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体系范文

时间:2023-06-22 09:5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教育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教育体系

篇1

(一)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的基本含义

反腐倡廉教育体系,是由反腐倡廉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载体、教育主体等各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各要素只有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发挥教育体系的整体功能;如果忽视其中任何一项素,都有碍于教育活动的顺利、高效实施。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建设,其建设的着力点在于促使各要素之间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科学合理机制,能动发挥各要素之间的整体功能,提升反腐倡廉教育能力和水平,实现反腐倡廉教育效果的优质和高效。

(二)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应包括5个重点要素,即:学习教育机制、落实保障机制、过程监控机制、信息反馈机制、评价奖惩机制。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学习教育机制是指对反腐倡廉的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使内容更系统、重点更突出、形式更加灵活。落实保障机制是指建立完善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和学习过程落实机制。过程监控机制是指对反腐倡廉教育整个过程实施科学有效的指导、检查和督促,保证学习教育顺利进行。信息反馈机制是指对监控情况及时向体系其他环节反馈信息,促进各个环节研究制定适宜的加强和改进措施。评价奖惩机制是指对反腐倡廉学习教育活动进行质量评价,并坚持奖惩并举,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反腐倡廉学习教育。

(三)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各要素中,学习教育机制是基础,体现的是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方式;落实保障机制是保证,体现的是反腐倡廉教育实施的规范化、制度化、过程化;过程监管机制是关键,体现的是对反腐倡廉教育过程的制约化、有序化;信息反馈机制是纽带,使反腐倡廉教育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并不断促进自身提升;评价奖惩机制是结果,体现的是反腐倡廉教育的衡量尺度、政策导向。五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套、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统一于高校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的整个实践过程。

二、现代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体系的建设重点

(一)学习教育机制要系统与科学

要强化教育的系统性,对反腐倡廉政治理论、形势任务、思想道德、党规政纪、法律法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廉洁自律等各项内容加以系统整合,使范畴清晰、内容详尽、重点突出。要强化教育的科学性,创新教育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教育渠道,注重针对性,讲求实效性。要强化教育的主体性,坚持强制性教育与自觉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二)落实保障机制要规范与有效

要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既要坚持教育计划的统一性和计划性,又要发挥纪委、组织、宣传、党校等部门的各自履责职能。要建立反腐倡廉教育活动流程,明确关键环节,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步骤、有节点,把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引向深入。要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各级中心学习组廉政学习、党员干部廉政培训、廉政谈话、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形成制度保障机制。

(三)过程监控机制要细化与有力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反腐倡廉教育过程监控网络,发挥好各级党政组织、职能部门、师生员工的参与监督的能动作用。要明确反腐倡廉教育过程的阶段和节点,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各项反腐倡廉教育制度落实和执行效力的监督和检查,通过监督检查加强对学习教育活动的正确领导和有效指导。要把反腐倡廉学习教育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要内容,与责任制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四)信息反馈机制要准确与快捷

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过程监控的信息反馈,针对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查找学习教育机制,落实保障机制、过程监控机制、评价奖惩机制要素中存在的原因并及时有效加以调整。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和听取各方面的反腐倡廉教育意见与建议,准确把握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及时发现反腐倡廉教育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措施,改进不足,实现体系的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

(五)评价奖惩机制要标准与强劲

篇2

一、旧有的教育理念需要革新

清华大学曾经就大学生创业开展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未能达百分之一,而欧美一些发达经济体一般占二至三成。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高校不能固守旧有落后的教育理念,应思革新,以避免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

1.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传统教育由于高校层次和办学定位的区别,其人才培养仅仅局限于应用技术型或科研型等。然而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需要提升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当致力于培养富有创业意识,包含创业知识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使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逐渐融入我国高校总的人才培养体系。

2.确立恰当的创业教育目标定位

一般来说,对于高校创业教育来说,要确立恰当的目标和定位,不仅涉及新型高等教育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吸收、融合和创新,也关系到能力主义和工具主义两种倾向的选择和培养对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提升和个性能力拓展等。创业教育应当归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同时又应当是职业教育外延的扩展,锻炼和提升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能力应当是其主要目标。而针对特定行业和专业背景影响下的创业者,应该特别注重培养技术转化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在创业过程中的运用能力。

二、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需要完善

1.借鉴国内外经验,多渠道多角度探索创业课程体系

综观我国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现状,创业课程设置不灵活、课程内容不丰富、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关联性弱等问题,已成高校创业教育推进的桎梏。美国高校建立了层次多样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致力于体现整个创业过程所需要的能力,将学生的创业教育融入大类教育、学科教育和活动课程三类课程,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多样和丰富的发展。教育部近年多次下文要求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将创业课程内容逐渐融入专业素质教育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计划中。创业教育课程应该体现内容全面,丰富多样,同时还应该加强创业大类课程和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相互浸透。另外,我国高校应当在借鉴海内外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编写适用于我国各层次高校各自专业背景和行业背景的一整套实用的创业教育教材,使课程具有完整性、指向性、针对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实现创业教育活动与具体学科专业教育及创业实践的紧密融合。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当包括发展较为成功的企业管理专家、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官员及成功的创业者,以增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实效。高校要体现创业教育新教育理念的价值,当务之急是要从多渠道、多维度去探索和开发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完整而具有针对性、指向性和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行之有效的创业教学,充分发挥创业教育所应起到的作用,助推大学生创业。

2.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努力实现由“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要在高校推进创业教育活动并使其更加高效,还必须坚持在高校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中融入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育内容。江苏省在省内多所高校中遴选出数批次的“创业教育示范校”,这些高校在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已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总的培养目标体系中,开设了各类型多系列的创业教育课程;努力推进“两个课堂”互相渗透和互相交融,促使学校在教材编写、出版和完善方面下功夫,同时修定和调整扩展培养体系内涵,在专业教授和学习全阶段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内容。当然,高校还应该转变旧有的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例如:采用“以激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育,致力于将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转向学生的主动学习,努力推动和实现“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三、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亟需扩充

