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新理念范文

时间:2023-06-22 09:5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新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新理念

篇1

【关键词】 90后中职学生 德育 理解 平等 共享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22-02

时代的发展变迁使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在不同时代中的人们身上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客观现实的多样性、复杂性影响着人们的主观意识,代际之间的差异显得尤为明显。学校教育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中遭遇着激烈的挑战,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之下抓好德育工作,就成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 90后中职学生的特点

相对于80后及以前的学生而言,90后中职学生的特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1.1 个性张扬、易受挫折

个性张扬是90后学生的共同特征,无论是中职学生、高职学生还是大学生,这一特点非常突出。他们虽然尚未成熟,但思想开放、富于激情、敢于冒险。同时,由于处在网络普及的社会环境中,陶醉于虚拟世界,崇尚各种新奇的事物、思想与行为,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较为浅显,与家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生活尤为匮乏。由此,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当遇到挫折时往往怨天尤人,情绪反应激烈,甚至采取过激行为。

1.2 告别理想、崇尚现实

90后的中职学生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认知比前几代人更富于理性化,他们不再像80后的群体那样总是带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来学习、生活。成长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复杂多变的利益关系交错的环境中的他们,更乐于把价值取向放在具体的问题上,使自身的价值观更加务实。并且他们也明白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时刻把自己当作成年人而非青少年。

1.3 交游广阔、内心空虚

网络的普及让90后的中职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们擅长于利用网络获取各种知识、扩大交际范围,因而其知识与视野较之前的同龄人要广,并且心智发展超前。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判断和辨别能力,往往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同、容易受挫,久而久之就使他们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满足感与安慰,最终沉迷网络,导致心理畸变。

1.4 急功好胜、缺乏自信

90后的学生对于竞争意识认识较为深刻,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急于表现相互自身的优势,希望处处获得成功。但同时缺乏足够的自信,也缺乏持久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信念。90后中职学生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一方面与同龄的高中生相比,他们觉得在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认为自己不如高中生;另一方面,他们又急于表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希望的到认同,但一旦失败后就自暴自弃。

2 90后中职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从总体上来说,依然不尽如人意,没有有效的发挥德育的应有之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陈旧。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广泛的接受,其以“学生为本”基本思想对于改善教学效果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究其根源来自我们的部分德育工作的思想观念陈旧,依然强调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没有把学生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导致学生的反抗和叛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教育者,如果德育工作者依然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的个体、德育知识的接受者,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转换教育理念势在必行。

(2)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德育教育就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过程,即灌输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然而,伴随教育对象自身特点的不断变化,这一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对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目的在于技术的学习,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的课堂教学往往会被技术性的教学所消解,如若不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去渗透德育的基本知识,中职学生的德育时效性很难体现出来。

(3)教学内容单一。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内容非常单一,即通常的基本道德知识教育。然而,中职学生毕业以后必然会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相关行业的工作。单一的德育知识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其吸引力微乎其微。同时,中职学生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成员,具体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成为其德育的重点。所以,在中职学生德育的过程中,加入具体的职业道德内容,其吸引力将大大增加,并且能够使学生对未来所有从事的行业的规则规范有更好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在道德素养。

3 90后中职学生德育的新理念

篇2

关 键 词区域德育;家校共育;新教育;校本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3-00-03

随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家校合作之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意义早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识。身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栖霞区拥有素质较高的家长群体,他们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家校合作一直是栖霞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如何创新家校合作方式,适应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需要,成为栖霞教育人着力探索的问题。自2012年起,栖霞区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其倡导家校合作共建,实现家庭、学校教育协调发展等理念,为栖霞家校合作创新打开了新的思路。基于这一背景,栖霞区教育局转变行政方式,以“新教育行动”推进区域家校合作的创新发展。

一、理念先行,以课题研究开启区域创新序幕

新教育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认为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1]这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然将家长纳入其中。因此,新教育倡导家校合作共建,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201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这为栖霞区家校共育进一步作出了明确指引。

为落实新教育理念及指导意的要求,栖霞区教育局以科研开启区域家校协同发展的序幕,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将新教育理念渗透其中。

区教育局提倡以科研推动家校共育,鼓励区内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思考家校合作遇到的问题,组织专题研究,不断提升家校共育的研究品质。如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开展的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动物园课程中幼儿适宜性发展的支持策略研究”,八卦洲中桥小学开展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家校社共建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丁家庄初中开展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家校互动新探索――均衡视域下家长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等。

