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6-22 09:5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和知识层面的限制,他们对于这个社会还没有正确的理解,对于音乐的认识和感知受到了很多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不能正确认识音乐,也并不能完全理解和享受音乐这门课程。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品位,也能提高一个人的音乐素养,学好音乐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想象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品德、文化素质以及审美修养。中职的音乐教学需要有创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并能很好地结合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这门课程,积极主动去学习,使音乐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中职音乐课程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现代教育开始注重素质教育,音乐在素质教育中是一项重要的科目之一,对塑造品格、建立独特品位、提高审美修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在中职教育中,音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这些中职生的年纪较小,所学知识和所受教育不完善,因此需要通过音乐教育来强化他们的情感认知,塑造他们的良好品德,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个时期也是开展音乐教育的最佳时期,音乐所带来的作用具有可靠性、实践性和服务性。音乐教师应该通过专业的知识、丰富的课外活动、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方式去教育学生,让他们接纳音乐,主动感受音乐,积极学习音乐,从一段段音乐故事中去体会其真实内涵和意义,去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高雅的品位和对音乐独特的见解。
二、中职音乐欣赏课教育模式现状
教育部已经针对课堂教育的新模式提出了新的改革,落后、单一枯燥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达不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中职音乐教育中,教师不注重跟学生的交流,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由于学生对所学音乐的背景故事和其真正内涵无法掌握,导致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去听,不能更好地去思考,去用心感受。音乐老师不注重学生的感受,不去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的喜好和看法,甚至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零交流,不去理会这些中职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出现学生在课堂上做其他事情,不专心听讲的现象。此外,多数音乐老师不能做到听觉与视觉的结合,不能将一段音乐给予学生直观的画面感受,而是采用板书的方式讲解,然后再播放音乐,这种方式很难让学生去感受音乐的深意,更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三、探索中职音乐课程创新教学理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的“新课标”对学生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认为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中职的创新教育首先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只是单纯地将音乐灌输给他们,这样容易让他们产生听觉上的疲劳,达不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如何采用积极有效的新方法进行教育,成为教师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利用学生都喜爱的乐于接受的音乐去跟学生沟通,这样便于他们对课堂形成积极的响应,才能达到音乐陶冶情操、塑造情感思想的目的。另外,还可以运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在教育中也不例外,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将视觉很好地与听觉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听极端具有深刻背景含义的音乐,但是由于中职生在很多知识方面较为欠缺,并不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以及深刻含义,由此并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讲述音乐的来源,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和背景故事,让学生们首先对这段音乐感兴趣,再结合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去静静地感受这段音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黄河》这首音乐,教师首先介绍音乐产生的背景环境和音乐内涵,再借助多媒体播放,通过画面、色彩、音乐,让学生在教室就能感受到这首音乐的磅礴气势。对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更有吸引力。
(二)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教师要想通过完善教学设计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首先得了解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倾向、对教学方式的看法和建议,掌握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从而通过这些方式去接近学生,便于学生接受,产生兴趣。教师在上课中,还应该用参与式的方式积极和学生互动,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上课的态度,让学生站起来交流自己听完音乐后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的形式,自由讨论音乐的内在含义和想表达的情感。通过运用参与式的方式,教师不用再单纯地播放音乐。教师还可以采取让学生听音乐画画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音乐的理解力,以及创造力,让他们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从一段音乐中感受到的东西直观地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认真听课,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学生要与老师多讨论、多交流、多沟通,主动去感受一段音乐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品德。
(三)拓展教学实践活动,完善教育目的
实践活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都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听得再多,说得再流利,没有投入到真正的实践中,都不算是真的掌握了所学知识。实践的好坏决定了教育的成功与否,因此,音乐教育的实践性非常重要。教师应该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有一个展示的平台和表现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和个人能力,从而更利于接下来的教学。可以由老师,也可以由学生自发地组织一些音乐活动和表演,提升自我表现力和发挥音乐的熏陶作用。例如,《白毛女》这个音乐故事情节,可以由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课堂中进行表演,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去更好地诠释这首音乐剧,去表达出其认为的最好的表达形式,表达出对这首音乐剧的理解和看法;表演结束后可以让同学们和老师去点评,哪个地方表现得好,哪里还需要进步,也可以让其他小组表演其他音乐剧,两组进行比赛,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刺激他们的好胜心,从而更认真地去准备和表现。这种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出学生对音乐的掌握度。通过实践性的方式,让学生能领会和体验欣赏音乐美所带来的全新的感受,逐步培养他们对高雅音乐的兴趣和喜爱,让他们能在课下主动地去学习音乐、听音乐,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
四、结语
现当代不论是哪个层次的教育,哪个科目的教育,都应该好好对待,认真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中职学校的教育尤其重要,这是学生思想、三观形成,品德塑造的最重要时期,音乐教育是重要科目之一,因此必须重视其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中职音乐欣赏课程关于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有效性设计是根据职业中学音乐课程属性来制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师、学生、教材这三方的因素,才能更好地在职业中学中实施音乐教学;通过分析音乐教程、学生兴趣偏好、实施可行性三方面因素来制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合理性的教学步骤,科学地利用音乐资源,注重音乐实践性,在实践过程中检验理论知识,能够 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
【参考文献】
[2]高建华.论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08(9).
篇2
关键词:高校音乐欣赏课;系统教学法;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68-03
高校音乐欣赏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因为它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也能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同时,它不仅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如何搞好高校音乐欣赏教育,以发挥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是高等教育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1]
笔者认为,为了全面提高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在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可采用系统教学法,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高效地学习。
一、系统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1. 系统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方法指的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和手段等,而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达到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我们知道,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活动,教学的基础是方法,教学的目标是理解与建构。而系统教学法就是把教学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其中的每个阶段均为学习者提供特定情境的教学模式。[2,3]
2. 系统教学法的特点
将系统教学法运用于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时,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注重音乐信息的传输系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用信息加工理论解释学习活动,他认为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严格按照时间序列可以分为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动作和反馈八个环节或阶段,这八个环节或阶段是分别以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依据的。相应于每个阶段或过程,学习者做出的八种心理过程是期待、注意、编码、储存、检索、迁移、反应和强化。从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确立到其学习结果的反馈,实际上是从其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满足其愿望的过程。从整体上考察,我们可以认为这个连续的心理过程揭示了人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本质。正因为这样,笔者认为,音乐欣赏课教师对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在从事具体教学时,应该把每堂课的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音乐信息的传输系统,并在其中的每个阶段都为学习者安排特定的外部教学情境,以支持他们在每个阶段都能进行高效的学习。
(2)完善学习者的音乐欣赏认知结构。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所以,在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始终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音乐欣赏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把握音乐欣赏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促使他们的音乐欣赏知识系统化,并在今后自觉、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自己的音乐欣赏认知结构。
(3)注意音乐知识的随堂记忆。教师对于每节课都要经过精心设计,统筹全局,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随堂记忆、消化、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
(4)允许学生免交作业。教师要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尊重学生的学习自,想尽一切办法促使他们在课内全部完成音乐欣赏教材中的习题;同时,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免交作业,但要指导他们对课堂作业互相检查,彼此判阅和修正;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选做音乐欣赏课外习题。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做更多的习题,并且也会越做越好。
