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经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经济研究

篇1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术期刊;研究内容;词频分析;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06707

环境经济学是伴随着人类活动引起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产生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环境经济学被介绍到中国。1978年中国制定了《环境经济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八年发展规划》。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讨论会,决定将“环境经济”列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中的第一项主题。同年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成立,由此推动了中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这表明作为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环境经济学已成为一门瞩目的独立学科。环境经济学虽然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学科体系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环境经济学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十多年来,环境经济研究在中国发展快速,不但表现在环境经济理论和框架体系不断充实完善,而且结合中国实际开展的环境经济领域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学者们翻译、撰写了环境经济方面的教材和专著,还发表许多研究环境经济的论文,开展了环境经济各领域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环境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1]。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其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提高和完善。基于此对2005~2014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以下简称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篇名包含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这个角度研究近十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动态和发展路径。

一、近十年环境经济研究

数据样本统计(一)“环境经济”期刊论文篇数统计

从中国知网中检索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剔除重复及不符合主题的论文,共有462篇,其中核心期刊本文核心期刊指中国知网上所检索的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0篇,其他期刊论文262篇。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是从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中国知网全部期刊论文这一角度来研究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但环境经济研究成果的体现形式是多样的。比如中国知网检索数据库收录文献中除了期刊论文,还有优秀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和其他形式的研究论文,在2005~2014年间,这些论文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共计338篇。

此外,统计分析2005~2014年这十年的文献,是为了了解在新阶段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进路。而在1978~2004年的27年间,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经历了起步、探索和发展等重要阶段。在这27年间收录在中国知网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论文和其他形式论文共456篇,其中期刊论文有406篇。

(二)基于期刊的数据样本和研究方法

为了能较好地表征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研究的客观水平,本研究的检索统计工作不仅关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更关注期刊论文的质量变化。核心期刊论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较高水平,故本研究的重点在核心期刊论文。据上文可知,本研究全部实际有效样本为46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的实际有效样本为200篇。

在相关论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引证分析、数据分析和词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近十年来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重点对论文期刊类型、主要议题、作者人数等方面进行数量分析。同时分析文献的被引次数,以衡量期刊论文的影响力。

(三)数据样本局限性分析

本研究只是从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期刊论文这个角度来分析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数据样本必然存在局限性。由于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的广泛性,涉及环境经济的具体研究对象很多,仅就期刊论文来说,属于环境经济范畴的论文众多。篇名属于环境经济领域范畴的其他关键词的论文有至少十多种,如“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GDP”、“ EKC”、“环境绩效”、“环境损失(损害)”、“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性”、“排污权”和“环境税”等,见表2所示。据《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报告》统计显示:1980~2008年这29年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章共有10 618篇。本研究检索统计了2005~2014年环境经济研究领域核心期刊论文,属于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共有10 506篇。由此可见,近十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数量比过去有大幅增加。

由此分析,2005~2014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核心期刊论文大约占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范畴的核心期刊论文的1/50~1/60,也就是说大多数有关环境经济的研究论文在其篇名中并没有直接使用“环境经济”。故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并未包含环境经济研究的所有领域,但本研究的贡献也正是对以“环境经济”为篇名的论文的深度分析,以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略见环境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全貌。

二、数据样本论文分析

(一)研究阶段分析

通过对全部462篇数据样本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发现,2005~2008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逐年递增,到2008年达到峰值,2009~2011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略有下降,2012~2014年数据样本期刊论文稳定在40篇左右。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近十年期刊论文方面的研究从数量上看为稳定发展的阶段,从质量上看为深入扩展研究的阶段。

进入21世纪,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并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环境经济学研究将重点关注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环境价值核算体系、环境经济分析方法体系、环境经济评价体系、环境保护经济手段体系、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环境投融资体系、循环经济体系、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体系等[1819]。

四、结语根据本文数据样本进行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近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些特点。第一,从数量上看,年核心期刊发表篇数变化不大,但论文的深度有所扩展,涉及的领域更广,所使用的分析手段也更多,近十年环境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比以前的有大幅增加。第二,在影响力方面,发表于理工类核心期刊上的环境经济类论文的影响力更大;另外,采用数量分析、科学实验以及工程实践的论文影响力也较大。这说明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种趋势是朝着定量分析、技术支撑的方向发展。第三,在研究内容上,依据词频分析结果,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有所扩展,研究深度有所加强,但较多的研究还是探索性的,结论是建议性的,其实践意义、应用意义和指导意义还不够强。

参考文献:

[1]沈满洪,葛察忠,董战峰,等.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3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邱威,张建华,刘念.含大型风电场的环境经济调度模型与解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9):816.

[3]李国柱,牛叔文,杨振,等.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1):1524.

[4]李刚,张彦伟,孙丰云.中国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3944.

[5]张音波,陈新庚,彭晓春,等.广东省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5):10211031.

[6]郭长雷,王丽婧,梅凤乔,等.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29(7):9799.

[7]崔宇明,常云昆.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2007(3):4043.

[8]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政策[J].求是,2007(20):5860.

[9]段晓峰,许学工.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4555.

[10]陈耀龙,程文涛,陈小兵.高级住宅小区生态设计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7):9799.

[11]刘向华,马忠玉,刘子刚.意愿调查法在环境经济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生态经济,2005(4):3638.

[12]傅京燕.OECD国家环境经济手段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未来与发展,2005(3):4345.

[13]谭灵芝,鲁明中,陈殷源.我国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的环境经济政策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181186.

[14]蔡秀云.三种环境经济手段的优势比较分析[J].中国税务,2009(12):2223.

[15]刘彩利,王京芳,薛斌.环境经济手段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驱动机制[J].软科学,2005,19(5):2729,38.

[16]李小蓿李汉平.环境经济系统物质流可持续性与循环经济物质流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13271335.

[17]陆菁.贸易与环境经济分析的实证研究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6(2):203209.

[18]董小林.环境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9]董小林.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Analysis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economy

research in the last decadeDONG Xiaolin1,2, XUE Wenjie1,2, SONG Cheng1

(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

篇2

关键词 流域 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一、生态补偿机制及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内涵

生态补偿是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是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调整各相关方的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措施。

(一)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的概念十分宽泛,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认识:

(1)自然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最初源于自然生态补偿,《环境科学大辞典》将自然生态补偿定义为“生物有机体、种群、部落或者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自然生态补偿强调的是生态系统内部补偿。

(2)生态系统补偿。是对生态环境本身、生态环境价值或生态服务功能的补偿,侧重于从生态学角度对生态补偿的一种直观解释,它考虑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人工治理措施恢复自然界的生态能力;强调的是对生态系统的补偿,不包括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贡献者的经济补偿。

(3)生态保护的经济手段。生态补偿是将生态保护行为外部性内部化,是对行为或利益主体的补偿。侧重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生态补偿更深层次的认识,它重点考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对提供生态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的人给予补偿。它是实践工作中制定生态补偿政策的重点。

国内学者在研究生态补偿时习惯将其译成英文“Ecological Compensation”,而国外学者常使用“Payment for Ecological Services”或者“Payment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即生态服务付费或环境服务付费。从术语的使用就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补偿的认识和侧重点的不同。补偿(Compensation)强调的是受益方从道义上对付出方的回报。付费(Payment)则强调双方地位平等,通过契约或市场交换,一方获得生态产品,另一方则获得了相应的报酬。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通过调整保护或损害生态环境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将生态保护中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从而调动保护者的积极性。根据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和所提供生态服务价值,由受益主体向生态保护者进行补偿。一般而言,生态补偿是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补偿,不包括环境保护补偿。

