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22 09:5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51-01
课程标准把音乐课程定位于“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然而,音乐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学校中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80%,农村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下一代国家建设者队伍的素质水平。就音乐教育而言,没有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就没有全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了。
一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师资队伍紧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目前在乡镇,一般只有镇中学和中心小学才能配备专职的音乐教师,其他的村小及初中,音乐教师相当匮乏,大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由非专业毕业的兼职教师担任,有的地方甚至连兼职音乐教师都没有。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的匮乏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有些乡镇中小学配有一名专职的音乐教师,但只有一名教师是远远不能满足教学上的需要的,这样的话,学校只能有选择性地在某些年级开设音乐课,或者该上两节音乐课的只上一节,村小也就只有由兼职教师来任教了,有的村小甚至连音乐课也不开了。虽然近几年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数量呈上升的趋势,但一部分毕业生宁可在城里打工也不愿到农村来,感觉自己一身的艺术细胞在农村这个舞台上无用武之地,而另一部分毕业生虽然通过招聘等形式有了自己的“铁饭碗”,但大多数选择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城,而不愿到农村任教。分配不均、质量差成了农村中小学音乐发展的“瓶颈”。
2.教师业务素质低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多数为兼职,他们之中大多是半路出家,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他们的音乐课也就成了唱歌课,对音乐基础知识不做要求,让学生跟录音机学唱歌曲,就是有架琴放在那里也不会弹,教师成了管纪律的“大班长”,严重地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这样的音乐课就是应付,还谈何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
3.教育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的学校都在抓应试教育,把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标准。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还有“正课”“副课”之分,虽然有音乐教材,课程表上也每周安排两节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上不了几堂课。不少教师为了晋职评优,争夺名次,一心扑在“正课”上,甚至霸占音乐课,音、体、美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
4.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入得太少
音乐教学必须具备基本的硬件配套设备,这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农村中小学对音乐课的认识本来就浅薄,学校对音乐教育硬件的经费投入也就十分有限了,设备种类少、数量小。另外,音乐器材配置没能按标准执行,购置器材往往因校因人而定,大部分学校音乐课无乐器,有的学校只有脚踏风琴、电子琴等。大型、综合的音乐器材基本没有,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上音乐欣赏课和开展文艺活动所用的音响设备也是相当的落后,这就使得一些文艺会演及课外文化活动难以开展。
二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措施及对策
1.提高认识
各级领导要大力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多关心支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好音乐课,积极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为学校的音乐教育提供有利的条件。
2.增加投入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和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要加大音乐器材的投入,条件差的学校也应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使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等。学校还应订购音乐书籍、报纸、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学习、研究使用。
3.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教学设施简陋、教师业务素质下降等问题。首先要稳定音乐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聘请市县学科带头人定期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乐理、演唱、演奏等方面的培训,学区内实行“师带徒”,即用专职教师培训辅导兼职教师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交流与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4.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只有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开阔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有的音乐教学都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动口、动手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总之,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关心、支持音乐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乡村音乐教育,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相信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篇2
关键词:哈萨克民歌;音乐教育;课程开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Kazakstan Ballad in Yili Musical School
WU Ji-qiao
为了让广大中小学生熟悉和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部从80年代以来就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文件,规定了音乐课教学内容中民族音乐所占的比例。这为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为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体现各地区音乐教学的特色,各地各学校可自选乡土教材,其比例可以占到教学内容总量的20%。”①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四部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占有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②然而笔者发现,哈萨克民歌在哈萨克聚居的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令人堪忧!
笔者于2008年9月上旬和2009年3月上旬先后两次,对哈萨克民歌在伊犁州部分中小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先将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希望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来关注哈萨克民歌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伊犁州的20所中、小学(中学7所,小学13所)的30名教师和8所中、小学的5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中学生的调查范围为初二年级、小学生的调查范围为小学五年级,调查主要以小学为主。它们分别是尼勒克乌拉斯台中心校、霍城县清水镇中心小学、特克斯县良繁场学校、伊宁市十五小,伊宁市24小、伊宁市23小、伊宁县敦麻扎镇中心小学、伊宁市一中、霍城县清水镇二中、伊宁市八中、伊宁县敦麻扎镇中学、巩留县四乡中学等。调查学校分别为以上20所学校教师和其中8所学校的部分学生,所选学校和授试对象均具有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1.抽样法、问卷调查法。对上述学校的音乐教师、学生进行随即抽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回收率为93.3%,学生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491份,回收率为94.4%。问卷的内容涉及:音乐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对哈萨克民歌的掌握程度、音乐教师喜欢什么类型的歌曲、学生参加哈萨克民俗活动情况、学生对哈萨克民歌是否感兴趣等等。2.访谈法。对所调查学校的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对访谈结果作定性的分析。3.统计法、分析法。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定量的材料进行统计,用分析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二、研究结果
通过对所发放的问卷进行统计,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哈萨克民歌在伊犁地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师方面:教师素质整体偏低,教育思想观念陈旧
首先,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同时受伊犁州各方面条件和经济、文化的影响,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视野狭窄,音乐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在调查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标》了解程度这一问题上,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熟悉的占所调查人数的25%,听说过但不熟悉和没听说过的占所调查人数的75%;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只占50%,50%的教师学历在本科以下。64.3%教师喜欢流行歌曲,7.1%的教师喜欢哈萨克族歌曲。其次,调查中的75%的音乐教师没有参加过哈萨克族的民俗活动,参加过的教师只占所调查人数的25%,其中,会唱哈萨克民歌5首以下的音乐教师占所调查教师的71.4%;对音乐教材中哈萨克族民歌风格的教学内容熟悉的教师占46.4%,在针对教材中具有哈萨克族民歌风格的作品结合当地本土资源进行教学的仅占32.1%。说明音乐教师主体将哈萨克民间音乐资源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意识缺乏,依赖心理严重。新课程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这种政策上的变革赋予教师课程管理者和课程研制者的角色。但是有很多教师教学思想并没有转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课程的管理者和课程研制者,在课程管理和研制中,还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再次,音乐教师师资水平与音乐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有很大差距。对教材中哈萨克民歌内容掌握的熟悉的教师有46.4%,对教材中哈萨克民歌掌握一般化的教师有53.6%。在教学中,对哈萨克民歌内容的教学,结合当地民歌资源上课的教师有32.1%,而77.9%的教师对教材中哈萨克民歌风格作品无特别关注或没有考虑。从掌握1-5首哈萨克民歌的教师数量占所调查教师的71.4%的数据说明音乐教师对哈萨克民歌的掌握量太少。这说明伊犁州音乐教师职后培训力度应加大。同时也反映出哈萨克民歌在新疆高师声乐教学中还是薄弱环节。
(二)学生方面:学生喜欢唱歌,但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关于伊犁州中小学学生是否喜欢唱歌的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唱歌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93.7%,不喜欢唱歌占所调查人数的6.3%;在学生喜欢歌曲类型的调查中显示,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75.6%,喜欢哈萨克民歌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6.7%。在调查哈萨克民歌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28.3%,认为不重要或可有可无的占71.7%。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哈萨克民歌的人数只占所调查人数的30.5%,而不接触的占所调查人数的69.5%。在调查中,哈萨克民歌一首都不会唱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48.5%,会一首哈萨克民歌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36.5%。对哈萨克阿肯弹唱感兴趣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24.6%,不知道和不感兴趣的占75.6%。在学校参加哈萨克族特色文化的学生只占到所调查人数的10%。学生一年内没有学过哈萨克民歌的有47.6%,学过一首的占26.9%。而25.5%则是受到家庭影响学习了2-3首哈萨克民歌。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哈萨克民歌已被流行歌曲推挤到边缘,学生们对流行歌曲的喜爱还需要老师来引导。同时也再次警示,在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哈萨克民歌已势在必行。通过以上数据反应哈萨克民歌在学生中并没有引起相当的重视,同时,学生对哈萨克文化并没有形成一种长远而客观的认识,参与本土音乐文化的意识相当薄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③因此,学校相关领导需要重视哈萨克民俗活动。学校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最直接感受哈萨克民歌。才能让学生更爱自己的家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教材方面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教与学的主要载体。教材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训练技能的重要工具;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研究的成果,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就伊犁州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的教材进行分析。伊犁州义务教育所使用的音乐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次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1-16册),其中小学有12册,中学有4册。小学课本每册都有固定的内容44首作品。共11课,每课有4首作品。其中包括聆听、表演和创编与活动三大块内容。按照声乐与器乐来划分(也涵盖欣赏的内容),对义务教育的教材进行分析统计如下表1-4所示:
