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
时间:2023-06-22 09:5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文化自觉指引文化自信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而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意味自我思考,反思“传统”的重要性,并在现代化语境中认识传统文化,打通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当代学者多从中国文化发展能力的角度界定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对象,或思考中国文化自信建设的路径。陈先达教授提出:“文化的本质和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载体中内在蕴藏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的总体性理解基础上的。它体现在中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培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其文化认同感。要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就要理清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精髓和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储备,明晰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客观、辩证的文化理解力和文化判断力。
二、推进文化自信的多维度教育
通过对衡水学院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共性特点: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文化实践参与度较高,但文化知识储备极少,认知程度不高;二是虽然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学生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比较理性,70%参与调查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西方思想对自身思想行为产生了影响;三是大学生获取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虽然对现有的中国文化类课程和活动较为满意,但对高校文化自信培育方式提出较高的期许。
目前高校都形成了较完善的通识课体系,课程内容集科学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于一体,有助于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的储备,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但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上,应当考虑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自主意识强、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的思想特点,注重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价值及时代内涵进行梳理,既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脉络,增强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力;结合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探讨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表述方式,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现象的结合,教学内容的易吸收性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辩论赛、演讲比赛或“时事大讲堂”等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使其能够客观且深入地分析社会文化现象,正确评判文化价值,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感。
注重增强专业教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将专业教育的知识性与人文性相融合,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认知,注意了解学生的文化需求,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文化焦虑,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结合专业课程的建设,挖掘专业知识内容中的文化因素,促进文化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的转化,如建立董子文化教学基地;设立具有区域特色文化专栏或网络资源板块,邀请校内外学者进行学术成果的大众化表达。同时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用优秀文化滋养大学生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文化引导意识,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情感,又要自觉地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创业创新理念,启迪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表达出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数字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服饰文化地艺术创作等。
三、培育地域认同感下的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地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易直观地获得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高校所在地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自觉体悟优秀文化,培养自身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地域特点和应用需求,进行生本地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将地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开设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体验课、中华才艺课和思想文化专题研究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同步增加与地域文化有关的内容,并拓展到学生的第二课堂;采取多元联合教学模式,既“请进来”,又“走出去”。“请进来”,邀请地域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文化传承人进课堂,以更加专业的视角、直观的手法展示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走出去”,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民间创业故事和史料的整理,建立革命文化教学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加强和深化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重参观重体验,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度,“润物细无声”般地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将地域文化的体验与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将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协同引导,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地域文化特色研究基地和产业创新基地,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地域文化的创意表达,将大学生外在的文化体验内化为思想和实际行动引导相关的专业和学生开展地域文化体验与教育产品创制类课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多层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自信,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文化体悟的基础上形成高度自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简单,进入微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教师的讲授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等获取大量的多元化信息,学生文化认知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削弱自身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创新了文化的传播途径,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文化+数字”语境下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自信的培育中,既要注重传播方式和途径的新颖性,又要注意中华优秀传統文化在形式上的整合和创新。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究成果,建立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平台,利用新媒体或自媒体进行微文化数字资源的开发,制作适合互联网或手机客户端的传统文化微视频、微课程、微图书馆;利用社交媒体的聚众效应和互动性,建立具有高校地域特色的文化公众号,拓宽学生获取文化的渠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造多层次、鲜活立体的传播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立大学生文化传播工作坊,打造导师制下的学生创新团队,基于学生的视角进行优质文化数字资源开发和建设,如传统文化微动画的制作等。
篇2
Abstract: In China''s 5000 years of civilization history, all the peoples and regions had formed a colorful, different styles of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loc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s. With its unique talents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fea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ffectively using university resources and actively guiding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关键词:高校;地方传统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传承;创新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the sixth meeting of the seventeenth central committee;heritag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20-02