目前众多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仅有创业理论课教师和创业实践导师,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求。如创业咨询师、创业者、创业成功人士等类型的师资亟需纳入其中。据相关统计,美国Silicon Valley(硅谷)地区六到七成的企业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师生组建的,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自20世纪90年代起平均一年建立百余个新企业。这些企业一年雇佣员工达到百万之众,带动地方就业和创造经济效益的效果显著,销售额每年一度超过两千亿美元。部分大学甚至鼓励教师到工厂企业兼职,这使得高校教师对企业的运行状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培养方式成效显著。而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师资队伍多半是由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的半专业教师构成的,通过短训之后即作为学校创业指导教师。有人认为,这种培养方式必然导致出现“缺乏创业经验的教师在教没有创业欲望的学生”的局面。就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而言,高校应着眼长远,致力于培养兼具创业理论和实践的高质量、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创业师资既要懂创业理论又要懂创业实务,同时鼓励教师到工厂企业兼职,或邀请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到校授课。

四、创业保障制度建设需加快推进

我国高校当前亟需建构多方参与和互动的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创业融资、政策法律等机制,以引导、规范、激励和扶持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1.相关机构积极出台“惠创措施”

构筑整体协作优势、整合学校各机构有利于创业的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扫清制度障碍。地方政府要加快研究和制定利于创业的法令、条例等,为大学生微小企业申请和注册企业等创造便利条件。政府、企业、学校、银行等机构或可“多方互动”加快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具有潜力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如银行可设立“创业小额贷款、商业贷款”,由政府和高校共同担保,以打通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提高大学生创业资金的利用率。校企高度合作,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及推动技术转化。

篇3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1、创业人才稀缺,专业化师资匮乏。一方面,我国创业教育服务起步较晚,也普遍存在创业人群精英化倾向和盲目创业等误区。近年来,教育部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科技竞赛,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也逐步开始注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激励和大力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实践,从教育部到各省市都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创业设计大赛、科技竞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3]。创业很多,但创新却相对较少,创业项目更多的是瞄准市场而不是瞄准技术,追求利润而非创造市场。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将学习的知识投入到创业应用,要找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创业中的应用优势。另一方面,高校当中,专职于创业服务指导的创业服务人才与师资队伍匮乏。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大多数来源于本校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或者是从事学生工作的教辅行政人员。此外,创业教育服务往往偏重于理论性研究,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经验较少,创业服务效果无法达到最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也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4]。

2、服务定位模糊,支持覆盖面小。具有深度的创业项目服务应该贯穿于从创业项目培育、创业项目论证到创业项目指导、孵化和实施的整个过程;具有广度的创业项目服务应该包括对创业项目的科学管理和对创业项目产品的市场推广等内容。以这样的标准来反观目前的工作,我国高校对创业项目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然缺乏。具体表现在对项目的孵化和实施缺乏相应的支持,更多的是提供项目展示的平台,而非后期发展的资源,这使得创业项目的发展举步维艰。3、优惠政策落地难,相关服务难到位。在国家层面上,创业政策在细节上并没有触及根本,政策有效落实也需要进一步观察,尤其是与毕业生对接的政策。例如:因为户口政策没有落实,如果毕业生创业失败,没有第二次创业机会,将由于不再拥有毕业大学生的就业资格,只能返回家乡。在高校层面,目前,不少高校的创业服务工作还只是停留在喊口号上,而具体到落实和真正让学生受益的工作还做得不够。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科学构建的建议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高等学校应当学习国内外高校优秀的创业服务理念与方法,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相应体系。同时,还应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业指导队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目标,构建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通过多方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宣传,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健全学生创业心理,丰富学生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尽管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也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却大多限于操作和技能层面,还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和体系之中[5]。高校需要通过创业课程的讲授和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来进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传递。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借助系统的创业课程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创业理论和创业经验;通过实施创业实践基地教育,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开展创业大赛、开设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各种创业活动,实施创业实践教育;通过鼓励和活跃学生创业社团,加强专业指导,让学生创业社团开展自发式的创业实践活动。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应当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搭建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审查和辅助学生的创业项目,为学生创业做好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协同作用,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学生创业观念和精神;打造创业型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制定相关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另一方面,聘请成功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在实践中向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学习。

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高等学校对于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以提高创业能力为核心,相应的评价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高程度以及社会价值做出判断。具体来说,可以采用量化的指标方法,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内容及其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师生测评、考试测验、特殊观察、分析研究等多种切实有效的方式,将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量化。[6]

作者:陈玉 单位:三亚学院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

[2]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64-67.

[3]孔凡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研究与实践[J].今日中国论坛,2013(10):204-205.

[4]彭文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55-57.

篇4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11903

1 高校创业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高校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指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美国认为创业教育是解决社会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新加坡则认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绝不能单靠跨国企业,必须要实施创业教育以推动本地企业发展。鼓励创业,以创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已成为世界的共识。

1.1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将成为创业的主体。然而创业者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却使创业之路曲折艰辛。对于创业者而言,传统雇佣教育所不能实现的能力培养需要专业的创业教育来弥补,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创业教育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第7条也明确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关心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1.2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高校的扩招,政府部门人员大量下岗分流,国有大中型企业因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改制,使得就业人口逐年大量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并没有随之增加,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达到68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巨大。为了有效地疏导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的稳定,有必要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自我就业能力,并由此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1.3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需要

创业活动涉及面广,需要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多面手”,掌握与创业有关的多种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创造学、人才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大学生仅凭本专业知识以及满腔热血去创业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基础。

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完善将使学生全面掌握创业所需的各项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创业活动中的运行机制、应用方法、调控手段,能够将创业理论运用于创业实践。此外,有助于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创业活动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辨析创业机会和解决创业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正确的创业理念指导下,学生们既注重对创业理论的学习与掌握,更注重创业经验的积累与更新,推动创业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丰富。

