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探究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22 09:5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探究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幼儿园语言区角活动的特点
1.目标的长远性。对于一个语言集体教学活动而言,目标的拟定强调指向性、可操作性和具体性,一次活动结束,要考量此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而语言区角活动的目标往往是根据各年龄段语言领域的学期目标或阶段目标来制订的,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而言,区角活动的目标更宽泛、笼统、长远些,并不强调一次区角活动就要达成哪一方面的目标,一般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并通过多次、多样的活动才能达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不断地调整目标和材料投放策略,使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地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2.时空的开放性。就时间而言,语言区角活动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认知速度和兴趣爱好进行自主学习,如同样的阅读活动,有的幼儿也许一次两次就完成了,有的幼儿也许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同样的故事表演活动,有的幼儿扮演一个角色、参与一次表演就没有兴趣了,有的幼儿则是几个角色轮流扮演,乐此不疲。这时,教师不可“一刀切”,而是要满足和尊重幼儿的不同需求,允许幼儿有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学习进度。就空间而言,在同一时间段提供的语言区角活动不是单一的,教师可以同时提供不同类型的区角,如故事书阅读、故事表演、书签制作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充分体现活动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3.内容的适宜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语言发展的特点和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语言区角活动的内容也应该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凸显适宜性。如创设阅读区角,可为小班幼儿提供角色单一、形象夸张、画面简洁的故事书,让幼儿用一两句完整的话讲述画面内容,中大班则可以提供角色丰富、画面内容丰富的故事书,让幼儿根据画面提供的较为复杂的信息,讲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还可以为大班幼儿提供图文并茂的故事,让幼儿初步接触汉字。又如,表演故事所用的道具,可以引导中大班幼儿自制,而小班幼儿则可以提供成品道具。
4.过程的自主性。皮亚杰指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和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语言区角活动属于个别化学习活动,更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式互动学习,在直观体验中自主建构经验。活动中,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环境产生交互作用,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合作伙伴,自行确定学习进度,与集体教学活动时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段以同样的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完全不同,区角活动更有利于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得以落到实处。
5.评价的多元性。区角活动的个别化特点,强调理解和尊重幼儿在认知结构、发展速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这意味着允许幼儿有不同的学习速度、学习进程和发展水平,因此也就决定了活动评价的多元性,而不是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和衡量幼儿。对幼儿个体来说,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更高水平发展了,区角活动就是适宜和有效的。除了评价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的要素外,尤其要重点围绕专注性、坚持性、自信心、合作交流以及习惯养成、兴趣情感等学习品质和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鼓励幼儿,赏识幼儿,帮助幼儿养成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
二、幼儿园语言区角活动的类型和内容
作为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一个延伸和拓展,语言区角活动应成为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有效方式,要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既关注幼儿语言学习发展的整体性,又有重点地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培养。幼儿园语言区角活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园性的语言类专用活动室(如阅览室等),另一种是班级的语言活动区域(包括阅读区、情境表演区、桌面语言类游戏区等)。与富有情趣的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相对应,幼儿语言区角活动的类型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早期阅读类。马以念曾说过:“早期阅读是指学龄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和成人的形象描述来理解低幼读物内容的过程。”周兢也曾说过:“早期阅读应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自主阅读是幼儿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区角活动中的阅读材料,可以是幼儿园提供的,也可以是幼儿从家里带来的,这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图书为幼儿的自主阅读提供了很好的物质环境,幼儿自觉、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进行阅读、探索、体验,学习基本的阅读技能,引发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2.情境表演类。幼儿倾听故事并根据某一故事情节,运用一定材料和言语、动作、表情等表演技能,创造性地表演童话故事内容或某一片段。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择角色,也可以根据某一故事线索,自创情节进行表演。表演的材料有头饰、手偶、背景等,可以在活动室一角开辟一个小舞台,创设一个情境,或以“小小电视台”的形式展示。除了表现故事中的角色行为和语言外,还可和歌唱活动、乐器演奏等进行整合,增强表演活动的愉悦性。幼儿在自娱自乐中,语言表达能力、同伴交往能力、积极的情绪情感等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3.听说游戏类。在幼儿学习语言的活动中,听和说永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听说游戏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表述能力,可以将已经学会的儿歌、童谣等,以接龙、问答等形式开展游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倾听和表达,提高语言交往的敏感性和灵活性。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发音特点和某一阶段语言学习的重点,选择一些特定的、朗朗上口的内容,让幼儿反复练习,最后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4.操作讲述类。提供故事拼图、各种图卡、背景图等,以“故事盒”的形式投放于区角中,让幼儿通过自主摆放、自由组合,在摆摆、拼拼、玩玩、说说中,动手、动脑、动口。小班幼儿可以讲述单幅画面,中大班幼儿则可以加进多幅画面;可以自我讲述,也可以轮流讲述、共同讲述,在轻松的玩乐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5.制作创编类。在区角里提供废f图书和画报等,幼儿做“小编辑”“小作者”,自制图书。在剪剪、贴贴、讲讲中,教师可以把幼儿讲述的故事录下来,给家长和同伴听,让幼儿体会到当小编辑、小作者的快乐和自豪,并帮助幼儿提高自信心。自制的图书可以放在图书角,作为幼儿的自主阅读材料。除了制作图书外,还可以用树叶、卡纸等,剪成各种形状,画上美丽的图案,自制独一无二的小小书签,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班级还可以创设“甜蜜悄悄话”区角,开展“小小辩论赛”“新闻快播”等活动,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交流,调动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让幼儿敢说、有机会说、有内容说,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幼儿园语言区角活动的指导要点
1.科学创设环境。环境是“隐性课程”,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良好的语言区角环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感兴趣地参与其中。班级应合理布局,统筹考虑,为幼儿创设科学适宜的语言区角环境。
布局合理:一般来说,语言区角要远离过道、角色游戏、建构游戏等热闹区域,避免相互干扰,可以跟安静的益智区、手工区相连,设置在光线较好的安静的地方,用矮柜、栅栏、书架等隔成不同大小的围合或半围合空间,使幼儿专注地投入活动中。尤其是自主阅读区,可以创设成温馨静谧的“小书吧”,墙面可以贴上幼儿能理解的图文并茂的阅读规则,地面可以铺上地毯,放上造型可爱的布艺靠垫、海绵积木、小圆桌、小椅子等,还可以挂上纱帘,摆上绿色小盆栽,使幼儿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专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故事表演类活动则可以搭建一个较大的舞台,还可设观众区,摆上几张小椅子,让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小观众能互动起来,尽情表现。
标志鲜明:语言区角的标示要清晰鲜明,可以张贴在矮柜、墙面或垂挂于孩子视线可见之处。标示牌上可以注明语言区角的名称(如“甜心书吧”)、区角可容纳的人数、活动规则等,标示牌可以以卡通的文字、幼儿的绘画作品或以真实的活动照片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富有童趣,有的区角还可以设计图文结合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给幼儿直观的提示,帮助幼儿掌握规则,了解活动流程,提高自主性。
互动共享:语言区角可以和安静的区域毗邻,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如和美工区相邻,美工区制作的图卡等可以成为创编故事的操作材料和表演区的道具;如紧靠益智区,让幼儿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产生相互影响,共同习得。
2.有序投放材料。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在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的。”语言区角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语言教育的目标,贴近幼儿的经验、需要和兴趣,多感官操作、多层次互动、多情景感受于一体,充分彰显语言学习的游戏性、互动性、情景性。具体地,材料投放要体现以下几点:
