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22 09:5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审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审计案例

篇1

Abstract:State-owned large-scale, medium enterprise to items of basic construction subpackage project audit, mainly examines the sub-contract sign the provision and the work load content, uses the suitable method examination resilience to calculate whether accurately, the fixed quantity does apply mechanically whether reasonably, to take spends the standard whether based on the contract agreement, Zha Bi to correct error, reasonable definite building cost of projects.

关键词:分包工程 竣工结算 效益审计

Key words:Subpackage project completion settlement effectiveness audit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095-01

200X年7月份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某成员单位200X年的分包工程“XX工程14B标段土建、水工保护、线路土石方”工程审计中,审计核减69.98万元。

一、工程概况

该项分包工程基本概况:合同编号GDF14-2,合同工期2002年4月1日―2003年3月30日,合同造价2100万元,该工程主要工程量:管沟石方爆破、土方开挖、回填土压重块预制安装运输、管沟回填、混凝土连续覆盖、水工保护、水工建筑物。

二、审计依据及疑点

审计人员依据线路施工图纸及补充设计、相关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施工措施、设计变更单、工程量签认单等内容对该工程进行了审计,该工程定额执行1999年《XX省建筑安装工程综合概预算定额》,定额不足部分参照《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X省价目表》(2001年)中油计字(2000)第106号文件关于印发《石油建设安装工程概算定额》的通知。

在对该项工程实施审查时,发现该分包工程结算全部以工程量签认单形式确认工程量,且每份签认单又单独编制结算,总计360多张签认单,形成360多份结算罗列汇总,应用excel电子表格自行编制结算书。这个过程产生两个疑点;1、由于没有使用预算系统软件,因此对以电子表格生成的汇总金额作为各取费类别基价产生怀疑,2、对360多份结算,每份结算书里的工程量是否填写正确产生怀疑。

三、审计线索和方法

审计人员针对以上情况采用了以下全面审查的方法。

首先,把每份签认单上的工程量与结算书上的工程量进行核对,同时核对结算书里定额使用情况,发现第32号签认单挖掘机挖土定额单位换算小数点错误多计5616m3土方,合计金额多计2.2万元,、自卸车运土定额单位换算小数点错误多计5616m3,合计金额多计14.08万元。没有发现高套定额、重复套用定额等定额使用不合理情况。

其次,审计人员根据以上问题,要求分包队伍提供了电子版结算书,然后应用电子表格里的自动筛选功能,按照定额编号查找各项工程量,再与结算书里的工程量一一 核对,修改电子版第32号签认单结算书里错误工程量,形成新的工程量汇总,应用新工程量编制一份正确分包结算与原上报结算比较,经审计发现以下不符事项,1、定额2:8灰土夯填工程量汇总多计6228 m3,合计金额多计24.12万元,2、定额素土回填工程量汇总多计6228 m3,合计金额多计9.74万元。

最后,核对材料价差、材料运输和分包工程管理费的计算,经审查发现以下事项,1、5t汽车运输水泥合计错误多计12.89万元,导致材料运输汇总多计12.89万元,2、由于工程量核减产生数量差异核减材料价差3.01万元,核减材料运输2.74万元,3、将套用预算定额的现场预制构件作为外委成品构件冲减计取管理费基数,少扣管理费1.2万元。审计没发现工程类别划分不合理、取费费率及计算过程错误情况。

四、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分析,该项分包工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多计工程量,(二)材料运输计算结果错误导致汇总错误。经过与分包队伍沟通、协商,统一意见、消除分歧,最后确定核减额为69.98万元。

五、案例具体分析

通过审计,审计人员认为该项分包工程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主要工程量以签认单形式确认,对其真实性与可靠性存在怀疑,2、初次使用XX省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加上时间短,对于个别定额使用难免出现认知上的偏差,文件精神没能透彻理解。3、部分主材单价和机械台班单价依据不十分充分。4、该项工程审计时间紧,工程量大,分包队伍催促急,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六、审计经验及总结

1、从对该项工程审查过程看,分包工程结算审计属于合规性审计,但从审查结果看,分包工程审计是管理效益审计。

2、对分包工程审计要坚持审计原则,即公平、公正、客观、胜任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损害客观事实,具备良好的从业道德。

3、分包工程结算审计重点应审查以下内容:

⑴、工程量审核。它是形成工程造价的基础数据,直接影响直接费和其他各项费用的计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多,工作量大,是编制结算最繁杂的环节,最容易出现多算、重算或漏算情况。

⑵、定额子目套用审查。要了解施工工序,熟练掌握定额子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及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避免工程量分开计算,重复套用两个定额单价,也要避免结构相似,定额分别定价,就高不就低,高套定额单价。

⑶、定额未计价主材量价审查。建筑材料占工程造价60%以上,且施工淡季、旺季建筑材料价格相差很大。核对主材数量计算的准确性,主材单价是否控制在相关文件规定上限以内,或者有审批权限机构的批准价格。

⑷、施工取费的审查。工程结算造价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构成,其中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通过相关文件规定的标准计算取得。要正确划分工程类别,不同类别,费率不同,计费基数不同,形成造价不同。

篇2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1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超饱和,地上土地资源已极其有限,建筑空间拥挤和城市绿地减少,导致我国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为了节省土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高层建筑基础本身要求有一定的埋置深度,高层建筑的停车场、设备间、储藏库等也都设在地下,从而使基坑深度增加。

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越来越高,向地下发展越来越深,同时密集的建筑群、超深度的基坑、周围复杂的地下设施都给基坑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这对基坑工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基坑工程的主要作用与目的在于:满足地下工程施工空间要求及安全;保证主体工程地基及桩基安全;保证基坑周边的环境安全。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深基坑工程实践的体会,当前深基坑工程技术发展进步是巨大的, 但也还同时存在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对深基坑工程施工的认识问题;特别是一些建设单位总因其为临时工程,常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不愿意在此方面投入,因而就能省则省,压价现象十分严重;其次是经常出现对基坑周围环境状况了解不深不透,缺乏对一些影响深基坑工程风险性的相应控制措施;再就是对施工方案的编制上较为马虎,往往内容不全,可操作性不强,实施过程中对施工方案执行不力,基坑监测信息反馈不及时,忽视目测巡视或是对目测巡视发现的异常情况听之任之,处理不及时不到位;还有就是有关各方综合协调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支护结构与地下水处理、土方开挖与地下部分工程施工、周边环境保护与坑内工程桩保护等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将其相对割裂开来对待;最后就是对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要求认识不够,对应急预案及应有的抢险措施准备不充分。

3 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 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应了解基坑周边的地表水以及场地的地下水情况,做好坑周及坑内的明水排放,坑周边地面防水保护措施以及施工现场的地面硬化。对有可能排入或渗入基坑的地面雨水、生活用水、上下水管渗漏应设法堵、截、排,尤其在老粘土分布区严防各种地表水渗入边坡土体和基坑内。

3.2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了解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基础型式与埋置深度,上部结构情况,基坑周围地下市政管网的位置与走向,市政道路等周边环境,明确需要保护的坑内基础工程,确保基坑施工对建筑物场地及周边环境的使用安全。

3.3 基坑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详尽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充分的预见和周密的对策。

3.4 在降水施工过程中,必须先施工具有代表性的1~2口井进行抽水试验,校核水文地质设计参数后,方可进行其它降水井施工。管井施工应按CJJ10《供水管井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规定进行施工与质量验收,实管、滤水管的长度及井管外侧回填料的高度应根据降水井的深度、地层结构及降水要求而定。管井抽水开泵后30min取水样测试,其含砂量应小于1/50000,如抽水时间在3个月以上,含砂量应小于1/100000。在降水维持运行阶段,应配合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时对抽排水量、地下水位、环境条件变化进行控制。

