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22 09:4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教育研究

篇1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现状

我们于2013年4月到7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问卷经过了精心设计。调查对象为11所本专科院校学生,涉及近50个专业,其中包括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5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以及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学生。本次共发放问卷3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36份。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将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一、复杂社会环境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与交流,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在调查中,关于“你对‘只要能得到个人最大的满足,违背一点道德规范也没关系’这句话的态度是什么”的设问:有52.7%的同学表示非常赞同,36.9%同学表示比较赞同,只有10.4%的同学不赞同。这说明我们一直提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目前的社会环境已经让大学生更多的为个人利益着想。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诱发学生诚信意识淡薄、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受访的学生中,有51%的同学表示经常遇到考试作弊的现象,45%的同学认为是个别现象,只有4%的同学表示不会作弊。诚信是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然而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原则却让许多人忽略了公平正义,这直接影响到身处社会中的大学生;同时,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也冲击着高校尚未完善的德育教育,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受到很大制约。

二、滞后的学校教育

在调查中,56.7%的同学认为合格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应排在首位,26.4%的同学认为实践能力排第一,只有13.5%的同学认为道德素质最重要。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从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可见一斑。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是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四六级过级率、计算机水平以及一些学术性学科性竞赛成绩等。这使高校教育更倾向于知识取向,而忽略了道德取向,导致德育教育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遭到冷遇和排挤,德育教师不受重视,德育课为专业课让路。由于政治理论课要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使其理论性强、缺乏趣味性,这与“90后”的学生追求新颖的特点形成矛盾。加之单一的说教形式和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受访的学生中,93.5%的同学表示德育课教学形式单一,也正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反映。在各学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条件制约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非常重视理论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分配上,基本上是理论36课时,实践18课时,这与当前学生学习的多样性需求相背离,因此减弱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效果。

三、家庭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影响

当前高校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都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家庭教育中,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家庭教育的环境更为宽松,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更加重视,由于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使一些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以自我为中心、怠于关心他人等等。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2.6%的同学在家从不帮父母做家务,34.7%的同学是父母要求做家务才做,只有12.9%的同学是经常主动做家务。在能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个问题上,33.1%的同学选择会积极参与,56.7%的同学有时参加,8.4%的同学从不参加任何活动。独生子女在较为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享受着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在“舔犊情深”的家庭教育背景下,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往往特立独行、喜欢彰显个性、希望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些都与我们的高校德育教育发生着碰撞。现实情况往往是“五二零”效应,即学校教育的五天,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道德情操天天好转,家庭教育的两天使教育成果几乎全部归零。

四、养成教育缺少必要的氛围

大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而且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行为管理和德育生活熏陶,把德育生活融入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逐渐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和意志力。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中,有些制度虽已制定但由于执行不严或操作性不强而只能流于形式。调查显示,有51.9%的同学认为大学里的“课桌文化”和“墙壁文化”是可以理解的,只有15.7%的同学认为课桌和墙壁属于公物不能乱涂乱画。对于见义勇为行为,有43.8%同学认为自愧不如,21.4%人觉得可敬但不可学,甚至有7.8%的同学勾选了傻帽。可见养成教育氛围的缺失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现实生活中,有人把摔倒的老人送进医院却被反过来讹诈,在好事做与不做之间徘徊的已经不是自己的道德良知,而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势必会减弱高校德育教育成果。也正是因为缺乏一种良好的互相推崇和模仿的德育学习氛围,在学生的心理上才出现了许多矛盾和疑问,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学生思想上以正面引导。

五、高校德育教育对策

首先,强化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在高校形成全员共建的德育氛围。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工作的核心任务,其中人才的首要素质是思想品德的健康合格。因此,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应深入到高校的各级工作部门,坚持德育首位,优化育人环境,把它作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德育工作置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德育为首即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德、智、体、美诸育缺一不可,正如我们常说的“有才无德是次品,德才兼备是合格品”,德育应居于主导和统帅的地位。强化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要求高校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课程建设,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把德育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专业课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各方面都体现育人的宗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综合教育应成为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同时,应该把高校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将学校的各种校园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联系,比如把我们河北省正在建设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中,从而形成全员共建的德育氛围,全面营造高校德育教育的立体、综合的育人环境。

其次,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很多时候我们都强调德育是培养人、塑造道德人格的活动,同时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成为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教师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仍然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往往考虑最多的是“今天我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而不是“学生今天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就要教育者改变这种情况,把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转变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重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整理教学思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课上爱上德育课、课下想上德育课,生活中能够自觉的按照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自觉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再次,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

知识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如果仅仅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实践,在德育教育中理性说服和灌输教学就会占据主导地位,教育过程不乏显得过于空洞。德育教育本身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必须要通过学生的道德内化转化为道德实践,而且道德实践要比道德知识的教授和获得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实践,社会的道德理想、道德准则才会转化为道德品质,学生的道德素养才会得以提高。只有强化德育教育的实践环节,才能改变德育教育“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的现状。因此,当前的高校德育教育应在传统的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积极开展与德育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并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大学生关注社会的特点,将德育教育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活动,实现知识教育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道德内化、巩固道德信念,做到知行统一,提升高校德育知识教育的实践效果。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水平。高校可以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工作薄弱环节,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改善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每一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都会传达出个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进而使学生受到影响。作为传递道德价值观念的德育教学,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更深。因此高校德育教师要发挥人格示范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要注意培养师德和敬业精神,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通过自身的人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使自己成为学生尊敬的老师、崇拜的对象、可以信赖的朋友,从而达到成功传递科学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德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聂松竹.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9)

[4]王爱云.高校德育的现状与思考[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

[5]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篇2

【关键词】 英国 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51-01

虽然创业教育最早开始于美国,但在英国,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很高。究其原因还是要回到英国的高校创业教育上来。