针对性:语言区角活动的材料应结合语言教育目标和主题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使班级语言教育的各项活动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丰富性:一个区域通常要满足多名幼儿同时活动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材料,包括成品、半成品等,以满足幼儿充分活动、多样活动的需要。
层次性:各年龄班语言区角活动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材料投放应充分考虑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经验和能力,满足幼儿的需求,并且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在材料的数量、难度、深度等方面逐渐递增,呈现螺旋上升的模式,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里获得发展。
3.适时介入指导。语言区角活动既不同于集体教学活动,又不同于幼儿自由活动,因此,教师既不要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不要成为放任自流的旁观者,而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成为活动条件的创造者、活动过程的观察者、活动结果的评价者。
首先,在创设语言区角时,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善于倾听幼儿的想法,合理采纳幼儿的建议。同时,要发掘和利用家长资源,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积极参与者。其次,在区角活动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习解读幼儿行为。孩子有百种语言,有百种表现方式。教师要读懂幼儿的无声语言,看懂幼儿的真实表现,“读懂幼儿这本书”,适时、适宜、适度介入,支持幼儿,推进活动的发展。最后,要组织幼儿对语言区角活动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参与讨论,积极表达想法,共同分享快乐,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自信、主动、愉快地学习,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刘世斌.大班幼儿学习型区域材料巧投放[J].山东教育幼教园地,2016,(1、2).
篇2
对于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来说,幼儿的感知能力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培养的,而我们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主要是让幼儿进行观察,而教师为幼儿传递一些技能,幼儿仅仅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去进行感受,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自我观察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元化的智力理论来看,幼儿必须要充分的在探究性活动中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对于智力的本质来说,主要是解决问题以及创造产品的过程,这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不能通过讲授式教学来完成,一定要利用实践性较强的探究式课程来进行教学。所以一定要幼儿在活动中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其自然观察能力仅仅能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发展,根据幼儿的特点年龄特点来说,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对于很多事物都很好奇,喜欢自行去进行研究。并且会去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而来获取对事物的体验。并且幼儿自身的这种观察也为日后的成长储备了丰富的资料,所以,简单地说,观察能力是幼儿阶段探究世界以及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必须要做好探究活动对幼儿自然观察智力的培养。
二、将幼儿自然观察智力成为教育内容
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教学中,主要的指导思想为一两种核心智力而教,教学者主要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课程的设计,对于传统的教学中,仅仅是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以及语言能力上,这样导致了学生的发展偏离了全面发展的轨道。因此,针对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这种方式,要设置多种智力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教学中要将自然观察智力与其他多种智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且与其他智力相互结合,从而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自然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让自然观察智力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在进行语言智力的培养上,要让幼儿进行事物良好的观察,并且能让幼儿自行阐述出来,充分的表达出感受,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自然观察智力。同时幼儿在观察中,教师要做好与其的交流,帮助幼儿更深入的观察事物,并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力。这样幼儿能在自我的观察中,并经过教师的引导,从而来更深层次进行事物的观察,从而来产生自身独特的感悟。
三、观察智力的培养与多元化智力有效结合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多种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关键意义,因此必须将其与多种智力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幼儿能够灵活的运用。幼儿自然观察力和多种智力的相结合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身体动觉智力。指的就是幼儿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培养和应用这种能力,不仅符合幼儿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还能够有效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并且使幼儿对于教学活动有更加深刻的体验,使其正确的认识到信息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种智力对于提高幼儿未来的探究思维和能力有着关键意义。
第二,视觉智力。就是在开展各类探究活动时,尽量多为学生展示一些具体的实物、图像或是视频,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从而有效的培养幼儿辨别、记忆、对待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符合幼儿形象思维发展的特点,还帮助幼儿开展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探究活动,并且有助于其运用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方式,展现自身的探究成果。
第三,逻辑智力。指的就是辨别、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幼儿认识、理解、区别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使其能够根据固定的标准,对其探究的事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分,并且要不断的鼓励幼儿分析和总结事物具有的共性及其具有特殊之处的原因。这些活动对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以及探究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第四,语言和人际交往智力。在开展探究活动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的协调合作和交流,往往对活动的探究方向、内容、方法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有效的培养幼儿合作、协调、交流的能力,并且幼儿与幼儿之间也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弥补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培养生生间的情感和默契度。因此,培养幼儿语言和人际交往智力,能够使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取得最理想的活动成果。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探究;自主学习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从传统的“说教式” “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模式改革为“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换为能力,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打破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以及大打题海战术的习惯,教师应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这些改革能够把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方位、持续和创造性地发展,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想”探究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最好的激发乃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求知欲望旺盛,思维就灵活。”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激发学习内驱力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幼儿注意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在整体设计上,笔者采用多层次的探究活动,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幼儿注意的特点”这一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兴趣的推动下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其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这样,通过问题,将三个不同层次的探究联系在一起,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求知、探究活动之中,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用好教材,使学生“会”探究
探究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科学结论、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慢慢引导,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初步掌握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使实验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好《幼儿心理学》、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探究“幼儿记忆力的训练和培养时”时,可以引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在培养幼儿记忆力时,怎样使幼儿记得又快又牢呢?