为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区教育局牵头成立了专家指导团,邀请海门新教育研究中心许新海、吴勇、许卫国,国家督学成尚荣等专家,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为栖霞区基于家校合作共育的新教育实验专题研究提供指导。同时,区教育局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各校家校合作共育专题研究和实践顺利推进,促进各校聚焦研究,聚力实践。研究经费通过项目评比的形式专款专用,确保经费落实发放。

二、课程统领,以校本研发促进家长深度参与

朱永新教授曾说,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话,课程则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时,才会有教育的精彩涌现。[2]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当前,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大领域,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也成为学校品牌创建的主要抓手。多年来,栖霞区一直鼓励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立足本校实际,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以此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在新教育理念指引下,区域校本课程建设和学校发展产生了新的活力。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区内各幼儿园和学校积极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研发校本课程,引领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教育,实现亲子共同成长。

南京市金箔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栖霞区正是世界最大的金箔生产中心。龙潭中心小学立足这一文化资源,尝试开发“金箔文化”校本课程,希望借此让学生了解家乡,传承文明。金箔工艺的传承源远流长,其技艺复杂多样,正是诸多“身怀绝技”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才使课程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迈皋桥中心小学在“尚美小公民”课程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对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兴趣。一位在区食品药品监督所工作的家长主动来到学校,为孩子做知识讲座;在卫岗牛奶厂工作的另一位家长则邀请孩子们参观牛奶的生产流程;还有家长主动联系了诸如蜜雪儿蛋糕店、肯德基等负责人,领着孩子们走进后厨,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供货渠道和标准等。

家长的主体参与,拓展了课程场域,丰富了课程内容,推动了校本课程向“深水区”发展。

三、活动促进,以行动创新深化家校共育内涵

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一系列举措,让栖霞教育获得了家长的认可,极大促进了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和主动性。区教育局鼓励学校和家委会积极合作,基于“新教育十大行动”,创新开展系列家校合作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家长深度浸入学校教育生活。

区教育局将传统的行知活动分为“社区行知”“校园行知”“民俗行知”等板块。社区行知活动,由学校组织学生走近社区,开展行知活动。如走近“农家书屋”,品味书香浸润的童年;走进社区老人家庭,体味“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温情。校园行知活动,请父母、社区走进校园。“民俗行知”则是系列行知文化活动,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非遗产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丰富多彩的“行知行动”激发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主体自觉。

例如,家长组建了“新父母志愿者联盟”,家长志愿者轮流担当校园“安全员”,每天在上学、放学时段维持秩序。学校则邀请家长志愿者担任活动“导航员”,参与班级活动,和老师、学生一起定方案、排节目、布置环境、做道具、摄影等;还有家长应邀担当课堂“助教员”,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如今,区内各学校“每月一事”主题月活动已成为栖霞家长高度关注的大事。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14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在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学校都会举办主题活动,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

南京一中马群分校“每月一事”主题活动贯穿学生的初中生活。初一“入校礼”,以“走进一中,追寻梦想”为主题,强化学生升入初中后身份、行为、思想的转化;初二“青春礼”,以“原色青春 精彩启程”为主题,关注学生步入青春期之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给予正确的引导;初三“志学礼”,以“志于未来,学在今朝”为主题,与中考动员相结合,让学生明确“自信”“责任”与“担当”,为孩子今后的人生补充正能量。学校邀请家长积极参加活动,通过开展相关讲座,帮助家长把握孩子成长的重要节点,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与孩子一起成长。

由此,师生、父母携手,行知在社区家庭,建立友好关系,孕育公民素养;行知在栖霞名胜,了解家乡巨变,涵养家乡情结;行知在大学校园,感受人文底蕴,种下梦想火种。学校、家庭和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孩子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四、平台创新,以数码社区整合区域德育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支持。“新教育十大行动”之“建设数码社区”,倡导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霞区教育局整合行政部门网络资源和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资源,携手互联网学习平台“沪江网”,构建CCTALK数码社区,为家校共育提供多元化服务。

区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加强网站建设,推动全区各校通过了数字化校园评估考核,建立起立体化家校互动合作网络体系,制定了以校园网平台为核心的短信通知平台家校联系制度、家委会制度、各种形式的家访制度等。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家校合作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意的做法和案例。

以家校论坛为例,除了常规的通知、作业公告、信息共享之外,更有“小故事、大道理”系列主题,与家长沟通和分享教育理念。每学期,区内各学校都会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举行新父母论坛,共同讨论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论坛内容都会及时上传至网站,与家长分享。2016年南京栖霞・台湾彰化海峡两岸“行知教育论坛”在晓庄师范学院附小隆重召开,栖霞区以“家校共舞,助力儿童核心素养发展”为主题,阐释了栖霞教育共同体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成立一年来的所行所思,并从公益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活动内容、社会效应等层面,简述了公益讲师团今后的运行思路。这一内容上传至沪江网后,引起了师生家长的极大反响。