0引言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基础。文化传承与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直面的使命。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在这其中,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我国在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中,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夺目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独特的人文情结。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地方传统文化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观念、习俗、情感以及审美情趣,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文化资源。因此,高校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
1高校在地方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功能
1.1 大学生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佳主体当今世界是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构成了当今世界的文化主题。在过度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较偏远地区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现状不容乐观。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对西方文化的过度推崇,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地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热情,让他们接受地方传统文化必然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爱家的情怀,也逐步培养起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传承者,这是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上的巨大潜力所在,也是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基所在。因此,大学生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佳主体。
1.2 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重要力量
文化是国家的根脉,高校在人才培养、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高等教育工作者是高层次文化主体,他们生产方式和劳动成果就是在传承和创新文化,因此决定了大学具有引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的足够资源和实力。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大学本身就是社会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最集中、技术和科学密集度最高、文化主体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强的重大文化平台之一。高校既是培养高级文化管理及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又是智力、技术密集型的文化产业资源聚集地,也天然决定了高校具有发展文化事业的直接关联和优势。高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的主导者、优秀文化的倡导者,也是文化研究的引领者,所以他们具有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具有优越的条件,因此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重要力量。
1.3 校园文化环境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秀场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环境、氛围、校风、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际关系及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校园环境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环境同时具有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功能。因此,端正学生地方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学校环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秀场所。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具有生命力的成分,经过提炼,加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宏扬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发创新,让地方传统文化在的校园特色文化中体现新的时代气息。
2高校在地方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途径
篇3
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大致从概念界定、文化安全现状、我国的应对措施、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以及文化安全与国家软实力构建五个角度展开。本文主要涉及前三个角度,故本文重点关注前三个角度的研究现状。国家文化安全概念界定。乔纳森•弗里德曼认为,文化安全是建构自我认同的自由。刘跃进认为,文化安全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保持与延续,实质是国家社会特征的保持与延续,关键在于文化的先进性。国内学者对我国文化安全现状基本达成了一致。认为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上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二是国内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淡漠。很多学者提出了保护国家安全的措施。包括积累文化势能;增强文化的创新能力;增强文化传播力;推动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克服对西方文化的依赖;提高文化凝聚力;提升文化影响力。
2国家文化安全的具体内容
本文认同刘跃进对于国家文化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国家文化传统主要包括民族自豪感、语言思维习惯、知识观念体系、制度法律、生活方式、吸纳创新能力等六个方面。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每一个华夏子孙都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这样的自豪感有着巨大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国家文化安全意义重大。文化自豪感所形成的巨大的凝聚力,在潜移默化中抵御文化入侵与内部异质文化的颠覆与侵蚀。语言和思维习惯。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工具。语言与文字相辅相成,共同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逻辑。文化入侵往往从语言渗透开始。所以,保护好本民族的语言是保护本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知识观念体系。各民族生存地域、经历、发展状况的差异,形成了迥异的民族知识观念体系。民族特有的知识观念体系得不到保护,就会丧失了区别于别文化的特质,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理性。制度与法律。各民族根据生产关系,在观念体系影响下,逐步产生出独特的制度与法律。制度法律体系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如果采取了不适当的制度体系,则会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深刻体现一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传统中国的家族聚居、建祠堂、祭祖先、庆佳节,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重伦理、重家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特征。这也是中华文化区别于他文化的表现。吸纳创新能力。吸纳创新能力事关民族文化发展与壮大。一文化能否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否更好地吸纳其他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为己所用,往往成为该文化发展走向的标志。
3外来文化侵略与内部文化颠覆
一般来讲,国家文化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来文化入侵;内部文化颠覆。外来文化入侵的典型形态是文化帝国主义。席勒和萨义德从不同角度批判了文化帝国主义。尽管有时并非强势文化国家有意为之,文化入侵往往使弱势文化失去传承的合法性,使弱势民族丧失自我。一些在强势文化看来是正确、合理的原则,往往是弱势文化的独特成分。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原文化的独特性逐步丧失,对其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当然,对于外来文化影响,要善于甄别,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要坚决清除,有益于我的合理成份则要合理借鉴。内部文化颠覆常与外来文化入侵相辅相成。当弱势民族遭遇民族危机时,会放弃文化颠覆危险的警惕而大力引入所谓的先进文化,进而迷失自我,随之而来的便是自我文化灭亡。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传承了下来,而其它文化则在遭遇外来文化渗透时丧失了自我的独特性。就我国而言,这两方面的威胁均存在,需要我们关注。
4国家文化安全保护措施
篇4
(一)饮食文化和高校食品专业研究的内容上相一致传统饮食文化研究中所指的人类食事活动内容有:一是生产,食生产。即原料的加工生产、保藏等。二是食生活。即原料的获取、食品流通、运输、消费、烹调、饮食、礼仪等。三是食事象。即与饮食相关的具体行为、现象等。四是食思想。即饮食的认识、相关知识、观念、理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五是食惯制。即习惯、风俗、传统等。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也是食品专业重要的学科内容。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食品这一行业是涉及民生的发展行业,也是百姓不折不扣的良心行业,其对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要求。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校专业教育方向正好能够满足企业对高技术含量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将传统饮食文化贯穿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里,使技术水平含量和文化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双翼,有利于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学生在社会上的不断攀登。