3.5 基坑土方开挖应分段进行,严禁超深度开挖,符合基坑工程设计工况的要求。充分考虑时空效应,合理确定土方分层开挖层数、时间限制,尽可能减少基坑临空边的长度和高度。分层开挖深度在软土中一般不宜超过1m, 较好土质也不宜超过3m 。对设有支护结构和隔渗、降水系统的基坑,必须在支护结构和隔渗结构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降水系统运用正常,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3.6 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搞好各分项工程的协调管理,注意工序衔接,合理安排工期,使得支护结构能够按设计要求运行。

3.7 采用内支撑的基坑必须按“由上而下,先撑后挖”的原则施工。设置好的内支撑受力状况必须和设计计算的工况一致。拆除支撑应有安全换撑措施,由下而上逐层进行。注意拆除下层支撑时严禁损坏支护结构、主体结构、立柱和上层支撑,吊运拆除的支撑构件时不得碰撞支撑系统和结构工程。

3.8 基坑工程实施阶段必须采用信息化施工,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详细的监测方案,并通过监测数据指导基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实时跟踪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和地下水治理系统的工作性状以及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变应急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4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4.1 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这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要形成一套规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牢固对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计。建立以建筑企业领导层为首,企业各部门和各项目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签订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状及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项目部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进一步完善落实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4.2 编制有针对性的责任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重要技术文件,必须要编制一个针对性,专业性很强和切合施工现场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来指导工程的施工活动。深基坑支护是一项安全防护要求很高的单项工程,安全管理及安全防护在深基坑施工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编制一个针对性强且对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能起到指导作用的专项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4.3 必须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

由于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针对深基坑施工的特点,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①必须坚持常备不懈的原则。常备不懈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在深基坑施工时,应根据深基坑作业的特点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率,落实好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措施,做好预防准备,②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施工企业应建立从企业到项目部再到作业组的应急救援体制,从人、财、物上全面落实,充分发挥事故单位及施工所在地的优势作用。深基坑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且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的事故,所以应当根据施工的各工种、各工序,有针对性地作好事故防范及应急救援准备。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力量,形成统一、高效的救援指挥部,一旦有事故发生,能迅速启动救援机制,迅速有效地组织实施救援,尽可能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篇3

关键词:安全管理;施工方案;评审;安全责任

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目前基坑工程越做越深,20~30m深的基坑已经屡见不鲜。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各种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且深基坑工程技术含量高、风险性大,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国建设工程安全专项管理,必须加强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起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库,开展了相关专家论证工作,细化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1 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工作制度的现状

随着建筑工程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重视,基坑工程越做越深,深基坑工程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施工过程要历经开挖、支撑、降水、围护等一系列过程,安全与质量控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大祸,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和不利的社会影响,因而作为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深基坑工程,有关建设各方给予了充分重视,各地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实行了深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基坑评审专家也多是施工单位、设计勘察、高校等单位的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我国深基坑施工安全作出了有力保障,消除或减少了许多可能发生质量问题与事故的隐患。

但由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到几门学科的综合技术,加上基坑施工阶段土体力学性质的复杂变化,计算中采用的力学指标可能与开挖过程中的力学指标不相符合;监测手段的局限不足以充分指导基坑信息化施工;有些建设单位盲目节约成本、减少费用;施工单位水平技术力量等种种局限,所以有些基坑虽经专家多次评审研究,也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或事故。这些问题由于种种原因,相当部分没有能公开报道,即便是作为基坑评审专家可能也没能知晓或未知详情,导致虽造成惨重损失却没有能上升为经验教训。

同时由于各单位间、深基坑评审专家间的交流渠道也较少,削弱了专家自身知识与经验的获取,不利于提高其专业水平,对深基坑评审制度的深入执行也不利。

目前深基坑围护方案的专家评审和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在我国各地陆续实施,但这一制度在实践和贯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度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缺限,如专家的认定、提高、激励、约束与退出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能加以完善,使得这一制度在深基坑施工安全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着重从这些方面着手,加以研究,从而对深基坑工程进行有力的事前控制,进一步减少发生质量问题与事故的机会,减少或消除周围各种安全隐患,使这一制度发挥更大的功效。

2 改进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工作制度的建议

深基坑围护方案的专家评审和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各地都有各自成熟的经验,但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专家论证工作制度改进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2.1 专家库的建立

近年来,各地一般建立了专家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对专家库的专家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做了以下规定:诚实守信、作风正派、学术严谨;从事专业工作15年以上或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到几门学科的综合技术和复杂的力学计算,需要专家具备扎实的力学功底;同时由于开挖过程的不同工况,地下水的影响,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选择有相当的难度;其次在支护结构的选型上,同样需要专家较高的力学素养。因此深基坑工程方案的确定需要专家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

在深基坑方案专家库人选确定方面,可在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建筑施工、建设、监理、高校等单位征集专家人选,重点选择经验丰富、思路敏捷、能把握安全生产要害,接触过许多实际案例的工程专家。

另外由于交通的发达,同城效应日益明显,为弥补本地人才不足,也可以遴选外地专家作为专家库成员,成为本地引进的“流动人才”,这不失为促进本地人才成长的好方法。专家库的人选可在政府部门的网上公示,并应指明其学术专长。

2.2 专家选定方法

在某一具体工程的专家选定方面,各地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一般规定专家总数为5人以上,且单数,但对其他方面规定相对较少。

对深基坑方案论证的专家论证组的成员的选择应在知识和专业结构上互补。除了施工专家外,建议不少于2名岩土注册工程师和1名注册结构师。岩土专家应精通深基坑的计算理论,从岩土设计参数和岩土计算模型等方面把关;结构专家应在结构力学方面有较深造诣,特别是基坑外形复杂,需要采用内支撑时,能对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而对一般的专项施工方案的论证专家则不必过于强求专业结构的最少人数。

对于一级基坑,一级基坑中深度从10m变化到30m,其基坑工程的复杂性随深度迅速增加,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宜分别展开论证,专家总人数宜在5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设计、施工方案评审专家组成员的专业结构也应该有区别。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隐患。

2.3 专家评审方案前的工作流程

评审文件应坚持提前5-7个工作日分发给相关专家,以便专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对方案有时间进行仔细研究,评审才能更有针对性。

另外,应组织并落实专家在论证前提前踏勘现场,这样有助于专家直观地了解现场,核实基坑现场与周围环境,发现基坑设计文件可能存在的疏漏;对于外地专家,考虑到踏勘现场的不便,但至少在论证会开始前,要由论证组织方组织专家踏勘现场。

2.4 专家评审方案的落实

一般专家在评审过后,较少有机会关注该评审工程,即便有所建议,作为参建各方以外的个体,可能也没有合适的渠道表达。

政府建设安全主管部门应该创造条件,鼓励专家继续关心所论证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积累更多的经验。

2.5 专家的自身水平的提高

专家自身水平的提高,除专家自身学习外,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通过合适的机制,提供更多的形式、多样的进一步提高的方式,加强专家的交流渠道建设,提高专家的主观能动性。考虑到专家很多本身就是施工单位的骨干与技术负责人,这些又必将反过来促进基坑施工水平的提高和专家评审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更早地发现基坑设计中的问题,促使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我国深基坑的安全施工的可靠性更强。

有关部门可以考虑拨出专款,以开展年度会议的形式或依托土木工程学会等学术组织,创造交流渠道。

2.6 建立基坑专家的绩效评估制度

目前基坑方案专家论证制度最明显的问题和缺陷表现在专家的激励、约束与退出机制还没有建立。不可否认,大多数基坑评审专家都是认真负责的,但由于对基坑评审专家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很多地方都是给专家一定的评审费用,对专家们的工作成效没有恰当反馈。

由于专家不需承担任何风险,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也导致少数专家没有认真研究基坑围护设计方案与基坑施工方案,也没有到现场实地踏勘,匆忙上阵,评估效果大打折扣。专家可能在论证单位提出盲目节约成本、减少费用的要求的情况下,没有提出或坚持合理的评审意见,因此没有及时消除隐患。