为了更好地整合互联网资源服务家长,区教育局经过努力,实现全区入驻“沪江在线”网络课堂。各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千人培优”等特色课程和家长课程,将学习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只要借助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无论孩子和父母在哪里,都可根据需要,在线预约课程,自由授课。许多家长只要有时间便会陪着孩子一起在线听课、上课,对学校教学有了进一步了解,满意度不断提升。

如今,区内学校各班均建立了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各类通知、反馈班级情况。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则及时向家长和社会介绍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情况。目前,学校正在开发基于微信平台的APP,通过手机实现家校论坛的功能,让父母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掌握家庭教育新理念。

“新教育”理念下推进家校合作的行动探索,极大提升了栖霞区家校共育的品质,也让栖霞教育人对于如何更好地传承行知思想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期待。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构筑更加美好的教育生活。

篇3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个性化;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127-01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精神卫生问题已日益引起重视。老年抑郁症是最常见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大多躯体慢性疾病缠身与抑郁心理交织,绝望不能自拔,有的病人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不易被察觉突出表现为情绪沮丧、悲伤、做事孤独感自我贬值,后果严重。

1 一般资料

我院神经科门诊,在2009年3月~2012年5月就医确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60~70岁,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亲人反复交谈,并结合抑郁症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生理、社会适应力、文化、家庭及个性特征等基本情况。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详见表1.

2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分析[1]

忧郁状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反应,有的老人主要是长期疾病缠身带来的病痛,影响了生活质量,同时内疚,长期拖累家人;有的老人因丧偶后痛苦和孤单;有的老人离退休后,一方面未做好离退休后的心理准备,缺乏爱好,另一方面经济收入减少,或家庭社会心理上受到压抑使老年人情绪低落、沮丧、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有的老年人伴有癔病和妄想,出现明显的睡眠障碍和躯体症状,加重抑郁症状,在此基础上,有的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及自责、自罪心理阴影,老年人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等会受到老年群体不良情绪影响与感染,与消极厌世的意识产生共鸣,有的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3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2]

3.1做好离退休计划和心理准备,离退休前可做好妥善计划,如经济上的收支,生活上的安排和对保健方面的预先策划,以及对配偶的生活照顾等,一般在离退休后6个月就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仍有不能适应的,如突然失去日常工作及社会职能的老人,尤其又没有伴侣的,可以去做些感兴趣的事,或参加适应老年人的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让他们在活动中愉悦心情,体会生活乐趣。

3.2 老年人积极自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老年人必须自我克制依赖心理,把一切离退休后的生活寄希望于政府、单位的抚养和子女的照顾,应面对现实积极学习自我照顾与自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正当事宜的兴趣和嗜好,来充实晚年的寂寞生活,或预计一份轻便的工作使自己退休后仍有轻松有趣的工作及固定的报酬,在生活上可获得安全感,免去寂寞无聊,而工作的成果又是一个安慰。实现了精神上需要的满足,生活的充实、重新认识生活的意义,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防止心理老化空虚和无聊。

3.3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宣泄,尽可能让患者倾诉痛苦和烦恼,释放内心压力,对患者诉说的痛苦应表示认同和接受,在患者倾诉过程中分析患者的心理和行为以便有的放矢做好心理疏导,对因丧偶者、亲人去世或患不治之症等突发事件而悲痛欲绝者,要让患者尽情发泄,诉说甚至痛哭流涕,均不加以劝阻,等患者心情稍平静后,再给予疏导,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尽快走出痛苦的阴影,激发他们重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对有文化、自卑、自责较严重,性格内向者不轻易披露自己心理矛盾的,可引导他们以日记的方式将自己心理矛盾和痛苦宣泄,挖掘出来,从日记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再运用认知领悟的心理疗法疏导、分析、说服、化解心理冲突。

3.4 自杀危机干预,有自杀动机和行为的患者,应深入了解病史和现有的心理状况,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内心感受,给患者提供宣泄机会,摆脱恶劣的心境[3],对暴露出轻生的念头的要有放矢地调解,同时对家属强调安全、保护和给予关爱,消除患者悲观厌世情绪,唤起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珍惜生命。

3.5家庭的支持和随访,患者在治疗期间,护士要与患者家庭 建立联系,了解其病情和心理状况及抑郁症服药效果,引导家庭成员给患者支持、关心、体贴,做到不歧视、不抱怨,对反映患者心理问题的电话、咨询要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

4总结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是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潜在的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疾病,及时有的放矢地、有效地心理护理,不但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同时对促进老年抑郁症的康复起着更要作用。特别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不同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使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避免了自杀行为,解除了心理痛苦走出孤独,重建自尊、自信,重新适应社会,树立战胜生活难题的勇气。实践证明,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是有效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易建法,杨丹燕.实用心理医学全书,第2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12.