1.4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要求

高校是科研成果的重要来源。然而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则需要一个大的飞跃。发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激发创业热情,加强大学生创业活动,就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避免了以前高校闭门教学、企业闭门生产的被动局面,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比如英特尔、雅虎、微软等许多美国著名高科技企业就是由大学生创业者们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创造出来的。我国每年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都催生出一大批高校学生创办的企业,表明了高校大学生群体蕴藏着无穷的创业潜力。而创业教育能够使这种创业潜力得以充分开发,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2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当前,“创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近两年都将创业教育列为教育部年度工作重点,并由各相关司、局分头负责创业政策、创业基地、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工作。2012年,教育部就“十二五”期间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做好计划实施工作。发展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地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力量。比如团中央引入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和推广的KAB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于2010年形成由团中央学校部牵头的全国、省、校三级组织化运作机制,迅速扩大KAB项目在高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如今,KAB项目覆盖高校已达1000多所,有850多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师资队伍增长到4000余人,150所高校成立了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接受KAB课程教育的学生超过30万人。据统计,2011年全国举办各类创业活动1.4万余场,参加学生达到365万人次,共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2001个,总面积达到了1083万平方米,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达到了17万人。

这些研究与实践极大丰富了我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但从总体来说,仍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篇5

1.有利于高校、政府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来看,在农民工继续教育方面,政府和社会发挥主导作用,高校只是作为补充力量。而展望未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现正面临不可逆转的战略转型:职业教育的重点逐渐向农村和农民工转移,学历与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企业和民间力量的联系愈加密切;职业教育的模式更趋多样化。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政府和社会三者共同参与农民工继续教育乃大势所趋,高校、政府和社会三赢的创新模式的构建必能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

2.有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伴随着前些年的大规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进,但大学制度的缺失却致使大学的整体结构呈头重脚轻的状况,无法实现真正的大众化。真正的大众化不仅仅覆盖普通的适龄学生,也包括那些无法得到正常教育机会的非适龄学生,属于弱势阶层的社会的在职低学历人员与城市农民工显然也包含其内。大众的高等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公民、服务于全体公民的教育,高等教育一方面要为市场服务,满足社会对应用性知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为大众服务,满足社会对大众化教育的需要。

3.有利于农民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农民工继续教育机构都只单纯关注农民工的纯技能训练,如对流水线工人只进行相关的机器操作训练和安全生产培训,基本不涉及包括劳工权益在内的法律知识。农民工被认为只需要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即可,至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文化需求等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则基本被忽略,结果导致那些即便经过了继续教育培训的农民工仍然无法从社会获得应有的人格尊重,农民工群体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虽被统计为城市人口,但本质上还是一种“虚城市化”。而高校除了可以为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外,还可对其进行包括思想教育、文化知识以及心理素质等全方位的继续教育,促进农民工综合素质迅速提高。

二、发达国家的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经验借鉴

1.日本

日本在53个县建有包括部分农民进修所在内的营农学校,招生对象高中毕业且从事社会实践工作一年以上的适龄青年,学习时限为2-3年。日本还建有600余个农业改良普及所,对农民进行季节性培训,培训时间持续3年左右。日本农村还成立了四千多个青年俱乐部,对活跃农村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知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韩国

韩国政府于1961年开始建立省乡村发展局,专门负责实施对农民的现代教育,至1971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此项农民教育活动。至上世纪90年代,全国建有农民教育研究所十余个,负责对农民和基层官员的教育研究。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多种经营方式的发展,农民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近年来的关注重点主要有加强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质产品开发、降低生产产品成本、改善农民文化福利等。

3.美国

政府利用农闲时间,通过举办农民培训班的形式对青年农民进行较系统的连续的实用农业知识教育,教授他们掌握新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工具。1928年创立未来农民联合会(FFA),这一全国性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向农民传授新的相关农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农民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政府还通过遍布全国的近5万个农民俱乐部帮助青年农民学习农业各种专门生产技术,制定家庭生产计划,提升管理经营能力。

4.德国

德国尤其重视通过实践的方式实施对农民的继续教育。其教育主要通过企业来主导实施,相关的农业职业学校根据生产实践的需要配合企业对受训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此类农业职业学校招收的青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企业接受培训,学制一般为三年;除此之外还有全日制的农业专科学校,学制一年,毕业后获得毕业证书,获得农业经营资格的同时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

5.法国

法国政府规定,农民必须在接受农民职业教育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取得经营农业企业、享受农业补贴、获取国家资助和优惠贷款的资格。相关的农业学校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学员授予差异化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学习内容为农牧业生产科技知识和相关经营管理知识,同时要求学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进行现代农业机械使用的培训。每个学校都建有实验基地,实训期间学员获得由政府和相关企业团体提供的一定补助。

6.澳大利亚

成立于1979年的澳大利亚农民联合会是一个全国性的多职能组织,它是农民组织由分散向联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民联合会除了对农民进行生产、销售和管理方面的技术培训外,还负责为农民提供技术、市场及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并促进农民间的相互交流。从以上发达国家的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实践情况可以看到,农民工继续教育虽然在制度、形式、方法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整个理论体系都相对健全,均源自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进而通过教育的方式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接受实践的检验,再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的研究和教学,逐步完善农民工继续教育体系,实现农民工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

三、我国加强高校参与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1.提高高校参与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意识与积极性

在社会转型期,农民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受教育权利一直被社会忽视,教育的缺失致使他们与社会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只能继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难有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到现在为止,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这方面的意识还非常薄弱,高校应对此进行深刻反思,加强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体现对弱势人群的人文关怀。当然,也不排除很多高校愿意承担农民工继续教育义务但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培训农民工积极性缺失的情况。在这一点上,国家可以通过宏观手段进行引导,首先在农民工的继续教育资金上做好统筹安排,可以考虑通过财政拨付方式成立农民工继续教育专项基金并将之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体系。农民工继续教育资金应以国家的专项基金为主,用工企业通过订单培训的方式交纳一定的培训费用给培训方高校作为资金补偿,高校也可以更充分利用自身的丰富教育资源,多元化的资金安排将有效提升高校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