生态补偿机制是指调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相关方利益关系的一系列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的总和,主要是对生态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内容、补偿标准等作出制度性安排。其实质是利益调整,通过对生态建设和保护中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协调,达到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二)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是指以保护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促进人与水生态和谐为目的,通过调整流域水生态受益者与保护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将流域水生态保护中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从而调动保护者的积极性,约束破坏者的行为。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包括生态和环境服务受益者向保护者的补偿,也包括破坏者向受害者的补偿。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包括流域生态补偿和流域水环境保护补偿。

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指为维护和改善流域水生态服务功能,根据流域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本、发展机会成本、水生态服务价值,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整水生态受益者同保护者、破坏者同受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本质是调整流域相关主体水生态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关系,激励对水生态保护,约束对水生态破坏和过度利用水资源的行为。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包括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流域环境补偿机制。

二、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研究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为什么要进行补偿、如何进行补偿和如何确定补偿标准等问题。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

1、公共产品理论

按照微观经济学,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水资源及其所提供的水生态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其使用具有非竞争性,往往导致过度使用,最终导致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破坏,出现全体用水户利益受损的“公地悲剧”。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就是通过支付补偿金的方式,利用制度设计来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提供,从而避免水资源和水环境利用中“公地的悲剧”,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发生。因此,公共产品理论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流域生态环境补偿的问题。

2、外部性理论

环境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所形成的外部成本,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外部效益。前者导致因资源开发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这部分成本没有纳入经营者的生产成本;后者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被其他个体无偿享用。古典经济学家庇古认为,当社会边际成本收益与私人资本边际成本收益背离时,难以靠合约规定的补偿办法解决,表现为市场失灵,必须依靠外部力量,即通过政府干预加以解决。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与补贴等经济手段使边际税率(边际补贴)等于外部成本(边际外部收益),使外部性“内部化”。罗纳斯・科斯的产权交易理论则认为,外部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双方产权界定不清,在产权明晰和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市场解决。由于水的流动性,使得上下游水事活动具有高度关联性,对水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都会产生外部效应。不论是正的外部效益还是负外部效应,都会导致私人边际效应成本和社会边际效应成本发生偏离,进而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既然水资源利用存在外部效应,就需要建立补偿机制来消除外部效应的影响。

3、生态资本理论

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整个环境都是资源,都具有价值,其价值大小受稀缺程度和开发利用条件的影响。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自然资源和环境也是资产,作为自然资本向社会提供其独特的生态服务,这种生态服务的提供也应得到相应的资本权益。因此,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也应支付相应的费用,从经济上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资源和环境有

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它的建立要求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改变水资源及水生态是公共物品无需付费的观念,要求全社会认同水生态功能的价值。

(二)法规和政策依据

我国资源与环境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均有涉及生态补偿的内容。

1、已有法律法规中有关生态环境补偿的规定

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以及《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退耕还林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均从不同的角度对水资源有偿使用、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收费、水环境保护补偿和生态建设补偿等制度作出了规定,为我国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奠定了法律基础。如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七条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第二十四条规定:“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森林法》第八条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水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

2、有关政策文件的规定

中央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各地区要切实承担对所辖地区环境质量的责任,建立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运用经济手段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提出,“落实流域治理目标责任制和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要明确生态补偿责任主体,确定生态补偿的对象、范围。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要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赔偿相关损失,支付占用环境容量的费用;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有责任向生态保护者支付适当的补偿费用”。

此外,部分省区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如浙江作为全国第一个全面推进生态补偿实践的省份,在2005年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在省域范围内实施生态补偿的框架和思路。辽宁制定了《跨行政区域河流出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及补偿办法》,探索了流域上下游间水环境污染的赔偿标准。山东、河北、江苏、福建等地也出台了流域水环境补偿的有关法规和规定。

三、京冀间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框架

海河流域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包括海河、滦河和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七大河系、10条骨干河流,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古和辽宁8省(区)。区内经济发达,大中城市众多,包括北京、天津等26个地级以上城市。流域人口和GDP分别占全国的10%和15%,但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1.3%。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生态环境呈持续恶化趋势,省际间因争水、水污染引发的冲突时有发生。

(一)京冀间水缘关系及面临的主要水生态问题

1、跨京冀河流概况

北京从东到西分布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除北运河上游的温榆河发源于北京市的军都山外,其他四大水系均自河北流入。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是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官厅水库位于永定河上,密云水库位于潮白河上,两库上游流域面积的42%和75%在河北境内。

2、面临的水生态问题

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两市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自1999年华北地区进入连续干旱枯水年以来,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上下游用水矛盾突出,官厅、密云入库水量明显减少;官厅水库入库水质下降;水源区生态保护与地区发展矛盾突出。

(二)京冀间生态补偿实践情况

近10年来,为了补偿河北省相关地区因保护水源经济发展受限的损失,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官厅、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等给予了大力支持。北京市也通过省际间的合作,对张承两市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给予补偿,增强水源区生态保护力度和发展能力。

1、以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生态补偿

国家在水源区实施了《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等工程。此外,还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国家支持项目。

2、京冀间合作共建的生态环境补偿

北京市围绕农业节水、水环境治理、水源涵养林建设等,与张家口和承德两市进行合作共建和实施生态环境补偿。2005年,北京市与张家口市、承德市分别组建了水资源环境治理合作协调小组,制定了《北京市与周边地区水资源环境治理合作资金管理办法》,确定从2005年到2009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支持张承两地相关区县水资源保护。2006年10月,北京市与河北省政府签署了《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确立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九个方面的合作项目。2006年开始在潮白河流域实施“稻改旱”工程,在张家口市赤城县实施“稻改旱”1.74万亩,北京市按照每年每亩450元标准,补偿“稻改旱”农民收益损失。2007-2008年,连续在张家口市的赤城县和承德市的丰宁、滦平县实施“稻改旱”10.3万亩,2008年的补偿标准由每亩450元提高到每亩550元,并增加每亩10元的管理费用。

3、生态环境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以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生态补偿,还是京冀间合作共建的生态环境补偿,都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流域生态环境补偿缺少法律支撑。有些重要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补偿的规定不到位或过于原则,如《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但至今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二是国家投资的生态建设项目,缺乏部门协调和长效机制。国家对官厅、密云水库上游区实施的生态补偿,主要通过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实施,不能构成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补偿体系。三是京冀间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由于京冀间生态环境补偿还没有建立责权利统一的长效补偿机制,实施的水资源和水环境补偿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时,难以追究相关者的责任。四是补偿方式较为单一。在官厅、密云水库上游实施的生态补偿,主要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北京市有部分财政支持。这种完全依靠财政补偿的方式,没有全面体现“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三)京冀间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框架

针对京冀间存在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海河流域京冀间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框架包括: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省际间水资源利用补偿、省际间水环境保护补偿(图1)。

(四)京冀间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分析

根据永定河和潮白河流域的特点,在京冀间应重点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和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具体分析如下:

1、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是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由国家和北京市政府向密云、官厅水库水源保护区提供水源涵养、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成本和管护费用补偿的制度安排。

(1)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补偿的责任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考虑历史上的多种因素,对官厅、密云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主体是国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北京市政府也应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由于水源保护区的各项保护措施主要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保护区内各级地方政府应是主要补偿对象。

(2)补偿内容和补偿标准。①对实施生态工程和水资源保护工程的投入和管护费用的补偿。补偿标准按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成本和管护费用确定。②对由于水源保护的要求,保护区内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造成经济损失的补偿。补偿标准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至第五十九条限制产业发展规定,给保护区所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

(3)补偿资金筹集。①通过税收政策改革筹集补偿资金。国家开征水源生态补偿附加税,征收办法可在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基础上增加水源生态补偿附加税,建议税率为5‰,在国家公共支出中专用于生态补偿。②用水企业和个人承担。在水费中增加水源生态保护费项目,建议每立方米征收0.1元。