篇4

一、活化教材、补充教材

语文这一科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

二、游戏中学习,激活思维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一节课四十钟不可能完全处于学习状态,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开发创造思维,无疑少不了引入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乐事。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课前品尝“游戏点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预习课文,用知识得到巩固与积累,同时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使其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生字卡片传递,既是对字的认识与巩固,又是词语的积累;课中畅游“游戏世界”,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这样的游戏多运用于生字的认、写学习中。如猜字谜、拼装部件成字等游戏,让孩子乐于学习,游戏于教学。让孩子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自觉参与、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画家与牧童》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体验画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师生在交流“还有什么人在夸赞大画家的画?”时,让学生领会到“纷纷夸赞”的意思。另外,教师又以让学生对大画家、小牧童说句话的交流形式,入情入理地体会他们的好品质。这样既注意了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敢于表述自己真实感受的习惯。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再如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加拼音、组词,课前预习就要解决一些问题。用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做好提前预习,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学习一量和学生个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进面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篇5

一、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老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大致是: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高教育水平;2.提供背景材料,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论;3.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4.完善评价体系和实施评价。学生应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过程中,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到“人本教育”,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智慧的指路人。老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发展”学生。老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智慧的火花。

二、课堂是活动的课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还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归纳等。学习是现实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的重要形式,如模仿在英语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在素质教育中,课堂演练少不了模仿,学生模仿老师的发音,模仿课本的句子形态,但这种机械式的模仿只是纯粹意义上的模仿,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科学的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知识内容和学习策略都很丰富的情景,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知识。使他们在语言交际中灵活运用。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要变机械模仿为创造性模仿,这种模仿形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符合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他要求学生在原有模仿的基础上创设新的语境,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和整合,通过前期模仿所获得的语言,创造出新的语言结构,这就由单一的复制语言结构的模仿到有创造性的模仿,从量变达到质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对话设计成故事或者把故事设计成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创造性模仿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

三、课堂是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

讨论、合作是学习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成果)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会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最后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这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也是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实践证明,静态的没有交流的学习氛围,是不利于英语学习的。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提问。有效的英语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较多地参与课堂活动,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课堂是承认差异的课堂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堂目标是单一的,要求所有人都达到同一个目标要求,都成为“精英”,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别。有调查反映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成就10%的精英(高分低能),约40%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而有少数的学生则完全放弃学习。这就是以往所说的“上课昏昏昏,回答问题慢吞吞,考试得几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教育会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后进生是一种教育权利的变相剥夺。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已从客观上肯定了人的差异性,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上会有不同的效果,每个学生只要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就是巨大的成功。同时,新课程又认为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个人都要学习知识,根据能力大小可多可少。这种理念下的评价机制,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持久保持,能让后进生吃得着,优秀生吃得饱,每个人都学到自已想学的知识。

五、课堂也是德育教育的课堂

教育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讲科学史,可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宏扬爱国主义精神;讲科学思想、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新课程的每一处知识、每一个背景材料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

篇6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和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它不仅要对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说明其本质和发生机理,以便更好地理解、预测和有效地控制人的行为。

变态心理学是医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很久以来,心理变态的人常是被人们所排斥或遗弃。人们不把心理障碍看成是疾病,却把心理变态的人看成是邪恶或魔鬼附体。中世纪的欧洲,教士们使用了所谓驱魔术来驱赶魔鬼,大多数病人受鞭笞、火烧和其他人身凌辱与虐待,因为人们相信躯体痛苦难受时魔鬼就会飞离。除了有些“癔症”或抑郁病人被劝服外,这种处理常会导致病人的死亡。当时的社会骚动和对于灾祸的恐惧导致了一种信念,认为是邪恶,女人激起男人产生,因此女人是邪恶。妇女在无情拷打之下被迫忏悔,然后,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后来,不管女子、男子、儿童,只要是与众不同或稍有不正常行为都会受到指控。心理异常或离奇行为被看成撒旦的表现,结果葬送了百十万人的生命。象这种对心理变态的患者所进行的凌辱和折磨持续了约300年。但同时也有许多医生和学者认为心理变态是疾病,同情精神病人,主张给予帮助和有效的治疗。如Paracelsus(1490~1541)认为心理变态的人只不过是需要治疗的病人而已。他相信这些病人是有心理障碍的人,通过交谈、说服和疏导可以治好。此后,精神病人被送进疯人院,病人常常被带上铁链或锁于笼中。法国大革命(1789)以后,Philipe Pinel医生倡导解除对精神病人的禁锢,主张以关心态度倾听他们诉说,让他们从事有益的劳动。虽然该学说的论点是错误的,它却提出了大脑病变对精神病的病因作用。但大脑病变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心理障碍,所以其他研究者又提出了精神病的心理原因学说。其中,F.A.Mesmer主张“动物磁性”是心理障碍的根源。这一学说也无科学根据,但却导致了催眠术的成功应用,并被后人称为梅斯梅尔现象。还有一派学者认为心理变态是由于不愉快的心理体验、隐蔽的冲突和情绪创伤引起,称为分析学派。虽然,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癫狂篇描述精神病人,但是把精神病视为神鬼作崇的见解也早已存在,少数精神病人被当成有神秘力量的异人加以崇拜,而大多数则受到鞭笞、锁绑、嘲弄和遗弃,“请神送鬼”至今仍时有所闻。