【作出猜想】①同记忆材料是否有关?②应当找到适合幼儿的记忆方法。
【查阅资料】①记忆的材料应当要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②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进行记忆;采用适合幼儿的形式,比如游戏、活动等。
【设计实验】实验一:以《龟兔赛跑》故事为例,准备形式不同的材料,一份是纯文字的,另一份是图文结合的,另外还有语音的、视频的和具体事物的等各方面丰富多彩的材料。在一个班里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记忆,记录每组的记忆效果;实验二:以《龟兔赛跑》故事为例,把幼儿分为三组,一组按照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要求学生记忆;一组按照教师一边讲,幼儿一边跟着说的方式进行记忆;一组在教师讲故事时,给幼儿播放《龟兔赛跑》的视频,然后让幼儿扮演里面的龟和兔赛跑。记录每组的记忆效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可以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三、尊重学生,和谐氛围,使学生“敢”探究
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过于严肃和单调、呆板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而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产生主动质疑的内在动机,认真地思考探究问题。教师要时时注意保护好学生的探究动机,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提出问题,对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急躁,更不能指责,要肯定其敢于发言的精神,使学生消除“说不好”挨批评的顾虑;再一方面,当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教师的想法不同时,不能武断地予以否定。
例如,在探究“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时,学生在谈到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影响时,有的学生认为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而有的学生则认为知识和经验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由是大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幼儿好,原因就是大人受到知识和经验的束缚。最后在大家的激烈讨论下,得出了结论:知识和经验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的创新,但也能将帮助我们实现心中的想象。
四、让科学探究走进生活,使学生“爱”探究
《幼儿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幼儿心理学知识广泛而深刻地渗透并影响到学生以后教学、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单要体现在课堂上,还要让它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学到的幼儿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学前教育中去,让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才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真正目的。
(一)选取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感悟探究的内涵,使学生“爱”探究。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有趣的心理现象,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对身边发生的现象进行探究,培养他们善于思考、敢于猜想、勇于求证的精神,使学生明白“探究”并不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才能完成的。因为有许多重大的心理现象,并非是科研人员埋头于研究室中得出,而是源于生活中的偶然发现和反复的验证。比如3-4岁的幼儿期反抗现象,笔者要求学生去观察和收集这一时期幼儿反抗的特征,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然后找出儿童反抗的内在原因;又如幼儿的侵犯行为,它在不同时期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纠正,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和了解,并进一步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探究并解决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二)选取真实的幼儿进行观察和探究,拉近探究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爱”探究。
书本上的知识始终是固定的,而每一个具体的幼儿身上则充分体现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对身边的幼儿进行长期仔细、深入、全面的探究,从他们感觉、知觉的发展状况,到语言的发展,到行为特点、思维特点,进行细致的探究,这样从现实中得到的知识往往比书本上看到的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总之,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究、去思考、去发现,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地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新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书目:
篇4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内涵解读
1.具身认知的含义
具身认知,是指人的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的。其中认知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认知,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世界,我们的认知是被身体及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
因此,具身认知,就是基于身体的认知,通过身体置于具体的情境中,以某种适当的方式与外界其他物体进行互动,以获得对其他物体和对世界的认知。
2.具身认知的特征
首先,认知的涉身性。认知是不能脱离具体身体而存在的,且依赖于有机体的物理属性。身体的物理属性不仅对认知的内容具有直接的塑造作用,而且认知过程进行的方式也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左右。
其次,认知的体验性。由于身体与外界环境事物相互作用使身体状态发生改变,产生主体的认知及对世界的观点,即形成主体身体的体验。身体对这些事物的接触与感知,也即身体体验塑造着主体认知的内容、方式以及结果。
第三,认知的环境嵌入性。由于认知的内容、过程、方式与身体紧密相关,而身体是处于环境中的身体。因此,认知是身体在环境的主导下主动建构而成,通过实践在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即是一种“情境化”的认知。
二、幼儿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期是指3~6岁的儿童时期,处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在生理上,幼儿主要表现为脑、身体和动作的发展。幼儿通过身体动作不断与环境发生互动,进一步促进了脑的发育。
在心理上,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早期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即通过感知觉,获得自我与环境的有关信息。随着幼儿的成长,有了更社会性或更具交流性的语言,则运用符号的象征和替代作用,将事物和动作在头脑中内化为表象。但身体的感知和动作在这一内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身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运动,幼儿才能把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形成以身体经验为中心的直觉思维。
而探究式科学活动是教师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探索周围世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重在让幼儿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这为具身认知运用于幼儿探究式科学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三、具身认知理论在探究式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提供材料、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探索与操作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教师需要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探究材料。但现实中有幼儿教师存在畏难思想,只想选取一些不需准备材料或只用很少材料的主题,结果讲解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环境创设单调、乏味,缺乏情境性,导致幼儿鲜有探究的兴趣。