依据表1-2显示,在小学教材中,共有471首作品。其中声乐作品347首,器乐作品124首。新疆作品有42首,哈萨克族作品4首,且都是哈萨克民歌。占整体教学内容的0.8%。依据表3-4显示,在中学教材中,共98首作品。其中声乐作品有55首,器乐作品43首,新疆作品6首,哈萨克族作品1首,且为哈萨克族民歌。哈萨克民歌占教材内容的1%。由此,哈萨克民歌在教材中所占数量太少,为体现本土音乐特点,则必须对哈萨克民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二)问题分析
1.哈萨克音乐文化生态发生变化
“不可否认,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不同文化的人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流与互动机会。同时人们也优虑地注意到, 对于那些在文化发言权上处于明显弱势的族群来说, 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文化全球化和丧失民族文化认同的威胁。信息技术、全球经济缩短了自然地域所形成的族群之间的距离, 并引发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环境(如:人口密度、医疗卫生、与外界的沟通、教育状况)和人为自然环境(如交通状况、居住状况等的)极大改变。这一改变的结果是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体系面临着必然的变迁。”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影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手段以始料不及的速度发展,逐渐成为人们接受和获得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价值取向对广大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形成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伴随全球化经济浪潮而来的西方(主要是美国)文化产品通过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向世界各个角落的扫荡(谢嘉幸,2006)。”如2006年4月17日,中国品牌研究院《2006中国个人品牌价值百强榜》。通俗歌手李宇春则以9620万元的个人品牌价值排在总榜第3位(中国品牌研究院,2006)……。这使得大众传媒商业化操作,流行文化泛滥。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哈萨克族民歌, 其固有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也随之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如目前哈萨克族孩子不会写哈语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会唱哈萨克民歌的哈萨克族也在不断减少等等,这一系列的改变都无疑会对哈萨克民歌在民间的自然生存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从调查中,音乐教师喜欢流行歌曲的18人,占所调查人数的64.3%,喜欢哈萨克民歌占所调查人数的7.1%;学生喜爱流行歌曲占所调查人数的75.6%,学生中喜欢哈萨克民歌占所调查人数的6.7%。这已充分说明流行音乐对哈萨克民歌已有很大的冲击,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民族音乐传承主阵地” ⑤的学校加强哈萨克民歌的传承力度。
2.民族音乐教育亟待有关部门的重视
伊犁州很多学校对音乐教育缺乏重视,这对哈萨克民歌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又进一步加大阻力。周荫昌先生在全国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的总结报告中说过,普通学校里强调“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在本质上它决不是要带着青少年走向过去,而是理解过去,继承和发展传统,更好的走向未来。……横向上,在切实重视和搞好本土、本民族文化的保存、开发工作的同时,自觉地推进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及本国各民族文化的结合;纵向上,进一步搞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是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势。”⑥这段话强调学校音乐教育除了要保存本土传统音乐文化,同时还要推进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据调查中发现,在学校,音乐教育不被重视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位小学教师告诉我,每年期末考试时,相关领导就会让音乐教师停课配合其它学科教师期末考试辅导工作。这足以说明音乐课在学校不被重视到何种程度。究其原因是教育主管领导缺乏对音乐教育客观的认识。音乐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与其它科目的教师相比总是矮半截,音乐课仍然无法摆脱“小三门”的代称。学校只有在组织文艺活动的时候才对音乐教师有所关注。而这些现实严重的挫伤了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音乐教师工作的稳定性存有诸多隐患。另外,大部分学校音乐教师除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忙于兼任其他繁重的工作,如大队辅导员等工作等。这些使音乐教师对哈萨克民歌没有考虑或考虑甚少……。郭声健先生在《音乐教育论》中所论述:儿童的发展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理智成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方面,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成长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这方面的发展,就难有人的全面的发展。并且将之形象的比喻为:“片面的开发、耕作会使自然界丧失原始的平衡,自然界就会出现荒芜;同样,片面的开发、培养也会使人的心灵丧失原始的平衡,心灵就会走向荒芜。因此,只重理性发展而不重感性发展的教育不能算是全人的教育。”⑦真正的教育“从不奢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⑧而应该使“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⑨。实现理智与情感的全面发展是成功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而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学科教育是开启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健全完善情感的最佳途径。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哈萨克民歌课程资源利用匮乏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来源,在本研究中探讨的是狭义的课程资源。⑩哈萨克民歌来源于民间,伴随在哈萨克族各种各样的节日、习俗之中。可以说,哈萨克民俗活动中包含很多哈萨克民歌课程资源。但在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对哈萨克民歌课程资源的利用明显不足。得出此结论缘于对以下几个问题调查结果的分析。在问及学生对哈萨克民歌接触的情况时,经常接触哈萨克民歌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30.5%;很少接触或没有接触的占所调查人数的69.5%;而对哈萨克传统节日显示喜欢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29.5%;不感兴趣或从不接触的占所调查人数的71.5%;在对哈萨克族阿肯弹唱感兴趣占所调查人数的24.6%;不感兴趣和不知道的占所调查人数的85.4%。在学校经常参加哈萨克族特色文化的学生只占所调查人数的10%;不参加或很少参加的占所调查人数的90%。在所调查的教师中,参加过哈萨克族活动只占所调查教师的25%,而没有参加过的教师占所调查的75%。
依据以上调查结果数据,在伊犁州教师与学生中,很少参加和没参加过或对哈萨克特色文化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至少有80%以上、教师有75%没参加过。而在哈萨克活动中,如阿肯弹唱会、哈萨克族婚礼等活动中就蕴含着很多内容丰富的哈萨克族民歌。以上调查结果足以说明,哈萨克民歌课程资源在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运用相当匮乏,学校音乐教育与哈萨克族音乐资源相脱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哈萨克民歌校本教材开发滞后
教育部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规定音乐课教学内容中民族音乐所占的比例和种类,为民族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如1992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音乐教学大纲(试用)》提出:“要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B11并明确指出:“为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体现各地音乐教学的特色,各地各学校可自选乡土教材,其比例可占教学内容总量的20%”。B122001年,在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四部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比例(15%-20%),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课标》颁布后,各类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一些民族音乐内容,也陆续的编写了一些地方性教材。但在所调查的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发现,目前还没有哈萨克民歌校本教材。据笔者对伊犁州中小学教材进行统计。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按声乐作品与器乐作品划分,教材中一共有471首作品,哈萨克民歌只有4首,占教材的0.8%;以同样标准对中学教材进行统计,中学教材共有98首,哈萨克民歌只有1首,占教材的1.0%;由以上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哈萨克民歌作品的数量在伊犁地区学校音乐教材中的比例太小。出于本研究的需要,笔者对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近十年主要使用的三套的声乐教材进行统计,具体情况为戴莉蓉、冉光彪主编的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简谱版)共包含358首作品。其中哈萨克民歌共6首,占此套声乐教材总数的1.7%;俞子正总主编的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线谱版的《中国作品》(1.2.3.4)与《外国作品》(1.2.3.4),全套教材共283首声乐作品,哈萨克民歌只有1首,占此套声乐教材作品总数的0.4%;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中国声乐曲选集1-4册》(带钢琴伴奏谱)和《外国声乐曲选集1-4册》,全套教材共384首声乐作品,哈萨克民歌共10首,占此套声乐教材作品总数的2.6%。虽然部分教师一直也在使用托汗•斯马古力编写的《哈萨克优秀民歌集》和肖勇、冯之力主编的《新疆民族声乐作品选》,但并没有大面积的在教学中使用,学生对哈萨克民歌的需求还是没有得到满足。以上这些数据说明,无论是伊犁州中小学音乐教育还是哈萨克族地区的高校音乐教育均急需哈萨克民歌校本教材进行补充。因此,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哈萨克校本教材发展滞后,编写哈萨克民歌校本教材势在必行。
5.音乐教师民族文化传承意识薄弱
在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对哈萨克民歌风格的作品时的教学方式调查上,结合当地民歌资源进行授课的教师,占所调查人数的32.1%,无特别关注的教师或没考虑过此问题的教师,占所调查人数的67.9%。可以充分说明,音乐教师对哈萨克民歌的态度冷漠,缺乏传承地方民族音乐、传承地方民歌的意识。同时也反映出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标》中的核心精神领悟的不够清楚和准确。在教师调查中,能够唱1-5首的哈萨克民歌的占所调查人数的71.4%;能够唱5-10首哈萨克民歌占所调查人数的21.4%;能够唱10-15首的教师占所调查人数的7.2%;能够唱15首以上教师一位都没有。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哈萨克民歌的掌握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音乐教师受自身知识体系结构的影响,对哈萨克民歌的知识储备量非常有限。在访谈中,一位小学教师在回答如何看待教材中的哈萨克民歌时说到:“关于哈萨克民歌在教材中所占比例的问题,我很少去考虑,对于我们来讲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自己所学的各项音乐技能如何用于上课,如何把现有教材内容让学生更好的、更容易的接受……。”而类似的情况非常普遍,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教师仍然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缺乏“教育家”的气质。部分教师总抱以主观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需求,缺乏客观分析学生需求,灵活教学的能力。总之,中小学音乐教师自身的教育意识还亟待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弘扬哈萨克民歌的意识还有待形成。
三、思考与建议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
哈萨克民歌是哈萨克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其中蕴含着哈萨克族内在的情感和精神,体现哈萨克族人民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是哈萨克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对哈萨克族以及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审美趣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有所变化,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哈萨克民歌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发展的空间已逐渐在缩小。如果不将哈萨克民歌从小学时就纳入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传承,那么,哈萨克民歌的明天将没有阳光和希望!因此,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对哈萨克民歌的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所调查的情况,哈萨克民歌在文化传承最重要的领域――学校音乐教育中,前景令人非常担忧。其一,目前,在哈萨克聚居的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所使用的教材中所含哈萨克民歌的比例严重匮乏,同时又没有相应的哈萨克民歌教材进行补充。其二,由于多方面原因,现有音乐教师对哈萨克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意识薄弱。在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几乎没有哈萨克民歌的一席之地。面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巨大的变化,面对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哈萨克民歌却几乎被置于文化传承的门外,这将使哈萨克民歌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就目前教师与学生所能掌握的哈萨克民歌的数量就已显示了哈萨克民歌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危机。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哈萨克民歌作为哈萨克文化中的一部分,离开了教育,文化的传承就无法进行。哈萨克民歌在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传承已迫在眉睫!