现在认为,心理病理或心理变态是因为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至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其所以“没有能力”,可能有器质性缺陷(如脑损害)的原因,或是由机能性缺陷(缺乏知识、缺乏能力或动机)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

心理是否变态,常常要由社会文化来决定。我国封建社会里女人要缠足,清朝男人要留长发辫。时至今日,如果再有人表现这些行为,就要被人认为精神不正常。再如喜着异性服装,在西方称为“异装癖”,是一种病态。而我国古生的女扮男装抵御外敌的女性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再如,某些西方国家中,同性恋被认作合法。可见,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的社会文化有不同的行为常模,人们对心理变态有着不同的判断。加之,历史上对心理变态原因的不同解释,以及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心理障碍诊断的很大差异,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医院或医师中间也常有意见分歧,并不为奇。

篇7

【关键词】新理念;赏识;教育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希望自己的教育对象十全十美。而一旦发现了学生身上的缺点,就严加训斥,认为只有严厉才会对孩子的教育起作用,结果反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变得消极起来。赏识教育能够产生足够的“能量”,能引起孩子生理技能发生变化,大大降低疲劳程度,增强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人人需要赏识,赏识是人的生命的一种需求。教师如果充分利用人的这种需求,因势利导,教育就会出现难以预料的神奇效果。

首先,教师的赏识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开启学生的心智。

教师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赏识学生就要激励学生,激活学生的天赋和潜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如,班里有一名刚从外校转来的学生,个子长得高大壮实,爱好体育,但性格极其倔强,在同学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破坏力,经常出“怪点子”,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据了解,这位同学在原学校不服从老师的管理,只要听说他的名字就会头疼。通过观察和反复思考,我认为对这样的学生不能采用“高压政策”。要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让他感到老师的信任和赏识,以后的教育才能让他感到心悦诚服。于是,我开始主动接近他,了解到他脑子灵活、富有主见、喜欢体育活动、同学关系好等优点。我鼓励他争做班干部,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果然,在班干部竞选中,他以勇敢、大方、方法独特创新、演讲富有特色,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掌声意味着成功,对他来说更是来之不易。他上任后以身作则,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使班级体育成绩名列榜首。在学习中,他的各科成绩大步前进;在学校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中,他制作的声控门铃受到老师的好评。他说,没有老师的赏识,就没有他的今天。

学生的潜能需要教育者耐心,真诚,善意的赏识来激活和开发。教师如果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教育对象,就会发现学生都很优秀,每个人都是"天才"。因为有的学生虽然不喜欢唱歌,却酷爱绘画;有的虽然粗心,却很敏捷;有的虽然贪玩,却有很强的团结协作能力。教师要善于赏识诱导他们,让他们凸现优势,感受成功,享受喜悦,以带动弥补他们薄弱的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师生之间在期望、目标、观点上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采取一种积极的、宽容的态度对待和处理。并应当主动的发现学生的善良本性,致力于挖掘学生的优点和特点,这就是我们倡导的赏识。

其次,教师的赏识能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震动学生的心灵。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强调了学生学习的刻苦,而忽略了学习的乐趣。如果学习时调动了大脑的兴奋神经,大脑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苦了。教师的赏识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职尽责的美好情感至关重要,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老师的赏识,师生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把师生的感情联结起来。老师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把知识轻松地“流动”给学生,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吸收。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精神。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让学生增强信心和勇气,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使他们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第三,教师的赏识能使学生的优势互补,走进学生的心田。