1 英国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分析

1.1 解决就业问题是创业教育的直接动因

1983年在查尔斯王子的倡导及支持下,英国启动了青年创业计划,该计划旨在动员企业界和社会力量为青年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资金、技术与网络支持。这一计划实施多年,除了帮助大量青年创业了自已的企业之外,它还推动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这一计划使政府逐步意识到教育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提高了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1.2 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到了21世纪,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与知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成了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作为社会的个体,无论身处哪个国度、哪种职业,都要学会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学会利用现有的知识资源创新出新的成果的能力,学会独立自主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可以从创业教育中获得,因此创业教育对社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发展社会经济必不可少的能力需求。

1.3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在英国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英国政府为了反映技能需求的变化,适应职业的流动性和变化性,提出“关键技能”、“高技能”、“软技能”等概念,强调高等学校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提出了“基于工作的学习”等学习理论。事实上,创业技能就是“关键技能”、“高技能”、“软技能”等概念的具体化和专门化,是创业企业所需要的能力。

2 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

英国高等教育的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大对创业教育资金的供给

英国政府成立很多官方与非官方的基金组织机构。例:(1)高等教育创新基金。(2)科学创业挑战基金。(3)新创业奖学金。 这项资学金是由英国学习与技能委员会提供,其目标群体包括但不局限于妇女、少数民族、学习困难者、失业或半失业者。(4)其它基金组织。除了上述三个基金之外,还有全国科学技术与艺术捐赠基金、王子基金等。

2.2 创建各种创业教学中心

英国政府全国范围成立了许多科学创业中心。1999年,英国共有拥有8个创业中心,后来创业中心发展到13个,这13个创业中心范围覆盖了全国60多所高校。到2004年5月,这些创业中心正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同时该组织还得到了英国贸易工业部的大力支持,其目的是让大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并锻炼其创业的思维方式。

2.3 设立大学生创业项目

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之初是依赖于很多创业项目才逐步发展起来。通过组建各种创业项目,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一个施展才华、克服传统思维的平台。如大学生创业项目1982年在斯大林大学启动,在政府的支持下,该项目在1983年在苏格兰的8所高校开展试点,1984年在全英国高校范围内推广并作为一项国家项目开展。

3 对英国创业教育的成功原因分析

英国创业教育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1 政府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政策环境

首先,政府制定各项政策,营造了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政策环境。其次,政府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最后,英国科学创业中心对于促进英国创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的发展规划中。其次,鼓励高校师生的创业活动,并制定明确的奖励制度。最后,高校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创业教育资金。

3.3 形成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英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形成了一个多元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创业课程的开发、创业理论研究、创业教学方法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大学创业课程合作开发网络化。

3.4 注重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在2005年英国启动了创业远见运动(Enterprise Insight,EI),该运动的目的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创业文化,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的创业精神的运动。

结语

创业教育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近些年来我国的创业教育取得了很多值得肯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创业教育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创业教育理念和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因此,学习英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对我国创业教育的继续开展都有很大的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牛长松.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2] 王英杰著.创业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3] 沈培芳.中英两国创业教育政策比较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7).

[4] 房欲飞.大学创业教育在英国[J].上海教育,2006,(6).

篇3

1.1高校生存教育的欠缺

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应试教育。社会用人重文凭,最后分数和成绩成了衡量一切能力的标准。学生的生存能力却让人担忧,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社会责任感。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的生存教育不重视,对学生加强“生存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1.2生存教育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当今,在面对各种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复杂的社会现象,很多学生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高校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转变高校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存观念的问题,培养出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独立性,创新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就业竞争为现实的生存教育比人才培养的精英教育更为迫切。

1.3高原环境的恶劣决定生存教育的必要

虽然在生活和经济整体水平上,与其它地区相比较有了巨大的提高。但高原地区的体育教学仍然在一个困难的阶段。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体育学习锻炼。人的体质天生有差异,不同民族人群差异更明显,适应能力也有强弱,在自然环境恶劣的高原如何更好的生活、学习、锻炼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环境的特殊更体现出生存教育必要性。

二、体质在生存教育中的作用

人们对体质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已认识到:体质是指人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状况,可以根据形态发育、身体素质、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等指标来衡量的。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1身体素质是基础

青少年身体健康是一个国家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近几年,几次大的地震改变了很多教育者对教育的认识,从过去片面追求升学率到认为素质教育才是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身体素质是生存教育的基础,也保障一切教育的基础。

2.2心理素质是保障

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从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质。走向21世纪的今天,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生存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心理素质的培育,应通过对心理素质各方面系统的培育与辅导,实现性格品质的优化。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素质的主动发展,顺利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2.3适应能力是通行证

适应能力是人体体质在生理状态下的具体表现,包括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力。适应能力包括对于新环境的融入能力、对于逆境的自救能力、对于自我状态的调节能力等。体质的适应能力除了遗传基因以外,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历练。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复杂的社会环境,都需要人们具有坚强的品质、超强的适应能力、优良的心理素质。所以说适应能力是生存教育实施的通行证。

三、体育生存教育模式的构建

3.1将“健康、快乐”的教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

把“健康,快乐”的教育理念引入体育教学中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维、新方法。实施快乐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把愉快的学习情绪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锻炼习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学上应增加一些能够锻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项目,如定向越野运动,加强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把“快乐”体育和“健康”体育作为组织体育课的基本形式,把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

3.2把生存技能教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

在整个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利于生存能力的培养。比如耐力跑、障碍跑、跳越、攀爬以及游泳等,特别是现代的“拓展训练”以及“户外运动”更容易使学生接近大自然,对人体适应自然环境更有意义。

3.3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篇4

【关键词】高校家校 协同教育 家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41-01

一 家校协同教育的内涵

家校协同教育包括家庭协同学校教育和学校协同家庭教育。

1.学校协同家庭教育

学校协同家庭教育指学校教育系统部分要素或信息进入家庭教育系统产生的协同教育。比如,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及QQ群、微博等手段为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信息等。

2.家庭协同学校教育

家庭协同学校教育指家庭教育系统部分要素或信息进入学校教育系统产生的协同教育。比如,家长通过家长会、电话、短信和微博等手段告知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并且希望教师能够加强某些方面的教育等。

