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最基本途径范文

时间:2023-06-22 09: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的最基本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的最基本途径

篇1

一、德育渗透应当具有科学性

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仅次于政治学科,甚至部分学生因为历史学科史实的丰富性、为现实提供借鉴的强大功能性而更加偏好历史学科。这一现象往往出现在思维较为活跃的中学生群体中间。上述现象是由历史学科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历史学科在德育渗透中学科优势的体现。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产生了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判断标准,只有在事实面前他们才能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真正做到言行一致。

因此,从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效果现实状况来看,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应当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科学性的内涵即真实,真实是历史取信于人的条件。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人物是复杂的,只有展示矛盾的各个侧面,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才是德育教育本身的有效途径,也是德育渗透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教师在主观上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如果观点不够全面、立场不够公正,学生就不会信服,就会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因而客观上无法达到渗透效果。

二、德育渗透应当具有时代性和依附性

现在,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具有实效性,他们认为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生硬的牵扯、一味的灌输和说教,两者没有紧密结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事实上,历史教材内容没有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也导致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

有鉴于此,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应当遵循时代性和依附性的原则。

1.时代性。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司马迁说“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德育渗透的现实性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把历史讲得更贴近于现实,给学生提供分析现实社会的借鉴,帮助学生看清时弊的根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相互交融。当然,历史德育渗透联系现实切忌牵强附会、断章取义、无原则地媚俗。

2.依附性。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历史事实是不以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凭证,离开了它,历史教学不仅会失去其科学性,也会失去其教育性。历史信奉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且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正因为如此,它才烛古照今、叙史载道。若脱离史实,其渗透就会成为空谈。

三、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应当具有蕴涵性

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蕴涵在对历史的评述、比较、分析之中,有意识地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口号式地硬贴标签,难以收到德育渗透之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涵性教育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必定要深刻牢固得多。

四、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应当具有多样性和实践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等差异,在历史教学中,同一历史内容的叙述评价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学生得到的启示与觉悟具有不平衡性。

所以,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适应这一现状,在渗透途径上贯彻多样性要求。虽然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但是其它途径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方式。教室以外的课堂其实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德育渗透途径本身是多样性的,只要健康向上、使学生身心受益的途径都值得尝试。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解决由知到行的转化。历史知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应开辟广阔的途径,开展多种课外活动。诸如举办历史故事会、参观革命胜地、教唱革命歌曲、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和纪念展览等活动,发挥自我教育的机制,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情感体验、意志磨炼,从而优化德育渗透效果。

五、德育渗透应体现时代特征和计划性

篇2

一、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目前的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

1.教学模式呆板,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教育侧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其教学模式仍沿用最基本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无暇去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容易形成自私狭隘的道德观。

2.德育教育注重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教育

虽然不少中职院校不断加强对学生注重德育方面的教育,但教育内容基本都以书上空泛的例子作基础,学生听起来乏味不堪,失去对德育教育的兴趣,无法起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道德观、价值观的作用。

3.现代中职德育教育缺乏系统性

中职院校的学生充斥在形形的社会潮流中,其所接触到的各种社会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学生思想的侵蚀逐渐严重。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忽视这些内容,空洞的教学、德育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在其成长期的重要阶段,易形成错误的道德观、价值观,从而影响其就业积极性。

二、中职院校加强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理念相互撞击,社会普遍存在功利心理,这些负面现象使得中职教育也只看重实在的利益。一些错误的思想、言论、观点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时代的发展是双向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要实现统一,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求其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敢为人先、回报社会的思想。中职院校的学生为了能够在将来的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除了具备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外,更需要注意在思想教育、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等方面具备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育人机制,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将做人做事的道德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精髓里。通过有效的培养机制所锻炼出来的学生,无论将来在任何岗位上工作,其专业技能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育才是最成功的,也是最符合时展需要的。

三、对于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建议

针对以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

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育督导组、师德考评组,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综合水平进行考核,从而促进教师师德师风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表彰激励的形式,养成讲奉献、比贡献的良好风气,促进广大教师严格自律,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2.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