(三)饮食文化的传承需要引起大学生的重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名声源远流长,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国外思想潮流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涌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甚至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引导,暗示了对不同性质的文化分辨模糊,因而逐渐对饮食和文化失去了自信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风俗文化,贬低本国民族文化,大学生的民族信心与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并发扬本国饮食文化,传承饮食文化要引起当代大学生足够重视。甚至把它看做是维护民族的一种权益,保护本国文化的强烈意识。因此,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弘扬我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责无旁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大浪下,更需要大学生不拘一格地去研究好、继承好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贡献年轻的力量。
二、在教学中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对策
(一)充分营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学习氛围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的提升、完美人格的树立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所说的“饮食风俗文化”“饮食礼仪文化”等相关章节内容联系起来,是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正是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礼德传承。清华大学教授认为:如今在高校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问题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单纯教育,而却忽视了个人的道德情操、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非专业方面的教育。许多人认为上大学的学生目的普遍都是为了个人有一份可靠而稳定的工作,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所以,他们一旦毕了业,就想要立刻赚钱,过上安稳的日子,至于民族是否兴衰、社会是否因存在某些问题而阻碍发展,都觉得与自己毫不相干。目前,高校大学生内心普遍都没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非常可悲甚至是恐惧的一种社会现象。
2.人格素养的培养。《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生活上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敏而好学,学而不倦的乐观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积极学习传统饮食文化成果精髓的追求精神,还要注重人生的现实意义,即注重艺术品位与人生价值,注重人生自我修养和人格的建立。
(二)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强饮食文化的教育
1.几千年的华夏文明造就了璀璨辉煌的文化,这是祖先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自成体系、博大精深,蕴涵丰富理念、政治思想、风俗礼仪等,与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更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因此,高校应大量宣传并且在专业课中进行普及教育,作为专业知识的有益扩充,完善知识框架结构。通过调整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安排,把饮食文化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其中一门必修课程,得到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形成要学习高端技术必先学习传统文化成果的精髓。这样,将饮食文化这门课程应用于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不仅增强了传统饮食文化感染力和凝聚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知识,完善教学制度的时效性,使学生内心世界得到丰富,这样利于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全面升华。
2.培养从业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国饮食文化在当今世界上声誉名扬天下,中国饮食闻名于天下。例如,两千年前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诸葛亮发明馒头比西式汉堡包早一千多年,这都是古时候了不起的时明,直到现代依旧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乃至全人类的生活饮食习俗。“民以食为天”,目前,传统饮食仍旧是国内外第一大行业,世界500强企业有大部分行业与饮食相关。诸如此类的饮食文化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培养他们的从业信心和自豪感。
三、总结
篇5
[关键词]壮族;布洛陀文化研究;拓展与提升
[作者]廖明君,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1-0103-005
近年来,在广西壮学学会的带领和推动下,在区内外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下,布洛陀文化在资料的搜集、整理、译注、出版以及考察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壮族创世史诗性质的《布洛陀》经诗也于2006年入选由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布洛陀文化,需要在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布洛陀文化研究,促进布洛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明确与深化布洛陀文化的定位和价值
(一)深化布洛陀的文化定位
自然生态决定生产类型,生产类型又决定文化特征。因此,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常常产生出不同类型的文化形态和文明类型。在此基础上,在某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的民族(族群),总会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具体而言,由于每一条大江大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使得其所产生的文化形态和文明类型也不尽相同,各具特点。作为珠江流域主要原住民族,壮族先民不但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更在其文化的创造过程中,产生了本民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可以说,人文始祖是布洛陀的总体文化定位,具体包括创世之神和文化英雄。
1、创世之神布洛陀
创世之神通常指的是某一民族(族群)在观念上所集体认同的最早的祖先。这一创世之神一般并不是一个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而通常是一个观念性的集体创造的人物形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往往不约而同地把本民族(族群)的诞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本民族(族群)在文化创造上的重大业绩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并将之神化。因此,在总体上,创世之神大致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创世之神一般是神话人物,或者是一个传说人物,民间认为他在历史上为本民族(群体)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文明和文化创造上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次,认同某一创世之神的人通常属于一个民族(族群),他们之间可能有血缘或亲缘关系。也可能没有血缘关系。第三,某一创世之神可以是有世系可考的,也可能是无世系可考的。总之,在一定意义上,创世之神实际上就是某一民族(族群)在文化上集体认同的祖先。
在壮族民间广泛流传的布洛陀创世史诗以及有关布洛陀的神话传说中,都叙说了布洛陀创造天地、创造人类、创造火种、创造干栏、创造稻作、规范秩序等,集中反映了生活在珠江流域的壮族先民的物质文化创造。同时,布洛陀创世史诗以及有关布洛陀的神话传说还讲述了农作物来源与耕种、耕牛和其他禽畜的创造、河渠泉塘的开挖等。如在《造谷米》中,就叙述了先民种植的粮食作物包括粳米、糯米、旱谷、黑糯谷、小米、高粱等,还叙述了开田造地、犁田、耙田、播种、移秧、灌溉、耘田、施肥、收割等稻作生产的全过程。
从历史上看,壮族民众一直认同布洛陀是本民族的创世之神;从现实来观察,数十万的壮族群众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自发地集中到广西田阳县的敢壮山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布洛陀的活动。而在壮族地区的其他地方,也有规模不等的祭祀布洛陀的活动。
因此,在壮民族的文化理念中,布洛陀就是本民族的创世之神。
2、文化英雄布洛陀
人类社会形成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和支配自然的力量逐渐增强。到了原始社会后期,随着一些大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的出现,这些部落和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其他早期文化的创造者具有了莫大的力量与权利,并为部族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不断壮大以及文化特点的进一步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于是,这些部落和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其他早期文化的创造者便被该族群视为所谓的“文化英雄”。
也就是说,文化英雄不但为人类获取或制作了各种文化器物,例如火的使用、农作物栽培、工具发明等,还为氏族扫除了各种妖魔鬼怪。文化英雄不但将各种生产、生活技艺传授给氏族,还为氏族制定婚丧习俗、礼仪节令、伦理道德,等等。此外,文化英雄有时还参与了自然秩序的制定。在一定意义上,文化英雄可以说是氏族集体力量的集中体现,更是氏族文化成果的集中代表。
在壮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布洛陀不但创造了宇宙天地,创造了人类生命和自然万物,是一位丰功伟绩的创世之神。布洛陀还为壮民族制定了相关制度、文化习俗,等等。如在布洛陀创世史诗以及有关布洛陀的神话传说中,都叙述了布洛陀制定氏族部落社会的制度和习俗、伦理道德观念、原始宗教观念等,包括村规民约、风俗习惯以及怎样处理好父子、婆媳、兄弟关系等。因此,布洛陀同时又是一位文化英雄。
总之,一方面,布洛陀在宇宙起源、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等方面具有神奇伟大的力量,为壮民族的诞生、生存与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确实是一位创世之神。另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始祖布洛陀运用其颇具力量的智慧,安排、协调壮族先民与自然万物的文化关系。始祖布洛陀是一位安排、协调壮族先民较好地处理与自然界诸多关系的智慧之神。更为重要的是,布洛陀在完成创世伟业以及帮助人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时,针对家庭成员,如父子、母女、兄弟、婆媳之间的矛盾,通过相应的各种“解冤经”予以调和化解,并以勤勉和睦作为家庭伦理的主题,从而使得壮族社会得以稳定、和谐、发展。可以说,在特定的历史年代里,始祖布洛陀立下的以和谐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对于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调整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因此,如果说,布洛陀在开天辟地之时是壮民族的创世之神,在创造世界万物之时是智慧之神,那么,在安排人间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之时,布洛陀则是至善之神。布洛陀是壮族一位集创世之神和文化英雄于一身的人文始祖。