(4)建立水源保护区补偿机制的必要条件,按《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

2、京冀间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

北京、河北山水相连,水缘关系极为密切。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

(1)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情况一:当河北省通过各项节约用水措施,将节约的水量供给北京时,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参照《取水许可和水资源征收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实行有偿转让,北京市按供水数量对河北省相关地区支付补偿费用。补偿主体是北京市政府,补偿对象是上游转让节约水量的河北省相关地方政府。补偿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情况二:当河北省未按国务院有关水量分配文件中规定的出境水量向下游地区供水时,河北省相关地区应向北京市补偿由于减少了供水量造成的经济损失。补偿主体是河北省政府或上游地区相关地方政府,补偿对象为北京市政府。具体补偿标准可由相关地方政府协商确定。

(2)补偿方式和补偿资金筹措。京冀间水资源利用补偿,主要通过省、市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也可以由用水户承担。

(3)建立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的必要条件。省际间建立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前提是以有法律效力的水量分配方案作为依据,2007年国务院批准的《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国函[2007]135号)和国务院批复实施的《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中潮白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应是建立京冀间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的依据。

3、京冀间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京冀间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是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由京冀间政府就水环境保护作出的制度安排。

(1)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由于上游水质不达标或水污染事故给下游地区造成经济损失时,河北省相关地区对下游北京市予以必要的经济补偿。如有明确的污染主体,由污染责任主体负责支付经济补偿;如难以区分责任主体时,则由河北省有关地方政府作为补偿主体承担补偿责任。补偿对象是北京市有关地方政府、企业或个人。省界断面污染物超标,补偿标准可参照“河北子牙河流域水环境污染补偿”测算;当上游发生水污染事故给下游地区造成经济损失时,有关责任主体应根据经济损失评估报告,与补偿对象协商补偿额。

(2)补偿方式和补偿资金筹集。当上游地区补偿主体和下游地区补偿对象都是地方政府时,通过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进行补偿;当上游地区补偿主体是企业或个人,下游地区受偿对象是地方政府、企业或个人时,按双方协商的补偿数额,直接向补偿对象支付补偿金。

(3)建立跨省区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的必要条件。一是要明晰省界断面水体质量标准和保护的法律责任。二是要建立健全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管制度。明确海委水资源保护局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能,建立河流跨界断面水量、水质监测、监管制度,定期省界断面水量、水质信息,为跨界河流水环境保护补偿提供依据。

四、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我国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尚处于探索阶段,建议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补偿政策,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快生态环境补偿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和有关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的实施都需要国家或地方立法的刚性约束。虽然我国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在一些法律和政策文件中对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有所涉及,但多数为原则性规定,难以具体指导实践。生态环境补偿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以法律形式明确生态环境补偿的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等,以利于消除生态环境补偿中存在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弊端。考虑到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急切性和法律出台需要一定的程序,建议先以国务院名义下发关于开展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明确生态环境补偿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加快开展生态环境补偿的领域和地区。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力争早日出台《生态环境补偿管理条例》。就流域而言,在《流域法》出台之前,先制定《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办法》。与此同时,抓紧研究制定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如何进行排污权和水资源使用权交

易的法律规定,促进生态环境补偿市场化。

(二)完善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

在现阶段,应发挥财政政策在生态环境补偿中的重要作用。

(1)将生态保护的发展机会成本作为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因素。在中央和省级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中,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大江大河源头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财政减收,作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一个因素考虑。

(2)建立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政府是生态环境补偿的重要主体,对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负主要责任,但政府可使用的资金有限,而生态环境补偿对资金的需求量又很大。因此,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保证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正常进行。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国家、省、地、县分别从各自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及从征收的水资源费、排污费和水费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由本级财政设立专户管理。国家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省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江大河源头区、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省级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所辖区内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省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以及对上游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补偿。地市级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所辖区内跨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市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补偿,以及对市域上游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补偿。县级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所辖区内跨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以及对县域上游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补偿。逐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评价、审计和相应的奖惩制度,使其更好地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

(三)构建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协商合作机制

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不仅是一种利益协调机制,更需要一个利益协调平台,让利益相关者平等协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七大流域均有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可以作为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协调机构,组织流域内水资源补偿、水环境补偿等事宜的协商和谈判。加强流域上下游区域经济合作,扶持上中游地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鼓励下游受益区企业到上游区发展环保事业等。

(四)积极推进市场化流域生态环境补偿

在保护方和受益方明确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流域生态环境补偿中的重要作用。水资源使用权转让和排污权交易是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市场化的重要手段。在水量分配明晰、排污权初次分配有偿使用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流域水资源使用权转让和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逐步形成上下游间水资源有偿使用市场转换和排污权交易机制,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使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环境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①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万本太等:《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张询书:《试论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广州环境科学》2008年第2期。

④周映华:《流域生态环境补偿的困境与出路》,《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2期。

⑤张郁:《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的生态补偿问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⑥陈兆开等:《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3期。

⑦张炳淳:《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分析》,《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

⑧李文国等:《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及中国的研究现状》,《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⑨王伟中:《我国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经济观察》2008年第6期。

⑩宋秀清:《论京津与承德滦、潮河流域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河北水利》2006年第5期。

(11)王青云:《关于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12)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建立张承地区水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的汇报提纲》,2008年9月。

(13)周大杰等:《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4)李克国:《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几点思考》,《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5)李磊:《我国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探讨》,《软科学》2007年第3期。

(16)杨道波:《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法律问题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第9期。

篇3

[论文关键词]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社会活动,对促进旅游地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基。然而,在旅游规划、建设与消费过程中,因缺乏科学指导盲目开发、管理不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旅游资源的永续性,影响到旅游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拥有重要的旅游资源,拥有闻名世界的九寨沟、黄龙等自然风景区,每年要接待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由于活动人员众多,也带来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试图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旅游业中,探讨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长江上游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一、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1.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来实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由于四川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任务非常繁重,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因此众多的专家提出了四川发展循环经济应根据自身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特点,按照循环经济所遵循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从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着手,抓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料、节地,推行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并提出了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但把旅游业作为循环经济研究内容的还不多见。

2.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旅游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是循环经济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从旅游产业这个角度来看,旅游业循环经济主要是指根据执行服务来创造价值的第三产业的特点从旅游服务产品与设施的设计与开发,到整个旅游过程,都要考虑消除或使之尽可能地减少旅游企业、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循环经济严格遵循着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3R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一切旅游经济活动,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以达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最低污染”的目的,把旅游业清洁生产、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产品的生态设计和旅游者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从而使旅游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旅游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来。

二、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的旅游环境

四川作为一个资源大省,建设企业循环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四川也是一个旅游大省,特别是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是以成都-都江堰-汶川-松潘-九寨沟为西线和成都-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为东线的环形旅游线组成的地带,大九寨环线上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色彩多样、层次分明的森林景观;同时,大九寨环线上人文古迹众多,有唐朝诗仙李白的故里,三国时期蜀汉遗迹富乐堂、西蜀子云亭和大司马蒋琬墓地,深山宫殿报恩寺等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为发展观光旅游业,培育第三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了众多的国际与国内游客。但是,由于大九寨环线上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区生态仍十分脆弱,大气和水质等环境污染问题在整体得到改善的同时,部分地区生态问题也显得日益严重。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对九环线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加剧,而且也对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其次,大九寨环线上生态建设也面临着提升生态建设效益等深层次的问题,面临着解决生态建设与增加生物多样性、发展地方经济及生态系统的维护等结构性矛盾。为了保持该地区生态建设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行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旅游循环经济模式是整个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目标所在。要按照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知识经济、体验经济、技术经济的作用,协调旅游生产与消费,协调区域内的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城乡生态化等,严格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循环利用,保护资源和环境,树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构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运行的系统模式,以保证旅游业科学、有效地发展。