二 高校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分析

在家校协同教育领域中,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多种多样,许多文献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忠虎先生的《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一书。书中专辟一节用来罗列了家校交流的27种渠道,并对每一种交流渠道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是研究家校协同教育策略较好的书籍。家校协同交流可概括性地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家校合作策略,如家访、家长会等;二是新媒体技术下的家校合作策略。

1.家访

家访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教师对个别家庭进行指导教育的重要形式,主要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然而在如今的高等学校中,传统的亲自上门的家访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于学校和家庭。高等学校中的教师和家长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就是学生已经长大成人,自己有能力管理自己,从而忽视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家长会

家长会是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之一,但由于部分家长没有上过大学,对大学缺乏认识和体会,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手段不了解,只是简单地依靠孩子的反馈获取对大学的片面认识,这种情况势必会造成家长的信息闭塞,甚至造成家长对学校的全面误解。

如今很少有院校会召开家长会,原因是大学生多数来自外省,许多学生的家长也都工作繁忙,再加上家长来校的经费开支和时间不便等种种困难,大学生家长会在各大院校也就不了了之。因此,研究大学生家长会的实施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3.基于QQ与QQ群的家校协同策略

QQ作为互联网上最大的即时聊天工具,给高校家校教育带来了重大的转机。以往的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方式有家访、打电话、家长会等等。如今,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利用QQ与QQ群建立起家校协同教育的互动平台,增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4.基于微博的家校协同策略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微博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许多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纷纷开始研究微博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

三 结论

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家校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新媒体下的高校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信息覆盖面广、涉及内容量大,又有教师和家长的全力支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它还仅仅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发展还不够全面,功能还不够完善,而且自身还拥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家校协同教育强调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互补,只有整合最优化的力量,才能协作共进。

参考文献

[1]李运林.教育传播研究:重要性与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9(3):5~11

[2]孔卫平.浅谈高校家访工作的开展[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3)

[3]马丹.浅析我国高校家访工作的开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4)

[4]刘景伟、杨晓丽.大学生家长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J].中外教育研究,2010(2)

[5]武静静.家校协同教育实效性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29)

[6]周利群.中学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高校;广告教育;广告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0日

根据人社部通知,2013年度助理广告师、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将于2013年5月25~26日进行,这是我国第三次广告师考试,标志着我国广告师考试制度逐渐成熟,广告师职称制度基本确立。高校广告教育作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广告师培养之重任,高校广告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势在必行。广告师考试内容势必成为各高校广告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使之适应各行各业对广告师的更高要求。

一、我国广告教育现状

广告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步于20世纪八十年代。厦门大学最早于1984年开始招收广告本科学生,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大学等也于1990年前后成立广告学系,招收广告学本科生。之后,广告学开始在全国各院校生根发芽,1998年教育部进行了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广告学专业作为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之一被确定下来,广告学教育开始了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广告学教学点已达190多个,广告学研究方向被列为传播学二级学科,已培养出了一大批广告学研究生。

随着广告专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也开始大规模的广告教育,以石家庄为例,石家庄共有高校44所,其中本科院校9所、独立学院6所、高职院校24所、招收普通班的成人高校5所。开设广告专业的院校有21所,占石家庄高校总数的47.7%。

二、广告师考试现状

助理广告师、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是广告行业期待已久的大事,实施并完善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对于提高广告从业人员素质和行业服务水平、加强广告行业管理、规范广告行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9月1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201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0〕90号),将“助理广告师、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正式列入了《201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计划》,考试于2011年6月11日至12日进行,自此拉开了我国广告师考试的序幕。

助理广告师、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于2011年正式开考,标志着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将得到真正的落实。同时,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也对众多开设广告教育的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必将进一步规范高校广告教育,促进我国广告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对广告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其他基本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考核标准。研究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可以使高校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以便于学生以后参加相关考试,获得行业认可的资格证书。研究结果也可以作为高校广告专业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广告师考试分为《广告专业综合能力与法律法规》和《广告专业实务》两项内容,其中《广告专业实务》分为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设计、影视广告等四个专业。

对于广告师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广告专业综合能力与法律法规》中界定为熟悉国内外广告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广告行业管理规定,有较丰富的广告专业工作经验。对于《广告专业实务》中涉及到的四个专业,广告师考试中分别给予了界定:

1、广告策划专业。熟悉和掌握市场营销与广告运作的基本规则,有较强的品牌战略意识和市场推广理念;能够根据营销计划进行市场分析,准确描述目标消费者;能够运用提案沟通能力确定广告策略,制订适应客户需求、市场竞争力强的广告策划方案。

2、广告文案专业。熟悉和掌握各种广告的表现方式及其特点,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广告策划方案,充分体现客户意图和创意概念;能够综合运用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的手法,创作符合营销策略、适应消费者心理的广告文案。

3、广告设计专业。熟悉和掌握各种平面及相关媒体广告的设计方式和制作执行规程,有较强的构图、色彩、图像和版式设计能力;能够使用各种美术方法,完成创意执行;能够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制作艺术水平较高、视觉表现较好的平面及相关媒体广告作品。

4、影视广告专业。熟悉和掌握广播影视广告的表现方式及制作执行规程,有较强的广播影视广告创作执行能力;能够运用广播影视广告及相关媒体语言,准确表达广告意图;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制作手段制作影响力较强、市场效果较好的广播影视广告作品。

三、高校广告教育与广告师考试的衔接

我国广告专业教育自厦门大学开设以来,基本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学科为代表的广告学本科课程设置体系和以艺术设计学学科为主的广告专科课程设置体制,虽然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开设课程不尽相同,但是主干课程基本相似,没有超越广告专业开设早期的课程限制。随着近些年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各高校开设研究市场需求,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开设了一些课程,但是与广告师考试内容还是有一定差距,研究广告师职业水平考试,对于开设广告专业的高校尤为重要。针对广告职业水平考试开展相关研究可以为高校广告专业课程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了解高校广告教育情况,研究者对石家庄高校广告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此次研究的高校是指纳入河北省高考计划内招生的所有普通本专科院校,包括招收普通班的成人高校,但是不包括军队、警察院校。此次研究的广告专业是指高校开设的专业名称中含有“广告”一词的专业。此次研究发现,石家庄高校开设的广告专业为本科广告学,没有把艺术设计学专业纳入研究范围,专科为“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广告与会展”三个专业。河北省2003年、2004年广告文理兼收的专业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被称为“广告策划与制作”专业,而艺术类专业则称为“广告制作与传播”,仅从名称上很难把两个专业区别开;2005年的专业目录里面又将文理兼收和艺术类统一改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广告设计人才,使得专科阶段策划和文案人才培养相对欠缺。