此外也有极少数工程图纸设计深度不够,关键节点无结构__详图等的问题也通过专家审查,如何对评审专家加以合适的约束,这也是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怎样合理评估专家自身的水平与敬业精神,政府建设安全主管部门怎样据此定期更新专家库名单,建立专家的退出和进入机制,还需这方面的研究。

3 建立专家论证管理规范的流程图

参考各地积累的经验,以下文的框图做出论证管理的示意图,以供参考。

4 进一步细化参建各方安全责任

深基坑工程有关参建单位众多,有建设单位、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检测和监理等单位,落实深基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方责任,科学的控制深基坑工程实施风险,理顺深基坑工程参建各方之间的关系,对确保落实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具有突出的意义。

以建设单位为例,应当依法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其他参建单位;不应将土方开挖、降水工程进行单独发包;争取设计施工一体化;相邻设施的现状进行及时调查,结果应保证其准确性;避免对相邻建设工程造成不良影响,做好统筹安排等。

目前基坑工程越做越深,我国20~30m深的基坑已经屡见不鲜,基坑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基坑边线离煤气、水电、道路等重要的市政设施、建筑与构筑物越来越近,基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进一步细化参建各方的安全责任,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问题,更好的落实上文的安全管理办法,有助于减少各种纠纷和矛盾的发生。

5 结束语

总之,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它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为了使深基坑施工的安全能得以保证,必须更好的开展和应用专家论证制度,并且在专家的选定、工作制度和评审流程等方面提出更深层次的探索,并细化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 安全管理 安全隐患 存在问题 管理重点

1.深基坑施工的安全隐患及危害

根据建设部近几年的事故统计,在基础施工中,深基坑基槽、人工挖孔桩施工造成的坍塌占坍塌事故总数的65%左右,说明深基坑的安全性对保证房屋建筑基础施工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经济大发展、大建设、大开发中道桥、房屋等建筑基础施工普遍采用深基坑形式,基坑坍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由于坑壁塌方造成基坑周围土移、沉陷,而使基坑邻近的建筑物地基与基础脱空、管沟断裂,严重的会造成给排水、燃气等管道破裂,影响公共安全。造成基坑塌方原因很多,但大多为侥幸、轻视和赶进度所致。而一旦形成塌方事故,将拖延工期,特别是造成人身伤亡和邻近建筑物倾斜、倒塌时,就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给已有建筑物的安全留下隐患。

2.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

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机”、“料”、“法”、“环”等,深基坑工程施工若把握好以上主要因素,应能使工程施工安全处于受控状态。下面从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五个主要因素入手,简单分析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

2.1人员管理

人的因素是主导的、关键的、第一位的因素。所有的工程建设都是在人的参与和控制下实施的。只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工程安全才有保证。对于人员管理,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1)参建单位必须建立与工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建立相应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2)机构内岗位设置应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应至少设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量员、技术员、施工员及材料、机管、资料等管理人员和必要的特殊岗位人员;监理单位项目监理机构应至少设置总监理工程师、安全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理工程师(包括测量、监测及材料等)及信息管理工程师等。以上管理人员及特殊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三类人员”)应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培训;其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应至少通过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业人员在进入新的岗位或新的施工现场前,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前应经过相应的安全生产培训。

(4)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作业要求交底。交底应留下交底记录,双方应签字确认。

(5)施工单位应为其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护用品,并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6)施工单位应对其作业人员进行动态管理,通过每天的班前会等形式检查作业人员身心等状况;项目监理机构应定期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保证体系运转情况,当体系运转不正常时,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应尽快采取措施,保证体系运转正常。

2.2机械设备管理

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重点应控制以下几点:

(1)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应保证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并对进场施工机械设备进行自检;自检应有记录;自检合格后附自检记录及其他有效合格证明资料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2)施工机械设备的合格证明资料包括:出厂合格证明、具有相应资质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大型施工机械);对于需要在现场组装的大型机械设备,组装后应重新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项目监理机构应确认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符合工程施工需要,如成槽机是否具有自动纠偏装置,能否满足成槽垂直度要求,施工起重机械吨位是否满足需要,把杆长度是否满足要求,成桩机械成桩深度是否符合要求等;安全监理工程师应核对施工单位报送的自检记录及合格证明资料,并现场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确认合格后方允许挂牌使用。

(4)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施工机械设备不带病作业。

2.3材料管理

对于材料管理,重点应做到以下几点:

(1)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应对进场材料进行自检,并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审,报审资料包括进场材料数量、使用部位及有效质量保证资料等。

(2)质量保证资料包括材料出厂合格证明、材料交易或备案证明及材料复试合格证明等。原材料复试必须经项目监理机构材料见证员现场见证,由取样员现场取样后宋实验室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允许使用。

(3)对于大型型钢及钢管,进场必须提供出厂合格证明。型钢焊接应进行焊缝探伤,钢管拼装应进行检查、验收、以保证组装质量和使用安全。

2.4施工方法

对于施工方法的管理,在工程实施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勘察、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特点,编制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报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2)在工程实施前,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家对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审查应有书面审查意见,施工单位应对审查意见进行回复。

(3)根据审查意见,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应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补充、修改,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重新审批后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核。

(4)项目监理机构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相应监理实施细则,并向施工单位及项目监理机构内部进行监理交底。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监理交底要求,并结合专项施工方案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5)在工程实施前,施工单位应详细分析工程实施的重大危险源和风险点,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项目监理机构应根据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监控细则。在工程实施前,施工单位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在现场准备必需的应急物资。

(6)方案一旦确定,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严禁擅自更改方案。若方案需要重大变更,应经过原审批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2.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有重大影响,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应彻底了解基坑范围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对基坑范围及周边环境因素的管理主要应做到了解、监测和控制等。

(1)在工程实施前,建设单位应委托勘察单位对基坑范围进行工程勘察,并提供勘察报告。设计单位应根据勘察成果进行设计。勘察、管线单位应就不良地质情况、管线分布情况等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

(2)施工单位应针对暗浜、流沙层、承压水等不良地质情况及地面、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分布情况编制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实施。

(3)对于附近的煤气、上水等压力管道,应积极搬迁。否侧,应采取保护措施,并按照监测方案做好监测工作。

(4)对于附近的建、构筑物应做好调查取证工作。重点调查建、构筑物的设计、施工情况,目前结构状况等。必要时请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建、构筑物安全和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并提供评估报告。

参考文献:

[1] 陈闽杰.基坑施工安全管理探讨.建筑安全.2006年第十期.P37-39

[2] 王德卿.深基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山西建筑.2004年第30卷第21期.P67

[3] 田保山.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的六大问题及完善措施.建筑.2011年第6期.P18-20

篇5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 abstract 】 this paper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three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so as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 key words 】 :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地下建筑和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样就对地基和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基坑工程备受重视,深基坑施工技术更是重中之重,一直都是这几年的研究热点。如何做好深基坑安全管理,以便结构主体施工能够顺利、高质量的进行,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1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深基坑工程在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中非常重要,进行深基坑施工的主要目的有下面几个:第一保证工程主体和基础的安全;第二为后续的地下施工提供足够的施工空间;第三确保基坑四周环境的安全。深基坑工程技术要求很严格,由于这些设施在工程结束后都将掩埋到地下,隐蔽性较强,不容易进行检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后果很严重,修复和加固工作也相当困难,所以在深基坑施工的同时要严格控制其质量。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基坑施工经验发现,基坑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3]。

1)项目工程人员对深基坑认识的问题。由于深基坑施工在工程上来讲属于临时工程,很多建设单位为了减少工程的投入成本,在基坑施工中能省则省,不愿意投入资金来完善基坑施工设施。施工人员也是抱着侥幸的心里,不按规范施工。