具身认知认为,环境是保证认知的不可缺少条件。影响幼儿学习过程并且左右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情境。教师能否引发幼儿的具身效应,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产生具身体验,往往取决于活动情境的生动性与逼真性。而在学习抽象概念、或幼儿缺乏已有感性经验时,情境的再造与渲染更为重要。
因此,探究式科学活动环境的创设应以有利于幼儿的感知觉为条件,并恰当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营造与幼儿生活相关的情境,借助这一情境,对幼儿的感知器官施加刺激,激起幼儿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其探究兴趣。另外,教师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的材料,使幼儿能够产生想要进一步探究发现的欲望。同时,材料的选择应尽量生活化,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使幼儿真正地热爱科学。
2.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体验探究过程
幼儿在探究式科学活动中,直接和操作材料相接触,在与周围环境互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专门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但是,在当前仍有教师偏重讲解和演示的方法为幼儿灌输科学知识,忽视其自己的动手操作与探究体验,有时即使设置了自主探究环节,幼儿通过“看”已获得了答案,没有了思考的余地。幼儿的探究和真正的认知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以及应有的尊重与满足。
具身认知认为,“体验”应为知识获取不可缺少的途径,即教师在对幼儿教育引导过程中,其知识体系的构建应依赖主体自身的感知、体验及由此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解释。当前部分教师缩短甚至根本忽略了幼儿对知识感悟、体验的过程,这难以帮助幼儿内化所学的知识,使其无法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因此,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应该开展体验式教育。如教师在出示材料后,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尝试、思考、操作等亲身实践,去猜想、去验证,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从而更好地领会科学知识。理想的具身体验能够产生真实的身体物理感受,比如:在学习轻重时,感受到物体重量;在学习温度时,通过触觉感受到冷与热。 这样能加深幼儿的身体体验,为他们掌握科学知识提供直接的经验。
3.正确引导、强化认知,发展探究能力
探究式科学活动旨在让幼儿亲历知识探索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培养幼儿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但我们所强调的幼儿自主探究并不是允许幼儿随心所欲,而是要把握好自主探究的“度”,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
相关研究也表明,仅仅通过自己“动手做”、探究,并不足以改变儿童原有的朴素概念。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引,他们的原有概念也不会发生变化。但当前有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到位,导致错过了指导的最佳时机;有时指导具有较强的控制性,有时教师会阻碍了其探究能力的发展。另外,忽视经验分享,而这一环节是幼儿重要的思维过程,能帮助其将自己的思考、想法经过语言的加工得以外化,强化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如果忽视其作用,则会导致幼儿只习得零散的知识片段,缺乏系统性。
而具身认知的教学过程是对认知、身体、环境三者的整合与运用,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之间既是认知的对象,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和教师在环境的调解下成为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同时,它强调教学注重学习者间的交流共享,在完成内部建构后,需要将自己的经验在组内分享,共享学习体验。
篇5
一、 选择幼儿喜爱的探究内容
教师在选择探究内容时,首先要注意所选内容是否直观有趣,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奇特的现象、神奇的变化、生动的游戏往往能很快把幼儿吸引过来,进而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究兴趣,而幼儿的直接操作和游戏参与又能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进而促进其发现问题,探究秘密,体验成功。
其次,教师所选内容要贴近幼儿,即尽量从幼儿可以直接接触和感知的周围世界与生活中为幼儿选择学习的内容。如我们从孩子们喜爱的小蚂蚁入手,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去寻找和探究——蚂蚁住在哪里?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是怎样寻找食物的?这些问题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易被幼儿感知,能够激发幼儿的认知与探究兴趣。
再次,教师所选内容应是幼儿能理解的,并能推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感兴趣和关注的内容非常多,教师要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分辨出哪些内容符合当前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幼儿能够理解的,并能引起幼儿持续的探究,从而促使幼儿的探究性学习从兴趣层面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创设丰富适宜的学习环境
1、创设区域探究情境
从探究性学习必须经历的四个环节:提出问题——尝试探究——得出结论——表达表现来看,因此,幼儿探究区域的创设宜包括:
第一,观察发现区,即把幼儿每天关注的问题、感兴趣的事物、现象等,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分类投放到这个区,引起幼儿关注,从中发现问题。
第二,自由探究区,即要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探究的行动需求。
第三,资源共享区,即投入与幼儿近期探究活动有关的图书、光盘、图片等资料或材料,并分类摆放,供幼儿随时查阅和利用,从而为幼儿自主探究提供支持。
第四,交流展示区,即主要为幼儿的成果展示和个性表现提供自由的舞台。幼儿通过这个区域可以在与同伴交流、分享中体验成功,提升兴趣,相互启发,使探究向更深、更广的层面挺进。如我们设置了“小小新闻台”,每天的探究信息和新发现;设置了“作品展示台”,摆放幼儿的立体作品和绘画作品等。
2、提供丰富适宜的探究材料
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直接经验,通过感官接触事物进行学习是幼儿学习的特点,材料的适宜性由此直接影响着幼儿探究性学习的成效。这就要求材料的提供要实现灵活性、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简约性、多功能性、安全性等。所谓灵活性指活动的安排和组织必须是灵活的,机动的,如随时可以移动的操作桌;多样性即提供的材料数量上要充足、形式上要多样;层次性指材料的难易程度和投入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要;趣味性即材料要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简约性即材料要简单、便利,没有过多的修饰分散幼儿注意力,也不需要特殊使用技能,幼儿就可以自由的操作;多功能性指尽量做到一物多玩,一物多用,多功能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幼儿的探究活动更加灵活有趣。;安全性指幼儿有安全的意识,我们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是安全的、卫生的,幼儿的操作过程必须是有序的
三、伴随灵活有效的随机指导
1、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突出以幼儿为主 体,研究“幼儿是怎么想的?如何学的?”教师只能以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介入幼儿的主动学习中,并且要善于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倾听幼儿的心声、对话以及幼儿表现出来的无声语言,敏锐地捕捉蕴含其中的巨大学习价值和即将产生的探究倾向。只有教师真正认真倾听和解读了幼儿的心理和探究学习的特点,教师的指导才会趋于积极有效。
2、捕捉幼儿的探究课题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当幼儿对某样东西、某个现象或事件表现出关注和兴奋时,教师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和回应这一信息,以幼儿的关注点、兴奋点为中心,确立探究主题。