通过对高校广告教育现状的考察,结合广告师考试内容,广告教育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广告法规教育。广告师考试要求考生熟悉国内外广告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广告行业管理规定。作为开设广告教育的高校,开设广告法律法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本专科高校一般都开设法律基础类的课程,但是缺乏专业法律知识的讲授。广告教育中课程设置普遍缺乏广告法律法规的教育,少数高校把广告法规放到选修课中,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此类课程。在国家立法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已经有近8年了。除了广告法外,我国还有众多的各类广告法规,如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规定、医疗广告的规定、农药广告的规定、烟草广告的规定、食品广告的规定、酒类广告的规定、化妆品广告的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是广告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法律知识,无论是在广告策划还是在广告设计过程中,广告从业人员必须遵循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越雷池一步。因此,高校必须开设专门的广告法律法规课程,将广告法规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广告法律素养,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广告生涯中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广告法律环境。

2、专科阶段广告学基础理论。本科广告学专业一般在基础课程里面开设有广告学概论,而专科阶段由于偏重设计,往往缺乏广告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更多侧重动手操作的软件课程。广告师考试中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广告理论作为广告从业人员的入门知识,无论本科学生还是专科学生都有必要认真学习领会。

专科阶段的广告教育多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命名,招生生源上以美术类考生为主。在培养阶段,专科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外,基础的广告理论知识涉及较少。无论毕业生以后从事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影视广告中的哪一种类别,都离不开广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专科教育要将广告理论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开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广告基础理论水平。

3、教学实践。在广告师专业实务考试中侧重从业人员的动手能力测试,有的甚至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广告作品。广告业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行业,实践是对学生培养的基础要求。高校在培养广告专业学生过程中,一定要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广告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各高校应该适合广告教育这一特点。在广告教育中应该摈弃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加大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广告教育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本科阶段注重理论的学习,动手能相对缺乏。高职高专阶段的广告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毕业时能够适应不同广告部门的需求;而且学生也乐于从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

教学实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多数接受过技术性培训的学生会形成习惯性系统化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会使学生缺乏创造性,制约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这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上面的一个弊端。当然,这种现象在广告教育阶段体现得比较明显。所以,增加教学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4、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广告教育从厦门大学开始,到现在有近30年的历史,学科体系基本成熟。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广告教育开设仅有十余年的历史,这些高校的广告教育是随着我国广告业的快速发展而创建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和高职称的广告教师。部分高校采用了高薪聘用外校高职称教师作为教学骨干,这种教师队伍稳定性差,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高校应该加快教师的引进、加强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引进高学历的教师;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使教师通过再学习获得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

广告专业作为新兴学科,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本身就少得可怜,再加上高校薪金水平相对于广告业来说较低,高学历的人才很难留在高校教学。高校要采取必要的策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广告教育行列,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安心于广告人才培养工作。

篇6

关键词:法律素质教育;法律教育;高校教育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素质教育水平成为衡量教育改革的标尺之一。高校法律教育也逐渐实现了的法律素质教育改革优化,为法律教育的完善提供了保障。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素质教育成为了国家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以国家市场化发展为基调,在法律素质教育的视角下实现高校法律教育优化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社会法律效应环境的优化,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健全与发展。

一、高校法律素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法律素质教育的逐渐普遍,在其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具有优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的价值和意义[1]。优化教学环境主要是指高校法律教育在其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法律素质教育能够从教学内容上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建立符合道德素养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优化能够激发学生对法律学习的学习兴趣,从而保障法律学习的高效性和素质性,进一步为高校法律教育环境的优化做出贡献。改进教学方式主要是指高校在法律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法律素质教育为根本,实现法律素质教育和法律专业教育协调教学计划,能够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改进。高校在法律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法律教育内容的影响,学生认为法律教育较为枯燥,且教师以知识点讲解灌输的方式实施教育[2]。在法律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素质教育的多样性实现教学方法多样性改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提升教学质量主要是指高校法律教育中能加法律素质教育能够从素质和专业两方面综合提升教学质量。传统的专业教学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增加法律素质教育就增加了评价指标,对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估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完善,从而要求教学在法律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以提升学生综合水平和能力为教学主要任务。因此,高校法律素质教育具有提升教学质量的价值和意义[3]。

二、法律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法律教育改革优化

1、融入法律情感教育

法律情感是法律素质教育关键点,其与一般情感之间存在差异性,是对法律的认同反对、热爱冷漠、信仰敌对等情感。未来在优化法律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法律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明确法律情感培养思路,将法律情感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中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优化[4]。首先,在法律情感培养思路确定的过程中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心理和行为倾向的培养。态度决定了结果。在具体法律情感融入思路构建中的关键点在于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法律的理性、专业性、安全等精神,激发学生对法律的认同感、热爱感。其次,在法律情感贯穿整个教学策略中以情感熏陶为主,利用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点的处理,实现法律教育的理论融入和实践融入,从而优化高校法律教育。

2、融入个性教育

个性教育的融入主要是从个人素质教育入手,化一性的将法律公共基础教育渗透到日常高校法律教学中使用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形式塑造个性化法律素质教育。在教学的过程设定以学生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基调的教学模式,引入个性平等、博爱教学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和优势,从而更加自然的优化学生的教学方式。其次,在融入个性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历史和传统局限性教学打破,创建于学生个性步调相一致的教学方法,将法律教育与学生的基础教育相结合,在现有法律教育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个性素质观念和意识,以优化法律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法律教育整体水平。