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不同的生物群体。学生的成长同样受制于跟他朝夕相处的环境。其中,校园文化环境是深层次影响学生思想、观念、行为的关键因素。中职院校应该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价值体系,通过制度规范、活动倡导、舆论影响,使学生在健康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3.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所谓“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通过行为训练可以塑造人的品德。待人礼貌,可以培养尊敬师长、与人为善、文明交往的品德;整洁内务,能够培养学生有条理、有规律、讲质量、讲认真的品质;砺志晨练,能够培养学生刻苦勤奋、意志坚定的品质。

4.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德育工作;对策;建议

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做到贯彻落实、开拓创新,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是,在实际德育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学校的德育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应该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采取适当的德育方式和方法,从而建立健全学校的德育体系。那么,要想建立健全德育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树立准确的、合理的德育目标;二是创新德育内容;三是开拓德育途径;四是改进和完善德育方法;五是建设德育评价体系。

二、更新理念,深入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含义

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其实质是服务于社会。然而,全面发展指的是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团结、写作、创新精神的培养,还应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发展。其中,“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良知,是一个人的灵魂,如果一个人没有“德”,就算再有学识,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因此,在中小学教学中,要贯彻落实、深入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把德育放在优先的地位。

三、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

德育工作开展是否顺利,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和道德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者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创新能力强、理念新的德育队伍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是否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一个优秀的德育队伍一定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总之,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素质,才能有效地发挥其知识的价值。因此,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德是才的灵魂”这一观念,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做出一定的贡献。

篇4

关键词:高职高#恍Ы逃专业;德育特色;建设

本研究的德育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班华指出,现代德育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和发展。高职高专比之于本科院校,应该更贴近职业的需要,培养的人才侧重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因此,它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方面应该可持续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践。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由以下方面决定:一是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本质特性,二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养成性。顺应2012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具有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以反思性实践为发展的主线。由此奠定了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德育的特色。下面从目标、内容、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管理和评价方面来论述特色建设。

一、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受国家教育目的和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制约的。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

培养符合教育事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品质,复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的专业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研究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合格的小学教师。

培养规格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A.具有一定的专业理想和专业精神,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班级管理观与教育观。

B.具有从事小学教育的良好的品质,富有爱心、责任心和童心,阳光健康、富有亲和力,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C.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艺术的基本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小学两门以上学科教学的能力和课程开发的潜能,并至少精通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够不断探索儿童哲学、儿童科学和儿童艺术的关系,并能够以艺术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D.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能够流利而生动地进行口语表达、正确而规范地书写汉字,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能整合教学要素,胜任班主任工作。

E.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主动获取知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基本的小学教育研究能力,能够在教育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应对挑战和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德育总体目标可以制定如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和理解中国梦并能付诸小学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和教育信念,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与教育观;富有爱心、责任心、童心,亲和力;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社会需要的小学教师。

总体目标又可以分为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文明规范;基本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与服务;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分目标。其中,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下设生存常识、人际关系、生存品质、应对挫折、生态文明、生活意义、生活能力、品德和习惯、爱和感恩、生活选择、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的和谐目标;文明规范下设礼貌、礼仪、行为目标;基本道德品质下设勤劳、勇敢、奋发、诚实、节制、沉默、秩序、决断、公正、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清洁、安详、贞洁、谦让、自强、自立等一系列优良品质目标;爱国主义下设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设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目标;中国梦下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劳动与技术下设生活常见材料、技术工具、生产技能、设计、制作与评价作品、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劳动安全和责任、技术意识、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目标;社会实践与服务下设实践能力、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公民责任感目标;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下设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目标。为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可以根据地区、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的实际来因时、因人和因地制宜。

