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真实案例及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信诈骗真实案例及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信诈骗真实案例及分析

篇1

一、从严开户,把好源头是重点。

支行在账户开立方面,严把开户关,除核实开卡手机号码是否实名制外,还询问开卡用途,如遇特殊情况,或者开卡用途叙述不清楚,或存在质疑时,支行还会通过对工作单位或者,继续询问多方打探的形式确认其开卡用卡的真实性。同时提示用卡安全。

对于高危地区人群,多人同时开卡,开卡时听从他人指令的客户进行严格关注,必要时及时通知辖内网点及公安机关。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

二、通力合作,注重厅堂宣传。

重视警民合作,与公安机构紧密结合,将防电信诈骗相关的二维码摆放厅堂,大力宣传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性。

在配合打击治理贩卖“两卡”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宣传。都知道“防贼千日”是做不到的,只有提高客户的风险意识,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出租出借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卡等,将会为蝇头小利影响一生的个人征信,甚至有很大的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而且要让老年客户明白,一旦个人有犯罪或不良记录,他们个人即便无关痛痒但会影响他们的子女的学习或工作。

三、认真排查,充分利用反洗钱系统。

篇2

一、营业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营业部对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工作领域。作为营业部的中层干部,自己清醒地认识到,我是营业部经理的助手,有义务协助好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力争把顶点推向高峰。面对繁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自我强化工作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办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疏漏和差错,至今基本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上半年本人能认真做好各项领导交代的工作,没有出现过一笔特大差错,能按时完成报送各项会计报表和分析报告;及时了解客户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切实抓好本行业务管理的日常工作,按照审批制度,严格把关;atm机业务能坚持每天记帐、对帐、清帐等一系列业务,确保atm能正常运作,不仅增加我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也疏散了不少客户在柜台前的滞留;在安全保卫工作方面,本人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及柜员决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不得有任何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抓好各项安全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主要工作及做法:

1、it蓝图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并顺利上线。it蓝图建设是我行xx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部涵盖了it蓝图新线中的“对公存款”、“对私存款”、“国内结算”、“国际结算对私部分”、“现金和重空管理”、“atm”、“同城票据交换”等业务,并承担兼职教师的工作。年初以来,营业部全体员工,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半年多来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上线期间,我部没有出现一例投诉,没有一例a类和b类例外,较圆满地完成了it蓝图上线的各项工作,向分行党委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狠抓发展,努力做大做强各项业务。但受激励机制、基础客户群、我行外汇账户变更、it蓝图上线、考核指标参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部人民币储蓄存款和其他各项对私业务指标发展不尽人意。截止xx年11月30日,各项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 16947万元,仅较年初增加了12105万元

3、作为直接面对客户的窗口部门,我部充分发挥柜台优势,不断加大柜台营销的力度,同时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对公、对私大客户的需求,努力开展“一站式”服务,做好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服务。从xx年1月26日起,经公司部营销,我部开始为农商银行代寄存尾箱,办理存款业务。

4、认真实践“服务赢得客户,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xx年,我部以银行业协会评比“xx年江苏省银行业最佳服务窗口”、it蓝图上线和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教育为契机,不断提升我行在温州同业的服务形象和竞争实力,力求通过开展柜台文明优质服务,将我行的柜台服务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与此同时,通过提高柜员对文明优质服务的认识,培养柜员文明优质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调动柜员文明优质服务的积极性,将做好柜面营销作为提高服务水平的核心战略。

5、内控合规工作常抓不懈。xx年,我部紧紧围绕蓝图建设不忘合规和“合规年”的工作思路,通过早会、周三学习日,学习文件、安全保卫情况通报、柜员违规和差错通报,进行反假币、反电信诈骗、反假承兑汇票、反假存单(折)等知识介绍,员工违规案例分析,进一步加强案件预防工作和加强合规文化建设;组织防火、防诈骗、防抢演练;及时学习蓝图新线的规章制度。此外,xx年我部还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1起,为客户挽回损失3万多元;堵截假美元1笔,4000美元。

篇3

关键词:数据泄露;网络犯罪;黑色产业链;社会工程学

在“互联网+”的时代,政府机关、电商、网上银行、保险公司、教育考试机构、旅馆等机构将公民的身份信息、金融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存储在服务器或云端,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购物、订票、转账等服务,人们的生活从未像今天这样便捷。但互联网背后隐藏着一个黑色产业链,它利用网络漏洞,窃取服务器上用户数据资料,在黑产群里公开叫卖。据最新的安全报告估测,到2019年,由于数据泄露给全球网络用户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2.1万亿,相比2015年增长近4侮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长速度都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量级。

1 近年来数据安全泄露事件与数据泄露基本模式介绍

1.1 近年来出现的重大数据安全泄露事件

2013年10月,一批宾馆酒店的旅客住宿信息在网上泄露,网民可以从网络论坛中下载一个名称为“2000w开房数据”的文件,其中包含2000万条旅客开房住宿的数据,可以精确查到登记开房的时间、房号、旅客姓名、性别、户籍地址、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个人隐私信息。据安全监测平台披露,事件的起因可能是与这些酒店有合作关系的浙江慧达驿站公司网站上有安全漏洞,服务器被黑客攻击导致信息泄露。

2014年12月,铁道部提供火车票网上订票服务的12306网站爆发了用户数据信息泄漏风波。据称,当时12306用户数据被大量泄露,甚至在互联网上出现公共传播售卖的情况,所泄露的包括了账号、明文密码、信用卡信息、购买记录、邮箱等个人信息,涉及用户数超过13万条。