3、优化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的融入不仅是在思想和理念上对其进行融入,还应该在其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融入和强化法律素质教育,以促进我国高校法律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首先,建立案例法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真实的法律案例,学习法律技巧和运用步骤。案例教学法包含“教”和“学”两个部分,在“教”的部分中要求教学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教学保障。在“学”的部分中要求教学配合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内容,激发学生将案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学方式改进。其次,构建法律情景教育。利用情景教育模式将法律素质教育与法律基础教育相融合,创建符合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情景式法律教学模式,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和能力,以实现高校法律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后,创建诊所式法律教学方式。将高校法律教学与医院诊所问诊的模式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责任心,在加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升整体教育水平,为我国法律教育水平的改革和完善奠定基础。

三、总结

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机构,其对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责任。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团体,担负着未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法制社会的健全发展。通过本文的分析得出,当前我国高校法律素质教育具有优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的价值和意义。未来在我国高校法律教育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融入法律情感教育、融入个性教育、优化教学方式的方式为我国教育改革和优化提供保障。

作者:夏欣 单位: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卢平.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特点与内容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1(02):50.

[2]喻靖文.论道德法律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道德化困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03):100-103.

篇7

一、我国大学体育现行的教育模式

我国现有的体育课程大致分为三类:普修体育课、选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其中保健体育课是为那些在生理上存有缺陷的同学开设的,而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则是普修体育课和选项体育课。在课程安排上,多数大学将普修体育课程安排在大一,将选项体育课安排在大二。而到了大三和大四,达标测试几乎代替了所有体育训练。虽然高校的体育课程有所变动,但是教学观念仍旧没有根本改变。依旧延续着以传授传统体育知识为主的再生产教育模式。由于学校对于体育事业的投入有限,缺乏专业的体育老师,一些社会休闲娱乐项目,如网球、保龄球、滑冰还没有大规模地在高校普及,这严重地制约了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构建体育健康教育模式的几项措施

(一)明确指导思想。体育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几点:①健康第一。强调素质教育,遵循体育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学习观,并能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锻炼计划,具备一定的体育欣赏能力。③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体育的开放性,学生能对任教老师进行自由选择。④为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道德观,使其具备团结合作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传统的体育课程将篮球、排球、足球等竞技类项目作为主要训练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忽略了体育项目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而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因此,老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时尚体育项目,如拉丁操、网球、街舞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由畏学、厌学变为乐学、善学。另外,老师还应对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整合,将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教学范围,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体育教学结构。在课时的安排上,高校可以在大一开设基础体育课,通过基础体育课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教学意义,获得必要的体育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在大二开设选项体育课,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体现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在大三开设选修体育课(提高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专项水平和能力,以教学比赛、娱乐健身等方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三)优化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项来选择上课,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每位老师应该多了解新技术、新知识,以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需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体育活动中渗透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理论知识,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此外,老师应该看到学生的体育长处,运用启发与诱导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给予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让学生的体育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同时老师还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体育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学习需要,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和提高班,组织分层次教学。

(四)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以往高校总是将成绩作为考核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而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尽管很努力,却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形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该本着“不为成绩、只为健康”的教学思想,弱化传统考试对学生的影响,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采取分段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的测试成绩、平时表现、期末考试等共同决定。

(五)加大对体育老师的健康教育力度。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体育教学势必会让体育老师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老师对于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各个高校要加大对体育老师的健康教育培训,丰富体育老师的知识面,从根本上改变体育老师的知识结构。为此,高校每年可以派遣优秀的体育老师前往医学院、心理研究院等机构学习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有关健康方面的最新知识。并以此来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学骨干,带动年轻的体育老师,使得学校的体育教学对伍都能对健康方面知识有深入了解。

(六)改善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高校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是体育健康教育的物质保障。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修整体育场地等;另一方面,高校还要注意改善自身的心理环境,特别是校风、班风、教风等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潜在因素,它们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起着激励、维护和调控作用。因此,课堂上,老师有必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融洽的教学氛围。

篇8

关键词:高校教师;入职教育;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吴冬梅(1988-),女,安徽合肥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汪玉敏(1988-),女,江西赣州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2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149-02

自詹姆斯·波特率先将入职教育引入教师教育系统,人们开始关注教师入职教育,对入职教育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早期学者重点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入职教育,由于对高校教师的认识不足与偏见,高校教师的入职教育研究较为缺乏。直到最近十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教师队伍迅速扩大,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高校教师的入职教育研究,旨在加快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高校教师质量。

一、我国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研究的现状

1.有关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理论研究

(1)入职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国内现在对入职教育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任学印总结的入职教育的特点比较有代表性,“对初任教师进行的一年至三年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帮助与评价,旨在发展初任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他们的专业行为,提高教学工作效能,减少挫折感,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并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①由于在我国还没有关于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政策或法规,在相对应的制度文件中只有岗前培训这一概念,人们对入职教育还未形成一致的观点。在文献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者并未明确区分入职教育与岗前培训的概念,甚至将二者等同。也有学者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如侯艳芳提出“岗前培训是入职教育的初始阶段,属于入职教育的范畴”。②入职教育应包含新任教师在入职期间所获得的一切有助于高校教师发展的活动。

学者们运用多种理论论述了入职教育的意义,分别从教师专业发展、终身教育、职业的准入机制、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等角度论述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各国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入职教育力度,相比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较为缓慢。

(2)入职教育的原则、价值取向及实施模式的探究。学者们对入职教育的内涵进行不同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动因、价值取向与实施模式等。这一原理性的探究适用于各级各类教师入职教育,但学者大都立足于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角度。因此,对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研究的参考价值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实施模式这一环节。