二、德育课程

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设置包括:一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直接传授道德价值;二是实施间接教学,不开设独立的道德课,主要是通过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所有课程和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实践证明,两种形式相结合,才能全面、充分地实施德育。课程体系由内容和目标体系构成。内容体系在如上所述;活动体系围绕学校(含大学和小学)、家庭(含大学生和小学生的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交叉关系而展开。志愿服务、家校共育、自我教育将共筑德育课程活动体系。对于任何学校的学生而言,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在全部德育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但是小学教育专业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和跨学科的交融、渗透比较紧密,由于该专业的终极受益者儿童天生是以游戏的方式认识世界,而游戏和艺术又天然密不可分,那么着重和艺术学科相交融的跨学科的德育渗透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而高校在艺术学科、跨学科建设方面还很薄弱,由于学科之间在学科理念、价值标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方式和学科方法等的冲突;基于同质学科组织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导致的跨学科研究的组织障碍与冲突;受管理体制制约的跨学科研究的资源配置障碍与冲突;传统的同行评议评价模式下对跨学科的评价导致的障碍与冲突,导致的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还任重道远。

课程的新陈代谢要以先进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要构建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融合小学文化、小学教师文化和小学儿童文化的校园文化,和小学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

三、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德育,要体现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教育性自不待言。综合性不但表现于在跨学科领域实施德育;同时也表现在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综合的。途径包括:

(一)直接和间接的教学:是最经常、最有效和最基本的途径。要推动跨学科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关注小学德育生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做小学教师的兴趣;

(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立足多姿多彩的生活,并通过反省和内化得到真正的成长。包括便民服铡⑽幕辅导活动、法律宣传活动与咨询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义务劳动、暑期文化、科技和卫生三下乡活动、勤工俭学、环境保护、考察实践、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等;

(三)课外、校外活动:主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小学教育的实际,开展相应的课外、校外活动;其中,特别借助教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跨学科教学活动机会实施德育;

(四)共青团活动;

(五) 校会、班会、周会和形势政策报告会等;

(六)班主任工作。

方法包括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根据德育目标)、生活指导法等。教育者要指导大学生学会反思和内化,形成终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德育管理

包括制度、队伍、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管理的建设。

推行民主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服务精神,采用各种激励和奖惩机制,使所有领导、管理者、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和相关学生社团组织,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对德育工作群策群力,整体发展。特别强调联合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的力量。在校本文化的支持下,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打破传统的同质学科组织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制定和创新跨学科管理制度以保障跨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

队伍包含学校各层面的领导、管理者和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大学的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管理学生的德育。在院系层面建立跨学科学系或教研室、跨学科研究中心,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以建设跨学科德育的基本人力资源。

在社会实践和校本课程的结合中落实德育,鼓励开发跨学科课程。请小学教师参与德育教学,比例不低于20%。

强调全员参与德育研究;强调跨学科科学研究以及德育研究,力求以研究促进德育教学和质量的提升。

五、德育评价

倡导发展性评价观,着眼于学生、教师和德育工作的提高和改进,而不光是德育的实际成绩。请德育施教的所有成员参与德育的评价,包括个人人格品质评价、学科(含跨学科)德育评价、校本德育课程评价、小学化校园文化评价、实习实训素养评价和专业德育活动评价;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结合、主观判断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具体测评手段突出差异性。构建动态、系统的德育评价方案与可量化、发展性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第二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2-15.

[2]中国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1.

[3]陈威. “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赵佳丽,罗生全.论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7:47-50.