(5)重视音乐欣赏教学单元过关。在每个音乐欣赏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测验,以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杜绝问题积压成堆。教学中,教师在把握整体、兼顾全局的情况下,对各种教学客体分层,并对各音乐欣赏知识点利用有助于学习者快速理解的变式,适当变换讲解形式,使他们完全吃透、消化相应的知识模块。
(6)明确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在整个音乐欣赏课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并把它清晰、有效地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就会有明确的方向,而“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美,奥苏伯尔语)
(7)强调音乐欣赏知识的意义接受。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人类的知识财产,正因为他们的学习是以间接知识为主,所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古今中外的无数教学实践证明,接受法最大的优点是不但可以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学到大量知识,而且避免他们走很多弯路。但是,为适应现代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要求的通常是进行有意义的、非机械的接受。因为通过有意义的接受,不仅可以使学生迅速地接受知识,而且能有效发展其智力,进而培养全面能力。
二、音乐欣赏课系统教学法的课堂设计
根据加涅的学习阶段理论,学习者学习从本质上看,既是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也是摄取、加工、贮存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即有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领会、记忆贮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这个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基于此认识,笔者把高校音乐欣赏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阶段。
篇3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美的愉悦,进而达到欣赏教学课之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 欣赏 运用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重视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也就是说音乐审美教育是音乐课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音乐欣赏就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作者从事音乐教育多年,经历了从传统音乐教育到现代音乐教育的过程,因此作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上好音乐欣赏课作一些尝试和探讨,欠妥之处还望同行指正。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欣赏课是以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对作品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欣赏。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培养音乐审美感知基础,包括培养审美感、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和音乐记忆力。(二)培养审美感情,包括音乐情感辨别和音乐情感表现力度感情理解力。(三)音乐欣赏使学生有机会接能更多的优秀作品,扩大他们的音乐眼界,提高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的区别。
多媒体是指包含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触觉信息和嗅觉信息中两种或以上的复合信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制造、管理、储存、交互和传播的技术和平台。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多媒体的运用使音乐知识变得简洁直观,音乐变得形象具体;(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可以突破时空、地域限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四)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化难为易,提高效率;(五)电脑多媒体的运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提高音乐课教学水平;(六)电脑多媒体运用,在增大了课堂的容量的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学器材只有磁带录放机,很多时候老师只能靠嘴和乐器上课。只听“声音”进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主要表现在:(一)形式单一;(二)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参与度不高等。
而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变得丰富起来了,我们的音乐欣赏课不再是以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因为信息技术现代化极大地扩展,利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经济、量大,资源宽广等正在为我们的音乐欣赏课程提供了更宽阔的空间。
三、结合实际,运用多媒体上音乐欣赏课的探索。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只有一间多功能阶梯教室,其设备有幻灯机、电脑、音箱、投影仪等,当这些设施空闲时,我就利用它们进行教学,让自己的上课内容丰富一些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用多媒体学习的好处。
1.我校音乐教材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充分把握教材,同时结合学校实际,上好音乐欣赏课程。
案例1:在《共青团员之歌》欣赏教学时,在导入环节,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影片片段,并在部队行军画面中配上《共青团员之歌》的音乐使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欲望,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音画结合,效果较好。
案例2:在《动物狂欢节》的欣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如用动画制成各种动物,用mi制作各种动物音色, 将自己精心设计的音乐、文字、画面、画外音等课件用于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让音乐课堂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提高了教学质量。
案例3:《牧歌》是一首蒙古族歌曲,教学中我利用电脑软件将有关图象如蒙古大草原、蓝天、白云及羊群等制成课件,在配上蒙古长调音乐,在导入时,先用多媒体影音让同学们感受蒙古的美丽风光和音乐,多媒体强大的立体音画效果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仿佛置身在蓝天百云的茫茫大草原上牧着羊群,进而会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2.结合本地音乐文化特色,自选乡土教材,运用多媒体上好民间音乐欣赏课。
我们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我县有十一个少数民族,有很多优秀的民间音乐,如花灯歌舞、高腔山、歌傩堂戏、唢呐音乐等等。
案例1:花灯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在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每年春节各村寨都要组建花灯班子闹元宵,因此我就在春节期间用摄像机录下,用音视频软件编辑好,以备在民间音乐艺术欣赏课上教学用。
案例2:唢呐是表现百姓喜怒哀乐情绪,营造和渲染气氛的吹打乐器,唢呐高音如高飞百灵,高亢嘹亮:唢呐低音如鸾凤和鸣,园润清幽。唢呐音乐深受我县人民青睐,是继承和弘扬爱家爱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也是我民间音乐欣赏课上的教学内容。
四、运用多媒体上音乐欣赏课,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欣赏课不要过分依耐多媒体。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尺度,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并不是每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要根据课堂实际,灵活处理。即何处运用多媒体,何时运用多媒体,让现代化的手段为实现最终教学目的服务。运用多媒体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准确定位,分清主次。
运用用多媒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的需要,在运用时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要找准使用的最佳时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力量,提高音乐欣赏的审美能力。 结语:把现代化的教学实施用于课堂教学,丰富其教学手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需求,我们要遵循教学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在自身实际的情况模式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上好音乐欣赏课。
参考文献:
篇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教育的所有方面受到革命性的挑战。从上个世纪初的无声电影、唱片应用于教育开始,现代教学媒体就成了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这种新奇的教学媒体承载了大量的视听信息。它不但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使教学变得更为形象和生动。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在欣赏视听资料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教学内容,而不需要教师用如何形象的语言去描述——即便在某种程度上它会有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可能。传统教师的知识垄断被网上无限资源打破,传统教材及其静态、单向的灌输方式被超文本的互联和互动交流方式取代——e教育大潮已不可逆转。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者对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开发和利用是积极的。音乐教室的数字化进程迅速,电脑音乐工作站、多媒体和大屏幕显示、远程学习、便携式音乐系统、互动式个体化音乐学习软件、在线的互动音乐创作、演奏和学习等技术正在普及。信息技术开始实现以往因技术限制难以完成的教育理念,它将对现有的教育产生全方位的冲击,一次围绕信息技术而展开的教育改革悄然兴起。
一、在音乐欣赏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性
音乐欣赏课程是学科牵涉面很广、知识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音乐欣赏课的讲授方式,往往牵涉到多种学科内容(如各类音乐表现方式、乐器和人声的分类、东西方音乐史、各类音乐体裁等等),但因课时的限制而无法深入讲解。因此,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经常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非凡是偏远地区的学生,由于以前对音乐作品接触较少,欣赏作品时的茫然感更甚。再则,现阶段的音乐欣赏授课过于陈旧,相当多的院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依然延用古老、传统的教学模式摘要: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一只粉笔一张嘴,一台录音机几盘磁带或CD,教师讲,学生听,没有交流的课堂里枯燥呆板的旋律带不起激情的涟漪。
而要解决这些新问题,传统的授课方式和相对较少的课时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开展高质量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幻灯、VCD、DVD、电脑、校园网络、宽带网、视频等现代化视听工具组成的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能够使音乐欣赏课程通过综合性大学校园网,创设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为大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声形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启迪学生去想象音乐和创造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喜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对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必要性,现实性,我们熟悉到摘要:
第一,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它的实施是实现音乐欣赏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信息时代中教育改革是以推行多媒体教学为其本质标志,它综合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因此,实施多媒体技术教学是优化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促进音乐欣赏教育改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它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功能,扩大对音乐欣赏知识的传输量,增大音乐欣赏教学容量和密度,可用声、光、形、色多种信号使这一世界上最普及的文化得以再现。