2.拓宽高校参与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面

我国虽然拥有接近两千所高校,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参与到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高校仅仅几十所而已,参与面非常狭窄,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模化局势。如能把全国各高校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参与到农民工继续教育中,不仅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讲也能推进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可以首先在一些农民工继续教育开展较早、经验较丰富的高校进行试点,形成成熟经验后再推广到其他高校,由各市到各省,由各省到全国,迅速扩大范围,大力拓展农民工继续教育。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注意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内容不能只拘泥于专业技能培训上,高校作为区别于一般社会培训机构的主体,应该也有能力在农民工继续教育内容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可以对农民工进行包括扫盲性培训在内的基本文化知识教育,也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包括政策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公民道德规范等,除此之外,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对他们认知价值、树立自信等有重大影响,一定的心理素质训练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高校开展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对口培训,也可因地制宜地开展地方特色知识和技能培训之类的特色培训,培训方式可以定向、定点、订单等方式进行。

3.加强高校参与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深度

从我国现有的几十所实际参与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高校的实践情况来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深度还远远不够。有的高校只是片面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行政任务走走过场,有的高校即便对农民工进行了技能培训,也只是一些肤浅的甚至过时的技能,农民工培训完后基本不能学以致用。总体来说,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质量不能令人满意。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高校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公平地向农民工提供公共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政府未能有效地参与到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制度管理过程中来也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农民工继续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农民工继续教育实施方,必须对下方的作为培训主体的农民工真正负起责任,对上也应该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只有在包括国家、省、市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多层化的管理下,这项工作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州教育局在各个层次上各司其职,做好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宏观管理工作,各高校则负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具体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细则。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动机;能力;性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63-04

个性化教育,也叫个性教育,是与划一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朴素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已提出要因材施教,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则主要开始于西方发达国家。新世纪以来,个性化教育越来越被国内研究者所重视,同时它也成为改革教育的一种呼声,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中明确提出“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等要求。

一、个性化教育与个性化教育体系研究概述

(一) 个性化教育研究概述

整体来说,国内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个性化教育。

一是探讨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在国内研究者看来,虽然个性化教育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特性,但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存在相通之处,如赵夏青认为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1] 。

二是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性化教育先进经验。由于个性化教育的提出及实践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很多研究者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对西方个性化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借鉴。如陆珂珂在比较研究日本和美国的个性化教育之后,所得启示如下: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由;深化课程综合化改革,重审教材编写;全面推行学分制,广泛开设选修课[2]。

三是探讨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国内研究者一般从新的时代需求以及目前教育现状两个角度来探讨开展个性化教育的意义。将个性化教育的目标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和创造能力[3]。

四是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手段。这些研究者尝试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等细节处体现因人施教和授人以渔等个性化理念[4]。

五是将个性化教育的思想或理念运用不同的领域与对象。现有对个性化教育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在高校个性化教育中,也有研究者将之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等领域。

整体来说,国内研究者对个性化教育的研究主要以理论性、细节性的、个别性的探讨为主,而较少系统宏观层面上的研究和探讨。

(二)个性化教育体系研究概述

个性化教育体系,指的是由与开展个性化教育活动相关的若干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模块组成的一个整体。目前,对个性化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 个性化教育的起点和目标

为了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研究者一般都主张将心理学中的性格测验和智力测验作为了解学生的途径,并借此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5][6]。但在实际中,由于目前高校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整体教育投入的不足,使得大学生在入学之后再制定和选择个性化的发展、培养方案,往往都难以实现。因此,研究者一般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制定一种普遍适用的个性化培养体系上。

2. 个性化的培养体系

对个性化培养体系的研究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个性化教育的课程方案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模块化教学、实行完全学分制、推动选修课程的开设、完善现有教学管理手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5][6][7]。

二是个性化教育的辅导体系设计。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需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以及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指导作用[5][6] 。

三是营造适合个性化教育的环境。开展个性化教育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自由化”,因此个性化教育的体系在建构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转变对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加强自我规范教育,最终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5][6]。

综上所述,现有个性化教育体现研究主要偏重于从高校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建构,尝试研究设计出一套能够兼顾学生个性的教育体系。显然,这种思路还是难以跳出“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难以真正调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难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从个体心理来说,每个人的动机、能力和性格存在着千差万别,这些差异应该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因此,从个体心理的视角来建构个性化教育体系,显得很有必要。

二、个体心理视域下的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 动机洞察与引导:个性化教育的起点

在心理学中,动机主要指的引发行为的动力,并促使和保持行为指向特定的目标。一般来说,动机可以分为基本动机、刺激寻求动机和第二性动机三种 [8]。

1. 基本动机与个性化教育保障系统

基本动机主要指的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一类动机,如对食物、水、睡眠等的需要,①因此基本动机都是内在的。开展个性化教育,要求要有切实的配套的保障制度和措施来确保基本动机的满足,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身的个性。具体来说,这些保障体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高校贫困生问题自大学并轨收费之后便一直存在,一直以来,高校通过奖、助、贷三种方式解决贫困生的学费、生活费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加大的资助的力度,如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力度从原来2000元每人每年提升到3000元每人每年。即便如此,学费、生活费用等仍然给很多贫困生带来沉重的负担,虽然完全依赖学校和国家来解决贫困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费用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但探讨更多的途径和形式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自身个性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体现教育公平的一种形式。

二是针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保障体系。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身和谐和全面发展。如有研究显示,由于收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成绩较差学生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之间存在一个恶性循环[9],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心理咨询保障体系,是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和提升学习成绩的有效方式。

三是针对其他有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其他保障体系。在现实中,困扰每个学生基本动机的原因都是具体的,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2. 刺激寻求动机与个性化教育氛围的营造

刺激寻求动机指的是个体为了获得刺激、信息等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动机,原则上来说,这类动机不再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它的产生与满足主要与刺激的特性、个体的个性差异两个因素有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校园文化受到各种社会文化的影响,以致在当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加入传销组织等已不再是新闻。因此,如何营造丰富、先进的校园文化,从而吸引和引导学生,有待进一步研究。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两个层面开展。

一是加强“团”、“学”、“社”等学生组织的建设。“团”、“学”、“社”是高校学生活动的主体,为了营造适合个性化教育的氛围,需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组织的指导,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打造有价值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