任学印在《试论教师入职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中指出有效开展教师入职教育应遵循本位性原则、时间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经验性原则和协作性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有效地指导了入职教育的实施。唐亚厉在《高校教师入职教育价值分析》文中主要从教师发展、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职业准入制度三个视角进行理论分析,阐明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意义。杜静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教师知识构成理论指出了教师入职教育的道德取向、技能取向、情感取向和文化取向四种价值取向,并介绍了资深教师指导模式、集中培训模式和校本培训模式。闫玉辉和姚翠艳等学者也尝试探究入职教育实施的新模式。

2.有关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实践研究

(1)研究方法多样化。从最初的纯理论研究、注重思辨到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质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和实证研究等。刘宁、赵佩佩和侯艳芳等人采用思辨的研究法研究高校教师入职教育中存在的普适性问题。主要关注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现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岗前培训这一阶段,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再寻找相应的对策,但较为笼统。杨文颖、刘卓都采用了个案研究方法,分别对宝鸡文理学院 2006年参加“VSO新任教师入职培训”活动的六位教师、经过筛选的四位具有典型性的高校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杨文颖围绕师徒制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质性研究,对“导师制”这种模式在高校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究。刘卓从教师对组织环境的适应、对教学科研工作的适应以及教师眼中的入职计划这三个方面来对教师入职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关于高校教师入职的三个扎根理论,即规则原理、调试原理、供求原理。③侯艳芳则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安阳师范学院部分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归纳总结了教师入职教育在法律制度层面及操作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完善我国高校教师入职教育提供参考。学者们开始不同程度地尝试与创新,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拓宽了研究领域。

(2)研究对象具体化。从笼统地探讨高校教师入职教育问题到研究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入职教育及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入职教育。如王红和马丽的《微格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入职教育的必修课》论述了入职教育的重要性、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提出通过开展微格教学活动提高新任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该研究的研究对象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教师,而是大学英语教师。研究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师队伍现状,结合入职教育对后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夏绍能在《新教师入职培训是高师院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文中对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现实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当前高师院校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策略。该研究将对象限定于高师院校的新教师。作者指出高师院校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母机”,对于高师院校的新教师而言,他们是“培养教师的教师”。高师院校对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④

(3)研究角度人本化。从国家政府和学校的角度开始转变到从高校新教师的角度、从新教师的视角来研究高校入职教育的现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教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对于这类人群单靠外在的制度约束或是一系列指令性的要求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新任教师顺利完成入职期的种种转变。只有充分尊重新任教师,实施人性化的入职教育,才能激发其内部动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期的研究多注重如何培训新教师,使新任教师胜任岗位角色,试图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对新教师入职教育进行规范和约束,鲜有从新任教师的需求和发展出发。近年来学者们通过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新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其需求以及对入职教育的看法,有助于加强制订政策部门、高校相关负责部门和新任教师的沟通,有助于建构科学合理的入职教育体系。

3.比较借鉴研究

对于新教师的入职教育方式,目前各国做法不一。此类研究多关注国外在入职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介绍成功的经验,从中获得启示。如唐亚厉在《 中美高校新教师入职培训比较研究》中简要介绍了美国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并以之与中国高校教师入职培训进行比较,提出入职培训要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呼吁转变入职培训管理思想和方式,改革和完善培训内容、方式。张成林、陈振中和杨翠在《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对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中结合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经验,分析我国高职新教师成长和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罗兰在《美国高校教师入职门槛及启示》中拟从美国高校教师的入职要求、教育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以及高校教师的入职培训等来看美国高校教师的入职门槛,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师的选拔与培养提供借鉴。徐莉莉在《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动力及策略 》中探讨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动力和策略。该研究是基于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视角,但从中仍获得了很多的启发。澳洲政府组织了全国性的调查,在研究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也很注重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澳洲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入职教育机构、专项拨款,甚至还设立了入职教育节,可以看到他们对入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各国的国情不一样,可以学习他们先进的理念、方法、管理方式及制度,但不能照搬其模式。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比较研究取得的成果较多,进行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比较研究比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启示

笔者认为“入职教育”这一术语的提出即是一种进步。由于相关教育法规与政策的缺失,国内很多学者都将研究视野局限于教师的岗前培训。入职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岗前培训只是入职教育的一种方式,两者不相等同。入职教育作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属于职前教育也不属于职后教育。入职教育有着自己的使命与职能。从笔者搜索资料的情况可以看到,近年来有关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研究成果有所增加,但总体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还未形成“三个代表”(代表人物、代表观点、代表著作)。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人员主要有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者、入职教育的体验者以及涉及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研究内容从对一般意义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现状到结合自身的认识和体验、拥有的资源和身边的入职教育现象,但缺乏全局观。高校教师的入职教育应结合高校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因此具有多样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各自实施的入职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先前的研究不是大而空就是研究的样本量太小或是局限个别院校的研究,存在很大不足。高校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质量。因而,在研究过程中要树立大局观,对不同院校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促进交流,推广成功经验,发展入职教育。这对研究者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甚至需要借助国家、政府的力量。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相信随着人们对高校教师入职教育重要性认识的加深,会有更多学者关注这一领域,从而不断完善入职教育的理论,提高实践水平。

注释:

①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②侯艳芳.我国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③刘卓.高校教师入职研究——对若干高校教师入职的个案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④夏绍能.新教师入职培训是高师院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2006,(15).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杜静.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动因、价值取向与实施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8,(11).

[4]侯艳芳.我国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5]杨文颖.“导师制”教师入职教育模式探究——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

[6]刘卓.高校教师入职研究——对若干高校教师入职的个案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7]夏绍能.新教师入职培训是高师院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2006,(15).