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

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篇5

关键词: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18102

1环境会计的涵义及理论渊源

1.1环境会计的涵义

环境会计是核算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开发、利用及防治的资金支出和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环境会计可以定义为:“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涉及的环境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评价,以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从而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有效促进企业与所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

1.2环境会计的理论渊源

1.2.1外部性和外部成本

外部性是相对于市场而言的。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就会出现外部性。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其他人带来效益,但他自己却没有得到补偿,他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社会效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反之则称为“外部不经济”。而对于环境这种物品而言,当一个经济主体可以不受限制的开发某种资源时,他可以从中获得效益,而由此产生的损失则由其他主体所承担,这些损失即为外部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在决定自己的产供销时,就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而不考虑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这就产生了外部不经济。

1.2.2市场失灵

在不存在外部性的完全市场条件下,不存在外部成本和外部效益。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社会效益等于私人效益。根据供求关系确定的资源配置的最优点上,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效益。但是,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外部成本没有包括在产品价格中,而是由社会来承担,这时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外部成本之和。我们假设一项活动不带来外部效益,只产生外部成本时,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情况下,产生的外部成本生产者没有承担,而是由社会来承担的。比如某企业在其排污系统增加污水净化的装置,由此产生的效益不是全部由企业享有时,企业就不愿意在防治污染方面增加支出,这样也会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于那些既产生外部效益又产生外部成本的经济活动也是类似的。

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并没有真实的反映产品的实际价格,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失灵了。如果不对企业进行管制,企业就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使环境污染更加严重。据此,我们找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即通过加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解决产权问题,使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内部化,并通过政府控制等方式来进行环境管理,而管理因素则要求企业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对废弃物的成本管理,充分辨认和计量与之相关的环境成本。这些问题用传统的会计方法都难以解决,而环境会计这一新兴学科在会计研究领域就应用而生了。环境会计的诞生,为企业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环境污染与防治、开发与利用的成本费用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方法,也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2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实施环境会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需求日益膨胀,从而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这种对自然资源无补偿地过度耗费及其不合理的分配,导致了不同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环境破坏和污染十分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政府为了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已考虑到了利用会计核算、信息披露对企业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建立起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的预防、破坏、治理以及环保技术开发等会计方面的核算和信息披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使得政府有关部门无法通过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准确获知企业的环境治理与破坏情况,从而不能制定正确的环保宏观政策与采取微观对策,也不能引导企业走向自觉保护环境资源的轨道上来。长此下去,我国将很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必须主动要求推行环境会计,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实施环境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效益,是资源消耗型经济。在绿色消费日益盛行的今天,我国企业应在其决策与经营活动中注入“绿色理念”,以“绿色理念”重塑企业整体的业务流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环境会计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保持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3实施环境会计是强化环保意识的需要

环境会计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模式,它主张将整个社会生产情况和相应的生态环境都反映到会计信息中去,要对环境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等作相应的会计记录。这就会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避免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2.4实施环境会计是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的需要

在绿色意识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环境问题纳人会计核算范围。然而在中国现行会计制度中,尚未建立起相关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我国现在所处的这种现状,一方面不能满足会计国际化的要求,有碍于会计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不能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我们的环境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没有相关环境会计准则,所以就很难衡量外国投资机构对我国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确定为保护环境而应采取的措施。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将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到我国投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为了使会计披露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适应交易国的环保要求,企业就必须要披露环境会计的信息。

3对我国实行环境会计的建议

3.1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

在建立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应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应成立环境会计研究机构,该机构可以由会计、经济管理、环境资源、法律等多方面专家组成,对环境会计理论、环境成本、企业行为、产品市场规律、法律体系变动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行环境会计的办法,为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3.2加强环境会计法规的建设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中,修改并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会计准则中的内容,使其有益于环境会计的发展,可以将涉及环境、资源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环境会计财务报告必须披露的内容。这些强制性的约束都将使环境会计具有更强的执行力,使其得到稳步的发展。

3.3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实行环境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得到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开展社会宣传,加强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使环境会计观念逐步被公众、企业和市场接受。

篇6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环境的变化

(一)知识的全新界定。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对知识的界定有了全新的认识。知识的内涵不断丰富,知识的外延也趋于扩大,无论从创造、储存以及传播方式看,知识均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内涵上看,当今,知识超越了传统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分类,扩大到批判性的价值判断和再创造的应用范畴。从性质上看,知识不再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表征与静态的经验积累,而是由主客体相互作用生成的结果。从形态上看,知识的呈现方式也趋于数字化、多样化。从增长方式上看,知识的共享性推动了其创造与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以上特点使知识的生命周期迅速缩短,进一步引发了知识观与学习观的改变。知识的全新界定致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举步维艰。如何实现从低阶的“学会”向高阶的“会学”升级,已然是教育界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学习方式的革命。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与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促使人类信息传播与交流实现了零距离和及时化,并且成为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形式。这一现象表现为学习者能够超越时空限制,便捷的开展学习活动,学习已成为作用于环境的信息理解和知识建构,而非以往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过程。这种学习方式的革命既革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命,又成为满足新时代学习需求、开展教学方式升级的动力源。

(三)新媒介的出现。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地位与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超越了传统物质实体的教学媒介,信息化时代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基于单调、枯燥而又乏味的语言、文字符号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多形式、多渠道的信息传递与沟通,进一步形成知识理解与建构。

(四)公共开放教育平台的兴起。一方面,国际性MOOCs兴起,大规模的开放在线课程发展趋势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一方面,我国政府也支持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开放,通过“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以及近两年崛起的“慕课中国”使得国内优质教育资源逐渐向社会开放。这一现象严重威胁了普通高校同类课程的生存,导致了“课堂反转”,也引发了对“先学后教”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学习环境设计的焦点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知识的建构受到自身已有的认知、技能、动机等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区别对待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形成每一个个体的学习课题,并知晓意义的建构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二)以知识为中心。为了促进学习者基于理解的学习,学习环境的设计应该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多要素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学习环境要素协同作用的着眼点是理解和灵活运用,而非记忆。所以,掌握学习者的个体特点与独特需求,设计并提出能够实现的学习课题是成功设计学习环境的关键。

(三)以评价为中心。评价做为控制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对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在以后的学习中予以修正,更关注学习前与学习中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同时,评价主体也是多元化的教师、学习者都应该在恰当的时点,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前馈和反馈,共同促进学习者深化理解。

(四)以学习社群为中心。学习作为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文化活动,因此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者往往受其所属社群的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设计学习环境要求形成高质量的学习者社群,这一有助于确保学习者“学习权”的前沿概念,使学习者在学习社群中能够分享理想,建构新知识,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革新教学资源形态。微观经济学的教学随着环境的变化具有延续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资源的选择要求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共同参与、动态建构的方式来实现。

(二)创新学习组织方式。创新学习组织方式的根本在于将信息的传递方式由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导向的线性教学信息组织结构升级为多种组织形式优化组合以及教与学两要素多重结合,形成多向信息传递与分享的互动式、混沌的、自组织学习环境。

(三)更新学习活动方式。信息化时代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习者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外相结合等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理论学习经典与前沿兼顾,精专与博览结合,面对开发的学习环境开展开放资源的查询式学习,参与学术研究的参与式学习,专业兴趣的个性化学习,微主题的探究式学习。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创设支持性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研修形式的深度学习,促进其自律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