2015年8月,湖北武汉警方破获一起高考考生信息泄露案件,武汉警方在此案中抓捕了2名主要嫌疑人,在其住处清查出约5公斤重的纸质高考考生信息,包括考生姓名、考试分数、学校、详细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等重要内容,涉及四川、湖北、贵州、河南、重庆、甘肃、陕西等13个省区市的10多万名考生。不法分子以平均0.1元每条的价格购买信息后,雇人充当话务员与这些考生联系,进行招生诈骗。

2014年8月12日,有1400万条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层层转卖。警方调查发现,信息包含:快递编码、收货和发货双方的姓名、电话号码、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据犯罪嫌疑人供述,其用黑客工具检测到快递公司网站存在安全漏洞时,即非法侵入网站数据库,下载用户个人信息,在被警方破获时,嫌疑人电脑中总计有1400万条个人信息。

2015年8月,中国最大的网上票务营销平台大麦网再次被发现存在安全漏洞,600余万用户账户密码遭到泄露,在互联网社区上被公开售卖。

近年来的信息泄露事件涉及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教育考试机构、医疗挂号平台、电子商务、快递、票务、论坛社区等各类网站,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功能强大、组织严密的利益链条,可以将个人隐私转化为犯罪分子诈骗或不良商家牟利的工具。

1.2 数据泄露的基本模式

总的来讲,数据泄露事件可以分为9种模式:入侵POS、盗刷支付卡、利用Web应用开展攻击、恶意软件、网络间谍、拒绝服务攻击、内部盗窃、物理性损失、其他错误。

入侵POS指的就是对正在运行POS程序的主机或者是服务器进行攻击,并从中获得相关交易信息。盗刷支付卡,通过在ATM,POS等刷卡设备上加装装置,从而截获支付卡数据。这2种泄露方式多发生在银行、零售业、酒店、医院等拥有大量POS设备的行业。

Web应用攻击、恶意软件、网络间谍、拒绝服务攻击等行为均是指攻击者利用技术手段,如木马、病毒、窃听、渗透、Rootkit等,向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发起攻击,破解系统保护后,从计算机系统内部窃取重要数据。

内部失窃和物理性损失多是由于管理方的疏漏,造成数据存储介质的损坏、丢失或失窃,在一些公共事业性机构容易发生此类数据泄露事件。

2 黑色产业链分析

所谓网络黑色产业链,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施的以盈利为目的,有组织、分工明确的团伙式犯罪行为。它可被细分为以职业黑客为主的产业链的上游,以职业中介为主的中游,由取钱、洗钱、收卡、贩卖身份证等团伙组成的下游。而这个产业链又是围绕“社会工程学数据库(社工库)”运作的。

2.1 黑色产业链的基础:社会工程学与社会工程学数据库

简单来讲,社会工程学就是艺术与窍门的集合体。社会工程学利用的是人性上存在的弱点与心理上存在的缺陷,通过顺从意愿、满足欲望的方式让人们上当,或者是将这些作为攻击的入口。社会工程学的窍门也蕴涵了各式各样灵活的构思与变化因素,利用人的弱点如人的本能反应、好奇心、信任、贪便宜等进行攻击。它集合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一系列的学科,由于其非法性在很多国家地区都被严厉地打击,社会工程学也变成了一个见不得光的学派。

社会工程学数据库,即黑客在运用社会工程学进行攻击的时候,积累的各方面数据的结构化数据库。社工库是一个记录黑客攻击手段和攻击方法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里的信息包罗万象,如网民在各类网站上的登录账号、登录密码、分享的照片、社交软件的聊天记录、信用卡刷卡记录、机票车票订购记录、通话记录、短信微信内容等。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此类可以查询社工库、买卖数据、交流犯罪方法的论坛和网站。

2.2 黑色产业链上游:数据盗取

黑色产业链上游是以技术含量最高、最为隐蔽的职业黑客为主,他们通过攻击系统安全漏洞,编写木马实施入侵,获取数据,这一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拖库、洗库和撞库。

拖库也被称为“脱库”,是黑色产业的一个术语,黑客利用漏洞入侵有价值的网站,盗走目标数据库。2014年5月,小米官方论坛800万用户的账户信息被拖库。拖库成功后,黑客接着会进行洗库工作,即利用技术手段清洗、筛选数据资料,提炼出有价值的用户数据,以便将来用于变现。通过拖库、洗库得到用户数据资料后,一些黑客拿着这些用户数据在其他网站尝试登录,称为撞库。因为不少人习惯于在不同的网站使用相同或相似的用户账号和密码进行注册,这就为用“撞库”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数据提供了可能。2014年12月,中国铁路购票网12306网站曾遭遇黑客撞库攻击,超过13万条客户数据在互联网上被疯狂传播。一旦撞库成功,黑客们可能会接着撞击京东、携程、苏宁等网站,最终黑客们拿到更多的个人支付账号、消费记录等数据。

2.3 黑色产业链中游:数据分销与实施诈骗

黑产链条的中游有一个庞大的中介组织,专门为上游黑客从事分销,寻找目标买家或帮买家寻找黑客。还有一种犯罪团伙,他们利用购买到的网络犯罪产品,结合社会工程学的理论和知识对用户实施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社工库论坛是一个交流平台,盗取的账号和密码信息,在此被公开兜售。在一些社工库论坛上,只要输入“数据买卖”“数据交易”等关键字,就会检索到大量的专门从事数据交易的QQ群,一般以“数据交易群”“淘宝数据交易”来命名,每条数据的价格从几毛钱到几十元不等。