篇5

要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首的班级德育工作队伍,并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接触的面最广,对学生的了解也最全面、最深刻。因而班主任最能有的放矢地向学生做思想工作和进行德育教育。当然,做好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光靠班主任一人,而应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主,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的德育教育工作队伍,形成一个德育教育网。通过班级德育工作网坚持天天、课课、事事用良好品德观念去感化学生,熏陶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要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委会、班级团队组织是班级的核心,是做好班级工作的保证。班委会及班级团队组织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同学有着密切的接触,他们的言行时刻为同学们所注意。他们表现好,同学们就把他们作为榜样和楷模,对同学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用优秀学生组成一个良好的班核心是非常重要的。班级德育教育还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要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才是真正的教育。”班主任的班级德育工作必须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动机,增大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我教育的信心。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就能造就出一个能自觉地用道德的准绳进行自我约束,并努力追求精神上的美好境界的学生群,为班级的德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利用班级文化橱窗进行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德育舆论和德育环境氛围,是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要利用好班级的学习园地、宣传栏、班级团队板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宣传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造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班主任还要利用好《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俗易懂的名言警句布置教室,形成德育教育气氛。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国旗升降仪式、唱国歌、班活动等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班主任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和社会道德感,并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从而崇尚前者,鄙视后者,长此以往,就能形成良好的集体舆论。

形成德育教育网络,巩固班级德育教育成果。怎样使班级德育教育与学校、社会、家庭德育教育相沟通,形成庞大的德育教育网络呢?一是要保持学校德育教育一盘棋,在学校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二是要引导学生面对社会,让学生从社会大课堂中接受正确而丰富的道德教育。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就带领他们去考察名胜古迹,使学生形成祖国山河风光秀丽的概念;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组织他们参观访问有关的单位,组织他们观看反映社会主义优越制度和反映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影片,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富中国是颠扑不灭的真理。三是引导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班级通过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了解未来社会的主人应具备的素质,从而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充实自己,练就过硬本领,使之能经得起世界的挑战,能经得起未来社会的挑选。四是加强家访,引起家长对子女德育教育的重视。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与子女接触的时间最长,对子女的性格、行为了解得最透彻,依靠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德育教育是促进班级德育教育的根本途径。

篇6

人才和劳动者的素质,最主要的就是思想政治素质,也就是德育素质。所以,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夯实他们的德育基础至关重要。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教学生 如何做人

【中图分类号】G633.96

当今教育已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当今的中学生思维活跃,理想、信念不稳定,容易极端。因此,德育教育力求创新。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授予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注重思想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有优良品质、有优异才能,是各个方面素质良好的人。所以,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下如何做好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我认为:

第一;建立健全学校德育教育网络。

(1)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条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它的内容来自社会实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更新,充满时代气息。因此,思想品德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把学到的基本原理,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2)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科任教师教书育人,寓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环节中,特别是文科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3) 班级是进行德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进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途径,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通过批阅周记,与学生谈心,召开班委会,家访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家庭状况,有计划的实施德育工作。

(4)团委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支最有力的力量,团委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全体同学吸引到自己的周围,配合学校落实德育大纲的要求,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5)劳动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提高民族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悟,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因此学校应按《大纲》要求,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学校春天组织学生植树,给树木浇水,还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打扫卫生,参观气象站,电视转播台,县农具厂,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6)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良好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7)校外、家庭、社会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应纳入德育工作的议事日程。

第二;寓教于乐,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通过丰富的活动,才能寓思想教育于其中,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各科任教师要积极配合年级组和班主任并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理想教育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教师文雅的谈吐和举止,为人师表,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班主任老师通过跟学生谈心,交流,批阅周记,召开主题班会,家访,家长座谈会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狠抓常规管理,强化养成教育。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德育大纲》和校纪校规为准则,坚持不懈地做好强化养成教育。为全面落实《甘肃省普通中学思想品德考核标准》,应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评分标准和细则,使德育评分真正起到促进学生修正缺点,发扬成绩的作用。

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力度,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深入。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文明公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文明个人的竞赛活动,通过图书借阅,歌咏比赛,办宣传栏,知识竞赛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净化学校文化环境,营造轻松,向上的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寓思想教育于学生的活动之中。