[8]张成林,陈振中,杨翠.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对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篇9

论文摘要:探讨了传统意义上高校“专业”的内涵,分析了专业的“实体性”和专业的“学科本位及学校本位”的不足,探讨如何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提出从体制上改变资源组织方式,以能力和学生为中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此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组织过程实施的是以专业为教学核心单位的组织形式,实施的是专业教育,学生进校后直接进入相应的专业,修读该专业规定的课程。同时,专业也包含了实施教学过程所需的师资、实验室及学生等,成为高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元。“专业”也就兼有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基层组织两方面的内容。这种结合紧密的双重结构所具有的刚性,在体制上限制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

一、对传统专业内涵的认识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1传统专业的实体性质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这种意味来源于‘专业背后’的三大类实体存在:由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与专业同名的教研室)与教师组织相连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场所等。”从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来看,“专业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学管理体制,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在“组织”课程的过程中,相应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也以这种方式组织起来。

专业原本是课程的组合方式,并以这种专业教育的形式完成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但专业被赋予实体性质后,除了培养人才这一主要目标外,又必须考虑作为准官僚机构——实体的生存和发展,如师资问题、设备问题、招生人数问题等等,确保专业自身的完整性和正常的运转,使“专业”构成因素体系化。专业整合了教师、学生、资源等,它的体系化使各因素之间联结更为紧密,专业建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标准。如专业所包含的主干课程和课程体系,专业教师的编制,学生招生计划,与专业配套的实验室建设等等。专业的调整不仅是课程单元的设计,而且是结构性的调整,这种调整又受到原专业各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惯性,致使某些专业成为“鸡肋”;这种专业的组织形态导致专业设置的结构性趋同,高校在举办专业的过程中,很难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出调整,这些又制约着专业的基本单元——课程的设置,使专业本身失去自组织功能、失去活力,很难形成特色。

2专业作为一种专才培养形式的局限

专业的出现与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知识的分化为专业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社会的需求为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和国有企业一样是“生产单位”,高校根据国家的需求,按统一的计划(招生计划)、规格(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培养人才,专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的是计划而不是市场,学校立足现有的专业资源,按计划培养人才,具体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什么专业,学校无需关心,评价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通常用“内适性”标准。当经济体制转型后,由于高等教育依然是稀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专业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的矛盾,暂时没有显现计划经济模式下专业教育的弊端,造成了专业发展的惰性和依赖性。受此影响,学校作为专业的拥有者,专业设置和专业的选择更多地体现学校本位。高校观念上固守传统上的“卖方市场”,专业的选择主要由高校来决定,学生在填报志愿中的专业选择只能表达一种意向,最终是由“众人”选择的结果来定。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都是规定好的,没有选择。专业这种“生产型”的培养模式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转型发生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作为单纯的“人才生产型”的专业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在学校培养模式还没有从计划支撑的模式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模式转变时,专业设置中缺少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专业的调整更多的是数量的扩展,单纯地以专业“冷热”设置新专业,缺少对专业建设的论证和特色的思考,缺少长远的规划,导致专业低水平重复,最终使专业“生存期”缩短,培养的人才“低附加值”过剩,造成教学资源宏观上的重复建设和微观上的利用率不高。倘若从现有的专业总数和在校生的总量来推断,如果专业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则不可能再有热门专业,人才的结构性过剩与社会急需人才短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二、对传统专业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

高校目前讨论和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传统专业教育的反思,突破专业的实体性及学科本校和学校本位制约,使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目前改革的实践来看,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种轨迹。

1外部导向或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及高校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逐步探索根据经济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上进行改革,增加专业的活力和学生的选择性。一般来说,这方面的改革的着力点还不是解决“专”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以解决就业为导向,这方面的改革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对高校专业的选择作为专业存在合理性的标准。因学生分担了部分高等教育成本,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选择就是就业,学生个体接受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就业角度考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重点不是讨论是否要进行专才教育或通才教育,而是专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需求以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它的评判标准是人才能否“适销对路”。如果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大受欢迎,专业教育的不足不会显得特别突出,从而对专业教育的批评局限在需求层面而不在专业教育层面,是在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微观层面而不在专业结构层面。类似的改革如“厚基础、宽口径”,“分大类培养”等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脱离专业教育,只是相应地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和社会适应性,实质上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的最终评判标准在于社会以及学生对专业的评价。通过这种外部需求的调节,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寻求自己的专业定位,使之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当然,这种实用的外部导向的改革,也有可能因为过度迎合就业的需要而使部分层次较低的普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专”而靠近职业教育模式。

2寻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基于我们对大学教育阶段“专精”与“通博”的讨论,对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进行反思,从而在理念与现实之间追求一种平衡。如对过去专业教育的反思的一个方面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等教育思想的提出。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强调“专业对口”,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视野狭隘,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过度专业化的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理念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一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

高等学校实施的是专业教育,但传统的专业教育更偏重于“专才”教育,虽然我们认识到了专业教育(专才教育)的不足,但对“专业”作为我们实施人才教育的基础地位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转变,否则,很难克服传统专业教育的狭隘性。

1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我们所实施的高等教学是通过专业为基础来组织教学的,从而使专业成为组织的单元。对专业教育的改革,除了我们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外,重要的一方面是体制改革,即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目前,我们实施的分大类招生在本质上不仅为了实施“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以学科来组织我们的教学资源,以课程为平台提供我们的教学资源,通过课程建设来提高教学服务的水平,通过学生的选择推进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从体制上提高资源的共享性,体现课程建设的基础地位,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从社会角色定位和课程的组合方式的角度理解专业,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的专业形成性,增加专业设置的活力。

2克服从单纯的学科体系构建专业的局限。由于专业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有型结构,专业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专业本身的意义而成为学校的一种资源,从这一角度理解很难对专业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一个专业必须依托相应的学科,这也是我们专业构成的基础。但由于我们过去专业设置过多地从学科的逻辑体系来构建我们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科内在逻辑成了我们评判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的唯一标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更强调的是能力,包括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对专业的评价标准除了学科完整性以外,还应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上评价我们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综合以上论讨,专业及其课程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学校的办学定位,这是我们设置专业的基础,也是我们形成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基础。其次是培养目标,这是我们确立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依据。在设置专业时应明确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复合性人才或应用性人才等。第三,素质能力要求。我们确立的培养目标学生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能做什么,应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描述和可以评价的标准。由于过去我们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的脱节,使培养目标“虚化”、素质能力标准“泛化”,无从较为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否达到培养要求。第四,学生个体需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异质性增加,用统一标准或过于刚性的模式来形塑学生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在专业设置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提供更多的资源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允许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综合,使我们的专业设置符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提出的“三个符合度”的要求,即学校自己的定位和所确定的目标,与国家、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相符合;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包括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与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状态与学校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定位相符合;学校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自己确定的目标要求相符合。