(二)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师教育内容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独特的文化体系。”B13“民歌是民族音乐的母语, 倘若丢掉了母语, 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是残缺的, 如同一个残疾的人一样。”B14“正因为我们摈弃了自己并应坚守的民族音乐的根基,而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显得毫无特色。我们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为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本地人民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因此长期实践着一种脱离传统,脱离着地区、民族的音乐教育模式。这种高校音乐教育与实际音乐生活双轨并行发展的现象,一方面把音乐教育脱离了传统、脱离了生活,从而高高悬置起来;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失去了教育的传承,因此也严重的阻碍了其传承发展。”B15面对学校音乐教育中出现的传承哈萨克民歌的危机,应遵循“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自身特征及特有的办学和发展规律”。B16
因此,目前哈萨克聚居地区的高校音乐学专业(民族部)的声乐教学进行改革是解决哈萨克民歌传承的一条途径。第一,加大对哈萨克民歌教学的重视。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扶持,鼓励教学一线声乐教师,特别是哈萨克族声乐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编写适合于哈萨克族学生的声乐教材。第二,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阔学生学习哈萨克民歌的空间,全面了解哈萨克民歌。哈萨克民歌来源于民间,只有在民间,它才能显示魅力。“请进来”是指将优秀的哈萨克民间艺人请到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哈萨克民歌系列音乐会;请哈萨克民间老艺人定期讲述哈萨克民歌中的演唱技巧;请哈萨克文化研究的资深教授来院进行哈萨克相关文化的系列讲座。“走出去”是指多为学生创造参与哈萨克民间习俗的机会,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和体会哈萨克民歌本真面貌。具体可以通过积极联络各地方哈萨克民间艺人和哈萨克音乐传承人,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尽可能的全面掌握哈萨克民歌的相关民俗信息,带领学生参与民俗活动;声乐教师也应加强民间生活体验与实践,走进民间,走近民间艺人,虚心向他们学习。第三,将哈萨克民歌的传承与科研工作结合。探索建设哈萨克民族音乐“教育科研――教育实践――教育传承”模式,并不断地在理论――实践――理论中规范。充分利用地域民歌资源优势,大力提倡本科生对哈萨克族民歌的田野调查,在校园外开设“实践课堂”,让学生多参与哈萨克民俗活动,真实的感受哈萨克民歌。第四,在校内建立哈萨克族民歌实习基地,如建设“哈萨克民歌合唱团”,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和教学一线的教师、民间有威望的老艺人对哈萨克民族多声部合唱进行挖掘和整理。对现有声乐教师资源进行整合,打破民族教师教民族学生,汉族教师教汉族学生的桎梏,进行灵活的交叉教学。实行双教师授课。在哈萨克族学习汉语声乐作品时,由汉族声乐教师把关语言与作品表现,在汉族学生学习哈萨克民歌时,则由哈萨克族声乐教师来进行作品处理和语言辅导。同时,开设哈萨克语音教学课程,用来专门帮助汉族学生学习哈萨克族声乐作品。充分将声乐教师的长处发扬出来。对已有的哈萨克民族乐团的规模进行扩大,挖掘不同的表演形式,进一步丰富哈萨克乐曲曲目量,多方面展现哈萨克文化。让学生在不同的氛围中进一步的了解哈萨克民歌。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有计划的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国家课程因其基础性和统一性,难以顾及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特点与要求,又因其规定性,使这种课程对教师而言成为一种“接受性”课程,教师变成了简单的“传递”知识的“工具”。B17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用和开发的资源,有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B18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作为开发的基地与主体,真实的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倡导民主原则积聚各方意见与力量,形成开发合力与和谐气氛,激发开发潜力,是“解决问题型开发”,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本质要求不断地开拓与创新,以适合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变化的情景,增强学校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B19哈萨克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从哈萨克音乐的“根”出发,从基础教育起步,才能得到根本的弘扬和发展。有计划的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第一,鼓励致力于哈萨克民歌传承的一线音乐教师和相关专家共同搜集哈萨克民歌,改编哈萨克族民歌,编写适合学生的哈萨克民歌校本教材。同时,请有名望的作曲家重新编配哈萨克传统民歌,使哈萨克民歌通俗化,推进哈萨克民歌的发展。第二,在基础教育中开办哈萨克民歌兴趣小组班,如哈萨克民歌学习班,哈萨克族阿肯学习班,哈萨克民俗班,哈萨克舞蹈班,哈萨克器乐班等等。第三,聘请有名望的老艺人和资深教授长期在学校开办第二课堂,音乐教师也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活动,既丰富学校音乐教师哈萨克民歌的曲目量,又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第四,多给孩子们提供参与哈萨克民俗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们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哈萨克民歌魅力,加深对哈萨克民歌的了解与对哈萨克文化的理解。第五,在学校之间开设丰富的哈萨克民歌的交流活动。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交流中互相提高。第六,按照不同年龄组别、不同演唱类型举行比赛,推动哈萨克民歌的发展。
“每种文化――不仅仅是非洲文化――有它的“灵魂音乐”。中国学生也需要分享中国音乐文化所赋予的灵魂:正如任何其它文化需要它的灵魂一样。如果一种文化一开始就丧失了表达它的个性――它的性格的音乐, 那么一开始它就可能丧失了它们的个性――它的“灵魂”,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B20环视我国的音乐教育,不正是走在寻根的路上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①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 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④ 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⑤ 金娜《学校应是民族音乐传承的主阵地》,《北京地区民族音乐资源与学校音乐教育结题论文集》,2004年版,第4页。
⑥ 周荫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中国音乐教育》,1996年第3期,第12页。
⑦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02页。
⑧ 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4页。
⑨ 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0页。
⑩ 张廷凯、丰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B11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B12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B13 滕星、王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和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页。
B14 文华《黑龙江省蒙古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满族研究》, 2007年第3期,第106页。
B15 贺宇《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与本土音乐资源的结合》,《首届高等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2008年版,第42页。
B16 滕星、王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和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页。
B17 刘旭东《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B18 刘旭东《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B19 刘旭东《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吉林地区;教学理念
吉林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与吉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吉林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人员素质、课程设置、课堂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还有差距,因此在落实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上还有很多难点需要去克服。针对这一问题,经过教学工作者的不屑努力,吉林很多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在开展音乐教育的发展之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吉林地区农村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值得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针对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吉林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1)从当前吉林农村地区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上看,目前的音乐教师的基本学历结构中,本科教育水平的占到不到三分之一,高中和专科学校学历的占70%以上,有的学校音乐教师的缺口比较大,需要采用兼职或者代课的方式进行弥补。另外在停课的现象上,由于考学的因素,一些初三和高三年纪的音乐授课已经停止,即便是正常开课的学校,也会在考试前期停止授课。
(2)在教学设施的配置上,一些音乐教学的设施还远未达到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例如在吉林市的某些小学音乐课上,钢琴的配备达到了70%,手风琴、电子琴、风琴的配备占90%,但是多媒体的音乐设备的配置还比较缺乏,甚至一些学校还无法进行多媒体教学授课。
在教学场所上,一些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师中,能够达到演出和合唱排练水平的只占到60%,能够进行管乐队、多媒体欣赏的场所还不具备固定地点的条件。
(3)在教学环节上,教学进度目前主要依靠教材和教师来推进,但是由于教师的数量不足,或者兼职和代课的情况,使得一些本来应该上的课被不断调整,或者由于一些教师的创新力理念的问题,使得课堂显得乏味,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内容上,一些音乐课的内容多以唱歌为主要授课内容。因此学生除了学习课堂的那点知识外,对于课堂外的音乐活动知之甚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的音乐素质。二、吉林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中小学的领导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音乐教学被边缘化,甚至由于为了给考试让位而取消。一些学校的行政领导将音乐学科视为与升学率无关的事务,因此在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教学的功能、音乐教育的意义上不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从而对于中小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起了不好的作用。
(2)在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本应是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的身心教育和发展,尤其是音乐教育,本是全民素养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教育部门对于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停留在是否能保持升学率,是否能够获得好的考试学科的分数上,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的音乐教学,却没有被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中小学的办学宗旨方向与全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生了一定的偏差。
(3)在音乐教师的素质方面,现有的教学专业音乐素养不能达到音乐教育活动的要求。很多教师身兼数职,在音乐教学上不专业,综合音乐教学素质不高,有的教师对乐理知识一窍不通,因此,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三、解决吉林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1)首先,作为学校管理方,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新理念,摒除依靠文化课成绩来判断学校或者教师业绩的位移标准的做法。
(2)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有受过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背景,然后要懂得音乐教学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能够不断通过创新,研究学科的技能传授与教学实践的单调等问题,利用自己所学专场,将新的理念融入到基层音乐教学工作中去。