第二,多媒体设备的高度的可变性,可控性的特征,可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多种感官,充分开发大脑的熟悉功能,发展形象和抽象思维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它的必要性更加凸现出来。发展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是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现代化、深化音乐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育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向广大音乐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不抓紧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把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方法,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人们常说计算机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把握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能力才算是拿到21世纪的免签证,“控制和把握网络的人,将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网络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网络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音乐教师假如没有学会在网络海洋中冲浪,那么他们将会很快被信息的海洋所沉没。
第三,信息时代的知识结构不再是单纯的线性联接,而是呈综合网状性。未来的教育将是,无“网”而不胜。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也如此,随着青年学生的品位和对音乐欣赏文化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他们决不会再仅仅满足于老套的、陈旧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和手段,他们期望通过对音乐欣赏的参和而获得健康、积极的审美心理,塑造个性。因此,他们需要多种音乐欣赏和其它学科交叉而获得的知识,听音乐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音乐欣赏文化现象了,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的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等,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音乐欣赏文化有重新的熟悉,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他们参和到音乐欣赏实践中。
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功能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的多媒体音乐欣赏课教学课件运用动态展示,情景创设,启发剖析等手段,并将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素材进行集成,注重色彩的合理搭配、字幕的工整美观、声像结合的融洽、构图布局的和谐等,充分体现交互性。它还可以非凡设置音乐欣赏知识,帮助一部分学生把握音乐基础知识,使其增加欣赏音乐作品的深度,从而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于摘要:
1、增加音乐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容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在应用时形象逼真,临场感强,使得传统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技法得以简化,也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完美,更动听。它可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化的音乐语言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 极性。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多功能性使得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鲜活的动画和逼真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给学生介绍西洋乐器分类这课时,每个学校既没有那么多的乐器展示给学生看,教师也不可能演奏所有的乐器,要上好这一内容,想让学生感受多种乐器的音色,还要欣赏这些乐器的演奏片段,假如制作了相关课件,这个课件中不仅有各种乐器的外形资料还有音色资料,以及由它们演奏的名曲片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想看的乐器、想听的乐曲,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不仅可以熟悉所有的西洋乐器,而且“巴松、竖琴、乐器皇后、乐器中的花腔女高音”等特色乐器还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极深的印象。 2、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
目前我国各类学校的音乐类书籍、音像资料非常匮乏,但是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弥补了这一缺陷,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世界各个闻名音乐家、闻名的音乐作品的相关资料,还可以聆听欣赏或下载各种各样音乐欣赏课程内容,使得音乐欣赏课多媒体课件完全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网上流行的MP3音乐是一种经过压缩的音频作品,音源丰富,来源广泛,既可以从共享免费资源网络上下载,也可以从世界各大网站或专业音乐教育网络上有偿获取最新资讯,学生可根据需要下载或在线欣赏,扩展和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另外,校区分散是很多高校合并办学后所面临的一大现实,而利用网络平台,增加了音乐欣赏的渠道,不仅能够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而且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园网自学音乐欣赏课程,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方便,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多媒体网络教学交互性强
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系统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观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已经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多媒体网络实现学生和学生的交互,可以达到协同学习和共同探索的目的。而学生和老师的交互则表现在由教师在网上亲自辅导,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又体现出一种教学的极大灵活性。
4、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
1)多媒体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这种模式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真正体现了信息化时代的特征。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角色,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信息的导航者,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和指挥学生学习,协调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和教学活动的主动参和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知识水平、喜好以及自学能力的强弱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通过自己的熟悉将所学的信息重新编排,变成自己的知识,通过检索、学习、构思将有关音乐信息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音乐欣赏观点。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明显优于教师的丰富信息资源进行自学,实现“学会学习”的目的①。
2)多媒体音乐欣赏课教学能完善教学手段
传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工具主要是传统乐器和模拟音像设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花大量时间来连接和切换设备,复杂的机械在操作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进程。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经常需要对音乐作品的某一部分反复聆听分析,而传统音像设备只有常用选曲功能,教师不能进行现场改编,同时寻找播放起速度慢,定点不精确。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电脑上随意设置播放方式,作品的播放可以从作品的任意一拍和任意时间段开始,使作品的每一个音乐元素能细腻、逼真地表现,提高效果。
三、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原则
1、辅原则
多媒体课间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的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功能,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这样才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音乐课堂的授课效果。课件制作应制作得简洁美观,操作简单可行,内容选择得当,点到为止,电脑多用于解决一些语言无法说清的新问题即可。不能把音乐欣赏课上成美术欣赏课,课件制作的画面不宜过于繁多,实际操作不宜过于复杂,不能因为课件的使用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心灵心得。
2、视听统一原则
课件制作中采用声画结合和动画演示的方式一定要遵循视听统一原则,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音乐要协调统一,这样才能通过调动欣赏者的感受来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扼杀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也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音乐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喜好和积极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但不能通过课件过于具体地表述音乐一切内容,这样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情感想象和艺术联想②。
3、适当信息原则
适度信息原则是指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能让教师自主地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目前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矫枉过正了。因为在短时间内接收超量信息,会使学生大脑处于停滞状态,结果是变传统的“人灌”变为“机灌”,不但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要适度,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和此同时,一定要注重把时间和空间留一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理解、想象和思索,还可以让他们去交流,让他们去提问③。
总之,音乐欣赏课程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的音乐审美综合素质,无论是传统的大学音乐教育教学模式还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指导的创新教学模式,都应当以培养大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精神为前提,都应做到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功能为宗旨。要达到和实现这样的目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要更多人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摘要:
①参见吴芸、王红主著《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探索——〈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的学和教》,载于《电化教育探究》, 2002年第3期,第52页。
篇5
音乐教育是美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工作中,有其特殊的作用。而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培养情操、增进知识、提高素质修养。本文对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精心选择音乐教材内容
音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人有一种艺术感染力,当优美动听的歌曲响起时,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节奏也会受到音乐的影响,这说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节奏与动听的音乐节奏产生了共鸣,当人陶醉于某一首音乐时,音乐欣赏者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力量,这种情感力量是正义充满阳光的,对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鼓励,潜移默化的鼓舞人向好的方向发展。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发展的旺盛时期,需要音乐的熏陶,他们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喜欢听风格各异的音乐歌曲。但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单调、死板,不适应学生的对音乐课程的需求,满足不了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求知欲望。所以,把风格迥异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这一做法,是音乐课程教材内容设置的一个挑战,但也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教师要精心选择音乐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选择经典的优秀音乐作品,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如《你是我的眼》《没那么简单》作为音乐欣赏的范例,从简单的听流行音乐,学唱,逐渐上升到分析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进程,让学生学会多角度鉴赏和评价音乐,逐渐的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二、鼓励小组合作法教学开展互动教学