篇7

1环境技术创新概述

环境技术创新理念的提出最早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学术界关于环境保护与企业生存关系的讨论,其中,创新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研制新产品、引进新的生产工艺、开辟新市场、开发新的能源材料、采用新的组织方法。基于创新概念的环境技术创新同样涉及多个方面和内容,一方面是具有技术创新的商业属性,另一方面是具有环境保护导向的社会属性[1]。与已有的环境技术创新涵义界定不同,本文认为环境技术创新的涵义应当是企业在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设计、废弃物处理、产品销售、消费引导中所进行的能够减低污染排放,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一切创新活动,从这个角度讲,环境技术创新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二是创新范围广,三是环境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效益历经长期考察[2]。通过上文关于环境技术创新涵义的重新界定可以看出,环境技术创新一方面能够减少企业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能够给企业带来成本优势,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其创新目标是“双赢”。环境技术创新之所以能够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是因为创新具有节能、减耗等功能,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产品生产的单位成本被降低,产品优势也随之增加。此外,产品从生产线到流入市场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环保属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因此更具差异化竞争优势。先行实现环境技术创新的企业更具技术领先优势,其开发出的环保产品能够成为行业标准,更具市场主导优势。

2环境政策类型及其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

2.1环境政策类型

自环境保护机构建立以来,制定何种环境政策便成为环保当局的首要任务,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深入,环境政策类型和工具也在不断丰富。总结当前的环境政策现状,环境政策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2.1.1具有控制功能的环境政策命令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所制定的行政法规、条例等,是环境规制的目标和标准,通过强制的行政命令要求企业严格遵守,违反该命令的企业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3]。具有控制功能的命令是环境政策最早采用的一种政策工具,由于受到法律的保障和监督执行,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成本收益问题,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的自身利益。命令主要是借助环境技术标准和环境绩效标准两种工具实现:(1)环境技术标准。环境技术标准是环境当局针对企业污染所制定的强制性规定要求,环境技术标准一旦确定,所有企业就需要按照规定的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由于不同企业在生产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统一的技术标准很难达到治理目的[4]。(2)环境绩效标准。环境绩效标准是环保当局制定的针对污染企业产量、排污量等所制定的规定和限制。环境绩效标准并不对企业的技术措施限定规定,因此给企业的污染控制留有很大的空间,除了采用先进环保措施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减产或其他方法来达到绩效标准。2.1.2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主要是将环境污染通过一定的手段转化为企业内部事物,进而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对企业进行激励和引导,促使企业自觉地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主要包括环境税、环境补贴、排污权交易等政策工具[5]。环境税是企业因排放污物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所需要承担的经济补偿,通过税率设置,使得企业污染成本等同于减污成本,虽然设置了环境税,但是企业仍然可以根据自身减污成本来确定治污量,监督和惩罚成本较高。

2.2环境政策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

不论是具有控制功能的环境政策还是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都能够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控制,在改善环境绩效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基本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关于环境政策对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影响强度和约束条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相关学者就相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Mohr所建立的干中学模型,本文基于该模型理论构建一个环境技术创新无线周期模型来论证分析在严格的环境政策条件下,其能否促进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6-7]。假设一个虚拟市场竞争环境中,存在足够多的同质生产者,生产周期为T,一个周期内1单位劳动所能创造的产品为g,每一个生产者都接受同等的价格,产品价格为1,环境技术进步与生产周期随生产者活动变化,资本生产率设为k,那么第n期的资本生产率为:kn=K(rn-1,kn-1)(1),如果生产者不进行环境技术创新投资,那么下一个生产周期仍然沿用之前的生产技术,k=kt-1(2),随着污染物w的产生,生产者并不付出相应的治理成本,在生产周期内的gt=Gt(lt,wt,kt)(3),可见,生产者可以通过调节污染物排放来寻求最优生产安排。在没有环境政策的环境下,生产者几乎不会考虑环境绩效问题,其所进行的创新活动也只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即使某种环境技术创新措施能够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且降低生产能耗,但是在实施之初,生产者并不具有这种目的意识。综上,环境政策能够约束生产者行为,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从而使生产者具有环境技术创新意识。

3我国环境政策的技术创新导向评估

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形成一定的政策体系,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许多配套工具、设施、数据研究还不完善,这也增加了我国环境政策技术创新导向评估的难度,尤其是创新数据的缺失、政策条目繁复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技术创新导向评估的准确度。因此,结合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性,需要在环境政策自身属性和技术创新效果两方面进行导向评估。分析我国的环境政策构成,发现许多带有控制色彩的环境政策并不利于推动环境技术创新,导向性较弱,纵观环境政策的发展,命令控制类型的环境政策比例逐年下降,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比例逐渐上升,这种发展趋势有助于增强我国环境政策的技术创新导向。环境技术创新效果是衡量环境政策技术创新导向的重要评估标准,从我国的环境技术创新效果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环境技术创新体系初具规模但运作效率低、创新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落后等。

4结语

篇8

关键词:信息安全技术;三网融合环境

前言

所谓的“三网融合”,就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经过技术改造之后,向用户提供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的综合多媒体通信业务。中国的信息环境因三网融合而发生了改变,不仅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不断地被开发出来,而且信息传播成本也不断地降低。人们在享受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需要面临信息安全隐患所引发的各种风险。比如,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用户群不断扩大。一些不良用户会利用网络信息的共享性传播恶意信息,甚至在计算机网络上传播病毒,导致其他用户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要使三网融合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还要应用信息安全技术,以提高信息质量。

1关于“三网融合”的理解

传统的网络是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相互独立。三网融合是将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建立关联性,使三种网络技术实现了融合。三种网络技术不仅实现了信息共享,而且相互之间还进行了技术渗透,特别是进入到应用层面,使得各种形式的信息互通,对中国的信息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按照中国《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对三网融合哟实现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即所谓的“三网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物理技术层面的融合,而是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上能够相互融合,特别是在业务领域中,三种技术相互渗透,使得传统的网络格局被打破,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在业务领域实现无缝融合[1]。比如,网络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不仅能上网,而且可以观看电视;用户在看电视的时候,还可以在电视上上网或者打电话;用户可以在电脑上看电视节目,也可以打电话。三网融合环境中,信息不断传播而且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通信网络统一化管理、一体化运行,信息传播效率有所提高。原有的单一化网络信息服务多元化发展,构成了多媒体为了环境,各项业务综合化,由此使得网络运行成本降低,网络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另外,三网融后合之后,还会产生各种新的业务,业务范围拓宽,从而是用户的各项需求得到了满足,信息传播过程中会获得更高的利润。网络运营商之前原有的恶性竞争转变为合作式的的竞争[2]。随着三网充分融合,就需要网络运行更为安全顺畅,要保证信息不会遭到损坏,就需要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以实现三网融合的预期目标。这也意味着,三网融合之后,对信息安全技术的要求更高,促进信息安全体系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以将网络安全威胁消除,净化网络环境。

2三网融合环境中信息安全技术经验

三网融合环境下,信息安全技术成为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中,所涉及的事务多,管理中还涉及到多项专项事务。要确保信息安全,就要将三网融合的技术保障体系构建起来,将现有的技术整合、优化,使信息安全技术水平得以提升。