2)施工准备不足。对基坑周边的环境不熟悉,施工时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没有进行风险控制的措施或者是施工方案编制不全面,进行工程施工时没有指导性文件可言。

3)管理人员的监管不利。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的监管不力主要下面几点:没有协调好施工的先后顺序;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听之任之;事故发生时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

4)基坑支护建造的不合理。支护的建造时应该充分的考虑考地下水、相邻基坑开挖、周边环境以及基坑内部空间综合考虑,不能只重视一个方面而不顾其它的方面。

5)没有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在危险工程施工时必须要进行编制,但是实际的施工中,很多情况下,工作人员都是应付了事,一旦事故真正的发生,这些预案中的措施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2 深基坑施工要点

2.1 了解基坑周边环境及地质水文特性

深基坑施工时一定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可以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损失。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时,要了解清楚建筑物的类型、年代、地基基础样式、上部的构造情况、地下的市政管道的位置及走向,施工时应该避开重要的管道网线,在明显的地方做上标记。选取场地时要进行实地的采样分析,对施工现场进行场地硬化,了解场地内和四周的水源情况,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基坑周围设置挡水坡和排水沟,清除场地内的地表水,修建排水管道防止生活用水的下渗。

2.2 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编制时尽量详尽,考虑周全,应能切实可行的指导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中要进行风险控制,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相对的应急措施。一旦事故发生时能过得到及时的处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3 开挖

深基坑项目的施工开挖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开挖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不能进行乱操作或随意的开挖,开挖进度要合理,不能为了追求施工进度进行盲目的开挖。基坑土方开挖时应进行分段开挖,严禁超深度开完,开挖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地质和水源情况,开挖前要进行降水处理,地下水位降到设计标准时才能进行开挖,开挖时根据土层的不同改变开挖的段数,开挖时要注意基坑的四周尽量不要堆土,开挖出来的土尽量随着开挖的进行运走,地质情况不好的地段要及时的进行支撑,防止基坑的倒塌。分层开挖时对于土层不好的地方一层尽量不要超过1m,土质较好的地方也尽量不要超过3m,开挖时要时刻关注坑底的情况,如果出现明显的积水,要进行及时的排水。达到基坑设计深度时,要放慢开挖速度,防止超挖[2]。

2.4 支护

支护是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另一项重要的工作,深基坑施工中应该搞好各个分项之间的衔接工作,特别是开挖和支护两道工序的衔接。深基坑的支撑结构一般采用内支撑,重要工程采用钢板止水幕。采用内支撑的基坑必须按照由上到下,先撑后挖的施工顺序,内支撑设置好以后,其受力状况必须和施工设计计算的受力情况一致。支撑拆除时不能一次性拆除完,应该有安全换撑措施,由下而上逐层进行拆除。注意拆除下层支撑时严禁损坏支护结构、主体结构、立柱和上层支撑,吊运拆除的支撑构件时不得碰撞支撑系统和结构工程。

2.5 现场监管

现场的监管是保证基坑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就目前来讲基坑工程实施阶段一般都是采用信息化施工,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项目开工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案,通过监测数据使项目管理人员控制基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

3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这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树立人人有责的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安全管理不仅仅是项目经理的工作,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责任。项目部应抓好人员编制,定岗定员,通过责任制分解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量化考核指标,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岗位、员工身上,策划一个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队伍。

3.2编制全面详尽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人员在进行项目施工时的指导性文件,所以在编制时尽量要考虑的全面,完善,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安全防护要求很高的单项工程,安全管理及安全防护在深基坑施工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对外部的影响比较敏感,施工难度也很大,因此,编制一个全面详尽的且对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能起到指导作用的专项施工方案十分有必要的。

3.3必须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

深基坑施工由于其影响因素多,不确定因素多,所以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项目开始前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在深基坑的施工当中是很有必要的,应急预案的执行要坚持以下的原则[4]:

坚持常备不懈的原则。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出乎人们的预料的,只有长期的坚持应急预案的常备不懈,这样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及时发生事故是也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

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事故发生时,有效的指挥才能降低事故的损害性,统一的指挥有利于命令的下达。分级负责有利于命令的执行。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救援机制,迅速有效地组织实施救援,尽可能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4 结语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与安全管理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施工与管理共存,每一个方面的不足都有可能造成整个工程的失败。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施工经验,指出深基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施工中的要点进行详细的探讨,给出一系列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实现深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化。

【参考文献】

[1] 王燕.浅谈复杂环境下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特点及方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35-36.

[2] 范加冬,张令刚,张金科等.关于深基坑开挖防护措施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37(5):123-126.

[3] 罗名全.浅谈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9):165-166.

篇6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安装工程二次深化设计管理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要配合土建做好预留、预埋工作,及时根据建筑的变动做相应的调整,还要从各方面全面考虑问题,根据建筑功能的定位标准,做好配合;而且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业态布置情况,满足销售需要;在施工阶段最重要的是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影响使用功能,造成返工和不必要的浪费;要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要求。二次深化设计过程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及维修阶段等各个方面。

1 深化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对设计单位而言

因设计单位不了解现场,对开发商的最终目的了解不透彻,对设备的功能和安装要求不够了解,沟通不是很到位,更多的是设计人员没有施工经验,闭门造车,生搬硬套,造成盲目设计,对现场施工、设备安装和工程造价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偏差。

1.2 对施工单位而言

很多施工单位人员经验不足,对图纸理解不透,考虑问题不周,更多的人员不能积极主动的去考虑问题,深入的去研究问题,只是按图施工,照葫芦画瓢,不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施工完才发现问题,造成返工和经济损失;有的错误甚至无法弥补,直接影响使用功能。另外,因消防、电梯、电力、燃气等工程为甲方单独分包,分包队伍间交叉施工较多,各个队伍都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造成协调管理难度大,更有甚者对成品造成相互破坏,因此根据现场情况优化设计,并做好协调管理尤为重要。

1.3 对建设单位而言

建设单位是核心,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监理单位要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建设单位要协调设计单位和各施工单位间的管理工作,对重点问题、主要设备要求要明确,针对设计图纸及时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对图纸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提前解决,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对图纸的深化设计,最好找第三方进行:一是对现有设计的评审;二是使设计更加合理,满足使用要求;三是对图纸进行优化降低成本。在现场施工协调管理方面,合理解决现场施工问题,处理好各方的施工顺序,解决好管道交叉问题,对使用空间和避免返工都至关重要。同时要协调配合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查验收工作,根据各部门的要求,做好深化设计,符合规范和功能要求,方便施工。

所以二次深化设计不论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还是对建设单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加强各单位间的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实现工程的最终目的;二是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影响施工进度;三是要从工程的性质和建设单位的意图出发,实现产品功能,同时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使材料的浪费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竭尽全力将工程打造成高质量、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的精品工程。

2 当前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决策阶段项目定位不准

在决策阶段对户型的面积比例,市场考察定位不够准确,导致后期建起来的房子,户型不好销售,或者户型比例偏离市场,对购买者的需求把握不准,一些户型供过于求,一些户型紧缺。这种情况下,规划已经定了,二次设计就很难优化,甚至优化设计受到很大的局限。同时还存在对业态把握不准,比如商业设计定位不准确,是大型商业,还是分散型小商业,这个也必须通过市场的调查,对市场的消费水平良好把握,否则建造出来的很难销售。更改业态必然浪费很多的资金,如原设计为大型商业,但因大型商家、超市无法引进,为了销售和资金的快速回笼,不得不把大型商业进行分割,改为小型商业,进行二次优化设计,所有的安装工程也要跟随设计。因受结构、建筑布局和空间的限制,有些功能很难实现,比如原设计没有室外管网系统,而每个小型商铺又都需要增加卫生间和上、下水,这就给设计增加难度,施工也受到限制,必然造成返工和增加