鉴于壮族与珠江流域原住民族所具有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布洛陀也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
至于布洛陀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的文化关联,需要进行深入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布洛陀的文化定位,存在着“人化”和“历史化”――将布洛陀视为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的现象。这是不符合布洛陀文化的基本定位的,也是不科学的。在有关布洛陀文化研究和宣传中,需要尽量避免再出现这样的观点。
(二)探究布洛陀文化的主要特性
1、悠久的历史性
布洛陀文化源自远古的神话传说和民间祭典,是壮族及其先民文化理念和民间习俗长期积淀的具体再现,具有悠久的历史性。
2、强烈的信仰(宗教)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如果说民间艺术像一个人的服饰一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现,那么,民间信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所在。具体到布洛陀文
化,不论是文化内涵、艺术形式还是举办场域、传承体系以及发展脉络,千百年来元不都体现着壮民族与文化观念,具有强烈的信仰性。
3、突出的活态性
布洛陀文化形成于民间,也传承于民间,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至今仍在壮族民间流传,是壮族民众现实生活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活态性。
4、价值的多元性
布洛陀文化反映的是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情况,反映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生活图景,蕴涵着宗教、神话、文学、语言、艺术、民俗等多方面的价值,具有价值的多元性特征。
(三)明确布洛陀文化的主要价值
布洛陀文化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壮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体现了壮族民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适应自然环境而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是一部民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1、有助于全面了解壮族历史、社会与文化
2、有助于重建壮族文化传统
3、有助于加强壮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4、有助于增强壮民族的凝聚力
5、有助于提升壮民族的文化自觉
6、有助于推进壮族社会的和谐发展
7、有助于推动壮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拓展与提升布洛陀文化的研究方法和方式
(一)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
一方面,狭隘的民族主义会导致文化虚无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得整个民族缺乏自主性,难以获得继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会导致文化自大心理,进而使得整个民族缺乏包容性,难以获得继续发展的活力。
因此,面对布洛陀文化,我们既要突破导致民族缺乏自主性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局限,也要突破导致民族缺乏包容性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局限。
(二)强调客观性、真实性和整体性。坚持在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时空中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
1、鉴于布洛陀文化所具有的丰富性,坚持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来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
布洛陀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变异性特别是价值的多元性,决定了需要采用跨学科的学术视野来观照布洛陀文化,特别是需要运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前沿理论来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
2、鉴于布洛陀文化所具有的活态性,坚持以扎实的田野考察作为布洛陀文化研究的前提与基础。
坚持布洛陀文化考察研究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整体性,布洛陀文化考察研究要争取做到“五个在场”:文化传统在场、文化活动在场、活动主持与表演者在场、传统受众在场以及研究者的在场。
文化传统“在场”――指布洛陀文化的活动行为是合乎传统规定性的现实存在与动态传习,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文本考古中的历史传承来加以简单地映证。
文化活动在场一布洛陀的文化活动有着场合上的严格限制,要发生于真实的仪式生活。
活动主持与表演者在场(“演述人在场”)――指在田野调查中,不但要有布洛陀文化活动的主持与表演者,更需要将主持与表演者的相关情况纳入考察研究的范畴。
传统中的受众在场――布洛陀文化活动往往是民俗生活的重要事件,有时甚至是仪式的中心内容,是文化活动参与群体共同关注的主要内容。因此,他们既是布洛陀文化活动的接受者,也是布洛陀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这就是说,我们在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的时候,也必须关注传统中的布洛陀文化活动的受众。
研究者在场――这并非是指研究者单纯地置身于田野或有一段田野经历,而是说针对具体的布洛陀文化及布洛陀文化活动之间的关联来寻找自己的研究视界与进入文化活动传统的融汇点。
(三)围绕信仰性。从与布洛陀文化相关的仪式活动入手,立体性地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
1、信仰性是布洛陀文化的最为重要内核,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视野,考察研究信仰性与布洛陀文化的内在关联,推动布洛陀文化考察研究的深入开展。
2、相关仪式活动是布洛陀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充分运用相关仪式理论来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的有关仪式活动,在立体性、动态性方面加强布洛陀文化研究。
(四)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观照布洛陀文化的变迁脉络
1、布洛陀文化内涵丰富,传承方式多样,影响深远,需要用全面的眼光才能够较好地观照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脉络。
2、布洛陀文化历史悠久,代代传承,活态性强,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才能够较好地把握住其在文化长河中的变迁脉络。
三、加强与推进布洛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鉴于布洛陀文化是一项珍贵(国家级)的活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壮民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因此,在对布洛陀文化本体进行考察研究的同时,也需要深入探究如何在现代化背景下传承和发展布洛陀文化。
(一)增强认识,改变观念
布洛陀文化传承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要大力加强布洛陀文化的宣传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加大传播力度,大力宣传布洛陀文化的重要重要价值,改变观念,增强认识,实现在文化心理上由文化自卑乃至文化虚无到文化自尊、文化自信乃至文化自觉的转变。
(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1、政府的主导性
文化建设属于政府的三大建设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当然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另外,为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传承发展布洛陀文化,也是壮族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政府主导,不光要拿钱,还要进行指导和规划。
2、学界的指导性
布洛陀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因此,需要围绕布洛陀文化及其传承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有关布洛陀文化的认定、保存、传播、保护和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加大布洛陀文化传承发展的学术支撑力度。
3、民众的主体性
布洛陀文化所具有的活态性,要求布洛陀文化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生态中来保护与传承,这就决定了作为布洛陀文化的创造者、所有者和传承者的壮族群众必须是保护传承布洛陀文化的主体,政府和学界起到的应该是支持、帮助、引导民众的作用,而决不能代替民众来保护传承。因此,要充分发挥民众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自觉地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就目前而言,这方面的工作还需做出努力。
总之,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利用民间力量,开创布洛陀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三)立足传承,以民为本
坚持以民(民众)为本,注重整体保护和动态保护。由于布洛陀文化的活态性,决定了传承发展是布洛陀文化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而决定了布洛陀文化保护工作必须是以民众为根本,以传承人为核心,注重传与承的关系,避免传与承的断裂。同时,以民为本又决定了布洛陀文化保护工作必须实施整体保护,也就是必须抓好普查、传承、开发、利用、发展等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
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建立全新的传承机制:坚持传统传承方式(民间传承――社会教育――师徒之间的口授身传)与现代传承方式(学校传承)相结合。
(四)加强保护,合理开发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布洛陀文化保护的立足点,我们要坚持布洛陀文化的真实性和整体性,科学地传承发展布洛陀文化,防止对布洛陀文化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篇6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历史积淀,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试图从各自学科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19世纪的泰勒在《文化的起源》中对“文化”定义为一个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错综复杂的总体,被人类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它结构了文化高高在上的优越性,对“文化”的性质、范围、内容和意义做了一个全方位的说明。
人类存在方式体现着文化样式。康德、狄尔泰、卡西尔、马尔库塞从主体角度理解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特色。文化与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样式、人的价值实现密不可分。从广义角度看,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在精神领域的所有创造物。