学生在初中正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参与意识与人交往愿望逐渐增强,对同龄人的依赖性和接受力较高,因此非常鼓励在初中的互动教学中进行小组式学习。学生可以围绕课题为中心互相交流,各抒己见,通过沟通最后达成共识老师在小组合作教学法中起到启发点拨学生的作用。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并且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交流和合作探索精神。这不仅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还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学习和锻炼人物,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也可在小组之中开展竞赛,运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心让其更好的学习。例如在初中音乐教材之中选一首歌曲,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同伴组成学习。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歌曲的体裁是哪一种?演奏的乐器有哪些?适合的演唱方法是什么?学生则在小组之中自由讨论,共同解决教师布置的问题。教师则作为指导者,简单的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升平资料,写作背景等,一方面向学生提供参考资料,一方面将人文内涵融入到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层次把握。
三、“接受”为辅,“运用”为主
在课后的总结环节,应该围绕“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聆听才是正确的”为主线来进行,改变传统教学中“该音乐具有怎样的艺术特征和传达的情感”的观点、方式。
在课堂延伸环节中,教师可以具体的提出以下三个建议来引导学生“用怎样的方法去聆听音乐”,而不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接受音乐具有怎样的艺术特征和其传达出的情感,这也是强化“授人以渔”,弱化“授人以鱼”教学行为最直观的体现,具有很好的科学性。
在教学设计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受到了形式主义美学观的影响。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透露出了一定的人文性、实践性。学生并不会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对音乐的聆听方法的教学而觉得音乐学习枯燥无味;相反,对比传统音乐教学还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求知欲。此外,教师从聆听教学入手,能够更多的增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些都是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以“方法”的传授为教学最终目标,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自行总结出如何聆听音乐的方法为实际教学过程,然后引导学生熟练运用为教学环节,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这个过程很好的诠释了“授人以渔”的特征,并且这样的教学框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方式中系统性、科学性、结构性的缺乏。
比如,在《友谊天长地久》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要从哪一方面入手进行学习,并且在这其中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聆听”歌曲,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学习方法,对于学习兴趣以及音乐面的拓展帮助巨大。
四、通过音乐作品的多样化欣赏来提升有效性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有自己个性化的思想与个性化的兴趣爱好,这就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堂的多样化的音乐作品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从而提升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比如领略不同民族风俗特色的音乐作品,欣赏国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甚至一些大型的交响音乐等等,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作品欣赏,让学生学习到不同音乐风格和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全面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对音乐欣赏教育教学有效性起到重要作用。
五、欣赏课教学中要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
篇6
【关键词】聆听 感受 情感 理解 表扬
近年来,尽管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纷纷购进千家万户,良好的电器音响为音乐欣赏提供了良好的视听效果,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帮助,由于大多数学生还是不懂得如何欣赏音乐。有的学生虽然学唱了某些歌曲,但缺乏音乐欣赏课训练,对欣赏音乐竟一概不懂。音乐是反映人们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一种方式,值得欣赏的音乐作品很多,北方草原多以牧歌为主,西北高原地区的民歌多以山歌为表现形式,东南沿海地区与海相连,就以渔歌出现。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族、民间丰富多彩的音乐资源,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融合,对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音乐欣赏,可以感受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各种音乐流派交替更迭对音乐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音乐欣赏教学,属于最薄弱的教学环节,因为学生底子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课堂上多是进行声乐、视唱、乐理、琴法的教学,欣赏常常被忽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以全新的感觉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和教材。我常常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音乐欣赏的教学实践。在课堂上搭建起"师生互动平台",带动、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地欣赏音乐,促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心理效应,使瞬间即过的音乐给学生留下回忆,达到陶冶情操,提高音乐欣赏水平的目的。
我们面对音乐教学的改革,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中学音乐教材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如何使这些名歌、名曲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充分发挥高雅艺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就成了我们音乐教师必须遇到和面对的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在音乐教学工作常常形成很多困惑和疑虑。有的农村的学校没有很好地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工作,只是一味地教唱歌曲。一味地教唱歌曲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音乐欣赏教学,要让学生去审视,去思索和感悟音乐作品。音乐欣赏的实践证明,学生的音乐技能及各方面的知识越丰富,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就越深刻,欣赏水平就会逐步提高。作为音乐教师,我结合多年音乐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谈谈音乐欣赏的教学手段,由于限于我的教学能力,文中只罗列我的一些教学观点和方法,粗略谈谈我的看法,期待引起领导对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视,制订音乐欣赏的教学标准。也期待其他音乐老师,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为音乐教育工作多作贡献。
一、采取示范表演教学手段,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
音乐从本质上讲,它只是一种声音,音乐中的旋律线是一种抽象的线条。记录声音的符号--音符,写在纸上,它并不能完整称为音乐,只有当它被还原,或者说被二度创作成音符所指向的声音效果时,它才算是音乐,学生不能从旋律线中看到某种具体的形象,但可以通过音乐旋律线条的变化感受到旋律的起伏。音色与颜色同样能给人以欢快、暗淡、深沉、高昂等不同的感觉。在一些教学条件好的学校,音响资料齐全,但音乐欣赏教学相当多的时候,因为表演艺术的特点,还得需要教师去示范表演。在落后的农村学校,没有音响资料,没有音响教学设备,那更需要单靠教师的业务能力去示范表演完成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欣赏教学整节课不可能从始至终不唱不跳,不弹不吹。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简单乐器,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采取示范表演教学手段,由教师弹奏或演唱给学生听,改变以往放录音机给学生单纯欣赏音乐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展现教学素材时,教师的现场对作品的即兴演唱和弹奏,肯定会有意料之外的惊人效果,使学生经久难忘。
有时候,我在音乐欣赏课采取示范表演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教师对作品的即兴范唱、范奏,欣赏一段段涓涓的音律,刺激学生的听觉,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感知,产生情绪上的反应,产生无尽的乐思,让学生对声音的高低、力度的强弱、节奏的速度、调性的刚柔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自编节奏为歌曲伴奏,或者自编表演动作进行歌舞表演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歌舞表演和音乐创作,培养音乐创造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引导学生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去领略音乐的魅力,鉴赏音乐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对客观的事物存在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渴望学习知识,感觉、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都很明显。也可以有意让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课堂上示范表演,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同学去关注和模仿,逐渐记住旋律、歌词、动作等,在动手动脑的参与中,促使学生的记忆力发展。
如音乐欣赏课《瑶族舞曲》。我采取示范表演教学手段,弹奏《瑶族舞曲》,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音色演奏的声音效果,感受乐器音区、音色的对比,让学生熟悉《瑶族舞曲》。《瑶族舞曲》的音乐就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情撞击,使学生产生联想、逐渐理解音乐内容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我启发学生用绘画、色彩、线条等方法再现音乐形象;请几位学生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等用肢体的动作表现《瑶族舞曲》塑造载歌载舞的歌舞场面和欢乐热闹的赛舞情景等。学生由情而动,由感而发。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音乐欣赏课上得生动活跃。教学过程中自发地爆发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我还把生活中的一些摆手动作组合成舞蹈动作,并把它应用于音乐欣赏教学,根据音乐内容设计律动,课堂上安排合适的时间给学生表演,发现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都很出人意料。学生很容易被那些动作优美的造型艺术所吸引,当我唱《瑶族舞曲》的旋律时,学生就把学到的舞蹈动作随着教师的歌声舞动,就连平时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也都忍不住随着歌声跳起舞来,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边歌边舞,把自己的感受转化为动作表现出来,感受动作美。我让学生聆听教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声音,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直接感知节拍的时值概念,感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展的音型。使学生由对声音感知过渡到对节奏的感知,用敲击方式把听到的声音模仿出来,展开想象。我也尝试通过做开火车的游戏,使学生感受音乐欣赏课的乐趣。我采取示范表演教学手段,不但发挥示范表演的优势,还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学生直到下课铃响后,还感觉恋恋不舍,意犹未尽。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刻感悟音乐。
对于多声部音乐欣赏,只采取示范表演教学手段,是不能再现歌曲的合唱和声效果的,是有缺陷的,并不能完美地搞好音乐欣赏教学工作。一个音乐教师不可能同时唱几个声部给学生欣赏,那就需要运用学校多媒体的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音乐意境,再现合唱的声响及画面,让学生感受音乐视觉美。音乐、电影、绘画、雕塑等艺术种类繁多,每一门艺术既有自身特点,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所以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的电脑课件,运用网络资源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融声汇色,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更生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体验,通过多媒体独特的动画技术和音像剪辑组合技术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创造性地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精神上的满足,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音乐欣赏课把每个教学环节都作改变和创新,以教师的启发来引导学生耐心地观察、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规律出发,创造"乐中学"、"动中学"、"创中学"的学习氛围,把学生觉得难以捉摸的音高在一定的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化,发掘学生的音乐创造潜能,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学得主动。