总之,新形势下的青少年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握特点,有针对性地,主动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学生德育工作,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栋梁之才,努力把中学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高等学校的所有的管理岗位包括后勤部门都与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的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岗敬业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咨询,会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爱校如家的情怀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风和焦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为此,要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各部门的德育渗透功能,强化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明确自身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德育工作者,牢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敬业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春雨谈心活动是高校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的不适应、授课方式的改变、人际交往不适、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新目标的缺失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迷茫,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思想变化。尤其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因为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多。但所有问题的产生,一定会有其主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谈心”活动。春雨谈心运用了心理学的谈话技巧,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帮助他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方案。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春雨谈心,针对个性问题具体分析、细心疏导,将积极健康的认知方法传授给他们,挖掘其自身的潜能,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功能。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谈心活动是解决学生学业、人际交往、就业择业、情绪情感等多方困惑和问题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三、有效的载体建设,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德育的渗透性教育方式,注定要通过依附一定的载体方可实现。高校的德育渗透工作要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创新性地根据德育教育目标设计、策划相关主题活动或教育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这是一项细致、复杂、艰巨且永无止境的工程,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们创新思维、精心设计、共同努力。

    (一)大学文化的德育渗透功能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入则增长知识和才干,出则服务祖国和社会”“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看重的是培养的学生是否有为国家服务的品德。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既体现了所有大学都应该具有的一般精神,同时体现了自身理工科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既体现了大学的一般精神,又很好地体现了重点培养教师的特殊性。这些校园文化一旦被师生认可并形成共识,便会对他们的行为和理想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体现出一定的规范作用,从而成为学校师生的认知和行为标准。同时它又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只是在学校期间,甚至于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活动对德育渗透的潜移默化影响

    高校校园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术类型的报告或讲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潜能和求知欲望;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等科技类创新活动,会培养学生们缜密的思维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各类参与性体育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能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征文、影评、作品欣赏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文学修养并陶冶了情操;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拓展知识体系;社会调查、各类参观等实践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还能够促使他们走出校园,亲身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尚;志愿服务类活动,是学生们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报酬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提供了很好的体验平台,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近几年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例如:各类文体赛事、三进社区、敬老院、儿童村等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在奉献中收获快乐,促进良好的道德形成。

篇8

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社会带来极大地进步,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足了。但在发展过程中,确实也存在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滋生了一些腐败分子、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就业困难等。这些问题让学生耳闻目睹,确让学校的德育教育有些尴尬。如当我们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为人民服务等内容进行教育时,学生只知道一些官员贪污和腐化的存在;当我们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学生只知道分配不公、就业困难等问题,个人理想都难以实现,怎谈得上共同理想。在这现实社会问题面前,我们的德育教育显得非常的无助。因此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学生,如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从而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社会问题。

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状况带来的挑战,要求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教育学生近年来,随着中职校入学门槛的降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中存在部分“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轻者只是没有学习愿望。没有个人目标和理想;较严重者表现养成习惯差,没有组织纪律性,没有公德心,没有行为规范;再严重表现为破坏公物,打架斗殴,扰乱教学秩序等。这些“问题学生”的存在确实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学校德育工作者,除用常规方法和手段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外,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理想目标,教育学生知耻明辱,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学会做人。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职德育教育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中职德育教育内容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导,这些内容表现为不同的层次。

2.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公民道德规范教育这是最基本的教育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中职生作为社会公民,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必须确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也是我们培养合格人才的底线。因此我们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引导教育学生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知荣明耻。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加强养成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的教育这是第二层面的教育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我们要以这两种精神为主旋律,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辉煌悲壮的历史,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能够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把自己的价值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这是第三层面的教育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中职生是否有这个共同理想,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素质,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实现。中职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时中职德育教育的核心,所以我们要引导教育学生自觉认同这个共同理想,并树立为之奋斗的信念。

2.4指导思想的教育这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当今世界各种思潮却在想法设法在我们青年学生中进行传播和渗透。如果我们不用思想占领学校的思想工作阵地,各种非思想甚至反思想就有可乘之机。所以我们要用思想引领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职德育教育的措施

中职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措施可以从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具体可运用以下方面的结合。