人是文化的存在的形式,文化是人的理性、道德以及审美的内在人格的一种升华,体现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文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实质,人与文化是一种相互塑造的过程,即“人化”、“化人”的过程。“人化”是按照人的思维方式改造客观世界,使得客观世界带有人文性质;反过来,人从外界感知世界的丰富性,“人化”的成果培养和提高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能够全面自由的发展,同时蕴含着对未来世界的展望。从以上表述可以得知,文化的本质是“化人”。
二、文化的功能
文化作为一种人类活动方式,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从实践主体角度看,文化通过教育和传播的方式将知识转化成社会产品,满足人的精神、物质需求;从文化自身角度看,具有启蒙、引领的导向作用。文化的社会功能侧重于文化在社会转型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一)导向功能。从社会结构角度看,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具有柔性调整社会结构,维护社会制度,调控并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且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导向作用,可以规范人们日常行为,调节人与外界的关系以良好持续地发展。
(二)传承功能。从社会进步的视角看,文化具有传承知识和传递文明的作用。人类社会的进步体现在,当代人在前一代人所取得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展,文化则起到传递作用,将文化变成一种连续性活动,对每一代人的知识精华进行传承和发展。
(三)教化功能。从育人方面看,文化具有教化的功能,即通过文化的表现形式,运用文化手段教育、改造人,使人更好地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人创造文化,文化又塑造人,所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文化的培育和熏陶的过程。
(四)凝聚功能。从民族发展角度看,文化可以构建民族心理,培养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凝聚功能。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我国特色进行融合,充实和发展自己,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因素,使之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转型社会与文化使命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我国正经历着整体性的社会变迁,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文化担负着塑造国家形象和国家信仰、接续民族精神血脉等多重重大使命,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担当意识,形成具有强大包容性和开放气度的中国文化,引领民众走向自觉自知。
(一)我国转型社会的困境。转型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转换,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利益格局都发生改变,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冲突加剧。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付出了代价,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匮乏等问题影响社会转型的步伐。人们的潜意识正被商品化、功利化,急功近利的世俗意识侵蚀人们的思想,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盛行。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始的,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带着西方色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在多元文化冲突的交织下会出现道德层面的缺位,信仰层面的危机,社会秩序层面短时期的混乱、无序。这种迷茫、困惑实质是价值选择的迷茫。
篇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20-02
收稿日期:2011-10-09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文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重点课题(WJ125ZD013)
作者简介:薛宝林(1956-),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硕导,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陈相伟(196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从事高等教育与中国文学研究;张丹(1980-),女,黑龙江泰来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并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作为国家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处于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聚集吸纳了大批以文化研究、传播、继承、发展与创新为己任的优秀知识分子,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高等院校成为了知识、思想、道德、价值的文化高地,同时这里也是一个不同思想观念交叉、碰撞、交融,并获得新的发展的地方。高等院校以其所拥有的文化人才和文化成果的特殊优势,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推动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服务于社会,并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交流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世界各国高校间开展的教育交流、学术交流,在传承与创新、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要借助高等院校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有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等院校的核心任务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是不容置疑的,而人才培养正是传承创新人类优秀文化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高等院校要积极凝练大学精神,弘扬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文化育人的作用,努力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文化的传承创新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它既存在于专业教育之中,也存在于全面发展教育之中。所以说,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能够实现专业教育与健全人格培养的相互融合,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为了发挥高等教育的“教书育人”功能,应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揭示和把握各门科学之间的关联,从而帮助受教育者实现对历史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使受教育者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人。正如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高等院校的培养对象是青年人,我们必须始终贯彻文化育人的方针,以中华文化价值观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使高等院校成为“文化陶养和价值教化”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也一定要把文化传承创新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要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坚守“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并努力完成大学的使命。“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应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的双重自觉性,即培养专门人才和培育健全人格的双重自觉,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高等院校应以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的特色文化使学校在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形象等方面树立自己的文化旗帜,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速培养更多高层次的文化领军人物和大批的高素质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文化成果方面的优势,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科技、教育、经济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互为条件的经济发展方式。高校要自觉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中来,促进学校与社会间的相互融合,要进一步加快有特色的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步伐,积极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不断满足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当前恰逢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其在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为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高等院校以其独特的性质、作用和功能,在培育和推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高等院校应该努力打造文化产业研发平台,促进文化成果的转化,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事实证明,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仅是高等院校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且对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区域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文化产业在地域上的聚集,高校文化产业与区域文化产业在空间上的融合与渗透,同时也促进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我校为例,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105年办学历史的师范院校,被称为“龙江师范第一校”。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展示了龙江师范教育的风采,形成了“敦品砺学、重教爱校、求精务实、为人师表”的校训。我们在传承历史的同时,还应勇于创新思路,凝练出“坚韧执著、奉献求索”的师范精神,使百年老校成为龙江师范教育的典范,成为齐齐哈尔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品牌。研究成果“齐齐哈尔文化研究”、“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齐齐哈尔地区流人诗词研究”、“齐齐哈尔站人文化研究”已成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时代,应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因为,高等院校是先进文化和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所在区域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从另一个角度说,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因而,高等院校与区域文化产业的合作有利于促进它们的共同发展。