中介组织对用户数据采用多种方式解析,再层层转卖,以求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如:首先,提取虚拟装备和虚拟货币类信息,提取网游、支付宝和QQ的账号。第二步,提取整理身份类信息,转卖给一些隐私交易机构。第三步,提取通讯号码,卖给转发垃圾短信的组织。最终,普通网民见到时,基本已经算是“公开”信息,这样的数据,只要用几个金币(1金币等值于1元钱)的价钱就可以购买到大量数据,甚至可以免费下载。

2.4 黑色产业链下游:各种周边的组织

产业链的下游是服务于整个黑色产业链的各种周边组织,比如贩卖身份证、收卡、取钱、洗钱等犯罪团伙。这些犯罪环节目前分工也已经相当精细,由不同的团伙组织完成特定的环节。

就搜集身份信息来说,办卡公司有着“专业”的方式。如,某家公司的老板每隔两三个月,便前往商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地区,向服务员、环卫工人收购他人遗失的身份证,每张大概40元或50元,然后再以每张100元以上的价格出售。或者卡贩子到农民工聚集的地方,借用他们的身份证到银行开户办卡,农民工们风险意识不强,为了挣几十块钱倒也愿意。

取钱环节,通常是诈骗组织与职业取款团伙约定合作方式,职业取款团伙出面将银行卡中的赃款取出,汇总后交给诈骗组织,收取一定比例的报酬。比如,福建一诈骗组织头目高某得手后,通常将赃款分批打给方某等掌握的200多张银行卡中,方某派人取出,数额较小时,转账给诈骗组织;数额较大时,双方直接见面,给付现金。交易完成后,取款团伙通常收取所取款项的5%作为酬金,某些情况下,可能达到8%~10%。

3 黑色产业链“繁荣”的原因

黑色产业的形成,在于公民个人信息有强大的市场需求,购买的原因和购买者的身份也各有不同,有看似正规的商业机构,也有隐藏于地下的专业犯罪组织。(1)商业机构是这个市场的强大需求方,它们为了获取潜在的客户资料、了解竞争对手的核心数据,从黑市购买数据。交通、医疗、教育、金融服务、酒店业、快递业等公共服务行业机构都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使之成为上下游产业及类似机构觊觎的目标。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就新生婴儿信息泄露事件来说,是由于许多婴儿奶粉经销商、母婴保健机构、早教机构、儿童玩具经销商暗中不断购买此类信息。(2)电信诈骗作案人对数据的需求。早期的电信诈骗的侵害对象是非特定的,犯罪分子向某一个号段或者某一个地区拨打电话或者群发诈骗短信。但随着安全宣传加大,公民的防范意识增强,单纯的这个手法上当的人少了。于是,犯罪分子通过黑市购买到用户数据,对公民的身份、亲属关系、职业、近期活动分析后,再冒充上级、好友、电商实施精确诈骗,以提高犯罪成功率。(3)网络游戏是网络盗窃犯罪的高发地。虚拟的装备和金钱逐渐具备了现实的价值,窃取网游装备和游戏币,也有着庞大的潜在需求。比如,张某发等人通过在网上购买具有键盘记录功能和远程控制功能的木马病毒,以热门游戏“某某世界”玩家为目标,通过语音通讯工具,发送虚假链接,传播木马病毒,获取账号及密码,进而盗窃游戏装备及游戏币(元宝),然后销赃,仅仅1年多时间里,作案近千起,非法获利数十万元。

4 黑色产业链的变化趋势

4.1 黑客攻击犯罪呈现“平民化”趋势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导下,一些资深黑客通过网站、QQ群、论坛创办黑客学校,传播攻击工具编程、木马免杀、黑客攻防技术。互联网黑市上还出现了专业制作贩卖木马的“造枪人”,他们可根据网络入侵的需要编写各种代码,将木马病毒作为一种商品销售给黑市上需要的“买枪人’。黑客学校和“造枪人”产业的蓬勃发展降低了网络入侵的门槛,使网络入侵呈现“平民化”趋势,一个刚入行的中学生经过短期的培训就可能有能力侵入一个普通网站。

4.2 数据窃取过程正从交易化模式向定制化模式转变

在早期的互联网数据窃取过程中,拖库、洗库、撞库3个阶段通常由一个团队单独完成,而发展到今天,黑色产业链上各个组织更讲究分工协作,很少有人拖库、洗库、撞库一起做,按不同的协作方式衍生出不同的犯罪模式。当前,正在从交易化模式向定制化模式演变。

交易化模式就是当黑客攻击某一家网站,拖库成功后直接在黑市上销售,收取货款。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数据可以多次出售,价格便宜、快捷,但是对于交易双方来说,交易过程中充满了骗局,数据新鲜度和真实度没有保障,风险会比较大,当前职业的犯罪团伙已经很少采用交易化模式。

定制化模式就是下游客户选择好一家特定网站,然后聘请黑客去拖库,拿到数据后支付佣金的模式。在定制化模式中,按黑产规则,数据属于下游客户,黑客不可以再次出售,或者在一定的窗口期内不能再次出售。

篇4

【关键词】网络募捐 法律缺位 完善 【中图分类号】D901 【文献标识码 】A

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网络募捐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传统募捐行为相比,网络募捐具有高效性以及便捷性等诸多优势。网络募捐行为中,捐款人往往直接与捐款对象对接,减少了传统募捐中间环节的时间,能够迅速解决募捐对象的资金燃眉之急。网络募捐在解决募捐对象资金需求的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蔽性,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网络传播信息覆盖面广等诸多特点,也使得网络募捐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这些风险与挑战主要集中在网络募捐虚假信息泛滥,网络募捐资金的使用缺乏透明度,网络诈捐骗捐行为盛行等方面。

