅连接学校与学生,更连接着整个社会。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校园文化、传承特色文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还引导大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成功就业。大学社团文化已经日益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不夸张地讲没有社团文化就没有完整的高等教育。随着社会对大学社团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大学社团必将以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在高校学生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发挥大学社团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红 唐锐.大学社团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2010(4):50―54.
[2] 纪庆军.高校大学生社团现状分析与建设[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6):20―23.
- 上一篇:化学教学能力
- 下一篇: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