成本。

2.2 设计阶段图纸审查不够细致

也许是因设计时间仓促、设计经验不足等问题,建设单位拿到图纸以后,要给施工单位一定的时间审查图纸,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图纸审查,应对设计意图进行全面了解,对业主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建设方要查看是否实现了自己的开发目的,施工方要查看施工技术方面能否实现,是否存在问题,各方提出问题汇总后,设计单位现场做解释,而后针对问题出具图纸会审纪要,必要时要附设计变更。

2.3 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不善

由于土建变更,引发的安装工程设计变更;或由甲方干预,使用功能有所调整引发的变更,或由设备及供货提供更为先进、性能更加良好的设计,或有专业性能较强的特殊要求,或是有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特殊要求,需要二次深化设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2.3.1 给排水工程:给水工程有可能涉及到自来水公司的验收工作,水表的安装位置、方向、间距需提前与自来水公司沟通,否则按设计院设计的图纸施工,若不符合自来水公司的验收标准及维修标准,自来水公司不予认可,又会造成返工,增加成本,资源浪费,这就需要与自来水公司进行对接,进行二次深化设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排水工程更要注重使用功能的完善,特别是不能出现倒坡现象,及时根据室外管网系统的标高情况,进行实测,完善排水、雨水系统,根据住户的使用情况和习惯,进行雨、污分流设计,方便回收利用,特别是雨水系统可结合景观情况进行二次回收,废水系统回收可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这样进行二次深化设计能起到很好的资源重复利用作用。

2.3.2 电气施工:电气工程是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对于低压系统,设计院的图纸可以参考利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从预埋、预留开始,根据交房标准,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完善走向及功能,但对于高压系统和住宅一户一表工程,一般为当地供电局验收,所以建设单位需委托当地的供电部门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毕竟在这方面,建筑设计单位很少有这方面的资质,同时设计师这方面的经验也不足,即使设计了,一般供电局也很难认可。或者选择供电局认可的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二次优化设计:一是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方便验收;二是节约成本,比如电缆工程,一般建筑设计单位设计得都比较保守,电缆型号都偏大,必然浪费资金,而经过深化设计后,可节省大大的成本,还很容易满足验收

要求。

2.3.3 消防施工:消防工程具有强制标准和硬性指标,消防工程验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此项工程,建筑设计单位图纸完成后,一般要报当地的消防单位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有些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因各地的消防部门要求有所不同,验收标准有所差别,所以此项为强行规定,设计单位做任何有关消防的二次深化设计,建设单位最好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否则对后期的消防验收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2.3.4 暖通施工:在满足消防验收要求的基础上,要结合建筑情况和防火分区的实际情况,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情况下,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尽量减少空间,完善使用功能,特别是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以及备用电源防排烟的设计,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不能影响住户。

2.3.5 燃气工程:此项为专业分包工程,建筑设计单位一般不负责此项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单位要在满足安全使用的情况下,在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情况下,根据住户的使用习惯,考虑住户的装修情况,合理的进行二次优化设计。

2.3.6 智能化工程:此项工程一般为专业分包工程,因市场上此项专业技术较强,设备更新较快,所以技术方案千差万别,这就要根据开发商的标准进行定位,选择专业技术过硬的单位,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根据现有的建筑情况,和室外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置,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家居、停车场管理,门禁安防系统等细化设计。

2.3.7 节能环保:目前,节能型建筑比较受追捧,绿色、宜居生态环境,更受人们的青睐,搞好环境建设、使用低能耗产品、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从而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借助自然环境,增加小区绿化设施,通过人工建设营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例如:小区可以选择太阳能路灯,楼梯间公共部门尽量选择声光控开关、节能型灯具,节约能源;装修阶段尽量选用环保型材料,对节约能源和保护人体健康起到很大的作用。

2.4 竣工验收阶段和使用阶段排查不够细致

竣工验收阶段,涉及各单位工程较多,完成工作面较广,全面检查很浪费人力、物力,所以往往是抽查,这就很难保证能够发现全部问题,及时进行改正,造成使用功能不完善。

3 深化设计管理的策略

3.1 设计阶段

对项目的使用功能改变要在施工前确定,根据项目的定位标准去完善设计,建设单位要给设计单位预留足够的时间,加强沟通,必要时要组织现场勘查,现场解决问题,施工方要加强施工图纸审核工作,尽量在施工前全面的暴露问题。

3.2 实施阶段

在项目实施阶段,安装工程因涉及到专业较多,线路复杂,施工队伍较多,各专业工程的现场协调管理较为复杂,所以要进行二次深化设计,与土建、精装图纸之间的相互协调,合理的布置管道系统,对节约空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特别是地下室和商业部分各专业管道交叉较多,这就要求监理、建设单位做好协调、管理工作,本着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的原则,进行现场综合布置,使之更趋合理,构建出层次分明、规范整齐的线路结构,满足规范要求和美观的要求;总包单位根据甲方的施工进度要求,做好总体施工方案部署,实行样板引路,加强科学管理,进行优化设计,达到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3.3 竣工验收和保修阶段的管理

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对建筑功能进行后评估,在使用和维修管理过程中,最能够发现设计问题的不足,建设单位要吃一堑长一智,不断的吸取经验,反馈设计问题并进行总结,采取改进措施,包括业主使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都能够对后期或其他工程的开发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物业公司从自己管理的角度出发,也能够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和意见,这样在后期开发的楼盘中,在深化设计时就要特别注意,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篇7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 ;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安全管理制度

前言:

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供建筑使用的土地资源和空间日益紧张,深基坑工程得以广泛应用。为适应这种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地总结各类案例,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地加以运用。

一、某工程地质概况及水文条件

本次基坑支护相关的地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1、人工填土层:褐黄色,主要由20%~30%的粘性土组成,稍湿,结构松散,为完成自重固结。部分地段底部为埋藏植物层,灰褐色、由粘性土混少量植物根茎组成。层厚1.30~4.60m。

2、淤泥层:灰黑色、含有机质,具腥臭味,摇震反应慢,光泽反应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呈饱和、流塑状态。淤泥层厚约13.80~18.20m。

3、粘土层:褐红、褐黄等色、质较纯,具腥臭味,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较高,呈饱和、可塑状态。层厚约2.80~26.20m。

4、粗砂层:褐黄色、褐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级配一般,颗粒呈菱角状,含约10%~20%的粘性土,稍密状,局部松散,厚1.9-2.4m。

5、砾砂层:灰白等色,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级配一般,颗粒呈菱角状,含约10%的粘性土及少量的石英质卵石,呈饱和中密状,层厚30.80~25.4m。

6、砾质粘性土:褐红、褐黄色,由花岗岩原地风化而成,可辨原岩结构,摇震无反应,干强度高,韧性较低,呈湿、硬塑状态,层厚2.30~5.10m

7、花岗岩层:褐黄、褐红、青灰等色,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长石及黑云母,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厚度9.20~12.00m。

本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海水补给,水位变化因气候、潮汐、季节而异。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的稳定水面埋藏深度介于0.00~0.65m,水位标高介于1.89~4.02m。

二、基坑设计概况

1、基坑总面积约为17000,基坑周长约为600m,其中钻孔桩支护延长为420m,放坡1:2部分延长为172m,施工前场地应先平整,平整后最大绝对标高不得大于7.81m,即相对标高-0.54m.基坑开挖深度约为9.8m。

2、基坑设计方案在实施时,如遇具体情况与预计明显不同,需要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由业主或监理组织设计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跟踪设计。

3、本工程采用Ф1000及Ф800钻孔灌注桩作支护排桩,采用Ф1000单排搅拌桩作止水帷幕,其中南面放坡处平台及坑底采用Ф500双排搅拌桩。钻孔桩的水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钢筋笼:纵向钢筋用HRB335级钢,fy=300Mpa,纵向钢筋接驳优先采用焊接,直径大于20mm时不得采用绑扎接头,接口位置必须按规范要求错开。水平钢筋用HPB235级钢(fy=210MPa)及HRB335级钢(fy=300MPa),纵横钢筋交接处均应焊牢。