3、追随幼儿的探究过程
由于在探究之前,教师不一定完全了解幼儿,也就不能完全预料孩子将如何探究、摆弄和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为此教师要随时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行为方式和兴趣点,及时提供和补充材料,以推进幼儿的探究活动有效顺利地进行
四、给予积极肯定的教育评价
1、敏锐的观察。
当幼儿在操作和探究中,教师需要不断的走动和巡回,这时,我们可以观察他们的活动,和他们互动,并对他们进行具体指导以提高和改善他们的过程能力。这种评价方法是一种嵌入教学中的评价。如在科学活动“请你站起来”中,东东没有依靠任何辅助物,而是通过改变纸的外形,就让纸牢牢地站了起来。教师观察到这一现象,及时饶有兴致地一边观察一边质疑:“这样行不行啊?”老师的语言吸引了小范围的孩子,大家立刻发现了同伴的做法是那么有趣;在效仿的过程中,冬冬执著探究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伙伴。
2、独特的赞许。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独特性,因此他的作品和成果也一定有他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见解。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呆板统一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孩子都有成果可以展示,都有心得可以交流,让幼儿每一次“我的成功”都变成“我们的成功”,让幼儿在表达、交流、互动中感受探究的氛围、成功与快乐,从而为幼儿进一步的探究学习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篇6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组织
随着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幼儿教师的共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也表明,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的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探究能力,及与他人和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尤强调科学教育首先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游戏,在这个前提下,幼儿的科学学习应具有趣味性、多样化和灵活性的特点,在一日生活、区域活动、图画书的阅读,甚至是表演、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活动中,幼儿都能积累科学经验。
1.探究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
科学就在幼儿的身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选择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只有生活化的内容才是幼儿最容易理解的、最想探索的。活动安排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的事物与现象。教师要善于利用提问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科学知识、经验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对科学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除了设计好的教育活动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环境布置、生活中的事件,停电了,刮风了等,都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在社区、家庭与幼儿园的协调努力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探究活动的主题和内容难易程度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
探究的主题和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具有明显的差异,内容的难易度要适合其年龄特点。太容易的内容幼儿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太难的内容,幼儿在探索中多次失败,会失去探索的兴趣和信心。小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间的简单关系,而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差异。例如:在一次有关物体弹性的探索活动中,师生共同收集了松紧带、弹簧、橡皮筋、海绵、乒乓球、木块、塑料制品、铁钉、布、棉花等材料,幼儿探索之后,教师引导幼儿区分弹性材料,一些幼儿说乒乓球也有弹性,因为它能弹得那么高;另一些幼儿则说乒乓球没有弹性。这 时 老师犯了难,因为从理论上讲,乒乓球应归于没有弹性的物体一类,但从直观上说乒乓球又是有弹性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些偏难,因为有关乒乓球弹性的探索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已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3.探究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能够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是易于操作的 。
探究的问题是能够通过幼儿的实际观测和实验加以解决、得出结论的,要具有可操作性。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教师要引导幼儿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让幼儿在不断动手操作与思考中发展能力。所以材料的可操作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对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是发生在幼儿与环境中的人和物相互作用中。因此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幼儿,而是创设幼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条件,让幼儿在操作和探索中学习。在此过程中幼儿发展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在不断形成对自然、科学的正确态度。那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更有效的指导与组织,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下面就此谈些做法与体会。
3.1幼儿亲历探究,激发兴趣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幼儿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然而,幼儿的科学的探究活动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通过适时和实效的引导,把握幼儿探究的方向,使幼儿有所收获。作为引导着和组织者,教师要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多动眼看一看,多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
建立在幼儿兴趣点与关注点上的引导,才能将科学探究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某幼儿问:“为什么凋谢的花瓣是枯的?”笔者立刻引导幼儿观察盛开的花朵,并用榨汁机现场操作,让幼儿发现鲜花含有水分,凋谢的花水分没了,所以是枯的。慢慢的,笔者发现班上的幼儿好奇心强了,对科学活动产生了兴趣,能较长时间地、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探索。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敢于动手,想不敢想的问题,不断进行操作,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兴趣。
3.2制定合理的探究内容与方式
没有探究内容就谈不上探究,探究内容太多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幼儿各方面都较弱,一次活动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探究清楚。教师在设定探究内容时要切合实际,不要盲目最求一步到位,要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容易探究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发现和学习。
篇7
[关键词]幼儿;探究;科学活动;有效;策略
探究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种天性,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与尝试,找到事物的特点及规律。探究可以帮助幼儿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自主尝试、体验和交流学到知识.