2.1三网融合环境下要强化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工作

对信息技术实施安全管理,离不开高端专业技术的应用。要确保信息产业安全稳定地运行,就要基于信息技术将安全屏障建立起来,可以更好地控制信息产业稳定发展。特别是三网融合环境中所构建的虚拟社会,在投入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实施必要的安全保障,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芯片、信息技术软件以及移动终端产品等等,都要给予必要的安全保障,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同时还要从应用实践的角度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出来,确保三网融合规范运行[3]。特别是涉及到三网融合的各种安全技术,要采用研发的方式攻克难关,并对研发产品实施产业化发展,以从基层安全技术产品开始逐步升级,到核心安全技术环节实现技术的更新换代,促使三网环境下的信息得到有效管理。此外,为了确保三网融合下信息安全运行,还要将安全风险评估体现构建起来,以将网络风险因素量化为指标,对网络安全运行状况进行评估,以塑造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对网络信息要做好专项检查工作,将安全管理策略制定出来,并针对网络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同时,还要做好网络发展规划,将适合于三网融合环境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制定处理,以在框架下开展业务,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2.2构建三网融合环境下的网络信息体系

中国目前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倡导改革行业实施“互联网+”战略,以将互联网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将网络信息体系构建起来,就是要在三网融合环境下促进网络技术的融合,基于此在行业应用领域中对互联网技术有效应用。网络信息体系不仅诉诸到技术层面,更多的强调了道德层面,要通过强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诚信。在网络信息体系中,各种信息浏览记录都能够体现个人的信息应用情况,特别是密码技术的应用,就需要制定管理制度,并在法律的层面上予以约束,所有的技术工作都要基于网络设备和网络技术展开。面对网络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还要在信息体系运行中做好授权管理工作,认定承担责任的主题,还要做好身份认证,以对网络信息实施安全管理。提高网络信息体系的诚信度,就是要使用户在共享网络信息的同时,还要明确用户的真实身份。特别是在三网融合环境下,要求用户的身份要真实、而客观,对用户在网络上的各种行为要实时跟踪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授权管理中,要对身份认证严格管理,做好用户对信息的访问控制工作。在管理网络用户的时候,要合理利用网络信息,在提高信息使用效率的同时,还要对网络信息实施必要的保护,以避免信息丢失、滥用等等问题[4]。通过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授权管理,做好责任认定工作,就需要配套使用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调查和审定网络行为,对网络不当行为进行取证、保留调查信息,对信息进行判定等等。对于网络不良行为的肇事者,要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追究责任,以对用户的网络行为从法律的层面予以约束,以提高网络运行质量。

2.3三网融合环境下要避免安全隐患的扩散

三网融合环境下,信息量大而且传播速度快,一些安全隐患会伴随着信息快速扩散。这就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并将监督管理体系构建起来,从技术的层面和法律的层面入手对各种安全威胁采取防控措施。在网络系统中要将防火墙构建起来,行政监管、专业技术和法律规范等等整合,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系数[5]。这就需要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将网络安全体系构建起来。另外,还要构建监督管理机构,对网络上传播的信息进行严格监管,并采取技术保障措施,以提高网络信息传播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环境下,三网融合成为一种必然,对中国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网融合环境下提高信息安全度属于是系统化工程。特别是对于网络运行中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要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确保网络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宏宇,陈冬梅,王兴国.一种三网融合下的网络社会信息安全保障策略[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

[2]刘晨鸣,叶志强,刘伟东.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络信息安全政策及技术措施思考[A].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2015.

[3]李小兰,刘晨鸣,叶志强.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与建议[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

[4]曾小丽,王宏宇,陈冬梅,王兴.三网融合环境中信息安全技术的经验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5.

篇9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水会计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其依据,对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进行核算的专门学科,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环境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涵盖了会计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利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账务进行处理,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经济学知识充分运用,以此获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在《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收录了环境会计的词条,其解释为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作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二、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区别

环境会计虽应用了会计学基本理论,但由于其着重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这就导致了二者之间存在了差异。

(一)会计要素差异

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基于传统会计,所以二者的会计要素划分基本是一致的,但环境??计又在传统会计基础之上考虑了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就使得二者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首先针对于资产要素方面来说,环境会计要设置“环境资产”、“环境资产净值”以及“环境资产损耗”;而负债要素中包含了应付环境污染治理费等与环境相关的应付费用;对于所有者权益,环境会计中计入“环境资本”;同时对于收入、费用和利润,在环境会计中分别设置“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环境利润”,进行核算有关环境的收入、费用以及利润。

(二)会计原则的差异

首先就会计假设方面来说,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最大的区别便是计量单位的变化,传统会计要求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而考虑到环境会计的特殊性,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无法以货币计量,因此施行以货币计量为主,实物量、百分比等计量辅助结合的多元化计量。其次,在政策上两种会计也略显不同,环境会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之上开具了自己的特色,增加了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环境会计发展现状

(一)环境会计的产生时间

环境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不断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会计分支,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较国外来说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开始。

(二)环境会计的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而国外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已经向环境准则与制度方面深入发展,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要基于我国环境会计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进一步探索环境会计的发展方向。

(三)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

在国际上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明确了一些定义以及概念,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以及《环境跨级国际指南》。对于环境会计的发展,欧美两洲一直处于世界前沿,不仅从概念上解决了环境会计的含义,而且就其环境会计建设上发展的速度也十分的快。而我国虽然有徐泓教授将环境会计做为一个分支进行研究,许家林教授提出建立资源会计核算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会计起步较晚,又缺乏科学的定量指标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使得其发展还相对缓慢。

四、环境会计开展的必要性

(一)环境会计使会计核算范围扩大

在传统会计的核算中,以所有权不同为基础进行资产的核算,这就使得一些公有资源,如空气、海洋、臭氧层等因为无法划分所有权而导致无法对其进行核算,而环境会计的产生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对公共产权的环境资产进行处理,使得企业的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等能够可靠计量,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有机结合。

(二)环境会计有利于明确企业责任

环境通常被认为是共有财产,本应大家共同维护,但是不乏有些人过于注重商业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环境做为代价。而通过环境会计的建立,可以进行相关规定,明确企业关于环境要素的账务处理,迫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从单纯的追求商业利益转化为经济与环境并行。

(三)环境会计的产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经济不断进步的副产物是工业化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实施环境会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将环境因素以新的思维模式将经济学、环境学有机的与会计学融合在一起,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建立环境会计,将企业经济与环境相联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篇10

关键词环境管制成本;环境生产函数;方向性距离函数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6-0111-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6.0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以上;但是,在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不容乐观;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形成了一种低质量、低效益、低就业、高能耗和高污染排放的增长模式[1]。环境污染导致的高污染治理成本,使转变增长模式的内部诉求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势所趋,促使中国提出了量化的碳减排指标[2],那么控制碳减排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关系到成本问题,所以研究碳排放的成本大小,一个方面向世界证明履行承诺中国经济付出的代价,另一个方面也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结构调整的现实依据。所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是否有负面影响以及这种负面影响的大小正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1文献综述

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源于对美国当时生产率下降的解释,人们逐渐对环境管制政策进行了大量关注。很多理论认为环境管制政策导致企业将本来可以用于生产的投入配置到污染治理活动中,当面临环境管制的时候,生产单位治理污染投入的成本应该包含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投入中;而传统的测度方法仅仅用期望产出或“好”产出的增长率减去所有投入的贡献,非期望产出或“坏”产出的下降并没有被考虑,所以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会使生产率增长出现高估[3]。在实证研究领域,国外学者们对环境管制下的成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Sancho等[4]使用效率指数对西班牙木制品和家具制造企业在环境规制下的产出和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产出和生产效率都有负的影响。Boyd等[5]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美国玻璃器皿行业的环境管制成本进行了估计,发现环境的管制成本是普遍存在的。Fre等[6]在考虑环境有规制和无规制下,应用环境生产函数和方向性距离函数两种方法,利用美国1995年的92家煤炭发电厂数据对环境管制的成本进行了估计,发现有些企业存在环境规制成本,有些企业不受规制的影响。同样,Domazlicky 和 Weber[7]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计算了环境管制所导致的“好”产出的损失指数,结论是环境管制成本在有些企业存在。