4、Ф1000搅拌桩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为250kg/m,采用“唯一可变量”工法施工。

5、Ф500搅拌桩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15%,四搅四喷。冠梁腰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主钢筋HRB335,fy=300N/mm。

6、基坑安全等级二级,使用年限为基坑施工完成后一年,基坑周边顶面活荷载取20KPa。

三、施工技术与措施

1 、施工前的控制措施

(1) 分析地质勘察报告

施工前对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认真分析研究, 根据挖土深度范围内不同土质的物理性能和地下水位情况, 选择相应的土方开挖、支护结构及降水方案。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及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验算。

(2) 调查基坑周围的建( 构) 筑物

调查基坑周围建( 构) 筑物在基坑开挖前是否已经存在倾斜、裂缝、使用不正常等情况, 通过拍片、绘图等手段收集有关资料, 必要时请有资质的单位事先进行分析鉴定。对于距坑边较近的地下管线预先采取加固和保护措施。

(3)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评审

根据基坑的实际情况, 选择确定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 并组织专家组对方案进行论证评审。

(4)施工准备

待方案经审批通过后,成立专项施工小组,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人力、物力进场,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2、严格按照经专家论证过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1)深层搅拌桩采用“唯一可变量”工法及“四喷四搅喷浆法”进行施工。

(2)基坑支护桩采用钻孔桩,土方主要采用机械挖运输。离坑底及坑壁0.3米处土方必须由人工开挖。基坑支护桩全面施工前进行试桩,并监测周围建筑、道路及地下管线,以确保安全,试桩后分两批跳钻施工,施工过程中视地下水情况跳挖。

(3)基坑土方在支护桩及桩顶冠梁完成后进行开挖,分东、西两区进行。施工时密切配合好锚索、腰梁的施工,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为沿支护桩周边5米范围-1.7m深、全基坑范围-5.7m及-9.65m深开挖,开挖后及时完成锚索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基坑东、西区土方开挖控制保持均衡,东、西两区土方高差可采用放坡处理,必要时用沙包或水泥砂浆护面,严禁超挖或大锅底式开挖。

(4)基坑土方配置6台挖土机进行机械开挖,人工修边。基坑土方开挖时须密切配合好支护结构施工,利用时空效应原理,采用分层分区的方法开挖,挖土顺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施工顺序进行。为加快施工进度,按设计图设置汽车运土坡道,用于汽车可直接进入基坑运土。

(5)基坑土方开挖前设置降水井,将场地地下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500mm处。降水可对地下水位以上和以下的土进一步固结,截住基坑坡面和基底的渗水,增加边坡的稳定,防止基坑从边坡或基底的土粒流失,改善基坑的砂土特性,防止基底的隆起与破坏加快土方开挖进度。基坑土方开挖时,做好基坑内外排水:沿基坑顶四周外侧20cm左右,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宽0.3m,沟深0.3m,沟的三侧采用砌砖和水泥砂浆抹面,顶面设0.1m厚的人行钢筋混凝土盖板,排水沟内的水经过沉淀池后接入市政排水管中排出;基坑开挖过程中,沿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每隔30~40m挖出一个临时集水坑,使基坑积水通过排水沟流入集水坑内,再用污水泵抽出坑外,排入基坑外排水沟。基坑内每层土方开挖的土层面,挖成3~5%的坡面,形成自然泄水坡以防基坑积水。

(6)坑底保留300mm厚土方作保护层,待底板垫层施工时再人工清底修边至基坑底,随挖随检测验收随捣混凝土垫层封底。

(7)基坑土方开挖期间对土体侧向位移、基坑项面沉降量和水平位移、邻近建筑沉降和倾斜、地面沉降和地下管线沉降和位移、地下水位等项目除了业主委托第三方进行监测外,施工项目部也要派出专人监测,同时与现场观察相结合,随时曾加检测频率,利于指导调整基坑施工方案或设计方案,确保基坑工程安全施工。

(8)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9)砂、石、水泥、砌块及其它构件在场内适量堆放,主要采取边施工边运输的方式。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提早组织材料订购、质量检测、配方测试,确保材料按施工进度的使用量分批进场。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组织施工, 不得随意变更。需修改变更方案时,按审批后的方案进行施工。

(10)基坑坑顶边缘不得任意堆放土方、材料及设备, 特别是有振动作用的设备, 避免增加坑顶边缘荷载作用。加大边坡及支护结构的承载压力, 同时在坑顶设挡水设施, 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冲刷坡面。

3、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和措施

(1)严格执行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制度

对危险点(源)进行辨识和评级,本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土方坍塌、触电、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跌落、物体打击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风险等级高的施工部位和工序派专职安全员跟踪控制。

(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程序,特别重视班组交底,每天将工作内容、相应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逐一交底,并签字确认,保证安全措施落实每一位作业人员。

(3)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配备精良的施工队伍,专职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均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做到持证上岗。

(4)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制度

深基坑工程施工因受内部水文地质和外部周围环境及气候的影响较大, 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和不可预见性,对工程的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估后,还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一旦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危及周围建筑的安全、周边沉降开裂、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坍塌以及雨季影响等危险情况, 能快速及时启动紧急应急准备方案实施抢险救援, 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使事态得到有效控制。

(5)安全巡视检查及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对施工过程中进行巡视和专项检查,做到有违章现象和安全隐患及时纠正与消除,每周对安全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和改进。

(6)信息化管理制度

工程信息对整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强化工程信息化管理,使施工信息真实、有效并迅速地传递。

四、 结束语

城市建筑业深基坑工程规模不断加大,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地区。所以深基坑工程施工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大, 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隐患, 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 深基坑工程施工要根据其特点, 了解和掌握一切不利因素, 重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管涌、坍塌、开裂沉降、滑移、大暴雨等因素,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制定切实可行、安全、合理施工方案和方法,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

篇8

Abstract: Safety management work can be in many aspects, this paper wills deep foundation pit safety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also introduces several aspects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dvic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safety;

中图分类号:TU71

一、 深基坑支护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施工技术方面分析深基坑支护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施工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施工中发现的地质情况与原设计不符或相差较大,仍按原设计施工;又如喷锚网支护施工遇流砂、软土层,因其自稳性极差,一旦开挖即刻坍塌,而又未能采取新的有效措施。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工程施工未能达到设计要求,而监测等施工动态反馈信息有误或反馈不及时,施工中盲目遵循原设计方案,开挖过程没有定期或根本没有对基坑的沉降量和位移量进行观测或未对所测资料及时分析、研究。深基坑支护施工千变万化,未能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边可能施加的动荷载考虑不足。由于地下水处理不当,导致深基坑工程的事故屡见不鲜。地下水位降低了,对基坑支护有利,但对周边环境不利。如不采取降水措施,对保护周边环境有利,却对基坑支护不利,这种矛盾性,使地下水处理有一定难度。处理不当,易引发工程事故。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开挖和支护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两者缺乏协调,容易诱发工程事故的发生。基坑围护属临时性支护,由于维护不当可诱发事故发生。

2. 施工管理中质量监控方面分析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给施工作业带来诸多不便,因为管理人员思想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影响施工质量,造成工程事故。有些施工单位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加快施工进度,忽视了质量为本的方针,使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另外,由于施工安全教育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散,也易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二、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1.在技术方面应做的工作(1) 组成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子。充分认识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作用,并让每位参与者都熟悉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确保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2) 按图施工,动态监控。深基坑支护工程主要以挡土、防水等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单一或复合挡土支护结构,有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必须尊重设计、按图施工,但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及设计所依据的资料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这就要求在施工中必须依据实际的情况,相应作出一些调整,达到规范要求。