三、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专业群的作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不仅要注重文化产业的开发,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这也是高等院校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作为地方高校,更要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积极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从现实情况来看,多年来高等教育已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但尚缺乏高层次的领军人物和善于组织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人才。尤其应该指出的是,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层次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加之我国文化悠久、人口众多,因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造成的人才缺口不断加大。而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文化与产业脱节的现象,因而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问题的产生,这些也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丁伟同志在出席国家文化产业培训基地揭牌仪式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文化部已把积极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力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高等院校要牢牢把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拓宽人才培养思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专业群的独特优势,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创新基地和文化创意孵化基地,以便更好地发挥领跑者的作用。
要积极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项目研究。应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和技术上的优势,结合所在地域的自然、经济、文化特点,有效开展科研工作。齐齐哈尔是一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城市,因拥有世界上品种和数量最多的丹顶鹤而被称为“鹤城”,在城市主题文化建设中,学校应积极与政府进行合作,发挥其在历史、旅游、教育、艺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挖掘鹤文化底蕴,提炼鹤文化精华,把鹤文化打造成鹤城主题文化的“灵魂”。应树立“将生态市园林城、绿色食品之都、生态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与鹤文化相融通”的理念。目前,鹤文化已成为齐齐哈尔市的标志性文化。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成功,不但大大提高了外界对齐齐哈尔市的认可度,也提升了齐齐哈尔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对地方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也推动了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篇8
中航工业黎明传承着中航工业集团文化,形成了以“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理念为核心价值的文化理念体系,提出了企业在战略选择、策略运营、基础管理工作中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其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成为融聚能量的磁场和助推企业发展的内驱动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融聚能量的核心是高品质。对于中航工业黎明而言,文化能量全面释放的终极判断就是为客户准时提供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产品。“尽精微方能致广大”,做精产品的重中之重必须形成全员的“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要形成这种作风,就须使企业全员能够按照价值追求,不断增强航空报国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企业内各级组织和成员能够跳出自我,团结协作,荣辱与共,形成树正气、提士气、凝人气的群体奋斗的氛围和意志,体现国企“正能量”;企业的基础管理能够围绕企业愿景和企业发展战略,按照企业的文化准则,开展科学有序的管理。对于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来说,抓好质量,为客户提供精品,是文化融聚能量的核心所在。在思想意识上,自上而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达成共识;在管理行为上,健全质量责任体系、提高质量过程控制能力、严肃质量奖惩、加强零缺陷管理;在工作行为上,自下而上扎根岗位、全员参与、挖空心思、摒弃陋习、按章办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形成精准制造的理念和行为习惯,为客户提供精品,赢得市场,获取效益。
加强核心能力建设。中航工业黎明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专家骨干队伍和优秀的员工队伍定位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各项工作获得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是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的智慧之源,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发生作用的最重要的载体。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和挖掘人的潜能是做好各项工作根本,要通过质量使命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选树典型等,充分调动全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为客户提供精品的强烈愿望。
篇9
何谓民族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指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且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具有民族文化财富的表演技术类、工艺技术类和节目仪式类的传统文化事项[1]。何谓民族非遗传承?它指的是对民族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促进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提高。在新时代语境下传承民族非遗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第一,非遗文化特别是民族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时展中沉淀下来的精神价值与思维方式,是少数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及文化的图腾。传承这一文化即传承民族精神。第二,民族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民族非遗文化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应有之举。第三,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技术优势,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红利的加持下,我们理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而民族非遗是中国故事与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也是“怀旧”与“创新”的完美融合。第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这一“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理应发挥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与职责,与中国西部乡村开展“校地共建”,通过大学师生对民族非遗的传播与发展,充分唤醒民族非遗传承的“文化自觉”,帮助中国西部乡村(以贵州为主)脱贫致富,共同实现“文化自信”,创造“美好生活”。民族非遗传承的现状和困境民族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承与发扬至关重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壮大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国人民开始走向共同富裕。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一定要找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突破点”,才能实现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地”,利用智慧与技术帮助民族非遗传承与发扬,成为其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贵州从江地区侗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传统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民族文化即将受到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一,文化断层。根据团队调查,在侗族人口占比超过90%的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大量青壮年人口纷纷外流,在返乡时兴建楼房,并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带回去;侗寨里麻将声、广场舞等现代休闲娱乐方式逐渐增多,而凝结着原始劳动风貌与情感的侗族原生态音乐和节庆活动却日渐衰落;1990年后出生的孩子受生活环境的制约,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教育较多,对侗族的节庆风俗、服饰穿戴、侗歌等知晓甚少。由此,传统侗族文化失去了基础的传承对象,导致出现了民族“文化断层”。其二,民族文化传承乏力。大部分青年由于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难以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导致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难以延续;专门从事侗族歌舞及民族民间文化表演、传授、研究的人员相继离世或逐步退出舞台,造成了民族文化宝贵资源的巨大损失;民族文化的校园传承出现了多种误区,如把舞台歌舞当作民族文化、把学校老师当作传承人、教民族文化怕影响学生的文化课程、对民族文化的偏见与排斥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其三,留守儿童教育堪忧。