音乐欣赏课要给以学生音乐想象的空间,避免过多的讲解。有的音乐欣赏课,教师特意专从歌曲、乐曲的"思想主题"方面进行讲授,势必导致越讲越"离谱",难免出现教师诚恳地说教,教师讲的内容过多,在讲台侃侃而谈,演"独角戏",教师一直在讲、在唱,学生一直在听、在看,却不明白教师在说些什么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是讲个不休,大多数学生呆如木头,甚至出现躁动的表情,于是欣赏课就成了一般的讲解课。音乐欣赏课,与学生平时自由欣赏音乐不同,教师在欣赏课内所必须的讲述、讲解应简明扼要,如果过于冗长,甚至凭着教师的感受灌输给学生,勉强地要求学生掌握,就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效应,成了教师替学生包办欣赏。教师应避免过多的讲解,尽到循循善诱和带动的责任,把师生教与学双边活动调动起来。教师要注意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不能用过多的讲解占用大量的时间。如果音乐欣赏教学单凭教师去讲解,教师的解说,只是纸上谈兵,一方面,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解说,另一方面,学生不一定能够接受和理解。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真正改变以往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现象,要给以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不必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转,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想象。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有深有浅,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我总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积极感知与思维想象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生动地聆听和鉴赏音乐,密切地联系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想象音乐描绘的意境,使教学信息得到反馈,把学生带入美好的艺术境界,往往收效甚丰。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联想是一种活跃的思维活动,想象力的增强将大大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能力。只有努力探索音乐欣赏教学的规律,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技术深化音乐欣赏教学,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特点,听赏过程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才能逐步深入。多媒体一组组色彩艳丽、构思巧妙、形象生动的图案,能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拉近学生从直接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距离,在愉快的音乐欣赏教学环境中建构活跃的思维想象空间,浮想联翩,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音乐魅力。
如欣赏课《新春锣鼓》就是一例。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学校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播放我制作的音乐课件《新春锣鼓》给学生欣赏,只见优美如画的城乡景色从眼前掠过,着实令人赏心悦目;人们在欢庆新春佳节时,个个兴高采烈,喜气洋洋,肩并肩、手挽手地随音乐的鼓点翩翩起舞,构成一组组美丽动人的画面,学生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一边观赏,一边静静地聆听着。那或疏或密的锣鼓声敲打得震响,撞击心魄,情景交融、生动地展现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使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要数那云锣奏出的铿锵而柔美的乐声,每一个乐音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无不被多媒体的视听效果所震撼,被欢庆的气氛所感染,"身临其境"地陶醉于音乐的海洋,情愿多听一会,多看一会。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制作好的教学音响资料,直接在一定时间内展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突破传统教学法的限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观赏录像,借助视觉的直观性帮助听觉感知,把演员的动作表演与表情,乐队的演奏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及手势表演,音乐表现的情感和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饰道具等听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由于多媒体电脑声像合一的清晰展示,使学生耳闻目睹,犹如身临其境。在本课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我还通过视频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作者、主题等,提示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注意分辨不同的节奏,课堂上也组织学生用碰铃、双响筒、小锣来敲击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混合节奏,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感受和想象音符时值。学生通过观赏热闹的情景,体验热烈的气氛和欢乐的情绪,展开想象,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让学生欣赏多媒体设备良好的视听效果,不但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提高音乐欣赏的教学效率。学生从中懂得对比、重复、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手法在该民乐合奏曲的妙用,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歌曲、乐曲奠定基础。
三、利用情感体验教学手段,陶冶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
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领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有效的途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不管唱歌综合课、欣赏课、乐理综合课等,音乐教师都要用满腔热情指导学生体会音乐的情感,学习音乐知识,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语言,体验音乐炽热的情感而产生联想,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质。当我们欣赏一首作品时,自己的情绪往往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受到音乐的感人的情愫感染,产生喜欢、爱慕、兴奋、愉快、愤怒、恐惧、厌恶、哀伤、悲痛等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过程,即是依靠欣赏音乐而获得艺术享受的过程,也是增长见识、体会音乐情感的过程。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所欣赏音乐的内容表现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分析作品,让学生去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也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语言,体会音乐情感而产生联想和想象。如果只着眼于音符、节拍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欣赏,或者局限于分析曲调是否优美动听,判断某段音乐是否抒情轻快,势必陷入一种肤浅的审美欣赏。教师应该利用情感体验教学手段,根据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音乐情感,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索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对作品由陌生到熟悉,从视听到理解,积极地体验音乐的情感。并保持持续探究问题的兴趣,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积累的经验,学生的情感往往比较单薄而容易冲动。我通常利用情感体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通过主动的思考判断,各抒己见、互相补充,进行有针对性地讨论和评价,对存在的缺点加以纠正。至于《音乐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教学重点问题,教师应善加启发诱导,必须以音乐欣赏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聆听音乐是感知音乐作品的途径,也是体验音乐情感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倾听来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强调听中感悟,听后感受,注重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觉感受,形成内心的听觉形象,甚至在某些时候亦能发挥聆听音乐治疗心灵创伤的作用。音乐欣赏课以情感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相长,从情感的启发到情感的体验与表现,再到情感的对比,层层递进,逐渐深化,达到情感的升华,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音乐感知力,不断深化学生对音乐的内在情感的体验与理解,激感动力,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诱导学生动脑积极思考问题,体会音乐的真情实感,如果学生对音乐情感有了新的领会,就会尝试用已有的审美知识、经验和感受,根据现实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评估,可以化困难为容易,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乐曲、歌曲在不同的场合,由于速度、力度的不同,它所表现的音乐情绪也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总结出歌曲、乐曲的音乐功能,揭示主题,抒怀。这些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在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音乐理解能力,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情绪作出判断。我利用情感体验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作品的意境,调动学生积极地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学生通过情感交流,陶冶了高尚的艺术情操,能正确地理解音乐的内涵,达到训练的要求和目的。思想感情得到很好的净化,扩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例如:欣赏课《雨打芭蕉》,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我利用情感体验教学手段,使学生逐步掌握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内涵美。对于音符时值的学习,我通过让学生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到播放《雨打芭蕉》时,学生很感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我启发学生回忆听到的雷声、风声、下雨声……这些大自然的声音。在没有打击乐器的情况下,启发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大自然的景观,可以用什么来表现?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究,并尝试如何去表现、创造。讨论后,最后得出结论:用跺脚表现雷声,用嘴巴发出"呼呼"的声音表现刮风下雨,用轻轻敲动的笔盒表现雨点打在芭蕉的声音,用双手轻微摆动的动作表现芭蕉婆娑起舞的样子……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种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然后欣赏《雨打芭蕉》,引导学生积极地体验和感受音乐,让学生联想诗情画意的岭南风光,领略人们欢快愉悦的心情。这种教学活动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增强学生的情感活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培养方面,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我除启发诱导学生外,还围绕乐曲的曲式、体裁、艺术风范以及魅力所在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加深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对所欣赏乐曲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好奇心。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与情绪,学生在心理上不会对音乐课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比较容易接受音乐欣赏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感受乐曲中一些分裂的短句,产生相关的联想和想象,感受到电闪雷鸣的音响效果。那顿挫的节奏,如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芭蕉。通过画面的想象与音乐的组合,较快地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定格成一幅"雨打芭蕉"的画面,永远保存在学生的心里。通过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学生体会了《雨打芭蕉》音乐的情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学习过程发生了改变,从原来以教师的"教"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欣赏音乐能够触及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情感,能促进学生情感方面健康发展,使学生懂得如何对待真善美与假恶丑。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作品,理解音乐情感,就能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使学生学会控制音量,会用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情感,提高声音表现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完成从音乐情感体验到参与的音乐表演过程,学生既掌握音乐知识,又体会了音乐的情感。