2. 施工质量与施工组织

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及土方开挖的合理组织也是开挖成败的关键之一。良好的施工质量和合理的施工组织可以弥补设计上的某些不足,反之,低劣的施工质量和错误的施工组织会使合理的设计付诸东流,在这方面有着许多深刻的教训。除施工质量外,施工组织也不可忽视,开挖土方应严格按施组程序进行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先撑后挖”的原则。工程实践证明,开挖顺序不同,支护结构的位移也不同,不合理的施工顺序会大大增加支护桩墙的位移,甚至出现险情。

此外,施工前要充分估计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当出现险情时,准备可供选择的应急措施,以免险情出现时,措手不及,延误抢险时机,导致工程失败,造成严重损失。

3. 施工监测与信息化施工支护结构设计成功与否,要通过施工实践来检验,而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态要通过监测手段来了解。可以说,监测工作是支护结构安危状态的眼睛。它的重要性已为多数的设计、施工及建设单位所认识。因而切实认真的进行施工监测工作,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确保施工安全。但也有些单位对此重视不够,认为监测工作可有可无,不愿过多投入资金,马虎应付。有些监测单位素质不高,,不按时观测,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以致在支护结构处于危险状态时还未能提供预报,造成事故。一些深基坑支护工程发生坍塌事故,除施工质量的原因外,监测单位未能及时提出预警,以致延误抢险的时机,也是事故及发生的重要原因。施工监测工作的有无及好坏,不单是影响到基坑自身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它还影响到基坑周围环境的安全。有时支护结构的位移并未引起支护的失稳,但却引起周围建筑的不均匀沉降、裂缝及倾斜等,这些都需要由监测结果来判断与证实。施工监测的意义还不止于此,监测结果作为一种信息反馈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对设计结果进行检验,以致修改设计方案,施工前期的信息反馈可作为修改后期支撑方案的依据。例如,当前期开挖和第一道支撑后支护结构的位移较小,就可以考虑是否削减下一道支撑的数量以降低造价,反之,当前期开挖中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内力比预计大得多,则应考虑是否加强下一道支撑以保证安全。这就是动态设计及信息施工,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应积极推广。

三、 深基坑安全施工管理建议

1.加强深基坑支护方案的管理;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支护工程的成败,支护方案要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设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本地的水文地质状况,调研周围建筑和环境,基坑支护方案须通过专家论证。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之前要认真审阅,熟悉理解掌握方案的要点和参数数据,加强作业人员的交底及培训,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深基坑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有效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如果盲目照搬其他施工单位的设计方案。没有按照具体的工程施工来进行施组设计,或者设计的简单潦草,也就基本上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因此施工管理部门应根据设计方案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制定好边坡位移、土质变化、基槽泡水、天气异常、地下水位变化、人员伤害等各类应急预案,充分做好施工设备及应急物资的准备。监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组进行认真的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督促修改完善,并按照程序的要求进行申报,批准后才允许施工。其中,监理部门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平面图、基坑开挖方式和顺序、监测布置和周期、基坑的支护和降水措施等等。

3.加强安全施工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确定专职检查人员,明确安全职责,并签订相关的安全责任书。按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不同等级危险源进行分析、判别、归纳、评估,建立管理流程、完善监控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工序、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以完善的工艺保证工序的质量,以合格的质量保障安全。加强巡视监测,对监测数据认真分析,当发现异常或监测数据突变时必须找出原因,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 结束语总之,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它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深基坑支护工程是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它的成败不仅对工程的造价、质量和工期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更对周围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使深基坑施工的安全能得以保证,必须细化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可控。

参考文献:

[1] 于慎谦;;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数值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篇9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渗漏问题;出现原因;处理措施

随着建筑安装工程中的渗漏问题严重性的逐步提升,这种渗漏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建筑用户的正常生活,而且还造成了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降低。因此,国家目前已经开始了对于此项问题的大力关注及整治,相关的工程施工单位如果不能切实地将这项问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彻底解决完善,必将影响到其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而本文出于推动渗漏问题的全面解决同时为相关的建筑单位提供建议的目的,对建筑工程的安装工程中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是从安装工程整体的渗漏原因及治理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又从几种常见的渗漏问题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对于相关原因以及处理建议的具体谈论。

一、建筑的安装工程整体渗漏原因及施工注意事项分析

当前,人们对于建筑的功能性要求逐渐增多,而建筑建设中安装工程的整体工程量及复杂程度也日益提升,这就为工程渗漏问题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契机,此渗漏问题不仅影响着建筑用户对于各项功能的正常使用,还严重地损坏着工程的施工单位在建筑用户之间的口碑。因此,安装工程的相关施工单位必须着力解决此项渗漏问题。而本文下面就从整体的渗漏原因以及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出发做一下分析:

首先,就渗漏问题在安装工程中不断出现的原因方面来讲,一方面,相关的施工人员对于工程施工的方案设计不当或者是不够详细;另一方面,施工人员没能够为安装工程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再一方面,施工人员未能严格地遵照施工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使得施工中的孔洞或者管套等都存在着处理的缺陷。总之,渗漏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其施工人员必须要从综合治理以及细节治理的方面做到对于各项因素的全方位考虑及分析,才能够切实地使每一项安装工程达到建筑用户对于各项功能的使用要求。

其次,从施工人员防治渗漏在整体上应该注意的事项来讲,一方面,在具体开展施工之前,这些人员必须确保对于施工图纸做到了然于心的理解与把握,并保证各项施工要求条例实现清晰明确的实现,不会使施工人员工程开始之后因为忙乱而遗漏事项。而且,施工人员还必须积极考虑到各种管线的具体走向,以及施工的土、料堆放场所和开挖工作面所占据的场地的地形及地貌等。另一方面,施工人员要做好对于施工测量工作的有效准备,将中心线与边坡的系数等容易在开挖后受到限制的因素切实地考虑在施工放线过程中,然后遵从科学合理及经济性的原则进行管沟的开挖。再一方面,施工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于具体测量工作的重视力度,保证每一道测量工序都处于严密的控制中,避免出现任何的差错。

二、建筑的安装工程容易常见的渗漏问题以及处理建议

本文下面主要是从室内的给排水管道以及多水房间的渗漏两个方面,对渗漏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具体处理建议进行一下探讨:

(一)室内给排水管道产生的渗漏现象

首先,就给水管道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来讲,某些表面含有裂纹或砂眼的不符合国家的材质标准的管道材料被用作穿过楼板的建材,并且没能未这些管道做套管保护或套管高度未达标准;或者是用来进行连接的丝扣存在着丝牙破烂、零配件存在砂眼、丝扣内外衔接偏松与用力过大的情况;又或者是施工人员在完成管道安装之后没有依照国家的施工标准要求对给水管道内进行油麻、沥青油等的密封,也未进行强度压力以及工作压力的必要试验;还有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没能做好法兰连接的准确对口或位置订正,并存在着螺栓用力单面性的问题。

施工人员要保证给水管道没有渗漏问题出现,就必须在进行安装施工之前,对各种零配件进行严谨的检查以及试安装,及时地更换有问题的零配件,并且保证丝扣的缺牙、烂牙等问题控制在10%以内,而且还要将法兰进行严密、平整的对接,利用对称力来对螺栓进行紧箍处理。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在将管道运上楼层之前对其进行组装以及调直,并保证连接力度的适中还要在连接口做好标记,同时要保证对穿楼板管道进行套管处理,套管高度在地面50厘米以上,用沥青油或麻油等进行填管密封。而且,施工人员还必须在安装完成之后进行管道强度的试压工作,保证试压中没有任何渗漏问题出现。