网络募捐是公益慈善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并不能完全满足公民在意外事件以及疾病中的大额资金需求。当公民在发生疾病需要大额资金支持的时候,有时会选择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寻求资金支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选择奉献自己的爱心,投身于慈善公益事业。我国慈善公益事业起步较晚,近年来,受到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公益慈善事业空前繁荣。尤其是网络募捐的发展,给公益慈善事业带来巨大的活力。分析网络募捐行为的发展机遇,合理调控网络募捐行为的风险,对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网络募捐是与传统募捐并存的新型募捐方式,其起源与发展依赖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受众范围广等诸多优势。网络信息的优势给网络募捐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对于传统募捐行为,网络募捐行为借助于网络社交平台募捐信息,该募捐信息在短时间内能够被社会公众知晓并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素来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结,很多人在获取募捐信息之后往往会加入到募捐行为中,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善款筹集效应。相对于传统募捐行为,网络募捐行为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捐款人捐款数额并没有公之于众,保护了捐款人隐私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捐款人捐款行为的积极性。网络募捐相较于传统募捐行为,其门槛较低,申请手续简便,筹集善款高效,能在短时间之内解决募捐对象的资金需求难题。

网络募捐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与风险。因此,网络募捐的机遇与风险相生相伴。网络募捐的风险是由网络自身的特性决定的,网络具有虚拟性与隐蔽性的特点,网络募捐信息的真伪如何识别与防控至关重要。2016年9月1日实施的《慈善法》,将个人排除在网络募捐主体之外,规定个人不能进行网络募捐,但允许个人网络求助信息进行募捐行为。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慈善法》的漏洞,打着个人求助行为的旗号,实则进行网络诈捐与骗捐。网络募捐的风险还表现在募集善款的使用上,某些网络募捐行为中,筹集到的善款超过了其实际的资金需求,进而将超过需求的部分用于奢侈消费,引发了社会的信任危机。

网络募捐法律起步较晚,执行困y

我国规范网络募捐的法律起步较晚。《慈善法》实施之前,调整网络募捐行为的法律处于空白状态,实践中,网络募捐行为参照合同法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来处理。2016年9月1日实施的《慈善法》,相较于其他法律部门而言,起步较晚。慈善募捐在《慈善法》中首次进行规定,在《慈善法》第二十七条中规定了网络募捐的内容。最重要的规定是禁止个人进行网络募捐行为,允许网络个人求助行为,但对于个人求助行为的具体规制,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面对实践中网络募捐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有待于慈善法实施后进行具体的司法解释细化工作。

个人网络求助法律规范缺失。根据《慈善法》的规定,禁止个人从事网络募捐行为,个人只能与具有资质的慈善组织合作开展慈善活动。实践中,利用微信、微博、腾讯QQ等网络社交平台个人求助信息进行募捐的行为比比皆是,如上文所述,《慈善法》并未禁止个人通过网络渠道求助信息进行募捐。法无禁止即可为,因此,个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求助信息是符合法律规定的。针对个人通过网络求助信息进行募捐的行为,《慈善法》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频频曝光的通过个人求助信息进行募捐收敛钱财的案例不胜枚举,这与个人网络求助的法律空白有着很大的关系。

网络募捐法律执行困难。对于网络募捐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我国《慈善法》进行了明确规定。网络募捐违法行为构成诈捐骗捐,依法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网络诈捐骗捐犯罪行为,具有电信诈骗犯罪的隐蔽性特征,因此存在侦查困难的问题。网络诈捐骗捐行为收敛的钱财,短时间内被不法分子转移或者挥霍完毕,给捐赠财产的追回造成巨大的困难。最为重要的是,网络诈捐骗捐行为引发的信任危机,给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

网络募捐行为的法律完善

完善网络募捐法律法规。我国网络募捐行为起步虽然较晚,发展速度却很快,伴随网络募捐发展的同时,网络募捐违法行为也逐步增多。作为调整网络募捐行为的《慈善法》,在实践中难以对新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作出调整。因此,针对出现的新型网络募捐行为及形态,《慈善法》预留的缺口也为今后的司法解释出台奠定了基础。

健全网络求助法律法规。个人网络求助在解决公民及其家庭遭受突况时的资金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我国法律并未对个人网络求助行为进行规制。实践中,利用个人网络求助信息进行募捐行为的案例较多。因此,健全针对借助网络求助信息进行募捐行为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现阶段通行的做法是,由社交网络平台对个人求助信息的真实性予以核实,但实践中部分社交网络平台对其法律责任予以规避。

严格网络募捐执法力度。导致网络募捐违法行为泛滥的原因颇多,其中执法力度不够也是导致网络诈捐骗捐行为盛行的重要原因。在诈捐骗捐违法犯罪行为中,侦查机关应加强侦查办案的力度,提高诈捐骗捐违法犯罪案件的侦破率。增大网络募捐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对于改善网络募捐环境,促进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对网络募捐行为的监管。我国《慈善法》在第十章专门设“监督管理”一章,创造良好的网络募捐环境,离不开对网络募捐行为的监管。网络募捐行为的监管涉及到诸多部门诸多环节,在信息的环节,网络社交平台应加强对善款筹集人信息的真实性予以核实。现阶段关于网络募捐信息的核实,以简单核实、形式审查为主。网络募捐行为的监管,除了源头上对募捐行为进行监管之外,对网络募捐行为筹集善款的使用去向也应加强监管。网络募捐信息的核实与募捐信息的公开密不可分。网络募捐信息的公开,是保障募捐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募捐款项合理使用的必要措施。