在大力倡导赏识教育的今天,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必要的非常可取的方法,它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赏识教育的灵魂就是沟通,适当地转换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让老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老师,这样做是建立师生深厚感情的前提。如,班里有个学生,行为习惯差,并伴有“暴力倾向”,踢门、摔东西,与老师强词夺理、打架等。我利用一次就餐机会与他轻松交谈,并多次约见其家长,了解到学生家长性情急躁,教育方式粗暴,在家中经常摔东西、打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被同化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主动与其父亲交谈,指出他家中的一些行为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我还通过聊天、周记、作文的形式和他交谈,通过一些名人的童年趣事启迪他、鼓励他,让他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在课堂上,我常提问他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使他有一种成就感。平时对这个学生我也多从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去关心他、感化他。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上有了较大的飞跃。

篇8

励志语录能唤醒你内心的力量,让你从内心深处体会生命的潜能,激励你每天的生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励志语录适合发到空间或朋友圈里,供大家参考。

朋友圈的励志语录1.我没有所谓的避风港湾,即使风再大雨再狂我都得自己走下去。

2.没有梦想,心灵就不能放飞;

没有追求,人生就无法超越。

3.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里打转却还保持微笑。

4.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5.成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狠狠去做。

6.不要哭,真难看,哭也不会改变什么,这个世界从来不曾对任何人温柔。

7.每一个懂事淡定的现在,都有一个很傻很天真的过去;

人总会变,感觉会渐渐不见,而心也会重新上路。加油向前冲!

8.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9.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10.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无法带给别人信心。

11.人总把最好的东西糟蹋以后,才开始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

12.成功不是得到多少东西,而是把身上多余的东西的扔掉多少。

13.用心记得该记得的人,也不要忘了记得自己。

14.人啊,到了一定年龄,都是带着点心事,带着点难言的痛,每天笑嘻嘻地生活下去的。

15.自己不曾拥有,却快乐的欣赏别人的拥有,这才是乐观。

16.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

至于要表演甚么角色,自己去决定。

17.用快乐去奔跑,用心去倾听,用思维去发展,用努力去奋斗,用目标去衡量,用爱去生活。

18.最孤独的时光,会塑造最坚强的自己。

19.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20.在我心底深处,有你意想不到的痛,到底还能撑多久?依旧保持我最坚强的微笑。

简单激励的励志短句1.让欲望来引导人生;

欲望就是一种力量;欲望能够吸引成功;做欲望的主人;明确自己想要什么。

2.要有信念战胜难题,经常居心学习和经营,恒心坚定不移地努力。

3.你的人生永远不会辜负你。

那些转错的弯,那些走错的路,那些流下的泪水,那些滴下的汗水,那些留下的伤痕,全都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4.改变自我,挑战自我,从现在开始。

5.成功这件事,自己才是老板!

6.如果我们投一辈子石块,即使闭着眼睛,也肯定有一次击中成功。

7.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

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8.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

9.路途或许很辛苦,但请再加把劲,一定会走过去的。

10.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11.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信心面对未来。

12.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

13.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14.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见影。

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

15.只要你迈步,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

16.研究碰到困难,别退缩,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17.青年是宝藏,青年是黄金;

宝藏要挖掘,黄金要熔炼。

18.易朽的是生命,似那转瞬即谢的花朵;

然而永存的,是对未来的渴望,生的激情。

19.有些事,有些人,有些风景,一旦入眼入心,即便刹那,也是永恒。

20.学习如一粒种子,只有努力播种才会有收获。

致自己的励志说说1.成功不是得到多少东西,而是把身上多余的东西的扔掉多少。

2.可以反省,不能后悔,因为那将没有任何帮助。

3.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4.有一万种想见你的理由却少了一种能见你的身份,有一千个见面紧紧拥抱你的冲动却少了一个抱你的资格。

5.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6.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面对生活,充满希望。

7.如果生活和你想象的不一样,希望你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8.一生这么短,一定要回归现实生活,将余生留给最爱的人。

9.生有太多的遇见,擦肩而过是一种遇见,刻骨铭心是一种遇见。

愿以后你的遇见都配得上你的运气,你的得到配得上你的努力。

10.你理解的人越多,理解你的人越少;

大部分普通人的看法,都不是距离成功最近,因为大部分人的眼界和层次没有达到那个地步。

11.有时候,我们做过的最艰难的选择,最终成了我们为自己做过的最棒的事。

12.不管昨夜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早晨醒来这个城市依然车水马龙。

13.真正重要的不是生命里的岁月,而是岁月中的生活。

14.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

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5.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太过于去依赖任何人,唯独你自己才是你人生中的重头戏。