随着当地劳动力外流,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剧增,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却出现诸多问题: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儿童缺少陪伴;家长知识水平偏低,“望子成龙”却无法提供知识上的帮助;学校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例失衡,儿童的课外技能培养受限。本项目着眼于民族文化传承,整合留守儿童资源,指出依靠他们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这样一来既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找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其四,经济造血功能不足。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本应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但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不力,其产品未能受到市场的普遍接受;或受缺乏技术性等综合因素影响,民族非遗的经济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脱贫致富的能力明显不足。新时代民族非遗传承的路径“有故事”“讲故事”成为新时代民族非遗传承的两个必要要素。前者的文化内蕴多为“怀旧”,后者的核心则为“创新”。我国滇东南地区是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其民族非遗高达上百种,承载着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精神,有着极为珍贵的价值。南京财经大学组建了“民族非遗的高校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曾分别面向大学校园和社会公众进行有关民族非遗文化传承的问卷调查。面向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主要从对非遗的认知、对非遗传承的态度与责任等视角展开,对社会公众的调查问卷则在对非遗的了解、日常非遗消费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非遗传承十分关心,但不十分了解,愿意为非遗的传承做出贡献,并期待大学多开设相关课程与实践活动。社会公众对问卷的参与较少,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对侗族非遗的情况也不太了解,但十分愿意参与非遗传承。这两类人群认为非遗传承的方式均以互联网为主,认为高校理应在传承中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研究,笔者认为,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地,理应在民族非遗的传承中做出应有贡献。或可通过以下途径有所行动:(1)密切高校与地方(乡村)的联系,推动高校服务地方、深化劳动教育内涵、践行“乡村振兴”的高校担当;(2)将民族非遗文化创作与研究引入高校,充实高校美育课堂,践行“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要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3)通过民族非遗传承的中西比较,构建起中华民族非遗传承的“中国模式”,在我国欠发达地区进行推广和借鉴。鉴于这些认知,南京财经大学“民族非遗传承的高校担当”实践团队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持续开展“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活动
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团成立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石贤。她带领的团队主要针对贵州从江的侗族文化传承现状开展文化志愿帮扶活动,与贵州从江团县委、县妇联合作共建“大学生志愿实践基地”两处,以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为主要活动地点,创办“古梦清泉少年侗歌班”,带领当地留守儿童跟随老歌师学习侗歌。少年侗歌班项目激起了当地群众重拾侗歌文化的热情,被纳入从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侗族大歌保护项目”。团队还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发起了爱心笔友计划、援建爱心图书室、语音故事征集等活动,并通过团队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受到了校内外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围绕侗歌班,团队还在当地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举办公益电影节、给老年人免费摄影、创办侗族手工公益微店、修复古榕碑亭等。2016年8月,古梦清泉创始人石贤组织筹建了从江县西山镇民族文化传习所,让侗歌和侗族传统技艺获得了良好的常规传承平台,充分提升了当地的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推动民族非遗走进课堂”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连续6年组织开展过“非遗进课堂”,2021年,团队与南京博物院合作,持续开展“馆校合作”,推动民族非遗进课堂,内容包括讲座、手工艺体验、文化研讨等,并且与学校艺术教育中心合作,开设常态化课程与课堂,开展“名家进课堂”“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到非遗传承地开展“实境课堂”等系列活动,在学校“文体增色”战略中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应有担当。同时还与西部高校进行联络,共同开展线上课堂,开展东西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志愿者活动,实现了互动往来与交流,共同促进了非遗文化的繁荣。
挖掘侗族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
2021年寒假期间,实践团队制作了动画故事《四艾寻歌》。考虑到哔哩哔哩、抖音等视频平台的受众人群大都是年轻人,而他们对机械的、教条的、纪录片式的短视频兴趣很少,这将不利于视频的推广和非遗文化的宣传。因此我们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较为幽默风趣的PPT动画模式的短视频,以尽可能适应社会媒体高速发展、更新换代的特征。在视频故事制作完成后,团队利用多平台实时联动视频,在抖音、哔哩哔哩的视频制作和是相互协调配合的,并且与微信公众号“古梦清泉”的推送相一致。
为留守儿童开展“云端支教”与捐赠
“云端支教”是实践团队探索的创新性支教方式。实践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外国语学院,团队成员的语言是优势,所以团队将民族非遗故事收集起来,简化成“儿童版”,继而进行翻译,在经过反复打磨后,使之成为适应留守儿童的简单英语,再进行录制、配乐。每一集原创非遗故事不超过5分钟,以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听得进、听得懂”,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云端支教”还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录制一些弹唱的钢琴曲送给这些小朋友。团队认为音乐能够给人带来希望,也期待贵州的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音乐和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同时,团队还面向从江贫困小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捐赠。如从江县西山镇中心小学期待能够得到体育用品与配套书籍,团队便联系了学校体育部,随即体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马肇国老师采购了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基本体育用品寄送给小学,同时还利用自己是网球专业运动员的优势,录制了简易的“网球教程”赠送给了小学的孩子们,表示了对他们认知网球、热爱运动的期待。同时,团队还向西山镇中心小学捐赠了一批民族文化类和通识文化类的名著,以助力民族地区的学生阅读文化书籍与名著,推动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非遗传承阵地建设。开展非遗传承的中西比较研究实践团队收集了20个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及政策,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了解到了世界各国对非遗的重视,以及采取的良好举措、文化背景等,这对于视野的开阔、专业的拓展均有益处。笔者始终以批判的眼光从不同视角去看待“抖音”等大众传媒,对其优势与劣势进行理性分析,继而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文化研究的自觉中建立了文化自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研究团队中的指导教师担任商务孔子学院教师多年,利用这一优势,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如何将“民族的”转变为“世界的”,从而实现“用文化沟通世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
实践团队所在的南京财经大学拥有经济、管理等商科以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理工学科,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有着极大的支撑作用。经调研笔者发现,当前民族非遗要想走出世界,就应将“制作技术”转化为“传播技术”,即如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讲好非遗故事”,如何挖掘每一件民族非遗产品背后的故事,并用故事吸引市场、用故事传承文化,而这也是笔者团队项目的技术创新之处。实践团队的成员中有擅长大数据分析以及VR、微视制作的同学,而且在自身的专业之外,笔者对这些当前和未来的“必备技术”充满热情,希望能够借助对该项目的探索与尝试,真正实现学科与专业的融合,而这也是未来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团队从优秀校友石贤的卧松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开发线上App,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说非遗、讲故事、播文化”,探索先进技术融入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机制;多角度保护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40-02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有着深远的意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性质、作用、意义之于民族、国家的未来命运,已经形成共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组织,对于具有民族民间特性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文化的称呼和理解不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11月15日通过的《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中称之为“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并进一步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认为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被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包含在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礼仪、习俗、工艺美术、建筑及其他艺术形式中。”[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类别看主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大类。民族民间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现着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没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弘扬,民族精神就没有了根基,因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任重而道远的国家大事。