音乐欣赏课,应该鼓励学生勇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索创新,有利于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既储备充足的音乐知识,也增强音乐欣赏的常识。让学生懂得大调式的音乐往往表现明朗、热情的情感,小调式往往表现柔和、暗淡的音乐色彩;紧凑而密集的节奏则表现紧张、热烈的情绪,抒情优美的音乐往往和舒缓的节奏相连;上行的音调多表现昂扬向上的情绪,下行的音调则表现悲哀和伤感的情感。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说过:"在自己心中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共鸣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词语所能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我常常利用情感体验教学手段,使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领略,获得完美的感受,切身感受到音乐美,既从中体会音乐的内涵美,了解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体会音乐作品的底蕴和感化力,从而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四、施展给予表扬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理解音乐。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由于多数学生对我国民族器乐作品以及国外的艺术歌曲、交响乐等高雅音乐作品接触不多,学生在欣赏此类音乐时常常感觉自己离音乐很远,很不适应,觉得音乐很神秘,一片茫然,无法理解音乐,有的甚至产生自卑感。因此,教师必须加以正确引导,施展给予表扬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理解音乐。中学阶段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当对音乐产生的某种渴望的需要如果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就会唤起他们强烈的表现欲,就会对表现手法丰富多变的音乐形象,产生一种乐观的意识态度,就像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促使学生精神上获得了愉悦和乐趣。如果对某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心理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在音乐欣赏课,教师要施展给予表扬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创造最佳的心理状态,树立学习自信心,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内容了解多少,想知道些什么,由学生的需要着手,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对比聆听,可以很容易掌握音乐知识,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产生不同的体验。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我施展给予表扬教学手段,常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用心地感受或模仿,理解音乐的内涵。激励学生增强学习信心,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和旨趣,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学习心境。
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的灵魂爆发出火花。"那么,我们教师就是引爆心灵的火焰,施展给予表扬教学手段,通过给以学生表扬和鼓励,激励学生理解音乐。我认为,表扬、鼓励比批评、责备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前者(表扬、鼓励)能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感,后者(批评、责备)更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但是表扬、鼓励过多,甚至是泛滥成灾,或是使用不当,也会对音乐欣赏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适当地批评、责备或是惩戒式的责罚对学习较好的学生的缺点的批评,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应把表扬和鼓励相结合,适当地加以运用,同意学生对所欣赏的音乐有不同的反映,表扬时指出还存在的不足与缺点,批评时就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切忌大声训斥和指责学生,不要在师生之间产生不和谐的"音程",更不可以按照音乐院校音乐专业的艺术标准去要求和规范学生。
在表扬和鼓励学生时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公平,恰到好处,又要奖罚分明,能够以理服人。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普遍参与,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自己的个性,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据了解,大多数学生都受到教师的批评,受到家长的指责,也遭受同学的冷遇,遇到困难就丧失信心,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一旦成了差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严重挫伤了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音乐欣赏课总是灰心丧气,以致缺乏成功愉悦感。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往往不被教师了解,得不到旁人的肯定和赞扬。成为差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上承受过很多失败,心里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音乐欣赏课,教师要施展给予表扬教学手段,激励学生逐步理解音乐。对差生要指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当众给予表扬,使学生发挥个性特长,达到创造美的艺术境界。
笔者曾教过学生李某,在上音乐欣赏课的时候不管我问什么问题,要求参加什么游戏,他都会非常踊跃地举手。有一次,在上欣赏课《祝你平安》时,我动情地演唱:"祝你平安(哦)祝你平安,让那快乐围绕在你的身边,祝你平安(哦)祝你平安,你永远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学生一下子聚精会神地看着我。我再放孙悦歌星演唱的声音效果给学生欣赏。孙悦那动情演唱深深地感染学生,歌声充满激情,渗透丰富的情感,歌曲旋律优美,学生通过聆听,感受歌声强烈的情绪之后,我让学生说出符合歌曲情绪的词语,有的说是深情祈祷地、稍慢;有的说是亲切感人地、稍慢;有的说是稍慢、感情真挚地等,他们能体会欣赏歌曲时感受到的速度和情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可贵,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时学生李某站了起来:"老师,我的答案不一样,我认为是'深情、祝愿地'。"同学们都说:"啊?奇怪了!"都惊讶地望着他,但我始终做他的忠实听众,我抓住这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因势利导,尊重他,也理解他,施展给予表扬教学手段,给他创设获得成功的机遇,激励学生调整心态,更加深入理解音乐。我对他说:"你能大胆说出你的观点,值得老师表扬你,老师支持你的想法,那我们带着你的说法再继续听听孙悦歌星的演唱,怎样?"我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并把支持的目光投向他,同学们也为他的表现鼓掌。在继续欣赏的时候,我实实在在地关注学生,激励学生增强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音乐欣赏的学习。学生被孙悦的歌声深深吸引,完全投入歌声中,被歌声迷住了。让学生说出符合歌曲情绪的词语,这看似轻描淡写的提问,实际是我施展给予表扬教学手段,激励学生逐步理解音乐,通过良好的教学的设计,引发学生思考,最后给出建议和评价,及时给学生以反馈。学生能说出符合歌曲情绪的词语,说明学生能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最后,我还用欢快、跳跃和稍慢、深情两种不同的情绪演唱此歌,我允许学生敢于提出异议,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内心感受。我觉得音乐欣赏教学要注意音乐的随意性,不能强求一律,更不能统一答案。
教师的点头赞赏、摆手动作、允诺的眼神、幽默的语言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会给以学生不屈的勇气,对音乐欣赏教学常常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对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很感动的,教师要使学生欣赏音乐的某些具体需求得到不断实现,心理感到满足。学生一方面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得到及时的强化,产生强烈学习的欲望,而较深入、全面地感受音乐,乃至理解音乐。另一方面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懂得如何增强信心,克服缺点,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在音乐欣赏课,我施展给予表扬教学手段,对学生踊跃举手发言或者回答问题都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即使学生回答错了,决不能挖苦讽刺,要让学生有上课的"安全感",减少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集体地探究问题,觉得音乐欣赏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至于平时胆小怕事的学生,要鼓励他积极去欣赏音乐;对于过于胆大莽撞的学生,欣赏音乐时则要求他言行要慎重一点,对于音乐欣赏遇到的一些问题,要跟人商量好了,想好了,再回答。让学生都觉得自己的"音乐细胞"也多,也喜欢音乐欣赏课的学习。
总之,一张景色迷人的风景相片看后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那么一首美妙动听的歌声音乐更能够打动人心、拨动心弦,引起学生在情绪上的波动,或高兴,或忧愁。音乐欣赏可以采取示范表演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视听效果来优化音乐欣赏教学,使教材的艺术性、欣赏性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多途径地实施美育。可以把欣赏音乐、歌舞表演、做游戏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欣赏过程既开拓了视野,又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还可以组织音乐欣赏知识有奖竞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音乐欣赏教学如果施展给予表扬教学手段,学生就不会随意地、心不在焉地去听音乐,不会错误地把音乐当作是消除人的寂寞和烦恼的音响饰物。音乐欣赏看似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用耳朵去听,通过聆听去感知、了解音乐。事实上,音乐欣赏属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动,只有这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动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乐意聆听、感受更多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头脑储存的音乐作品形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积少成多,潜移默化,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感受力、理解力和鉴赏力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教师应该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立足音乐欣赏的教学实践,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富有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识别所欣赏音乐的曲式、体裁,更要引导学生领会内容、主题表现的旨趣和情感,利用情感体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循序渐进地扩大学生的欣赏面。这样,就能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目的,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音乐修养。
参考文献
[1]尹红《音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2
[3]郭声健《艺术教育重在艺术欣赏》中国教育,97年第1期
篇7
多媒体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及迅速发展,使音乐成为生活中必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音乐网站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音乐资源,无论古典音乐还是通俗音乐应有尽有。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资源,可以弥补音乐课程中很多音频、视频资源的不足,是对音乐传统教学强有力的支持。在多媒体的支持下音乐知识可以得到很大的拓展,音乐欣赏及音乐活动、音乐创编也会有更大空间的延伸,有利于加强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科学利用多媒体资源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音乐资源随处可见。教师对网络中可以共享的音乐音频及视频资源要认真筛选,找出完整、准确、最好是原版的好的资源运用到课堂中去,才能将音乐作品的真正艺术魅力最大可能的发挥出来。
1.要认真选择音频资源
音频资源在信息化的今天,是非常容易找到并且可以随处感受、欣赏到的。网络上的音频资源鱼龙混杂,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准备教学时认真选择并且灵活使用。首先要从众多的音频资源中认真挑选出效果最好、适合音乐课程要求的资源添加到教学设计中,其次要保证音频播放设备的较好品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作品要求高,对音乐播放时音质的要求也要提高。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会对音乐形象做一次完美的诠释,而好的音质会将音乐作品中的细节展现的淋漓尽致并形成良好的声场,用干净、优美的声音提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使学生真正领悟到音乐的优美动听,从而提高学生欣赏、感受高雅音乐作品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音乐情感体验。