二是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建设。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在实际中,可以通过如下的四种途径来改进第二课堂的建设:建立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建立以活动为载体的学生互动式的课程实施模式;建立以评价与调控为主导的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以分层管理的教师管理机制[10] 。

3. 第二性动机与个性化教育引导系统

第二性动机,又叫习得动机,指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需要、内驱力和目标。某些活动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痛苦的,但另外一些人却对此乐此不疲,如冬泳运动。第二性动机的获得与“对抗作用”、社会动机和成就需要有关[8]。从个性化教育来说,为了促使学生有志于发展自己的个性,需要让学生克服对实现困难的畏惧、增进对杰出人士的认识。具体来说,有如下两种形式。

一是改进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得乐趣。专业学习的课程需要注意力等心理资源的投入,要“坐得冷板凳”,这也是一些学生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形式,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是树立卓越的榜样,激发学生的成就需要。成就需要,即一个人内在想超越他人,取得非常成绩的一种需要。研究发现,获得巨大成就者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成就目标的设定上。在个性化教育视域下,可以在一些关键时段引入、树立一些卓越的榜样,实现这一目的,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开展名人名师进课堂的活动,在毕业生离校期开展优秀毕业生论坛等活动。

(二) 能力评估与培育:个性化教育的目标

通常所说的能力,主要指的一个人能胜任某项任务所需的主观条件,这些主观条件除了包括智力因素外,还包括了人格特征等非智力因素。人类对能力的研究、探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对此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主要始于心理学对智力的研究,这些内容都值得个性化教育所借鉴。

1. 能力评估及其注意事项

在开展个性化能力培育之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学生专业选择、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等提供参考。正如前文所述,很多研究者主张引用心理学中的智力测验,以此来评估学生的能力。然而现有的智力测量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本身是存在争议的,如赫恩斯坦和莫里在1994年出版的《钟形曲线》一书中,用智力测验的结果来说明智力的遗传基础,从而煽动种族差异等。虽然《钟形曲线》所反映的只是智力测量中的一种极端观点,但其本身也暴露出智力测验的局限,如忽视了社会文化对智力的需求及其影响。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估的时候,要批判性地借鉴现有智力测验体系。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提出者加德纳所建议的那样――了解学生的智力是了解学生的背景、强项、兴趣、偏好、渴望、经验和目标,其办法不是简单使用的标准化的智力测验,而是采用系统的分类列表详细描述学生的强项和弱项,且要注意不断地更新这种描述,以免给学生贴标签 [11]。

2.个性化能力培育体系探讨

学生个性化能力培育体系应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建构相应的教学培养体系。这里的相应包括两种含义:一是以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评估为基础,二是符合专业能力结构的规范。现有的研究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建构教学培养体系,值得参考: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要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共性与个性,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其次在课程体系方面要设计有多层次、多种类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同时要创新实践教学的体系;再次在教学管理上要实现“人本化、数字化、开放式”,即完善、实施学分制、弹性学制、导学制和学籍管理体制等;最后要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7]。

其中,对构建多元化的学生学习、学业评价体系有着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和目标都因为受教育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也必定存在差异,否则个性化教育不可能实现,最终落于划一教育的窠臼。同样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有差异的评价体系并非是随意的,没有约束力的,相反,它应该经过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对双方都是行之有效的。

第二,开展自主学习运动。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一种,其本质上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在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过程建立心理联系的基础上,具备能够进行一定的独立性、批判性的反思,敢于做出决策,并能够独立采取行动等素质,同时这种能力还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之中。自主学习是教育的一个目标,即让学习者以学习主体的形式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来提供解决方案,从而打破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壁垒,真正领悟到学习的意义。在学校教育中,需要突破如下两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才能最终实现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讲解式教学,要鼓励学生以自我发现、同辈探讨等方式进行学习。这要求教师对教学大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与学生探讨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其次,学生自身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挑战,实现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这种转变,需要通过对学生开展一种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培训[12]。

学习者培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即能够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仍能进行学习活动;其次是让学生认识到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能够自主选择教材、调整学习目标等。学习者培训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心理指导,其目标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扮演更加积极和独立的角色,意识到学习态度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其二是学习方法指导,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12]。

3. 创造力的研究及启示

创造力指的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所产生新异的和合适的思想和产品的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其重要的衡量指标[13]。如前所述,虽然国内有很多研究者将创造力作为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有创造力的人在儿童时期就有很好的表现,而学校教育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一些常见课堂活动(如测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但研究也发现学生在一些较少约束性的游戏活动中有较好的创造性表现[14]。因此,在个性化教育的教学中,应减少课堂约束、鼓励新奇想法的表达等。此外,对创造性人才的研究还发现,自信、独立的判断能力等非智力性因素对创造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性格塑造与完善:个性化教育的归属

性格,指的是一个人在态度和行为上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主要在后天环境、经历中形成,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所提倡的性格特点不同。例如在传统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但这一标准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社会。

1. 性格形成的机制

在心理学中,性格属于人格的范畴,不同的理论流派对其形成有不同的看法,但也有共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尤其是学习和教育起重要的作用;直接意识之外的思想观念也是重要的[15]。从个性化教育的角度来说,性格形成的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2. 个性化教育中的性格塑造体系探讨

一是“自我实现”与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体系。马斯洛在对一些年长的、取得卓越成就的人进行考察,发现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投身于一些身外的事业,寻求一种终极的、不可再还原的价值,在其中获得快乐,例如一些人献身于法律,而另外一些人则献身于正义。马斯洛将这种价值称之为存在价值,存在价值引发超越性需要,这种存在价值及其寻求正是一个人不断自我实现、不断自我超越的源泉。然而在现实中有很多人都认识不到这种需要的存在,使得它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从而导致超越性病状,例如一些青年常将人还原为具体的物,忽视人的象征价值,怀疑价值观和美德的可能性,不愿听从师长的劝告等[16]。

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历来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对于当代大学教育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在实际中,除了加强“两课”系统教学之外,还要和学生党建、团建工作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让学生切实产生心怀社会、心系国家的理念,树立远大、崇高的人生理想。