3.1德育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的结合

中职校德育课是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目前中职校的德育课程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可以融合在这些课程中。如在《哲学与人生》中可进行思想教育;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规划》课程中可进行理想信念、民主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教育;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德育课教师要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合在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中,使德育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德育课时的限制,德育课程无法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部内容。所以我们要另开途径,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如对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我们可开设以中国历史及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为主题的讲座,让学生了解中国五千多年辉煌的历史,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教育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采取专题讲座形式解决德育课课时少,内容不全的矛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又一大途径。

3.2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些途径都是通过理论教育的形式实现的。通过这些理论教育,学生掌握了体系内容的理论常识,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势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理论基础。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仅是进行理论教育,学生获得的仅是抽象的知识,不能理解和消化,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内化为优良品格,外化为道德行动。为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获得最佳的德育效果,我们还将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才干、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和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革命历史纪念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布置学生利用假期到农村、街道、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情,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道德情操。总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更好把理论教育获得的知识内化优良品格,外化为道德行动。

3.3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的结合

传统的德育教育通常以课堂教学、日常管理等方式开展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荣辱观的教育;通过日常管理,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教会学生知荣明耻,学会做人。这些以传统方式而开展的德育教育,在中职校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较好的德育效果,同时也适用在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但在新的德育环境下,面对新的德育内容,我们不仅要用好的传统教育方式,还要拓展适合中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方式。如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这个途径进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抢占信息网络这个德育新阵地;采用张贴标语,出好墙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营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开展各种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接受教育。只有把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全方位地做好教育工作。

3.4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

篇9

关键词:德育;渗透;爱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而且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德育课针对平时生活中遇见的德育问题进行德育。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何对小学生渗透德育,本人作了如下的探讨。

一、宽严相济,以爱换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由此可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的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感动学生。我们班里有一个特别淘气的孩子,他学习成绩不太好不说,行为习惯也不好,经常是打架生事,学生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在对他的转化过程中,自己坚定了教育的信心,施予他无私的爱心。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一些他能答得上的问题,让他受到同学的掌声。这时他的眼里充满了喜悦,充满了自信。最难改的还是他的行为习惯,上课之前总会有学生告他的状。别人做游戏他给人家捣乱,动不动打同学,我课下和他聊天,他保证以后再也不调皮了,可过几天好像又忘了,又开始有学生告状。我就会发动群众的力量,让班上的学生一起进行监督。如果他半天或一天下来没有人打他小报告就及时在班上表扬他。从此以后,我看到了这个男孩崭新的面貌,学生也不再告他的状了。所以,教师只有宽严相济,以爱换爱,才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好学生。

二、心理疏导,对症下药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良好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这也是作为一名老师的主要任务,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即使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他们的看法也存在着差异。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公平、公正地去对待他们。还要做到熟悉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切切实实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抓住渠道,有效施教

1.课堂教学正确认识事物,激发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就要指导小学生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发生发展。课堂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年龄特点和思想状况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培养。例如,我在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活动中,根据教育目标有计划的、有组织地参观游览、观察艺术活动、上课实践活动等,丰富小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特产、新型建筑等事物的了解,动员他们多了解我国最近几年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新发明,激励学生多学科学知识,长大为祖国多作贡献。课堂中有不少的学生情绪激动,听课认真,发言积极,不是表面的热闹,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延伸思想道德教育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弘扬主旋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我们学校平时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我紧紧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学生接触的各种事情,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使他们从小就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为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有的学生有困难,有人主动帮助他,劳动时,有的学生不怕脏,不怕累,对待老师有礼貌等。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典型事例进行随机表扬,表扬好的典型。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学生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