(3)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正确定位,将素质教育,陶冶情操作为音乐教学工作开展的支点,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沟通,形成浓厚的音乐教学氛围,营造吉林地区良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环境。
篇4
关键词:中小学 民族音乐教育 音乐课程
前言:在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下,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沟通也较为频繁了,通过沟通,使得大量的外国音乐融入了我国,这样我们就可以汲取到更多的音乐文化,为我国的音乐创作做出突出贡献,从而使得我国的民族音乐日益蓬来。可是,在汲取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精髓的同时也要保持好我国音乐文化的风格,要达到完善我国音乐文化的目的,进而才能将我国的音乐文化朝向世界化的道路上发展。
一、音乐课程的基本内涵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理解知识的程度及文化素养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地发展下去,我们就要在不断的挖掘探讨之下完善课程内容。音乐课程作为我国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中小学音乐课堂增添了几分韵味和独特的氛围,使音乐课程能够拥有新的意境与内涵。在新课标中,音乐课程在审美的中心理念下,能将兴趣转化为动力,在实践中聆听音乐的音律,并在空间范围内勾勒出音乐的音符,充分地发挥出空间的想象力,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然后汇集各个民族的传统音乐,让音乐教学散发出闪烁的光芒,使中小学生在民族音乐的光芒下拥有较强的民族意识以及良好的爱国情操。
二、民族音乐的概念
1.音乐教育。音乐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之一,另外在音乐实践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审美观。音乐教育离不开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通过媒体及各种音乐形式来反映的,音乐的各种形式可以演练出不同含义的音乐文化,音乐教育活动主要体现在音乐文化知识的功能上。学校及社会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渠道,要想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情操、审美观以及特有的人格魅力,就需要通过学校音乐教育来帮助他们建立和打造完美的人生。
2.民族音乐教育。俗话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我国民族音乐具备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指民族自身的音乐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的角度出发,它就是中华民族的音乐,它涵盖了从古至今全部的宗教音乐、民间音乐、人文音乐、宫廷音乐等传统音乐,同时也包含了人们在近代所创作的音乐;另一种含义是,民间传统音乐就是我国的民族音乐,当前,“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界认定的民间传统音乐,包括戏曲音乐、民间器乐、歌舞音乐、民歌、说唱音乐五大类。中小学音乐教育离不开民族音乐教育,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下,可以领悟及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并建立起他们对民族的喜爱与热情,让他们充满自豪感及自信心。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在本民族、本地区进行,开设了传统民族音乐课程,同时对西方优秀音乐文化以及其他民族音乐文化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拥有完好的音乐细胞,使学生体会到民族音乐的美,让他们拥有民族意识,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达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三、中小学音乐课程民族性现状分析
1.调查日常接触最频繁的音乐形式。通过调查中小学生,我们得知接触最频繁的音乐形式如下:占10.3%的是西方古典音乐,占83.3%的是现代流行音乐,占6.3%的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接触民族民间音乐最频繁的学生中,占85%的是小学生,占15%的是初中生。因此,中小学生民族音乐教育的状态处于式微阶段,并透露了最近几年民族音乐教学正处在逐步的上升时期,通过观察得知小学生的状况明显要比初中学生好。
2.优先考虑学习乐器的调查。在中小学生中,优先考虑学习西洋乐器的占87.3%,而优先考虑学习民族乐器的仅占12.7%。其中,小学生优先考虑学习西洋乐器的为78%,优先考虑学习民族乐器的为22%;初中生则分别对应为96%和4%。上列数据很显然体现出了中小学生对民族乐器不太感兴趣。值得我们高兴的是,在近几年间,小学生十分钟爱于民族乐器,这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文化具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特征,富有极强的感染魅力,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智慧和音乐艺术的结晶。音乐的观念,是学生容易接受的观念,它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意识,也是陶冶学生心灵的唯物主义者。所以,对音乐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某种意识,通过这种意识才能反映出音乐特有的价值意义,学生才会更深层次地体会到音乐文化产生的美,了解到民族音乐的本质及特色,也才会将我国的民族音乐好好地传承下去,使我国的民族音乐呈现出雨后彩虹般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张黎红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招生;就业;艺考热;音乐教育;改革
近十年来,报考音乐类的学生人数一直呈上升态势,艺考热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甚至整个艺术教育行业在招生与就业等方面出现两难困境,招生异常火热,就业形势持续低迷,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担忧,音乐类人才的出路在哪里?探寻问题的根源,我们当如何解决?音乐教育的和谐发展又该进行怎样的改革?关于这类文章很多,针对我国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 从不同角度再探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一、艺考热高烧不退似“暖冬”,就业率持续低迷似“严寒”,高等音乐教育出现两难困境
1.春天般繁荣的艺术类招生考试
国内媒体多次报道艺考热持续升温,到2008年是一个峰值,2009年到2010年,全国艺术类报考人数稍有回落,各专业有不平衡,但总体招生情况任然火热。几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如:山东《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山东省艺术类考生2002年为3.2万人,2003年是5.6万人,2004年猛增至9.3万人,2005年为14.6万人,2006年超过16万,2007年达到16.92万人,2010年90654人,比2009年减少6226人,2008到2010年有较大回落,总体看,山东省每5名高考生就有1人选择了艺术路。河南省高招办统计数据表明:与07年相比,08年河南省艺术类考生共有98456人,比去年82458人增加19.4%,其中美术类报考人数增加18.9%,编导制作类增加43.8%。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2008年报考艺术类的考生有61399人,比2007年增加15198人,增幅近33%,2009年103086人,比2008年增加4630人,增长4.7%。各类考生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值。江苏《教育在线》报道,08年江苏艺术类考生人数激增,2010年总人数有一定回落。其他如安徽、广东、湖南、辽宁等省份均呈现相同态势。
笔者认为艺考如此春天般的繁荣景象更像“暖冬现象”,而暖冬背后隐藏的是严寒,就业形势与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不容乐观,音乐类作为艺术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势比较其他艺术类更加令人担忧。
2.冬天般清冷的就业形势
一方面艺考正热火朝天,另一方面,据麦可思2007届大学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全国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中,音乐表演排第一,音乐教育紧随其后,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至2010年,就业状况没有显著改善。中央一套“新闻30分”的一条新闻值得我们注意:“艺术类专业就业竞争激烈,考生对未来知之甚少,考生和家长还应该对艺术类专业的就业情况有一些了解。近年来,艺术院校招生持续升温,许多普通院校也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2005年艺术类专业增加了两倍,全国开设表演艺术类的高校就有342所,开设动漫专业的高达1230多所。因此,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面临着入学难,就业更难的‘两难’境地”。艺术、文学、管理成为全国就业率最低的三个专业。据央视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2005年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足30%;70%的艺术专业毕业生为生存而改行;成为国内知名明星的几率仅为0.003%。因此,与目前愈演愈烈的“艺考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星梦”背后的就业隐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音乐类专业的就业出路问题可想而知。
面对“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和谐社会目标,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分析当前形式,找出艺术专业招考率和就业率之间的矛盾根结,从而研究其解决的方法。
二、探询就业低迷问题的原因
1.高考学生的投机心理
多数中国人的大学梦是在“上大学等于好的工作单位,等于有保障的生活”的基础上,这几乎成为一条人人认可的社会定律。但伴随着大学扩招,就业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笔者认为,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文化成绩不行,通过突击学艺术考大学更加不可取。
首先,学生参加艺考时只求能上大学,却基本未思考就业问题。就业率低迷问题的出现和艺考热的“虚火”有直接关系。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因找不到工作或面临转行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实际上这是由于学生在主观上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盲目乐观、扎堆考试而形成的后果。
其次, 艺考生中有很多“投机学历”的成分。全国的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由于上学难,艺术类高考录取分数线又比普通文理科低二三百分,一些考生认为自己参加普通专业考试“上本科”无望因此“半路出家”。这样的学生往往缺乏艺术功底,容易成为“半吊子”,进入社会也往往缺乏专业竞争力。虽然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师资力量、生源素质不佳,从而导致许多艺术类毕业生只能从事低端工作,其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再次,“高不成低不就”是如今艺术生就业最突出的矛盾。艺术生教育成本高,工作期望值也高,毕业生都希望工作自由,环境舒适,福利优越,但有些学生水平不高,又怕吃苦,因此要想找到一份满意工作就更困难。
2.近期艺术教育盲目发展,出现结构性矛盾
笔者认为就业低迷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教学目标与培养计划制定不科学,专业化与群众化被混淆。艺术专业教育不能以普及为目标,而是要定位在培养“高、精、尖”艺术人才上,打着专业教育的旗号却培养业余艺术人才,其引起的后果必然是严重的。很多学生为升学而学艺,没有天赋可言,甚至并不喜欢艺术专业,这势必给教学和就业带来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出的人才只是群众性娱乐的水平,要从事专业艺术工作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这种缺乏专业精神的教育亦是对学生和艺术教育行业的不负责任。
其次,大学扩招和中学追求升学率为“艺考热”添薪加火也是就业低迷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艺术类招生录取率远远超过普通专业,有些学校达到1:50左右。另一方面,中学追求升学率,鼓励文化成绩差的学生考艺术,有学校甚至规定成绩在班级后20名的学生必须考艺术。同时,在“艺考热”支持下,高校对传统艺术专业的设置不做相对调整和改革,都直接导致培养与需求的供求失衡。一边是市场对传统的美术类、音乐类人才需求严重饱和,而另一边全国新增设的定位均相似的艺术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高校的这种不对用人市场做研究,似乎只管招生不管就业的状况,也直接导致艺术人才培养出现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
三、寻找出路,走出暖冬与严寒,音乐教育需进行自上而下的结构性改革
音乐教育中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音乐教育的发展步伐与其本身的发展规律有些脱节,需要深入研究,大胆进行结构性改革,而音乐教育的改革从小学到高校乃至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改革哪一部分就能实现的,因此应该从音乐教育的观念着手,以宏观调控政策为手段,实现音乐教育的和谐发展。
1.音乐教育的结构性改革应从高校开始
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是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改革。市场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晴雨表,因此高校音乐改革应从研究人才市场入手,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以明确培养目标。
(1)市场不需要低端人才,人才培养要面向市场
研究当前国家规定的专业目录,一级学科“艺术学”下设20个二级学科,如:音乐学、音乐表演、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表演、舞蹈学等。资料显示,全部艺术类考生中报考美术类专业的考生占60%-70%,剩下的大部分学生则报考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每年20多万的招生计划都集中在这些方向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的结构出现问题,培养的人才类型与市场缺乏衔接,就业随之出现低迷现象。