此外,高校本身还可以结合自身的“个性”来开展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因为不同的学校由于办学背景、发展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等差异而衍生出不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气象。高校可以通过校史、校园建筑、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等来塑造独特的校园文明,并借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来影响、熏陶学生。

二是“情绪ABC”与理性素质培育体系。情绪ABC理论由艾里斯发明,他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如高兴、悲伤等,从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体的认知:“A”(antecedent,前因)指的是引发反应情况,这种刺激往往被误认为是导致情绪“C”(consequences,结果)的原因,但实际上却是“B”(beliefs,信念)――个体对特定情况的认知。例如塞翁失马典故中,塞翁对失马后的反映与其他人不同,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对失马的认知不一样――“此何遽不为福乎”。艾里斯还认为,艾里斯还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匿了许多非理性观念、错误的思维方式(如片面化、黑白思维等),也正是它们使我们产生痛苦、愤怒等心理体验。

近年来,随着微博等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这一方面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方便,但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者发现,在2011年伦敦骚乱等重大社会事件中,特推等网络社交工具在情绪传播、渲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为政府的社会治理提带来了重要的挑战,同时也为教育者提供了紧迫的研究课题。

实际上,培育理性观念和理性思维本身也是大学的主要任务,这也是对大学求真意识的发展。笔者在这里将理性思维观念和理性思维统称为理性素质,从根本上说,这种素质是一种非智力性素质,它与一个人的哲学素养、自我认知等密切相关,同时它作为一种内在的认知模式,时刻影响着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和行为表现。理性素质的培养的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开展:加强以情绪疏导与调试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以批判性思维为内容的理性思维训练教育;以及时回应社会热点为内容的现实引导教育。

整体来说,人的动机、能力和性格是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切实改善高校“管与导”、“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对学生能力和性格的个性化培育,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夏青. 浅析个性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7).

[2]陆珂珂. 日美两国个性化教育的差异与启示[J]. 煤炭高等教育, 2004,(1).

[3]沈超. 高校个性化教育的理性之思[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2).

[4]范志宏, 郭晓宇. 关于《普通化学》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9).

[5]柯力, 王华, 方向明. 对构建大学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04,(10).

[6]张云. 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构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2).

[7]张蕾, 文武, 张屹. 高校个性化教育体系探析[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1,(2).

[8]库恩.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心理学导论[M]. 郑刚,等,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55-476.

[9]胡庆成. 不同学习成绩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 2003,(10).

[10]彭巧胤. 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与职业, 2011,(2).

[11]加德纳著.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 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5.

[12]David Little.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M]. 邱永忠,等,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4-45.

[13]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 王垒, 王,等,译.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278-280.

[14]王映学.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J]. 心理科学, 2007, 30(2): 489-491.

篇7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是高校的支柱,他们的工作业绩和状态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人才的质量和高校的职能。本文在具体分析比较高校教师的成就动机以及激励方式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起一套适应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教师激励模式理论框架。

随着宁波市“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宁波市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建设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校教师的需求层次和成就动机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对高校教师的管理在观念和方法上要不断改进。要针对高校教师新的特点,对传统的激励方法进行改进,制定灵活多样的激励制度,注重教师的才智潜能的开发和利用,激励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使高校现有人力资源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 高校教师的成就动机和激励方式分析

在管理学中,广义的激励是指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从组织的角度看,激励是通过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激发、培养、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并引导行为指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它涉及到需要、绩效、期望、报酬、满足等范畴。

在一般情况下,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推动力和吸引力,转化为自身动力,使得组织目标转化成个人目标,使个体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成积极的“我要做”。激励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根据社会或组织需要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导向,另一方面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调节、自我发挥的主观心理状态和内在机制。

高等学校是一个既有序又无序的特殊组织。有序是指大学也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同时也有一套从用人、人才开发、财务管理到整个学校运作的自上而下的机制。无序是指高校教师本身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因此,对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群体的管理就应兼顾无序与有序统一的特点。高校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有其自己的组织特性,在激励模式创新过程中,应以组织特点作为其基础,既考虑到高校教师的特殊性,又要考虑到行政权力的合理性,既要考虑到对高校管理者的激励,又要考虑到对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们的激励。

1.1影响高校教师成就动机的激励因素分析

所谓成就动机,也就是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者有价值的工作谋求完成,并欲达到理想境界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它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表现为一个人的事业心、责任感、进取精神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外在形式,是激励自我成就感和上进心的心理机制。国内学者把可能影响高校教师成就动机的激励与去激励因素归纳为以下七大类:

可以说,在当前教育系统中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并存的局面极大的困扰着广大教师。如教师有强烈的个人成长进步的成就需要,但是学校缺少使其实现的环境;教师有对工作积极的责任感,但由于实际多方面原因其工作满意度比较低;教师有极强的自尊心,但实际待遇、收入比较低,以及与上级、同事的矛盾会导致挫折感。总之,教师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发生了一定冲突,这种强的去激励效应导致了成就动机的下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教师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它不会自发产生作用,它作为潜在动机力量,可因环境气氛和组织管理体制的好坏而得到积极的发挥或消极的泯灭。建立系统化的激励模式可以达到高校教师成就动机的最佳激发。

1.2高校教师激励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20年来,激励理论的发展使激励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总结高校教师的激励方式,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物质激励、工作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高校教师的激励方式中,由于长期形成的不健全的管理体制、封闭式静态指令型的管理模式以及对教师个体缺乏系统的心理需求分析等诸多原因,激励方式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依然有着许多不够科学和完善的地方,将它们进行分析总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激励的内容设计不够丰富,、物质激励中柔性薪资体现不充分。

(2)工作激励中缺乏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注。

(3)目标激励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4)对高校教师的情感激励关注不够。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现有的激励方式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和科学的地方,激励机制的合理构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除了激励方式本身的原因以外,它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法规政策、管理制度对个体行为进行激发、规范和引导,需要建立规范的聘任制、科学的考评体系、合理的薪酬制度。

2 服务型教育体系中的高校教师激励模式构建

2.1服务型教育体系基本特征概述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指树立“服务型”办学理念,创新教育发展模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促进教育和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换过程中的产物。