一、科学活动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因此,在确定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时,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对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析、筛选、梳理、融合,以期活动能利于幼儿探究。
比如,在指导小班幼儿探究“磁铁具有吸力”的科学活动中,创设了一个“小猫钓鱼”的游戏。用竹杆、干野花、干泥巴等创设“小猫钓鱼”的情境,同时用稻草做成大小不一样的鱼,然后把细小的大头针固定在鱼的嘴巴里(从外表看,很难发现与嘴巴里插了细小的大头针)。用吸铁石,绒线,芦苇杆做成钓鱼竿。小朋友刚开始在钓鱼的时候,并不知道鱼嘴巴这里有大头针,因为大头针容易被吸铁石吸住。他们刚开始是都在乱钓,发现很难把鱼调上来。经过一翻尝试,不断地移动鱼竿,逐渐发现鱼竿只有处在鱼嘴巴的位置时才有吸引力,形象地感觉到鱼在吃鱼饵的时候才能钓上来。经过这样的不断尝试和探索,小朋友是既开心,又开窍,懂得了如何把“鱼钓上来”,懂得了磁铁能够吸引大头针。
二、科学活动可拓展幼儿的探究空间
通常的幼儿活动也包括一些科学活动都是在教室,老师直接把一些现象的结果直接告诉。如此的教学,幼儿感到很抽象,即使记住了结果,对自己的生活能力也没有帮助。我认为,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教室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比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指导幼儿认识植物。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就是照本宣科,拿几张图片啊,告诉幼儿这是什么植物,然后让幼儿涂色,就完成了认识植物的教学。这样的教学算不上科学探究活动,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到园内,甚至到田野中,带领幼儿观察植物。春天来了,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小草从泥土里面钻出了嫩芽,田野中漫山遍野开着粉色小花的桃花,光秃秃的树枝上开始长出了新芽,柳树掉叶子后又重新长出了新叶。当然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是直接去告诉幼儿这是桃花,那是柳树。幼儿在观察的时候,有意无意提问了,老师再告诉他们。
通过这样的探究,幼儿的自由探索空间拓展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潜能才会被挖掘。
三、科学活动可活跃幼儿的探究氛围
幼儿年龄虽小,但求知欲强,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有关的,经常看到的事物,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
比如,有一天幼儿中午在吃饭的时候,吃的萝卜和红薯。有的幼儿就分不清萝卜和红薯。我创设创设一个《菜地里的歌》的游戏活动,选取园内种植地里的萝卜和红薯为本次活动的主要探究对象。孩子活动的地点由教室拓展到种植地,先让幼儿观察绿茵茵的萝卜叶,萝卜叶下面有若隐若现的萝卜头露在外面,有的红有的白:然后让幼儿借助小铲子把泥土挖开,土下的萝卜就慢慢露出来了:而红薯地里也看不到红薯,只见郁郁葱葱铺满地的红薯叶,一点也见不到红薯的踪迹。借助这个活动,幼儿不再是看到课桌上洗净的萝卜红薯,更不是书上直观的图片,而是通过探究观察,区分了萝卜和红薯的生长,也知道了它们是长在地上还是长在地下,它们以自然、生态、鲜活的模样呈现在孩子面前。
通过这样的课程游戏化的探究活动,丰富了幼儿的探究内容,通过自己的眼睛、双手去感知和认识大自然,从而走进大自然。
四、科学活动可丰富幼儿探究内容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所以在进行幼儿科学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尽可能提供趣味性的探究内容。
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探索活动内容来自于幼儿生活较常见的事物,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学习的信心,而且可以让他们认识到所学的东西在自己的生活中是有用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学习,同时对周围的世界永远充满好奇。以科学探索活动课《沙尘暴》为例,在活动中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准备沙子、泥土、花盆、吹风工具等,利用这些东西制造“沙尘暴”,让孩子们知道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后果,进而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到相关的科学知识。
篇8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教学;作用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获取、主动探索,使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使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集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影视等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给幼儿一种鲜活的、具体的、形象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多媒体凭借它的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将信息再现于幼儿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器官的协作运用,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使集体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如,在教学科学“青蛙的生长过程”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蛙的生长过程,春天来了,青蛙妈妈跳进池塘里,生下了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卵又变成大脑袋的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最后变成小青蛙,整个过程生动形象,幼悍浅O不叮兴趣很浓,幼儿很快掌握了青蛙的生长过程和每个时期的不同特点,提升了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教学目标轻松达成。
二、变抽象为具体,突出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坚决克服重教轻学,以教代学的倾向,始终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着重于激发、促进、指导幼儿的学习。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自编加减法应用题”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演示草地上有4只梅花鹿,又跑来6只梅花鹿,草地上一共有几只梅花鹿?减法演示跑走了几只梅花鹿,还剩几只梅花鹿?当幼儿看到这些活灵活现的新颖、直观场景时立即被动感的画面深深吸引,调动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了,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幼儿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动,我们教师可以转换方式在娱乐中给幼儿传授知识,让他们在玩和游戏中轻松获得新知识经验,激发起幼儿获得知识经验的信心和探究欲。
三、突出多媒体的特性,丰富幼儿的语言感悟力
幼儿直接经验少,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差,幼儿对一些事物的描述和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很难理解,多媒体的特点是生动、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将语言文字和形象有机融合,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感官,有利于提高幼儿感悟、理解语言的能力。例如,我在故事教学活动“金色的房子”时,为了让幼儿重点了解小姑娘骄傲的特点,我采用了动画突出小姑娘的表情动作,体现小姑娘骄傲的特性,我们要突出故事情节,加深幼儿印象,让幼儿真正领悟故事情节,从中明白一些基本的礼仪礼貌,在快乐中达到了理解学习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幼儿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利用多媒体的特性,创设教学情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用声音和影像再现出来,幼儿置身其中,如临其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运用到具体事物中。例如,诗歌《风在哪里》描绘了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风的存在。幼儿好奇心强,对周围的实物非常感兴趣,我借助多媒体的特性声形并茂,引导幼儿去寻找风的足迹,发现风的秘密以及不同植物对风的不同感知,让幼儿用眼睛观察风的动作,用耳朵听风的声音,让他们置身大自然之中,放飞想象的翅膀,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有趣的动画,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欲望,促使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在丰富语言的同时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想象力,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巧妙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十足,能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和个性发展,是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为集体教学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篇9