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应该遵循“传道、授业、解惑”的思路进行,中国的音乐教育乃至全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授业”内容太多,“传道”内容比重太小,没有激励与成功学方面的教育,学生没有激情,不会做事,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传道不足,授业不精”,学生要有好的出路谈何容易。
显而易见,用老思路解决新问题是行不通的。研究人才需求问题需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评估,要么选择未来发展空间大或竞争对手少的行业或方向,要么成为某成熟行业的领跑者。因此,选择传统艺术与其他学科交叉衍生的热门专业,培养真正的复合型人才,是适应市场的最好选择。
(2)保持音乐教育的连贯性,阻断学历投机
西方音乐教育界认为,传统的音乐人才培养一般需9-12年的连续教育。笔者认为人才的培养应是连贯的,而我国艺术专业的盲目扩招给很多学生提供了学历投机的可能,一些学生想上大学却苦于文化知识差而被迫转学艺术,这种现象无论从文化素养方面还是艺术素养方面都打断了人才培养的连贯性,而这种双脱节的教育必定导致高校培养出一批缺专业缺文化的“半瓶子晃荡大军”。音乐教育目前这种不重文化基础的教育方式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盲目扩招后的学生往往缺乏专业热情和职业精神,这也使得投机学历的学生、学校甚至社会为此付出了沉痛代价。因此,现阶段首先要靠政策控制招生,严把人才选拔质量关,把确实不符合条件的考生拒之门外,防止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保持音乐教育的连贯性,阻断学历投机,确保高校音乐教育质量。
(3)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类型应有不同定位
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类型应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如专业类音乐院校仍走培养音乐精英路线,以满足人们高质量审美需要。而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再继续借用音乐学院模式,应该着重体现“师范”性质,培养能够真正带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传承美、创造美的音乐教师。然而扩招后的问题就集中在师范类:靠这些不一定热爱音乐、却依靠音乐谋生的低端人才,中国音乐教育的振兴何时会有希望?如果培养的次品再去培养次品,艺考和艺术教育将限入“危险的循环”。
另外,新兴的综合类大学所开办的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应该依托综合类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培养宽口径、基础厚、综合能力强、有别于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多在音乐与科技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上下工夫,不能做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模式的再现。
同时,高校应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和文化分数线,提高步入音乐专业的门槛,而国家应对高校专业严格评估,对师资不足的学校停止招生,以大力整顿音乐教育市场。目前,艺术类考试文化成绩的门槛已经提升,这也是近两年来艺考生下降的原因之一,宏观调控的效果正在显现。
2.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在中小学
如果能够成功的进行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我国的音乐人才培养就总数而言不是过剩而是缺乏,音乐类专业充分就业的关键取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和“量”。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整个国家音乐教育事业的基础,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和“量”,我国音乐教育中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当中小学音乐教育有一定水平的“质”时,通过音乐投机学历的问题会大量减少,当中小学音乐教育达到一定的“量”时,我国音乐人才总量将有很大的缺口,就业问题也解决了。然而,目前我国人才培养结构、比例及质量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却有很大差距,音乐教育的目标存在很多功利性,远没有达到音乐是一把钥匙和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要看到音乐教育改革的路程任重而道远,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大学的音乐教育改革息息相关,因此,大学和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要配合进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两者要互相倾听来自对方的声音,当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有较大提高时,高校音乐改革才有坚实的基础,同时,国家宏观政策导向须跟上。
(1)加大中小学音乐课程在总课程中的“量”
从中小学音乐课在学校课程中的比例和重视程度看,我们国家是不够的,没有一定的“量”,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音乐学校的运作模式。如德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除学校每周的音乐课外,各区都有一所政府办的免费供学生学习的音乐学校,大部分学生都参加学习,至少每周二次,每次二至四小时。学校提供钢琴等大型乐器、音乐课本,并配备音乐教师,租用中、小学教室上课。若学生另请教师个别指导则必须缴纳学校费用(如教师的工资、场地租金等)的50%作为学费。在俄罗斯,实行儿童音乐学校课外教育7年加中等音乐教育4年的模式,是培养一般音乐爱好者的教育。全俄罗斯有近6000所国立初等音乐学校以及120多所中等音乐专科学校为所有喜爱音乐的孩子提供专门高质量的免费音乐教育。孩子在普通学校上学的同时,可再选择一所音乐学校。音乐学校的课程与普通学校的课程要求同样严格。相比之下,我国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比例非常小,课程重要性也不如西方国家,投资也是相当不足的。
(2)修正中小学音乐培养目标,提高音乐教育的“质”
好的音乐教育强调对音乐的全面理解和自我释放,不以片面的演奏技巧为标准,中小学音乐培养目标直接关系到音乐教育的“质”,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培养目标并不十分明确,在“通过学习音乐实现对人的培养”的问题方面,笔者认为我们应向法国和美国学习。
法国音乐教育讲究全面发展,其教学准则就是立志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自我表现的空间和机会。学校每学期给每位学生都安排登台演出机会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且教学思维灵活,讲究个性化发展,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特点。而美国音乐教育特别强调通过亲身的音乐活动来加强音乐感受。在美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不是为培养音乐家,而是为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这是建设跨世纪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美国音乐教育界认为“音乐是把钥匙”,是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途径,虽然音乐本身并不等于这些领域。1996年,美国政府立法,将音乐课正式列为中小学必修课,与数、理、化、文、史五科齐头并肩,成为基础教育的“大六门”。
相比之下,中国音乐教育教学方法还比较死板,往往只注意单门技巧而忽略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学生往往基本功比较扎实,而缺乏对音乐的全面理解和自我释放。尽管人们已开始注意到学校音乐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往往忘记了音乐教育之“超音乐”的目的。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有必要深入理解美国人将音乐学科列为中小学“大六门”之一的原因,同时也应该认真体会“音乐是把钥匙”的含义。
(3)音乐界应尽快提出我国的“豪斯赖特宣言”
实现音乐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必须有一个意义深远的纲领和目标,在这方面,美国的《豪斯赖特宣言》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豪斯赖特宣言》旨在勾画美国音乐教育的新世纪前景,就音乐教育的重大问题在音乐教育界与相关机构和人士之间达成观念的共识及行动的联盟,并形成了对未来20年美国音乐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观念与行动纲领。
我国的音乐教育方兴未艾,国家提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即将期满,在这关键时刻,我国音乐界也需要提出一个能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指导中国音乐教育下一阶段发展的行动纲领,我国也需要一个深入的讨论,为中国音乐教育的下一阶段勾画蓝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
综观我国音乐教育的 “暖冬”与“严寒”,深入的改革势在必行,仅从音乐工作者的角度探讨是不够的,关键需要全社会的广泛认同,特别是决策者的认同,需要决策者从长远考虑,进行宏观调控,放弃某些眼前利益,渡过音乐教育的瓶颈时期。笔者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必将迎来一个和谐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李岩.中国音乐教育的历史•现状•未来――记北京院长论坛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周世斌.透析现象意为何 看尽繁华话忧思乐器 2003年第3期
[3]晓静著.《海外音乐教育拾零》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1年版
[4]艺馨.专业音乐教育繁荣的背后 人民音乐 2004年02期
[5]王文澜.国外音乐教育改革与我国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西北师大学报 2005年02期
[6]郭声健.当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特征 人民音乐2003年第1期
作者简介:
篇6
自1999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之后,全国各城市的教育局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师资进一步加大了培训的力度。时至今日,全国音乐继续教育持续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国成立多所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比如中国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四川音乐继续教育学院等;继续教育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全日制脱产教育、函授教育、夜大学、培训教育、远程教育等各类学历和非学历的继续教育。有了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种类的教育方式,使得音乐人有了更好的发展晋升机会,也让他们的音乐修为得到提高。
这里不仅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还包括声乐以及钢琴、手风琴这类乐器演奏学习。当前音乐继续教育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向适应现代社会方向发展。开设紧跟时展的教学课程,同时注重注教学知识的广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音乐教学与音乐教育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从思想理论和实际两方面优化音乐继续教育水平。
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偏远山村,那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师资投入有限,音乐教师水平较低,对学生音乐教育以及启迪不能做到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有很多音乐教师想要继续进修学习,通过继续教育来增强自己的音乐教育能力,给孩子们营造出更好的音乐氛围。音乐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以及思想观念,在教学中多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才艺、个性化以及学生的独立人格,营造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新鲜的课堂教学氛围当中热爱音乐教学、热爱艺术从而更加的热爱生活。
二、当前音乐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教育工作者们对继续教育在文化,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方法等都有一定的初步而具体的认知,并在实践中获得大量丰富的经验。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科学也有了重大发展。在中央及各地方音乐学院里相继开设了成人音乐继续教育学院,尝试开办了大中规模的演唱、音乐教育中国民族乐器演奏、音乐剧、军乐演奏、键盘乐器演奏、乐器修造术、音乐学和音乐表演等多项专业;音乐继续教育开设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认识到:首先,音乐虽不能直接形成生产力,但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其次音乐再不是贵族的教育而是深入全民;最后,音乐的创作再不会曲高和寡而是普遍鉴赏,好的音乐作品再不会因专业性强而不被大众所接受。
音乐继续教育课程在反映学科前沿的同时还必须有适当的广博性:这要求施教者的知识面要宽,一是因为基础教育课程向综合方向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来讲述,不然会因为无法透析知识点而困窘;二是因为当代的学生知识来源多样化,而且现在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都非常高,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更需要教师有开阔的知识视野。然而,我国大多数教师过去接受的师范教育则是专业化分过细,知识面比较窄,缺少开阔知识面的课程设置,难于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无法适应现代化课堂的要求和学生素质的深造,这就迫切需要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弥补这一缺欠。