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实质是要破除计划经济的消极影响,通过制度创新真正确立起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教育发展和市场需求、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在整个教育系统牢固地树立起“服务型”的教育理念,最终实现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提供新鲜经验。

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要树立主动适应的服务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而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即教育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人才素质结构等,要与相关产业的组成类型、发展水平、以及技术经济需要等相适应。其主要内容包括形成三大体系,提升三大能力:

(1)形成比较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育的人才支撑能力。

(2)形成运转顺畅的产学研结合体系,提升教育的知识贡献能力,其核心就是要深化以人事制度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新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科技攻关,积极参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3)形成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体系,提升教育的学习服务能力。

2.2高校教师激励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

高校教师激励模式理论框架的构建并不是指在服务型教育体系中,所有的学校都是这一种模式,高校管理者应根据本校专业、层次、规模、区位等多方面的特点,探索并形成适合自身特点并具有自身特色的激励机制。但总体上应符合如下理论框架:

值得指出的是,组织目标体系、诱导因素集合及个人因素集合这三者都是体现服务型教育体系基本特征的新的体系和集合。在新的激励模式构建中,用分配制度将诱导因素集合与组织目标体系连结起来,用行为规范将个人因素集合与组织目标体系连接起来,用信息交流将个人因素集合与诱导因素集合连结起来。因此,我们可以把分配制度、行为规范、信息交流称为新的激励模式构建中的三条通道。通过三条通道的连接作用,使三个支点所包含的内容相互对应,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

2.2.1分配制度:分配制度之所以成为诱导因素集合与组织目标体系之间的通道,是因为对奖酬资源(诱导因素)的分配是通过分配制度与个人完成目标的程度(绩效水平)来实现的”而个人正是通过分配制度看到了自己努力工作后得到的奖酬的可能性及其多寡和具体内容。高校分配行为的分配内容是奖酬资源,分配对象是教师,其依据是教师个人完成绩效目标的程度。

2.2.2行为规范:个人能力是在一定的制度下发挥作用的。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是个人加入组织的一个重要前提。作为高校,只有通过一定的行为规范,才能将不同教师的努力引向学校的发展目标。行为规范是建立在对教师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在行为规范的约束范围内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进而得到自己期望得到的奖酬资源;同时,行为规范也作为控制和监督教师工作的依据。因此,行为规范成为教师个人因素与组织目标之间的一条通道。

2.2.3信息交流:激励机制设计所涉及的信息交流,一方面,使学校能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教师个人的各种需要和工作动机,从而确定相应的奖酬形式;另一方面,通过信息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到学校有哪些奖酬资源,以及怎样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奖酬资源。因此,信息沟通是连接个人需要与诱导因素的通道。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目标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这样,才能够不断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的需求,才能够为企业输送大批量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在逐步向内涵建设的方向推进,正因如此,构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一、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原因

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社会输送大批量的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大学生,正因如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在其教学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逐步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将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作为展现其自身办学特色的途径,给予了其高度的重视,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在不断的重视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希望能够为广大高职院校大学生营造一个适宜其自身素质发展的平台,这个平台能够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不断满足社会以及企业对高职院校的要求。

二、当前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现状

对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进行审视,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主要具备三方面的特点:(1)从教育理念上来看,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忽略了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以及职业素质方面的培养;(2)从职业教育体系来看,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体系缺乏必要的管理性、系统性、稳定性,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3)从职业教育目标来看,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都放在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上,忽视了职业素质教育,与教学目标不相适应。不仅如此,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于素质教育还没有深入的认识,不明白所谓的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也不清楚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

三、构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路径

构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构建开放性教育体系。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还包括开放性教学。正因如此,高职院校在构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的遵循开放性。首先,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应当遵循技能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学生进步。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创建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鼓励大学生不断的成长。再次,定期或不定期的为学生搭建沟通和交流以及实践的平台,常见的平台包括学生创业中心等等。这些平台的建立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建立顶岗实习制度,其实就是将高职院校大学生引荐到相关企业当中去,并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到日常的工作当中,这样,能够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在零磨合的前提下,迅速融入到工作岗位当中去,既能够为其企业灌输新乡的生命力,又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构建道德教育体系。想要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就必须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实现自身的全方面发展。首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应当对学生进行有关于道德方面的教育,例如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等,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品质。其次,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一些创业活动和就业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经验教训,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迅速的融入到工作当中。再次,开展有关于道德教育的精品课堂,并将其录屏发放给学生,是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随时随地的接受道德素质教育。最后,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的帮助学生树立团结互助的意识,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合作精神。

(3)实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职业素质教育水平。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学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不断满足社会续期以及企业需求为主要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主要载体。具体来说,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应当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其次,将企业的工作制度以及相关的工作纪律作为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落实,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再次,以职业素质教育为话题,组织学生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究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最后,以企业条款为载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约束,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可,从而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

(4)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在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不断的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为目标,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高职院校当中去。首先,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潜移默化间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其次,高职院校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知识讲座以及创新活动,为高职院校大学生进入企业岗位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再次,定期或不定期的采取多种形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最后,高职院校还应当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从而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创新职业教育手段。高职院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财务多种教育形式,传统的教育形式包括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等,以案例教学法为例,高职院校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与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从而扬长补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

四、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形势非常好,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在这种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输送大批量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衡宇.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3(14):147-147.

[2]孙爱武.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89-91.

[3]李清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4):116-117.