我国网络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网络募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网络募捐也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正确认识网络募捐带来的发展机遇,合理调控网络募捐所面临的风险,对构建我国慈善公益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网络募捐行为的调控中,完善法律法规是治本之源。严格网络募捐违法行为执法力度,加强网络募捐行为的监督管理是净化网络募捐环境的保障。

(作者分别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竞争优势;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3-0156-06

1.网络银行的概述

1.1 网络银行的起源及定义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目前,国际上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机构分两种:一种是原有的负担银行(incumbent Bank),机构密集,人员众多,在提供传统银行服务的同时推出网上银行系统,形成营业网点、ATM、POS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综合服务体系;另外一种是信息时代崛起的直接银行(Direct Bank),机构少,人员精,采用电话、Internet等高科技服务手段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1.2 网络银行产生的原因

网络银行的产生主要也是有两方面原因:其一,Internet的发展。根据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原理,生产力发展了,必然导致生产方式的改变。银行作为社会上重要的行业,它们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使自身更具有竞争力,它的经营模式必然要有所进步。再加上,在网络银行的潜在利益更有吸引力。其二,在市场经济下,各企业都是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着,资金的流动更是繁忙,而传统的银行结算业务,给整个公司的管理和经营都带来了一种阻力。社会急需一种能更加迅速的解除这种阻力的新机制。所以,网络银行就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产生了。

1.3 网络银行的组成系统

网络银行的组成系统主要是由网络的业务需求,银行现有的各类信息系统及其与网络银行的关系、网络银行的安全要求等对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进行科学配置而构成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结构。一般采取“客户/网络银行中心/后台业务系统”三层体系机构,主要提供信息服务、客户服务、账务查询和网络支付功能。其中信息服务和客户服务一般由银行指定管理部门在全行范围规划、运作和管理。网络银行中心具体实现账务查询和实时交易功能,并实现银行后台业务主机系统与网络银行中心的实时连接。

网络银行中心是网络银行顺利运作的关键,一般由银行主机系统、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以及内部管理和业务操作工作台组成。通常由银行端Web服务器、两台互为备份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完成网络银行系统的具体功能。

建立统一的网络银行中心,不仅有利于提高网络银行管理效率和安全系数,也有利于向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从网络技术的角度看,网络银行可分为客户端系统和服务端系统。网络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网络银行一般采用多个子系统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每个子系统都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调整服务器的数量。在网络银行的内部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都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即有利于系统的管理,也不会造成整个系统失灵。

2.网上银行的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

2.1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区别

网络银行并不是简单的银行“上网”。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的运行环境从有形转向了无形,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工作时间等这些对传统银行来说十分重要的因素,对网络银行的经营来说已经变的无足轻重。利用便利、迅速和覆盖极广的互联网,网络银行不仅使银行传统业务更接近客户,而且增加的相关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其他综合服务所需要的成本极低,这大大扩充了银行业的增值能力。服务方式、服务品种和服务范围的变化,都导致网络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缴传统银行有了明显的变化,其资产负债机构和评价标准也与传统银行有明显的不同。

2.1.1 业务组织方式不同

传统银行的业务,从客户角度可以分为个人业务和公司业务;从资产负债角度可以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根据业务发生地不同可以分为国内业务、国外业务和离岸业务。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存贷款、支付结算和投资理财都是一般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主要服务,但是网络银行个人业务和公司业务的具体管理方式,已与传统银行有明显的不同。尤其是个人业务,网络银行包含的内容比传统银行丰富的多。同时,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别、国内业务与国外业务的区别,由于银行整体性的提高、网络在地理位置方面的自然延伸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已不重要了。

除传统银行业务以外,网络银行一般提供以下三种新的业务:

(1)公共信息服务。为所有网络用户提供利率、汇率、股票指数等金融市场信息,经济、金融新闻等,同时为其客户提供客户定制的专门信息。

(2)投资理财服务。以银行客户为对象,利用电子网络的方式实时客户支付结算、提供投资咨询、专业理财等。其中,综合投资理财包括证券、保险业务,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业务,个人收支规划,提供网上金融超市等。

(3)综合经营服务。经营服务即包括直接或间接控制网上商店,提供商品交易服务,也包括发行电子货币、提供电子钱包等服务。

2.1.2 经营管理模式不同

多年来,银行一直将“大众营销”和“市场占领”作为其经营的重点。银行设计出某种新产品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这种产品标准化,适合一般大众购买。由于标准化的产品很容易被其他银行效仿,因此新产品的推出一般需要大量的广告宣传。网络银行的经营一改传统银行业务或市场为核心的模式,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按照每个客户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做,设计相应的产品,致力于开拓市场。比如Etrade将客户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浅尝型,多数是投资新手,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识,喜欢风险较小的投资项目,但也愿意对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进行少量尝试;第二类是奋斗型,其收入通常较高,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希望更好的了解特定类型投资项目,有较稳定的投资偏好;第三类是建设型,每天可以做到2-4笔交易,而且希望进行更多的投资;第四类是大户,每天交易3-5笔,投资量大,多数人专职于证券买卖,对新产品较大。通过这种分类,Etrade向不同类型的 投资者介绍不同类型的投资产品,提供针对性较强的信息服务,不仅稳定了客户,也使客户交易的交易数量有了大幅的增加。

随着经营模式的改变,网络银行的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将传统银行业务分部门的管理机构设置改为以客户分部门的设置。网络银行将客户细分为不同的类型,成立不同的客户服务中心,对客户提供“一对一”的全程服务。也就是说,客户的储蓄存款、贷款、投资和其他金融服务完全在一个部门负责。