针对现在农村偏远地区音乐教师水平较低,开展的继续教育活动,是改善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工作。更新了音乐教育观念,提高整体素质教育,而不是单纯的应试教学,不能死读书。同时加强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把音乐继续教育常态化。随着时展的潮流,是音乐继续教育更注重实效性,调整课程结构。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也是乡村教师向高等学府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网络,可以不用出门,在本地学习音乐知识,使学习简单化,减少了学习空间限制。
三、总结
篇7
论文内容摘要:舞蹈课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仅仅是为辅助专业课程教学而设置的基本形体课。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舞蹈教育快速普及,走向社会,开始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现状做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师资、音乐表演人才、文化事业单位工作者及音乐专门人才的使命。面对当今中小学舞蹈教育改革的图景,该如何来加强和完善舞蹈课程的建设,这已成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尽管现在大多数普通中小学没有专门开设舞蹈课程,但是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载歌载舞的节日庆典以及各种文艺竞赛中,舞蹈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舞蹈将成为音乐课程、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尤其是发达地区中小学招聘音乐教师,往往将舞蹈表演乃至舞蹈创编能力作为重要的考评项目。这又给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高了一个门槛,值得我们重视。
一、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正不断向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而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从生源质量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生源质量呈下滑趋势
首先,招生考试对舞蹈的要求降低了,一些学校的招生简章中没有舞蹈方面的相关考试要求。如江汉大学2011年音乐学专业招生简章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满分100分,其中声乐、钢琴(器乐)两科中高分占45%、低分占30%,视唱练耳占15%,乐理占10%。音乐教育专业招生简章中没有舞蹈测试这一项,甚至连以前在专业面试中还能见到的律动测试也被取消。
其次,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生源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少部分来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校前几乎未受过任何规范的舞蹈基础训练,短时间的集训效果在假期过后已经恢复如初,加之年龄较大,身体的软开度与柔韧性未曾开发,不少学生的身体条件又较差,仅凭自身具备的身高、五官等基本条件得以升学,这无疑会给舞蹈教学带来诸多困难。
(二)从课程设置看,舞蹈课课时比例小
就目前各大院校课程设置来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所占比例极小,大概每周的课时数只有一次,也就两堂课。如何发挥舞蹈的教育功效?如何使舞蹈教育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如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如果仅仅只靠一周的两课时而没有其他形式和途径给予延伸和补充,舞蹈的教育功效无从谈起,更不要谈舞蹈的普及。
(三)从课程结构看,艺术实践的比重远远不够
在传统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艺术实践只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分布在每个学期,最大程度上也就是为学校的重大演出排练节目,并没有把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是面向全体学生,导致一部分学生除了课堂的学习外,技能得不到磨练和展示,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解决办法探讨
基础教育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坚持实践的观点,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使学生实现对象与自我双向建构,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必须通过课程改革这一重要手段作为改革先锋,要统一指导思想,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相一致,要将教育部颁发的《纲要》和《标准》的课程理念渗透到舞蹈课程改革中。
(一)从生源质量抓起
近年来,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都为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随着师范院校舞蹈学、舞蹈表演等舞蹈专业的扩招,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越来越不受重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就业竞争的巨大挑战已非常现实地摆在每位毕业生的面前。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前都经过一些培训,但多数是以声乐、器乐、乐理等在艺术高考中比例较大的课程为主,而对舞蹈课程很少涉及。很多学生进入高校后,舞蹈基础相当薄弱,加之舞蹈训练本身就比较辛苦,学生由此会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反应,这给教学活动带来严重的消极因素。面对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该从艺术高考做起,提高舞蹈课程在艺术高考中的比例,让考生在高考前引起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还要严把艺术高考关,选优质的生源进入高校学习。
(二)明确培养目标
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舞蹈教学是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尤其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有很大区别,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注重高技能性和表演性。根据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要以舞蹈知识技能与艺术实践的高度统一为目标,同时有很强的师范性。学生既要掌握音乐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声乐、键盘等基本技能,还要有编排舞蹈、策划文艺活动等基本技能,也要熟练掌握表达和传授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所以,我们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合理设置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合理设置舞蹈课程尤其重要。合理主要体现在系统性和逻辑性。系统性主要是让学生对整个舞蹈体系有总体认识,课程设置应相对全面,让学生了解每个舞种的特点。逻辑性即课程的安排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消化吸收。
1.明确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它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课程,其基本属性是教育。它的目标设定与专业舞蹈院校课程目标不同,舞蹈专业院校培养的是技艺技能精湛娴熟的专业艺术人才。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高校音乐专业的舞蹈课程,应着眼于舞蹈知识技能和师范能力的整合发展,体现舞蹈课程与音乐学习、舞蹈课程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需要的互补,为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取向,舞蹈课程突破了传统的动作技能训练,向生理、心理、师范三维舞蹈观转变,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师范能力综合发展的全面效用。
课程目标以舞蹈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按照舞蹈知识技能与师范能力整合发展的逻辑进行设计。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的舞蹈体态和基本的舞蹈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师范意识和献身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面向市场,开设相应课程
当前,热门专业的课程设置越来越成为专业招生的噱头,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也成为吸引生源、扩大办学规模的优先手段。各高校在招生工作中都亮出了自己的“招牌”扩大招生规模,敞开“入口”,而忽略了“出口”的质量,也不够了解市场的需求。
流行音乐、街舞、爵士舞、国际标准舞等方面的社会办学力量已经走在多数高校前面。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中心在全国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很多艺人、机构投资办学,培养音乐舞蹈艺术人才。而高校音乐教育要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规范校本教材的制定、了解学生的需求、课时量的多少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一些市场因素:目前,学生需要什么、最期待什么,教师自身的优势又是什么,学校条件和特色是什么,学生的基础怎样,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又提出了哪些要求?我们应该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应该多听听基层教师的建议。充分了解这些问题之后,再因材施教地组织教学内容。一些私立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如四川天一学院每年都派专人负责做社会调查,各系部每年都根据调查报告对教学计划加以修订,培养的人才能很快融入市场。而一些公办学校在这些方面较为滞后,有的教学计划多年不变,有的参照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计划,忽略了培养目标。
3.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学科性质、教授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鉴于高校音乐教育中舞蹈教学的相对特殊性——“课时少、任务多”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如专业院校那样将舞蹈学科的课程安排得更为系统化,因而一堂课往往不限于一个任务,而同一任务也不限于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将基训与身韵、身韵与民族民间舞、少儿舞蹈的学习与创编、舞蹈剧目欣赏与舞蹈理论的理解、生活体验与舞蹈小品的创作等相糅合,避免课堂教学单一化,也使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一些学生所喜爱的舞蹈形式融入到教学中。如用简单的现代舞动作组合或极富动感、酷劲十足的街舞做热身运动,以饶有兴趣的即兴舞蹈小品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样不仅避免了单一舞蹈训练所造成的枯燥和乏味,而且开阔了学习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一些较为有趣的课题。比如,在身韵课的“眼睛”训练中,要求学生将不同情绪的眼神(如含情脉脉、怒目圆睁、眉目传情等)以舞蹈即兴的方式,结合老师所给的音乐设计情境表演。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即兴反应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四)增加艺术实践
舞蹈社团是高校舞蹈艺术实践最重要的阵地。参加舞蹈社团活动的学生一般都对舞蹈有较大兴趣,他们自发地组织在一起,学习、交流、创作,对学生本身来说是兴趣的提高、技能的磨练,也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对其他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影响和吸引,给那些“徘徊在舞蹈边缘”的学生发出了一盏盏耀眼的信息灯。随着社团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实践机会的增多,学生们会越来越成熟,舞蹈的发展空间也随之广阔起来,进而对技能的要求也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这样的艺术比赛,并给予相应的学分。例如,学生在校学习四年期间,须参加舞台演出不少于8次才能获得学分。
毕业实习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除了参与校内外的各项文艺活动外,中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也都成为学生舞蹈实践的课堂。在这些地方(尤其是小学和幼儿园),他们不仅是演员也是老师,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我,以各种方式证明自己。比如,组织幼儿、少儿编排节目,参加教师或单位的节目演出等。经过一次次实践的磨练,学生们无论是舞蹈的技术能力、创造力,还是组织能力都成长非常快。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改革。研究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高度重视音乐及舞蹈课程的设置,按照师范性与时代性、结合创造性与实用性的教学理念,构建符合当前音乐教育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体系。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技术规范与艺术规格,可以通过制定课程标准来体现,即针对不同类型的舞蹈课程制定相应的内容标准与艺术评价标准,在具体标准的表述中体现一定的技术规范与艺术规格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谭桂琴.走出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困境[j].艺术教育,2005 (4) .