一、科学实验要简单易操作,让幼儿易获成功体验
科学教育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幼儿对一些科学现象充满强烈地探究欲望,但是他们却不知如何探究,胆怯却又充满好奇,那么这一阶段就是科学实验的初期,教师组织幼儿做科学实验时,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可以选取那些操作简单、现象有趣的实验让幼儿探究。
传统的磁铁、声音、弹性、转动等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和现象,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幼儿来说,具有直观的经验。在具体探究过程中更能充分让幼儿体验到操作的简易,寻求知识的快乐。比如在执教大班《有趣的声音》教学活动时,先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引发幼儿的兴趣,接着让幼儿操作、实验物体碰撞产生声音,这些都是小眼睛能具体感知到,小手都能做到的内容。那耳朵听到声音又是什么原理呢?于是在幼儿探寻声音产生的过程中,老师演示了小盒子上蒙上气球皮,小纸屑跳舞的实验,模拟耳膜被振动后就能听到声音的现象,孩子们完全被吸引,探究的欲望非常强烈。进行实验时,这些操作环节简单,现象明显,对每个幼儿来说,都没有失败的体验,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得到老师、同伴的积极评价,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更初步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对于操作实验活动也就更喜欢了。
二、逐层提供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
由于遗传及后天教育的不同,每个幼儿的理解水平、动手能力均不尽相同。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比如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提供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都能找到成功的喜悦,多种能力都有提高。如大班科学教育活动《塑料容器上的秘密数字》,幼儿通过反复查找、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找到塑料容器上的数字,参与活动的幼儿都有收获。在此基础上有些幼儿却发现回收标记中的数字不同,将探究过程提上了更高的层次,能力强的幼儿通过猜想、知识储备,寻求答案,破解数字的秘密;能力弱些的幼儿则在与同伴、老师的交流、帮助过程中,了解了这些数字的真实意义。逐层提高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发现能力、交流交往能力,更激发了幼儿的提问能力、解疑释疑能力。不同的幼儿在经过努力后都体验到了成功,达到了“跳一跳够得着”、“吃好还能吃饱”的目标,避免了等待现象。每位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都能体验到成功感。由榜样激励引导能力稍弱的幼儿进行有点难度的实验,在探索过程中又会收到另外的探究效果,大大调动了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 ―6岁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比较差,他们对自己的评价绝大多数来源于成人和同伴的评价。因此,教师对幼儿的鼓励与赞扬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老师的积极评价中能找到探究的兴奋点和操作的兴趣。因此在组织科学活动时,教师不仅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更应是发现者,特别注意发现幼儿的亮点、闪光点,随时给予鼓励。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好听的声音》,教师带领幼儿在寻找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的环节中,有些幼儿能力较差,总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时候老师对他说:“再听一听,老师相信你。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用一些肢体语言或信任的目光或鼓励的话语,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及人文氛围,幼儿在无压力但有动力的环境中积极探究,昀后他们成功了,眼光中闪现出成功的喜悦,老师与之共享。师生间的评价、生生间的评价,通过多种不同的评价,幼儿会得到不同的信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与反思,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次成功,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
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实践取得成功,使幼儿对自己不再怀疑,认为自己是能干的,有挑战难度的能力与信心,逐渐地培养了幼儿较强的自信心,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科学活动中,还迁移到其他的活动中,使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能迎难而上。比如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孩子们迟疑,忐忑,在老师亲切、平和的激励引导中慢慢地融入,终于放开自己,然后围绕科学活动课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小肚皮也有弹性吗?小动物听到声音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吗?老师你的方法是你自己想的吗?等问题,幼儿的表达欲望比较强烈,质疑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这种以幼儿为中心,民主、活泼的课堂情境对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多么地难能可贵,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埋下了自信的伏笔。
篇10
关键词: “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 内涵 特征 价值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更着眼于科学启蒙,以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能力和素养为要务。然而在传统科学教育中,重知识轻结果、重灌输轻引导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旨在关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幼儿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变关注结果为关注过程,变关注知识学习为关注幼儿的主动探究精神与能力发展。
一、“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内涵