客户主导管理模式的出现,对传统的以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力性为主导的资产负债军很管理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上,资产与负债间的随时匹配与均衡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也是保持流动性和安全性条件下增加盈利性的前提。在网络银行中,资产负责匹配的重要性已让位于客户规模,只有客户规模达到一定水平,网络银行才有可能盈利。

2.1.3 资产负债结构不同

贷款和存款始终是传统银行的主要资产与负债,其利差也是银行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一般占利润总量的85%以上。在网络银行中,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非存贷款性资产在银行资产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由于网络银行的安全性还存在较大疑虑,因此客户在选择网络银行存款时还需要一段适应期,这使得网络银行在吸收储蓄存款时不具有相对优势。

在贷款方面,由于网络银行在发展初期,发放贷款仍需要对借款对象的资信进行人工评估或委托其他信用评估机构评估,费用仍然较高。

因此,发展扩大存贷款规模是网络银行的长期目标,而短期内主要靠提供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提供企业和个人财务综合管理服务,通过一些代收业务如代收电话费、学费等增加短期资金的来源。

在资产持有结构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多样化发展,尤其是资产证券化债券规模的急剧扩大,为网络银行以各类基金和债券作为其主要资产提供了客观条件。

(2)非利差收入在银行收入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也在日益增大。

网络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导致了网络银行收入渠道的多样化。目前网络银行的收入来源包括:利差收入、收入、支付计算收入、咨询收入、广告收入、信息处理与出售收入等,由于存贷款实现的一定难度使得利差收入在整个网络银行收入的比重相对减小,非利差收入比例比传统银行明显上升。

2.1.4 风险特点不同

现在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对网络银行的风险已经有了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其中,巴塞而银行监管委员会1998、2000年公布的《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活动的风险管理》、《电子银行白皮书》中的《银行监管机构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对网络银行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具体来说,网络银行的风险主要包括:战略风险、运营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外汇风险。

基于Internet开放网络环境的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第一、突发性。一方面,人们难以遇见的如地震、火灾、水灾等突发性的天灾和如“9•11”那样的人祸,使金融机构会因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破坏而面临突发性的服务中断,增加惊讶风险。另一方面Internet等现代技术的快速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大量资金突发性转移增大了银行业务的不稳定性和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第二、快速传递性。计算机网络快速传递的特性可以使金融风险从局部地域迅速蔓延扩大,导致更大范围金融市场的波动。第三、跨越时空性。网络银行业务的交易过程几乎全部在网上完成,金融机构的虚拟化使银行业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交易对象和交易动机的确认比较困难。第四,犯罪渠道多元化。传统银行犯罪,主要发生于银行的营业场所,通过银行柜台、ATM等有限渠道完成。网络银行的建设和发展,使得犯罪活动可以通过电话、计算机、ATM、POS等多种中终端设备和渠道来完成的。犯罪分子通过计算机网络,不需要荷枪实弹,不需要砸掉“三铁一器”(即传统银行的“铁门、铁窗、铁柜和报警器”)甚至不需要接近银行大楼,就可以将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占为己有。第五,责任难以区分。在金融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银行信息系统的参与者不仅涉及银行本身,而且还涉及电信、电力、产品供应商、商家等多个行为主体。一旦发生危机、服务中断等事故,原因将会是多方面的,这给事故责任的分摊带来困难。同时,也会对银行业的正常运行和消费者对银行的信心产生巨大影响。

具有这些特点的网络银行风险如果不加以严格的防范和管理,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对国家金融和紧急安全造成威胁。

2.2 网络银行业务的竞争优势

网络银行是银行的电子商务模式,是网络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撑部分,必将成为21世纪信息时代经济的核心。紧紧抓住网络银行的契机,实现传统商业银行的改革,将有利于我国银行业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

2.2.1 成本优势。网络银行的建立和新市场的开发,不再凭借传统营业网点的扩张和分布,节省了大部分的房屋和人工费用,在线自动提供各种标准化的服务,也大大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交易成本、银行组织内部信息传递成本和市场信息的收集成本,从而使银行的经营和运作更加有效。如下数据可知,假如因特网上的每笔交易的费用为1美分;与之对应的,通过分支机构、邮件、电话和ATM进行的每笔交易费用分别为1.07美分、73美分、54美分和27美分。可见网上银行较之传统银行的其他存在方式更能灵活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2.2.2 业务优势。网络银行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提供全功能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AAA”式服务,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为客户提供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任何地方(Anywhere)――家里、办公室、旅途中……;以任何方式(Anyhow)――电话、互联网、手机、传真、电子邮件、短消息……,提供全天候金融服务。因此它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客户范围和业务范围。同时,网络银行以客户为导向,信息的收集、传输和综合能力强,对市场更加敏感和反应灵敏,就能够抓准时机,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更好地赢得客户。其主要区分见下表:

2.2.3 规模经济性优势和范围经济性优势。网络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整合和协同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网络银行通过积极的战略联盟和合作,具有灵活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未来的"金融百货商店"将比传统的银行更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3.2.4 联结经济性优势。信息在当前的网络时代是企业竞争的首选资源,信息的积累增值效应产生了网络经济独有的联结经济性,网络银行具有更强的获得高质量的信息、传输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将是银行的重要资产和竞争手段。

3.3 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由于以上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自1995年5月18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诞生以来,发达国家已有1000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网络银行服务系统。世界排名第一位的美国花旗银行,也从1995年起就开始向客户提供网上服务;瑞士SEB银行和荷兰银行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跨国收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多家银行提供网上金融交易。在全球范围内,网上银行的用户每年都在成倍地增长。