篇9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15-02

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步伐加快,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直接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因此创业成为缓解或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教育部[1]于2010年5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开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教育的不足不但会抹杀大学生的个性,还会造成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需求[2]。经过5年多探索和实践,学校已基本建立了“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创业模拟”、“创业实践”四位一体,以提升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基地”,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讲师团”,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等5项举措,建立了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学校于2012年被评为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一、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培养创业思维

1.以创业学院为基地,打造创业“硬”环境。2012年学校建立了武汉市高校中首家“创业学院”,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创业学院办公活动用房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项目“孵化”面积15000余平方米,为100多个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植物园、东区体育场、细胞工程实验中心、商业步行街和校办企业新广厦建筑公司、风华园林公司、纯净水厂等一批实训基地。

2.完善政策支持,构建创新创业文化“软”环境。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孵化场地、创业策划、开业咨询指导、创业培训、市场开拓等各项服务;启动“百名小老板培育工程”,先后斥资30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采取无抵押、无担保、无利息诚信借款方式或风投参股方式,引导、扶持大学生创业;每年评选“创业之星”。

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1.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从2010年开始,学校将创新创业系列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面对大一新生开展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自编《大学生创业教育十二讲》教材并开设相应课程,大二阶段,根据有创业意愿同学的要求,进行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的专题创业教育与训练,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往届毕业后创业成功同学返校作专题报告,邀请著名企业家来学校举办创业报告会等,大三、大四阶段,对明显有创业意愿的同学,学校重点实施“百名小老板培训工程”,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模拟和创业实践活动,为毕业后创业做多方面的准备。整个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呈现倒“金字塔”模式。

2.打造多层次、复合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教育体系运转的坚实基础,为了让学生在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创业知识上获得全面教育,学校打造了一批多层次、复合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了克服以往创新创业课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弱势,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讲师团”,先后聘请了60多名企业老总、人力资源部经理担任讲师团的老师,不定期来校为大学生作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方面的讲座、培训。

3.以“三大抓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实验课程为抓手,支撑动态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类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以实习实训基地为抓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把“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与九州通医药集团共建的实习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综合实践教学周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于2004年开始实施综合实践周活动,作为实践教学必修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八年来,学生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次,受表彰的同学达5千余人次,学校还专门编写出版了《大学生综合实践教程》,结集出版了《大学生“综合实践周”优秀报告集》。2009年,该课程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4.丰富第二课堂,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学校积极打造学生第二课堂,通过专业、文化、科技、体育类社团及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学科技能竞赛、科学研究、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已相继建成求索书院、自强书院,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以综合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作品创作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近五年,学校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多次获奖。

三、开展多样化的创业模拟,学生提前感受创业

1.举办“创新杯”科技创业挑战赛。2009年开始举办,迄今已经举办了5届,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以科技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

2.大学生创业优质项目推介会。2010年启动,学校组织大学生在讲台上畅谈自己的创业计划,由各大中型企业董事长、经理等组成的“创业讲师团”客座教授们,对创业项目进行了精彩点评,以帮助同学们在创业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3.“晨光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10年开始举办,使学生不仅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学到更多的是市场运作的知识和团结合作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

4.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作为校园精品文化活动之一,该项目已经举办了8届,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树立职业生涯设计理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激发自我潜能,拓展自身素质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提供创业场所和创业基金,鼓励创业实践

学校斥资300多万成立创业基金,通过校内创业项目的形式,免费为学生提供办公场地及宽带网络、电话等相关设施,学校接待中心山水轩茶吧、图书馆茶座、文化超市等,均是“零成本”提供给学生,供有创业愿望的在校大学生轮流、分批参与创业实践。

五、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效

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先后受到CCTV、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如中央电视台――校友宋雄获全国“社区残疾人就业指导服务之星”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造就一批“小老板”,等等;多家高校慕名前来我校参观取经。近年来涌现了大批国家、省市级的创业之星。迄今为止,先后有300余名在校学生在校内创业,多名毕业生成功创业,其中身价过千万、纳税达百万以上的毕业生有20多个,如先后获得全国“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之星”、“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百名青年创业榜样”的宋雄,扎根农村,开展立体养殖,带动一方致富的李海兵;成立综合性医药批发企业,带动200余大学生就业的杨亚章等。下一步学校将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在校办企业“长河农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全方位开放,组建校内综合创业园区;完善风投资金制度,在校生多项目资助、低门槛申请,延长毕业生申请的资助时间和资助力度,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创业教育模式,做到创业教育全覆盖、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

http://202.205.177.9/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36&infoid=1274167718842725.

[2]白伟芳.浅谈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6):113-114.

篇10

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主要从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以及职业规划决策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因此,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应该与就业服务混为一谈,应该照顾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而不是仅局限于即将毕业的学生。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现状

从我国高校目前的情况上来看,对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的主要形式就是大学生就业中心的指导,而其中包含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招聘信息,以及对就业政策、求职方向的指导。但是,这些指导从作用和目的上来看,只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设立的,对于毕业前的学生并没有任何帮助。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大学生所要面对的市场竞争了。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进行改革,要从全面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全新的高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满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要求。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是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行政管理工作,而是要为大学生解决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困惑。而职业的选择,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高校应该在大学生入学后,就对其灌输职业认知理念,为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专业有所认识,也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良好的规划,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目前,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问题时都迷茫、对自己能否从事所学的专业而感到困惑。这就是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导致的。因此,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应该是覆盖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全部,而不是只针对毕业生而设定的。其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以及大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做出调整与改变。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教育流程

1.大学一年级

在大学一年级的指导教育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初步完成职业生涯教育规划。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主要以应对高考为目的,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认识。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许多学生都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对该专业的所学内容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缺乏了解。所以,对于大一新生的教育要以启发为主,使新生们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目的,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使其拥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因此,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以专业课程介绍、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以及自我评价的方法为主。

2.大学二年级

大学二年级的指导主要应该以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为主。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大?W生活已经不再陌生,通过大学一年级的指导以及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掌握了部分专业相关的知识。因此,应该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所学专业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身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并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初步的了解,逐渐完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涉及内容有:课堂教学活动、专业技能的培训、实习前的准备、实习后的评估。

3.大学三年级

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与积累,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已经逐渐的步入了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往往会为在继续深造与就业工作之间来回徘徊。因此,这个阶段指导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一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个阶段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大学生的自我能力探索、大学生的环境探索、明确职业生化规划的目标并实行、大学生创业指导讲座等。

4.大学四年级学生

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历经了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涯,即将步入工作岗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方法,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具体课程内容安排有:大学生就业讲座、招聘相关事宜的培训、工作岗位的选择、调节就业压力的心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