2.要对音频资源进行后期制作处理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掌握一些专业音乐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对音乐作品结合课程实际要求认真进行再加工,使学生感受的更细致、理解的更透彻。如音乐作品的欣赏,老师可以将作品分段加工后逐段欣赏,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步印象后再全曲欣赏、消化。这样,学生会更好地能理解音乐作品,音乐欣赏课就不会再显得枯燥无味了。
3.要充分利用音乐视频资源
音乐视频文件资源尤其在音乐欣赏或者音乐活动中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在欣赏课中,各类乐曲都有现场演奏或演唱的视频文件。视频对于学生来讲直观而且易于接受。通过对视频的感受,学生对旋律线条的理解难度会随着这种直观感受逐渐降低,而现场的演奏或演唱可以使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感知及表演形式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模仿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开阔学生视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欣赏中还要善于运用音乐电影这一特殊的载体,组织学生观看一些配音效果很好的如《音乐之声》等影片。学生既可以在感受影片情节带来的愉悦,同时可以结合影片内容欣赏优美的配乐,帮助理解音乐的内涵,还可分辨不同场景不同的音乐编配效果,对学生音乐的编配能力也会有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一举多得。
4.合理运用课程中相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源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学生能从各种途经获得音乐,但学生对专业音乐材料、音乐素材接触都很贫乏。另一方面,课本中这些资料也涉及较少,严重制约了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相关材料及与之的相关的音乐知识、图片等资料要充分挖掘并借助数码技术与网络优势搜集展示,最大可能的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对音乐作品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和认识,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音乐课堂教学中整合多媒体资源的策略
实践证明,新课程中只有将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才能最大可能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充分提高音乐课教学效果。
1.歌曲教学策略
歌曲教学中,知识类的内容可由幻灯片演示。教师应对知识的系统化、知识的衔接以及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予以引导。而歌曲的学习则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唱—听唱—讨论感悟—自主学习—分组表演”等形式进行。歌曲的演唱和表现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歌曲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交流的平台,千万不能完全交给音响设备,让学生机械的跟唱。否则,学生对歌曲的旋律、音准把握就会不准确,给歌曲的学习带来很大阻碍。学生的盲目模仿演唱,也会给声带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尤其是正处在变声期的中学生。在歌曲能完整演唱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利用音响设备跟唱并欣赏。这样,学生既学会了歌曲,又感受、欣赏了歌曲;既保护了嗓子,又在欣赏歌曲中体会和表现了歌曲的情感。
2.音乐活动与表现策略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音域及嗓音实际情况,利用如“会声会影”等视频制作软件对音乐资源进行精心制作后,采用MTV的形式将歌曲播放出来,让学生上台进行演唱表演,激发学生演唱、表演激情,养成学生自然、大方的演唱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音准能力。而其他学生对表演者表演过程的评价,也会提升学生鉴赏力和完善自我评价的能力。
3.音乐创编策略
音乐创编是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并作充分准备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歌曲创编可在学习歌曲或欣赏乐曲后,教师利用“挑选音乐主题—剪辑成分段音乐—播放音乐—学生感受—动机延伸创编”这样的形式进行。节奏创编可以用这样的形式:找出节奏型—学生模仿—延伸拓宽—自我编创,以锻炼学生节奏的理解和创编能力。
4.音乐欣赏策略
多媒体资源最常用、运用最多的是音乐欣赏教学。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多媒体各种资源的充分运用,会最大可能的将音乐作品的内容全面、完整的展示给学生。利用“优选音乐作品—作品分析—分段欣赏—情感线条探究—教师即兴引导—综合欣赏”的过程进行,让学生更深层面的感受音乐,提升他们音乐鉴赏水平,提升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
四、总结
篇8
进步或发展。音乐学科的教学实效性是指通过音乐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会唱歌、听赏、
演奏等技能,进而发展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课堂教学是
音乐学科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因此,要获得较高的教学实效性,就必须提升每一节音乐课堂教学的实
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
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
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所谓提高课堂的实效
性,就是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即让每一位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等各方面有最大的收获。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一个较好的
统筹安排,纵观全局。要提高音乐课课堂教学实效性,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加大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教具硬件设施建设。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源数量,配备足够的小学
音乐教师,减轻当前音乐教师课堂教学负荷较重的问题,同时通过配足音乐师资力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
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让音乐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
方式,让课堂教学质量更加丰富多彩,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更好提高。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小学音乐教具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变目前比较单一的教学设备,特别是农村小学
,各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小学音乐教学硬件设施的财政投入力度,多增加多媒体电子设备,增加钢琴、幻灯
机、电脑等硬件设施,让更多的音乐教具走进课堂,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达到提
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体现音乐美感。
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都有机会得到奖励。那些调皮好动的孩子更需要
老师的奖励,往往老师对他的肯定会让他改变很多,甚至成为老师组织教学的好帮手。
总之,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是很多的,只要教师心里装着音乐,装着学生,热爱音乐教育,不
断学习,用新的教学理念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我相信,崭新的音乐课堂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学生也会
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
2、教学设计是否鲜活有创意,学生是否乐于参与;
3、教学设计是否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实践的冲动。在欣赏《糖果仙子舞曲》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
样的教学环节:教师穿上美丽的裙子,随着音乐的旋律轻盈快乐地跳着舞蹈,音乐形象表现得非常直观,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及设计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
三、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的创设课堂情境。
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只有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情操的培养不能离开音乐艺术形象进行空洞的说教,审美教育不需要对审美对象进行
理性的说服教育,营造自然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会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
再辅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在听听,唱唱,跳跳,奏奏中就接受了教育,它是音乐教育所特有
的功能。
另外,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我校"有效教学"模式研讨活动的讨论
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课堂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戏引入、 场景引入等。这些情景引
入形式都将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设计《幸福拍手歌》这课时,我以"拍手歌"的游
戏方式引入后又以亲情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幸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情景展开教学,使学生了解歌曲
、感受歌曲,最终达到学习歌曲的目标。整堂课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玩的不亦乐乎、学的更是轻松惬
意。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最优化,引导参与,体验成功。
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
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
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也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含义。就一堂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
学纵向上是多样化的,即在一堂课上,教学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探究、讨论、
操作等。就不同的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表现为不同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音乐欣赏课,任课教师首先介绍了作者、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接下来是初听全曲,
建立整体印象,然后教唱主题音乐,在教唱的过程中教师反复纠正学生出现的音准和节奏问题,最后是曲
式结构分析,整节课上都在高频率地使用着一个词汇"再来一遍"。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课堂小结中,教
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没有一个学生可以回答,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由此可见一
斑。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固定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直接体验,代替学生的认知过程,把知识强加
给学生,正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音乐欣赏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应当以聆听为主,结合其它音
乐实践活动,如歌唱、演奏、律动、讨论、评价、创造性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塑
造人格魅力。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能最大限度激发儿童的兴趣与动机
,活动即实际参与体验。"所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
乐是提高音乐课堂实效的关键。
五、进行课改,更新教学形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课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也必须围绕
这条主线进行。为此,笔者对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进行一些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主要做法是:
1、音乐与律动、舞蹈相结合。
自古以来,歌舞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载歌载舞,更能体现艺术的真谛。我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以及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按照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
或边唱边表演,或将歌曲集体创编为舞蹈。例如我指导学生将《粉刷匠》这首歌创编为舞蹈。我把他们分
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边唱边跳。开始,每组都站成一排,跳同一动作,没有什么创新的队形。后来,我引
导他们可以让跳得好的同学担任领舞,队形也进行灵活多样的变化,在教师的鼓励下,他们大胆地创编动
作进行展示。每个小组编排的舞蹈都具有新意,表演也很到位,我一一给以肯定和表扬。着节课使我深深
体会到创编舞蹈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把"课本剧"请进小学音乐课堂。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是学生实施主动性的教育。把"课本剧"请进课堂的音乐教学就体现了素质
教育。日本小提琴家、音乐家铃木先生认为:"只要能为儿童创造出一种类似于祖国语言环境 的优良音乐