3.利用现代网络优势,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点拨

在正面教育的同时,有的孩子的行为仍然存在一些偏差。我们要求教师要找准典型对象,进行个案分析,观察记录典型学生的点滴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现在的孩子普遍自尊心特别强,对批评教育不太容易接受。但他们往往喜欢以网络聊天的方式与老师交流,聊天时不用面对面,对着电脑比对着人更容易说出心里话。所以,开展QQ互动活动,建立了QQ群,教师加入其中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兴趣特点。在QQ聊天中老师与学生无所不谈,包括学习中的困难、生活中的疑问等。教师以完全平等的朋友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一对一”教育帮扶作用的心灵接触比较有限,这种情况下,有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就不太容易跟老师接近,总觉得老师离自己很远,得不到老师的重视。而网络互动恰好弥补了这个缺陷。在网上,老师跟学生一对一地交流,学生以一个完整个体的身份与老师交谈,变得十分自豪,心理上得到满足,也容易跟老师拉近感情,愿意说出心里话,感觉跟老师成了朋友。自然,得到了老师如此的重视,老师的话就会听,老师的要求就更容易接受,也希望在老师的心目中塑造一个好学生的形象,于是主观上产生了向上的动力,引导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断改进。

总之,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项重要工作,它既需要我们用一句句实话、一件件实事去打动我们的学生,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又需要我们开动脑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它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协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真正地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小学生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职校;感恩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89-02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职校办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根据“用人需求”,把培养目标从以往的“实用型”向“综合素养型”转变,确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校要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的始终,加强中职生的感恩教育。

一、职校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感恩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教育

感恩报德,源远流长,今古典故,瀚墨难书。汉初韩信功成名就,不忘一瓢食之恩;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德报德、知恩图报是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要在中职生中加强感恩教育,进而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2.加强感恩教育是提高中职生自身素质的教育

只有加强感恩教育,才能提高中职生自身素质,化成他们的自觉行动。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树立尊重他人、社会、自然和他人劳动成果的观念,职校要通过加强感恩教育,才能把这种观念转化成中职生的内心信念,才会有自觉的行动,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一个没有感恩思想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是一个爱他人、爱乡、爱社会、爱国家的人。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胸怀天下、心胸广博,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培养良好的性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

3.加强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职业环境的教育

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是一种合作组织内的整体与个体有着共同利益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利益相顾,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员工的稳定对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职校是为企业输送员工的主力军,开展感恩教育是必要和迫切的,它对稳定熟练工人队伍,防止工人“跳槽”,构建和谐职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校加强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对我国青年学生特别是职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较大的消极影响。其次,现阶段的职校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多数是“小皇帝”或“小公主”,慢慢地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缺乏谅解和宽容,互爱和尊重。笔者执教于一所偏僻的农村职校,学生多为农村相对较贫困的孩子,多数学生有手机且价格不低,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不在少数。调查中发现,他们和家里联系多数是要钱,“花钱如流水”,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缺少感恩之心,有的学生当家长不能满足要求时,甚至“以死相威胁”。

2.重利轻义

近几年来,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率”过高,这除了有企业和老板方面的原因外,员工缺乏感恩思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职校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经过企业的培训和培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大部分学生很快成为企业业务骨干。这时,有的人便“看那山比这山高”,开始同老板讨价还价,当利益得不到完全满足时,就选择“跳槽”,这是一种缺乏“饮水思源”感恩思想的表现。笔者有一学生到泉州某宠物医院顶岗实习,由于老板为校友,对该学生非常关照,在不与他同地竞争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本领和商业秘密都传授于她,结果是这学生毕业后没有实践诺言,给他造成很大损失,也给学校安排实习带来麻烦,这件事情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作为职校,教育目标还是倾向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学校对德育重视多数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虽然德育课的课时能按规定开设,不会被侵占,但是学校德育形式较单一,即使会在一些节日,根据上级要求布置一些工作。总的来说,发现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感恩教育很难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德育课的必修课没有专门的感恩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有一点感恩教育的内容,又是以选修课存在,不能引起重视。

4.对感恩的理解存在偏差

一是把感恩理解为可“等价交换”。市场经济的发展,“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条法则,然而有人把它运用到感恩报恩方面是不对的。例如,有的人对父母的报恩只体现在物质上,认为解决他们的生活费就行了,其实在传统“养儿防老”观念里,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亲情是众多情感中最为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种情感。特别是今天,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防老逐渐不是问题,但对老年人来讲,他们怕的是孤独,他们需要交流,《常回家看看》为什么那么多人传唱,就是他唱出了当代子女如何感恩父母的方式方法。