“专业”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到进一步实体化的倾向,其弊端逐步显现,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的战略转变、社会发展以及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从思想上打破对专业的传统认识和专业的实体结构,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力求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限制,实现由“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学科中心到学习者中心”转变,以利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

篇10

关键词:高等院校;两课;教学;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高校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大学生必修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形成坚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渠道和阵地。为了分析研究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成效,我们对高校“两课”教学的影响力、实效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两课”教学的对策。

一、高校“两课”教学的影响力分析

“两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两课”教学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取决于“两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1.“两课”最主要的影响是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的‘两课’对学生最主要的影响是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是提高了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年来,高校“两课”教学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体现了理论只能从外部灌输的原则。此外,作为一种正式纳入教学计划的必修公共课,强化了“两课”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由于“两课”教学采取的是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难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具体思想问题。虽然大学生掌握了较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在面对许多现实的理论困惑时,仍然感到难以应对,思想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坚定的信念和实际的行动。

2.“两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大学生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他们渴望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有人给予正确的人生指导。大学里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内容有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科学知识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就业指导、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政治理论教育、美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从这些内容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等都是“两课”教学的最主要的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虽然大学生也非常的愿意接受,但在“两课”教学中涉及的相对较少。从调查的结果看,高校“两课”教学的内容对于大学毕业生是有吸引力的

3.“两课”的教学形式满意度较低

大学生愿意接受“两课”的教学内容并不等于愿意接受“两课”的教学形式。因为,许多教师仅仅把“两课”教学等同于传播知识,而没有把重心放在解决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两课”教学解决的只是一些共性问题,而老师谈话解决的却是个别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学生遇到人生困惑时,老师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跟进工作,妥善地将问题化解,往往就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让学生终生难忘。这说明,在“两课”教学中,大学生修养课的影响要超过其他的课程,因为,大学时代正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所遇到的许多思想问题如恋爱问题、交友问题、理想问题等,都能够在大学生修养课中得到一些答案和启发,因此,对大学生修养课的兴趣通常会高于其他的“两课”课程。

二、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探讨

“两课”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影响着“两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但在实际教学中,“两课”并不是大学生印象最深的教育课程。因此,必须积极探寻教学效果不佳,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以便通过改进教学,充分发挥好“两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1.教学目标要以价值功利为根本取向

从高校“两课”教学来看,教学目标始终存在着追求知识功利还是价值功利这两个互相矛盾的方面。L期以来,“两课”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结果把本应生动活泼的“两课”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样“两课”教学是难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这说明,“塑造灵魂”和“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学生对教师的深切渴望。“两课”知识要以价值功利取向为主,把知识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品质,“两课”教学不能以掌握特定知识为教学目标。我们也不否认掌握“两课”知识,但决不能仅仅为了掌握知识。教学目标知识功利性的存在,导致了大学生“有文化没教养,有知识没思想,有青春没热血,有个性没品行”的现象。

2.教学内容要以问题解析为主

大学生“两课”的教学内容应该以我国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传播为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原则,旗帜鲜明地向学生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会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理想信念问题、人生困惑问题等。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接受教学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意义重大。大学生对“两课”缺乏热情和兴趣,就是由于“两课”教学高高在上,高高在上,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没有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教学过程成了理论的演绎,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很少与学生展开对话,课堂教学常常是一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把学生看作了被动接受思想信念的“靶子”,而不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主体。为此,“两课”教学必须坚持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只有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才能有利于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想做到学生的积极参与,“两课”教学必须坚持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只有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才能有利于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两课”的教学内容要贴合学生认知结构、关心的社会热点、人生问题。否则的话,学生只是被动倾听知识,不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两课”教学内容的有些基本原理与现实生活对不上号,对于社会上的敏感话题,如社会主义的私营企业是否也存在剥削、阶级、劳动价值问题,有的教材或者避而不谈,或者淡化处理。所以,他们不愿意上“两课”,觉得“两课”浪费时间。因此,“两课”教学内容必须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个人实际,认真解析学生的人生困惑和思想问题。“两课”教学在传播理论过程中,要努力与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紧密联系。

3.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

根据“两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引导为主,系统灌输为辅。但在实际教学中,灌输式、封闭性的教学方式一直占居主导。而启发式教学是教师运用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生成相关的精神品质。它着重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强调鼓励学生,但不使学生感到压力;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是替学生回答。由于启发式教学尊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非常有利于“两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灌输式教学,一般具有单向性、机械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忽视学生的信息反馈,不讲教与学的互动,而只是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书上的概念原理。灌输式教育原则自从列宁提出后不断地被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强化,列宁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不能在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对工人阶级进行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系统的灌输。然而,列宁的灌输原则是基于普通的工人阶级缺少应有的文化知识的前提下而提出来的,而大学生虽然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是,大学生却是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的群体,他们有着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强烈愿望。对大学生进行的理论教育,不仅要坚持理论的灌输,而且更要重视启发引导。大学生只有通过自我思考,才能在理性的高度远的信念。我们认为,多数大学生对“两课”教育有厌烦心理,大多是受到灌输式教学方法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弊端,正在积极地尝试启发式教学,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启发式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落到实处。

4.教学组织以小班教学最为有利

教学组织形式是一定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也是教学内容顺利展开的条件。由于高校扩招,很多高校“两课”教学采取了大班教学的组织模式,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一起上课,学生数量从几十人到二、三百人不等,大多来自不同专业和院系。这种大班授课的组织模式可以解决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节约教学资源,降低教学成本,但是,课堂质量难以保证,课堂秩序难于维持,演讲、辩论、等教学形式难以高效开展,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不强,不能因材施教,不利于发挥教学相长的优势,毫无疑问地阻碍了“两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弱化了“两课”的实效性。这种种现象表明了“两课”教学缺乏应有的吸引力。