环境,让儿童每日沉浸其中,任何儿童都可以轻易地掌握人类音乐文化的优秀遗产"。
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扬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
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内
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扬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即兴创造是人在一
定的情境和环境下,受某种气氛或情绪感染、触动、启发而产生的音乐创造活动。它更多地带有情绪化、
自发性、随意性、现场发挥的特点。生活情境教学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
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展开联想和想像,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即兴创造提供条件。
在音乐童话《龟兔赛跑》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将乌龟与兔子生动、可爱的形象与音乐很好地吻合在一
起,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像看动画片一样直观形象的感受音乐、饶有兴趣地聆听音乐。在老师创编歌
词的激发下,将同学们带入龟兔的第二次赛跑当中,而且乌龟终因坚强的毅力与聪明的智力,再次战胜了
小兔子,为了安慰绝望的小兔子,爱心十足的孩子们纷纷做起了认真地"劝说"工作,编了歌词"小兔子呀
,小兔子,你别太伤心,上次比赛你失败,这次又失利,比赛除了有毅力还要用智力,比赛胜负别介意,
友谊是第一。"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巧妙地引出了本课的思想教育重点,达到本课的教学与教育目标。
七、建立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节课上得好不好,一方面要看学生掌握和理解了多少,另一方面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投入了多少精力
,有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激励教师更好地
再学习,特别是加强对音乐教学及新课程的学习,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达
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当然,这种评价机制是建立在学校对音乐科目的重视基础上才能体现,作为
学校,必须转变音乐科目是辅科的传统观念,要像语数科一样同等列入量化评价体系,多方面重视音乐教
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水平,才能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更加多
样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这样,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自然而然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性的方法是很多的。在歌唱教学中,要明确音乐教学的任务不是为了教学生学会
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如何更好地唱出歌曲的情感和美感。因此,作为音乐老师的我们,要懂得
篇9
多年以来,传统的音乐课都以钢琴、电子琴为主要教具,但是,随着其他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电教媒体的广泛介入,音乐教育工作者也深刻认识到了运用电教媒体的意义。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等的运用,使音乐教学变得多姿多彩,音乐课堂则更显出勃勃生机。然而,电化教育的技术并非仅指教育中的电教“媒体”、“手段”等,“媒体”、“手段”只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教育的技术是指如何选用教材和教具、安排教学活动的计划、分组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控制、评价、管理方法、策略等问题。一节好的音乐课,同样需要处理好以上各个环节,音乐教育应该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在课堂上使用电化教学的同时,必须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感知音乐、认识音乐,获得审美满足,得到自我发展。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
目前,苏教版的初中音乐教材每一课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歌曲、音乐知识和音乐欣赏。下面,我以初中教材第三册第三课为例,具体地谈谈电教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在这一课的音乐知识中,讲到了“二拍子的指挥图式”和“拉弦乐器”。在讲二拍子指挥图式之前,教师可以放一段录像,只要是二四拍子的,带指挥的,不管是乐曲或歌曲都行。在看录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一些有关的“指挥的姿势”、“起拍”、“收拍”、“强”、“弱”、“拍号”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请几位学生到前面模仿录像里的动作,结合教师的讲解,给其他同学示范。或请一两位学生指挥全班唱歌,这必将调动大家指挥的积极性,而另一项音乐知识“拉弦乐器”,投影或放录像则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具体地分清二胡、板胡、高胡、中胡、低胡、京胡及它们各自的音色特点。
在任何一课中,音乐欣赏都十分重要,本节课的音乐欣赏包括《空山鸟语》和《二泉映月》,这两首都是非常著名的二胡曲,合理使用电教媒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音乐欣赏中,需要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据刘天华的女儿刘育和回忆,刘天华的《空山鸟语》是根据唐人诗句“空山不见人”之意而作。在听“引子”部分时,我们可以在幻灯机上投放一些能贴切表现《空山鸟语》意境的投影片,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宽广的空间感。再投放一张投影片,表现出来到空谷幽林的愉快心情,使人感受到山谷中充满了生机,又会让学生想起嬉戏的小鸟在树杈间活蹦乱跳的情景。而第三、四、五段,乐曲本身就运用了各种拟声表现技巧,展现出了一幅百鸟啼啭的喧闹画面,这五段将人、情、景、鸟语交融在一起,学生借助于电教媒体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和出神入化的音乐表现力。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创新型音乐教师要用新知识、新科技手段武装自己,能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和已有的信息资源创新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获取所需和应获得的知识。同样的建筑材料由于施工技术不同可以建造出不同质量的高楼大厦,学生的知识而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样是欣赏课《二泉映月》,江苏的周维松老师独具匠心,他打破传统欣赏录音的做法,采用几种电教设备,不同的艺术形式九次展现音乐,每次展现都给学生以新感觉和新收获,整个教学结构如同大海的波涛一样层层相叠,惟妙惟肖,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变成课堂教学可操作行为,并要善于运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紧张而灵活地转动起来,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在音乐方面的聪明才智。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开放式;高中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3.9
伴随新课程改革,高中音乐教育也尝试开放式的教育形式: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开放教育需要有良好的学习理念和思维方式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种观念、态度、行为的形成阶段,学生除了对深层次认知性知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事物的理解、思维方式的形成。高中音乐课的学习也不例外,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旋律、作者、创作背景、音乐语言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音乐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自己感知音乐的思维方式,形成其独特的见解,从内心感受音乐,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这样就可以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教育中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就更谈不上"会学音乐"。
2.开放式的高中音乐课教学内容应体现当代气息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在传承经典音乐作品的精华、了解音乐发展历程及其多样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当代音乐作品的介绍和欣赏。在全球资源共享性无处不在的今天,高中学生可通过各种媒体获得最新的资讯,特别是音乐方面的,他们乐于接受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音乐,他们更希望了解当代音乐的特征和风貌。在教学时,如果还照搬照抄原来的老方法,把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历史课,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应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在高中音乐课上,除了可以加入爵士乐、摇滚乐、百老汇音乐等等,还可以让学生把自习喜爱、觉得有特色的音乐带到课堂中与大家一起分享,介绍自己带来的音乐作品有怎样的特色,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又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当代气息。
3.要让高中生乐于上音乐课需要多种开放的学习方式
音乐是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音乐教育的方式,最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应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像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合作参与式的学习:现代的音乐教育不再是"单向"的,学生渴望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相互配合的群体性的活动,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享受音乐的乐趣,参加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财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音乐会式的学习方式:不论学习音乐时间长短,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可以是表演声乐、器乐、舞蹈或是讲解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等等,而作为观众的学生在看完表
演之后,要求他们谈谈自己对表演者的看法和对所听到音乐的理解等等。这种学习方式,需要学生战胜胆怯、害羞的心理,勇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不知觉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乐音感知能力。通过学生给老师写一句话的方式,或者到讲台亲自讲一句话给老师,或者讲述自己期望理想的上课方式等方法,知道学生的学习心理,以更好的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让音乐感动学生,教师有机的结合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才能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才是好的音乐教育方式。老师要通过教学手段的调整、提高,加强在传授知识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兴趣,结合情感的教学技巧,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教师学会如何与学生相处是有效进行开放式教学的关键
真诚交流,相互信任。教师用自己真诚的爱关心学生,才能使他们绽放出娇艳的花蕾。而教师爱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对待学生,并信任他们。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理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爱好、性格特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多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群体中,用真诚的语言去关爱他们。对于淘气的学生,应该多鼓励他们的进步。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关爱,得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时,他们才会尊重老师的劳动,配合教学活动。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教师以愉快的心情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和谐、民主和活泼向上的课堂环境中,收获着与学生共成长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善于做自我调整,不能把生活中的烦躁、焦虑等消极因素带入课堂,努力提高课堂应变能力,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5.给与开放性的评价
高中学生倾向于主动学习,他们需要"精神"评价,特别是语言的评价以及教师神态的评价。音乐评价不仅形式和内容上要改革,评价方法也要大胆改革,要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教师们可以在实践中让学生自我评价,再让大家审评。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学生能全神贯注地欣赏,注意吸取别人的经验,并给每一位同学一个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能够使音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经常为了给一个同学正确的评价而进行激烈的争辩,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欢乐气氛中,每位学生都认识了自己的优缺点,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世界在变,社会在变,教育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