[3]杜薇薇.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探究[j].硅谷,2009(13).
[4]黄明珠.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3(8).
篇8
关 键 词:高职音乐教育专业 现状 思考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下,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不少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具有专科办学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当前“艺考热”的形势下,这些高职院校相继成立了艺术系或教育系,有相当一部分在原有的音乐专业的基础上继续开设音乐专业,原来没有的也增设了音乐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就是其中一个主要专业。
音乐教育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师范专业,高师院校、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几乎都设有此专业,甚至有些理工院校也设有,而且大都是本科层次。各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自然也在其中。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音乐人才,在近些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其现状如何呢?
一、现状分析
1.培养目标与任务不明确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与任务上有步入本科师范院校误区的倾向,而本科师范院校又有步入专业音乐院校误区的倾向。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首先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上雷同于本科院校,只是认可自己的办学层次和生源质量略低于本科院校。其次,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也不是很明确,因而在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上都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只是把有些课程的开设时间相应减少,以适应三年制的学制。把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这显然也是一个误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即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近些年来,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各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2.专业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模式不适用
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大都沿用本科师范院校的模式,本科师范院校又长期沿用的是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艺术院校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得过于细化。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难以真正做到素质综合,相互兼容。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这显然忽视了师范专业的“师范性”这一区别于艺术院校的主要特点,本科师范院校尚且不适应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可想而知专科高职院校了,自然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
3.音乐专业学科与非专业学科的关系处理不恰当
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的关系上处理不当,他们认为在大学里,音乐专业是来学音乐的,专业都没学好怎么去教别人。因而在实际的教与学中都过于偏重本专业的学习,而忽视非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教育教学类课程,有人甚至认为教育学、心理学是教育学专业所学的课程,随意应付了事,而这些基础课程恰恰是师范教育专业从教的基础学科。新音乐课程标准融会音乐、美术、戏剧、舞蹈、文学、历史等多门学科知识,需求的是在艺术上兼具其他学科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音乐教师。如何做到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互置兼容,也是我们音乐教育专业发展所要思考的。
4.招生与就业的困境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人才,招生录取是高校招生录取的最后档,在各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之后,首先由于学历和学校的不理想,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理解不到位,很多学生宁愿复读也不愿意来高职院校学习。各院校入学率普遍不高,笔者工作的学校近几年来入学率都在70%左右,其他同类院校基本也差不多。其次,生源的质量不高,音乐专业高考是要经过术科考试才可以录取的,本科院校的大量扩招,留下专业质量不是太好的才被高职录取。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难教,质量上不去,这些都为其今后毕业就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毕业生大部分能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一部分改行,还有一些因为工作不理想而在家待业,这些现象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如何扩大招生,提高入学率;如何提高毕业生质量以提高就业率。这些招生就业方面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
二、几点思考
1.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突出“三型”和“三性”特点
我们应该充分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同时也要明确新时期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培养的是专科学历层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音乐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这就体现出师范教育专业应具备“三型”(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三性”(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的特点。而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在音乐审美实践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其全面发展。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师范教育专业应有“三型”“三性”的特点。我们只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不断建设和发展本专业,以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
2.改革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适合自身特点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如何体现“三型”与“三性”的特点,以区别于专业院校呢?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应该作出改革。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应不以专为主,以求学生全面发展,不求其深,但求其正,要求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和教授中小学学生,把全面放在首位,在全面的前提下能有一门专长最好。如声乐课,在教学中注重唱教结合,要让学生会唱歌,也要让学生会教唱歌;学生不仅要掌握演唱的规律,也要掌握声乐教学的规律,要纠正重技能、轻理论的偏向,在开设小组课的同时开设声乐理论集体课。钢琴课亦是,建立数码钢琴室,以集体课的形式出现,改往日“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把技能与方法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也解决了师资不足的缺陷。
现行的专科教育在校学习时间大都为三年,实际的专业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到两年半,教育实习为半年到一年,而本科比我们多了一年的时间。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实际情况,不可照搬本科院校的音乐课程模式。可以适当地将有关联的科目合并,不要像本科院校划分那么细。比如,《音乐欣赏》和《音乐史》合并成《音乐史与名作欣赏》;《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合成《乐理、视唱练耳》;《初级和声》与《歌曲分析与写作》《键盘编配》合成《音乐创编》,这样既节省了课时,也解决了有些专业课程开设的问题,用这些课时来开设一些中小学实用的课程。如:可开设中小学课外歌唱活动的组织与训练辅导等课程,又如钢琴和舞蹈,在主课程之外可以相应增设儿童歌曲的编配与弹奏、儿童歌舞创编等课程。这样就体现出了全面、多能的特点,适合基础音乐教育的要求。
3.处理好专业学科与非专业学科的关系
作为音乐文化艺术的传播者,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要合理,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在实际的教与学中,应该很好地处理专业学科与非专业学科的关系,以音乐文化教育为出发点,进行系统全面的教与学。陈秉义老师的观点就是,声乐(合唱指挥)、钢琴是两臂,教育是头颅,音乐理论、教育理论是躯干,舞蹈、器乐选修是两腿。这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音乐课程体系,但教育是灵魂、是主体。而这个课程体系又只是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一个主体,还必须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辅,才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真正做到知识互置兼容,这充分突出“三型”与“三性”的特点,是我们培养目标和任务的体现。
4.提高学生的从教技能和就业技能,为就业打下基础
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是教师,是在讲台上培育祖国的未来人才,不能像专业音乐院校那样过于注重舞台,应注重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实习,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为学生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基础,使其毕业后顺利走上讲台。当然,音乐教师也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文艺演出的任务,也不可忽略舞台,应注重艺术实践,通过艺术实践课(可把各艺术团队的排练演出活动定为必修的艺术实践课)来培养锻炼学生的舞台素质。
目前,就业指导在高校显得尤为重要,开设就业指导课,转变就业观念,以提高就业率。就业指导课不但要在毕业前夕开设,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政策和信息,更应该在入学就开设,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及时摆正就业观,为就业打下基础。就业率的高低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影响着招生,是一种循环关系,好的就业率会良性循环,反之则会恶性循环。
此外,学校还应在办学条件、招生宣传、招生数量上加大力度,提高就业率来摆脱招生难的困境。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不可盲目与本科院校攀比,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就业市场为先导来调整自己的办学模式,来贯彻实施教学,不断建设发展本专业,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和优势。
篇9
此次问卷调查让我们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河北省各级地方院校的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了解、认识程度,接受情况,从而发现在高师院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旨在分析、探求多条可行之路,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铺开道路。这次调查用了五年的寒暑假,以问卷的形式发放,共发出100份有效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率100%。问卷采用了问答的形式,主要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是否愿意开设此类课程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这100名学生,主要来自于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邢台、张家口、宣化、邯郸、廊坊各地各级地方院校。其中来自于高校的学生有50名。在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的调查中,采集的数据让人难以置信。8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18%学生能够讲出一些理解与认识,仅有2%的学生在其他院校的远程教育中接触过此类课程。在“列举几件外国民族乐器”的问题回答中,90%的学生为空白;10%的学生能够写出马林巴、班卓琴等媒体中常见的几件乐器。一般在短期培训结束之际,再做问卷中第三条调查,即“是否愿意开设此类课程”。40%的学生回答是当然愿意。但主张少讲传统艺能,多讲流行音乐;55%的学生表示愿意考虑,但自身积累不够,需要时间搜集资料;剩余5%表示没兴趣,不喜欢。被调查者中有50名学生,分别来自石家庄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等本科学府,他们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知之甚少,那些前往他们的院校进行培训的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教师就更无从接触了。大部分学生表示,在高校的课程中,民族民间音乐偏重于汉族音乐,而对世界音乐的了解途径只有音乐欣赏课,而此类课程大多以欧洲主流音乐为题材,有时会涉及少量媒体流行的民族音乐,比如:大河之舞等,很少涉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音乐。
二、现状分析