由于传统的环境管制成本度量方法需要污染定价和治理成本等信息,国内对环境管制成本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且应用的技术主要是回归技术。高鹏飞等[8]利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碳减排边际成本曲线,并对未来碳减排的情景进行了模拟。黄德春和刘志彪[9]通过在Robert模型中引入技术系数,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在给企业带来直接费用的同时,也会激发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部分或全部地抵消这些成本,认为环境规制可以同时减少污染和提高生产效率。王兵和王丽[10]以及叶祥松和彭良燕[11]应用Domazlicky和 Weber[7]构造的环境损失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各地区的管制成本,发现大多数省份存在环境管制的成本;陈诗一[2]同样用的也是方向性距离函数对我国工业行业的管制成本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有些行业存在管制成本,有些行业不存在,但总的环境管制成本很高。

从上面的文献可以看出,国外利用环境生产函数和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对环境管制成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很少有对中国环境管制成本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比较环境变量引入模型后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传统的未引入环境变量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差别。很少有文献利用环境生产函数和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专门对中国二氧化碳的规制成本问题进行研究,而且在方向性向量的选择时候通常是以原有数据为基础,这使得不同省份间在估计成本时,可比性比较差;本文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引进能源投入的基础上,利用相同的方向性向量对不同省份环境管制成本进行研究,并比较了利用环境生产函数和方向性距离函数估计成本的差异以及给出差异的经济学解释。

李小胜等:基于环境技术的省际环境管制成本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6期

2研究方法

2.1环境生产技术

为了估计环境管制的成本,要构造一个既包括“坏”产出(b),又包括“好”产出(y)的生产可能性集合,Fre等将这种生产可能性集合称为环境技术,通常环境技术为了定义良好还要求满足3个基本条件,即零结合性、联合弱可处置性、投入要素x和y“好”产出是强可处置[6]。

2.2环境生产函数和方向性距离函数

为了将环境技术模型化环境生产函数,我们只考虑一种期望产出,即假设y∈R1+,有k=1,…,K个省份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我们可以将环境生产函数定义为F(x,b)=max{y:(y,b)∈P(x)},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管制下对于具体的某个地区k′,其环境生产函数为:

这个函数可求解有一种期望产出、J种非期望产出和N种投入情况下的最大产出问题,这里zk(k=1,…,K)是权重变量,且没有约束,是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形式。函数中的等式约束表示非期望产出是弱(有环境规制)可处置的。对于各省的产出为了满足零结合性,通常假设还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前一个条件表示每一个省至少生产一种期望产出,后一个条件表示每一种非期望产出至少有一个省生产。环境生产函数对于非期望产出的处理是弱可处置的,给定投入和污染物b,以期望产出的实际产量与前沿产量之间的差距来衡量技术非效率的大小。环境生产函数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保持期望产出增加的同时,减少非期望产出的要求。所以环境生产函数的方法经常会招致批评,因为公众的愿望往往是既要求经济快速增长,又要求污染排放减少。为了将这样的生产过程模型化,常需要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的概念 [12]。

方向性距离函数是将产出(期望和非期望)与投入结合,是传统Shephard距离函数更一般化的形式[6],方向性距离函数通过设定了一个方向向量g=(gy,-gb) ,对于选定的方向性向量g,方向性距离函数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好”产出、减少非期望产出。将方向性向量带入产出距离函数中而得到方向性距离函数:0(x,y,b;gy,-gb)=sup{β:(y+βgy,b-βgb)∈p(x)},β代表按照方向向量g=(gy,-gb)所能达到的 “好”产出增加、“坏”产出减少的最大比例。如果0(x,y,b;gy,-gb)=0,表明该生产过程已位于前沿面上,是技术有效的;若0(x,y,b;gy,-gb)>0,说明生产过程是非技术有效的,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根据 “坏”产出表现出技术上的强弱可处置性,方向性距离函数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强可处置性技术是指不受严格的环境规制影响的技术,即“好”产出和“坏”产出都是自由可处置的(增加和减少都是可以自由决定的)。弱可处置性技术是指在严格的环境管制下的技术, “好”产出的增加和“坏”产出的减少是有严格要求的,可以用以下公式严格环境管制下的方向性距离函数:

2.3环境规制的成本

Fre等认为环境规制的成本可以理解为考虑环境规制和不考虑环境规制下期望产出的差异表示,即为了减少非期望产出和增加环境治理活动,往往要以牺牲一定的期望产出为代价,本文的环境管制成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定义的。环境规制的成本可以由环境生产函数和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分别来估计。为了估计环境规制的成本,要引入环境非规制的技术,环境非规制的技术是指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都是可自由处置的,在非期望产出可以自由处置下环境生产函数可以用式(3)表示:

式(3)和式(4)中的符号意义与式(1)和式(2)是相同的,不同在于约束条件中,非期望产出约束的符号不同。各省份期望产出可以扩张的最大程度在“弱可处置”下扩张的比例将低于在“自由处置”假定下产出可以扩张的程度,即FU(xk′;bk′)≥F(xk′;bk′)。那么由于环境污染治理而损失的期望产出为:

PAC就是环境管制的成本,即由于非期望产出的不可自由处置导致的损失。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计算的环境管制成本可以用下式表示:

PAC表示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估计的环境管制成本,本文就是利用PAC和PAC来研究各个省份环境管制成本是否存在及大小,并比较了PAC和PAC估计结果。

3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为了对上述的模型进行实证,我们需要资本存量、劳动、能源投入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数据。对于资本存量,我们采用张军等(2004)[13]使用的永续盘存法,以1952年为基期测算了大陆28个省区市2009年的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可以用Kit=Kit-1(1-δit)+Iit表示,其中i表示省、区、市,t表示年份,K指资本存量,δ是折旧率,I表示可比价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投入本文用各地区的就业人员数来衡量,具体用相邻年份就业人员数的平均值作为本年的就业人员数。各地区能源消费数据直接采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提供的分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各地区的期望产出用各地区生产总值表示,为了保持价格一致,地区生产总值用各地区1952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减。中国政府部门没有提供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直接统计数据,很多机构提供了该数据,但中国政府都没有认可。目前学术研究都是通过能源消费量乘以该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求得。转化过程可以用下式表示:∑ni=1CO2i=∑ni=1Ei×CFi×CCi×COFi×(44/12),其中,n表示某省份消费的能源种类数, Ei为第i种能源消费量。CFi为第i种能源的平均发热量,CCi表示第i种能源的单位发热量的含碳量。COFi表示第i种能源的氧化水平,二氧化碳分子质量是44,碳元素质量为12。平均发热量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从而可以求得各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于,自治区、海南省能源消费数据缺失比较多,另外我们将重庆市与四川省合在一起研究,所以本文用到的数据是中国大陆28个省市的投入产出数据。

4实证分析

由于本文只研究单一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通过方向性距离函数来研究成本大小时,我们设置方向性向量为gy=1,gb=-1,那么方向性距离函数中的β,在这里其实就是生产点离前沿产出的实际数据大小,即技术非效率,如果每个省份都按照这个距离来表示技术非效率项的大小,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些距离对各个地区进行成本分析和排名,距离越大说明考虑环境管制下的技术效率越差,离前沿面越远,反之说明技术效率高,离前沿面近本文实证用的软件是GAMS23.3,感谢美国环境保护委员会Carl A.Pasurka教授提供的程序帮助。。