内涵特征是指一种事物内在的显著特点。“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指的是以幼儿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以尊重幼儿本真、关注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过程为首要目标的科学启蒙教育策略和方式。它不以追求科学结论为第一目标的科学启蒙教育,在科学启蒙教育中不在乎孩子最后得出的结果,而是注重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想象、记录、实验、讨论,强调“去权威、去答案、去规则”,关注个体的经验建构。强调的是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价值”、就是“结果”。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在教师的引发、支持和引导下,幼儿对周围世界进行主动探究以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幼儿科学活动开始于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并由此产生对周围世界的探索过程。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运用自身的感官去感知、探索、发现周围世界。例如幼儿在感知声音时,能过对不同材料(如易拉罐、瓷碗、响板)的敲击,发现怎么会有各种声音,不同的物体敲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再结合原有生活经验,分清乐意和噪音。他们结合经验进行思考,运用听、触摸、表达、分类等方法,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是幼儿真正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2)幼儿科学教育是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精神和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3)幼儿科学教育是使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
二、“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特征
“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特征就是“求真”、“解放”、“游戏”、“体验”。“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是一种注重过程的科学探究,整个科学活动不在乎幼儿最后做出的结果是什么,而是要看他们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想象、记录、实验、讨论等;“去结果”式是一种注重品质的科学探究。它注重幼儿求真态度和探究精神的培养,而不只是知识性的东西;“去结果”式是一种注重开放的科学探究。它是一种多元的科学探究策略,是一种“去权威、去答案、去规则”的科学启蒙教育实践。“去结果”说明有无限可能性和一切皆有可能。它强调去“有形结果”,留“无形结果”(即“探究过程”),这种“探究过程”就是“结果”,就是“价值”。对于幼儿来说,“去结果”式是一种最重要、最自然、最基本和有效的科学探究方式。
1.求真式情境创设注重激发兴趣
“求真式”策略是科学启蒙教育的一元指导策略。“求真”就是一种态度,追求真实的物体,在科学活动中真实的材料是最基本的。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材料一定要真实,真实的材料对幼儿的探究活动更有支持性和探究性。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充分自主的、幼儿可以完全动手参与的环境。幼儿只有在自己亲自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对物质材料有充分的感知和兴趣,才能对材料有所发现和疑问。因此,教学目的应该巧妙地隐藏在材料之中,让科学探索环境做幼儿学习的指引,从而支撑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现。在教学实践、区域设置中要经常用有趣的现象吸引幼儿、或用开放式材料设置悬念、或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创设一定的挑战性情境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在这种新奇有趣的现象和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幼儿探索的欲望被完全激发出来。
2.解放式动手操作注重主动亲历
“解放式”策略是科学启蒙教育的二元指导策略。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乐想;提供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材料,让孩子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建构、自我探究、自我发展与自我学习,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乐做;提供体验交流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互动分享,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乐说;生活拓展引领孩子感知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现象,探究其中的秘密,激发学习的兴趣,解放孩子的空间与时间,让孩子乐学。
科学活动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创造机会让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幼儿只有在亲自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对物质材料有充分的感知和兴趣,才能对材料有所发现和疑问。例如在《香香葱》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自种植葱,观察比较各组种下的葱的生长情况,了解了葱的根须必须种在土中、葱需要“喝水”但不能过量、葱叶摘下后可以重新生长等。试想如果幼儿不能亲自动手,孩子们真的能明白种葱是怎么一回事吗?他们会主动观察葱的成长吗?科学探究的意义正在于幼儿动手动脑主动操作与体验的过程。因此,除了科学教学中的材料到位,科学区域的创设是意义重大,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知发展、兴趣需要等,创造丰富的科学区环境,满足并促进幼儿的探究愿望和能力。
3.游戏式探索创想注重自主学习
“游戏式”策略是科学启蒙教育的三元指导策略。幼儿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幼儿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幼儿的学习是游戏的学习。游戏在探究式启蒙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的探究、学习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是孩子建构、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老师通过巧妙设置游戏,让孩子在游戏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在游戏中探究、在摆弄中发现、在操作中表达、在玩耍中想象。孩子在获得、运用知识技能的同时,情感、道德、创造、审美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4.体验式交流互动注重引导发现
“体验式”策略是科学启蒙教育的四元指导策略。让幼儿从亲身感受中学习及领悟,强调幼儿“体验”本质就是“做中学”。所以在教学的各环节中,要重视各种探究对象的选择和情境的创设,以此引发孩子积极的体验心理,在独立和合作的各类体验情景中,以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幼儿自由表达质疑、讨论乃至天马行空般的联想。不仅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体验”过程具备发现和创造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教师强调设计的探究对象或探究情景都非常契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促使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有新的发展。体验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中不能忽略的重要环节,因为同伴或老师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建构新观点、新策略。“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的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建构新观点、新策略”。“幼儿需要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他们更需要通过亲身的精力来建构自己的知识,需要通过相互的倾听来了解不同的观点,需要通过平等的交流来丰富个人的理解”。纲要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有集体的讨论也有小组活动,有老师与集体的对话也有老师与个体交流。师生互动贯穿在活动的整个过程。师生互动不仅仅是对话,还包括对幼儿需要的满足和引领,对幼儿的支持和鼓励,因此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多观察、记录出现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和交流,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拉他们一把。在幼儿体验交流中教师应“注重时机”、“抓住问题”,从而“引导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