一、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经济的发展是以同质性为路径,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却是以多元化为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到巨大冲击,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甚至短视的利用传统文化来创造经济价值,对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威胁甚至破坏。中国对民族民间文化价值和传承规律缺乏了解,保护方式欠科学。立法观念和法律保护意识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需要,导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陷入严峻的局面。民族民间文化遗失严重,民间艺人后继乏人,许多传统技能面临年久失传的危险;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被不合理、不科学利用开发。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缺少相关的法律,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的法规,但却缺少像韩国和日本等国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大法,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依据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人才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少数地方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2]。
二、立法保护是根本性基础
就民族民间文化的整体性保护而言,立法保护是根本性的保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持久战”。需要一代一代人来做,仅靠调动积极性和应急措施是不行的。必须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与一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和行动较快的国家相比,中国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明显滞后。要制定国家层面的法律,以保护、保存、利用和传承为目标,对文化保护各个层面的工作和环节都要有法可依。
通过立法规范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机制,确保全面有序地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状态。通过立法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规定普查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等等。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依法亦以抢救和保护。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优先抢救保护、依法对保护传承人及传承团体给予适当资助。法律还需要明确规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规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持方法、保持者的权利、荣誉和应尽的义务。对特定的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区,法律还应该明确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使用、社区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生态造成破坏应承担的责任。通过立法提高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管理水平,将中国民族间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政府主导各方力量参与实现全民保护
在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较为严峻的今天,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国务院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对提高公众自觉参与保护的意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民族文化保护牵涉文化、民族、旅游、宗教、教育等多个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只有坚持政府主导,协调各类机构,使传承主体及社会公众共同积极参与保护,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合力,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才会不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高效和统一的工作协调机制,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保护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制定保护标准和目标,系统解决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保障重点的和濒危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各级政府按照各自的职责,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各方面作用,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弘扬。政府部门还要建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公众的监督制度,使保护工作能够科学地、民族地、有序地进行。
四、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培育全民保护理念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是某一些人的工作,而是全民统一认识共同努力完成的工作,全民保护理念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必要土壤和大环境。而教育是人类进行文化认知、文化记忆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还是传承、最终都要由人来实现,都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来完成。因此培养一批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承团体的建立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依靠学校和各种教育培训形式来实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中学教育、社会教育和民间培训机构等在人力、智力以及创造力等优势,创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教育体系,普查、挖掘、整理、研究、传播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创兴功能。高等院校可以以一个学院为平台,结合课程体系特点开设相关课程,如开设民族歌舞、民族手工艺等课程。还可以将文化资本做成文化产业,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中应增加乡土文化内容,提高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升认知和评价能力,形成应有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文化传播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持有人的作用,调动民间文化艺人,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鼓励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通过日常生活和专门学习的方式,发扬光大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民间民族文化。
五、旅游利用是保护的必要动力
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需要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合理的旅游开发利用可以扩大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空间,民族民间文化是活态的文化,不能仅局限于摄影录像,资料整理,建立名录体系等静态的方式。旅游利用是让民族民间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拓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节庆文化的开发,建筑文化的展示、饮食文化的弘扬、服饰文化的挖掘等等,可以让世人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让文化持有同胞更充分地看到自己拥有的文化既是资源也是资本,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己的文化,自觉关注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其变迁和保护传承等相关重要内容。同时旅游利用所带给当地的经济价值也是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必要资金来源,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旅游利用使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的民族地区也拥有必要的物质财富,因而合理的旅游利用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不可缺少的动力。
对民族民间文化以什么样的方式保护,是大家普遍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但首先还是属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更加完备的抢救和保护的法律、政策,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文化遗产的丰富性所体现出的民族性、独特性、多样性,决定了保护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是以保持其原生性为前提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对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也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因此通过立法,确保保护的有法可依,依靠政府部门调动各方参与、借助教育途径的积极配合以及旅游开发的合理利用等齐头并进,形成多层面的、立体的保护系统。只有这样,民族民间文化才不会成为孤立的文化,自生自灭的文化,通过文化持有者和文化共享者的共同努力,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