就国内来看,自1998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络银行服务之后,四大国有银行在不短的几年来均被“一网打尽”,其他中小型银行也纷纷效仿,相继推出各自的银行服务网站。据《2007-2008年中国网上银行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网上银行延续了2006年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06年度网上银行交易额达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79%,而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国有及股份制)网上银行用户数量为7494.5万户,比2005年增加约2105.4万户,增长幅度达到39%。交易额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网上银行发展平稳,而个人网上银行则增长迅猛,并且业务向投资理财、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等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

3.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前景及对策分析

3.1 发展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我国加入WTO十年之后,各商业银行也纷纷认知到网络银行的这一新的竞争途径,利用网络银行业务对金融市场重新瓜分,但是我国网络起步较晚,网络银行基础薄弱,虽然市场前景较大,但是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

3.1.1 重视程度不够,产品宣传力度不强

目前,电子银行业务尚属传统业务的补充手段,所以产生的效益不明显,直接创收能力仍然显得薄弱,造成了在重视直接效益指标考核的情况下,支行对难见直接效益的电子银行业务乏力可推。领导层对该业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该业务的发展。事实上,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分流柜台压力,缓解柜员劳动强度,并为我们带来直接的业务收入和高附加值的潜在效益。但由于认识上的问题,有时候连银行内部员工都难以相信网络银行的实力或者能身体力行的付诸与实践当中,作为柜员在全力忙于传统柜面业务的时候,面对排队拥阻和嘈杂人流并无主动推介离柜业务的意识,导致“越来越忙”的“马太效应”频出,电子银行的潜能优势无从发挥。

3.1.2 网络安全存在隐患,人们接受能力有限

由于网络银行是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业务,因此需要人们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要实现网络银行操作,首先就要懂得如何使用电脑,由于有些地区电脑的普及程度不高,能熟练使用电脑了解网络信息的人亦相对较少,加上认识不足、收入偏低等客观因素,也影响网络银行业务的普及与推广。其次网络存在的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实的域名或者黑客等一系列欺诈行为容易使大众对网路安全产生怀疑。没有亲眼所见的现金交易对一部分人来说,尤其使对网络不熟悉的人来说,不具有安全感。“网银大盗”、“网络钓鱼”、诈骗海啸捐款……一系列与网上银行安全相关的事件层出不穷。“网银大盗”系列病毒有好多个变种,都属于木马。一旦网银大盗病毒潜入你的电脑,就会自动扫描所有窗口的标题。如果发现窗口标题包含“网络银行”、“银行客户端”等字样时,便会在检测窗口内输入框中的文字,并把该文字发送到木马作者的邮箱里。木马作者会分析获得的文字,从文字中可以很容易得到账户和密码。“网络钓鱼”很大程度是利用了人们图方便的心理,骗子们通常是通过网页或电子邮件发送伪装的网上银行地址,很多人不愿输入一长串网络地址,只要点击了这类链接,就会被引到伪装的网上银行网站上。骗子们会诱使用户输入账号、密码。一旦骗子掌握了账号和密码,那么用户的存款就有危险了。国际“反‘钓鱼’工作组”在2004年7月到10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被举报的“钓鱼”网站月均增长25%以上,到10月底达1132起。因此在选择银行服务时有一部分人宁愿选择到银行网点实行交易,也不愿选择安全保障更容易受攻击的网络银行。

3.1.3 市场细分不够严谨,产品定位不够明确

国内各商业银行高、低端客户资源相差悬殊,低端客户占比过大,客户资源不容乐观。面对低端客户占比较大的现实,市场细分工作不足,客户结构调整不力,流于一概而论的认识,存在畏难情绪。而且国有大型银行和一些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在传统银行业务和网络银行业务定位又有一定的区别。另外,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宣传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相形之下,目前电子银行的宣传更偏重于短期行为。商业银行在产品宣传上的投入乏力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深层次推广,如在街头难见宣传电子银行业务的广告,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不高。对于客户而言,没有对产品的深入了解,何谈“认购”热情。

3.1.4 产品售后服务不到位,市场培育力度不强

客户使用电子银行所反馈的意见得不到及时解决。虽然网络银行业务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但相对于客户来说,我们产品中的部分功能仍有待改进。比如,企业网银中一个客户号下面仅允许一个账号进行交易,这对于拥有多个账户的企业来说,使用网银进行交易是很麻烦的。

对电子银行客户缺乏有效的跟踪和售后服务。相当一部分客户在初次使用电子银行产品的时候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存在疑惑,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不得其门而入,这会极大地挫伤客户的使用热情。而开户以后再放弃使用网络银行,不是一个简单增加睡眠户的问题。在越来越强调量本利分析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不仅造成银行系统资源的无端浪费,更为银行激活和催醒这些客户带来更大的成本负担。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来自客户的声音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或及时收到效果,也使得产品调整因缺少市场依据而失去针对性。长此以往,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另外对于系统升级来讲,一方面可以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另一方面,过于频繁的改版升级,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使客户产生陌生感。对于可以任意选择服务银行的企业来讲,其稍感不便或使用中一旦出现异常,就会转投他行,这样极易导致客户流失。

3.2 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相应对策

3.2.1 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网银发展

商业银行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努力转变经营方式、增强盈利能力、实现战略转型。网络银行又相较于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其他电子银行服务形式有更强的可视性,更低的成本优势,更是发展中的引导力量。其次是要转变大众的观念,使他们能够最大程度的接受网络银行,需求网络银行。那么如何在做到这一点呢,来看下一条。