16.抱怨竞争加剧,其实是在责怪自己没有太多创意。

17.人有时候会突然变得脆弱,突然地就不快乐,突然地被回忆里的某个细节揪住,突然地陷入深深的沉默,不想说话。

18.如果别人朝你扔石头,就不要扔回去了,留着作你建高楼的基石。

19.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

20.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说出来会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它的价值。

正能量的励志文案1.要努力呀,为了想要的生活,为了人间的烟火气,为了今天的风和月。

2.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

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3.人生的路经历过,才知道有短有长;

岁月,在无憾中微笑,才美丽;回过头,想着明天抱一抱。那些年最初的梦想在我们心中依旧美好,我们只需要记住那些美好。把握现在,活在当下才是真理。

4.人生能被人需要,能够有份功能,为人付出,才是最愉悦的人生。

5.当你被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记住,碳正是因为压力而变成闪耀的钻石。

6.志坚智达言信行果,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

7.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世界和梦想。

8.我们扮演了太多的角色去讨人喜欢,却终不得愿,不如做最真实的自己,静心等候那个对的人。

9.人的生活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10.不要在忙碌中迷失了自己,在学习之余,欣赏一下生活,会让你的心情像花儿一样绽放。

11.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12.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愿有人不怕天黑和鬼,只怕你心酸皱眉!

13.希望你的方向是通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是所谓对的地方;

希望你的力量来自内心,而不是别人的赞扬。

14.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15.要知道,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16.乐观者看到条条都是康庄大道,悲观者看到条条都是此路不通。

17.不管未来是否遍体鳞伤,必须挽起衣袖,带上坚强勇敢去闯。

18.我开始努力每天都改变自己一点,哪怕只有一点点,我看的见足矣。

19.身后还有那么多期许的目光,怎么可以轻易放弃。

20.都将使你变得更加强大。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表现;出路

一、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的价值特质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高级形态,是教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殊样式。高等教育集中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对教育模式的转型和改革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所谓的“以人为本”,在理论上是指以人的自由、人的发展、人的利益和人的幸福作为一切生活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则是指充分认识并尊重人在一切活动中的基础作用,“在把人看做是有情感、有思想、有价值和有潜能的个体的前提下,强调关心人、理解人和信任人,由此来有效地激发人所具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挖掘人本身所蕴涵的无限潜能,最终达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的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带来的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始终追求人的全面价值的发挥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始终谋求人为了能够达到自我的全面发展而需要的各种社会条件和机遇,在实现充分的人性化的基础上,表现出民主化和自由化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价值特质。

二、高等教育管理现状的再分析

一方面,既然以人为本是充分认识并尊重人的发展、自由、利益以及幸福等诸多方面的实现为己任,那么这些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等法制性的强力规范和保护,必将受到损害。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法制化建设薄弱的现状,这对维护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教育对象等的根本利益都将带来严峻的考验。

不可否认,目前商校存在教育管理者在处理高校教育i作和事务时存在权力上的独断性,教育者也就是教师因为考评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及时评优惩恶,而作为教育对象的高校学生也在自我事务的管理上被高校的职能部门收编,丧失了独立管理自身事务的机会和权力。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虽然已成为共识性的管理思路,但是往往存在无法彻底落实的情况,尤其是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意识不仅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还存在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过分干预甚至是暗箱操作的嫌疑。学生会作为高校学生参与和管理自身事务的主要组织形式,本身是成为高校党政部门对学生管理的一部分,所以“学生会工作行政管理的色彩较重,学生会组织的自治性往往只停留在字面上。”这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基本的自主性,使得学生会组织变相地成为高校党政部门的隶属机构,进而导致学生会充当起学校领导来管理学生的一种便捷工具,与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初衷严重背离。同时,出于各种原因所致,在学生会干部选拔和任命方式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校、学院党委、团委操纵的现象,导致了学生会干部并不是直接通过选举的形式产生出来,造成了学生会运作过程中标榜的民主成为虚设。

三、高等教育管理问题解决出路的思考

首先,要加快高校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进程,完善管理机制中的考评和奖惩制度,以及从源头上明晰管理理念,推动教育管理的民主化与自由化的融合。从其外部要求来看,“建立合理的权益诉求渠道和民主监督机制,不仅能使教育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得以展现,真正实现高校校园民主,而且能够切实保障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从其内部要求来看,为了进一步激发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只有对组织成员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及时激励能力突出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优秀干部,及时淘汰以公谋私、、考试成绩不及格的不合格干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创造力,使得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

篇10

 