有的人认为受恩是理所当然的,如有的人不重视老师的培育之恩,上课不专心听讲,如果老师管理严格一点,有的还会产生过激行为。有的人功利思想严重,在人际交往中,有利于自己的人才会去交往,对自己没有影响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是为了感恩不辨是与非。感恩是道德的范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应该肯定的,但报恩也要讲原则,不能违背道德底线,不能违法乱纪,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江湖义气”是不可取的,应该批判。如2008年有一名14岁学生因不满家长管教离家出走,流浪到福州,认识两个不良青年,因其供他吃住,心生感激,认为是最好的朋友兄弟,在其中一青年失恋产生报复女性念头时,为表感恩之心,与这两青年残忍杀害三位无辜女性并焚尸,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三、职校加强感恩教育的途径

加强职校感恩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还要结合社会导向和家庭示范等效应作用,做到“内外兼修”。

1.职校加强感恩教育要发挥德育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无论是必修课或选修课,都必须凸显感恩教育的内容。

一要挖掘必修课中感恩教育的内容。虽然目前职校开设的四门德育必修课程没有明确的感恩教育内容,但德育课教师要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感恩教育内容。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引导学生处理就业与择业的关系时,可以联系学生的家庭和本人实际,粗略地估计家庭的年收入,再计算每年支出,自己上学的费用,体会父母的艰辛,想想如何为父母分忧。这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重要性,而且明白了“天下父母心”,学会感恩父母。又如尊重顾客、尊重师傅是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让学生明白顾客是企业和自己的“衣食父母”,感恩顾客,受益的是自己。实践是中职生把学校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重要也必要的活动,因而要让学生明白“尊重师傅”是掌握真本领的一把钥匙,要学会感恩老师,很难想象,能工巧匠会把真本领教给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也有丰富的感恩教育的内容可挖掘,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国家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等也是感恩教育的题材。

二要重视选修课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心理健康》是德育选修课,对感恩教育有专门的介绍,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亲情,父母子女产生矛盾的原因、行为状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介绍,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恩父母的情感并对如何采取积极行动提供了一些方法。此外它对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也做了一些介绍,因此《心理健康》在学校感恩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德育选修课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时政、防艾、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较有灵活性。学校可把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选修课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2.职校加强感恩教育要发挥学校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作用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不是个别老师和多少节感恩教育课就能解决的,需要整合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学校职能部门作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成效。学校要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通过宣传栏、宣传标语、墙报等形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做感恩的践行者,言传身教,在有关学科的教学中,注意感恩思想的挖掘,如语文课中的《背影》就是一个很好的感恩教育素材。主管学校德育工作的政教处、团委会要重视感恩方面教育,如举行感恩知识讲座,使他们明白什么是感恩,如何报恩,特别是列举生活中的感恩故事说明,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懂得感恩并不遥远,要从身边做起,如母亲节倡导学生给母亲制作的卡片、送花等,教师节倡导学生给老师送贺卡、一句问候等,引导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是对学生感恩教育不可缺少的力量。班主任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开展感恩演讲、感恩晚会、感恩主题班会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在思想上认同感恩的意义,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3.职校加强感恩教育要发挥社会导向和家庭示范教育的作用

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职校的教育显然上不够的,社会氛围,舆论导向、家庭教育等等的外部力量是极其重要的,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要利用好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工具,发扬传统思想中的精华的教育,对一些感恩典型事例进行推广和宣传,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击。要重视和发挥家庭教育的示范功能,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配合,如举办专家讲座、家教经验座谈会,教育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家长,必须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楷模,要转变育子观念,从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施恩,人才会有“爱心”,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75-76.

[2]刘丽瑛.浅议技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97-197.

[3]马晓辉.加强中职生感恩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商情,2011,(27):83-83.

[4]陈军莲.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