3.2.2 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安全保障系统

很多人对网上银行有片面看法,主要是来源于对网络银行的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这就需要发展网络银行,向用户敞开网络银行大门的金钥匙――网络银行的宣传策略,其中宣传的内容至关重要。第一,要把网络安全状态如实地告诉大众,真实的情况不像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不堪一击、漏洞百出;第二,要宣使用网络银行的常识,在一些案件中,是用户自身使用的问题,并不是网上银行本身出了问题;第三、要宣传网络银行产品,重视产品的市场细分和功能价值,使客户对网络银行的产品选择能够趋于简单和准确;第四,是要让客户充分了解使用网络银行的好处,方便快捷,节省成本都是吸引顾客有利点。

3.2.3 完善网银产品功能,健全营销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要注重科技投入,大胆引入电子新科技,积极培育推出新产品,有效疏通营销渠道,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创造最佳效益。首先对产品要准确定位,丰富营销手段。对现有网络银行竞争者竞争势态也即对其的SWOT分析,不难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外资银行这三大集团,在竞争中各自具有自身独有的优势和机遇,但任何一方都不能战胜对手,达到完全的垄断地位,因此,扬长避短,找准适合自身的市场和客户群,而不是面向整个市场和全部客户,才是各个银行的首要战略任务。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确立以差别化产品和差异化服务为高端客户提供贵宾化服务,为中端客户提供特色服务,为低端客户提供便民服务的营销策略。其次是以阵地营销、媒体营销、交互式营销、户外营销、广告招贴等方式,构成立体营销格局,以不断丰实的营销手段,使网络银行产品深入人心。第三完善售后服务,做好市场培育。把服务放在第一位,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唤醒睡眠客户,激活盲点客户,努力减少客户流失。四是对客户指定专人负责,提供客户随叫随到的跟进式服务,妥善解决客户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与客户的紧密接触,贴近用户,查找问题,改进产品,完善功能,树立品牌,培育市场。

3.2.4 要重视人力资本,强化人才计划

(1)要培养熟悉金融知识和电子网络的复合型人才。现有的教育不缺乏专业性人才,但是越是专业越难与其他行业的知识相互融合。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得网上银行应运而生,而其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的业务,使得培养既懂金融又懂网络的复合型人才变得日益重要,这不仅可以为顾客量身订制网上金融产品,也可以使银行的网络设施规范化运行。

(2)要建立网上银行产品的专业营销队伍。就要在新产品推出前,就要开始着手对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和员工进行培训。培训要更加贴近于市场实战,要纠正过去台上台下的教学方式,采用电子银行产品营销成功案例讨论、讲解互动的方式授课,并突出培训效果。同时,还要准备电子银行手册、电子银行演示程序、相关介绍幻灯片、申办手续文档,存放在内部网FTP服务器文件夹内或共享,方便深入学习,强化教育培训效果,真正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还可以在营销网络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组织机构建设,并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联动营销、全员营销,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特别是网络银行的客户数、交易量、提升人工网点替代率,加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步伐。

(3)要培养优秀的售后服务人员。在新产品推出的时候,良好的售后服务不仅是银行对客户负责的表现,也是推广新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的绝好时机,更是留住客户,使客户对银行保持信心的重要途径。银行是以信誉之上的机构,拥有良好的信誉,在民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是银行能够长期发展并壮大的重要前提保证。优秀的售后服务人员不仅代表着银行的形象,也增加了银行和客户交流的机会,是牢牢牵引银行和客户的一条绳索。

3.2.5 要加强监管,使网银规范化发展。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银行内部自身的监管。银行必须强化内部监控,建立一套法规,规范网银操作和使用程序,防范违规行为和电脑犯罪。据统计,网络银行安全事故中出于员工疏忽的占57%,外部恶意攻击占24%,病毒发作占14%,用户误操作占5%。由此可知,如果加强了网络银行业务管理性安全的监管,有 7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2)政府监管。为了加强中央银行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和发展强有力的司法制度。一是建立和健全各种相关的网络银行法律和管制措施。二是形成确保这些法律及管制措施得以执行的执法系统。网络银行安全离不开网络法规环境的支持。网络银行立法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电子合同、电子商务认证、电子数据认证、网上交易与支付、网上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管辖权、在线争议解决等。

(3)建立用户监督系统。网络银行的直接受益者是银行和用户自身,因此用户自身可以参与对网络银行安全的监督当中。银行有必要认真听取用户的意见,设立专门的网络银行管理意见栏,并把一些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布,或该注意的事项,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启用加密系统防止事故发生的。用户也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及时分析风险,将事故发生消灭于萌芽之中。

对网络银行的监管需要不同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密切合作和配合,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网络银行监管体系。对跨境金融数据流的监管也属于网络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同时,对网络银行的监管还包括对借用网络银行方式进行非法避税、洗黑钱等行为的监管;对利用网络银行方式进行跨国走私、非法贩卖军火武器及贩卖等活动进行监管;对利用网络银行方式非法攻击其他国家网络银行的电脑黑客网站,以及其他国际犯罪活动进行监管;对利用网络银行方式传输不利于本民族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信息进行监管等等。

参考文献:

[1]谢康,肖静华.网络银行[M].2001.

[2]孙森.网络银行的优势[J].网络银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孙成虎,孙景,李淑彪.银行技术风险监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谢康,陈涛.网络银行竞争战略[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5]站松.网络金融实务[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张卓其,史明坤.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服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谢康,肖静华.网络银行[M].长春出版社,2001.

[8]张成虎.网络金融[M].科学出版社,2005.

[9]张卓其.前言[J].电子银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张波,孟祥.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11]平龙.网络金融理论初论――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影响[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2]李洪心,马刚.银行电子商务与网络支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3]梁循,曾月卿.网络金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杨力.网络银行风险管理[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