其次,就排水管道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来讲,排水管道的质量检查不到位,存在着管材裂纹或砂眼等问题,或没有对UPVC管的管件进行深插及清洁处理,或者是没有将铁铸管的各接口进行有效的捻口、没有进行结实的拷打或利用水泥浆进行抹口,在安装完成之后没有对各个管道口进行封堵检查,也没能进行有效的灌水、通水以及通球试验等。

施工人员要避免排水管道出现渗漏,就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对各部分管材进行质量检测,并利用小锤对每一个铸铁的排水管道进行轻敲击检测,以及进行抽查的灌水试验,以保证管道的表面不存在裂缝、砂眼等问题,并且按照要求对铸铁管道进行承插口打磨、填料处理、螺母拧紧以及预制管道养护等保护处理。而且,施工人员要将管道连接的内外壁清洗干净并用专门的粘结剂均匀涂抹之后才能对UPVC管进行深插施工。并且,施工人员在完成安装施工之后,严格实施通球、通水等试验。

(二)多水房间产生的安装工程渗漏现象

首先,多水房间产生的渗漏主要出现在厨房、卫生间、盥洗室、浴室等几个部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图要求对洗衣机的排水口、地漏或拖布池等位置设置防水层,这就导致了地面渗漏以及墙面洇水等问题的出现。同时,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之间没能做到有效协调,导致混凝土预留孔挪位、模板拆除过早、混凝土填补配料强度过低、临时照明灯未安装、防水层涂抹不均匀等问题的出现。而且,具体施工人员在进行管道安装时,未能够严格地处理好管井、管道、地面等交接工作,或地漏排水与地面交接不紧密、卫生器具未进行二次的蓄水实验等。

施工单位要避免这些部位出现渗漏问题,就必须严格地针对施工设计要求来进行预留管道洞口的预留设置,并且根据施工规范标准积极地做好对于地面管道的周围补洞工作,还要对厨房、浴室、卫生间等非常潮湿的房间的底部设置混凝土的防渗带。而且,最为基础的一项就是,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各项材料的质量选择,尤其是要做好对于补洞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保证各个容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都得到混凝土的有效保护。

结语:

安装工程出现的渗漏问题对于建筑使用者以及施工单位都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施工人员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对于各项渗漏问题的分析,然后针对问题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渗漏问题实施有效的防治。

参考文献:

[1] 孙晓明. 安装工程中渗漏防治技术[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04)

[2] 侯志宇, 侯丽英. 安装工程中渗漏的防治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8)

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由于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导致城市的大型和超高层建筑大量建设。深基坑工程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的分项工程,其呈现出场地紧凑、建筑临近、基坑越来越深、大等特点,因此在高层建筑方面要重点注意它在工程质量及安全的特殊性,本文从进一步加强质量及确保安全角度出发,浅析建筑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一、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常见问题

深基坑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以及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物安全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中间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给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

1、建设单位擅自修改设计

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为节省造价,降低成本,擅自修改已审查通过的施工图,如降低坑底被动区土体加固量、简化电梯井等坑中的坑支护方式等,导致现场实体支护存在安全隐患。

2、施工速度过快

没有按设计要求分段分层、合理布置施工工序,一次性工作面太长或上一步坡面刚施工完就开挖下一坡面。

3、周边环境超出荷载

施工现场材料堆场、车辆进出线路、塔吊位置、出土口等布置与基坑支护设计中地面计算荷载不符,严重超载。

4、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不达标

施工单位没有根据图纸施工,偷工减料,在支护结构完工后,没有按规定实施实体检测。

5、土方开挖不规范

挖土工程经常由当地的不正规施工队伍负责施工,由于其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以及综合素质相较于正规队伍差,造成实际开挖面和开挖深度均超出要求,且未按规定分层开挖,局部地段甚至一次性开挖到基坑底面标高,挖土不规范使基坑实际受力状况与设计工况差异很大。

6、不重视施工监测

建设单位为节约成本不按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或者仅设置个别测点,但内容不全,数据不足,忽视坑边住宅的检测,不重视监测数据,监测工作形同虚设。

二、造成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

1、勘察阶段:勘察资料不详、勘察结果欠准确。

2、设计阶段:工程设计一般涉及到土方的挖填方案、支护方案、降水措施、应急方案、应着重根据土质属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支护参数设计合理,进行严密的稳定性计算分析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边坡破坏模式的选定,任何一个设计环节稍有不慎,均可能造成边坡变形失稳。

3、工程承包阶段:工程建设单位或总承包方为了盲目减低成本,对深基坑工程采取层层分包、盲目压价或不恰当地参与选择或强行武断某种支护方案,不尊重设计单位的意见随意更改支护方案或降水措施以至造成致命的技术性错误,或长期拖欠工程款而造成贻误支护时机,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出现工程事故。

4、施工过程阶段:施工过程的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施工机具、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施工速度、施工时机、客观的气候影响、施工和使用单位的监测和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都可直接或间接造成工程事故。

5、工程监理阶段:基坑支护或降水措施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要求,工程监理单位肩负重任。基坑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几乎全由监理控制,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种材料到每一个施工细节、施工关键部位都不容忽视。工程经验告诉我们:监理工作做好了、做到位了在主观因素上可以避免某些事故的发生。

三、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1、设计阶段

在对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建筑场地及周边的地质和水文状况,对深基坑附近的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现状以及同期施工的相邻建设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调查,同时还应掌握基坑周边的排水情况、地面堆载、过往车辆的动载和静载。

深基坑支护方案应综合考虑基坑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状况、土层结构、开挖深度、基坑形状以及排水方法、施工作业设备安全等级、工期要求、技术经济效果等因素而定,同时设计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出具施工图。

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应当按基坑安全等级明确结构变形、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等允许值,以及临界状态报警值,并对施工组织、开挖程序、监测内容、土钉的养护龄期和抗拔力等提出具体要求。

2、工程承包阶段

作为工程发包方应端正质量安全思想意识,遵守职业道德,遵从工程法定的建设程序和认真对待设计单位的意见,严格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不可违规发包或层层分包,按合同约定办事,及时支付工程款,以保证基坑工程的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

3、施工阶段

基坑施工前,必须进行图纸会审和施工质量安全技术交底,编制一份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基坑开挖前仍需配合第三方检测单位做好监测方案,严格保护好监测设施。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开挖过程中应根据检测方案进行监测,用监测数据动态控制施工的安全状态。施工过程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如果对施工过程中突发因素缺乏充分考虑,就有可能因事故不能及时解决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制订一份有效应急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地下水位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很大,水位低,对基坑支护比较有利,但对周边环境不利,这就是一个矛盾,给地下水的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稍有不慎,还可能会引发工程事故。

深基坑施工特点和自身构成有关,结构与岩土同时作用于基坑之上,而结构的计算的确定和岩土本身性状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岩土与结构界面的不明确,造成深基坑施工复杂,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应该及时反馈给设计、监理、施工,以便及时更正,指导施工。

4、工程监理阶段

建设单位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与施工单位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监理单位要严控基坑施工监理的各个环节,严格审查施工方案是否可行,制定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监测方案。从基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层层把关,检查质量通病,出现以下情况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基坑使用安全。

(1)、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出现开裂、位移,或基坑出现流砂、渗漏、隆起、管涌、陷落等,以及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

(2)、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固体系出现过大变形、断裂、压屈、松弛或拨出的迹象,周边建筑物的结构部分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3)、周边管线变形,明显增长或开裂、泄漏等;(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支撑等不按设计要求施工情况;

(5)、检测数据达到报警值,坡顶、坡边堆载过载;

(6)、坡顶四周临边防护措施未全封闭;

(7)、基坑及周边严重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

结语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基坑开挖越来越深,同时其施工比较复杂,涉及面较广,参与单位多,任何一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以及建设主管部门,应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确保工程质量以及深基坑的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海涛.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09,07.

[2]包啸工.建筑施工管理的协调控制[J].建设科技,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