现在各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手段逐渐发展起来,先后出现了用于教学的幻灯机、电影、唱片、录音机、闭路电视和语音教室、计算机等。我们可以利用科技发展的成果学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管理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及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些个目标”;管理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管理是“以最少的时间、金钱、原材料或最少的劳累为代价”来达到目标。

 

理念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行动的先导。没有理念创新,改革就不能向前推进,事业就不能向前发展。然而理念的创新,既是教学改革的总结与需要,也是各时代教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管理理念是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指导管理活动的信念及秉承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是对管理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科学的管理理念是科学治校的先导。

 

教育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保障全体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并为实现国家的教育理念,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这些管理者为学校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做着积极的工作。那么如何在不断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即改善办学条件,整顿校容校貌的同时,更好地提高软件水平,使学校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我认为教育管理者应树立以下四个基本理念。

 

一、教育管理要以学生为本

 

后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是对话的交互主体,倡导教师和学生发展平等的对话关系,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存在了。根据顾客是上帝的理念。没有学生的学校是不存在的,所以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是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的根本宗旨。应当把千方百计管住学生的观念转变为想方设法为学生服务,其中包括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如今有许多学校因为招不到学生而关闭,而有的学校却挤破了门,问题就在于学校是不是为学生负责,真正培育出合格的人才来。在对话过程中,教师时而作为一个教育者,时而作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可以作为教育者;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由英国职业教育的宗旨决定的。反映在教育观念上,提倡个性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展,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学术上标新立异,他们认为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学生通过思考已有的各种知识,发展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重视心智的发展在于知识的获取;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反对学生把知识看作是无需证明就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教条。以学生为中心,更强调学生团队活动与群体组合。合作是最有效的互动方式,合作型交往,学生在认知、情感、个性诸方面将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师在教育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

 

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而教学的主力和功臣是教师。教师是知识分子,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待遇和教学津贴,教育岗位上的教师在领取工资和奖金的同时,也有丰厚的教学津贴,所以,教师的收入高于管理者,这是十分正常的。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政府和学校的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教育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从而为社会培育合格的公民。激励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倡有教学资历的管理者抽时间担任兼职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优质地完成教学工作,这是教育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也应是教育管理者需要树立的基本观念。教师有知识分子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教师和管理者在同样享受工资及奖金的同时,应当额外享受超课时的讲课津贴,这是正常的,因为尊师重教就是尊教重师。

 

三、管理与教学应该相互统一

 

教育系统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服务的,学生管理也不例外。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生活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学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教,一个是学,“教”是对教师提出的,“学”是对学生提出的,所以教学永远是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教育管理者必须明确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学生管理是教务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不能有任何脱节,这是教育管理者的基本常识。如学籍管理、学生成绩和档案的管理等。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更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大幅度滑坡,国家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是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支撑,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石。

 

四、教育管理始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方向标

 

我国古代教育先驱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学习兴趣,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求知欲”。 教师的启发应当能够激起学生紧张、活泼的智力活动,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获得多方面的体验。我们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认可,那么教师就应利用这种心理更好的建立起学生的信心,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充分肯定小学儿童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能引起他们积极的情感状态。作为教师应该耐心认真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要理解的内容。人与人是需要沟通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对方的,对于学生更需要老师主动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适时的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在批改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批改作业时要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评分宜从宽;对于他们的不足之处,要正确引导。

 

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的精神,希望学生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定期展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和精神奖励等。当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被肯定,便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更加努力地注意学习活动。.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教师讲授的内容,难易要适当,让学生既能听懂又要有新意。这是引起小学生兴趣、维持对学业注意的关键。

 

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如课文的熟读、同一类题的反复练习活动,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颖性。B.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

 

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背景材料必须淡化,出示的时间要适当,切忌过早显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如天气骤变、学习条件恶化(突然阴雨、停电、室外嘈杂等)、学生病倒或严重违纪事件等,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惊慌失措,要以自己平静的情绪与学生一起审慎、迅速地处理好,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在课间休息时,不宜让学生做激烈的或竞赛性的游戏活动,以防止学生因过度兴奋而不能将注意及时转移到课堂上。

 

五、后勤是教育管理的作用

 

后勤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保证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实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当前,学校后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学校教育教学和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相辅相成。良好的教育资源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上,还应体现在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育人环境的优化和全面、科学、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上。食宿问题历来是教育管理者的大难题。后勤工作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头等大事,防止食物中毒,避免各种伤害和各种事故等是重中之重。总而言之,抓好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是具体的科学发展实践。学校后勤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项工作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使命。

 

只有正确认识到教育问题的缺陷所在,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和提高,摆脱落后的教学方法,引进更为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是我们应该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迅速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对自己对学生负责,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明确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主动积极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那些需要我们的地方,体现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