河北省高校普遍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在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虽是新兴学科,但很多学者早已提出高度重视的呼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杨民康教授在《中国的多元音乐文化》一文中指出,我们的一些音乐院校,将“传统”太“森严壁垒”了,内容除了西方音乐外就多是汉族音乐,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学科音乐的建设,这也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化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但据笔者调查,河北省高校的音乐教育基本课程中,均未涉及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而只是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讲到区域色彩音乐时,提及点滴;而河北省开设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课程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世界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客观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但又平等的音乐体系,学生们首先应学习本民族、本国的音乐遗产,才能学会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音乐。1教学中,偶有提到五声音阶,学生们只能想到宫商角徵羽五种中国民族调式音阶,主观的认为五声音阶就是中国特色音阶,是中国特有的音阶模式,且这五声之间只有大二度与小三度的关系。这种理解与认识,就是不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的体现,只有在学习世界民族音乐之后,学生们才逐渐意识到,五声音阶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音阶,且五声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模式。伴随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增强,世界各民族都在努力保护本土的传统礼俗、仪式,而伴随这些仪式的音乐,也被有效的记录下来。高校课堂,作为文化的传播圣殿,对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衍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河北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直接面向河北省各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第一线,如果他们的音乐知识体系不够全面,缺乏多元化音乐因素,将直接影响下一代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三、几点思考
1.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必须是多元的、交叉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模式。而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音乐表达方式也会受到教育观的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学生树立全球性的音乐视野,使之能够包容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树立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正确教育观。师范生的知识结构组合将直接影响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当代社会,许多幼儿园都“号称”与国际接轨,对外宣传幼儿园将如何引进国外教育理念,以弥补中国教育体制的不足等。试问,如果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无法达到多元化,他的教育理念又如何能够与国际接轨?所谓蒙氏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并不是简单的方法改变,也不是简单的几件教具的参与就算是引用了新的教学法。我们需要整体提高幼教师资教学水平,必须从根本上填充他们知识空缺,改变思维方式和音乐表达方式,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2013年4月,笔者对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了巡回指导,此次巡回指导过程中,笔者惊喜的发现,石家庄市区很多中小学在音乐教学中已经不同程度的渗入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虽然在教学内容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这已经是个良好的开端。当然,在河北省内一些县级、镇级的偏远学校,教学手段、设备、理念都还处于上世纪末甚至中叶的落后阶段。而我们顶岗实习的学生,依然带去了他们最新的教学理念,克服简陋的教学设施,尽可能的上好每一节实习课程,实感欣慰。
2.正确理解worldmusic与ethnicworldmusic的关系。
2003年,笔者首次在河北师范大学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时,学生亲切的将这门课简称为“世界音乐”。当我听到这一称呼时,及时更正了“世界音乐”与“世界民族音乐”的关系:二者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此后的几年来的讲授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授课内容与称谓的关系。高师类院校有一门“高龄”课程——音乐欣赏。这一课程的欣赏对象直接取自“西方音乐”。而“西方音乐”也仍然存在西方传统音乐的内容,或者我们可以称此类“西方音乐”为“西方艺术音乐”。“艺术音乐”应该是在“传统音乐”出现之后,在所在地区经济、政治都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所产生的音乐称为“艺术音乐”。而在“艺术音乐”出现之前的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称之为“传统音乐”。“世界民族音乐”就是以这类传统音乐为主要讲授内容的一门音乐学学科。笔者一直在思考,应在高校再开设一门年轻的世界音乐课程,或可称为“20世纪中叶以后的世界音乐”。
3.将世界各民族“音乐素材”渗入相关学科。
此想法若实施,将是个“大工程”。首先,将世界各地民歌深入“视唱练耳”课程体系。很多视唱教材也曾引入外国民歌,但大都为流传范围较广,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众性民歌,而对小众音乐素材很少触及。例如:大家提到日本民谣可能想到的就是《樱花》,实际上日本民谣有很多种,《樱花》只是流传到中国的经典之一,若能将更多特色的日本民谣引入视唱教程,学生们会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国还有很多国家有五声音阶,而且还有带半音的五声音阶。其次,“十二平均律”已是深入人心,乐理学中讲述音程、和弦的构成都是采用半音、全音概念,且记谱法也是沿用欧洲音乐记谱规则,对世界各民族的地方性特色展现有很大障碍。如何在《基本乐理》课程中适时植入七平均律、五平均律概念,如何解释中立音的存在现象,如何给学生讲述除了简单的2/4拍、3/4拍、6/8拍等基本节拍之外,世界上还存在100多拍的节奏周期。这些都可称为《基本乐理学》的补充知识。再有,《音乐美学》的概念也要有所扭转。很多民族文化底蕴不同,对美的判断和理解截然不同。例如,泰国弦乐器就是追求嘶哑音色,如果换成纯净的提琴声音,他们会无法接受。很多音乐,需要我们在理解并接受他国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去欣赏。要将世界各民族“音乐素材”渗入相关学科,首先需要教师扭转教学思路,填充知识空缺,故称其为“大工程”。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通俗音乐 审美意识 培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广,学校音乐教育在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尤其在美育方面。中学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而中学生又在大众流行文化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是通俗音乐的生力军,于是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中学音乐课堂学习的是古典与民族音乐,而中学生在社会上接触到的却是铺天盖地的通俗音乐,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到课内学习的内容与课外社会上流行的音乐不一致,久而久之会有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审美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龄儿童身上几乎没有什么审美标准,没有现成什么态度,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间不能作出正确的区分。7-9岁的儿童评价作品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作品与实物是否相像。9-13岁的少年开始进入审美萌芽期,他们不再受到写实标准的束缚,他们也开始发展自己对特殊艺术家和特殊艺术作品类型的兴趣。逐步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艺术作品,并形成对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性的知觉敏感性。13-20岁是个体审美发展的“危机阶段”,而十二、三岁进入中学校园的学生们正处于审美萌芽期向审美发展成熟的过度阶段,因此,审美意识的培养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多元文化大力倡导的今天,通俗音乐的盛行无不充斥着我们的音乐课堂,到底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值得当代广大中学音乐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一、 现状分析
(一) 对教材内容的现状分析
现行音乐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要求。据调查学生喜爱的音乐教材应该是紧跟时代,贴近生活,内容多样,形式灵活,更加人文化而富有情趣。其中,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初中新课标音乐教材共选作品199首,有关欧洲古典音乐、现代乐、通俗音乐、民族民间音乐都有涉及,其中以欧洲古典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为主,附加有通俗音乐和现代音乐。从整体比例来看,欧洲古典音乐占到总量的46%,位居首位,民族民间音乐占总量的41%,位居第二位;通俗音乐和现代音乐分别占到10%和3%。有浮克的《快乐老家》、谷建芬的《世界需要热心肠》;还有戚建波的《中国娃》、陈翔宇的《众人划桨开大船》、有张千一的《青藏高原》、刘诗召的《爱的奉献》等等。
从对以上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教材分析来看,都遵循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对于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给予了尊重。
(二)对教学方式的现状分析
1、过分夸大负面效应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而音乐课堂又是学校的一块艺术教育园地,它不可能与社会相脱离。那么音乐教育也就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教师年龄结构的差异下,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过分夸大了通俗歌曲的负面效应,认为许多通俗音乐粗俗而不值得一提,有得内容甚至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杜绝学生在校园和课堂内演唱或聆听通俗音乐。
2、模棱两可
对待通俗音乐常常采取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即可上可不上,因为通俗音乐在音乐教材中所占比例较少,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只是学生喜欢而已。而在多元文化大力倡导的今天,通俗音乐作为多元文化音乐中的一个分支,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3、通俗歌曲成为课堂的主阵地
由于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里都陆续加大了通俗音乐的比例,致使一些年轻且有个性的音乐教师大胆地把流行歌曲作为上课的主要内容,不分歌曲的优劣,也从不考虑学生的年龄是否适合此首歌曲,不加选择,全盘吸收。诸如《爱情买卖》,《火苗》等毫无欣赏和演唱价值的歌曲也搬上了课堂,音乐课变成了学生学唱流行音乐文化的主阵地,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会了不少的通俗歌曲,可对于其他音乐文化一无所知,严重地违背了新课标的多元文化融合及审美意识的培养的理念。
4、只唱不说
有些年轻教师由于对通俗音乐缺乏理论上的认识,也从不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通俗音乐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辨别通俗音乐的优劣等知识,只是一味地教唱书本上涉及到的流行歌曲,因此在通俗音乐章节中根本谈不上审美意识的培养。
二.通俗音乐培养中学生审美意识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活力
通俗音乐之所以会受到广大中学生的喜爱,笔者认为其具有趣味性、新颖性、生动性、广泛性、亲近性等特点。通俗音乐尤以生动性、趣味性拉近了它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其教育特性。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作品,其动感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更能激发当代学生的活力。优秀的通俗音乐文化也会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2、接受多元文化的审美
自2001年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通俗音乐作为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逐步进入中学音乐教材,这就足以说明教育领域对待通俗音乐的态度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于是,在这样的理念前提下,通俗音乐作为一种时尚前沿的音乐元素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了中学音乐鉴赏的教材与课堂上。内容健康向上、态度积极的通俗音乐使学生在满足自身兴趣爱好的同时,了解和喜爱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理解多元音乐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中学生对通俗音乐的兴趣,引导中学生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的进一步学习,是有效提高中学生音乐审美修养的途径之一。
3、欣赏高雅音乐的基础
从原则上讲,只要通俗音乐作品的歌词中不包括有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及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容,教师就不应该阻止,因为听通俗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听觉的感受方式、习惯与需要。教师应该把握这种规律,抓住有利时机,利用课堂教育及课后熏陶,进行比较、鉴别,引入一些内容健康的通俗音乐,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掌握各种元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以增加其音乐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避免惟经典主义和惟流行主义的极端审美观。
从小培养听觉的需要,具备听的感受能力与方式、习惯,是音乐审美活动最重要的基础,青少年缺少了这个基础,一切音乐审美教育都是徒劳。音乐审美教育完全可以从这一基础出发,从比较甜美、轻松、通俗易懂的作品开始逐渐让青少年接受“高稚音乐”。音乐艺术是听觉的审美消费品,随着一个人听觉感受能力的发展,其接受与喜爱“高稚音乐”仅仅是时间、年龄与偏好的问题。(作者单位: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谢嘉幸,郁文武等.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 上一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内容
- 下一篇: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