首先,我们利用环境生产函数式(1)计算规制下的最大期望产出和式(3)计算无规制下的最大期望产出,再将其减去实际观察到的期望产出数据,这就表示了技术的非效率大小。表1中第(1)列表示是按照1952年不变价观测到的实际期望产出数据,表1中的第(2)列是在无环境规制下,利用环境生产函数估计的最大期望产出减去实际期望产出数据后的结果,表1中第(3)列是按照有管制下的环境生产函数估计的最大期望产出减去实际期望产出数据后的结果,最后利用式(5)将第(2)列减去第(3)列,得到利用环境生产函数估计的规制成本数据,为表中第(4)列。同样我们可以利用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式(4)得到无规制下的技术非效率项和式(2)得到规制下的技术非效率项,分别为表1中的第(5)列和第(6)列,将第(5)列或第(6)列加上实际观察到的期望产出,就是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得到的各自最大期望产出数据。将表中的第(5)列和第(6)列相减得到表1中第(7)列,表明方向性距离函数估计的环境管制成本的大小。

其次,从表1中的估计结果第(2)、(3)、(5)、(6)列,我们可以看到技术非效率项在很多省份都不为0,这表明无论是利用环境生产函数还是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的估计,技术非效率项(离前沿面有一定的距离)也即环境的管制成本是普遍存在的。

最后,从表1中的估计结果第(3)、(6)列,我们可以看到在有环境规制情况下,依靠方向性距离函数估计的技术非效率项小于依靠环境生产函数估计的技术非效率项,这是因为方向性距离函数要求在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好”产出同时、减少“坏”产出和投入,这样就导致生产点扩展

的比例不会太大,而环境生产函数其实是在给定投入和非期望产出情况下向前沿面扩展的大小,要求满足的条件少些,所以数值要大一些。但是在非规制下依赖环境方向性距离估计的技术非效率项大于依靠环境生产函数估计的技术非效率项,这表明在没有环境管制时构造的前沿面下,生产单位在方向性距离函数下比在环境生产函数情况下离前沿面的距离更远。综合上述的技术非效率项的大小情况,我们从表中的结果也能看出各个省份依赖环境生产函数估计的成本PAC小于相应省份的PAC,即表1中的第(7)列大于第(4)列,这主要是由于有环境规制情况下的方向性距离函数估计的技术非效率项小于环境生产函数估计的非效率项;而无环境规制下的方向性距离函数非效率项大于环境生产函数估计的非效率项,根据成本的计算公式我们自然得到PAC大于相应省份的PAC。利用表1中的技术非效率项数据,我们可以看到PAC除了辽宁、上海、安徽、福建和广东不存在,其他省份都存在环境管制的成本,而PAC只有在北京、黑龙江、湖南、四川、青海几个省份存在,其他省份都不存在管制的成本。通过本文的分析表明环境管制的成本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计算下,国内多数地区都是存在的,且有的地方环境管制的成本非常高,而通过环境生产函数进行估计的环境管制的成本在国内多数省份都是不存在,这主要是环境生产函数不要求在保持期望产出增加的同时,减少非期望产出,要求没有方向性距离函数严格。

从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估计环境管制成本PAC结果的地域分布来看,环境管制成本主要集中在中部腹地,典型的地区是四川、湖南、广西、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贵州和山东等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环境管制成本较高。这表明在承担较大环境管制代价的同时,这几个地区今后要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转变增长方式,走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友好发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表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证明了邱东和陈梦根[14]关于中国不应在资源消耗问题上过于自责的论断。成本研究的还有一个重要结论是发达地区,如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的管制成本并不高或者为0,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很可能是这些地方多年前就对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所以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比其它的地区好,处在构造的前沿面上,有环境管制和无环境管制对其成本影响不是很大。

5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建立在环境技术下的环境生产函数和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研究了考虑能源投入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的管制成本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多数省份存在着环境管制的成本,这表明要履行减排承诺,又要保持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会承担着较大的代价;同时,通过成本的估计可以为那些管制成本高的省份,在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优势资源、加快产业升级方面都提供了改革的依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用环境生产技术研究环境管制成本有很多优势。首先,不需要环境治理的成本和污染定价信息,相应的治理成本被理解为减少非期望产出而导致期望产出的减少数量;其次,通过实际调研测算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改变带来污染减少时,成本估计有很大的困难性,建立包含“好”的和“坏”产出的联合生产模型可以避免这一问题。最后,多个企业或地区共同的治理活动,会很方便的通过“好”产出和“坏”产出的联合生产来反映,因为模型在优化过程中同时考虑了这些因素。但是Fre等指出在规制的环境效率研究中,只有每个地区(或企业)从事环境治理活动时,利用这种数据来构造效率前沿面,才能与非规制情况下前沿具有可比性。这个对于我们的省际数据是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每个省都会有环境治理活动,否则估计成本的时候会是一个有偏的结果。用技术非效率的大小来代表环境管制的成本大小不但与函数形式的选择有关,而且与方向性距离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设置会有不同的结果。国内外在方向性距离的设置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方向性向量在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现有基础上按比例性增减;第二种是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设置为由1构成的向量,不同的决策单元都以这个方向性向量进行效率计算;第三种是方向性向量在考虑经济意义和环境治理目标的基础上设置,通常是在原有数据基础上设置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一定倍数。第一种和第三种由于以原有数据为基础比例扩张,会有数量级的问题,使得不同省份间在估计成本时,可比性较差;第二种由于采用相同的向量,有利于不同省份间的比较,且得到的离前沿面距离大小直接能表示管制成本,所以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总的来看,环境成本估计为向世界证明履行承诺中国经济付出的代价,也为个省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结构调整的现实依据。但是数据包络分析的不足远未为绿色GDP核算提供完善的境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胡鞍钢,郑京海,高宇宁,等.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J].经济学季刊,2008,(3):933-960.[ Hu Angang, Zheng Jinghai, Gao Yuning, et al.Provincial Technology Efficiency Ranking with Environment Factors(1999-2005) [J].China Economic Quarterly,2008,(3):933-960.]

[2]陈诗一.边际减排成本与中国环境税改革[J]. 中国社会科学,2011,(3):85-100.[ Chen Shiyi.Marginal Abatement Cost and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 in China[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1,(3):85-100.]

[3]Denison E F.Accounting for Slower Economic Grow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Washingt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e;1979.

[4]赵红,扈晓影.环境规制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2):78-81.[ Zhao Hong,Hu Xiaoying.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Enterprise Profitability-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Panel Data of China[J].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2010,(2):78-81.]

[5]Boyd G A,Tolley G, Pang J. Plant Level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he Container Glass Industry[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2,23:29-43.

[6]Fre R, Grosskopf S,Pasurka Jr C A.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J].Energy, 2007,32(7):1055-1066.

[7]Domazlicky B,Weber W L.Do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ad to Productivity Groth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J].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s,2004,28:301-324.

[8]高鹏飞,陈文颖,何建坤.中国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1192-1195.[ Gao Pengfei, Chen Wenying, He Jiankun .Marginal Carbon Abatement Cost in China[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ion, 2004,29:1192-1195.]

[9]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说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3):100-106.[ Hung Dechun,Liu Zhibiao.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Firm Independently InnovationThe Firm Competitiveness Design Based on Porter Hypothesis[J].China Industrial Economy,2006,(3):100-106.]

[10]王兵,王丽. 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工业技术效率与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10,(11):3-19.[ Wang Bing,Wang Li .An Empirical Study on Industry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Its Determinants under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 i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es[J].South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2010,(11):3-19.]

[11]叶祥松,彭良燕. 我国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9-2008[J]. 财贸经济,2011,(2):102-109.[Ye Xiangsong,Peng Liangyan.Research on Regulation Efficiency and TFP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08[J].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2011,(2):102-109.]

[12]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 经济研究,2008,(2):93-105.[ Tu Zhengge.The Coordination of Industrial Growth with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08,(2):9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